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成果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9-05-15 08:2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成果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成果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篇: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成果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成果认定办法

(2013.1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研究水平,规范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适应学校岗位聘任、教师职称评聘和绩效奖励等的需要,制定本认定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认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是指经过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申报、登记备案或认可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著作、成果奖励、专利、作品和其他学术成果。

第三条 各类科学技术科研成果的发表和颁布,主办或组织机构是由不同单位联合的,按低级别单位认定。

第四条 本办法所认定各类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署名单位应为华侨大学,申报时必须提供相应的文件、证书或论著等证明材料。

第五条 本办法所认定各类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涉及级别和等级的,国家级仅按大类划分,具体分级详见相关考核和奖励细则。

第二章 科研项目认定

第六条 项目类别与级别认定

纵向项目:纵向项目指由具有科研规划常设职能的有关政府部门(科研主管部门和行业科研部门)立项批准,列入国家或地方科研规划,经费由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纵向项目以项目下达通知或者项目合同书为认定依据。

一、纵向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三类。

1.国家级:指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与信息化产业部下达,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各类科技项目。

主要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及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数学天元基金、理论物理专款“合作研修项目”与“博士研究人员启动项目”,但不含主任基金、单纯会议类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优先发展领域课题)。

2.省部级:

省部级科研项目是指根据既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开放申报、评审严格、管理规范,列入省部级科技计划体系的各类科技项目。

主要包括:

重大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项目,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

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含委主任基金、科学部主任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福建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项目、创意产业项目,福建省经贸委企业技术创新专项项目;

一般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3.市厅级:

主要包括: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或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福建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厦门市、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其他市厅级的纵向科研项目。

二、横向项目:本校教职工以学校的名义,接受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或社会团体委托开展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或技术服务,双方依照合同法签订的技术服务类合同项目。或由外单位承担(我校为非合作单位或非协作单位)的各级各类计划项目,由承担单位委托我校教师研究或开发的项目,视为横向科研项目。

理工科横向项目一次性到款10万以上的可视为市厅级,一次性到款50万以上可视为省部级一般项目,一次性到款80万以上的可视为省部级重点项目,一次性到款100万以上可视为省部级重大项目,一次性到款150万元以上可视为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建筑学院教学科研人员以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承接的设计项目到账情况参照以上标准认定,但应出具相关设计合同、财务处到款证明以及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依据合同分解的设计任务分工证明方可认定。

横向项目等级认定均以一次性到账经费为依据,分批到款累加计算无效。

第七条 认定原则

1.纵向项目除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我校可以项目参与单位作为课题承担单位以外,其他项目必须以华侨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本校职工为第一承担人。我校作为参与单位承担的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一级课题指我校参与联合申报(申报书中应加盖我校公章),项目组织单位(或首席科学家)依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同我校及课题负责 3

人签订课题计划任务书或立项文件中列明我校为课题承担单位,资助经费由项目立项单位直接拨付至我校的课题;二级课题指我校参与联合申报(申报书中应加盖我校公章),一级课题承担单位根据课题计划任务书的任务分解,与我校签订合作协议并报项目组织单位批准,我校参加承担的课题,资助经费由一级课题承担单位直接拨付至我校的课题。

2.所有项目均应有科研经费实际到账,对于我校作为合(协)作单位参加,或我校老师为项目组成员,无经费拨入我校的各类科研计划项目不予认定。指导性项目(自筹经费项目)不认定级别。

3.国家一级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学术、群团组织定期组织、开放申报、规范评审的科研项目可按市厅级认定级别。

4.项目执行中如需变更主持人或参与人的,必须经过原批准机构书面核准,并在科学技术研究处备案。项目成员的排名以立项书(或任务书)为准。

第三章 学术论文认定

第八条 华侨大学教职工发表的科技学术论文,按《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进行类别认定。

第九条 SCIE、EI、CPCI-S、ISSHP、SSCI、A&HCI收录论文以中国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提供的年度检索报告光盘版为依据。

第十条 论文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单位必须第一署名为华侨大学,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导师可按第一作者计,每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只能计算1人次。

第四章 学术著作认定

第十一条 学术著作包括专著、译著、编著和工具书等。在每次上报成果的同时,由各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著作类别,并将认定材料交由科学技术研究处存档。

1.专著

专著是指对特定学术领域或特定问题的专门研究形成的,并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有统一书号的成果。专著应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对解决理论、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且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形成的著作。(2)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著作。(3)获得过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著作。

(4)有5篇发表在二类刊物以上或2篇发表在一类刊物与此专著内容密切相关的论文。

2.译著

译著是指把中文学术著作翻译成外文文献,或者把有学术价值的外文学术著作翻译成中文文献,或者把一种外文学术著作翻译成另一种外文文献,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有统一书号的成果。

3.编著

编著是指作者对已有的素材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加工,具有一定的独到见解,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有统一书号的成果。

4.工具书

工具书是为了特定的学术目的,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编排方法进行编纂,能够为读者提供知识和资料线索的作品,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有统一书号的成果。

第十二条 对在国(境)外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由校学术委员组织组织专家对出版社、专著内容、字数等进行认定。

第五章 奖项认定

第十三条 科研成果奖项指市厅级以上政府部门颁发的科学技术奖。

国家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省部级:中国专利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福建省专利奖。

市厅级:市级科学技术奖、专利奖等;社会力量设立,并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定公布的科学技术奖。

国际学会设奖等非上述奖项的级别由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第十四条 获奖成果必须署名为“华侨大学”。

第六章 专利和其他学术成果认定

第十五条 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设计)人为我校教职工,专利权人第一署名单位为华侨大学,并取得授权的有效专利方可认定为华侨大学专利成果。

软件著作权是指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软件开发者为我校教职工,软件著作权人第一署名单位为华侨大学,并取得有效版权的计算机软件方可认定为华侨大学软件作品。

第十六条 其他学术成果

其他学术成果是指除上述科研成果外的技术标准制定(含国家、省部、行业标准,不含企业和产品标准)和政府采纳的咨询报告、公益类科研成果。成果的署名单位必须为华侨大学。

1.主编制定1部国家技术标准,按主持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认定。主编制定1部省部或行业技术标准,按主持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认定。

2.参编制定1部国家技术标准(前三名),按主持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认定。参编制定1部省部或行业技术标准(前二名),按主持1项厅级科研项目认定。

3.咨询报告、公益类科研成果获得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以上、全国人大、政协专业委员会主任以上领导批示;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常委会以上机构并获得批示的研究报告(有国徽章或有权威采用证明),按国家级成果认定。

4.咨询报告、公益类科研成果被国家各部委采纳,有部委主要领导批示,或在国家部委级《要报》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按省部级成果认定。

5.咨询报告、公益类科研成果由省市委、省市政府、省市人大、省市政协主要领导批示采纳、在省级《要报》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按厅级成果认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自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批准之日起实行,由科学技术研究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中国保健协会基地管理办法(暂行)

2007年09月06日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协会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根据协会的实际

情况,制定本办法(暂行)。

第二条 根据会员企业自愿申报和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原则建立基地。凡具备建立基

地条件的会员单位均可申报,协会根据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适时建立相关科研基地。

第三条协会负责对基地的审批、监督和宏观指导工作。

第四条基地管理工作由协会秘书处负责统一协调、管理。

第二章申报基地条件

第五条凡申报基地的单位必须是协会理事以上级别(含理事)的会员单位;

第六条申报单位根据不同的会员级别交纳基地管理费用:副理事长单位免交;常务

理事单位首年交纳管理费五万元,第二年以后免交;理事单位每年交纳五万元。

第七条申报单位应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具有代表性和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能够推动

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第八条申报单位应有建立基地的清晰思路,规划切实可行,且中远期发展目标明确。

第九条申报单位应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发展环境优良,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体

系健全,发展前景良好。

第十条申报单位应有一定的科研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在组建基地时能够投入相应的匹配资金。

第三章 申报基地程序1

第十一条提交材料。

(一)申报单位提交建立基地的申请报告;

(二)可行性报告;

(三)《基地申请表》(见附件);

(四)其它材料。

第十二条审查与推荐。协会秘书处组织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后报理事长办公会; 第十三条批准与协议。理事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后,发出同意组建基地的复函并与申

报基地的单位签定协议;

第十四条经批准的基地由协会颁发基地证书及基地牌匾。

第四章基地管理

第十五条为保证基地规范有序发展,组建基地的单位应建立基地领导小组,负责日

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定期向协会汇报工作情况。

第十六条协会对基地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并对基地的工作进行指导、监

督。

第十七条基地是非法人单位,仅限于科研项目,基地名称不得用于商业行为。

第十八条对不能发挥基地作用,弄虚作假或违反国家法规和协会章程的,协会将根

据有关规定,限期要求基地整改,限期整改不合格的,协会将取消基地资

格,收回证书、牌匾。

第五章附 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办法解释权归中国保健协会。

第三篇: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铁路运输安全设备行政许可工作,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铁路运输安全设备是指铁路道岔及其转辙设备、铁路信号控制软件和控制设备、铁路通信设备、铁路牵引供电设备。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目录由国家铁路局制定、调整并发布。

第三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列入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目录的企业,应当向国家铁路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取得“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证书”(以下简称“认定证书”)。

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名录,由国家铁路局公布。

第二章 条件与程序

第四条 申请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测、检验合格的专业生产设备;

(二)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

(五)无知识产品侵权行为;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五条 申请企业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国家铁路局行政许可申请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三)生产设备、设施及相关计量器具明细表;

(四)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技术职务、技术等级、所学专业和所从事专业等材料;

(五)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有效运转的证明材料;

(六)相关标准、技术条件、设计和工艺等技术材料;

(七)试验、验证、考核、认证等产品试验验证材料;

(八)技术评审(鉴定)证书或审查意见;

(九)无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声明;

(十)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材料。

国家铁路局行政许可申请书采用格式文本,文本格式由国家铁路局规定。

第六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企业可向国家铁路局提出铁路运输安全设备行政许可申请。

第七条 国家铁路局对申请企业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企业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国家铁路局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出具加盖国家铁路局行政许可专用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八条 国家铁路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需要时可组织现场核实、专家评审或检测、检验。

第九条 国家铁路局需要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现场核实的,应指派至少2名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第十条 经审查合格的,国家铁路局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不合格的,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说明理由并送达申请企业。

第十一条 国家铁路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国家铁路局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企业。

检验、检测和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第十二条

国家铁路局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后,应自作出许可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企业颁发、送达认定证书。

第三章 证书管理

第十三条 认定证书应注明企业名称、生产地点、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有效期限为5年,有效期届满,企业要继续生产的,应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国家铁路局提出延期申请。

第十四条 企业名称、生产地址名称等发生变更的,应向国家铁路局申请认定证书变更手续。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国家铁路局、地区铁路监督管理机构对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时被许可企业应配合检查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应按向国家铁路局提交自查报告。第十六条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取得认定证书应具备的条件;

(二)认定证书使用情况。

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应进行整改,并在60日内向国家铁路局提出复查申请。

第十七条 行政许可申请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国家铁路局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企业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铁路局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企业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予以撤销。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铁路局应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被许可企业依法终止的;

(三)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四)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应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第二十条 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铁路局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行政许可证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行政许可的;

(二)超越行政许可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向负责监督检查的行政机关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国家铁路局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对取证条件、申请材料等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铁路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05年4月1日原铁道部公布的《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办法》(铁道部令第15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清远存量违法建设认定和分类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清远市存量违法建设认定和分类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广东省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及我市实际,制定《清远市存量违法建设认定和分类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存量违法建设的处理。存量违法建设是指1990年4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以来至2016年8月1日止,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内违反城乡规划等法律法规的建筑物、构筑物,小产权房除外。

第三条 按照“属地管理、依法依规、分类处理、联防共治”的原则,综合考虑建设时间、土地属性、建设性质、安全状况等因素,采取整改、罚款、没收、拆除等方式,对存量违法建设进行科学认定、分类处理。

第二章 违法建设的认定

第四条 下列情形属于违法建设:

(一)建设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失效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 1 相关经审定的附件、附图上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的建设;

(二)建设单位或个人未取得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未按照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用途进行的临时建设或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届满前未自行拆除的临时建设;

(三)建设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为规避办理施工许可证将工程项目分解施工的建设;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处理办法

第五条 规划区内违法用地、违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由国土、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涉及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设,由河道主管部门、防汛部门负责依法查处。

第六条 针对涉嫌违法建设的不动产,经城市管理部门核查后移交不动产权登记机关暂停办理其产权登记、抵押登记以及其他涉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的申请,待行政处罚(处理)执行完毕后方可解除。

第七条 对不符合规划的违法建设,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区分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和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

第八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建设规划许可情况进行核实,并对违法建设能否采取措施消除影响等提出针对性的规划意见。

违法建设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尚可采取改正措 2 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

(一)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在限期内采取局部拆除等改正措施,能够使建设工程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的;

(二)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开工建设,但已取得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文件,且建设内容符合或采取局部拆除等改正措施后能够符合审查文件要求的。

第九条 对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由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以书面形式责令停止建设;不停止建设的,依法查封施工现场;

(二)以书面形式责令限期改正;对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开工建设的,同时责令其及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对按期改正的,违法建设面积在三百平方米以下,处建设工程造价5%的罚款;违法建设面积在三百平方米以上一千平方米以下的,处建设工程造价7%的罚款;违法建设面积在一千平方米以上的,处建设工程造价9%的罚款;

(四)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采取强制拆除等措施,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自行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清城区、清新区根据省政府授权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本条款的实施。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该认定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

(一)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部分)或者建筑高度且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

(二)违反建筑间距、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建筑退让用地边界等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的;

(三)侵占现状及规划确定的道路、消防通道、广场、公共绿地、河湖水面、地下工程、轨道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或者压占城市管线、永久性测量标志等公共设施、公共场所用地的;

(四)占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用地进行建设的;

(五)擅自在建筑物楼顶、退层平台、住宅底层院内以及配建的停车场地进行建设的;

(六)在已完成规划条件核实的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内擅自新建、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

(七)其他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情形。第十一条 对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由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以书面形式责令停止建设;不停止建设的,依法 4 查封施工现场;

(二)对存在违反城乡规划事实的建筑物、构筑物单体,依法下发限期拆除决定书;

(三)对按期拆除的,不予罚款;对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的罚款;

(四)对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以下的罚款。

不能拆除的情形,是指拆除违法建设可能影响相邻建筑安全、损害无过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或者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

清城区、清新区根据省政府授权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本条款的实施。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违反临时建设规定的行为之一,由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

(二)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清城区、清新区根据省政府授权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实施本条规定。

第十三条 对于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者为规避办理施工许可证将工程项目分解后擅自施工的单位或个人,由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对建设单 5 位或个人处工程合同价款1%以上2%以下罚款;对施工单位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四条 对违法建设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 对妨碍、阻挠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或者威胁、侮辱、殴打行政执法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在违法建设查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秉公 6 执法,依法行政。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假公济私等行为,由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并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及编制应急预案工作。

第十八条 新增违法建设可参照本《办法》进行分类处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年 月 日。

第五篇:《浙江省测绘项目招标投标办法(征求意见稿)》1

浙江省测绘项目招标投标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和对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测绘局(以下称省测绘管理部门)负责对全省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受理投诉,依法查处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具体组织实施省级基础测绘项目的招标工作。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市、县测绘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受理投诉,依法查处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具体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基础测绘项目的招标工作。

第二章 招标

第四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工程预算款在5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包括各类电子地图、网络地图、三维景观地图等)编制制作、海洋测绘、城市地下管线测绘等测绘项目,必须进行招标。

投资人认为需要招标的其他测绘项目也可以进行招标。测绘项目依法应当实行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测绘项目可以不招标:

(一)抢险救灾,或者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而不适宜招标的测绘项目;

(二)采用特定专利或者专有技术而无法达到投标人法定人数要求的测绘项目;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不招标的其他情形。第六条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必须招标的测绘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邀请招标:

(一)测绘项目技术复杂或者有特殊要求,只有少数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

(二)测绘项目采用的新技术或技术规格事先难以确定的;

(三)抢险救灾或者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适宜招标但不适宜公开招标的。

第七条 根据本办法规定,测绘项目不招标或者实行邀请招标的,应当经测绘项目审批部门或者核准部门批准。

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而不适宜招标的测绘项目由省测绘管理部门确认。

第八条 招标人应当按照测绘项目审批部门核准的招标范围和招标方式组织招标。

测绘项目审批部门应当将核准的招标范围和招标方式书面告知同级测绘管理部门。

第九条 测绘项目具备以下条件,方可进行招标:

(一)测绘项目已经批准立项(包括含测绘项目的建设工程测绘项目);

(二)测绘项目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三)按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进行技术方案论证和审批的,已通过论证和审批。

第十条 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具有自行招标能力的招标人委托招标。

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招标测绘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测绘管理部门备案。

基础测绘项目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负责招标的测绘管理部门应当向上一级测绘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测绘项目公开招标的,招标人应当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或者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发布。未在指定媒体发布公告的,视为未公告。测绘项目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招标人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招标测绘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第十二条 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中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

(二)招标测绘项目的内容、规模、实施地点和工期;

(三)对投标人的测绘资质要求;

(四)获取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的时间、地点和收费标准。

第十三条 招标人根据招标测绘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邀请书;

(二)投标人须知;

(三)应当具备的测绘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

(四)合同主要条款;

(五)投标文件格式;

(六)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当提供工程量清单;

(七)技术标准及其他技术要求;

(八)测绘项目涉及保密的,应当具备的保密条件;

(九)设计图纸;

(十)评标标准和方法;

(十一)投标辅助材料。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投标人必须取得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测绘资质。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家投资完成的测绘成果,按规定应当委托质检机构检验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

第十四条 招标文件应当明确规定所有评标因素,以及如何将这些因素量化或者据此进行评估。

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及应当执行的省地方测绘技术标准。

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由省测绘管理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行政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五条 招标人应当在发出招标文件7日前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将招标文件送测绘管理部门备案。测绘管理部门发现招标文件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在7日内告知招标人,由招标人自行改正后重新送备案。

第十六条 招标人根据招标测绘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测绘项目现场,向其介绍工程场地和相关环境的有关情况。潜在投标人依据招标人介绍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决策,由投标人自行负责。

招标人不得单独或者分别组织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

第十七条 因特殊情况确需修改招标文件内容的,招标人应制定补充或更正文件,并在投标文件截止时间5日前通知所有潜在投标人。

对于潜在投标人在阅读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中提出的疑问,招标人可以书面形式或召开投标预备会的方式解答,但需同时将解答以书面方式通知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该解答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三章 投标

第十八条 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测绘项目规定的测绘资质条件和能力。

第十九条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的测绘资质条件和能力均应当满足招标测绘项目规定的要求。以联合体投标的,应当附联合体各方签订的共同投标协议。

第二十条 投标人拟在中标后将中标测绘项目的非主体、非关键性部分分包的,应当在投标书中载明。分包量不得超过测绘项目总工程量的25%。

第四章 评标标准与方法

第二十一条 测绘项目评标标准与方法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在评标时不得另行制定或补充、修改。

第二十二条 招标人在一个测绘项目中,对所有投标人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应当相同。

第二十三条 评标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商务标准,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一)投标人的业绩和资信;

(二)测绘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的简历、业绩;

(三)完成招标测绘项目的人力资源配备、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

(四)采用的技术标准、技术设计方案和技术创新计划;

(五)测绘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管理措施;

(六)对招标测绘项目采取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七)投标报价;

(八)财务管理状况;

(九)组织实施方案及进度安排;

(十)完成招标测绘项目的工期承诺;

(十一)对招标测绘项目的质量和服务承诺。第二十四条 测绘项目评标方法,采用技术标加商务标的综合评标方法。技术标的分值比重一般不低于总分值的50%。评标时先按招标文件确定的评审标准进行技术标的评审,然后进行商务标的评审。商务标评审时应当在去掉投标人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的范围内按招标文件确定的评审标准进行。

第二十五条 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在评标中应当作为参考,但不得作为评标的唯一依据。

商务标评审时设置评标标底的,则评标标底可采用:

(一)招标人组织编制并经审定的标底;

(二)招标人未设标底的,标底在商务标评标时产生,其标底可采用:去掉投标人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后,其他投标人报价的平均值;

(三)招标人标底和去掉投标人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后,其他投标人报价平均值的加权平均值。

第五章 开标、评标和中标

第二十六条 开标人员由主持人、监标人、开标唱标人、记录人组成。

第二十七条 评标工作由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测绘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专家(不含招标人代表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第二十八条 评标专家应当从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中的测绘项目评标专家中随机抽取。特殊测绘招标项目经有关测绘管理部门核准后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评标专家。

测绘管理部门应当指派工作人员到评标现场监督。第二十九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

(一)系投标人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近亲属的;

(二)系项目审批部门或者负有行政监督责任的测绘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三)与投标人有经济或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回避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评标委员会独立评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十一条 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废标:

(一)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报价或者在设有标底的情况下,明显低于标底,投标人又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证明其投标报价不低于其成本的;

(二)投标文件未能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的;

(三)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废标条件的。第三十二条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

第三十三条 依法必须招标的测绘项目,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之前,应当将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在交易场所和发布招标公告的媒体上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日。公示期间,投标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招标人提出异议或者向有关测绘管理部门申请核查。

有关测绘管理部门经核查后发现招标投标过程中确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且影响评标结果公正性的,应当责令招标人重新评标或者招标。

第三十四条 招标人应当在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并向相应的测绘管理部门报送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三十五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在测绘项目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人的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书面合同,中标人提交履约保函。

测绘项目的成果属于国家秘密的,招标人与中标人应当签订测绘成果保密协议。

第三十六条 招标人应当在签订合同之日起15日内将合同报同级测绘管理部门备案。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的,测绘管理部门应当将备案情况及时告知同级财政部门。

第三十七条 中标人和招标人签订书面合同后,在测绘项目实施前,应当按规定到相应测绘管理部门办理测绘项目备案手续,交纳测绘基础设施使用费。

第六章 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八条 测绘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

测绘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检查投标单位的测绘资质、测绘质量保证体系、测绘项目执行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情况;

(二)监督招标投标各方执行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招标投标活动中的投诉或举报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和测绘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检查、稽察、现场监督等方式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测绘管理部门举报。测绘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将处理情况告知举报人,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四十条 监督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当在5日内视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一)不符合投诉处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将不予受理的理由书面告知投诉人;

(二)对符合投诉处理条件,但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投诉,书面告知投诉人向其他行政监督部门提出投诉;对于符合投诉处理条件并决定受理的,收到投诉书之日即为正式受理,并在2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四十一条 测绘管理部门应当对全省范围内的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进行信用记录。

测绘项目中标人不按照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履行义务或测绘成果存在质量问题,情节严重的;评标专家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审,不遵守职业道德向他人透露评标内容,影响其他评标专家公正评标的,测绘管理部门应当将其行为载入信用档案,予以公示,依法取消其参加测绘项目的投标资格或者评标资格。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成果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成果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