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山湖蒙古族乡民族乡科学发展专题调研材料
平山湖蒙古族乡 民族乡科学发展调研汇报
甘州区第十六期干部轮训班:卢靖中
一、基本情况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位于张掖市东北部的合黎山北麓,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年平均降雨量130mm,蒸发量大于3000mm,境内海拔高度在1800-3700米之间,夏季干旱少雨,冬季寒冷缺雪,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全乡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6公里,总面积1040平方公里,距市区65公里。全乡辖3个行政村9个民小组,72个放牧点,散杂居住着蒙古、汉、土、裕固四个民族共232户,733人。全乡土地面积15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不足30万亩,耕地仅有613亩,只能种植少量的小麦、玉米、洋芋等作物和饲草,由于缺水产量低而不稳。主导产业是畜牧业,全乡共饲养绒山羊46000多只,骆驼等大畜980峰。由于平山湖乡所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恶劣,导致农牧民生产生活艰辛,经济发展滞后,是甘州区唯一的少数民族牧业乡,也是省扶贫困乡之一。
资源开发:平山湖蒙古族乡境内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光热资源,目前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无烟煤、硅石、锰、铁、铅、锌等,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探明储量的矿源,如白云石、石灰石、白云母、铜矿石等10多种。该乡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神奇的蒙古族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多彩多姿的丹霞地貌、尽情驰骋的沙漠越野、多情好客的蒙古人家、云霞缭绕的东大山、鬼斧神工的一线天、温泉庙宇人家镶嵌的世外桃园东山寺等多处自然景观。争取开发建设的平山湖生态旅游景区,国际赛车城,张掖(国际)西部原生态影视基地等项目正在建设实施,充分展示“七彩丹霞”和蒙古族风情的独特魅力,全力打造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相融合的休闲观光度假景区。
文化教育: 2011年建成乡综合文化站,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处,各类文化专业户8户,建成农家书屋3个,藏书3万册,现有明长城遗址8处。我乡中心学校1所,专职教师9人;在校学生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建成学校体育场1个,平山湖村建成长廊1处,安装健身器材6套,篮球场1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广播电视村村通用户232户,覆盖率为100%。
医疗卫生:乡中心卫生院1个,设门诊部1个,床位9张,固定资产总值7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人,放射医师1人,护理6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30人次。
二、享受各级各类优惠政策情况:
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使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张掖市现有民族乡4个,分别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祁丰藏族乡、白银蒙古族乡和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我乡与内蒙古阿右旗阿朝苏木仅一河之隔。而且我乡的蒙古族牧民和肃南县白银乡、内蒙古阿右旗阿朝苏木的蒙古族同宗同源。近几年,肃南县白银蒙古族乡和与该乡隔河相望的内蒙古阿右旗阿朝苏木乡先后实施了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生态公益林等大项目,同时配套实施了农电线路、草原围栏、输水管道、乡村公路、简易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牧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户均政策性收入2万元以上。肃南县实行了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的“免收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寄宿生生活费和交通费”的“三免两补”15年免费教育政策,并率先在全市实施农牧民养老保险工作,加之现在实施的草原补偿政策,牧区设施和牧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平山湖蒙古族乡是农业县区内的民族牧业乡,不是隶属于民族自治县的民族乡牧业乡,虽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白银、马蹄、祁丰等乡镇自然条件、经济环境相似,但却享受不到同等的民族政策和资金扶持。另外,由于甘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实施的开发项目与牧业乡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加之农业县区没有牧业方面的政策,项目争取难度大,致使该乡牧民不能充分享受民族扶持政策,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相比于甘州区其他乡镇的发展,该乡仍处于末位。目前,该乡因缺乏同等民族政策资金待遇和大项目支持,乡域发展和牧民经济收入徘徊不前,全乡各族牧民生活非常困难,不论是从享受民族政策方面还是项目支持方面相比,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祁丰藏族乡、白银蒙古族乡及内蒙古阿右旗阿朝苏木之间形成极大的反差,牧民群众反响强烈,要求各级政府尽快解决同等条件下不同政策待遇的问题,加快民族牧业乡经济发展。
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班子针对平山湖的实际,提出了“三抓三促三目标”的总体发展思路:即“抓教育文化事业,促进思想观念转变;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容村貌改善;抓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通过“三抓三促”把平山湖乡建成“环境卫生良好的文明之乡、民族风情独特的旅游之乡,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之乡”三个目标。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强化民本意识和项目意识,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实施了一大批交通、水利、民政、畜牧、文化、卫生、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53个,累计完成投资3508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无偿性项目资金1201万元,引进社会资金1767万元,自筹540万元。引进投资项目2个,投资额136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实现了牧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共争取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项,总投资达917.5万元。完成游牧民定居和危旧房改造42户,3个村规范化村级党群活动场所1150平方米,建成乡村砂石道路39.3公里、人畜饮水管道57公里、库容5万立方塘坝3座、通讯信息光纤56公里、卫生院住院部195平方米、防洪坝1860米、改造农村电网16公里、汽车站、综合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全民健身活动场等为民惠民项目的实施。目前,通电182户占78.6%,通自来水174户占75%,电视覆盖率91.4%,手机普及率86%。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党委、政府立足保护草原生态,积极推进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按照落实优惠政策“引”,培育先进典型“带”,组建专业组织“领”,提供优质服务“促”的工作思路,紧抓世行GEF项目和中加畜牧可持续发展项目机遇,拉设草原围栏30公里面积30万亩,实现草原轮牧面积60万亩,开展生物病害防治120万亩,培训牧民1200人次,促进了草原可持续利用;投资350万元,分别建成宝音河综合养殖示范小区和海天综合养殖小区,注册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划拔养殖土地560亩,吸收牧民社员36户,注册“平山湖”牌畜产品商标1个;争取实施生态公益林32.57万亩,牧民获得政策性年收入76万元,人均增收1060元。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13户77万元,发放妇女担保贷款150户661万元,有效促进了产业转型,效益增收。四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发展。我乡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抓手,把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宣传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以乡政府街道为阵地,建成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一条街,累计制作政策法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为内容的展板120幅,通过举办理论宣讲、知识竞赛、辅导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教育,坚持每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民族文化旅游敖包节活动,通过开展富有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五是社会保障事业实施到位。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实现全面覆盖。截止2011年全乡有294户765人享受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占全乡总人口的100%,五保14户15人。近年来,累计进行大病救助53人次,发放大病救助款15.5万元,发放低保金、五保金、大病救助金95万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8.6万元。对因旱灾、水灾、雪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牧民进行救助,民政救灾资金全部兑现,累计发放救灾草料16万公斤,落实各类帮扶物资达40多万元。开展“服务牧民代理制”和“扶贫济困”等活动,累计为农牧民代理代办各类事项340件次,帮扶牧民120人次,资金4.2万元,面粉120袋,衣物250件,通过这些活动开展,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民族乡的发展。
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快,但受基础条件的制约,相对川区其它乡镇,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制约全乡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草原退化严重,生产效益逐年下降。全乡行政区域内,草原面积156万亩,可利用的夏秋两季草场不足20万亩,荒漠化骆驼草场136万亩。境内地形复杂,水源极缺,夏季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多风,年平均气温5.7℃,年降水量最高130mm,蒸发量大于3000mm,海拔1800-3800米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沙尘、大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承载能力逐年下降。
畜牧业是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主要饲养绒山羊。但由于连年干旱,草原沙化退化严重,草场面积逐年缩小,草畜矛盾十分突出,畜牧业生产效益低下。加之地处东大山腹地的10万亩夏季草场被划入祁连山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实行禁牧。为了维持羊只正常过冬,在当年10月至次年3月的半年时间内,牧民只能离开本地到川区的张掖农场、五三零农场、石岗墩农场租场放牧,每只羊单位养殖成本增加50元以上,经济效益低。牧民群众因居住条件差,长年饮用高氟水,患多种疾病,加之干旱、沙尘、大风、虫灾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的人口逐年增加。
二是缺乏项目支持,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我乡蒙古族族源系蒙古人民共和国戈壁阿尔泰省喀尔喀部落,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的蒙古族牧民同宗同源。但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和收入情况差距非常明显。肃南县白银蒙古族乡和与我乡一河相望的内蒙古阿右旗阿朝苏木先后实施了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等大项目,同时配套实施了农电线路、草原围栏、输水管道、公路修建、牧道修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牧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户均政策性收入2万元以上。而我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取不到大的项目,致使蒙古族牧民户均向银行贷款3.75万元,生活非常困难,蒙古族牧民内心深处存在失落感,不愿在本地守土发展。
三是边界纠纷常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我乡地处龙首山北麓,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边界线长而复杂,有省界、县界、乡界构成,是张掖市的“北大门”,在地理位置上属边界大乡,也是边界纠纷常发的隐患地区。边界修建建筑物时发生纠纷非常常见,因为双方边界认识有现实界线和历史习惯界线之分,且双方认定的地点也不一致;其次,双方之间经常发生抢畜争草事件。协调边界关系,处理边界纠纷成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近几年,内蒙古阿右旗通过项目支持,在植被覆盖度较好的边界草原全部进行了草原围栏,划区域进行轮牧、休牧,使混牧区面积大幅度减少,纠纷事件才随之下降。
四是常年游牧生产,生活质量难以提高。由于地域广,牧点多、线路长,牧民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全家老小跟随畜群过着漂泊不定、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春、夏、秋三季在多个游牧点住帐篷,冬季大多转场到异地,住简易土房,勉强越冬。生病时得不到及时治疗,适龄学生相当一部分上寄宿制学校,不但造成家庭教育缺失,而且使教育支出成倍增长。这种生活方式致使牧区生产力水平低、文化教育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牧民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学生上学难等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之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严重退化,草原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加剧,东大山林区水源涵养功能降低,地表潜流水减少,干旱、山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篇:平山湖蒙古族乡2012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平山湖蒙古族乡
二〇一二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2012,平山湖蒙古族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在市区人口委的正确指导和我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宗旨,规范“知情选择”,围绕广大育龄群众的生理需求,强化了服务随访,优化了服务方式,拓宽了服务领域,改善了服务质量,认真做好了计划生育各方面的工作。现就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2012我乡共出生6人,其中一孩出生5人(男孩2人、女孩3人),二孩出生1人(男孩1人),落实节育措施6人,节育措施落实率为100%。
(二)按时做好月报表和信息上报工作,及时更新、运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保证了月报表数据准确、及时上报;同时做好区人口委要求上报的其他各项临时性报表。在计生统计的配合下,准确全面地完成了月报表和各类临时性报表,全员人口数据库系统信息更加准确、完整。积极参加区人口委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从而增强了业务工作能力。
(三)逐步加强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确定以村主任为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监控管理,跟踪服务,加强管理,责任到人,从而逐步提升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水平。
(四)按照《甘肃省人口计划管理实施细则》的规范要求,认真做好人口计划的编制和生育二孩对象的审批上报工作。
(五)积极做好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结扎户的领证工作,特别是做好“两户”家庭特殊困难救助、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独生子女领证户父母奖励费等优先优惠政策的摸底上报。今年共完成4户二户家庭的大学生奖助,完成率100%
(六)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主动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证工作,以提高流动人口持证率。在派出所和司法所的配合下,全年共清查矿山企业流动人口4次。
二、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不足,主要是我计生办地处偏远,部分工作还是时有滞后的现象发生。
(二)还缺乏工作的急迫性,我乡地多人少,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对于计生工作还是缺乏足够的重视。
(三)工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还需要向周边乡镇和上级部学习更好的工作措施。
三、下一工作思路
(一)2013我办将借助市区两级计生部门高度重视计生服务工作的东风,将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纳入2013我乡工作的重点。以市区两级计生部门的指导为工作抓手,抓领导、抓措施、抓责任、抓投入、抓奖惩。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技术服
务,认真搞好优生、优育、优教宣传,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婚育风尚,努力营造良好的计划生育工作氛围。
(二)建立季度“三查”服务工作责任机制,提高“三查”服务工作质量。把加强孕前型管理与生殖保健服务相结合,落实综合避孕节育措施,进一步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三)坚持每月定期报表制,做好村级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与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沟通,做到多请示、多汇报,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积极协调处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四)坚持做好各类随访工作。包括避孕药具、孕期和产期的随访。我们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上门随访及其他方式随访,及时解决育龄群众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不适,使广大育龄群众放心手术。对办理了生育服务证的妇女,详细了解其饮食、休息和营养状况,并为其建卡,定期检查,指导其饮食起居及活动量,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以上是我乡2012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些总结,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指正。谢谢各位领导。
平山湖蒙古族乡计生办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平山湖乡2012年上半年计划生育工作汇报材料
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卢靖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在区人口委的精心指导和我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乡计生办各工作人员的悉心努力下,上班年的工作已告一段落,下面我将今年上半年我乡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我乡止2012年2月29日现有总人口783人;已婚育龄妇女172人;2012年安排一孩生育指标4人,安排二孩生育指标4人; 2011年10月止2012年6月底共出生3人,一孩2人(男孩1人,女孩1人);二孩1人(男1人)。当年新增二女户1户。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整治活动。为全面提升我乡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破解影响和制约我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自2011年11月 至目前为止,共落实结扎1人(二女户结扎一人)。未结扎对象中,1人系因病未扎。
(二)大力开展性别比专项整治。今年我乡将性别比治理工作作为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计生工作责任目标管理,制订《性别比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措施,并组织召开性别比综合治理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性别比
治理工作,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定期通报制度,积极完善乡村两级制度建设及档案资料管理,建立孕情反馈责任制,做好孕情监控工作,有效杜绝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行为的发生。认真开展入户访视,计生专干访视率100%。切实做好环孕检服务,半年两次环孕检率均达到95%以上。全面落实定点环孕情服务、定点人流引产、定点生育三定点制度,落实率100%。这些措施的有效行使,对遏制我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特别是二孩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及为我乡创造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大力实施流动人口服务关怀工程。针对我乡矿山流入人口分散,我办安排专人小卢,积极开展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切实抓好落实了“双百”工作。2011年10月至今,我乡流动人口纳入管理率达到98%以上,流出人口《婚育证明》发证率100%,流入育龄妇女持证率85%以上,流入人口验证率达到100%上。全员GPL录入率、准确率100%。流动人口全国信息平台信息协查反馈率100%,甘肃省流动人口在线管理系统信息协查反馈率100%,流入育妇环孕检服务信息提交率100%。流入已婚育妇免费环孕检服务率100%。流动人口清理清查8次。
(四)做好日常各类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针对目前各类数据报表繁杂,我计生办统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限,加班加点完成了季报、月报及各类临时性报表。
(五)密切关注全省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及数据反馈工作。按照区计生委的要求,我办安排专人专机,每日5点前登录甘肃省流动人口协查系统和全国流动人口协查比对系统,对需要反馈信息做到了及时,准确。
(六)2012环孕检工作。本环孕检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综合三季度情况平均统计,应参加 98人,实参加85人,环孕检率达到90 %.(七)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健全利益导向机制。以游牧民定居和草原生态补偿项目和联村联户活动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农户家中宣传各类奖、优、免、补政策,提高执行奖励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工作的作用,利用人口学校,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
(二)强化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实行责任制管理,推进优质服务。在生育服务上,积极争取区计生服务站的的大力支持,开展生殖健康服务活动。进一步抓好避孕节育知情
选择优质服务工作。
(三)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村、社计生管理员和自管小组长的工作水平。组织她们定期学习计划生育的有关法规、政策、业务知识和避孕节育知识,并学会做群众工作,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群众服务。
回顾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把计划生育与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手抓计划生育,一手抓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某些不足。我们决心扬长避短、再接再厉,把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更好。
以上是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半年来的总结,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二〇一二年七月五日
第四篇: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我作为安徽省第四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来到平山镇的平山社区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担任书记助理的这段时间,我通过与社区干部的交流,对社区居民的走访,查阅资料以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对平山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概况
平山社区位于平山镇政府驻地,省道212南北而过,县道洪平公路东西而跨,东有可目瞰六县的狮山六座峰,西有神话般传说的石牛洞。东临江镇镇,西临石牛村和对河而望的鸣凤村,南临汪岭村,北边与大段村相接。全社区38个村民组,3258人,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900亩,有效灌溉面积1800亩,山场5000亩,社区内有水库2座。森林面积4290亩。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共有党员106,设立总支1个,支部2个,党小组12个。村委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刘李杰和主任程正林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社区自身情况,重点投入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村两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县、镇党委的表彰!
(二)村民受教育情况
社区居民初等教育入学率相对前几年有所提高。社区的平山镇中心小学师资和教育设施达到全镇的前列水平。加之交通的便利,还有大量的生源来自相邻的大塅、大洼等村。另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外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留在家中,老人管不了,便把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地接受教育。使一些适龄儿童没有在社区的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对于社区的留守儿童,社区两委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这些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社区两委在书记刘李杰的带领下,分片负责留守儿童和老人,并不定期的召开情况反馈会议。作为刚毕业大学生的我,主动担任起部分孩子的家教老师。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为他们辅导功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与他们进行交流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很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电话里父母最多的就是钱够不够花,吃的穿的缺不缺,很少问他们与同学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什么事情很困惑等等。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次上。
另外社区进入高中、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外出务工的人数还是没有太多的改观。
(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平山社区两委紧紧围
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牌楼新村为依托,以点带线,切实改善平山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社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康村新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与大段村交界处的安徽省农村综合开发示范区,正进行的绘声绘色。
在“一村一品”工程中,平山社区根据自身的粮食、棉花为主导农业的特点,建成了福宁米业加工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等。并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帮助农民种植粮食、棉花等经济农作物,为农民的致富提供了桥梁和渠道。社区还成立了水稻种植协会、养猪协会,为农民养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村民工作基本情况
平山社区的居民以外出从业为主。其中占多数的为进厂务工,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从事的工作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这部分居民的年收入比较固定,人均年收入2~3万。其次是以家庭为主体的个体户经营,主要是餐营行业、数码产品等的销售。分布在上海、广州、西安、芜湖等地,其中餐营主要是早点如馒头、包子、饺子、麻辣烫等,这部分居民劳动量比较大。每天早晨2点左右便要开始制作早点,其生意的好坏不仅与个人手艺有关,店铺的地理位置对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初的几年,以这种经营方式的确给外出的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每户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但由于
早点制作行业的门槛低、投入成本高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这个行业,使得此行业趋于泛滥,生存、经营难度加大。现在年均户收入5~6万。另有一部分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从事网上生意,这部分人的收入弹性比较大。村民在外工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捐助了大量资金。
(五)治安情况
社区两委一直对本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平山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在我任职这段时间社区两委成功调解了本社区与石牛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纷以及福宁米业有限公司与附近居民应土地爆破产生的摩擦事件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1、产业类型单一。社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所涉及的大部分是农村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比较薄弱。以个体户种植和养殖占大多数,加工行业也未形成规模。
2、文化生活匮乏。平山社区虽然处于镇政府所在地,最大的娱乐只有晚间计生文化广场上的集体舞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集体娱乐活动比较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3、公共设施少。社区公共设施比较少,体育活动设施不健全,公共卫生设施还不多。
4、剩余劳动力转移。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我的几点建议
1、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大农产品加工的力度和深度,并尝试服务行业,开展新农村旅游业试点工程,拓宽行业渠道。
2、充分里利用农家书屋,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鼓励群众来借阅。并用专门的笔记本让村民们写下自己需要而没有的书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特别是对他们生活、工作有益的视频。在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村民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将群众喜爱的黄梅戏、舞蹈等节目搬到居民的家门口。
3、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社区两委组织居民召开专门的讨论会,找出大家最迫切需要的公共设施。在资金的问题上,可以在政府投入资金、村民捐助的基础上,在外商投资时作为一项附加的协议。
4、鼓励地方工厂的创办,大力支持回乡创业者。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加百姓的就业路子。社区两位要进一步加大对留
守儿童的关怀。
这次的调研,让我对平山社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加坚定了我当初选择投身农村的选择。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向社区干部、老党员学习,为平山社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平山镇平山社区居委会书记助理
2011年11月2日
第五篇:民族乡关于民生问题调研汇报
文章标题:民族乡关于民生问题调研汇报
我乡始建于xx年xx月,xx年xx月正式成立乡党委、政府。全乡占地总面积30余平方公里。现辖xxx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x户,xxx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其中汉族占
44、少数民族占56。由于我乡群众全部从贫困地区迁入而来,多数群众都是文盲,思想观念淡薄,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违法乱纪。如抢劫、偷盗等时有发生。自成立乡党委、政府以来,乡党委、政府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在群众中宣传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制度。建乡以来,我乡以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小康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而农村和农民小康的核心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小康的重点和突破点。我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来对待和研究。
一、农民增收的重要性
1.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本乡实际,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围绕“稳粮扩经强三产,种草养蓄抓带田”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为农民创收。这直接关系到我乡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关系到全县经济的大力发展。
2.农民增收,关系到我乡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关系到我乡的社会稳定。因此生态、农业重点产业调整培育工程、劳务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基础建设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等在某种程度上为农民起了创收,增收的作用.3.农民增收,关系到我们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充分实现。农民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只有农民基础和我们党的群众基础牢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牢固,只有农民不断增收,逐步富裕,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得到根本体现。立足本乡优势,坚持走好“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实施“1881"工程,通过“1881”工程的实施,力争实现养殖业收入xx万元,人均xx元,占人均收入的xxx。
二、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
1、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乏力。一是耕地资源极度稀缺制约了农产品产量增长空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二是乡财政的支持能力虽大,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地盐碱较大,植被稀少,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业种植收益不高。四是农民经济基础薄弱,大多数群众刚步入温饱水平,在农业种植以及操作技术学习上投入不足。部分群众对当地水浇地的种植操作规程没有完全掌握,不会用科技改良土地,还存在投入大于收益的现象。五是水利设施破损严重,农业灌溉十分困难。特别是八、九、十支渠下段无法引水,加之又无机井,有近xxx亩土地荒芜。六是农民文化水平低,接受新鲜事物慢,不能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务技能。大多数群众受生活条件所限,无力购买农业机械,机械化生产能力不高,生产效率低。七是生态用水短缺,且用水政策不明确,树木及时灌水受严重制约,树木干枯现象日趋明显。八是农户迁移到点率低,无法解决房屋破损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村容村貌整治效果。九是农业生产面临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农业资源约束加剧,耕地日益减少,水资源缺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农业科研滞后,农技推广应用率不高。
2、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农业生产结构方面,农业产业化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农产品深加工链条太短,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使农产品总量扩张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下降,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较少,收入比重较小;尤其在非农产业方面,发展水平低,较低层次的交通运输、建筑、饮食业等占相当比例,而较高层次的产业如农副产品加工、信息咨询、金融等几乎为空白,在低层次行业上的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3、农民自身素质存在问题。全乡农民收入低,学科学,学知识观念淡薄,导致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占87,部分上学儿童流失较为严重达到6。因此造成大部分农民对市场意识还不够深入,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市场经济条件的需要,对市场的超前预测和有效分析还十分有限,加之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素质较低,大部分农户仅仅只限于追求眼前利益,对土地的投入不断减少,也给较快增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依靠价格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的方法已走到了尽头,新的形势下需要有新的方法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1、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发展
思路,进一步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力争今年全乡劳务输转人数达到xxx人以上,劳务输出收入达到xx万元,人均收入xx元,占人均收入的xxx。(全乡劳力xx余名,户均输转1年以上劳务工xx名,全乡xx人,实现xx万元,人均年收入xx0元,户均输出季节性短工1名,全乡xxx名,收入xx万元,人均收入xx元)带来信息、带来钱财、带来致富门路、带走贫穷。
2、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来增加收入。要以小集镇建设和商业一条街建设为载体,新建商业门点xx户,同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进城经商、流通返运、本乡现有乡村个体门点多方收入,实现二、三产业收入xx万元,人均xx元,占人均收入的xx。(全乡22台机械,2450年/台元,实现收入5.4万元;23户个体门点2500年/户,实现收入5.75万元)。
3、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紧紧围绕“稳粮扩经抓带田”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继续稳定粮食作物面积7960亩,其中:粮食作物6600亩左右,逐步扩大经济作物套种面积,由06年的130亩,增加到今年的1360亩,大力发展以小麦套葵花、小麦套玉米、玉米套孜然为主的带田种植面积600亩,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亩均效益,力争实现种植业收入60万元,人均147元,占人均收入的16.4。(粮食作物(小麦、大麦)6600亩,平均单产440斤,全乡总产290.4万斤,平均价0.77元,实现收入223.6万元,减去物化投入亩均250元{籽种60斤×0.8元/斤=48元;化肥:底肥-二铵40斤×1.3元/斤=52元,追肥-尿素40斤×0.66元/斤=26.4元;机播18元/亩 机收35元=53元;水费66元/亩;农药5元/亩},物化总投入165万元,实现纯总收入58.6万元,亩均88元;若遇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减产亩均收入60元左右,实现纯收入39.6万元;1360亩经济作物亩均纯收入120--140元,实现总收入17.7万元)
4、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建设现代农业归根到底要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纪检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落实治慢工程,抓好“五项建设”达到“四个目标”为实现“翻番升位”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五、几点建议
1.建议教育、卫生等上级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七墩的业务的管理和指导,积极给予政策、经费的倾斜。确保部门业务的正常开展。
2、建议将我乡上报批准为省扶贫困乡,并给予政策倾斜。
3、建议今年继续投资完成我乡八、九、十支渠下段所有渠道改造工程。
4、建议为我乡每年提供一定量生态用水,明确持续生态用水政策和标准。
5、建议对我乡xxx公里乡村主干道路黑色路面铺筑。
二00七年五月十八日
《民族乡关于民生问题调研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民族乡关于民生问题调研汇报。Rz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