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人大质询权难以行使调研建议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各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利的总体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全国到地方,其效能和作用的发挥呈递减趋势,人大代表的权利还远远没有行使到位。质询权是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违法行为带有弹劾性质,对警示和预防腐败有很好的效果,但这种监督方式至今仍束之高阁,很少使用。
一、质询权难以行使的原因。一
是行使质询权的意识不到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基层人大代表习惯长期以来“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在思想观念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人大代表把履职定位为“鼓鼓掌、举举手、通通过”的工作方式。人大代表对法律规定的代表权利的性质和重要性了解不够,认识不高,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没有高度重视。考虑“不越权”问题多,考虑“失职”问题少,参政不议政,宁可“失职”,也不愿“越权”。二是基层人大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少。造成基层人大代表知情渠道少的原因有:代表小组活动次数少。《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小组的活动内容有参加学习培训、宣传宪法和法律、法规、视察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协助政府推进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等六项,但实际人大代表除了能够参加几次学习培训和视察调研活动外,其他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开展或者很少开展。活动主题不集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目前的活动主要以学习、参观为主,专题性的视察很少。活动形式大多表现为“转一转,看一看”。导致人大代表无法对政府工作情况进行了解。质询就无从说起。代表联系选民不密切。“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理应经常深入选区,了解选民的要求,收集选民的意见,按期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的监督。但实际上我们的大部分代表联系选民不够,搞形式,走过场过多。没有深入选民,意见收集不上来,造成人大代表难以提出质询案。三是代表构成比例不合理。代表构成主要存在“二多一少”,中共党员代表偏多、领导干部代表偏多,而具有专业知识的代表较少,这也是影响代表结构优化的“顽症”。由于代表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领导干部既当代表,又是被监督者,严重影响了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四是代表履职缺乏保障。一名人大代表要履好职,关键是保障机制要健全。现阶段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保障机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政府工作部门领导人大意识不强,对代表意见不重视、不理睬,答复率不高,严重挫伤了代表工作积极性。当代表在履职与本职工作在时间发生冲突,往往代表工作要让位于本职工作。基层农民代表由于受经费限制,开展调研,走访选民,任期内很少开展。五是代表自身素质不高。人大代表要为民代言,这就要求人大代表要有较高的素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部分代表素质不高。对法律、法规学习、了解不够,对执行代表职务的一些常识不够熟悉。开会时人大代表只能是旁听者,而不是参与者。极少部分代表甚至将代表职务看成是一种荣誉,实现自己利益的跳板,触犯法律的护身符,而不是要为民代言,为民服务。
二、基层人大代表充分行使质询权的对策。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一项基本权利,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一种意识。质询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基层人大代表的神圣权利,基层人大代表应不断增强行使质询权的责任意识。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具有代表性。人大代表要意识到自己肩负为民代言、为民服务的重任,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不能把代表当作待遇和荣誉,当成政治资本。要打消思想上的顾虑和认识上的误区,要有主动当好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履行代表职责,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民情,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负责。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落到实处。二是坚持两个原则。行使拨质询权应坚持两个原则:合法性原则。质询权应依据法律来行使。应按照法律规定的质询权行使的主体、程序、方式进行。群众性原则。质询权行使的内容要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行使质询权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的代表人民利益。要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严把三个关口。入口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利益的保护者,又是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意志和行为的直接实践者。代表素质是代表履职的基础和保证,代表素质的优劣高低,直接关系到代表能否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好国家权力。优化代表结构要把好代表入口关,不能把代表作为荣誉职务照顾安排。具体而言,代表要符合三大标准: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较强的群众观念,具有较强的履行代表职务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代表选举办法,引入竞争机制,代表候选人当场回答选民问题,让选民选出更优秀代表。培训关。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政治素质、理论水准、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加大对代表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各个方面举办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培训班,使代表们尽快熟悉相
关的知识,开展代表工作。应着重辅导《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通过培训学习,使代表懂得哪些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的事项,这样所提出的质询案就符合实际,质询时才有理有据有说服力。保障关。代表法规定:“国家和社会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保障”。因此为使代表充分行使权利可从物质、时间、组织、司法等方面提供保障。代表的活
动属于政务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保障其正常开展工作。各级财政应承担本级人大代表的各种费用,如交通费、食宿费、会务费、误工补贴费等。要为代表开展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人大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闭会期间视察、调查研究活动时,代表向本单位请假,本单位必须予以批准,不得拒绝。代表在代表机关中的言论和表决不受其他机关追究。对代表进行拘留、逮捕、刑事审判要获得权力机关的许可。
第二篇: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
浅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行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的是要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监督权,是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环节,也是在新形势下开展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行使,从便于操作的角度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深化对监督权的认识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实际上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政治权力,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监督机制在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各级国家机构的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这些监督形式虽然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基础,处于特殊的地位,不可与其他监督形式等量齐观。同国家机构体系内的其他监督相比,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也最具有权威性。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就是要监督《宪法》、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执行情况和监督同级“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工作可以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两个部分,法律监督是指地方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工作监督则是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实施监督。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特定情况下则表现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法律监督的实施
法律监督是地方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是否严格依法办事而实施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良好的法制环境。
首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以增强全民法制观念为目标,紧紧抓住全民普法宣传教育这条主线,积极参与对普法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地方人大常委会要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推广普法教育先进经验,督促检查“五五”普法规划及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增强人民群众及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巩固普法教育的成果。
其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常用的基本法律和一些重要法律法规实行重点监督。一般应在每次常委会例会上,有计划地安排听取一两个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汇报,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保持法律监督的经常性和连续性。
再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加强对行政、司法机关执法
活动的监督检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各个领域的法制管理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执法检查作为加强法律监督的有效措施,组织和参与对“一府两院”的执法检查活动。
三、工作监督的实施
工作监督是人大监督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监督内容主要是全局性、关键性、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工作监督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政府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进行监督。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在国家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大部署,因此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开展工作监督的着重点。
第二,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放在工作监督的重要位置。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适时进行工作监督。
第三,要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或反映强烈的问题主动进行监督。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工作监督的经常性议题。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监督活动,促使“一府两院”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使其工作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监督工作的保障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应当倡导和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既不失职、又不越权”。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在人大工作实践中,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越权办事的事例极为罕见,而行使职权不到位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中,不仅质询和询问、撤销不适当的决议、决定或命令、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等监督手段运用极少,就是常用的听取和审议工作汇报、组织代表视察和调查、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督促办理代表议案和群众信访等监督形式,也往往缺乏深度和力度,影响了监督的效果和权威性。要改变这种监督不到位的状况,需要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权和履行职权的方式,有效地行使监督职权。
实践证明,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处理好服从党的领导和坚持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关系,亦是提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工作质量,保证监督职权顺利行使的关键所在。人大监督工作只有依靠党的领导和支持,才能切实行使好法定职权,才能使其监督职权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
第三篇:浅谈地方人大如何行使决定权
浅谈地方人大如何行使决定权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的内在要求。如何把一个地方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地方人大决定权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是新时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深化对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认识,认真总结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新时期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现形式,紧紧围绕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收支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紧紧围绕党委的重大决策,带全局性、根本性的事项,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行使决定权,保证了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得以解决。
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切实增强决定权行使意识。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要不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前提。近年来,在“要不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问题上,少数同志认为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党委、政府都会作决策,人大及其常委会再作决定是多此一举;还有少数同志有畏难情绪,担心有与党委争权之嫌,担心干预“一府两院”工作。针对这种种错误认识,我们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讲清党委决策,权力机关决定,执行机关落实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认识。
一是正确处理党委决策权、人大决定权和政府行政权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认为需要作出决议、决定的重大事项,人大常委会党组应积极主动地向同级党委报告并及时听取党委意见,再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决议、决定,将党委意图与人民意志结合起来,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全社会产生普遍约束力,使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中得到体现。作为党委要减少党政对一些重大事项决定联合发文的做法,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使之真正到位。党委认为需要作出决定,可通过人大常委会党组向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提出,或由政府形成议案,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定。政府行政行为是执法行为,是通过执行法律、法规为公众服务的行为。政府既不能对国家事务作出创设性的规定,也不能对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创设其新的权力义务。对应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政府须及时报请人大审议决定。凡属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事务,如日常工作、执行问题,由政府自行决定。二是正确处理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的关系。
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最根本的权力。首先决定权体现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根本特征。权力机关的地位首先表现在它能代表人民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项,并对所产生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监督。其次,在地方人大各项权力中,决定权处于根本地位,是一种主权行为,体现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的最高地位。而监督权、任免权,就其本职而言,任免权也是一种决定权,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政策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选拔任用好一批干部的目的,就是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本身就是重大事项。至于监督权,则是一种派生性权力,是保障法律法规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各项决定得以贯彻落实,督促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切实保证权力的规范运行的手段。决定权与监督权、任免权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权力结构体系,决定权占主导地位,监督权、任免权起保障作用。因此我们理应把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和人事任免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决定的重大事项落到实处。三是正确处理好法定性、权威性、人民性的关系。
重大事项决定权体现了两个基本原则。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和在中央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因而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法定性、权威性和人民性。法定性是根本,是保证。人大的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除了有《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作为根本依据外,也散见于《教育法》、《审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条款中。决定的重大事项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全面的约束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任何政党、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执行。权威性在于它把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是刚性的,“一府两院”非执行不可。人民性是基础,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决定的。人大的决定权实质是人民的决定权,反映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性质,是人民主权的直接体现。人大所作的决定,决定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决定中,集中常委会及其全体代表的力量审议把脉,其民主程度是广泛而具体的;决定后,加强监督,尤其是发挥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保证实施中不变向、不走样,从而保证各项决策部署始终运行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始终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轨道上。二、牢牢把握三个原则,科学界定重大事项的范围
加强地方人大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能,其重要的方面是正确认识重大事项的特征,把握重大事项的范围,特别是从法律上对重大事项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界定。而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界定比较原则,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尺度难以把握。能不能科学界定重大事项,是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基础。在实践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必须科学界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而科学界定重大事项,必须牢牢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法治原则。
就是从宪法、法律和法规赋予人大常委会职权的角度来确定人大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重大事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泛指本行政区域内重大的、长远的和根本性的问题,也可以是涉及某一方面的重大事项。同时,重大事项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具有阶段性和不可比性。因此,确定重大事项,必须把国家的利益和本行政区域内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既要从全局看,以大局为重。也要从局部看,在维护全局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当地人民的利益,但是在两者矛盾的情况下,要以全局利益为重。二是民主原则。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民主是手段,是过程。也是目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就是体现人民民主。因此,确定重大事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都必须贯彻民主的原则。在坚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列为重大事项,并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前提下,集中群众智慧,适时作出决议、决定。这样,从群众中来,经过民主讨论、民主决策作出的决定、决议不仅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更能体现人民和国家的意志。三是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党的思想路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也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各行政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差异,需要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也不尽相同,因此,确定重大事项和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准确地对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科学界定。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决定或决议。三、切实抓住三个环节,注重提高决定权行使水平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重大事项,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能不能科学的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并把决议、决定落到实处”,是衡量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权行使水平高低的标尺。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认真总结以往行使决定权的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使决定权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行使决定权的水平。
一是大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贯彻,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对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在决定权行使上有所作为,必须不断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能力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在熟悉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工作的基础上,找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决定决在关键处,把党委的重大决策与人大决定权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才能有所作为,把决议、决定落到实处。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
从过去多年的实践来看,决策者应该比执行者站得更高一点,懂得更多一点,看得更深一些,才能做到发现问题更准确,作出决定更科学,提出意见更深刻,跟踪督办更规范。因此我们坚持围绕常委会即将作出决议、决定的重大事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把握动向。三是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决定权行使水平。
工作方法是过河的路径和桥梁。我们在行使决定权过程中,坚持做到决策前,走出去,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实情,为正确行使决定权提供第一手资料;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群体智慧,实行民主决策,确保作出的决议决定既符合群众意愿,又符合党委意图;决策后持续给力跟踪监督,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检查、常委会组成人员重点督察等形式,加大对决议、决定贯彻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决议、决定得到贯彻落实。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职权,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从民主与法律建设的实践,特别是人大工作实际来看,这项职权的行使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薄弱的。借此机会,我们将虚心向兄弟区县学习,一定把兄弟区县的经验带回去,结合我区的实际,综合运用,以更好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充分发挥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第四篇:浅议做好人大调研的几点建议
浅议做好人大调研的几点建议
长治市郊区人大常委会
调查研究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内在要求。高质量、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成果,可以为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提供准确的依据。如何加强人大的调查研究工作,更好地发挥调查研究在人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各项权力,前提是知情,知情的主渠道是调研。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多数,不直接从事行政、司法工作,因此就不可能从行政和司法工作的日常运作中直接了解情况,当然也不能根据道听途说,支离破碎的信息对问题作出判断。所以,相对于其他国家机关来讲,人大对调研的依赖程度更大。视察、特定问题调查这类调研手段作为人大职权,在组织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执法检查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正式作出决定,这就明确了调研在人大工作中的法定地位,从法律的角度体现了人大调研的重要性。
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各层各界,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对同一问题的了 1 解和判断也就存在差别。有了客观、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就有了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这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搞好审议,形成共识,进而作出正确的决议、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形成之后,凡涉及到其他国家机关的,需由政府、法院、检察院组织实施,人大对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这时,各种形式的跟踪调研,不仅可以发挥知情渠道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发挥间接督查的作用。
二、人大调查研究工作应把握的原则
人大调研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一方面,它不仅是一种职责,而且是一种职权行为,代表作为调研主体,是直接行使知情权;人大机关有关部门作为调研主体,则是一种从属性职权。作为职权行为,有利条件是,调查对象必须支持、配合,而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提供情况;不利条件是,由于调查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监督形式,在利害关系的驱使下,有人可能隐恶扬善,“为尊者讳”,这就增加了了解真实情况的困难;另一方面,人大调研的指向,一般是其他国家机关,对于这些机关相对封闭的管理系统来讲,人大调研是一种外部行为。“旁观者清”,外部调研的客观性较强,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不像“业内人士”那样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甚至调研活动本身也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让看什么就看什么,让听什么听什么,还有,代表参加视察、检查和调研活动,一般参与人数较多,群体性强,时间、场合都受局限,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程式化、走过场。人大调研工作要趋利避害,应该深入研 2 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相应的外部环境,逐步形成一套应对措施,以确保调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人大调研工作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原则。人大调研的内容来源于人大工作实践的内容,日益活跃的人大工作为调研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但同时也向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任务。面临诸多亟待研究的课题,我们应该坚持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调研工作不同于一般事务性工作和程序性工作,它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广泛的社会生活去汲取营养,又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某一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某一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前景。还需要提出一些富有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切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否则就没有什么深度和真知灼见。所以选择课题不能过滥,不能贪大求全。而应该坚持两个侧重,一是侧重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如何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人大如何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等;二是侧重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是调研主体自主性原则。调研工作开始前要作好充分准备,调研计划可以向有关机关通报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但在调研内容,调研对象等方面,必须有主见,有些调研活动还应谢绝陪同,尽量为调研对象提供相对宽松的语言环境。
三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人大开展调研活动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人大调研的重点往往在一些社会难点问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不亚于隔靴搔痒,达不到应有的成效。因此,我们在调研过程中要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要敢于说真话,坚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当然我们要作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全面客观的研究,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这也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题中应有之义。
四是坚持创新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人大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而调研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前瞻性和创造性,这就更需要我们把这种创新精神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在做这项工作中,要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遵循宪法法律精神的前提下,突破思想障碍和思维定势,努力破除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和制约,从那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做法中解脱出来,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推出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五是运用多种有效方式的原则。俗语说:“上深山采草药,临深池抓大鱼”。搞好调查研究,靠闭门造车不行,因为好风景多在于险远之处,真正的调研成果往往等待我们到偏远的基层去拿,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发现,因此,我们要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明察暗访等灵活多样的调研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问卷调 4 查,抽样调查,网上调查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调研,同时注重点面结合、上下联动,进行多层次、立体式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为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深度的调查报告奠定基础。
六坚持经常性收集和积累情况的原则。平时要注意捕捉各方面的动态和信息,倾听各方面人士的呼声和意见。一旦进入调研阶段,要对平时积累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和验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以补充集中调研阶段了解情况的局限。
七坚持群众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围绕热点和敏感问题开展调研,在调查阶段可以多吸收一些代表参与,并通过代表广泛听取选民的意见。与此同时,可以选调部分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组成专业代表组,或选聘一些专家学者充当顾问,专群结合,以增加调研成果的“含金量”。
三、人大调查研究工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切调研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它自身的实用性,而调研的实用性又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调研质量;二是成果转化情况。当然转化也取决于质量,但并不是所有高质量的调研成果都能顺利实现转化。所以,这两个方面都不能放松。根据人大工作的情况,有几个问题应予以特别关注。
一是选题要准。既应把握重点、热点、疑点,又要特别强调其时效性。就议题调研来说,一般都年初确定议题,并制定相应的调研计划。这类课题,在法律性、政策性,预见性、计划性等方面,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当遇到某些突发性 5 事件或重要的临时工作,需要人大介入时,当出现某些群体较为关注,代表提出建议而行政、司法机关尚未纳入视野的问题时,人大常委会应及时调整计划,安排力量进行调研。否则就会失去时效性,出现某些“漏监”的问题。
二是报告要实。调查报告要客观地反映调查的真实情况,调查报告最常见的问题是与监督对象的相关报告雷同。笔者曾选取这两类材料对照阅读,有的简直如同抄录,只是穿靴戴帽或角度、术语作些调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作风浮漂,喜欢“走捷径”,其次,是想尽量同监督对象“保持一致”,以免棱角过露。这同有些地方人大在监督中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倾向密切相关,如果听任这种现象蔓延,人大的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人大及其常委会主要是通过会议形式集体行使职权,围绕议题开展调研的任务比较重,议题调研的目的是为常委会委员参与审议提供参考,所以应努力保持素材的原貌,尽量减少人为的雕琢。特别是在调研报告中很大比重的“主要做法”、“主要特点”这类文字,一般都经过综合、归纳、概括,容易失真,也容易同监督对象的报告雷同,应特别慎重。依笔者之见,人大不必为监督对象做这类文字,侧重点应该放在其不易涉及的内容上。有些原始材料,对与会者在知情的基础上独立作出判断不可或缺,应尽量“原汁原味”地提供给常委会组成人员参考。
三是跟踪要紧。人大调研成果的转化,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调研成果转化为权力机关的决议、决定或意见、6 建议;第二阶段,从权力机关会议成果转化为行政、司法机关的决策;第三阶段,转化为实践,这就比其他机关调研成果的转化多了一道程序。程序不能跨越,工作不能半途而废,跟踪调研的任务就加重了,有的只跟踪到被监督机关开会、发文或制定整改措施,对落实情况却很少过问,这样的跟踪调研是不彻底的。
四是力度要大。因为调研对人大行使职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高人一筹,先人一步,人大调研成果才能使监督对象心悦诚服。所以,必须加大投入,强化人大调研工作。从领导来讲,应该比其他机关领导干部投入调研的时间更多,而且应有一名主要领导负责指导、协调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各部门的调研。从人大代表特别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来说,凡有调研能力的,都应该参与调研,而且将其调研任务量化。人大机关调研部门应该加强,目前,市级人大常委会的研究室一般就是3-5人,他们承担着常委会机关大量的文字任务,独立进行研究的力量显得比较薄弱。而县、区人大常委会由于编制所限,设研究室的很少,对机关来说,每个工委也只有一到两个干部,调研力量高度分散,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为了强化调研,在干部配备上应该有更大的投入,如不能增编,则应从力量的重新整合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来。比如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交流与沟通,把各级人大常委会研究的力量联合起来,对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合作开展研究。
第五篇:基层教育调研及建议
基层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一个人才的培养,基层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农村第一线的教育,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陋就简使教学朴素而丰富,给学生以启迪,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知识面拓宽,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在一点点的积累中丰富知识为以后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基层的教育是长远教育重要保证
步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依然将“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对基层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基层教育的环境大大改善,随着义务教育的免费,基层教育的发展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在基层育人环境改善的同时,基层教育的许多弊病却呈现出来,教师积极性降低,生源流失,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学校的官本位主义等等,基层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农村教育现在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教育水平很低,老人基本上是没受过什么教育,中年人受过教育的很少,小孩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虽然现在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一些新的问题又很突出。其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很落后。即使配置了电脑教室的农村学校,由于不允许收取上机费,也被迫停止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教学。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资助贫困学生等工作缺乏资金来源。其二是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现在的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面临着更大就业压力,在他们看来读书根本不是很好的出路。况且现在读了书出来一样找不到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很多孩子选择了去城市打工。其次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这一切,形成了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信息鸿沟。农村教育普遍落后于城市,单靠传统的书本教学和课堂讲授难以在短时间内赶上城市教育的发展进程,而信息技术则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以往完全不可能有的条件和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远程传送、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突破了农村空间地域的限制。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我国教育系统历来存在的一个问题,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投入的加大,这种分配不均的沟壑在不断扩大并且愈演愈烈。而且无论在校园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的配备等等方面乡村学校和城镇里的学校均不可同日而语,城乡的这种差距确实是常事,但我们忽略的是这种差距的不断扩大,大家可想而知。基层教师工资低,福利少,基层学校设施虽得到改善,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导致了基层义务教育发展的畸形。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是长期存在的非一时所能解决,但生源流失和师资力量流失的问题一时不解决将极大的影响基层教育的发展。所以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管,严格控制一些学校有偿的扩招借读行为,同时要严格控制教师工作调动的审批。
学习环境对学子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这
有利时机,大力宣传,积极争取,让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国家为了让全体国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免除了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希望孩子们都能上的起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上面说到这对于基层义务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非巨大作用,现在我阐述一下。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那点学杂费对于现在一个家庭来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免除学杂费的效果也就打了一个折扣。
然而免除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对于基层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打击,学校少了很大的一份收入,这个并不说明教育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义务教育免费后对基层义务教育学校有资金投入,但一方面投入比例不大,另一方面这个资金政府控制的很严格,导致学校的一些正常活动受到影响以及教师的福利待遇大大降低,基层教师的工资待遇本来不高,这样的举措无疑是雪上加霜,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于是也出现了教师流失的情况,教师作为基层教育的核心力量,其教育积极性降低对基层教育发展是及其不利的,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国家应提高基层一线教师的基本工资及福利待遇,减小城乡教师待遇的差距,帮助基层学校改善人才流失的状况。地方政府可以设专款,每年奖励那些基层义务教育学校的优秀教师。作为主体的学校,相关领导应放下官本位主义,提拔那些为学校作出贡献的教师,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关心教师队伍,物质上对优秀者给予表彰,提高福利待遇,关心一线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精神层面上,加强联谊活动,丰富基层教师队伍的业余生活等,从而从各个方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是教育的一个主体,学生的整体状况直接影响到基层教育的良性发展,然而在作为基层的农村,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常年在外,留下了这样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中国近年来出现的大问题,随着现在社会流动人口子女与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他们普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缺乏管理教育的现象,这给基层义务教育的发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人民的一些教育观念也发生改变,对留守在家的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只有孩子父母才能解决。作为县一级的基层政府,在发展经济时所遇到的问题无非是一些区位条件的影响和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根基在基层,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的受教育人口远远大于城市,基层教育是根基,根基不牢,如何向上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基层教育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在走访一些学校过程中,相关领导告诉我:近年来捐资助学的越来越多,一些企业,甚至一些在外面打拼的不错的个人都来学校捐资助学,为家乡孩子的教育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读书无用观”存在于基层学生的思想中是十分可怕的,然而家长和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未必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现身说法是最有效的,基层学校应该抓住本校毕业的优秀校友典型,对他们成长的事迹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方式可以是编写校友先进事迹书卷或请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等。从而
在学生心中树立模范。同时加强对学生优良风气的引导和形成,加强学校的管理,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而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力量,也对基层义务教育的发展加大了关注,对基层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一些不合理问题予以曝光,对基层教育发展的一些诉求予以如实报道,反馈给政府和社会,从而为政府关于基层教育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对基层教育的大力支持,让基层教育发展焕发勃勃生机。社会各方面力量要加强对基层义务教育的关注力度,加大对基层教育的帮扶力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