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七_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5篇

时间:2019-05-14 02:4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七_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七_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

第一篇:案例七_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项目论证与评估》

实践报告

目:

案例七 案例八

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考 核 号: 考核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一:案例七 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1

二:案例七案例分析............................................2

三:案例八 思远公司高端财务软件开发项目...................3,4,5

四:总结:项目论证与评估成功关键因素.........................6

五:参考文献...................................7

案例七: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 问题: 该项目对环境带来的益处?

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作为一个农业项目,其对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这包括对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除了满足农业灌溉蓄水后,节约的水全部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满足日益加剧的工业用水的需求。

(2)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使得灌区旱年无灾,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促进灌区经济作物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3)在补灌区,由于节水农业的发展,可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加快了灌区地下水状态的恢复,使地下水出于良好状态,改善了灌区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的环境质量,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全市的水环境奠定了基础。

(4)渠旁林网带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既可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和自然景观,又可使灌区农田免遭淹没。

2该项目会给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1)工程改造运行后未考虑工程维修后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会占用大量用地,不仅造成耕地的浪费,而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2)工程改造运行后,发现沿渠交通路未设渠旁排水沟,汛期大雨期间,将有泥土流入渠道造成泥沙淤积,需要定期清除,否则会使河床不断提高。

(3)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后势必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在没有实施有效的水处理措施的前提下,将造成水污染,恶化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4)项目未涉及用水分类使用和处理工程,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混合使用,对水质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5)沿渠居民区未设置必要的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能会导致渠道的塞堵。一些有害的生活垃圾还会造成水质的污染,从而影响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3.如何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以致不受到污染,使项目的生命周期更长久,请给出基点建议?

一,开发、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治污技术。除了在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中节水外,开发、引进先进的治污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再利用率是节水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建设土壤水库,增加贮水。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 育优良品种。三,推广工业节水技术。四,推广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技术。我国城市应通过节水技术改造供水管网,开发推广节水器具,宣传并鼓励节水,创建节水型城市。

这样才能维护工程的安全,以致不受到污染,使项目周期更长久。

案例分析:

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 进入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年代,出现全球范围的水危机。而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更令人堪忧:一是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1998年我国人 均水量为225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二是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 布也很不平衡。水资源绝对数量西少东多,而人均占有量东缺西丰,成两个反向递度分布。三是我国的水环境也在日趋恶化,导致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随着经济发 展、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何解决水资源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 大课题。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 社会。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除了进行制度创新,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之外,大力发展和推广 应用节水科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案例二:思远公司高端财务软件开发项目

问题:

1.请根据经济指标数据对该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分析(行业基准折现率10%—12%,行业基准回收期10年,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12%)?

项目的财务评估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从企业的立场出发去研究项目运行的财务情况,评估项目各阶段的投资、生产和回收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情况。项目财务评估通过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考产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等财务状况,并最终给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结论。与一般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不同,项目财务评估主要是面向未来,利用预测得到的关于未来项目运行财务数据所进行的可行性评估。这种评估一般应该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财务总体情况进行评估,应确定性的分析与敏感性的评估。项目财务评估实际上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评估结论是项目决策的重要的依据之一。由于数据的有限,因此这里仅对项目的财务的静态和动态情况进行评估。

该项目投资资金来源:自有资金3780万、负债资金2400万,总计6180万。其中包括建设期前准备435万,建设期安装工程费用690万,设备购置及安装2646万,软件购置725万,其他工程费用284万。建设期借款利息60万。详细评价如下。

A.项目财务赢利能力分析:全部净现金流量表见表1.1 ⑴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0.78=5.78<10 因此,该项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投资,项目是可行的。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0.32=5.32<10 因此,该项目可行。

⑵全部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5.83%>10% 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

⑶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4.92% ⑷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通过计算得出,当i=0.35,FNPV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75.85万<0;i=0.25时,FNPV1=144.37万>0。根据插值公式,得到: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25%+(35%-25%)*144.37/(144.37+875.85)=26.4%>行业基准收益率。

⑸当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通过计算得出,当i=0.50时,FNPV2=-1142.2万<0;当i=0.30时,FNPV1=286.6万>0。根据插值公式得出: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30%+(50%-30%)*286.6/(286.6+1142.2)=34.0%>行业基准收益率。

⑹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

当i=0.25时,FNPV=CICOt1i=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4.37万>0。

tt1n 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

当i=0.30时,FNPV=CICOt1i=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86.6万>0。

tt1n根据以上计算看出,案例项目的所得税后及税前财务内部收益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项目所得税后及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均大于0。投资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这表明该项目从全部投资角度看赢利能力已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另外,项目所得税后及税前全部投资回收期均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这表明项目投资能够在规定时间回收,所以项目是可行的。

B该项目财务评估结论:

由以上个项目财务评估指标计算给出的财务评估结果来看,该项目不管是从静态还是从动态在财务可行性方面都是可以接受的。

2.从软件项目生命周期来看该项目的市场风险?

项目作为一种创造独特产品与服务的一次性活动是有始有终的,项目从始到终的整个过程构成了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因此项目的实现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而项目的实现过程却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任何项目都是有风险的。项目的实现过程所具有的复杂性、一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特性和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内部、外部的许多关系与变数造就了在项目的实施和运行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很好地评估和管理项目的风险就会给项目相关利益主体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失,因此在项目评估中必须积极地开展项目的风险评估,通过各种方法去充分识别、科学度量和分析评估项目的各种风险。一般认为项目风险是指项目所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项目业主/客户、项目组织或项目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主观赏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影响因素,是项目的最终结果与项目 相关利益主体的期望产生背离,从而给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按照项目风险引发的原因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人才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运行风险和环境风险等。下面将对该项目的市场风险从项目的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相应的分析:

A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

技术越先进,人才越优秀,市场越畅通发达,竞争越激烈,软件的生命周期就会越短,开发和经营同类同版软件的风险越大。今天畅销的软件,可能不久将被淘汰。因此,本项目持续经营10年,在这10年里,本项目开发是否最终成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该项目需做到以下几点:

① 充分调研市场上的类似软件的优缺点,知己知彼,使本软件在一个高起点上开发。

② 正确判断某种软件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需求,并按比例投放开发或营销资金,同时,适时更新软件功能,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B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

目前市场上制作盗版软件的现象层出不穷,非法软件因其造价极其低廉,在很大程度上博取了客户的心理,因此,这种软件有着极大地欺骗性和流行性的有力条件。他们占有了很大一片市场,要将非法伪劣软件行业彻底从市场中歼灭,必须依靠软件产业政策制定者、管理者、执法者等多方共同努力。首先,公司可以寻求法律保护,依法打击盗版。其次,公司可以通过正当得战略打败盗版,如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安装调试等盗版软件无法提供的优良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从主机、工作站、联网设备到系统、应用软件等完整的集成方案,以满足用户复杂多变的系统要求等等。

3.请分析该项目的人才风险(可从人才流失等角度考虑)?

就项目而言,人是项目活动的主体,具体表现在:项目的决策者是人;项目的管理者是人;项目的操作者也是人。项目的所有环节、所有阶段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所以人将会对项目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而软件商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一个软件的开发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项目参与者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工作经验等。如果人事的管理制度不合理,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那么核心技术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就会流失,这将严重影响项目的运行。因此,针对人才的流失,公司应当采取有效的手段,例如给职员日工津贴补助,年底适当的提高员工的分红,或为高层次的职员提供适当的股份,适当为职工提供假期、职员的集体活动,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职员的工作热情,以降低人才风险。

4.简述该项目开发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项目国民经济评估是按照国家或地区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利益的角度去考察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的评价工作。项目国民经济评估是投资项目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源都是有价值的、稀缺的和不可再生的,所以应该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对于一个项目来说,除了应该从项目业主的角度进行项目的财务评估之外,还应该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去评估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消耗的国民经济资源,即进行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

项目国民经济评估是宏观经济层次上合理的配置国家有限资源的需要;项目国民经济评估是真实反应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需要;项目国民经济评估是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因此,任何项目都有必要针对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估。

目前,国家新的五年计划是针对一些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具有方向性、综合性的重大科技产业。以科技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选择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而本项目正是顺着国家的相关政策,改善了财务的管理软件,为各行各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得各产业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改善了软件企业的投资环境,加快了软件业自主创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总结: 项目论证与评估

正规的项目管理在项目立项之前是要做项目论证与评估的,项目竣工之后还要做项目的后评估工作。评估与后评估所使用的知识和工具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项目前评估是为了证明该项目是否可行,而项目后评估是验证、总结该项目在实施以后是否真的有利可图,出了哪些偏差,哪些是事前未预料到的风险,为今后类似项目积累经验。

项目的论证与评估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可行性研究。通过可行性研究工作,提交一份可行性报告,报告的结论要明确表达出该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第一步当然是收集资料,与该项目有关的资料尽可能多地搜索来,并对它们进行分捡、筛选。

第二步把这些有用的资料按价值大小换算成货币(必须统一用货币来衡量)。第三步把该项目做两个以上方案进行比较,选一个最优方案。

第四步把这个最优方案可能产生的效益与投资者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大于投资者的期望值就说明该项目基本可行。

第五步进行风险比较,列出对该可能造成的风险因素,并对它们逐一验算,根据它们的危害程度进行排序。如果发生最大的风险时,还能满足投资者的期望利益,说明该项目可行。

总之,经过论证如果该项目在技术上先进、实施方法可行、经济上有利可图,则该项目可以立项投资了。

参考文献:

曲炜,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探讨,河海大学,2001 陈刚,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庆大学,2004

陈宝娟,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沈阳工业大学,2006

戚安邦,项目论证与评估,机械工业车版社,2007

第二篇: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把全省灌区建设管理推向新阶段

刘建明

(河北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

石家庄

050011)

摘 要: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与发展是河北省缓解水资源紧缺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局面的重要举措,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在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多年来的灌区节水改造和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取得了灌溉节水、农业增产、农民减负增收等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规模效益不显著等问题。加大投入、加快灌区节水改造、科学分析评价、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引导十分必要。

关键词:地表水;灌区;节水改造;改革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B

河北省是一个地处北方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省内水资源紧缺,其时空分布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突出矛盾,水旱灾害频繁。农田灌溉对农业和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河北省多年来依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造成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源节流并重,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加强地表水灌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节水、高产和高效,对缓解全省水资源紧缺状况、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支撑“三农”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引水30~40亿m3(占全省农业灌溉用水的22%以上),2实灌面积为64多万hm。灌区以粮食作物为主,兼有棉花、油料等其它经济作物。

1.2 灌区管理

灌区骨干工程由国家负责,并设专管机构,现有职工7500多人;支渠及以下的田间工程由群众自主管理或乡镇、村委会代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灌区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很不健全。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各灌区实行了“包浇队”等浇地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逐步推行经济责任制、干部选聘制、经费包干制等,加强了企业化管理,依法制定和完善了水费计征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灌区管理向生产经营服务型转变,从1996年开始探索推行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现已累计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1100多个,管理面积22多万hm2,参与农户50多万户,在明确管护主体、加强工程维护和科学灌溉、节水增效及水费征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3 地位和作用

灌区建设管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一是为规模化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灌区粮食总产达610多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0%以上),已成为全省粮、棉、油生产的重要基地。二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灌区所在地经济社会1 灌区现状及其作用

1.1 工程及用水

河北省共有大中型地表水灌区160多处(其中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有21处),主要分布于省境中东部和中南部,地处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及滦河等五大水系,涉及104个县(市、区)。灌区共有各级渠道7700多条、长度5万多km,防渗衬砌长度8500多km,共有渠系建筑物16.86万处座,渠系配套22面积70多万hm。灌区设计灌溉面积达160多万hm,有效灌溉面积120多万hm(占总有效灌溉面积的27%

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简介:刘建明(1967-),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E-mail: 163jmliu@163.com。2以上)。灌区主要从水库和河道引水,近年来的年灌溉2 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把全省灌区建设管理推向新阶段 刘建明 的发展,灌区已由单一的为农田灌溉服务转变以灌溉服务为主,兼顾为企业、城市生活、生态供水等多元化服务。三是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条件。灌区建设管理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在改善农田水生态环境的同时,直接美化了城乡人居环境。节水改造及其成效

为从根本上扭转全省大中型灌区基础设施脆弱、用水效率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河北省加大了灌区节水改造的力度。1998~2010年,共争取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1世纪首都水资源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投资计划20多亿元(含需要地方配套部分),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4亿元,完成砼113.45万m3,土石方0.30亿m3,钢结构安装0.27万t。有20多条骨干渠道恢复到了设计标准,新增、改造渠道1032.33km,防渗衬砌1406.54km,配改建筑物4105座。灌溉输水能力达到40多亿m3,实灌面积可以达到64.6多万hm2,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年增粮食生产能力达130多万t。

在灌区节水改造的过程中,一是按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办法和规范规程的要求,抓实抓细各项前期工作,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概预算、灌区管理、信息化、监理等方面专家的作用,严把项目论证和审查审批关;二是搞好项目规范化全程监管,全面推行“四制”管理方式,在防渗断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工程验收移交后,抓好档案资料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三是积极推进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改革,深化灌区内部人事、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了符合本省灌区实际的具体实施意见,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等政策规定,编制和审批了改革方案。根据《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加强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还科学进行供水成本核算,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完善计量设施,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通过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改革,一是灌排体系逐步完善,提高了灌排保障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了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了安全输水能力,推进了参与式灌溉管理,减少了管理费用,降低了农民用水成本;

三是转变了人们的用水观念,减少了水事纠纷,改善了乡风,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四是修复或改善了农田水生态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农药用量,提高了农作物品质,推进了周边村镇的环境建设;五是锻炼了灌区建设管理队伍,积累了经验和技能,提高了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效益水平。主要存在问题

当前全省灌区面临灌溉水资源有限(甚至不断减少)、耕地面积日益萎缩、农灌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困难而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等诸多不利影响。要进一步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保障和支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灌区的基础设施保障与支撑能力、自身建设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需要,近年来,部分城市除开采地下水外,已将大量的地上水引入城市,挤占了农业用水,灌区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年灌溉

引水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60~70亿m

3,减少到目前的30~40亿m3。二是灌溉用水效率依然不高。灌区工程多数兴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建设“先天不足”,多年来无力维修养护,尽管实施了灌区节水改造,但据调查,仍有40%以上的干、支渠及30%以上的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防渗配套率为10%~20%,中型灌区的控制性建筑物和管理设施普遍缺乏。全省大中型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4左右,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显突出。

(2)是总体投入水平较低。据统计,已下达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资计划仅为原规划的32.58%,而中型灌区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稳定的投入渠道。灌区节水改造需要地方配套40%~50%的资金,河北省是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的省份,地方财力有限,且大多数灌区所在的市(县)多为农业市(县)或革命老区,水价难抵成本而灌区自身的经济状况较差,项目配套资金到位难,实际完成投资仅为原规划投资的19.13%,加剧了节水改造投入的不足,工程老化失修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据2010年调查,全省大型灌区待改造的渠道还有近3万km,需要配套改造的建筑物14万处座。全省大型灌区2009~2020年节水改造规划估算投资172.63亿元,中型灌区“十二五”估算投资29.73亿元,投资缺口很大,比照近年来的投资水平,灌区节水改造任重而道远。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把全省灌区建设管理推向新阶段 刘建明 3(3)是项目建设管理方式单一。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是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实施项目“四制”,前期工作程序较为繁琐,审批环节多、耗时长,对工程建设进度影响较大。灌区工程建设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且多数属于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照搬基建程序操作多有不适,项目施工期除了受汛期和冰冻期的限制,还要照顾到灌溉季节的农田输水、灌溉和发电,黄金施工期只有每年10~12月上旬的2~3个月,而项目操作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致使项目投资不能尽快发挥效益。

(4)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乏力。灌区灌溉水资源的经营受各种不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自身不能通过集约管理实现增收获益,而可用灌溉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低经济价值运行,环境生态和防洪保障等公益性部分(包括灌溉水源及灌排工程设施的占用)难以得到合理回报和补偿等,必然挫伤灌区经营管理的积极性。灌区体制改革涉及发改、财政、人事、社会保障、税务等相关部门,缺乏整体推进合力,造成改革滞后,“两定”、“两费”落实难,加上供水价格机制不合理、农民用水户协会缺乏运行经费和服务能力不足等等,都严重制约着灌区的发展。发展思路与建议

4.1 思路与目标

灌区发展涉及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生态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等诸多方面,应从“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和谋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农业、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推进改革的要求,抓住农田、农业、农村和广大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环境用水这一主题,遵循区域水资源循环规律,谋求灌区(或县域)范围内水资源的科学调控与持续高效利用,大力推进科学用水、管水、保水和节水,逐步建立起富有时代特征的灵活高效的灌区建设管理经营体系。

4.2 措施和建议

(1)加强灌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彻底扭转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水平低的局面。一是坚持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科学编制灌区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把规划作为引导灌区发展的重要依据;二是突出公益性或准公益

性特点,加大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投入力度,整合各方面资金,探索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三是加快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加大项目的实施力度,加强协调并适当简化前期操作程序,尽快实现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

(2)科学进行效益效果评价。着眼于灌区建设管理活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等各方面效益,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尽快确立和完善灌区效益效果评价评估体系与方法。一是科学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并切合灌区实际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二是确立基于系统化、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方法技术之上的综合评判技术与方法,据此对灌区现状、水资源配置、未来发展及项目实施成效进行综合评判,进而作为编修规划、完善政策、科学决策、激励竞争的重要依据,引导灌区良性化发展。

(3)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快落实“两定”、“两费”,妥善解决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二是深化灌区基层单位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三是在不断完善量测水设施的基础上,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在水价未达到供水成本之前,实施政策性补贴。

(4)依靠科技促进持续发展。一是围绕灌区管水、用水、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灌区改革与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理论充实灌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头脑,培养和造就现代化的灌区建管队伍,提升整体素质和建管水平,增强灌区发展的内在潜力。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徐光.河北省十余年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回顾[J].河

北水利,2008,(10):15~17.[2] 刘建明.努力推进河北省农村水利的科学发展[J].水利发展

研究,2005,(7):33~36.[3] 刘建明.靠新机制引领和助推农田水利设施[J].中国水利,2008,(9):11~12.[4] 刘建明.搞好农村水利工作 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北水利,2006,(4):11~12.4 加快节水改造 深化灌区改革 把全省灌区建设管理推向新阶段 刘建明

第三篇: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细则(最终版)

浙江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我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原称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水利部联合颁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国农办[2005]26号),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是指对灌溉面积5~30万亩的中型灌区的灌排骨干工程进行配套完善和节水改造的项目,重点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第三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实行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审定。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择优立项的原则。

第四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扶持的重点区域是农业主产区、水资源短缺区,兼顾其他地区。

第五条 凡属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均依照本实施细则管理。

第二章 申报条件和主要建设内容

第六条 申报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该中型灌区的总体规则已编制完成,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二)纳入《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规划》;

(三)水源有保障,主要水源工程完好;

(四)灌区骨干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制约;

(五)单个项目的总投资一般不超过2400万元。第七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干支渠(沟)道开挖疏浚;

(二)干支渠道衬砌防渗;

(三)干支渠(沟)系建筑物(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管、隧洞等)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

(四)输水管道、暗渠建设及节水设备购置;

(五)渠首工程改建、维修及加固;

(六)泵站(总装机容量不超过5000kW)及配套输变电工程(电压等级不超过35kV)新建、改造;

(七)泵站、闸坝、干支渠管护设施及量水设施、施工临时工程设施等。

第三章 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

第八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建设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省、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和水利部门筹集资金(含灌区管理单位筹集资金,下同)。按项目管理资金,不留资金缺口。同时,依照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在一事一议前提下,鼓励引导受益乡镇、农村集体和农民以筹资、投劳的方 2 式参与项目建设。

第九条 单个项目的总投资一般不超过2400万元,在此限额内,根据经济发达地区少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多补助的原则,确定单个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的扶持额度。省财政按中央财政资金的80%配套,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按省财政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配套政策执行。剩余资金由省、市、县(市、区)水利部门按项目建设资金不留缺口的原则筹集,其中,省级水利部门按剩余资金的30%与40%两类标准(欠发达和海岛县(市、区)以及享受省财政“两保两挂”体制和工资转移支付的41个县(市、区)是省承担40%,其他地区省承担30%)予以筹集。

第十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建设资金中,用于项目的勘测设计费、建设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占该项目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比例分别为2.5%、3%、5%,在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设资金应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各项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禁挪用、截留和抵扣。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财政部门、水利部门和农发办应配合审计部门做好资金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第四章 申报程序和评估审定

第十二条 项目所在地市、县(市、区)水利部门会同同级农发办根据当地农业综合开发状况和中型灌区改造建设的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每年6月底前向省农发办、省水利厅联合行文(一式15份)提出下一项目申请。

第十三条 省水利厅会同省农发办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评估。项目评估在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采取实地考察、现场答辩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评估重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水土资源状况、采用的规划设计方案、工程措施的合理性、费用估算、资金配套能力、项目效益情况和前期准备工作等。

第十四条 省农发办和省水利厅根据项目评估情况确定项目申报方案,于每年8月底前联合向国家农发办、水利部农发办报送下一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计划编报和批复下达

第十五条 根据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农发办下达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审定意见、项目投资控制指标及编报项目实施计划通知,省水利厅和省农发办组织项目所在地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农发办和灌区管理单位编报项目实施计划,并联合上报国家农发办、水利部农发办。

第十六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实施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提要,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灌区基本现状,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水供需平衡及水质分析,建设标准及规划设计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费用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有关表格(包括项目费用估算总表,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现状表,项目水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表,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表等),有关图纸(包括项目位置图和平面布置图等)。项目实施计划中应体现项目技术审查、评估、审定 4 意见等相关内容。

项目市、县(市、区)农发办和水利部门向省农发办、省水利厅上报项目实施计划同时,必须专门对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和水利部门筹集资金作出明确承诺,并明确资金的具体来源。

第十七条 省农发办、省水利厅根据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的批复,向项目市、县(市、区)转批下达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和农发办按省批复的实施计划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项目初步设计必须报省水利厅、省农发办审批。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设计进行交叉审查,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施工图设计报告及审查意见须报省水利厅、省农发办备案。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农发办和灌区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批复下达的项目实施计划。如确需变更项目实施计划,应依据修订的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并按下述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一)拟变更建设内容的投资额达到或超过批复下达的项目总投资额的15%的,由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农发办联合行文向省水利厅、省农发办提出调整项目建设内容及概算的请示,经省水利厅、省农发办审核后上报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农发办批准。

(二)拟变更建设内容的投资额未达到批复下达的项目总投资额的15%的,由省水利厅会同省农发办审核批准,并报国家农发办、水利部农发办备 5 案。

(三)变更项目实施计划,应按上述要求在批准项目立项(下达项目投资控制指标)的当年12月底或次年6月底之前报送变更报告。

(四)项目基本预备费必须由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农发办联合行文向省水利厅、省农发办提出申请,经批复后方可规范使用。

第六章 建设实施

第十九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建设期一般为2年,建设期从初步设计批复之日起计算。凡经批准立项的项目,要按期建成并达到规定的建设标准。

第二十条 项目初步设计一经批复,工程建设应先使用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和水利部门资金,省财政厅将视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和水利部门资金到位情况分年拨付中央财政资金和省财政配套资金。

第二十一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为灌区管理单位,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予以明确。主要单项工程通过招标投标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承建,通过招标投标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要对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投资、资金来源和效益等进行公示。

第二十二条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初步设计经省水利厅、省农发办审批后,灌区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第二十三条 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和农发办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第二十四条 市、县(市、区)农发办和水利部门应于每年3月底前分 6 别向省农发办、省水利厅报送上一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第七章 竣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 项目必须于初步设计批复起,2年内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和农发办负责验收准备工作,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自验合格后向省水利厅、省农发办提交竣工项目省级验收申请。省级验收合格后将由国家组织项目抽验或委托省级验收(认可省级验收)。

第二十六条 竣工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单项工程质量情况;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情况;预期效益;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文档管理情况等。

第二十七条 省水利厅、省农发办组织竣工项目省级验收,市、县(市、区)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项目建设竣工报告;

(二)项目工程质量检验报告及监理报告;

(三)项目财政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情况报告;

(四)项目资金审计报告;

(五)项目验收统计表;

(六)项目竣工图纸;

(七)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第八章 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十八条 项目竣工后,应明确运行管护主体,及时办理资产移交和登记手续;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保证工 7 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十九条 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灌区运行机制,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建立用水户协会。要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测算供水水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农发办、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结评价有关指标解释一

附件2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结评估

有关指标解释

一、灌区基本情况

1、设计灌溉面积是指灌区水土资源在设计保证率下灌排工程所能控制的灌溉面积。

2、有效灌溉面积指在灌区现有工程、水源等条件下最大能灌溉的面积。

3、实际灌溉面积指灌区每年实际灌溉的面积。

4、骨干灌排渠道指斗渠(沟)以上(设计流量≥1m3/s)灌溉排水渠道。

5、工程完好率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工程数量占总体工程数量的百分比。

6、灌区工程配套率指实际建设完成的灌排工程设施数量与设计总数之百分比。

7、田间工程配套率指已建并达到设计功能的非骨干灌排渠道及建筑物占田间设计灌排渠道及建筑物数量的百分比。

8、可供灌溉水量指在设计灌溉保证率的条件下水源工程可供给农业灌溉的水量。

9、灌溉需水量指在设计灌溉保证率条件下有效灌溉面积上作物的毛灌溉需水量。

10、复种指数指一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

二、效益指标

1、改善农田灌溉面积指自1998至今通过骨干工程的改造,其控制范围内灌溉条件得到改善、灌溉保证率得到提高的灌溉面积。

2、新增(恢复)农田灌溉面积指原来没有灌溉条件或因设施老损、水源条件变化等原因不能灌溉的面积,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措施达到一定灌溉保证率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

3、新增年节水能力指有效灌溉面积上基本满足作物需水条件下渠首引水量的减少值。

4、粮食单产指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上,平均每亩耕地全年所生产的粮食数量。计算公式为:粮食单产=全年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计算过程中,按有关规定计算粮食总产量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5、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指自1998年以来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后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上种植同类作物条件下新增的粮食产量。

6、亩均灌溉用水量指灌区年平均毛灌溉用水量(渠首计量引入的灌溉水量)与灌区年平均实际灌溉面积比值。可按近3年的平均值计算。

7、渠系水利用系数指末级固定渠道输出水量之和与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若未计算到末级固定渠道请注明计算到哪一级渠道。

8、灌溉水利用系数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渠 3 首引入灌区的灌溉总用水量的比值。

三、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及用水管理指标

1、“两费”应落实数指根据有关文件确定并经地方政府批复的数额,已落实数指当年实际落实的数额。

2、财政拨款落实率指已落实经费中财政拨款数占应落实经费中核定财政拨款数的百分比。

3、成本水价是指灌区根据物价、水利部门有关规定核算的供水成本;执行水价是指灌区征收水费的实际价格。

4、农业水费实收率指年实收农业水费占年应收农业水费的百分比。

第五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财务管理办法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水财务[2012]38号)

2012年3月31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保障项目资金安全,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7]1291号)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投资补助安排的,列入全国规划内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

第三条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明确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并保障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职责明确的责任制度。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应按规定设置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项目法人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人要具备相应职称和会计从业资格,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要重视和加强对项目财务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第四条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原则是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第五条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要求设置会计账簿,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保证其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财务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二)配合财政部门及时下达项目资金预算并拨付资金。

(三)多渠道筹集落实项目资金,对项目所需地方建设资金,应协商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督促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监督检查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第七条 项目法人负责人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负总责,对项目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项目法人应明确内部各相关专业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职责。项目法人对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有关政策,研究制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正确归集项目建设成本和费用。

(三)筹集和申请资金,编报项目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等。

(四)按概(预)算控制使用资金,遵循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要求办理资金支付。

(五)按规定及时编报财务信息和竣工财务决算。

(六)组织项目实施、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验收、资产移交等工作。

(七)做好会计档案的归档管理。

第三章 资金使用管理

第八条 项目法人应当严格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筹集资金,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资金。

第九条 项目法人应按《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基本建设存款专户。项目法人负责多个项目的,按规定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建设存款账户。

项目法人不准多头开户;不准公款私存;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设账外账。

第十条 项目法人应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办理结算和支付,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规定的可以使用现金范围外,其他支付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第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加强印鉴和票据管理。规范财务专用章等印鉴的制发、使用、改刻、废止及保管;实行印鉴分人保管,严格印鉴使用的授权、审批和登记制度。加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发票等重要票证的管理,建立购买、领用、注销、保管等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及其责任。

第十二条 项目法人应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明确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应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第十三条 项目法人应明确资金支付审批程序并严格遵照执行。要按照经办人审查、有关业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审核、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核准签字等程序办理,主要要求包括:

(一)经办人审查。经办人对支付凭证的合法性、手续的完备性和金额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二)业务部门审核。经办人审查无误后,送经办业务所涉及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核;实行工程监理制的项目须先经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并盖章。

(三)财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负责审核项目账户资金余额是否满足支付需求,累计结算款、预付工程款的扣回数、质量保证金累计数是否账面一致,本期支付数计算是否正确。

(四)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核准签字负责。

第十四条 项目法人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依法进行采购。

第十五条 项目法人要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加强合同的订立、履行、保管等管理。项目财务部门应参与合同谈判,合同条款中涉及的合同价款、支付条件、结算方式、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同意。

要加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合同中应明确规定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限,变更、纠纷的处理以及与履行合同、支付价款相关的担保事项等。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必须符合《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是指对建设工程的发承包合同价款进行约定和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的活动,其主要要求包括:

(一)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预付款

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预付的工程款必须在合同中约定抵扣方式,并在工程进度款中进行抵扣。凡是没有签订合同或未按合同条款要求提交预付款保函(或保证金)或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项目法人不得预付工程款,不得以预付款为名转移资金。

(二)工程进度款结算支付应遵循的程序

1、承包人向项目法人提出支付工程进度款申请。按合同约定计算项目法人应扣回的预付款和扣留的质量保证金。

2、监理工程师审核。凡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工程价款结算过程中涉及监理工程师签证事项,应按合同约定执行。

3、项目法人内部有关业务部门(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

4、单位负责人审批。

5、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支付。工程款必须支付到合同约定的收款单位、收款账户和开户银行。

(三)工程竣工价款结算

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和承包人应按照约定的合同价款及合同价款调整内容、工程质量情况、索赔事项等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程竣工结算申请由承包人编制,经监理方审核后,由项目法人审查同意。结算价款的支付应遵循工程进度款结算支付审核程序。

第十七条 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应按照《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保留不低于5%的质量保证(保修)金,待合同约定的质保期到期后清算,质保期内因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承包人应负责维修,并承担鉴定及维修费用。如承包人不维修也不承担费用,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扣除保证金,并由承包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四章 成本控制和支出管理

第十八条 项目概(预)算是控制建设成本的重要依据。项目法人要严格执行项目概(预)算,不得突破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第十九条 项目法人要正确计算和归集成本费用,按建设成本的开支范围和界限,确保各项支出合法、真实。严格在概(预)算范围内支出,不得支付非法的收费、摊派等支出。项目法人应严格控制管理性费用支出,制定管理性支出的具体内容、开支标准并严格执行。第二十条 对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若尚有少量未完工程投资及预留费用,可预计纳入竣工财务决算,按照有关规定,大中型项目应控制在概算投资的3%以内,小型项目应控制在概算投资的5%以内,并将详细情况提交竣工验收委员会确认。项目未完工程投资和预留费用应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

第五章 财务报告和资产交付管理

第二十一条 项目法人必须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报送项目财务报告,以真实反映项目财务状况、建设进展情况和资金流动信息。财务报告包括月报、季报、年报、竣工财务决算报告以及其他临时性报告。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应按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要求及时报送有关财务报告。第二十二条 财务报告应由编制人员签字盖章,财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并加盖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应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应及时编报竣工财务决算,主要要求有:

(一)按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08)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将竣工财务决算提交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审查、审计。

(三)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将竣工财务决算报告提交竣工验收委员会审查,并按验收审查意见进行修改。

(四)项目竣工验收后,将按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意见调整后的竣工财务决算按管理权限报送审批。

第二十四条 项目法人要按会计档案保管的要求,及时将财务报告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防止损坏和丢失。

第二十五条 项目法人应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环节作出规定,明确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资产管理职责。第二十六条 工程验收后,项目法人要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将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接收单位。确保项目形成的资产及时入账,防止资产流失。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组织开展督导、审计、稽查和专项检查等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限期整改。第二十八条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财务机构设置和财务人员配备情况。

(二)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

(三)银行账户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建设资金到位及管理情况。

(五)概预算执行及成本控制情况。

(六)合同、采购管理及履行情况。

(七)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及支付情况。

(八)资产管理情况。

(九)审计、检查、稽查的整改落实情况。

(十)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第二十九条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要及时整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职责,促进落实整改;对违反《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的,提交有关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条 项目法人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审计、检查、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关 闭 窗 口

下载案例七_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七_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