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

时间:2019-05-14 20:2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

第一篇: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

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

昨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对新形势下更好发扬五项原则的六点看法。习近平宣布,为表彰和鼓励更多人士和团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京华时报记者陈荞综合新华社

□历史地位

体现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印缅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方认为,总结国际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印方认为,如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所有国家相互关系中获得认可,那么世界就几乎不会有任何冲突和战争。缅方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一切国家都是适当的指导原则。

□要义精髓

国家主权一律平等

习近平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主权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国家垄断国际事务。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壮大了反帝反殖力量,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瓦解。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方式都没有处理好国与国关系,反而带来了矛盾、激化了局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

□中国态度

不认同国强必霸论

习近平说,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

中国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支持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再强大也永远不称霸。

为表彰和鼓励更多人士和团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愿宣布,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六点看法

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绝对安全

习近平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仍很突出,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不少国家的民众特别是儿童依然生活在战火硝烟之中,不少发展中国家人民依然承受着饥寒的煎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美好世界,习近平提出6点看法。

坚持主权平等

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根本标志,也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和可靠保证。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些都是硬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出于一己之利和一己之见,采取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

坚持共同安全

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责任。我们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对待国家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热衷于使用武力,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道义贫乏、理念苍白的表现。只有基于道义、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础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

坚持共同发展

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水涨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满,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应该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我们要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开放的区域合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反对任何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意图和做法。

坚持合作共赢

“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合作共赢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领域。

我们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要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坚持包容互鉴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7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坚持公平正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还远远没有实现。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国际社会中,法律应该是共同的准绳,没有只适用他人、不适用自己的法律,也没有只适用自己、不适用他人的法律。适用法律不能有双重标准。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国都应该依法行使权利,反对歪曲国际法,反对以“法治”之名行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和平稳定之实。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体现各方关切和诉求,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专家解读

主席讲话

体现崛起中的大国形象

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介绍,虽然过去60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以及大量诉诸暴力、武力解决冲突的现象,当今世界也仍然存在不公正的经济政治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的意义是非常多的,过去的60年,整个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这个原则的核心内涵仍然有生命力,仍然可以说是主导国家和国家关系的主要原则。”孙士海说,这些年我国的实力也不断上升,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周边国家也引起了一些猜疑,习主席的讲话,“表明我们的立场没有变,我们还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崛起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体现,也有利于周边其他国家增强对中国的信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介绍,最早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强调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属于防御性的措施,防止这些国家土地被殖民,属于抱团取暖。

六点看法

公平正义就是反对霸权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六个“坚持”,被认为在新时代下赋予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内涵。

胡仕胜表示,主权国家不论贫富,不论大小,不论强弱,一律平等,这也是我国外交法多次强调的,“这次习主席提出要坚持主权平等,可以说是对原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基本原则的继承,重申了我国的立场,也表明这是我们未来还要坚持的立场。”

针对习主席提到的“坚持公平正义”,胡仕胜说,公平正义的本身就是要反对霸权,就是提出国际社会要公平、民主化,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次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就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仍然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和平发展,即便崛起成为全球大国,也是不谋霸不称霸的。”

胡仕胜认为,“坚持共同安全”,就是习主席此前提出的新亚洲安全观的一个反映。

孙士海介绍,这几十年来,一直在讲共同安全观,其实这也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比如说打击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一个世界的现象,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只有各国共同合作起来,才能真正减少恐怖主义的威胁。”

五项原则

还须用法律机制来保障

孙士海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光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还有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比如像我国倡导的利益共同体、取得共赢、共同发展等,“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这也是我们的外交理念,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不过,孙士海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究竟只是一项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没有法律上的效力,“这样的原则是一种理念,要想实现这种理念,必须用一系列的机制来保证它。”

他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然早已提出,但60年来因为边界等问题产生的争端仍然是有的,“我们既坚持原则,同时也要总结、吸取教训,怎么样更好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孙士海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国际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多地利用各种国际机制来实现这种理念,甚至需要以法律关系、国家之间正式法律依据的形式,来保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保障和实施。

两个奖项

官、民、组织或都可获奖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还提到,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胡仕胜说,这两个奖项应该说是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落到实处的一个体现,“设立这个奖是为了宣扬某种精神、继承某种精神,我想,凡是倡导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官、民、组织应该都有机会获得这个奖项吧。”

他表示,通过每年颁发这个奖,中国也可向国际社会反复阐述这样一种道理,“那就是和平共处应该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交往的一个最基本的道义和准则。”

□背景链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国家间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

1954年4月29日,中国与印度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两国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以此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于28日和29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问世以来不仅在中国同世界各国签署的条约、公报、宣言、声明等双边关系文件中得到确认,也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和一系列国际文件中不断被引用或重申。实际上已成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国际评价

五项原则还能发挥更大作用

60年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中国不断开拓对外关系新局面,它的内容也被纳入联合国通过的很多宣言中,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法律顾问苏亚雷斯认为,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苏亚雷斯说,通过更多地运用五项原则,清楚理解何时来运用,尽我们所能将五项原则运用到日常的实践之中。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局长安德鲁科特诺夫说,中国的经验表明,不管双方价值观有多大差异,两国还是可以合作,建立相互的政治信任。如果我们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外交部美大司前司长马振岗表示,现在我们讲的新型大国关系,其中三个核心内容,一是互不对抗,不冲突;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这基本上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是一致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万隆会议提出的“五项原则”就没有意义,实际上,在新的形势下,它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习近平阐述中国梦心得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我们一起努力

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国梦既是人民伟大梦想的体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实现全面小康,简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了一张美好的未来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梦的历史语境。

面对实现“中国梦”路上的各种困难坎坷,习近平主席指出: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走出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道路的自信、制度的自信,坚定不移,如理奋勇。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心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让我们永远早期蓬勃的向未来迈进。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

胜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评价《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是的,中国梦是大家的梦,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姓名:李慧珍学号:A100501029

院系:心理系、生物技术系年级:2010级

班级:生物制药班1班

第三篇:阐述中国梦

中 国 梦

“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习近平

一、中国梦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扫除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障碍,开启了中华民族按照 自己的意志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近30年间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正是基于从1921到1978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近60年的持续奋斗和探索积累,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段历史将持续到21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时期。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提及了中国梦,1979年12月6日,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与邓小平会谈时,问:中国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想的?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邓小平回答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但真正清楚阐释“中国梦”却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2012年,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第一次阐述了 “中国梦”。他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3年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自己的就任宣言。在将近25分钟的讲话中,习近平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共获得了10多次掌声,有关“中国梦论述一度被打断。

二、中国梦的内容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赵启正:追求对世界的贡献,是“中国梦”的重要国际内涵。“中国梦”追求的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同行、中国富裕与世界富裕同行。“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各国有不同的梦,这是基于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的选择,但好的梦追求的都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袁隆平:我有两个“中国梦”,一个是水稻能长成高粱般的高度,稻穗如扫帚般长,谷粒如花生米般大,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能尽快攻克;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白岩松:国家富强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富强的目的是让个人、每一个个体更有尊严、更幸福、有更平等实现梦想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中国梦”的含义。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中国梦”是一个由国到家的过程。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三、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第一,中国梦顺应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势,昭示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紧跟 时代发展步伐、把握中国现实要求,提出鼓舞人心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事业发展的鲜明特征。从推翻“三座大山”到建设新中国,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次纲领目标的提出,都照亮了我们的奋斗前程,凝聚了人民的奋进力量。经过长期的历史探索和艰苦实践,我们党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正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现在,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逐步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由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可以说,我们已站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实现民族复兴已是大势所趋。提出伟大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相承接,与当今中国发展大势相契合,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坐标。

第二,中国梦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梦寐 以求的共同心愿。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进入近代以后,历经沧桑、历经磨难,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更加懂得民族复兴的意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底,烙印在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可以说,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道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渴望,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是最大公约数,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

第三,中国梦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意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走向,希望分享中国的发展机会、发展成果。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同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同各国合作共赢之梦。中国人民素有珍爱和平、崇尚和谐、开放包容的传统,想发展、怕动荡、盼和平。复兴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强,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既有利于中国赢得尊严和尊重,也有利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联系起来,将国家、民族、人民联系起来,将中国、世界、人类联系起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高瞻远瞩的深邃眼光,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天下为公、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对团结动员全体人民开辟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惟其重大,就需要我们放到战略层面来认识;惟其深远,就需要我们以不懈的奋斗精神来贯彻。

参考文献

1、《民族复兴中国梦》 经济管理出版社

2、《美丽中国梦》 人民出版社

3、《改革没有回头箭》 时代书局

4、《中国走向》 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5、《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 中央编译出版社

6、《中国30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7、《抉择》 经济日报出版社

8、《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 浙江人民出版社

9、《读懂中国梦》 人民出版社

10、《中国梦:谁的梦?》 新世界出版社

11、胡鞍钢《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清华大学出版社

12、《邓小平文选》第三版 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阐述中国梦

一、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摘编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指出,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命运多舛。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一段历史都会心痛。历史上的辉煌和近代的屈辱形成巨大反差,使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结。习近平同志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所以,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愿景”、“共同期盼”。这是一百多年来不变的主题,是一代一代人为之执着奋斗的目标。中国梦这个概念,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浓烈的情感色彩,准确表达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鲜明揭示了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在我们今天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能够达成最大共识,凝聚最大力量。同时,它又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老百姓听得明白,感受深。

(一)整体利益 共同期盼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有着远大前程的民族,不能没有理想,不能没有梦想。近期总书记再次提出了中国梦。每个中国人都做梦,但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有中国梦。关心中国发展,关心中华民族未来的中国人,则难免有中国梦。习总书记讲的“中国梦”,是集体意义上的,是整个民族的“中国梦”,这样的梦想自然是美好、美丽、有意义的。但我想,“中国梦”不但体现在集体意义上,更应体现在个人层面上,因为集体有时候难免模糊,难免有大而无当的嫌疑,而个人则永远是清晰的、明确的、具体的。只有集体意义上的“中国梦”,显然是不完整的,对具体的个人来讲,我想个人层面的“中国梦”更具操作性,更具实践性,因而也更值得我们追求。我们深信只要全体中国人一起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功了,中国梦就梦想成真了。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二)危机感 增强本领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三)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四)中国力量 依靠人民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五)中国道路 脚踏实地

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

(六)青春责任 志存高远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我们与中国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过。我们谈到“两个一百年”是有时间表的。第一个“一百年”在2021年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在2049年实现,现在接力棒在我们手里,将来接力棒要放到你们手里。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七)基本内涵 爱好和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 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八)和平发展 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发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理。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九)团结合作 共同繁荣

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理解支持 携手合作

当前,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印尼人民也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谋求民族崛起。为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双方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携手合作,更需要两国有识之士参与其中,脚踏实地去耕耘、去努力。

二、“中国梦”的理论内涵

(一)系统的理论架构

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险阻和各种考验,带领人民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党和人民,就像太阳和大地,永远不能分离。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93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当代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由此产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伟大的中国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实现。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蕴涵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蓝图,也蕴涵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因为它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共识。

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是党的纲领和目标所要求的,是党的先进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现实体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党的最高纲领,并把实现最高纲领同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基本纲领和目标任务统一起来,自觉肩负起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

中国梦具有全面系统的理论架构,是由多层次、多维度子系统交织而成的理论体系。它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执政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统一、外交等诸多领域和层面,融合了建设经济富国、政治大国、文化强国、军事强国、美丽中国、和谐世界等多个维度的内容。

(二)科学的思想品质

中国梦是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制度保障、科学方法运用的基础上探索形成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战略思想。一方面,它从实际出发,初步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它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精髓贯穿其中,倡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追梦理念,将实现中国梦的过程自觉置于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的轨道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夙愿与共同追求。深刻把握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特质,是深化中国梦研究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 的关键。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和特质 中国梦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 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特色。系统的理论架构。中国梦具有全面系统的理论架构,是由多层次、多维度子 系统交织而成的理论体系。它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执政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统一、外交等诸多领域和层面,融合了建设经济富国、政治大国、文化强国、军事强国、美丽中国、和谐世界等多个维度的内容。科学的思想品质。中国梦是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制度保障、科学方法运用 的基础上探索形成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 律的战略思想。一方面,它从实际出发,初步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它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精髓贯穿其中,倡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追梦理念,将实现中国梦的过程自觉置于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有 机统一的轨道上。深远的指导意义。中国梦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中国梦的内涵外延将不断拓展、体系架构将日益完善、作用意义将全面体现,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中国梦的实践内涵和特质中国梦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立足我国实际和现实国情、顺应人民期望而形成的理想追求。因此,中国梦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而需要身体力行。

(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中国梦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中国梦的内涵外延将不断拓展、体系架构将日益完善、作用意义将全面体现,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梦”的实践内涵

中国梦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立足我国实际和现实国情、顺应人民期望而形成的理想追求。因此,中国梦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而需要身体力行。

实践路径的自主性。中国梦是我们自己的梦,实现中国梦也只能靠我们自己,靠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每个中国人为之付出热情和心血。如果我们自己不主动找出路、不自觉深挖潜力,而单纯将希望寄托于外人、外部、外力、外国,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稳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践过程的长期性。中国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时期、背景、形势之下,中国梦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近代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以来,仁人志士们发出了民族复兴的呐喊,并鼓舞带领民众为之积极行动,其场景恰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当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梦的展开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想追求的,其场景恰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未来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发达阶段,中国梦的展开将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追求,其场景恰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实践方式的有效性。改革开放是中国梦得以提出的底气与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所创造的辉煌发展业绩、所打下的坚实发展基础,我国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国际影响力就不会提升上来,我们就不能底气十足、信心满怀地面向世界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能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提出和实现中国梦,也正是因为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作坚强支撑。

四、“中国梦”的由来

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 各国人民。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中国梦是怎么来的,它的涵义是什么呢? “振兴中华”这句话,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他在1894 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我们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最响亮的一句 话。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人们所熟知,一直是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励志警句。中国梦,民族复兴,为什么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凝聚中华民 族? 外国人往往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中国人搞发展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很悲惨,受尽屈辱,这个反差太大了。习近平同志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

所谓“两个百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百年,是从无路可走,到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这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完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我们就是处于完成第二个百年任务的阶段。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这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由此,这个梦也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当初之所以要用“小康”这个概念来表述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每个老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这个认识。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为之奋斗。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中国早已告别了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在世界上早已有了尊严。但是,要使中国变得更加富强、更加文明,中国人更受尊重,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两个百年的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第二个百年也已行程过半。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国家、为民族、为家庭、为孩子们脚踏实地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五、中华民族的辉煌灿烂史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其灿烂的文化文明历史都值得让世界敬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唐初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中第一次记录下了火药的配方。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宋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位。宋代,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从大明宫的富丽堂皇,清明上河图的闻名画作,地动仪的发明,到清朝时期康熙大帝所创造的盛世。都体现着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衰退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同时也是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开启了中国梦的历史。

六、中国梦 民族复兴之梦

1949年,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60年,中国第一颗进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 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晶,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1979年,改革开放,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1984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

1994年,三峡大坝始建。全部建成于2006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千秋。

1997年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3年 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飞天梦想,为走向强国之路迈进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2008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让世界看到一个腾飞的中国。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

2012.11.29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3.17.在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的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七、我的中国梦

今天的中国再也不是曾经的闭关锁国,腐败贫穷的国家,今日的中国梦也是我的中国梦。我们达不到先烈们的高度,但是,热爱生活,完成自己的梦想便是中国梦。你的梦是中国梦,我的梦也是!正如崔卫平教授所说的:“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第五篇:习近平G20峰会主旨演讲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同大家在杭州相聚。明天,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就要拉开帷幕。国际社会期待着这次峰会,工商、智库、劳动、妇女、青年等社会各界也期待着这次峰会。大家目标高度一致,那就是推动杭州峰会取得丰硕成果。

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我曾在这里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不要说杭州的水,杭州的山我都走过,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在中国,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很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大发展、大变化,许许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集合起来就是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发展进步,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这是探索前行的进程。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的发展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真抓实干的进程。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靠着拼劲、闯劲、干劲,靠着钉钉子精神,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

——这是共同富裕的进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脱贫,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

——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搞建设,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互动持续加深,中国的朋友遍布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天,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以及同世界的合作不断加深,中国经济走向受到外界关注。很多人都关心,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比如我们在座的各位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中国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行胜于言。中国用实际行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今年年初,中国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精髓,就是这五大发展理念。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我们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将继续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我们清醒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中国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努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我们将推广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我们将力争在重大项目、重点方向率先突破,积极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我们将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而我对这样的一个判断和认识正是在浙江提出来。

我们将毫不动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为了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和产能过剩问题。今后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3%、15%、18%。我们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老百姓(50.320, 0.00, 0.00%)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

从2016年开始,我们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节供求关系,要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用3到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这是我们从自身长远发展出发,从去产能、调结构、稳增长出发,自主采取的行动。中国在去产能方面,力度最大,措施最实,说到就会做到。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扎扎实实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

我们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精准帮扶力度,在2020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57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我们对中国人民做下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将继续为全球反贫困作出贡献。我们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老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我们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

我们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将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同时,我们将加快同有关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推进国内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有序开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系列重点项目和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正在同步推进。我们倡导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始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我想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我们落实上述改革发展举措的决心是坚定的。这些举措已经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4.1%,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可以相信,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对世界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现在,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区域贸易安排丛生,导致规则碎片化。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国际社会对二十国集团、对杭州峰会抱有很高期待。在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安塔利亚峰会上,我提出要对世界经济把准脉、开好方。中国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各国合力推动,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应的同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中方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这是二十国集团首次围绕创新采取行动,我们要把各国实施创新政策的力量汇集一处,做到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我们要针对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出现的突出问题,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创新,把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有效组合起来。

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中方把贸易和投资摆上二十国集团重要议程。我们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为各国发展营造更大市场和空间,重振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

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政策规则的联动,一方面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放大正面外溢效应,减少负面外部影响,另一方面倡导交流互鉴,解决制度、政策、标准不对称问题。我们应该夯实基础设施的联动,中方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推动多边开发银行发表联合愿景声明,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我们应该增进利益共赢的联动,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扩大各方参与,打造全球增长共赢链。

第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也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同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和群体带来了冲击。我们要正视和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具包容性。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二十国集团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各方一致承诺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尽快生效。我们还就能源可及性、能效、可再生能源、创业制定共同行动计划,加强粮食安全和农业合作。我们关心不同阶层和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众的需求,推动各国讨论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调整。

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国,也属于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信念、立即行动,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各国安全紧密相关,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抛弃过时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当务之急。我们呼吁各国珍惜难能可贵的和平和安宁,为维护全球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各国都应该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寻求而不是破坏共识,化解而不是制造矛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穷兵黩武的道路走不通。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不久前在马里和南苏丹牺牲的联合国维和人员中就有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我们将继续履行好国际义务,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

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我们应该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考虑国内政策的联动效应和传导影响,推动正面而非负面溢出效应。我们应该以伙伴关系为依托,秉持共赢理念,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合作内涵和外延,推动取得符合人民期待的合作成果。我们应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们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常言说,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各国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要抓住以下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已经举行10届,正处在关键节点上。中方主办杭州峰会的目标之一,是推动二十国集团实现从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巩固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工商界是促进增长的生力军。中方把工商峰会安排在领导人峰会前夕举行,就是要充分汇集工商界的思想和智慧。我高兴地看到,二十国集团工商界人士积极参与全年会议进程,同其他各界人士一道,针对二十国集团关注重点,围绕金融促增长、贸易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就业、反腐败等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二十国集团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杭州峰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这几天,正值钱塘江大潮,“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同各位一样,期待着二十国集团勇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相信在各方一道努力下,杭州峰会一定会取得成功!最后,我祝这次工商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下载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近平主旨发言阐述中国价值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9个“一”习近平面向世界阐述中国减贫观

    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我国在全面推进扶贫攻坚的成绩和举措,并呼吁“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全文)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全文) [学习小组按]上午,刚刚,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下......

    关于中国梦个人梦的阐述

    圆梦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 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 顽强的毅力是每个成功人所必备的,实现梦想就要用顽强......

    习近平阐述国家安全观 提“11种安全”

    习近平阐述国家安全观 提“11种安全” 2014年04月16日 08:01 来源:东方早报 提到非传统安全时,习近平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

    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阐述(精选五篇)

    引言—— 一个企业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10年企业靠人、50年企业靠制度、100年企业靠文化。让企业文化起来、思想起来、精神起来,这是银行股改上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不可或......

    矿长话安全主旨发言(BD)

    铁肩担责任 全心著安全 —在全市“矿长话安全”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 季夏之月,群贤毕至。今天**、**两市煤炭安全领域的各位领导、同仁、专家......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解读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解读 原标题: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解读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幕     1 这......

    习近平“一带一路”论坛主旨演讲-中英版

    习近平“一带一路”论坛主旨演讲精彩内容划重点! 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