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演讲提纲
一:1:什么是国家---解答
2:反问:a:爱国
b:公民权利
C:人大代表
3:引出问题在哪:不在于宪法
二:两个一:
a:公民意识:解释
举例:中土矿难和三星note7
结果与现实意义 B:宪法精神:解释
举例:将宪法内容纳入考核
结果与现实意义
三:回归主题 1:重新阐述国家
2:呼吁树立民主意识与宪法精神 3:举两会例并加以提倡 4:以我相信做最后结尾
第二篇:宪法演讲
宪法演讲稿
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法官是如何来判定谁是谁非的吗?
对,就是法律。我们从一出生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一分子,成了受法律保护的公民。法律会赋予你一定的权力和义务,自由和约束。权力是够广泛的了,比如,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权,荣誉权等等,在遇到伤害时,我们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力!但我们的许多行为也必须受到约束。别忘了约束是为了让你飞的更高,更远。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异想天开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但法律,对于我来说,那真是太抽象,太模糊了,是学校的普法教育,让我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渐渐的我懂得了学法,守法的重要性。
其实,法律无处不在,在学校,在社会,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常说,家是我们的第一课堂,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记得班里曾做过这样一次试验。老师问:“同学们,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会怎么办?”竟然有半数以上同学回答说:“打他,跟他拼了!”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其中一个同学说:“爸爸妈妈告诉我,人在社会上要厉害一些,不能受那窝囊气!”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家庭里,我庆幸我的父母从没用那样不正确的思想教育过我。但那些同龄人的话,仍让我感到震惊,家庭教育的影响,难道还不足以引以为戒吗?
然而这只是小事。在社会上有许多人甚至因为不遵守交通法律,而造成令人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家中都拥有一辆车,但正是因为这个,许多人不遵守交通法律,将他们抛之脑后,导致了一起又一起的交通事故。在全国事故统计表中,死亡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这一件件血一样的事实,一曲曲未奏完的生命交响曲,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
如今,我还只是一名初中生,不懂的事还有很多,但我会努力学习,不会只做个小小的法盲,我会做到最基本的一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法在我身边,我会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法律”,一个人人都熟悉的字眼,它使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而守法也是我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每一个人都是从小受到法的洗礼。上小学时,老师告诫我们“红灯停,绿灯行”,长大后,在一些报刊、电视上也有法律专栏宣讲法律知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是否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当我们触犯法律时,你会不会抱有侥幸的态度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它虽然是无形无影,却早已网住了世间万物。
有人把我们青少年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也有人说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升起的太阳。我们本应是处在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展现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阶段,但却总有人试图挑战法律的权威,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沼,最后身陷囹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我身边,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姑且称他李华吧,初中时李华是一个成绩优异,老师、家长见了都赞叹不已的好学生。他虽然家境贫寒,但人穷志不短,多次获得奖项。升了高中没多久却爆出他打架、抢劫甚至吸毒的丑闻来!大量吸食毒品使他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他开始不归家,与狐朋狗友厮混,最后被关进了戒毒所。望着他父母一夕之间佝偻了许多的背影,在对犯罪行为深恶痛绝的同时,我又对“花儿”的过早凋谢扼腕叹息。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让犯罪远离校园,首先应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铲除校园犯罪滋生的土壤。人生有好多十字路口,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
在经历风吹雨打的时候,我们必要与法同行;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必须与法同行;在拼搏人生的征程中,我们必定与法同行!在课堂上,不扰乱秩序,下课后,不与同学争吵、打架;与人相处时不讲脏话;不偷窃、不撒谎,建立和谐美校园。也许我们的羽翼过于稚嫩,但历经岁月的锤炼,经过法律的磨洗,我们的羽翼必将更加丰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必将肩负起国家的历史使命,学会求知,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扬起法律的风帆,绕过一道道暗礁和险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追溯历史,西汉初年,拥有文景之治;东汉初年光武中兴;隋朝开皇之治。再忆,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贞观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以及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这些古时社会繁荣时期都有一系列的法制。转眼,新时代的中国拥有的便是“宪法之治”。
但是,当下的宪法与古代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法”不同:古时有法律而无法治,重权力而轻权利。如同黄宗羲所言:“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漫漫人治史,使古人常把“盛世”的想象寄托在“明君贤臣”身上,所以很短暂,最终逃不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治乱循环。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为什么古时中国不能永久地统一?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法律不够全面细致,不够公平、公正、公开。而当下的宪法则汲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加全面平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宪法就是治国之基石。宪法能保证国家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行,不靠严刑逼迫,而是平等爱民。
比如宪法第2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不强势,欺压,而是尊重人们,公平对待所有人。再比如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爱民”但严格,真正地不徇私情。这种周到公平的法治因此而“深得民心”,令中国日渐繁荣昌盛,民主平等。那么,宪法与现在正读书的学生有关系吗?当然,宪法不只治理政治经济,还注重新生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它能传承下去,并不断优化与完善。
宪法不是身外之物,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讲:“一切法律制度之中最终的法律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是啊,真正优秀的法制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与自然而然的执行。这样一代代传承优秀的行为习惯,让宪法支撑起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所以,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法治中国的栋梁,我们应该自觉学习宪法、掌握宪法、尊重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国。从一切小事做起,让法于时行,铭记内心。宪法兴,则法治兴;宪法昌,则国运昌。
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宪法同成长,共筑美丽中国梦。
第三篇:宪法讲座提纲
宪法宣讲提纲
前言:宪法的地位和历次修宪的概况
一、宪法修正的内容解读;
二、维护宪法权威 捍卫宪法尊严
前言:宪法的地位和历次修宪的概况
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最基本的国策;在地位上,宪法是最高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一般法律都不得抵触宪法;在规范上,宪法是根本的行为准则;在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一般法律的程序更为严格。在我国,我们的根本大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历次修宪的简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就是五四宪法,共四章106条;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是一部带有文革色彩的宪法,将五四宪法删减到了30条;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三部宪法,共四章60条;直至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第四部宪法,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宪法,这部宪法是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5章组成,共138条。从1988年到2004年,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四次修改。从2014年到2018年,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所以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对现行宪法的第5次修改。
二、宪法修正的内容解读
下面,我们重点解读下此次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这次宪法修改的突出特点,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本次宪法修正案共有21条,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 一是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确定了它们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明确了在各领域、各方面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把这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提炼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一次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同时,此次宪法修正案也吸收 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等理念,将新时代新理念融合到了宪法中来。
二是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有关内容。在第一章的总纲第一条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宪法序言中一共出现过五次。这次修改就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性,明确党的领导囊括了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次宪法的修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
三是明确了监察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在这次宪法修正案的21条修改内容中,其中11条是涉及监察委员会的规定,在国家机构这一章专门增加了监察委员会一节内容。我们知道,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做出的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这个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制。这次宪法的修改就明确了监察委的产生、组成、性质、地位,以及它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的关系。为监察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提供了宪法依据,也为制定监察法提供了宪法依据。
同时,此次修正案也对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和平外交政策、国家主席任职任期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宣誓、有关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 权等方面的内容,在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二、维护宪法权威 捍卫宪法尊严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基本了解了此次宪法修正的主要内容,修改的内容非常重要,一字一句都经过了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们的反复讨论,最后表决通过、颁布实施,意义十分重大。
(一)宪法修正的重要意义
这次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必将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次宪法修改,是时代大势所趋,是事业发展所需,是党心民心所向,我们坚决服从、衷心拥护,并要在工作中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自觉做宪法信仰的崇尚者、宪法精神的弘扬者、宪法权威的捍卫者、宪法实施的推动者。
(二)要多方面结合,学习好宪法
一是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深刻理解宪法修正案的内涵。因为宪法修正案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是把党的意志和决策部署国家化、宪法化的重要举措,只有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习宪法修正案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宪法修正案的丰富内容和精神实质。
二是要把学习贯彻宪法修正案与学习贯彻宪法全部文本结合起来,宪法修正案与宪法其他内容是一个整体,只有全面学、系统学,才能深刻理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序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写入宪法条文的重大意义及时代精神。
三是要把学习贯彻宪法修正案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宪法修正案本身就体现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四是要把学习贯彻宪法修正案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学习宪法修正案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解决疑问困惑,指导工作实际,推动宪法实施。
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宪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成为了治国战略。2014年我们确立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2015年确立了向宪法宣誓的制度,这次修正案还将国家工作人员入职进行宪法宣誓写入了宪法;并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委员,突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位和作用。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宣传宪法、弘扬宪法和实施宪法的坚强堡垒,始终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第四篇:演讲提纲
“改变从现在开始”
大型道德素质教育演讲
湖北省慈善总会永正助学基金
一:演讲的意义和作用
1、重拾信仰之需——树立目标,增强责任: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信仰缺失,民族凝聚力急剧下降,青少年学生对祖国,对社会严重缺乏责任感。通过此演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让学生具备高度的爱国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深刻理解读书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为早日实现习主席的提出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拯救心灵之需——医治麻木,祛除浮躁:
当今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麻木冷漠,青少年学生主要是贪玩厌学;麻木冷漠主要表现为对什么事都不在乎,只做自己的事,做事从不顾及别人的想法!另外由于现在的老师和家长有时只是一味的去责怪学生,从不关心孩子犯错误是什么原因,久而久之在孩子心中已经习惯了老师和家长指责,所以会变得麻木冷漠。通过此演讲可深入挖掘人性的本质,以真换真,通过至真至善的语言来化解了孩子们心灵的麻木!
厌学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家长的观念,有些觉得只要认识几个字就好,现在上学出来又不分配工作,而且很多学生想着反正以后工作会有父母帮自己安排,或者干脆等着靠家庭来养活自己,所以在学生心里觉得不上学无所谓,因而出现厌学。通过此演讲唤醒学生内心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以此作为学习的强大动力,让学生重新树立起为学习的目标!
2、沟通亲子之需——唤醒良知,化解怨愤:
据司法部们统计:自1997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2万至5万青少年因与父母、老师发生感情纠葛而犯罪,其中人命案不少。因为他们从小就过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公主心态早已长成,若有不满,就会找父母算账。而父母们要么早就甘当奴仆听使唤,要么经常大吼小叫横加指责,矛盾不断激化„„,通过这种净化心灵,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这种亲子互动的人性化教育可以有效化解怨愤,消除亲子间和师生间的隔阂;
另外有些父母每天忙于应酬或开会,与孩子之间根本没时间去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会出现隔阂疏远了亲情;有些父母是迫于生计,每天要早出晚归去做生意,挣钱生活,也没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淡化了亲子感情;通过此演讲使家长反省自己,是自己陪孩子的时间短,对孩子关心不足缺少关爱,也让孩子觉得自己在许多地方没有理解父母,对不起父母。
3、激发潜能之需——重树信心,点燃激情:
世上没有天生就差劲的人,也没有天生的天才。差起于心,优也起于心。现在的老师和家长缺乏对孩子的鼓励,总是说孩子笨,不行之类的话,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我们要以孩子身上的优点来鼓励孩子,给孩子以信心!他就会加倍学习以此来回报老师,成绩就会好起来。在受到老师表扬后,学生更加感恩,成绩就会突飞猛进!所以通过此演讲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人人都有感恩之心,都想着去回报,那么我们大家都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世界也会充满爱和温暖!
湖北省慈善总会永正助学基金
二:演讲流程
1、主持人上场;
2、校领导上场致辞;
3、主持人介绍讲师并邀请讲师上台;
4、演讲时间;
5、主持人致结束语,学校组织学生有序离场。
三:演讲内容提纲
1、第一部分:爱如春雨滋润,唤醒心灵沙漠。
通过讲述讲师亲身经历或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亲”的典故让学生和家长深刻认识到父母的伟大。
2、第二部分:回忆成长感动,直入灵魂深处。
讲师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技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亲身成长经历,将父母为自己点点滴滴的付出犹如放电影一样在学生脑海中闪现。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认识到感恩并不遥远,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瞬间。
3、第三部分:深度亲子互动,爱与勇气交融。
讲师通过邀请孩子与父母进行各种爱的互动,如仔细看自己的父母,或者是一个拥抱,一个鞠躬,一句爱的语言等等,彻底打破现实中由于亲子之间的长期缺乏沟通而变得疏远的状态。此环节在很多演讲现场都会有部分孩子因为爱的鼓励而主动上台或者发言,种种情景无不令在场人员动容。此部分也是整场演讲的重点环节。
4、第四部分:行为习惯教育,改变更在行动。
讲师会针对演讲学校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厌学、早恋、沉迷网络游戏等。通过现场亲自见证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要做出改变的承诺。
5、第五部分:感恩辛勤园丁,致敬三尺讲台。
讲师通过讲述老师的各种艰辛不容易,无私付出与奉献,燃起学生内心对老师的爱,重塑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深度理解。并以古礼致敬的方让尊师重教的风尚在校园中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6、第六部分:呼吁家长重视,德育更在家教。
讲师通过最后总结再次呼吁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并会给出一些具体的家庭教育的建议和方法。
湖北省慈善总会永正助学基金
第五篇:弘扬宪法精神演讲
弘扬宪法精神
在社会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如何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呢?那就是共和国华丽雄伟的大厦下一座坚实、永恒不变的根基——“法”。它使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而这也是共和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法律,无疑是一个国家国泰民安的先决条件,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如同我们的母亲,赋予了我们最基本的权力与义务,维护了我们的人格和利益。她如同宙斯之盾,矗立于地面,就是行为之界;放逐于战场,就能阻挡越界之矛。它承载着最大的民意,根植于法律源头,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他的至高无上,让人们敬而远之,以至于忽略了她几经风雨的修正,它记载了四次与时俱进的自我完善,犹如镌刻其上的历史剑痕。一次次地完善,只为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在人民心中他是尊贵而平实,神圣而亲近。
就如人所说:“百年宪政路漫漫,几经沉沦何其难,云深何日归来处,嶙峋正气照人间”。所以这样的宪法更值得信任,也更有未来,更能表现民意,服务于人民。
可是有这样的事例,在向我们警示:还有一些人不知法的。曾有女大学生被拐卖到山区,两年里不断挣扎逃跑最终和公安局取得联系,却遭到了村里人的强烈阻挠。村民不让警察把女孩带走,因为他们觉得警察是在破坏他们的生活。无论警察多么卖力地为他们解释,劝说,仍然无法动摇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是因为他们在偏远的山区,农民们常年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缺少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这件事更加坚定了我们弘扬宪法精神的信念。就如同人们在看到摔倒的老人,会产生自己该不该扶的想法一样。事实上,举手之间,有善恶美丑;点滴之中,见是非荣辱。真正懂法的人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因为宪法不止规定我们的权利也维护我们的利益。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一个依法治国、崇尚法治的国家,必然是一充满希望的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民和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依法治国方略只有在良好的法律意识环境中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宪法和法律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只有增强公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
回首古今,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用豪情,用热血,甚至用生命在一次又一次地挽救即将沉沦的中华民族。这华夏大地经历过一次次地侵略,一次次血洗,但烈士们奋斗求索,折戟沉沙,浴血沙场,马戈尸还······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熊熊烈火,闻王小二血撒山头的悲歌,听刘胡兰宁死不屈的回音,还有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气吞山河的壮举,无不让我中华儿女呐喊奋起。
捐躯付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便是中华儿女对祖**亲的强烈热爱。我们热爱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景色。山峰巍峨,矗立于华夏大地;森林茂密,覆盖于高耸山巅;河川秀美,穿梭于茂密丛林。我们既然热爱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就要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地寸土不让,不能被分割抢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用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仅自己遵纪守法,还要把法制意识宣传给周围的人。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宪法意识,自觉学习基本的宪法知识,逐步培养宪法素质,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们要善于运用宪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自觉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我们要热心宣传宪法,以正确的法制观念去影响身边的人,带动周围的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严于律己,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新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学法用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宪法”扎根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