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标准化考评情况说明(模版)
情况汇报
依据转发的关于《交通运输厅安委会关于全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的通知,通知中通报的我市未达标企业名单中没有本辖区企业名单,特此说明。
第二篇:标准化考评办法
河北省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
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
一、为进一步做好全省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评审工作,加强对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和评审人员的规范管理,依据《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和《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评审工作;本办法所称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确定。
三、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达标不分等级,达标企业统一规定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应满足:小型企业评审得分≥75分,微型企业评审得分≥60分。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称号:
1、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发生死亡事故的;
2、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
3、危险性作业场所未设置安全通道的;
4、危险化学品库、油库、油罐等重要设施未设置可靠的安全设施设备的。
五、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由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审核公告。
六、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为省局确定的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二三级评审单位。
七、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为河北省安全生产协会颁发有资质的评审员和在河北省安全生产协会备案的评审专家。
八、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必须接受上级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
九、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
(一)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程序为:企业自评,申请评审,机构评审,审核公告,颁发证书牌匾。
(二)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按照国家总局编制的《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建立标准化体系并良好运行后,依据《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自评,逐项给出自评分值,并形成自评报告。
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自评,可以邀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支持。
(三)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根据自评结果,向县(市、区)安全监管局提出书面评审申请,提交《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表》(格式见附件1)。
企业同时还需要在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中提交评审申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在线办事”栏目和机关子站“监管四司”等两个入口均可进入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操作方法见登陆页面。
(四)县(市、区)安全监管局收到评审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合规性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受理企业的评审申请后,申请企业应从具有评审资质的评审单位中按照市场原则自行选择评审单位,委托其开展评审工作,评审完成后,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应对提交的评审报告进行审核。
(五)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对提交的相关材料审核完成后,应尽快在相关媒体进行公告,公告期7天,公告期满且无投诉意见的,由县(市、区)安全监管局于30日内向企业颁发达标证书和牌匾。
十、评审流程:
(一)评审单位收到县(市、区)授权和转交的申请材料后,须制定评审方案报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备查;在现场评审前进行文件审查,并完成文件审查报告,与被评审企业确定现场评审时间,函告被评审企业,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评审对象、范围,以及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现场评审时,按照《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的管理、技术、工艺等要求,配足相应的评审人员,组成评审组,并指定1名评审员担任评审组长,负责现场评审工作;小型企业评审组至少由3名评审人员组成,其中包括1名在河北省安全生产协会备案的相关专业评审专家,微型企业评审组至少由2名评审人员组成,其中包括1名在河北省安全生产协会备案的相关专业评审专家;现场评审采用资料核对、人员询问、现场考核和查证的方法进行,现场评审完成后,向被评审企业出具现场评审结论,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完成时间,评审组全体成员需在现场评审结论上签字。
(三)申请企业整改完成后,评审单位依据整改情况的实际需要,进行现场或整改报告复核,确认其整改效果,若整改符合相关要求,评审单位形成评审报告(格式见附件2),由评审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向县(市、区)安全监管局提交评审报告、评审工作总结、评审结论原件、评审得分表等相关资料。
(四)评审工作应在接到县(市、区)安全监管局授权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不包括企业整改时间)。
十一、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
(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证书,收回牌匾。
(二)对评审单位的现场评审工作进行抽查,发现结果不合格的,暂停评审单位的评审工作,对两次抽查结果不合格的,取消其评审资格。
(三)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标准的企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提请工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十二、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诉、投诉、举报电话,受理社会和个人的申诉、投诉和举报,并依法处理。
十三、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和牌匾由省安全监管局统一监制、编号,有效期为3年。期满前3个月,机械等行业小微企业应向颁发证书和牌匾的县(市、区)安全监管局提出延期申请,经延期评审合格后换发证书和牌匾。
十四、在有效期内,企业发生造成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原公告部门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称号。
十五、企业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证书后,每年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自我评定,形成自评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须按有关规定报送县(市、区)安全监管局。
十六、各县(市、区)安全监管局要将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情况向社会公布,并向工信、人社、国资、工商、质监部门和银行、保险等机构通报。
十七、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目录
目录
一、安全目标
1、简介.....................1-
22、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3-
3、中长期规划................4、计划....................5、目标考核与奖惩..............二、管理机构和人员
1、安全管理机构............2、管理人员配备............三、安全责任体系
1、健全责任制................2、考核奖惩文件.................四、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1、《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安全法律法规宣传...........3、安全管理制度...........4、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5、制度执行....................6、台帐及档案管理..............五、安全投入
1、资金投入...................2、费用管理....................六、装备设施
1、车辆管理....................七、科技创新与信息化
1、科技应用..............八、队伍建设
1、培训计划.............2、宣传教育.............3、管理人员.............4、从业人员培训...........九、作业管理
1、现场作业管理.............2、安全值班...............3、相关方管理...........4、驾驶员管理...........5、营运车辆管理..............6、运输管理................7、警示标志...............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1、危险源辨识...........2、风险控制..............十一、隐患排查与治理
1、隐患排查................2、隐患治理...............十二、职业健康
1、健康管理...............2、危害告知.................3、环境条件.................十三、安全文化
1、安全环境.................2、安全行为.................十四、应急救援
1、预案制定...............2、预案实施.............3、应急队伍..............4、应急装备..............5、应急演练..............十五、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1、无事故证明.............十六、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
1、绩效评定.............2、持续改进............3、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第四篇: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规范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及其管理行为,制定《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12年4月23日由交通运输部以交安监发〔2012〕175号印发。《办法》分总则、考评机构与考评员、考评与发证、责任与义务、附则5章42条,自发布之日实施。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规范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及其管理行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生产达标标准等级分为一级、二级。
评为一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900分(满分1000分,下同)且完全满足所有达标企业必备条件,评为二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700分且完全满足二、三级达标企业必备条件,评为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600分且完全满足三级达标企业必备条件。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负责一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工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管辖范围内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二、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工作。
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分别负责长江干线、西江干线跨省航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二、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工作。以上部门和单位统称为主管机关。
第五条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包括初次考评、换证考评和附加考评等三种形式。
第六条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由主管机关按照本办法组织实施。
第七条 主管机关应向社会公告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
第二章 考评机构与考评员
第八条 主管机关或其认定的考评机构负责对交通运输企业实施考评。
第九条 考评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或经批准注册的交通运输系统社团组织;
(二)具备固定办公地点和必要的设备;
(三)具有一定数量从事相关领域考评工作需要的管理人员及考评员;
(四)建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十条 考评机构应经主管机关认可,接受主管机关的监督管理,并按照主管机关赋予的权限开展工作,建立企业考评档案。
第十一条 考评员应具有交通运输相关学历和工作经历,并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
第十二条 主管机关负责考评员适任条件的审核、考试发证、注册登记等管理工作,并建立档案。
考评机构应建立考评员日常管理档案,并按向主管机关备案。
第三章 考评与发证
第十三条 申请考评的企业应向主管机关提交申请。
第十四条考评活动采用资料核对、人员询问、现场考评等方法进行,人员询问、现场查验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
第一节 初次考评和发证
第十五条 申请初次考评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含分公司),并直接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实体;
(二)具有与其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并建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已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自评。
第十六条 初次考评应提交申请报告,并附以下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二)企业基本情况和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三)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自评报告。
第十七条 主管机关收到初次考评申请及所附材料后,应审查以下内容:
(一)是否属于本管辖范围;
(二)是否满足申请条件;
(三)申请材料是否齐全;
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告知企业补充、修改或重新提交申请。
第十八条 对满足申请要求的企业,主管机关应结合企业的申请确定考评机构。考评机构应按照主管机关的要求和本办法的规定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评。
第十九条 企业通过考评的,由考评机构报主管机关审核同意后,向该企业签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未通过考评的或经主管机关审核不合格的,企业应采取纠正措施并可在3个月后重新申请考评。
第二十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为3年。
第二十一条 已取得相关机构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证书(证明)的企业,连续3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经主管机关对必备条件审核后,可颁发二级或三级安全生产达标证书。
第二十二条 企业申请高一级别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考评及发证的内容、范围和方法按照初次考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新组建企业应于正式运营6个月内提出初次考评申请。
第二节 换证考评与发证
第二十四条 换证考评申请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前3个月内提出。
第二十五条 换证考评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
(三)企业基本情况和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第二十六条 换证考评及发证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参照初次考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换证考评和发证应在现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完成。
第二十八条 换证考评未通过的,企业应在原证书期满后3个月内提出重新考评申请。
第二十九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遗失的,可以向原考评发证机构申请补发。
企业法人代表、名称、地址等变更的,应在变更后1个月内,向相应的主管机关提供有关材料,申请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变更。
第三十条 主管机关向企业、考评机构、考评人员发放证书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节 附加考评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机关或其指定的考评机构应对持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企业实施附加考评:
(一)企业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
(二)企业一年内连续发生二次及以上较大安全责任事故;
(三)企业被举报并经核实其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问题;
(四)企业发生其他可能影响其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事件或主管机关认为确实必要的。
上述事故等级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确定。
第三十二条 附加考评应针对引发附加考评的原因进行。在考评中发现有严重问题的,可扩大考评范围,直至实施全面考评。
第三十三条 通过附加考评并经主管机关审核合格的,维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有效性。
未通过附加考评或经主管机关审定认为其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的,主管机关应责令其整改,整改合格的,企业应在3个月内再次申请初次考评。
第四章 责任与义务
第三十四条 对企业所实施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不解除企业遵守国际、国内有关安全法规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 在接受考评过程中,企业应:
(一)提供所需的工作便利,以确保考评员充分有效地实施考评;
(二)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
(三)与考评员合作,以保证考评工作顺利完成。
第三十六条 考评员应保守秘密并谨慎处理所接触的有关文件、特许的信息资料等。
企业可以向主管机关或考评机构举报、投诉考评员的不正当行为。
第三十七条 主管机关应对考评机构和考评员进行监督管理。考评机构或考评员如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主管机关应做出处理直至取消其考评资格。
第三十八条 主管机关相关管理人员和考评员应严格遵守本办法和有关廉政规定,不得借考评工作谋取任何私利。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指的交通运输企业主要包括直接从事道路水路运输(含客货运输企业、客货运站场、港口经营企业)、城市客运(含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企业)、交通运输建设施工、机动车维修等的企业。
第四十条 对外国驻华交通运输企业的考评发证,由主管机关或其认定的考评机构参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
交通运输行业内具有直接从事安全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事业单位,由其主管部门参照本办法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
第四十一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证书式样和表格格式由交通运输部统一制定。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实施。
第五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检查表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检查表
表1-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评检查表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一、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 是否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 是否设立了与本企业相符的安全管理机构,1 安全管理机构 按比例配备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网络健全,并有效运行; 公司专、兼职安技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2‰ 2 人员配备-5‰,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是否制订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如总经理、各部门和各车间中层管理人员、安全员、员工等;如: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2、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管理人员职责
3、各部门负责人生产职责;
4、中层管理人员职责;
5、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6、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7、保管员、电工等人员的安全职责; 是否制订了各职能机构的安全职责;
1、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安全职责;
2、财务主管部门安全职责; 4 职能部门职责
3、生产主管部门安全职责;
4、技术设备主管部门安全职责;
5、各车间安全职责;等
二、安全目标管理 1 工作计划 公司是否制订了安全工作计划及措施,是否将安全目标、指标分解到各车间和各部门。2 安全目标管理 按照部门职能及安全目标区分是否制订了 考核办法,并由完成情况记录台账;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三、安全生产投入 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是否按规定足额提取了安全费用; 1 安全投入保障 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 是否建立了安全费用台账;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是否收集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行业
标准规范,并及时掌握其修订情况;是否将相 1 信息收集整理 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编印下发,指导从业人员; 是否建立了以下规章制度: 必须具备的:
1、安全生产职责;
2、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4、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9、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基础管理和专业
10、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 2 管理
11、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12、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3、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4、相关方就外用工管理制度;
15、职业健康管理系列制度(附后);
16、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7、应急管理制度;
18、事故管理制度;等 参考部分细化制度:(根据各单位实际制定)
1、安全目标、指标管理制度
2、安全承诺制度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5、安全管理机构配置和人员配备管理制度
6、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
7、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制度
8、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9、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0、现场安全监控制度
11、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2、安全例会与安全活动日制度
13、季度安全会议制度
14、安全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15、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16、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
17、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制度
18、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9、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0、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21、危险源点监控巡查制度
22、培训需求识别与分析制度
23、培训要求和评审制度
24、设计管理制度
25、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26、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
27、防灭火的系统管理制度
28、电器临时线和安装审批管理制度
29、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30、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31、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32、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33、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34、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35、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36、交接班制度
37、劳动防护用品采供、发放管理制度
38、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39、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40、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41、工伤保险保障制度
42、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43、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44、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的保障制度
45、应急管理制度
46、安全事故、事件报告制度
47、事故、事件调查与跟踪制度
48、事故、事件回顾规定
49、安全绩效监测制度 50、标准化系统内部评价制度 其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行业规章 企业是否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所有工种有相应的操 作规程或作业标准书并列;如: 3 操作规程
1、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2、行车工操作规程:
3、自卸司机安全操作规程;等 每年是否修订相关文件,4 修订与管理 是否落实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效力
五、安全教育培训 是否明确培训管理机构; 1 教育培训管理 是否制定培训计划; 中、高层管理人 是否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2 员安全培训 查培训资料和资格证书; 员工三级教育 是否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查原始记 3 录。是否对特种作业人员(含电工作业、金属焊接、特种作业人员 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 4 安全教育 驶、锅炉作业等)进行安全培训,查原始记录 和操作证 安全管理人员 是否对专、兼职安全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和安全 5 的教育 教育;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是否对公司全部班组长进行安全教育; 6 班组长教育 是否对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组织安 7 复工教育 全教育培训,查原始记录; 其它人员的教育是否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场前的安全 8 培训 教育培训;是否对外来人员履行告知义务; 培训教育档案 各类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培训名称、培训内容、9 考核成绩等)是否齐全;
六、生产设备设施
1、设备设施建设是否纳入“三同时”管理范 围,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档案;
2、是否建立和执行了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1 设备设施建设 查生产设施、设备变更台账和相关资料;
3、是否完善了设备设施管理,查设备设施技 术档案;
1、是否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 运行保
2、是否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 障
3、是否配套安装了安全防护设施和装置
4、是否对员工进行了培圳、考核;
1、设备是否实行“定人定机”,专人负责制;
2、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违规作业: 设备运
3、是否做设备班前、班中、下班的正确使用 行 和维护保养; 设备运
4、是否建立设备保养卡片、做好运行、维护、2 行管理 保养记录;
1、是否建立了设备周、月、季、半年、年检 查计划;查《设备检查记录》
2、是否落实了预检预修,查技术部门根据设检查检备运行情况及要求制订的定检计划和检查内修 容;
3、检修、保养时是否制定设备设施检修方案,明确检修规程、隐患控制措施及相关保障,建立相关记录;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1、是否有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设备安全性、经济性的论证资料;
2、是否严格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制
新设备设施验收 度;
3、涉及重大安全设施的改造,是否严格执行 安全“三同时”手续:
1、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设备报废的基本原则:
(1)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淘汰设备;(2)设备己过正常使用年限或正常磨
损后达不到要求;(3)设备发生操作意外事故无法修复; 旧设各设施拆除、(4)设备安全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 报废(5)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己发生事 故,且无法改造;
2、是否按规定手续处置报废设备设施;
3、对涉及危险物品的设备,是否制定危险物
品专项治理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组织 实施; 是否建立了如下管理台账: l、设备设施管理台账;
2、设备设施技术档案;
3、设备设施故障和维修记录; 设备设施台账管
4、设备设施维修计划; 4 理
5、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检测台账及相关资料整理、管理
6、生产设施设备变更台账和相关资料:
7、监视与测量设备台账:
8、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档案;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七、作业安全 l、作业现场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查验收报告:
作业现场存在的隐患是否整改;具体:(1)厂区管理 a工厂各功能是否按规定独立布置,特种作业区(如储油箱、气站等)是否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b厂房之间是否保留了至少10米以上的间距,消防通道保障是否到位:
c厂区道路是否平坦,在危险区域是否设有警示标识;等(2)作业环境管理 a作业现场是否实施划区管理,设备设置与工艺流程保持一致,设备之间、设备与墙之间及操作空间是否留有足够的间距;2米以上运输线必须有牢固的护罩(网): b车间内各类通道是否用醒目的划线界定,并留有足够宽度,是否保证通道畅通,不被堵现场管理与过程塞或侵占(人行通道不少于1米,车行通道不 1 控制 少于是1.8米); C作业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是否定区摆放,工件材料等堆放是否整齐,(其中高度不许超过2米,高比宽不大于2比 1)d存在交叉作业的工位是否指定专人负责,并落实了各类警示、告之措施: f消防措施是否获得审批,是否存在“多合一”问题:查相关资料和现场; g用电安全是否符合规范等;
2、特殊作业场所是否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如: 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作业、临时用电作 业、高处作业等,是否制定了相关作业方 案,查记录、实施方案(含危害因素分析,安全措施等);
3、危险作业时,是否指定专人现场管理:查 人员职责分工及专项工作方案;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1、所有工种是否制定了操作规程,员工是否 存在违规作业行为,查日常检查记录;
2、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及时处置设 2 作业行为管理
备故障及定期检修,查日常运行、维护保养、检测检修记录:
3、工艺技术是否属于淘汰技术,及在具体操
作中的改进与创新情况,查相关记录;
1、对作业场所是否进行危险因素辨析;查“三 同时”资料;
2、对存在危险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是否设
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含:危险提示、警示、危 3 警示标志 险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3、是否建立动态警示管理机制,确保检维修、施工、吊装及不良地形下作业的安全(现场检查与抽察相结合): 注:以上危害因素均含职业危害
1、是否对承包商、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定与 备案:查备案企业的相关资料;
2、建立数据库,对长期供应企业的资质进行
跟踪管理: 4 相关方管理
3、是否委托安全主管部门对进厂区企业的生
产行为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4、不得将相关项目合同委托不具备资质的或 条件的相关方;查相关企业的资质备案;
八、隐患排查和治理
1、是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是否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级、建档;查资料 1 隐患排查管理
3、是否对隐患进行整改,查整改记录;
4、是否与外包方签订安全生生产管理协议,明
确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责任: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是否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 2 排查范围方法 假日检查、日常检查中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发现的隐患进行登记,查检查记录:
1、对发现的一般隐患,是否及时进行治理;
2、对发现的重大隐患,是否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 案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3 隐患治理
3、是否设立专项经费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是否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落实对隐患治理的效果评估及销号工作;查记录
九、重大危险监控 是否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进行重大危险源辨 1 辨识与评估 识与安全评估;查相关资料; 是否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向相关 2 建档与备案 部门备案;查相关资料; 是否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 3 监管与管理 具体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查相关资料;
十、职业健康 是否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是否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化学品管理制度;
(2)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培训制度;(4)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5)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1 职业健康管理(6)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8)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职业报告制度;(1 0)职业卫生经费管理制度; 是否依据上述工作制度抓好落实;查合同、查
现场、查各类记录; 是否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进行申报: 2 职业危害申报 每年5月份前是否落实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变更申报;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十一“三同时”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是否坚持“三同时” 1 审批制度 制度;对高危行业是否落实安全预评价、设施
设计及验收评价审查; 在安全设施设计中有无安全设计专篇,是否进 2 安全设施设计 行备案;查相关部门出具的文件; 项目是否组织验收,有无安全验收报告,是否 3 安全验收资料 进行备案;查相关部门出具的文件;
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是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 1 事故处理 是否建立事故档案,档案有无事故分析、事故照
事故档案 片、结案和处理等资料 有无月度、职工伤亡统计表,项目填写是否 3 事故统计 齐全、准确。是否建立相应的事故报告规定
事故报告
十三、应急救援
1、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的体系,是否指定专人负 责;查文件 应急救援体系建
2、是否明确了应急救援的目标,组织了应急救援 1 设 队伍,并组织了相应训练;
3、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是否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l、是否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订了应急救援预案; 2 应急预案
2、预案是否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3、对应急预案是否进行定期评审、修订和完善 是否按预案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 3 应急保障 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查物品 是否每年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进行综合评估; 4 应急演练 是否启动过相关应急预案,开展事故救援;查记 5 事故救援 录
十四、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序号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自评结果
1、企业是否每年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
综合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以正式文件形式通报,1 绩效评定 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考评的重要依据;查文件;
2、企业发生亡人事故后是否进行重新评定; 企业是否根据每年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目标、指 2 持续改进 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不断提高安全绩效,查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