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2:0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

第一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

1、安全警示标志管理

2、设备安全管理

3、危险物品安全管理

4、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5、安全出口管理

6、爆破吊装安全管理

7、交叉作业安全管理

8、承包租赁安全管理

9、现场安全检查

第一节 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

在有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臵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提醒从业人员注意危险,防止从业人员发生事故。这是一项在生产过程中,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为此,《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从理论上讲,生产经营单位的每个生产经营活动场所都存在危险因素,有的相对小一点,有的比较严重。只有比较严重的危险因素,才可能造成事故。如果一概而论在所有存在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都设臵安全警示标志,一方面安全警示过多,没有这么做的必要,另一方面造成安全管理混乱。因此,法律规定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必须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这里讲的较大危险因素,由于生产经营单位的性质不同,危险性也不同,具体什么样的危险因素属于较大危险因素,什么样的危险因素是一般危险因素,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情况来具体确定。

安全警示必须明显,这也是法律所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的作用是警示,提醒从业人员注意危险,防止事故发生。如果安全警示标志不明显,随意设臵,就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另外,对于安全警示的设臵,包括颜色等,国家都有严格的规定,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在设臵标志时,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第二节 设备的安全管理

一、安全设备的管理

安全设备是用于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防止事故发生,保障职工人身安全与健康的设备总称。由于安全设备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健康,因此,国家对这类设备作出的严格的规定,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直到报废,都制定了严格的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也制定了行业标准。标准化是一项基础工作,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吴邦国同志曾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化管理,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护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必须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在我国,由于各种安全设备的不合格,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不当,发生的事故也不少。为此,《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这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规定:一方面对于生产安全设备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厂家)来说,要保证安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出合格的安全设备。作为生产安全设备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厂家有责任提供合格的产品。如果由于安全设备的设计或者制造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导致事故发生,将追究生产厂家的责任。这在法律中是第一次对生产厂家提出了要求。厂家也有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另一方面对于使用安全设备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单位)来说,要做到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使用单位对安全设备,从安装开始到投入使用、进行检测、维修、改造,直到报废,每一步都要按照标准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另外,安全设备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的硬件,保证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是从源头抓好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转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此,《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又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生产经营单位要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这是保证安全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安全设备不同于一般设备,专业性较强,对其维护、保养和检测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国家对安全设备的检测有严格的规定,对从事安全设备检测的厂家实行资格审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指定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员,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应当定期将有关安全设备送到有检测资格的厂家进行检测,确有困难不能到厂家进行检测的,应当聘请有检测资格的厂家派员到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测。

生产经营单位要落实责任,做到维护、保养、检测必须要有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这是落实责任制的具体体现,也是保证维护、保养、检测效果的重要提前。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没有记录、没有有关人员签字,极易造成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该维护的,没有维护,该保养的没有保养,该定期检测的,没有定期检测,安全设备带病运转。另外,作好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的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也是事故发生后,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

二、特种设备、危险物品容器及运输工具的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本身应该是安全产品,否则很容易造成事故。保证这些设备和容器、运输工具的安全、可靠,是从源头抓好安全生产工,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为此,《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这从三个方面作出规定。

1、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目前,特种设备的生产中,有一部份是由专业单位生产,有一部份不是。但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必须由专业单位生产。至于哪一类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其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这就避免了对此类特种设备的范围过宽或者过窄的理解。

2、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所谓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必须由质检部门认可,至于由哪一级的质检部门认可,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运输工具,必须经国务院质检部门认可的专业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3、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

三、淘汰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和设备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以往公有制为主,其他成份作为其重要补充的关系变成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态势,特别是近几年,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快速发展。这些私营企业、集体企业中,很多是小型企业,如小煤矿、小工厂、小运输(公路、水路)等小矿、小厂企业,他们大多数使用的是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安全条件极差,导致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危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为了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一律不准使用。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生产经营单位,将依法给予处罚。

第三节 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对于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作为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再次作出规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臵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臵危险物品的,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这里要明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对于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臵废弃危险物品的,有关主管部门有责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有关主管部门包括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质检部门、环境保护部门、铁路部门、民航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邮政部门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其次,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臵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同时,为防患于未然,还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另外,为了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员工宿舍不仅包括集体宿舍,也包括家属宿舍。

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般来讲,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臵、设施或者场所,或者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臵、设备或者场所。为了预防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为此,《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一般来讲,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易燃、易爆或者有毒性的危险物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产、加工或者储存超过了临界数量的这些物质。所谓危险物质是指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者毒性特征,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的危险。临界量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数量。重大危险源可能是具体的一个企业,也可能是生产经营单位内的某一车间、或者是某台设备。因此,分析、辨识危险源应按照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这是防止事故的第一步。如何辨识重大危险源,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我们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重大危险源逐一登记建档,这是做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基础。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重大危险源是变化的,应当对其定期进行检测,掌握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辨识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危险等级划分,以确定管理的重点。危险等级一般为四级,即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和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这里R是死亡半径。要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工作,一级重大危险源最严重,要重点加强监控,四级重大危险源比较轻,也要做好监控工作。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3、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一般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者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事故。重大危险源也是如此,而且造成的事故可能更大。正是由于这些特性,我们对待重大危险源,要与对待重大事故一样,在事故发生前制定应急预案,以防事故发生能及时进行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制定,并定期检验和评估其有效程度,以便必要时进行修改。同时,要把有关应急救援知识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方式,及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以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调动有关方面的力量进行救援,以减少事故损失。

第五节 安全出口的管理

近几年,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频繁发生多起将车间、仓库、宿舍“三合一”,引起火灾造成群伤群亡事故。为了吸取事故教训,《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立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保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标志明显,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疏散通道”是走道、楼梯、走廊等;“安全出口”是指符合国家工程建筑安全技术标准的疏散楼梯,或者直通室外的门;“标志明显”是指应在容易看到的地方设臵紧急安全标志,并保证标志的清晰、规范。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在火灾、中毒事故等事故中是建筑物内逃生的关口。如果平时管理不善,在通道内堆放物品,将出口上锁或者封堵,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如新疆克拉马依友谊宾馆发生火灾时,礼堂内有8个出口,只开启一个,烧死130人,教训十分惨痛。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必须设立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严禁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特别是严禁将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的门上加锁。

为了杜绝新的“三合一”建筑的出现,公安、劳动、工商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必须密切配合,在有关发照,办理审批手续时,应当把员工的宿舍情况作为主要内容,严格把关,保证员工宿舍的设臵符合安全要求。

第六节 爆破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吊装、爆破均属于危险作业,在使用中必须注意安全技术问题,遵守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近几年,我国发生多起爆破、吊装事故,2001年7月17日,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闭)有限公司发生龙门吊倒塌事故,死亡36人,爆破事故在矿山伤亡事故中已占到很大比重,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有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没有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措施不落实。血的教训要求我们,在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必须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国家已经颁布了很多这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如《爆破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地下安全法规》、《冶金群采矿山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大爆破安全规程》等。这些法规和标准对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已经作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如,吊装地吊物要捆扎牢靠,吊钩要找准重心;吊物要垂直,不准斜吊或斜拉;物体吊起时,根本上人员站在吊物之上,其下方根本上有人;起重机在起吊满载荷或迈满载荷时,应先将重物吊起地面20-50厘米停止提升,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衡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再行提升。对于有可能晃动的重物,必须拴拉绳;进行爆破器材加工或爆破作业人员根本上穿化纤衣服;在大雾天、雷雨时、黄昏、夜晚,根本上进行爆破;在道路不安全或通路阻塞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作业人员在进行爆破、吊装作业时,必须认真遵守这些规定。同时,指定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检查。

第七节 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条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目前,两个以上生产经中单位在同一区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很多,往往一个施工工地,有多个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同时施工。当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情况时,生产经营单位与生产经营单位之间必须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这里讲的可能危及,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协商来确定。生产经营单位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必须是书面的,并由双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字认可。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管理职责要明确、具体,操作性要强,并落实到人。当某一事项双方都有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时,必须明确由谁主要责任,另一方给予配合。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必须载明安全措施。同时,必须指定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这里讲的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由生产经营单位各方来指定,也可以由生产经营单位之间通过协商共同指定,但必须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八节 租赁承包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近年来,以包代管、层层转包、包而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的事故也很多。如前几年发生的河南洛阳东都商厦“12.25”特大火灾事故,就是由于这方面原因。为此,《安全生产法》对承包、租赁作出相应的规定:

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单位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法律允许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单位的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拌活资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为了安全生产,法律禁止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单位的项目、场所、设备承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这里讲的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也包括个体工商户,但必须具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是否具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来确定。这里讲的个人,是指具有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人员。因此,严禁生产经营单位将项目、场所、设备承包或者出租给皮包公司、流动人员等。

2、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必须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责任明确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原则。当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时,如果彼此之间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明确,往往会形成平时谁也不管或者相互扯皮,一旦事故发生,彼此推卸责任的局面。因此,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必须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承租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必须是书面的,并由生产经营单位和承包方或承租方双方签字认可。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必须具体、明确,并落实到人。如果承包方、承租方又将项目、场所、设备进行转包或者转租给其他单位的,承包方与再承包、承租方与再承租方也必须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承租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以此类推。

3、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统一协调、管理。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往往将项目、场所、设备承包、出租给多个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各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相互不通气,这两年发生的几起娱乐场所特大火灾事故都是由于这样原因造成的。有些安全生产问题,不是涉及某一承包单位、承租单位,而是整个生产经营单位。一旦事故发生,不仅事故发生单位受到损失,还要秧及其他单位。这些人命关天的问题,仅靠某一承包单位或者承租单位来协调和管理是不行的,必须由生产经营单位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最终责任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承包、出租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第九节 现场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这种检查不能时有时无,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具体安全生产情况确定。要制定检查的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要经常深入现场,及时发现生产作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处理。这里的处理包括个人亲自处理,也包括组织现场有关人员一起处理。立即处理有困难的,要采取临时的安全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对于重大安全问题,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报告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召集有关部门或者人员研究安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限期整改。对于有些重大安全,因财力困难等原因,生产经营单位不能在短期内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事故,一旦条件成熟,立即组织实施。所有检查和处理的情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记录,以备今后查阅。

第二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

工程发包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工程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确保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依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鉴于乙方与甲方已经签订劳务合同,双方就施工安全管理协商达成一致,订立本协议。

1、工程施工单位基本情况

资质证书号码:有效期:

营业执照号码:有效期:

2、责任范围:乙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设施及环境的安全。

3、责任期:自年月日起至乙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经甲方验收合格,人员撤离现场时止。

4、双方义务

4.1 认真贯彻国家、地方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

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和有效使用。

4.2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4.3 严禁违章指挥,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4.4 发生事故,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伤者、保护好现场,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5 施工现场各自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持有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5、甲方权利和义务

5.1 负责向乙方进行施工前安全技术总交底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

5.2 向乙方提供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要求乙方从业人员学习贯彻执行。

5.3 负责对乙方的资质进行审查。对乙方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进行审查。

5.4 负责对乙方采购的防护用品的材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5.5 协助乙方对从业人员进行入厂前的安全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相关规定和其他要求,介绍施工作业环境、工程现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并组织进行安全考试。

5.6 对乙方自带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机械、工具、安全用

具、安全防护用具,有权禁止乙方使用。

5.7 对违反安全生产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必要时进行内部经济处罚或要求乙方停工整改。

5.8 按照规定,负责督促施工单位为从业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5.9 按照施工合同,为乙方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并对下达的生产作业计划或方案应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要求乙方严格组织实施,对擅自调整、变更作业计划或方案的,有权停止其施工。

5.10负责提供、完善相关生产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并对乙方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11对乙方施工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对违规、违章行为和“三违”现象进行制止,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惩。

5.12负责协调同一施工现场多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6、乙方权利和义务

6.1 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标准进行施工,并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甲方等安全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6.2 由于乙方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而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6.3 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甲方的安全生产管理,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乙方承担主要

责任,甲方有权就事故造成的损失,向乙方索赔。

6.4 人员进场,必须及时如实向甲方填报进场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工种、本工种工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教育培训情况等;严禁雇佣童工、未成年工、不适宜从事有关工种的作业人员及身份不明的人员(如违法犯罪人员)。

6.5 施工、从业人员在施工前,必须接受入场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安全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安排上岗。

6.6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无证人员严禁安排上岗操作。

6.7 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实施施工、从业人员入场前、定期和经常性的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避险措施,并督促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

6.8应当书面告知作业人员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6.9 指定班组兼职安全员,督促班组开展班前安全活动,并定期向甲方安全管理部门报送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6.10落实甲方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并针对工程和作业环境实际,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作业班组、作业

人员做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指导、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作业。严禁安排从业人员带病上岗和连续加班。

6.11 负责为本单位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工作服、安全帽、手电筒、胶鞋等)和劳动防护用品,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及时制止违章行为。

6.12 向甲方申报自带机具的规格、型号、数量、安全状况等并负责安全使用,严禁机具“带病”运转。

6.13接受甲方的安全监督检查,对检查提出的问题和隐患,落实人员及时整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整改或设臵障碍。

6.14 有权拒绝甲方的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15做好所使用的职工宿舍、食堂的安全管理,宿舍、食堂建筑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得私自接设电热水器、电炉、自制电热毯、电风扇等;不得私自容留外来人员住宿;不得采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或半成品,不得供应变质食品。

6.16接受甲方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行为的处罚,并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

6.17负责为本单位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6.18对本单位施工、从业人员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乙方应

立即报告甲方,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

7、协议的生效与终止

本协议书作为劳务合同的附件,同劳务合同同时生效、同时终止。

8、协议份数

本协议书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盖章)

甲方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

乙方:(盖章)乙方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签订日期:年月日

第三篇: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一、单选题

1.企业安全的教育中的“三级教育”是指:()

A.法规教育、生产教育、技术教育

B.学徒教育、上岗教育、带班教育

C.安全生产的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2.根据有关规定,三级教育中的班组安全教育的教学学时是:()

A.8学时

B.2学时

C.4学时

3.三级教育中的“班组安全教育”应由谁来进行?()

A.企业安全技术人员

B.教育部门的专业教师

C.班组长会同安全员及带班师傅

4.为了保证机械操作安全,操作各种机械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A.必须

B.不必

C.建议

5.新员工操作机器设备前,应()。

A、进行培训与指导

B.让其独立操作

C.配备工具

6.未经培训的普通工人不允许安排替代技术工人,艺徒在没有老师傅带领下不允许安排其独立操作,是()的安全职责。

A.人事、劳资部门

B.安全专职机构

C.技术部门

D.生产部门

7.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A.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班组)教育

B.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C.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8.特种作业人员年审免试的条件是()

A.两个复审期内做到无事故

B.当年做到无事故

C.所在企业的管理部门同意

9.对于操作工人来说,下面哪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

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 C.安全生产方针、法规与管理方法教育

10、对于企业生产管理者来说,下面哪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

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

C.安全生产方针、法规与管理方法教育

11、离岗()个月以上者,须重新进行车间、岗位安全教育。

A.6

B.5

C.3

12.在安全管理中,下列哪样比较重要?()

A、发防暑降温费

B.安全培训和教育

C.探望负伤人员家属

13.禁止标志的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它的基本几何图形是:()

A、带斜杠的圆环

B.三角形

C.圆形

D.矩形

14.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一般采取按工种分批集中,()的方式进行。

A、师傅带领

B.脱产集体授课

C.大家讨论

15.所有机器的危险部分,应()来确保工作安全。

A、标上机器制造商名牌

B.涂上警示颜色

C.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

16.下列工种中不属于特种作业的是()

A、焊工

B.电工

C.架子工

D、木工

17.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许可证的人员,一般每隔几年必须进行定期复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18.企业全员安全教育是面向全体干部、()的定期安全教育。

A、工人

B.家属

C.职工和家属

19.下面人员中,()需要接受安全培训。

A、管理人员

B.工人

C.以上两类人员都同样需要

20.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

A、岗位安全教育

B.厂级安全教育

C.车间安全教育

21、()是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的有效措施。

A、实践锻炼

B.加强批评

C.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22.对于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下面哪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

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

C.安全生产方针、法规与管理方法教育

23.根据有关规定,三级教育中的各级教学学时是:()

A、厂级8学时,车间4学时,班组4学时

B.厂级4学时,车间4学时,班组4学时

C.厂级4学时,车间2学时,班组2学时

24.特种作业人员须经()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A、专业技术培训考试

B.领导考评

C.文化考试

25.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包括:()

A.入厂安全培训教育

B.车间安全培训教育

C.岗位安全培训培育

D.安全三级教育

26.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不少于()学时的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A.40

B.80

C.120

D.150

27、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

A.安全教育制度

B.安全检查制度

C.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D.安全生产责任

28.离开特种作业岗位()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需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该作业。

A.半

B.1

C.2

D.3

29.新进矿山的井下职工,矿山企业应当组织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下矿井工作前至少必须接受多少个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

A.72

B.60

C.40

D.20

30.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年进行一次复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操作证自行失效。()

A.1

B.C.D.5

3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学时。

A.40

B.80

C.100

D.120

32.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前应安排做好体检工作,分配时应执行有关职业禁忌症的规定,这是企业()的职责。

A.安全专职机构

B.人事、劳资部门

C.卫生保健部门

D.计划部门

3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应由()负责具体组织。

A.企业安全工作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

B.企业财务计划部门

C.企业生产部门

D.企业第一领导者

34.厂长经理应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签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A.切实保证

B.可能的条件下保证

C.保证适当的

3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指厂矿企业以()为目的的一切技术组织措施。

A.防止工伤事故

B.改善企业内部各种劳动条件

C.增加企业利润

36.一般什么时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A.年初

B.年中

C.每年的三季度

37.企业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应根据本企业情况由()订出车间的具体措施计划,经职工讨论,送安技部门审查汇总。

A.车间主任会同车间工会有有关人员

B.车间技术人员 C.企业的总工程师 D.负责企业安全工作的领导

38.企业发生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

A.小

B.相等

C.大

39.根据安全经济学的理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在职业安全卫生投资结构中,职业卫生(工业卫生)的费用相对职业安全(安全技术)的费用投入,应是:()

A.逐步增加

B.逐步减少

C.保持不变

40.根据安全理论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B.情绪不佳,技术不好

C.生产效益不好,无章可循

41.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通常有这样的指标:安全上有1元的合理投入,能够有()元的经济产出。

A.4B.2C、6

42.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

A.全员职责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

C.人员任命

D.履职考评情况

43.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是哪些?()

A.气质、性格、情绪、能力、兴趣等

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

C.风俗、时尚等

D.光亮、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

44.如下哪些心理现象是安全心理现象?()

A.侥幸心理、盲干心理、呈能心理、麻痹心理、好奇心理等

B.谨慎心理、认真心理、负责心理等

45.根据人的社会属性的行为模式,人的行为的根本来源是:()

A.人的需要

B.金钱

C.外部刺激

46.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社会因素是哪些?()

A.气质、性格、情绪、能力、兴趣等

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

C.风俗、时尚等

D.光亮、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

47.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是哪些?()

A.气质、性格、情绪、能力、兴趣等

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

C.风俗、时尚等

D.光亮、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

48.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是哪些?()

A.气质、性格、情绪、能力、兴趣等

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

C.风俗、时尚等

D、光亮、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

49.如下哪些心理现象与事故有关?()

A.侥幸心理、盲干心理、呈能心理、麻痹心理、好奇心理等

B.谨慎心理、认真心理、负责心理等

50.根据行为科学的知识,在分析事故的原因时,从人的角度要考虑:()

A.人的情绪、气质、社会知觉等心理因素,以及人的动机、能力、需要等因素

B.体力、视力、体重等C、年龄、性别、身高等

51.人体测量学主要研究人体测量和观察方法,通过对人体的()测量研究和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的规律,这也是人类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常使用人体静态测量和人体动态测量两种常用方法。

A.宏观与微观

B.整体和局部

C.内部与外部

D.精确和模糊

52.长时间单调、乏味、紧张的作业,持续的精神压力,对工作不感兴趣、工作中心情不愉快等因素,会促使作业时()疲劳的产生或加重。

A.肌肉

B.精神

C神经

D.关节

53.站着不动、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经常性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和手臂长时间前伸等姿势极易产生疲劳。这几类姿势容易导致产生疲劳,究其原因,主要为。()

A.动态作业

B.动作力量过大

C.动作幅度过大

D.静态作业

54.按疲劳产生的原因,它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

A.环境疲劳

B.全身性疲劳

C.产业疲劳

D.生理性疲劳

55.作业者在疲劳状态下继续作业,立即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是使工作效率下降、(),并且会使作业者作业后的恢复期延长。

A.易患职业病

B.事故率上升

C.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D.企业经济效益增加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属于职工家属安全教育的内容:()

A.职工的工作性质

B.职工的工作规律

C.职工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常识

D.岗位生产工艺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2.下列哪些属于企业普通员工的安全教育方法:()

A.三级教育

B.复工教育

C.全员安全教育

D.企业日常安全教育

3.下列哪些属于企业一般职工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知识:()

A.有关电器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

B.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伤亡事故的报告

C.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料的安全防护知识

D.国家安全生产法规

4.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应当具备下列的哪些安全知识:()

A.多学科的安全技术知识

B.安全系统理论

C.国家安全生产法规

D.推动安全工作前进的方法

5.企业班组长应当具备的安全文化素质有:()

A.强烈的班组安全要求

B.深刻的安全生产意识

C.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

D.勤奋履行工作职责

6.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应当具备的安全文化素质有:()

A.关心职工健康的仁爱之心

B.有高度的责任感

C有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

D.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

7.下列哪些属于安全教育的手段和技术:()

A.人—人传授教育

B.人—机演习培训

C.人—境访问教学

D.电化教学

8.企业班组长应当具备下列的哪些安全知识:()

A.国家安全生产法规

B.多学科的安全技术知识

C.较多的安全技术技能

D.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

9.安全教育的对象包括:()

A.企业领导

B.企业职工

C.职工家属

10.下列哪些是适合于安全教育的方式:()

A.讲课

B.展览

C.示范

11.安全科学具有下列哪些科学相互交叉的特点:()

A.自然科学

B.行为科学

C.经济学

D.社会科学

12.安全经济学通过理论研究和分析,揭示和阐明了的表达形式和实现条件。()

A.安全利益

B.安全投资

C.安全效益

D.生产效益

13.根据安全科学理论,安全生产保障需要研究下列哪些经济规律:()

A.安全系统科学规律

B.事故学规律

C.安全文化学规律

D.安全成本、效益规律

14.下列哪些属于安全投资活动:()

A.安全技术投资

B.工业卫生投资 C.辅助设施投资

D.宣传教育投资

15.安全投入的作用可划分为:()

A.安全技术与管理作用

B.资金作用

C.安全活劳动作用

D.安全激励作用

16.下列哪些属于我们需要研究的安全投资结构:()

A.安全技术投入与工业卫生投入结构

B.安全措施费用与个人防护用品费用的结构

C、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结构

D、生产技术投入与管理投入比例

17.事故及灾害导致的损失后果因素,根据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分为:()

A.可用货币直接测算的事物

B.可用价格直接测算的事物

C.不能用货币直接测算的事物

D.不能用货币直接衡量的事物

18、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A.建立法制观念

B.制定法规和规章

C.行政手段的改善和合理化

D.严格的执法程序

19.发展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是要体现:()

A、社会性

B.大众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20.从文化的形态来说,安全文化的范畴包含:()

A.安全观念文化

B.安全行为文化

C.安全管理文化

D.安全物态文化

21.下列哪些是我们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

A.科学的安全思维

B.严格的安全规范

C.科学的领导和指挥

D.合理的安全操作

22.下列哪些属于安全文化意识:()

A.责任意识

B.安全就是最大福利的认识

C.风险意识

D.安全也是生产力的意识

23.下列哪些是我们需要建立的安全观念文化:()

A.预防为主的观念

B.安全就是效益的观点

C.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点

D、风险最小化的观念

24.下列哪些属于现代安全文化建设手段:()

A.系统科学管理

B.责任制

C.无隐患管理

D.“三同时”

25.下列哪些选项表明动机与行为存在复杂的联系: A.同一动机可引起不同的行为 B.同一行为可引起不同的动机

C、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D.不同的动机可引起不同的行为

26.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安全为内涵的

A.个体行为

B.群众行为 C.群体行为

D、领导行为

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C 2.C 3.C 4.A 5.A 6.D 7.A 8.A 9.A 10.B 11.A 12.B 13.A 14.B 15.C

16.D 17.B 18.A 19.C 20.A 21.C 22.B 23.A 24.A 25.D 26.C 27.D 28.B 29.A

30.B 31.C 32.B 33.A 34.A 35.A 36.C 37.A 38.A 39.A 40.A 41.C 42.A 43.D

44.B 45.A 46.C 47.B 48.A 49.A 50.A 51.B 52.B 53.D 54.D 55.B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 4.ABCD 5.ABCD 6.ABC 7.ABCD 8.CD 9.ABCD 10.ABCD

11.AD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C 16.ABC 17.A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C 25.ABC 26.ACD

第四篇: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831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83题

(二)51、连续从事特殊作业人员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年复审1次。

A.1B.2C.3D.452、从业人员在()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至少应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200B.300C.500D.10005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A.3B.5C.6D.1054、对被评为1~4级伤残的办理工伤退休,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1级为本人工资的(),2级为(),3级为(),4级为()。

A.95%,90%,85%,80%B.95%,85%,75%,65%C.90%,85%,80%,75%

D.90%,80%,70%,60%

55、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就业培训中心B.V-(矿)C.班组D.车间(T段、区、队)

56、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48,48B.48,24C.24,16D.24,4857、排除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贮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24,8B.24,16C.48,24D.48,165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贮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问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48,24B.24,16C.48,16D.24,859、排除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贮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48,24B.24,8C.48,8D.24,1660、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贮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24,16B.48,24C.48,16D.24,861、从业人员在()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200B.250C.350D.30062、()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A.岗位工人B.班组长C.管理机构负责人D.主要负责人

63、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年进行1次复审。

A.1B.2C.3D.464、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C.班组长D.安全管理职能部门

6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安全生产管理/专职或兼职B.安全生产管理/专业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专职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职

66、除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是否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要根据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从业人员超过()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300B.150C.200D.35067、班组长在安全生产上的职责是: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

A.尽职尽责,措施完善B.班前班后检查、评比

C.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D.事事有人管

68、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设置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可以只B.不必C.不能只D.视情况是否

69、()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安管人员/岗位工人B.车间主任/班组长C.车间主任/工人D.班组长/岗位工人

70、没有直接出现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6项安全生产职责中的()。

A.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71、2000年,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A.113B.114C.115D.11672、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能机构工作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A.落实/本机构B.制定/本人C.落实/本人D.落实/本机构

73、评残时确认符合护理条件的,定为全部、大部分和部分护理3级,1级每月发给当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级为(),3级为()。此项待遇可进入统筹。

A.55%,45%,35%B.50%,40%,30%C.55%,50%,45%D.50%,45%,40%

74、安全生产是关系到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全层次、全过程的大事,因此,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从制度上固定下来。

A.安全生产,人人有责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管生产同时必须管安全D.三同时

7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方面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A.生产/管理B.横向/纵向C.纵向/横向D.直接/间接

76、()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A.安全生产责任制B.安全管理体系C.企业应急计划D.企业文化

77、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是:从()上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协调配合,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A.内容B.方法C.制度D.程序

7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常性检查一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

B.定期检查周期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的C.定期检查的面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D.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79、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

A.安全技术措施B.资金的运转C.资金的有效利用D.领导者的管理

80、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发给死者生前家属,标准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月的幅度,具体执行标准由各省确定。此项待遇可进入统筹。

A.48~60B.36~60C.60~72D.48~7281、按月发给工亡者生前符合供养条件的亲属,配偶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子女等其他供养家属为(),抚恤金总额不能超过死者生前本人工资。此项待遇可进入统筹。

A.40%,30%B.50%,40%C.50%,30%D.45%,35%

82、丧葬补助金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月的标准一次发给。

A.3B.6C.9D.1283、对评上伤残等级的按伤残程度的标准一次性支付,1级发给本人工资()个月,2级()个月,以后各级级差()个月工资,至10级为6个月。此项待遇可进入统筹。

A.36,30,6B.36,32,4C.24,20,4D.24,22,28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其他负责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A.直接负责,协调B.全面负责,协助C.全面负责,单项负责D.直接负责,协调

85、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方面。

A.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B.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C.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D.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E.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86、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监察、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评比安全工作。

A.计划B.布置C.检查D.总结E.协调

87、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的要求包括()。

A.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

B.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D.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

E.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88、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包括()。A.组织职工的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B.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D.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9、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

B.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使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C.常规检查完全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

D.安全检查表是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E.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

90、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作用包括()。

A.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B.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

C.负责日常安全检查D.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E.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91、某单位的下述各项投人哪些属于安全生产投入()。

A.办公室安装空调系统B.工会组织职工度假休养C.购买消防器材D.更新除尘系统

E.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9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作用包括()。

A.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B.负责日常安全监察

C.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工作D.负责事故调查E.整改各种事故隐患

93、以下属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的是()。

A.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

B.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C.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

D.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E.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发挥当地居民的监督作用

94、下列说法准确的为()。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B.患职业病的可认定为工伤

C.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认定为工伤

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

E.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95、工伤保险的补偿内容包括()。

A.对伤残职工的医疗救治B.经济补偿C.职业康复训练D.对工伤死亡者遗属的经济补贴E.对旁系亲属的基本生活保障

96、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

A.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B.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

C.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经监测部门认可和检测达不到标准的产品

D.可代替劳动防护用品,但不能以次充好

E.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97、按照用途分类,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劳动防护用品分为()。

A.防坠落用品B.防冲击用品C.防噪声用品D.防机械外伤用品E.防酸碱用品

98、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则有()。

A.消除危险源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C.故障一失误设计D.减少故障和失误E.隔离

99、特种设备的范围包括()。

A.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B.压力容器C.压力管道D.大型游乐设施E.不合格的汽车

100、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有()。

A.隔离B.个体防护C.设置薄弱环节D.故障一安全设计E.避难与救援

参考答案

第五篇: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

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二十九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第三十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

第三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第三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三条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对目录的制定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第四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四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四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第四十五条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第四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第四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第四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下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