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发展银行贷后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贷后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日期:2007-06-1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经营管理(以下简称贷后管理),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基本操作流程》及总分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信贷业务发生之日起到贷款本息收回之时止的信贷经营管理全过程。本办法适用于我行各项信贷业务。
第三条 贷后管理必须坚持职责明确、分级负责,操作规范、失职问责的原则。
第二章 贷后管理职责
第四条 开户行是贷后管理的具体经办行和责任行,负责具体的贷后管理工作。行长是贷后管理的主责任人。负责组织研究本行的日常贷后管理工作方案,组织研究、处理贷后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分管行长是贷后管理的直接管理责任人。负责落实贷后管理工作措施,组织研究、处理贷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开户行客户部门负责人和指定的客户经理分别为经办主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负责实施贷后管理的具体工作,加强客户服务和关系维护,及时发现、汇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问题,提出建议,落实本行或上级行领导提出的贷后管理意见,并及时反馈结果。
第五条 开户行要按照贷款客户配备客户经理。
开户行对所有的贷款企业均要指定贷后管理的客户经理,加强对企业的贷款管理,并实行客户经理AB角制和岗位轮换制。
贷款余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经营性企业,指定的客户经理或客户经理变更、轮岗的,应报上级行备案。
第六条 建立贷后管理客户小组,加强对大型贷款客户和集团性客户的管理。对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含,下同)、短期贷款余额达到4000万元以上(含银行承兑汇票,下同)、或贷款总额达到在5000万元以上和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集团性关联客户,应成立贷后管理小组,配备2至3名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负责贷后管理工作,并由客户(信贷)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担任组长。各行要在申报贷款时,将贷后管理小组名单及管理措施报上级行客户部门。在保持客户经理相对稳定的同时,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岗位轮换。
第七条 贷后管理人员职责
(一)贷后管理小组组长职责
1、组织开展贷后管理的日常工作。
2、负责组织研究解决贷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一般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办法并督促落实,对重大问题提出建议,报送行领导同意后组织实施并报告结果。
3、对客户经理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额在4000万元以上(不含政策性贷款,下同)或贷款总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指定联系人。对超过以上额度一倍以上的联系人必须是科级以上人员。二级分行要在指定联系人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名单报市分行客户处备案。
对直管行开户企业达到前述标准、二级分行及辖属行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在6000万元以上、短期贷款余额在8000万元以上或贷款总余额在1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市分行要落实联系人。
第十条 联系人的主要职责。
(一)开展调查研究。联系人至少每半年必须到所联系的企业或项目开展一次调查或检查,全面了解、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发现重大问题的,提出解决办法、措施,并形成报告送有关领导。
(二)开展客户回访,反馈客户需求,维护客户关系。
(三)指导、督促开户行开展贷后管理工作。
(四)其他工作。
第三章 贷后管理的内容
第十一条 贷后管理的内容包括:收集、反馈信息,建立台账,贷后检查,客户关系维护,风险预警及贷款本息收回等。
第十二条 建立台账,准确、及时收集、登记和分析相关信息。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应当按照总行规定要求建立台账的贷款种类逐企业及时建立台账。对贷款发放、资金使用、原材料购储、产成品销售、销货款回笼、应收应付款变化、贷款期限管理及本息归还等情况
次跟踪检查。
首次跟踪检查完成后,开户行客户经理要将检查情况整理,并针对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形成首次贷款跟踪检查报告,提交客户部门负责人及本行行长。对新发放贷款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项目,首次跟踪检查报告必须逐级上报市分行客户处备案。
第十七条 常规检查。常规检查由开户行客户部门组织客户经理实施。短期贷款两个月检查一次;中长期贷款三个月检查一次;但对发生欠息、贷款逾期等风险预警信号、信用等级或贷款风险分类发生不利变化的客户要缩短检查周期,坚持随时检查。对总行有特别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并根据客户行业特点、不同贷款种类、不同检查时期确定检查重点。
第十八条 加强对集团性客户关联交易的监督。应把集团性关联交易情况作为日常检查的重点,了解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
第十九条 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常规检查后,商业性短期贷款应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贷后管理检查报告》,形成有情况分析、有问题建议及处理结论的检查报告;固定资产项目贷款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项目管理指引(农发银发2005〕173号)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专项检查。应当组织专项检查的:一是客户遇到重大或突发事件及其他可能影响到贷款本息归还的;二是客户经营状况持续出现恶化及有关部门对贷款提出风险预警提示或其他情况的;三是短期贷款到期前1个月,固定资产项目贷款到期前3个月,支行应对
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还款方式主动归还。
经审批或按合同约定需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的,客户部门应根据审批意见及合同约定,将有关事项通知客户,要求其备款归还本息。客户能够及时归还本息的,按到期还款办理;客户不能及时归还本息的,按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 贷款展期、逾期贷款及欠息等管理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基本操作流程》的相关规定办理。
各级行必须加强对逾期贷款及欠息的催收及管理工作。
1.对欠息,客户经理要在逾期后5个工作日内向客户发出催收欠息通知书。财务会计部门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2.对逾期贷款,客户经理要在逾期后5个工作日内再次向客户发出催收逾期贷款通知书,提供担保的要向担保人催收或依照合同约定处置抵(质)押物。财务会计部门按规定计收逾期利息。
3.在贷款未收回或相关资产保全措施未落实之前,客户经理要每季度向客户发一次催收通知书,送达客户并取得签章、留存回执。提供保证的还要同时向保证人发送履行通知书,并取得签章、留存回执。
第四章 信贷档案管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行客户(信贷)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农发银发2006308号文件)规定,做好信贷档案的收集、整理、交接、保管等工作。客户信贷档案按客户进行归档管理,属于本行档
第二篇:贷后管理办法
工人支行贷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经营管理(以下简称贷后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贷后环节风险,促进信贷业务有效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南昌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包括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与日常跟踪管理、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档案管理、不良信贷资产管理、信用收回和总结等。
第三条 为了使贷后管理工作不走过场,检查扎实有效,应遵循人“双线管理,相互制约,考核到位;实时监管,快速处理”的原则。
第四条 充分运用合同约定银行应享有的权利和借款人应承担的义务进行贷后管理。
第五条 贷后管理应按要求使用信贷管理系统。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六条 公司部、个人部是贷后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资金账户监管。按照规定做好信贷资金的监督,定期检查客户账户资金的往来情况。
(二)现场检查。定期现场检查客户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审批要求的落实情况,检查担保人和担保物的情况。
(三)日常跟踪监管。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行业、市场、客户公开信息,走访客户,跟踪客户和担保人的情况。()组织授信业务本金和利息的催收:
1、贷款到期前一个月必须发出到期贷款催收函,经贷款人和担保人确认后,存档保存。结算帐户上在授信日到期三天前有充足的偿还贷款资金。
2、银行承兑汇票在承兑到期前三日,承兑申请人结算帐户上有充足的偿还敞口资金(不含存单质押的100%保证金)
3、每季20日前,贷款客户结算帐户上要有偿还贷款利息的资金
4、保函业务到期后,必须收回我行签发原件
(四)风险预警与风险化解。发现风险信号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并进行报告,实施风险化解措施。
(五)风险分类、减值准备及日常操作。及时收集、整理分类相关信息,并录入信贷系统,进行分类发起。收集、整理信贷客户档案有关资料,做好信贷系统数据录入。
()定期分析。在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日常跟踪管理、风险预警等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分析客户的贷后风险状况,在信贷系统中撰写贷后管理报告。
()报告。向经营行行长、贷后管理例会、汇报客户贷后管理情况。()其他
第七条 风险部是贷后管理的风险监控和检查监督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实时监测。通过信贷系统实时监测客户用信及风险情况。()风险分析及预警。对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异常风险情况及时预警,督促客户部门进行处理。
(三)在线检查。通过贷后管理系统实时监督客户部门的贷后管理工作。
(四)现场检查。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情况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也可延伸至客户进行现场检查。
(五)督促整改。对在线检查和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客户部门及时整改。
(六)报告。向行长、贷后管理例会、信贷业务风险监控情况和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
(七)其他。
第八条 把贷后管理的责任逐户落实到人。以上规定的各部门职责由部门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共同承担,其中,客户经理(组)承担贷后日常管理、发现和报告风险及授权处理风险的责任,风险经理承担信贷风险监管和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监管的责任;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所在的部门负责人、分管行长和行长承担贷后管理的组织领导和风险处理及决策责任。
第三章 资金账户监管
第十六条 信贷资金发放时和发放后,客户部门、风险经理与会计人员应相互配合做好信贷资金的支付审核、用后监督和借款人在我行账户资金的定期监测。
第十七条 信贷资金的支付审核。
根据相关规定,贷款人应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
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的,风险经理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审核同意后,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并应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固定资产贷款,在贷款入账后对外支付前,也要进行支付审核。主要通过相关交易资料审核支付对象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用途。
第十八条 实行信贷资金支付分级审核,由经营主责任人确定分级审核人,设置支付审核权限(权限待定),授权相关人员对借款人一定额度的信贷资金支付进行审核。
第十九条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需要进行支付审核的,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后,由风险经理做好信贷资金的支付审核工作,对于未经审核的信贷资金划转应立即通知风险经理,不得擅自办理。
第二十条 信贷资金的用后监督。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且不需要支付审核的,客户经理应要求借款人定期汇总报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无论采取何种支付方式,在借款人使用我行信贷资金后,客户经理应及时跟踪监督信贷资金用途,填写《信贷资金用后跟踪表》(附件1),逐笔记录信贷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一条 我行账户资金的定期监测。
客户经理至少按月对借款人在我行账户进行资金监测,掌握账户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填写《账户资金定期监测台账》(附件2),结合企业采购、销售模式判断企业资金往来是否正常,并督促借款人按不低于我行信用占比办理相应份额的存款和结算业务,银团贷款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客户部门应加强对大额资金往来的监测,关注资金异动,防止贷款挪用。针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隐蔽、融资主体多元、资金集中管理等特征,强化集团客户资金监控工作,防止信贷资金在集团内部不同项目、不同成员之间随意流动。
第二十三条 客户经理发现借款人有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的情况,应及时向经营主责任人报告,并按合同约定采取暂停借款人用款等相应措施督促借款人限期纠正。
第二十四条 对于使用信贷资金需进行支付审核的借款人,在借款合同或补充协议中约定,借款人使用信贷资金必须经过我行审核同意。为实现支付审核,应与客户约定,我行信贷资金的支付不可以通过票据交换他行托收的被动划款方式来进行。
第二十六条 逐步完善网上银行等支付工具的功能,实现信贷资金的支付审核和用后监督。借款人使用我行企业网上银行支付需要进行支付审核和用后监督的,相关信贷部门应及时通知借款人开户行,由开户行在企业网上银行柜面注册系统中将需监管的账户标识为网上银行受控账户,并协助相关信贷部门利用企业网上银行功能实现网上银行渠道贷后资金监管(在系统功能未实现前,暂用手工完成)
第四章 现场检查、日常跟踪和定期分析
第二十七条 现场检查的频率。经营行客户经理应对客户进行定期的现场检查。对法人客户,正常、关注类贷款客户至少每季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次级类贷款客户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可疑、损失类贷款客户。对个人客户,现场检查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客户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检查:贷款风险分类形态向下迁徙;贷款发生欠息、展期、逾期及或有资产到期垫付;客户出现停产、半停产状况;客户发生可能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投资活动、体制改革、债权债务纠纷、事故与赔偿等重大事项。
第二十九条 现场检查的内容。客户经理进行现场检查前要进行充分准备,结合资金账户监管、日常跟踪、风险监控掌握的信息,确定检查重点。客户经理现场检查内容主要为:
(一)检查批复中的信贷管理要求落实情况。
(二)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开工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员工数量的增减情况,企业库存情况,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指标等。
(三)客户财务情况。通过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检查分析。
(四)担保情况。现场核查抵(质)押物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确认抵押权是否受到侵害,核查质押物的保管是否符合规定,按照押品管理办法规定的频次对抵(质)押物贷后价值进行评估和确认。现场核查担保人的生产经营是否正常。
(五)与管理人员面谈。详细了解原材料和主要产品市场,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经营计划和体制人员变动,经济纠纷,与其他债权人的合作,对外担保,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等情况。
(六)对于固定资产建设项目贷款。现场重点检查项目进展情况与固定资产贷款评估报告以及工程规划是否存在较大差异,投资、建设是否按项目计划进行,项目累计完成工作量与投资支出是否相当,费用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总投资是否突破,施工方垫资情况,项目主要技术、工艺、设备是否出现较大变化,固定资产贷款是否被挤占挪用,项目能否按期竣工和达产情况,预计效益和市场情况等。第三十条 客户经理现场检查结束后填制《信贷业务现场检查表》(附件3),签字后提交客户部门负责人和经营主责任人阅签,第三十二条 日常跟踪。客户经理平时工作中除对客户进行资金账户监管外,还应随时收集和掌握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财务报表、公开信息、其他融资情况、上下游企业、所处行业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风险经理提供的风险预警信息等与贷后管理相关的情况。
第三十三条 定期分析,撰写贷后分析报告。客户经理需综合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日常跟踪、风险预警的情况,在每一频次检查后,撰写《贷后管理定期分析报告》(模板见附件7),报告中至少包括客户目前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或项目进展情况)、财务状况分析、资金账户监管情况、融资和对外担保情况、担保人(物)当前分析、还款能力分析、贷后管理方案及审批要求落实情况、风险因素分析、结论及工作措施建议。
《贷后管理定期分析报告》由客户经理签字后提交客户部门负责人和经营主责任人阅签。
第 条 风险经理作为监督、制约条线人员,根据总行设定的贷后检查频次实施贷后管理检查工作,通过贷后管理系统、在线检查、现场检查、财务分析等方式监测客户用信及风险情况,对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异常风险情况及时预警。定期填制《贷后管理工作检查表》(见模板附件5)
第五章 贷后管理例会制度
第 条 执行贷后管理例会制度,每季召开一次,分析全行信贷资产质量,充分揭示隐患和风险。
第 条 参加人员:行长,公司部负责人,个人部负责人,所有管户客户经理,风险部经理,风险经理。第 条 会议内容:
1、审议公司部、个人部,风险部联合出具的全行近期信贷资产质量整体报告。
2、管户客户经理对分管的具体客户情况作出汇报。
3、风险经理对贷后检查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风险预警和整改意见。
4、行长总结
第 条 例会要求的落实:公司部,个人部负责人统一协调,客户经理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执行。风险部负责检查、监督执行结果,并向行长作出情况汇报。
第三篇:贷后管理办法
贷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经营管理(以下简称贷后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贷后环节风险,促进信贷业务有效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包括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与日常跟踪管理、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档案管理、不良信贷资产管理、信用收回和总结等。
第三条 贷后管理应遵循“分层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实时监管,快速处理”的原则。
第四条 充分运用合同约定的农业银行应享有的权利和借款人应承担的义务进行贷后管理。
第五条 贷后管理应按要求使用信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CMS)。
第六条 概念释义。第六条 概念释义。
本办法所指经营行是指直接受理并经营管理信贷业务的行。本办法所指管理行是指经营行的上级行。本办法所指客户管理行,是指根据客户分层经营管理制度,承担本级行直接管理客户的整体营销、维护,授信额度核定,以及整体贷后管理责任的行。
本办法所提经营主责任人专指对客户核定授信额度时确定的经营主责任人。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七条 根据客户分层经营管理制度要求逐户确定客户管理行,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级行的贷后管理工作职责。
管理行负责本级行直接管理客户贷后管理的组织实施、总体风险控制、监测客户整体用信、定期风险分析、沟通传递风险信息、牵头处理风险事项等工作;经营行负责辖属所有客户的日常贷后经营管理工作。
第八条 经营行要按户配备客户经理(组),作为贷后管理的具体经办人,有条件的行要积极实行双人管户;对于管理行直接管理的客户,管理行的客户部门要指定客户经理,并组织所辖行成立客户经理组,共同负责对客户的贷后管理工作。
各级行要配备充足的客户经理进行贷后管理,每名客户经理管理法人客户的数量不得超过12户(仅与农业银行发生低信用风险业务的客户除外,小企业管户数量可适当扩大),集团客户按1户计算,客户经理管户数量超过规定的行,必须在一年内配足客户经理;每名客户经理管理个人客户的数量由一级分行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 各级行要在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设置风险经理,负责风险监控工作,督促客户部门按规定实施贷后管理。具备条件的管理行,可设立贷后监管中心或实行风险经理派驻制。
第十条 经营行客户部门是贷后管理的具体实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贷后管理方案。根据客户的具体风险特点和业务管理要求,制定贷后管理方案,贷后管理方案应在信贷业务实施前制定。
(二)资金账户监管。按照规定做好信贷资金的用前审核和用后监督,定期检查客户账户资金的往来情况。
(三)现场检查。定期现场检查客户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审批要求的落实情况,检查担保人和担保物的情况。
(四)日常跟踪监管。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行业、市场、客户公开信息,走访客户,跟踪客户和担保人的情况。
(五)风险预警与风险化解。发现风险信号及时提出处建议并进行报告,实施风险化解措施。
(六)风险分类及日常操作。及时收集、整理分类相关信息,并录入CMS,进行分类发起。收集、整理信贷客户档案有关资料,做好CMS数据录入,利息和本金的收回等。
(七)不良信贷资产管理。对未移交的不良贷款,制定处置方案(按规定未移交专业资产处置部门前,下同),并组织实施。
(八)定期分析。在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日常跟踪管理、风险预警等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分析客户的贷后风险状况,撰写贷后管理报告。
(九)报告。向经营行行长、贷后管理例会、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汇报辖内客户贷后管理情况。
(十)其他。
第十一条 经营行信贷管理部门(或承担信贷管理工作职责的部门)是贷后管理的风险监控和检查监督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实时监测。通过CMS实时监测客户用信及风险情况。
(二)风险分析及预警。对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异常风险情况及时预警,督促客户部门进行处理。
(三)在线检查。通过贷后管理子系统实时监督客户部门的贷后管理工作。
(四)现场检查。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情况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也可延伸至客户进行现场检查。
(五)督促整改。对在线检查和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客户部门及时整改。
(六)报告。向行长、贷后管理例会、上级信贷管理部门报告辖内信贷业务风险监控情况和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
(七)其他。
第十二条 管理行客户部门对辖内本业务条线的贷后管理工作承担系统管理职责,指导和督促本业务条线下级行客户部门的贷后管理工作。对本级行直接管理客户,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整体贷后管理方案,组织所辖行成立客户经理组。
(二)建立定期联系协调机制,联系走访客户,搜集、沟通行业和客户信息。
(三)组织相关经营行进行资金账户监管。
(四)通过CMS监测客户用信情况,组织和参加现场检查。
(五)牵头处理风险预警信号并组织实施风险化解措施,在不良贷款移交前制定清收方案并组织实施。
(六)定期分析客户贷后管理情况,向行长、贷后管理例会报告。
第十三条 管理行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通过CMS重点监控本级行直接管理客户和本级行审批业务的风险。
(二)对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异常风险情况及时预警。
(三)监督和检查本级行客户部门和下级行的贷后管理工作,发现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
(四)向行长和贷后管理例会报告信贷业务风险监控情况和对客户部门及下级行贷后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第十四条 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
运营管理(会计)部门负责配合信贷部门制定资金监管办法、流程。会计人员根据客户经理的需求,在结息日和信用到期前企业账户资金不足的,应及时提示客户经理;发现资金账户往来异常,向客户经理预警;按规定扣划到期贷款本息;根据客户经理的需要提供企业账户资金明细账供查阅。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区域和行业的信用风险限额和组合管理,组织报告有关风险事项,指导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审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减值准备等事项。
资产处置部门负责自营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政策制度制定,处置业务的管理指导与监督检查,处置项目的审查,处置计划的制定与监测考核,按规定集中处置客户部门移交的不良信贷资产。
法律部门为贷后管理提供法律支持,开展贷后相关法律风险的管理。
科技部门为贷后管理电子化提供科技支持。
内控合规部门对贷后管理工作进行内控评价和再监督。监察部门是贷后管理工作的再监督部门。
第十五条 把贷后管理的责任逐户落实到人。以上规定的各部门职责由部门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共同承担,其中,客户经理(组)承担贷后日常管理、发现和报告风险及受权处理风险的责任,风险经理承担信贷风险监管和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监管的责任;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所在的部门负责人、分管行长和行长承担贷后管理的组织领导和风险处理及决策责任。
第三章 资金账户监管
第十六条 信贷资金发放时和发放后,经营行客户部门、支付审核人与会计人员应相互配合做好信贷资金的支付审核、用后监督和借款人在我行账户资金的定期监测。
第十七条 信贷资金的支付审核。
根据相关规定,贷款人应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
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的,支付审核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审核同意后,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并应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固定资产贷款,在贷款入账后对外支付前,也要进行支付审核。主要通过相关交易资料审核支付对象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用途。
第十八条 实行信贷资金支付分级审核,由经营主责任人确定分级审核人,设置支付审核权限,授权相关人员对借款人一定额度的信贷资金支付进行审核。
第十九条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需要进行支付审核的,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后必须及时书面通知会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协助客户部门做好信贷资金的支付审核工作,对于未经审核的信贷资金划转应立即通知支付审核人,不得擅自办理。
第二十条 信贷资金的用后监督。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且不需要支付审核的,客户经理应要求借款人定期汇总报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无论采取何种支付方式,在借款人使用我行信贷资金后,客户经理应及时跟踪监督信贷资金用途,填写《信贷资金用后跟踪表》(附件1),逐笔记录信贷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一条 我行账户资金的定期监测。
客户经理至少按月对借款人在我行账户进行资金监测,掌握账户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填写《账户资金定期监测台账》(附件2),结合企业采购、销售模式判断企业资金往来是否正常,并督促借款人按不低于我行信用占比办理相应份额的存款和结算业务,银团贷款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客户部门应加强对大额资金往来的监测,关注资金异动,防止贷款挪用。针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隐蔽、融资主体多元、资金集中管理等特征,强化集团客户资金监控工作,防止信贷资金在集团内部不同项目、不同成员之间随意流动。
第二十三条 客户经理发现借款人有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的情况,应及时向经营主责任人报告,并按合同约定采取暂停借款人用款等相应措施督促借款人限期纠正。第二十四条 对于使用信贷资金需进行支付审核的借款人,在借款合同或补充协议中约定,借款人使用信贷资金必须经过我行审核同意。为实现支付审核,应与客户约定,我行信贷资金的支付不可以通过票据交换他行托收的被动划款方式来进行。
第二十五条 通过CMS与ABIS的对接等科技手段的完善,逐步实现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对借款人在我行账户资金的实时监测。
第二十六条 逐步完善网上银行等支付工具的功能,实现信贷资金的支付审核和用后监督。借款人使用我行企业网上银行支付需要进行支付审核和用后监督的,相关信贷部门应及时通知借款人开户行,由开户行在企业网上银行柜面注册系统中将需监管的账户标识为网上银行受控账户,并协助相关信贷部门利用企业网上银行功能实现网上银行渠道贷后资金监管。
第四章 现场检查、日常跟踪和定期分析
第二十七条 现场检查的频率。经营行客户经理应对客户进行定期的现场检查。对法人客户,正常、关注类贷款客户至少每季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次级类贷款客户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可疑、损失类贷款客户、仅与农业银行发生低信用风险业务的客户各一级分行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查频率。对个人客户,现场检查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客户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检查:贷款风险分类形态向下迁徙;贷款发生欠息、展期、逾期及或有资产到期垫付;客户出现停产、半停产状况;客户发生可能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投资活动、体制改革、债权债务纠纷、事故与赔偿等重大事项。
第二十九条 现场检查的内容。客户经理进行现场检查前要进行充分准备,结合资金账户监管、日常跟踪、风险监控掌握的信息,确定检查重点。客户经理现场检查内容主要为:
(一)检查批复中的信贷管理要求落实情况。
(二)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开工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员工数量的增减情况,企业库存情况,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指标等。
(三)客户财务情况。通过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检查分析。
(四)担保情况。现场核查抵(质)押物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确认抵押权是否受到侵害,核查质押物的保管是否符合规定,按照押品管理办法规定的频次对抵(质)押物贷后价值进行评估和确认。现场核查担保人的生产经营是否正常。
(五)与管理人员面谈。详细了解原材料和主要产品市场,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经营计划和体制人员变动,经济纠纷,与其他债权人的合作,对外担保,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等情况。
(六)对于固定资产建设项目贷款。现场重点检查项目进展情况与固定资产贷款评估报告以及工程规划是否存在较大差异,投资、建设是否按项目计划进行,项目累计完成工作量与投资支出是否相当,费用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总投资是否突破,施工方垫资情况,项目主要技术、工艺、设备是否出现较大变化,固定资产贷款是否被挤占挪用,项目能否按期竣工和达产情况,预计效益和市场情况等。
第三十条 客户经理现场检查结束后填制《信贷业务现场检查表》(附件3),签字后提交客户部门负责人和经营主责任人阅签,如客户管理行为上级行的,还需上报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部门负责人阅签。
第三十一条 管理行客户部门对本级行直接管理客户的核心企业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现场检查。
第三十二条 日常跟踪。客户经理平时工作中除对客户进行资金账户监管外,还应随时收集和掌握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财务报表、公开信息、其他融资情况、上下游企业、所处行业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风险经理提供的风险预警信息等与贷后管理相关的情况。
第三十三条 定期分析,撰写贷后分析报告。客户经理需综合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日常跟踪、风险预警的情况,至少每半年对客户的贷后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撰写《贷后管理定期分析报告》(模板见附件7),报告中至少包括客户目前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或项目进展情况)、财务状况分析、资金账户监管情况、融资和对外担保情况、担保人(物)当前分析、还款能力分析、贷后管理方案及审批要求落实情况、风险因素分析、结论及工作措施建议。《贷后管理定期分析报告》由客户经理签字后提交客户部门负责人和经营主责任人阅签,如客户管理行为上级行的,应及时上报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管理行客户部门对本级行直接管理客户应按户撰写整体分析报告。
第三十四条 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的检查。
管理行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至少每年,经营行至少每半年对同级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客户经理(组)配备、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资产预分类、定期分析报告、风险预警、CMS信息录入、信贷档案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后应填写《贷后管理工作检查表》(附件5),风险经理签字后提交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阅签,并向客户部门反馈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风险经理应随时通过CMS贷后管理子系统检查和监督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情况。
第三十五条 上级行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对下级贷后管理工作的检查。
各级行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其他信贷检查,通过现场或非现场的方式,每年对下级行的贷后管理工作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或抽查。重点检查客户部门、信贷管理部门的贷后管理工作,以及贷后管理例会的召开情况。
第五章 监测与预警
第三十六条 风险经理主要通过CMS监测客户具体风险和信贷业务整体风险情况。其监测的重点主要是:
(一)监测本级行直接管理客户和本级行审批信贷业务。
(二)监测客户用信情况,及时发现违规信用、事实风险、潜在风险。违规信用是指违反农业银行信贷制度、办法规定的信用;事实风险是指新形成不良贷款、或有资产垫款的信用;潜在风险是指新发生逾期、关注、欠息的信贷业务。
(三)监测信贷业务整体风险情况。主要监测辖内信贷资产总量变化,信贷资产质量结构变化,区域分布、行业投向以及信贷产品结构等情况。
(四)监测国家宏观调控重点行业的信贷业务风险。包括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和国家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和淘汰行业的信贷业务风险。
(五)对上级行和其他渠道提供的预警客户和业务进行持续跟踪监测。
(六)其他。
风险经理应对所监测的信贷业务风险情况并结合国家产行业政策进行不定期分析,向贷后管理例会汇报。
第三十七条 风险信号的分级管理。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监控发现的风险信号,根据风险影响范围、紧急程度、风险敞口和预计损失等因素,实行分级管理,确定不同的报告路径,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信贷风险信号分为红色、橙色、黄色三个级别。
(一)红色风险信号是指已经对信贷资产安全构成严重危害、风险敞口巨大,或预计损失严重、影响恶劣、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的重大风险信号。
(二)橙色风险信号是指直接威胁信贷资产安全、风险敞口较大,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损失程度增加的重要风险信号。
(三)黄色风险信号是指有一定风险敞口,可能影响信贷资产安全,需采取提高安全性措施以防止风险扩散的一般风险信号。
第三十八条 风险信号的报告路径及处理。
风险经理监测中发现的风险信号报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及时反馈给客户部门。客户经理在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日常跟踪等贷后管理中发现的风险信号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其中,红色、橙色风险信号应填制《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附件6)。
客户部门负责人对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报告的风险信号,根据风险信号的级别进行处理。对于红色、橙色风险信号应以《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形式报告经营主责任人。对于黄色风险信号,客户部门负责人根据本部门的处理能力决定是否报告经营主责任人。客户部门负责人和经营主责任人在接到风险信号后,应立即组织本部门或本级行采取措施进行及时处理。对于上级行管理的客户,经营主责任人对《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签阅后,在立即采取措施的同时,报告客户管理行的客户部门。客户管理行的客户部门接到风险信号后,应及时牵头制定风险化解措施,指导上报的经营行及其他相关经营行防范和化解风险。
第三十九条 风险信号的处理措施。
对于红色风险信号,原则上应该对客户制定清收退出政策,存量信用原则上只收不放;橙色风险信号,原则上对客户采取主动退出政策,存量信用原则上收多放少;黄色风险信号,原则上对客户实行风险观察政策,观察期内对该客户加强贷后管理,密切观察其风险变化情况。
第四十条 实施重大风险信号应急处理机制。对于风险敞在5亿元以上(含)的客户出现异常变化,可能对客户生产经营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导致农业银行债权处于严重不确定状态并极有可能发生较大风险的,有关行应视情况采取电话、电传、传真等方式于当日或次日报告总行有关部门(总行直接管理客户报总行相关客户部门,非总行重点直接客户报总行授信执行部)。同时由总行客户部门或授信执行部视情况确定并指导相关行落实风险应急处理措施,牵头组织资产处置部、法律事务部等部门及有关行组成风险处理小组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并组织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尽可能控制风险,减少损失;单户不良贷款占比或预计不良贷款占比超过50%的,原则上由专门负责不良贷款清收的部门牵头处置;其中预计损失在1亿元以上或风险敞口在10亿元以上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有关行行长可越级直接报告总行相关部门或行长,总行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主管行长及行长。
第六章 贷后管理例会制度
第四十一条 各级行建立贷后管理例会制度。集中会审客户贷后管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形成会议决议,提高贷后管理工作的执行力。
第四十二条 贷后管理例会由行长主持或由行长指定分管信贷前台或后台的副行长主持召开,支行贷后管理例会必须由行长主持,由客户管理、信贷管理、授信执行、风险管、法律、国际业务等部门负责人(分支行无相应部门的由相关岗位参加)和有关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参加。管理行的贷后管理例会,必要时请客户所在的经营行参加。
第四十三条 贷后管理例会在本级行直接管理客户的范围内,重点会审以下客户:
(一)新形成逾期、展期和欠息的客户;
(二)贷款分类形态向下迁徙的客户;
(三)出现明显风险信号、被预警和风险提示的客户;
(四)存在潜在风险认为有必要会审的客户;
(五)集团性客户和大额授信的客户;
(六)对业务经营有重大影响的需要重点管理的客户;
(七)行长或分管信贷前后台的副行长认为有必要会审的客户。
第四十四条 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需向贷后管理例会汇报风险监控情况和对客户部门及下级行贷后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
第四十五条 各一级分行可根据辖内管理客户的数量和风险状况,规定辖内贷后管理例会召开的频次;也可以采取不定期召开形式,根据会审范围和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不论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经营行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管理行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四十六条 贷后管理例会会审的情况可作为不良贷款形成时界定贷后管理是否尽职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七条 贷后管理例会由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根据客户部门的提议或按照规定的召开频次及风险情况提请行长召开例会。会议主持人根据客户风险状况、风险形势和客户部门、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的建议,确定每次例会的审议内容。
第四十八条 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要根据拟定的会议内容,督促相关部门对拟会审的客户按户准备会议材料,通知参加人员按时参加会议。
第四十九条 客户经理或客户部门负责人在贷后管理例会上对会审的客户按户汇报贷后管理情况,包括生产经营状况、财务分析、发展前景、我行信贷业务的风险变化情况、现场检查和在线监控所发现风险信号的处理情况、建议采取的风险化解措施。风险经理汇报对信贷业务风险的监控情况,对风险客户的风险预警情况及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情况。
第五十条 参会人员对会审客户的风险进行审议,按户议定停止新增用信、压缩信用余额、补充担保、加强资金账户监管、采取法律措施等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形成会议决议,落实决议执行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
第五十一条 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做好会议记录,将会议议定的工作措施和决议写进会议纪要,逐户填制《贷后管理例会审议表》(附件4),由会议主持人和行长签署意见后执行,客户部门要将执行的情况及时向贷后管理例会汇报。
第五十二条 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将下级行的贷后管理例会及执行落实情况作为贷后管理检查的主要内容。下级行贷后管理例会的会议纪要及时上报上级行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备案。
第七章 信贷业务到期管理
第五十三条 对将要到期的信贷业务,客户经理应在每笔贷款到期前20天,填制一式三联的《信贷业务到期通知书》,发送借款人和担保人取得回执,或采取其他有效方式,及时通知客户。承兑、信用证等业务到期前10天,客户账户资金不足以还款的,及时通知客户将足额资金存入我行。分期归还贷款利息的,在结息期前3天,客户账户资金不足以还款的,通知客户将足额资金存入我行。
第五十四条 发生合同约定事项导致贷款提前到期的,报经经营行行长同意后,由客户部门向借款人和担保人发出《贷款提前到期通知书》,办理相关还款手续。
第五十五条 客户主动申请提前偿还信贷业务时,客户部门或经营行行长应根据借款合同的约定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确定是否同意提前还款。如同意提前还款的,可视情况决定是否收取一定金额的补偿金。
第五十六条 信贷业务到期归还要按照信贷业务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还款方式,由客户主动归还。客户与经营行签订《划款授权书》的,经营行可按《划款授权书》的约定自动从客户的账户或银行卡中予以扣收。
第五十七条 客户还清全部信用后,经营行应将抵押、质押的权利凭证交还抵押、质押人并作签收登记,设定抵押、质押登记的要及时与抵押、质押人共同向登记部门办理登记注销手续。
第五十八条 客户到期不能偿还贷款,符合农业银行贷款展期条件,可按规定办理贷款展期。
第五十九条 严控借新还旧。除总行规定的极少数特殊情形外,禁止办理借新还旧。
第六十条 对于具有行业竞争优势、预期未来项目建成后经营效益良好的优良客户,由于业务审批时约期不合理或项目建设期延长等原因造成预期现金流不足以归还到期贷款的,可按规定办理贷款重新约期。
第六十一条 信贷业务到期之日营业终了尚未归还的信贷业务列入逾期催收管理,经营行客户部门应填制一式三联信贷业务逾期催收通知书,分别发送到客户和担保人进行催收。会计部门从信贷业务到期的次日起计收信贷业务逾期利息。
第六十二条 对于形成不良的信贷业务,经营行应及时报告原审批行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和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
第六十三条 不良信贷资产移交前,客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清收处置方案,提交资产处置审查委员会审议后,由客户部门组织实施。
第八章 潜在风险客户退出
第六十四条 潜在风险客户是指已出现较为明显的风险特征,或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预计客户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出现不利变化,影响到我行信贷业务的最终偿还,尚未形成不良,为防止形成事实风险,需要到期或提前收回、压降信用余额的客户。
第六十五条 潜在风险客户退出工作要遵循结合风险形势、突出重点行业、强化考核激励、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六十六条 各级行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根据经济环境、金融形势、经营战略和风险形势判断,每年制定潜在风险客户退出计划(贷款压降计划),并分解下达到下级行或相关部门具体执行。
第六十七条 潜在风险客户退出计划按照名单进行管理,退出客户名单要与我行客户名单制管理工作相结合。根据退出客户的认定标准,对辖内客户逐户进行潜在风险判断和认定,根据贷款风险程度和退出计划确定当年退出客户名单。
第六十八条 各级行授信执行(信贷管理)部门按退出名单定期监测和督促下级行和相关部门的退出工作,年末对退出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报。
第六十九条 各级行客户部门按照退出计划和退出名单认真组织实施,要积极采取只收不贷、收多贷少、提高利率、增加担保条件、强制退出等措施保证退出计划的完成。
第七十条 严格进行保密管理,各级行相关人员做好保密工作,严禁将客户退出名单及相关情况外泄,各级行在潜在风险退出相关的文件发送过程中要加强保密措施。
第九章 电子化手段的运用
第七十一条 各级行、各部门应充分利用电子化手段来提高贷后管理工作的效率,减轻经办人员工作负担。科技部门应积极配合信贷业务部门开发功能齐全的电子化工具,维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贷后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持。第七十二条 积极发挥CMS贷后管理子系统作为贷后管理操作主要工具的功能,对于系统中可以完成的贷后管理操作可替代纸质的工作流程,按制度规定流程流转确认的系统信息与纸质表格具有同等效力。贷后管理的相关人员要认真进行CMS贷后管理子系统的各项操作,提高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等录入信息的质量,提高各操作环节的流转效率。客户管理行为上级行的,经营行应通过该系统及时将贷后管理各项工作内容上报客户管理行进行阅签。各检查监督部门要尽可能利用该系统的功能进行在线检查来替代现场检查。
第七十三条 充分发挥CMS财务分析预警软件的作用,科学地分析信贷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根据系统提供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贷后管理。
第七十四条 借助电子化手段实现集团客户及异地担保人的信息共享,排除集团客户和担保人信息不对称的障碍,提升发现风险和预警风险的能力。
第七十五条 充分运用外部公共系统的资源,拓宽获取外部信息的渠道。要积极开展与土地、房产部门相关系统的联网查询工作,要利用人行征信系统、应收账款登记系统、大额授信系统、银税系统等,掌握客户真实的财务状况、融资情况、担保情况和信用记录等信息。
第十章 工作移交及责任追究 第七十六条 贷后管理经办人的工作移交。原客户经理或风险经理工作岗位变动时,必须在部门负责人主持和监交下,同接手客户经理或风险经理对其负责的信贷客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鉴定,形成书面交接材料,由原经办人、接手人、交人签字后登记存档。工作移交后,接手人对接手的信贷客户承担贷后管理工作职责。
第七十七条 部门负责人的工作移交。原客户部门或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工作岗位变动时,必须在本级行行长(或主管行长)主持和监交下,同接手客户部门或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对其负责的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鉴定,形成书面交接材料,由原负责人、接手负责人、监交人签字后登记存档。
第七十八条 各级行行长(或主管副行长)的工作移交。原行长(或主管副行长)工作岗位变动时,应在上一级行信贷管理部门主持和监交下,同接手行长(或主管副行长)对其负责的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鉴定(已离任审计的,以离任审计为准),形成书面交接材料。
第七十九条 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及移交。正常、关注类信贷资产认定为不良信贷资产时,审计部门应同时对不良信贷资产的调查、审查、审议、审批、实施、贷后管理各环节经办责任人和主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符合规定的条件时,客户部门将不良信贷资产移交到资产处置部门进行处理。第八十条 贷后管理的责任追究与免责。应根据客户经理、风险经理、部门负责人、行长或副行长在贷后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客观地界定贷后管理的责任,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贷后管理工作确实履职尽责,经确认无道德风险且非贷后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将免于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贷后管理责任。
第八十一条 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积分处理、经济处罚、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给予纪律处分,导致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要负责清收。
未按规定进行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定期分析、资产预分类、催收本息、录入CMS的;未按规定进行担保管理,导致担保无效、抵质押物价值损失、合同超过诉讼时效的;未及时发现应发现的重大风险预警信号,或对已知的风险信号未及时报告的;遗失信贷档案资料,对银行利益造成较大危害的,上报资料弄虚作假或隐瞒问题未及时报告的;擅自转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或其他保证金的;未按审批内容和贷后管理方案进行贷后管理的。
第八十二条 客户部门负责人在贷后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积分处理、经济处罚、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给予纪律处分,导致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要负责清收。未组织客户经理按规定进行贷后管理各项工作的;未组织保管好信贷档案并及时移交造成遗失的;隐瞒问题或上报资料弄虚作假的;发现预警信号未及时报告或未及时处理,造成风险加大或损失的;未按审批内容和贷后管理方案组织贷后管理的;管理行未按规定组织客户经理组,未组织制定和实施贷后管理方案的。
第八十三条 风险经理在贷后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积分处理、经济处罚、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给予纪律处分,导致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要负责清收。
未按规定对客户部门的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的;未按规定进行风险监测的;隐瞒问题或发现预警信号未及时报告,造成风险加大或损失的;未及时发现应发现的重大风险预警信号的。
第八十四条 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在贷后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积分处理、经济处罚、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给予纪律处分,导致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要负责清收。
未按规定组织风险经理进行风险监测和对客户部门的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的;未组织保管好信贷档案造成遗失的;隐瞒问题或上报资料弄虚作假的;发现预警信号未及时报告或未及时处理,造成风险加大或损失的;管理行未对下级行的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的。第八十五条 经营行行长在贷后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之一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积分处理、经济处罚、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给予纪律处分,导致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要负责清收。
未按规定配备客户经理(组)或风险经理的;未按规定召开贷后管理例会;未按规定建立统一的信贷档案库、落实信贷档案管理的;违反规定认定和处置不良贷款的;未组织落实批复文件中关于贷后管理要求的;未及时处理风险预警信号或处理不当,造成风险加大或损失的;因贷后管理不当造成较大损失的。
第十一章 考核评价
第八十六条 各级行应建立对贷后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贷后管理做到有罚有奖。
第八十七条 贷后管理工作情况与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挂钩,把贷后管理指标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原则上客户经理不低于百分之二十的绩效工资收入要用于贷后管理的考核。
第八十八条 应加大对下级行贷后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实行综合评价,并制定具体的激励措施。
第八十九条 考核评价办法要相对量化,便于操作,要依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分工设置考核指标。
第九十条 贷后管理考核既要考核过程,主要考核贷后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是否落实到位,也要考核结果,主要考核信贷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资产质量有无明显提高。要把潜在风险客户退出和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作为贷后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九十一条 对于贷后管理中表现突出的机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于及时发现预警信号并处理得当降低损失的,可给予相关人员适当奖励。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九十二条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信贷档案管理、不良信贷资产移交后的处置按照相关制度办法执行。
第九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农业银行境内信贷业务,其中个人、小企业和三农信贷业务,可按照本办法的基本要求,制定单项的贷后管理办法。
第九十四条 总行各客户部门、各分行可结合部门管理行业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九十五条 本办法由总行负责解释、修订。
第九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执行,原《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农银发〔2003〕124号)同时废止。其他制度办法在贷后管理方面的规定与本办法基本规定相冲突的,以本办法为
第四篇:贷后管理办法
XXXXXX银行贷后管理办法
贷后管理是从贷款发放之日起至贷款本息收回之日止的贷款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贷后检查、贷款风险预警、贷款本息管理、贷后管理责任制、贷后管理的奖惩措施等内容。
一、贷后检查
(一)贷款发放后,贷后管理部门要指派专人监管贷款按项目建设计划支付。在贷款发放同时,贷后管理部门、借款企业及其开户银行签定帐户监管协议。具体负责人要及时了解贷款用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项目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对每笔支付款项记录台账,把好贷款支付关。
(二)贷款间隔期检查,贷后管理人员要深入企业进行定期检查,正常贷款每季检查一次,逾期贷款没月检查一次。
(三)检查的内容
1、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约定,有无挪用,串用。
2、生产经营情况。主要产品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及原材料,产品市场变化情况,经营是否合法,有无经济纠纷。
3、企业管理情况。了解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体制、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经营策略及经营方式有无变化。主要管理人员与平台合作态度有无变化,偿还债务的意愿有无变
化。
4、财务状况。了解财务报表真实情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结构变化情况。产值、销售收入及效益变化情况;现金流量,及货款收入监管帐户情况,在各金融机构融资的履约情况;对外提供担保及其他或有负债变化情况。
5、担保落实情况。了解保证人代偿能力变化。抵(质)押物保管和价值变化情况。
6、项目情况:项目资本金及其他资金来源,落实情况。项目进展是否顺利,建设进度是否符合计划。有无延长建设期情况及延长的原因。项目建设过程中总投资是否超支,超支原因及金额。项目累计完成工作量,项目累计财务支出数是否相符,费用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项目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等是否出现较大变化。项目投产或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情况和市场情况,项目建成的设施运转是否正常,是否达到预期的效益指标。
(四)检查记录
责任人在完成检查后,应填写贷后检查记录。贷后检查记录除全面反映客户生产经营、资产负债、内部管理变化及担保落实情况外还要对客户发展前景,偿还贷款能力及贷款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提出项目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形成书面文字报告,每月向主管领导、总经理汇报;每季向上级报检查结果。如有重大变化及时向上级领导并及董事会报告,由董事长或董事会提出决策意见。
(五)有不良记录企业的认定
借款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集体研究后将其列为不良记录的企业。
1、向平台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或情况;
2、未经平台同意擅自处理抵(质)押物;
3、拖欠到期贷款本金或利息。
4、通过各种形式逃逸、拖欠平台债务的,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停止对其办理新的融资业务。密切关注动向尽早收回平台的融资余额。
二 贷款的风险预警
(一)风险预警机制是通过贷后检查、发现贷款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尽早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按规定必要的程序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
(二)风险预警 1 财务状况预警
资产负债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并有大幅上升;流动比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有大幅下降;速动比率较平均大幅下降;流动负债增加额大于流动资产增加额;生产企业存货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并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应收帐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应收帐款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应收帐款周转率比上年周期有较大下降;
存货周转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对外资本收益性投资占净资产比重过高;注册资本减少;或有负债增加。2 经营效益状况预警
销售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销售利润率低于同行业水平或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减少;存款下降幅度较大;平台监管的帐户货款归流大幅下降。3 内部核算情况预警
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占比过高或有较大幅度上升;待摊费用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大或有较大幅度上升;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或有较大幅度上升;递延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或有较大幅度上升;存货帐实不符,折旧或财务费用计提不足; 存在负债未入帐现象;注册资本未按规定到位或投资人抽逃资金;对外投资有较大损失。4 担保状况预警
保证人经营状况及信用等级下降;抵(质)押物被有关机关依法查封、冻结、扣押;抵(质)押物市场价值与评估价值差距拉大;抵(质)押变现价值与评估价值差距拉大;抵(质)押所有权发生争议;抵(质)押物实际变现能力降低;抵(质)押物实际占管人管理不善;抵(质)押物保险过期;担保人的经营机制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5 非财务因素预警
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矛盾较大;主要经营者经常出入高消费场
所;内部组织机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内部案件较多;主要财务人员频繁更换,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不能有效执行;重大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对外扩张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经常性拖欠职工工资及各种劳动保险,职工情绪对立;存在违法经营问题;业务伙伴关系恶化;受到税务、工商或环保等部门处罚;未按期办理工商年检手续;频繁更换结算银行;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公司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关联企业或股东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政府政策对该行业发展作出严格限制;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财产损失。
与金融部门关系预警信号
被金融机构宣布为信用不良客户;拖欠银行借款本息,逃废银行债务;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被债权人起诉;对平台的态度发生变化,缺乏坦诚的合作态度;不能及时或拒绝向我平台提供财务报表及其他报表资料。
三、贷款的管理
(一)建立台帐。平台及责任人要对管理的贷款建立台帐,对有关内容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反映。
(二)贷款的收回
1、短期贷款到期一周之前、中期贷款到期前一个月之前,贷后管理责任人要向借款企业发出提示到期贷款通知书,督促借款人筹措资金归还本息。
2、对逾期的贷款,每季度要向借款人和贷款保证人发一次催收通知书,督促借款人和保证人在催收通知书上签字或盖章后作为回执留存。
3、对不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及其保证人或用第三人财产抵押的,要注意中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诉讼时效,保护平台的合法权益。
(三)贷款利息的催收。
1、对贷款未到期,尚未欠息的企业,在距结息10日以前向借款人发出付息通知书,提示客户准备资金按时付息。
2、对贷款到期,逾期未还尚欠息的企业,贷款本息同时催收。
3、对经过催收未收回的利息,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清收。
4、对欠息企业的贷款要从严控制,在未归还欠息前,不能对企业增加贷款。
四、贷后管理责任制
贷后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制度,有关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平台贷后管理具体负责人对分管企业进行贷后检查和本息催收;收集企业各种经营管理信息、分析企业经营及资产负债变化情况、登记台帐;按照要求写出借款企业贷后检查分析报告,并报送本部门负责人认定。落实对企业的监管措施。
平台部门负责人负责督促、组织本部门贷后管理工作,对贷后检查结果签字认定;逐户研究制定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的具体措
施,并督促落实;年初提交本部门分管的借款企业上一年情况的检查分析报告。报送集团有关领导,对贷后检查中出现的重要问题,随时向集团领导报告。
集团经理对平台贷后管理工作的效果负责,并重点掌握平台有问题企业的贷后管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负责向集团董事长或董事会反映贷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每季主持召开一次贷款风险状况及资产质量分析会。
五、建立贷款档案管理制度
(一)、资本运营部要建立统一的贷款档案,由专人负责,集中保管贷款原始资料,贷款资料包括: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工商管理部门的验资报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及签字样本、借款授权书、企业章程、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贷款卡年检证明复印件,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市场变化趋势信息资料。
2、借款人提交的借款申请书(报告),抵押物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或使用权证书、保证人财务资料及其承诺、企业的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平台内部的调研、审查、审批意见书,平台与企业签定的借款合同、借据、保证合同、低(质)押合同,协议及其附件。
3、贷款检查记录、贷款检查评估、平台向企业发布的关于贷款本息的催收通知书;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文件、批准的文件;扩初设计及批复文件;项目概、预算审查报告;项目变更方案及其批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项目贷款评估报告;经办部门的推荐审查意见及有关会议纪要;项目跟踪检查情况记录及有关报表、资料;与项目有关的重大问题调查报告、及时处理问题的意见。项目总结报告与贷后评价资料,其他有关资料。
(二)放款后,经办人在签订合同后,要在7工作日内整理好贷款原始资料,将全部资料移交档案管理人员保管。
(三)贷款原始资料入库时,由档案管理人保管。档案以借款企业为单位,按时间顺序排列归档。
(四)贷款原始资料出库时,由档案管理人和借阅人双人签字,并确定归还时间。档案管理人员对保密、保管工作负责。不得违章借出贷款档案或透漏档案内容。
(五)对已终止借贷关系的企业,贷款原始资料仍要保管5年。
六、贷后管理的奖惩措施。
(一)、对下述问题要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1、没有落实贷后管理责任制‘
2、未按规定进行贷款检查;
3、遗失贷款原始资料、对平台利益造成危害;
4、隐瞒问题或不及时汇报发现的问题,不及时处理下级报告的问题,造成贷款风险增大
5、因管理不善、违归操作等原因导致抵(质)押物被挪用或灭失、损坏,使贷款风险增大。
6、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贷后管理。
对出现上述情况,对有关责任人采取批评教育、扣发奖金、调离岗位等措施。对情节严重给平台造成较大损失的,给予纪律处分。
(二)、对工作出色、严格按照贷后管理规定的,给予嘉奖。包括通报表彰、物资奖励,提职加薪。
第五篇:贷后管理办法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贷后管理暂行办法
2007-08-03 11:08:38 作者: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178 文字大小:【大】【中】【小】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管理(以下简称贷后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提高经营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至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全过程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包括贷后检查、风险监管与预警、本息回收、贷款展期、借新还旧、不良贷款管理、信贷
业务档案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 农村信用社贷后管理,坚持职责明确、检查到位、及时预警、快速处理、责任追究、奖惩分明的原则。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所有的表内、表外信贷业务。
第二章 贷后管理职责
第五条 客户部门职责
(一)建立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台账(附件1),维护信贷管理系
统,登录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二)组织、指导、督促贷后管理人员按规定频率和内容实施贷后检查和客户服务工作;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并按权限反馈和处
置;
(三)按时发送贷款催收通知书,及时收回贷款本息和确保诉讼
时效;
(四)按规定复测客户信用等级和信贷资产风险初分工作。
第六条 信贷管理部门职责
(一)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的开展
情况;
(二)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情况实施现场检查,也可延伸到客户进行检查,深入了解客户风险状况;
(三)定期对客户所属行业进行风险分析,并向客户部门发布;组织拟定和调整不良信用客户内控名单;
(四)对客户部门报告的风险预警信号进行识别,提出化解和处置意见或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
(五)定期向分管主任、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辖内信贷资产质量
及风险状况;
(六)负责管理客户部门移交的不良贷款,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抵债资产的接收和处置、呆账核销等;
(七)负责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组织及认定工作;
(八)负责组织和督促信贷档案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借阅、销毁信贷业务档案。
第三章 贷后检查
第七条 个人贷款的贷后检查
(一)首次跟踪检查
1.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首次跟踪检查。贷后管理人员应在贷款业务发生15天内,进行首次跟踪检查。重点检查客户是否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以及审批意见的落实情况。须将检查信息形成《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贷后首次检查表》(附件2)。2.个人消费贷款(含个人住房、商用房贷款,下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不进行首次跟踪检查。
(二)日常检查
1.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日常检查。每季度检查一次。重点检查监督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借款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是否正常;按规定对担保物进行监管和复测保证人信用等级;收集借款人信息,包括个人收入、健康、婚姻变化情况,个人资产、投资和负债情况,个人是否有违法行为等。须填制《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个人客户贷后检查
表》(附件3)。2.个人消费贷款的日常检查
(1)采取到期一次性还本方式的,每半年检查一次。重点检查信贷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客户是否能正常还款;收集借款人信息,包括个人收入变化情况、个人投资和负债情况、个人是否有违法行为、家庭是否有较大变故等;按规定对担保物进行监管和复测保证人信用等级。须填制《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个人客户贷后检查表》。(2)采取分期还款方式的,对能按期还款的客户,不进行专门的定期检查,以还款记录的监控来代替定期检查;对未能按期还款的客户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①按月分期还款的贷款逾期1期,或按季还款逾期30天(含)以内的,贷后管理人员应在贷款逾期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向借款人催收,做好电话记录,并按规定通知担保人或保险人。
②按月分期还款的贷款逾期2期,或按季还款逾期31至60天(含)的,贷后管理人员要约见客户或上门催收,发送催收通知书,取得回执,同时督促客户落实还款计划。将检查信息形成《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个人客户贷后检查表》。
③按月分期还款的贷款逾期3期,或按季还款逾期60天以上的,贷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填制《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个人客户贷后检查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全资产,避免损失扩大。3.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日常检查。贷后管理人员应每半年与村(或社)干部配合对辖区农户贷后情况进行逐户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农户是否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生产经营是否正常;家庭收支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等。检查情况以村(或社)为单位填制《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贷后检查表》(附件4),同时更新农户经济档案。
第八条 公司类客户的贷后检查
(一)首次跟踪检查。贷后管理人员应在每笔信贷业务发生15天内进行首次跟踪检查(低风险业务除外)。重点检查客户是否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以及审批意见落实情况。首次跟踪检查按笔进行,应填制《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贷后首次检查表》,并将检查信息
及时登录信贷管理系统。
(二)日常检查
1.日常检查的频率。公司类客户信贷业务的日常检查原则上按季进行,以下情况必须提高或适当降低检查频率:(1)次级、可疑类贷款客户至少每月检查一次;(2)损失类贷款客户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检查频率;(3)全额存单、国债质押等低风险业务的客户,未出现实质性改变贷款低风险状况的风险信号(如账户被查封、涉诉以及贷款逾期等)前,可不进行日常跟踪检查;
(4)出现风险预警信号,视其情况随时跟踪检查。
2.日常检查的内容
(1)客户及其内部管理情况。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经营策略及经营方式有无变化;有无分立、兼并、收购、破产、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行为;主要管理人员与农村信用社合作态度、偿还债务的意愿有无变化;有无恶意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行
为等。
(2)生产经营情况。客户主要产品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及原材料、产成品市场变化情况;客户经营是否合法,有无经济纠纷等。
(3)财务状况。客户财务报表真实情况;资产和负债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产值、销售收入及效益变化情况;现金流入量、流出量情况及货款归社(行)情况;在各金融机构融资和履约情况;对外担保及其他或有负债变化情况等。(4)担保情况。保证人代偿能力变化情况;抵(质)押物保管和权属、价值变化情况;抵(质)押物的财产保险情况;抵(质)押合同、保证合同等贷款法律文书合法、完备情况等。(5)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展情况。项目资金是否按期到位,是否纳入专户管理;项目进度是否按项目计划进行;总投资是否突破;项目累计完工量与财务支出是否相当;费用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设备是否出现较大变化;项目贷款是否被挤占挪用;项目是否能按期竣工,项目竣工投产能否达产,效益和市场情况如何;房地产项目预售情况及预销售款使
用情况等。
(6)对停产、半停产企业的检查。借款合同及相关附件材料是否齐全;贷款是否在诉讼时效之内;抵(质)押物的保管、价值的变化及变现能力情况;保证人保证能力情况等。
3.日常检查要求。日常检查应按户(项目)进行,应收集客户和担保人后续基本资料、当期财务报表资料和公开信息资料,复测客户和担保人信用等级。属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应填制《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固定资产贷款贷后检查表》(附件5),其他信贷业务应填制《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公司类客户贷后检查表》(附件6)。检
查信息应及时登录信贷管理系统。
第九条 贷后管理人员通过对贷后检查和其他渠道取得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信贷资金安全的各种因素,判断客户的总体风险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补救性措施。
第四章 风险监管与预警
第十条 按照《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暂行办法》及时对信贷资产进行风险分类,真实、动态地揭示信贷资产质量
和潜在风险。
第十一条 信贷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所辖地区信贷业务营运情况,按季撰写风险分析报告并提出监管措施。第十二条 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对列入不良信用客户内部控制名单和高风险行业、区域的客户,要制定信贷退出计划,采取提前收回贷款、到期减少续贷、停止贷款或诉讼的措施,清收贷款本息。第十三条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客户账户信息、信贷管理系统、贷后检查、客户财务报表及公开信息、上下游企业、行业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客户信用等级监测及贷款风险分类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预警信号,控制、化解信贷风险。
(一)风险预警信号的主要内容(附件7)。
(二)风险预警信号反馈与处理
1.贷后管理人员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应及时填制《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附件8),并报告客户部门负责人。2.客户部门应采取限期纠正、要求补充担保物或增加担保人、停止发放新贷款、提前收回已发放贷款等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3.若预警信号仍未消除或预计预警信号不能解除的,客户部门要及时将《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报信贷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委员会(重大风险事项,还应及时向上级行业管理部门报告),信贷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视具体情况研究制定相应化解措施:
(1)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依法处置担保物;(3)追索保证人连带担保责任;
(4)依法提起诉讼;(5)提请法院宣告其破产还债;(6)积极参与企业改制;(7)其他有效措施。
第五章 本息回收
第十四条 正常回收
(一)到期信贷业务的通知。贷后管理人员应在短期贷款到期10天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30天之前,填制《贷款到期通知书》(附件9)发送给借款人(采取分期还款方式的个人贷款除外),或采取其他有效方式及时通知客户。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业务到期前10天,客户账户资金不足以还款的,及时通知客户存足,保证信贷资
金的按期回收。
(二)信贷业务到期时,客户部门应通知会计部门按照合同约定办理扣划款手续。归还后,客户部门应将有关还款凭证及时归入
客户信贷档案。
(三)本息收回后,贷后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台账登记,同时将收回信息录入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并协助客户办
理解除担保的有关手续。
第十五条 提前归还。客户提前偿还贷款本金时,客户部门应当根据借款合同的约定,确定是否同意提前还款及如何计算违约金。合同没有约定提前还款条款的,应当要求客户提前提交《提前归还借款申请书》(附件10)(法人客户20天、个人客户10天),经借贷双
方协商后确定。
第十六条 到期尚未归还的信贷业务
(一)客户拖欠贷款本息或表外信贷业务到期出现垫款时,贷后管理人员要在逾期、欠息或垫款发生后的15日内,向客户、担保人发送《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附件11)或垫款催收通知书,要求客
户、担保人立即还款。
(二)客户在归还全部逾期贷款或垫款及欠息之前,公司类客户至少每季度,个人客户至少每半年向借款人及担保人发送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或垫款催收通知书,并取得回执。对无法取得回执的客户,应当视具体情况采取上门催讨、公证送达、申请支付令、诉讼等方式
及时中断诉讼时效。
(三)到期尚未归还的信贷业务,列入逾期催收管理,会计部门从信贷业务到期的次日起计收逾期利息。
第十七条 利息催收。公司类客户在距结息日5天前,贷后管理人员要向借款人发出《提示付息通知书》(附件12);个人客户在结息日前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便捷方式提示客户准备资金按时付息。对贷款已经到期的客户,利息催收与本金催收同时进行。
第六章 贷款展期
第十八条 贷款展期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时,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延长原借款合同确定的贷款期限的行为。
第十九条 展期条件
(一)公司类客户营业执照和贷款卡按规定进行了年检;个人客户身体健康、职业稳定、家庭状况良好;
(二)生产经营正常、具有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三)还贷意愿好,积极配合农村信用社贷后检查,无逃废债务
或恶意欠息等不良信用记录;
(四)公司类客户信用等级在A级(含)以上(低风险业务除外);
(五)除信用贷款外,能提供符合农村信用社要求的贷款担保;
(六)贷款风险分类应为正常或关注;
(七)没有违反借款合同约定条款的行为;
(八)农村信用社要求的其它条件。
第二十条 借款人申请办理展期,应在贷款到期15日前提出书面申请(附件13),并提交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相关证明文件、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承诺书等农村信用社要求的资料。第二十一条 借款展期的调查、审查、审批按信贷业务发放程序和权限办理。经批准同意展期的,在原期限到期前应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借款展期协议》(附件14)。
第二十二条 办理担保贷款展期时,须按照《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办理担保手续。第二十三条 展期期限和利率。短期贷款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不得超过3年。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率根据新的期限档次利率确定。第二十四条 展期后的贷款按新增贷款进行管理,展期贷款的风
险分类最高只能列为关注类。
第七章 借新还旧
第二十五条 借新还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利于提高贷款质量,降低贷款风险,清收贷款本息,或有利于巩固优良客户和有发展潜力的客户与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合作
关系。
(二)符合信贷授权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审批、发放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借新还旧的类型及条件
(一)营销优质客户的借新还旧。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农村信用社为了巩固和发展与借款人的关系,有效保持和扩大高端优质市场份额而进行的借新还旧。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借款人在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AA级以上(含)且在评级有
效期内;
2.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意愿和能力良好,从不欠息; 3.借款人行业地位突出,在当地属于各家金融机构争相营销的优质客户,一旦农村信用社收回贷款本金,重新介入成本较高;
4.最近一期贷款风险分类为正常;
5.贷款借新还旧金额应控制在对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内。
(二)经营性占用的借新还旧。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但出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一时不能筹集足够资金用于归还到期贷款,农村信用社为了维持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而进行的借新还旧。必须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原贷款作为借款人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铺底性流动资金或周转性流动资金,难以一时抽出或一旦抽出将严重影响其经营业绩或获利能力,进而影响农村信用社贷款本息的全额归还; 2.借款人在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为A级以上(含)且在评
级有效期内;
3.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意愿良好,不欠利息,社企合作关系较好;
4.最近一期贷款风险分类为正常或关注;
5.贷款借新还旧金额应控制在对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内。
(三)贷款期限不匹配的借新还旧。借款人生产经营基本正常,由于原贷款期限或分期还款计划与客户实际产生现金流量的周期不匹配,造成借款人不能归还到期贷款,农村信用社对此进行的借新还
旧。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借新还旧后,贷款期限或分期还款计划调整到与客户实际产
生现金流量的周期相符;
2.借款人还款意愿较好,不欠利息,能够主动配合农村信用社
提出按时、足额的还款计划;
3.借款人在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为A级以上(含)且在评级有
效期内;
4.原则上只能办理1次;
5.贷款借新还旧额度应控制在对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内。
(四)压缩退出的借新还旧。借款人虽然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但产生现金流有限,很难一次性归还到期贷款,农村信用社以归还部分贷款本金为条件为其办理借新还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对该笔贷款的本金压缩比例不得低于10%(含); 2.贷款借新还旧期限原则上不能超过原贷款合同期限(包括展
期期限部分);
3.借款人已列为信贷退出客户,如果采取此种借新还旧方式,预计贷款最终不会造成损失或损失较小;借款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农村信用社要监督借款人按期履行; 4.借款人还款意愿较好,能够按时归还贷款利息。
(五)清收利息的借新还旧。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农村信用社以偿还全部利息为条件为其办理的借新还旧。必须同时符
合以下条件:
1.借款人能够先归还农村信用社全部欠息; 2.借新还旧后,借款人能按时归还新贷款本息;
3.原则上只能办理1次;
4.借新还旧期限原则上不能超过原贷款合同期限(包括展期期
限部分);
5.农村信用社应协商借款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剩余本息的还款计划,并监督借款人按期履行。
(六)保全资产的借新还旧。为了保全债权、恢复诉讼时效,对贷款进行保全而进行的借新还旧,包括重新签订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完善保证、抵押或质押手续;或在诉讼后按照规定程序达成和解协议而办理借新还旧。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原签订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存在瑕疵,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面临较大的现实或潜在风险,需要及时予以弥补;或需要及时中断、恢复诉讼时效;或在诉讼后按照规定程序达成和解协议;
2.原则上只能办理1次;
3.借新还旧期限原则上不能超过原贷款合同期限。第二十七条 办理借新还旧,应认真分析贷款项目存在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因素,合理确定拟借新还旧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
施。
第二十八条 贷款手续
(一)完善格式合同,如实填写借新还旧贷款的真实用途。贷款申请书和借款合同的“贷款用途”项应直接写明:“本贷款用于偿还××合同项下借款人所欠贷款人债务”。
(二)原合同已采取抵押担保方式的,农村信用社在办理贷款借新还旧手续时,要与抵押人重新签订抵押合同并重新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原合同已经采取质押担保方式的,要与质押人重新签订质押合同并办妥交付或登记手续;原合同已由第三方以保证方式担保的,必须与保证人重新签订保证合同。上述抵押人、出质人、保证人可以是原担保人,也可以是新的担保人,但都必须符合农村信用社规定的相关
条件。
(三)如借新还旧只归还原借款合同项下部分本金的,无论是新担保人还是原担保人提供担保,均不得免除原借款合同项下担保人对未
清偿部分债务的担保责任。
(四)资金要实际划付,不得采取空转的方式。在借款人归还贷款本息时,不宜采取扣款方式,而应以借款人主动开出支票等方式还款。第二十九条 在办理借新还旧过程中,不得将原贷款欠息转为贷款,严禁以贷收息,严禁利用借新还旧人为降低不良贷款率,以防止借款人降低还款意愿,增加贷款风险。
第三十条 借新还旧的业务操作流程按《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公司类信贷业务基本操作规程》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基本
操作规程》执行。
第八章 不良贷款管理
第三十一条 不良贷款是指按期限管理的逾期、呆滞、呆帐贷款,按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
第三十二条 按照“依法合规、区别对待、弱化风险、真实反映”的原则对不良贷款进行管理。
第三十三条 按照“依法合规、审处分离、集体决策、规范操作”的原则对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和保全。
第九章 档案管理
第三十四条 信贷业务档案是农村信用社提供、管理、收回各类信用全过程的真实记录资料,包括信贷业务申报资料、审查审批资料、发放资料和贷后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和管理等各环节工作按《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章 责任移交
第三十五条 原贷后管理人员工作岗位变动时,必须在客户部门负责人主持和监交下,与接手的贷后管理人员对其负责的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进行鉴定后移交,并形成书面交接材料,由交接人、接手人、监交人签字后存档。责任移交后,接手责任人对接手后的信贷业务贷后管理负责,不得推诿责任。移交过程中发现原责任人存在违规行为或对风险状况负有责任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章 检查与考核
第三十六条 县级联社信贷管理部门和稽核部门应当加强贷后管理的监督检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题检查或重点检查,督促客户部门加强贷后管理。第三十七条 贷后管理工作纳入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管理等级考评内容。各级联社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贷后管理的考核指标。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贷后管理相关规定的机构和岗位责任人,按照《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尽职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各市、县级联社可结合实际制订实施细则。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制定、解释和修
改。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农信社创造了诸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这就是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如何发挥企业文化这一法宝是农信社改革与发展中值得关注和加强的课题。现本人结合多年来信合工作谈谈如何构筑企业文化的合力强势工程 提升信合品牌形象。
一、以人为本,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抓教育,塑造灵魂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素质的内核,它的形成主要靠长期的潜移默化,同时强化学习,在员工队伍中大力倡导和精心培育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弘扬正气、振奋斗志也是必不可少的。二是抓培育,提高技能。由于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员工文化业务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金融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加大对员工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的力度,增强竞争力。
二、提升群体意识,增强企业活力
首先是培育敬业意识,使信用社员工对本职工作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应有的荣誉感、责任感,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是信誉意识。使信用社员工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为人准则,将信誉视为信用社的生命,坚持廉洁自律,杜绝“吃、拿、卡、要”等危害信用社声誉的作风。再次是竞争意识。在信用社内部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创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在利益的分配上彻底打破各种形式的“大锅饭”、“小锅饭”,让员工不断自我加压、争创一流,使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第四是团结意识。信用社应努力塑造一个人际和谐的环境:部门之间强调协作、同事之间友爱相助、上下级之间互相理解和尊重、个人服务集体、下级服从上级,增强凝聚力,努力增强信用社的内在活力,统一企业精神,构建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企业氛围。这是信合事业成功的基础。
三、致力外塑形象,提升品牌形象
一是塑造精神形象。精神形象是信用社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的总和。文明优质服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孕育着信用社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员工精神风貌。一名员工就是一面窗口,“窗口”岗位人员实际工作的优质服务,以及美观、整洁的社容社貌等方面,表示信用社和员工的精神面貌,给公众以信任感。同时,一个信用社的服务质量,不仅仅表现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方便、快捷、准确方面,而且还包括对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上门服务、贷后服务,帮助企业搞好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系列化服务。二是搞好信用社形象的整体设计,要突出服务“三农”的特色。从企业精神到形象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都应当体现“农”字,使社会公众与信用社进行业务交往的同时,也受到完善形象的感染和文化的熏陶。三是恪守信誉,以信誉求发展。始终把讲究信誉作为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常抓不懈,把客户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四是做好公关和广告宣传工作,提高信用社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信用社的公关工作要以社会公众为对象,通过公关活动,加强与客户、社会、新闻媒介的联系,增强相互间的理解和信赖,形成有利信用社业务开展的外部环境。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化活动,使员工在一种精神愉悦的满足中受到教育,在蓬勃向上、积极乐观的情绪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充分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五、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考评。
首先要成立文明优质服务考核机构,负责对辖内信用社文明优质服务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对现行的农信社企业文化进行评价。其次是要制定统一的《文明优质服务规范》,内容广泛涵括劳动纪律、柜台服务、信贷服务等服务标准,做到有据可依。再次是采用灵活的考评方式,这是避免企业文化建设的考评流于形式的重要保证。结合信用社的特点,可根据不同考评内容采取内部人或聘请外部人督查、客户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谈话、本单位总结等形式从客户、员工层、领导层获取相应数据并与绩效考核和评比先进进行挂钩,以此矫正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第四要切实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与员工履职情况和工资福利紧密挂钩考核,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持之以恒、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