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合作中加快发展

时间:2019-05-14 02:3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加强合作中加快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加强合作中加快发展》。

第一篇:在加强合作中加快发展

在加强合作中加快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李鸿忠

2008年第5期 ——中部论坛

这次中部论坛在湖北武汉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以来,中部各省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各出高招,竞相发展,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这次六省主要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亲临论坛,交流各省发展情况,共商中部振兴大计,对于推进中部地区科学发展、共同发展、加快崛起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湖北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主要情况

近几年,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立足于“打基础、管长远”,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夯实农业基础。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板块基地。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变水患为水利、化“水忧”为“水优”。

二是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以“三个三工程”为主要抓手,把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培育市场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支持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等行业加快调整和发展,形成6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目前已有汽车、石化、钢铁3个产业实现过千亿元目标。

三是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突出抓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点行业的改制重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方面,主要是整合站所、创新机制、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以钱养事”。国有企业改革方面, 突出抓了“三个一批”改革和省属企业改革。重点行业改制重组方面,突出抓了汽车、钢铁、烟草等行业的战略性重组。

四是着力培植发展后劲。主要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抓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抓改善环境。实施公路与航运、铁路、电力等3个投资过千亿元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实施“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湖北、优质服务”四大环境创新工程,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增强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

五是促进协调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坚持抓节能减排,推进小造纸、小水泥、小火电、城市污水“四个专项治理工程”。在区域协调发展上,统筹抓好武汉城市圈、省域副中心城市、“一江两线”、县域经济、民族地区、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努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是推进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目前,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已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将抓住这一机遇,大胆改革试验,力争尽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积极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发挥探路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坚持 “一主三化”方针,简政放权,实施财力下移等措施,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坚持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力保障的重点向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发展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坚持每年为群众办8-10件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中部六省的交流与合作

中部六省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利益相关,长期以来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应在进一步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形式,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在加强合作中加快发展,共同促进中部加快崛起。

一是要加强工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发展领域的合作。近几年,中部各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发展步伐很快,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优势企业、产业集群和名牌产品。湖北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综合配套能力比较强。目前,我们各有4-6个城市比照享受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充分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二是要加强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的合作。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是中央对中部地区的明确要求。目前,国家对发展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非常重视和支持,这方面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我们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

三是要加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的合作。比如,现代物流业,我们可以统筹规划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省际间交通“无缝”对接,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网;可以通过推进物流企业联合重组,共同组建大型物流企业,形成共同区域市场。又比如,文化产业,要加强区域文化资源整合,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优势和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打好中部特色“文化牌”,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各种先进文化在中部相互交融、加快发展。又比如,旅游产业,我们可以在加强旅游产品相互推介、旅游人才培养、旅游设施建设及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中部旅游精品圈。

四是加强科教等领域的合作。中部各省科技、教育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高科技企业的交流与协作,整合科教等资源,联合进行高新技术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教与经济融合。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葛店·中国药谷”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园区建设,总的势头比较好,这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

三、希望中央各部委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崛起的支持指导

目前,中部发展虽然总体态势良好,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恳请中央各部委一如既往,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改革发展的支持指导。

一是在信贷投放方面对中部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资金约束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请求在信贷投放方面对中部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是中部地区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的一大瓶颈。建议进一步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实施,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项目建设,特别是已规划的跨省交通项目建设。

三是重大项目布局进一步向中部地区倾斜。利用重大项目布局加快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国际惯例。中部地区既有资源丰富的优势,又有产业基础较好、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科教实力雄厚、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优势,而且交通通信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市场广阔,具有承载大型项目的良好基础。建议国家在重大项目安排上给予中部地区更大的支持,优先布局、安排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大项目。■

第二篇:2018——2019关于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的研究论文

关于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的研究论文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的研究论文,和谐才能更好地加快发展不是吗?那么应该怎么去实施呢?一起看看吧!

惠安集团在发展中共建和谐的思路,走出了一条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保和谐的探索之路本文从正确处理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入手,结合惠安发展实际对在和谐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共建和谐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借以抛砖引玉

一正确处理发展与和谐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发展的内涵体现在物质层面,和谐的内涵体现在精神层面发展与和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是和谐的基础,但发展又离不开一个和谐的环境作保证我们惠安公司的发展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发展是和谐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最近几年,我们公司由于紧紧抓住了发展这个核心,生产经营状况一年比一年好销售收入以数亿元的速度大幅度递增,2008年销售收入是2001年的5倍多这种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公司多年累积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如原来所欠发员工的工资医疗费住房公积金得到了补发员工的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也对离退

休人员给予了适当的补贴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员工的广泛拥护,公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局面连续几年职代会民主测评,对公司领导班子的满意率达到99%以上

2.和谐是发展的保证发展没有和谐作保证就会举步维艰试想一个单位上访不断,告状不断,人心混乱,怎么能谈得上发展呢?从1989年到2003年,公司连续亏损14年,生产经营曾一度陷入低谷,职工工资连续欠发,人心浮动,安全事故频发,上访告状不断,生产经营在低谷中徘徊2001年公司化改制以后,公司先从确保员工工资正常发放入手,提出了员工满意,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做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员工的拥护和支持一个初步稳定和谐的局面开始出现,为公司改革排除了阻力,扫清了障碍,公司生产经营开始出现转机随着经济效益的好转,公司又采取了增加员工收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治理环境,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和谐局面的形成

2004年我们公司被列入分立破产单位这是公司把握国家政策走出困境,谋求发展的一次机遇,但当时职工群众不理解,抵触情绪十分严重,一度集体上访不断,最多时曾有一次上访达600多人,公司人心不稳,思想混乱,严重影响分立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公司领导班子认真研究,提出了三个最大限度的指导思想(即最大限度维护职工的切身利

益;最大限度用好用活用足党和国家的政策;最大限度实现公司经营机制的转换),同时抽调42名党务工作干部组成8个征求意见组,深入街坊班组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疏导工作我们还与职工群众无障碍沟通,先后和职工群众座谈100余次,进行面对面沟通发放宣传册两万余份,做到人手一册关键时候给职工致公开信三次通过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化解了矛盾,统一了思想,保持了公司的稳定,保证了公司政策性分立破产的顺利进行,为公司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与和谐既相伴而生,又互动促进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我们公司把加快发展,共建和谐作为公司进入良性快速发展新阶段的两大主题,把二者比作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两个轮子坚持在和谐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共建和谐,二者既相伴而生,又互动促进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企业党委工作的侧重点一定要放在共建和谐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加快发展而展开,为公司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动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发展作为企业行政工作的侧重点一定要放在加快发展上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同时,要关注和谐,在公司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员工利益,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共建和谐,达到二者互动促进的目的

二在和谐中加快发展

和谐是发展的保证惠安公司在和谐中不断加快发展,走过了一条靠班子团结引领发展,靠深化改革促进发展,靠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发展,靠技术进步加快发展,靠加强管理保证发展,靠加强党建和文化建设谋求发展之路短短四年时间一举扭亏为盈,年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亿元持续攀升到2008年的亿元公司的变化在兵器工业系统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惠安公司到底是怎么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的,有哪些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其主要有:

1.班子高度团结,关系和谐识大体顾大局讲政治是加快发展的保证2001年新一届班子一上任公司就从增强班子团结入手,加强班子建设,在此基础上班子审时度势,危难时不失信心,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经班子研究认为,要尽快摆脱困境求得新生,首先要凝聚人心,重树信心,当务之急是确保员工工资按时发放,解决员工的基本生计,在内困外压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公司确保了工资的正常发放此举得到广大员工的高度赞扬,人心开始稳定,员工干劲又来了,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

2.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动摇任何精神层面的建设,都是建立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的构建和谐的惠安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以发展实现和谐公司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后,增

加员工收入,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公司更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大力度,进行环保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离开了发展,企业就会丧失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就很难做到安居乐业,企业就很难实现和谐因此,企业一定要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始终把生产经营工作放在中心位置,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工作进行

3.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人是和谐的主体,社会和谐主要是人与人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努力做到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在企业来讲,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员工群众多方面的需求,逐步实现全体成员共同富裕,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企业的发展只有兼顾统筹员工利益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各个方面,才能做到全面和谐不全面不协调,就很难做到和谐,企业的发展也就很难实现可持续

4.时刻牢记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稳定是发展的保证,是实现和谐的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谐便无从谈起,企业就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动荡不安,就会人心涣散,就会丧失发展的动力,和谐也就没有了

基础为此,要正确处理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各种矛盾,保持企业稳定

5.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以构建和谐惠安为目标,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进而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做出贡献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三个文明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奖惩,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和谐

三在发展中共建和谐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渴望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们美好地生活愉悦地工作,从而为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目前,公司已进入一个良性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种快速发展为共建和谐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要保持这种发展势头,也需要和谐作保证那么,怎样在发展中共建和谐呢?

1.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解决工作思路问题公司经历的困难时间长,历史欠账多,不稳定的问题时有发生作为管理者如果被动地应付此类问题,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而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又会影响公司的稳定与发展因而我们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变过去被动式救火式的维护稳定为积极主动地共建和谐,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目标,将共建和谐的任务同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一起落实到各部门,明确各部门的共建责任并建立共建和谐的网络体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的格局同时积极主动地按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树立群众观点,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我们还进一步畅通员工的诉求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公司重大决策出台前都能做到与员工无障碍沟通,取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这几年我们这么做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和谐2001年公司改制后,就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明确了员工满意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提出了团结精干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为国奉献报效社会的企业精神,并将此作为具有惠安特色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用巨幅标语树立在公司最显要的位置,让员工上下班都能看到,进而使之潜移默化入脑入心目前员工已普遍接受了这一理念紧接着通过广泛征集征求意见,又统一视觉识别系统,颁布了司徽司旗司歌,颁发了员工手册2005年我们召开了公司首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以促进发展为宗旨,以共建和谐文明的惠安集团为目标,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任务,建设具有惠安特色的和谐文化的指导思想,颁发了VI手册,制定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创办了惠安文化刊物,明确每年8月份为企业文化活动月我们还在全公司开展争做杰出惠安人活动,开展文明窗口活动,投入资金开展环境美化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促进培育了和谐局面的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积极向上

和谐文明的惠安集团初步形成

3.以加强党建促进和谐根据发展实际,公司党委确立了建设发展和谐互动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体现企业化特色,在实效型上下功夫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概括为五个以,即以改革发展稳定为中心,以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为根本任务,以实施五大工程为载体,以构建三级保障体系为手段,以共建和谐文明为目标,全方位建设企业化实效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坚持党建工作服从生产经营,既要融为一体,又要跳得出来,既要监督,更要保证不在中心核心上争高低同时我们还推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奖惩,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实现企业发展与和谐的统一

4.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证和谐共建和谐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目前,我们公司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员工身份的多样化等一系列的矛盾开始暴露,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还要坚持首先从源头抓起,出台各项政策时,注意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避免因工作失误引起员工的不满和抱怨最近公司推行的职业生涯薪酬改革,就注意了统筹协调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反复征求意见,鼓励员工广泛参与,历时一年多,修改数十稿,方案实施后得到了大多数

员工的拥护二是按政策办事群众上访一般情况下是对政策认识有偏差而产生意见,或是对政策不理解有意见,只要我们坚持按政策办事,做到公平公正,再难处理的问题都能得到较好的处理职工群众是通情达理和信服政策的三是要做到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苗头性的问题要早知道早发现早调解早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四是要充分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明理顺气,贴近发展,贴近员工,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公司提倡的思想政治工作三必工作法就体现了这一点(三必到:开产停产必到,节假日加班必到,集体活动必到;三必谈:员工思想情绪波动必谈,员工岗位变动必谈,员工受到奖惩必谈;三必访:员工生病住院必访员工婚嫁生育必访员工家中大事必访)

5.以人为本,求得和谐人是构建和谐的主体,只有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拥护企业决策,维护企业形象,珍惜企业荣誉,自觉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企业才可能得到较快发展因而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做人的工作作为根本任务来抓这方面我们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一是重视思想和谐思想和谐是和谐的基石没有员工思想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和谐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形势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从构建思想和谐入手,在全厂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厂干部员工的

思想同时我们还建立了重大事项出台前与员工座谈沟通制度,建立信访接待日制度,努力拓宽员工发表意见和诉求的渠道让每个员工都能心情舒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诉求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统一了思想,理顺了情绪,求得了和谐

二是关注民生关注民生是共建和谐的前提我们始终把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奉行员工满意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在员工中开展凝聚力工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为员工办好事,做实事建立帮扶救助体系,关心弱势群体

三是注重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员工与企业的和谐是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保证员工既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又是和谐的创造者要把员工个人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都能得到发挥我们给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对其进行公平考核,使每个人的进步都能得到认可和鼓励,努力做到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有力地促进了和谐

四是重视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是构建和谐的润滑剂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让每个职工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公司近两年已成立了十二个文化体育协会,每年给每个协会1万元的活动经费这些协会的成立使员工家属能够各有所乐,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景象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谐文明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集体上访的问题明显减少2005年至今没有发生一例集体上访事件,乱告状的问题也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员工思想统一,心情舒畅,和谐向上成为惠安公司的主流,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三篇:在西部大开发中注重加快旅游业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中注重加快旅游业发展

——以甘肃省旅游业考察为例

来源:摘自《旅游调研》2005年第4期

2004 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五年。五年来,西部大开发展现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如何促进社会就业,在贫困地区是否可以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探索脱贫致富之路。如何把旅游业开发与保护生态相协调,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最近,笔者带着这些问题与国家旅游局等部门专家一道考察了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深深感到,加快开发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促使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一、加快旅游业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部蕴藏丰富的旅游资源,西部开发旅游业具有明显优势

我国西部区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旅游特色资源,纯净原始的生态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风格迥异的人文古迹,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深得中外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要,极具经济开发的价值。

若就甘肃而言,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特色明显。它有 4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 个国家森林公园,53 处丹霞地貌点,55 个省级森林公园,360 多处旅游景区。其中有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鸣沙山月牙泉、麦积山、黄河三峡、嘉峪关、阳关、玉门关。此外,还有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地,红军长征天险腊子口,西路军鏖战的河西走廊和万里长征会师地会宁等。甘肃有 45 个民族,其中裕固、保安、东乡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甘南有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拉卜楞寺,临夏被称为“中国的麦加城”:少数民族风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旅游开发的潜在资源。

近年来,甘肃的工业、农业、现代科技又成为新开发的旅游资源。这里有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成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刘家峡水电站;还有观光农业——农民创办的“农家乐”在全省农村遍地开花。

党中央、国务院在西部大开发的许多文件中反复强调要开发西部的特色优势产业。考察结果表明,西部具有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密集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西部开发旅游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开发旅游业有利于西部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旅游业是天然的综合产业,它一方面以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为依托;另一方面它与工业、农业、商业、餐饮来、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文化娱乐业等许多产业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开发,还能衍生出一些新的生产部门甚至新的行业。旅游业所涉及的行业遍布一、二、三产业,同时它又是涉及面最广的服

务性产业。服务的内容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学”等各领域。大力开发旅游业,有利于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并且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三)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旅游业有利于西部扩大就业和扶贫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很大,1 个旅游直接就业者可以带动 4 个旅游间接就业者。2000 年甘肃全省直接从事旅游管理、生产、经营人员 1.5 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 6.2 万人;到 2004 年 8 月,全省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达 7.58 万人,比 2000 年增长 6.08 万人,是 2000 年的 400.28% ;间接从业人员 28.7 万人,比 2000 年增长 22.5 万人,是 2000 年的 362.9%。据全省预测,到 2010 年,甘肃全省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将达 33.48 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将达 130 万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大社会广泛就业。

甘肃省的实践表明,旅游业在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扶贫效果好、成本低、返贫率低、受益面宽、拉动性较强的行业。要甘肃贫穷的陇南各县,农民所办的“农家乐”蓬勃兴起,每户“农家乐”周围又繁衍出众多的农民“专业户供应商”,为从事“农家乐”的旅游专业户提供土鸡、米酒、野山菜等。不仅安置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直接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笔者亲自考察了永靖县枣园新村,农户所办的“农家乐”投入不多,收益很大,每户平均每年收入达 6 万~ 8 万元。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突破口。另外,旅游业对吸纳国有企业下岗再就业人员、吸纳妇女就业和刚刚参加工作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旅游业是天然的外向型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西部对外开放

旅游业是天然的外向型产业,最优秀的“出口产业”和最便捷的“进口产业”。旅游创汇不需要直接出口宝贵的物质产品,不需要多环节长距离的远洋运输,旅游业一般不受贸易壁垒的阻碍和出口额度的限制。只要国外游客入境,并携带旅游产品出境,则进出都在创汇。这对西部内陆省份,特别是距离东南沿海港口遥远的广大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旅游业,同样可以为国家创造大量外汇收入。2003 年甘肃全省接待中外游客 873.46 万人次,旅游总收 23.65 亿元。甘肃省是全国旅游业开放较早的省份,敦煌石窟和古丝绸之路成为国际旅游的金色品牌。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中外交流的机会,它对于转变传统观念和封闭心态,对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招商引资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旅游业是未来需求很旺盛的朝阳产业,为振兴西部提供现实和潜在动力

旅游是人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相结合的消费方式,是以人为本的服务产业。我国经济已进入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1000 美元,这不仅是进入小康生活水准的主要标志,也是旅游消费和旅游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收入达到 1000 美元之后,旅游的大众化、普及化开始迅猛发展。当前在东部发达地区,旅游消费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未来 10 ~ 20 年,中西部的居民也将进入旅游消费的排浪式增长阶段,旅游度假将成为我国民众崭新的生活方式,旅游业将是未来需要旺盛的朝阳产业。扩大旅游的内外需求,将成为振兴西部经济现实的动力和潜在动力之一。

(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有利于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是我国许多江河的发源地,江河源头及上游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全国气候和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要与西部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相结合。

旅游业作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无烟产业”,可以打造成典型的绿色产业,它强调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可以推行循环经济,走一条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产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旅游资源本身就要求环境优美、生态平衡、人文古迹保持状态良好,这是吸引游客的根本所在。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为保持生态平衡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使旅游业本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培育成熟的旅游景点,会使旅游资源不断升值,对资源的消耗逐步降低,这样会有力促进西部可持续发展。

二、在西部大开发中,甘肃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旅游业直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到 2004 年,纵观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旅游只是一种外事接待工作,资源开发的产品培育层次很低;第二阶段是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到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这一阶段开始把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但是发展模式单一,仅仅依托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搞了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第三阶段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之后至今,加强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发了一批旅游新产品,设计了富有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984 年,甘肃全省只有 1 家旅行社,到 2004 年,全省共有旅行社 242 家,其中国际旅行社 24 家。1990 年甘肃开始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工作,1992 年全省共有旅游星级饭店 11 户,其中三星级 1 户,二星级 10 户;到 2004 的全省共有星级饭店 156 户,其中五星级 1 户,四星级 11 户,三星级 48 户,二星级 97 户,一星级 9 户; 1984 年全省旅游总收入仅 0.17 亿元,2002 年达 31.34 亿元,增长了 183 倍,2003 年遭遇“非典”冲击,2004 年上半年的旅游总收入已达 15.1 亿元,总体上恢复到“非典”出现之前的水平。1984 年全省旅游创汇 337 万美元,2002 年创汇 5431 万美元,比 1984 年增长了 15 倍,2004 年上半年创汇 1947 万美元; 1984 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为 2.79 万人次,2002 年接待人数 1058.71 万人次,是 1984 年的 379 倍,2004 的上半年接待人数 507.33 万人,预计全年将超过 2002 年的接待人数。

(二)旅游业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甘肃旅游业极大地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公路旅游大巴开通了 14 个市州,铁路旅游专列成为客运的重要卖点,旅游热线成为民航新辟航线的首选目标。据电信部门测算,近两年流动人口和游客为他们创造的收占总收入的 46% ;另外,银行中间业务大幅增容,各类信用卡发行急剧攀升,涉及旅游的各类保险业种的投保人数大幅度增长,旅游电子商务极为活跃。旅游还拉动了各地土特产品、药材药品、民俗民间用品、工艺美术制品、健身用品、宗教艺术品的开发和销售。旅游业推动了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如洮岷花儿、河州花儿、庆阳皮影和香包、重现艺术魅力,民族歌舞走向全国和世界。旅游业带动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活动,已使敦煌、嘉峪关、天水等市进入这一行列,许多城市正在积极争取。总之,旅游业已成为促进诸业兴旺的龙头产业。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行、企业经营、社会参与”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对各地产业促进作用明显,全省各市州(县)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平凉、天水、甘南、陇南等 13 个市州根据本地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酒泉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解决了旅游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每年市财政安排 100 万元,各县市确保安排 30 万~ 50 万元专项旅游发展资金。嘉峪关市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建成了具有高水准的嘉峪关关城博物馆等一些新景点。甘南州党委、政府成立了“州旅游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了多家新闻媒体、旅行社和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寻梦香巴拉”踩线采风团,对州内人文、山水、宗教、民俗、文物进行全景式考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甘肃全省近年来大力推行“谁开发、谁受益”的宽松政策,促进民间资本纷纷涉足旅游业。在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景区,藏族民营企业家帕巴次力,投资 1000 万元建设了“红军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及旅游宾馆,为甘肃“红色旅游”填补了一处重要的景点。此外,玉门石油、甘肃烟草、甘肃电力、甘肃林业、兰新集团等大型国企斥资数亿元,进入旅游业,使甘肃旅游业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步升温。

甘肃旅游业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甘肃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开发程度普遍偏低,长期停留在较原始状态,多数景点没有培育成熟。另外,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档次不高,偏僻地区景点分散,缺乏足够吸引力。难以开成规模效益。

二是政府投入不足,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大。目前这种状况已经不能适应全国旅游市场以及国际旅游市场高度竞争的局面。仅以旅游宣传促销费用一项投入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据了解,2004 年新疆维尔自治区旅游局宣传促销费用 1000 万元,陕西 1000 万元,宁夏回族自治区 960 万元,青海 800 万元,西北五省中仅有甘肃为 150 元,落后于其他省份,若与东南沿海省份相比差距则更大。

三是旅游企业长期处于小、散、弱的地位,改革滞后,机制不活,缺乏竞争力。另外,甘肃省旅游局至今还属于省政府主管的事业单位,没有进入政府行政序列,这样与其他行政主管单位难以协调业务,特别是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严格地说不具备依法行政的职权。从全省来看,主管网络仍有缺口,还有一些县(区)没有设置旅游局,缺乏旅游业的主管机构。

四是部分景区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宾馆饭店设备陈旧,影响接待能力的发挥。旅游旺季超负荷运转,环境容量与游客数量之间矛盾突出。淡季设施闲置,旺季人满为患,不利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在西部大开发中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全国统筹,突出重点,完善西部旅游业发展规划

如前所述,加快发展旅游业,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很大,因此,国家应将西部旅游业发展规划置于西部大开发长远规划的重要位置,国家在旅游业的产业布局上应当着力开发西部旅游业,把它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西部旅游业的开发应当全国统筹,总体部署,突出重点,在西部规划部署重大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和精品项目。将“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打造成中国旅游的国家级品牌,要以西安、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重要城市为中心,以点带线,以线拓面,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要从资金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使之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提高西部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二)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共同搞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旅游业是关联度很强的“块块”产业,但涉及旅游业的诸多部门却又是“条条”管理,一个旅游景区,往往涉及国土、建设、园林、文物、环保、宗教等各个部门,综合协调难度很大。有些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权属不明,长期存在部门之间相互掣肘的问题,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一些部门强调本系统的规章而难以形成旅游资源的合力。建议有关部门专项研究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旅游业促进法》创造条件。

(三)政府实施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趟出扶贫新路子

旅游业较之其他产业,门槛低、启动快、生产链短、见效快,只要游客到来,即有现金收入,是脱贫富民的路子。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宕昌县,2003 年启动旅游业,到 2004 年,全县已接待游客近1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1440 万元,在全县 GDP 的比重达到 4.3%,为该县脱贫富民趟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好路子。

但是“农家乐”容易启动,而为之配套的如道路建设和大型公共设施必须由政府实施优惠的政策加以引导。在用地、贷款担保、市场准入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可将西部开发基金、扶贫基金和国债资金捆绑起来,向大型基础设施投入,防止零敲碎打,形成一定规模,有力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旅游业,使更大范围的穷困地区早日脱贫。

(四)进一步整合旅行社业的资源,迎接“入世”后来自国际的严峻挑战

我国国际旅行社占旅行社总数的 20%,国内旅行社占 80%,且大型旅行社规模经济得不到充分发挥,中小旅行社又缺乏独特的市场定位,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存在,市场秩序仍感紊乱,我国旅行社与外国旅行社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在“入世”谈判中作出庄严承诺,不迟于 2005 的 12 月 31 日允许外方在我国独资建立旅行社。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旅行社,资本雄厚,人员素质高,管理现代化,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国旅行社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同业的严峻挑战。为了迎接这种挑战,我国应当加紧整合旅行社业的资源,在生产要素优势互补的条件下,大胆改革,资产重组,优化资本有机构成,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尽快形成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实力雄厚的旅行社集团,充分利用本土优势,认真学习国际同行经验,把国际竞争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程度。

(五)加大自然旅游资源和文物保护的力度

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要注重加强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当前一些文物出土后发生氧化变色甚至毁坏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裸露在室外的自然景观正在遭到风沙、酸雨和环境污染的侵蚀和损害,一些人文古迹风化速度加快,十分令人担忧。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原因,一些亘古以来的自然景观出现萎缩和破坏的趋势。比如,敦煌月牙泉在解放初有 7 米深,而现在仅有 1.5 米,湖面仍在缩小,敦煌壁画也在发生霉变。因此必须加强自然景观和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大力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加速重点立项,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研究力度,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在现有技术不足以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应以保护为主,暂缓开发。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岳颂东

第四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出发,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政府指导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渠道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扶持,科学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0家,共吸纳会员8000多人,辐射18个乡镇132个村民小组,带动农户近3万户,生产经营服务范围扩展到了养殖、制种、林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及其储运、加工等领域。2004年,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实现订单化生产面积39万亩,带动发展各类畜禽养殖493.6万头只,农产品订单销售量达到55万吨,占到全区农产品生产总量的58%,实现销售收入5.27亿元,上缴税金210万元,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人均增加收入1194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积极鼓励倡导,增强发展意识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如何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突出问题。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人们难免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为了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消除疑虑,正确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地位和作用,坚定发展信心,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并组织编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宣传材料,多次开展了经验交流活动,注重用典型经验引导干部群众,切实提高了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认识,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怀茂乡六分村立足本村优势,于1994年由村委会组织牵头,依托酒花开发公司成立了六分啤酒花协会,把协会变成了农民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不但使企业逐年发展壮大,而且使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目前,全村发展啤酒花560亩,脱水菜3000亩,农户累计创收1200万元,全村95%的农户发展成了酒花、蔬菜专业户。

2、注重因势利导,多种形式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多样性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兴起和壮大。具体工作中,注重走好五条路子:

一是积极适应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日益形成的良好局面,引导组建以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依托主导产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路子;

二是紧紧抓住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路子;

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和流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顺势而推,切实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走依托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路子;

四是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人才、土地和资金等优势,带动农民实行专业联合,走依托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路子;

三是不断完善了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组织内部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保障了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主人公地位和经济利益。2004年,我们选择基础设施较好、内部联系紧密、结构功能完善、发展势头良好、带动作用较强的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示范点,积极争取扶持资金25万元,重点在制度建设和利益联接机制上进行探索和完善,为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树立了样板。祁雪奶牛专业协会通过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内部奖惩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理事会、监事会工作制度,使协会的健康运行和作用发挥有了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目前,协会的生产经营服务网络已延伸到了全区5个奶牛产业重点乡镇、7个奶牛基地村和32个奶牛专业小区,加入协会的奶农已从最初的5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278户,会员奶牛存栏也从最初的180多头增加到了现在的2400多头,年收购加工鲜奶8100多吨。怀茂乡黑水沟村养鸡专业协会,由于建立了股份合作机制,制度建全,保障有力,自2001年成立以来,先后吸纳股金8.4万元,并成立了鲜蛋销售服务中心和物资销售服务中心,新上了鲜蛋加工项目,创立了“王吧蛋”品牌,年购销鲜蛋1000吨以上、鸡12万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960多万元,带动发展养鸡专业户84户,全村人均养鸡纯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40%以上。

5、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服务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服务和引导。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上,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划制定、宏观协调和管理服务。农牧、民政、财政等部门还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各项切实有效的服务。坚持引导、鼓励、扶持、服务四为主的原则,防止行政干预和行政包办,定期举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典型经验交流会及学术研讨会,积极探索创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全面、协调发展。以信息引导为重点,利用肃州科技110网络,积极探索快捷、准确的信息发布途径,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快捷优质的服务。

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呈现出了合作形式日趋多样化,合作领域日趋广泛,合作层次逐步提高,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带动作用逐步增强的发展趋势,标志着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第五篇:坚定信心在不断创新中加快版纳邮政发展步伐

------邮政局申报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州是镶嵌在祖国边陲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被誉为,区域以热带雨林生态为基础,民族文化为重的特色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常住人口为万人,面积万多平方公里,边境线长多公里。邮政局辖市、、县局三个邮政企业,共有自办网点个,委办所个;农村邮路条,全长公里,委办邮路条,全长公里;城市投递线路条,全长公里,农村投递线路为条,达公里;全州现有职工284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有人,占职工总数的。有党员人(含离退休职工),占职工总数的。全州邮政企业班子团结,职工队伍稳定,企业奋发向上,社会评价较好。邮政独立运营以来,在省局党组的领导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州邮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形成了集中精力、集中智慧、集中力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把推进全州邮政快速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坚持通过创新求发展的信心不动摇,以邮政的快速发展,不断适应自治州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同时,企业创效益,使邮政通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三个企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年月州邮政局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先后被州政府评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年至年三年被市政府评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州局邮政储蓄组连续四年保持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并获团省委“迎世博创优质服务先进集体”表彰,年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殊荣;县局被州文明委授予创建文明行业单位,县局被县文明委连续年评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局长同志获全国邮政工会系统“职工之友”表彰,党委书记被州委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邮政扭亏的成绩源于邮政自加压力和在竞争中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胆略。邮政实现经营上台阶的主要经验: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扭亏促发展变为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增强加快发展邮政事业的信心。

州邮政局于年月正式成立。当年业务收入仅为万元,亏损万元,人均劳产率仅万元/人。面对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客观环境和自身基础差、底子薄的条件,局领导班子深刻分析了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尽管责任与压力非同寻常,但对邮政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全局上下气象一新,广大干部职工把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各项工作形成朝气蓬勃发展之势,全员“思改革、谋进取、创一流”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连续三年将邮政建设成为收差局。局取得扭亏的阶段性胜利的落脚点是:一是全州邮政干部职工从思想上重视邮政经营工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业务发展上来,树立了开拓进取,敢于争先,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新观念;二是认真贯彻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确保三大目标”的发展方针,尤其注重加快邮资广告、物流配送、邮资封片和“四新”业务发展;三是加大邮政业务考核发展的力度,较好的调动全局邮政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发展业务的积极性;四是引导邮政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坚定发展的信心,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快发展积极走出绿色围墙,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容面对各种挑战。一个人人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个个立足岗位做贡献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2001-2003年局迈出三大步。年完成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绝对值万元,较分营前的年增,实现收差万元,业务量累计完成万元,一举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全省各地州市中的“收差局”;2002年完成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绝对值万元,实现收差万元,人均劳产率达元/人,业务量完成万元;年完成业务收入万元,与年相比增加绝对值万元,增幅,实现收差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元/人,与年相比增长绝对值万元,增幅。

二、突出重点,深化改革,使扭亏目标在发展中巩固,邮政呈奋起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邮政通信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但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还会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邮政审时度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经管策略、优化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机构,积极调整运行机制。在工作中先从机构改革入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行商业经营策略,从邮政规模发展业务的实际出发。成立了市场部加强了州局的经营发展和管理;新设立了储汇分局、营销中心、广告中心、收投中心、物流分公司,强化了专业化经营,促进了邮储、新业务的深入发展。针对抓管理的经营要求,局推行年有目标(即:每年月份召开工作会,部署次年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季有计划(即:根据市场变化每季安排生产经营计划),月有措施,周有安排的目标管理模式,企业工作干着第一件,准备第二件,想着第三件,坚持“以结果说明过程,用效果说明效率”的工作作风,突出抓计划落实,抓动态管理,抓方案评审,抓效果考核。二是通过机

制的创新,带动了观念的转变和效益的明显提高,即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抓好中层管理干部和年青干部的培养,对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人员,进一步健全能、位、绩“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形成“无功就是过,不进就是退”的用人导向;三是结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扁平化工作,理顺全州各局市场经营管理体制和大客户负责制,为建

立效率效益为核心的市场经营机制提供组织保证;四是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重视邮政、电信的强强合作,代办电信业务是邮政重要的新的业务增长点,全局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与电信、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对已签订的合作协议认真履行,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五是注重对职工的培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做到在学习中武装,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推动邮政事业发展。此外,本着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施农村邮政支局所承包经营,将正式员工、委代办人员除中线工资外的收入综合考核,一视同仁,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根据个人对企业的贡献来决定绩效的分配。充分调动了全员积极性。同时,加快农村支局经营体制转化,降本增效,发展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的邮政特色服务。如为确保所经营发展上台阶,州局精心调研、部署,调整了所长,新所长本着“市场有多大,业务就做多大”的理念,带领3名职工,完善基础管理,搬掉职工观念落后的大山,充分挖掘邮政业务市场潜力,以培育区域性业务市场为切入点,巩固传统业务为主线,以展新业务为突破,做大做强包裹和零担业务,该业务同比增长了个百分点,并注重宣传,上门为“”公路建设者送报送邮。年实现收入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同比增长,提前个月完成全年收入计划任务。

三、务实管理,夯实基础,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使企业实现“三大目标”和跨跃式发展有了重要保障。

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俗语说“法松则人恶,法严则人思善”,以人为本,从严治局才能使企业规范有序,运行高效。年,局领导班子依托务实管理谋发展,统一认识、步调一致,领导班子勤政公正、雷厉风行,无论是发展业务还是日常管理他们都身先士卒,尽管对职工提出的具体要求不多,但却让大家感到有一种危机感。

全州邮政结合“管理年”活动,向管理要效益。以强化管理为重点,实行全面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注重从现金流量分析中找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强化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明确成本费用责任,达到支出与效益相统一,避免人为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一是加强管理、建章立制。先后完善了与改革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二是加大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在经营发展和资金管理上,以州局的财务核算一体化为基础对各局财务人员优化,实行报帐制。着重突出收差的考核,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注重“拳头产品”邮储业务管理,重点开展了全州储汇资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印发了《邮政储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邮政储汇日常管理考核办法》使全州储汇资金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做到了全州储汇营业网点现金、空白凭证、银行存款均正确无误,帐实相符,银邮相符;ATM机的管理均能执行钥匙、密码分管制度;全州个储汇营业网点均配备了三铁三器一柜,严格执行封闭作业,出入登记,同时设置了防抢、防劫应急预案;建立了一套“开发新业务,必须有新的管理制度”的工作模式,保证了新业务资金的安全完整;县局储蓄营业窗口均安装了防弹玻璃、监控设备;县局对各网点的送款均是专款专送,执行双人机动车送款制度;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充实专兼职保卫人员,严格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五年来,全州邮储余额翻了二翻,从年初的万元,增加到年的万元,净增余额万元,市场占有率提高个百分点。新发卡达张,持了邮储余额稳中有升的势头。各专业优化作业组织,不断探索科学管理的新思路,及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强化内部支撑,完善保障体系,狠抓审计、监察和稽核工作。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强化应收帐款专项清理回收工作。重点以系统和流程化,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全过程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实施实收帐款管理从“救”到“防”的转移,强化邮政经营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严禁注意降低资费,跨界揽收,无序竞争等违规经营行这的发生;强化全网意识,认真贯彻《邮政投递服务规定》等标准;推进联合发展,切实改善服务,完善大客户管理办法,培育和稳定一批大客户,以务实管理,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四、树行业新风,为边疆经济建设服务。

广泛开展“效益年”活动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进一步提高职工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思想。一是实施服务创新,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格局。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要实施不同的经营策略,把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作为邮政经营工作的出发点,推行品牌经营策略。二是在省局的关心、支持下,加大硬件的投入,全州投资万元,改善、县局一线生产场地、营业窗口状况,并对州局办公大楼进行维修,为用户提供一个整洁、美观、舒适的通信服务环境。三是我局以邮局[]号文件下发了“州邮政系统文明行业创建规划”明确了“十五”期间两个文明创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措施,全州按规划积极组织支局(所)开展创建州、市县级文明单位和创建先进职工之家、模范职工之家、先进职工小家的建设等活动。现已有个支局所建成州级文明单位,个支局所建成市、县级文明单位。三个企业建成邮政系统“先进职工之家”。四是在州委指导下,围绕建州五十周年,专题策划、印制了《—》之系列邮品,有效地宣传了、传播了各民族文化。先后完成了宗教明信片、公民道德建设明信片的设计、印销工作,树立了我州良好的社会整体形象。企业加强与州政府、风景区名胜景点配合,完成雨林谷智能化门票明信片系统建设,强化了景区门禁和票务管理,提高了公园档次,服务了旅游经济。五是推动《云南省邮政条例》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履行好普遍服务义务,得到省局、州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六是弘扬正气,树立良好的局风。局党委和行政、工会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申奥运环城跑和州、市大型文艺晚会,并获建国五十周年“祖国颂”文艺晚会组织奖。组织参加每年一度的“”邮政彩车游演活动,既丰富了节日气氛,又展示宣传了邮政业务,扩大了知名度。七是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开发了“州绿色希望工程”劝募邮资明信片,所得资金扣除成本外,全部募资用于营造亩共青林和建设一所希望小学。积极为扶贫村脱贫排忧解难,派员四次深入火灾搬迁后的扶贫点,调查研究,动员职工捐款捐物,为他们购买生产工具,电视机、扩音器、碾米机和株果苗、种猪头,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作物。去冬今春为度过寒冷,购买大米及发动邮政职工捐衣物余件发到村民手中,在年州委政府表彰的“九五”扶贫会上,邮政被评为先进单位。在“爱母亲河”活动中,女职工奉献爱心,积极捐款。党群部还发动党员向贫困党员捐款,年工委动员职工自觉伸出援助之手,共人为县邮政局相沙的儿子患血癌病治疗捐款元,为州受罕见的洪涝灾害者捐款元和衣物件套,并分别送往灾区,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育企业文化,造就一支四有职工队伍。

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指导方针,我局认真贯彻《》和《》,落实职代会的职权,行驶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增强了职工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一是,建立健全了局务公开制度,制定了局务公开实施办法,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行政工作计划,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签订了劳动《》,推进了企业民主管理的进程。二是,弘扬正气树新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树创活动。邮政是精神文明的窗口,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在迎世博和创优质服务活动中,认真开展了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和考试。三是,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四是扎扎实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先进职工之家”建设活动,全州三个企业均已建成“先进职工之家”,从年低开始全州已迈入“模范职工之家”的创建活动。年在全省邮政系统开创学先创优质服务,争创“十强(县)市局”和争当“十佳投递员、十佳营业员、十佳营销员”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全省邮政系统最佳营业员人,最佳营销员人。州局邮政储蓄营业员同志被评为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在全州邮政系统开展了分支局(所)创优达标活动和班组标准化管理,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推进了支局(所)、班组管理规范化,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创造了条件。同时年以来全州人进行岗位资格培训,人就读函授大专班,为提高服务水平的业务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行风评议中,为巩固行风评议成果,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我局除了扩大业务宣传外,还召开了大用户座谈会,并向社会公布了邮政服务的十项承诺,聘请了邮政服务社会监督员名,发放用户意见征询函份,收回份,用户满意度达,同时还注意改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如在营业区域内把包裹直投到户、烟草配送、法律文书投递等等,受到用户好评。

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共青团、工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职工的思想动态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抵制法轮功邪教组织,全州职工无一人参与法轮功组织的邪教活动。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国策,无超计划生育,无职工违法犯罪,充分发挥了工会工作职能作用。

(一)、开展形势教育,稳定职工队伍。针对分营后的邮政基础设施差、底子薄、业务发展受资金和市场的制约,职工收入与电信、移动等单位差距逐渐拉大,部分职工对邮政的现状和发展失去信心状况,积极地利用职代会、座谈会、组织集体活动等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局情教育,同时组织70余名干部、职工认真听取了省局组织的“振兴云南邮政”巡回演讲报告,使职工正视邮政目前困难,看到了邮政企业的前途和希望,树立了邮兴我荣、邮衰我耻的企业精神。克服了盲目攀比心理,坚定信心、努力工作,稳定了职工队伍。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娱乐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工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①分营后州局举办了两届职工运动会,把业务技能的比赛作为运动会内容之一进行了岗位练功、操作比赛;②利用双休日分期分批地组织离退休职工、在职职工共人次郊外开展野炊、垂钓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③工委为迎接国庆,庆澳门回归,组织开展了全州邮政职工卡拉OK大奖赛,三个基层工会都选派了代表参加,共有名业余歌手参赛;④为振兴邮政,组织了全州干部职工进行了热爱邮政,奉献邮政,我为扭亏作贡献的演讲比赛。凝聚了职工向心力。

(三)、关心职工生活,以情铸就凝聚力。各级工会十分重视、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每逢重大节假日和职工生病住院,都能坚持走访、看望和慰问,州局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局名职工(离退休退养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的体检二次,对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做好调查了解,积极配合行政做好工作,协调好关系,遵“以行导之、以情动之、以德为之”原则,做到思想上帮助、精神上安慰和生活上关心、经济上补助、情感上交流等工作。2001—2003年行政工会走访看望生病职工人次,补助困难职工人次,金额达元,调解关系开展谈心人次,用工会工作的特点,扩大职工群众的思想交流空间,体现集体温暖和人间情意,营造“以事业为纽带”的人际关系,让每个职工都关心企业发展,持之以恒地回报企业,反哺企业,促进邮政通信的健康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到公路的建设,云南成为通向东南亚的大通道,成为这个通道的桥头堡,州邮政局决心在省局和州委、州政府领导下,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力以赴抓发展,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保障各族人民的通信权利,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再创佳绩。

下载在加强合作中加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加强合作中加快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创新中发展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旅游总结——学习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兼论旅游创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

    在创新中发展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旅游总结——学习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兼论旅游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

    在继承中发展

    在继承中发展 关键词:图书利用率;图书利用系数;RFID射频识别技术摘 要:文章通过对图书利用率基础理论的研究,认为图书利用率的研究应跟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步伐,新的时期应有新的理......

    在困境中发展(范文模版)

    在困境中发展———破解发展瓶颈 -------在青龙中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西山驿中学黄继宏 各位领导: 今天这里聚集着肥东教育的“同”“仁”,“同”在我们共同从事社会主义公益事......

    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

    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

    加快发展合作组织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桂阳县加快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桂阳县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引导扶持,不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加快发展合作组织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合作组织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中共桂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欧阳志杆近年来,桂阳县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引导扶持,不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促进了农民增......

    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这两种经济组织形式。它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