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策略

时间:2019-05-14 02:1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策略》。

第一篇:简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策略

简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策略

摘要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面对这些风险,务必采取有效策略,规范招投标过程,完善招投标管理,处理好各方之间的关系,为建筑工程招投标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关键词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风险预防策略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面对这些风险,务必采取有效策略,规范招投标过程,完善招投标管理,处理好各方之间的关系,为建筑工程招投标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一、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招标文件不系统。建筑工程招标工作中,招标文件是关键,其是合同文件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具有法律效应。但是,在建筑工程招标中,如果招标文件不完善,会产生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超标文件之间没有相互配合,假如招投标文件没有理清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合理的设置条款,就会出现各个主体互相推卸义务,这样一定会大大降低工程招标管理水平。

2.投标者弄虚作假。在工程招标中,一些投标人为了能够在工程招标中顺利中标,在竞标中常常不实事求是,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采用不真实的材料。以便能在评标中处于优势地位或是具备某种资格或条件。部门企业借助虚假的资料、财务报表或是企业成绩,欺骗应付过关;以很低的价格中标。部分企业借助价格的优势中标,在之后的工程建设时,为了取得经济利益,通常降低施工的质量和施工技术。这样做给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评标者评估不合理。评标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评比和研究投标文件,这是最重要的工作,怎样选择合适的投标人最为关键。然而,在一些评标中,可能会出现好坏倒置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评标人与投资者相互勾结,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是从投标方受益,评标人在具体的招投标中,倾向于某一个投标人者,导致招投标公平公正的原则没有切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最合适的投标人没有中标;评标人素质较低,具体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评标人的素质存在差异,假如评标者不知道评标工作的重点,胡乱评标,就会降低评标的质量,导致招标存在不安全因素。

二、对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所存风险的预防策略

1.招标的流程亟待完善。由于建筑工程招标所牵涉的事项较多且比较复杂,涉及很多的心结工作,因此,为了恰当的处理流程风险,招标者的责任心需要进一步加强,负责招标的人只有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招标工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责任心,对招标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妥善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使招标的时间相应缩短。

2.对投标者的行为进行规范。为了能中标,部分投标人弄虚作假或是借助虚假的企业资料或是企业运行成就,或是利用价格优势,为了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这样会使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恰当地处理来自投标方的风险,可以运用以下方法:首先创建市场信息系统,清楚供应商商品的价格、服务项目等实际内容,以便为具体的招投标价格提供参考;其次,要估计市场行情,为了实现科学招标,要以市场状况为根据,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和对策,以获得招标的主动权;最后,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管理的主要方面要放在对其进行绩效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目标的实现。

3.对评标人进行管理。中标人的评标是由专家来确定的,中标人是不是最合适的投标人,不仅受评标人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影响,而且与评标者的职业素养息息相关。因此,施工企业可以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确定评标人,评标人既要熟悉工程的实际情况,又要具备各类综合知识;要进行职业素质考核,在确定评标人前,要考察其职业素质,保证评标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避免出现评标人和投标人相互勾结的现象。

4.文件技术方面的风险需要规避。在工程招标中,具有纲领性质的文件是招标文件,它具有法律责任,为了防止它发生技术风险,施工单位应该事先采用以下举措:对掌握的技术参数进行一一校对;对各个条款和主体的关系加以协调,以此来确保工程招标按期完成及工程如期竣工,顺利交付使用。

5.招标形式应该因项目而定。就每一个工程项目而言,不同的招标评标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领域,若工程不很繁琐的话,就应尽量使用适用范围较小的评标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施工招标的工作效率,还可以确保招标的顺利进行。然而,标底法的适应性却非常强,它几乎可以适用于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任何一个项目。在进行招投标时,依然要遵守实事求是、灵活运用的原则。例如,就电子招标和投标来说,交易双方需要依靠互联网这个平台来完成招标登记等工作。与此同时,由于电子招投标的成本不是很高,效率也比较高,所以不单有利于防止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的滋生和蔓延,还能降低对资源的消耗。

6.教育宣传的力度有待加强。鉴于对招投标工程项目中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实际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使得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司空见惯。因此,只有通过加大对相应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力度,才可能确保工程项目中招投标规范的顺利实施。教育宣传的对象应该以招投标领域的知名人物为主,就招投标领域中的典型性案例作为例子,不仅可以增加教育宣传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相关主体单位的法律意识。至于那些超过红色预警线的,则要狠抓严打,以此来杀一做百,让他人引以为戒。经过对犯罪者的依法教育及惩罚,来制造声势并发挥其预警的功能。与此相关的各机关部门也应该时刻处于警戒状态,对于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的犯罪率应加强攻速力度与调查水平,以此来切实做好监督整治工作,并加强对招投标时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进而降低职务犯罪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招投标活动时,只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风险预测力度,才可能有效地确保招投标双方的利益。另外,增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监控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手段,可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招投标制度通常是由招标人提出工程条件和要求,邀请投标者参加投标,按照法定程序确定中标人。理论上招投标制度是科学的工程承发包方式,对提高工程质量、实现投资效益、防止腐败和不正当竞争等有促进作用。然而,实际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为了拿回扣,投标人为了中标,会利用各种不法手段,铤而走险,滋生腐败。所以目前我国某些地区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给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埋下隐患。

2.投标人的问题 2.1投标文件的问题

工程投标是为了取得中标和获得项目的施工权,并且保证通过承接工程能获得预期的利润回报。许多投标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也会因为文件中的小失误而被废标。常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投标人没有阅读招标文件的内容,所以没有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编制投标文件,而导致废标;二是投标文件内容不具体,没有针对性,甚至有错项和漏项;三是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之后才送来文件;四是投标书上没有投标人或其授权的代表签字,且没有加盖单位公章等。2.2投标人行为问题

投标人为了取得中标资格、提高中标价格或为了买标、卖标、恶意压价中标,会采取围标、串标、挂靠和卖标,即有多个投标人私底下商定好,采取非正常的竞争手段,一起组织投标。各投标人缺乏诚信,信誉低,弄虚作假,会产生以下问题: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施工时间严重滞后、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甚至给造成国家资产流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3.招标人的问题 3.1招标文件的问题

在招投标过程中,会出现有缺陷内容的招标文件:缺项、漏项及层次错乱等。常见的情况有,内容条款不清楚导致的理解差异以及时间节点安排过紧问题。又如在公开开标之前,招标人并没有对投标人的资格、代表身份和投标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例如,招标公告内容与招标文件存在的主要矛盾体现在对工程概况的描述——房屋总建筑面积、各类工程数量以及采购设备的规格型号等基本信息;有时对工程范围的划分也不尽一致:在招标文件中没有详细的细目和说明,也没有详细的答疑和补遗,造成投标报价不统一,难以评审。3.2开标、评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1开标

在接收投标文件方面,按照法律规定,可以拒绝接收逾期送达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和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负责接收投标文件的人员,应熟悉招标文件中关于投标文件的封装、封面盖章等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应在查验后告知规定并同时允许其进一步修改,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重新递交。3.3.2评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法律、法规赋予评标委员会这些职责和权力,而他们也要依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十七条“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系统地评审和比较,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来进行评标。经过相应的评标程序之后完成评标。

在评标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评标委员会对招标文件中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产生歧义时,要正确解释;对符合性审查为“不合格”的单位,应按照法法规、招标文件中的规定,认真核对其投标文件,并将投标文件保存好,以备查验;评标委员会解散前,有评标委员会度保密工作作进一步要求,并将评标时的各种记录表、草稿纸、文件收回。

下面请随笔者来看一个案例:

2010年5月华东地区某大学,暑期需要将学生食堂屋顶由普通阳光板顶棚换成玻璃顶棚,该项工程通过招投标方式向社会公开进行。工程设计报价为52.5万元,工期为2个月。经过招投标,某单位以次低价41.3万元中标。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招标单位提出要将顶棚玻璃换成双层夹胶玻璃,中标单位则提出如果这样,预算成本必定上升,要求合同价格提升15%。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顶棚材料换成双层夹胶玻璃,整体重量增加,可能会导致支撑部分失稳,于是基础支撑部分必须同时改造,这样又追加投资近10万。而因基础支撑部分的改造,地基部分也随之改造,导致该工程成本进一步增加。而基础支撑部分、地基部分的改造,使得工期拖延,中标单位要求补偿,最后,该项工程工期延迟近1.5个月,总花费了78.6万元,且发现该工程还存在转包现象。在这个案例中,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招标单位在前期招标的组织过程中,事前招标工作不细致、计划不周密,造成招标条件与实际条件不对应,合同不断更改,增加投入,无科学性、严肃性。同时,技术标书编制质量差,参数不足,技术标准、投标范围不明确,从而影响投标报价的准确性。而此案例中还存在明显的中标单位资格审查问题,也体现了资格审查流于形式这一现象。

而投标单位方面的挂靠行为比较明显。在投标过程中,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投标单位会通过利用挂靠单位的资质等证明材料通过资格预审,在中标以后真正承担施工任务的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个体施工队。此案例中的转包行为就印证了这一点。

4.政府行为规范与职能问题

政府在工程招投标中也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纳税人的代理人,又是承包商、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委托人,还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然而,许多招投标出现的问题都与政府有关。第一,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滞后,且有一些法律空白或是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第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约招投标双方的交易,行政干预严重。第三,政府监管不力,甚至因为监管而产生了严重的腐败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小静,企业招标采购中常见问题解析,《中国市场》,2014(38):46-47 [2]张宏利,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常见问题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3]赵璐琳,建筑工程招投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1000-176X(2014)11-0129-04 [4]刘福琴 刘竞祥,建设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其控制措施,《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03期

第三篇:工程招投标管理

1.招标由哪两种形式的区别?a发布信息方式不同,邀请招标是发放投标邀请书,公开招标是资格预审公告b选择范围不同,邀请招标是特定投标人,公开招标是一切潜在投标者c竞争范围不同,邀请招标范围小,数目有限,公开招标范围广,竞争性强d公开程度不同,前者公开程度小,后者公开程度大e时间和费用不同,前者时间短费用少,后者持续时间长,费用高。2.简述编制招标文件应具备的能力?一是有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二是有组织评标的能力 3.简述招标代理机构应具备的条件?一是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二是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三是符合规定条件,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库。4.简述工程项目施工应具备的招标条件? 一是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二是初步设计和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三是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应当履行核准手续四是有相应的资金且资金来源已经落实五是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5.施工项目招标能否限定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为什么?不能,因为招标信息按法律程序需要在指定媒体上公示,有意投标的即可投标,有利于市场竞争。6.施工项目招标程序怎么样的?1.选择合同类型,确定招标方式和方法。2.妥善安排项目的招标日程。3.编制招标文件、标底及及时发布招标信息。4.进行投标人资格预审。5.发售招标文件。6.组织现场勘查进行招标文件的澄清。7.简述资格预审文件的组成?资格预审文件包括资格预审公告,申请人须知,资格审查办法,资格预审文件格式,项目建设概况,以及资格预审文件的澄清和对资格预审文件的修改。8.下面哪些信息会在资审文件中公布,为什么公布?1.各项招标工作截止日期。2.拟使用的合同条件、评价标准。3.项目预期资金来源、预期的支付。4.合同调价的规定。公布2的信息。9.简述招标文件的组成 ?包括招标公告,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工程量清单、图纸,技术标准和要求,投标文件格式,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其他材料。10.标前预备会时间和地点需要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吗?“预备会”和“踏勘现场”应该由招标代理机构负责组织。首先,应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标前会”和“踏勘现场”的时间、集合地点和是否由投标人自带车辆等内容。在发售招标文件几天后,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十五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留出招标人讨论和确定澄清文件的时间)。而后,代理机构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由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设计单位和所以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参加的“标前会”和“踏勘现场”。13.工程量清单三大作用?1.投标报价依据。2.工程结算依据。3.变更或索赔的计价依据。15.招标文件发出后,招标人可以对其再修改吗?可以。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前附表)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招标人对招标文件修改和澄清的内容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17.招标文件发出后,招标人如何书面回答投标人质询?招标人可以书面形式(包括书面文字、电传、传真、电报等)解答,但需同时将解答以书面方式通知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该解答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18.标底有何作用,由谁编制,保密还是公开?(1)使招标单位预先明确自己在拟建工程上应承担的财务义务;(2)给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核实建设规模的依据;(3)作为衡量投标单位标价的准绳,也是评标的主要尺度。由招标单位编制,中标前保密。22.招标文件关于调价的约定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这样约定?(一)工程变更的价款调整(二)综合单价的调整(三)材料价格调整(四)措施费用调整 1.投标文件由哪三类文件组成?投标函(附投标保证金),商务标(投标报价),技术标(施工方案)。2.什么叫技术标,什么叫商务标?技术标包括全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用以评价投标人的技术实力和经验。商务标指的是你完成这个工程所需的费用,包括采购设备、施工等 4.投标文件签署有哪些要求,为什么有这些要求?

1、按照招标文件的需求编制投标文件。

2、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因为招标文件是由招标人编制的希望投标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投标人只有按照招标文件载明的要求编制自己的投标文件,方有中标的可能。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对招标文件规定的实质要求和条件(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做出相对应的回答,不能存在遗漏或重大的偏离。否则将被视为废标,失去中标的可能。5.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由哪些项目组成?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税金。6.投标有效期是什么意思,规定此期限有什么作用?投标截止日期起至中标通知书签发日期止。作用:一方面起到了约束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不能随意更改和撤回投标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促使招标方加快评标、定标和签约过程,从而保证投标人的投标不至于由于招标方无限期拖下去而增加投标人的风险。7.投标有效期内,投标人要遵守哪些规定,承担哪些风险?投标人不得要求或被允许修改其投标文件内容,并且须遵守招标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承担物价和汇率变化的风险。8.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如何开始?开标后,中标的投标人的投标保函立即生效。招标人和中标的投标人在签订合同后履约保函生效。9.投标保证金何时递交,金额依据是什么,有效期多长?随投标文件一并递交。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三十天。10.履约保证金何时递交,金额依据是什么,有效期多长?招标人和中标的投标人在签订合同时随即递交履约保证金。金额为为工程造价的5% ~10%,具体执行比例由招标方根据工程造价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履约担保是在保修期满并颁发保修责任证书后15天或14天退回。11.“ 工程保留金是干什么用的,保留金额是月付款的10%是什么意思,如何提留,约定金额的依据是什么,保留金何时归还给承包商?是为了确保在施工阶段,或在缺陷责任期间,由于承包商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由业主(或工程师)指定他人完成应由承包商承担的工作所发生的费用。从第一次付款证书开始,按期中支付工程款的10%扣留。保留金的款额为合同总价的5%,当颁发整个工程的移交证书时,将一半保留金退还给承包商;当工程的缺陷责任期满时,另一半保留金将由工程师开具证书付给承包商。如果签发的移交证书,仅是永久工程的某一区域或部分的移交证书时,则退还的保留金仅是移交部分的保留金,并且也只是一半。如果工程的缺陷责任期满时,承包商仍有未完工作,则工程师有权在剩余工程完成之前扣发他认为与需要完成的工程费用相应的保留金余款。8.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在投标决策时需要考虑?如何考虑?可行性(考虑自身企业情况,量力而行);可靠性(招标项目的审批情况);营利性(目的就是盈利);审慎性(投标的花费与成功率的问题);灵活性(投标的战略战术)。方式就是:一是针对项目投标,根据项目的专业性确定是否投标;二是倘若投标,投什么性质的标;三是投标中采用什么相应的投标策略与技巧。10.什么是“不平衡报价”采用这种报价有何益处?不平衡报价法指在工程项目预算基本确定后,通过调整内部各个子目报价,以期既不提高总报价影响投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优点是有助于对工程量进行仔细校核和统筹分析,总价相对稳定。1.开标何时开始?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既是开标时间。2.对于国家项目,评标委员会的权限是什么,为什么?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独立进行评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评选出最优的投标方案。3.评标为什么分初评和终评,主要有哪些评审内容?初评是为了从众多标书中,筛选出符合最低要求的标书,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标书,以免在以后的评审中浪费时间和精力。评审内容主要有技术评审和商务评审。4.标底的作用是什么,标底是评标唯一依据吗?(1)使招标单位预先明确自己在拟建工程上应承担的财务义务;(2)给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核实建设规模的依据;(3)作为衡量投标单位标价的准绳,也是评标的主要尺度。不是 6.开标时,主持人要宣布投标书的哪些项目?投标人名

1称、投标价格、工期、附加条件、补充声明、优惠条件、替代方案等。若有联合投标的,宣读联合投标协议书。7.评标委员会主席由谁定,主席表决权和委员一样吗?评标委员会委员推荐选举产生评标委员会主席,主持评标会召开。表决权一样。10.对标价进行算数核算时的依据是什么?按照招标要求的定额计价或者清单计价模式分别采用定额或工程量清单为依据。12.中标函由谁签发,为什么?业主签发。因为中标函就是雇主通知承包商可以进场了的凭据。13.中标函对招投双方意味着什么?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都有法律约束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即成为该项目承包商,必须在30天内和招标人签订合同。15.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对于发展中国家的7.5%优惠报价指什么?当发展中国家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需要国际招投标时,在评标过程中,将非此国家的投标人报价上浮7.5%,再参与评标。1.招标投标:是一种特殊的市场交易方式,是采购人事先提出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与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2.招标人:依法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3.投标人:响应招标人招标需求并购买招标文件,参与投标竞争活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4.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5.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6.自行招标: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自行办理招标事宜。7.代理招标: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8.履约保证:承包商向业主方出具的履约保证承诺。9.暂定金额:指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用于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设备和服务的采购,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工程价款调整以及发生的索赔、现场签证确定等费用。10.投标文件: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的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的文件。11.工料单价法:是以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单价后合计为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以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及相应价格确定(只是人、材、机)`。直接工程费汇总后;另加间接费、利润、税金生成建、安工程造价。12.综合单价法:是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为全费用单价,全费用单价经综合计算后生成,其内容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措施费也可按此方法生成全费用价格)。各分项工程量乘以综合单价的合价汇总后,生成工程发承包价。13.开标:招标活动中公开宣读各投标者报价的程序。14.评标:开标后对合格的投标书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定中标单位的程序。15.定标:也即授予合同,是招标人决定中标人的行为。16.唱标:开标时,公开宣读投标人关于投标人报价、工期、质量、工程项目经理等招标人有实质要求的内容。17.评标委员会:依法组建,负责评标活动,向招标人推荐中标候选人或者根据招标人的授权直接确定中标人。18.18.两段三审:两段指初审和终审;三审指符合性评审、技术性评审和商务性评审。

第四篇: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的分析

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的分析

十个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建筑领域的工程项目施工承发包也经过了了从计划分配任务,到市场自主协调承揽工程施工任务,再发展到现在的有形建筑市场的逐步形成,众多建筑施工企业逐渐适应国家的改革,积极参加建筑施工项目的招标投标,整个建筑施工市场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规范,建筑施工市场在不断增强其透明度,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整个建筑施工市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悖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新情况。为保证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就必须加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纪检、监察、审计机关的执法检查制度,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建筑施工的招投标行为。

2001年以来,国家把建筑市场作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整顿活动,也查处了一些典型案件,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较为混乱的市场秩序。建筑市场整顿从1986年以来几乎年年进行,但建筑市场依然是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区,只不过不同阶段发生在不同类别的人群中。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积重颇深,不是靠权宜之计和“运动战”所能解决的,必须从目前社会大背景及建筑市场运作的制度设计中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规范市场的目的。

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焦点在政府投资工程上,特别是这些工程在招投标阶段“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剥夺了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给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寻租”沃土。目前工程招投标中“违规操作”已经漫延到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且单个环节行为较难认定为违法违规。建筑市场经过多次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违规行为从公开到隐蔽,从个别人“一锤定音”到整个招投标过程不正当的“系列操作”,形成了程序上的合法而实质上渗透着腐败。这种状况不予以整治危害性更大,将使建筑市场处于非良性竞争状态,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且毒害党风和社会风气。针对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将从法规、体制、社会环境以及建筑产品特点、招投标活动运作机制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1、现有法规体系存在弹性空间

目前,建筑工程招投标依据的法规主要是《招投标法》、《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以下简称“招投标法规”)。《招投标法》有些条款规定本身就留给业主或代理机构弹性空间,如第十二条赋于项目业主(自行招标或委托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的权力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条有关不得对投标人有歧视性条款规定第四十条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的条款等。对这些条款的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当事者的道德约束高于法律约束。目前,招投标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对手得分(综合评审法)差距非常微弱,法律提供的微小弹性空间都直接影响评标结果。《招投标法》作为指导我国招投标活动的法律,它应当给各方主体追求效率的空间,但作为政府投资工程,应有更严厉的规章,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平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弹性空间。

2、体制现状提供“操作”可能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体制基本上还是条、块分割,各个法人单位承担项目业主,并按行政隶属关系接受其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为了解决各项目法人单位的专业素养问题,在招投标阶段引入了招标代理制,施工阶段聘请社会监理,并强制性地接受政府监督。从实践来看,建

设市场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萌芽于招投标阶段,招标代理制引入并没有实现工程招投标过程的贯彻“三公”原则。究其原因,是体制问题。现有的建设体制,项目法人都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法人,它是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委托代理人,他们有法律上提供的弹性空间,在执行公务(选择招标代理、资格审查、评标、定标)时,仅有道德的约束,来指导他们为所服务的机构决策。经济学上有个理性人的假设,当他们能以极小的风险(体制设计给他权力,法律提供弹性空间)获得个人利益较大的回报时,道德约束力就显得脆弱。实践中存在领导不干预,经办人员干预项目业主不干预,招标代理人干预的状况,现实地说明了一切。

3、建筑产品特性便于充当“操作”载体

从理论上说,建筑工程作为期货商品,商品品质的预期性特点引起需求者对商品品质的不确定性担忧,因而商品需求者(招标人)更为关注的是商品生产者(投标人)的资信、业绩及可信度。现实中,在项目法人主体层层代理情况下,建筑商品这种特性给代理人“寻租”提供了很好的籍口。一般性建筑产品(主要指变更设计)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由于一个承包合同清单项目众多,工程实施及结算具有一定伸缩度,且工程成本控制及账务处理较具弹性,存在着“黑色利润”空间,这个空间提供了工程项目招投标“暗箱操作”物质基础。从而使建筑市场在宏观上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而在微观上商品需求者又有排斥竞争的内在动力。从国内到国外公共工程建设上都存在这种倾向。

4、诚信经营社会基础尚显薄弱

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阶段,虽然市场经济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作用的结果及传统文化使然,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仍衷情于“权力”。建筑产品虽然牵涉到每一位民众,但它不像家电产品,民众可以自主行使购买和监督的权力,致使家电业必须以诚信经营为本,取信于民,才能获得市场份额。现实中建筑产品采购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招标人、代理人、评标专家委员会)。由于建筑产品招投标的某些内容及过程需要保密,客观上造成了不便于社会监督,减少了投标人因为虚假信息导致投标失败的风险。还有,一个企业由于虚假信息在一个项目投标失败,并不至于遭到像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受到市场驱逐,所以,投标人提供虚假信息参与投标的现象愈演愈烈。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对投标人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核审,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全国统一信息平台整合工作滞后于现实监管需要,也给“暗箱操作”者提供了机会。

5、交易各方主体尚未成为实质上独立运作的市场主体

上面已分析现有体制下,项目业主仅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实质上仅是各级政府的代理人。项目业主的价值取向与掌握的权力,决定着招标代理人不能纯粹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进行招标运作,否则招标代理有可能失去市场。在这种体制约束下,招标代理人从某种意义上,仅是按照业主的意愿帮助业主完成符合法规程序的招投标运作,使业主倾向的中标人合法化。

建筑市场交易各方中重要的主体承包商,在我国就更具特殊性。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个体(包工头)以法人名义参加工程招投标,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承包商体制所决定。建筑施工业作为完全竞争性行业,行业门槛并不高,但进入该行业有政策壁垒资质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施工企业尤其是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仍是国有和集体占主导地位,这些国有企业通过多年改革仍未形成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建筑行业政策壁垒的存在,行业内企业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令行业内竞争日趋残酷,为了生存不得不采用许多不当方式。作为目前国有(集体)企业管理者,他们对现有市场竞争态势必然作出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理性选择——选择对自身风险较小的经营思路。企业自主投标投入大,且有许多公关费用,这对国企来说,无疑是心头的痛,若多标未中,经营者自身就要面对许多公关费用而束手无策,同时令企业陷于困境反之,通过投标代理人,企业开具介绍信,就有一笔收入,中标后还能收取管理费用,将投标风险转移给“挂靠者”。这样企业可以在举步维艰中生存,而企业管理

者不承担个人风险,甚至还可以有隐性收入存在。对“挂靠者”而言,他们不一定具有能力(包括人力、物力)维持一家企业运作;即使有能力,他们也较难在起步阶段就创办一家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再有,即使创办成一家高等级施工企业,维持企业运转所需的管理费用,也令他们承担很大的风险。正是这种思维定势,造成了现在建筑市场中挂靠盛行,甚至出现专以投标谋利的个体。总之,现在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各方交易主体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都被“挂靠者”操纵着。

6、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招投标工作存在难点

从法规上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等监督招投标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施细则。特别是法律规定的歧视性条款较难把握,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极易发生越位和缺位行为,也给招标人(招标代理人)“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机。就组织机构而言,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政府机关越发精简,配置人员更少。目前,我国处于建设高峰期,项目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许多建设项目法人作为一次性业主缺乏工程项目经验,建筑市场必然产生大量问题。面对此种状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的招标办及有形建筑市场,又人为割裂,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监管力量更趋削弱。从行政手段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筑市场,特别是规范业主行为缺乏有效手段,而仅有的手段是惩罚性的消极手段,从理论上说,过多使用消极手段会伤及自身,最终会影响事业的繁荣。

7、评标专家委员会未能实现既定功能

《招标投标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对招投标活动中评标专家委员会的地位进行了界定,减少了项目业主对项目定标的行政直接影响,理论上体现了项目评标的民主化、科学化。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评标委员会并没有很好实现其预定功能。具体原因如下:①按照《招标投标法》对评标专家资格的界定,只有在大、中城市方才有条件建立具有一定容量的评标专家库,合乎条件的评标专家在数量上显得不足;②评标专家从社会各行各业产生,评标专家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专业素养较难把握,特别在库容不足的情况下,合乎法律硬件规定的专家基本都入库,致使专家质量参差不齐;③社会化选拔评标专家的方式,对专家仅有法律的约束,行政上对其约束不力。但由于工作特殊性,即使触犯法律,取证也较为困难,法律约束也不硬。对评标质量而言,主要依靠评标专家对自身的道德约束,道德约束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在目前复杂环境下,道德约束往往显得苍白;④现在招标项目众多,项目规模专业差异很大。对大部分项目而言,代理机构从压缩招标成本考虑,评标时间仅仅有几个小时,在这么短时间内要求评标专家拿出高质量评标成果不现实,往往仅是履行法律上的程序而已。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现有评标委员会充当招投标活动中“橡皮图章”的功能,或评标专家参与“暗箱操作”,针对特定问题作出特定评判的现象就会有客观的认识。

8、建筑工程招投标“黑白合同”盛行

目前在我国工程招投标中,建设单位与招标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搞虚假招标,明招暗定,签订“黑白合同”的问题相当突出。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向会议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建筑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他说,所谓“黑合同”,就是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除了公开签订的合同外,又私下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强迫中标单位垫资带资承包、压低工程款等。“黑合同”违反了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和建筑法的有关规定,极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既损害施工方的利益,最终也损害建设方的利益。在检查中,检查组了解到这个问题不仅相当普遍,而且难以查处。要加强对建设单位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严肃查处签订“黑白合同”等违法行为。要充分认识黑白合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在投资建设项目时要带头遵守法律,同时要改革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按照“建管分离、用建分离”和专业化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建设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此外,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诸如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地区和部门垄断、行政严重干预、投标定标过程控制不严、权钱交易、完整项目被切割、随意更改评标办法、有意压缩编制标书期限、标底缺乏合理性等等现象还大范围地典型存在。建筑工程正是存在以上诸多法规、体制、社会环境、机制及建筑产品本身特性等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暗箱操作”。其操作行为具体体现在招标“游戏规则”的制定,这些规则从发布公告、接受报名、资格预审到投标文件都作出了一系列有倾向性的安排,并且发展到监管部门根据现有法规很难从书面材料上认定其违规行为。各地监管部门等针对这些问题虽然制定了很多规范性文件予以纠正,然而,由于以上深层次原因未能破解,往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场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仍然未能实现完全按照承包商实力或项目管理班子实力进行竞争。

二、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归结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反差:

1、高利润回报与低违规成本的反差。工程项目承包利润比较高,施工企业不惜采取回扣、行贿等非法手段进行“攻关”,从而多揽工程。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对大多数招投标违法行为都规定了“中标无效”的处罚,应该说还是比较严厉的,但由于地方保护或是部门利益的左右,目前对招投标违法行为的处罚相对很轻,多数只是罚款了事。

2、招投标业务高速发展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反差。有形建筑市场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公开招投标各种相关配套措施还不规范,存在不少漏洞和难以操作的地方。

3、高隐蔽交易与低水平监管的反差。场内结果是场外交易的体现,而有形市场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交易隐蔽,往往是在有形市场外一对一地进行,很难被抓住把柄,就算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一些异常行为,也可以凭目前法律法规的漏洞轻易搪塞过去。相比之下,目前政府监督机构的执法水平不高,部门间协调配合薄弱,许多环节管理不严、纪律松驰、漏洞多。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的一些案件来看,发现招投标违法违规案件主要靠因“分赃不匀”而“内讧”的告发。

二、预防和控制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及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招投标行为成为社会热点,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一定成绩。领导指定承包商、明目张胆“违规操作”现象得到扼制,但“违规操作”行为从公开到隐避仍然肆虐于招投标活动中并被披上“合法”的外衣。从目前及发展来看,国有投资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逐渐降低,政府完全可以将建筑业发展的效率问题交给市场(社会投资)。政府投资一般项目招投标在“三公”原则基础上,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在具体运作上对跨入门槛的承包商一视同仁,招投标“游戏规则”增加随机性,保证公平性,以谋取额外的社会效益(避免社会各界的诟病,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使政府投资项目利益最大化。

1、修正法律法规中的漏洞与冲突。我国正处在法制建设的转型期和过渡期,有些法规需要有一个制定、实施、完善、修订的过程。但从提高招投标监管工作质量的角度上看,应该加快法规建设步伐,有些问题应尽早解决,从而保证招投标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招投标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2、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2003年5月1日,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联合颁布施行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以及20o0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大招标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负责人,要组织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的教育,以预防为主,对触犯相关法律法规者给予严惩。另外,在全社会宣传招标投标法律法规颁布的意义。

3、建立检查和处理结果定期公示制度。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必须始终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常备不懈地检查监督,对违法乱纪行为给予狠狠打击,强化处罚措施,依法规范交易行为。招标投标政府监管部门应与计划、土地、规划、工商、纪检、质监、安全等部门互通信息,协同运作,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运作机制。对于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实行“三个一律”,即一律给予经济处罚,一律给予纪律处分,一律公开曝光。

4、严肃法纪,加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的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于已经查出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过程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各有关司法机关应加紧办案,不要久拖不判,这样容易让人民群众以为犯事后,犯罪分子想方设法利用时间退回赃款后从轻判处,给其他人造成一种只要不被抓住,几代人都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以可乘之机,要对一些典型案件依法从重从快查处,由于近几年建筑行业腐败的高发行业。所以,要加大对建筑行业的 监督、审计力度。

5、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对于目前挂靠企业资质比较严重的情况,应当从资质的管理入手,提高对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力度,可以考虑修改相关的资质管理和资质年审规定,加大对允许挂靠的处罚力度,只有让建筑施工企业感到压力,才能真正预防和制止企业资质挂靠行为。

6、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的要求程序办事。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中,明确了各级发展计划、经贸、建设、铁道、交通、信息产业、水利、外经贸、民航等部门和各地规定的职责分工,加大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依法查处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违法行为。

7、加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的过程监控,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在社会各界监督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新闻媒体,要积极鼓励新闻媒体行业更多关注建筑施工行业,群众的监督作用也要积极鼓励,对于提供信索的个人和单位,有关部门的保密措施要作好,并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8、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的作用。可以考虑实行招标代理制,让信誉高、实力强、技术全面的招标机构代理,政府只负责监督,这样,可以避免政府权力的寻租行为,从而使招标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建筑法》、《招标投标法》颁布后,对遏制建筑市场中的不良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上述新问题又产生了。要解决以上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应高度重视,切实贯彻落实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认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从源头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制约措施,进一步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全程式电子网络公开办事制度,进一步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最大限度增加工作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净化建筑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9、主动与国际惯例接轨。改变一些与国际招标规则不一致的政策、运行机制,使我国的建筑企业能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国际竞争,改变我国建筑市场长期封锁、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现状,创造建筑市场较好的对外平等竞争机会与环境。政府直接插手市场,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长期存在的、导致中国建筑领域司空见惯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现已成为众矢之的。

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从业主指定招标到现在的公开招标,可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公开招投标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引入市场公开竞争机制,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建设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特别是防止暗箱操作,加强权力制约,预防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招标投标法》曾一度被赞誉为“阳光法案”。我们还需要加大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宣传力度,增强规范招标投标的意识,同时逐步完善健全的、严格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促进招标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开展,保障工程建设行业健康有

序发展。

第五篇:浅谈当前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模版)

工程建设投入资金大,是社会关心的热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建筑市场工程承发包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到施工企业自己上市场揽取业务,再发展到今天在有形建筑市场参加竞标。由于建筑市场僧多粥少、市场竞争激烈,各施工企业或其代理人为了获取承包合同和利润,采用了许多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建筑市场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近几年查处的大要案情况分析,工程建设领域仍然是腐败的高发区,成为了反腐败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给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2001年以来,国家把建筑市场作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整顿活动,也查处了一些典型案件,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较为混乱的市场秩序。建筑市场整顿从1986年以来几乎年年进行,但没有起到治本的效果,只不过不同阶段发生在不同类别的人群中。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积重颇深,不是靠权宜之计和“运动战”所能解决的,必须从目前社会大背景及建筑市场运作的制度设计中寻找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有效规范市场的目的。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焦点在政府投资工程上,特别是这些工程在招投标阶段“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剥夺了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给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寻租”沃土。目前工程招投标中“违规操作”已经漫延到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且单个环节行为执纪执法部门取证难,较难认定为违法违规。建筑市场经过多次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违规行为从公开到隐蔽,从个别人“一锤定音”到整个招投标过程不正当的“系列操作”,形成了程序上的合法而实质上渗透着腐败。这种状况不予以整治危害性更大,将使建筑市场处于非良性竞争状态,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且毒害党风和社会风气。针对当前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特点:

1、现有法规体系存在人为弹性空间

目前,建筑工程招投标依据的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招投标法》有些条款规定本身就留给业主或代理机构弹性空间,如第十二条赋于项目业主办理招标事宜的权力;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条有关不得对投标人有歧视性条款规定;第四十条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的条款等。对这些条款的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当事者的道德约束高于法律约束。目前,招投标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对手得分(综合评审法)差距非常微弱,法律提供的微小弹性空间都直接影响评标结果。《招投标法》作为指导我国招投标活动的法律,它应当给各方主体追求效率的空间,但作为政府投资工程,应有更严厉的规章,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平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弹性空间。

2、体制现状提供“操作”可能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体制基本上还是条、块分割,各个法人单位承担项目业主,并按行政隶属关系接受其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为了解决各项目法人单位的专业素养问题,在招投标阶段引入了招标代理制,施工阶段聘请社会监理,并强制性地接受政府监督。从实践来看,建设市场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萌芽于招投标阶段,招标代理制引入并没有实现工程招投标过程的贯彻“三公”原则。究其原因,是体制问题。现有的建设体制,项目法人都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法人,它是各级政府的委托代理人,他们有法律上提供的弹性空间,这些代理人在选择招标代理、资格审查、评标、定标时,仅有道德的约束,来指导他们为所服务的机构决策。经济学上有个理性人的假设,当他们能以极小的风险获得个人利益较大的回报时,道德约束力就显得脆弱。实践中存在领导不干预,经办人员干预;项目业主不干预,招标代理人干预的状况,现实地说明了一切。

3、诚信经营社会基础尚显薄弱

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阶段,虽然市场经济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作用的结果及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仍衷情于“权力”。建筑产品虽然牵涉到每一位民众,但它不像家电产品,民众可以自主行使购买和监督的权力,致使家电业必须以诚信经营为本,取信于民,才能获得市场份额。现实中建筑产品采购权集中在招标人、代理人、评标专家委员会手中。由于建筑产品招投标的某些内容及过程需要保密,客观上造成了不便于社会监督,减少了投标人因为虚假信息导致投标失败的风险。还有,一个企业由于虚假信息在一个项目投标失败,并不至于遭到像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受到市场驱逐,所以,投标人提供虚假信息参与投标的现象愈演愈烈。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对投标人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核审,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全国统一信息平台整合工作滞后于现实监管需要,也给“暗箱操作”者提供了机会。

4、交易各方主体尚未成为实质上独立运作的市场主体

上面已分析现有体制下项目业主仅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实质上仅是各级政府的代理人。项目业主的价值取向与掌握的权力,决定着招标代理人不能纯粹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进行招标运作,否则招标代理有可能失去市场。在这种体制约束下,招标代理人从某种意义上,仅是按照业主的意愿帮助业主完成符合法规程序的招投标运作,有的招标代理机构看业主眼色行事,使业主倾向的中标人合法化。

建筑市场交易各方中重要的主体承包商,在我国就更具特殊性。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个体“包工头”,以法人名义参加工程招投标,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承包商体制所决定。建筑施工业作为完全竞争性行业,行业门槛并不高,但进入该行业有政策壁垒资质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施工企业尤其是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仍是国有和集体占主导地位,这些国有企业通过多年改革仍未形成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建筑行业政策壁垒的存在,行业内企业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令行业内竞争日趋残酷,为了生存不得不采用许多不当方式。作为目前国有(集体)企业管理者,他们对现有市场竞争态势必然作出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理性选择——选择对自身风险较小的经营思路。企业自主投标投入大,且有许多公关费用,这对国企来说,无疑是心头的痛,若多标未中,经营者自身就要面对许多公关费用而束手无策,同时令企业陷于困境;反之,通过投标代理人,企业开具介绍信,就有一笔收入,中标后还能收取管理费用,将投标风险转移给“挂靠者”。这样企业可以在举步维艰中生存,而企业管理者不承担个人风险,甚至还可以有隐性收入存在。对“挂靠者”而言,他们不一定具有能力(包括人力、物力)维持一家企业运作;即使有能力,他们也较难在起步阶段就创办一家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再有,即使创办成一家高等级施工企业,维持企业运转所需的管理费用,也令他们承担很大的风险。正是这种思维定势,造成了现在建筑市场中挂靠盛行,甚至出现专以投标谋利的个体。总之,现在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各方交易主体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都被“挂靠者”操纵着。

5、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招投标工作存在难点

从法规上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等监督招投标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施细则。特别是法律规定的歧视性条款较难把握,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极易发生越位和缺位行为,也给招标人(招标代理人)“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机。就组织机构而言,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政府机关越发精简,配置人员更少。目前,我国处于建设高峰期,项目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许多建设项目法人作为一次性业主缺乏工程项目经验,建筑市场必然产生大量问题。面对此种状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的招标办及有形建筑市场,又人为割裂,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监管力量更趋削弱。从行政手段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筑市场,特别是规范业主行为缺乏有效手段,而仅有的手段是惩罚性的消极手段,从理论上说,过多使用消极手段会伤及自身,最终会影响事业的繁荣。

6、评标专家委员会未能实现既定功能

《招标投标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对招投标活动中评标专家委员会的地位进行了界定,减少了项目业主对项目定标的行政人为因素干扰,理论上体现了项目评标的民主化、科学化。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评标委员会并没有很好实现其预定功能。具体原因如:①按照《招标投标法》对评标专家资格的界定,只有在大、中城市方才有条件建立具有一定容量的评标专家库,合乎条件的评标专家在数量上显得不足;②评标专家从社会各行各业产生,评标专家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专业素养较难把握,特别在库容不足的情况下,合乎法律硬件规定的专家基本都入库,致使专家质量参差不齐;③社会化选拔评标专家的方式,对专家仅有法律的约束,行政上对其约束不力。但由于工作特殊性,即使触犯法律,取证也较为困难,法律约束也不硬。对评标质量而言,主要依靠评标专家对自身的道德约束,道德约束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在目前复杂环境下,道德约束往往显得苍白;④现在招标项目众多,项目规模专业差异很大。对大部分项目而言,代理机构从压缩招标成本考虑,评标时间仅仅有几个小时,在这么短时间内要求评标专家拿出高质量评标成果不现实,往往仅是履行法律上的程序而已。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现有评标委员会充当招投标活动中“橡皮图章”的功能,或评标专家参与“暗箱操作”,针对特定问题作出特定评判的现象就会有客观的认识。

建筑工程正是存在以上诸多法规、体制、社会环境、机制及建筑产品本身特性等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暗箱操作”。其操作行为具体体现在招标“游戏规则”的制定,这些规则从发布公告、接受报名、资格预审到投标文件都作出了一系列有倾向性的安排,并且发展到监管部门根据现有法规很难从书面材料上认定其违规行为。各地监管部门等针对这些问题虽然制定了很多规范性文件予以纠正,然而,由于以上深层次原因未能破解,往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场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仍然未能实现完全按照承包商实力或项目管理班子实力进行竞争。

建筑工程招投标行为成为社会热点,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一定成绩。领导指定承包商、明目张胆“违规操作”现象得到扼制,但“违规操作”行为从公开到隐避仍然肆虐于招投标活动中并被披上“合法”的外衣,这些现象启发我们思考现有招投标制度的设计。笔者认为,由于建筑产品特性及招投标活动中人的因素较为活跃,要想从根本上扼制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减少活动中人为的干预,这必然会牺牲一些效率。从目前及发展来看,国有投资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逐渐降低,政府完全可以将建筑业发展的效率问题交给市场,政府投资一般项目招投标在“三公”原则基础上,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在具体运作上对跨入门槛的承包商一视同仁,招投标“游戏规则”增加随机性,保证公平性。这样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使政府投资项目利益最大化。

下载简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析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资本运营在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企业资本运营在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性健康发展,企业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崛起,一是要凭借企业本身的良好经营和管理,二是注重于强化企......

    医院会计管理存在的风险及控制策略论文

    摘要:为了适应医院新型经营机制的改革需求,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与医疗水准,提高经营管理模式转型速度,应当从调整医院内部组织部门的结构划分开始,加强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提升医院的......

    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工程管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工程管理 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工程管理 【摘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的深化,中国的建筑市场开发后......

    工程招投标阶段管理

    工程招投标阶段管理 通过实施工程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确保工程质量、进度、 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使工程建设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各项 管理......

    5021 招投标管理不当风险

    55002211招招投投标标管管理理不不当当风风险险 涉涉及及到到的的法法律律法法规规 1、《招标投标法》 2、《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 3、《工程建设项目货物......

    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文摘要】:工程招投标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建筑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节约了工程投资,提高建设工程质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

    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监管,在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招投标过程和监管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甚至......

    工程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工程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工程等价审计存在着一些风险,都可能引起审计失误,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显著的审计风险。只有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通过防范措施来规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