第一篇:夯实三级工作筑长堤
夯实“三基”筑长堤
在供水公司西水源的泵房里,你随便用手摸任何一台设备,绝对没有灰尘、污迹、甚至是水痕;打开任何一个盘根盒,里面没有任何的杂物,更不可能见到油污或积水。
在西水源食堂里,你会看到洗碗用的洗洁精按滴使的画面;因个人饭量的不同,你会看到餐桌上职工们吃的馒头大小不一。
在西水源荣誉室里,你还可以惊奇地看到会战时期他们的原始资料,从1960年到今天的所有地质资料、综合运行报表,他们都保存完好且准确无误,甚至“文革”时期也未中断。
西水源里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欣喜,这些都源自于他们不断增强抓好“三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源自于他们不断夯实“三基”工作,并在发展中创新“三基”工作。
西水源只是管理局基层单位中涌现出的新时期新典型中的一个,是管理局基层单位中做好“三基”工作的一个缩影。透过西水源,我们可以真切看到管理局的基层建设丰富多彩、基础工作扎扎实实、职工的基本功训练科学有效,深切地感受到管理局的管理之基已打在基层、管理之根已深扎基层,筑牢了企业健康和谐发展之堤。
管理局“三基”工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以“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为代表的一大批严格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构成了“三基”工作的原始基础,并由此开始,形成了抓“三基”、促工作的良好传统。
在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新时期,管理局改革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面临的形势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管理局的“三基”工作始终伴随着企业的进步而发展。
放眼全局,管理局涌现出了像英雄的1205、1202钻井队、“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油建十一中队、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王牌焊工冯东波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他们都是新时期管理局基层单位中做好“三基”工作的杰出代表;他们不断引导、激励着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夯实“三基”工作,打牢基层建设基础,推进企业发展;他们已经成为传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优良传统的火种,在油田开发建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新时期的西水源,在继承严细认真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向身边涌现出的典型学习,借鉴好的基层建设经验,促进了基层建设上水平。3年来,西水源对岗位责任制进行了两次大修订,把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持续细化、系统化,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保证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了标准化岗位建设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实践创新,西水源创造了建厂46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干部无违纪、职工无犯罪的骄人业绩。
岗位责任制作为企业夯实基础、加强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大庆油田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管理局还把坚持岗位责任制同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结合起来,推进制度化建设,为这一传统管理优势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规范了企业行为,提升了管理水平。
人是企业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铸造一支能战斗的铁人式队伍,是基层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管理局各单位从生产实际出发,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练结合,学用相长,练思想、练作风、练技术。“人人出手过得硬”已成为每一名职工岗位练兵的目标,一出手就要高标准,一出手就要高水平。
供水公司龙庆收费管理所为了尽快提高服务水平,苦练技能强素质,开展一对一的训练方式,让营销员互相练习,相互找缺点,并任命学习效果好的营销员为陪练,站在用户的不同角度提问题、设障碍,让参加训练的营销员现场回答。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了营销员们的服务技能,塑造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昂扬群体,成就了一支人人出手过得硬的坚强团队,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基层就是基础,没有基础,企业的摩天大厦就难以支撑。对于二次创业中的大庆石油管理局来说,牢固的基础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和腾飞之翼。
实践一再证明,无论是在大庆石油会战初期,还是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今天,全局各单位抓基层、打基础的优良传统都不能丢,强“三基”、促发展的基础工作都不能丢,广大干部职工应继续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拼搏,为管理局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积极贡献力量。
第二篇:八方支援抗洪峰 众志成城筑长堤-经验交流
八方支援抗洪峰 众志成城筑长堤
——哈业胡同镇防汛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入汛以来,受黄河流域强持续降雨的影响,黄河上游出现了1989年以来最大洪水,龙羊峡、刘家峡水库开始加大下泄水量,黄河包头段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哈业胡同镇范围内有16公里沿黄大堤,且有多处属于险工段,镇党委、政府根据全区的安排部署,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防汛抢险上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取得了防汛抢险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总结近两个月来的黄河防汛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领导,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为全力做好当前的防汛工作,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7月29日早的全区黄河防汛紧急会议后便迅速启动哈业胡同镇防汛应急响应,在第一时间印发了《哈业胡同镇黄河防汛工作预案》、《哈业胡同镇黄河防汛遇险撤离预案》、《哈业胡同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组织全镇干部职工、沿黄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人大主席及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办公室人员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黄河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分工,科学调配防汛力量
为科学统筹防汛抢险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镇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从抢险队伍、防汛料物、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准备,成立了由各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防汛应急办公室、土方储备工作组、疏散撤离工作组及后勤保障工作组,要求全镇干部职工按照分工、迅速进入防汛抢险一线,抓紧时间调配车辆、储备物资,争分夺秒抢铸黄河堤坝。同时,组建了由镇机关干部、民兵及各村党员、干部、群众组成的240人的黄河防汛巡堤组,每班安排一名领导同志带领,实行昼夜巡堤;还制定了严格的防汛值班制度,镇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不定期的进行了抽查,杜绝了空岗现象的发生。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镇防汛抢险领导小组还非常注重提高全镇干部和群众的防汛意识,通过日常巡查和交流等方式,积极引导防汛人员把防汛意识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村民的财产损失,镇防汛抢险领导小组还组织成立了“党员干部防汛抢险突击队”,由防汛抢险领导小组指挥,一旦黄河大堤发现险情,他们将与武警官兵一起奋战在防汛最前沿。
三、以人为本,积极部署遇险撤离工作
随着黄河洪峰的到来和堤坝吃水时间的不断增加,沿河的5个行政村、7000多村民和6万亩农田随时都有可能被淹没。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镇防汛抢险领导小组组织区直有关单位、下基层干部和部分镇机关干部成立了黄河防汛遇险撤离工作组,印制了3600份黄河遇险撤离告知书和撤离路线图,逐村逐户对村民进行告知,把怎样撤离、听什么信号、走什么路线、乘坐什么车辆、撤到什么地方、听谁指挥等内容宣传到了每一户、每一个人,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还详实记录了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的人数及已经撤离群众的人数,以便在黄河遇到重大险情时对特殊人群提供有效帮助。
四、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党员群众精诚团结
防汛期间,我镇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镇党委书记李伟在结束7月29日早的全区黄河防汛紧急会议后,便直接奔赴哈业胡同镇段的黄河大堤,并组织召开现场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工作。为了使大堤万无一失,镇里的领导干部们日夜坚守在黄河大堤上,全体职工干部轮流值班,白天饱受着炎炎烈日的炙烤指挥现场、疏导交通,夜晚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巡堤查险、调度土方。在防汛紧要关头,我镇全体党政领导24小时吃住在单位,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一人回家,值班领导在一线指挥部坐阵,其余领导在防洪一线值班,确保一旦有险情发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并规定镇工作人员不经主要领导批准不得请假、不得脱岗,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对防汛指挥部的调度要无条件服从。同时,全镇的党员干部也踊跃投身到防汛抢险工作中,积极为防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打不素村党支部书记史喜栓同志一直奋战在防汛一线,还把自己的装载机无偿提供到抢险工程中,并组织村民成立了抗洪抢险自愿服务队,为抗洪抢险人员提供后勤保障。王云、史丽萍夫妇舍小家顾大家,顾不得考虑自己在黄河坝内种的500多亩葵花、玉米,而是一天都奋战在防汛第一线,为了能让防汛官兵得到良好的休息,他们空出自己的房子让防汛官兵住。乡村个体医生王来元顶着烈日一天往返几十公里穿梭在我镇十六公里的堤坝上,免费为防汛人员义诊;柴脑包村村民赵三虎不畏艰险,潜下水底近三分钟成功将绳子拴在落水防汛车辆大梁上,车辆被顺利拉出;永丰村村民薛永兵,免费为防汛官兵提供3000多斤西瓜解渴消暑;柴脑包村村民乔文光,免费将自己房屋让给防汛队伍居住,并提供了250多斤鱼和120多斤羊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沿黄的几个村受到威胁,我镇的驻镇企业和北部的几个村也纷纷出钱、出人、出力支援防汛抢险工作,哈业胡同村、乌兰计九村、乌兰计七村等几个村先后组织300余人的抢险队伍进行抢铸堤坝,万科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刘宝音为防汛队员送去了自产的无公害蔬菜,天佑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陈连生第一时间空出自己的房屋让防汛抢险人员免费居住,并免费供应伙食,自己还拿出2000多斤西瓜、50件矿泉水慰问驻防民兵,乌兰计联合党支部书记、红云牛肉干厂经理王取云以个人名义向一线防汛抢险人员捐款2万元,乌兰计九村村主任陈二偏也为防汛捐赠了价值万元的牛肉干,哈业胡同镇中心卫生院抽调医护人员为防汛人员送医送药。
为按时完成全区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面对防汛与换届选举的双重任务,科学调配人员,顺利的完成了哈业胡同镇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保证了防汛和选举的两不误、两促进。
防汛期间,我镇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党员始终与人民群众并肩战斗,精诚团结,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真心做到了一级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宗旨和本职。同时,经过近两个月来的防汛实践,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今后的工作中,九原区哈业胡同镇的全体领导干部、广大职工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在防汛抢险精神的指引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打造包头市生态农业第一镇和实现科技农业富民强镇而努力奋斗!
中共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委员会 2012年9月11日
第三篇:筑牢组织堡垒 夯实工作基础
筑牢组织堡垒
夯实工作基础
——樟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跨赣江中游两岸,总人口60万人,农村人口40万人,辖14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有239个村委,1873个自然村,2415个村民小组。截至目前,共有农村党员11652人,入党积极分子591人。该市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断线”、“悬空”、组织活动不健全、堡垒作用发挥不够等现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农村党建工作的“落点”由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融入每一个致富产业,覆盖到各个角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臵、组织活动、队伍建设“三落地”。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与之相适应,经过多年来的扎实工作,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樟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着眼于实现农村党的工作全覆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不断加大。为创新工作思路,该市把相当一部分有能力、有作用、能作为的农村党员纳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党组织的管理范畴,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并已登记注册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村内组建、跨村组建、跨乡组建”等形式组建党组织。并结合党员个人的技能特长,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给每名党员“量身定做”带头发展产业、钻研技术、带领群众致富的目标,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导、模范带头、服务协调等方面的作用。据统计,该市现有生猪贩运、中药材种植、水产养殖、油茶产业、蔬菜栽培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10多个,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 收致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该市观上镇保险设备党支部和保险设备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帮助企业协调矛盾,使该镇保险设备行业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市场开拓更加有力,2009年1-6月份,该镇保险设备行业实现税收240万元,同比增长32%。
2、着眼于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村企党组织“结对联建、互促发展”活动广泛开展。按照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开展村企党组织“结对联建、互促发展”活动。企业党组织主要通过提供师资力量、培训资金、场地等形式,帮助村党组织开展思想理论、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的教育,切实帮助联建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村党组织主要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党组织在用工用地、发展党员、建立活动场所、开展宣传活动等方面提供方便。非公企业以开展“项目帮扶、资金帮扶、信息帮扶”为主,支持村党组织改善办公条件,举办公益事业,帮助选准致富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以开展“用工帮扶、推介帮扶、调解帮扶”为主,组织返乡务工人员到用工不足的结对企业工作,帮助企业协调与周边群众发生的矛盾纠纷,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该市有38个农村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结对联建,有167名企业党员与农村困难党员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有庆仁中药饮片、天齐堂中药、齐门堂蔬菜等20多家企业在农村创办各类种养殖及加工基地和项目41个,就地安臵农村富余劳力3000余人。
3、着眼于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无职党员“联线联户”活动深入推进。深化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联线联户”活动。以党支部为单元,将全村无职党员划分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条线,整合优势,共同上岗履职。以村小组为单元,将上岗党员户、外出人员户、科技致富示范户、家庭贫困户和一般农户组成互助“联合体”。截至目前, 该市“联线联户”上岗党员帮助群众调整产业项目85个,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21个, 为外出人员户提供就业信息1258条,帮助18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引领2万余农户致富增收,推动了全市185个新农村试点村的建设。
4、着眼于拓宽农村发展党员源头,“公推公选”入党积极分子成效明显。采取流出地党组织“海推”、流动党员“联推”、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推”三种形式,发动党员、群众、流动党员、驻外党组织和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所在单位,向家乡党组织公开推荐身边的优秀外出务工创业人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再由村党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公选”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由村党组织挑选1-2名威信高、有能力、熟悉党务工作的农村党员作为外出务工创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实行“先上岗、后入党”培养制度,根据他们在外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臵入党积极分子岗位,并把岗位履职情况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定期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外出务工创业入党积极分子所在地党组织了解其政治思想和工作、生活表现。截至目前,该市通过“公推公选”共产生入党积极分子1556名,同比增加676名,增长76.8%。中组部2008年《组工信息》第134期正刊和江西省委组织部《组工信息》先后刊发了该市的经验做法。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樟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偏低,工作能力缺乏。受文化水平限制,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强,税费改革后,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还没有完全适应由“征收型”干部向“服务型”干部的转变。致使农村基层组织帮助农民研究市场、熟悉市场、进入市场的办法不多,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能力还不强,为农民提供社 会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难以肩负起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2、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村级干部后备力量缺乏。由于农村有文化、有头脑、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大量外出,留守村里的人员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对象越来越少,另外在流动人员中,由于居住分散,流动性强,许多人忙于生计,政治热情不高,致使农村党员队伍源头枯竭。此外,由于农村党员大范围流动,部分党员长期游离在党组织之外,加上村干部报酬低,岗位缺乏吸引力,使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
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缺乏。税费改革后,大部分村财力减少,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农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弱,农村基层党组织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手段减少,功能弱化。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对农村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存在认识不够,准备不足,应对乏力的问题。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堡垒,关键要在“五个下功夫”上着力。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引领富民产业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要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为第一要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和实施“一村一品”发展规划,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能人创办和领办产业合作社、农业示范服务基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扶持返乡农民工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从事农产品经营销售。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每个乡镇(村)都要配臵一个以上能够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把90%以上的村干部和6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培养成“双带”致富能手。
2、加强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在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上下功夫。俗话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要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采取“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的方式,选准村党组织书记,配强村党组织班子。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注重从本村现任优秀村干部、农村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干部、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干事创业。加大村党组织书记考核和民主评议力度,每年组织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行推动科学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支部建设等职责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评议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的报酬待遇和奖励激励机制挂钩。健全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对作风差、群众不拥护的村党组织书记,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予以调整。村党组织书记的管理由市委组织部负责,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整和考核、评议结果及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3、加大农村党员的培训力度,在提升农村党员群众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分级分类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组织部负责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各乡镇(街道)负责培训其他村组干部和普通党员。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每年不少于三次,时间不少于15天,其他村组干部和普通党员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时间不少于10天。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广泛组织农村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引导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腐朽思想和其他落后观念的影响,力争50岁以下农村党员普遍掌握1-2门农村适用致富技术。
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党员上下功夫。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村党组织“公推公选”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始终遵循党员发展“二十字”方针,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努力实现“373”工作目标,即:在结构上保持致富能手(创业能人)占7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0%以上,35岁以下的青年占70%以上,女党员比例不低于30%。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入党积极分子数量的80%以上通过“公推公选”产生;确保每个新农村建设点“公推公选”产生1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确保两年内实现“组组培养发展一名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入党积极分子,三年内发展一名党员”的目标。
5、加大对农村基层的投入,在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费保障上下功夫。加大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投入,确保组织开展活动有经费、有场所。把农村党建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形式,落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基本报酬、离任补贴、创业基金、老党员生活补助以及活动场所建设等经费,确保党组织正常活动。关心爱护村党组织书记,每两年由乡镇(街道)统一组织为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体检,所需费用由乡镇(街道)财政负担。按照《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规定,对累计任职满10年、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正常离任但未享受养老保险的老村党组织书记和老村委会主任进行补助。建立农村困难党员、老党员关爱帮扶制度,从今年起,党龄满50周岁、无固定收入的农村党员由市财政每人每年按一定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补助金额,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增加。
第四篇:夯实党建工作
叶百寿街道永和社区党总支坚持“四个结合”,全面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效结合。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切入点,有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全面促进社区工作发展。坚持党建工作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有机结合。
成立创城领导小组,发放倡议书千余份,建宣传橱窗一处,积极宣传创城工作的意义、理念及《建平市民》守则,坚持党建工作与争创百强县工作相结合。加强宣传,创建文明、和谐、平安社区,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文明和谐环境。坚持党建工作与理念创新工作相结合。让党建工作充满人性化魅力,与其他党员在业务、思想等方面进行沟通,认真听取建议,发扬党内民主,树立领导班子的威信,开展创建党建服务型社区活动,提出烦事、难事、忧心事,事事找总支,总支为你解忧愁的创建口号,使全体居民充分享受到了良好的服务。
第五篇:夯实基础工作(本站推荐)
夯实基础工作打造过硬团队
2008-01-04钻前公司安装五队
我们安装五队现有干部职工 105人,下设五个安装班、五个电工班和五个基础班,主要承担第五项目部22个钻井队的井架拆卸安装任务。职工平均年龄 26.7岁,社会化用工占总数的56%。2007年,面对人员紧缺和施工区域更加分散的现状,通过培养队伍作风,强化安全管理和推行标准化建设入手,不断夯实基础,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年共拆卸、安装井架 171部次,电路挑线63队次,架设电路171队次,挖摆基础171付,检查井架18队次,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的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抓作风培养塑造团队形象
作风代表形象,作风体现战斗力。我们的工作经常是以班组为单元,远离基地分散作业,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很难承担起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基层建设中,我们把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培养过硬团队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
1.开展晨练,培养队伍良好作风养成。我们每天早上20分钟的晨练分为晨练、晨歌、晨会、晨查。晨练是由队干部带领全体员工出早操,以一致的口号、整齐的步调培养队伍雷厉风行、行动一致的作风。晨歌是在早操后唱歌来展示职工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倡导快乐工作每一天。晨会是在出操集合后由队干部对员工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对当日工作进行安排和风险识别,让员工明确当日工作任务和风险削减措施。晨查是在员工出工前,对员工宿舍内务整理、施工作业所需工具材料是否准备齐全,工作安排是否到位进行检查,防止工作出现漏洞。晨练不仅解决了员工作风懒散、行动迟缓、学习不认真、对工作准备不充分、对安全风险削减无措施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员工的日常行为抓起,培养了员工良好作风的养成。一年来,我们坚持晨练不放松,使队伍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长庆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负重、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的五种精神在员工思想上深深扎根,在工作中充分体现。
2.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作风的转变。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职工向先进看齐,始终保持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刘玲玲为长庆钻井发展做贡献”主题教育,选树2006年受过总公司和公司表彰的两名“先进工作者”马晓军、保国平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进了学习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6月4日,在40658A钻井队的电路安装工作中,由于下雨,在距井场13公里处车辆无法驶进,班长马晓军带领班组成员身背工具,徒步上井,如期完成了任务,为钻井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8月20日,40595钻井队附近泵站的供水泵出现故障,如果从乌审旗调人修理,需要3个多小时,无疑会影响钻井生产。在井场检查电路的电工班班长保国平利用工作间隙,带领班组5名员工下到沟底,将供水泵从沟底抬出,又发挥了他“技术多面手”的优势,协助驻站人员修理好后又抬回到泵站。我们抓住这两件事大力宣传,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今年,我队还组织员工三次前往40591队观摩,他们“一日一书一卡”的班组管理模式和朝气蓬勃、团结协作、勇担重担的精神风貌,不仅给我们带来管理上的新思路,也极大地促进了队伍作风的转变。对照先进查找不足、力争上游在我队蔚然成风。
3.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队伍。苏里格地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恶劣。四五月份的风季,沙砾打在脸上像针刺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困难很大,而此时又是井队搬迁高峰期。我们抓住这个关键阶段,按照特殊天气条件下的作业标准组织生产,起风时休息,风停时工作,与狂风打起了游击战。在施工班组之间开展“精诚团结,相互协作,为完成总公司400万米钻井进尺做贡献”劳动竞赛活动,安装四班用33天时间连续完成7支钻井队的搬迁,安装一班连续9天搬迁完3支钻井队。在井距230公里的40637钻井队拆卸过程中,安装五班人员争分夺秒,7个小时就完成了井架拆卸任务,刷新了今年井架拆卸最短时间历史纪录。从4月6日到4月26日20天时间内,我们共完成了21钻井队的搬迁任务。
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基础工作
我队的三大工种中,井架安装工和电工都属于高风险行业,如何确保每一名员工高高兴兴外出施工,平平安安回到驻地,是我们管理中的头等大事。为此,我们结合队伍社会化用工超过半数、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实际,始终把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1.分层次开展安全培训。在强化“三基”工作中,我队加强了对班组长、骨干人员的HSE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从风险识别、削减措施制定到程序文件等诸多方面,落实一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措施,考试成绩定期公布,不及格人员由队干部负责补课,限期掌握应知应会内容。对新增学徒工指定经验丰富的技师结成“师徒对子”,开办宿舍讲堂,外出施工则注重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对学徒工的综合能力按月考核,优秀师徒同步奖励,营造了“徒弟进步,师傅光荣”的氛围。全队9名学徒工,现有7名已经单独顶岗。
2.创建了“违章记分卡”管理方法。通过对历年来违章记录资料的统计分析,我队将职工违章频次最高的吊装作业指挥信号不明确、人员站位不合理等10种现象一一罗列,依据违章后果的严重程度量化分值,以总分10分为基准,规定了详细具体的扣分细则,为每一名职工建立了“违章计分卡”,对发现的违章行为严格对照违章记分卡的考核细则进行扣分。队上将扣分设立了三个级别,累计扣分达到2分的进入“温馨提示”,由班组长负责谈话提醒;达到4分的进入“书面警告”,班组作检查,并由班组长指定帮教人,定人帮教;达到6分的进入“强化培训”,由一名队领导负责召开专项帮教分析会,依据技能水平制定专人培训措施,强制参加队部、钻前公司和总公司举办的违章人员培训班,同时下浮效益工资,在教育本人的同时也警示他人。
3.建立了“违章曝光台”。凡是QHSE监督员在辖区内各施工场点发现的违章行为,立即对违章人、违章事由及其所在队、班组,在营地显眼位置进行曝光,让所有员工以此为鉴,接受教育。
4.全员推广STOP卡的应用。我队鼓励员工填写STOP卡,队干部带头,其它员工积极参与。班长将收集到的STOP卡拿到班组会上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再由队部统一分析讲评,对填写认真、查找问题针对性强、制订措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员工进行奖励。通过STOP卡的填写,员工们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发生违章的根源,制定针对性措施,达到了遏制违章的目的。全年共回收STOP卡1243张,奖励优秀STOP卡99张。
5.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先后开展了“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你放心”签名承诺、安全生产倒计时等活动,举
办了“安全在我心中”职工演讲比赛。将2007年启动以来所发生的违章和事故隐患整理编册,分发给每一位职工,引导每一位管理者和操作者对违章隐患进行认真分析、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干部职工写心得体会92篇。在宿舍走廊、餐厅、澡堂、卫生间等显眼处张贴安全宣传漫画、标语;每周办安全生产板报;制作个人“全家福”照片;发动家属、子女写安全寄语,对诸如“你安全,我放心”、“您安安全全上班,我好好学习向上”等语言彩绘制作成文化窗帘,让职工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烈的安全文化氛围,以耳濡目染的方式让每一个职工都能从心底里认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推行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2007年,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我们把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作为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从营地管理、班组管理、现场操作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了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使队伍始终以崭新的姿态和高标准的施工质量赢得信誉。
1.营地管理标准化。我们成立了“5S管理”检查考核小组,分生活区、施工作业区、办公室、宿舍、食堂、库房、澡堂、更衣室、卫生间等10个方面建立“5S管理”标准,制作了平面展示图,对营地设施的摆放进行合理安排。对营区进行隔离带划分,生活区从员工的着装规范到办公室、宿舍、工具房、更衣室、行李房等生活设施,职工宿舍要求干净整洁,毛巾成“1”型叠放整齐,被褥有棱有角,鞋摆放成行。营地卫生划分区块,责任分工明确。对生产区的设备、基础、消防器材等标识挂牌,定置摆放,定期点检。每次施工前后都进行吊索具检查和标识的清洁整理。配备了行李房、更衣室,解决了职工行李存放难的问题、改善了员工更衣环境;工衣、工鞋不进宿舍和餐厅,保持了营地的良好建设成果。今年,我们还先后建成了职工食堂、澡堂,让职工上井回来洗个热水澡,保持个人卫生,确保身心健康。同时,高度重视伙食管理。食堂干净整洁、饭菜花样多,口味满足职工要求,使职工能吃得香,睡得甜,也保证了工作干得好。
2.生产组织标准化。与上年相比,2007年我队工作量增加了近一倍,所服务的井队也比去年增加了7支,要实现“钻井不停、钻头不等”这一目标,确保施工质量,必须规范生产组织环节。接到每一项任务,我队都要求施工班组必须明确下列问题:该干什么——明确上级下达的任务、量、质、期的要求;怎么干——制订详细、周密的作业方案、措施等;在哪干——场地安排、现场施工作业环境、设备状况等;谁来干——合理的选择和搭配,人员、设备的最佳组合;何时干——工作程序的安排、起始时间等;作业实施——安全监督、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意外事件处理等,以此明确日常工作程序和要求,使生产组织工作合理运转。生产组织标准化推动了我队工作能力大幅提升,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8月21日,我队搬迁安装井架突破100部次,创造了气田井架安装新纪录。一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因我队施工质量不过关或延长工期而耽误生产的事件发生。
3.现场操作标准化。我们先后制订了《作业现场管理制度》、《现场管理考核细则》等4项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一口井一检查、一个月一评比”制度,对照《钻井设施基础施工作业程序》、《自升式井架拆装作业程序》、《钻井井场电气安装拆卸作业程序》的内容,各岗位自查,班长复查,跟班干部整体检查,队领导跟班作业督导。对于在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班组整改,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带回来召开班子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再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指导现场解决问题。上述措施的落实,确保了现场标准化建设始终保持高水平、高标准,得到了所服务井
队的一致好评,这一年我队承担的施工任务,没有一起返工。
通过狠抓队伍作风、加强安全管理和抓标准化建设,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增强,我们深知,夯实基础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项经常抓、抓经常的工作。我们将本着“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原则,利用这次机会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好作法、好经验,在基层建设的各个方面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