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善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探讨

时间:2019-05-14 02:3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完善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完善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探讨》。

第一篇:最新完善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探讨

完善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探讨

绵阳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

向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推行的一项重大制度,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公司法》《国有资产法》等法律的规定,是维护出资人权益,克服“内部人控制”弊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98年以来中央和省已在所属企业全面推行外派监事会制度,我市也在今年初向17户出资企业派出了监事会。在推行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总结,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规范外派监事会工作,理顺关系,发挥好外派监事会作用意义重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调研和工作实践,本文拟就推行外派监事会制度实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作一粗浅探讨。

一、中央和我省市州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实行情况

(一)央属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实施情况

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的产生是从1993年出台的《公司法》实行后开始逐步建立内部监事会,1998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稽查特派员条例》并向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1999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修改后的《公司法》规定,国有企业监事会主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机构、部门委派的人员组成,到2000年3月《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出台,明确规定了由国务院 派出监事会,从2000年8月首批27户监事会的派出到今年9月已陆续向117户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监事会,外派监事会制度逐步得到落实和规范。

央属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机构设臵列入国家行政机构编制,监事会主席为副部级,监事为司局级或正处级(职工监事除外),同时在各派驻企业设臵监事会工作办事处。

央属重点大型国有企业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代表国务院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

国务院派出国有企业监事会主要行使4项职权:

1、检查企业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

2、检查企业财务,查阅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及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3、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等情况;

4、检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并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

国务院外派监事会制度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逐步走向完善,监督作用逐步呈现:一是作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主要组成部分的制衡与威慑作用初步形成;二是逐步完成了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转变;三是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已从过去单一的财务报表检查深入扩大到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全面监督检查;四是监事会监督的权威有所加强,监事会对企业领导人任免,经营绩效 考核等重大事项要签署意见,监事会的监督检查报告和成果作为对企业考评重要的依据;五是监事会监督手段得到强化,并逐步探索与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配合,增强了监督效力。

(二)我省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实施情况

对省属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制度和模式基本上是按照中央的做法实施,由省政府或省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向所属企业派出监事会,监事会列入行政机构编制(职工监事除外)。我省向23户所监管的国有企业派驻6个监事会,监事会行政编制30名,监事会主席为副厅级,监事为正处级,按照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管理,其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监事会主要职责按《四川省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办法》规定的职责执行。对监事会的管理由省监事会工作办公室负责。

(三)我省各市州执行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基本情况 我省各市州实行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情况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目前大多都处于初步摸索阶段,按照情况相近大致分4种情况:第一类模式是成都、雅安等市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实行是按照《公司法》、《四川省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办法》的规定,参照国务院外派监事会和省国资委的模式运行,如成都市针对监管的15户出资企业设臵了5个外派监事会,18名外派监事行政编制(主席5名、监事13名),机构列入行政编制,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监事会成员的任命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任命,管理由监事办负责管理。第二种模式是有少量人员编制但机构未列编,监事会的组成人员由相关部门人员兼任,如绵阳、自贡、攀枝花、乐山。第三类模式是设了外派监事会,监事会成员大多由国资委中层以上干部兼任,有少量监事编制或被占用,监事会日常开展工作不多,如宜宾、泸州、遂宁、南充、广安等。第四类情况未向出资企业外派监事会,甚至国资委没有监事会工作机构,这些市州国有企业不多,规模较小。如达州、巴中、甘阿凉等。

二、我市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早在90年代我市就试行向长虹、九洲、绵投等部分国有重点企业派出了监事会主席或监事,进行了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初步探索,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继续。去年,市政府通过并出台了《绵阳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办法》和《绵阳市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工作细则》等文件,决定向17户出资企业外派监事会,设5个监事会,各监事会监管2—5户企业,同时设监事会工作办公室,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今年1月,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正式向17户出资企业派出了监事会,外派监事会制度在我市得到实施,外派监事会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近一年来,外派监事会积极开展探索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积极开展对出资企业的专项检查,取得较好成效。组织开展对出资企业担保工作专项检查,掌握监管企业的担保现状、担保方式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合理化建议。如组织开展了对出资企业的资产出租情况的专项检查,对有的企业部分产权登 记不明确等问题促其及时进行整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目前,各监事会现正在进行对出资企业工程建设招投标及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出资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正常推进。二是积极开展对监管企业重要经营活动的监督。如第一监事会对燃气集团下属热电厂粉煤灰招标执行情况的监督,提出建议意见,确保了企业数百万元的合法收益。三是积极开展对企业财务管理、产权处臵、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检查和调研,发现问题依法提出建议意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第二监事会对九洲集团及下属子公司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研,检查发现有的子公司财务管理不合规、股权转让中有损公司利益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进行了整改。四是监事会积极协调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关系,成为沟通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桥梁,如第一监事会积极协调长虹集团与市财政在资金方面的问题,受到长虹的好评。我市外派监事会制度的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项制度在实施中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监事会机构设臵未列入编制,带来诸多矛盾和困难:

1、监事会主席大多由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调研员兼任,队伍极不稳定,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保证,如第四监事会主席派出不到一年就要更换,十分不利于工作和管理;

2、监事由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兼任,这些人员大多都在各自部门重要岗位上工作,参加监事会工作在时间上和工作能力上都存在较大矛盾冲突,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对监事办和监事会的组织管理也存在较大难度;

3、由于监事会未列机构编制,存在工作经费在财政预算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4、虽有5个有限的专职监事编制,但都未落实到监事会工作岗位,专职监事的职级待遇不明确,专职监事会成员的职业生涯及晋升等问题无明确的规定,难以吸引到优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难以有效调动监事会成员积极性。主要问题是:

1、监事会主席和兼职监事都是兼职的公务员,按照规定,兼职不能兼薪,他们的额外劳动不能得到实际价值补偿,兼与不兼一个样,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提高且队伍极不稳定。

2、监事会工作的成效和业绩与监事会成员薪酬不挂钩,干与不干一个样,而在法律规定上监事会成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与权利保障方面严重失衡,监事会与企业形式上是独立的“外部人”,但是法律所规定的监事会实质上要求的是监事会成员作为的内部人在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工作行为方面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企业的董事、高管人员是一样的,但在薪酬待遇方面监事会成员与企业高管人员差距巨大,权利未能得到有效保障,责任远大于权利,严重挫伤监事会成员积极性。

3、由于监事会成员是兼职,又没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监事会工作考核难以有效,对监事会成员的组织管理和约束无力,监事会工作的开展主要靠他们的自觉性、责任心和工作情绪。

三是监督手段乏力,监督效力不高:

1、监督与被监督存在天然排斥性,国有企业的董事、高管人员接受监督的程度往往取决 于企业负责人对监事会工作的认识、态度和接受程度,认识到位的配合好、监督效力高,否则,企业不主动配合监事会开展工作,监事会流于形式。

2、由于法律法规上对监事会职责定位过于原则,对监事会监督权规定不具体、不细化、钢性不强,因而监管乏力,往往是看见问题说说而已甚至不说,不了了之,造成监事会可有可无现象。

3、对监事会的职权缺乏程序的规定,导致监督权无法落实,如监事会检查企业负责人经营行为,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时,因无钢性的程序性规定而大多都没有落实。

4、监事会的知晓权、调查权落实不到位,存在信息掌握不对称,难以做到全面、深入掌握了解企业重大经营活动信息,有的企业对监事会信息提供不充分,甚至对监事会保密,监事会主席或成员参与或列席企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会议不落实,对企业重大经营情况不了解甚至不知情,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在会上监事会成员无法发表建议意见,成了招牌。

5、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的应用不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多数局限于企业整改层面,有的不了了之,未在企业领导人员任免、业绩评价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结合应用,存在监督无力的问题。

三、完善我市外派监事会制度的设想

针对以上所述我市外派监事会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实行国有企业监事会外派制度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依据《公司法》《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等法 律法规,结合实际,对完善我市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提出如下几点探讨性意见:

1、按照国务院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和省国资委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实施办法,力争将我市外派监事会列入县级行政机构编制,将监事会主席列为副县级实职领导干部,监事列为正科级别编制,逐步完善监事会组织机构。我市经营性国资规模高达1243亿元,仅次于成都市,排在全省第二,且监管对象有长虹、九洲等大型企业集团,健全和完善监事会机构,强化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非常必要、非常重要、非常值得。

2、细化监事会工作规程,将监事会监督职权落到实处,增强监事会监督权威。努力呼吁国家和省及时修订涉及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法律法规,针对普遍存在的带共性的问题如监事会监管职权难落实到位,机构设臵不统一规范性,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将有关法律法规更细化,使之有更好的操作性。要明确赋予监事会的主要职权:①明确赋予外派监事会对出资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权,企业年终财务报表的审查权应交由监事会负责,把监事会或主席对企业财务报告审查签署的意见作为年度业绩考评依据;(根据监事会《暂行条例》第五条)②对企业的绩效考评、薪酬和奖励等方案应由监事会主席签署意见后上报国资委委务会确定;(根据暂行条例第五条一款)③对企业班子成员的任免应事前征求监事会意见并由监事会主席签署意见;(根据暂行条例第四条)④对企业重大资产处臵应征求监事会意见;(暂行 条例第五条第三款)⑤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离任审计应由监事会组织进行。

3、整合企业监督力量,强化监事会监督手段。目前企业监督机构众多,但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人浮于事,监事会监督手段不强,虽可按规定必要时聘请财务审计中介组织介入检查,但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日常大量的监督检查工作难以高质量有效完成,监督效力不高。应探索将企业几方面的监督力量整合起来,可从整合力量提高效能的实际出发,将企业监事会与审计,纪检力量整合应用,集中力量重点监管。在实际工作操作中,有的企业已这样做,效果非常好,如绵投控股集团就将监事会、审计、纪委整合为监督审计部门,长虹股份公司就将监事会与审计部合并一块,增强了监事会监督手段。九洲集团将监事办、审计部、法务部三合为一,大大增强了监督效能。我市在建立和完善企业监事会制度中应探索对企业监事会与审计等监管力量的整合、监事会如何借助审计、纪检监察手段强化监督,逐步建立一支高效能的企业监督机制和力量。

4、建立健全和完善监事会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监事会成员工作积极性。监事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极不对等,严重挫伤监事会成员工作积极性,监事会工作是他们额外劳动的付出,责任大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受挫是一个带共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

1、政府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责任重大,岗位特殊,常年在国有企业第一线工作,工作岗位具有企业特性明 显,不能仅按一般党政机关一般岗位公务员待遇对待,应力争对监事会成员设特殊岗位津补贴。

2、监事会肩负重要的监管职责,我市监督的国有资产高达1243亿元,他们的工作成效事关重大,应当加强对其工作绩效的考核,并规范约束其监督行为,建立对监事会工作业绩的考核奖励非常必要,通过考核,奖勤罚懒,激励先进,调动监事会成员工作积极性,因此需继续力争实施外派监事会考核奖励办法。

3、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专职监事人员级别、职级升迁考核奖惩管理办法,使专职监事工作有前途、有奔头、有希望,培养和稳定高素质的专职监事队伍。

四、加强监事会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1、加强监事会工作办公室工作。监事会工作办公室负责外派监事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外派监事会工作。在现行体制下,对外派监事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面临着诸多矛盾,工作任务重,专业性要求高,难度大。要选拔好组织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具有较好的财务审计、法律和企业管理等经济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干部到监事会工作办公室工作。

2、加强外派监事会工作组织协调。外派监事会受托于出资人行使对企业的监督职权,要对政府负责,也要对要对国资委负责,要对企业进行监督,监督权的行使涉及诸多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又要面临各方面的关系,要加强协调:(1)加强外派监事会与政府关系的协调,政府是地方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外派监事会受托于出资人行使监督权,要对政府负责,监事会工作制度的建 立和完善要及时报请政府审核通过,重大事项和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政府并征得政府意见,监事会主要工作动态也应以简报或专报形式报政府掌握,使监事会工作体现出资人的意愿,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协调好外派监事会与国资委的关系,加强国资委对外派监事会的领导和支持,配合好国资委的工作安排,重要政策文件规定在出资企业的贯彻执行,国资委的重要活动事项,重要会议等,监事办及时传递到各监事会,及时通知监事会参加,便监事会成员及时掌握了解国资动态和意图,将国资委的有关精神贯彻到监督工作中去,配合国资委工作要求开展监督;(3)监事会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外派监事会与监管企业的协调和沟通,督促相关企业积极配合和接受并支持监事会开展工作,为外派监事会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及时提供需要的有关信息资料,尤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监事会工作办公室要注意加强协调,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4)监事会工作办公室要积极协调解决落实外派监事会工作经费,为监事会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为监事会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3、建立监事工作考核机制,加强监事会的管理。要解决监事会工作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应当建立监事会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针对监事会工作性质、工作责任、业绩表现等制订考核办法,对监事会工作业绩进行客观评价。如监事会开展检查的情况,发现问题及问题的大小,提出的建议意见,取得的成效等都能客观反映出监事会工作业绩。根据考核情况给予表彰奖 励,激励先进、调动监事会工作积极性。建立考核机制、有利于强化对监事会工作的管理,有利于推动监事会工作履职尽责。

4、建立监事会成员的培训学习制度,提高监事会成员监督能力。外派监事会工作岗位特殊,法律赋予的监事会成员责任和义务重大,监督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同,情况复杂,要有较高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求监事会成员要具备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经济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外派监事会工作是一项特殊性的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对监事会成员的培训和学习、建立学习培训计划和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强化对监事会成员的培训,使他们熟练应用政策法规和专业技巧去开展监督,懂得怎样去监管,怎样发挥好监管作用,怎样处理好监管中存在的复杂问题,不断提高和完善监事的能力和监督水平,取得较好监管成效,达到外派监事会强化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

参考:

1、省、各市州外派监事会制度情况

2、《公司法》《国有资产法》有关监事会权责条款

3、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和四川省《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第二篇:关于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思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日期:2010-05-12 我来说两句(0条)

我国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以下简称监事会)制度从1998年3月至今,已走过了12年的历史。多年实践证明,监事会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探索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督体制的成功实践,在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监督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十余年来,监事会制度始终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环境相适应,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和完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一是本着对出资人负责的态度,形成了一套客观公正的监督模式;二是及时揭发了一批重大违法犯罪案件,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三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四是完善了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促进了监督与管理的协同配合;五是建立了一支懂企业、会查账、作风硬、可信赖的高素质监督检查队伍,为履行监督职责打下了良好基础。

监事会制度面临挑战

虽然监事会工作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复杂的客观环境等原因,监事会在监督检查工作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

一是日常监督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已达成共识,但缺乏具体操作方法。客观地讲,目前的监督检查工作已经意识到了将日常监督和集中检查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并做了许多改进工作。但遗憾的是,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结合状态还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是监督反馈机制已基本建立,但时效性尚待提高。根据现有资料和调研结果发现,目前的监督反馈机制已经基本建立。对于在日常监督和集中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进一步研究并最终反馈到企业中去,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但是,调研结果也表明目前反馈机制的时效性并不理想。有些事项需要监督两三年才能写出一个比较完善的综合报告,今年的问题可能得等到两三年以后才能被提上解决落实的日程——过了这么长时间,问题可能已经失去了针对性。

三是监事会监督轮换制度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目前,监事会办事处实行每三年一轮换的轮岗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们往往是好不容易刚刚对某个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就要轮换到其他行业,又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熟悉新行业。因此,目前的轮换制度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一是在轮换周期上,应合理延长;二是在轮岗时,应考虑到行业相关性和监事的专业背景、行业背景等因素。

四是监事会办事处各自为政,未建立相对统一的工作规程。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监事会各办事处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各办事处之间几乎是“背靠背”,基本各自为政。由于三年一换届,每届监事会新上任,企业又要重新提交资料,重新适应新一届监事会的工作方式和规程,增加了企业的工作量和配合难度。五是尚未建立对监事会办事处及监事的激励约束机制。监事会办事处工作人员是监督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行为能力和监督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监督检查的效果。然而,目前的监事会办事处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无法充分激发监事的工作潜力。因此,如何根据监事会工作和监事会队伍的特点,实行科学有效的“激励管理”,完善监督人员的激励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监事会监督模式创新的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在理论上,大家认识到当期监督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上,对于监事会如何定位?怎样进行当期监督?如何在现有人力情况下保证监督的有效性?还缺乏具体研究。当期监督就是要实现日常监督和集中检查的有机结合,提高监督检查的效率,达到监管目标。而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绩效激励是保证目标实施的基础条件。

一是要建立适应当期监督的组织结构,提高适应性。在实行当期监督模式下,以前单一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监督检查的要求。在现有的人员编制和人员结构下,不仅要达到日常监督快速反应,还要充分体现集中检查的专业化和全面化。在日常监督模式的组织结构设计中应充分发挥重点联系人的优势,深入企业内部了解情况,对重大事项提前介入、全程监督,监事会主席对所监管企业采取巡回监督,主要处置重大事项,强化日常监督的时效性。

二是梳理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办事处的规模由以前的小办事处转变为大办事处,监督检查的组织结构也不再是单一的组织模式,工作内容更繁杂。以前关于监督检查的工作流程要么缺失,要么不成体系,造成工作中的诸多不便。对于日常监督和集中检查的计划制定、监督手段、实施方法和结果运用等关键的业务流程应重新进行梳理和设计,制定办事处内部的管理流程,明晰流程中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把握关键控制点,使工作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建立激励考核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长期以来,外派监事多是国家公务员,主要是凭着自觉性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励约束机制欠缺。而且在对监事的工作业绩评价标准上过于笼统,标准不明确,影响了监事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采取自我约束激励、技能培训、优化薪酬结构、绩效考核和晋升挂钩、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种激励手段,调动工作积极性。

第三篇: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机制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与整合企业监督资源

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监事会作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一种现代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特殊类型,是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监事会成员的构成和选任、承担的特殊使命以及监事责任制度都与一般的监事会不同。国有企业监事会要想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特殊使命,必须要在不断完善自我和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监事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整合企业各种监督资源,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公司监督体系,使监督服务于公司效率的提高和股东(含中小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下面,笔者就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机制的完善予以探讨,以期能为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含义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实质是监事会是受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委派,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检查,对所派驻企业“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实施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维护出资人权益。

(一)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内容

1.监督的前提:受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委派,代表出资人利益,对出资人负责。

2.监督的重点:对出资人所出资企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检查,对所派驻企业“三重一大”等

重大事项,不干预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3.监督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等。

4.监督的目的:维护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监督的纪律:依法依规履职,遵守“六要”、“六不”的行为规范。

(二)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特点

1.国有企业监事会具有外派性质,比内设监事会更加独立和客观,更能强化“出资人监督”,提高监督的层次和权威性,使监督内容更全面。

2.出资人派出的监事是专职,比兼职更深入和专业,监督工作更经常化和规范化。

3.《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国有企业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强化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能更好地处理监督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4.监督主体明确且人格化,监事会成员面临“监督失察”的风险压力,所以更尽职尽责。

5.监事会实行集中管理,便于经常相互交流与研讨,规范化的业务管理,使得各监事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的各届监事会之间形成了相互激励与制约,促进监事会队伍建设。

二、国有企业监事会的运行现状

在我国,公司制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都设有监事会。国有企业设立监事会,是体现国家作为出资人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区实行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始于2007年4月份,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骨干企业监事会派驻暂行办法》的规定,自治区国资委目前已向21家监管企业派出了五个监事会,每个监事会负责承担4-5家企业监事会工作。四年来,各监事会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为国有企业规范化管理,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国有资产“守门人”、真实信息“报告人”、经营风险“预警人”的作用。虽然四年来监事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监督检查工作及制度建设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公司法人治理文化意识淡薄,对监事工作认识不足

目前监事会制度在国有企业难以真正达成经营决策(董事会)、执行(经理)、监督(监事会)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部分国有企业董事会、经营者,对监事会工作作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还不足,甚至认为监事会可有可无,监事会的存在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由于监事会实施当期监督,主要任务是财务监督及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由于监事会的“不干预、不参与”原则,监事会侧重于及时提醒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防范于未然,做好经营风险“预警人”,即使企业出现问题,监事会只能向出资人汇报,并没有处理权,造成社会及一些领导对监事会的作用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监事会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国有企业面宽链长,监事监管力量不足

由于国有企业下属企业数量多、覆盖范围宽,如我们第四监事会派驻的四家企业下属三级及以上的子企业多达150多家,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交通基础建设与运营、现代物流、土地收储与房地产开发、金融、贸易、国际合作等产业,业务覆盖面宽,管理链条长。而监事会成员共4人,下属子公司虽然均建立了监事会,但除了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外其余均为兼职,且一人身兼数职,部分人员履职能力弱,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导致监督工作很难深入,且国有企业企业大量的投资、担保、融资、经营行为大都发生在下属子企业,使专职监事较难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直接影响了监事会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监事会监督手段缺乏必要保障,监管环境有待改善

在监事会的监管实践中感觉到监事会或监事职权不全,法律只给了监事会和监事“说”的权力,而没赋予其“行动”的权力。如监事会可以对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请求纠正,但对不予纠正的法律后果却未作规定,以致监事会权能不全,起不到约束作用;也没有出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监事会监督不配合、不按要求纠正的具体追究政策措施,监事会履行职责的权威性不够。

(四)监事会监督缺乏高效的操作方法、监督反馈时效性尚待提高

目前监事会的监督检查工作已经将日常监督和集中检查结合起来了,监事会也做了许多改进工作,但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结合状态还有待完善,如何提高监事会的高效监督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监事会的监督反馈机制已经基本建立,对于在日常监督和集中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进一步研究并最终反馈到企业中去,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但是,目前反

馈机制的时效性并不理想,有些事项需要监督长时间才能写出一个比较完善的综合报告,时间一长,一些问题会失去针对性和时效性。

(五)监事会队伍激励约束机制欠缺,监事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四年来,国有企业监事会通过不断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监管途径和方法,整体的业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方面,相对监督对象整体还是偏弱。目前,专职监事的考核均参照公务员的考核标准,由于监事业绩评估体系不健全,对监事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通常“监”与“不监”并无多大区别。监事会专职监事是监督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行为能力和监督水平直接影响着监督检查的效果。然而,目前的监事会办事处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无法充分激发监事的工作潜力。

三、建立监事会保障体系,整合企业监督资源

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机制的完善,既要加强国有企业监事会自身的制度建设,更要从监督资源整合的视角出发,加强监事会与公司监督资源的整合,通过各种监督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整个监督机制的系统功能,促进整个监督系统功能的优化,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目标。

(一)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监事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还存在不少漏洞,影响了监事会的监督效果。因此,为确保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的有效性,应抓紧建立以《公司法》和《暂行条例》为核心的完善的国有企业监事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监事会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与整

个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协调与配合,既要确保监督检查过程中监督权的有效实施和监督权的保护,也要确保监督检查后监督权的实施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制度效用得以充分发挥。

1.赋予国有企业监事会独立的法律地位。

《暂行条例》明确赋予监事会对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进行监督的职权,然而监事会能否有效的行使监督权,在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由于独立性是监事会制度的灵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是监事会有效履行监督职能的根本前提,在法律中应进一步明确监事会是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的专门机构,并明细监事会监督权限,保护监事会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检查权,不受其他部门、人员的干涉,为监事会积极执行监督职能提供法律保障。

2.赋予国有企业监事会与其职责相适应的各项权力。

为了确保国有企业监事会通过监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必须对监事会本身的功能进行优化,赋予监事会与其职责相适应的各项权力,在法律上赋予国有企业监事会充分知情权和话语权。通过赋予监事会完全、彻底、及时的知情权,规定企业向监事会提供完整、真实信息的义务,并规定企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法律责任,以保证监事会监督职能的有效行使。同时在法律上赋予国有企业监事会一定的执行权,监事会针对企业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所提出的建议应当得到有效地执行,只要提不出相反的证据和正当的理由必须予以执行,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及监事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对国有企业监事会及监事约束机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业监事会监事缺乏明确的义务性规定,同时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业绩考评机制。为了确保监事会充分发挥监督效能,必须建立国有企业监事会监事业绩考评机制,以此约束监事会及其监事的监督行为,使之真正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国有企业监事会的业绩考评机制要以监事会的检查报告和工作成效为重点,考评应当包括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三个方面,并将监事会及专职监事的薪酬与被监督企业的监督检查成果适当挂钩,适当增加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干部的任用和提拔上给以专职监事足够的晋升空间和晋升渠道,使得国有企业监事队伍趋于专业化和稳定化。

(二)推进国有企业监事会与企业监督资源的整合

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曾指出,“要充分发挥监事会、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机构的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 然而,各个监督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不同的考核体系,怎样才能整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应创新监督机制,构建“职责明确、信息共享、职能互补、整体联动”的监督体系,健全监督网络,建立监事会快速反应机制,使监督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1.合理设计监督体系制度框架。国有企业监事会应主动关注整合企业监督资源,理顺监督线条,探索解决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监督部门众多,监督业务重合,多头管理的难题,可以建立以监事会、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资源组成监督体系,由国有企业监事会统一领导协调各监督部门,并推进国有企业监督资源的合署办公,为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目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现了集团监事

会工作部与审计部的合署办公,国有企业监事会在实施重大事项的监督时,能综合运用其监督资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优势互补,减少了监督成本,提高了监督效率。

2.职责明确,合理设计监督部门职能分配。监事会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法定的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对董事、经理层决策、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是党的专门监督机关,担负着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等职责。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和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监督的对象和内容上,各监督部门职能和目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互补性,建立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应结合企业实际,设计好监督职能分配,各项监督职能有机结合,达到整合监督资源。

3.信息共享,建立各类监督信息交流共享的工作机制。在监督体系内建立工作制度、监督方式和技巧、监督检查情况等各类监督信息的相互通报、相互反馈和相互交流的工作机制,完善系统内外沟通协调机制。国有企业监事会应强化重点联系人制度,在派驻企业建立监督工作信息员制度,形成渠道畅通、反应灵敏、反馈及时的信息网络,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改进监督工作方法,提高监督资源整合水平。

4.职能互补,整体联动。注重把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结合起来,赋予传统监督主体补充性的新职能,增强各监督主体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各监督部门各个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企业重大问题上的监督,特别重视对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如要依法对企业负责人履职、企业“三重一大” 事项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完善经营

责任审计制度。注意发挥监督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实施重大事项的监督时,各类监督主体协同监督、整体联动,形成一体化运作,提高监督效能。

5.运用监督成果,切实提高监督实效。实现监督成效,关键在于落实,重点是整改效果及责任追究。要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对于考核不称职、审计发现严重问题、监督发现严重怠于履职的经营者,要及时予以处理;对经营不善、或因失职渎职造成资产重大损失的经营者,应及时予以解聘,对重大经营失误负主要责任及违法违纪的领导人员,追究其经济、法律责任。派驻企业对监事会等监督部门提出的的意见,要高度重视,对提出的企业存在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国有企业监事会应及时督促企业对监督成果的落实情况,加强对企业整改情况的督促和检查。

国有企业监事会在完善的国有企业监事会保障体系下,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机制的优势,通过监督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权威,努力使监督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能力,监督工作转化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监督成果转化为企业降本增效能力,真正实现对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员经营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实现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作者:凌云 2012/2/21 南宁

第四篇:国有资产外派监事会制度

浅谈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

摘要: 外派监事制度作为监督制度的一种,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构的主要特色之一。从1998年至今,外派监事会制度在国有资产管理尤其是国有企业监督上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在各地的实践中,外派监事会制度进行着渐进式的探索与完善。但现阶段的外派监事会制度仍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相信,它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外派监事会制度

目录

第一章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基本信息

第一节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第二节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主要职权

第二章 我国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功能

第三章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问题和完善方向

第一节 国企外派监事会制度存在问题

第二节 完善国企外派监事会制度

第一章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基本信息

第一节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一、基本概念:

我国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从1998年3月颁布至今,已走过了16年的历史,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探索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督体制的成功实践,在国有企业监督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外派监事会制度是我国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目的是维护出资人权益、规范企业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了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从现行监事会工作实践来看,外派监事会是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的重要形式,具有鲜明的权威性、独立性、综合性、连续性、及时性的特点。

二、发展历程:

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的产生是从1993年出台的 《公司法》实行后开始逐步建立内部监事会。1998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稽查特派员条例》并向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

1999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修改后的《公司法》规定,国有企业监事会主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机构、部门委派的人员组成。

到2000年3月国务院第283号令《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出台,明确规定了由国务院派出监事会,标志着国家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制度的正式启动。建立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的监事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强化国有资产监督并使之保值增值的重要措施。

十六年来,监事会制度始终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环境相适应,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和完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

第二节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主要职权

国务院派出国有企业监事会主要行使4项职权:一是检查企业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二是检查企业财务,查阅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及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三是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等情况;四是检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并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

第二章 我国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必要性

在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中,经营的专业化须有监督机制相伴而生,监督作为管理的共生要素必然存在。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的需求、公司管理的需求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三个方面。

一、股权结构的需求:

我国的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往往国有股独大。国有股独大的情况使国有企业难以像其他企业那样行使市场退出机制,其他的股东也无法约束经营者。决策制衡机制的缺失使得国有企业中道德风险较大,大量侵犯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案件发生。决策制衡机制的缺失,需要具备专职的外部监管人员增强监管。因此,外派监事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国有股独大的共生条件,只有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实施才能使得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摆脱不平衡的状态。

二、公司管理的需求:

在公司管理中,西方国家主要采用董事会制度中的独立董事来对执行董事制衡,以此来防止内部人控制。2005年国资委在中央企业中推行董事会试点。但是我国“一把手”管理文化浓郁,独立董事大多是由大股东推荐并选举的,使得外部董事制度很难在企业内部产生决策制衡。既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制衡机制有限,那么国资委作为出资人派驻监事进行点对点的内部监管,就迎合了防范内部经营的道德风险的需求。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刚刚起步,市场监管体系弱,很难对国企经营者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考核评价企业经营者的客观、准确、科学的标准体系缺失,激励、约束、监督机制有待规范和完善。这都迫切需要在现阶段由政府代表所有者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而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从制度架构上打破内部人控制,确保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保障国家作为大股东的投资收益、资产增值、资金投入、聘任决策等权益落到实处,是维护国家作为所有者利益的较好组织形式和制度创新,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功能

外派监事会制度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为了适应不断改革深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改进、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的监管形式,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外派监事会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初步显现:一是有效解决了出资人监督缺位问题,科学确立国家与企业关系,规范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二是促进社会观念的进步,确立现代管理的原则;三是作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制衡与威慑作用初步形成,独立性得到了很大加强;四是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促进企业管理的加强与完善,防范企业重大风险的作用日益明显;五是外派监事会作为企业与国资委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和沟通的桥梁作用发挥明显,监督检查报告和成果的运用得到了加强,监督检查成效显著,有效防治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章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问题和完善方向

第一节 国企外派监事会制度存在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修改后的《公司法》和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283号令《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是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通过几年来的时间,逐步暴露出了一些法规滞后的问题。我国的外派监事会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带有一定的探索性,加上实施中的监事会制度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的总结各方面的实践经验,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从法律法规的各个层面修改,补充和完善。

二、外派监事会职责定位还不够明确。

《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外派监事会的责任,义务及惩罚措施作了诸多规定。但是有些规定是模糊的,具有不可操作性,一旦出现问题,如何追究监事会的责任以及追究到什么程度存在很大疑问。监事会职责定位方面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监事会议财务监督为核心,在不干预不参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把握一个度的问题,特别是监事会工作实行的是主席负责制,因此监事会主席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决定该监事会的整体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可能会因此出现一系列问题。也出现了关注财务数据较多与财会监督发生职责重叠的情况,不利于监事会开展工作和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

三、外派监事会与其他监督资源未整合

1.事后监督及当期监督问题。2007年之前,外派监督一直是一种事后监督,即针对企业上一的财务报告进行检查,核实其资产与损益的真实性,并对其一个会计的经营业绩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作出评价。这种时候监督的好处是,能够对企业一个时段的经营业绩与管理水平做出较为系统全面的反应,对问题的把握上,也容易做到更加准确,更加客观公正。然而事后监督时效性差,发现问题时损失已经形成。

2007年国资委出台了《意见》赋予了监事会当期监督的职责,提高了监事会监督检查的时效性。但同时也使监事会的工作难度加大。既要对上一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又要随时掌握企业当期动态并给予及时反映,监事会任务过重了一些,难免顾此失彼。

2.多种监管力量职责交叉和资源浪费。外派监事会与企业内部监督监察部门虽然所监管的范畴不同,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规范与监督企业的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目标,多部分监管的模式不仅增加监督成本,阻碍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而且可能还将抵消现存的监督绩效,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的作用发挥是可以进行整合的。

在现实工作中,由于这些内部监督部门对董事会负责,他们效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监事会对于有些敏感问题的关注想从这些内部监察部门来取得信息存在困难。

第二节 完善国企外派监事会制度

一、进一步完善外派监事会的法律法规。健全监事会相关法律制度,富裕相应工作职权。1.对外派监事会监管企业的范围予以立法保障。对于多元化股权的过期,政府应该明确对国有参股,国有控股公司派出监事,由派出监事行使出资人监督权。

2.建立监事会依法开展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从法律上保证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监事会成员在开展工作时享有较为广泛的调查取证权,查账质询权,信息披露全和奖惩任免建议权等。

二、进一步明确外派监事会职能,明确工作的流程和工作的规范,建立制度化的工作机制。

1.外派监事会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集团公司”和“企业主要负责人”。2.赋予监事会监督职责。3.三、1.2.明确外派监事会监督与财会监督的区别。

整合监事会与外部监管力量。正确处理好当期与事后监督的关系。利用会计师审计结果,形成监督力。

可以利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纪检部门的人才优势,工作方式及熟悉企业情况等优势,各方协调工作。

3.国资委应协调安排监事会加强同有关方面的沟通,搭建监事会同上述部门成果共享的信息资源平台,建立定期或者一定形式的交流沟通机制,对有关工作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这一点目前似乎有所进展)

4.事后监督与当期监督的衡量判定标准与方法。两者是不宜简单进行时效性比较的,事后监督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刻性,是当期监督所不具备的,同时其对企业的警示与推动作用往往也是当期监督难以比拟的。两者的结合方法还应该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四、完善监事会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监事会是个特殊机构,具有双重属性,在机关和企业两地工作,完全给公务员待遇或是完全按企业身份给待遇都不妥。因此专职监事的业绩考核与薪酬体系应该在两者之间找平衡,专家建议可通过在公务员待遇基础上给予监事补贴或是奖金等手段来实现平衡。此外,还应该考虑到专职监事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监事会专职监事与企业和国资委干部交流制度,以激励其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实现监事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2]张昊.《论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外派监事制度—基于中西方管理文化、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差异的分析》

[3]《国有资产管理》2013年第1,6,10期,2014年1-4期 [4] 国务院第283号令《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第五篇:关于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工作体系的探讨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工作体系的探讨

摘要:作为一个公司的法定机构,企业的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监管部门开始逐渐地向国有企业派驻监事会,监事会制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监事会在对企业的监督上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弱化或不足。本文将从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建设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国有企业监事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工作体系 引言

监事会是一个公司的监督机构,可以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企业的财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保护国有股东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则成为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建设现状

根据国有企业的规模和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建设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中的重点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以及一部分市级国有独资企业普遍按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要求实行了外派监事会制度;

2、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一些市级国有独资企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了监事会。

通过对两种不同的监事会的设立方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内设监事会主要在对子企业进行监督时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外派监事会凭借着高级别和较强的独立性,比内设监事会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设监事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企业的监事会形同虚设,不能相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由于监事会的主席往往都是由公司的副职担任,其在执行监督职能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把手”的限制和干扰,同时,也不能对公司的“一把手”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导致了监事会的监督力度和权威性受到巨大的削弱。

2、一些国有企业由于人员配备的数量不够,所以至今都没有设立企业的监事会或者监事会的人员配备不齐全,难以顺利展开监督工作。例如,有些企业的监事会只设立了监事会主席的职位,并没有为监事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

3、一些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针对企业监事会的日常工作制度,导致监事会的工作不规范,工作机制不健全,同时也缺乏合理的监督检查的方法,使得监事会制度无法适应企业形式的变化。

4、目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监事会的主席都身兼数职,使得监事会主席角色混乱,例如部分企业的监事会主席就是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或工会主席等兼任的,这就导致监事会主席不能专心的开展监督工作或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使监督工作的正常展开受到了影响。

5、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党务、人事、纪检和工会等岗位,这些人员缺乏财务、会计、审计、宏观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

(二)外派监事会存在的问题

1、外派监事会是独立于公司之外的机构,而并非公司的法定机关,目前外派监事会与公司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的衔接有待健全。

2、外派监事会的人员配备数量不足,技术手段有限,再加上一个外派监事要对多个国有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使得外派监事会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不能到位。

3、外派监事会的监督方法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作效率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体系的策略

(一)完善监事会的工作制度

虽然我国在国有企业的监事会工作制度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改革,导致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为了增强监事会监督工作的规范性,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健全现有的监事会工作制度,规范监事会的监督检查行为。同时,企业还要根据形式的发展不断地出台一些能够适应发展需要的新制度,比如:监事会主席联席会议制度等。

(二)不断创新监事会的工作机制

国有企业的监事会要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要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动态监督,保证企业能够在面对重大的异常变化时及时做出科学的对策,增强监督的灵敏性;其次,建立完善的科学评价机制,从工作目标、计划、任务等方面着手,规范评价的程序,优化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规范性。除此之外,还要建立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快速报告的机制,及时报告企业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使出资人能够快速地获得信息,并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在监督中发现情况后,要及时地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督促企业进行整改、解决问题。

(三)配备足够的监事会工作人员

首先。要根据法定要求为企业配备足够的监事会人员,还要设立专职的监事会主席,特别在重点大型的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要让监事会主席能顾专心致志地做好其监督工作,不要因为主席兼职的职位过多而产生的角色混乱,还要保证整个监事会从上到下所有的人员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完成堆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监事会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挑选财物、会计、审计、宏观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人才加入监事会,提高监事会整体的专业水平。

(四)探索有效的监督方法

根据我国的《关于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和要求,监事会要采取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年终几种检查等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监督方式,积极探索新的监督方法,比如:可以由静态监督转变为动态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由内部监督转变为内外结合监督等等。

结论:国有企业监事会是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监督职责的途径,在一系列新举措的推动作用下,监事会体制将会面临新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和出资人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保证我国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参考文献

[1]李荣融.履行监督职责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十年回顾[N].人民日报,2009-8-15(7).[2]郭荣强.不断提高监督的有效性是新形势下监事会工作科学发展的关键[J].国有资产监督管理,2009,(2):21-24.[3]王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监事会监督体系[J].国有资产监督管理,2009,(6):26-28.[4]刘畅.国家出资企业资本监管与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及经营预算实务全书[M],第二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95-399.

下载最新完善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完善外派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国有企业监事会建设[范文模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日益深化,国有企业重组改制步伐逐步加快。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更好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明确监事会权责,创新监事会工作模式,加强能力建设,增强......

    章制度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

    3 , . s , , , 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 陈志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什么单位,国企也好,外企也罢,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制度和规章来规范员工们的行为。对于企业而言,规......

    国有独资企业外派监事会有效性探讨

    国有独资企业外派监事会有效性探讨 ——上海市管国有企业监事会建设的启示 摘要:外派监事会制度是我国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国有独资企业外派监事会在维护出资人权益......

    宁波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报告制度(试行)

    宁波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报告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制度,规范监事会工作报告行为,根据《宁波市属国有企业监事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制......

    黔东南州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规定[推荐]

    黔东南州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海南省国有企业监事会规定

    海南省国有企业监事会规定海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57号 题注:(2002年4月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第12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健全本省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加......

    06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3号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已经2000年2月1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总理 朱镕基 (2000年3月15日发布施行) 国有企业监......

    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工作制度 一、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构,代表全体社员监督合作社的财务和业务执行情况。 二、监事会由3人组成,设监事长1人。监事会成员由社员(代表)大会在本社社员中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