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征文

时间:2019-05-14 20:2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征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征文》。

第一篇: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征文

爱岗、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为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做贡献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征程。作为菏泽医专的一名年轻辅导员,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逐渐找到了方向。那就是努力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为进一步促进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尽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是一名高校辅导员,我热爱自己的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工作对于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我国高校辅导员现状来看,很多人是迫不得已才选择辅导员工作。工作时间不确定、地点不稳定、待遇不优厚、突发事件频繁、思想压力大等特点,致使很少有人愿把辅导员作为自己长期要从事的职业。但是辅导员工作却一直是我的职业追求。从上大学开始,我就把当一名大学辅导员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经过自己的努力,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成为菏泽医专的一名辅导员。还记得工作的第一天,我是那么的兴奋和激动不已。正是由于这份热爱,工作上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团员推优、党员发展、奖助学金评定、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学生有关的每一件事,我都认真细致的解决。当每次和学生们在一起忙到很晚才下班,学生们亲自把我送到校门口,带着感激和嘱咐挥手向我道别,发自内心的说出“老师,路上慢点”的时候,当我在办公室忙到很晚顾不上吃饭,学生们亲手将饭菜为我买来送到我面前的时候,当我为了一次学生活动不顾寒风暴雨、周末休息前来观看、指导、鼓励、赞扬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我对他们的重视而紧紧将我簇拥的时候,当我在下班的时候车子出了问题一群学生前来帮助并着急地为我想办法的时候,当教师节来临之际一束束鲜花和贺卡送到我面前、一个个祝福的短信发到我手机的时候,当学生们在我的鼓励和指导下在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向我报喜的时候„„一股股温暖会时刻洋溢在我的身边,再苦再累也觉得幸福。若干年后,学生们一个个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很多老师都慢慢淡忘,但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大学辅导员。因此辅导员是一份令人骄傲的工作,是一份值得去热爱、去追求、去为之奋斗的工作。我骄傲,我是一名高校辅导员,我热爱我的工作。

敬业奉献,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敬业是一种责任。忠诚于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有胸怀大局、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责任心。辅导员工作量大、事务繁杂,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界限,晚上、双休日、节假日照样加班加点,遇到突发事件即便是深更半夜、狂风暴雨也要及时赶往事发地进行处理。所有的这些,没有脚踏实地、没有尽职尽责、没有默默奉献又何以能完成?敬业奉献说的具体就是要尽岗位职责,把具体工作一点一滴的做好,把工作时间一分一秒的抓牢。作为辅导员,每次学生活动,都要精神饱满地组织、指导并参与其中,不论是课外活动时间、晚上或是周末。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特殊的节日里,只要学校不放假,就要放弃陪同家人,和学生们一起共度、、、、、、除此之外,学生找你谈心聊天,你绝不能以下班时间到了为由而中断,学生给你打电话你决不能以午休或深更半夜为由而拒接或批评学生,学生生病住院你要想家长一样陪护,学生学费凑不齐或遇到突发事件而急需用钱,你要慷慨解囊„„这就是敬业,这就是尽职。这些我做到了,因此也换得了可喜的成绩。自2009年第一次带班到现在,所带班级中有两个班被评为菏泽医专先进班集体,一个班级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班集体,先后有两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一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两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所负责的团总支也先后被评为菏泽市红旗团总支、山东省红旗团总支。

诚信友善,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诚信友善是社会基本公德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我是一名高校辅导员,同时我也是生活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名普通中国公民。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会牢固树立诚信友善的理念,坚守社会基本公德,积极营造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做到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谦敬礼让、互帮互助,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是我们建设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的重要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是各阶层各行业都应该积极倡导的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特点的价值观。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一普通分子,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生活中我承诺做到善待亲友、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因为善待亲人可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善待他人,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善待自然可以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并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发扬友善互助的精神,人间才能充满更多的真情,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这就是我能做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服务于我的学生,坦坦诚诚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除此之外,加强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本领。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为深化改革、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下,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篇: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黄淮学院)

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区域战略发展等重要机遇,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学校先后获得“河南发展(成长)最“快的院校”、“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等荣誉。2013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6月,入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并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一、学校转型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升本之初,学校的基本状况是:基础差、底子薄、资源少,建设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同时,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面对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突出矛盾,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矛盾,高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不相适应的问题,高校转型势在必行。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领导班子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深入研判并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强力推进了学校的战略转型。

(一)做好系统顶层设计,规划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

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到2020年前后,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国内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高职教育;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驻马店,面向中原经济区,辐射全国,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定位——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管理经营类四大专业集群,瞄准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是进一步理清应用型高校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这条主线,学校提出了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两大突破”,完成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向以应用技术教育为主、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三个转型”,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确立了“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形态匹配、高原见峰”的指导思想,“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办学”五大发展战略,“职前职后贯通、校地同频共振、多元办学渠道、持续内涵提升”的办学策略以及“国际视野、本土行动、校际错位、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明确了战略转型的行动计划,推动了学校的加速转型、加速提升。

(二)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引领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围绕把“黄淮学院办成一个什么样的本科院校”,“怎样建设这所本科院校”,“培养什么样的黄淮学生,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等关键性问题,持续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大讨论活动,通过研讨突破了传统办学和教育观念的束缚,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开展系统理论研究。围绕应用转型主持了11项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100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其中以合作发展联盟建设为题的省级教改项目,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通过系统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的认识,为学校的战略转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是请进走出、学习交流。先后邀请境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人员到德国、英国、印度等国和台湾地区10多所大学进行考察培训,借鉴了国(境)外的应用型高校办学经验,促进了广大干部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使应用型本科办学的理念和定位成为师生推进学校战略转型的自觉行动。

(三)构建合作发展联盟,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将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强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改革,与国内外166家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签约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打造了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平台。一是

创新合作理念。按照“专业对接行业、实训扎根基地、科研结合产学、项目推进创新”的基本思路,大力加强校企、校市、校校、校会、校所等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学院系为主体,广泛开展与社会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实质性无缝对接。二是拓宽合作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培养人才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开展项目联合研发、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合作举办冠名班等,使学校和企业在人才、资源、项目、信息等方面实现联结和共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

三是建立合作机制。实行联盟理事会制度,设立联盟秘书处和各专门委员会,通过制定合作发展联盟章程,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建立了联盟导向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长效合作机制,使校企合作由自发分散状态转为自觉集中状态,形成团体优势,推动各方共赢发展。

(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按照“突出应用、集群发展、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建设思路,大力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

一是紧跟行业科技进步改造老专业。逐步取消师范专业,在对老专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通过专业改造,目前所有的师范专业已经取消或转型,专业的应用型特征更加凸显。

二是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重点发展与地方经济关联度高、就业渠道广的新兴专业,目前学校的应用型专业已经占到专业总数的80%以上。三是构建专业集群,推进专业特色

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具有一定优势、关联度高的专业进行优化整合,重点建设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四大专业集群,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建构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统筹”: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的有机联系;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二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面向职业和实践,及时增加行业企业领域的教学内容,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全面带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学习评价与考核方式上,推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三是积极开展“四创”教育。成立“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教研室,组建“四创”教育导师团,把“四创”教育融入人

才培养体系,渗透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研究、学会创新。

(六)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支撑学校战略转型

一是搭建校内“两园一街”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模式,按照“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科技文化一条街,让企业带着先进的设备、优质的项目以及经验丰富的导师入驻园区。目前,创新创业园已入驻企业42家,进驻项目72个,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工位1000个,让相关专业学生承接项目研发、产品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携手育人。

二是搭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企为主共建项目多样化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由联盟企业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目前,学校与众多的河南地方企业如郑州富士康科技集团、中集华骏、天方药业、昊华骏化等以及省外的苏州国际科技园、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四川华迪有限公司、成都天府软件园、浙江河南商会等单位共建了128个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有三千名学生进入联盟单位实习实训和就业发展,保证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是打造互动创业就业服务大平台。合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每年投入资金50万元,设立学生创业孵化基金,立项支持孵化创业项目;积极拓展创业就业渠道,将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等,作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载体,促进

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创业就业。

四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面向行业一线,学校依托重点学科,积极与企业、行业开展协同创新,共享共建了44个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强化应用型科学研究,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新机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近年来,合作开发项目50多项,为企业争取经费支持1200万元,创造经济效益近4千万元。

(七)打造双师素质团队,助力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实施“双聘人才引入计划”。积极推进“双聘”制度,从行业企业聘用120多位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了“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应用”。

二是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每年有计划地选派100名实践性需求较强的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机构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顶岗实践,并对顶岗实践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

三是实施“创新创意教育种子师资培训计划”。选派业务骨干进行创新创意种子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意和实践能力。

(八)深化国际合作办学,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按照“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思路,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门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系统引进、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应

用技术大学的优质资源、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由外向内激活了学校的应用转型。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4个,已有700多名学生赴国(境)外合作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每年外籍教师来校任教80多人次,60多名教师出国交流、培训,国际合作办学对学校转型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九)加快软硬条件建设,保障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加强实验设备建设。共建有各类实验室14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000台(套),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值由2005年3600万增加到1.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全面改善硬件环境。2005年至2012年,学校用于新校区基 本建设的经费投入已经达到7.5亿元,新建设楼宇24栋,新增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投资3.5亿元、占地45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以及投资6亿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体育中心也正在建设之中;同时学校加强了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和数字化工程建设,学校整体面貌文化氛围得到显著改观。

二、关于学校转型发展的体会

通过持续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黄淮学院应用型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招生就业呈现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从黄淮学院推进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对地方高校转型

发展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学校目标的定位。学校发展的定位准确否,关乎学校转型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地方高校准确定位,既要立足自身条件和发展实际,又要面向社会,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不盲目攀比,不简单盲从,认准自身的角色,坚持自己的特色,不断发展优势。

第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困难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观念更新是地方高校推进转型发展的先导和前提。必须先打观念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制约学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思想桎梏,用转变观念开启学校转型的动力之门,这是必由之路。促进观念更新,一要搞调查,研究职工思想观念;二要抓领导,带动师生观念转变:三要学理论,启发师生转变观念;四要造舆论,引导师生观念更新:五要转机制,强化师生观念转变;六是树典型,推动师生观念转变。

第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要把创新内部治理机制,作为激发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战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等,集聚体制机制优势,努力建立符合转型发展要求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机制。

第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根本的是干部队伍的保障。在转型发展中,要坚持把推进干部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完善干部选用、教

育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使之成为助推学校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

第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需要的是各级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不仅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更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足够支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黄淮学院的转型给予高度关注,并在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搭建、资金投入、校地合作、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给予了倾斜和支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成效充分证明,高校与政府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

第三篇: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调研报告xxx2014

“深化改革图振兴,转型发展创大业”大讨论的调研报告

贮木场于海军

从今年4月1日开始,森工将停止商业性采伐,这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些重大战略举措,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必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着重思想观念上要有转变、在工作思路上有所转向、在产业形态上有所转型。

一、对照森工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深化改革图振兴转型发展创大业的新内涵

1、认清当前形势,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搞好贮木场工作。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树立大局意识,确立长远思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迎难而上抖擞精神,而不能抱着大木头不放手,不能面对停伐感到茫然无措。摒弃国家给钱过日子的“等靠要”思想,发扬贮木工人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大无畏精神,趟出一条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2、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不转不行刻不容缓。

一直以来,贮木场是我局的钱袋子,木材是我局主财源。贮木场职工也已经习惯了围绕木材生活。面对全森工停止商业性采伐,我们不转不行,国有林区改革摆上重要日程,我们不改不行。当务之急,认真学习森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实施“四八四三”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在森工停止商业性采伐后,贮木场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实现管理创新,具有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二、贮木场的问题不容忽视

1、整体水平较低。

贮木场一直以来都是靠为林业局贮存木材生存,延续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场内有一条国有铁路通过,但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场内土地内留有大量的树皮,土壤没有进行改良之前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场内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汛期在容易形成内涝。

2、职工群众对待转型发展认识不强。

多数的职工群众不愿放弃干了一辈子的工种,思想保守、单一固执。对待转型发展没有充分心理准备,还没有建立起自主就业自谋出路的观念,等待林业局、贮木场安置政策。

3、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待进一步树立。

转型发展不能过度依靠招商引资和租赁土地来拉动地方经济,要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长远眼光,不可目光短浅搞短期行为,损害百姓的利益、破坏生态环境,涸泽而渔、杀

鸡取卵。

三、转变观念推动贮木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工作

1、广泛征集意见,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多种经营工作开展。

多向职工群众征集意见,走出办公室到生产一线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职工群众是推动转型发展的主体。转型发展取得了多大成效、是否真正实现既定目标,职工群众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推动转型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职工群众问计,查找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听职工群众的意见,改进转型发展措施向职工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职工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职工群众来评判。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来推进转型发展。

2、抓好多种经营工作,加快贮木场转型发展进程。

贮木场探索开展多种经营较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面对林业局全面停止商业性木材采伐,贮木场也将进行彻底的经济转型,种植、养殖要由之前的次要位置提升到主要位置上来,要充分利用好贮木场现有的场地、国有铁路等资源。

第四篇:在深化改革中转型发展提升活力

新华网:在深化改革中转型发展提升活力

【发布日期: 2015/9/24 15:32:57】 【浏览量: 1081】

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发端,揭开了中国农村土地经营生产路径改革的序幕,农村生产力得到全面释放,我国农业生产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30多年后,在中国通信业内悄然兴起了类似于“家庭联产承包”这一生产关系变革的电信经营生产模式变革新路径——划小承包和倒三角支撑服务体系,激发了内生活力,加快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步伐。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就中国电信转型发展进行深入采访,随着划小承包和倒三角在全省铺开,甘肃公司经营收入稳步增长,转型发展硕果累累。

中国电信甘肃公司总经理秦学寿告诉记者,划小承包为各级员工搭平台,充分调动了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划小承包后,他们切实把公司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把客户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同时,积极完善倒三角服务支撑,转变服务观念,全公司员工从“以我为中心”变为“以市场为中心”,甘肃电信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激活力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今年30岁出头的杨旭东是中国电信甘南州夏河县完尕滩支局的支局长,2010年前后,中国电信推出划小承包后,他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员工,也是电信所说的“小CEO”。

杨旭东说,“做出这个决定还是蛮难的,当时,我在电信公司做业务员,旱涝保收,比较稳定,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家人对我的工作还是挺放心的。”后来,杨旭东顶着压力,毅然辞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杨旭东告诉记者,一开始我承包了一个电信的营业厅,从卖手机开始,一步一步,其中经历了市场冷淡期,也经历了客户的刁难和不解,期间,也曾考虑过退出,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我承包了夏河县电信公司的四个营业厅,分布在不同的乡镇,目前都安排了营业员来管理,自己平时就跑市场。”他说。

刚工作时的杨旭东月收入在800元左右,现在他的年收入达到了30万元,现在大家习惯称呼他为杨总,当上了“老板”的他意气风发。他说,只要条件允许,还要继续承包业务。杨旭东说,以前在电信上班时,下班后就不再去关心客户的问题,那时候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不一样了,有时候半夜11点有客户打电话咨询业务,我们都会耐心去解决,有时甚至跑20多公里山路上门去服务维修。

划小承包,是中国电信积极深化改革的创新之举,即把每一个基层经营单元将业务发展与成本、投资关联起来,让更多“小CEO”参与经营,收入与电信公司分成,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从而一举调动起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划小后,电信的经营服务触角更深入、更精准,之前没有覆盖到或覆盖不科学的市场领域。秦学寿告诉记者,目前甘肃电信有多位中高管参与划小承包,他说,高岗下沉、人员前移及传输局属地化管理,使大量的人员充实到基层一线,去年以来,划小承包在甘肃的推进和优化,开始整体纳入中国电信整体战略规划的蓝图。

促转型全面扭转支撑乏力的现状

“前端市场活力逐步显现,后端的服务支撑必须跟上。”秦学寿说。为此,2010年,他提出,前端的人要贴近市场,后端的人要贴近现场,管控的人要贴近基层,保障的人要贴近员工,最终形成“挣钱的人多、花钱的人少、管控的人精、支撑的人强”,彻底消除传统的国企经营模式导致的创新能力弱、“官化”现象严重的现象以及“大锅饭”的思维。

在兰州市电信公司副总经理、综合运营服务支撑中心总经理魏东仪看来,划小承包后,支撑工作更为繁重。“我们定期会举办小CEO培训班,督导、帮扶和检查他们的工作,对于客户反馈的问题,我们也会精准地找到责任人。”他说。

据了解,今年,甘肃电信开发了一套围绕倒三角服务支撑体系的网上办公系统,“小CEO”可以通过该系统来反馈客户问题,综合运营服务支撑中心工作人员在24小时内会委派工程技术人员为客户解决。

魏东仪说,放在以前,现在的支撑效率有了大幅提升,我们目前有16个支撑团队,基本上做到了迅速响应、立马排查、彻底解决的快速支撑服务,自今年6月系统上线以来,中心处理划小承包单元各类问题5000余件,及时解决率达100%,客户投诉率下降了三分之一,业务收入提高了19%。

在具体工作实施中,兰州电信坚持以“权力下放一线,资源穿透一线,服务下沉一线,数据直达一线,大幅减负一线”为倒三角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的目标,以逆向考评为核心,围绕集约支撑、流程再造、服务下沉、权力下放等方面开展工作。秦学寿说,2015年,甘肃电信在“倒三角”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全面实施逆向考核,即由小CEO直接评价服务优劣的模式,成为“倒三角”服务支撑体系评价的唯一标准。“全面推行的权力清单制度,着重凸显真正放权给小CEO,减少小CEO非生产性工作。”他说。

据了解,甘肃电信“倒三角”服务支撑系统已经在全省普及,属于自主研发的技术服务系统,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大变革划小承包和“倒三角”启示录

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其中,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国企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是当前持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我国电信企业经营分散,大而不强,企业内生活力不足,体制转轨、机制创新迫在眉睫。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对于传统电信运营企业而言,尤为重要。中国电信提出的划小承包和“倒三角”服务支撑是自我革命和创新转型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电信践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步,也是克服“大企业病”的精彩一招。

从市场拓展来看,划小承包经营,让电信的业务沿着更细、更实的路径持续延伸。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说了算,市场化配置企业内部资源,有效解决了国有资产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从员工角度来看,每一个基层经营单元将业务发展与成本、投资关联起来,建立责权利高度统一、员工个人收入增长与企业价值同步增长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市场活力不足,人浮于事的问题。

从服务优化来看,“倒三角”的服务支撑后,“小CEO”们通过划小支撑系统、服务保障系统、钱袋子系统、口袋账簿系统,实现承包人随时随地看数、算数,并通过“倒三角”支撑系统实现承包人随时随地解决服务需求,大大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准确率。

从机制创新来看,通过清晰的责权利划分,使承包者有充足的动力将“公家”的事情当作“私人”的事业去经营,提高效率和效益。划小承包之于企业一线的核心作用,是发展能力的再造。

从转型发展来看,划小承包后,让更多电信员工和社会人员有机会参与到电信业务的经营和营销中来,无形中为企业积聚起了大量的人才,积累了发展经验。同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兰州电信大沙坪分局五一支局的承包人王梅就说,“如果不是划小承包,我也不会发现原来自己还能带团队,还能做这么多的事,企业发展了,个人收入水涨船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工作做好后还跟许多客户成了朋友,这实现了我的创业梦想。”

新华网记者:李 强

第五篇:深化改革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深化改革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韩保江

2012-11-14 11:10:42来源:文汇报2012年11月13日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新目标和新要求,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只有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根本,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到根本转变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深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根本转变的关键。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不协同、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突出,说到底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导致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新目标和新要求,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只有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根本,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到根本转变。

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客观地讲,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巨大,创造性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体制机制缺陷仍不可忽视:

一是政府职能混乱而导致的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二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还不到位,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分布过广、效率不彰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不充分,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现象仍没有根本消除;四是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以及“条块分割”体制痼疾依然严重;五是现代市场体系发育还不成熟,真正反映商品和资源供求关系、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许多稀缺的商品和资源还不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也正是这种体制机制的缺陷导致的扭曲权利关系,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深陷“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窠臼而不能自拔。因此,要转变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让改革开放的宏大力量去冲破各种既得利益阻力,用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保障科学发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

面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土地、资本、劳动力等多层次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能真实反映重要资源和要素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切实使市场能够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只有“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合理分工,互相配合,才能把各种稀缺资源配置到合适的地方、合适的产业中去,经济发展方式也才能做到优化和集约。

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还是在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进而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分工协作”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可以借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化改制、改组过程中的富余人员和其他成本;非公有制经济,则可以借助公有制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公共产品等领域的发展,心无旁骛地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性

产业。即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处于某些竞争性行业,这种“混合生存”的多种经济成分也可通过平等竞争,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还可以通过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财产组织形式,互相参股,互相渗透,混合生长,成为一个“内在兼容”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从其内在机制来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有利于国有、集体、个人、外商等各种不同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不同性质的物质资本的有机结合,而且有利于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微观的财产组织制度支撑,从而“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需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总之,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就能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下载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征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征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金融转型发展[5篇模版]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金融转型发展 近期,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他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抓好财......

    加快企业改革 推进转型发展

    加快企业改革 推进转型发展 省地矿局: 根据局调研组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公司基本情况和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实际运作状况 河南省磊鑫地质矿产有限责任......

    深化改革#BL#推进国家文明发展

    深化改革#BL#推进国家文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 )原则不变。D √ D.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2.《开罗宣言》的性质是。D ×在A......

    从严管理是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基石

    从严管理是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基石 ——访股份公司副总裁、集团公司 企业改革管理部主任江正洪 0 宁 彬 日前,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在全系统全面开展从严管理年活动,为什么选择......

    集团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大会讲话五篇范文

    集团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大会讲话同志们:我们这次领导干部大会的主题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梳理发展......

    加快转型振兴推进跨越发展

    加快转型振兴 推进跨越发展 王建鸣 2011年第10期 ——经济建设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以黄石、大冶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

    构建和谐企业推进转型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推进转型发展 宝钢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出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并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速度,宝钢发展的企业系统创新(ESI)的经营模式......

    推进转型发展 建设工业强县

    推进转型发展 建设工业强县 “工业强县”课题调研组 前 言 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