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情况汇报
XX县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毫不动摇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自接到通知后,我县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落实情况,安排专人到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中了解情况,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情况
我县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现有宗教团体X个,民政部门备案的宗教团体X个,有X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有XX教爱国领导小组筹备小组。信教群众XX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XXX%,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点)共XXXX处。其中:佛教有信教群众XXXX人,宗教教职人员XXXX人,活动场所XXX处;道教有信教群众XXXX人,活动场XXX处;伊斯兰教有信教群众XXX余人,宗教教职人员XX人,活动场所XX处;基督教有信教群众 XXX人,宗教教职人员XX人,依法登记基督教活动场所XX处,以堂带点XX处;天主教信教人数XX人,无教职人员,天主教活动场所XX处。我县信教群众在全县XX乡镇(街道)均有分布。五大宗教在我县均能坚定不移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主动维护和谐稳定的工作大局。
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做法
第一、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树立爱国意识和法制意识。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准确了解改革背景下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学习党对宗教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加大对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结合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和全县政策法规大宣讲活动,结合全县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系列活动,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宗教爱国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是积极鼓励各宗教深入挖掘经意内容,增强宗教中国化的认同感。我县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宗教界深入挖掘经典教义中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内容,发挥宗教经典教义中的积极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信教群众自身追求的价值取向。多次同宗教界代表人士进行座谈,了解鼓励他们在讲经布道中多宣传宗教中国化内容,搞好结合,做好文章,引导信教群众自觉抵御各种宗教极端思想。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是加强镇(街)党委政府关注,提升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宗教工作的抓手在镇街,我县高度重视发挥镇街党委的主体作用,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作为县镇村三级宗教网络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建立了镇街民宗工作联系人绿色通道,一旦发现紧急情况,及时反馈上报和处理,确保全县宗教界的和谐稳定。四是引导信教群众服务经济发展,鼓励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立足自身实际,在不同的劳动岗位上,积极搞好生产,为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经济作出应有贡献;动员广大信教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建设多提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担任社会职务的宗教界人士,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关心国家大事和地方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群众的心声,从智力上支持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三、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们在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领导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工作中也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教育培训的方法方式单一。对信教群众的爱国意识和法制意识培训方法方式不多,培训次数、培训人数有限。
2、爱国宗教团体建设有待加强。我县爱国宗教团体发挥作用较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爱国宗教团体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下一步,我们将立足XX实际,从镇街党委政府和村居委会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的最前沿战斗堡垒作用;从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建设上下功夫,充分激发宗教界的积极因素;从做好信教群众思想引导上做文章,开展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力争保持好全县宗教界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清真寺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研究
清真寺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
中国化方向研究
一、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宗教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产物。另一方面,宗教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它具有有形的教堂、教会、庙宇,也就形成了一种社会实体。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阐释,他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伊斯兰教中国化”就是伊斯兰教文化适应中国本土社会政治文化特质而发生改变并与之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宗教的中国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这些观点是结合中国国情和宗教教情提出的与时俱进的创新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产物。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党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的要求,是必然的、可行的,二者相辅相成。
二、清真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表现
(一)我国宗教中国化发展的表现
在政治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团结、教育和引导这部分群众(信教群众),把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依靠和团结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方面,希望宗教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在文化方面,宗教界要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方面,要运用宗教来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服务,鼓励宗教界多做善行善举,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清真寺伊斯兰教中国化发展的表现
我区清真寺位于XXXXXX,始建于XXXX年,由XXXX发起筹建。该寺为民居式砖瓦结构的平房,占地面积约4.2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其中礼拜殿建筑面积280多平方米。目前信教群众达到500人。从教义思想看,我区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通过“以儒诠经”,积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用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解释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五项功课,阐释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从建筑文化看,我区的清真寺无论是样式、结构,还是艺术风格,都与阿拉伯地区有了明显的区别。以砖瓦结构为主,同时配以 中国情趣的庭院设置,如在清真寺内种植花草树木等。从生活习俗看,我区的穆斯林群众在饮食、语言、穿着、婚丧嫁娶等方面都已渗透了不少中国元素,普遍具有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
三、我区清真寺如何坚持宗教的中国化发展
(一)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发展
我区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发展是在与当地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相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伊斯兰教的经典与核心教义是保持不变的,但其经典、教义的解释和表达形式正在不断变化着,这是当前伊斯兰教不断与时俱进、得以延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倡我区清真寺的中国化发展不仅不会影响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传承,反而会促进伊斯兰教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因为当前我区清真寺伊斯兰教知识的传播通常是靠清真寺的阿訇口头讲解,没有形成正式的文字资料得以保存。而用汉语言文字系统表述伊斯兰教教义学说、教规教律,可以为我区的伊斯兰教发展提供更多的历史记载,也为伊斯兰教历史、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 目标上来,引导伊斯兰教与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疏导工作,为我区伊斯兰教的传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始终坚持宗教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宗教和谐主要是指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和谐相处。伊斯兰教要想更好的传承、发展必须要适应当地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教的“国家兴亡,穆民有责”等主张,都体现着伊斯兰教爱国、护国的崇高精神和伊斯兰教与国家的和谐。我区清真寺伊斯兰教要坚持宗教的中国化发展,就要积极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伊斯兰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瞬息万变,伊斯兰教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继续坚持中国化方向。而这项事业要想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就要坚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清真寺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第三篇: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关局长、各位领导:
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推进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之际,关局长携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1万2千多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乡宗教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以南,怒江峡谷深处中段,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东临兰坪、西与缅甸接纳、北接上帕镇、南连子里甲乡,全乡辖6个村委会,48个自
然村,86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傈僳族、怒族、白族、纳西族、汉族等少数民族,全乡总人口12607人,65%以上群众信仰基督教。人均耕地面积亩,人均纯收入1048元,人均有粮350公斤。由于我乡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劳动者素质等因素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典型的高山峡谷、边疆贫困、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宗教工作、维护边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为指针,把宗教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紧抓不放,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和宗教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使各宗教活动场所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正常、有序地开展活动。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乡由于受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各村及不同海拔地区居住的群众,在生产生活、文化素质、宗教活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
是“恒尼”派的转化工作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恒尼”派人员的非正常宗教活动仍然存在。为了进一步强化宗教管理工作,我们在坚持教育和引导的同时,注重在依法管理上下功夫,成立了民族宗教领导小组和依法治理“恒尼”教堂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宗教事务管理局关于依法治理非正常“恒尼”教堂实施方案》等长效机制。乡党委、政府始终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民族宗教团结大旗,坚持贯彻落实好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全心全意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增进民族团结,为全乡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为了切实抓好本乡的民族宗教工作,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1、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和州、县宗教局关于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责任要求,乡党委、政府在每年年初及时召
开了全乡民族宗教工作会议,一是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排查民族宗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防治和及时处置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突出性事件,安排部署具体工作;二是组织学xxx省、州、县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及《云南省民族宗教工作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和相关条例、条规中重点内容篇章,对全乡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了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层层签订责任状。根据目标管理责任,乡党委、政府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每年与各村委会签订《乡民族宗教目标管理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实现民族宗教互助、平等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保障,打下坚实基础。
3、注重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信教群众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全乡各民族的思想意识。在开展民族宗教具体工作中,乡党
委、政府注重宣传培训工作,正确引导,倾力维护全乡教会团结、平等与共同发展进步,上半年共组织1期民族宗教工作人员培训、学习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参训人员达23人次,配合县主管部门宣传有关民族宗教工作条例、政策和法律法规5人次,受训人员达1500余人次;同时由乡宗教办牵头,乡司法、农技人员到教堂和信教群众中宣传法律,传授农技知识,并在宗教教职人员中开展“学科学文化、学政策法规、学时事政治”活动25场次,受训人员达2700余人次。通过宣传培训,增长了干部职工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及民族宗教工作能力,提高了广大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法制观念,坚定独立自主办教会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抵御渗透能力,提高了广大信教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维护各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宗教团体建设进一步制度化。
1、认真做好宗教基本情况的调查。
我乡以宗教活动场所调查为契机,对全乡宗教活动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目前,全乡共有基督教活动场所48所,全乡总信徒户2137户,总人口8260人,其中,男: 4109人;女:4151人,受洗徒人4629人,慕道友3631人,十七周岁以下信徒有1793人,其中,男:907人;女:886人。信徒人员中城镇信徒有118人;乡村长老8人,执事44人,礼拜长44人,姐女事工44人,司财44人。同时,进一步掌握了我乡教堂建设及管理情况,调查表明,教堂建设资金的来源有:信徒自愿筹资、县两会援助及国外教会捐助三种,筹款均用于教堂建设,各教堂的建设均按各村经济随承受能力进行建盖,不存在相互攀比现象,教堂建设实质上并没有增加群众负担,除“恒尼”派非法建盖活动场所4所没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批文外,其余44所手续齐全,有正常的管理机制,活动正常。
2、认真做好宗教活动场所调查登记工作。我乡宗教活动场所调查登记工
作按照县政府的具体要求及时下派工作组进村开展工作,宗教活动场所调查登记工作于全部完成,同时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帮助各教堂落实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加大对宗教财产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了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乡是我县基督教的传播地,又是“恒尼”派的产生地,群众信仰基督教的观念根深蒂固,“恒尼”派人员居住极其分散,又对《圣经》内容“曲解”甚深,教育转化工作局面依然严峻。
2、依法管理、引导、指导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
3、乡财政困难,宗教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给开展学习培训及日常工作中带来诸多困难和被动,希望上级部门不断加大宗教工作经费的投入。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
精神,省委八届五次及州委六届四次和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狠抓落实,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式下的民族宗教工作。
2、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及民族宗教政策,对全乡教牧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他们对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恒尼”较多的村委会经常性进行文化下乡活动,转化“恒尼”派的思想观念。
3、认真排查宗教领域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依法取缔非正常宗教“恒尼”私设聚会点,进一步做好“恒尼”的教育转化工作,同时,注重在依法管理上下功夫,在项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警惕和防止一些非正常宗教活动反复出现。
第四篇: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鹿马登乡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各位领导不辞辛劳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乡14000多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厚爱。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鹿马登乡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在上级省、州、县有关民族宗教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乡民族宗教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宣传贯彻党的是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省委九次党代会、以及我乡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和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围绕我乡既定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个统领、打造两个示范基地、夯实三大基础、突出四个重点、培育五大产业),牢固树立宗教和顺理念,按照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以发展、改革、稳定为大局,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开创了民族团结、边疆安宁、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民族宗教基本概况
鹿马登乡地处福贡县中部,怒江峡谷中段,东靠碧罗雪山,西临中缅边境,北接石月亮乡,南连上帕镇,整个区域全属峡谷地貌,气候为横断山区的立体型,山巅与江岸海拔高差3000米。年平均降雨日250天,年平均日照1383个小 时,日照率为32%,江边河谷为亚热带气候,半山为温带,高山为寒带。自然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率少。由于我乡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劳动者素质等因素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典型的高山峡谷、边疆贫困、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其中边境村有5个村(亚坪村、娃吐娃村、巴甲朵村、布拉底村和赤恒底村),86个村民小组,68个自然村,拥有国土面积415.0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309.7亩,其中:水田3967.6亩,旱地7341.6亩。乡内居住有傈僳族、白族、纳西族、汉族、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共3885户,14915人,其中农业人口13767人,占92%。傈僳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1%,教堂55所(实际开展宗教活动的教堂54所),乡基督教教务组1所,信教2824户,10695人,分别占全乡的72.6%、71.7%;其中受洗礼7920人,慕道友2776人,分别占总信教人数的74%、26%;教职人员302人,占2.8%,其中乡村长老11人,乡村妇女事工10人,传道员6人,各教堂设执事、讲道员、礼拜长、妇女事工、司财各55人,信教人员中学生506人,团员44人,退休职工41人,村干部9人。信教群众以基督教为唯一的信仰宗教,且以傈僳族为主。
二、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完善各项宗教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民族 宗教工作的领导
1、根据工作人员实际变动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健全了我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宗教活动场所食品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第二轮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工作及兴边富民贯彻防治艾滋病工作项目实施信息联络工作领导,不断建立完善民族宗教信息员,对正常开展好民族宗教工作起到了关键性基础作用和政策性保障作用,进而强化了乡党委政府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力和调控力。
2.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为确保民族宗教工作在农村基层得到较好落实,年初与九个村民委员会签订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工作严格按照有关乡村两级具体职责认真开展工作,各站所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层层抓落实,层层具体抓的良好工作局面。
3、不断加强完善宗教教职人员的学习制度,各村宗教教职人员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和农村实用致富技能;各村村长老坚持每周三在乡教务组集中学习一次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现行宗教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乡村两级宗教教职人员自觉把带头学习党的政策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政治任务,政策理论和宗教业务知识得到明显提高,不断增强了对教会事务管理的工作能力。
4、按照上级有关教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认真充实完善教堂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各教堂基本做到自觉定期 清理财务收支情况,并及时向信教群众公开,信教群众对教会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得到落实。
(二)突出特色,务实创新,加大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
1、为抢抓国家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的机遇,努力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在各教堂充分利用信教群众礼拜集会活动的时间,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乡第八次党代会会、乡十届四次会议和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45场次,2786人,真正把党中央的号召和乡党委政府的跨越发展思路及时宣传落实到广大信教群众中,从而增强了信教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力量。
2、结合“六五普法”工作,以创建和谐寺观教堂为载体,稳步推动第四轮爱国主义法制宣传教育进程。一是有声有色地开展了一系列“法律知识进教堂”活动。宗教法律法规宣传18期,9060人;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9期;5640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法宣传12期,7680人;禁毒防艾法律法规宣传10期,6780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14期,7865人;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传9期,485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9期,4460人;反邪教反渗透警示教育宣传2场次,4360人。二是积极开展教职人员培训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在赤洒底村阿路底教堂和麻甲底村麻甲底教堂举行了 两期全乡妇女事工、司财培训(各期为10天),参训教职人员共186人,有效提高了教职人员队伍管理教会的能力和自身业务素质。信教群众参加受听人数达864人。三是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四群”工作,在全乡各教堂继续有声有色地深入开展“红歌进教堂”活动,特别是赤恒底村“红歌进教堂”活动成果丰硕,成效显著,社会反响大,多次得到了省、州、县上级领导的良好评价和肯定。
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贯彻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信教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为巩固创建和谐教堂、依法管理好民族宗教事务以及在宗教领域实现长期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建设,完善教堂简况,依法备案,积极组织开展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按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健全教堂工作制度是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重要内容。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宗教工作,根据农村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特点,及时建立完善农村各教堂的工作制度,如教职人员的规章制度、信徒守则、财务、社会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到了制度上墙,实现教会内部依法依制度正常开展工作。
1、根据宗教活动场所的重建返修和教职人员换届选举 变动的实际现状,认真组织完善了55所教堂的图文资料编辑工作,进一步准确摸清了全乡所有教堂的真实现状。
2、为加强宗教团体的组织建设,提高宗教团体的整体素质。去年12月14曰,指导鹿马登乡基督教教务组举行了第六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长老和乡妇女事工。今年1月份,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完成了乡长老、乡妇女事工《宗教教职人员备案表》的填写和报备工作。
3、积极向上如实反映我乡民族宗教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求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确保顺利开展工作。保持上下信息渠道的通畅。
4、以实事求是、尊重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则,认真调查落实,按时完成搜集上报宗教基本情况信息表,并不定期及时上报其他宗教信息,确保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在第一时间准确了解掌握基层村委员会工作情况,正确指导村级民族宗教工作。
(四)以“城乡手拉手 干群面对面”和“四群”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改善民生,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按照“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技、挖潜力、促增收 ”的工作思路,我乡切实把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稳粮增收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做好“四群”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举措。(1)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25期,1240人,良种推广4650亩;(2)建设安居工程10户(10000元/户),人畜饮水工程12件,9740人,三面光农用水沟3条,9566米,道路硬化5714㎡;(3)牲畜厩改造88户,发放良种猪100头;(4)产业开发项目种植油茶551477株,茶叶60亩,云黄连2000亩,草果800亩,泡核桃1466亩;(4)对靠近中偭边境线的五个村委会(亚坪村、娃吐娃村、巴甲朵村、布拉底村和赤恒底村)发放了沿边定民补助160万元(中央直拨财政),直接受益1600户群众;(5)建设开挖完成布拉底村命各通组公路一条,全长5.6公里;建设完成巴甲朵村同村公路水泥路面改造一条,全长2.716公里;索改桥项目建设两座(正在实施阶段),即20吨鹿马登汽车吊桥和麻甲底人马吊桥;江西连接线公路建设10多公里,涉及亚坪村、娃吐娃村和巴甲朵村等三个村民委员会。
(四)加强引导教育,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惠民政策,发挥教会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互帮互助的传统优势,在宗教界开展好慈善事业
1、加强引导教育力度,依法管理和服务好宗教教职人员工作作为我乡宗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向上反映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政策,教职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各为302人,两项参保率均达100%。目前,村长老、教士(传道员)等8人享受农村低保(乡级),落实了从县基督教“两会”退职还家的迪付局、阿格博、此付吓和开友恒等4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费(城镇级),消除了他们晚年生活的后顾之忧。
2、以“爱国爱教、服务群众”为宗教工作宗旨,以促进各民族信教群众共同发展为工作目标,结合“四群”工作在宗教界积极开展互帮互助,奉献爱心,扶弱救困等一系列慈善活动。一年来,按照“三自精神”(自传、自教、自养),我乡教会内部共捐资110300元,其中捐助困难弱势群体13800元,帮助困难学生捐资15000元,帮助教职人员学习培训资助12500元,向县基督教“两会”捐款69000元,用于重建基督教教职人员业务培训中心大楼。
(四)结合“四群”教育工作,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村寨,认真进行排查调处影响民族宗教领域中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消除解决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乡司法所为主导,配合乡综治维稳办、乡边防派出所等部门,为巩固全乡社会稳定成果,促进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宗教领域的和谐,立足本乡实际,认真开展影响民族关系和谐的各类纠纷的矛盾调解工作。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共调处矛盾纠纷104件,416人。其中涉及少数民族群众因民事、经济、治安、刑事案件或行政执法引发的矛盾纠纷58件,148人;因土地、草场、矿山、水源、山林等经济利益和行政界线引发的矛盾纠纷46件,88人。由于我乡宗教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措施有力,大部分信教群众都能自觉遵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信教群众之间和睦相处,宗教和顺。因此,宗教领域未发生民族矛盾纠纷。
(五)狠抓落实,强化宣传优势,各站所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深入开展反邪教反渗透工作
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指示要求,乡直各站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在全乡所有教堂大力开展反邪教反渗透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信教群众深刻认识邪教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乡、村、教堂层层抓落实,坚决禁止境外宗教教职人员到我乡境内基督教堂以任何名义开展非法传教活动,同时,也严厉禁止本地宗教教职人员以任何名义非法到境外参加学习培训圣经活动,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中国,全力维护国家形象,自觉抵制各种邪教的渗透,从源头上做好严防各类邪教的滋生萌芽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工作。
三、民族宗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以及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和业务工作指导下,我乡民族宗教工作形式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阻碍我乡团结、稳定大局的问题,具体如下:
1、部分宗教教职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组织培训只能依靠信教群众捐资支持,况且没有教职人员培训的专项经费,教职人员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因而不能适宜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宗教工作环境;
2、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农村的深入贯彻落实,信教人数逐年增多,村级以上教职人员管理教会的工作量和难度不断加大,但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仅靠信教群众捐献维持;
3、部分教堂因多年失修,信教群众无力集资修缮,在日常礼拜集会活动中严重威胁着信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由于没有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确保爱国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5、我乡地处中缅边境亚坪通道一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过往边民频繁,民族团结教育和反邪教反渗透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今后的民族宗教工作建议
为深入宣传贯彻中央、省、州、县一系列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民族宗教事务工作,促进我乡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宗教和顺,加快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进程,特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教职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引导基督教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宜的程度,但乡宗教工作部门没有专项资金对教 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日常培训仅局限于乡教务组内部,为全面提高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素质,要求上级领导给予每年安排一定的教职人员培训经费;
2、多年来村级以上宗教教职人员协助党委政府承当着稳定农村社会,保一方平安和谐的艰巨任务,但他们的基本生活补助来源没有得到有效保障,而信教群众又无力承担所需费用,所以要求上级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惠民政策予以落实解决基本生活保障费;
3、我乡是中缅边境乡,桥头堡战略区位优势明显,教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解决一定的资金,用于帮助修建边境村寨信教群众无力集资修缮的危房教堂;
4、为正确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解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日益强大的祖国,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每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以民族团结、爱国爱教和爱民固边教育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法制宣传教育经费。
鹿马登乡民族宗教办
2012年6月1日
第五篇:冷溶: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
冷溶: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
——改革开放30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考察
[摘要]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告诉我们的根本道理,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根本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的思想高度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的第一条,就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怎样做到的?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对这个问题做一点历史考察,对于思考当前和今后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两重任务、两个百年、两次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今天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那时,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另一件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两件事在当时看来,似乎没有多少联系,但后来却与中国的命运密切相关。鸦片战争使中国衰落到了极点,由此提出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为了救中国,人们从西方引进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义,但都没有成功。历史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把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这两重任务结合了起来。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就是这件事。
干这件事,大体要用两个100年的时间,分两步走。这是毛泽东同志说的。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是搞革命,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然后再用100年搞建设,实现现代化。我们后来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就是沿着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思路设计的,把完成的时间定在了21世纪中叶。第一个100年的任务早已经完成,第二个100年也已经时间过半,现在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我们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百年梦想的关键阶段。
完成这两个100年的任务,要靠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说,要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搞马克思主义不成,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不成。我们有过两次成功的结合,实现了两次认识的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完成第一个100年的任务,靠的是毛泽东思想。现在完成第二个100年的任务,要靠对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还在发展,这个“相结合”的过程还将继续。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告诉我们的根本道理,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
两重任务、两个百年、两次结合,这些道理,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应该非常清楚。
新的认识飞跃是怎样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又一次成功结合,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的。它的发生,正是从重新认识“相结合”这个根本道理开始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拨乱反正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过去之所以出现严重曲折,说到底是脱离了实际。我们坚信搞社会主义没有错,但问题在于没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到“相结合”,或者说没有做到正确结合。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的就是“相结合”的意思,它的提出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成为改革开放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行大胆探索,不断回答和解决在前进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首先遇到的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问题。当初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就是因为经过“文革”的灾难后,我们认识到过去那种路走不通了,要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后来发生的苏东剧变,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历史如此集中地、明确地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推到我们党面前,成为必须回答的首要的根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说,形势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思考的结果是,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产生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一种强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最终目的的社会主义,“一国两制”的社会主义,和平的社会主义等。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我们今天已经很熟悉了。但在当初,却是认识上的重大转变,经历了一场思想上的革命。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把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特别是在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又突出地遇到一个怎样继续执好政,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这一时期,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由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纷纷下台;同时,国内外一连串重大事件的发生和接踵而来的严峻考验,以及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对形势变化的种种不适应,使我们党产生了一种执政的危机感。形势的变化,如此尖锐地、突出地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推到我们党面前。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全面回答。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实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问题是逐渐产生的,我们党也在不断地解决,但到了这个阶段则集中地显现了出来,成为制约继续发展的瓶颈。在我国已经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改变这种状况,不调整发展思路,不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也难以应对国际上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经过多年高速的成功发展后,我们似乎突然对“发展”这个看起来很清楚的问题产生了认识困惑。前进中的诸多矛盾,如此现实地、紧迫地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推到我们党面前,迫使我们党作出回答。为此,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代表。它的提出,使我们党在发展理念上站在了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头,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都是在面对突出问题、应对尖锐挑战、经受严峻考验的情况下实现的,是形势所迫、问题所迫、任务所迫。30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持“相结合”的原则不动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们对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
马克思主义总是在风浪中前进的。越是面对风险和挑战,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往往越是孕育着重大的理论创新,这是一个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做到成功结合的重要原因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成功地结合起来,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这30年中,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所有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又都要回到实践中经受检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纠正,不足的就加点劲。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时代条件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思想,从大的、不断变化的国际背景来思考和把握改革开放的全局;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一切理论创新的根本依据;我们实事求是地评价党的历史和毛泽东同志,很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待改革开放中的每一个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这是一条重要经验。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中,解放思想总是起先导作用的,它是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二,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这次“相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指导中国如何发展的理论。我们所有的理论探索都是围绕发展问题展开的,都是为了回答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的。正是伴随着发展的成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地确立了起来,理论内涵逐步地丰富了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发展问题越来越复杂,我们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不断有新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发展问题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立场。我们的理论是来源于人民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我们的理论是为了人民的,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人民群众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寻找理论创新的感觉、思路和语言,以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作为理论创新的标准。我们的理论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也逐步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并变为自觉行动。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立场,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法宝。
第四,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我们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原则。所谓“中国化”,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讲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能丢。这是“相结合”的根本前提。我们搞改革开放,进行理论创新,要有主心骨。没有主心骨,就会丧失独立性,成为别人的附庸。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排除了多次干扰,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进程中,这样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了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是我们的指导理论,也是我们的核心价值,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显然,这四个方面既是成功地进行“相结合”的重要原因,也是衡量是否真正做到“相结合”的基本标准。它们都是从哲学高度上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根本观点,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它们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全部内容中,实际上是这一理论体系所表现出来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自己的、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我们之所以能够再一次成功地实现“相结合”,就在于自觉运用了这一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和理论问题。抓住了这四个方面,就抓住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本质。我们要从这些根本点上来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正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的。
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同时,国内外的情况和我们面对的问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根本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的思想高度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要始终坚持这样去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险和挑战,我们都能够战胜它们。
〔作者冷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京 1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