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把全省灌区建设管理推向新阶段
刘建明
(河北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
石家庄
050011)
摘 要: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与发展是河北省缓解水资源紧缺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局面的重要举措,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在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多年来的灌区节水改造和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取得了灌溉节水、农业增产、农民减负增收等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规模效益不显著等问题。加大投入、加快灌区节水改造、科学分析评价、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引导十分必要。
关键词:地表水;灌区;节水改造;改革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B
河北省是一个地处北方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省内水资源紧缺,其时空分布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突出矛盾,水旱灾害频繁。农田灌溉对农业和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河北省多年来依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造成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源节流并重,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加强地表水灌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节水、高产和高效,对缓解全省水资源紧缺状况、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支撑“三农”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引水30~40亿m3(占全省农业灌溉用水的22%以上),2实灌面积为64多万hm。灌区以粮食作物为主,兼有棉花、油料等其它经济作物。
1.2 灌区管理
灌区骨干工程由国家负责,并设专管机构,现有职工7500多人;支渠及以下的田间工程由群众自主管理或乡镇、村委会代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灌区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很不健全。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各灌区实行了“包浇队”等浇地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逐步推行经济责任制、干部选聘制、经费包干制等,加强了企业化管理,依法制定和完善了水费计征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灌区管理向生产经营服务型转变,从1996年开始探索推行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现已累计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1100多个,管理面积22多万hm2,参与农户50多万户,在明确管护主体、加强工程维护和科学灌溉、节水增效及水费征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3 地位和作用
灌区建设管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一是为规模化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灌区粮食总产达610多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0%以上),已成为全省粮、棉、油生产的重要基地。二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灌区所在地经济社会1 灌区现状及其作用
1.1 工程及用水
河北省共有大中型地表水灌区160多处(其中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有21处),主要分布于省境中东部和中南部,地处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及滦河等五大水系,涉及104个县(市、区)。灌区共有各级渠道7700多条、长度5万多km,防渗衬砌长度8500多km,共有渠系建筑物16.86万处座,渠系配套22面积70多万hm。灌区设计灌溉面积达160多万hm,有效灌溉面积120多万hm(占总有效灌溉面积的27%
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简介:刘建明(1967-),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E-mail: 163jmliu@163.com。2以上)。灌区主要从水库和河道引水,近年来的年灌溉2 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把全省灌区建设管理推向新阶段 刘建明 的发展,灌区已由单一的为农田灌溉服务转变以灌溉服务为主,兼顾为企业、城市生活、生态供水等多元化服务。三是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条件。灌区建设管理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在改善农田水生态环境的同时,直接美化了城乡人居环境。节水改造及其成效
为从根本上扭转全省大中型灌区基础设施脆弱、用水效率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河北省加大了灌区节水改造的力度。1998~2010年,共争取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1世纪首都水资源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投资计划20多亿元(含需要地方配套部分),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4亿元,完成砼113.45万m3,土石方0.30亿m3,钢结构安装0.27万t。有20多条骨干渠道恢复到了设计标准,新增、改造渠道1032.33km,防渗衬砌1406.54km,配改建筑物4105座。灌溉输水能力达到40多亿m3,实灌面积可以达到64.6多万hm2,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年增粮食生产能力达130多万t。
在灌区节水改造的过程中,一是按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办法和规范规程的要求,抓实抓细各项前期工作,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概预算、灌区管理、信息化、监理等方面专家的作用,严把项目论证和审查审批关;二是搞好项目规范化全程监管,全面推行“四制”管理方式,在防渗断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工程验收移交后,抓好档案资料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三是积极推进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改革,深化灌区内部人事、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了符合本省灌区实际的具体实施意见,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等政策规定,编制和审批了改革方案。根据《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加强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还科学进行供水成本核算,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完善计量设施,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通过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改革,一是灌排体系逐步完善,提高了灌排保障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了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了安全输水能力,推进了参与式灌溉管理,减少了管理费用,降低了农民用水成本;
三是转变了人们的用水观念,减少了水事纠纷,改善了乡风,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四是修复或改善了农田水生态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农药用量,提高了农作物品质,推进了周边村镇的环境建设;五是锻炼了灌区建设管理队伍,积累了经验和技能,提高了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效益水平。主要存在问题
当前全省灌区面临灌溉水资源有限(甚至不断减少)、耕地面积日益萎缩、农灌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困难而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等诸多不利影响。要进一步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保障和支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灌区的基础设施保障与支撑能力、自身建设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需要,近年来,部分城市除开采地下水外,已将大量的地上水引入城市,挤占了农业用水,灌区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年灌溉
引水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60~70亿m
3,减少到目前的30~40亿m3。二是灌溉用水效率依然不高。灌区工程多数兴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建设“先天不足”,多年来无力维修养护,尽管实施了灌区节水改造,但据调查,仍有40%以上的干、支渠及30%以上的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防渗配套率为10%~20%,中型灌区的控制性建筑物和管理设施普遍缺乏。全省大中型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4左右,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显突出。
(2)是总体投入水平较低。据统计,已下达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资计划仅为原规划的32.58%,而中型灌区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稳定的投入渠道。灌区节水改造需要地方配套40%~50%的资金,河北省是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的省份,地方财力有限,且大多数灌区所在的市(县)多为农业市(县)或革命老区,水价难抵成本而灌区自身的经济状况较差,项目配套资金到位难,实际完成投资仅为原规划投资的19.13%,加剧了节水改造投入的不足,工程老化失修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据2010年调查,全省大型灌区待改造的渠道还有近3万km,需要配套改造的建筑物14万处座。全省大型灌区2009~2020年节水改造规划估算投资172.63亿元,中型灌区“十二五”估算投资29.73亿元,投资缺口很大,比照近年来的年度投资水平,灌区节水改造任重而道远。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把全省灌区建设管理推向新阶段 刘建明 3(3)是项目建设管理方式单一。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是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实施项目“四制”,前期工作程序较为繁琐,审批环节多、耗时长,对工程建设进度影响较大。灌区工程建设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且多数属于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照搬基建程序操作多有不适,项目施工期除了受汛期和冰冻期的限制,还要照顾到灌溉季节的农田输水、灌溉和发电,黄金施工期只有每年10~12月上旬的2~3个月,而项目操作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致使项目投资不能尽快发挥效益。
(4)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乏力。灌区灌溉水资源的经营受各种不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自身不能通过集约管理实现增收获益,而可用灌溉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低经济价值运行,环境生态和防洪保障等公益性部分(包括灌溉水源及灌排工程设施的占用)难以得到合理回报和补偿等,必然挫伤灌区经营管理的积极性。灌区体制改革涉及发改、财政、人事、社会保障、税务等相关部门,缺乏整体推进合力,造成改革滞后,“两定”、“两费”落实难,加上供水价格机制不合理、农民用水户协会缺乏运行经费和服务能力不足等等,都严重制约着灌区的发展。发展思路与建议
4.1 思路与目标
灌区发展涉及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生态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等诸多方面,应从“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和谋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农业、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推进改革的要求,抓住农田、农业、农村和广大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环境用水这一主题,遵循区域水资源循环规律,谋求灌区(或县域)范围内水资源的科学调控与持续高效利用,大力推进科学用水、管水、保水和节水,逐步建立起富有时代特征的灵活高效的灌区建设管理经营体系。
4.2 措施和建议
(1)加强灌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彻底扭转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水平低的局面。一是坚持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科学编制灌区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把规划作为引导灌区发展的重要依据;二是突出公益性或准公益
性特点,加大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投入力度,整合各方面资金,探索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三是加快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加大年度项目的实施力度,加强协调并适当简化前期操作程序,尽快实现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
(2)科学进行效益效果评价。着眼于灌区建设管理活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等各方面效益,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尽快确立和完善灌区效益效果评价评估体系与方法。一是科学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并切合灌区实际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二是确立基于系统化、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方法技术之上的综合评判技术与方法,据此对灌区现状、水资源配置、未来发展及项目实施成效进行综合评判,进而作为编修规划、完善政策、科学决策、激励竞争的重要依据,引导灌区良性化发展。
(3)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快落实“两定”、“两费”,妥善解决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二是深化灌区基层单位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三是在不断完善量测水设施的基础上,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在水价未达到供水成本之前,实施政策性补贴。
(4)依靠科技促进持续发展。一是围绕灌区管水、用水、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灌区改革与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理论充实灌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头脑,培养和造就现代化的灌区建管队伍,提升整体素质和建管水平,增强灌区发展的内在潜力。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徐光.河北省十余年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回顾[J].河
北水利,2008,(10):15~17.[2] 刘建明.努力推进河北省农村水利的科学发展[J].水利发展
研究,2005,(7):33~36.[3] 刘建明.靠新机制引领和助推农田水利设施[J].中国水利,2008,(9):11~12.[4] 刘建明.搞好农村水利工作 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北水利,2006,(4):11~12.4 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把全省灌区建设管理推向新阶段 刘建明
第二篇:××灌区节水可行性报告
灌区大坝渠 节水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
200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等六小工程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用水效率是今后在水利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国家的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是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通过推广水稻节水控灌、渠道承包经营、用水者协会管理、畦田改造等管理措施以及对支渠等骨干工程进行砌护、配套的工程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节水工作的发展,河水从1998年的9.6亿m3米减少为2004年的5.83亿m3,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益,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和田间配套不到位,灌区管理上还存在的供水管理体制不顺和水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影响着灌区体制改革和总体效益的发挥。
大坝渠是大坝镇主要灌溉支渠之一。大坝渠总面积7433.6亩,支、斗、农末级渠道全部为土渠,水利配套设施差、渠道老化失修、输水损失严重,给节水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已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加快建设现代节水型灌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2005年由水利局会同吴忠市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对大坝渠灌区进行节水砌护改造。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2.1项目规模与内容
在项目区内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建设节水灌溉农田5820.5亩。
(1)节水工程措施
对大坝渠灌区项目区内的支斗渠全部砌护,共砌护支渠1条,长4.3km,斗渠3条,长3.2km,兴建各类配套建筑物132座。
(2)农艺技术措施与科技措施
在项目区内,结合渠道砌护配套,选用优良的节水型新品种,扩大设施栽培,大力推广科学施肥耕作技术。科学规划土地利用率,重新确定沟渠规格,平整土地,采用小畦灌等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并通过开展非充分灌溉、水稻控制灌溉、充分利用降水、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和采用覆膜保墒等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实现灌区全方位节水。
(3)管理措施
加强水权管理,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原则,把项目区农业用水管理权明确到西贴渠用水者协会(大坝渠从西贴渠引水),引水权确定到干支渠;按照自治区宁农水费发《##灌区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及水价形成机制改革实施方案》[2004]1号及自治区宁价商发《关于自流灌区农业供水价格改革与水费计收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2004]79号文件精神,在项目区全面实行“一票制”和“一费制”的水价制度,将现行的干渠水价、征工折款和支渠维管费进行“三费合一”,开展“量水到斗口”,实行水量核算,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1.2.2建设工期
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的建设规划从2005年9月开始实施,2006年9月竣工。
1.3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1.3.1编制依据
(1)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建[1991]43号文“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设计概算(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通知”。
(2)原水利部水建[1994]284号文“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设计概算(估)算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3)原水利电力部(86)水电基字第81号文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4)能源部、水利部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其中一类费用调增15%,二类费用按预算价格或部颁定值价格进行计算。
(5)国家计委2002年颁发的[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6)《水电水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5088-1999。
1.3.2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估算总投资202.83万元,其中:渠道砌护及配套工程投资166.92万元,其它费用(勘测设计费、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材差)17.47万元,基本预备费18.44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自治区财政资金50%,共计101.41万元,申请财政及群众自筹资金50%,共计101.42万元。
1.4效益及经济评价 1.4.1经济效益
工程建成后,项目区内年节约水量327.27万m3,节省水费支出6.22万元;农民实际亩均负担的水费支出降低42.72%;农业方面粮食年增效益95.23万元,按照20年经济计算期计算,效益费用比为 1.28,内部收益率为16.8%,经济净现值62.17万元。
1.4.2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以稳定该地区灌溉面积和改善原有的灌溉条件,可以促进原有传统、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促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优化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对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3环境影响
通过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当地群众对水的需求日趋合理,用水量相对减少,渗漏水量相对减少,从而降低了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同时也使局部地区的地下水、地表水的分布更加合理。灌溉用水量的减少,可以减少灌区农田淤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通过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节约的一部分水量可以用于生态用水,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
1.4.4综合评价
由以上经济效益分析,该项目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是合理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1.5组织和管理 1.5.1组织
为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市计划发展局与市水利局负责工程的申报、监督工程实施和组织工程验收及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西贴渠用水者协会负责组织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并参与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检查验收,负责末级渠系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项目开工前市水利局与项目区西贴渠用水者协会正式签定投劳协议,确保投劳按时足额到位。
1.5.2管理
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采取大宗材料设备集中采购制;采取资金报帐制,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采取项目公示制,在项目建设前,召开公示大会或以标志牌的形式公示项目建设内容及目标,项目建成运行后,公示项目运行情况及目标完成情况。
1.6结论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看,各项指标都符合项目的立项要求,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对节水事业也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府支持,领导重视
委、政府对水利工作长抓不懈,尤其对开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事业非常重视,通过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对节水工作给予极大的支持。全市河水量从1998年的9.6亿m3,下降到2004年的5.8亿m3,节水灌溉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2)大坝镇、村、队干部及群众已经认识到节水就是增收的道理,节水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项目建设决心大,积极性高,要求迫切,愿望强烈。
⑶项目区多年来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2004年在“黄河杯”农田水利优秀评比活动中获得好评。项目区内沟、渠、田、林、路已进行了综合整治,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
⑷项目规划经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合理准确,符合当地条件,也符合立项原则,并通过征求镇村队的意见,节水措施可操作性强,便于施工。
2.3项目建设的目标
根据《节水技术规范》(SL207—98)的有关规定并参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有:
(1)节水灌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单位面积用水量比建成前节约20%以上。
(2)渠系水利用系数大于0.75,灌溉水利用系数大于0.7,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15%以上。
(3)农民实际负担的水费支出降低15以上%。(4)水分生产率提高20%以上,不低于1.2kg/m3。(5)节水灌溉项目效益费用比大于1.2。
(6)田间工程实行畦田技术,实行畦田灌溉与水稻控制灌溉相结合的节水技术。
3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3.1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80.0mm,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月,连续最大3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根据平均长系列资料点绘降水量频率曲线,通过适线,取Cv=0.36、Cs=2.0Cv、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80mm,由此查得相应频率的Kp值,算得保证率P=50%、P=75%的降水量分别为172mm、133mm 4 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4.1 农业及林果业用水量
2002年—2004年,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农业平均引用黄河水727.76万m3,林果业引用黄河水38.3万m3,实际亩均用水量1316.15m3/亩。
4.2 人畜用水量
2002年—2004年,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人畜用水量为4.19万m3,全部为地下水,其中用水人口2396人,用水量2.62万m3,定额30L/人·天,大牲畜489头,用水量0.54万m3,定额30L/人·天,小牲畜3134头,用水量1.03万m3,定额9L/只·天。
4.3可利用水资源量
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按前计算为285.17万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开采系数按0.6计,则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71.1万m3,黄河水可利用量按现状耗水量479.15万m3计,则水资源可利用量=可耗黄河水+地下水可开采量= 650.25万m3。
4.4规划农作物灌溉用水
该区域种植农作物主要以小麦套种玉米和水稻为主。其灌溉制度根据作物种植品种、比例及项目区自然条件、土壤类型、农业技术等,分析作物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有效降雨、土壤水利用量后确定。
1、旱作物灌溉定额(1)作物需水量分析
作物需水量采用彭曼公式分析,并结合灌溉试验成果和丰产经验进行修正和调整。
a)旱作物需水量。根据彭曼公式分析标准作物的田间需ET0,计算公式如下: ET0 = –—————
P0
△ ––.–– +1 P
r P0
△ ––.––.Rn+Ea P
r
ET = ET0×Kc 式中:ET0:参考作物腾发量,(mm/d);P0:海平面气压(毫巴); P:本站气压(毫巴);
△:饱和水气压与温度曲线上的斜率; r:温度计常数; Rn:净辐射总量;
Ea:干燥力,mm/d,根据彭曼公式和气象资料,分析确定出标准作物潜在腾发量ET0;
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额:灌区主要作物生育期的灌溉定额,根据作物需水量,按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内农田水量平衡原则分析确定。
M生= ET-P-﹙WO-W﹚-WK,式中: M:作物生育阶段的灌溉定额,(m3/亩);
ET:作物田间需水量(m3/亩);
P: 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m3/亩);
WO、W: 播种前、灌头水前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储水量(m3/亩);
WK: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利用量(m3/亩)。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主要作物0.7m,深根作物(树木)取1.0m,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含水率指标见表4-7,不同作物生育期可利用有效降水量,见表4-8,地下水利用量见表4-9,土壤利用量(WO-W)经分析计算自流灌区夏作物对土壤的利用量为68 m3/亩,其它作物60 m3/亩,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额见表4-10。
冬灌属播前灌水,其作用是为来年土壤储备必要的水分,保证春季土壤墒情,以便适时下种,并满足作物生育前阶段的需水要求。冬灌灌水定额按1.0m深度土壤自然含水率达到田间持水量的需水量加20%确定并保证不产生深层渗漏,水稻田无冬灌。冬灌定额按1.0m土层土壤含水率所用水量确定,粮食定额为100m3/亩,经果林为60 m3/亩。
水稻灌溉定额根据控制灌溉技术水稻各生育期控制指标确定,灌水上限控制在饱和含水量,下限控制在饱和含水量的60%—80%。
根据三年来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示范推广所观测的统计资料分析,确定节水示范项目区的水稻灌溉制度为:稻地泡田灌水1次,亩灌水量80m3,水稻从移栽结束到返青结束(5月7日~5月31日),灌水6次,亩灌水130m3。分蘖期(6月1日~7月7日),平均每6天灌1次水,灌水6次,亩灌水量205m3;拨节孕穗期(7月8日~8月9日),平均7天灌1次水,灌水5次,亩灌水量225m3;抽穗开花期(8月10日~8月24日)平均每7.5天灌水1次,灌水2次,亩灌水量100m3;乳熟黄熟期(8月25日~9月13日)平均每7天灌水1次,灌水3次,亩灌水量120m3。水稻田全年亩灌溉定额860m3,详见表4-12。
根据灌区作物需水规律的分析和灌溉试验与群众实践经验总结,综合分析确定规划年项目区的灌溉定额,见表4-11。
5项目建设内容及节水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5.1工程规划及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工程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节水为中心、构建以工程建设为龙头、农艺措施相配套、科学技术做支撑、管理制度为保障、群众参与为基础的用水保障体系。完善西贴渠用水者协会的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机制、探索新时期下节水农业的供水管理体制,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节水型灌区,确保粮食安全,确保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2项目建设的内容
以渠道“U”型砼板衬砌防渗和田间工程为主,配套完善渠道控水建筑物和量水建筑物,优化灌区灌溉模式、耕作方式、浇灌制度和调整种植结构。
5.3项目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5.3.1工程等级和划分
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的渠道灌溉流量小于5m3/s,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工程等级应为V等五级。
工程设计基本资料:(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水利部《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3)、水利部《水闸施工规范》(SL27-91),(4)、《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6.1.1编制原则
本项目属水利工程项目。工程投资估算按现行水利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费用构成和计算标准进行估算,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材料价格执行##造价管理信息2004年第三季度的市场综合价。
6.1.2编制依据
(1)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建[1991]43号文“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设计概算(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通知”。
(2)原水利部水建[1994]284号文“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设计概算(估)算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3)原水利电力部(86)水电基字第81号文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4)能源部、水利部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其中一类费用调增15%,二类费用按预算价格或部颁定值价格进行计算。
(5)国家计委2002年颁发的[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6)《水电水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5088-1999。
6.1.3基础单价分析
(1)人工预算单价
土石方人工工资13.85元/工日,浆砌石、砼、及其它工程、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机械台班人工工资14.97元/工日。
(2)电、水基础单价
施工用电按0.52元/kw.h计,用水按1.0元/m3计算。(3)材料预算价格 ①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根据原水建[1994]284号文的规定,进入工程单价的材料预算价格,高于规定的定值价格部分计取税金后,作为价差列入相应工程项内,材料价格执行2004年第三季度的市场综合价。
②施工机械台班费
根据能源部、水利部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进行计算,并结合水规[1991]43号文的规定,将第一类费用增调15%,二类费用按基础价格或部颁定值价格进行计算。
6.1.4费用标准
取费标准执行水建[1991]43号文及水建[1994]284号文的补充规定。
1、工程单价计算中有关费用标准(1)其他直接费:
其它直接费取费基数为定额直接费,其它直接费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及其它费。取费标准执行水建[1991]43号文件标准费率。
(2)间接费:
间接费取费基数及取费标准执行水建[1991]43号文件间接费定额标准。
(3)计划利润:
按工程直接费+工程其它直接费+间接费之和的7%计取。(4)税金:
税金按工程直接费+工程其它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之和的3.15%计取。
2、临时工程
临时工程按第一至第三部分建安工作量的3%计取。
3、其它费用(1)建设单位管理费
①建设单位建设经常费=经常费用标准×定员人数×经常费用计算期。
②项目建设管理费按建安工作量的0.1%估列。③工程监理费按建安工作量的2%计取。(2)科研勘测设计费
科学研究试验费按建安工作量的0.5%估列,规划统筹费按勘察设计费的20%计列,设计费、勘察费按国家计委价格(2002)10号文规定执行。(3)其它费用
定额编制管理费按建安工作量的0.09%计取。工程质量监督费按工程直接费的0.28%计取; 4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一至五部分之和的10%计算。
价差预备费本工程不考虑。
6.2投资估算
该项目工程静态投资为202.83万元,其中渠道砌护及建筑物配套166.92万元,其它费用(勘测设计费、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材差)17.47万元,基本预备费18.44万元。
6.3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财政、自治区财政资金50%,计101.41万元,财政及群众自筹资金50%,计101.42万元。
7工程管理
7.1管理机构
为保障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发展改革委和市水利局负责项目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的审批与编制及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西贴渠用水者协会负责组织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并参与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检查验收,负责末级渠系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7.2管理办法 7.2.1建设管理
项目下达后,项目法人代表要与项目主管单位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坚持工程质量终身制。
(1)要加强对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和对节水灌溉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支持节水灌溉工作,为节水灌溉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积极实行工程建设“五制”。
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公示制、合同制;积极采取大宗材料设备集中采购制,节约运输资金;项目下达后,项目法人代表要与项目主管单位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坚持工程质量终身制;对工程发包,实行公开招标方式,优选施工队伍,按公正、公平、诚实受信的原则确定中标队伍。
(3)坚持按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抓典型,以点带面,每一施工工艺先进行试点示范,质检员和各施工队负责人、技术员挂牌上岗、跟班操作,达到规定工程标准后再全面铺开;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严把放样、清基、材料质量、配料拌合、浇(砌)筑、养护等六关,以达到工程按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全面实行工程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
成立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小组,明确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市水利局专门抽调二名领导和四名技术代表到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单位的工作。明确下派的领导、技术员及质检员的职责,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在施工前,将工程任务、质量要求、竣工时间及奖惩规定进行明确,逐级负责,责任到人。严格执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的各项要求。
(5)建立各项制度,规范施工管理。
水利局已经制定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手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手册》、《水利工程奖励办法》等,进一步明确建设工程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的保修、监督管理等,从工程组织、目标职责、施工要求、验收标准、奖惩措施、建筑材料、施工队伍入场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施工中负责领导和技术人员实行工资下浮制度、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和工程运行观察制度等,为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工提供了保证。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渠道采用平板与砼U型板进行砌护,龙门支渠采用浆砌石弧底平板护坡、加砂砾石透水层;各斗渠采用砼U型板进行砌护。伸缩缝采用PVC802油膏填筑。建筑物采用定型建筑物和装配式建筑物,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7)、健全乡村农技服务网络体系。按农业技术管理职责落实农业技术管理责任。对农民进行节水实用新技术、作物种植要点等技术方面培训和指导,加强病虫害防治和观测。
(8)、项目建成后,为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和正确评价节水灌溉工程效益,为节水技术的全面推广提供最优技术参数,加强对节水工程的效益、性能指标等进行观测。
(9)、健全水政监察执法网络,加大水政监察执法力度,保障节水工作顺利实施。特别是加强对纵水入沟和管理松散造成水量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处罚力度。
7.2.2资金管理
在资金管理上要严格财务专户管理。
一是严格按国家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项目资金管理,单独开户,单独列帐,做到专款专用。按照国债资金管理办法和要求,实行项目财务审计,自觉接受财政监督,保证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二是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和国家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完善会计岗位职责和工程预支款审批拨付制度。根据资金来源、项目计划、项目工程合同审核和监督项目资金支出,使项目资金使用合理规范。要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受益单位及群众的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配套资金落实到位,要确保各级资金按项目计划和工程进度的要求及时、足额到位。
7.2.3运行管理
为切实做好节水示范项目区工程的建后管理,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工程分类编号,建立档案,移交给西贴渠用水者协会运行管理。
具体措施有:
一、西贴渠用水者协会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决策、市场化运作的运行管理方式。协会接受水管单位和市水利局的业务指导。节水项目区内全面实行“量水到农口、配水到户、核算到亩、按方收费”。收费方式按照“一价制”水价标准实行“一费开票到户、一票收费到户”,运行管理费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从综合水价中返还给西贴渠用水者协会,用于支斗渠的维修及管理人员工资开支。
二、建立“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多方监督”的监督制约机制。水管单位及西贴渠用水者协会及时向用水户公布灌溉面积、用水量、水价和水费,自觉接受镇村组织和农民的监督,杜绝用水和收费中的不正之风,对水票外任何以水费名义的收费,农民有权拒交,并可向上级部门或水管单位举报,依法严肃查处。
三、为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要做到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提供农田和作物所需要的水资源,非工程措施则保证作物高效地利用水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
四、水管单位指导协会建立规范的支斗渠运行管理制度及办法,在加强干渠管理的同时,协助农民用水组织开展测量水、编制用水计划、提出支斗渠维修改造计划等业务工作,实现支斗渠 运行安全、灌溉合理、用水科学。
7.2.4运行维护
在工程运行中,本着“谁收益、谁负责”的原则对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的各配套工程明确使用权和所有权,加大毁坏事件的查处力度。协会配合水管部门做好工程的维修、养护、防止人为破坏,及时解决处理灌溉中的矛盾纠纷,以确保灌区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以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8工程建设招标方案
本项目由于规模较小、任务急,时间紧迫,勘测设计工作由吴忠市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院完成,以下委托书的形式进行。对工程监理,由于投资少,不够招标标准,也采用下委托书的形式进行,对渠道砌护及配套工程进行邀请招标,工程招标具体情况见表8—1,表8—2。
9施工组织设计
9.1施工条件 9.1.1自然条件 大坝渠灌区节水示范项目区属中温带气候区,其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多砂大,蒸发强烈,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为8.8℃。最冷一月平均气温-8.3℃,最热一月平均气温23.8℃,年最高气温36.7℃,最低气温-23.7℃,土壤冻结始于10月下旬—11月中旬,第二年4月上旬化通,最大冻土深度1.2m,多年平均降水量180mm,其中72%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
9.1.2供水供电及其它条件
(1)水电交通条件:该工程位于109国道北侧,交通便利。工程施工用水直接利用附近农户机井水,运水距离一般在2km左右,施工用水易解决。施工用电可采用农用电,节水示范项目区队队通电,农电网四通八达,施工区电力供应十分便利与充足。
(2)临建设施:施工现场紧挨村庄,因此办公用房和施工人员可就近租用农户住房。
9.1.3工程条件
大坝渠系节水示范项目区劳动力供应充足,交通运输、供水供电及地方材料条件较好,施工场地比较开阔,便于施工布置。
9.2主体工程施工
主体工程包括土方工程、渠道砼U型板砌护、配套建筑物的施工。土方工程由叶盛镇农民出工完成。土方工程主要为渠道填方,要求填料要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50mm,含水率控制在16%±2%以内,压实系数≥0.92。
砼U型板的预制由预制厂(企业资质为三级)统一预制。渠道砼U型板砌护及配套工程由中标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渠道防渗衬砌施工严格执行水利部《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的有关规定。
砌石工程及建筑物配套、维修,参考水利部《水闸施工规范》(SL27—91)第八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9.3施工进度安排
工程建设安排在2005年9月20日—2006年9月20日。2004年9月20—2005年10月20日开始做施工准备,组织预制砼板和装配工建筑物构件,安排渠道土方回填工作。
2006年3月10日—2006年4月20日,完成渠道砌护及配套工程的全部建设任务。
2005年9月20日,申请有关部门验收。
9.4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
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求有2~3名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工地现场的质量检测工作,实行“三检制”,收集整理、分析各项技术资料,严格执行技术标准。
⑴ 检查各项技术资料
检查有关的设计和批复文件,施工说明、施工设备安装说明和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施工细则及操作规程,施工方案和各项技术措施。
⑵ 检查材料的规格性能是否经过鉴定,其规格、主要性能指标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⑶ 检查施工放线是否正确
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控制点坐标,进行施工放线,检查建筑物边桩、中心桩的位置和高程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现场妥善处理。
⑷ 施工检查
施工检查按工种、工序分单元、分阶段逐项检查,前一道工序经质检人员和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0水土保持方案
10.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条例》;
③##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④《水土保持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⑤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10.2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时期分为工程建设期和工程运行期两个时期。工程建设期经测算:
(1)取土及拉运土方扰动原地貌面积为28.9亩。(2)工程建设及施工运输损坏植被面积为15亩。工程运行期经测算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10.3水土流失治理
(1)大坝渠渠拜宽且高,渠道土方可就地取材,灌区内有许多土堆,取土后,一方面进行平田整地,可作为耕种地,另一方面植树造林,建造农田防护林,个别地段土方不足,可取高田土方。
(2)渠道土方任务完成后,运输道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平整。(3)渠道用的预制件(包括砼U型板)在农业综合开发办预制厂定点预制,有专用场地,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4)施工期对各施工队伍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如因工程建设无法避免的原因造成了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恢复原貌,无法恢复的通过种树种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经以上分析,项目实施只须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对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另外,工程建成后,渠道断面减小,渠堤两侧可种植防护林带,改善农田小气候。
11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减少了取用水量,另一方面,随着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物种植结构不断合理化,对水的需求日趋合理,用水量相对减少,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渗漏水量相对减少,从而降低了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同时也会使局部地区地下水、地表水的布局日趋合理。通过对渠道、沟道进行治理,有利于保护水土流失,防止土壤盐碱化。
充分发展绿色农业,利用秸杆还田等措施,增加土地肥力,改良了土壤结构,可适宜不同作物的种植需要,为引进新品种、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
通过高标准营造防护林带及农田防护林,绿化沟渠路两侧,整治美化庄点环境,使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整体环境得到提高。为灌区粮食增产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起到了保障作用。
12节水效果及经济评价
12.1节水效果分析
大坝渠节水示范项目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后,灌区用水量、引水量均有显著降低,土地利用率和水份生产率指标将明显提高。
12.2社会效益分析
(1)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大力推广水利节水技术和措施,节约用水,减少水费支出,改善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使农民得到实惠,对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增加地方财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通过实施项目建设,体现党和国家重视水利建设的政策,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更加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12.3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项目建设,逐年实现农田林网化,对沟渠路及庄点硬化路两侧进行绿化,增加林木覆盖率;对渠道进行防渗砌护,对沟道进行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降低地下水位,使灌区的地下水位控制在1.2~1.5m。
12.4经济效益评价
工程实施后,各工程在经济分析中将作为一个整体计算费用和效益,工程经济评价主要依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进行。12.5不确定性分析
考虑到效益和费用分析计算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有许多资料和数据都是估算或预测而来,是否符合实际,对各种因素的估计也并不是准确等等。为了解决其对工程经济评价的影响程度,考察工程项目的抗风险性,确保工程方案的经济效益,按《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要求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分别对投资增加10%、效益减少10%,以及投资增加10%和效益减少10%,三种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12—5。
12.6综合评价
根据国民经济评价结果,该工程经济效益内部收益率EIRR为16.8%,经济净现值ENPV为62.17 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P为1.28。
从敏感性分析结果看,各种因素变化时各项指标基本满足技术规范要求,但经济效益费用比均小于1.2,不符合《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2的要求。通过比较可见规划方案各项指标为最佳方案。
第三篇: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纲要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纲要
大中型灌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我省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担负着城乡生活、工付业和环境供水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大中型灌区以节水为中心的续 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
一、大中型灌区现状
随着我省大型输水、调水工程的建设,自五十年代开始,兴建了大批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主要分布在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沂河、淮沭新河及沿江、沿通榆河地区。沿运、沿总渠、沿淮沭新河地区的大型灌区,以自流灌溉较多,引用江水、淮水为灌溉水源,辅以机电动力补水;沿江、沿通榆河及苏南地区的灌区多数为机电提水灌区。大中型灌区总面积4433万亩,耕地面积2694万亩,共有支渠以上灌溉渠道32871.4公里,骨干排水河道20938公里,灌溉保证率水田75%,旱作70%;渠系水利用系数0.5,灌溉水利用系数0.45,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夏熟以小麦为主,秋熟水稻面积较大,复种指数1.6~1.8。大型灌区的建设,为我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农业措施的配套,使灌区成为我省粮棉高产区及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建筑物老化、配套不齐。
全省大中型灌区大部分兴建于五、六十年代,建筑物至今已运行四十年左右,超过了预定的工程寿命,不少工程早该更新改造,尤其是机电站,长期带病运行,得不到更新改造,装置效率下降。同时,有些工程是“文革”期间在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条件下建设的,灌区规划和设计不尽合理,重水源工程轻内部配套,渠道及其建筑物配套不全,配套率低,全省大型灌区渠系配套率只有74%,建筑物配套率只有45%。施工中因陋就简,工程施工质量较差,先天不足,标准低。据调查,大型灌区的干支渠建筑物老化率达38%以上,10万亩以上灌区支渠以上建筑物老化率达40%以上。
⒉工程标准低,不能满足灌溉要求。
水情、工情、农情不断变化,导致水利工程不相适应。大多数灌区水源由原来单一的水源变成江水、淮水并用,随着向北调水增多,用水矛盾逐渐突出,淮水减少、水位下降,原先引水工程设计标准较低,引水流量严重不足;灌区下游尾部拦蓄工程配套不足,回归水利用率低。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用水周期缩短,高峰集中,渠道、建筑物过流能力不足,有些工程已成为“卡脖子”工程,用水矛盾日趋激化,原有工程愈来愈不能适应灌区灌溉要求。
⒊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渗漏严重。
输水渠道线路长、断面大,渗漏严重,部分渠道布局不合理。灌区内总干渠或干渠多数长达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渠道断面大,再加上部分灌区内土质为砂土,沿途渗漏损失非常严重,砂土区仅干渠水头损失高达20%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只在0.5左右。渠首工程不完善,严重跑水漏水,浪费水源。
⒋经营管理水平低,灌溉用水浪费严重。
有些灌区自成立以来,虽然在灌溉管理、工程管理上形成一套管理体系,但由于现行的水费标准偏低,水费征收政策落实不到位,征收制度不完善,以致经费紧缺,服务网络不健全,技术力量跟不上。乡一级服务功能差、活力低,村一级断线,使得灌区经营管理缺乏活力,计划用水和计量用水等一套科学管理方法难以推行。很多灌溉渠道和引水建筑物长期无人看管,管头不管尾、管点不管线、管线管不了面,跑水漏水现象严重。
三、改造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大中型灌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是国家拉动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把灌区节水改造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改造规划的原则是:一是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三是与灌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国土规划、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农业区划等规划相协调。四是要为发展“二高一优”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五要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碱、渍综合治理;六是坚持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不断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四、改造目标和任务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根据近期工作与长远规划、整体与局部的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按照先急后缓,集中治理的原则,近期重点解决病险工程、卡脖子工程和节水工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经济、稳定农村、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十五”规划改造灌区水源工程1417座,渠系建筑物101837座,渠道16077公里,骨干排水沟6792公里。规划总投资43.5亿元。“十五”期间改造工程完成后,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左右,综合水分生产率达到1.0公斤/立方米。“十一五”规划改造灌区水源工程1404座,渠系建筑物146382座,渠道19202公里,骨干排水沟8760公里。规划总投资51.5亿元。改造工程完成后,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左右,综合水分生产率达到1.2公斤/立方米。
五、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
⒈重点实施引排骨干工程的配套改造。
由于灌区内灌排沟渠长期运行,淤积严重,过水断面缩小,引排流量不足,调蓄能力降低,部分排水骨干河道排涝标准偏低,有些不足三年一遇标准。因此,一是对灌区内引排河道进行改造,对严重淤塞的引水河段进行清淤疏浚,对引水流量不足的河段进行拓宽,增加引排流量,提高灌排标准;二是对灌区原病、老涵闸工程进行改造,兴建拦蓄设施,增加回归水量利用率;三是对灌溉泵站进行改造,提高泵站装置效率,增加提水能力;四是对渗漏严重的干支渠道进行防渗衬砌,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同时制定节水用水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调度、分配水资源,以提高水的利用率。
⒉抓好田间工程配套改造以及节水灌溉
田间工程是灌区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发展,建设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的必要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的关键所在。田间工程改造以灌区改造总体规划和骨干工程的总体布置为基础,适应农业现代化及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要求,达到沟渠系统完整,灌排不越级,田块方整,田面平整,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按照江苏省近期农田水利建设八条标准,实行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站全面配套。目前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不足0.5,浪费严重,且随着灌区经济的发展,工业、生活用水量加大,灌区用水矛盾将进一步加大,因此,灌区节水改造十分必要。首先是搞好输水节水工程,推广应用防渗渠道和地下管道,减小渠道输水断面,降低渠系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节水、节地、省工、省时、增效的目的。其二是加强用水管理技术的推广。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和相应的农技措施,改大水漫灌、浅水勤灌为浅、湿调控灌溉。三是推广应用田间装配式建筑物,提高田间工程配套率。
六、深化灌区改革,促进灌区良性运行。
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使灌区走上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道路。灌区节水改造和管理体制改革要同步进行,加快项目区水价改革步伐,尽快做到按成本计收。并要积极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经验,在支渠以下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鼓励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灌区管理单位要落实各种形式的经营管理责任制,加强内部管理,精简机构、分流冗员、降低成本,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第四篇: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细则(最终版)
浙江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我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原称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水利部联合颁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国农办[2005]26号),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是指对灌溉面积5~30万亩的中型灌区的灌排骨干工程进行配套完善和节水改造的项目,重点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第三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实行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审定。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择优立项的原则。
第四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扶持的重点区域是农业主产区、水资源短缺区,兼顾其他地区。
第五条 凡属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均依照本实施细则管理。
第二章 申报条件和主要建设内容
第六条 申报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该中型灌区的总体规则已编制完成,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二)纳入《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规划》;
(三)水源有保障,主要水源工程完好;
(四)灌区骨干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制约;
(五)单个项目的总投资一般不超过2400万元。第七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干支渠(沟)道开挖疏浚;
(二)干支渠道衬砌防渗;
(三)干支渠(沟)系建筑物(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管、隧洞等)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
(四)输水管道、暗渠建设及节水设备购置;
(五)渠首工程改建、维修及加固;
(六)泵站(总装机容量不超过5000kW)及配套输变电工程(电压等级不超过35kV)新建、改造;
(七)泵站、闸坝、干支渠管护设施及量水设施、施工临时工程设施等。
第三章 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
第八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建设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省、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和水利部门筹集资金(含灌区管理单位筹集资金,下同)。按项目管理资金,不留资金缺口。同时,依照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在一事一议前提下,鼓励引导受益乡镇、农村集体和农民以筹资、投劳的方 2 式参与项目建设。
第九条 单个项目的总投资一般不超过2400万元,在此限额内,根据经济发达地区少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多补助的原则,确定单个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的扶持额度。省财政按中央财政资金的80%配套,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按省财政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配套政策执行。剩余资金由省、市、县(市、区)水利部门按项目建设资金不留缺口的原则筹集,其中,省级水利部门按剩余资金的30%与40%两类标准(欠发达和海岛县(市、区)以及享受省财政“两保两挂”体制和工资转移支付的41个县(市、区)是省承担40%,其他地区省承担30%)予以筹集。
第十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建设资金中,用于项目的勘测设计费、建设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占该项目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比例分别为2.5%、3%、5%,在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设资金应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各项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禁挪用、截留和抵扣。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财政部门、水利部门和农发办应配合审计部门做好资金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第四章 申报程序和评估审定
第十二条 项目所在地市、县(市、区)水利部门会同同级农发办根据当地农业综合开发状况和中型灌区改造建设的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每年6月底前向省农发办、省水利厅联合行文(一式15份)提出下一项目申请。
第十三条 省水利厅会同省农发办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评估。项目评估在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采取实地考察、现场答辩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评估重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水土资源状况、采用的规划设计方案、工程措施的合理性、费用估算、资金配套能力、项目效益情况和前期准备工作等。
第十四条 省农发办和省水利厅根据项目评估情况确定项目申报方案,于每年8月底前联合向国家农发办、水利部农发办报送下一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计划编报和批复下达
第十五条 根据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农发办下达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审定意见、项目投资控制指标及编报项目实施计划通知,省水利厅和省农发办组织项目所在地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农发办和灌区管理单位编报项目实施计划,并联合上报国家农发办、水利部农发办。
第十六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实施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提要,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灌区基本现状,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水供需平衡及水质分析,建设标准及规划设计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费用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有关表格(包括项目费用估算总表,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现状表,项目水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表,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表等),有关图纸(包括项目位置图和平面布置图等)。项目实施计划中应体现项目技术审查、评估、审定 4 意见等相关内容。
项目市、县(市、区)农发办和水利部门向省农发办、省水利厅上报项目实施计划同时,必须专门对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和水利部门筹集资金作出明确承诺,并明确资金的具体来源。
第十七条 省农发办、省水利厅根据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的批复,向项目市、县(市、区)转批下达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和农发办按省批复的实施计划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项目初步设计必须报省水利厅、省农发办审批。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设计进行交叉审查,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施工图设计报告及审查意见须报省水利厅、省农发办备案。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农发办和灌区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批复下达的项目实施计划。如确需变更项目实施计划,应依据修订的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并按下述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一)拟变更建设内容的投资额达到或超过批复下达的项目总投资额的15%的,由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农发办联合行文向省水利厅、省农发办提出调整项目建设内容及概算的请示,经省水利厅、省农发办审核后上报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农发办批准。
(二)拟变更建设内容的投资额未达到批复下达的项目总投资额的15%的,由省水利厅会同省农发办审核批准,并报国家农发办、水利部农发办备 5 案。
(三)变更项目实施计划,应按上述要求在批准项目立项(下达项目投资控制指标)的当年12月底或次年6月底之前报送变更报告。
(四)项目基本预备费必须由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农发办联合行文向省水利厅、省农发办提出申请,经批复后方可规范使用。
第六章 建设实施
第十九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建设期一般为2年,建设期从初步设计批复之日起计算。凡经批准立项的项目,要按期建成并达到规定的建设标准。
第二十条 项目初步设计一经批复,工程建设应先使用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和水利部门资金,省财政厅将视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和水利部门资金到位情况分年拨付中央财政资金和省财政配套资金。
第二十一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为灌区管理单位,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予以明确。主要单项工程通过招标投标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承建,通过招标投标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要对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投资、资金来源和效益等进行公示。
第二十二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初步设计经省水利厅、省农发办审批后,灌区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第二十三条 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和农发办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第二十四条 市、县(市、区)农发办和水利部门应于每年3月底前分 6 别向省农发办、省水利厅报送上一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第七章 竣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 项目必须于初步设计批复起,2年内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和农发办负责验收准备工作,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自验合格后向省水利厅、省农发办提交竣工项目省级验收申请。省级验收合格后将由国家组织项目抽验或委托省级验收(认可省级验收)。
第二十六条 竣工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单项工程质量情况;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情况;预期效益;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文档管理情况等。
第二十七条 省水利厅、省农发办组织竣工项目省级验收,市、县(市、区)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项目建设竣工报告;
(二)项目工程质量检验报告及监理报告;
(三)项目财政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情况报告;
(四)项目资金审计报告;
(五)项目验收统计表;
(六)项目竣工图纸;
(七)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第八章 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十八条 项目竣工后,应明确运行管护主体,及时办理资产移交和登记手续;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保证工 7 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十九条 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灌区运行机制,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建立用水户协会。要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测算供水水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农发办、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桂林青狮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2018项目施工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GLHYGLG2-20180501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18实施方案已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以桂水农水〔2018〕13号文批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以桂发改投资〔2018〕171号文下达了投资计划,项目法人为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管理站,招标人为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管理站,招标代理机构为广西桂林华禹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并已在广西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站备案,备案文号为桂水招标备案[2018]47 号,现对该项目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及编号: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18项目(GLHYGLG2-20180501)
2.2工程建设地点:桂林市灵川县、临桂区。
2.3工程规模:本项目东干渠段最大设计流量11.6m3/s,西干渠段最大设计流量22m3/s,西干支渠甘棠支渠渠段最大设计流量3.5m3/s,桂林支渠渠段最大设计流量3.7 m3/s。
2.4计划开工、完工日期
三个标段计划开工日期为2018年6月15日,完工日期为2019年2月28日,计划工期258天(日历日)
2.5 本次招标划分为3个标段,具体内容如下:
Ⅰ标段:东干渠42+320—44+336渠道防渗加固长2.016km、渠堤防汛抢险及管护道路加固、渠系建筑物加固等,合同估算价565万元;
Ⅱ标段:东干渠11+670—12+010渠道防渗加固渠道防渗加固长0.34km、东干渠2公里处排洪道加固0.46km、渠系建筑物加固等,合同估算价520万元;
Ⅲ标段:西干渠13+600-13+750渠道防渗加固长0.15km、甘棠支渠3+520-4+520渠道防渗加固长1.0km、桂林支渠5+800-6+620渠道防渗加固长0.82km、渠堤防汛抢险及管护道路加固、甘棠支渠8+800处神江桥排洪道加固长0.151km、渠系建筑物加固、安全护栏工程等,合同估算价528万元。2.6招标范围: 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18项目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临时工程施工招标(详见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资质条件:投标人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合法的企业独立法人资格;I标段、II标段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或叁级以上资质,III标段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或贰级以上资质;有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
3.2 财务要求:投标人近3年(2014年~2016年)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机构审计的财务会计报表累计亏损额不超过本单位注册资金(新设立的企业除外)。
3.3 业绩要求:近五年(指从工程完工验收或竣工验收鉴定书标明的验收日期起,至本工程开标之日止5年)有中型或中型以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施工业绩(需同时附以下两种材料:①中标通知书或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书②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或竣工验收鉴定书。所提供的中标通知书或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书和鉴定书的业绩证明材料须为同一项目名称,且必须从广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打印且清晰)。
□合法的分包工程算业绩 ■合法的分包工程不算业绩 3.4 信誉要求
(1)在最近三年(本工程投标截止之日止前三年)内不得有骗取中标、严重违约或重大安全事故或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等行为;
(2)不得被《信用中国》(http://www.xiexiebang.com)等渠道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
(3)投标人必须提供由人民检察机关出具的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拟投入本工程项目经理的《检察机关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出具时间应在本项目公告发布之日起);
(4)在最近三年(投标截止时间之日前三年)内不得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3.5 人员要求
拟投入本工程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位在岗且在广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用档案的人员,并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且不得在任何在建工程中担任任何管理职务。
对相关人员的具体条件要求如下:(1)企业主要负责人:持有省级或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A类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2)项目经理:持有贰级建造师注册证书,专业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建造师注册证书中“专业类别”栏所填写的专业为准);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持有省级或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B类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3)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专业是水利工程类专业(专业以技术职称证书所填写专业为准,如技术职称证书不填写专业的,则以毕业证书所填专业为准)。
(4)质量管理人员:具有初级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专业是水利工程类专业(专业以技术职称证书所填写专业为准,如技术职称证书不填写专业的,则以毕业证书所填专业为准);持有省级或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质检员资格证书。
(5)安全管理员:具有初级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持有省级或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C类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3.6 其他要求
3.6.1投标人必须是在广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信用档案的单位。投标人资质证书副本、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营业执照副本,企业主要负责人(指:法定代表人或企业经理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管理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质量检查员证书必须是在广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打印(打印后可复印用于投标文件副本但复印件必须清晰)。
3.6.2 拟投入本工程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提供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或社保部门出具的开标当月前最近连续3个月的参保缴费证明(须提供原件备查),以证明其为本单位人员(如在6月开标,则需要提供含有3、4、5月或2、3、4月的参保缴费证明)。
3.6.3 2017年1月1日后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投标人,自记录其不良行为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加本项目工程施工投标。
3.6.4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6.5各投标人只能就上述三个标段中的其中一个标段进行投标。3.6.6 本项目采用资格后审、综合评估法评标。4.招标文件的获取
4.1本项目招标文件为网上免费下载。2018年5月11日起,潜在投标人可以登陆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按网站规定的流程下载招标文件。4.2取消统一集中踏勘现场和集中答疑,采用投标人自行踏勘和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的网站上进行答疑。在招标文件中将明确告知工程项目的概况,工程地点、周边环境、施工现场状况、投标条件等,并告知投标人对招标文件和现场状况提出质疑的时限。
5.招标人接受投标人提问时间
招标人定于2018年5月20日17时30分前接受投标人提出的有关问题。6.其他事项
6.1《委托代理人信息表》上载明的法定代表人(持营业执照副本、居民身份证、投标保证金银行转账底单或投标保函等原件)或授权委托代理人(持法定代表人签字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委托代理人信息表》在广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打印件、居民身份证、投标保证金银行转账底单或投标保函等原件)和拟任开标项目的项目经理(持注册建造师证书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加盖单位公章的广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用档案的注册建造师证书的打印件)必须参加开标会并签到验证,并提供上述原件的复印件一份(加盖单位公章);若投标人的上述指定人员未按时参加开标会或投标截止时潜在投标人没有递交投标文件的,招标人认为其已放弃投标。
6.2缴纳投标保证金采用银行转账(或电汇)或银行保函方式。7.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广西水利信息网、广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网、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发布。
8.开标时间及地点
本工程定于2018年 6月 5 日 10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西南宁市怡宾路6号广西政务服务中心四楼)公开开标。
9.联系方式
招标人: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管理站
地 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银渠路115 号 联系人:宾工
电 话: 0773-6860109
招标代理机构:广西桂林华禹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桂林市骝马山北巷4号 联系人:唐权
电
话:0773-2831282
招标人: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管理站(盖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
招标代理机构:广西桂林华禹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8 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