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8章《微子篇》演讲稿(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20:0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18章《微子篇》演讲稿(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18章《微子篇》演讲稿(小编推荐)》。

第一篇:论语18章《微子篇》演讲稿(小编推荐)

第十八《微子篇》

班 级: zzzzzz班

学号:zzzzzz 学生姓名:xxx 指导老师: zzzzzz老师

时 间: 2013年11月30日

论语解读——微子篇第十八

【题解】

本篇取“微子去之”句“微子”两字为篇名。

本篇谈归隐。按孔子的分类,“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孔子又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邦无道则隐”属“辟世”,“卷而怀之”属“辟地”。本篇所谈归隐分两类,一是辟世,二是辟地。微子去殷,孔子去齐,去鲁,柳下惠三黜。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等八人,逸民七人,事迹多有不可考,或辟世,辟地。辟世之隐有楚狂接舆,隐于闹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隐于田野。孔子的辟地,与隐士辟世,有形式上相近之处,但本质相去甚远。隐士之隐,隐心隐身,孔子之辟,仅仅是全身而退,另就他途,执着于仁道的推行,“知其不可而为之。”避身而不隐心。隐士历朝历代不乏其人,蔚然大观,构成中国文化史上特有的奇观。如何挽留隐世之贤才,即如周有八士一般,让他们尽忠于国家。周公说:“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原文】

18.1微子去之①,箕子为之奴②,比干谏而死③。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① 微子:名启。纣王的同母哥哥。纣出生时,他们的母亲才被立为帝后,故纣得以继王位,纣王暴虐无道,不听微子规劝,为了保住宗庙祭祀,微子离开了纣王。去:离开。

② 箕子:名胥馀。纣王的叔父。纣王不听规劝,箕子披发装疯,被纣王降为奴隶。为之奴:给纣王做奴隶。③ 比干:纣王的叔父,纣王不听比干规劝,还说,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要看看,便剖开了比干的心。

【语译】

(殷纣王不听规劝,)微子离他隐去,箕子被降为奴隶,比干力谏而被杀害。孔子说:“殷朝有三位仁人呀。”

【解读】

本章记殷之“三仁”。

邦有道,人才聚之;邦无道,人才散之。或去或狂或死,国运兴衰盛亡,关乎人才。清•李孚《四书反身录》: 箕子囚奴,比干剖心,忠节凛然,天地为昭。微子之去,迹同后世全身远祸者所为,而夫子并许其仁者,原其心也。以其心乎国,非私乎身,宗祀为重,迹为轻也。

梁•皇侃《论语义疏》说:

微子者名启,是殷王帝乙之元子,纣之庶兄也。殷纣暴虐,残酷百姓,日月滋甚,不从谏争。微子观国必亡,社稷颠殒,己身是元长,宜存系嗣,故先去殷投周,早为宗庙之计,故云去之。箕子者,纣之诸父也,时为父师,是三公之职,屡谏不从,知国必殒,己身非长,不能辄去,职任寄重,又不可死,故佯狂而受囚为奴,故云为之奴也。比干亦纣之诸父也,时为少师,少师是三孤之职也,进非长嫡,无存宗之去;退非台辅,不俟佯狂之留,且生难死易,故正言极谏,以至剖心而死,故云谏而死也。

【原文】

18.2 柳下惠为士师①,三黜②。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③,何必去父母之邦④?”

【注释】

①柳下惠:姓展,名获,又名禽。鲁国的贤大夫,柳下是他的封地,惠是他的谥号。士师:主管刑法的官。

②三黜(chù):三次被罢官不用。

③枉道:曲道。即不走正道。

④父母之邦:父母居往的国家。也即自己的祖国。

【语译】

柳下惠做了司法官,三次被免职。有人说:“你不能离开这里吗?”他说:“如果按照正直之道侍奉君主,到哪里去能够不被多次罢官呢?如果按照邪枉之道侍奉君主,何必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解读】

本章记载柳下惠直道事君的行事。

楚国子文三次提升为“令尹”,三次没有喜色,三次罢了他的官,无愠色,得之不以为喜,失之不以为忧,宠辱不惊,廓然大度,雍容雅量。鲁国柳下惠,三次提升为典狱官,三次贬黜,本章没有记载他的辞气颜色,从他宁可弃官而不愿改变操守的角度看,他的胸襟与雅量以及品行和令尹子文应是不相上下。孔子对令尹子文有一“忠矣”的评价。对柳下惠则仅仅是叙述其人其语,而未着一字进行评述。但我们从孔子的叙述中,亦可窥见孔子对柳下惠“伏清白以守直”的溢美赞扬。

另外,我们从文章中也可读出人生如何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生面世,与世俯仰,协调相处,是人生很高的境界,若不能与世相融洽,有两个办法,一是改变自己,一是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即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枉道以事人。”近朱则变赤,近墨则变黑。涅而便缁,磨而便磷。改变环境,也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改变,一是被动改变。主动改变,改造社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感化他人,引导世俗,使君侯改变,使同僚改变,这种方式颇有难度,非圣人难能为。被动改变,“去父母之邦。”“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选择环境好,便于自己施展才能的外部环境。孔子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环境都是如此又当如何呢?若既不愿改变自己,也不愿或不能改变环境,则悄然隐退,独善其身。“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荣辱升迁,置之度外。柳下惠耿介忠直,宁黜官而不改变其气节,事实上柳下惠能在既不改变自己,也不改变环境的情况下,虚与委蛇,巧以周旋,和而不流,流而不污,中立而不倚,这是他最大的本事。孟子将他与伯夷、伊尹相提并论,称之为“圣之和者也”,并在《万章篇下》中赞扬他说: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与“污君”相处,不以为羞,封任“小官”亦不推辞。当官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办事按规则,直道事人。被贬官罢黜也不怨恨,豁然开朗,遭受穷困也不忧愁。与平民百姓相处,兴高采烈,“由由然不忍离去。”他的理论是“你是你,我是我,即便是赤身裸体的躺在我身边,也不能玷污我”。这就是柳下惠,耿介君子,和而不流,内方外圆,出污泥而守其白的“和圣”。

【原文】

18.3齐景公待孔子曰①:“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②。”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注释】

① 齐景公:名杵(chǔ)臼,齐国国君。

② 以:用,介词。季孟之间:指介于季氏和孟氏之间的礼遇。

【语译】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貌时说:“要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对待他)那我做不到;我将用比季氏低一些,而又比孟氏高一些的礼遇对待他。”(不久,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便离开了齐国。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在齐国不被任用的行事。

齐景公对待孔子,呈狐疑之状。景公有察人之术,无用人之能,知道孔子有定国之才,因大臣晏婴反对,欲用又不敢用,故进退逡巡。在待遇上,以鲁国上卿季氏和下卿孟孙氏之间的礼节对待孔子。齐景公此时约在60岁左右,孔子三十七岁。齐景公能以如此大礼对待孔子,礼数不能算不厚。孔子仁以为己任,以求用于天下为目的,不以个人居处舒适安乐为目的。孔子观其终不能用,于是离齐而又返鲁。此事《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较详,录以备参考。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原文】

18.4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受之②,三日不朝③,孔子行。【注释】

① 归:通“馈”,赠送。女乐:女子歌舞队。

② 季桓子:即季孙斯,鲁国的上卿。是季孙肥(即季康子,谥号“康”)的父亲。

③ 三日:多日。

【语译】

齐国送来了许多歌伎舞女,季桓子接受了,好多天都不上朝,孔子见此情形便离开了鲁国。

【解读】

本章记载齐对鲁的离间计。

美人计,美女外交,美女经济。成就一个人,可以用美女,毁败一个人,可以用美女。成就一个国家可以用美女,毁败一个国家,挑拔君臣关系,离间辅弼良臣亦可以用美女。齐国这一次又巧妙地运用了一次美人计。鲁国任用孔子,“行摄相事”,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鲁国大治。齐国担心鲁国在孔子的辅佐下称霸中原,若称霸中原,误以为鲁国首先要兼并的就是齐国,于是齐国采用了人类惯用的美人计,该计策屡用不爽,百发百中。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无可奈何的心境下离开父母之邦,临走之时,以凄婉悲凉的语调吟唱:“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渴,可以死败,盖优哉悠哉,维以卒岁。”

【原文】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①:“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③,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④!今之从政者殆而⑤!”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接舆:楚国的一位贤人,为逃避现实而装疯,故说他是狂人。“接舆“并非他的真名。因为他接近孔子的车,因此称他为接舆。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人称凤是一种灵禽,世道清明才出现。接舆用凤比喻孔子,批评社会如此黑暗,孔子却不去隐居。

③谏:劝阻。

④已而:罢了,算了。已,止。而,语气词。

⑤殆:危险。

【语译】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旁,他唱道:“凤鸟呀!凤鸟呀!你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不济呢?已经过去了的是无法挽回了,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隐退吧!隐退吧!现今从政的人很危险啊!”孔子下了车,想和他谈谈。楚狂却赶快避开了,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解读】

本章记载隐士对孔子的劝导。

楚狂接舆驱车出游,放浪形骸,引吭高歌。从其言行举止上看,似是一位狂傲之徒,从他开口讲话来看,实是一位“邦无道则隐”的智者,形狂实不狂。他们之间的相遇是两个世界的相遇,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对话,但两个声音却清晰可辨。

一个声音说:社会已经黑暗,政治已经腐败,何必忙忙碌碌,栖栖遑遑,东奔西走,歇息吧,歇息!如我一样隐居山林,隐居闹市,过着安逸闲适的生活,管它春夏与秋冬,管它寒冬与酷暑。过去的已经过去,“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往者不可谏。”历史不能倒退,抓住未来吧,未来的闲适,未来的恬淡,未来的生活,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回来吧,可敬的凤凰!回来吧,可敬的圣人!

一个声音说:“‘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又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又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的一生诚如先生所说:忙忙碌碌,栖栖遑遑,东奔西走,毫无结果。但我不能因为没有结果而不努力,我注重努力的过程,却无暇顾及它的结果。“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我必须唤醒困厄沉睡之人,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他们生为人类,却不能享受尧舜的恩泽,这是我的过错,我的责任。

一个是真隐士,一个是真出世,出世者欲与之言,隐士者趋而避之,出世者不得与之言,隐居者不屑与之言,出有出者之苦衷,避有避者之真趣,两者相遇却不能相合,天命使其然也。

【原文】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②。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③?”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④?”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⑥,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⑦?”耰而不辍⑧。子路行以告⑨。夫子怃然曰⑩:“鸟兽不可与同群⑾,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⑿?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⒀。”

【注释】

①长沮、桀溺:两位隐者。真姓名不详。长沮,站在地上的高个子。沮,腐烂植物堆集形成的泥沼。桀溺,浸在水中的大个子。桀,同“杰”。魁梧。耦(ǒu)而耕:用耦耕的方法来耕地。这是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即两人各执一耜(读sǐ,犁),同耕一尺宽之地(两耜合耕,耕出之地的宽度恰为一尺)。耦,两人并肩耕作叫“耦”。

②津:渡口。

③舆者:执辔(读pâi,缰绳)于车的人,即拿着缰绳坐在车上的人。④是:这个人。近指代词,作主语。“是知津矣”中的“是”同此。“是也”当“(是)这个人”讲,“是”也是代词,作谓语,主语省略。

⑤谁以易之:你们和谁来改变它呢。以,用法同“与”。谁,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易,改变。

⑥且:况且。连词,表示递进关系。也可译为“再说”。而: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辟人之士:躲避坏人的人。指孔丘。辟,同“避”。

⑦岂若:哪里比得上。若,如。动词。辟世之士:躲避整个污浊社会的人,即隐士。这里是长沮、桀溺指像他们一样的人。

⑧耰(yōu):播下种子后,用土覆盖。辍(chuò):停止。

⑨以告:“以之告”的省略。以,介词,译为“把”。之,代词,指代遇长沮、桀溺之事。

⑩怃(wǔ)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⑾鸟兽不可与同群:孔子不愿隐居山林,因此说不与鸟兽同群。与,介词,它的宾语省略。

⑿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不跟天下的人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斯,这些。徒,徒众,人群。两个“与”都当“跟„„在一起”讲,动词。“与”的宾语“斯人之徒”和“谁”前置。

⒀与:参与,参加。动词。

【语译】

长沮、桀溺两人相耦(对)而耕,孔子经过那里,叫子路去向他们打听渡口。长沮说:“那个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问道:“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这个人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子路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礼崩乐坏之势,)就像滔滔的洪水泛滥一样,天下皆然,你们谁能够改易过来呢?而且,你与其跟从(孔丘那样的)逃避坏人的人,倒不如跟(我们这些)逃避整个污浊社会的人哩?”

一边说一边不停地耙土。子路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道:“鸟兽,是不能与它们合群的,我不跟天下的人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是不会参与改易现实的活动的。”

【解读】

本章记载了孔子与隐士的矛盾和冲突。

中国隐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现象。从地点角度来看,有的隐居山林,有的隐居市井,更有甚者,隐于朝廷。从隐居方式看,“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避地”、“避色”、“避言”,概而言之,可称为避人。避世是一类,避人又是一类。孔子周游列国,道合则留,不合则去,属避人;长沮、桀溺属于避世。从心与形的关系角度看,分为形隐心不隐,心隐形不隐,心隐形也隐。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或“大隐隐于朝”即属隐形不隐心。本章隐士长沮、桀溺属于隐居山林,心形俱隐之人。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恬淡自然,轻松闲适,不问朝政,不问世事。本章可分三层。第一层,长沮嘲孔丘;第二层,桀溺劝仲由;第三层,孔子论路津。

第一层,长沮嘲笑孔丘。长沮、桀溺知道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道,游说诸侯,意欲匡扶天下,然天下究竟已然黑暗,何必栖遑忙碌。长沮故意转换概念,将“津”之实义,予以虚化,转而变为指人生之路津,说孔子“是知津矣”,问津不答津,嘲其知津。

第二层:桀溺劝仲由。仲由追随夫子,游历诸侯,志存天下,然而隐士们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天下乌鸦一般黑,“而谁以易之?”谁能改变呢?桀溺劝仲由弃孔丘避人之行,就我等避世之举。“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表面上看,二位隐士没有回答“子路问津”之事,实际上他们已对子路作了详尽解说,劝其归隐,指了一条大隐之路。道不同,不相为谋,桀溺所说所做与仲由所做所想不同,故不相谋。

第三层:孔子论路津。隐居山林,当与鸟兽同群,我孔丘不能隐居山林做避世之人。故“鸟兽不可与同群”,我既不能与鸟兽同群而隐居,必当与时俯仰,与世结合。与世结合相谐,若世道安泰清平,我亦不参与变易改革之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反之,天下无道,我当挺身而出。我们暂引程树德先生《论语集释》沈居士云:

世乱,贤者宜隐而全身,圣人宜出以宏物,故自明我道以救大伦。彼之绝迹隐世,实由世乱;我之蒙尘栖遑,亦以道丧,此即彼与我同患世也。彼实中贤,无道宜隐,不达教者也。我则至德,宜理大伦,不得已者也。自我道不可复与鸟兽同群,宜与人徒,本非言彼也。彼居林野,居然不得不群鸟兽,群鸟兽,避世外,以为高行,初不为鄙也。但我自得耳,以体大居正,宜宏世也。下云“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言天下人自各有道,我不以我道易彼,亦不使彼道易我,自各处其宜也。

【原文】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①,以杖荷蓧②。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③。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④。子路拱而立⑤。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⑥,见其二子焉⑦。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⑧。至,则行矣⑨。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①丈人:老者。

②荷:肩负,挑。蓧(diào):田里除草用的一种竹制的工具。

③五谷:古代五种主要粮食作物。说法不一。一说指稻、菽(shū,豆子)、麦、黍(黄米)、稷(与黍相似,不粘,即糜子。又说“稷”为高梁)。另一说有麻无稻。

④植:插。芸:通“耘”。除草。

⑤拱:拱手。古人的一种礼节,表示敬意。

⑥为黍:做黄米饭。黍,粘小米,产量低,故视为珍品。食之:给他吃,招待他。使动用法。

⑦见:使见。使动用法。

⑧反:同“返”。

⑨则:连词。表示事物出现在先,发现在后。可译为“原来已经”

【语译】

子路跟随着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落在了后边,遇见一位老人,用木杖挑着锄草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了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知道谁是你的老师呢?”说着便把木杖插在田边去锄草了。子路拱着手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老人留子路到他家中过夜,杀了鸡,做了黍米饭给他吃。并且让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把这事告诉了他。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哩。”叫子路返回去再见见他。子路到了老人家,老人已经走开了。子路自言自语地说:“这人既不做官又不讲道义啊。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名分又怎么能弃之不顾呢?他只想使自身清白,却破坏了君臣之间根本的伦常关系。君子所以要出仕,正是为了尽君臣间之义呀。我们奉行之道之所以行不通,通过隐者的言行就可以知道了。”

【解读】

这一章仍然记载的是孔子及弟子与隐士之间的矛盾冲突。即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之间的矛盾冲突,尤其是荷蓧老者对子路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一句,因主语省略,构成歧义,根据语言环境,历代解说有三种: A、丈人说。意即荷蓧者说自己四体来不及勤劳,五谷来不及分辨,谁能知道你的夫子。

B、子路说。意即子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知道你的夫子。C、孔子说。意即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说他是夫子。

关于A、B两说,杨伯峻《论语译注》说:

这二句,宋吕本中《紫微杂说》以至清朱彬《经传考证》,宋翔凤《论语发微》都说是丈人说自己。其余更多人主张说是丈人责子路。译文从后说。A、B两注,笔者以为不妥,尤其是俞樾《群经平议》,更是迂徐曲折,他认为“分当读为粪”,不勤,即为“勤”,“不分”即为分,意即四体勤劳,五谷粪种。

注圣贤经书,应还其本来面目,是则是,非则非,不必曲为之讳。

首先,我们从避世和出世的思想观角度看,纵览《论语》全书,隐士与孔子及孔门弟子没有一次是融洽相处。不论是晨门者,荷蒉者,耦耕者,抑或是荷蓧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天下乌鸦一般黑”,“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无道则隐”。他们走的都是一条避隐之路,而且他们都知道孔子推行仁道于天下,是徒劳而无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于是,有的是直言相劝,“深则揭,浅则厉”。有的是婉转讽喻,劝其回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有的干脆劝其归隐山林。更有甚者,则是直接辱骂孔子“鄙哉”,亦有骂其“遑遑如丧家之犬”。本章则也应是直斥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孔子的呵斥和指责,并不能影响孔子的形象,如子贡所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对孔子的毁谤和指责,是他们自绝于日月,对日月有什么伤害呢?所以我们在注经时,也不必为尊者讳,为圣者讳。真实的注释,对孔子并没有什么伤害。相反,更突出了孔子“仁以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伟大精神。

其二,从社会分工角度讲,孔子从事的是教育工作。他不是老农,不是老圃。本章四体不勤,与樊迟问稼,意脉相承。樊迟问稼,问圃,孔子答以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并且转身骂樊迟“小人哉!”孔子此处的小人,不是品德低下之意,而是细民,百姓之意,从事稼啬耕种职业的人。社会分工不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罪之有,不必曲为之讳。

其三,从前后文字看,开头问“子见夫子乎?”文中骂其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末反问,“孰为夫子?”文意十分连贯畅达。丈人说,则是问张三答李四,牛头不对马嘴。子路说则是问先生骂学生,令人莫名其妙。孔子说则是问夫子骂夫子,反问以答夫子,文从字顺,不假繁辞。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既然是指斥孔子,疑点有二:

疑点一,为什么荷蓧丈人既骂先生又留子路住宿,并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向子路引见他的两个儿子,前倨后恭。前后是否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一是荷蓧老者骂的是孔子,并未骂子路;二是老者骂后,子路仍然表现出恭敬谦礼之态,“拱而立”,则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经过修炼后的子路的谦恭有礼的风貌,也表现出老者的恻隐之心。前后态度转换情势十分自然,不存在前后矛盾。

疑点二,子路第二天赶上孔子,将昨天的情形报告给孔子,孔子告诉他,说荷蓧者是隐士,并派他回去重新拜访,“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有人问,隐士为什么跑了,不见他。隐士或许真的是有意回避,如楚狂接舆,不与之言,或许又去田间耕稼播种,劳作去了,不必深究,究之也无益。

【原文】

18.8 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少连②。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③,行中虑④,其斯而已矣⑤。”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⑥,身中清⑦,废中权⑧。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⑨。”

【注释】

① 逸民:超逸绝伦而又遭遗佚失去权位的人。旧注多指隐居之人。

②伯夷、叔齐:见《公冶长》第23章;虞仲:周太王次子(见《秦伯》第1章)夷逸:《尸子》、《说苑》谓夷人诡诸之后。朱张:《荀子》谓子弓者,见王弼《论语》注。柳下惠:见《卫灵公》第13章。少连:东夷人。见《礼﹒杂记》、《孔子家语》。

③ 言中伦:言语合乎逻辑顺序。中,读去声(zhong)符合,合于。下同。

④ 行中虑:“行为合乎理智。虑,思虑。这里当理智讲。

⑤ 斯:这样,代词。而已矣:句末语气词连用,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⑥ 放言:放肆直言,说话无顾忌。

⑦ 身中清:洁身自好,保持清廉。

⑧ 废中权:废,发也。《墨子 •兼爱中》:“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废,发也。“废中权”意味行为主张达于权变。无可无不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语译】

那些失去权位而超逸绝伦的名士,屈指可数的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孔子说:“不改变自己的志气,不辱没自己的身份,大概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虽然被迫降低自己的志气,屈辱了自己的身份,但是他们找的理论合乎逻辑,行为也合乎理智,虽然如此。”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说话无顾忌,洁身自好,行为和主张都能达乎权变。我和这些人不同,(对他们的言行)既不全部赞同,也不完全否定。

【解读】

本章孔子论超逸绝伦之人。

本章理解难点在“逸民”二字,旧注均以为“隐逸之人”,即“隐士”,此注欠妥,当注为“超绝”,“超逸”或“超群”,逸民即操行品德超逸之人,“逸”为“超绝”义,书证颇多,不必赘证。超逸之人,即属孔子所论之“贤人”,他们是社会贤达,退则独守,达则兼善,通称超逸之人。此其一。

其二,据前人注疏,虞仲,即仲雍,周朝古公父次子,吴泰伯之弟,泰伯无

子,仲雍继立,即为吴仲雍。关于虞仲或隐或仕尚有争议,暂且不论。柳下惠,孟子称之为“圣之和者也”,当属超逸之人,从来就没有隐居,孟子赞扬柳下惠说:“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扼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柳下惠侍奉污浊之君不以为羞耻,连“小官”都不“推辞”,进仕任官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凡事中规中矩,遗佚退处也不怨恨,遭受穷困也不忧愁,与普通百姓关系亲近融洽。柳下惠认为社会黑暗,世道污浊,只要我洁身自好,别人是不能污染我的,“赤膊露体于我侧,也不能沾染于我。”就这样一个人,怎么能算得上是隐逸之士呢?孟子所说,我们如果还嫌距离远了,难能采信,我们再看《论语•微子篇》,即本篇。“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担任典狱官,直道事君,多次被罢免,从无怨言,别人劝他离开父母之邦,异地求仕,他坚持在父母之邦,并仍然“直道而事人”,足见他一天也没有退隐过,柳下惠是一个品行超群、仁以为己任、不屈不挠、孜孜以求、努力工作的人。

我们再从孔子对三类人所作的横向切面比较来看,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既不降志又不辱身,只好隐居,“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柳下惠,少连则是既降志又辱身,既降且辱,不论环境多么恶劣均可出世任官,的确不可能是隐士,他们恪守个人修养,内方外圆,出污泥而不染,屈己以待人,言语符合伦理规范,行为深思熟虑,符合道德要求,虞仲、夷逸,志向方面属于伯夷、叔齐类,“不降志不辱身。”走隐逸退守的道路,行动方面与柳下惠则不同,言语方面与柳下惠也不同,不愿意受约束,“隐居放言”。批评时政,臧否是非,评论千古,纵意而谈,无拘无束,开启了魏晋清淡的先河。他们对自身要求属于清廉之士,隐逸退居符合权变。孔子对以上三类人则是“无可无不可”,孟子说:“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圣之时者也”。顺应自然,既不拘守退隐,也不高扬出仕,更不放浪直言。

我们从全文切面比较看,人物或处或默十分清楚,他们或进或退,均属超逸绝伦之类,孔子“无可无不可”也是对超逸之类人而讲,不是仅对隐居之人而言,若只对隐居而言,则没有“无可”“无不可”之区别了。所以“逸民”二字当为“超逸绝纶”之人。

【原文】

18.9大师挚适齐①,亚饭干适楚②,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③,播鼗武入于汉④,少师阳⑤、击磬襄入于海。

【注释】

① 大(tài)师挚:鲁国太师,名挚。太师为乐官之长。大,一作:“太”。适:往,到。这一章记载鲁君身边的乐师都一个一个走开了。反映了当时礼崩乐

坏的局面。

② 亚饭干:第二次吃饭时奏乐的乐师,名叫干。下面的“三饭”、“四饭”意同。古代天子、诸侯吃饭时要奏乐,每顿饭奏乐的乐师不同,故有“亚饭”、“三饭”等之称。

③ 鼓:击鼓。

④ 播:摇。鼗(táo):即拨浪鼓。两旁系线,线头有小槌。

⑤ 少师:乐官的助手,也即副乐师。磬(qìng):古代乐器。用玉做成,悬挂于架上,以物击之而鸣。商代只有单一的特磬,周代常用十几个大小有序的编磬。

【语译】

太师挚去了齐国,亚饭乐师干去了楚国,三饭乐师缭去了蔡国,四饭乐师缺去了秦国,打鼓的乐师方叔到了黄河地区,摇晃鼓的乐师武到了汉水地区,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解读】

本章记载鲁国人才流失的现状。

邦有道,人才聚,邦无道,人才散,人才聚则国兴,人才散则国亡,古今之通义。鲁国走失的虽然只是乐师,道理却是相通的。

【原文】

18.10周公谓鲁公曰①:“君子不施其亲②,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③。故旧无大故④,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⑤。”

【注释】

① 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周武王封伯禽于鲁为鲁国的开国君王。

②施:shǐ,通“弛”,遗弃。③怨乎不以:对没有被任用而抱怨。乎,介词。用法同“于”,译为“对”。

④无大故:没有重大过错。故,事故,变故。这里指过错。

⑤求备:求完全、求完美。

【语译】

周公旦对儿子鲁公伯禽说:“君子不怠慢自己的亲族,不让大臣抱怨自己没被重用。老臣旧友没有大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解读】

本章记载周公对亲族、大臣、故旧的宽恕之德。

“不施其亲。”不怠慢双亲,对父母讲“孝。”“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使大臣不怨,对臣下讲“慈”。“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老朋友没有特别的过错就不要放弃,对朋友讲“悌”。“无求备于一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论是至亲还是大臣,假如没有大错误,“无故”,均不能求全责备,讲求一个“容”字,“有容乃大”。老子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道,道乃久。”

容,即包容万物,能包容万物才能处事公正,秉公立事才能王天下,王者才能持久,久乃称之为“道”。“孝”“悌”“慈”“容”四大美德集于一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另外,“无求备于一人”和“君子不器”表面上似乎有一些矛盾,其实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无求备于一人”是君子对他人的要求。对他人要求,不要追求完备完美,多才多艺,也就是说不要求全责备。“君子不器”,是君子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要求则应是多才多艺,尽善尽美,“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求诸己要严,求诸人要宽。

【原文】

18.11周有八士①: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注释】

① 八士:下面提出的伯达等八人。此八人已不可考。旧说以为,周初有一妇人,连生四胎,每胎双生,故以伯适(kuà,括)、仲、叔、季騧(guā,瓜)排列,俊杰八人,谓其时人才之盛。按郑玄以为在成王时,刘向、马融以为在宣王时,清儒则以为在文、武时。推论而已。

【语译】

周朝出了八位俊杰: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解读】

八士,八位有教养的贤达,其事迹难以考证,《论语》记于此章,意在说明人才重要。周朝之所以兴盛,在于统治者善于用人,人才济济,同心协力,开八百年之基业。孔子是十分重视人才的,鲁国衰微,人才四散,他深为感慨。言周初人才之盛目的是警戒鲁哀公,希望他礼贤下士,爱惜人才,振兴鲁国。

第二篇:论语微子篇读后感

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论语微子篇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论语微子篇读后感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读书会便是一种将“学”与“思”结合得很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周二的晚上,儒行社诸位志同道合的社友齐聚到活动室,在中文系刘炜老师的领读下,共享论语之精粹,援疑致理,在欢快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夜晚。

刘炜老师以先总后分的方式,先总的提出了古代臣子处理君臣关系的三种态度:不可不止;不可则去;不可则易位。并一一解释,然后针对微子篇中的各个部分一一对应,在领读的过程中,刘老师既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由于当下相联系,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式的学习和思考,使我们对于讲君臣关系的微子篇有了更深刻和细致的体会。而后社友们自由提问,有同学针对古代的相关政治发问,有同学学以致用,拓展到了当下时事,刘老师一一详尽解答,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思考与交流,虽然短暂,却是受益无穷!

当然,古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很多时候,论语中的个中精华,须得靠自己用心去读,去领会,旁人也只能起指导的作用,就像刘炜老师在讲解的最后,非得留一个问题悬在我们的心里,这就像一幅好的画留有大片空白让你的思维自由驰骋一样,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而不是像吃快餐那样,只是简单的把别人的思考结果粘贴复制到自己脑中,所以各位社友万不可辜负刘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哦!

这次习读微子篇,让我对古代的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古代要想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忠臣既容易又复杂,容易是因为只需要坚守内心的理想和为官之道,难是因为施行起来很难实现,尤其是面对昏君的时候,不同的坚守便会有不同的结果,也许是郁郁不得志,也许是赔上身家性命,也许是世外隐居……而反观我们当下,做官却似乎没有那么多纠结,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倒退。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我个人而言,我更赞同孔子他老人家,欣赏不可则去的态度,灵活变通,不强求,但却不是从此放弃,不再努力,只是换个方向和角度。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需要这样的智慧,如果真能做到不可则止,或许人生就少些纠结,多些释然,少些冲突,多些快乐!

充实的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但我相信以后这样有意义的夜晚不会少,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学习的机会还很多。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在云大传承下去。

论语微子篇读后感2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古今被遗落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 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分的,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道义。他们是这个样子吧。”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清白高洁,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

从古今记载看,一般说来,逸民隐士大都志向高洁,信念坚定,不肯和现实妥协。此章中讲到的伯夷、叔齐,在前面的章节中多次提到,由于不满于周武王用武力推翻殷朝的做法,“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所以,孔子说他们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典型的逸民风范。但也有次一等的情况,比如说柳下惠和少连,柳下惠前面章节中也多次提到,少连的情况今天已不可考证,柳下惠三次做法官,又三次被罢兔。当有人劝他离开鲁国时,他却不以为然,还是要坚持下去。在孔子看来,他和少连已不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而是“降志辱身”了,不过,他们的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道义,虽然忍辱负重,但其内心志节还是没有改变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像虞仲、夷逸那样,完全避世隐居,放言高论,孔子认为他们自身清高,舍弃做官也符合通权达变的思想。至于孔子自己,则是与上面这些逸民都有所不同,主张积极用世,坚持原则,通权变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可无不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总起来说,不管是逸民隐士,还是圣贤君子,虽然他们穷达行藏各有不同,但都有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和志向,这一点却是相同的。

论语微子篇读后感3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此章提到的这些人都是鲁国的乐师,鲁国礼崩乐坏,乐师们都跑到其他国家去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才的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大面积的流失则说明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不适宜人才作用的发挥,鲁国当时的情况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

最近有报道说,乌克兰数千名科学家到中国来工作,中国军工的飞速发展与乌克兰的技术转让和引进乌籍科学家密不可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从乌方角度看,自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政治一直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二是苏联时期,苏联的军事工业大多集中在乌克兰,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无法承载这样庞大的基地,所以工厂停产,工人事业,人才闲置。总之,一个国家不管是政治上出问题,还是制度上出问题,亦或是经济上出问题,都会影响到人才的流动,现代社会还会出现资本的流动,国家的衰亡会成现加速度,发展也会呈现出加速度。

第三篇:论语·子罕

《论语·子罕》名言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解读】“毋意”就是在待人处事上遵从客观规律,不用自己的主观意念来代替、来理解客观的事物;“毋必”就是不以主观意识来对待客观世界,不追求客观规律之外的必然结果;“毋固”就是在自然规律这个“道”面前不固执自己的成见,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意见,让道一以贯之;“毋我”就是凡事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过分强调自我,注意与周围人的团结协作。“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2.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解读】“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解读】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4.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解读】颜渊是孔子老师最欣赏,也是最得意的弟子,可惜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但颜子的例子也同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他无疑成为了知识分子“过劳死”的先河,在学无止境、永不停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劳逸结合,锻炼好身体。5.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解读】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解读】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一方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另一方面是“人到中年万事休”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既是鼓励,又是鞭策。鼓励年轻人珍惜青春的宝贵时光,茁壮成长,掌握足以让老一辈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年轻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要虚度了表春年华,到中年时仍默默无闻,一无所成。说到底,还是下面这一段著名的话概括得好:“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7.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解读】第一句:“学”是公平的,任何人也都可以学,不论是谁,都有学习的权力,这个是孔夫子提倡的。但是能不能在教育中得到东西,就不是教育所能完全达到的。有的在孔子那里学到了仁义礼智信,有的却学不到什么。共学,真的未必就会走同样的道路。

第二句:“立”意思是立志,也就是说即便走到正确的路上,也一样会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半途而废。

第三句:“权”意思是通权达变。能不能“权”,也许就是学问的真义。时不同、势不同,当然是要变的,知道怎么变,变什么?才是学问。孔子在这一章传达的概念,也就是学问的几个层次,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达到最后的终点。学问的终端是“权”。是知道如何变通,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8.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主动谈论财利、命运和仁德。

【解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道德。孔子是顺应天命的,特别是生死之命,纵使无可奈何也只能顺应天意;同时孔子是敬畏天命的,他虽然很少提到“命”,但对“命”是一种赞许的态度;孔子是提倡“获利”的,但他反对、鄙夷的是特定情况下的“利”。他主张取“利”有道,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提倡目光长远,反对“唯利是图”。

9.吾不试,故艺。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牢(有说法认为是孔子的学生,姓琴,名张,一名牢,字子开,卫国人)说:“孔子说:‘我不被任用,所以才学会许多技艺。’”

【解读】这是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10.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实在没什么知识。有个农夫问我,我脑子里空空的,我反问他事情的始末端头之后才尽量地告诉他。”

【解读】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第四篇:论语演讲稿

这是《论语》的开始,似乎,夫子对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夫子把自己最基本的读书和做人的原则和标准暴露给学生:“每天学习并经常复习;知己不期而至,远道而来,高兴之情,无法形容;君子的标准之一即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愠恼”,论语演讲稿。的确,这三条于我有切身的体会。先说第一条,学习过的知识重温旧梦时,快乐之情确乎无法形容和控制。比如年少背诵的诗词歌赋,留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渐渐被时光冲淡,一天因某种机缘又一次含英咀华,烂熟在心时,朗朗在口时,何止是快乐,简直是对逝去年华最美好的回忆和温存、无言的感动和感恩。是在过去的日子里认识了这些高贵的朋友,才至心灵重新弥漫似曾相识的快乐,何止?每每这时,我就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喜悦,演讲稿《论语演讲稿》。更何况,夫子讲的“习”,不仅包括诗,还包括礼、乐、射、御等等当时贵族子弟要学习的六艺呢!古语云:“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夫子的弟子很多是在实现孔子的施政纲领的。《论语》大多教人要积极出世,这和《老庄》迥然有异。更何况“学而优则仕”呢!古人读书,胸怀天下,因而在这种情境下,夫子之话,万古不移。第二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似乎是套话,但我们谁能否定,人生终究是走向愈来愈孤独和寂寞?个体生命无疑在社会和他人的碰撞中被无形地伤害。即便人生坦荡没有任何坎坷,也会被无可阻挡的时光无情地伤害。慢慢老去本来就是件残酷的事,更残酷的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种趋势。于是,在文学艺术领域,超越生死,追求永恒成了不老的表现母题。比如《浮士德》、比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而终究以英雄式的悲剧震撼人心。既然人生就是如此,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互相取暖,而由于某些原因,这些朋友并不能时常见到,忽然有一天不请自到,你会做何感想?不手舞足蹈才怪。第三条,自己被别人误会的时候经常有,人与人有时是很隔膜的,但只要机缘凑巧,依然会互相了解。而在了解之前自己不愠恼,难道不应该吗?如果非要人了解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那就找他,让他了解。如无伤,人不了解你就算了,如果愠恼,我觉得是庸人自扰。《论语》开始,平平淡淡,但平淡中蕴涵真情。我觉得,夫子是以自己的人生切身体会,发出的肺腑之言啊!是对朋友(包括书本、知己、普通朋友)的态度和看法。定下了整部《论语》的基调。

第五篇:论语演讲稿

论语演讲稿

论语演讲稿1

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希望小学全体老师欢聚一堂,共同品读一部千百年来被奉为经典的书——《论语》。虽然这部圣贤之书对于我们大部分老师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如果我们想要做到对它了如指掌则难度不小。可是一本书的出现改变的这种情况,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凭借她对《论语》高深的造诣,用深入浅出的分析,贴近生活的举例,旁征博引为我们在浩瀚的书海中修筑了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它就是——《于丹心得》。

《论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我们开展本次论坛的目的。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情况,而对这些琐事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如何才能避免理解上的偏差,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品读《论语》吧,因为它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教育学生的种种方法,还是遇到挫折时自我调节。但是要寻觅到这些金科玉律,闭门造车显然是不合适的,利用大师的引导,利用大家的智慧才是最便捷的途径。

“幸福”是我们希望小学全体师生努力的方向,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也是最捉摸不透的。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当我们品读了《论语》之后是否形成了比较统一,至少不会迥然不同呢?我急切的期待着老师们的高论,希望在其中能够得到建设幸福校园最有建设性,最有实效的建议。

于丹在《论语心得》的扉页上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道”可以是生活,可以是人生,也可以是我们深深爱着的教育事业,它其实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有包容的态度、积极的心态,我们都会在不远的将来迈入种种康庄大“道”。最后,我借用于教授的话,“幸福不远人,让我们在共同努力下,幸福,快乐。”

谢谢大家!

论语演讲稿2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今日我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中这句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爸爸妈妈,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一诺千金。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伺候爸爸妈妈,能够尽心竭力;伺候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往来,说话诚笃、格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便他自己说自己没有学过什么,我也必定要说他现已学习过了。“

子夏的这句话提出了正确处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四种联系的品德规范。子夏以为,一个人有没有杰出的教育,首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孝、忠、信“等根本品德。只需做到了这几点,即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也能够以为他现已是个有杰出教养的人了。这一句和上一句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孔子施教重在人的德行。

学过这句话我懂得了孔子育人注重人的质量德行的涵养,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一个人是否有学识,不是看他读过多少本书,而是看他是否达到了做人的涵养。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通晓学识之道,要先从自己的品德的涵养、为人处世上着手。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才干学有所成。即《红楼梦》中所谓”世事洞明皆学识,情面练达即文章“。

论语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这个长达3个星期之久的寒假里,我读了一夲国学经典——《论语》。正像它的题目一样,古代大文学家孔子用自己独当一面的方式论述了“语”这个字。

打开《论语》,我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们昂首走来。——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 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伟人,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他的言行论及了孝道、治学、立德、为政,他的思想 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尽管他的思想言论尚不全部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相吻合,但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 供后人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刚开始读之品之之时,我觉得那些满是“之乎者也”的句子和段落乏味之极,就像老和尚那样念着无聊的经,但逐渐逐渐我被孔子的儒术渲染了。孔子注重的是 孝、学、德,而那些金钱与名义,在他的眼中只不过是粪土罢了。他的地位在文学界上很高,却不是官场上的追猎者,他只不过是一个老师、先生,不断以实践教导 堂下的众弟子。

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 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 ;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 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 仅安于贫贱,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就是孔 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论语》是文化经典之一。它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我们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实践它。今天我们读《论语》,要做到继承吸取其精 华,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以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才是学习、研究《论语》的现代价值所在。

论语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孔夫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所有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最后著成了中国的一本瑰宝——《论语》

读《论语》,本来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却发现,“仁”,这个字贯穿了全文,“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论语》中的许多的词句都是发人深思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个句子常挂在我的嘴边,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仁”。孝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但现在也慢慢开始退色了,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把中国人内心有唤醒了,明白了“孝”的意义。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我们不难发现,在饱经过几千年的风霜后,是它,唤醒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是它,唤醒了中国人民的精神!

可是光说不实干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学习孔子,用“仁”却面对世间的万物,用谦虚对待人生,永礼来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还要用勤奋来充实人生。《论语》也是我们犯错时的教育书,指引我们正确得道路。总之,它就是教你人生之道。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

论语演讲稿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一直以为所谓儒学不过是表面上推崇中庸、仁义、礼教等虚有的东西,做作的让人厌恶。他和他的弟子连种稻插秧都不会还自居君子圣贤,所有的人民在他们眼里都是低微贫贱的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可见孔子有歧视妇女的嫌疑,另外我至今还记得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鼓励他的同乡努力刻苦学习,尊师:”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我承认,宋濂真的很尊师。可是正是这种方式让中国由盛转衰,不敢出一言以复就没有新观点新态度,就没有创新。

苏格拉底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主张学生勇于创新,所以出了一个柏拉图,柏拉图同样没有”架子“,又出了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在哲学物理学都有很好的建树!

儒学,是该让人唾弃,放在脚底踩的东西!!!

我甚至觉得古代封建的黑暗落后都是独尊儒术的`结果,没有了”百家争鸣“,那就是剩下了专制。它至今仍旧影响着政治、教育、法律! 可是,事实上是这样吗?

读完《论语译注》我发现了我自己的目光短浅,相反,我觉得孔子不该出现在那个时代,那个黑暗的时代!孔儒的思想很超前,他说推崇的大同社会就是我们现在初级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我们至今也没法做到,古代黑暗帝国怎么可能实现呢?古代君王扭曲了儒家思想,他们黑着心红着眼把儒学当成统治的工具,他们过河拆桥却同样自称君子,因此,”打倒孔家店“不是推翻儒学,而是保护真正的儒学不为小人所用。

孔子推崇的学而思丢失了,人们只学不思,只为应付考试,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是中国科学家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孔子崇尚的中庸仁义也缺失了,人们自私自利,见人不扶,食物以次充好。真的愧对礼仪之邦!

孔子希望人忠义孝顺,谦虚真诚。可是现在的我们多么肤浅做作! ……

没错,他的想法是无法治国的,至少不适合现在的国情。可是我们不能一竿

子打死儒学。政治课里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发扬”扬弃“,我们却把坏的继承了,好的遗忘了:

我们该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骄傲自满怎么进步,应该不耻下问,谦虚谨慎!

我们该真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该做伪君子,应该真心待客。

我们该反省:”吾日三省“,孔子这样的圣贤都反思,我们也该反省自己,知错认错改错。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孔子,但是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该做的还有很多,那怕双手递物,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等琐事,都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兴我礼仪之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终于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有许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我从这句子中隐约体会到一个含义。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进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说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相信大家。

论语演讲稿6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弘毅厅的赵春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来到岔中已一年有余,在这一年里我时时刻刻被论语感动着,我们一起看论语、背论语、议论语…,感受着温馨的校园文化,体验着中华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论语伴我在岔中茁壮成长,为我打开了幸福学习、通往成功的大门。

说到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论语》里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第二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4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场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自己身边的这些平凡的同学学习,就像置身于万倾绿田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以后的八年级学习中,我们要走入生本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寻找自己的“老师”,虚心地像他们请教,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伟人的至理名言。我国革命家徐特立,在法勤工俭学时,已是名字响当当的教育家了。但这位四十开外的名家却甘当小学生,向法国小孩子学法语;还有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虽著称诗圣,但每写一诗,都要向邻居老婆婆征求意见,她听不懂的地方修改到她听得懂为止;又如我国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整写好《史记》,便到各地游历,向平民百姓虚心请教,最后写成《史记》……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目不识丁的老婆婆当然也没有白居易那样的才华;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更不能不会装懂,而应多向同学、老师请教,扎扎实实地学好文化知识。

所以,只要你能参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并真的这样做了,付诸实践的你就获得了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论语》里还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岔中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岔中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岔中是幸福的,因为岔中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就让我们在经典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感悟真理,缩短历程,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论语演讲稿7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刚刚学习了《论语六则》,其中有这样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这一句话,不长,却涵盖了我们的人生。年幼时便要立志于学,稍长些就要学有所成,立家立业。但学成不是理想的结束,它开启着闪烁智慧光芒的四十岁。五十岁, 我们已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仍要努力作为,即使已不再像年轻时一样拼命追求最终的结果。六十岁,我们已经可以虚怀若谷,淡然面对他人的批评与斥责。等到了七十岁,人生的境界已变的自由而又合理,专属于自己的最高境界,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磨练,去追求。而孔子伟大的品格,也便可以由这句话得知。他一生都在追求一个更加完美的人生。他为之奋斗不止的,就是这样一种云淡风轻,就是这样一种循序渐进,就是这样一种圣人的品格而不是事业。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种不可逾越的时光界限,对于我们,也是如此。 即使下一秒有再多繁花盛开,我们也得先将这一秒的小草采摘;即使下一秒是无边黑暗,我们也不可能跨越它去寻找光明彼岸。人生,自然不能违背了发展轨迹。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才能按照客观规律,一步一步走下去。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是否功成名就,不在于你是否为社会作出了惊天动地的贡献;更不在于你的经历是否轰轰烈烈;而在于你是否在应该做某件事的时候,用尽了全力去做好它;在于你是否遵循着规律,没有让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在最美的岁月里,在于你是否做到了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无愧于心,因为他们被安放在时间的模子里是那样的恰到好处。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年轻时不学习,不努力,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更大的失败。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时不进步,难道要等到四五十岁了才拾起理想,期待奇迹发生么?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说:“生活的目标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规律。”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什么是自然规律?孔子已给了我们答案。遵循规律生活,并不是不求创新,只知道一味的按照既定的程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走;也不是看破红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听天由命,而是启发着我们在某段特定的时间内,除了做特定的事去推动人生的车轮向前走以外,别无选择。你还是要锐意进取,还是要不懈努力。命运为每个人安排好了相同的轨迹,但绝没有两个人的人生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走法,上天拓的路很宽,走着走着,人和人就有了差别,但只要你遵守了生命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每一种活法尽头都是一个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世界。但如果你在某一时间,做了这段路上不该出现的事,等待你的,只能是深渊。这,才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如何坚定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中,让每一步都踏实且井然有序。

人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它更是一个美到极致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必须是一个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想要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我们就要注重脚下踏上的每一步。这,求不得别人,更急不得自己,语言无法描述的境界,还得要等到时间的洗礼,那么,就让我们,从志于学做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论语演讲稿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仁人,孔子对它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标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 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 多强,如果不能够推己及人,仁而爱人,都不能称之为”仁“。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

论语演讲稿9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中说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尼,小车无月,其何以行之哉?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要说 话算数。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试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兴,我说: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带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忧郁的答应了,说下一星期天我带你去 云台山玩,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云台山,时间过的如流水一般,转眼间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问爸爸什么时候去,爸爸说:今天太忙了,没 有时间,改日吧!我的.心霎时间由高兴到难过。我说:爸爸你不想去,就别说,说出去话就如泼出去的水,要说到做到。

妈妈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妈妈爸爸说了一顿,妈妈说爸爸做的不对,答应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虽然这次我没去云台山,但是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想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作为一名好学生,更要诚实守信,善于勤学。

论语演讲稿10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终于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有许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管社会地位上下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时机。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区分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到达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我从这句子中隐约体会到一个含义。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那么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到达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进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说道德标准,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相信大家。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论语》这一本书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长久的打算,就肯定会有现在麻烦。那一次,我是切身体会到了。

那天下午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趁下课的时间赶快把刚刚课堂上讲的练习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页写完,而且必须在下午的第三节课之前交给老师。说完,老师快速走出了教室。我拿出数学练习册正准备写,籍展鹏拍一下我的肩膀,说:”走,咱们去操场上打篮球。人都叫好了,就差你了。“我说:”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没写完呢,你写完了吗?“”写什么写,老师不是说第三节的时候才让交的吗。现在才第一节课,第二节下课不是还有四十分钟的活动时间吗,那时候再写也能跟上。“我一听,也是,四十分钟足够能写完的。于是便和籍展鹏下去打篮球了。

第二节是英语课,下课铃响起的时候还有一些练习题没讲完,老师没让下课,拖堂继续讲。这一讲就是几十分钟,一下子讲到了第三节上课。

结果可想而知了,因为我没有完成作业被数学老师严厉地大批特批了一顿。都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考虑好,现在麻烦了。从那以后,每天下课我就抛开一切杂念,立刻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没有作业,我就自己先向后预习。再也不敢拖沓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中的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受益无穷。

论语演讲稿1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语录,它流传了2500多年,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影响着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 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让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经典教育,越来越注意到古代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意义,所以,我们小学生从小读 《论语》,意义重大。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典型代表,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许多方面,虽然是一问一答、零零碎碎的片语,好像没有什么逻辑性,但是认真研 读,深刻领会,其内容非常丰富,言简意顺,无所不包,博大精深,也是教学最重要的经典。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 的历史地位,《论语》之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

诵读《论语》原文,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讲,由于文言相隔久远,有些困难,一时难以弄懂。但是,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也让我们感受很深,有所启迪 ,有所受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正如于丹把《论语》比做温泉,她说,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有一口问病泉,据说 任何人舒服地泡进去,就能悉知自己身体的病,有关节炎的,有胃病的,有皮肤病的……洗掉一层,如蝉蜕皮一般……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出孔 子一生学而不厌,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智慧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经常学习新知 识,温习老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伟大的话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啊。学问从学习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学而常习,习而常学,便可以海阔天空般事事无碍。而今天观看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更是令自己开见识大长。

不仅如此, 其实在以前,孔子与孔丘一直在议论并流传着一个字:“仁”这虽是一个字,但它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疑问哟。人们最终解决了这个“迷”。“仁”可 以想为一个人心如大海的慈善之心;也可以认为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可以作为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渴望之情……

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修炼的一生,境界越高就越注意学习修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 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 所欲不越规矩“。孔子自述了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 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 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也使我们懂得了伟大来至与平凡的道理。

通过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出事的道理,仿佛达到了进入到了书中的境界。直到现在,《论语》中的内容还让我难以忘怀。

《论语》的内容真丰富啊!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多看看。身为小学生的我们,仔细阅读《论语》一定会让我们憧憬的童年变得跟《论语》一样丰富多彩!

论语演讲稿1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昨日午后,一缕阳光跃进窗户,停留在沙发的扶手上,给人一种暖意。闲来无事,沏上一杯清茶,在书架上取了一本《论语》依偎在沙发上翻看起来。

《论语》这本书,篇幅并不大,而且都有注释,所以看起来并不难懂,其中一文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注释是:孔子说:”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好的事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让我看了之后,思绪拉长了。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论语》里的中心思想讲的其实是做人的道理,比方”现在的少数人无德无能,却贪赃枉法,祸害民众,不正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吗?又比方现在的少数人,听到好的事或能帮助别人的好事也不去做,发生了假、丑、恶的事情也不去指责,令其改正,不正是”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吗?这些事情也都是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希望发生的又十分担忧的事情,不正是”是吾忧也“吗?

孔子在古代就有”是吾忧也“之想,而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人为什么不能消除”吾忧之事“呢?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呢?品味《论语》如这缕缕阳光,给人以光明和温暖。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读了”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孔子说:学习好似生怕赶不上,又害怕把学到的东西丢掉了。“配的启蒙故事是《映雪读书》,讲的是孙康小时很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很想夜以继日地攻书,可家时,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方法学习了,特别是到了冬日,漫长的黑夜他有时很难入睡,实在没方法,他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默背诵。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突然发现窗外透进几丝白光,他开门一看,原来是下了一场大雪,到处一遍白茫茫的,他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借着雪光读书呢?他急忙回屋拿来书,借着雪光一看,字迹很清楚,比一盏小油灯还强。从此以后,孙康经常夜里蹲在雪地里映着雪光苦读,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书里,不觉得寒冷和疲倦,孙康刻苦攻读,终于成了著名的.学者。

我想孔子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放松,一放松就要退步,必须有危机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新东西学的更快,学过的东西记得更牢。启蒙故事里的孙康就是这样做的,在那样苦的情况下攻读,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学者。我们做为学生就更应该向他学习,何况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根本不用受那样的苦,没有理由不好好地学习。

论语演讲稿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任湾小学的学生在诵读。这稚嫩的童音,让我的思绪飞扬。不知不觉中,我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

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任湾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任湾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任湾是幸福的,因为任湾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的这句话提出了正确处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四种关系的道德标准。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教育,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孝、忠、信“等基本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也可以认为他已经是个有良好教养的人了。这一句和上一句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孔子施教重在人的德行。

学过这句话我懂得了孔子育人注重人的品质德行的修养,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一个人是否有学问,不是看他读过多少本书,而是看他是否达到了做人的修养。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精通学问之道,要先从自己的品行的修养、待人接物上着手。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才能学有所成。即《红楼梦》中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论语演讲稿1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一直以为所谓儒学不过是外表上推崇中庸、仁义、礼教等虚有的东西,做作的让人厌恶。他和他的弟子连种稻插秧都不会还自居君子圣贤,所有的人民在他们眼里都是卑微贫贱的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可见孔子有歧视妇女的嫌疑,另外我至今还记得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鼓励他的同乡努力刻苦学习,尊师:”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我成认,宋濂真的很尊师。可是正是这种方式让中国由盛转衰,不敢出一言以复就没有新观点新态度,就没有创新。

苏格拉底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主张学生勇于创新,所以出了一个柏拉图,柏拉图同样没有”架子“,又出了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在哲学物理学都有很好的建树!

儒学,是该让人唾弃,放在脚底踩的东西!!!

我甚至觉得古代封建的黑暗落后都是独尊儒术的结果,没有了” “,那就是剩下了专制。它至今仍旧影响着政治、教育、法律!

可是,事实上是这样吗?

读完《论语译注》我发现了我自己的目光短浅,相反,我觉得孔子不该出现在那个时代,那个黑暗的时代!孔儒的思想很超前,他说推崇的大同社会就是我们现在初级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我们至今也没法做到,古代黑暗帝国怎么可能实现呢?古代君王扭曲了儒家思想,他们黑着心红着眼把儒学当成统治的工具,他们过河拆桥却同样自称君子,因此,”打倒孔家店“不是推翻儒学,而是保护真正的儒学不为小人所用。

孔子推崇的学而思丧失了,人们只学不思,只为应付考试,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是中国科学家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孔子崇尚的中庸仁义也缺失了,人们自私自利,见人不扶,食物以次充好。真的愧对礼仪之邦!

孔子希望人忠义孝顺,谦虚真诚。可是现在的我们多么浅薄做作!

……

没错,他的想法是无法治国的,至少不适合现在的国情。可是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儒学。政治课里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发扬”扬弃“,我们却把坏的继承了,好的遗忘了:

我们该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骄傲自满怎么进步,应该不耻下问,谦虚谨慎!

我们该真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该做伪君子,应该真心待客。

我们该反省:”吾日三省“,孔子这样的圣贤都反思,我们也该反省自己,知错认错改错。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孔子,但是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该做的还有很多,那怕双手递物,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等琐事,都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兴我礼仪之邦!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于丹写的论语心得是一本非常好的,值得一看的书,因为她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让我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生活中近距离的接触了一次圣人。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成认现实的缺乏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缺乏,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翻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论语演讲稿1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论语》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我们品德高尚,更 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哲理性的知识。如我们在学《论语十则》时,里面既有讲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又有讲思想修养的。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 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它告诉我们。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拖累,从而被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如果只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 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因此,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还有一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意思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 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说明了我们应当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在任何处境都应坚贞不屈。

然而,《论语》毕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又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是不会过期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科学地继 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宣扬祖先们的博大精深。总的来说,《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 世,修身养性。我们在生活中,对于这些哲理中的要求我们能做到的就尽量做到,不能做到的也不能完全忽视,只要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做到最好,才算我 们真正领悟到了一些真谛。有人说过:” 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吧!

下载论语18章《微子篇》演讲稿(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18章《微子篇》演讲稿(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章电微故事精选

    花开时节最精彩 爸爸,妈妈,您教导我“爱企业,讲奉献,重团队”,我虽然心中装满对您的牵挂,但女儿不能辜负企业的期望,我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不能在你们身边嘘寒问暖。 宝贝儿,看到了吗?那......

    《论语》“色斯举”章释读

    《中国哲学史》(季刊)2005年第4期·94· 《论语》“色斯举”章释读 黄红宇 编者按:《论语〃乡党》篇‚色斯举‛章历来被认为难解甚至无解,可谓千古疑章。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有......

    《论语》两章-教学教案(5篇)

    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认识孔子虽遭挫折,仍不逃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体会《......

    《论语》孝篇

    孝篇 第一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第二课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

    论语的演讲稿

    论语的演讲稿子曰: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有仁德的人好,四声 hao,喜好;恶,四声,wu 厌恶唯有仁德人能喜爱好人,憎恶坏人。在一般人看来,人皆有好恶,都能好恶。为何偏要说只有“仁者”......

    论语的演讲稿大全

    论语的演讲稿范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论语》作为圣人孔子精华的浓缩,从早时的科举,到如今的考试,都会有所涉及,由此可以看出《论语》的珍贵,与古往今来的人对它的重视。《论语......

    论语的演讲稿范文大全

    论语的演讲稿演讲稿的写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现如今,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

    【实用】论语演讲稿(精选五篇)

    【实用】论语演讲稿3篇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演讲稿3篇,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