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怀化市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怀化市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方针,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湖南省国土资源巡查工作实施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市办法。
第二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制度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国土资源管理的特点与要求,对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动态巡查工作进行责任分解,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其巡查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一项制度。
第三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的责任主体,应成立动态巡查机构,设立动态巡查应急处置中心,对本行政区域内动态巡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违法案件的查处负总责,部门负责人是巡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全面落实巡查人员,实行定员定岗,切实保证巡查工作经费,应向同级财政申报执法监察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动态巡查工和经费落实。第五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按编制人数配齐执法监察人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文明执法。
第六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当根据巡查工作需要,配备和更新巡查车辆、GPS、摄影摄像、计算机等巡查装备和器材。
第七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以村(社区)为基础的国土资源信息员制度,并通过聘请监察专员、协管员、青年志愿者的方式,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全面构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网络。应当建立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协调公安、规划、城管、煤炭、安监、工商、电力等相关部门的巡查联动机制,共同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第八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举报信箱、公开“12336”等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及时举报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属实的,适当给予奖励,并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职 责
第九条 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巡查工作职责:
(一)组织、指导本辖区巡查工作,制定巡查工作实施方案,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工作实施方案应当明确巡查的任务、目标、基本要求等;
(二)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每季度向上级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巡查工作职责:
(一)组织、实施本辖区巡查工作,制定季度工作计划,报上级备案。季度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巡查区域、巡查实施具体单位、巡查基本频率等;
(二)对本辖区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本辖区巡查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每月向上级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管理所巡查工作职责:
(一)实施本巡查区域巡查工作,制定月工作计划,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月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巡查责任区域、巡查责任人员、巡查路线、巡查时段、巡查频率等;
(二)对巡查人员日常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每周向上一级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三章 区域划分及巡查要求
第十二条 巡查区域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土资源特点和违法行为发生规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土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具体划定并绘制成图,科学划分重点区域,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并定期更新。第十三条 动态巡查责任区域共划分为三级:一级巡查区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城市两区和开发(园)区规划区范围,国道、省道干线两侧,矿山集中区域、禁采区;二级巡查区为一般耕地保护区,城市两区规划区以外的乡(镇),城镇、村(庄)建设用地规划区及其它矿区,其它公路两侧;三级巡查区为未被划定为一、二级巡查区的其他区域。
第十四条 乡(镇)国土资源所对本行政区域进行全面巡查,一级巡查区每星期巡查一次以上,二级巡查区每10天巡查一次以上,三级巡查区每半个月巡查一次。村级国土资源信息员协助国土资源所开展本行政区域动态巡查工作,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向国土资源所报告。
第十五条 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负责本行政区域动态巡查工作,一级巡查区每10天巡查一次以上,二级巡查区每半月检查一次以上,三级巡查区每月抽查一次。
第十六条 县(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负责本县(市)范围动态巡查工作,定期检查乡(镇)国土资源所动态巡查工作,一级巡查区每月检查一次以上,二、三级巡查区每两个月抽查一次。
第十七条 开发(园)区规划范围动态巡查工作由各开发(园)区国土资源分局(或管委会指定机构)承担,每半个月巡查一次以上,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报告,并配合做好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第十八条 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负责组织对全市范围内巡查工作的指导和督查,重点组织对一级巡查区的巡查情况 进行抽查和检查,对巡查、检查或抽查中发现的重大违法问题进行立案查处或督办。
第十九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动态巡查的责任区域及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动态巡查责任单位应与巡查责任人签订责任状,重点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巡查范围及面积进行量化,分解到每个巡查责任人。
第四章 巡查方法与处理程序
第二十条 执行巡查任务时,巡查人员不少于2人。巡查人员在核查、制止违法行为时,应当出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证件。
第二十一条 违法行为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巡查人员应向违法当事人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或者《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向当事人、相关单位和知情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对违法现场进行初步勘测。并在巡查发现后的2个工作日内,填报《巡查发现违法行为报告表》,经巡查主要责任人签署意见后,逐级上报具有管辖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立案查处。
第二十二条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经巡查主要责任人审查后,可不予行政处罚。纠正情况,应如实记录在巡查台帐中。
第二十三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巡查人员在巡查、检查或抽查中发现有违法行为时,应现场予以制止,下达《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加强跟踪监管。
(一)接到国土资源所对违法行为的书面呈报后,应于3 日内指派执法人员到现场查勘,违法行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组织依法查处。
(二)违法当事人正在实施违法行为的,应采用快捷方式迅速处置,尽快报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在建违法建筑强制拆除或强行取缔非法勘探、开采矿产资源行为。
(三)属于重大违法行为或者局部地区及行业用地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及时向市国土资源局及同级人民政府书面报告,必要时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致函。
第二十四条 对国土资源信息员反馈和“12336”等群众举报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应及时核查处理。
第二十五条 开发(园)区国土资源分局(或管委会指定机构)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应及时制止;需立案查处的,应在2日内向市、县(市)、区执法监察机构报告,同时报告开发(园)区管委会。
第二十六条 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在检查或抽查中发现有违法行为时,应现场予以制止,并及时通知县(市)、区执法监察大队进行跟踪监管;接到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开发(园)区国土资源分局对违法行为的书面报告,应在3日内到现场核查,确需立案查处的,可以直接立案查处,也可以在5日内交县(市)、区执法监察大队依法查处;属于重大违法案件或者局部区域及行业用地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专题报告,必要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致函。第二十七条 建立全市统一的巡查台帐登记制度。巡查台帐包括巡查区域图、巡查责任表、信息员名册、信息反馈和群众举报登记表、巡查记录表、巡查发现违法行为报告表、巡查发现制止违法行为月报表、巡查情况统计表等基本内容。
第五章 报告与通报
第二十八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月20号上报《巡查发现制止违法行为月报表》,经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季度的20号填报《巡查工作季度统计报表》,并对巡查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报告。每年12月20号前,向市国土资源局报送本年度的巡查工作总结及《巡查工作年统计报表》。
第二十九条 下列重大事项,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巡查发现后的3个工作日内,由执法监察机构提出报告意见,经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报告。
(一)重大典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二)暴力阻挠或不正当行政干预制止、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
(三)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调查处理,向违法行为所在地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提出明确的处置意见,并抄报本级人民政府。
第六章 考核与检查
第三十条 巡查工作应纳入年度单位绩效考核范围。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巡查责任制、巡查人员装备及经费保障、巡查工作规划计划、巡查实施、巡查台帐、报告通报、制止效果、查处案件、管理检查等工作情况。
第三十一条 对巡查工作中发现违反国土资源管理规定行为按规定应报告而不报告,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规定行为不制止、不依法查处以及疏于巡查造成群体性违法或重大违法案件的有关责任人员,严格依法依纪实行问责。
第三十二条 市国土资源局应对本辖区巡查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或检查,检查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年度考核的相应评分依据。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试行办法所称“重大案件”,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报告备案制度》第五条规定的范围及标准认定。
第三十四条 本试行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行。
第二篇:2012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制度
各国土资源所(分局)、局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
为保障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的贯彻实施,全面落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原则,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进一步做好2012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和《**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实施细则》,结合今年我市国土资源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巡查职责
监察大队行使下列工作职责:
(一)组织、指导辖区内土地巡查工作,制定巡查工作实施细则考核办法及每季度巡查工作计划,报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季度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各片区巡查区域、巡查实施具体单位、巡查次数等。
(二)全市划分三个片区,实行片区巡查责任包干制。片区巡查每月不少于两次,每两月实施一次全覆盖巡查。
(三)对辖区内国土资源所(分局)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辖区内巡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五)每周向镇江市国土资源局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矿产资源办公室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负责全市矿产勘查、开采和窑厂用地、取土行为的巡查工作,制定巡查方案、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组织指导、督促各国土资源所(分局)矿产勘查、开采和窑厂用地、取土行为的巡查工作。
(二)每周向监察大队通报一次巡查工作情况,以便于监察大队向上级报告国土资源巡查工作情况。
各国土资源所(分局)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实施辖区内巡查工作,制定月工作计划,报局监察大队和矿产办备案。月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巡查责任区域、巡查责任人员、巡查路线、巡查时段、巡查次数等。
(二)开展辖区内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制止辖区内各类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将土地、矿产违法行为遏止在萌芽状态。
(三)对巡查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每周分别向局监察大队和矿产办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二、工作目标
1.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维护全市土地市场秩序和依法管理土地及矿产资源。
2.及时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3.确保全市无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和重大信访事件发生。
三、工作要求
1.各所(分局)每周巡查不少于两次;每月实施辖区巡查全覆盖,所长(分局长)为巡查工作第一责任人。每周周四下午四点前将本周巡查情况报局法规监察科,遇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2.巡查工作的重点放在“早发现和力制止”上,发现问题,巡查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离开现场,应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制止,并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讲清违法后果及法律责任,同时做好现场勘察笔录,发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督促违法者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进行整改。若制止不住,及时向所长(分局长)报告,所长(分局长)接报告后应立刻与当地人民政府进行报告,并及时赶赴现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所长(分局长)要切实担负起巡查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制止土地、矿产违法行为上动脑筋、想办法,力求工作效果,真正做到尽能尽责,凸现“前沿哨所”的作用。
3.各所长(分局长)对已强力制止,仍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即刻向局执法大队进行现场报告,报告后按执法大队指令执行。
4.对已形成的违法行为,经局领导批准后立案严办,局将按相关规定指定案件承办人,原则上案发镇(区)的所长(分局长)为案件第一承办人,执法大队也将指办案组协助所长(分局长)查办案件。
5.接群众举报,各所(分局)应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调查,确需执法大队直接介入的,执法大队按指令在两小时内到达现场,各所(分局)派人员协助调查。
6.以上的报告尽可能以书面形式,若条件不成熟可先电话口头报告后再补充书面报告。
巡查工作应当及时发现并制止以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1)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
(2)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
(3)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的;
(4)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基本农田的;
(5)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
(6)法律规定其他占用或者毁坏国土资源的违法行为。附件:1.**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实施细则;
2.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考核细则。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日
第三篇:县级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方案
X X 县二○一一年国土资源动态巡查
实
施
方
案
为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圆满完成双向目标任务,为我县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严 格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坚决打击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活动,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维护国土资源利益,为我县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巡查时间、次数
按照省、州动态巡查要求,局机关(法规监察股、执法监察大队)每月巡查(抽查)不得少于二次,乡(镇)国土资源所每周巡查不得少于二次,局机关动态巡查具体安排详见《动态巡查计划》。
三、方法
定期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对违法行为多发区和在违法行为
相对集中时间进行重点巡查,增加巡查次数,加大巡查力度。
四、巡查路线、区域
局机关动态巡查路线详见《动态巡查计划》,巡查区域:重点 是 一级巡查区域,即基本农田保护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城乡结合部,库区周围。乡(镇)国土资源所巡查计划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并报县局,巡查区域:重点是 二级巡查区域,即 基本农田之外的其他耕地,县道、乡村公路沿线,村寨周围,并协助县局对一级巡查区域进行巡查。
五、目标任务
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要求
1、各乡(镇)国土资源所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本乡镇《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施方案》、《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施意见》《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计划》报县局;
2、落实人员、车辆、经费,保证动态巡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3、尽职尽责,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将 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4、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制止、调查取证,写出调查报告、提
出处理意见报县局;
5、督促、检查乡(镇)动态巡查情况,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6、认真落实执法监察各项工作制度,杜绝有案不报、压案不查的现象发生;
7、详实、规范填写动态巡查登记、统计表,按时统计上报动态巡查情况。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第四篇:国土资源执法检查动态巡查适用法律条文
《土地管理法》非法采沙、采石、采矿、取土、建房、建窑
第三十六条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临时用地、非法占地
第五十七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土地使用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与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七十六条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挖损、压占、塌陷破坏土地
第四十二条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非法采矿《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第三条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
一、市、县(市、区)、镇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执法监察队伍,按照依法、及时、有效的原则行使巡查职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国土资源巡查工作。
二、巡查主要实行全面巡查和重点巡查两种方式。
三、巡查区域等级按照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和矿产资源分布范围进行划定。
一级巡查区域为:规划开发区、工业园区、市政府划定的44个工业集中区以及优化发展、鼓励发展工业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城乡结合部、国道省道两侧以及矿产限制开采区。
二级巡查区域为:乡镇(办事处)政府所在地规划办、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乡村结合部、县乡道路两侧和已经依法审批过的用地单位和采矿单位。
三级巡区域为上述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四、执行巡查任务时,巡查人员不少于2人,携带行政执法证件,对确认为违法行为的,当场督促违法当事人立即停止、改正违法行为、制止无效的,应及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或者《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依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五、建立动态巡查登记制度。
六、市局根据执法形势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开展互检互查。
七、各地应当创造条件,加强与公安“110”建立联动系统,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八、建立快速反应和集中行动机制。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报告备案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明确专人负责统计、报告和分析工作。
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人员,要执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09】127号)的规定,认真实行零报告、专项报告和定期报告制度。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实行“零报告”制度。
四、对重大、突发等违法行为实行“专项报告”制度。
五、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总体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按照国土资厅发【2007】221号、苏国土资发【2007】86号等文件规定,“定期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在线上报。
2、省国土资源厅对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实行逐级备案制度。
3、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对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违法用地制止查处情况实行备案制度。
4、国土资源部建立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上报工作制度。
六、定期报告的时间、内容等要求,根据上级最新通知精神及时调整。
七、各县(市、区)局应当在每年1月10日前,总结上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规律性、倾向性的总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设,书面报告市局;市局根据需要,可以要求和县(市、区)局、各分局不定期地向其进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专题报告;下级国土资源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随时向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也可以越级报告或者反映情况。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一、市、县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专人负责受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举报工作,并设立“12336”违法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
二、国土资源所应在村、街居民点设立举报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的聘
请国土资源雷管(信息)员,协管(信息)员应在政治素质较好的干部群众中选用,报县(市)区局备案,每月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名单不向社会公开。
三、市局按照集中登记、归口交办、妥善处理的原则,对通过信访、“12336”、“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违规违法线索反馈子系统”等渠道交县(市)区局、分局核查的违法线索,要求报结果的,除有特定时限外,承办单位应在10日内将核查结果上报市局,案情比较复杂的,核查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月。
四、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承办人员应在向上级书面报告的同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核查结果告知举报人。
五、国土资源部门应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署名举报的,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对外泄露其姓名、住址等情况。对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案件发挥重要作用的举报人,应予精神鼓励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市局对“12336”违法举报电话每月、半年、全年受理的情况,分类分地区在网上予以通报,并对本期违法形势的总体判断、违法特点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作简要分析。
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通报和督办制度
一、市局对各县(市)区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占用基本农田或大量耕地、影响社会稳定及非法采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重大、典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制度。
二、决定挂牌督办的案件,市局向县(市)区局下达《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督办通知书》,并抄送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省国土资源厅挂牌督办案件的办结时限为收到督办通知后的60日内;市局挂牌督办案件的办结时限为收到督办通知后的30日内。如需延长办结期限,应报督办单位批准。
四、市局对已查处到位的挂牌督办案件,处理结果报经局领导批准后,可以在市局门户网站或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开。
五、对重大、典型案件和土地矿产卫片反映的地区总体违法问题,市局应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函告,并抄报市人民政府。对违法用地问题突出、案件查处整改不力的地区,及时约谈当地政府有关领导,通报土地执法有关情况,明确整改意见。
六、市局在必要时可会同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合督办全市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经请示市政府批准,实行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驻地督察”制度,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合力。
七、对交办、转办的国土资源违法线索未能按时反馈核查意见的承办单位,市局予以通报批评;挂牌督办的违法案件,对相互推诿、弄虚作假或者未能按期结案的承办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属地管理制度
一、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辖、下查一级”的原则,实行案件查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制。
二、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市辖三区、新城区、经济开发区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由市局执法监察支队负责查处,各分局应认真履行巡查、监控、制止、报告、调查、取证等职责。依法应当由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辖的除外。
三、因行政区划调整的,以区划调整日期为界限,调整前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仍由原国土资源部门履行执法监察职能,调整后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由现国土资源部门履行执法监察职能,现国土资源部门应协助原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已查处案件的没收、拆除、移交等后续工作。
四、市局可以直接查处全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涉及县(市)区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违法责任人为县级领导干部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督办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五、跨省越界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难以查处或查处不到位的,应在履行职责的前提下,于每季度的挂牌督办案件上报工作中,逐级报告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用于挂牌督办。
六、不属于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查处有困难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报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协助查处或直接查处。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文明执法和廉政制度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着装整齐,在执行职务时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文明执法,秉公办案,在查处违法案件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对涉案当事人、被调查人采取粗暴方式或斥责、打骂;
2、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采取不合法、不文明的方式,侵犯当事人的人格和利益;
3、在执法现场言辞偏激、行为失态,引发冲突和矛盾;依权压人,耍威风,泄私愤。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模范地执行廉政准则,严禁以权谋私。在执行职务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接受涉案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吃请和高消费娱乐活动;
2、接受涉案当事人和有关人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3、暗示或索要涉案当事人和有关单位的财物,暗示或要求涉案单位、人员为本部门、本人及其亲朋好友提供方便和不当利益;
4、在执法和查办案件期间酗酒、打牌、赌博。执法监察人员应严格执行“禁酒令”工作日一律不得饮酒。上下级部门之间一律不准吃请、送礼。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行政不作为和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追究负有责任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责任追究方式分九类:
1、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2、诫勉;
3、通报批评;
4、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5、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6、停职反省;
7、调离执法监察岗位;
8、劝其引咎辞职;
9、责令辞职。
三、行政处分分六类: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四、本辖区内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混乱,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1、发生重大、典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被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或省国土资
源厅公开调查处理的。
2、因履行职责不到位,致使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制止不及时,查处追究不到位,导致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形成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较大的。
3、因国土资源违法问题严重,被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或省国土资源厅列为重点监控连续两年的县(市)区;因国土资源违法问题严重,被市局列为重点监控连续两年的镇(办事处)。
4、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未通过上级验收,导致本级或上级政府被国土资源部约谈或问责的。
5、对群众信访举报、新闻媒体披露、上级督办等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引发群众性事件或多次集体到省或到京重复上访的。
6、明知建设项目用地涉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仍为其办理用地审批手续、颁发土地使用证书的。
五、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以下行政违法行为之一的,应当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追究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的责任。
1、国土资源区域监管责任不落实,动态巡查工作不彻底、不到位;应当发现而未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现违法行为不制止的;应当报告而未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应予立案查处而未在一个月内立案查处的;填写巡查台帐或者录入巡查信息弄虚作假的。
2、在执法过程中,因调查取证不细、认定事实不准、适用法律不当、违反办案程序等原因,导致错案发生或者诉讼败诉。
3、对上级机关或领导交办、督办的案件,逾期不办理又不说明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
4、不按照制定的行政处罚标准或集体审意见下达处罚决定的;应当依法追究违法责任人党纪政纪或刑事责任而未依法依纪提出处理意见并移送的;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而未及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
5、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统计上报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或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的。
6、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或发生其它违法违纪问题的。
六、已经切实依法履行制止、查处职责,并按规定报告但仍然制止无效、查处无法实施的,视为履行了监管职责,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原则上不应承担相关责任。
七、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机构依照干部管理权限,遵循“分级负责、下查一级”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组织实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制度,负责监督、检查考核、受理举报、调查核定和责任追究意见的提出及落实等工作。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保障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建设情况作为全系统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二、各地要将执法监察工作经费纳入财务预算,并予以充分保障。积极争取和改善执法监察工作条件,在执法监察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软件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要给予倾斜,为执法监察队伍配备必需的专用车辆以及通讯工具等有关办案设备。
三、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和工作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全市各级执法监察队伍负责人高配,努力争取执法监察队伍升格。有条件的执法监察队伍可以配备一名同级政治干部,确保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队伍政治素质。
四、执法监察队伍要实行定员定岗,大力强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市国土资源局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业务培训会或执法工作座谈会;安排一次“徐州市十佳国土卫士”和执法监察队伍先进个人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也应有计划、有目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组织培训、互学、考察和调研活动,全面提升执法监察业务能力。
五、为鼓励执法监察队伍“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的奉献精神,并体现对执法人员艰苦工作的补偿,应比照信访工作给予执法监察人员相应的岗位津贴。
六、建立和完善执法监察考核和评比表彰制度。按照职责分明、指标量化、考核有据、奖罚分明的要求,逐步建立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执法监察机构、队伍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严格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进行评比表彰。
七、考核指标主要是:巡查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的情况;以卫片监测图斑为依据的违法案件发案率、报告率、查处率;巡查、报备、信访反馈、督办核实等日常工作是否按照制度要求的期限执行及完成情况;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情况;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县”、“土地执法模范镇”创建情况;“土地执法和信访重点监控镇”排序和整改情况等。
八、执法监察人员工作目标考核由执法监察机构会同人事部门共同组织评比,排名前列的推荐为徐州市“国土资源系统先进个人”或“十佳国土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