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学系之——现代报纸版面讲稿
现代报纸版面讲稿
(一)学习内容及大致情况
4月在北京中报联学习。主要学了报纸版面、深度报道、新闻策划、时评写作、报纸、新闻运作管理等内容。
总体感觉很不错,老师素质很高,视野也开阔。印象深的有三个:中国青年报首席记者刘畅;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誉为“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2003年度中国记者八大风云人物的王克勤;人大新闻学院院长高钢。(附带谈谈新闻记者的责任和使命,良知。站在国际前沿,国际视野,高端,站得高看得远。震撼。拿来主义。)
感觉在大都市,报业竞争很激烈。面向市民的不仅有北京市级的报刊,比如《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还有中央媒体旗下的子报,比如《京华时报》;以及外地报刊进京夺市场,如光明日报与南方报业集团联办的《新京报》;以及其他机构主办的如《华夏时报》、《北京娱乐信报》、《法制晚报》、《竞报》等。
在北京,你随便到一个报亭去走走,都会看到各种报纸和期刊杂志琳琅满目,几十上百种。《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法制晚报》都有比较好的卖相。我在一个报亭听到小喇叭一直呼叫“北京晚报,北京晚报„„”很显然,这是叫嚣的广告了。一些期刊杂志若你要买的话,还附送小礼物。
给我们讲课的《法制晚报》总编辑王林说,附送小礼物在北京多家报纸都这么做过,几乎每周有一天,你买了某一份报纸,就会得到铅笔、橡皮擦、方便面,甚至还有避孕套等小礼物。
单在成都,报纸的市场竞争也是比较厉害的,虽处西部,经济欠发达,但其报业比较发达,是继北京、广东报业“第一梯队”之后,与南京、武汉等并列的我国报业市场的“第二梯队”。
这次与《辽沈晚报》视觉总监聊天,他说他们的压力大,在沈阳,该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沈阳晚报》、《时代商报》,还有西安办的《华商报》也一路北上,进军沈阳的报业市场。(该报视觉部人力很强,形式重于内容不行,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版面设计不仅是编辑的事情,记者也应该去了解。记者感叹,“我这篇新闻稿件、这张图片发得好,很抢眼。”多些直观感受和理性认识,争创好新闻。当然,不抢眼时,也可说有发得好的,这关乎新闻的价值、写作技巧、版面文章搭配与安排等因素。)
有几堂课讲得是报纸版面课。先大概介绍一下学习的内容和老师情况。
一、李耀林(《北京晚报》美术部主任):
这位老师有理论功底,也有实战技巧。《北京晚报》在北京卖得很棒。
二、何龙盛(《新京报》视觉中心主任):
这位老师是我很欣赏的老师,大概不到40岁,他原在《南方都市报》工作,后上北京,把《南都》大气干练的气息携带了来,又融入新的视觉传播观念,即是,不强迫阅读。感觉其把文化灵魂带入版面语言,对版面语言有自己的很高的境界。世界报纸设计精品赏析。
三、王伟文(原北京娱乐信报设计部主任,这人不会表达).四、张光(北京人物周刊、北京房地产杂志、北京电视周刊主编,北京广播电视报、北京电视周刊艺术总监)(感叹:头衔真多,一口气还说不上来,挣了不少钱,在京城刚买了别墅,只有羡慕加嫉妒,呵):
这个张光,大概50岁上下,操一口纯正的京腔京调,风趣幽默,寓教于乐,课堂上大家可以哈哈大笑,难得。这人说话也很不客气,据说他原先点评报纸时,把一个某某报的女编辑硬给现场弄哭。他喜画画,搞个装潢,对版面的感觉比较好,讲课内容很细节化,操作性很强,而且语言几乎全部用的是北京土里巴唧的方言,搞笑,有吸引力、感染力。不过,大家早作好心理准备,他点评得越惨,我们就用笑声来回报他老人家,反正他也不气,大不了叹口气甩甩脑袋。
五、王虎(《北京青年报》美编室主任)(课堂设在北青报):
主要讲的是:
1、《北京青年报》报纸版面创新理念;
2、《北京青年报》顶好版面和失误版面;
3、国内外经典报纸版面赏析;
4、北青报的版面统筹管理方法。
好版面不说,失误版面倒让人备受启发,看来,再霸道的报纸都有做得臭的时候。我们看到,职员在拼命地工作,压力大,当然收入也丰。(举例:关注身体健康的话题,结果用了一张比较鬼魅灰暗的女人的图片,而且是动漫式的,不太健康明朗,与策划主题不吻合)(美编招聘制,大多毕业于美院,一个版面策划,看谁做得好,竞争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评的好版面,奖金当天下午兑现,比较刺激。多时得200、300元。重大选题,比如伊拉克战争、世界杯,版面提前策划运作)
六、王国胜(原《上海青年报》总编辑、现《财经时报》总编辑):
主要讲的是:城市的文化气质要与报纸版面定位相关联;版面语言情绪与政治意识。
这个王国胜厉害,不到40岁,连跳几个槽,且每次都是节节高升,可见其有学识有思想有能力也会抓住机会。他对《人民日报》版面与政治意识如何结合的点评,令人难忘。他对城市的文化气质要与报纸版面定位相关联的意识,也挺高见。(举例《人民日报》,四个国家领导人与同一个外国首相握手,“田”字结构„„)
(二)各地报纸版面情况(目的:开阔视野)
随着媒体市场的发育和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深刻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促使版面改革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报界对版面形式与新闻内容的关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更深刻地意识到恰当的版面形式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二是全新的时代要求报纸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三是市场需求为报纸版面变革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四是媒介竞争催生现代版面设计;五是科学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报纸版面设计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在此情势下,于是我们看到了版面风格各异的报纸,如: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精巧传统的《新民晚报》、清雅挺拔的《南方周末》,简洁明快的《都市快报》,雅致清新的江浙地域的报纸等。《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也是整洁、干净利落的,还清新,比如文与文的竖隔,三四个字,用细线,看上去疏朗)
1、先说《北京青年报》。特别是前几年,该报追求超强度的“视觉冲击力”,版面设计追求感官刺激,“五步三秒”效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曾把读者买报的过程描述为“五步三秒”。要做到在五步三秒里,新闻标题和新闻照片直逼人眼,有极强的吸引力、冲击力,使读者一眼便可发现它,喜欢它,进而产生购买欲。因为倾向于商业性,前两年的《北京青年报》喜欢用大标题、大图片,犹不过瘾,还要大框套小框,框线还粗,还浓丽,当然前提是和谐好看的。想来,那帮美编每天都搞得很累。
话说人文地理。可以理解,北京大气,那北青报也不负北京的水土养育,做得就跟故宫和天坛似的,很有皇家的霸道气质。版面上以浓墨重彩和强对比来增加视觉冲击力,提高实际零售率。例如,版面采用框架式结构,整版都加上全封闭的粗实线。标题根据空间来决定字号,尽可能排满,甚至有通栏的大标题设计,还频繁的使用反白,灰黑色块的反衬使标题显得更加满当。正文的编排也尽可能的排满,几乎没有留白。但前提是,新闻本身好看(说到这,想起参观北京青年报社时,在底楼展示栏上看到的一句话:“新闻是有重量的”),否则,只是版面抢眼,也骗不过素质越来越高的读者。
但《北京青年报》今年作了版面调整,去掉了那些浓丽的粗框线,复归平民化,版面情绪温和多了,爽快多了,新闻版差不多只用细线(破栏问题,现场观摩)。而从阅读上来说,读者的眼睛不累。持续强刺激,再强壮的人也会趴下,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北青报聪明,尽管已做出了独有的风格个性,但还是改版,适宜市场需求,兼具政治性报纸和商业性报纸的特色,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效应。但仍是“浓眉大眼”的一张“脸”——疏朗大气的硬汉形象。
2、《南方周末》的版面采用竖式的模块结构,这样的设计使得一个版面上多篇内容同时突出,各篇之间的对比不强,视觉冲击减弱,表现出《南方周末》公平分析、客观报道的风格。正文以外,淡化所有的装饰性设计。图片应用少,一般来说,一个版面上只配一两幅很小的图片(当然,特殊情况下也有大图片,如特刊,如第一版位置)。而对色彩的应用也是“吝啬”到极致,正文和标题一律用黑,除报头、分版报头和少数的图片外,整叠报纸不见颜色。版面对装饰的克制,反而突出了文章自身的张力,表现出报纸的严肃性和对文章质量的极大自信。版面风格整体上看,平稳规矩,严谨有序,但不死板,很有灵性。这种灵性,主要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留白及标题字体的艺术运用。要掌握此火候,还要点功夫的。人家南方周末那帮人,就是文化底子高,且还悟性了得。
《南方周末》的文化版面为吸引读者,设计上强调趣味性、文化性,打破了很多版面设计的陈规旧矩,借鉴了期刊杂志新颖的设计手法,留白,像中国画一样。淡雅有韵味。(我们的彝海和旅游、文艺版等副刊是否可借鉴?原来做新闻周刊时,我们尝试用过„„)
《南方周末》——“清雅挺拔”的一张“脸”。
3、两年多以前,北京街头出现了一份叫《新京报》的报纸,它疏朗、大气、时尚而优雅的风格吸引了很多高端读者的目光,它不但在内容报道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在视觉上在国内同行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新京报》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创办的一张新型都市日报,是中国第一份得到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跨集团、跨地区创办的报纸,承载着中国新闻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使命。
作为北京新锐主流媒体之一,《新京报》以其丰富权威的资讯、清新时尚的风格,得到了北京市民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化的报纸推广活动及策划特刊,引起了巨大的市场反响。
这次学习中,《新京报》视觉总监何龙盛,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十分欣赏他的文化底蕴、及把其文化底蕴在报纸版面上很好地表现出来。
他提出了全新的版面意识,即:不强迫阅读。
所谓不强迫阅读,就是说,犯不着追求强度的“视觉冲击力”,和版面设计上追求所谓的“轰炸”般的感官刺激。版面视觉设计要力求新颖大胆,在吸收国外报纸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更要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合表达。
我本人之所以一眼就喜爱《新京报》的版面风格,是因为它传达出这样一些符号感觉:大气、平和、理性、新锐、简约、时尚。
——事实上,《新京报》视觉总监何龙盛也谈道,《新京报》倾心于这样一种平衡:厚重,但不失其轻松;高端,但不失其亲切;主流,但不失其时尚。以简约细腻的版式设计理念,造就清新大气、优雅时尚的版面形象,让源源不绝的阅读快感,从第一印象开始。形式就是内容,形式放大内容,用设计提升报纸格调,让形式呈现出思想。《新京报》从某种意义上承担着现代版面设计与视觉化整合运作的探索者角色。新京报的定位是时政类主流报纸,视责任感为使命和魂魄,这决定了报纸内容的严肃与主流。当然这不意味着报纸有理由板起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
《新京报》在图片运用、版面设计方面简洁大方,相当的现代。现代都市生活要求简洁清新的版面风格以方便人们的阅读,它们的设计理念、图片运用和视觉部的结构,代表了中国报纸的一种发展方向。(不单纯注重信息量,现代咨讯多,可上网,但报纸必须做好看的新闻)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扩版增张”成为综合性都市日报快速扩张的普遍策略,如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在一再扩版之后,现在日出报版数都在100版以上。
2003年才创刊的《新京报》,在创刊伊始,就定下日均80个版的高起点。可以说,我国报界在经历“单报种时代”和“多报种时代”之后,开始步入“厚报时代”。(像杂志样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在车上和地铁里都可以看)
“厚报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预示着报纸的阅读方式将从传统的精读方式过渡到速读方式。报纸要做到向速读方式的转变,更多的以视觉方式传递新闻信息。
美国主流大报《华尔街日报》向来忽视图片的使用,但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也开始尝试使用图片报道形式。而大量使用图片、强调速读和易读性的《今日美国》报,如今则成了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据统计,《今日美国》)平均每个版面的“视觉要素”,74%是新闻图片),并且其办报准则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美国其它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报纸。厚报时代为视觉传播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我们深知,一份现代报纸的品质不只系于内容,真正的高水准,必然是内外兼修,形神俱备,厚实的报纸内容和艺术的版面设计并重,理性的文字传播和感性的视觉传播并重。基于对报纸视觉传播流程的整体优化,他们致力于成就一份可读——易读——悦读的报纸。
4、而江浙富庶之地,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深厚,所以江浙一带的报纸版面,也有雕梁画柱、古典雅致的意味,色彩清新淡雅,但不失现代和商业节奏与气息,因为文化和经济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江浙的报纸版面,在国内愈发显个性,愈发出名。
再比如,《香港文汇报》版面的热闹抢眼,表达了娱乐圈的光怪陆离。
而《人民日报》版面结构严谨有序,与其党中央机关报的定位相符。
《新民晚报》采用复杂的镶嵌式版面结构,与其晚报慢节奏的性质相符。版面上,文与图编排成大小不一的方块,方块与方块之间错落有致的镶嵌、咬合。版心的编排密不透风,但不同于《北青报》用大标题、大图片撑满版面,《新民晚报》的版面设计民味十足,版面风格繁复而传统,《都市快报》的设计强调阅读的便利性,版面风格简洁而现代。
还有不少报纸版面,如《参考消息》、我们熟悉的《文摘周报》,就一直坚持黑白印刷,镶嵌式版面。报纸的性质,使它在设计上不追求单个元素的突出,而是注重均衡把握。版面结构简单,文字分栏稳定,色彩图片简约,版面形成整齐、统一的形式,比较含蓄和内敛。
青年文化类报纸以青年为目标读者,属于行业性报纸,兼具政治性报纸和商业性报纸的特色,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效应,其设计形式也近乎于两类报纸之间。
娱乐服务类报纸商业性的定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版面为吸引读者,设计上强调趣味性、娱乐性,打破了很多版面设计的陈规旧矩,借鉴了期刊杂志新颖的设计手法,如减少文字信息,用丰富的图片来营造气氛,唤起读者兴趣和热情。同时,针对女性读者的心理,设计上注重适度的装饰,版面风格活泼热闹、大胆前卫。
新闻综合类日报每日一期,贴近市民生活,以报纸发行地区的市民阶层为主要读者,读者遍及各个年龄段,读者的行业特征较不明显。版面风格平稳朴实,设计呈现较为大众化的个性形象。
综合评论类周报,不太注重新闻的时效性,而是以深入的报道和冷静的分析见长。报纸的性质以及对新闻严肃真实感的要求,使它在设计上不追求单个元素的突出,而是注重均衡把握。版面结构简单,文字分栏稳定,色彩图片简约,版面形成整齐、干净、统一的形式,整体风格大气稳重、内敛而理性。
而据我个人的感受,现在晚报都市类报纸版面“同一面孔”的情况很多,模仿痕迹比较重。乍一看,都长着一个模样。这次学习,老师点评报纸,又加重了自己的这一看法。
报纸作为大众媒体的一种,主要的任务是传达信息。作为报纸内容载体和表现形式的版面,主要功能是以视觉传达的形式辅助信息的传递。但是,面对着报纸市场的竞争以及读者需求的变化,报纸及其版面形式不能仅仅是停留在传达这一种功能上,报纸的版面形式必须以个性化的形象达成相互间的区别,并通过长期稳定的保持这种差异性,建立起专属于报刊的版面风格和品牌形象。
单是报纸版面学问,就让人够呛,还有版面统筹管理,技术上的操作等等等等。(谈一下专门的视觉中心、设计部的设立)
(三)当前我们报纸版面设计方面存在的误区
现代报纸版面设计不是新闻加艺术的关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化和装饰版面,更不是艺术情感的宣泄和给报纸穿上时髦的外衣,而是建立在视觉承载、阅读规律、市场营销之上,对信息传达、视觉承载、阅读过程、整体形象、文化品位的完整设计。美感与传播功能要统一,不能只是个人情绪的表达。
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探索就没有突破。凡事都有规律和秩序。
版面编辑要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必须具有较高的美学知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总体的把握。
版面创新成功与否,不能以编辑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只能以读者的体验与评价为准。当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审视,就会发现,版面设计中实际存在许多妨碍快速并有效阅读的因素:
1、报纸总体风格统一,树立品牌形象。比如有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近年来频繁改变自己的版式设计,报纸形象塑造没有明确的指向,版面的随意性说明报纸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明确、稳定。相对稳定。各自为阵不行,要有整体的风格定位)
2、版快结构清晰。简洁、直观、流畅。要有重点(主要演员)(传达什么样的情绪色彩)提高传播速度,提高信息的识别性)稿件排列无章法,不恰当的破栏使版面杂乱,既不美观也不方便阅读。要看哪一条,一目了然。多用横题。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横排标题的阅读速度要快于竖排标题。(如南京《扬子晚报》,横排,全用黑体字,十分简洁明白)
——标题位置无章法,随意切断稿件下文的排列,造成阅读不便,浪费读者的时间。(标题在上面,文在下面,不怕碰题,用空行隔开,用不同字体,大小)
——字体字号运用无章法,与新闻稿件的报道价值不相称,读者不易领会编辑的报道思想。(每种字体都有其风格特点和情绪色彩,举例说明)
——照片、图表的规格与排列无章法,扰乱整个版面的格局,甚至切断文章的排列,有些照片位置的不当还会造成读者的误解。(图一般与标题靠近,渲染气氛)(图片和标题的关系,应讲究,彩色图片被标题压住不妥。举例:前不久改版后的第一期“金土地”,标题把树上的果子挡住了;“博什瓦黑”那期的标题运用比较成功)
——底纹使用无章法,如对照片说明、对稿件正文滥用网纹铺底,很伤读者的眼力,实际是为形式而损伤内容。(最好不铺)(比如卫生周刊的灰底纹没用好)
——色彩运用无章法,(是彩报,总觉得不用色彩很可惜,这是错误的看法)主要表现为滥用色彩,标题、照片、图表甚至正文都五颜六色,版面上没有重心也没有主色调,看上去很热闹,乱糟糟,闹哄哄。
实际妨碍了内容和思想的表达。
滥用色彩还会导致各部分相互冲突,造成不谐调的版面效果,这显然不利于报纸品格和风格的塑造。(跟穿衣服一样)
彩版设计强调勿滥,就是不求用色多,而求用色恰当。既突出了颜色部分的强势,又不失整体的清新俊秀;既保持了新鲜生动的版面风格,又避免用色过度产生烦燥与迷乱感。(美姑采访时,公安局一同志谈的不好的感受)要把握均衡感的问题。(一个版面的风格问题,情绪问题:庄重、悲切、愤怒、欢快、平和、理性等,研究一下色彩的关系和情绪,暖色冷色)(“娱乐版”张子奕,橘黄与宝石蓝的对比运用很成功;明星的暧昧关系,肉粉色运用的意义及功能)(一般来说,文艺、体育、副刊版面的色彩运用要大胆一些。新闻版注重客观和理性,色彩要温和、含蓄一些)
今年我们体育世界杯,蓝色块没用好,(蓝色是冷色,与激烈的比赛不吻合);实事新闻灾难性报道不能用暖色调(举例)。《成都商报》做的巴金逝世做得好,黑白照片,怀旧,标题用超粗,标题取得好,厚重但不沉重)
——线条、花边运用无章法,对花边在什么情况下用,直线在什么情况下用,并无成熟的考虑,直线的粗细也随心所欲。结果线条花边作为版面语言的功能不能得到恰当的发挥。(不要似是而非的线条、色块,如《内蒙古商报》,一图片外用半包围的粗线是什么意思?莫名其妙的)
总之,不能流于自我欣赏。多考虑读者阅读的方便、快捷。(我们的报纸版面,连我们自己都不晓得从哪里开始读,哪里结束,这绝对是个失误。这种情况还不少。)力求大气、疏朗、简洁。精致,但精致得自然,不刻意。把握(党报)严肃报纸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谈总体风格的统筹,目前,每个版的主编应做到心里有数)
做人也一样„„
第二篇:新闻比报
关于《壹周》和《申报》的比较
《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和《上海星期三》是上海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三份周刊,在市场份额上成三足鼎力之势。今天我选取《上海壹周》和《申江服务导报》,结合两份报纸十一月份的第一期内容,进行比较。
《上海壹周》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版而成,是一份有海派韵味的生活消费服务类都市报。《申江服务导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一份融新闻性与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周报。作为都市服务型周刊,两份报纸都致力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资讯,在第一时间发布流行、时尚信息,让读者可以拿着报纸“按图索骥”,去看展览、听音乐会、休闲、购物、求医……
但《上海壹周》将目标群体定位为20至35岁之间的城市白领,《申江服务导报》的范围较大,在15岁至45岁之间。申报在选题上,注重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兴趣,不断发掘与他们的兴奋点切合的新的热点。“让报纸不仅可以看,还可以用”,是其的又一大特色。相对于申报教读者怎么实惠、省钱消费、如何赚钱等实用性信息,《上海壹周》则教读者如何享受生活,活得快乐,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生活方式,于细微处打造海派韵味的风格。现在以十一月份的第一期内容为例,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一、基本相似点:
(1)都关注国内外各类新闻新鲜事,例如:申报B02:视窗情报〃NEWSWEEK版、B10:环球时报〃WORLDWIDE版,壹周新闻0203:壹周版(详见附录)。
(2)都关注娱乐新闻、明星事件、演出通告,例如:申报A11版:guide.公告牌,壹周新闻0203:星态(详见附录)。
(3)关于摄影,例如:申报C05:MY SHOOT〃拍客帝国《用一声快门打个微小的招呼》,壹周城市06:视角《城市,流亡单趾的欢愉》(详见附录)。
(4)关于汽车,例如:申报C20、C21、C22:速度〃SPEED《“无名英雄”默默也给力车》、《图舒服 扮车手 一“座”见分晓试车比较》、《又见霹雳贝贝》等;壹周城市14:爱车《男人的浪漫车型车款》、information资讯等(详见附录)。
(5)趣味游戏和星座版,例如:申报C06:纸上派对〃COLUMN PAGE,壹周娱乐15:星游戏,都力求丰富报纸内容,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愉悦感受(详见附录)。
(6)关注上海生活圈,例如:申报B08/B09:城事发现〃CITY BEAT《直击隆昌公寓上海版蜗居的真实人生》,壹周时尚10:搜沪《淡水路上的淡水味道》。都立足上海城内,或还原老上海生活的生活图景,或表现新上海的不同味道,用图片和文字体现人文关怀。
二、两份周刊相同报道点的不同解析
(1)世博
申报将四个版面的FOCUS〃绝对焦点都给了世博,也算是乘上世博的末班车,领略其中的另一番风味。而且从《世博最后一天大甩卖》、《一个媒体工作者的最后流水账世博》、《追踪世博达人去向》、《解读最后一天“网民世博语录”》等不同的标题,可以
看出编辑和记者是十分用心的。虽然是人人都做的老题目,但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定位,还是很有新意的,让大家感受到了世博最后的热情。申报对于世博的关注度,也可以从专门的版面B12:申动世博〃SHANGHAITIMESEXPO中,瞥见一二。而壹周没有进行大篇幅报道,城市0203版中有一篇《台湾馆再生》,通过对台湾馆的介绍,映象世博,精致而有韵味。
(2)大S
大s结婚,是娱乐圈的一件大事,何况于与京城富少闪婚。对于综合娱乐性报纸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新闻点,两份周刊都将它放在了足够重要的位臵。申报将大S作为本期的封面人物,可以说是一个人物特写。壹周将大S闪婚和李兆基得孙两件贵门事件放于一起,做了一个双版报道。而指间沙也一直是壹周的专栏作家,对于问题的认识非常具有深度,语言也很犀利。
(3)现场探班
申报和壹周基本每期都有现场探班的报道。在这一期里,申报的标题是:成志超谈欧阳震华:老戏骨绰号“加菲猫”;壹周的标题是:举起苍蝇拍保卫婚姻。一个探访的是古装剧,一个探访的是时装剧,都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资讯。
(4)文化人物
两份报纸在这一期,无一例外地报道王君安。申报在A10版艺术家.Artis中的标题是:《“ 网络红人”王君安:财经达人回归越剧偶像》,壹周在娱乐10 舞台中的标题是:《王君安,问君安》。申报以王君安为点,壹周以越剧为点,可以说壹周将王君安定义地更具文化感。而从标题感觉上看,两者蕴味也完全不一,《上海壹周》在此略胜一筹。
(5)来信专栏
申报E07:LOVECONFESSION〃口述实录《她说分手了仍可做爱 无法接受我选择离开》,壹周娱乐14:性情 我爱问连岳《把它当淤泥,把自己当荷花》。同样的情感版块,《上海壹周》笔下的情经由连岳笔下流出,是典型的上海白领爱情:理智、坦诚、犀利、现实、成熟、物质。所以,不论从标题还是文章内容来看,壹周都贵在精练有内涵,体现了其独特的风格特色。
(6)城内的事
申报这一期写的是《上海的趣味博物馆》,壹周则乐于发现一些时尚酒吧、主题俱乐部等供现代人夜生活的场所,如这期的新闻16 世界《游击战,从艺术打入商业 》。这也再次体现了它的小资特点,说明两份报纸的内容虽然有很多相似性,但最终定位还是不同的。
三、版面设计
(1)申报的广告很完整,都是专版刊登的。壹周是整散结合,选用见缝插针式,例如一个版面一篇报道一个广告。整版的广告很清晰醒目,不会被报道抢了风头。分散的广告显得有些凌乱,当然也有结合的超级棒的,比如:在介绍美食的文章里,放上天喔茶饮料,加上广告词,可谓完美。也不容易被读者跳过。
(2)从封面看:《上海壹周》的封面给人的感觉永远是简单、大气、清雅,但却透着时尚味。一张照片、一种上色、简单的宋体和黑体。没有框线,没有勾边,没有中缝广告。照片和字体的颜色也是相互协调。申报虽然也选取人物做封面,但没有做出壹周的气场。
(3)从版式设计看:《上海壹周》和申报的各个版面,给人的印象都是版面清晰、易读、整齐、朴素而美观。符合 “简单即是美”的美学原理。
(4)从版面设臵看:报纸的版面设臵直接影响报纸的内容。《上海壹周》在版面的选择上,服装,酒吧,汽车,时尚,电影,音乐,消费新闻,情感专题,美食,购物,无论哪个版面的设臵都是围绕着消费、生活话题或者关心消费的这一群体而进行定位的。而申报更多注重实用性信息,例如D版关于留学、移民、人才、职场调查的内容,E版关于结婚、蜜月、酒席的资讯,F版旅行度假、假期安排的介绍。
四、特色板块
申报:
(1)申报的体育报导相对于其它的综合性报纸来说,sport专门版面使报导的内容更全面。例如本期A13:SPORT〃星体育、A14:星体育〃SPORT、A15:SPORT〃竞体育中《赴伦敦名单?亚运会上找找……》《他们无缘奥运?》、《揭秘足坛大佬们的“被控”生活》等。
(2)C04:博客江湖〃BLOGGER从博客方兴未艾之时推出到现在,D版荐男女从未有《非诚勿扰》开始到现在,以轻松的语言传递各样信息,为都市白领提供恋爱机会。
(3)C07、C08、C09、C10:BOOKS〃畅读,强力打造的读书资讯版,为读者推荐好书,也刊登新锐的评论观点。
壹周:
(1)而在音乐版上,你绝少能见到愤世嫉俗的摇滚乐或是庸俗滥情的流行音乐,更多的是古典、蓝调、爵士等所谓的小资音乐。如娱乐12 影音:《时尚教主的回归》、《dvd壹周碟》、《CD唱片推荐》。
(2)壹周德美食版,如城市16:餐厅《一顿饭,解馋,解恨》,时尚15:零食
《午后小食轻松一下午》、《网络人气零食搜索》。
(3)新闻1011:新知他说他的她说她的双性语言研究
(4)文化
以全新的办报理念、独特的新闻视角、领先的服务意识,以及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印刷,特别在年轻读者中深具亲和力和影响力。
无论是肤浅的娱乐报道,还是深奥的艺术画展,《上海壹周》总以吻合白领一族对时尚文化的口味为追求。
第三篇:报总工会新闻
白山昌泰建工集团工会举办“我是昌泰人”主题演讲比赛 11月8日,白山昌泰建工集团工会举办“我是昌泰人”主题演讲比赛。集团公司董事长、集团副总经理等领导,及200于名员工到会。本次演讲比赛结合昌泰建工集团“实践昌泰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关系下一代工作的开展,为集团公司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全员争第一、创先进的工作激情,确保全年各项目标的实现奠定思想基础,进而推动企业理念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比赛以青年员工为主,共有来自基层的12名选手参赛,参赛人员以“人品同在”、“超越自我、铸造精品”、“企业创先进、员工得实惠”等文化理念,结合各自岗位的实际,表达了对企业的热爱和作为一个昌泰人的骄傲和自豪。精彩纷呈的演讲不时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公司副总经理马先启、杨社教、郭成发,工会主席陆悦等领导参加比赛评审为选手评分,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昌泰建工集团通过演讲比赛活动的开展,结合企业现充分认识到,在文化致富的时代,必须让企业发展的硬实力与文化发展的软实力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内在品质、实现良性持续发展,用企业文化的理念精髓支撑起企业发展的根基。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优秀的品质、先进的理念提升企业竞争力,使公司在和谐、稳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江源街道总工会昌泰建工集团工会报道
第四篇:《现代物流报
《现代物流报 ·江苏物流》理事会
“银卡会员单位”服务章程
1:江苏理事单位列名:将增选《现代物流报 ·江苏物流》会员单位为《现代物流报 ·江苏物流》理事会银卡会员单位,并刊发2期银卡会员单位介绍,由《现代物流报 ·江苏物流》编辑部颁发理事会的银卡会员单位的铜牌证书。
2:提供物流品牌升级机会:将为银卡会员单位争取现代物流报社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大物流论坛、物流节、展览会等活动的机会,优先协助申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国家5A级物流企业评选、参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创新型物流基地、中国优秀物流企业家”等项评选的机会。
3:网络互动宣传:本报江苏运营中心将邀请银卡会员单位加入本报江苏运营中心主办的《江苏物流产业网》的论坛进行互动,搭建《现代物流报 ·江苏物流》理事会的成员单位的沟通平台,协助会员单位相互进行定向参观。江苏物流产业网的企业风采、人物通讯专栏面向银卡会员单位免费刊登1年。由银卡会员单位提供稿件,本报江苏运营中心修改稿件后,在江苏物流产业网上免费发布。
4:新闻稿刊发:可刊发来自银卡会员单位的或其关注的新闻稿件。稿件由银卡会员单位提供,本报修改后,根据版面需要安排刊登。
5:其它广告赠送:将为银卡会员单位刊登黑白广告12期。规格为报花广告大小。也可以合并为双报花规格刊登,常年有效。
6: 特刊组稿、加印:本报江苏运营中心将为银卡会员单位争取该单位重大活动的特刊的组稿机会,本报将收取成本费的方式,协助组稿、刊登、并单独加印《现代物流报 XXX单位特刊》,供银卡会员单位扩大宣传使用。
可以根据银卡会员单位的营销需要,成本价定向邮寄该单位特刊到相关江苏各地制造企业客户手中。
7:采购支持:银卡会员单位在物流装备(卡车、叉车等)、物流信息化、物流培训、物流融资等方面有需求时,本报可根据巨大的客户资源及庞大的数据库支持,为银卡会员单位推荐最合适的供应商,并利用本报对供应商的极大影响力,为银卡会员单位争取最大话语权和议价权等利益。
8:赠报:本报江苏运营中心将免费赠送银卡会员单位《现代物流报 江苏物流》报纸一份(一般每年12期),为确保报纸能够及时收到,每月可安排一次快递。
9:银卡会员单位的服务费用:统一为:4500元/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
《现代物流报》江苏运营中心
2012年12月1日。
第五篇:新闻宣传报道讲稿
新闻宣传报道讲稿
(2014年9月22日)
一、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媒体等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1943年陆定一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我的理解,新闻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无我有,新闻要有独特性、新颖性;人有我优,如果不具有独特性,也不是新颖的东西,但是我的角度新,观点新,也能成为新闻。
新闻的题材: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等。
新闻六要素(即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 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如何)。
新闻的结构,以消息为例,一则消息在结构上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前面三个是主要部分,后面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何谓导语,我的理解是,把最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东西、最能抓住读者眼球的东西,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现出来,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简明扼要。新闻是倒金字塔结构,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吊足了胃口。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倒金字塔结构是绝大多数客观报道的写作规则,也是最为常见和最为短小的新闻写作叙事结构。内容上表现为在一篇新闻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又往往是将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端;而在新闻主体部分,各段内容也是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犹如倒置的金字塔,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
顺便讲一下,新闻的价值,创新性、影响性、党性、关注性。党性尤为重要。一定要站在党和政府的 立场,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作为向党报投稿的新闻工作者,追求“真善美”是基本的原则。“真”内容真实,态度真诚;“善”出于善意,内心善良;“美”体现美感,弘扬美德。做到求真、向善、尽美。
二、新闻怎么写
1、要有读者意识。读者想看什么,关注什么,我们就多花精力写什么。作为党报,他的读者可能机关事业部门要多些,可以写政府的决策、大事要事,比如工业突破、高效农业、民计民生、绿色生态、全民创业等;而行业性报纸,比如《农民日报》,就要偏重于农业方面的稿子,多写故事,语言要朴实,因为面对的读者大部分是农民。
2、要有编辑意识。站在编辑的角度,什么样的稿子更容易采用?我想,要想打动编辑,先得打动自己。现在人人都有微信,但往往关注大相径庭,有的粉丝过万,有的寥寥无几。别人为什么关注你,借用微博、微信里的一句时髦的话“给我一个关注你的理由”,就是说人家关注你,是因为你有价值、有特色,与众不同。稿件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多学、多看、多写、多思考,不断探索新闻规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自己的特色,才更容易采用。
3、要学会采访。采访时新闻写作的第一步。多到基层一线去采访,掌握鲜活的第一手资料,采访不仅仅是“我问你说”、“你讲我记”,还要眼到、心到。莫言在散文《母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读来很受启发。“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
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这启发我们,采访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埋头记,还要用眼、用心、用脑。
4、要学会讲故事。“文似看山不喜平”,新闻写作也是一样:老是一个味,就会觉得没味;老是用一种写作模式,就可能渐渐失去读者。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在于准确、清晰、生动。干巴巴的文章,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故事往往更容易让读者接受。这里介绍下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体”。
“华尔街日报体”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也可总结为DEE:Description描写、Explanation 解释、Evaluation评价。
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
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借鉴了文学写作中的故事描绘手法,能把枯燥、干瘪、索然无味的硬新闻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人带入新闻,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些人物或现场的描写实际上就像电视新闻的新闻画面一样可视。也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
5、要学会说话。写作就是说话,不仅要自己说,还要让稿子中的人物说话。有的人写稿子,一看就知道是坐在办公室里自己想出来的,人物说话、动作一看就是假的,与人物根本不相符。我们处在基层,基层一线的平凡人往往成为我们稿件中的主角,不妨把他们自己的语言,原汁原味地反映到稿件中,这样,写出来的稿件才更接地气。
6、要多接地气。写新闻一定要到现场去、坐在办公室是出不了
新闻的,至少出不了好新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篇好的稿件,一定要深入基层,挖掘新闻素材,选好新闻角度,才能写出现场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真实、才能有生命力。现场新闻要比消息更具有感染力,“能写成现场的就不要写成消息”。
7、要学会出彩。如何出彩,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写人物,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有矛盾、有冲突;写作上巧妙设置悬念、倒叙手法。具体写法则见仁见智,题材不一样也就五花八门。但从形式上来讲,一般要求长短句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
8、要学会打磨。稿子写好之后并不是完成了,还要仔细推敲。俗话说,好事多磨,我说,好稿子更要多磨。可以自己改,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标题是不是还能更吸引人,导语是否够简洁明了,措辞还能再精炼些?也可以请同事改。总之,一定要确保稿件没有瑕疵,再发给编辑,不然,会引起编辑的反感。
9、要审核把关。作为展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亮点的对外宣传稿件,一定要严谨,经领导审核把关后,再投稿。看看是否与县委县政府决策相符,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领导人讲话是否有出处?
三、新闻稿件怎么投
1、要有版面意识。针对版面上设置的栏目来投稿,比如农民日报每周有六期,每期的版面都不一样。我们比较容易上稿的版面主要有人民日报的生态周刊和新农村周刊,农民日报的合作社、财富梦想、大学生村官、基层党建、文化周刊等。
2、要研究报纸。重点是三级党报,掌握不同媒体的话语体系。可以一稿多投,但不能一个稿子投给多家不同的媒体。什么意思,有的人稿子写好了,群发给多家媒体,连标点符号都一字不差。试问,人民日报用稿跟宿迁日报能一样吗?所以,一稿多投,是要根据不同媒体的用稿情况,修改之后,有针对性地去投,而不是简单地群发。
3、要加强沟通。稿件投过去以后,不是“一投了之”,还要加强稿件的“跟踪”。主动给编辑打个电话,确认稿件是否收到,请他关心指导,这也无形间加深了与编辑的感情。稿件见报后,也可以打个电话给编辑道个谢,这也是做人的礼节礼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