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内涵提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 内涵提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要求,以关注每一位学为着眼点,以合理配臵资源、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进一步增强学校发展内驱力,提升育人质量,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潍坊市《关于提升市区中小学内涵发展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内涵提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目标任务。围绕全市“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管理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大科研骨干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教育科研实践的研究,全方位提高我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更公平、更优质、更均衡、更满意的教育。
二、学校内涵发展基本概况及办学优势: 我校初中部是2014年9月,由岞山初中、岞山二中两处合并而成的街道驻地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余人。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职教师53人,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9人,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8人。教师队伍,年轻有为,充满活力。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艰苦奋斗,学校历经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学设施得以完善,办学特色日渐凸显,教育教学质量日益提升。在近几年工作中,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校”、“潍坊市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峡山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峡山区“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潍坊市首批数字化校园”、“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校”、国家级“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实验校”、潍坊市“动漫教育实验学校”、潍坊市“生活教育示范校”、“潍坊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先进单位”、潍坊市“初中学校人生规划教育十佳学校” 等荣誉称号。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体育、美术特长人才,社会声誉日渐提高。
新校成立以来,学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校师生人心凝聚,士气高涨。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教学质量稳定提升,教学科研不断深入,学校实力大大增强。实现了由一般到长远的平稳过渡,为新一轮规划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其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1、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学校有高级教师4名,市级教学能手3名,学科带头人9名,青年骨干教师12名。一大批青年教师已崭露头角,在市、区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优质课评选中获奖。教师们继承了原初中的优良传统,团结齐心,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这是学校的发展之本。
2、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形成“管理规范、合作有序”的格局。学校有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学校为适应新课程的实施,设立有校办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勤管处、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以课程开发和实施为纽带,努力实现为师生的共同成长和促进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服务。
3、学校在多年发展中已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学校文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践行“和谐发展”理念,“人和校兴、和谐共生”已成为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精神底蕴。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彰显个性、培养特长”的办学思想,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4、建立了民主集中、职责分明的管理制度。不断审视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初中部岗位职务量化积分办法》、《初中部绩效考核办法》、《初中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等一批重大学校管理制度。从校长室到各部门处室,学年有计划,学期有安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一系列民主管理举措已经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且在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学校的德育工作已逐渐形成独特的优势。学校德育目标明确,德育思路清楚,德育活动成系列化。“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正在逐步形成,并且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交往、密切合作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6、经过多年的汇聚和积淀,尤其是近年的发展,我校的办学特色得到更进一步彰显。体育、艺术教育,在全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艺体人才辈出,中考升学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科技创新,渐成气候。一批师生的课件制作、科技征文、优秀论文在省、市、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2015-2017年内涵提升规划总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要将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社会信赖、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农村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凸现学校特色,以人的发展为本,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健康向上的教师队伍,营造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校园环境优美、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初中教育,使“促内涵发展,创品牌学校”成为学校内涵提升、主动发展三年规划的主旋律。
四、年度具体发展目标:
(一)学校管理
1、工作目标:
坚持人性化管理,发挥党支部、行政、工会、团队的凝聚力,全体教职员工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互相协作,相互监督。努力达到规范化、民主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
2、工作措施:
(1)各岗位明确职责。
(2)根据部门职责,规范管理流程。
(3)定期召开班子成员会议,汇报工作情况,商讨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4)完善各项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提高监督力度。
3、年度分解目标: 2015年:(1)制订三年规划,并经全体教师讨论,教代会通过。(2)明确岗位职责,制订个人分管职责。2016年:
(1)根据部门职责,规范管理流程。
(2)根据学校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并制订整改措施。
(3)发挥工会、团队组织作用,达到工作开展紧紧围绕学校工作。
2017年:
(1)制定学校自我发展评估细则,并对三年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自我评价。
(2)形成规范、民主、精细的学校管理。
(二)教师队伍发展
1、发展目标:
通过多方位培训和评价机制的作用,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形成“学高为师,品正为范”的专业队伍。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工作团结协作,青年教师三年出成绩,在市区内各项业务比赛中出人头地,争取获得讲课能手、骨干教师。
2、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不断认真学习《师德规范》、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重要思想、文件,树立对学生的爱心和教育工作的责任心,做好教师思想工作,促使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和谐发展。
(2)加强校本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3)加强业务能力提升,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3、年度分解目标: 2015年:
(1)在上年度教师考核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教职工考核细则》,完善考核体系。
(2)校本研讨重点突出“学与研”,确定教师学习要求,制订学习办法和考查措施。
(3)发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好一节优秀的研究课,在按照要求参加“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校内优质课程资源。
2016年:
(1)校本研修在教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做与思”的实践。
(2)开展教师业务比武活动 2017年:
(1)到2017年8月,所有教师都有个性化课题研究。(2)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工作规范化,并在学校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校本研修突出“写”,把三年来的优秀科研、论文编印成册。
(4)形成一支“师德正、业务精,身心健康、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
(三)德育工作
1、工作目标: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幸福教育。培养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习,树立远大理想,让每位学生都得到爱,体验幸福的学习生活。
2、具体措施:
(1)每学期初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和校训、学风教育。(2)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
(3)法制讲座,安全讲座、卫生讲座,每学期每项1-2次,并结合晨会、班队加强知识学习和实践管理等。
(4)防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每学期一次,学会逃生方法。
(四)教学工作
1、工作目标:
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幸福教学,主观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三年内力争教学质量达到全区前列。
2、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落实教学常规
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开好每一门基础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防止课程挤占现象,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2)重视教研组建设,加强教学研讨。充分发挥“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研讨交流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挖掘传统文化,开展古诗文诵读,加强古诗词积累 针对农村学生缺乏文化熏陶、阅读量不足的现状,要求各班制订古诗词积累内容,进行古诗文诵读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边角料时间进行积累,增加阅读量,陶冶素养。
(4)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而农村现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和教师担当起主要责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第一,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进一步突出“课堂”这块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主阵地,深化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活动,提升师生课堂教学质量。以成长课堂为核心,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定位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让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土壤。
第二,利用合校后教师资源整合优势,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辅导的力度,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抓两头,促中间,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明显进步。
(5)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规范课外文体活动。精选五个左右精品活动内容,为学校活动课特色项目,每个班按照学校和班级特色制订活动内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3、年度分解目标: 2015年:
(1)规范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2)形成经典古诗词内容,探索积累方法,形成评估体系。(3)初步形成学科教学模式,探索学科教学优势。(4)精选五个左右精品活动内容,为学校活动课特色项目。2016年:
(1)教研组确定活动形式和次数,提升教研层次。(2)继续进行“古诗词积累”探索,完善经典古诗词内容。(3)添臵学生图书和教师图书,淘汰一批破旧图书。(4)提升教学理念,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开展优质课评选。
(5)每个班按照学校和班级特色制订活动内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2017年:
(1)利用学科优势,加强辅导力度,提高学习效率,抓两头,促中间,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明显进步,班级合格率、优秀率提高5—10%。
(2)提高教研组教研水平。
(3)形成有效地学校特色阳光体育活动内容。
(五)教育科研工作
1、工作目标:
以“课例研究”作为学校特色教研活动,结合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以科研促进学校办学水平、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和学生的持续发展。
2、具体措施:
(1)完善“颗粒研究”教育科研工作机制,使管理工作更为有效,重视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
(2)完善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每学期举行一次教育科研评比,并选出优秀论文(案例)参加县、市参评。把成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3)加强科研经费投入,添臵相关图书资料,做好科研探索资料管理,三年内出一本优秀论文集。
(4)落实科研经费,确保有课题立项并顺利结题。
3、年度目标分解: 2015年:(1)争取课题立项。
(2)完善“课例研究”教育科研工作机制,确定课题研究人员。
(3)建设教育科研资源库,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添臵有关书籍和研究资料,二是搜集网上材料作为学习、研究和参考。
2016年:
(1)加强教育科研培训,掌握课题规范操作方法。(2)完善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并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课题研究,积累相关材料。2017年: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等、迎接课题验收评估,并把成果编印成册。
(2)进一步加强教研培训,提高选题、研究能力,争取有更高层次的课题立项。
(六)校园文化建设
1、工作目标:
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倡多方位学习,以古诗词积累、诗文诵读、阳光体育活动等为载体,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作用,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升。
2、具体措施:
(1)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促进全体师生健康发展,以丰厚的人文底蕴净化和感染学生的心灵。
(2)创建校园专题文化和班级文化,让校园的每一角落都成为育人的环境,把黑板报、宣传窗、图书阅览、学校网站作为文化阵地,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3)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搞好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展示校园文化和个人才华。
(4)创建特色文化品牌,以“诗文诵读”为文化品牌,同时发展合唱队、鼓号队、乒乓球队等队伍,培养学生个性。
3、年度分解目标: 2015年:
(1)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发挥黑板报、图书室、宣传窗的作用,要求每月出1—2期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3)确立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时间与活动内容。2016年:
(1)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美化校园环境布臵,探索把校园的每一角落都成为育人阵地的可能性。
2017年:
倡导和谐办学,发挥民主作用,要求学校管理人员与普通教师、工作人员和谐;教师与学生、家长和谐;学校与社会、家庭和谐。
(七)学校后勤工作
1、工作目标:
树立“服务育人”思想,积极创设优雅的环境,开源节流,合理使用教育经费,进一步规范学校财物的管理制度。
2、具体措施:
(1)提高图书利用效率,规范借阅制度。(2)规范食堂管理。严把进货关,确保师生的饮食卫生和安全。
(3)落实门卫职责,强化安全保卫意识,责任意识,做好学校大门进出有序。
(4)强化财产管理,完善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精打细算,节约开支。
(5)做好相应设备的维护、更新工作。
(6)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定期检查校园环境,确保师生安全。
3、年度分解目标: 2015年:
(1)突出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县市验收准备工作。(2)完善财务审核制度。
(3)落实门卫职责,确保学校安全。2016年:
(1)稳定后勤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2)强化财产管理,制作学校财物一览表。2017年:
1、依靠政府支持,拓展学校与社会交流渠道,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使学校走向开放型、公共型的教育之路。
2、不断完善学校的现代化设备,不断提高办学条件的品位,使之成为区内硬件设施较好的学校之一。
五、保障措施
学校将组织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对进行规划学习,让规划深入人心。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做到职权明确,各科室科学配臵,各司其责。学校将从效果出发,建立健全中层机构,职权清晰,责任到人。尽全力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上级支持,保障科研、师训、条件改善与办学资金到位。完善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奖金分配考核制,为规划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组织管理保障
1、成立学校内涵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发展与规划工作。对学校规划运作状态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反馈调控,调整规划发展中出现的偏差。
组长:王焕彩)副组长:于伦
组员:刘德生 王晓辉 刘敬勋 姜淑芳 王俊奇 杜金玲
2、学校定期召开咨询会,不定期地组织各个层次的教师对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这也是学校领导的智囊。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提高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二)制度规范保障
学校要加强管理条例的建设,通过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加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等工作:
1、推进民主集中制。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保证教代会对发展规划、规章制度等学校重大事项有知情权、审议权和决定权。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完善学校的议事程序和决策程序。强化学校各个层面的民主管理机制:即校长负责制、党支部、工会监督机制、民主管理机制。把学校内涵式发展规划提交教代会充分讨论,在讨论中统一认识,在讨论中逐步完善,在讨论中奠定基础,使发展规划的实施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愿景。
2、实行目标管理制。学校建立健全落实规划的常规管理制度,实现“定人、定岗、定目标”的规划落实要求,充分体现“全面发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学校将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并制定学校管理细化目标,形成并实施学校的岗位目标管理方案,并且把学校的发展规划具体分解到学校的整体工作和各科室、各位教职工的工作计划之中去,形成“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设施方案体系。
3、构建评价激励制。(1)成立学校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室和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定期督促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有效促进规划健康实施。同时建立并完善三个评价系统:一是自我评价;二是学生及家长评价;三是专家评价。三个评价系统既独立又整合。(2)聘请校外专家指导,成立学校主动发展顾问团,让专家参与规划实施、指导和评估。每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评估,学校根据评估反馈意见进行规划的调整,保证规划顺利实施。(3)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将目标按年度分解给各部门,由各部门负责落实,将目标完成情况与考核挂钩。每年由校长向教代会报告规划年度实施进展情况。(4)将规划实施进程向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汇报,每学期听取一次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征求他们的意见,更好地实施规划。(5)定期听取上级领导、督导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情况的指导。
第二篇:学校内涵发展规划
传承千年古镇文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仙市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增强办学活动,认真落实沿滩区教育局“内涵发展规划”和“一校一特色”工程方案,使我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特制定我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一、背景分析
仙市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釜溪河畔,国家级文化名镇——仙市镇的川主庙,由有百年历史的仙市中心校初中部发展而建立。仙市古镇“因盐设镇”,具有1400多年历史,是釜溪河当年盐运重要码头之一,俗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被誉为古盐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五栈、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兴盛而闻名遐迩。0七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历史文化遗存让人流连忘返。乘着仙市古镇建设的东风,仙市中学在近两年内将会得以重新建设。预计工程投资2000多万,占地45亩,新学校的设计风格与仙市古镇建设有机的融合,青砖黑瓦,古香古色。新学校建成后将是沿滩区农村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的中学。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为办学理念,确立“质量立校、名师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教育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飞跃。已连续五年获区教学质量一等奖。综合评估考核一、二等奖,已经逐渐成为沿滩一流、全市有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农村初级中学!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开展“传承千年古镇文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特色定位
(一)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办学目标:在同一蓝天下,培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校风:修身、益智、健体、增能 教风:敬业爱生、教书育人
学风:勤于求知、严于修心、乐于强身
(二)特色界定
1.特色目标:传承“古镇文韵”,修立君子品行
2.特色内涵:借助优势地理环境,以了解、挖掘、学习仙市古镇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为切入点,以“礼仪教育”为核心,通过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学习儒家礼仪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体验中华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知礼守礼、热爱家乡的新时代接班人。
四、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古镇文韵构建年(2011、7—2012、7)目标:建立古镇文韵的管理体系。
1、结合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确立学校特色建设方案。
2、开展创建特色学校宣传动员工作,让方案深入师生、家长心中。
3、开展前期培训工作(理论培训、技能培训)。
4、优化校园文化。
5、建立和完善与创建学校特色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第二阶段:古镇文韵完善年(2012、7—2013、7)
目标:完善、深化传承古镇文韵的管理体系,实现“古镇文韵”下的师生读书方法的最大优质化。认真落实阶段计划,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1、总结创建工作中的得失,学校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学校各项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效果明显。
第三阶段:古镇文韵彰显年(2013、7—2014、7)
目标:学校古镇文韵特色彰显,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开展各种评比表彰展示活动。
2、提炼、总结创建特色学校经验。
3、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终期评估验收。
五、学校内涵发展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职务
姓名
具体工作
组长
朱德君(书记校长)
负责内涵发展全面工作。
副组长
明登才(副校长)
负责内涵发展方案的制定和德育、安全、后勤等方面工作。
胡礼根(副校长)负责学校内涵发展德教学、教研和工会方面的工作。
成员
陈浩(政教主任)
负责团队工作和学生德育活动、班级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龚联彬(教导主任)
负责教学、教研、信息技术方面的具体管理工作。
银登英(办公室主任)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教师活动方面的工作。
程昱宏(安全办主任)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安全保卫工作
各教研组长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的教研工作。
学校内涵发展总负责人为卢天庆校长,明登才副校长为执行负责人,具体工作由德育、教学、后勤、安办等部门牵头,负责部门方案的制定、实施,迎接评估、总结等工作。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此项工作。
六、具体措施
(一)古镇文韵环境工程
因地制宜进行古镇文韵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凸显古镇特色。
1、让每一块墙壁都有文化
充分地利用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处景观进行建设,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洋溢着古镇文韵。在走廊、楼梯建立书简式经典阅读长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师生必读书目等内容走近学生,让学生俯拾、垂手、闲步皆得。宣传栏和班级墙壁定期更换学生读书作品。在校园里设置文化石和读书文化环境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读书文化熏陶和教育。
2、让展厅成为了解古镇文韵的基地
将建设古镇文韵展厅,拟定展厅分三大块内容:
走进仙市古镇---介绍仙市古镇的过去、现在、将来;介绍“仙滩”名字的由来、仙市名人、仙市名胜等,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儒家礼仪文化——介绍儒学中的“礼”,宣扬传统美德,规范师生行为。学校成果展示----主要罗列学校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3、让图书室成为学生们的最爱
扩大师生读书场地空间,丰富图书馆藏,定期开放图书室。指导学生多途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向课外延伸、社区延伸、社会延伸,向网络延伸。
4、让网络成为学习交流的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学校网络QQ群和校训通上开设“古镇文韵”专栏,将学校特色建设方案、活动等发布网上,让师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并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二)古镇文韵德育工程
读书即是立德。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如何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是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学校德育只有着眼文化教育 ,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基。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腹有诗书,气有浩然。此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读书与礼仪——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经典中最灿烂的光芒是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刻哲理。读经典书籍,做有高素质的人。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增广贤文》《论语》经典诵读为主,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诵读、积累和运用的过程中,从经典的真善美的信息中得到德性和智慧的滋养、启迪,从而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美好的品质。我们着重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做到:待人有礼貌、做事守规矩、行为讲文明。2、读书与养性——心理健康教育
世间多少困惑事,大多化解在书中,读书具有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心理困惑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喜怒哀乐,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化解各种忧思愁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境。
结合读书特色学校创建,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性、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我,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相处,学会合作,不计较别人的过失,真诚待人,心胸开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培养师生的阳光心态。
3、读书与艺术——艺术教育
读书与艺术不失是一个美妙的结合。我们将以“书香琴瑟,和谐乐章”为主题,“让艺术点缀生活,让读书成为习惯”为活动宗旨,开展集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展现与读书息息相关的才艺,在活动中感受旋律的美妙、画笔的精妙、文学的神韵,完成学校读书特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对接。
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艺,通过艺术团等载体,有效地将读书和艺术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声乐、器乐、小品、评书、快板、歌谣、配乐朗诵、课本剧等竞技和才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们展现与读书息息相关的才艺,最终达到读书与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
(三)古镇文韵教师工程:
1、读书引领——让读书研修成为成长的需求
引导教师认识到读书是一种需求,是一种成长,是一种文化,让自觉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抓住继续教育这一成长的有效杠杆,充分发挥其促进与导向作用。鼓励并积极创设条件让教师外出培训,参加学习。要求教师每年订阅报刊杂志,鼓励教师购买书籍,规定教师的人均年读书量和摘记信息资料、做读书笔记的数量。学生每学期的必读书目,教师必须要精读,以便指导、引领学生读书。坚持全员成长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的读书研修原则,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全方位促进教师成长为有涵养教师。
2、读书交流——让读书交流成为共享的平台
建立读书交流平台,引导教师通过校园QQ群上的“推荐欣赏”、“读书我来谈”等栏目以及教师博客等进行读书交流,可以互相推荐好书、好文章,可以与同事、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上的其他爱读书的人交流读书心得体会,促进教师内化吸收与交流、碰撞相结合,并以此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四)古镇文韵课程工程:
让校本课程成为重要的特色课程资源。建立与古镇文韵建设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使其成为具有序列性的个性鲜明的课程文化,让各教研组教师都参与到校本课程研究当中。将校本课程分为A、B两类。
A类为常态课程,全校铺开,纳入课程计划当中。
1、读书课。将读书课纳入校本课程,每周1节。由语文老师利用该课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名篇,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2.礼仪课。结合儒学礼仪,编写中学生礼仪教育教材,利用周二班会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B类为特色兴趣团队,利用课后时间上课。拟定开设绘画、舞龙、毛线编织、书法、脸谱、剪纸等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兴趣小组。
(五)古镇文韵课堂工程:
1、让古镇文韵溢满课堂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主阵地,调动不同学科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溢满课堂。每学期,教导处组织课堂教学评估小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达标,引导教师致力打造闪耀着人性光辉、激荡着浪漫诗意、充盈着浓郁书香,滋养着人格与生命的文化课堂、诗意课堂、高效课堂、书香课堂。
2、让读书特色课形成体系
指导学生选好读物,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及时分享阅读的快乐。根据各年级读书书目,分章分节地同步进行阅读,教师要分章分节地进行粗读、精读、略读、细读、导读、讲读等读书方法的指导。其中,要求语文、班主任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诵《论语》。确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师在要结合教学内容,将好书好文章推荐给学生,并在备课上有所体现。同时做好拓展阅读资料的积累整理。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也要注意根据所教内容,引导、推荐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每学期向社会和家长开放一次读书特色汇报课,邀请家长走入课堂,观摩学生一学期的读书汇报课,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再写精彩。让读书文化放射到家庭和社区,让家长填写读书情况调查表,根据家长反馈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今后的读书活动。探究读书指导课、读书推介课、读书辩论课等新课型模式,让读书特色课程成为一种体系。
3、让综合实践课充满古镇文韵
在一、二年级社会实践课当中开展“走进仙市古镇”、“我为仙市添光彩”、“探究庙宇佛教文化”、“中国祠堂文化”等具有乡土气息的主题研究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七、学校内涵发展保障制度
1、组织领导保障机制 健全组织领导。成立仙市内涵发展领导小组和内涵发展实施科研小组,成立家长读书委员会等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保证内涵发展工作全校师生参与。
2、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我们将在资金方面,全力以赴地向内涵发展倾向,保证内涵发展所需一切资金。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图书购置、课题研究、教师研修、评价奖励、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
3、文化营建保障机制。把传承“古镇文韵”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学校现有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增设与古镇文韵校园建设相关内容,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浓郁的“古镇文韵”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打造优质的教育。
4、社区辐射保障机制。“书香校园”的社会意义的研究方面,主要围绕“古镇文韵”教育品牌开展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及相互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古镇文韵建设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把学校特色的效益放大,把品牌作响,同样需要精心打造聚焦点。我们将以读书活动为中介。让阅读走进社区,构建校内外沟通的书香社区。
5、活动驱动保障机制。开展经常性的以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以学生、教师、家长读书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读书节、读书文化活动的策划引领,对学校的书香文化能起到独特的促进作用,能倡导引领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社区读书文化。鉴于此,我们将认真开展各种与读书相关的,为学生、教师、家长所喜欢的活动,并逐渐形成机制。
6、课题引领保障机制。围绕着学校特色开展丰富的特色主题研究,在区教研室指导下,加强对特色主题的系统性研究,构建特色发展领域的实施体系,用科研引领解决内涵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研究的过程成为打造特色、提高学校品质和水平的过程。
7、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建立激励、评价保障机制。特色活动中所评出的优秀团队和个人设立相关的激励、保障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积极性。我们将在实践中、行动中探索、积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全校师生读书的评价制度。
第三篇:关于学校三年内涵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范文)
关于学校三年内涵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0年—2013年)
一、指导思想: 按照富教发[2010]160号文件《关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高局长《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讲话精神和县教研室王主任《强管理、重落实、走内涵发展之路》的讲话要求,着力于“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内部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提升队伍素质、优化育人环境、保障校园安全”的原则,围绕“三年把我校建设成为:办学条件好、师资队伍优、管理水平强、教育质量高;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现代生活的建设者的现代化乡镇中心小学。
二、发展理念
1、办学宗旨: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教师的持续发展铺路
2、办学目标: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
3、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追求和谐,享受快乐
4、校
训:团结、勤奋、活泼、创新
5、校
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
6、教
风:踏实、严谨、创新、进取
7、学
风:勤学、好问、善思、努力 三、三年总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凸现学校特色,以人的发展为本,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健康向上的教师队伍,营造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校园环境优美、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乡镇中心小学。
四、分具体发展目标:
(一)学校管理
1、工作目标:
坚持人性化管理,发挥党支部、行政、工会、团队的凝聚力,全体教职员工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互相协作,相互监督。努力达到规范化、民主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
2、工作措施:
(1)各岗位明确职责。
(2)根据部门职责,规范管理流程。
(3)定期召开班子成员会议,汇报工作情况,商讨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4)完善各项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提高监督力度。
3、学分解目标: 2010-2011学年:
(1)制订三年规划,并经全体教师讨论,教代会通过。(2)明确岗位职责,制订个人分管职责。2011-2012学年:
(1)根据部门职责,规范管理流程。
(2)根据学校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并制订整改措施。(3)发挥工会、团队组织作用,达到工作开展紧紧围绕学校工作。2012-2013学年:
(1)制定学校自我发展评估细则,并对三年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自我评价。(2)形成规范、民主、精细的学校管理。
(二)教师队伍发展
1、发展目标: 通过多方位培训和评价机制的作用,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形成“学高为师,品正为范”的专业队伍。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工作团结协作,青年教师三年出成绩,在县内各项业务比赛中出人头地,争取获得讲课能手、骨干教师。
2、具体措施:(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不断认真学习《师德规范》、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重要思想、文件,树立对学生的爱心和教育工作的责任心,做好教师思想工作,促使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和谐发展。
(2)加强校本培训,进一步完善“光盘学习”工程。
(3)加强学历进修,到2012年8月争取本科率达50%,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5%以上。
3、分解目标: 2010-2011学年:
(1)修订《寺仙乡中心小学教职工考核细则》,完善考核体系。(2)《光盘学习》工程重点突出“学与研”,确定教师学习要求,制订学习办法和考查措施。(3)动员主体教师参与学历进修,要求三年后40岁以下教师均应达到本科学历。2011-2012学年:
(1)校本研修在教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做与思”的实践。(2)开展教师业务比武活动 2012-2013学年:
(1)到2012年8月,本科学历达50%,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5%以上。
(2)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工作规范化,并在学校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校本研修突出“写”,把三年来的优秀科研、论文编印成册。
(4)形成一支“师德正、业务精,身心健康、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
(三)德育工作
1、工作目标: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幸福教育。培养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习,树立远大理想,让每位学生都得到爱,体验幸福的学习生活。
2、具体措施:
(1)每学期初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和校训、学风教育。(2)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
(3)法制讲座。安全讲座、卫生讲座,每学期每项1~2次,并结合晨会、班队加强知识学习和实践管理等。
(4)防震逃生演练每学期一次,学会逃生方法。
(四)教学工作
1、工作目标: 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幸福教学,主观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三年内力争教学质量达到全县中上游。
2、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落实教学常规
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开好每一门基础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防止课程挤占现象,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2)重视教研组建设,加强教学研讨。充分发挥“我的课例片段”研讨交流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3)挖掘传统文化,加强古诗词积累
针对农村学生缺乏文化熏陶、阅读量不足的现状,要求各班制订古诗词积累内容,利用课余时间,边角料时间进行积累,增加阅读量,陶冶素养。(4)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而农村现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和教师担当起主要责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第一,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通过不断地学习、教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理念,提高备课质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切实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争取每一堂课都能出色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利用小班化的特殊优势,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辅导的力度,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抓两头,促中间,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明显进步。(5)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规范课外文体活动。精选五个左右精品活动内容,为学校活动课特色项目,每个班按照学校和班级特色制订活动内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3、分解目标: 2010-2011学年:
(1)规范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2)形成经典古诗词内容,探索积累方法,形成评估体系。(3)初步形成小班化教学模式,探索小班化教学优势。(4)精选五个左右精品活动内容,为学校活动课特色项目。2011-2012学年:
(1)教研组确定活动形式和次数,提升教研层次。
(2)继续进行“古诗词积累”探索,完善经典古诗词内容。
(3)添置学生图书和教师图书,淘汰一批破旧图书。总数约二千册,经费1~2万。(4)提升教学理念,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开展优质课评选。(5)每个班按照学校和班级特色制订活动内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2012-2013学年:
(1)利用小班化特殊优势,加强辅导力度,提高学习效率,抓两头,促中间,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明显进步,班级合格率、优秀率提高5~10%。(2)提高教研组教研水平。
(3)形成有效地学校特色阳光体育活动内容。
(五)教育科研工作
1、工作目标:
以“我的课例片段”作为学校特色教研活动,结合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以科研促进学校办学水平、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和学生的持续发展。
2、具体措施:
(1)完善“我的课例片段”教育科研工作机制,使管理工作更为有效,重视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
(2)完善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每学期举行一次教育科研评比,并选出优秀论文(案例)参加县、市参评。把成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3)加强科研经费投入,添置相关图书资料,做好科研探索资料管理,三年内出一本优秀论文集。
(4)落实科研经费,确保有课题在县立项并顺利结题。
3、目标分解: 2010-2011学年:
(1)争取县级课题立项。
(2)完善“我的课例片段”教育科研工作机制,确定课题研究人员。
(3)建设教育科研资源库,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添置有关书籍和研究资料,二是搜集网上材料作为学习、研究和参考。2011-2012学年:
(1)加强教育科研培训,掌握课题规范操作方法。
(2)完善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并为教育教学服务。(3)开展课题研究,积累相关材料。2012-2013学年: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等、迎接县级课题验收评估,并把成果编印成册。
(2)进一步加强教研培训,提高选题、研究能力,争取有更高层次的课题立项。
(六)校园文化建设
1、工作目标:
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倡多方位学习,以古诗词积累、阳光体育活动等为载体,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作用,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升。
2、具体措施:
(1)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促进全体师生健康发展,以丰厚的人文底蕴净化和感染学生的心灵。
(2)创建校园专题文化和班级文化,让校园的每一角落都成为育人的环境,把黑板报、宣传窗、图书阅览、学校网站作为文化阵地,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3)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搞好艺术节等活动,展示校园文化和个人才华。
(4)创建特色文化品牌,以“古诗词积累”为文化品牌,同时发展合唱队、鼓号队、乒乓球队等队伍,培养学生个性。
3、分解目标: 2010-2011学年:
(1)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发挥黑板报、图书室、宣传窗的作用,要求每月出1~2期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3)确立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时间与活动内容。2011-2012学年:
(1)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美化校园环境布置,探索把校园的每一角落都成为育人阵地的可能性。2012-2013学年: 创导和谐办学,发挥民主作用,要求学校管理人员与普通教师、工作人员和谐;教师与学生、家长和谐;学校与社会、家庭和谐。
(七)学校后勤工作
1、工作目标:
树立“服务育人”思想,积极创设优雅的环境,开源节流,合理使用教育经费,进一步规范学校财物的管理制度。
2、具体措施:
(1)添置新图书,规范借阅制度。
(2)规范食堂管理。严把进货关,确保师生的饮食卫生和安全。(3)落实门卫职责,强化安全保卫意识,责任意识,做好学校大门进出有序。
(4)强化财产管理,完善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精打细算,节约开支。
(5)做好相应设备的维护、更新工作。
(6)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定期检查校园环境,确保师生安全。(7)解决学校集体供暖问题。(8)完成师生餐厅的修建工作。
3、分解目标: 2010-2011学年:
(1)稳定后勤工作人员,提高后勤服务质量。(2)完善财务审核制度。
(3)落实门卫职责,确保学校安全。2011-2012学年:
(1)强化财产管理,制作学校财物一览表。(2)完成师生餐厅的修建工作。2012-2013学年:
解决学校集体供暖问题。
五、保障措施
学校将组织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对进行规划学习,让规划深入人心。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做到职权明确,各科室科学配置,各司其责。学校将从效果出发,建立健全中层机构,职权清晰,责任到人。尽全力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上级支持,保障科研、师训、条件改善与办学资金到位。完善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奖金分配考核制,为规划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组织管理保障
1、成立学校内涵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发展与规划工作。对学校规划运作状态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反馈调控,调整规划发展中出现的偏差。组长:王怀礼(校长)
组员:马建锋(副校长)
雷振平(教导主任)
杨志宜(工会主席兼数学教研组组长)陶礼俊(语文教研组组长)
雷晓霞(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2、学校定期召开咨询会,不定期地组织各个层次的教师对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这也是学校领导的智囊。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提高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二)制度规范保障
学校要加强管理条例的建设,通过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加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等工作:
1、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依章治校。完善目标管理,充分发挥考核导向,探索考核工作的科学管理,完善教职工考核制度,建立竞争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2、完善教育管理的各项规定,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认真实施教学流程管理,切实加强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辅导五大环节的常规管理,将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放在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益上。
第四篇:岞山中心学校聘用教师评估细则
岞山中心学校聘用教师评估细则
峡山区岞山中心学校
2016年6月
岞山中心学校聘用教师评估细则
根据《峡山区教师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实施方案》、根据《关于深化峡山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潍峡公发„2015‟24号)及山东省和潍坊市相关文件指导要求,决定在我校实施岗位竞聘,特制定如下评估细则。
一、聘用教师评估细则组成
考核成绩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教师师德、考勤、工作量、教育教学评价及教师业绩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
二、聘用教师评估细则分配依据
考核成绩分七块进行分配:教师师德评价100分;考勤100分;个人工作量200分;教育、教学过程评价300分;教学成绩评价300分;临时工作分值;奖励分值。
三、分配细则及要求
(一)教师师德评价(100分)
依据《潍坊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暂行办法》师德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优秀100分,合格90分,不合格0分。
每学期末考核一次,民主评议(40%),学校领导班子评议(60%)。
在考核中违反师德投诉必查内容30条之一者,师德考核不得为优秀,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不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不得有乱收费行为,不得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酒后上课、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师德为不合格等次。
(二)考勤(100分)
1、一学期病假每天扣2分,事假在三天内不扣分,在三天以外,每天扣3分。旷工每天扣10分,扣完为止。不请假离校以旷工计。
2、婚、产、丧假在法定时间内不扣分,超出部分按请假(或旷工)计算。公派学习、公假不扣分(学历函授学习、外出培训等)。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考勤不计分:
(1)本学期累计旷工达20个工作日、病事假累计超过3个月以上的;(2)脱产学习的;(3)解除聘用合同的;(4)停发工资的;(5)借调在教育系统之外的。
(三)个人工作量(200分)
1、将学校所有课时减去校长课时、中层领导课时、各室课时,就是学校其余教师课时总数。按照全校总课时数,除以所有任课教师数,取平均值,就是教师应有课时工作量。每周多一节加1分,每周少一节扣1分(本学期按20周计算)。
2、非一线教师或前后勤兼职的教师的工作量由考核小组评定。
(四)教育、教学过程评价(300分)
主要依据教学管理目标与教学规范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检查。
1.备课(80分)教师必须按学校规定的备课要求备课。(1)每学期拟定规定的计划,根据计划质量按优秀20分,良好15分,合格10分,较差0分记分;无计划不记分。
(2)在学校组织的教案检查中,按优秀60分,良好50分,合格40分,较差0分记入考核成绩。
2.听课(30分)
重视课堂教学研究,提倡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至少听课16节,并有听课记录,每少一节扣3分,扣完为止。
3.上课及辅导(60分)
学校根据“评课标准”对每位任课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价。
(1)公开课: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上1节能体现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公开课,有听课人员集体评议、优质课记30分。一般课记20分,不参加不记分。
(2)随机课,每学期考核小组对每位任课教师听1节随机课(不提前通知)有听课人员集体评议,优质课记30分,一般课记20分。
4.作业与批改(50分)
根据学校统一规定的学生作业批改要求、评价任课教师的批改情况。教导处对任课教师所任班级作业进行检查,按优秀50分,良好40分,合格30分,较差0分记入考核成绩。5.学习测试(50分)
根据学校统一规定的测试次数及批阅要求,评价任课教师的测试次数及批阅情况。教导处对任课教师所任班级测试进行检查,按优秀50分,良好40分,合格30分,较差0分记入考核成绩。
6.教研活动(30分)
学校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对每位教师参加活动情况,作出评价。
(1)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参加,能积极参加并有活动记录的记10分;每缺席一次扣2分,扣完为止。
(2)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上交一份教研工作总结或工作经验,根据材料质量按优秀10分,良好8分,合格5分,不合格0分记分;缺材料不计分。
(3)每次听课后,听课教师每人上交一份评课材料,材料齐全的记10分;否则,每少一份扣2分,扣完为止。
(五)教学成绩评价(300分)
主要考核教师的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的实际效果。由学校依据岗位任务目标及每次安排的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认真严格搞好考核,并量化为分数。
考核办法:
1.育人效果占100分。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班风学风和对学习困难或品行偏差学生进行教育情况等。根据学校对班级考评中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和近视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考核。班主任教师使用其担任班主任班级考评成绩,其他任课教师使用其任教班级的平均成绩。
2.教学效果占200分。
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质量检测,教师的教学成绩按期中检测成绩占40%,期末检测成绩占60%。
教师教学成绩考核主要在平行班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方法:教师个人教学成绩得分 = 本人学科成绩 ÷本学科最高成绩 ×40(或60),折分后计入个人教学成绩。
(六)临时工作加分
学校根据对在突击性工作、临时性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职工进行奖励,由各部门综合权衡工作量大小,通过考核小组进行评议,给予合理加分,原则上不超过20分。
(七)奖励分
1.教学成果:包括教学成果奖、课题、技能大赛、金点子案例、辅导奖等,按照校级1分,街道级2分,县(区)级5分,市级10分,省级及以上20分计分(可累计)。
2.论文、论著、教育随笔、优秀教案、教育信息等:按照街道级0.5分,县(区)级1分,市级1.5分,省级及以上2分计分(可累计)。
3.获得荣誉:按照校级1分,街道级2分,县(区)级5分,市级10分,省级及以上20分计分。(只记最高荣誉)
4.承办校级及校级以上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等:按照校级1分,街道级2分,县(区)级5分,市级10分,省级及以上20分计分(可累计)。
5.其他未列出的教职工取得的成果奖励由考核小组根据具体情况集体综合评议,确定其奖励分值。
说明:以上均以获奖证书或公布文为准,时间范围为本学期内。
本量化积分标准具体有岞山中心学校负责解释。
峡山区岞山中心学校
2016年6月
第五篇:岞山中心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岞山中心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岞山中心学校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地震应急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夯实了地震应急工作的基础,为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我校的地震应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为做好地震应急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校师生掌握地震应急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教师课堂讲解、等形式,有效地普及了地震科普知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师生麻痹侥幸心理普遍存在,防震减灾意识迫切需要加强;对地震应急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地震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整改措施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麻痹心理,居安思危,强化措施,真正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认真扎实地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工作,全面增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地震知识普及活动,继续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特别是我校学生数量、人员密度大,更应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在每个学期都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岞山中心学校 2015.3.22
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岞山中心学校 201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