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

时间:2019-05-14 13:2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

第一篇: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

浅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行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的是要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监督权,是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环节,也是在新形势下开展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行使,从便于操作的角度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深化对监督权的认识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实际上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政治权力,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监督机制在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各级国家机构的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这些监督形式虽然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基础,处于特殊的地位,不可与其他监督形式等量齐观。同国家机构体系内的其他监督相比,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也最具有权威性。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就是要监督《宪法》、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执行情况和监督同级“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工作可以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两个部分,法律监督是指地方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工作监督则是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实施监督。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特定情况下则表现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法律监督的实施

法律监督是地方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是否严格依法办事而实施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良好的法制环境。

首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以增强全民法制观念为目标,紧紧抓住全民普法宣传教育这条主线,积极参与对普法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地方人大常委会要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推广普法教育先进经验,督促检查“五五”普法规划及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增强人民群众及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巩固普法教育的成果。

其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常用的基本法律和一些重要法律法规实行重点监督。一般应在每次常委会例会上,有计划地安排听取一两个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汇报,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保持法律监督的经常性和连续性。

再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加强对行政、司法机关执法

活动的监督检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各个领域的法制管理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执法检查作为加强法律监督的有效措施,组织和参与对“一府两院”的执法检查活动。

三、工作监督的实施

工作监督是人大监督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监督内容主要是全局性、关键性、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工作监督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政府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进行监督。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在国家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大部署,因此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开展工作监督的着重点。

第二,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放在工作监督的重要位置。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适时进行工作监督。

第三,要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或反映强烈的问题主动进行监督。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工作监督的经常性议题。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监督活动,促使“一府两院”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使其工作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监督工作的保障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应当倡导和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既不失职、又不越权”。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在人大工作实践中,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越权办事的事例极为罕见,而行使职权不到位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中,不仅质询和询问、撤销不适当的决议、决定或命令、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等监督手段运用极少,就是常用的听取和审议工作汇报、组织代表视察和调查、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督促办理代表议案和群众信访等监督形式,也往往缺乏深度和力度,影响了监督的效果和权威性。要改变这种监督不到位的状况,需要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权和履行职权的方式,有效地行使监督职权。

实践证明,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处理好服从党的领导和坚持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关系,亦是提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工作质量,保证监督职权顺利行使的关键所在。人大监督工作只有依靠党的领导和支持,才能切实行使好法定职权,才能使其监督职权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

第二篇:浅谈地方人大如何行使决定权

浅谈地方人大如何行使决定权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的内在要求。如何把一个地方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地方人大决定权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是新时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深化对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认识,认真总结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新时期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现形式,紧紧围绕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收支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紧紧围绕党委的重大决策,带全局性、根本性的事项,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行使决定权,保证了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得以解决。

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切实增强决定权行使意识。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要不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前提。近年来,在“要不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问题上,少数同志认为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党委、政府都会作决策,人大及其常委会再作决定是多此一举;还有少数同志有畏难情绪,担心有与党委争权之嫌,担心干预“一府两院”工作。针对这种种错误认识,我们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讲清党委决策,权力机关决定,执行机关落实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认识。

一是正确处理党委决策权、人大决定权和政府行政权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认为需要作出决议、决定的重大事项,人大常委会党组应积极主动地向同级党委报告并及时听取党委意见,再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决议、决定,将党委意图与人民意志结合起来,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全社会产生普遍约束力,使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中得到体现。作为党委要减少党政对一些重大事项决定联合发文的做法,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使之真正到位。党委认为需要作出决定,可通过人大常委会党组向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提出,或由政府形成议案,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定。政府行政行为是执法行为,是通过执行法律、法规为公众服务的行为。政府既不能对国家事务作出创设性的规定,也不能对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创设其新的权力义务。对应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政府须及时报请人大审议决定。凡属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事务,如日常工作、执行问题,由政府自行决定。

二是正确处理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的关系。

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最根本的权力。首先决定权体现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根本特征。权力机关的地位首先表现在它能代表人民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项,并对所产生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监督。其次,在地方人大各项权力中,决定权处于根本地位,是一种主权行为,体现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的最高地位。而监督权、任免权,就其本职而言,任免权也是一种决定权,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政策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选拔任用好一批干部的目的,就是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本身就是重大事项。至于监督权,则是一种派生性权力,是保障法律法规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各项决定得以贯彻落实,督促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切实保证权力的规范运行的手段。决定权与监督权、任免权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权力结构体系,决定权占主导地位,监督权、任免权起保障作用。因此我们理应把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和人事任免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决定的重大事项落到实处。

三是正确处理好法定性、权威性、人民性的关系。

重大事项决定权体现了两个基本原则。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和在中央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因而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法定性、权威性和人民性。法定性是根本,是保证。人大的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除了有《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作为根本依据外,也散见于《教育法》、《审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条款中。决定的重大事项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全面的约束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任何政党、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执行。权威性在于它把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是刚性的,“一府两院”非执行不可。人民性是基础,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决定的。人大的决定权实质是人民的决定权,反映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性质,是人民主权的直接体现。人大所作的决定,决定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决定中,集中常委会及其全体代表的力量审议把脉,其民主程度是广泛而具体的;决定后,加强监督,尤其是发挥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保证实施中不变向、不走样,从而保证各项决策部署始终运行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始终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轨道上。

二、牢牢把握三个原则,科学界定重大事项的范围

加强地方人大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能,其重要的方面是正确认识重大事项的特征,把握重大事项的范围,特别是从法律上对重大事项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界定。而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界定比较原则,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尺度难以把握。能不能科学界定重大事项,是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基础。在实践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必须科学界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而科学界定重大事项,必须牢牢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法治原则。

就是从宪法、法律和法规赋予人大常委会职权的角度来确定人大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重大事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泛指本行政区域内重大的、长远的和根本性的问题,也可以是涉及某一方面的重大事项。同时,重大事项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具有阶段性和不可比性。因此,确定重大事项,必须把国家的利益和本行政区域内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既要从全局看,以大局为重。也要从局部看,在维护全局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当地人民的利益,但是在两者矛盾的情况下,要以全局利益为重。

二是民主原则。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民主是手段,是过程。也是目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就是体现人民民主。因此,确定重大事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都必须贯彻民主的原则。在坚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列为重大事项,并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前提下,集中群众智慧,适时作出决议、决定。这样,从群众中来,经过民主讨论、民主决策作出的决定、决议不仅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更能体现人民和国家的意志。

三是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党的思想路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也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各行政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差异,需要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也不尽相同,因此,确定重大事项和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准确地对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科学界定。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决定或决议。

三、切实抓住三个环节,注重提高决定权行使水平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重大事项,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能不能科学的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并把决议、决定落到实处”,是衡量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权行使水平高低的标尺。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认真总结以往行使决定权的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使决定权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行使决定权的水平。

一是大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贯彻,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对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在决定权行使上有所作为,必须不断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能力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在熟悉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工作的基础上,找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决定决在关键处,把党委的重大决策与人大决定权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才能有所作为,把决议、决定落到实处。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

从过去多年的实践来看,决策者应该比执行者站得更高一点,懂得更多一点,看得更深一些,才能做到发现问题更准确,作出决定更科学,提出意见更深刻,跟踪督办更规范。因此我们坚持围绕常委会即将作出决议、决定的重大事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把握动向。

三是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决定权行使水平。

工作方法是过河的路径和桥梁。我们在行使决定权过程中,坚持做到决策前,走出去,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实情,为正确行使决定权提供第一手资料;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群体智慧,实行民主决策,确保作出的决议决定既符合群众意愿,又符合党委意图;决策后持续给力跟踪监督,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检查、常委会组成人员重点督察等形式,加大对决议、决定贯彻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决议、决定得到贯彻落实。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职权,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从民主与法律建设的实践,特别是人大工作实际来看,这项职权的行使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薄弱的。借此机会,我们将虚心向兄弟区县学习,一定把兄弟区县的经验带回去,结合我区的实际,综合运用,以更好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充分发挥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篇:第七课 课时练习课时三 学会行使监督权

第七课 课时练习

课时三 学会行使监督权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从2006年6月19 开始,全国检察机关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举报宣传周”活动。该宣传活动在全国3 400多个检察院同时进行,各地检察机关通过张贴举报挂图、散发宣传材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宣传,受理一批商业贿赂犯罪、黑恶势力“保护伞”职务犯罪等举报,加大查处职务犯罪力度,维护社会稳定。该活动的开展 ①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需要②保障了公民批评、建议权的实现③有利于公民监督权的行使④表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逐步增强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006年8月27,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监督法》。监督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具体应用法律时作出的司法解释,应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一规定

①有利于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②有利于依法治国原则的贯彻执行③不利于

“两院”独立行使权力 ④表明人大与“两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实行公民的民主监督,这样做

A.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 B.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C.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D.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4.新《信访条例》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制度上保证了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合法形式有

①书信②电子邮件③游行示威④走访⑤贴大字报⑥电话⑦传真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⑦ D.⑩⑥⑦

()5.某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他们进行调查后,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建议书。同学们提交建议书的行为是 ①履行国家小主人义务的行为②依法行使监督权利的行为 ③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行为④落实环保行动的具体表现

A.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6.“国家级贫困县的检察院却建了座豪华大楼,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检察院参与公路治超的罚没款。”2006年4月上旬,有读者致电《山西晚报》,希望能对浑源县检察院新落成的办公楼予以关注,问题涉及大楼的豪华程度与当地的经济不相称、检察院在办公楼下开酒店等,其中的资金来源最受质疑。材料中读者的监督方式是

A.新闻监督 B.信访举报制度 C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D.专门机构监督()7.某镇农民因本村土地被占用集体上访,镇政府作了大量的协调工作。然而以王某为首的极少数人,却不断煽动、组织少数不明真相的村民冲击镇政府,影响了政府的正常工作。王某的做法

A.代表村民利益,依法行使监督权 B.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C是在正确使用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D.是一种违法行为,没有按照法律办事()8.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应该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②想批评谁就批评谁,想监督谁就监督谁③不得捏

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④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9.下面是我国三任总理为《焦点访谈》栏目的题词和赠言:

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他特意来到《焦点访谈》演播室,欣然挥毫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自上任以来第一次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1)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是以 著称的专题栏目。该栏目的理念是

(2)为什么自《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三、辨析题(要说明理由)10.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由于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导致经常出现进不能进、出不能出的拥堵现象。这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请对小明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11.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若务委员会监督法》,吴邦国委员长强调,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监督法》制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监督法》规定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职权。对此,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

(3)结合有关法律知识,说说各级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时,应注意什么。

五、综合探究题

12.据报道,某校有少数九年级同学沉溺于游戏厅和网吧中,对文化知识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存在怕动脑筋、抄袭作业的现象。其中有的甚至经常逃学、彻夜不归,有的为了筹措上网的费用,竟然结成团伙抢夺小学生的钱物,盗窃他人财物,最后走向犯罪。同学们看了这则报道后,议论纷纷,更加意识到未成年人沉溺于网吧的危害性。请你以李军的名义,完成下面的书面建议:

参考答案:

一、1.B 2.A 3.B 4.C 5.C 6.A 7.D 8.B

二、9.(1)新闻监督用事实说话(2)新闻监督是 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中 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社会上的违法行为、丑恶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曝光和抨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反映民情民意,查处重大违纪 违法案件,实施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公民合 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三、10.小明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1)我国公民 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当我们认为国家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没有做好他们应该做好的工作时,我 们有权对他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2)我们可以依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形式行使监:

督权。例如,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3)我们作为国 家的小主人,要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进言献 策,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四、11.(1)宪法。

(2)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 院)进行监督的权力,以保障国家行政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保障行政 和司法权力的有效行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的实现。

(3)要有法必依,严格按照宪法和《监 督法》的要求,对“一府两院”实行民主监督,既不 能滥用职权,也不能疏于监督等。

五、12.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网吧的建议

文化局(教育局、工商局、公安局):

鉴于未成年人沉溺于网吧,严重影响身心健 康的情况,为了让未成年人认识到沉溺网吧的危 害性,远离网吧,我们特向贵部门提出如下建议:

①规范网吧经营,严厉打击接纳未成年人上 网的非法行为。

②加强监督和安全措施,防止网络不良信息 对未成年人的侵害。

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 到沉溺网吧的危害性。

④开展多种多样有益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活 动,丰富未成年人的课外文化生活。

最后,我们诚恳越希望贵部门行动起来,采 取措施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我们青少年的健康 成长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社会环境。此致 敬礼

中学生:李军

年 月 日。

第四篇:决定权论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

论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行使决定权,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深远。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实践与探索

多年以来,地方各级人大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实现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进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作用不断凸现。

(一)不断实践规范,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保障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本地区得到实施的一项重要职权。多年以来,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计划、财政预算、依法治国方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在本地区的实施、国企改革、农业发展、反腐倡廉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事项,各自作出了几十项决议、决定,依法规范了一部分行政行为,对保障和促进各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心系广大群众,促进了事关人民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多年以来,各级地方人大分别就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耕地保护、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社会治安、扫“黄”打“非”、取缔乱收费等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决定,并认真督促执法机关贯彻实施,较好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一些实际问题,保护了公民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了依法行使决定权的路子。在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实践中,虽然各地的认识不同,进展各异,但大致都走过了深入调研、提出决定议案、提请同级党委认可、提请常委会审议通过、交付“一府两院”实施和进行督促检查的“六步棋”。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来,广东等10多个省市人大常委会还作出了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使之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初步淌出了一条依法行使决定权的路子。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从目前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现状看,平心而论,一方面是成效凸现,但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还很不到位,其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有关法律不完善-难为。宪法第104条和地方组织法第44条虽然对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作出了规定,但由于规定比较原则,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具体内容、程序等的明确界定和规范,故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种没法下手的“难为”之感,此乃影响此权行使的难点所在。

二是习惯了传统的决策模式-不为。长期以来,人们对大事往往习惯于“党委决定→政府执行→人大监督”的模式,许多人把人大仅仅看作是“一府两院”的监督机关,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对人大行使决定权之事,在认识和实践上也渐进在一个既认可又不习惯的过程之中,每遇大事,多半采用党委、政府联合决策或党委决定、政府执行的习惯做法,规避了人大作为。鉴此,人大决定几成一厢情愿或多此一举,故也就往往以“不为”了之。

三是年复一年例行公事-泛为。每年一度对地方人代会上几个报告的决议,有的地方几乎形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程式文本,除了时间、届次不同外,内容和表述大同小异。有的面面俱到,成了大报告的“小报告”;有的原则了又原则,干脆以“同意”、“批准”几个字了事。这种“泛为”式的决议,实际上是执行机关难执行,权力机关难督办。

四是成了借助力量任意决定-滥为。有的地方或为了筹措资金、或为了某项工程上马、或为了旧城改造、拆迁开发等等,故借助于人大的权威,登门求助作出相关的决定。少数地方人大误认为这是人家瞧得起你,应该帮政府“排忧解难”,便不加熟虑地任意决定,成了“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兵”。殊不知如此一来,不仅影响权力机关的威信,且事倍功半的教训也并不鲜见。

五是顾虑重重优柔寡断-少为。一些地方人大对依法行使决定权心情复杂,既想实践又顾虑重重:一怕与党委有争权之嫌;二怕与政府有分权之疑;三怕自身有越权之虑。觉得何谓重大事项?理论上说不清,工作中道不明,如若“错位”不如“少为”,何必与党委政府争权、分权,还是少谈“决定”、“决议”,多讲“服从”、“服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故往往形成了优柔寡断的少为局面。

进一步强化依法 行使决定权的几点思考

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地方事务的基本形式之一。宪法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地方组织法

第44条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依法、全面、有效、正确地行使决定权,对于保障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完善地方人大职能和发挥其应有作用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应从7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提高认识是基础。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从权力的来源看,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体现。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职权中,决定权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职权,处于核心的地位,是逐步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客观要求。这种决策是通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和按照法定程序集体作出的,能使重大事项的决策更加全面、正确和可行。因此,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认识行使决定权的意义,按照邓小平同志说的“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切实代表人民管理地方事务,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二)理顺体制是关键。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因此,从权力的主体看,人大既非与党委“争权”,也非与政府“分权”,而是法定的职权,此是不争的定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建立的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是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的途径之一。虽然以党委或行政决策为主的模式仍在今后一个时期和较大范围内继续发生作用,但是,从长远的国家权力配置看,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大的职权必将逐步到位,将目前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人大监督”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模式逐步过渡到“党委建议

→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法制轨道上来,已是历史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对法律规定须经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经党委审查原则同意后,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自觉行动。”因此,进一步理顺体制,对国家职权配置在纵向和横向上逐步加以调整,使地方人大理直气壮地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这既是党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题中之义,也是一个艰难的“阵痛”和必须的转变。

(三)科学界定是前提。从决定权的内容看,到底什么是重大事项?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明确范围、科学界定。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地方人大决定权的内容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这其中,既要区分决定权与立法权的异同,又要弄清决定权与任免权、监督权的交叉与区分。此外,也可把区域变更、授予地方荣誉称号、代表地方形象特色的花、树、鸟等作为考虑之列。

从具体界定上看,应把握七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要从法律明确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角度来确定重大事项的范围。二是人民性原则。要广泛集中民智,充分表达民意,为人民说话,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事关其切身利益等问题确定为重大事项。三是全局性原则。要把本地诸如改革、发展、稳定和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等一些事关全局的、根本的、长远的问题列为重大事项。四是区域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各异,有的事在甲地属于重大事项,可能在乙地就非重大事项,同样,反之亦然。由此可见,因地制宜地界定重大事项切莫等闲视之。五是动态性原则。重大事项是一个不确定的变数。有的事在此时是重大事项,但一旦到了彼时就可能不是重大事项,且原本不属重大事项的也可能成为重大事项,因此,必须根据彼消此长的发展动态,审时度势地确定重大事项。六是层次性原则。重大事项的概念上下有别。某些在县或市一级列为重大事项的事,但到了市或省一级就可能非重大事项,因此,必须立足当地,把准脉搏确定重大事项。七是可行性原则。这里包括从当地实际出发,不仅要有现实的针对性,而且要有实现的可能性,且需从人大的自身条件出发量力而行。因为,虽然从理论上讲,人

大及其常委会在决定重大事项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但从人大自身现有的资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看毕竟有限,只有突出重点、抓大放小才是上策。

据此,若以省级为例,笔者认为以下9个方面可列为省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1.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部分变更;3.本省财政预算的调整和部分变更,预算外资金的使用、管理及财政决算报告;4.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5.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需要人大常委会相应作出决议、决定的事项;6.本省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人口、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族工作;7.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广大人民普遍关心、迫切要求解决的诸如物价、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反腐倡廉等方面的重大问题;8.“一府两院”认为需要提请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9.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建议提请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四)建章立制是保障。“法严纲正,行必规焉”。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和工作制度作保障。因此,省、市、自治区级人大常委会迫切需要制定涵盖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切实做到有章可循,这既符合地方组织法第69条的规定,也为各级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可以有3种形式:(一)经过讨论审议后作出决定的重大事项;(二)经过讨论审议不作决定,而提出审议意见的重大事项;(三)只听取报告的重大事项。市、县两级人大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法制定行使决定权的具体办法。

(五)规范操作是条件。从权力的实施看,地方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一个民主决策的过程,必须有严格的程序,这是行使决定权的必备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认为一般应经过5个程序:一是议案的确定。法定的议案主体都有权以书面形式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决定事项的议案,由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同级党委原则同意后,由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草案。二是调研论证。主任会议决定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议案,应组织人员和有关委员会进行专题调研论证,广泛听取人民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讨论审议。在常委会审议中,议案提出单位负责人或领衔人应报告议案的内容及其有关说明,主任会议作草拟决定情况的报告,要让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修改

完善决议或决定。四是决定的表决。待各方面意见基本一致后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决议或决定进行表决,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生效。五是决议、决定的公布。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发布并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新闻媒体上刊播公布。

(六)开拓创制是途径。从国外议会立法或制定政策的情况看,许多法案和政策案都是由议会成员或组织提出,然后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的。而从我国地方人大制定法规、提出议案的情况看,大抵仅占三、四成左右,由此可见,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既要解放思想,职权到位,又要切实提高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拓展创制空间。培养和提高人大创制能力的途径很多,但根本的是要改进现有的选举制度和代表工作制度,切忌把人大作为党委、政府干部“终点站”看待,努力形成较为合理的人员、知识和年龄梯次结构,切实把具备一定政治、经济、法律素质和执政能力的人放到人大岗位来工作,并与党委、政府干部定期交流,从源头上解决人大自身创制能力不强的问题。并通过借用“外脑”、专家咨询、理论研讨等方式,集思广益,不断提高理论、法律和人大实际工作水平,以确保所作决议、决定务必是既合法、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兴国安邦之策。

(七)增强效果是目标。“徒法不足以自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以后,如何做到行而有果,求得实效,这既是行使决定权的出发点,也是最后归宿。而要确保所作决议、决定得以实施,则必须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认真监督。要建立规范的督办制度,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视察、跟踪检查等多种形式,督查决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并要有必要的制约手段,解决规避问题。对决议、决定执行不力,或拒不执行的,要通过采取措施以至组织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等法制手段加以严肃纠正和处理,维护地方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督促和保证决议、决定切实得到执行。

第五篇:3.7.3 学会行使监督权 教案(苏教版九全)

第三框题

学会行使监督权

【教材依据】

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三单元崇尚法律 第7课 维护合法权利

第三课时学会行使监督权 【教材分析】

本课从“人”的角度考虑加强监督,使权利真正享有;了解监督机制;走进新闻监督;学会参与民主监督,正确行使监督权。【学情分析】

中国历史传统就有怕官的心理,浸染极深,形成社会痼疾,传染给学生,下一代深受毒害,加强这方面教育,推进民主进程和廉洁政府,意义重大。【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作为公民应有一种责任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增强学生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为社会 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

(2)要正确行使自己的监督权,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秩序。

2、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明确建立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性。(2)感受新闻监督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3)懂得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利的基本方法和渠道。【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走进新闻监督,参与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途径。

2、难点:了解监督机制。【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公民权利

教师:这些权利是不是就能确实享有呢?法律的执行要依靠人去操作,去实施。政策确定以后,干部起决定作用。因此对于执行者的有力监督成为决定环节,只有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监督才能保证人民权利的现实性,他们才能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导入:公民如何去监督国家工作人员,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出示课题:学会行使监督权。

二、出标导读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书(1)加强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2)我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有哪些?

(3)新闻监督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4)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利的基本方法和渠道。

三、合作探究

(一)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出示材料: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在狱中感慨“官当到我这一级,实际上就没人监督了。”;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说“我当上副省长后,就像小猫关进牛栏里,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民主监督的重要性:没有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为了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 1 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加强民主监督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过渡】既然监督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国家就有必要建立健全一套监督机制以及监督机关来保证监督的有序开展与操作。

(二)了解监督机制

○欣赏教材P92一幅照片,引出监督机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人大监督

学生分组讨论P93问题:

① 在我国,广大人民除通过人民代表行使监督权之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形式行使监督权?

② 在我国,除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监督之外,还有哪些监督机关?

教师归纳总结:我国的监督机制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以及维持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形式的监督。

○欣赏教材P93一幅照片: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信访干部——张云泉

学生完成材料后面的两个实践题: ① 查找本地信访部门的电话号码

② 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面对新闻调查,应当持怎么样的态度 【过渡】由第二个实践题引入“走进新闻监督”

(三)走进新闻监督

○阅读P94“幼儿园食物中毒”材料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如果我是那名记者,面对前来说情的父亲,我将________

2、新闻调查中,记者和被调查对象应持怎样的态度? 教师归纳总结:

1、使他父亲了解事件的真相,认识儿子坚持原则是正确的,唯其如此,社会公理,正 义应得到弘扬,不能循情怜私。

2、记者和被调查对象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记者不应为新闻而“新闻”。通过典型案例的曝光,让更多的人引以为鉴。作为被调查的对象,要正确认识已经发生的问题,向记者如实反映事件的真相,说明自己对问题的反思和解决办法,不要阻挠记者的采访,不再请求说情,更不能提供假信息。○说一说“新闻监督”

1、说一说你所了解的电视、电台和报纸上的监督专题栏目。我们连云港电视台有哪些呢?

2、说一说新闻监督的重要性。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权、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对反映社情民意,查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实施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过渡】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呢?通过哪些渠道和形式?

(四)正确行使监督权

○小调查:说一说“你所知道政府公开信息”,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政府提供机会和渠道(前提条件)让我们行使监督权。但作为公民个人如何去正确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呢?

学生阅读教材P95最后一段:

如当面反映,打电话„„„„但不能„„ „ „

让学生通过正反对比,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达到掌握正确的监督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好,维护社会秩序和别人合法权利。

四、教学小结: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回顾本课内容。

下载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法诉讼论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论地方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行使决定权,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

    政治:监督权

    危害:1. 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混乱的交通秩序,特定路段与特定时段交通的半瘫痪状态,致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人员与财产的重大损失。2.导致公交车延迟,影响乘这路公交的其他......

    关于县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思考5篇

    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体现,在人大的各项职权中,决定权处于核心地位,是行使其它职权的前提和基础。抓......

    地方人大调研报告

    地方人大调研报告 地方人大调研报告一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应该把人民......

    地方组织法讲稿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是关于我国地方政权的组织、产生......

    地方人大制度2

    地方人大制度建设要紧紧抓住五个关键因素 地方人大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照章办事是人大机关的重要特点,建立一个良好的运作机制,是保证人大机关开展工作的必要基础。但人大......

    地方人大工作经验交流

    **镇贯彻落实**市地方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情况汇报**市人大办公室:市地方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后,我镇根据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贯彻迅速会议......

    完善地方人大制度

    推动地方政权改革 完善地方人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赖以建立的基础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