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级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建设研究
市级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建设研究
为及时、全面、准确把握辖区内国有建设用地,特别是房地产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实现对每宗土地从开工到竣工的全程监管,对可能形成的改变用途、违约建设、闲置等行为,切实做到早提醒、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有效防止违法违规用地,掌握土地开发利用状态,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我局依托“一张图”工程、电子政务系统、三级动态执法巡查系统等,对建设用地的批后开发利用加强监管。
2012年6月,我局成为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六个试点城市之一,同年7月,我市正式启动该项试点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工作的要求,我局经过反复细致的调研,完成了我市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的需求分析报告,编制了《我市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报部批复通过。
一、建设内容
根据批准的《我市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工作方案》,我局建立和开发了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系统以“一个平台、两项内容、三个环节、四项机制、五个目标”为要求进行展开。以“国土资源一张图应用服务系统”为平台,落实供地政策和强化合同履约为二项内容,抓好建设用地审批后的土地征收、土地供应和供应开发利用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土地供应、预警检查,反馈和督办四项机制,实现土地供应行为规范、土地供应率提高、闲置土地处处置有效、土地利用开发充分和土地利用效率显著五个工作目标。
巡查系统的开发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应用服务系统,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中土地利用审批结果推送到巡查系统,将日常业务、批后监管纳入系统中办理,实现审批系统与监管系统的有机衔接。
巡查系统提供了实时指挥与外业调度一体化、内外业数据一体化管理、业务 指标分析一体化、管理考核一体化等功能和数据汇交一体化。
实时指挥中心与外业调度一体化将指挥中心与外业巡查进行了有机集成,指挥中心将需要巡查地块的信息、巡查要求实时传输到外业PDA上,通知巡查人员;巡查人员也可将外业巡查结果实时上报指挥中心。
内外业数据一体化管理将巡查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规划和土地征收等数据资料实时传输到PDA上,外业将巡查采集坐标范围传回内业处理系统,经过空间分析后,将结果告知外业巡查人员,实现内外业双工实时通讯,完成数据一体化管理。
巡查系统实现了对土地闲置率、开竣工时间、出让金缴纳、土地价格、供地时效、土地交付、开发企业诚信等信息的实时提取、分析和汇总,从微观层面实现了地块的预警与警示分析,分析企业诚信行为;从宏观层面实现了土地利用供应的面积、供应类型的环比、同比分析,有效地调控了土地供应。
巡查系统实现了通过对巡查人员、地块、次数、里程、和结果自动统计和分析,完成了土地利用巡查考核。
巡查系统可接收部土地利用备案系统数据,也可通过接口向备案系统提交巡查结果,实现了数据汇交的信息化、自动化。
二、主要做法
1.建立标准。包括巡查系统数据标准、巡查流程和装备配置标准。通过对2000迄今的土地利用审批结果的分析,对照部土地利用备案系统和巡查试点要求,建立了巡查数据标准,对数据格式、投影参考、坐标系统、属性字段等做了明确规定。完善了巡查流程。按照不同巡查类型要求,结合巡查系统,明确了地块巡查目的、次数、时限、现场调查要求等,建立了巡查流程标准。建立巡查配置标准,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车辆、仪器等配置等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2.共享数据。基于“一张图”实现巡查系统应用,“一张图”中丰富翔实的各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业务数据为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如“一张图”中的征地数据、供地数据支持了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供地率的计算;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的运行又实时更新了“一张图”数据库,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中如开竣工时间、出让金缴纳等数据在批后动态巡查过程中发生变更,会实时同步更新到“一张图”相关数据中。3.集成应用。将巡查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三级动态巡查系统有效集成。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的数据来源于电子政务系统供地业务的运行,在此基础上,根据批后监管、动态跟踪巡查的需要,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对数据进行了扩充和丰富;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某项数据发生了预警或警示等,会自动将该数据推送到我市三级动态巡查系统中,由巡查人员接收数据并进行巡查,将巡查结果上报到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中进行管理和备案。
4.实现互通。实现了巡查系统与全程跟踪管理系统数据相互交换。使用江苏省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系统办理供地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供地信息如合同号等,通过两个系统的接口标准,导入到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中;同理,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数据也可以推送到江苏省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系统中,即两个系统互为补充,可以按需读取对方系统产生的数据,丰富和完善数据基础。
三、取得成效
目前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已经在全市进行试点应用半年多时间,巡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1.动态巡查工作内容全面落实。为落实我市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的各项工作要求,我局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就是在这些制度的保障下开发和建设的。
①项目预警、警示。围绕土地利用履约情况系统预警管理制度,土地利用动态巡查信息系统中设置履约情况预警功能,自动判断、形成预警事项,并自动生成到指定工作人员的督办事项栏中,在输入规定的内容、材料后,系统方自动消除。
②土地供应全程跟踪管理。为落实土地全程跟踪管理制度,市、辖市国土部门建立联网的土地利用动态巡查信息系统,可以分区域、时间,或按宗地查询、督查土地供应和批后管理情况。
建立地块全程跟踪管理卡,国土所和国土监察部门分别进行巡查,对违法违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分别由国土部门或基层政府负责处置和信息录入并上报,形成市、县、所三级国土部门联动,利用、执法条线协同,国土和基层政府共同责任的土地利用管理模式。③土地开发利用信息公示。实施土地开发利用信息公示制度,在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签订后60日内,由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输出统一标准格式的《建设项目用地公示牌》,在项目所在地醒目位置进行挂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动态巡查信息系统同时记录公示牌挂牌时间。
④闲置土地管理。实施闲置土地信息公布制度,根据动态巡查信息系统合同履约管理结果,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闲置土地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⑤土地开发利用诚信管理。建立开发利用诚信管理制度,在动态巡查信息系统中,建立诚信记录管理功能,对竞得土地后不及时签订成交确认书或出让合同、未按合同约定缴纳土地价款、未按合同用地开竣工及有其他违规违约问题的,记入系统诚信管理栏。
⑥土地节约集约考核。围绕土地节约集约考核制度考核为目标,以供地率监管为抓手之一,查清制约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以及未充分利用项目的类型、原因,逐类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2.全程跟踪管理机制基本建立。突出了土地批前的用地评估和土地批后的履约管理两项工作重点,土地利用全程监管机制得到全面加强。一是提出了实行土地转征用前的项目用地专家论证制度,由市发改部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对单层厂房的必要性、投入产出强度、道路场地面积、绿地规模、配套设施规模等进行论证,严格控制用地规模;二是要求建立和实施土地证有效期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履约保证金制度、存量土地处置盘活考核制度、企业用地回购制度等,对土地供应后的履约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监管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信息系统,实现了从单纯的人管地向系统监管的人机交互管理机制转变。
3.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一是供地行为进一步规范,利用“一张图”平台完整的数据体系,把征地红线、出让红线、规划红线、权属红线进行叠加分析,准确把握了宗地性质和权属状况,有效避免了集体土地和权属有限制土地的供应。二是业务办理和批后监管有机结合,以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为契机,我市着力推进了电子政务日常化,日常供地业务和批后管理业务在动态巡查系统中办理后,系统可以实时反映宗地利用情况及其变化,通过系统的预警和督办功能,实现了系统预警管理的全覆盖、业务和管理情况的可监督、土地利用情况查询的 4 现势性。三是存量土地盘活处置步伐加快。我市利用“一张图”工程数据库,建立了土地利用情况判读功能,准确摸清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不足土地,并逐宗建立存量土地卷宗,使得盘活存量土地的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四、下一步打算
对于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我们还只是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下一步我们的工作计划是进一步扩大系统的应用范围,把系统向全市推广应用。二是进一步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完善,方便用户尤其是基层国土所的使用。三是完善和丰富土地利用批后监管的指标和内容,更好的为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服务。
第二篇:2012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制度
各国土资源所(分局)、局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
为保障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的贯彻实施,全面落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原则,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进一步做好2012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和《**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实施细则》,结合今年我市国土资源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巡查职责
监察大队行使下列工作职责:
(一)组织、指导辖区内土地巡查工作,制定巡查工作实施细则考核办法及每季度巡查工作计划,报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季度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各片区巡查区域、巡查实施具体单位、巡查次数等。
(二)全市划分三个片区,实行片区巡查责任包干制。片区巡查每月不少于两次,每两月实施一次全覆盖巡查。
(三)对辖区内国土资源所(分局)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辖区内巡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五)每周向镇江市国土资源局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矿产资源办公室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负责全市矿产勘查、开采和窑厂用地、取土行为的巡查工作,制定巡查方案、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组织指导、督促各国土资源所(分局)矿产勘查、开采和窑厂用地、取土行为的巡查工作。
(二)每周向监察大队通报一次巡查工作情况,以便于监察大队向上级报告国土资源巡查工作情况。
各国土资源所(分局)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实施辖区内巡查工作,制定月工作计划,报局监察大队和矿产办备案。月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巡查责任区域、巡查责任人员、巡查路线、巡查时段、巡查次数等。
(二)开展辖区内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制止辖区内各类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将土地、矿产违法行为遏止在萌芽状态。
(三)对巡查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每周分别向局监察大队和矿产办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二、工作目标
1.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维护全市土地市场秩序和依法管理土地及矿产资源。
2.及时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3.确保全市无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和重大信访事件发生。
三、工作要求
1.各所(分局)每周巡查不少于两次;每月实施辖区巡查全覆盖,所长(分局长)为巡查工作第一责任人。每周周四下午四点前将本周巡查情况报局法规监察科,遇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2.巡查工作的重点放在“早发现和力制止”上,发现问题,巡查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离开现场,应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制止,并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讲清违法后果及法律责任,同时做好现场勘察笔录,发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督促违法者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进行整改。若制止不住,及时向所长(分局长)报告,所长(分局长)接报告后应立刻与当地人民政府进行报告,并及时赶赴现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所长(分局长)要切实担负起巡查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制止土地、矿产违法行为上动脑筋、想办法,力求工作效果,真正做到尽能尽责,凸现“前沿哨所”的作用。
3.各所长(分局长)对已强力制止,仍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即刻向局执法大队进行现场报告,报告后按执法大队指令执行。
4.对已形成的违法行为,经局领导批准后立案严办,局将按相关规定指定案件承办人,原则上案发镇(区)的所长(分局长)为案件第一承办人,执法大队也将指办案组协助所长(分局长)查办案件。
5.接群众举报,各所(分局)应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调查,确需执法大队直接介入的,执法大队按指令在两小时内到达现场,各所(分局)派人员协助调查。
6.以上的报告尽可能以书面形式,若条件不成熟可先电话口头报告后再补充书面报告。
巡查工作应当及时发现并制止以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1)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
(2)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
(3)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的;
(4)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基本农田的;
(5)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
(6)法律规定其他占用或者毁坏国土资源的违法行为。附件:1.**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实施细则;
2.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考核细则。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日
第三篇:县级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方案
X X 县二○一一年国土资源动态巡查
实
施
方
案
为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圆满完成双向目标任务,为我县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严 格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坚决打击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活动,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维护国土资源利益,为我县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巡查时间、次数
按照省、州动态巡查要求,局机关(法规监察股、执法监察大队)每月巡查(抽查)不得少于二次,乡(镇)国土资源所每周巡查不得少于二次,局机关动态巡查具体安排详见《动态巡查计划》。
三、方法
定期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对违法行为多发区和在违法行为
相对集中时间进行重点巡查,增加巡查次数,加大巡查力度。
四、巡查路线、区域
局机关动态巡查路线详见《动态巡查计划》,巡查区域:重点 是 一级巡查区域,即基本农田保护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城乡结合部,库区周围。乡(镇)国土资源所巡查计划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并报县局,巡查区域:重点是 二级巡查区域,即 基本农田之外的其他耕地,县道、乡村公路沿线,村寨周围,并协助县局对一级巡查区域进行巡查。
五、目标任务
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要求
1、各乡(镇)国土资源所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本乡镇《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施方案》、《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施意见》《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计划》报县局;
2、落实人员、车辆、经费,保证动态巡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3、尽职尽责,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将 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4、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制止、调查取证,写出调查报告、提
出处理意见报县局;
5、督促、检查乡(镇)动态巡查情况,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6、认真落实执法监察各项工作制度,杜绝有案不报、压案不查的现象发生;
7、详实、规范填写动态巡查登记、统计表,按时统计上报动态巡查情况。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第四篇:国土资源执法检查动态巡查适用法律条文
《土地管理法》非法采沙、采石、采矿、取土、建房、建窑
第三十六条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临时用地、非法占地
第五十七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土地使用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与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七十六条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挖损、压占、塌陷破坏土地
第四十二条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非法采矿《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第三条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
一、市、县(市、区)、镇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执法监察队伍,按照依法、及时、有效的原则行使巡查职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国土资源巡查工作。
二、巡查主要实行全面巡查和重点巡查两种方式。
三、巡查区域等级按照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和矿产资源分布范围进行划定。
一级巡查区域为:规划开发区、工业园区、市政府划定的44个工业集中区以及优化发展、鼓励发展工业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城乡结合部、国道省道两侧以及矿产限制开采区。
二级巡查区域为:乡镇(办事处)政府所在地规划办、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乡村结合部、县乡道路两侧和已经依法审批过的用地单位和采矿单位。
三级巡区域为上述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四、执行巡查任务时,巡查人员不少于2人,携带行政执法证件,对确认为违法行为的,当场督促违法当事人立即停止、改正违法行为、制止无效的,应及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或者《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依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五、建立动态巡查登记制度。
六、市局根据执法形势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开展互检互查。
七、各地应当创造条件,加强与公安“110”建立联动系统,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八、建立快速反应和集中行动机制。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报告备案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明确专人负责统计、报告和分析工作。
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人员,要执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09】127号)的规定,认真实行零报告、专项报告和定期报告制度。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实行“零报告”制度。
四、对重大、突发等违法行为实行“专项报告”制度。
五、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总体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按照国土资厅发【2007】221号、苏国土资发【2007】86号等文件规定,“定期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在线上报。
2、省国土资源厅对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实行逐级备案制度。
3、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对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违法用地制止查处情况实行备案制度。
4、国土资源部建立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上报工作制度。
六、定期报告的时间、内容等要求,根据上级最新通知精神及时调整。
七、各县(市、区)局应当在每年1月10日前,总结上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规律性、倾向性的总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设,书面报告市局;市局根据需要,可以要求和县(市、区)局、各分局不定期地向其进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专题报告;下级国土资源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随时向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也可以越级报告或者反映情况。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一、市、县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专人负责受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举报工作,并设立“12336”违法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
二、国土资源所应在村、街居民点设立举报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的聘
请国土资源雷管(信息)员,协管(信息)员应在政治素质较好的干部群众中选用,报县(市)区局备案,每月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名单不向社会公开。
三、市局按照集中登记、归口交办、妥善处理的原则,对通过信访、“12336”、“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违规违法线索反馈子系统”等渠道交县(市)区局、分局核查的违法线索,要求报结果的,除有特定时限外,承办单位应在10日内将核查结果上报市局,案情比较复杂的,核查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月。
四、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承办人员应在向上级书面报告的同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核查结果告知举报人。
五、国土资源部门应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署名举报的,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对外泄露其姓名、住址等情况。对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案件发挥重要作用的举报人,应予精神鼓励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市局对“12336”违法举报电话每月、半年、全年受理的情况,分类分地区在网上予以通报,并对本期违法形势的总体判断、违法特点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作简要分析。
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通报和督办制度
一、市局对各县(市)区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占用基本农田或大量耕地、影响社会稳定及非法采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重大、典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制度。
二、决定挂牌督办的案件,市局向县(市)区局下达《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督办通知书》,并抄送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省国土资源厅挂牌督办案件的办结时限为收到督办通知后的60日内;市局挂牌督办案件的办结时限为收到督办通知后的30日内。如需延长办结期限,应报督办单位批准。
四、市局对已查处到位的挂牌督办案件,处理结果报经局领导批准后,可以在市局门户网站或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开。
五、对重大、典型案件和土地矿产卫片反映的地区总体违法问题,市局应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函告,并抄报市人民政府。对违法用地问题突出、案件查处整改不力的地区,及时约谈当地政府有关领导,通报土地执法有关情况,明确整改意见。
六、市局在必要时可会同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合督办全市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经请示市政府批准,实行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驻地督察”制度,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合力。
七、对交办、转办的国土资源违法线索未能按时反馈核查意见的承办单位,市局予以通报批评;挂牌督办的违法案件,对相互推诿、弄虚作假或者未能按期结案的承办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属地管理制度
一、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辖、下查一级”的原则,实行案件查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制。
二、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市辖三区、新城区、经济开发区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由市局执法监察支队负责查处,各分局应认真履行巡查、监控、制止、报告、调查、取证等职责。依法应当由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辖的除外。
三、因行政区划调整的,以区划调整日期为界限,调整前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仍由原国土资源部门履行执法监察职能,调整后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由现国土资源部门履行执法监察职能,现国土资源部门应协助原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已查处案件的没收、拆除、移交等后续工作。
四、市局可以直接查处全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涉及县(市)区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违法责任人为县级领导干部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督办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五、跨省越界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难以查处或查处不到位的,应在履行职责的前提下,于每季度的挂牌督办案件上报工作中,逐级报告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用于挂牌督办。
六、不属于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查处有困难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报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协助查处或直接查处。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文明执法和廉政制度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着装整齐,在执行职务时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文明执法,秉公办案,在查处违法案件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对涉案当事人、被调查人采取粗暴方式或斥责、打骂;
2、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采取不合法、不文明的方式,侵犯当事人的人格和利益;
3、在执法现场言辞偏激、行为失态,引发冲突和矛盾;依权压人,耍威风,泄私愤。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模范地执行廉政准则,严禁以权谋私。在执行职务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接受涉案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吃请和高消费娱乐活动;
2、接受涉案当事人和有关人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3、暗示或索要涉案当事人和有关单位的财物,暗示或要求涉案单位、人员为本部门、本人及其亲朋好友提供方便和不当利益;
4、在执法和查办案件期间酗酒、打牌、赌博。执法监察人员应严格执行“禁酒令”工作日一律不得饮酒。上下级部门之间一律不准吃请、送礼。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行政不作为和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追究负有责任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责任追究方式分九类:
1、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2、诫勉;
3、通报批评;
4、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5、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6、停职反省;
7、调离执法监察岗位;
8、劝其引咎辞职;
9、责令辞职。
三、行政处分分六类: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四、本辖区内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混乱,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1、发生重大、典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被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或省国土资
源厅公开调查处理的。
2、因履行职责不到位,致使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制止不及时,查处追究不到位,导致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形成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较大的。
3、因国土资源违法问题严重,被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或省国土资源厅列为重点监控连续两年的县(市)区;因国土资源违法问题严重,被市局列为重点监控连续两年的镇(办事处)。
4、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未通过上级验收,导致本级或上级政府被国土资源部约谈或问责的。
5、对群众信访举报、新闻媒体披露、上级督办等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引发群众性事件或多次集体到省或到京重复上访的。
6、明知建设项目用地涉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仍为其办理用地审批手续、颁发土地使用证书的。
五、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以下行政违法行为之一的,应当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追究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的责任。
1、国土资源区域监管责任不落实,动态巡查工作不彻底、不到位;应当发现而未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现违法行为不制止的;应当报告而未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应予立案查处而未在一个月内立案查处的;填写巡查台帐或者录入巡查信息弄虚作假的。
2、在执法过程中,因调查取证不细、认定事实不准、适用法律不当、违反办案程序等原因,导致错案发生或者诉讼败诉。
3、对上级机关或领导交办、督办的案件,逾期不办理又不说明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
4、不按照制定的行政处罚标准或集体审意见下达处罚决定的;应当依法追究违法责任人党纪政纪或刑事责任而未依法依纪提出处理意见并移送的;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而未及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
5、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统计上报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或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的。
6、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或发生其它违法违纪问题的。
六、已经切实依法履行制止、查处职责,并按规定报告但仍然制止无效、查处无法实施的,视为履行了监管职责,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原则上不应承担相关责任。
七、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机构依照干部管理权限,遵循“分级负责、下查一级”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组织实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制度,负责监督、检查考核、受理举报、调查核定和责任追究意见的提出及落实等工作。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保障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建设情况作为全系统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二、各地要将执法监察工作经费纳入财务预算,并予以充分保障。积极争取和改善执法监察工作条件,在执法监察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软件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要给予倾斜,为执法监察队伍配备必需的专用车辆以及通讯工具等有关办案设备。
三、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和工作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全市各级执法监察队伍负责人高配,努力争取执法监察队伍升格。有条件的执法监察队伍可以配备一名同级政治干部,确保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队伍政治素质。
四、执法监察队伍要实行定员定岗,大力强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市国土资源局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业务培训会或执法工作座谈会;安排一次“徐州市十佳国土卫士”和执法监察队伍先进个人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也应有计划、有目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组织培训、互学、考察和调研活动,全面提升执法监察业务能力。
五、为鼓励执法监察队伍“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的奉献精神,并体现对执法人员艰苦工作的补偿,应比照信访工作给予执法监察人员相应的岗位津贴。
六、建立和完善执法监察考核和评比表彰制度。按照职责分明、指标量化、考核有据、奖罚分明的要求,逐步建立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执法监察机构、队伍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严格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进行评比表彰。
七、考核指标主要是:巡查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的情况;以卫片监测图斑为依据的违法案件发案率、报告率、查处率;巡查、报备、信访反馈、督办核实等日常工作是否按照制度要求的期限执行及完成情况;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情况;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县”、“土地执法模范镇”创建情况;“土地执法和信访重点监控镇”排序和整改情况等。
八、执法监察人员工作目标考核由执法监察机构会同人事部门共同组织评比,排名前列的推荐为徐州市“国土资源系统先进个人”或“十佳国土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