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施方案(4月8日存)
**市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我市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按照《中共**市委辽源市政府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指导意见》(*发[2011]5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针对我市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准确把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三个转型”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和资源优势,维护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全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从服务大局,着眼长远,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规则;坚持统筹兼顾、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重点突破,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细胞建设。
(三)工作目标。通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的目标,以贯彻落实“政府领导、安办协调、分线监管、一岗双责、企业主体、属地管辖”的管理体制为主题,强力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以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大力推进全市安全监管工
作创新发展,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内容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国务院《通知》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力度,落实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安办协调、分线监管、一岗双责、企业主体、属地管辖”的管理体制。政府领导,即各级政府是安全监管工作主体,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必须全力抓好,抓出成效来;安办协调,即各级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综合调度、协调,并制定各级安委会、安委会办公室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分线监管,即按照行业(领域)由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安全监管;一岗双责,即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安委会主任,班子成员任安委会副主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一岗双责;企业主体,即企业既是经济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属地管辖,即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对本辖区内的各类企业和单位实施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安全监管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化管理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监管工作做到全方位、全覆盖。
(二)突出重点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事故总量和较大以上事故相对集中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型场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持续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取缔关闭不具备安全 2
生产条件的企业,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要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监管和企业日常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事故隐患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建立跟踪督促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层层挂牌督办,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要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实行“零隐患”审批。
(四)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工作是全社会、全民的大事,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民参与,党政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在监管机制上创新。建立和完善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安全生产督导约谈、企业黑名单等项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二是在落实责任制上创新,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具体,严格考核,奖惩分明,责任追究到位;三是在监管方式上创新,做到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安监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树立监管就是服务的理念,转变作风,由重监督检查和事后查处,转变为指导在先和主动服务;四是在安全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方式上创新。除正常的安全培训外,要深入到重点企业讲课,请专家授课,提高培训工作质量。要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高危行业 3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全员培训,做到100%持证上岗。
(五)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和督促企业从解决制约安全生产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入手,从重点要害岗位达标入手,从最基层和班组做起,认真修订操作规程,完善工作制度,严格现场管理,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系统都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全面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六)完善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全市重点企业、高危行业应急预案制定率达100%,对现有预案进行评审,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要加强各类应急救援演练,火灾、煤矿、危化品生产和储存企业、学校、医院、人员聚集场所要作为重点,通过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各类人员的自救逃生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理顺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和企业等安全生产的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二)完善考核体系,强化奖惩。继续修订《辽源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考核实施细则,使安全生产考核体系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安全生产工作重奖重罚。
(三)健全制度,强基固本。建立健全和完善细化各项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章可循,夯实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基础。
(四)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
力度,紧紧抓住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交通和人员密集型场所等高危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以点带面强化执法力度。
(五)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能力。督促监督各县(区)、部门和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和提高监管系统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环境,从本质上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四、方法步骤
整个活动从2011年3月开始,至2012年12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宣传发动。(2011年3月-2011年4月)深入发动,广泛动员部署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指导意见》(*发[2011]5号)文件,结合年度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细化任务。(2011年4月-2011年5月)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全面推进。(2011年6月-2012年10月)按照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各项工作任务、目标,采取着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巩固提高。(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总结开展活动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报市安委会。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由市安委会组统一领导,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协调。成立由副市长**任组长,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参加的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协调“社会管理创新”的开展,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中心工作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指导,同步推进
要建立领导挂点联系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摸实情、查实况、问实效,加强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要建立工作协调、情况通报和专项督查等机制,采取通报情况、定期汇报、跟踪督办等形式,加强分析调度,总结推广典型,协调解决问题。
(三)创新形式,突出特色
把创新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既要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求和方法、步骤,做到“规定动作”高标准启动、严要求推进、高质量落实,确保不走过场;又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设计“自选动作”,拓宽活动思路,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活动有新意、创特色、见成效、出经验。
(四)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网站、专栏简报等媒体 6
和手段,集中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集中报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创新举措、初步成效和先进典型,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〇一一年四月一日
第二篇: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施方案(范文)
**市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施方案 **市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施方案 市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施(征求意见稿)为深入推进我市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 的部署,按照《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 合试点的指导意见》(*发[2011]5 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市安全 生产工作的实际,针对我市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制定本 实施方案。
一、准确把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准确把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 “三个转型”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和资 源优势,维护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保障人民群众 安居乐业,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全市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从服务大局,着眼长远,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规则;坚持统筹兼顾、分类实施、整体 推进,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重点突破,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细胞建设。
(三)工作目标。通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实 现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的目标,以贯彻落实“政府领导、安办 协调、分线监管、一岗双责、企业主体、属地管辖”的管理体制 为主题,强力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以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大力推进全市安全监管工 1 作创新发展,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内容、(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国务院《通知》 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力度,落实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和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安办协调、分线 监管、一岗双责、企业主体、属地管辖”的管理体制。政府领导,即各级政府是安全监管工作主体,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 责任,必须全力抓好,抓出成效来;安办协调,即各级安委会办 公室负责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综合调度、协调,并制定各级安委会、安委会办公室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分线监管,即按照行业(领域)由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安全监 管;一岗双责,即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安委会主任,班子成员 任安委会副主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一岗双责; 企业主体,即企业既是经济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生产工作 的责任主体,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 全生产工作负全责;属地管辖,即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对本辖 区内的各类企业和单位实施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安全监管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 网络化管理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监 管工作做到全方位、全覆盖。
(二)突出重点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事故总 量和较大以上事故相对集中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 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型场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持续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取缔关闭不具备安全 2 生产条件的企业,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格 执行“三同时”制度。
(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要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 全监管和企业日常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事故隐患动态监控 及预警预报体系,建立跟踪督促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层层挂牌 督办,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要 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实行“零隐患”审批。
(四)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安全生产 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监 管工作的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工作是 全社会、全民的大事,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群众,全民参与,党政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在监管机 制上创新。建立和完善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重大危险源监控、隐 患排查治理、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安全生产督导约谈、企业黑名 单等项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二 是在落实责任制上创新,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具体,严格考核,奖惩分明,责任追究到位;三是在监管方式上创新,做到寓监管 于服务之中,安监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树 立监
管就是服务的理念,转变作风,由重监督检查和事后查处,转变为指导在先和主动服务;四是在安全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方 式上创新。除正常的安全培训外,要深入到重点企业讲课,请专 家授课,提高培训工作质量。要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高危行业 3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全员培训,做到 100% 持证上岗。
(五)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和督促企业 从解决制约安全生产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入手,从重点要害岗位 达标入手,从最基层和班组做起,认真修订操作规程,完善工作 制度,严格现场管理,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系统都达 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全面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六)完善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建立 和完善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全市重点企业、高危行业应急 预案制定率达 100%,对现有预案进行评审,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要加强各类应急救援演练,火灾、煤矿、危化品生产和储存企业、学校、医院、人员聚集场所要作为重点,通过演练,提高应急救 援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各类人员的自救逃生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一)理顺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和企业等安全生产的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安全 生产责任落实。
(二)完善考核体系,强化奖惩。继续修订《辽源市安全生 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考核实施细则,使安全生产考核体系 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安全生产工作重奖重罚。
(三)健全制度,强基固本。建立健全和完善细化各项安全 生产监管制度,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章可循,夯实全市安全生 产监管工作基础。
(四)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 4 力度,紧紧抓住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交通和人员密集型场所等高危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以点 带面强化执法力度。
(五)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能力。督促监督各县(区)、部门和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和提高监管系统和企业的安 全生产工作环境,从本质上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四、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整个活动从 2011 年 3 月开始,至 2012 年 12 月结束,分四 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宣传发动。(2011 年 3 月-2011 年 4 月)深入发动,广泛动员部署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组织广大干部 职工认真学习《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 试点的指导意见》(*发[2011]5 号)文件,结合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第二阶段:调查研究,细化任务。(2011 年 4 月-2011 年 5 月)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 产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第三阶段:组织实施,全面推进。(2011 年 6 月-2012 年 10 月)按照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各项工作任务、目标,采取 着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第四阶段:总结验收,巩固提高。(2012 年 11 月-2012 年 12 月)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总结开展活动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书 面材料,报市安委会。5
五、工作要求 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由市安委会组统一领导,市安委 会办公室组织协调。成立由副市长**任组长,市安委会相关成员 单位参加的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 织、指导、协调“社会管理创新”的开展,把深入推进“社会管 理创新”作为中心工作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推动 “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加强指导,(二)加强指导,同步推进 要建立领导挂点联系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摸实情、查实况、问实效,加强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督促、检查和 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要建立工作协调、情况通报和专项督查等机制,采取通报情况、定期汇报、跟踪督办等形式,加强分析调度,总结推广典型,协 调解决问题。(三)创新形式,突出特色 创新形式,把创新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既要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 提出的要求和方法、步骤,做到“规定动作”高标准启动、严要 求推进、高质量落实,确保不走过场;又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设计“自选动作”,拓宽活动思路,丰富活动内容,创
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确保活动有新意、创特色、见成效、出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四)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网站、专栏简报等媒体 6 和手段,集中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 和主要任务,集中报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创新举措、初步 成效和先进典型,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营造浓厚的舆论 氛围。二〇一一年四月一日 7
第三篇: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根据镇8月17日召开的甪直镇社会管理创新座谈会会议精神和镇主要领导的指示,为有效形成齐抓共管的优势和督导督查推进机制,结合全镇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针对我镇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安全制度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倡导安全文化,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推动我镇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全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从服务大局,着眼长远,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规则;坚持统筹兼顾、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重点突破,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建设。
(三)工作目标。通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的目标,以贯彻落实“打造监管网络、提高监管能力、严格执法监察、狠抓源头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的监管模式为主题,强力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以服务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大力推进全镇安全监管工作创新发展,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推进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安办协调、企业主体、属地管辖”的管理体制。政府领导,即政府是安全监管工作主体,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必须全力抓好,抓出成效来;安办协调,即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综合调度、协调,并制定安委会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企业主体,即企业既是经济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属地管辖,即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对本辖区内的各类企业和单位实施安全监管。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化管理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监管工作做到全方位、全覆盖。
(二)突出重点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事故总量和较大以上事故相对集中的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型场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提高监管能力,借助综治办联合巡查小组的力量,持续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严格执法监察,依法取缔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要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严格狠抓安全事故以预防为主。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监管和企业日常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事故隐患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建立对安全隐患的抄告、通报制度。对重大隐患抄告给相关主管部门和所在区域管理单位,并报分管领导。如抄告后相关单位未及时处置解决将进行通报。
(四)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和督促企业从解
决制约安全生产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入手,从重点要害岗位达标入手,从基层做起,认真修订操作规程,完善工作制度,严格现场管理,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系统都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全面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理顺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和企业等安全生产的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二)完善考核体系,强化奖惩。继续完善《村(社区)考核标准》和考核实施细则,使安全生产考核体系适应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健全制度,强基固本。建立健全和完善细化各项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章可循,夯实全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基础。
(四)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力度,紧紧抓住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交通和人员密集型场所等高危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以点带面强化执法力度。
(五)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能力。督促监督各村(社区)和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和提高监管系统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环境,从本质上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六)根据实际,建设监管队伍。突出“基层和基础”工作,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各村(社区)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根据企业分布情况,在部分村(社区)建立专职安全监管队伍,来加强平时检查力度。安监办已印制了日常检查记录表,现已发放到各村
(社区),要求各村(社区)每月检查企业不得少于15家,并将检查记录表报到安监办。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安全生产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由镇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协调。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统一组织、指导、协调“社会管理创新”的开展,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中心工作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指导,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摸实情、查实况、问实效,加强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要建立工作协调、情况通报和专项督查等机制,采取通报情况、定期汇报、跟踪督办等形式,加强分析调度,总结推广典型,协调解决问题。
(三)创新形式,突出特色,把创新贯穿于始终,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四)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利用电子宣传屏、宣传栏等宣传手段,集中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创新举措、初步成效和先进典型,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012年8月22日
第四篇: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方案
资司发【2011】12号
资 兴 市 司 法 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方案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准确把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1、指导思想。充分挖掘和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和资源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资兴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保障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从服务大局,着眼长远,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规则;坚持统筹兼顾、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重点突破,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建设。
3、工作目标。通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九个创新发展”的目标:以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为主题,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以完善刑罚执行制度为重点,大力推进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以服务资兴经济建设为引擎,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工作创新发展;以实施“民生100工程”为主线,大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创新发展;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创新发展;以“六五”普法启动和“法治资兴”创建为契机,大力推进普法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核心,大力推进干警联系群众工作创新发展;以抓基层强基础为根本,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发展;以提升法律服务的社会公信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和班子队伍建设创新发展。
二、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贯穿于实际工作始终,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优势
4、强化人民调解功能,维护基层稳定。一是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成立市人民调解指导中心,作为市司法局的二级机构,定编3人,与市“三调联动”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三位一体”合署办公,以更好的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主导地位作用;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行业性人民调解网络。在乡镇整合信访、综治、公安、司法、民政、土地、计生、农业、工业、城建等基层调解力量,建立健全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按“六统一”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今年下半年将对该项工作组织检查验收;建立居民小区楼栋、村民小组纠纷信息员,楼栋长、村民组长为纠纷信息员,及时提供矛盾信息,协助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对20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各乡镇司法所要帮助其成立人民调解组织,及时化解企业内矛盾;积极推进医院、学校、市场、商场等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的调解组织建设,扩大三调联动(大调解)网络的覆盖面,把调解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各层面和角落。二是健全大调解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调解中心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重大决策,总结汇报工作情况,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协调解决调解工作的重大问题,对调解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四是健全人民调解保障机制。建立调解员、特邀调解员、调解志愿者信息库,以今年乡村换届选举为契机,创建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调解员队伍。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促进人民调解员提高政策法律水平;分层次分批次培训各级调解员,提高调解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强经费保障,调动调解积极性。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争取落实人民调解的指导经费、工作经费和表彰经费;督促乡镇、村居、企事业单位落实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
5、强化法律服务功能,确保服务效果。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建立法律服务质量监督、控制机制,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重点工作的专项服务,尤其要加强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处理敏感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指导,完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信访接待的常态化联动机制。以强化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强化防范功能,探索公证法律证明、纠纷预防和对民商事行为适度干预等职能作用的途径。继续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法律援助新办法、新途径、新方式,做到“应援尽援、能援则援”。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加强对司法鉴定人的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和办案效率提升。
6、强化普法教育功能,营造法治氛围。以“六五”普法启动和“法治资兴”为契机,以“法律六进”活动为抓手,围绕资兴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法制宣传方式、开展送法下乡巡回讲课,发送移动用户法制短信和法制文艺表演送戏下乡活动。运用广播电视,开辟“以案说法”和“法律小常识”专题栏目,将《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考核指导标准》(试行)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建立监督、检查、考核体系。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浓厚氛围。
7、完善无缝对接机制,切实加强安置帮教工作。认真贯彻中办、国办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和省刑释解教领导小组、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关于启用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系统和建立刑事解教人员信息库的意见》,严格责任,完善机制,真正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推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将数据库专网延伸至乡镇(街道、开发区)司法所,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为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提供基础支撑;进一步加强安置帮教日常管理工作和安置帮教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就学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回归、融入社会。
8、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全面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今年在全市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工作。要逐步建立好社区矫正专职执法者、社区矫正工作者、社区矫正志愿者相结合的队伍,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足问题;在当地乡镇(街道、开发区)的统一领导下,逐步建立一整套融监督、管理、教育、矫治于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深化扶持青年刑释解教人员的自主创业工作,逐步探索社区矫正与后续帮教的衔接机制,实现无缝对接,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刑满后不失控、不重新违法犯罪。
三、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贯穿于创先争优始终,最大限度地提升法律保障的社会知晓率
9、在法律服务特别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行业监管,健全“两结合”管理体制。加强对律师刑事辩护工作的指导。建立法律服务执业动态评价体系。促进法律服务事业向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10、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巩固、深化机关效能活动成果,以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为目标,着力在规范执法服务行为上取得新进展,在拓展执法服务领域上迈出新步伐,在完善执法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执法服务效率上呈现新气象,在服务创业的实践中推进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
11、建立干警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深入开展“三官两员六进”活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着眼群众观念,着眼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就地解决一大批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增加群众满意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到联系的乡镇(街道、开发区)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到社情民意复杂的村(社区)每年不少于二次;干警下村组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到社情民意复杂的村(社区)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将干警联系群众工作纳入考核,务使干警联系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12、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为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导,我局决定成立由局长袁凤同志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一组织、指导、协调“社会管理创新”的开展。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
13、紧密联系实际,打造特色亮点。要把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与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着力解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出一批在全市、全省有影响的创新成果、特色亮点和精品项目。
14、加强分类指导,上下同步推进。建立领导挂点联系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摸实情、查实况、问实效,加强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工作协调、情况通报和专项督查等机制,采取通报情况、定期交帐、跟踪督办等形式,加强分析调度,总结推广典型,协调解决问题。
15、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网站、专栏简报等媒体和手段,集中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集中报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创新举措、初步成效和先进典型,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司法所要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落实创新任务,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及时上报创新工作方案到局办公室,市局办公室负责跟踪考核。
二0一一年四月一日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林业局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强社会创新管理,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经研究,现将我局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活动实施方案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右江”总体目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矛盾纠纷化解为主线,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和水平,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发展稳定大局和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管理突出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服务力度,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注重信访。下属单位要把信访工作作为林业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上级领导交办事项,落实信访责任制,对本单位的信访问题负责到底,不得发生因任何赴省、进京上访事件。
2.化解矛盾。保护森林资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研走访、了解情况、掌握实情,依法行政,以人为本,吧各类苗条性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对已发生的矛盾纠纷,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协调解决,决不能让其形成气候,调解成功率不得低于95%。
3.抓好质量。林业建设的重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搞好社会服务,提高林业在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所以要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高附质量和林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尽力使每项工作都能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接受社会监管,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数。
4.确保安全。安全生产,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各单位要把“治隐患、严管理、保安全”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源头管理,深化隐患排查,开展安全生产整治,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追究,实现隐患治理制度化,确保安全无事故。
5.优化服务。各单位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健全管饭服务机制,强化创新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营造高效廉洁的服务环境,做到服务为先、民生为重、关注民意、提高群众满意度,最大限度增进和谐因素。
三、具体分工
(一)组织、协调,确保全面完成任务。((二)维护系统内部安全与稳定,推动林业快速发展。
(三)打击林业违法与犯罪,保证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四)搞好信访稳定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林业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3月下旬)。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拟定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明确责任,层层动员。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5年4月到11月底)。实施本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社会创新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突出重点,体现亮点,确保完成任务。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12月)。全面总结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存在问题和取得成效,接受县委、县政府检查验收。
五、工作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林业局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丘百生同志任组长,蒙汉良同志任副组长,各股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有关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阶段性工作任务、目标、措施,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也要完成相应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为社会管理的创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专栏和简报等宣传媒体和手段,集中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举措、新成效和新典型,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3.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局领导小组搭建全局联动平台,形成一个抓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考核、评价、激励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各单位围绕本局工作重点和本单位工作任务,进行量化、细化,做到定人、定职、定责、定效,确保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
4.加大督查,严格考核。领导小组要加大对各单位的检查指导和考核力度,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列入年终考核,作为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内容和条件,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5.注重实效,突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实效,重点在于创新。要求各单位务必在实效和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机制,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方法和措施,及时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