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安乡上头闸村土地流转再创新局面
长安乡上头闸村以合作社为载体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2009年,甘州区长安乡上头闸村上源蔬菜合作社在村“两委”指导下,以每亩600元价格择优连片租赁本村土地800亩,与嘉禾公司等客商签订高原夏菜订单1400亩,争取农业银行贷款3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土地流转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农民每亩地收入600元租金,全村700多名劳动力还从人均不到1.5亩承包地中解放,返聘到上源专业合作社务工或外出务工。2009年,全村农民纯收入达6020元,合作社盈利200多万元,实现村集体积累40多万元。
今年,上头闸村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全乡“蔬菜富民、项目强乡”发展战略,按照“壮大规模、完善设施、拓展销路、夯实后劲”的流转发展思路,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土地流转经营步伐,在本村签订流转面积2300亩,与周边3个乡镇11个村达成2万多亩高原夏菜种植意向,引进16个蔬菜新品种,注册了“上头闸”牌菜品商标,并向省上申请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筹资1500万元建设库存8000吨的恒温库;投资300万元建设脱水蔬菜厂;投资30多万元建设通村公路800米,连通了全村与张鹰公路,为农产品装配运销创造了条件。内引外联,与武汉白沙洲大市场、成都龙泉市场、广州大郎市场等8个蔬菜批发市场和北京、上海、杭州3个超市配货中心达成供销协议,形成了一等菜品出口创汇、二等菜品配发超市、三等菜品市场销售、等外菜脱水菜厂加工的运销格局。为解决蔬菜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合作社还聘请了甘肃农业大学、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的8名专家为技术顾问,实现了农民与科技力量的直接对接,为农民增收又添了“加速器”。
上头闸村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全市合作社发展和土地流转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张掖市农村经管站供稿)
第二篇:长安乡上头闸小学安全
长安乡上头闸小学
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排查报告
长安乡中心学校:
近期在校委、校安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下,由学校全体教师和各班学生代表参加,对我校校内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并进一步学习落实了各项安全责任制度,加大了安全工作的力度,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内排查情况
仔细对校内各室、教学楼、伙房、库房、师生厕所、活动场地、室外体育设施、四周围墙、电源电路、自来水井、悬挂匾牌等进行了实地现场检查,发现原儿童乐园西墙体有向内倾斜,伙房北墙有裂缝,后操场单杆、双杆、学生活动存在不安全因素,其他方面均安全。
二、周边环境排查情况
村级公路在校门口,无减速设施;学校向东150米处公路北侧有一口报废的大口井,没有完全填埋,给学生上下学路途中造成不安全隐患,其他方面均安全。
三、治理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排查所存在的问题,学校召开专项安全教育集会,加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职责。在校内危险地带粘贴安全警示标志,封闭原儿童乐园,及时与村社领导联系沟通,排除沿途不安全隐患,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万无一失,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2012年8月28日
第三篇:土地流转协议书 (镇村)
土地流转合同
订立合同双方:甲方:白米镇人民政府 乙方:白米镇 村
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政策、法规规定,本着自愿互利、公正平等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如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及用途
乙方采用租赁方式将土地流转给甲方用于东部干线建设。
二、土地流转经营权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土地流转期限从2012年元月起,至2027年12月(土地二轮承包期)止,到期可继续流转。
三、流转土地的面积
流转土地面积为 亩。其中道路用地 亩,取土坑用地 亩,其他用地 亩。
四、流转价格及支付方式、时间
土地流转费用由甲方于当年底前支付给乙方,按1172元/亩计算。合计(大写):
五、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如有一方违背合同规定,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由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
六、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甲乙双方如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协商不成的由土地流转管理部门调解,不同意调解或调解无效的,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仲裁,不服仲裁决定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是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七、其他约定事项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一式四份,甲乙双方、镇财政所、农经站各执一份。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白米镇人民政府 乙方:白米镇 村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第四篇:对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对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对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田野的希望--对花果山乡人和桥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花果山乡人和桥村地处资水南岸,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1135人、825亩耕地。依历史习惯,该村形成了两个特征明显的耕作区,即临河种蔬菜、依山种水稻,两片面积基本相当。从3月开始,该村相继有偿出租土地450余亩,建成了1个苔韭基地和3个果园,其中由益阳人刘治安于3月租用蔬菜用地200亩,建成了苔韭基地;12月,由邻村金家仑村民租地30亩建起了葡萄园;4月,由益阳人贾正明租地150亩种植桃、李、梨、枇杷等果树;3月,由金家仑村民租地30亩种桃树;村民内部流转40余亩种蔬
菜。至此,全村已有55%的土地实现了有偿流转,流转土地年租金分别为蔬菜地228元/亩、稻田200元/亩、荒地100元/亩。
一、主要做法
人和桥村土地流转采取“土地返租——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方式进行,由村支部、村委会组织协调,引进投资者和投资项目,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村上每年支付一定的租金,向农民租回承包地,统一规划,统一进行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再连片向投资者发包,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名优特新品种示范区和花果生产区。为促进土地流转,村级组织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连片整理土地。该村在3月的责任田调整中,针对过来承包地调整后出现的农户经营田块分散、面积小,不利于耕作和规模经营的现实问题,村支部、村委会在广泛征求农户意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后,决定以组为单位,将责任田
收回集体,再按照利耕作、便水系,适合规模经营的原则,将责任田土按照政策进行重新调整分配。条件成熟地方,村委会再按照投资者的要求,向农户连片租赁土地,予以发包。对规划连片区内不愿出租土地的农户,由村上出面在村民组内或相邻的组进行调剂置换。二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从1998年开始,该村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和组织群众人平投工30个,对水、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硬化蔬菜基地干道1500米,支道、支渠4800米,连片开发的土地做到了交通便捷,水利畅通。三是提供优质服务。为使经营者安心投资创业,该村在引进项目后,非常注重做好服务工作,并以规范的合同形式予以确定。
1、村委与投资方一起协商,建立了规范的劳务市场。投资者何时用工只需将用工数量、时间、工种、计价方式通知村组,村组便会按照要求组织劳力,并且从不误事,也不漫天要价。苔韭基地的投资者刘治安刚到村上时,由于人生地不熟,在请工等
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村支部、村委会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其联系,共同商订劳务价格,帮助组织劳力,并代发工资,村上经手为刘治安的苔韭基地请工5000余个,代发工资10万余元。
2、为投资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村上在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承诺:甲方必须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尽量预防针对乙方人身、财产以及租赁物、公共设施等的各种治安案件。对乙方要求处理的有关偷盗、哄抢、扰乱、破坏、妨碍销售等事件,甲方必须及时受理并在24小时内组织人员处理。如有违反,乙方有权随时解除合同,并由甲方承担乙方的直接经济损失、可得利益损失和间接损失。苔韭基地建立两年来,投资者基本上是一个人在村上经营、管理,由于服务到位,没有发生一起偷盗事件。
3、给投资者以村民待遇。该村明确规定,对外来投资者生产经营所需的排渍、抗旱等费用,享受当地村民同等待遇,并按时、全面满足其要求。
4、全程代理有关
手续。对投资者在基地的临时建筑及有关税费等方面的手续,该村负责全程代理,并承担部分手续费用。
二、效果及启示
从调查的情况看,人和桥村土地流转带来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一是拓宽了就业门路,群众收入明显增加。该村人平纯收入为元,为2300元。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村民从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为万元,为7万元,今年为9万元。据该村浮谷庵组昌阳春介绍,连片出租1亩地的收入和自己种1亩地的收入基本相当,并表示,自己愿意将稻田出租,希望村上进一步搞好土地流转工作。昌阳春一家种亩水田,除去生产性费用和农业税及附加,每亩收入在140元左右,而出租1亩土地给基地的租金除去农业税及附加后,收入也是140元左右,还可空出劳力从事其它工作,很划算。但如果不是连片出租的土地,租金要比这低得多,有的甚至要倒贴。依该村及附
近村的行情,出租1亩稻田给其它农户,最多是每年100斤谷/亩,折价为50元左右。②土地流转后农户的打工收入。一方面是流转土地上的打工收入。全村流转的400余亩土地上的600余人,除学生和无劳动能力的300人外,有150余人为已流转土地服务,去年,在流转土地上打工收入最多的一户达元。、该村农民在流转土地上的打工收入达23万元,仅此项就远远高于原来自己种田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外出打工收入。土地流转后,出租了土地的农户中有180余人常年在外打工。花木栏组昌放明一家四口人,有土地亩,已出租亩,去年他妻子和女儿外出打工的收入有8000余元。③在家从事其它职业的收入。摆脱田土束缚后,群众都想方设法寻找致富门路,或外出打工,或经商办厂。,该村新办凉席厂6个、竹帘厂3个,新发展瘦肉型猪养殖户10户,新发展母猪86头,新增的投入近500万元。该村有一瘦肉型猪养殖户去年出栏中猪300余头,获利
近10万元。与此同时,外来投资者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引进的优质品种,也使群众开阔了眼界,纷纷学习效仿。苔韭基地建成后,带动该村群众种植苔韭50余亩;今年建成的优质果园也让群众获益不浅,有30余户农户从基地购进了优质果苗。二是改善了干群关系,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据该村负责人介绍,在开始做群众工作动员流转土地时有一定的阻力,现在群众看到土地流转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愿意配合村上的工作,村支部、村委会的威信也得到了提高。一些外出户、刁难户原来的税费收缴难度很大,现在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村上从流转出的土地中收取了一定的管理费,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势力。收取的标准为蔬菜用地每年20元/亩、荒地每年10元/亩、鱼塘每年5元/亩。三是土地流转在给农民和承租者带来可观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打响了人和桥的品牌。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到人和桥村租赁土地的投资者纷至沓来,一方面是现在 的投资者纷纷要求扩大租赁面积,如贾正明在承包200亩地后,今年向村委会提出要求再包200亩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不少新的投资者到该村联系租赁土地,目前已有益阳等地的3名投资者到该村向村委会表示要承包土地搞花木种植,就连相邻的金家仑村民也舍近求远,多人要求在人和桥村租地创业,村委会出于多方因素综合考虑,目前暂未同意。
人和桥村土地流转的初步成功可以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一是土地流转离不开基层组织的协调运作。作为基层组织,在土地流转中找准位置,积极发挥中介作用,充当农户和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土地有序有偿流转的关键,在目前情况下,其作用至关重要。二是土地连片、基础设施配套是搞好土地流转特别是稻田流转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会有投资者来,才可能产生规模效益。这两项工作是乡村两级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的着力点。三是耕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要参与
市场配置,必须与一定的技术、资金、市场联结起来。只有这样,土地的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实现农户和投资者的“双赢”。
三、问题及建议
人和桥村开展的土地流转是目前土地流转诸多形式中的一种,虽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也还有一些需要探讨和完善的地方。一是该村的土地流转方式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由于投资者需要连片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在目前土地租赁市场尤其是稻田租赁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不通过村级组织积极协调,有力参与,靠投资者与多个农户协商,租赁连片土地经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该村采取先由村委会将承包到户的农地通过租赁的形式集中到集体,再由村委会统一规划和布局,然后对外发包。此种方式类似目前中央禁止的“返租倒包”土地流转方式。11月《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这种由乡镇政府或村
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发包的做法,“不符合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应予制止。”同时,这种方式在去年8月通过、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流转的规定中也被列入其他方式,未作明确规定。由于缺乏法律政策的支持,如果农户在投资者经营期限内要求收回出租土地的使用权,在协商无效的情况下,村委会和投资者便会无计可施,农户如果起诉,则败诉的必然是投资者和村委会。另外,该村流转出的一部分基本农田种植了果树,与国土法规的规定相悖。二是村委会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土地流转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目前除政策风险带来的压力外,还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其一是经济风险带来的压力。从表面上看,土地流转后的经济风险由承包经营者承担,但在实际操作中,与村委会息息相关。由于村民是将土地出租给村委会,没有与经营者直接发生关系,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合同的履行完全取决于经
营者项目的成败和个人素质,如果发生意外,付不出租金,则这部分经济风险必然转嫁到村委会;其二是村民就业带来的压力。由于目前该村的非农产业还不发达,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预期收益也不可能全部实现,出租土地后农户的充分就业就成为了土地成片流转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考虑,该村对剩下的近400亩土地的流转持谨慎、观望态度,今年在有多人主动上门租赁的情况下,也没有同意。三是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需要进一步完善。该村在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中,出于降低门槛、吸引技术、资金、人才的目的,对土地的租金约定和合同期满后的土地恢复问题规定得较为笼统、含糊。租金是以现金方式约定支付,并且一定就是几年,甚至上,没有考虑将来如果物价波动幅度大的因素。合同期满后租赁土地的恢复对投资方没有约束条款,存在着风险,这个风险有可能由村委会和农户承担而损害农民利益。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逐步解决。一是在村民自愿的大前提下,县委、县政府应对这种土地流转方式予以充分肯定,但在具1 2 下一页
第五篇:对##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田野的希望--对花果山乡人和桥村土地流转的调查花果山乡人和桥村地处资水南岸,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1135人、825亩耕地。依历史习惯,该村形成了两个特征明显的耕作区,即临河种蔬菜、依山种水稻,两片面积基本相当。从2001年3月开始,该村相继有偿出租土地450余亩,建成了1个苔韭基地和3个果园,其中由益阳人刘治安于2001年3月租
用蔬菜用地200亩,建成了苔韭基地;2001年12月,由邻村金家仑村民租地30亩建起了葡萄园;2002年4月,由益阳人贾正明租地150亩(其中村集体新开垦荒地60亩,稻田90亩)种植桃、李、梨、枇杷等果树;2003年3月,由金家仑村民租地30亩种桃树;村民内部流转40余亩种蔬菜。至此,全村已有55的土地实现了有偿流转,流转土地年租金分别为蔬菜地228元/亩、稻田200元/亩、荒地100元/亩。
一、主要做法人和桥村土地流转采取“土地返租——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方式进行,由村支部、村委会组织协调,引进投资者和投资项目,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村上每年支付一定的租金,向农民租回承包地,统一规划,统一进行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再连片向投资者发包,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名优特新品种示范区和花果生产区。为促进土地流转,村级组织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连片整理土地。该村在2000年3月的责任田调整中,针对过来承包地调整后出现的农户经营田块分散、面积小,不利于耕作和规模经营的现实问题,村支部、村委会在广泛征求农户意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后,决定以组为单位,将责任田收回集体,再按照利耕作、便水系,适合规模经营的原则,将责任田土按照政策进行重新调整分配。条件成熟地方,村委会再按照投资者的要求,向农户连片租赁土地,予以发包。对规划连片区内不愿出租土地的农户,由村上出面在村民组内或相邻的组进行调剂置换。二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从1998年开始,该村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和组织群众人平投工30个,对水、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硬化蔬菜基地干道1500米,支道、支渠4800米,连片开发的土地做到了交通便捷,水利畅通。三是提供优质服务。为使经营者安心投资创业,该村在引进项目后,非常注重做好服务工作,并以规范的合同形式予以确定。
1、村委与投资方一起协商,建立了规范的劳务市场。投资者何时用工只需将用工数量、时间、工种、计价方式通知村组,村组便会按照要求组织劳力,并且从不误事,也不漫天要价。苔韭基地的投资者刘治安刚到村上时,由于人生地不熟,在请工等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村支部、村委会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其联系,共同商订劳务价格,帮助组织劳力,并代发工资,2001年村上经手为刘治安的苔韭基地请工5000余个,代发工资10万余元。
2、为投资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村上在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承诺:甲方(人和桥村委会)必须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尽量预防针对乙方人身、财产以及租赁物、公共设施等的各种治安案件。对乙方要求处理的有关偷盗、哄抢、扰乱、破坏、妨碍销售等事件,甲方必须及时受理并在24小时内组织人员处理。如有违反,乙方有权随时解除合同,并由甲方承担乙方的直接经济损失、可得利益损失和间接损失。苔韭基地建立两年来,投资者基本上是一个人在村上经营、管理,由于服务到位,没有发生一起偷盗事件。
3、给投资者以村民待遇。该村明确规定,对外来投资者生产经营所需的排渍、抗旱等费用,享受当地村民同等待遇,并按时、全面满足其要求。
4、全程代理有关手续。对投资者在基地的临时建筑及有关税费等方面的手续,该村负责全程代理,并承担部分手续费用。
二、效果及启示从调查的情况看,人和桥村土地流转带来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一是拓宽了就业门路,群众收入明显增加。该村2000年人平纯收入为2000元,2002年为2300元。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村民从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2001年为4.5万元,2002年为7万元,今年为9万元。据该村浮谷庵组昌阳春介绍,连片出租1亩地的收入和自己种1亩地的收入基本相当,并表示,自己愿意将稻田出租,希望村上进一步搞好土地流转工作。昌阳春一家2002年种3.82亩水田,除去生产性费用和农业税及附加,每亩收入在140元左右,而出租1亩土地给基地的租金除去农业税及附加后,收入也是140元左右,还可空出劳力从事其它工作,很划算。但如果不是连片出租的土地,租金要比这低得多,有的甚至要倒贴。依该村及附近村的行情,出租1亩稻田给其它农户,最多是每年100斤谷/亩,折价为50元左右。②土地流转后农户的打工收入。一方面是流转土地上的打工收入。全村流转的400余亩土地上的600余人,除学生和无劳动能力的300人外,有150余人为已流转土地服务,去年,在流转土地上打工收入最多的一户达2000元。2001、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