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SE风险管理讲稿
HSE风险管理讲稿
2007-12-07
一、HSE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1.概念: 1.风险——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2.危害——可能引起的损害,包括引起疾病和外伤、造成财产、工厂、产品条件或环境破坏,导致生产损失或增加负担。3.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可以是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也可能是其中存在的某一部分。4.事故隐患——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对人和无的潜在危害。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5.危害评价——依据现有的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作出判断的过程。6.风险管理—— 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危害尤其是重大危害因素制定风险削减措施,编制应急反应计划,以实现对风险及其影响的管理。
风险管理充分体现了对事故危害及影响以预防为主、突出控制和削减风险的管理思想 2.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 w 在实际工作中,安全工作人员一般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视
为同样的工作。其实,两者间关系虽然密切,但也有区别,主要体现在: w(1)风险管理的内容较安全管理广泛。风险管理不仅包括预测和预防事故、灾害的发生,人机系统的管理等这些安全管理所包含的内容,而且还延伸到了保险、投资,甚至政治风险领域。w(2)安全管理强调的是减少事故,甚至消除事故,是将安全生产与人机工程相结合,给劳动者以最佳工作环境。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经济损失。由于两者的着重点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控制方法的差异。w 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对传统安全管理体制的冲击,促进了现代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它对现有安全技术的成效做出评判并提示新的安全对策,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w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相比,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还表现于:确立了系统安全的观点;开发了事故预测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说,风险管理是一种创新,但它毕竟是从传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安全管理的宝贵经验和从过去事故中汲取的教训对于安全风险管理依然是十分重要的。3.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的程序为4个阶段。(1)风险的识别(2)风险的衡量(3)风险管理对策的选择(4)执行与评估
二、HSE风险管理的意义(1)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为保
护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2)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降低钻井作业的HSE风险。(3)减少钻井作业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4)提高钻井行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的风险管理水平。(5)增强钻井队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我国钻井企业进入国际市场。HSE风险识别和评估 第一节 钻井作业HSE危害和影响的确定
一、钻井作业HSE风险特征 1.严重性:2.差异性:3.多样性:4.时间性:5.隐蔽性: 6.变化性: 1.严重性 因人为操作或工艺措施不当以及设备处于不安全运行状态等诸多因素所导致的事故造成的危害极大,如井控失效可能造成井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产生的后果甚至是灾难性的。2.差异性 根据钻井工艺的特点,钻井作业大致分为钻前,钻进和完井施工活动几个阶段。不同施工阶段以及采用不同的钻井工艺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影响不同,存在的危害和风险因素不同。此外,因钻井作业场所的流动性,不同地域(如海上和陆地钻井)的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其危害和风险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3.多样性 钻井活动中不仅存在常规的着火、爆炸、电击、运输事故、有害材料
化学试剂、工作环境(如滑倒、堕落、噪声、振动)等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因素外,还存在设备伤害(如水压和气压、旋转机械)、污水和钻井泥浆以及硫化氢等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其危害是多种多样的。
4.时间性 钻井活动中造成的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有的是突发性的,影响时间较短暂,而有的影响时间较长(如噪声危害贯穿整个钻井活动过程中),而有的影响则可能是永久性的(如钻井中井漏造成的对地下水源的危害)。
5.隐蔽性 钻井安全事故的发生受人为因素、设备状况因素、施工作业措施因素以及外界等因素影响,并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较强的隐蔽性。其危害和影响的发生及程度有时难以预料。6.变化性 钻井作业中的风险具有多变性,往往会因措施或处理不当,可能会由一般事故升级为严重事故甚至恶性事故。如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漏,若同时存在高压层,处理井漏措施不当,就可能因井漏液柱压力降低而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事故,从而由一般事故演变成严重或恶性事故。
二、钻井作业HSE风险分类 1.根据危害和事故因素、方式及类别 ①按直接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因素; ②按事故类别及伤害方式:如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等16类;
③按职业病:如毒物、噪声与振动、爆炸等7类; ④按环境影响因素: 2.根据危害程度划分:
(1)根据钻井作业中对人、财、环境和声誉影响的后果可分为6级
人员伤亡情况:0级—无伤害;1级—轻微伤害;2级—较轻伤害;3级—重大伤害;4级—人员死亡;5级—多人死亡。
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0级—无;1级—轻微;2级—较轻;3级—局部;4级—重大;5级—巨大。声誉受损:0级—无;1级—轻微;2级—有限;3级—相当大;4级—国内;5及—国际。(2)根据钻井活动中严重事故危险顶级事件和后果可分为“不可接受”、“可接受程度低”和“低风险”三级
3.根据钻井施工阶段划分: ① 钻井前期工作产生的风险:即开钻前的准备活动中,如平整井场造成对井场周围植被的破坏,钻井设备运输以及安装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等。②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即开始钻进至完钻整个钻井作业中产生的HSE风险,如钻井作业中产生的各种井下事故,泥浆及作业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风险等。
③ 钻井施工结束后产生的风险:如完井后未进行处理的废浆、钻屑及废弃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4.根据钻井工艺环节来划分: ① 钻进作业中的风险;② 起下钻作业中的风险③ 下套管固井作业中的风险; ④ 测井作业中的风险;⑤ 完井、试油作业中的风险等。5.根据钻井作业中危害对象来划分: ① 设备风险:如设备故障导致的危害; ② 人员伤亡风险:如因各种事故或操作不当造成对人员的伤亡; ③ 人员健康危害风险:如钻井作业流体对人员皮肤的危害,钻机噪声对人员听力的损害,有毒气体对人员健康的危害; ④ 钻井作业中“三废”对环境的危害风险:如柴油机排出的废气以及钻井作业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渣,对井场周围环境的污染。
三、钻井作业中HSE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往往与许多因素的关。通常可采用关联图,根据物料的性质、作业环境,按工艺环节、单元装置设备及场所,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及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危险源和危险点。通过进行对钻井作业项目的全过程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可采用划分危险区等级、危险点源分级挂牌及危害程度分级挂图等方法,也可通过个案分析,对识别出的显在和潜在的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因素进行控制(HSE关键任务)。
四、钻井及相关作业的主要风险 钻井作业过程中,不仅存在普通共性风险,也存在特定和相关承包方 的技术服务作业风险,产生的HSE风险会影响整个全局。因此,在进行风险识别时,不但要识别出共同和特定风险,也要识别出相关作业风险。四.共同和特定作业风险(1)井喷及井喷失控可能造成地层碳氢化合物的逸出;(2)火灾及爆炸:地层碳氢化合物的逸出,特别是轻质油、硫化氢等可燃(剧毒)气体逸出、汽油及柴油、润滑油、机油等泄漏造成火灾爆炸危险事故;(3)营房火灾;(4)电气火灾;(5)现场易燃纤维或其它物品着火;(6)高空作业人员坠落;(7)高空物品坠落(如大钩、游动滑车、天车、井架及井架附件、二层台附件);(8)起吊重物坠落;(9)人员施工操作(如操作大钳)过程中造成物体打击危险;(10)机械伤害;(11)触电伤害;(12)食物中毒;(13)化学品中毒;(14)硫化氢中毒(15)躁声伤害;(16)交通事故;(17)恶劣天气或自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危险,如山洪、地震、雷击等;(18)环境污染:包括修建道路、井场对植被的破坏、作业及生活污水及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19)海上钻井的风险:如海浪、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危害、平台倾斜/倒塌、撞船、迷航;(20)社会环境带来的风险:如不法分子侵袭、战争、骚乱等。2.相关作业风险(1)测井作业风险:放射性伤害、、测井仪器落井危险;(2)录井作业风险:使用的天然气样标瓶泄漏、野蛮装卸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使用强酸性物质可能造成人员皮肤腐蚀或烧伤危险等;
(3)固井作业风险:高压管汇泄漏可能造成人员伤忘、严重窜槽、未封住高压油气水层发生井喷危险;(4)试油作业风险:管线爆裂、接头泄漏、井口采油树刺漏、压爆等、射孔弹误发伤人危险;(6)相关作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对环境的污染。2.井喷失控的危害和影响 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中性质最严重的灾难性事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是巨大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 2)使钻井事故复杂化,处理难度增加; 3)井喷失控极易引起火灾,影响井场周围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 4)喷出的油、气、水及有害物质(如H2S)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及人员健康和安全; 5)伤害油气层,破坏地下油气资源; 6)井喷着火,造成机毁人忘和油气井报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7)涉及面广,在国际、国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全球性钻井作业识别出的主要危害
以下是IADC(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在北海地区识别出的主要危害及其它国际区域的特殊的健康和环境问题。1)储层中的烃类(从储藏处喷出);2)浅层气(逸出);3)泥浆体系中的烃类气体(着火或爆炸);4)测井过程中的烃类(着火或爆炸)5)化学处理剂形成的烃类、有毒物和腐蚀性物质(环境影响);7)纤维物质(着火); 8)易爆物(爆炸); 9)高空重物(坠落);10)拉紧的物体(脱扣或结构损坏); 11)直升机运输(失事);12)海上运输(牵引事故,碰撞或失稳)13)陆路运输(撞车);14)恶劣天气(风、浪、闪电);15)污水和钻井泥浆;16)疾病(井队和当地居民的传染)。第二节
钻井作业HSE风险评估
一、钻井队“三危”因素
1、危险部位
2、危险作业
3、危险行为 1.钻井作业场所的危险部位 井场危险区的划分: 危险区的划分依据是根据空气中可燃气体蒸汽浓度,按照API标准对井场进行危险区的划分,Ⅰ和Ⅱ类区包括: 井口区、泥浆灌(池)区、振动筛区、除泥器区、脱气器区、敞开的油池、分流器管线泄流口。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区别: • 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1.危险因素 可能对人造成伤亡或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2.有害因素 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有害因素。1.危害辨识的任务 是否存在危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如何发生伤害的后
果如何? 危害辩识的两个关键任务: ①找出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②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环境影响因素分类(按污染物的形态分类
1.大气污染 2.水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噪声污染 5.辐射污染 1)危险源的分类 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类 • 第一类危险源 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
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3)能量载体;(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5)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等;(6)危险物质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可能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的内容: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 1.人为失误(包括决策失误,人机学和过负荷);2.物的故障(材料缺陷、设备故障);3.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噪声、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3)危害辨识的方法
I` 直观经验法: 1.对照、经验法 2.类比方法
II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事件树(ETA)2.事故树(FTA)(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4)事故树分析(FTA)
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
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一。事故树分析的几个阶段 1.选择合理的顶上事件2.资料收集准备 3.建造故障树4.简化或者模块化 5.定性分析6.定量分析 ★
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概述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定义及目标(1)基本概念 应急: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计划):是针对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是事故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识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应急人员及装备、救援行动等预防做的安排。辨识与评价的对象: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程度。应急人员及装备:机构职责,人员安排,技术,设备设施,应急物质等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原则和任务 基本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其中预防工作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事故应急救援又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靠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的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损失。事故救援任务:1.立即抢救受害人员2.迅速控制危险源3.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4.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5.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应急预案分级、分类、基本要素 ★“两书一表”概述 “两书一表”是指《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和《HSE检查表》。HSE作业指导书重点解决HSE管理体系在基层落实的“人、机”管理问题; HSE作业计划书重点解决HSE管理体系的在基层落实时的“环”(环境变化)适应问题; HSE检查表则是根据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的要求规范现场HSE检查,使HSE管理体系在基层得到落实。《HSE作业指导书》— 二级单位组织编写 ; 《HSE作业计划书》— 项目部组织编写; 《HSE现场检查表》—
基层组织开发 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编写《HSE作业指导书》和《HSE作业计划书》是实施HSE体系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基层组织运行HSE体系的具体体现,是预防事故 的有效措施。强调: 1.突出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 2.常见和显见的风险在指导书中描述 3.项目变化或有新风险时在计划书中补充4.指导书特点:普遍性、长期性、纲领性 5.计划书的特点:项目性、阶段性、详实性 1.《HSE作业指导书》与《HSE作业计划书》的关系 《HSE作业指导书》和《HSE作业计划书》同属于HSE体系中的作业文件层次。《HSE作业指导书》定义—— 根据工作范围,综合基层组织常见和常规作业的管理规定和岗位操作规程,编写出作业指导书。性。《HSE作业指导书》——为了集中人力和精力,提高编写质量,一个二级单位的同类基层组织应共同开发一套《HSE作业指导书》,来指导本单位作业。《HSE作业计划书》定义——《HSE作业计划书》是在《HSE作业指导书》控制和削减常规风险的文件要求基础上,进一步评估现场具体的施工人员、机具、环境和HSE法规标准,通过补充、变更和细化有关控制、削减风险的关键措施内容,制定的更切合实际、更具个性化和约束力的供“现场”操作的 HSE作业文件。HSE作业计划书编制立足于风险评估.1《HSE作业计划书》的特点: ①.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可实施性”和“计划性”的原则。②.不同的作业项目内容不同。
③.内容具体详细,操作性强。两者区别——《HSE作业指导书》重点解决HSE管理体系在基层落实的“人、机”管理问题; 《HSE作业计划书》重点解决HSE管理体系的在基层落实时的“环”(环境变化)适应问题; 《HSE检查表则》是根据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的要求规范现场HSE检查,使HSE管理体系在基层得到落实。2.《HSE作业指导书》的特点: ①.体现HSE管理中“共同性”、“普遍性”、“通用性”和“指导性”原则。②.实用的时间长、范围广,内容相对固定或“静态”不变。③.适用于本公司大多数(某专业)作业队施工中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实施的指导。④.内容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随项目改变 附:文件评审、发布与实施 作业指导书、计划书经组织评审后由二级单位的最高管理者(或最高管理者代表)签署发布。作业指导书、计划书覆盖了基层组织开展的各项作业活动,在应用中互相支持、互为补充,是基层组织实施作业和对岗位操作的普遍性HSE指导原则。1.(4.5.1)危害识别 2.(4.5.2)风险评价 3.(4.5.3)风险控制
第二篇:浅谈钻井工程HSE风险管理
浅谈钻井工程HSE风险管理
摘要:论文介绍了HSE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阐述了钻井工程HSE风险管理的特性,分析了钻井工程HSE风险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钻井工程HSE风险管理问题建议
钻井工程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系统工程。在其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危险因素,一个很小的差错就可能导致人员、设备、环境受到伤害,这决定了钻井是石油工程各个部门中的一个相对高危的行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指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是一种规范的、系统的、文件化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突出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标准体系。而风险管理是HSE管理的核心,识别作业中的风险并确定风险等级,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加以控制。HSE风险管理
HSE风险管理是对可能存在的HSE风险进行危害识别、评价,并采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来分析影响结果并提出相关的处理方法,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方案,从而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其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包括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HSE风险管理就是相关人员依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得到的结论,制订风险管理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钻井工程HSE风险特性
钻井工程HSE风险分布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其风险具有以下特性。
2.1 客观性与必然性
钻井工程HSE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包括自然界可能遭遇的暴雨、台风、火山、地震、泥石流等,也可能来自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技术或管理系统的本身,以及战争等其他一些重大的意外事故。钻井工程HSE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只有随着人们对HSE风险的长期观察,对HSE风险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才能为科学管理钻井工程项目HSE风险创造条件。
2.2 不确定性与可变性
HSE风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而且也是不断变化的。但人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对钻井工程项目发生HSE风险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做出分析和预测。
2.3 多样性与隐蔽性
钻井活动中不仅存在常规的爆炸、着火、电击、有害材料、运输事故、化学试剂、工作环境等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因素,也存在着设备损坏、污水和钻井液等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其危害是多种多样的。同时,这些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造成的结果和危害程
度难以预料。钻井工程HSE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
3.1 HSE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任何一个管理体系都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这是保证体系运行质量的基础。目前,钻井工程HSE管理体系的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缺陷,包括:内部审核的效果未完全体现;制定纠正措施和进行验证关闭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现场检查的方式陈旧;安全检查表内容对各层次的适应性需要改进。
3.2 科学、动态、预防型风险管理模式未建立
风险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风险识别工作没有突出实际情况进行专项风险识别和风险提示的内容;风险评价工作也未结合实际,不能实现在科学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对风险的分级别管理;未建立动态、实时的风险管理模式,导致预警风险评价的结果没有发挥预警、预控功能,且缺乏时效性,不利于及时报警和采取预先控制对策。
3.3 领导与员工意识不强
不管多完善的管理体系,一旦领导和员工认识不到位就不能发挥作用。目前一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HSE风险管理,特别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造成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同时,员工安全生产素质和意识大都不高,对HSE风险更是没有认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变能力,又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落实制度,造成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贫乏和安全意识降低。钻井工程HSE风险管理改进措施
4.1 落实HSE管理制度
要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很好地解决现场施工中人、机、环境的匹配问题,就必须落实各项HSE管理制度。首先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责任目标管理,建立安全生产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其次要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监督检查到位,健全HSE管理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的保障作用。最后要加强领导,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并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4.2 建立科学的HSE风险管理模式
提高HSE风险管理的科学、适用性,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风险、隐患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各类隐患;必须要加强风险识别工作,要对钻井工程HSE风险进行岗位系统化的查找、评价与系统识别工作,并建立起配套的风险数据库系统,并遵循HSE体系持续改进的精神,将结合现场反应情况,持续不断的改进数据库内容,以最贴切于现场作业环境为最终目标。同时,要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钻井工程HSE风险的级别,实现分
级别管理,并通过建立动态、实时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体系的预警、预控功能。
4.3 提高领导与员工的HSE意识和理念
意识和理念转变为我要安全
HSE风险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是人,因此提升人的意识和能力的HSE风险教育对策在HSE风险管理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要从根本上进行HSE风险管理的改变,还是要着重提高HSE风险管理的意识和理念。同时,加强对员工的HSE风险教育与培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系统的进行,提高员工对钻井工程HSE风险和防范措施的熟悉程度,从而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国家财产。
4.4 提高领导与员工的HSE措施的执行力
随着安全生产条件硬件的改善,钻井工程可以全面实现风险管理,大大提升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水平。但HSE风险管理工作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钻井工程HSE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志强,田思涛.海外钻井HSE风险管理探讨.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5):58-59.[2]李建平,卢采田.钻探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部探矿工程2009(5):202-203.[3]李敏.钻井HSE管理体系优化技术研究.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6):47-48.[4]郝彦斌.苏丹GW105钻井队HSE管理工作的启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S):124-125.[5]张磊,程娣,刘德军,王卫东.现场HSE管理工具在长城钻井队的应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S):39-40.
第三篇:学习HSE风险管理心得
学习HSE风险管理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油田公司近期举办的“HSE管理监督取证”培训班的学习,特别是听了于老师言简意赅、通俗易通贯穿工作实际的授课,提升了我对HSE管理的理解,对我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作用,现对我此次学习做以下心得体会:
1、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管理岗位人员,深知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特别是岗位危害的控制。在日常工作中一般危害是存在的疏漏或习惯性不规范行为,它涉及的面比重大危害要广,而且它贯穿与整个工作过程中。一般危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会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但是忽略一般危害不加以管理和改进,多个一般危害累加的后果就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一般危害的管理应该是实时、动态、不间断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危害、隐患从源头消灭,确保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2、员工是重要的参与者。中国石油HSE管理原则中明确规定,“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风险识别与评价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全员参与,因为他们是生产一线的直接操作者,是最有发言权的,把生产现场的建议拿上来,有机地融入风险识别与评价之中,并加以科学论证,就使得我们的评价更加具有时效性。员工通过参与对生产过程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能更好的使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危险因素的存在,同时根据评价找出了消减风险的措施和对策,减少和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改善了人们工作环境的安全系数。
3、风险评价的途径。各岗位危害识别之后,评价小组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已识别出的风险危害,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方法,从其发生的可能性及结果严重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分别对作业的重大危害、一般危害进行风险评价。评价任何危害都必须遵循客观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就公共场所而言,发生火灾、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应重点对这些事件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因此,要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危害资料加以分析,通过风险概率和数据统计来评价风险发生的频次和损失程度,并将计算结果与提供的判别准则对比,评价风险程度,确定不可接受风险类别,根据其评价结果,确定各个风险在整个工作中的风险等级,为考虑风险控制先后和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找出各风险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评估风险损失,并且制定适应的风险应对控制措施,这样在下一步的风险消减管理中只需消除一个风险因素就可避免多种风险。评价过程应充分征询相关人员的意见、经验,综合而得出结论,尽可能确保结论的可参考性。
4、风险监控。风险管理是一个系列化的动态过程,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变更风险应对的措施。生产过程或活动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其危害和风险重新进行识别与评价,更新相应的识别与评价材料,做到持续改进,确保风险管理的实效。
通过切实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价及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只有这样,有效地杜绝重大事故发生,遏制一般事故的出现,确保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第四篇:石油工程HSE风险管理
第一章
1.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目的2.什么叫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是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构成的系统
3.如何建立HSE管理体系
4.如何开发
1.HSE管理手册的开发2.程序文件的开发3.作业文件的开发4.记录
第二章
安全: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则是“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对于一个企业,经过风险评价,确定了不可接受风险,那么
就要采取措施将不可接受风险降至可允许的程度,使得人们免遭不可接受风险的伤害
危险:作为安全的对立面,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风险:风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事故是指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事件是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情况
隐患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
行为(一些行为)或一种状态(一些状态)或二者的结合事故遭遇倾向论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3E原则
1.工程技术2.教育3.强制
第三章
危险源的分类: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如何区分: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发生事故的本质.根源)
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常见的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
(1)人为失误(2)物的故障(3)系统运行的环境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厂址2.总平面布臵3.道路运输4.建筑物5.生产工艺6.生产设备装臵7.作业环境8.安全管理措施9.危险源的性质 压裂(酸化)过程的风险识别(井下作业风险识别)
压裂(酸化)施工时多工种.多工序.高压状态下的大型油(气)井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因素.其主要危害和影响如下:
1.车辆伤害2.其他爆炸3.灼烫.中毒4.起重伤害5.高处坠落6.物体打击
7.火灾.中毒窒息8.环境危害9.低温10.辐射11.粉尘12.噪声13.社会环境影响
14.其他风险
采输作业风险及识别
油气采输作业过程中最重要的危险是火灾爆炸,火灾爆炸可能发生在每一格尤其可能泄露的区域;其次的危险是压力容器的物理爆炸;一般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人员的高处坠落.人员触电.人员灼伤.机械伤害.高空落物伤人等。
1.火灾爆炸2.容器爆炸及其他爆炸3.灼伤4.机械伤害5.起重伤害6.高空坠落
7.触电8.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9.中毒10.噪声11.环境污染
第四章
风险矩阵评价法事故树分析(画事故树.计算)事件树分析
第五章
一开作业风险控制措施二开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起钻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井喷的预防措施
1.2.3.4.5.6.井队要向全队职工进行工程.地质.钻井液和井控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交底 落实溢流早期显示观察岗位和关井程序操作岗位,坚持警队干部24h值班制度 所有井控设备.专用工具.消防设备.电气系统应配齐并处于正常状态 井队必须严格执行钻井设计,钻井液密度及其他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是否有足够的中钻井液和加重剂储备 进行班组防喷演习各钻井班应在2min内完成任意钻井作业状态下的关井程序,控制好井口 钻油气层上部50~100m时,根据预告的底层压力,及时调整好钻井液密度和性能用钻开油气层的钻井液循环一周,对上部裸眼地层进
行承压能力试验。打开防喷器试压到额定工作压力的70%;截流管汇.闸板防喷器及以下部件试压到闸板防喷器的额定工作压力 钻井作业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如何防止水污染)
1.2.3.4.5.6.钻进中遇有浅层淡水或含水带,下套管时应注水泥封固。防止地下水层被地层其他流体及钻井液污染 井场周围应与毗邻的农田隔开,不让井场内的污水.污油.钻井液等流入田间或进入溪流,以防场外表层淡水源被污染 采用气冲洗钻台.钻具,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量。若用水冲洗钻台.钻具,清洗设备的废水已被油品.钻井液污染,不得直接排出井场,应引入污水储存池,经净化处理后,可再供冲洗钻台或配制钻井液用 动力设备.水刹车等冷却水,要循环使用,节约用水。不能循环使用的,要避免被油品或钻井液污染 不得用渗井排放有毒污水,以免污染浅层地下水 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对排出的废水必须进行达标排放处理
第六章
燃烧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2)助燃物(3)着火源
2.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或助燃气体)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和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点: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常用的灭火器材:水.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普通干粉灭火剂.多用途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原理:1.对燃烧的抑制作用。燃烧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燃烧火焰在火焰高温下吸收活化能而被活化,产生的量的活性基团,但在氧的作用下又被氧化成为不活性物。干粉灭火剂借助粉粒的作用,可以消耗火焰中活泼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当大量的粉粒以雾状形式喷向火焰时,可以大量地吸收火焰中的活性基团,使其数量急剧减少,并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从而使火焰熄灭2.喷出的干粉形成雾状,将火焰包围,可以减少火焰的热辐射,干粉遇到高温会发生分解或放出结晶水,水能起到冷却作用,分解产生的气体,可以使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这些也都利于灭火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作爆炸极限
硫化氢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2.腐蚀性危害
3.腐蚀产物的危害-硫化亚铁自燃4.对工作液的破坏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9条)
第八章
编制HSE两书一表的目的和意义
HSE风险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风险削减措施和应急措施的重点是落实。为了使HSE管理体系识别风险和控制危害落实到工作岗位,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两书一表,是有效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也是基层组织运行HSE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
HSE两书一表立足于HSE风险管理理论和安全.环保责任制,通过动态.静态风险控制,从人机环三方面,做到了HSE责任一岗一责制,使HSE管理文件有文件化进一步落实到员工的具体化,促进了HSE管理的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全过程风险控制措施到位
HSE作业指导书和HSE作业计划书的关系
HSE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一般不随项目变化而变化,是同类作业中相对固定的作业要求,是相对静态的。HSE作业计划书是在HSE作业指导书控制和削减常规共同风险作业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作业项目环境的变化和特殊性,进一步识别和评估风险。通过补充,变更,细化有关控制和削减风险的关键措施,制定更切合实际,更具个性化和约束力的功现场操作的HSE作业文件。HSE作业计划书是HSE作业指导书的支持性文件,其属性为相对动态
HSE作业计划书的内容
1.组织概况2.项目的HSE承诺.方针.目标3.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情况4.项目概况5.项目作业风险.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6.HSE关键任务的分配7.项目风险削减与控制措施8.项目HSE资源配臵9.HSE培训10.应急计划11.现场HSE监督12.审核和评审13.主要附件
HSE现场检查表的特点1.全面性2.直观性3.广泛性
第九章
应急指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应急响应之为控制和减轻事故应急状态和后果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事故紧急援救工作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
应急预案的核心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是一个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四级文件
应急训练的基本类容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及自选科目训练等
演习又可分为单项演习.联合演习.综合演习
第五篇:HSE管理
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经验提高HSE管理水平摘要:石油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更加安全、健康、环保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各大石油公司都十分重视开展HSE管理工作,可以预见,HSE管理体系将是今后我国乃至全世界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国外石油公司SHE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提出了改进中国企业HSE管理体系的建议。主要可以采取一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健全机构,建立和完善HSE管理体系;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HSE文化氛围;加强培训,建设高水平的HSE管理队伍;开展风险评估,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强化考核,保证HSE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HSE 管理体系 国外石油公司 风险管理
一、HSE管理体系的内涵
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是近几年出现的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通行的管理体系,是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1]HSE 是它集各国同行管理经验之大成,体现当今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大城市环境下的规范运作,突出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实现现代管理,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准行证。HSE是在事前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其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事故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和控制手段防止其发生,尽最大努力减少可能发生的人员伤害、生产事故、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
二、国外石油公司HSE先进管理经验介绍
(一)壳牌石油公司经验介绍
1、壳牌HSE管理体系的承诺和方针
壳牌的HSE承诺和方针是:①关注作业安全、关注与作业直接相关人员和作业外人员的安全;②制定相应的健康、环境、安全标准;③寻求HSE绩效的持续改进;④承诺不在世界自然遗产处进行油气勘探开采。
2、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壳牌公司HSE 管理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要始于项目运作的初始阶段,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开展适当的危害及其影响管理分析,通过流程细化,设置风险屏障和控制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见图一)
图一 风险管理流程图
3、壳牌HSE文化
壳牌提出了“文化阶梯”(Culture Ladder)的概念,将HSE管理变成一种企业文化,体现人的行为和作用在HSE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要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入手,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从而形成一种把HSE 管理文件落实到程序上,把对HSE的认识和理解牢记在头脑中,使HSE 真正成为一种信念、一种企业文化的全新HSE 管理理念。[2]
(二)埃克森美孚公司经验介绍
埃克森美孚公司所采取的HSE管理体系是整体运作管理体系(OIMS),成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采用OIMS以后,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事故发生率锐减。OIMS的4项指导原则是安全原则、健康原则、环保原则和产品安全原则,该体系使用“事故时间损耗率”这一指标来评估员工的安全生产,考察的对象是员工因工作导致的疾病和工伤所耽误的工时,评估的基准是20万个工时,相当于100名员工每周工作40小时、持续工作一年。2000年以来,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事故时间损耗率平均每年下降22%左右,可见该指标在事故管理和控制方面是非常科学和有效的。[3]埃克森美孚公司还有一套适用于紧急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该系统更注重于在社会震荡等不可抗拒事件发生时,在恶劣环境下保护企业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三)康菲石油公司经验介绍
康菲公司为施行HSE管理,制订了《健康、安全和环保管理体系政策和程序》,作为最高标准,从最高领导到普通员工全部严格贯彻执行,在每个层面上都进行持续的安全意识灌输和强化。安全环境创优计划是康菲公司HSE管理体系的一大特色。康菲公司的HSE体系强调把对所有项目、产品和施工的安全和环保问题终生负责的理念融入到HSE管理中,通过实施安全环境创优计划来进一步确保HSE管理体系的实施,确保HSE行为的不断优化和HSE业绩的持续
提升。并且,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和承诺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安全环境创优计划中的每个要素都建立在这种承诺的基础之上。计划采取阶梯进步式,只有满足了某要素的要求后,才能进入更高一级,通过控制每一级要素的完成质量来实现HSE表现的不断优化。
三、借鉴国内外经验,提高HSE管理水平
(一)健全机构,建立和完善HSE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HSE管理体系需要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并不断结合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情况,努力摸索本企业开展HSE管理体系的方法,适时改进HSE行动。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及分阶段、详细的实施方案,健全HSE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一支专职、有HSE业务能力的工作队伍,并赋予充分的权利,保证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如设立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审计管理部门,沟通、宣传、推广部门,网络信息部门等。
(二)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HSE文化氛围
首先,要加大体系宣传教育力度,转变职工思想观念。HSE重在“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因此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HSE意识,促进广大员工积极投入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第二,要突出领导示范作用,努力营造HSE文化氛。结合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全体领导带头实施,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可重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岗位责任知识竞赛”和“操作规程献计献策”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倡导安全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引起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促进员工HSE意识的提高,营造良好的HSE管理氛围。
(三)加强培训,建设高水平的HSE管理队伍
企业要高度重视HSE培训工作,首先,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分专业、岗位和工种的培训教材,进一步提高HSE培训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注重模拟练习和实战操作。其次,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统一培训标准,落实培训时间,给培训以制度保证。第三,要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有重点地抓好各级领导干部、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体系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HSE管理领导能力,丰富各级技术管理人员的HSE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强化一线操作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及故障处理和应急突变能力。
(四)开展风险评估,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通过预防达到“零事故”,这是 HSE管理体系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一些事故。[4]所以,要未雨绸缪,做好事故风险评估工作和风险削减措施,进行事前控制,一旦发生事故,要确保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首先针对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生产运行、检修施工、工艺设备变更、报废处置等环节,深入细致开展全过程的风险识别评估,完善相应的岗位事故应急预案,对缺少的应急预案进行增补;其次是组织职工对事故预案进行学习,让职工掌握突发事故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再次是组织职工进行现场模拟演习,提高职工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做到熟练操作。
(五)强化考核,保证HSE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首先,要健全HSE考核指标,并统一纳入领导业绩考核指标和专业管理考核指标体系。HSE考核指标除了包括事故指标外,重点要确定易量化,易分解、能实现且有一定挑战性的过程指标,同时必须明确各个部门、各级人员在HSE管理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如工程管理部门除了考虑工程质量事故,还应该确定承包方资质健全率指标、现场作业不安全行为控制指标等。其次,要定期评估指标完成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可以了解公司HSE管理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及欠缺之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HSE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及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孔晓东,石化企业建立HSE体系需抓好的几项工作,安徽科技,2004(9):48
[2] 辛恬,壳牌公司HSE管理经验分享,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6):9-11
[3] 赵旭.董立,借鉴篇-跨国公司HSE管理体系完整丰富,中国石油和化工
[4] 路芳银,如何做好HSE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8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