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亲”“清”文化走进跨越
让“亲”“清”文化走进跨越
——读《陈敏尔书记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讲话精神》有感
在阅读完《陈敏尔书记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讲话精神》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给予我很大的震撼。
大会精神的重点是着力规范政商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关于新型的政商关系,总书记已经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归结起来就是“亲”“清”二字。这种新型的政商关系既有时代意义,又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关心教育又不失告诫警示。它对我们的党员干部与民营企业家同时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为我们正确地处理政商关系立了标尺也定了准绳。“亲”是感情,“清”是原则,当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就是既讲了感情又讲了原则。
古往今来,政商关系一直是剪不断理更乱的复杂关系,其中针对政商关系的讨论,绝大部分的观点含有贬斥的成分,这和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息息相关。我国古代属于典型的小农家庭经济社会,同样统治阶级执行的也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古代的商人的地位普遍偏低,而与拥有统治权力的官僚阶级连系在一起,成为古代商人心照不宣的生存手段。在《大清盐商》这部电视剧中,张嘉译可以说将封建社会的政商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扬州四大盐商背靠朝廷,他们可以迅速壮大,枝繁叶茂,使扬州这座城市成为极尽繁华的大都市。而乾隆也因此收获了当时朝廷四分之一的赋税,达到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可是在这巨大的利益交换当中,难免会产生腐败,每一任盐官都会如蚂蟥般吸饱喝足后才会离开。长此以往,腐败的漏洞演变成了洪水猛兽,冲垮了安民立世的扬州盐业,给朝廷和广大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这古代典型的政商关系无疑给予了后人极大的警醒与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现在,我国社会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现在对政商关系的规范也迫在眉睫。总书记站在历史新高度,以长远的目光,用“亲”“清”对当今新型政商关系做出了总结。新的政商关系,就是要求政府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家之间保持君子之交。要保持良好的政商关系,不仅需要领导干部干净做人,清白做事,同样需要民营企业家正确做事,合理追求利益。
当下,有部分领导对新型的政商关系有着些极端的理解,以前是亲而不清,现在是清而不亲,干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互不来往,不闻不问”。这种极端处理政商关系非常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亲商、安商、富商,真心实意、坦荡真诚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了解企业的需求,真正为民营企业解决难题,规划道路,成为民营企业的守护卫士。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要主动与政府部分沟通,讲真话,道实情,献良策,为当地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双方应该划清心里的底线,不应该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总之,亲而有界,亲而有度,清而有责,清而有为,不能“亲”得失去了底线,“清”也失去了本分。
作为一名长安跨越总装车间的一名工段长,我深知“亲”“清”这种新型政商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应该是走在阳光下,用自己的能力和创新为企业在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产品为先,用户为是,客户的体验永远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如果只是一味靠关系谋求资源,靠关系掩盖缺陷,损害广大客户的利益,这种企业永远不能做大做强。长安跨越要精耕“亲”“清”文化,一面主动与相应政府部分多沟通,配合其经济政策,谋求社会与企业的共同效益。另一方面,企业洁身自好,不投机倒把,把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产品质量的提升上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利润率。同时企业的员工之间也需要“亲”“清”这种文化精神。员工之间互相帮助,打造和谐温馨的家文化,让长安跨越成为所有跨越人共同的家,这是“亲”的体现。员工之间不拉帮结派、不损害公司利益,为公司保守所有商业秘密,为长安跨越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清”的体现。扩大一步说,如果整个中国社会完全被这股“亲”“清”文化洗涤,那么整个中国迸发出来的力量全所未有,那么离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会远吗?
新风气,新气象,“亲”“清”盛行之日,必是海晏河清之时!
第二篇: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
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
中青法律一班
大学校园是一个供较高一级的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汇集了全社会各方面的人才、专业知识和其它丰富的教育资源,各种文化在这里汇集,蓬勃发展,青年学生在此学习专业知识,健全各方面的品质,放飞梦想,步入社会。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主要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因而大学生所崇尚的价值观、所追求的价值理念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为了让大学校园更好的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而服务,有必要让廉洁文化进入大学校园。
文化从大的角度讲,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活动在观念形态中的存在方式。廉洁文化是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洁的特殊性与文化的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洁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廉洁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当包括廉洁内容,廉洁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其内涵可分三个方面:一是精神层,包括廉洁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对廉洁的认知程度等;二是制度层,包括廉洁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三是物质层,包括廉洁教育场所、廉洁文化遗产、廉洁主题景观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保留了大量宝贵的廉洁文化,自古就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说法,这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崇高品质。关于廉洁从政,中国历史上也出了不少清官,如魏征、杜甫、包拯、岳飞、于谦、海瑞等,这些人千百年来至今仍为人传诵,他们因品德高尚而成为社会的楷模,这种廉洁的品质也成为民族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一代代后世子孙将其薪火相传。新时期,在不同战线上也涌现出了不少清正廉洁的官员,如孔繁森、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郑培民等,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严格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然中国也不乏贪官,各级机关都出现过腐败分子,由于监管体制不健全,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所以腐败问题成为困扰党和政府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在大学生眼中,腐败问题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当一个人对一种不好的现象不再强烈反对时,这就会降低对不好现象的警惕性,从而增加了接受坏的现象并误入歧途的可能性。当代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大,思想也非常活跃,所以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也呈现多样化,那么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建设廉洁文化,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用廉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洗礼和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大学生品德,引导大学生追求积极高尚的价值取向,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
为了引导大学生追求清正廉洁的人生理念,促使社会形成讲廉洁的风气,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项举措,以校园为平台,以文化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教育,更能够取得成效。
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国家公务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完善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体系,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形成一种清正廉洁的政治空气。其次全社会不管是团体组织如公司,还是个人都应自觉抵制腐败行为,营造出一种崇尚廉洁的社会风气。至于学校,因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抓住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各种活动,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途径营造出一种崇尚廉洁的校园风气:一要健全组织机构。在自觉发挥党组织和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的同时,应建立学生自律组织,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要把廉洁文化纳入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教学工作一起考核。三要创新工作方法。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促进校园文化向纵深发展,引导青年学生关注时政,自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应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崇高的价值观念,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学习中兢兢业业,在作风上清正廉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堂堂正正的人。
清正廉洁,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品质的问题,它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当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能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那么这个社会才能健康的发展。政府廉洁,则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企业廉洁,则效益提高、税收增加;个人廉洁,则奉公守法、品德高尚。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其在将来的工作中不管是从政还是从事其他行业,都能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勤于公务,做一个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人。
岳飞说:“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可大治矣。”当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呼唤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能一般地看廉洁文化,不能以老眼光看廉洁文化,不能以个人好恶看廉洁文化。要站在新的制高点,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从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逻辑联系上来思考,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新的力度看待和推进廉洁文化进入大学校园。
第三篇:让孝爱文化走进校园
让孝爱文化走进校园
王坛镇中心小学 喻菊萍
在传统中国社会和文化中,孝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因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孝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定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儒家经典非常推崇孝。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社会就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孝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将其精华内化为当代青少年的自觉意识,使当代青少年形成“孝”的观念,对于加强与改进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是我国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的迫切需要。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他们虽然接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知之甚少,由此而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以孝爱文化为核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孝爱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全校师生中持续深入地弘扬孝爱文化,由此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等方面
一、了解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孝道文化,其中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东西,也有必须加以抛弃的糟粕部分。本文从“孝”的最基本的意义上来吸收传统孝道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继承和弘扬。总的讲,其主要方面有:
(1)要保全身体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全身体以至发肤,是孝行的起码要求,是最初步的践行孝道。敬养父母以保全身体为前提,孟子对此点有如下论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这里的意思是若是毁伤身体,自身残疾,就不能尽到敬奉父母的责任;即使身体健全,但品行不端,名声有损,也是尽不敬养父母的职责的。因此,全身是事亲的前提,而全身又是为了更好的敬养父母,实现孝道。保全自己的身体还有更深层的意思,那就是不要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自己于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也就是说保全身体、保全名望是为了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2)要敬养父母
敬养父母即是“敬爱”、“奉养”父母。儒家倡导对父母首先要“敬”。古之人有言曰:衣与!缪与!不女聊。今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无此三者,则何为而无孝也?’如果对父母的行为不恭敬,言语不和逊,面色不柔顺,即使早起晚睡,耕耘栽种,十分辛苦劳累来奉养父母,也不会成为孝子的。孔子还在回答子夏问孝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是说,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是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孝”。孝顺不但要奉养,更要尊敬。这种援“敬”入“孝”的思想,拓宽了孝道的内涵,使一般的亲缘血亲关系规定上升为规范化的道德情操。
(3)要“承志”、“立身”
“承志”是指子承父志。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孔子认为,继承父志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世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志向和优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说是做到“孝”了。一个尽孝道的人应该继承,弘扬父辈们的美德。陆游的《示儿诗》说明,陆游希望他的后人一定要实现国家的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这种充满高度爱国热情的父志,是完全应该继承的。当然,社会生活是多样的,不一定每个人的父母都留遗志要求儿女们去完成,但是,有的父母确实有未完成的事业,需要儿女们去完成,这是儿女们不能推卸的责任。一般说来,这样的“父志”往往都是大事情。有大志留给儿女们去继承的人,他一般是大有利于国家的人。
所谓“立身”,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有自己的理想,要为理想而不断地、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要磨练自己的意志,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保持健康,这是造就一番事业的基本条件。儿女有了事业上的成就,父母会感到高兴、光荣与自豪。凡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人,给父母带来了荣耀,这也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相反,走入邪途,身陷囹圄,不顾父母之养,也给父母精神带来沉重的负担、耻辱,使父母感到痛心疾首,这就是大大的不孝了。古人说的人生“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人的价值追求,也是对父母应该奉行的孝道。
(4)要“谏诤”
古人主张子女要顺从父母,但不是绝对的服从,父母有过错时还得要谏诤。《孝经》专列《谏诤章》,可见,《孝经》是坚决反对盲目地顺从父令,在父母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反而应该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而合于义。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父母有不对之处或错误之处,要子女提出来。服从的只能是道德、法律与真理,如果父母做了不道德的事情,犯法的事情或者与常理相悖谬的事情,一定要进行劝谏,劝其改正;否则,无原则地顺从使父母陷于不义或违法的境地,就是不孝。社会生活的准则是道德与法律,不论是作父母,还是作儿女,都应该遵守。
(5)要慎终追远
敬养父母与谏诤都是事生的内容,孝的完成还有送死的内容,曾子将其归结为慎终追远。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作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仪礼。《孝经》专列《丧亲章》,置于全经文末。孔子认为“事死”有两个方面:一个葬之以礼,一个祭之以礼。孔子主张“三年之丧”,主为其是“天下之通丧也”。他把“祭祀”作为治理国家的大事之一,认为祭祀的核心是要“敬”,要“祭思敬”,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慎终”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即装殓、埋葬必须以诚信的态度对待,不要有后悔;“追远”,要以恭敬的态度进行祭祀。这样,民众的德行就自然归于忠厚了。孟子认为,在安葬自己的父母的用度上,要与自己的财力相当。他说:“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心”,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儒家的“慎终追远”里的那些繁琐的祭祀仪式及带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今天已经不宜提倡了,但是采取适当的文明方式追念先辈,对那些对国家、民族有重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发明家以及民族英雄,在他们的诞辰时,召开纪念大会,表示对他们的追念仍是有意义的。对于父母和亲人的追念,也是应该的、必要的。
二、结合乡土实际,让孝爱文化走入校园
王坛有舜皇庙,舜又是一个大孝子。根据这一实际有利情况,开展多种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了解舜的孝顺事件,舜皇庙的建造历史以及舜皇庙里的建筑等,多方位的引领学生感受孝,体验孝,学习孝。
三、营造孝爱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爱教育
2008始,学校抓住新校园配套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校园廊文化、庭院文化、书香文化,并着力结合孝文化建设,传承中华民族的孝心美德。教学楼的各层走廊上有序地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我国古代二十四孝图”,张贴着古今中外名人的孝爱故事、名人论孝、孝与经济、孝与教育和校园孝爱之星等内容。校园绿化带里的校徽图案,各班班级特色中队角等,无不渗透着浓郁的孝爱文化气息。优美的校园不仅给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而且让孝爱传统和美德时时处处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三、广泛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深入领会孝爱文化的内涵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立足于体现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立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立足于中华民族和乡土优秀文化的土壤,立足于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点;将乡土孝爱文化教育纳入到教学与研究之中。学校结合各学科的性质先后多次举办过以宣传弘扬“孝爱文化”为主题的“书画展览”、“文艺汇演”等活动,让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融入。这样,孝爱教育的内涵,即孝敬长辈、尊师亲贤、互助友爱、知义明礼等,不知不觉地植入到每一名学生心中。
四、开展孝爱主题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开展孝爱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在言行中体现孝爱美德。每学期,学校都要利用校广播、校报和班会进行宣传,举办以孝爱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栏、黑板报、书画等评比活动,同时结合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时政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孝爱教育。此外,学校还抓住各种机会,开展各种类型的孝爱教育实践活动。学校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放大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如在每年的九月二十七去祭奠舜皇,追思先人孝贤情思,此外,学校还要求学生每星期天多为家长做些家务活,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教育、自我能力提高的广阔平台,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中强化了道德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行为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值此新风兴起之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适逢其时,引导广大青少年孝于家而忠于国,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我国《中小学生守则》第7条要求学生“孝敬父母”。《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7-30条,具体要求学生与父母沟通,“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接受父母的监护;“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这些规定有“孝”也有“悌”,还有行为方式的提示,隐含着学生长大成人,要恪守孝道、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思想导向。为此,应指导和组织学生:
1、积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优良资源,联系《守则》和《规范》,懂得孝思、孝情和孝行的意义,反思自己对父母、长辈的期望和关爱,自己为父母分劳分忧情况,提升精神境界,主动行孝,做父母的好孩子;回顾求学以来的精神状态、发展状况,反思是否珍重父 母之教、师长之诲、同学之谊,敬业乐群之得或者疏怠嬉戏、扰人自扰之失,从而正身
养德、励精广才,做学校的好学生;理解国家、社会的要求与关爱,检阅自己的社会行为,思考自身价值,从而立大志、养大气,规划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优良的行为习惯,做振兴中华的好公民。
2、认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增进智慧,持恒历练。当代社会是民主法制社会,公民 的人身、人格权利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宽容与合作。从家庭到社 会,人的自由,人际间的责任和利益关系,国家都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法律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要靠自觉。人的一生,家庭、社会角色虽然在不断地变化,可是人们在行使权 利的时候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在相互交往中既要遵从社会规范,又要发挥个性优势。发扬古道,学习他人,可以获得良好的启示,又要与时俱进,善于继承和创新。如看了 公益公告“洗脚”内心震动,想到要在生活细微处慰悦父母,而父母未病未老,需要儿 女天天去洗脚吗?如果知道父母艰辛,自己该做些什么呢?学会行孝,重在闻一知十,乐为不辍,而不是一曝十寒,应当持之以恒,养成道德,以担当重任。
3、躬行实践,从自己身边做起。坐着谈不如起来行,道德养成必须经过真诚的道德实践。知荣辱,养正气,树新风,尽责任,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做起,集善成德,集跬步以成千里。写一偏文章,呼几遭口号,信誓旦旦,知而不行,不是真知;做正事,做好事,原属本分而夸夸其谈,故意以善示人,乃非真善。行孝并推而广之,应当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成为自觉的责任和义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组织引导学生少而学,壮而行,终生以之,这样才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才叫素质。
虽然校园孝文化建设时间不长,但是学校的孝爱文化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孝爱文化已在全校学生中入口、入耳、入脑、入心,孝爱美德已自觉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此间不少学生自觉把这种孝爱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动力,在孝爱教育实施阶段,不仅校内刻苦学习的氛围更浓,而且讲文明、讲礼貌、团结互助、尊敬师长等现象蔚然成风,在家庭中,学生孝敬长辈、体谅父母的行径也逐渐多了起来,不少家长对于学校的孝爱教育大加赞扬。《孝经》中所讲的五等人之孝,从其宽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职业的人只有尽本分,努力工作,做出成绩,这都是孝了。这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爱国主义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工作中去,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而尽心竭力的含义是一致的。故而,孝文化有助于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短短的孝爱教育实践,让我们深深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把青少年培养成有孝、有仁、有义、有忠、有信、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我们还应该把孝爱教育作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熏陶,持之以恒,使年轻一代成为孝敬父母、热爱国家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第四篇:让客家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让客家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语文学习,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客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在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进客家文化作为知识引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同时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把客家传统文化渗入语文课堂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阅读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教学中应把握学生探奇寻胜的审美情趣和诱发他们的审美积极性。心理实验表明,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如果一味地沿着教学思路讲授下去,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而走神,如果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渗透相关的内容,就能使课堂教学节奏疏密有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穿插客家历史文化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所致,客家人的乡土情结很深,对于客家的优秀人物深怀敬仰之情。根据这个特点,在讲授课文时要适当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如讲授《藤野先生》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为唤醒民众改变旧中国落后状况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内涵外,还可以联系到客家人中大批像鲁迅先生一样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优秀人物。如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推翻帝制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功勋卓著、力挽狂澜的革命家叶剑英等。这样,使学生大开眼界,自豪感油然而生,阅读兴趣大增,从而形成兴奋和谐的课堂气氛。
2.以客家文化知识作比,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客家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代表,所以课本上的不少知识点在客家文化中都有体现。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去印证阐释未知的知识,就能使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如讲到《诗经》中诗歌的比兴手法时,列举客家山歌的比兴手法让学生理解:“木棉花开艳艳红,柿子结果挂灯笼,种瓜得瓜需流汗,勤劳致富是光荣。”这首民歌的前两句通过比兴手法,赞颂劳动致富的光荣。而第三句则是通过比兴的手法说明要致富就必须勤劳的道理。然后再让学生明确:“兴”是“以此物比彼物”的修辞手法(有时二者兼用)。这样,由于所兴事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会感到通俗易懂,容易接受。运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押韵和双关等修辞时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
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视野狭小,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常常无病呻吟,因此害怕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结合客家文化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方面作一些尝试。
1.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客家文化的氛围
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具有客家特色的凤山古庙,了解凤山古庙的美丽传说(三兄弟“护国庇民、国泰民安”的精神被历代民众所尊崇,因而庙祀千年不衰、香火鼎盛。而客家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也把这种信仰带到了樟木头)。同时让学生谈论凤山古庙的诞辰,信徒为什么来上香。在观看过程中对有关知识作补充和介绍,因此,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
利用学生对客家文化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让每位学生搜集2到3个有关客家风俗或人物的传说。于是,有的学生请老人讲述,有的学生翻阅客家文化的资料,然后写成作文。再把作文张贴在班上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以上训练,一方面使学生对客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即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教材的习惯,懂得作文之“道”,从而爱上了作文,写作水平亦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坚持把这些做法渗透到教学中,定能让学生多了解客家文化,使他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也使他们更有兴趣去了解一些乡土特色,涉猎的知识面也会越来越广。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别是客家文化中刻苦耐劳、尊师重教、团结互助的美德、启示后人的客家名人等方面众多的材料呈现了德育教材多方面的联结点,它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挖掘客家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教学资源,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找到教材与客家文化教育的最佳切合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深受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第五篇: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
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
南京市百家湖中学徐惠
摘要: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数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数学历史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有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而且随着数学知识的丰富,厌倦的程度也在加剧;还有部分学生在离开学校若干年后,你问他哪些数学知识现在还能派得上用场,他却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或是干脆回答:真不好意思,除了加减乘除,其他的都还给老师了。一旦数学解题的任务完成了,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就消失了。我个人认为: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悲哀。凡此种种,也促使教师不得不再一次来反思数学教育的价值。
其实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数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
比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如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教案:
(一)引入 师:同学们,当你每天手握三角尺绘制自己的宏伟蓝图时,你是否想过:他们的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来探索这一小秘密。
(二)实验研究 取方格纸片,在上面先设计任意直角三角形,再以它们的每一边分别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如图1)
设网格正方形的边长为1,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
(此时讨论难点: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找法)
交流后得出一般结论(用关于a、b、c的式子表示)
(三)探索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当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时,是否一定成立呢?
1、指导学生运用拼图正方形网格纸构造或设计合理分割(或补全)图形,去探索本结论的正确性。(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在学生所创作图形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割、补图,展示出来交流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说理(如图2)。(用补的方法说明)
师:(出示图片)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数学家。一天,他应邀到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一进朋友家门就被朋友家豪华的方形大理石地砖的形状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他立刻找来尺子和笔,又量又画。他发现以大理石地砖的相邻两直角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和等于这块大理石地砖的对角线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的面积,回到家里立刻对他的这一发现进行了探究证明‥‥‥终获成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发现,将这一定理命名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2、用割的方法去探索(如图3)
师:(出示图片)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并运用这个结论。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禹治水时期,就曾经用过此方法测量土地的等高差,公元前1100年左右,西周的数学家商高就曾经用“勾
三、股
四、弦五”测量土地,他们对这一结论的运用至少比古希腊人早500多年。公元200年左右,三国时期吴国数学家赵爽曾构造此图验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他用几何图形的补割法来证明代数式之间的相等关系,既严密,又直观,为中国古代以“形” 证“数”,形、数统一方法树立了一个典范。我国数学家们为了纪念我国在这方面的数学成就,将这一结论命名为“勾股定理”。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当时选用这个图案作为会场主图,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
3、用构造新图形的方法去探索(如图4)
师:(出示图片)勾股定理是数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证明在数学史上屡创奇迹。从毕达哥拉斯到现在,吸引着世界上无数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数学爱好者对它的探究,甚至政界要人——美国第20任总统加菲尔德也加入到对它的探究证明中。图4是他当年设计的证明方法。据说至今已经找到的证明方法有400多种,且每年还会有所增加。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继续探讨…… b
图2 图3 观的层面上展示了数学的特征、作用和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应该是人格与智力的和谐发展,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轻人文教育,重科学教育,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通过“求真”要求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合乎客观规律,比较轻视侧重于社会价值、规范、情感的形成和确立的人文教育。因此数学课堂中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除了少部分尖子学生有一些学习兴趣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到讨厌、害怕甚至恐惧,少有亲近感。添数词写成语,猜猜数学名词,听一听数学家的故事和趣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里感悟数的奥妙,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理解数学名词的内涵,尤其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数学家不是“书呆子”,而是全面发展、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们和自己一样也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成长过程。研究数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会造就一个人独特的人格气质;探索数学的过程,也是数学家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求实精神体现。于是,学生眼界开阔了,对事物的判断和联想的参照系增多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特有的数学文化教育在使学生们亲近数学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的态度,使学生感到学习需要责任心,学习数学是做人的需要。
当然,一定时间保证的数学文化的数学教育自有它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应看到这样的数学教育不应是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唯一方式。因为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长期任务,所以,不管是哪套教材,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数学的知识背景、来龙去脉、训练思维的价值和应用价值都需要深入浅出,适时渗透。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广大教师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很少有人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中文化性的缺失给当代学生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为此,曾经有人做了学生调查,一个班90%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最大的好处是用来计算。学生的片面认识,反映出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我认为,教师应尝试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去从事数学教学,让同学们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数学。
在实践中我收集和总结了一些具体做法:
(一)、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1、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数学家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屡遭失败、永不放弃的意志,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精神……都极大地鼓舞着学生。尤其是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了解到许多数学家少年时资质平平,甚至被人误为傻瓜,但他们都没有丧失信心,后来终成一代大家的故事后,更是激动不已。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拉近了学生与成功人士之间的情感距离,给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确立了奋斗目标。
2、查找数学符号来源,体会科学发明过程
学习数学,是从学习数学符号开始的。每一个数学符号,它的产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它们寻踪探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闪烁着生命活力。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就有学生问为什么把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叫有理数,我不明白,这两种数有什么道理呢?通过查找证实其中的确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是翻译上的一个失误。“rational number”这个单词,日本人把它译做了有理数,我们又从日文译成了中文。在这里,译者只知“rational”的最常用的意义:理性的,合乎情理的。一般字典上也只有这个译法。但“rational”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比。“rational number”是指“可以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这样一来恍然大悟,就再明白不过了。一个个生动的数学故事,引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探访数学史名题,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适当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罗伯法、巴舍法;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等。这些数学史上的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人们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二)、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数学是人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教师的任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学习天地,有意识地启发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1、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
数学知识的产生与自然客观的需求是分不开的,它昭示着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历程,向学生阐述其产生的背景,能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知识,学生清楚地看到知识出台的原因,就能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亲近数学。
2、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
费莱登塔尔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发生,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清晰的表象,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建构。
3、预示知识发展的前景
数学中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先学的内容往往为后继学习做知识与方法上的准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瞻前顾后,给知识的发展留有余地。数学是创造的,也是发现的,数学教学应当努力还原、再现这一发现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对于夯实他们的数学文化底蕴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丰富课外作业的形式
1、撰写数学小日记、小心得
学生因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理的纪录下来,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还可以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撰写数学小日记,如:《数学的美》、《动手心得》、《简单而又不简单》
等等,给数学教学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2、自办数学小报
办报需要考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版面设计、信息搜索、美工誊写等。而且,为能使小报能够吸引“读者”(老师可将学生自办的小报收集装订,挂在班中的小读书栏,供学生自由翻看),学生想尽办法充实小报的内容,有的自编了数学童话故事,有的搜集了数学家的奇闻轶事,有的则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生方法,有的选编了数学趣题……显然,通过自办小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3、制作手工模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得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教师常结合教材进度,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类的作业,如设计建筑模型、绘制学校平面图等等。这些作业,需要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创造性地加以完成。
实践证明,以上这些课外作业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知识的余地和思考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的数学家柯朗在《数学是什么》的序言里这样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经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它领域的联系。教师、学生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都要求有一个建设性的改造,其目的就是要真正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思考与行动的基础。”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文化,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早已是人们的共识,融入了古老和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将会变得更加富有生机。
参考文献:
李求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黄毅英:《数学教育学报》、《数学观研究综述》,2002年第1期
肖柏荣、周焕山:《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