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思考5篇

时间:2019-05-14 02:2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思考

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体现,在人大的各项职权中,决定权处于核心地位,是行使其它职权的前提和基础。抓住了决定权,就抓住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环节,就能更好地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增强权力机关的权威。然而,在新形势下县级人大如何正确、有效地行使决定权,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笔者拟就此谈几点体会。

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县级国家权力机关与同级党委、政府、两院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都有决定权。但是,由于权力机关与同级党委、政府、两院的性质不同,职能不同,所作的决定在内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就不同。首先,权力机关的决定权具有法定性,就是宪法、地方组织法所规定的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一种区别于政党和其它群团组织的权力特性。其次,权力机关的决定权是行使国家权力,涉及的内容是

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而县级地方行政机关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为完成某项行政任务,调整某项行政关系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同级党委的决定权经常以它的正确内容在社会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要使其具备法定的强制力,必须经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才能上升为地方的国家意志。第三,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它一旦作出了决定,其它国家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党组织、全体人民、包括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遵守和执行,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从而充分体现了它的人民性和权威性。由此可见,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权,在性质、地位、内容和范围上都是其它国家机关的决定所不可取代的。

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其实质就是要肩负起全县人民的重托,抓大事,议大事。在行使决定权上,我们注意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即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选择确定重大事项;二是全局性,即必须是本行政区域内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三是群众性,即必须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这些原则,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先后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进行了科学决策,积极发挥了县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如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的《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普法教育的决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议》、《关于加强农民负担管理的决议》、《关于加强执法责任制的决议》、《关于加快武引工程建设步伐的决议》,特别是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的《关于争创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的决议》、《关于争创省级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的决议》和常委会第四次、第五次会议作出的《关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决议》、《关于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决议》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社会各界都称赞县人大常委会的决议是合乎实际、顺乎民意的明智之举。这些决议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实效,关键在方法上我们狠抓了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尊重党的领导。我们的党是执政党,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我们工作的最大优势,作为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牢牢坚持这一重要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保证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如果不是这样,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一句空话。应当指出,党、国家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利益是一致的,本质是统一的,党的主张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问题做出决策,一般说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我们在作出决议、决定时,都按照法定程序,一方面把人民反映的重大事项及时向县委汇报,另一方面又将党的主张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从而变成国家意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达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活动得到实施,保证政令的统一。

(二)精选重大事项。重大事项的确定,关系到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说,是关系到一不失职、二不越权的大问题。因此,什么是重大事项,如何确定重大事项,是依法有效行使决定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只作了原则规定,对重大事项的内涵没有作出具体规范。从实践看,一是法律有明确规定的重大事项,如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预算的部分变更,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此是高度重视的,年年都要开展这项工作。法律已作原则规定,但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的,即地方组织法第44条规定,属于一个方面的重大事项,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都属于重大事项的范围。二是根据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抓住本行政区域内根本的、长远的、重大的、全局性的问题来确定重大事项,如我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作出的《关于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决议》和《关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决议》。它既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又是县委、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以此作为重大事项,既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又实现了党的主张。三是因地制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来确定重大事项。并对这些重大事项进行细致精选,力求做到少而精,细而实,求实效。总之,根据目前的认识和实践,在法律上难以对重大事项作出具体界定的,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方法上做到有选择、分层次,充分用好人大的权力。

(三)狠抓调查研究。只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才能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才能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决定。调查研究是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一是选题要准,要符合本地实际。重大事项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更不能闭门造车,而应来源于人民,来源于代表,县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同人民群众、人大代表保持经常的广泛的联系和接触。要深入工厂、学校、街道、农村等,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个别走访等方式,广泛接触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从人民群众的长远、重大、根本利益出发,选定“重大事项”。二是选定重大事项后,要深入到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中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不同意见。有的还要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进行反复论证,形成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三是既要进行定性分析,又要注重量的研究,注意调查材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使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关键是监督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

“决而有行,行必有果”,是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落脚点和归宿。因此,决议、决定作出后,重要的一环是要认真监督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必须贯彻落实,这是人大权威的根本所在。不求实效,空泛议论,不利于行使决定权,也有损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形象。1998年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决议》,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分级组织实施,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决议作出以后,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不同措施,积极督促落实。一是开会部署。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在全县创卫动员会上发表讲话,要求把常委会决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二是组织检查。在实施过程中,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对贯彻情况进行检查,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三是听取汇报。在决议实施一段时间后,常委会再次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委员们再根据调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目前,创建工作已成为各部门和单位的自觉行动,其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扎实而富有成效。上述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认真检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决定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它不仅能增强人大决议、决定的实效性和权威性,同时对政府工作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第二篇:浅谈地方人大如何行使决定权

浅谈地方人大如何行使决定权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的内在要求。如何把一个地方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地方人大决定权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是新时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深化对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认识,认真总结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新时期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现形式,紧紧围绕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收支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紧紧围绕党委的重大决策,带全局性、根本性的事项,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行使决定权,保证了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得以解决。

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切实增强决定权行使意识。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要不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前提。近年来,在“要不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问题上,少数同志认为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党委、政府都会作决策,人大及其常委会再作决定是多此一举;还有少数同志有畏难情绪,担心有与党委争权之嫌,担心干预“一府两院”工作。针对这种种错误认识,我们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讲清党委决策,权力机关决定,执行机关落实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认识。

一是正确处理党委决策权、人大决定权和政府行政权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认为需要作出决议、决定的重大事项,人大常委会党组应积极主动地向同级党委报告并及时听取党委意见,再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决议、决定,将党委意图与人民意志结合起来,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全社会产生普遍约束力,使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中得到体现。作为党委要减少党政对一些重大事项决定联合发文的做法,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使之真正到位。党委认为需要作出决定,可通过人大常委会党组向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提出,或由政府形成议案,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定。政府行政行为是执法行为,是通过执行法律、法规为公众服务的行为。政府既不能对国家事务作出创设性的规定,也不能对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创设其新的权力义务。对应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政府须及时报请人大审议决定。凡属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事务,如日常工作、执行问题,由政府自行决定。

二是正确处理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的关系。

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最根本的权力。首先决定权体现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根本特征。权力机关的地位首先表现在它能代表人民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项,并对所产生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监督。其次,在地方人大各项权力中,决定权处于根本地位,是一种主权行为,体现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的最高地位。而监督权、任免权,就其本职而言,任免权也是一种决定权,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政策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选拔任用好一批干部的目的,就是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本身就是重大事项。至于监督权,则是一种派生性权力,是保障法律法规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各项决定得以贯彻落实,督促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切实保证权力的规范运行的手段。决定权与监督权、任免权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权力结构体系,决定权占主导地位,监督权、任免权起保障作用。因此我们理应把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和人事任免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决定的重大事项落到实处。

三是正确处理好法定性、权威性、人民性的关系。

重大事项决定权体现了两个基本原则。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和在中央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因而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法定性、权威性和人民性。法定性是根本,是保证。人大的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除了有《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作为根本依据外,也散见于《教育法》、《审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条款中。决定的重大事项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全面的约束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任何政党、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执行。权威性在于它把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是刚性的,“一府两院”非执行不可。人民性是基础,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决定的。人大的决定权实质是人民的决定权,反映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性质,是人民主权的直接体现。人大所作的决定,决定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决定中,集中常委会及其全体代表的力量审议把脉,其民主程度是广泛而具体的;决定后,加强监督,尤其是发挥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保证实施中不变向、不走样,从而保证各项决策部署始终运行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始终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轨道上。

二、牢牢把握三个原则,科学界定重大事项的范围

加强地方人大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能,其重要的方面是正确认识重大事项的特征,把握重大事项的范围,特别是从法律上对重大事项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界定。而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界定比较原则,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尺度难以把握。能不能科学界定重大事项,是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基础。在实践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必须科学界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而科学界定重大事项,必须牢牢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法治原则。

就是从宪法、法律和法规赋予人大常委会职权的角度来确定人大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重大事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泛指本行政区域内重大的、长远的和根本性的问题,也可以是涉及某一方面的重大事项。同时,重大事项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具有阶段性和不可比性。因此,确定重大事项,必须把国家的利益和本行政区域内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既要从全局看,以大局为重。也要从局部看,在维护全局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当地人民的利益,但是在两者矛盾的情况下,要以全局利益为重。

二是民主原则。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民主是手段,是过程。也是目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就是体现人民民主。因此,确定重大事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都必须贯彻民主的原则。在坚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列为重大事项,并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前提下,集中群众智慧,适时作出决议、决定。这样,从群众中来,经过民主讨论、民主决策作出的决定、决议不仅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更能体现人民和国家的意志。

三是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党的思想路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也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各行政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差异,需要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也不尽相同,因此,确定重大事项和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准确地对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科学界定。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决定或决议。

三、切实抓住三个环节,注重提高决定权行使水平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重大事项,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能不能科学的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并把决议、决定落到实处”,是衡量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权行使水平高低的标尺。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认真总结以往行使决定权的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使决定权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行使决定权的水平。

一是大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贯彻,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对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在决定权行使上有所作为,必须不断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能力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在熟悉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工作的基础上,找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决定决在关键处,把党委的重大决策与人大决定权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才能有所作为,把决议、决定落到实处。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

从过去多年的实践来看,决策者应该比执行者站得更高一点,懂得更多一点,看得更深一些,才能做到发现问题更准确,作出决定更科学,提出意见更深刻,跟踪督办更规范。因此我们坚持围绕常委会即将作出决议、决定的重大事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把握动向。

三是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决定权行使水平。

工作方法是过河的路径和桥梁。我们在行使决定权过程中,坚持做到决策前,走出去,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实情,为正确行使决定权提供第一手资料;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群体智慧,实行民主决策,确保作出的决议决定既符合群众意愿,又符合党委意图;决策后持续给力跟踪监督,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检查、常委会组成人员重点督察等形式,加大对决议、决定贯彻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决议、决定得到贯彻落实。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职权,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从民主与法律建设的实践,特别是人大工作实际来看,这项职权的行使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薄弱的。借此机会,我们将虚心向兄弟区县学习,一定把兄弟区县的经验带回去,结合我区的实际,综合运用,以更好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充分发挥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篇:对县级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几点思考

对县级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几点思考

依法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就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事项、法律法规规定提交常委会讨论的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并跟踪监督决议、决定贯彻执行情况,保证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落到实处,但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何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人大工作者面前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面临的问题

1.对重大事项的认识、界定不清。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一项职责,但是规定过于笼统,宪法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地方组织法第44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至于这些工作中的哪些具体内容是重大事项,需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哪些不是重大事项,不需要作出决议决定,我们只能从字面意义上加以理解、把握,导致一些重大事项没有履行决定权,出现失职,一些具体事项纳入了重大事项决定的范围,管得过宽过细,束缚了“一府两院”的手脚,浪费了人大的资源。

2.程序性的东西多,实质性的东西少。县级人大常委会由于种种原因,讨论重大事项时,对一些重大事项的实质性内容讨论比较少。这一点有着几方面原因:一是县级人大常委会受人员编制的影响,专业人员少,力量比较薄弱,对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研究的不透、把握的不深,提不出有一定分量的意见和建议的现象。如县级人大常委会许多工作委员会职数只有一人,许多工作依靠办公室和聘用的一些兼职工委委员开展,这些兼职委员作用发挥好的还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有的工委委员形同虚设。二是从县一级人大常委会近年来的实践看,讨论决定的许多重大事项,大多数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鲜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关系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等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的讨论。如在一些地方突发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以及国家、集体和人民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重大事件时,听到的多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声音,鲜有人大的声音。

3.被动接受的多,主动讨论决定的少。按照当前许多地方关于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主要是由当地党委讨论研究决定,或者由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几套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然后交由政府等执行部门执行,避开了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依法治国的理念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心目中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些党委没有把党关于重大事项的决策,作为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许多同志,出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及时要求党委把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许多时候一些重大事项,或者不提交人大,或者由党委、政府作为议案提交给人大,匆匆忙忙表决了事。人大缺乏对重大事项从立项到调研再到表决的完整过程,对重大事项不了解,当然提不出科学和符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人大决定的过程变成了形式,人大的该项权利也就出现了缺失。

二、依法规范高效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几点建议

1.充分认识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意义。党委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是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基础,通过人大的民主程序也有机的实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同时这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要正确认识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意义,加大对这方面工作的宣传。各级党委要主动把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交给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人大的民主程序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自觉行动。各级人大常委会也要主动就重大事项的决定,事前向党委汇报,事后形成专题报告,争取党委的支持。

2.正确界定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的范围。由于对重大事项的界定不是很清楚,各级党委对哪些事项属于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范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许多重大事项往往作为一般事项、具体工作,党委决策政府执行,缺少了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环节。因此,很有必要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形式界定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的具体内容,便于各级党委和人大常委会执行。

3.规范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程序。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要明确,可以由党委提出建议,交由人大行使决定权;也可以由“一府两院”提出相关议案,交由人大行使决定权;同样也可以由人大在开展工作时主动发现、主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但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体现出党的领导的原则,这是人大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在行使决定权过程中,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重大事项事前要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会议讨论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行使职权,民主决策。

4.跟踪监督决议决定落实情况。地方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出的决议决定最具权威性,各级各单位各部门都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保证其贯彻执行,也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表现。要加强跟踪监督,随时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检查、视察、调研决议决定落实情况,对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听取“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决议决定情况的报告,并对落实情况给予定性定量评价。实践证明,对决议决定落实情况进行票决是检查和评价“一府两院”落实工作的一个比较客观的方法。对落实情况不满意的,要继续监督落实,也可以视情节,按照法律规定,启动相关的程序,如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罢免等,对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处理。

5.提高人大常委会自身素质。打铁需要自身硬,保证决定权的正确行使,一是要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现代科技知识,适应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的需要。二是要配齐配强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力量,以更好的发挥他们在常委会行使决定权过程中的参谋助手作用。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以保证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第四篇:决定权论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

论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行使决定权,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深远。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实践与探索

多年以来,地方各级人大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实现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进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作用不断凸现。

(一)不断实践规范,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保障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本地区得到实施的一项重要职权。多年以来,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计划、财政预算、依法治国方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在本地区的实施、国企改革、农业发展、反腐倡廉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事项,各自作出了几十项决议、决定,依法规范了一部分行政行为,对保障和促进各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心系广大群众,促进了事关人民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多年以来,各级地方人大分别就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耕地保护、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社会治安、扫“黄”打“非”、取缔乱收费等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决定,并认真督促执法机关贯彻实施,较好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一些实际问题,保护了公民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了依法行使决定权的路子。在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实践中,虽然各地的认识不同,进展各异,但大致都走过了深入调研、提出决定议案、提请同级党委认可、提请常委会审议通过、交付“一府两院”实施和进行督促检查的“六步棋”。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来,广东等10多个省市人大常委会还作出了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使之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初步淌出了一条依法行使决定权的路子。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从目前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现状看,平心而论,一方面是成效凸现,但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还很不到位,其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有关法律不完善-难为。宪法第104条和地方组织法第44条虽然对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作出了规定,但由于规定比较原则,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具体内容、程序等的明确界定和规范,故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种没法下手的“难为”之感,此乃影响此权行使的难点所在。

二是习惯了传统的决策模式-不为。长期以来,人们对大事往往习惯于“党委决定→政府执行→人大监督”的模式,许多人把人大仅仅看作是“一府两院”的监督机关,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对人大行使决定权之事,在认识和实践上也渐进在一个既认可又不习惯的过程之中,每遇大事,多半采用党委、政府联合决策或党委决定、政府执行的习惯做法,规避了人大作为。鉴此,人大决定几成一厢情愿或多此一举,故也就往往以“不为”了之。

三是年复一年例行公事-泛为。每年一度对地方人代会上几个报告的决议,有的地方几乎形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程式文本,除了时间、届次不同外,内容和表述大同小异。有的面面俱到,成了大报告的“小报告”;有的原则了又原则,干脆以“同意”、“批准”几个字了事。这种“泛为”式的决议,实际上是执行机关难执行,权力机关难督办。

四是成了借助力量任意决定-滥为。有的地方或为了筹措资金、或为了某项工程上马、或为了旧城改造、拆迁开发等等,故借助于人大的权威,登门求助作出相关的决定。少数地方人大误认为这是人家瞧得起你,应该帮政府“排忧解难”,便不加熟虑地任意决定,成了“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兵”。殊不知如此一来,不仅影响权力机关的威信,且事倍功半的教训也并不鲜见。

五是顾虑重重优柔寡断-少为。一些地方人大对依法行使决定权心情复杂,既想实践又顾虑重重:一怕与党委有争权之嫌;二怕与政府有分权之疑;三怕自身有越权之虑。觉得何谓重大事项?理论上说不清,工作中道不明,如若“错位”不如“少为”,何必与党委政府争权、分权,还是少谈“决定”、“决议”,多讲“服从”、“服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故往往形成了优柔寡断的少为局面。

进一步强化依法 行使决定权的几点思考

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地方事务的基本形式之一。宪法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地方组织法

第44条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依法、全面、有效、正确地行使决定权,对于保障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完善地方人大职能和发挥其应有作用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应从7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提高认识是基础。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从权力的来源看,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体现。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职权中,决定权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职权,处于核心的地位,是逐步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客观要求。这种决策是通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和按照法定程序集体作出的,能使重大事项的决策更加全面、正确和可行。因此,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认识行使决定权的意义,按照邓小平同志说的“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切实代表人民管理地方事务,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二)理顺体制是关键。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因此,从权力的主体看,人大既非与党委“争权”,也非与政府“分权”,而是法定的职权,此是不争的定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建立的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是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的途径之一。虽然以党委或行政决策为主的模式仍在今后一个时期和较大范围内继续发生作用,但是,从长远的国家权力配置看,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大的职权必将逐步到位,将目前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人大监督”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模式逐步过渡到“党委建议

→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法制轨道上来,已是历史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对法律规定须经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经党委审查原则同意后,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自觉行动。”因此,进一步理顺体制,对国家职权配置在纵向和横向上逐步加以调整,使地方人大理直气壮地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这既是党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题中之义,也是一个艰难的“阵痛”和必须的转变。

(三)科学界定是前提。从决定权的内容看,到底什么是重大事项?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明确范围、科学界定。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地方人大决定权的内容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这其中,既要区分决定权与立法权的异同,又要弄清决定权与任免权、监督权的交叉与区分。此外,也可把区域变更、授予地方荣誉称号、代表地方形象特色的花、树、鸟等作为考虑之列。

从具体界定上看,应把握七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要从法律明确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角度来确定重大事项的范围。二是人民性原则。要广泛集中民智,充分表达民意,为人民说话,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事关其切身利益等问题确定为重大事项。三是全局性原则。要把本地诸如改革、发展、稳定和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等一些事关全局的、根本的、长远的问题列为重大事项。四是区域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各异,有的事在甲地属于重大事项,可能在乙地就非重大事项,同样,反之亦然。由此可见,因地制宜地界定重大事项切莫等闲视之。五是动态性原则。重大事项是一个不确定的变数。有的事在此时是重大事项,但一旦到了彼时就可能不是重大事项,且原本不属重大事项的也可能成为重大事项,因此,必须根据彼消此长的发展动态,审时度势地确定重大事项。六是层次性原则。重大事项的概念上下有别。某些在县或市一级列为重大事项的事,但到了市或省一级就可能非重大事项,因此,必须立足当地,把准脉搏确定重大事项。七是可行性原则。这里包括从当地实际出发,不仅要有现实的针对性,而且要有实现的可能性,且需从人大的自身条件出发量力而行。因为,虽然从理论上讲,人

大及其常委会在决定重大事项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但从人大自身现有的资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看毕竟有限,只有突出重点、抓大放小才是上策。

据此,若以省级为例,笔者认为以下9个方面可列为省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1.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部分变更;3.本省财政预算的调整和部分变更,预算外资金的使用、管理及财政决算报告;4.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5.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需要人大常委会相应作出决议、决定的事项;6.本省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人口、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族工作;7.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广大人民普遍关心、迫切要求解决的诸如物价、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反腐倡廉等方面的重大问题;8.“一府两院”认为需要提请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9.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建议提请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四)建章立制是保障。“法严纲正,行必规焉”。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和工作制度作保障。因此,省、市、自治区级人大常委会迫切需要制定涵盖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切实做到有章可循,这既符合地方组织法第69条的规定,也为各级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可以有3种形式:(一)经过讨论审议后作出决定的重大事项;(二)经过讨论审议不作决定,而提出审议意见的重大事项;(三)只听取报告的重大事项。市、县两级人大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法制定行使决定权的具体办法。

(五)规范操作是条件。从权力的实施看,地方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一个民主决策的过程,必须有严格的程序,这是行使决定权的必备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认为一般应经过5个程序:一是议案的确定。法定的议案主体都有权以书面形式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决定事项的议案,由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同级党委原则同意后,由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草案。二是调研论证。主任会议决定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议案,应组织人员和有关委员会进行专题调研论证,广泛听取人民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讨论审议。在常委会审议中,议案提出单位负责人或领衔人应报告议案的内容及其有关说明,主任会议作草拟决定情况的报告,要让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修改

完善决议或决定。四是决定的表决。待各方面意见基本一致后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决议或决定进行表决,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生效。五是决议、决定的公布。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发布并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新闻媒体上刊播公布。

(六)开拓创制是途径。从国外议会立法或制定政策的情况看,许多法案和政策案都是由议会成员或组织提出,然后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的。而从我国地方人大制定法规、提出议案的情况看,大抵仅占三、四成左右,由此可见,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既要解放思想,职权到位,又要切实提高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拓展创制空间。培养和提高人大创制能力的途径很多,但根本的是要改进现有的选举制度和代表工作制度,切忌把人大作为党委、政府干部“终点站”看待,努力形成较为合理的人员、知识和年龄梯次结构,切实把具备一定政治、经济、法律素质和执政能力的人放到人大岗位来工作,并与党委、政府干部定期交流,从源头上解决人大自身创制能力不强的问题。并通过借用“外脑”、专家咨询、理论研讨等方式,集思广益,不断提高理论、法律和人大实际工作水平,以确保所作决议、决定务必是既合法、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兴国安邦之策。

(七)增强效果是目标。“徒法不足以自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以后,如何做到行而有果,求得实效,这既是行使决定权的出发点,也是最后归宿。而要确保所作决议、决定得以实施,则必须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认真监督。要建立规范的督办制度,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视察、跟踪检查等多种形式,督查决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并要有必要的制约手段,解决规避问题。对决议、决定执行不力,或拒不执行的,要通过采取措施以至组织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等法制手段加以严肃纠正和处理,维护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督促和保证决议、决定切实得到执行。

第五篇: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再思考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当前这一职权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行使,直接影响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和威信。分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改进措施,促使决定权的行使尽可能的到位,是当前人大工作亟需研究的课题。

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从整体上看,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还很不到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为问题。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虽然明确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但这一规定太原则,太抽象,哪些事项属重大事项应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人大及其常委会怎样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具体程序是什么等都缺乏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过程中与同级人民政府发生分歧时无所遵循,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处于难为境地。

(二)不为问题。由于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时间不长,长期以来形成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第96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地方组织法第40条)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宪法》第10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执行机关。”(《宪法》第105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一方面,一些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领导同志习惯于传统的权力运行方式,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在认识和实践上仍处于可又不习惯的状态,每遇重大事项,往往采取党委决策,政府执行或党委、政府联合决策、联合发文贯彻落实的方式,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抛到一边,使之处于十分 的境地,无法作为。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错误地认为,重大事项由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人大监督就行了,或者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被说是与党委争权,与政府分权,影响关系,自身就缺乏依法行使决定权的胆略和主动性,放弃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三)虚为问题。当前每年一次的地方各级人代会,往往就是听取审议一下“一府两院”的几个报告,作出几个年年类同,内容表述大同小异的程序性的“决议”外,极少或者根本没有讨论、决定过像全国人大讨论决定的海南设省、修建三峡水利工程那样的,本行政区域内的某一具体重大事项。每两个月一次的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虽然安排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的一些专题工作报告,作出了一些决议或决定,但这些决议、决定多数比较原则,可操作性较差,执行机关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同时对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也不够,缺乏必要的制约反馈机制。这样,虽然看起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而实际上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处于一种例行公事的虚为状态,并没有产生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应有效果的作用。

(四)滥为问题。有些应该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不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而有些工作不属于重大事项但在推行中困难较多,或者社会各方面有不同意见,如筹措资金、集资收费、拆迁开发等,为了借助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却主动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请求作出相关的决议、决定。少数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还错误地认为这是政府重视人大,尊重人大,应该同政府“同唱一台戏”,“支持政府工作”而轻易作出决议、决定。结果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了借助力量,管了不该管的事情,影响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执尊严和权威。

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措施

针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要保障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效行使,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不仅是宪法、法律的规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体现,也是将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避免可能出现的片面性和重大失误。所以,必须从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认识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重大意义,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充分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主动地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二)正确处理关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既不是与党委“争权”,也不是与政府“分权”,而是依法行使职权。虽然长期以来形成的党委或行政决策为主的模式仍然有某些存在的“合理性”和实用价值,而且凭着原有思维定势的强大惯性,而今后一个时期会继续产生作用,但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必将逐步行使到位,将目前“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人大监督”的国家权力运行模式转变为“党委建议----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法定运行模式。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保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应重视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与党委领导关系。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这种关系正在进一步理顺,发展轨道也日益清晰。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实现这种领导方式的途径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对法律规定须经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经党委审查原则同意后,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自觉行动。”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就要求,一方面党委要自觉主动地将法律规定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另一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前,应向党委汇报,取得党委的原则同意。二是与政府行使行政权的关系。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同级人民政府是它的执行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但在当前的实践中却存在很大反差,由于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缺乏认识,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地方的政府不愿意、不习惯把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如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重大建设项目的上马、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多数公民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的实施等,都是自行决定、或与党委共同决定。因此,正确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与政府行使行政权的关系,一方面政府要依法行政,该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主动提交审议,做到不越位。另一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增强依法行使决定权的主动性,对属于自己决定范围的重大事项要要求、督促政府提请审议,做到不失职。三是与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执关系。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适用法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并可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重工作作出决定,但是不得撤销人民法院、人检察院的法律文件。人大及其会有权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执法情况进行检查评议,有权受理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人员的审诉,对发现显失公正或适用法律不当的案件,可要求重新审理,依法进行纠正,坚持不予纠正的可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处理。同时,依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检察委员会在讨论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时,如果检察长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可以报请人大常委会决定。

(三)科学界定范围。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必须首行着清什么是重大事项?如何界定重大事项?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既要依据法律规定,又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应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对于宪法、法律明确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敢于讨论、决定,认真行使职权。对于法律规定不具体、不明确的,要按照法律确立的职责范围来加以选择和确定。二是全局性原则。确定本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要着眼于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预算外资金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预算外资金管理、依法治市实施方案等。三是人民性原则。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如社会保障、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改革措施的出台等。四是区域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在甲地地重大事项而在乙地就可能不是重大事项;在县一级属于重大事项,而在市或省一级就可能不是重大事项。因此,要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重大事项。五是动态性原则。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重大事项的标准、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伴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此时是重大事项,彼时就可能不再是重大事项,而此时不是重大事项,彼时则可能转变为重大事项,因此,应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适时确定重大事项。

(四)规范运行程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一个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必须有严格的程序,规范进行操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作出决议、决定或制定规范性文件等方式,在对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范围、内容加以界定的同时,对行使范围、内容加以界定的同时,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加以明确。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包括:

1、方案提出。法定提出方案的主体依法以书面形式向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重大事项的议案,在人代会期间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案由大会主席团决定列入大会议程,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经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同级党委原则通过后,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

2、调研论证。由主任会议决定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方案,应由人大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视察、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了解掌握情况,进行认真论证,向常委会提出内容翔实的视察、调查报告。

3、讨论审议。在人代会或常委会讨论审议时,议案提出单位或领衔人应报告议案的内容及有关说明,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要畅所欲言,各舒已见,集思广益,在充分讨论审议的基础上,由工作人员集中大家的意见,起草决议或决定草案,经大会主席团或主任会议审定后交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讨论审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全体会议表决。

4、表决通过。在表决之前,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可对决议或决定草案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而后以按表决器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由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总数的过半数通过生效。为充分发扬民主,表决一般不应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

5、公布实施。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决议或决定通过后,要及时在本级人大常委会公报或新闻媒体上刊播公布,进行有关的新闻报道和宣传,营造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决议或决定的贯彻落实。

(五)加强监督反馈。人大及其常委会就重大事项作出决议或决定,并不是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全过程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行使决定权成果的落实,确保行使决定权的实效。“一府两院”要建立完善的办理落实制度,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将决议、决定的落实工作明确责任,目标到单位到人,并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落实情况和落实结果。人大常委会要建立规范的督办制度。通过组织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办理工作进行视察、调查,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办理落实不力的可采取提出询问或质询等方式,加强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办理落实工作的跟踪监督,维护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权威和严肃性,真正把行使决定权的成果落实到实处。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下载关于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法诉讼论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论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行使决定权,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

    关于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思考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关于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思考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从各地实......

    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

    浅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行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的是要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监督权,是履行法定职责的重......

    基层人大质询权难以行使调研建议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各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利的总体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全国到地方,其效能和作用的发挥呈递减趋势,人大代表的权利还远远没有行使到位。质询权是人大代表行使......

    乡镇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洞村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今年,我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为依......

    乡镇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乡镇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乡镇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2007-12-07 21:17:3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乡镇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乡镇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2)文章标题:乡镇级......

    完善镇级人大工作机制对策建议思考13

    完善镇级人大工作机制对策建议思考镇级人大工作是近年来强化基层人大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XX年,党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

    *区镇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今年,XX区镇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区委的高度重视和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为依据,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