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空间规划20172030成果草案公示征求意见

时间:2019-05-14 02:5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为空间规划20172030成果草案公示征求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为空间规划20172030成果草案公示征求意见》。

第一篇:无为空间规划20172030成果草案公示征求意见

《无为县空间规划(2017—2030)》成果草案

公示征求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安徽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要求,落实安徽省空间规划工作统一部署,优化无为县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推进无为县“多规合一”工作,编制了《无为县空间规划(2017-2030)》(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让广大市民及本规划范围内的利害关系人充分了解本《规划》,参与城乡规划编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现将《无为县空间规划(2017-2030年)》成果草案进行公示,并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公示时间:2017年12月6日-2018年1月4日 联系电话:0553-6321759 薛先生 电子邮箱:49848285@QQ.COM

无为县城乡规划局 2017年12月6日

——规划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芜湖市城镇化和城市工作决策部署,促进无为县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的统筹协调,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提升空间治理能力,促进无为县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无为县空间规划(2017-2030)》。

二、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本规划是无为县人民政府实施空间管理、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无为县域范围内进行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进行空间资源配置、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等城乡空间管理活动,应当符合本规划。

无为县所辖各镇人民政府在编制各类空间性规划时,应以本规划为指导,应落实本规划的有关指标管控要求。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无为县域,二是中心城区。

无为县域即全县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无城镇、襄安镇、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福渡镇、泉塘镇、赫店镇、红庙镇、高沟镇、十里墩镇、鹤毛镇、昆山镇、洪巷镇,县政府驻地无城镇。国土总面积2020.98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为县城东至环城东路—环城南路、西至北沿江高速—花渡河、南至西河—马口河、北至环城北路—北门外大街—通江大道,城市建设用地41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17-2030 年,其中,近期为 2017-2020 年。

五、规划原则

一、底线控制、生态优先

二、集约发展、优化布局

三、依法依规、联动调整

四、部门协同、上下联动

六、规划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其他重要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二、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城镇综合吸引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统筹县域空间资源管控,建立“三区四线”管控体系,探索建立县级空间规划范式。聚力打造经济活力凸显,人居环境优良,社会和谐安定的现代化皖江次中心城市。

——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一、发展定位

长江经济带上有核心竞争力的滨江城市,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基地,皖江北岸次中心城市,宜居宜业的生态滨江新城。

芜湖市域副城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市域西部综合型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二、城镇职能与规模

(一)中心城区:无为县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和城镇人口主要集聚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提升城市生态人居环境水平。2030年城镇人口为3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41.3平方千米。

(二)新市镇(中心镇):新市镇(中心镇)是建制镇的集中建设地区,是中心城外非农产业和城镇人口的主要集聚地,是服务和带动广大乡村地区发展的基地,是重点培育的县域片区服务中心。

1、高沟为综合型城镇,引导发展电线电缆和智能电网设备产业。规划2030年城镇人口为4-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为7.0平方千米左右。

2、襄安为历史古镇和综合型城镇,进一步完善生活服务功能,借助刘渡港口发展港口物流和先进制造业,成为无为县域西部区域中心城镇。规划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约1-3万人,城镇建设用地为2.2平方千米左右。

3、石涧为产业型城镇,加快碳酸钙等新材料产业和采矿业转型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成为无为县域北部中心城镇。

三、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县域内构建“一心两轴、一带一片”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即中心城区,作为县域行政、经济、文化和产业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沿通江大道—G347(原S319)和沿新巢无路的城镇发展轴,两条发展轴线构成全县城镇发展的主骨架; “一带”:以县域内百里长江岸线为载体的城镇及产业发展带;

“一片”: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片。东西部各有侧重,以巢无路为界,西侧主要为丘陵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的生态保育片区,东侧为以圩区农业、休闲农业为主要功能的高效农业发展片区。

四、城乡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定位:沿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基地,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无为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中心。

(二)产业布局规划:

1、改造提升电线电缆传统产业

以实现电缆产业“高端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为目标,坚持做特做精,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积极推动电线电缆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把握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趋势,突破发展新兴产业所需要的特种电缆产品,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电缆、海洋工程电缆、智能环保电缆、核电电缆、风电电缆、太阳能发电用电缆、军品电缆、超高压电缆等电缆,占领国内高端市场,推动产品出口。

2、积极发展食品产业

加快城东食品园区建设,加快三只松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健康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3、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依托石涧新材料产业园,发挥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和裕溪河码头优势,以华塑矿业、磊达水泥、宏远钙业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盐化新材料、纳米钙、钙盐、碳酸钙等新材料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非金属材料、智慧材料、石墨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4、做大做强羽绒羽毛产业

依托无为县作为全国高端羽毛球原料和制品集散地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国羽毛羽绒之乡”的金字招牌,促进健康家居和体育用品加工业发展,打造国家羽毛球生产基地和中国羽毛球康乐城。

5、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充分利用各镇资源禀赋,打造各镇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联合经营模式,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需求,整合产业链、要素链、利益链,加快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争创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三元格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支持乡镇、村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五、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一)区域对外交通:

1、航空

无为域内没有航空港,但邻近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和南京禄口机场,分别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约150千米,距南京禄口机场约178千米,并具有良好的公路联系条件。

2、铁路(1)线网规划

规划铁路4条,分别为京福客运专线、商(丘)合(肥)杭(州)客运专线、北沿江铁路预留通道和庐(江)铜(陵)铁路。

1)京福客运专线

京福高速客运专线为电气化高速铁路,从京沪高速铁路的安徽蚌埠站引出,取直南下,经合肥、巢湖、铜陵、黄山,江西上饶,至福建福州。京福高铁巢湖段经巢湖、无为,由京福高铁公铁两用桥(暂名)过江到铜陵。无为境内设有站点1处,位于福渡镇。

2)商(丘)合(肥)杭(州)客运专线 该铁路经过陡沟镇境内,在无为县域没有站点。3)北沿江铁路预留通道

平行于北沿江高速公路规划预留一条北沿江铁路通道,主要功能为疏港铁路通过港口支线联系各港区。

4)庐(江)铜(陵)铁路

从规划区南部经过,联系庐江与铜陵,为普速铁路,在蜀山镇、襄安镇设站。

3、高速公路

到2030年规划共建成5条高速公路,分别为岳武高速东延线、北沿江高速公路、巢黄高速、芜湖长江二桥高速连接线、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连接线。高速公路控制红线宽度为60米。

(1)北沿江高速公路(2)芜湖长江二桥高速连接线(3)岳武高速东延线(4)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连接线(5)巢黄高速

4、港口水运(1)航道规划 规划航道分为一级航道、二级航道、三级航道、四级航道、六级航道及七级航道。规划长江为一级航道;提升西河航道等级,以凤襄河为界,凤襄河以西提升至三级航道标准,凤襄河以东提升至四级航道标准;提升凤襄河为三级航道标准;提升陡沟河为六级航道标准;维持永安河、郭公河及花渡河为七级级航道标准。

(2)港口规划

规划港口分为50万吨以下、100~300万吨、300万吨以上4个等级。共规划港口9座:规划50万吨港口有5座,分别为泥汊港、襄安港、蜀山港、开城港(新增)、福渡港;规划100~300万吨港口有3座,分别为高沟港(新增),西河港、黄龙港(石涧,现状提升而来);规划300万吨以上港口有2座,分别为土桥港、刘渡港。

(二)综合客运枢纽:

1、综合交通客运枢纽

规划形成1处无为站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枢纽中包括京福客运专线无为站铁路客运车站、城际铁路无为站及为枢纽站配套的长途场站、公交、出租、停车等交通设施。

2、公路客运枢纽

根据城区规划客运量的流量和流向,中心城区设置3处长途客运站,总用地面积约8.01公顷。城东客运站规划为二级站,位于城东片区京福客运专线无为站附近,占地面积为1.48公顷,城南客运站和城西客运站规划为三级站,分别位于城南片区军二路西侧、城西北片区巢无路东侧,面积分别为3.79公顷、2.74公顷。

新市镇、中心镇各设置一处公共交通客运场站。

中心村设置公交候车点,服务城乡公交线路,同时兼顾对外交通客运功能。

3、城市客运枢纽布局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包括轨道交通线路间换乘枢纽、轨道与路面公交换乘枢纽、路面公交换乘枢纽,服务于城市中心及片区中心。考虑到无为县的实际,无为县应重点建设路面公交换乘枢纽。

路面公交换乘枢纽包括区域间衔接枢纽、客流集散枢纽、城乡公交换乘枢纽三类。区域间衔接枢纽设置在区域联系的主要通道附近,主要为县城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换客流服务;客流集散枢纽和城乡公交换乘枢纽选址应在商业中心、文娱中心、体疗中心、村镇中心等处,服务于县城、镇区等各区域内部的公交客流。

规划结合县城,结合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商业中心等建设公交枢纽站。

——发展指标——

一、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一)县域常住总人口规模

2020年近期控制在81万人左右,2030年远期控制在70万人左右。

(二)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

2020年近期控制在28万人左右,2030年远期控制在38万人左右。

(三)地区生产总值

2020年为700亿元,2030年为1500亿元。

二、城镇化与空间利用

(一)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在60%左右,2030年在70%左右。

(二)县域国土开发强度

2020年控制在14.11%左右,2030年控制在14.57%左右。

(三)市域耕地保有量

2020年和2030年控制在110058公顷以上。

三、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

(一)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2020年控制在90%以上,2030年达到100%。

(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020年控制在80%以上,2030年达到100%。

(三)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020年控制在15平方米以上,2030年控制在18平方米以上。

——县域三类空间划定——

一、城镇空间

(一)城镇空间总面积为274.66平方公里,占县域国土面积的13.59%,主要包括县城、高沟镇、襄安镇、石涧镇的城镇用地及未来空间扩展范围。

(二)管控措施:城镇空间的范围、面积和管控要求,应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明确为强制性规定。因国家、省和市重大政策变化、上位规划重大调整、重大自然灾害等原因确需修改的,应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管理措施要求进行。

城镇空间内可分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外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内城镇空间管控措施应符合本规划文本规定;城镇开发边界外城镇空间应作为各类区域设施用地、特殊用地、村庄居民点或其他建设用地的主要空间,可根据需要安排适量基本农田、一般农地或其他农用地,其空间使用应符合城乡规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

规划期内,城镇开发边界的调整应在城镇空间内进行。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的相互转化利用,应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功能变化情况,依法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进行修改调整。

城镇空间与城市、镇规划区交叉重叠的区域,其空间管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城镇空间外现有城市、镇和建设用地有序腾退,逐步进入城镇空间;除区域性基础设施以外,在城镇空间外部,原则上不再安排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二、农业空间

(一)农业空间总面积为1417.91平方公里,占县域国土面积的70.16%,主要分布在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以外的区域。

(二)管控措施:城市、镇、乡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对农业空间的占用和扰动,确定农业空间内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农业空间的,尽量避免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基本农田以及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应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执行。

从严控农业空间转为城镇空间,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违法转为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加强对生态空间转为农业空间的监督管理,鼓励城镇空间和符合国家要求的生态空间转为农业空间。农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生态空间的相互转化利用,应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功能变化情况,依法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进行修改调整。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的农业空间。符合区域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涉及占用农业空间中的一般农地和其他农地的,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涉及占用农业空间中其他未作明确规定的用地,应当加强论证和管理。

农业空间内的现有各类建设用地,应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工况废弃地复垦利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各类工程实施因地制宜促进农业空间内建设用地逐步有序退出;科学编制村庄布点规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合理促进中心村集聚发展,控制自然村庄的无序蔓延和扩展。

三、生态空间

(一)生态空间总面积为328.41平方公里,占县域国土面积的 16.25%,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主要包括公益林保护区、天井山森林公园、万年台风景区、竹丝湖、长江水体和沿线保护湿地。

(二)按照国家对生态空间的区域准入和用途转用许可制度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和扰动,确保依法保护的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生态服务保障能力逐渐提高。

二、生态空间内分为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外的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空间管控应符合本文本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外的生态空间,原则上按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管理。

三、从严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禁止生态保护红线内空间违法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加强对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的监督管理,鼓励城镇空间和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条件的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生态空间与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的相互转化利用,应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根据功能变化情况,依法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进行修改调整。

四、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外的生态空间。符合区域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涉及占用生态空间中的林地、草原等,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涉及占用生态空间中其他未作明确规定的用地,应当加强论证和管理。

五、生态空间内的现有建设用地,应根据生态保护需要和规划,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各类工程实施,因地制宜促进生态空间内建设用地逐步有序退出。严格限制农业开发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外的生态空间,符合条件的农业开发项目,须依法由无为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外的耕地,除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条件,并纳入国家生态退耕总体安排,或因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外,不得随意专用。

六、在不改变利用方式的前提下,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依法保护的生态空间实施承载力控制,防止过度复垦、放牧、采伐、取水、渔猎、旅游等对生态功能造成损害,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

——县域控制线划定—— 一、一级控制线

(一)城镇开发边界: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规模118.45平方公里,占县域国土面积的 5.86%。

(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规划划定县域永久基本农田规模932.95平方公里,占县域国土面积的 46.16%。

(三)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划定县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3.44平方公里,占县域国土面积的8.08%。二、二级控制线

(一)重要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本次划定重要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范围为55.3平方公里,包括铁路、高速公路、架空220kv(含)以上电力线、区域燃气线路等相关设施的线路空间,推进多线共廊,构建县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体系。

——县域土地用途管制——

一、县域土地用途规划

至 2030 年,县域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94.50平方公里,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

(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至2030年,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27.8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1.30平方公里,镇建设用地12.5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116.62平方公里,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58.60平方公里。

(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规划至 2030 年,区域交通设施用地总规模为36.73平方公里。

(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规划至 2030 年,区域公用设施用地总规模为23.13平方公里。

(4)特殊用地。规划至 2030 年用地总量为4.06平方公里。

(5)采矿用地。规划至 2030 年用地总量为2.72平方公里。

(6)非建设用地。规划至 2030 年,非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1726.49平方公里。

二、城乡居民点规划

按照县城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的要求,县域远期辖1个县城、3个中心镇(新市镇)、123个中心村,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成果及镇区、乡村发展态势赋予合理的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实施引导——

一、项目库建设

结合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项目库以及2018年重点工程,按照城市建设项目、交通项目、水利项目、社会事业项目、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无为经开区建设项目、高沟经开区起步区建设项目、无城羽毛羽绒产业园建设项目、专项建设资金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PPP项目、其他类进行统计与分类标注,总投资约124亿元。

二、规划实施措施 成立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加快成立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人员分工明确,确定职责。在体制改革上后期条件成熟可能涉及部门之间的整合。

立法规范和强化空间规划的严肃性。以政府规章形式明确空间规划控制线管理主体,确定控制线管控规则、修改条件和程序,以此规范“多规合一”成果的使用和维护,保障空间规划的工作实施。

基于空间信息平台优化审批流程。变传统串联式审批为 “一站式”并联审批,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促进审批提速,最终达到便捷、高效、规范的目的。同时,配套建立一套保障机制,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推动政府管理从严进、松管、轻罚向宽进、严管、重罚转变。

构建现代空间治理体系。以空间规划一张图工作为基础,完善与专项规划之间、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机制,规范规划编制之间的联动行为进一步规范涉及空间的专项规划组织编制、审查、报批等管理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和管理流程,并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公示工作总结(模版)

为充分听取民意,广泛汇聚民智,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在今年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之前,市政府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通过“中国**”政府门户网向社会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建议。自

2011年1月8日至1月14日,广大市民和网友通过门户网站留言、发送邮件和参与政务论坛等方式,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截至公示时间结束,共收到意见建议56件。

一、媒体对社会公示工作的新闻报道

自《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社会公示消息发布后,《**晚报》、《**日报》、**网、网易新闻、新华网发展论坛等媒体和网站对该消息进行了刊登和转载。

二、社会公示收到的意见建议简析

在社会公示收到的56件意见建议中,其中交通“两难”16件(占28%),住房保障8件(占14%),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8件(占14%),食品安全与市场监管6件(占10%),城乡环境整治5件(占8%),文化教育3件(占5%),其它综合类累计10件(占17%)。从征求意见可以看出,广大市民对住房问题和交通问题最为关注,意见集中度最广,占了近总意见数的42%。

1.关于交通“两难”16件,占28%。建议主要涉及到加强对电动车的管理、私家车在斑马线前的礼让、优化公交线网和服务、新增公交线路,关注小区周边学习操场地下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加快城西轨道交通、**轻轨、城郊结合部大型换乘中心建设,强化地铁加公共自行车交通模式、支小路动静态交通管理、机动车限制上牌措施、地铁规划和高峰时段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等方面。

2.关于住房保障8件,占14%。建议主要涉及到控制和稳定商品房的价格,加快经济适用房申请和建设的步伐,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强租房市场的管理,尝试实行房产税试点等方面。

3.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8件,占14%。建议主要涉及到关爱城市弱势群体、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实现萧山、**“同城同待遇”、社会治安管理、安全施工现场管理、体育健身行业规范、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配套建设等方面。

4.食品安全与市场监管6件,占10%。建议主要涉及到非农基地农产品监管,背街小巷小餐饮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超市产品质量安全、市民“菜篮子”工程、生产植物油安全标准等方面。

5.城乡环境整治5件,占8%。建议主要涉及到灰霾天气、垃圾分类和焚烧处置、高能耗控制、城市屋顶绿化、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

6.文化教育3件,占5%。建议主要涉及到城乡结合部教育配套实施建设、教育布点的规划调整、农转居家庭的子女教育等方面。

7.其它综合类累计10件(占17%)。建议主要涉及到扶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关注中小企业职工,统筹城乡旅游,特别是五县(市)的旅游,加强对政府电子文件的管理,强化村(社区)的基层建设,建设诚信政府,政府官员财产公布以及富阳市企业职工住房补贴的信访问题。

三、对社会公示收到意见建议的处理

公示中收到的市民意见建议,按照“归纳整理、分类交办”的原则进行了处理。对政府工作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梳理后分批报送市政府领导参阅;对《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有参考启发作用的,直接充实修改到报告中;对涉及改进政府部门工作的意见建议,经分类梳理后由市政府办公厅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办理,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办理意见,然后上网反馈。

1.报市政府领导。市民群众对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超前规划“十二五”的各项工作,做到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地铁规划的严肃性、不能轻易变动;新增**到**的轻轨、地铁,并在“十二五”开工建设;萧山、**两个县级市,在通讯和公交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同城同待遇”的步伐;期望**在城市建设中,更加注重民生,更加关注细节,特别期望在“十二五”中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殷切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在关注大企业的同时,大力扶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加关注和关心中小企业员工的利益;加强村(社区)的基层建设,重视对村(社区)人才的投入,希望领导多下基层锻炼,特别要注重从优秀基层工作人员中选拨干部等等。对这些意见建议,起草组逐条进行梳理后,编发了专报市政府领导的《阅》,供领导决策。

2.直接采纳修改到《报告》中。对群众提出的一些对《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具有参考启发作用的意见建议,起草组认真分析采纳并修改充实

第三篇:04.07有错无为问责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磐安县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有错无为

问责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强化管理、推进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浙江省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央、省、市关于作风效能问责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有错行为”是指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及其程序行使职权,造成工作失误,或损害工作对象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无为行为”是指不履行或不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等行为;或因主观不努力,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任务完不成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以及经授权、委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或执法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第四条 作风效能问责坚持依纪依法、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统一,追究责任与教育防范、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责任划分与问责方式

第五条 作风效能责任根据问责对象在问责事项中所承担的责任分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

(一)经审核、批准作出的错误行为,审核人、批准人承担主要责任,具体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

(二)因有关负责人直接干预所作出的错误行为,该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人员承担次要责任。

(三)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作出的错误行为,主持讨论的负责人承担领导责任,持错误意见的其他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持正确意见的其他负责人不承担责任。

(四)疏于管理、工作不力的单位(部门)领导承担监管责任。一般工作人员被问责的,机关科(室、所、队)负责人承担监管责任;机关科(室、所、队)负责人被问责的,分管领导承担监管责任;班子成员被问责的,主要领导承担监管责任。派(进)驻、借调、挂职人员被问责的,现所在单位的科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承担监管责任。

第六条 作风效能问责的方式

(一)对单位问责的方式: 1.责令书面检查; 2.责令公开道歉; 3.通报批评。

(二)对个人问责的方式: 1.口头效能告诫; 2.诫勉谈话; 3.通报批评; 4.黄牌警告;

5.书面效能告诫(3至6个月); 6.停职检查; 7.调离工作岗位;

8.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 9.解聘或辞退。

以上作风效能问责方式可以根据错误事实、性质、情节,给予单处或并处。应追究党纪政纪或法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问责情形

第七条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有错问责:

(一)制订与法律、法规、规章或与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或继续使用已废止或失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

(二)违反决策程序和规则,或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三)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和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行为,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四)违法违规采取行政措施、出台政策规定,导致群体性上访、重复上访或越级非正常上访,或引起其他社会不稳定情况的;

(五)因用人不当、失察、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不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工作纪律涣散,不服从组织管理和工作安排的;

(八)违反浙江省机关效能建设“四条禁令”、磐安县作风建设“十个不准”和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或公务不节俭、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

(九)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差,以及其他有损机关和公务人员形象行为的;

(十)其他有错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八条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无为问责:

(一)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或对县领导的指示和交办事项不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工作不力,导致不能按期落实的;

(二)工作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对群众提出的正当要求臵之不理,或者无正当理由超时限办理,给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失的;

(三)对需与相关部门协商办理的事项,不积极主动协商或提出有效解决办法,有职责义务配合办理的部门,配合不力,致使久拖不决的;

(四)对职责范围内工作政策、业务规定不熟悉、不精通,不胜任本职工作,或主观努力不够,不能有效履职,致使工作延误,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工作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重大损失的,或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公共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疫情或其它重要情况,或应对措施不当、处臵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未认真履行“谁主管、谁负责”以及属地管理职责,工作不力的;

(七)不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其它无为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纪检组织(分管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一)一个季度内本单位工作人员发生3次(含)以上被上级机关查处并问责的;

(二)对存在影响作风和效能行为未认真查办,应当处理而未处理,或者拖延不查、隐瞒不报的;

(三)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

(四)对问责决定软执行或弄虚作假,或监管责任追究不到位的。

第十条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认识态度不到位,或干扰、阻碍、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真相,欺骗调查的;

(三)本内已有作风效能问责处理纪录的;

(四)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情况属实,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其他应当从重问责的情形的。

第十一条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问责:

(一)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三)因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影响机关作风效能行为发生的;

(四)其他可从轻、减轻或免予问责情形的。

第四章 问责实施

第十二条 问责受理的途径包括: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举报或投诉;

(二)上级机关和县级及以上领导批示;

(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建议;

(四)新闻媒体的曝光;

(五)纪律检查、专项检查结果;

(六)较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调查结果;

(七)执纪、执法、监督等机关问责建议;

(八)其他途径。

作风效能问责由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受理并组织调查。

第十三条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按照行政管理和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乡镇、机关部门和县管干部的问责,由县纪委监察局作出问责决定,其中,县管干部受到停职检查以上问责的,报县委同意后,作出问责决定。乡镇、机关下属单位和一般工作人员、中层干部的问责,由主管单位按照本办法作出问责决定,必要时也可由县纪委监察局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对象的陈述和申辩,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四条 问责决定作出后,由问责决定机关下达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人员及其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将问责决定和处理结果(材料)实施“签字背书”程序后,抄送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备案,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办理相关事宜,归入本人档案。问责对象所在单位的纪检监察组织,对问责事项办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责令书面检查的,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督促其改正。

— 5 — 责令公开道歉的,被问责单位作出书面检查,按照问责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道歉。

口头效能告诫的,由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并督促其改正。诫勉谈话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县纪委监察局或所在单位对当事人诫勉谈话,并督促其改正。

通报批评的,责令当事人写出书面检查,视情在当事人所在单位或全县内进行通报,并督促其改正。

书面效能告诫的,由问责决定机关作出决定,落实告诫期限,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告诫期为3至6个月。期满后,被告诫人提交整改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根据整改效果、个人表现等,作出解除效能告诫或延长效能告诫决定。延长期为1至3个月。

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解聘或辞退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被问责的单位或个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问责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诉。受理机关应在收到复核(申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原问责决定的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所在单位。

对解聘或辞退决定不服的,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仲裁。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原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 问责办结后,作风效能问责有关材料应存入作出处理决定机关文书档案。

第十七条 问责机关工作人员办理的问责事项与本人或者其亲属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问责机关工作人员在实施问责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章 结果运用

第十九条 机关和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情况作为机关年终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和机关工作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 6 — 第二十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本办法作风效能问责的,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受到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的,分别扣发当事人考核奖金500元、1000元、2500元。受到书面效能告诫的,扣发与告诫期相同月份的考核奖金。受到黄牌警告以上问责的,当年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受到停职检查以上问责的,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当事人同一内受到两次问责的,当年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等次;当事人同一内受到三次及以上问责的,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二)机关工作人员被确定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的,严格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执行。

(三)监管责任追究根据当事人的过错事实、性质、情节予以相应问责。

第二十一条 机关受到责令公开道歉(含)以上问责以及机关主要负责人受到通报批评(含)以上问责的,该单位本不得评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先进单位。

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作风效能问题,被上级机关查处的,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中按考核办法予以扣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垂直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聘用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县纪委监察局商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中共磐安县委、磐安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4月30日印发的《磐安县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办法》和2012年5月31日印发的《磐安县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办法补充规定》同时废止。

第四篇: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与依据]

为规范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加强测绘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测绘成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的组织计划、检验实施、异议提出与受理、结果发布与处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职责分工] 国家测绘局负责全国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抽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抽查。

第四条 [工作原则]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必须遵循合法、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监督抽查的组织

第五条 [计划制定] 国家测绘局按制定国家监督抽查计划,重点组织实施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影响面广、社会反映强烈的重大测绘项目和重大建设工程测绘项目成果质量监督抽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结合上级监督抽查计划制定本级监督抽查计划,并报上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重点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测绘项目成果质量监督抽查。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不应对同一测绘项目或同一批次测绘成果重复抽查。

第六条 [工作经费]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专项列支监督抽查工作经费,并专款专用。

第七条 [抽查准备]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抽查时,应当制定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发布监督抽查通告,开具监督抽查通知单,审批检验技术方案。

第八条 [抽查依据] 监督抽查的质量判定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测绘单位明示的企业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当企业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指标低于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强制性条款时,以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强制性条款作为质量判定依据。

第九条 [抽查内容] 监督抽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二)受检项目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的检定情况及其精度指标与项目设计文件的符合性;

(三)引用起始成果、资料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四)成果各项质量指标的符合性,包括数学精度、地理精度、观测质量、计算质量、点位质量、整饰质量等;

(五)成果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六)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三章 监督检验实施

第十条 [检验单位] 监督抽查工作中需要进行的技术检验、鉴定、检测等监督检验活动,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备从事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所必须的条件和能力的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 [检验组织]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单位应当组织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检验人员,编组开展检验工作。每个项目的参检人员不得少于三人。

第十二条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保守受检测绘成果涉及的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履行检验过程的保密职责。

与受检单位或受检项目有直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检验公正的人员不得参加检验工作。第十三条 [检验程序] 检验开始前,检验组应当组织召开首次会,向受检单位出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监督抽查通知单,告知检验依据、方法、程序等。

检验过程中,检验单位必须按照技术方案规定的程序,科学、严谨地开展检验工作。可根据需要,向测绘项目出资人、设计单位、施测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调查、了解项目相关情况,对从事测绘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检验完成后,检验组应当组织召开末次会,通报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条 [检验结果作出及送达] 检验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客观、公正地作出检验结论,并于全部检验工作结束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报告及检验结论寄(交)达受检单位。

第十五条 [受检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受检单位应当配合监督抽查工作,提供与受检项目相关的合同、发票、质量文件、成果资料、仪器检定资料等相关资料,对抽查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给予配合和协助。

第十六条 [拒检与处理] 对依法进行的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测绘单位不得拒绝。拒绝接受监督抽查的,受检的测绘项目成果质量按照“批不合格”处理。

第十七条 [异议与处理] 受检单位对监督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书面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认可检验结论。

检验单位应当对书面异议作出异议处理结论。第十八条 [复检] 受检单位对异议处理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异议处理结论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检申请。

复检申请被受理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实施复检并作出复检结论。

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受检单位承担;不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原检验单位承担。

第十九条 [检验结论报送] 监督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将监督检验报告、检验结论及有关资料报送实施监督抽查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章 抽查结果公布与处理

第二十条 [抽查结果认定与公布]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汇总检验结论,并在审定后依法向社会公布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受检测绘成果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确属不宜向社会公布的,应当依法抄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权利人和利害相关人。第二十一条 [抽查结果备案与抄告] 县级以上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检验结果及工作总结报上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非本地区测绘单位的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应当抄告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审批和注册机关。

第二十二条 [监督复查] 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测绘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自整改通知书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整改,并按原检验技术方案组织复查。

测绘单位整改完成后,必须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整改情况,申请监督复查。逾期未整改或未如期提出复查申请的,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强制复查。

第二十三条 [不合格处理] 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管理权限] 本办法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生效时间]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国家测绘局一九九○年二月发布的《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篇: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与依据] 为规范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加强测绘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测绘成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适用范围]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的组织计划、检验实施、异议提出与受理、结果发布与处理等,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职责分工] 国家测绘局负责全国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抽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抽查。第四条

[工作原则]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必须遵循合法、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监督抽查的组织 第五条

[计划制定] 国家测绘局按制定国家监督抽查计划,重点组织实施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影响面广、社会反映强烈的重大测绘项目和重大建设工程测绘项目成果质量监督抽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结合上级监督抽查计划制定本级监督抽查计划,并报上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重点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测绘项目成果质量监督抽查。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不应对同一测绘项目或同一批次测绘成果重复抽查。第六条

[工作经费]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专项列支监督抽查工作经费,并专款专用。第七条

[抽查准备]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抽查时,应当制定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发布监督抽查通告,开具监督抽查通知单,审批检验技术方案。第八条

[抽查依据] 监督抽查的质量判定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测绘单位明示的企业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当企业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指标低于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强制性条款时,以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强制性条款作为质量判定依据。第九条

[抽查内容] 监督抽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二)受检项目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的检定情况及其精度指标与项目设计文件的符合性;

(三)引用起始成果、资料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四)成果各项质量指标的符合性,包括数学精度、地理精度、观测质量、计算质量、点位质量、整饰质量等;

(五)成果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六)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三章

监督检验实施 第十条

[检验单位] 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监督抽查工作中需要进行的技术检验、鉴定、检测等监督检验活动,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备从事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所必须的条件和能力的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单位承担。第十一条

[检验组织]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单位应当组织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检验人员,编组开展检验工作。每个项目的参检人员不得少于三人。第十二条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保守受检测绘成果涉及的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履行检验过程的保密职责。

与受检单位或受检项目有直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检验公正的人员不得参加检验工作。第十三条

[检验程序] 检验开始前,检验组应当组织召开首次会,向受检单位出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监督抽查通知单,告知检验依据、方法、程序等。

检验过程中,检验单位必须按照技术方案规定的程序,科学、严谨地开展检验工作。可根据需要,向测绘项目出资人、设计单位、施测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调查、了解项目相关情况,对从事测绘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检验完成后,检验组应当组织召开末次会,通报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第十四条

[检验结果作出及送达] 检验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客观、公正地作出检验结论,并于全部检验工作结束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报告及检验结论寄(交)达受检单位。第十五条

[受检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受检单位应当配合监督抽查工作,提供与受检项目相关的合同、发票、质量文件、成果资料、仪器检定资料等相关资料,对抽查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给予配合和协助。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第十六条

[拒检与处理] 对依法进行的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测绘单位不得拒绝。拒绝接受监督抽查的,受检的测绘项目成果质量按照“批不合格”处理。第十七条

[异议与处理] 受检单位对监督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书面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认可检验结论。检验单位应当对书面异议作出异议处理结论。第十八条

[复检] 受检单位对异议处理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异议处理结论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检申请。

复检申请被受理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实施复检并作出复检结论。

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受检单位承担;不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原检验单位承担。第十九条

[检验结论报送] 监督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将监督检验报告、检验结论及有关资料报送实施监督抽查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章

抽查结果公布与处理 第二十条

[抽查结果认定与公布]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汇总检验结论,并在审定后依法向社会公布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受检测绘成果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确属不宜向社会公布的,应当依法抄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权利人和利害相关人。

第二十一条

[抽查结果备案与抄告] 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县级以上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检验结果及工作总结报上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非本地区测绘单位的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应当抄告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审批和注册机关。第二十二条

[监督复查] 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测绘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自整改通知书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整改,并按原检验技术方案组织复查。

测绘单位整改完成后,必须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整改情况,申请监督复查。逾期未整改或未如期提出复查申请的,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强制复查。第二十三条

[不合格处理] 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章

则 第二十四条

[管理权限] 本办法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生效时间] 本办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国家测绘局一九九○年二月发布的《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二十一条

[抽查结果备案与抄告] 县级以上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检验结果及工作总结报上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非本地区测绘单位的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应当抄告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审批和注册机关。第二十二条

[监督复查] 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测绘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自整改通知书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整改,并按原检验技术方案组织复查。

测绘单位整改完成后,必须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整改情况,申请监督复查。逾期未整改或未如期提出复查申请的,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强制复查。第二十三条

[不合格处理] 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章

则 第二十四条

[管理权限] 本办法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生效时间] 本办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国家测绘局一九九○年二月发布的《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下载无为空间规划20172030成果草案公示征求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为空间规划20172030成果草案公示征求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