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绘未来五年蓝图(图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02:3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绘未来五年蓝图(图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绘未来五年蓝图(图文)》。

第一篇:成都绘未来五年蓝图(图文)

成都绘未来五年蓝图:20个重点镇变小城市(图文)

制图 王珏菲

核心提示

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今后五年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路线图已出炉。

根据《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成都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坚持以“五大兴市战略”为抓手,力争到2017年,农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差距较大幅度缩小,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首位城市”的带头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

城乡规划统筹 打破城乡界限 完善“全域成都”规划

未来5年,成都将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方案》提出,坚定不移走“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径。将“四化同步”的理念和思路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综合考虑,立足于“全域成都”发展,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结合起来,结合区域发展优势和要素禀赋,打破城乡界限、行政区界限,进行统筹规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径。城乡规划体系方面也将得到优化完善,包括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域成都”规划,积极推动城乡规划覆盖和落地。着眼“四化同步”,进一步细化市域城镇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区(市)县域总体规划、乡镇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以及与之配套的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规划。在进一步完善城乡各类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多规衔接,特别是城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规划的相互融合和无缝对接,形成有机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

根据《方案》,成都城乡规划将统筹管理和实施监督,将努力提高城乡规划特别是乡村规划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师作用,按照覆盖全域的目标配备乡村规划师。强化规划的监督和执法,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督察专员作用,加强对“全域成都”规划的实施监督。

城乡产业统筹 建10个配送中心

打造现代农业物流网

城乡产业统筹将在未来5年间得到推进。成都将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用新型工业化的物质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积极推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

农业设施条件将得到加快改善、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将统筹推进,以工促农力度将加大。《方案》提出,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切实保护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400万亩。推进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实现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率65%以上。加大以贸带农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改扩建24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形成现代农业物流网络体系,建成10个面向中心城区的农产品配送中心。

同时,依托都市现代农业“一线一品”打造,形成11条示范线集中连片的农业风光。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集中发展区,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特色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20亿元,比2012年翻一番。

《方案》还提出,要推进圈层产业融合发展。按照第一圈层“转二优三”、第二圈层“强二兴三”、第三圈层“兴二优一”的要求,健全圈层联动发展机制,形成区域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的格局,三大圈层间经济规模比例更加合理,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7:34:19。加大发达地区对相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力争相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城乡基础设施统筹 20个重点镇 5年后初步建成小城市

《方案》明确,将在未来5年以更大规模、更高标准地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城镇承载能力的同时,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坚持“交通先行”战略,在“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基础上,深入推进农村公路联网加密和提档升级,除市财政交通专项资金安排及争取上级补助外,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5亿元,对村民小组和20户以上农民聚居点的村组道路按新建20万元/公里、改建10万元/公里进行补助。

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设施提档升级将得到推动,包括扩大农村村级学前教育的覆盖面,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所二级农村标准化幼儿园。优化城乡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年内全面完成218个乡镇卫生院、1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802个村卫生站的提档升级。

生态环境方面,成都将力争在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市。大力开展川西林盘保护和整治利用,每年完成50个林盘整治。新增森林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

同时,在积极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方面,到2017年,34个重点镇中有条件的20个镇初步建成小城市,174个一般乡镇中有条件的80个乡镇初步建成特色乡镇,初步形成城乡一体、产城一体的格局。

新农村建设方面,按照“四态合一”要求,运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财政补贴等手段,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新农村综合体。

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统筹 结合户籍制度改革

剥离基本公共服务差异

《方案》提出,将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各类权属实现“应确尽确”,农村产权确权颁证面积、颁证率均达到99%以上,产权变更登记率达100%。深化城乡要素流动改革,积极争取在“全域成都”范围内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经办服务体系,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每年分别新增参保1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0%、98%以上,使城乡居民享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全面建立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彻底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基本权利和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全面建成公民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分层次引导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在子女入学、就业、社保、住房等方面建立鼓励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有意愿、有能力到城镇就业、居住的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完善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进一步促进同一区(市)县域内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学前3-5岁入园率达98%,高中阶段优质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普及高等教育,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同时,深入推进关爱留守学生(儿童)工作,建成300所留守学生(儿童)之家。

第二篇:未来五年以及十五年的发展蓝图心得体会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总结一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擘画我国未来五年以及十五年的发展蓝图,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阐释的都是极为重大的认识问题、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指方向、定基调、明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

作为个人要增强使命感、方向感、紧迫感,积极投身时代洪流,主动担当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工作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细化实化措施办法,切实把新理念贯穿到工作中。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像赵局长说得要为百姓做事,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要接地气,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要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头脑清醒,辨清大局、判明大势、着眼大事,在践行“两个维护”上作表率,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忠诚担当履职尽责。我们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要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做一个有精神支撑的人做一个有专业的人,从小事做起,从事实做起,踏实做事,努力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政治素养,使自己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流砥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积蓄力量。

青年之于祖国的担当亘古不变。“到2035年,中国繁荣昌盛,大家风华正茂。我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者,在这场向着梦想的征程中,将以我之青春,共中国之荣光。

第三篇:科学谋划绘蓝图五年奋进铸辉煌

科学谋划绘蓝图 五年奋进铸辉煌

----陕西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2012-4-12 9:05:00 陕西省统计局

2007年省“十一次党代会”,立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描绘出了“经过五年努力,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建成经济强、科技强、文化强的西部强省的宏伟蓝图。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扣富民强省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坚持民生优先、科学发展,紧抓机遇、攻坚克难,成功应对了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目标提前实现,综合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这五年,是陕西综合实力最强、科学发展成果颇丰的五年,是陕西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好、民生改善最多的五年,也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和谐陕西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

一、经济总量和投资“双万亿” 综合实力跨跃新台阶

1、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十 一次党代会”以 来,陕西成功化解了各种挑战和矛盾,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特色鲜明、成就突出的发展之路。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不足5000亿元,2007年首次跨越5000亿元大关,之后以年均增加1500亿元以上的水平快速发展,到2010年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生产总值9000亿元的奋斗目标,并跻身全国“万亿元俱乐部”。2011年达到12391.3亿元,较2006年增加了7647.69亿元,这五年的增量是1978年到2006年28年增量的1.6倍,创历史之最,在全国的位次由20位提升到17位,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好位次。

2007—2011年,陕西经济发展速度稳居全国各省第一方阵。五年来,生产总值增速始终保持在13.6%以上,年均增长14.9%,位居全国第4,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4个百分点,是全省发展最快的阶段。首次实现了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增长较快省市之列,是全省历史上发展最快和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

2、投资总量突破万亿元,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下,投资总量持续扩张,2011年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033.05亿元,创历史新高,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后劲显著增强。这五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36万亿元,是2002-2006年投资总额的4倍,年均增长33.4%,较2002-2006年提高9.8个百分点,为全省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32.1%,水利、环境和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32.1%。新增电力装机1589万千瓦,西安地铁二号线通车运营,郑西高铁开通,咸阳国际机场正式跨入全国“二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全国之冠、亚洲第一的西安北客站正式投入运营,渭河综合治理全面启动等。高速公路里程继2007年在西部率先突破2000公里之后,2010年又率先突破3000公里,2011年突破380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长期制约发展的电力、水利、公共基础设施等瓶颈明显缓解,困扰发展的交通短板正在成为竞争新优势。

二、运行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经济发展踏上新征程

1、发展水平高,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全省人均GDP 2006年不足2000美元,历时3年,2009年首次突破3000美元,之后每年跨越1000美元台阶,2010年突破4000美元后,2011年又突破5000美元大关,达到5131美元,为2006年的2.6倍,实现了历史性的连续跨越。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全省人均GDP从相当于全国的 77.8%提升到90%以上,也是历史最好水平,陕西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期,开始步入了量质同步提升的新时期,意味着陕西经济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2、经济效益好,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五年来,全省财政总收入由2006年的不足700亿元,相继跨越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快速提高到2011年的2577.97亿元,五年间增加了1881.2亿元,是2002-2006年增量的4倍,年均增长29.9%,为陕西历史上最好时期。其中,2011年当年的财政总收入就相当于2002-2006年总和的1.2倍。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关口,达到1499.07亿元,为2006年的4.1倍,比2000-2006年7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总量还多68.26亿元。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对于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3、企业利税多,工业企业利税突破3000亿元大关。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78.16,比上年提高25.4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利税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3143.3亿元,是2006年的3.6倍,为历史最好时期。2011年,全省共有233户企业盈利过亿元,其中17户企业盈利超过10亿,分别比2006年增加189户和13户。

三、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驱动” 实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1、农业现代化成效初显,粮食产量稳定在千万吨以上。一是传统种植业趋于现代化。加大对农机购置和种植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千万吨以上,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2011年全省农机总动力2036.6万千瓦,比2006年增加583.96万千瓦;粮食产量1194.7万吨,创15年来最高水平。二是经济作物种植突出特色化。持续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特色产业成效显著。2011年苹果面积934.8万亩,比2006年增加241.6万亩,产量902.9万吨,增加252.9万吨,面积、产量均为全国第一。猕猴桃、红枣、葡萄、樱桃等特色水果基地逐步形成。三是畜牧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畜牧养殖摒弃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方式,逐步实现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建成猪、牛、羊、鸡养殖小区共2094个,建成百万头生猪大县3个。

2、工业主导经济稳步发展,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五年来,全省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已占据经济近半壁江山,强力支撑和引领着全省经济稳步快速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在2009年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之后,每年跨越一个1000亿元台阶,2010年突破4000亿元,2011年突破5000亿 元,实现5459.58亿元。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727.76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44.1%提高到4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3%,提高10.9个百分点。市场主体持续壮大,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截止2011年末,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由2006年的6户增加到19户,过十亿企业由55户增加到了171户。

3、科技创新研发力度空前,新兴产业初露锋芒。通过组建成立工业研究院,积极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提升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2010年,全省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217.5亿元,为2006年的2.1倍,翻了一番多,全省拥有各类科技人员20.69万人,比2006年增长42.7%。2011年,专利授权总量11662件,其中发明专利3139件,分别为2006年的4.7倍和5.2倍。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初露锋芒。201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696.92亿元,是2006年的2.4倍,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不足100亿元,到2011年突破了300亿元大关,达到374.86亿元,年均增长31.8%,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出16.9个百分点。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四、调结构和转方式“双推进”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进展

1、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妥善应对国际经济政治的复杂变化,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积极承接外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经济的活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6257.1亿元,2007-2011年年均增长15.2%,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首次过半,为50.5%,较2006年提升了6.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首次突破50%。

2010年,全省县域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达5244.6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2.3%,较2006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与2006年相 比,全省全国“百强县”实现零的突破,2010年已经达到2个,西部“百强县”从7个增加到12个,是西部地区“百强县”增加最快的省份。

2、三大区域错位发展,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坚持统筹安排、分类指导、一市一策,深化区域发展战略。关中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等高度聚集的优势,实现创新发展。2011年生产总值7723.3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1.6%,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陕北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依托新成立的能源化工研究院等科研力量,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生产总值3405.6亿元,占比由2006年的24.2%上升到27.1%。陕南依托自身优势,组建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设形成以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为主的循环经济园区,经济逐步进入良性的循环发展时期,2011年生产总值为1417.52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

3、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抓住建设全国低碳示范省的契机,加快重点节能技改工程建设,不断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万元GDP能耗由2006年的1.36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1.129吨标准煤/万元,超额完成了“十一五”下降20%的目标。经初步核算,2011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再下降了3.56%。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变。2011年,森林覆盖率为41.4%,比2006年的37.3%提高4.1个百分点,特别是世园会的成功举办,让山水秦岭、绿色陕西成为三秦大地新形象。

4、加快提升消费贡献率,发展的平衡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带动居民消费升级加快,消费市场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提升消费的激励政策,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双轮驱动”。2011年,全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0亿元,为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7%。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新变化,消费结构升级正逐步成为推动全省消费增长的强大动力。汽车消费和文化、休闲娱乐等居民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支撑点。2011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519亿元,比2006年增长4倍;书报、杂志类零售额24.93亿元,增长49.6%;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32.27亿元,增长22.2%。2011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6.23亿美元,是2006年的2.7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3.55亿美元,入境旅游人数270.4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95亿美元,均为2006年的2.5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已有8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市设立了130家企业或分支机构。

五、惠民和富民“双保障” 三秦百姓生活跨入新时代

1、民生优先,财政投入力度大。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把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作为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注重系统设计、健全制度安排,够格推进民生建设普惠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2008年开始创造性地提出并全力组织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在全国率先将民生工程列入财政预算,2011年扩大到“富民强省十大民生工程”,百姓幸福生活有了制度保障,政府公共性服务职能进一步彰显。继2010年全省财政民生投入突破千亿元后,2011年兑现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的庄严承诺,民生投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346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实施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陕南、陕北避灾扶贫十年搬迁规划,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51.23万套,竣工15.92万套,位居全国前列。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22和37.16平方米,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3.8%和38%。积极实施重点示范镇建设,全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常住人口比重由2006年的39.1%提高到了2011年的47.3%,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了1.2个百分点。

2、成果共享,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快。省委、省政府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借助整体经济实力提升的契机,积极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全国率先从一次分配角度统筹考 虑解决纺织、食品、林业等传统行业职工收入较低问题,促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居民收入增量创历史最好。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1年达到18245元,为2006年的2倍,五年增加了8977元,比1978-2006年28年增加额还多1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突破2000元后,用3年时间,到2008年跨过3000元,用2年时间迈上4000元台阶,用1年时间跨越5000元,2011年达到5028元,为2006年的2.2倍,提升逐年加快,五年增加了2768元,比1978-2006年28年间增量还多642元。二是居民收入位次不断前移。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9位,与2006年比前移5位。201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第26位,位次前移2位,为近20年来最好水平。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6年的4.1:1缩小到3.6:1。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83元,比2006年增加6230元,食品类消费支出比重增加最多,提高2.3个百分点,衣着类提高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4496元,比2006年增加2315元,居住类消费支出占比增加最多,提高9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类提高2.9个百分点。

3、以人为本,基本社会保障改善多。五年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健全制度安排,系统解决社会发展领域“短板”问题,不断调整社会利益格局,健全和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幼有所教,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全省107个县(市、区)提前一年全部实现农村养老全覆盖,参加城镇养老保险530.67万人,纳入城市低保37.69万户、83.12万人,纳入农村低保89.9万户、214万人,累计实施城乡医疗救助379.7万人次。建立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先后出台26项新政策解决集体企业超龄人员、退役人员等不同利益群体的现实问题,大部分群众的困难都能通过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解决。二是建立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三统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前实现全覆盖。截至2011年末,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97.1%,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90.44万人。三是大力推进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义务教育以及学前一年教育实现全面免费,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标准明显提高,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蛋奶工程”。48座博物馆、纪念馆,1778家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室)向全社会免费开放,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电“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五年的丰硕成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五年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为陕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富民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全省上下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主题和主线”,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夺取富民强省建设的伟大胜利,谱写陕西发展新辉煌。

第四篇:县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绘就宁乡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挺进五十强 提速过百亿

■“十二五”主要指标奋斗目标是:GDP力争过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过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过100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5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美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上。■2011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任务是: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00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体制任务32.8亿元,增长31%,目标任务35亿元,增长40%;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7%以上。瑞雪初融,楚沩大地春潮涌动。12月16日,我县隆重召开中共宁乡县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总结回顾“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豪情满怀地提出了“十二五”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攻重点和保障措施。县委书记黎石秋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县委“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战略定位,把握发展形势,坚定发展思路,昂扬激情斗志,加速抢挺进程,朝着建设全国一流现代经济强县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县长黎春秋主持,吴石平、贺应辉、喻亚军、王习加、戴中亚、周意龙、袁精华、于新凡、刘永红、陈谷良、邓杰平、龚畅、綦良、欧阳鹏等在主席台就坐。全体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县纪委委员,乡镇主要负责人,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部分县级以上离退休老同志,县内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负责人,驻宁单位负责人,“5127”工程引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出席会议。

“十一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步跨越

全会高度评价全县“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十一五”是改革开放以来宁乡经济发展最快、人民实惠最多、社会大局最和谐的五年。这五年,东进融城大步突破,产业发展大步提速,城乡建设大步推进,对外开放更加深入,区域品牌更加响亮,发展成果更加普惠,发展保障更加有力,县域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呈现大步跨越态势。

至2010年,县域生产总值已达420亿元,年均增长15.7%,呈现三年翻番势头;财政总收入25亿元,年均增长28.7%,呈现三年翻番势头,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4亿元,年均增长28%;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90亿元,净增120亿元,呈现四年翻番势头,贷款余额117亿元,净增73亿元,呈现三年翻番势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0元,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9530元,年均增长16%;县域基本竞争力由全国169位跃升至73位、中部第6位;三次产业比重由21:50:28调整为13:61:26;工业总产值达800亿元,年均增长3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66%。

全会全面总结了五年来的发展经验,认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深入解放思想,始终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始终坚持宏伟目标引领,始终坚持正确思路指导,始终坚持科学把握形势,始终坚持构筑战略支撑,始终坚持创新战术举措,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和谐,始终坚实弘扬抢挺精神不但是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更是今后五年推动全县经济社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十二五”吹响“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号角

全会指出,未来五年是宁乡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动力的战略攻坚期,是大有可为、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是抢挺快进、提速赶超的战略决战期,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发展空间前所未有,全县上下必须清醒正视现实,准确把握机遇,明确目标定位,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坚定发展主题不动摇,坚定更快发展不动摇,坚持超跨发展不动摇。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15年,GDP力争过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过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过100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5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美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上。

全会特别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也是“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的关键之年,明确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任务是: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00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体制任务32.8亿元,增长31%,目标任务35亿元,增长40%;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增长30%;规模工业产值850亿元,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7%以上。

全会强调,全县上下贯彻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明确一个目标,主攻八个重点,坚定八大战略,提升五化四力;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六个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强化一个保障。

一要明确“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的战略目标定位,在“五年五十强、十年过百亿”的基础上再次拉高目标,提速进程,力争“十二五”期间县域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国五十强、财政总收入过百亿元。

二要坚定发展战略,提升五化四力,加速构建复合型县域经济。坚定东进融城战略,构建大交通,建设大平台,加速提升区位竞争力;坚定兴工强县战略,发展大工业,打造大园区,加速提升新型工业化;坚定城镇带动战略,推进大城建,促进大提质,加速提升新型城市化;坚定强农富民战略,发展大农业,推进大统筹,加速提升农业现代化;坚定三产活县战略,发展大旅游,构建大商贸,加速提升旅游品牌化和商贸区域化;坚定投入带动战略,实施大运作,推动大投入,加速提升项目支撑力;坚定开放驱动战略,推动大招商,实现大

引进,加速提升资源聚合力;坚定人才兴业战略,组织大引才,实现大引智,加速提升竞争软实力。

三要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六个水平,加速实现包容性增长。致力于发展民主法制,提高法治水平;重视民本民生,提高生活水平;优化经济环境,提高服务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和谐水平;抓好计划生育,提高生育水平;促进财税增收,提高理财水平。

四要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举措,突出重学习、强思想,重班子、强核心、重培训、强素质,重作风、强政风,重团结、强合力,重廉洁、强形象,重文化、强底蕴,致力打造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精英型领导干部队伍。

全会特别强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理想要更远大,追求要更崇高,激情要更饱满,意志要更坚韧,思想要更解放,观念要更新锐,作风要更务实,推进要更强力,始终保持成就伟业、造福一方的雄心壮志,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知难而进的顽强毅力,始终保持拼搏向上、争创一流的抢挺精神,朝着建设一个财富更加充盈、工业更加发达、城市更加靓丽、农村更加富裕、商贸更加繁荣、旅游更加兴旺、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干群更加精神、前景更加美好的宁乡而努力奋斗!

全会要求,全县上下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全会对当前形势的准确把握上来,把目标统一到“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全会对未来发展的总体部署上来;要抢先抓早,确保来年工作良好开局,尤其是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税工作、要素配置及各线的相关工作上,要只争朝夕,争取主动,抢占先机;要狠抓当前,全力做好年终岁末工作,尤其是“两会”筹备、年终考核、计生工作、烟叶生产、水利冬修等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事关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要抓紧抓实,要扎实推进沉陷区治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等民生工作,妥善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

县委常委会以书面形式客观实在地回顾了2010年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对2011年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全会表决通过了《县委关于制定宁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县委2011年工作要点》。(作者:文/图 刘汉光 姜小平责任编辑:姜笑澜)

图为大会会场

第五篇:绘和谐蓝图 奏和谐之音

绘和谐蓝图 奏和谐之音

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和而不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大同世界”等和谐思想。其中,“人和”是中华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包括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中人与人和睦相处,以及个人精神与现实的协调。

臭氧污染悄然来袭

“最近许多研究表明,臭氧正逐步成为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污染物。”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说。2015年9月16日,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重点区域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大家熟悉的PM2.5。这是自2015年5月份以来,臭氧连续第四个月取代PM2.5,成为空气质量超标的“元凶”。

“在天是佛,在地是魔。”这是科技界对臭氧的公认描述。聚集在平流层,臭氧是“地球卫士”,可吸收太阳光照中的紫外线;近地面,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

臭氧为何会超标?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说,地面臭氧除少量由平流层传输外,大部分是由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高温光照条件下二次转化形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发电厂、燃煤锅炉和水泥炉窑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机动车、石化工业排放和有机溶剂的挥发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九百多年前,苏子在长江边尽享大自然给予的美景,写下名篇《赤壁赋》;九百年后的今天,人类面临着资源危机、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物种灭绝等种种环境问题。古人信仰“天人合一”,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共生、共荣,和谐共处的关系;今人追求“人定胜天”,面对大自然的慷慨给予,对大自然进行无节制地索取。

感悟 当人类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时候,就是人类受到自然惩罚的时候。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吧,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等到有一天,重新回到那片蓝天下,看云卷云舒,听潮起潮落。

逆火而行的无畏勇士

2015年8月13日凌晨两点十六分,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的网友“@东夷南夏”在微博上发出了他“同学哥们”的聊天记录,表示“此刻只求平安”。

就在大概三小时前,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危险品爆炸事故,消防队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两张截图中的聊天记录显露出当时的紧张状态,不到20句的对话里,不时出现同音异义的别字:

――“刚子走了,牺牲了”“我在车上,去塘沽”。

――“我回补(不)来,我爸就是你把(爸)”“记得给我妈上坟”。

――“好,你爸就是我爸”。

随后的时间里,伴随着消防战士牺牲数字的更新,这条微博很快就获得了近28万个赞。有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报道了这条微博,新闻的阅读量也瞬间突破百万。

中午12点,网友们等来好消息,“@东夷南夏”更新微博称,“战士回来了!作为第一梯队的战士现在已经撤下来休息了,谢谢大家的关心,满满的正能量,感谢!”

简单朴实的对话,尽显责任、勇气、亲情、友情,瞬间戳中万千网友的泪点。前方是随时可能吞噬生命的无情大火,后方是牵挂的亲人和战友,但这些消防官兵们毅然前行,视死如归。这是世界上最帅的逆行,也是最美的背影…

感悟 “和谐”不仅是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一个和谐发展的国家及民族,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性的光辉。他们是消防员,是英雄,更是这个社会的“和谐卫士”!

“折翼天使”的音乐梦

“国家大剧院,我来了!”2015年6月30日晚,“乐来悦爱―山水乐团主题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山水乐团大声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激动而兴奋,他们终于站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圆了自己多年的音乐殿堂梦。

而坚持音乐梦想有多难,山水乐团成员杜漫和他的伙伴们最清楚。

“音乐就像一杯水,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却是身体里最有能量的东西,它带给我太多向上的能量。“没有音乐,杜漫无法想象如何度过那段日子。

10岁那年,杜漫因为一场小儿麻痹症,在以后的13年内,经历了12次大手术,但她最终还是没能站起来。那段日子,她爱上了二胡,并通过异于常人的训练,顺利通过考级。

对于杜漫来说,最难熬的是冬天,脊背放入钢板后,脊柱侧弯,杜漫坐在凳子上,只能用半边身体支撑,时间久了,身体就会酸痛麻木。有时一个下午练完二胡,身体已经失去知觉,她只能在凳子上缓上半个小时才能站起来。

“与音乐为伴,我才是快乐的。“杜漫从未想过放弃,同样坚持下来的,还有14位和她一起生活在北京西山脚下小院里的特殊小伙伴。

先天失明的杨外外看不到谱子,只能靠记忆,靠别人一遍遍地读谱,反复排练。右手失去五指的王钊,拿起二胡的那一刻,要彻底打破原有习惯,反向练习,就是这份坚持,让王钊成为“反拉二胡第一人”,还登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是一个由15位80、90后孩子组成的国内唯一专注民族器乐兼声乐的残疾人专职乐团。“我们不是不能,只是不便而已”。山水乐团行政团长刘继东常把这话挂在嘴边,“他们是一群‘折翼’的天使,但是他们渴望比常人飞得更高。”

感悟 身体上的残缺,或许是人生中最不和谐的音符,但对于“山水乐团”的每一位成员,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被打乱,相反,他们的人生有着超乎常人的精彩。虽然,他们没有华丽的演出服,没有昂贵的演奏乐器,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聘请最好的老师……但是,坚韧、执着、阳光、向上却成了他们身上最美的光环。这群年轻人传国乐,奋励志,用干净、透明、单纯的心灵奏响了一支人生的和谐之曲!

结语 和谐犹如一幅桃红柳绿的画,又好似一首琴瑟合奏的歌。和谐能够产生美,也能生发无穷的力量。让我们共绘和谐蓝图,共奏和谐之音!

下载成都绘未来五年蓝图(图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绘未来五年蓝图(图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地产未来蓝图

    旅游地产未来蓝图原始的疯狂发展带给了人们更多的反思,阵痛之后,旅游地产将呈现出一幅新蓝图。 从 2009年国务院把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旅游地......

    街道未来五年(

    未来五年,街道将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强队伍、保经济、维稳定、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针,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不断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科学规划,着力打造安居乐......

    一张蓝图绘到底心得乡镇(范文)

    学习《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样本——右玉历任领导班子68年的绿色发展接力》心得体会 在镇党委的组织下,我镇机关干部集体学习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样本--右玉历任领导班......

    县绘就新农村建设蓝图

    县绘就新农村建设蓝图率先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和加大小城镇建设,达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破解“三农”难题的吴起县,在“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大气魄规划......

    我的未来职业蓝图

    《我的未来职业蓝图》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摘自:歌曲 《我的未来不是梦》当我们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

    五年成就令人瞩目 发展蓝图催人奋进

    五年成就令人瞩目 发展蓝图催人奋进——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记者2013-3-7 6:17:18来源:《 人民日报 》( 2013年03月07日 04 版)人民日报北京3月6日电3月5日上......

    未来五年职业规划

    未来五年职业规划 一直以来,我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什么。最近,我从网上了解到: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在当......

    未来五年职业规划

    我希望在加入公司之后,五年之内能够在该岗位上沉淀下来,不断地努力学习,去把专业干稳,干精,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并且争取能够把握住公司提供的晋升机会。未来的五年,不管是向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