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

时间:2019-05-14 21:3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

第一篇: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

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记田心镇镇文化站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根据十八大的精神,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及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实际,田心镇镇适时提出了“文化兴镇”的发展思路。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以活跃群众生活、繁荣文化事业为宗旨,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了文化事业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和创建工作,推动了全镇人民群众文化意识的增强、全镇文化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牧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抓活动,群众生活添姿彩。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为了活跃全镇群众文化舞台,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的文体活动组织网络,广泛开展了文体活动。同时,按照“小型多样、室内外分散、因地制宜”和“业余、自愿、休闲”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深入、自发地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弘扬了民族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传承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田心镇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而且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田心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大镇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有效保护,积极筹办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不断扩大知名度。

三、抓管理,文化市场促净化。

我镇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通过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了我镇文化市场向着净化、繁荣、有序的态势发展。

四、抓设施,加强建设,营造环境。努力建设覆盖全镇的文体设施网络,塑造田心镇现代化高品质精品小城镇形象是田心镇文化大镇建设规划纲要的整体目标。

第二篇: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崔爽

【摘要】:本文论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问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困难。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分析学生冷落名著阅读的原因,提出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措施,应由课堂教学引导课外名著阅读,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关键词】: 名著阅读 现状 原因 对策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一、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经典名著之所以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变迁的考验,是因为它们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对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是大有裨益的。经典名著通过形象的故事,生动的语言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情感和人格的熏陶。《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求更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少有学生能有耐心读完一部经典名著,就连我国传统的四大古典名著,九成多的学生对其部分情节和人物有一些简单了解,更有甚者,四大名著及其作者还经常混淆。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影视剧或是老师上课时偶尔的讲解来了解的,而对于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则普遍都知之甚少。这与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相差太远。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并引导他们阅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学生冷落名著的原因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就要了解名著阅读低迷状况产生的原因。从学生方面来看,首先,他们还未阅读名著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因为经典名著大多文字比较多,看到厚厚的一本书,学生就已经犯愁什么时候才能读完了。以这样的心态看待名著,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较少,课余时间都被各学科的作业占据了。再次,有些经典名著距离现实太遥远,主题难以把握不说,有些文字的意思都读不懂,久而久之,自然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最后,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有些学生虽然阅读了,但是没有人同他分享心得体会,他体会不到自己的收获,也没有小小的“成就感”,最终在紧张的学习中把名著束之高阁了。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名著阅读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也是有限的。教材中有几篇名著的选段,受到课时的限制,也只能处理相应的几个问题,学生的收获并不多。我原来教学生读课外阅读名著时只是结合课本中的“名著欣赏专题”讲解书中所设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看看名著、写写心得而已。平时,教师缺少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关注与考察,没有了“监督机制”,学生就会慢慢懈怠。再有,教师追求“短期效益”,只是就题讲题,试卷出了什么关于名著知识的题,就讲解那两三道题,对名著内容的延伸并不多,最终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既满足不了考试的需要,又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更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名著教学这方面,我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将名著阅读指导与常规的语文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不再“各自为政”,而是相辅相成。

三、让名著走进语文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以《陌上桑》为例,它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是汉乐府中一篇出色的叙事诗,讲述了在路边桑林中一个美丽聪慧的采桑女子罗敷与居心不良的使君斗智斗勇的故事。课堂教学中分析罗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描写人物可以从正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描写人物也可以把镜头移开对准其他人或其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从不同的侧面烘托某个人物,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这就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的余地。与同学们分析到这里,我趁热打铁,对同学们说,我国著名的一部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个叫范进的人物形象,他出身低微,穷困潦倒,可他一心只想做个读书人。他久经科场,老大不悔,屡败屡战,到54岁终于考进秀才,中举后,他喜极而疯,被他的丈人胡屠户一打一骂后才清醒。《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如果同学们想继续了解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殉道者的形象,就走进《儒林外史》,走进《范进中举》。同学们听得尽兴,我继续简单介绍书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比如严监生,因为临终时仍在可惜灯盏中点着两茎灯草一直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而成为吝啬人物的典型,等等。这时已经充分燃烧起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热情,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儒林外史》的愿望。又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强的好奇心,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抓住恰当的时机,适时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名著阅读“千里之行”的第一步,要把这种兴趣持续下去,渐渐变成一种习惯,师生还要作出许多努力。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必须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堂的有限资源,将名著阅读的措施与方法落到实处。

1.明确篇目,制订计划。

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品都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优秀作品。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教科书的要求向学生推荐阅读的相应篇目,还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应的阅读内容:平时零碎时间,可读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寒暑假可读那些长篇名著;低年级的学生,可安排学生阅读《格林童话》、《西游记》等浅显有趣的作品。到八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推荐学生阅读结构复杂、内容较深的名著,如《战争与和平》、《红楼梦》等。通过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2.指导方法,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一时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热爱,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如下阅读方法:(1)博览。一位名人曾说:“见多识广义,学才遍天地。”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广泛地阅读大量有营养、有价值的书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和特点,浏览自己所要的信息,经过自己的捕捉、获取、汇集,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兴趣。(2)精读。认真指导学生,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从中找重点片段进行指导阅读,甚至指导学生找出哪一句话最生动,它有什么意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反映人的什么样的品质,等等?都要认真指导学生精读。

3.开设活动,营造氛围。

由于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原因,要让初中生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较大的困难,这就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磨炼他们的阅读意志。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可以尝试开展如下活动:(1)班专门设计一个园地——凡是有好的心得体会、读书方法、读书笔记,就张贴出来,让全班同学学习,每一个月评比一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2)开展新书推介的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受。这一活动使学生介绍新知识时,得到大家的赞赏,这种成功的喜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独到见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从书籍中探宝。(3)开展“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4)讲名著故事比赛,等等。我深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会越来越浓,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爱上名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张磊.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语文教学研究科技文,2007(1).[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3]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育实践与研究[J].教学实践平台,2002(10).[4]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第五期.

第三篇:让升旗仪式真正发挥教育作用

规范升旗仪式

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然而,每次升旗仪式上,我们总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人站得歪歪斜斜,礼行得零零落落,还忙着窃窃私语;老师们呢,有的在检查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有的在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有的也趁此机会与同事谈公事或是联络感情。这样的升旗仪式不仅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教育作用,而且学生那种轻视、随便的态度甚至也是对国旗的一种玷污。

为了使升旗仪式显得庄严、隆重,以维护国旗的尊严,教育学生尊重和爱护国旗,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我们学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升旗仪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并以此为切入口,强化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积极开拓少先队工作新途径和新领域,真正发挥了升旗仪式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明确意义

强化礼仪规范

首先,结合校首届读书节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积极活动,明白其重要意义。我们专门印发了跟国旗相关的资料(比如《国旗法》)、故事(《绣红旗》等),利用班会课、晨间谈话、国旗下讲话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国旗法》,让学生真正熟知国旗、国徽的涵义及国家性质,并学会正确地唱国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五星红旗的故事、诗篇,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手段了解国家大事,让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和党旗的意义,从而理解体会升旗仪式之所以如此庄严神圣的缘由。

第二,结合“礼仪实小”系列教育活动,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为真正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学生存在的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庄的不良习惯,逐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层发展,我校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推出了“礼仪实小”系列教育活动。其中要求学生升国旗仪式时,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强调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针对这样的要求,各中队还开展了队列、行队礼等行为训练,强化了升旗仪式时的礼仪规范。

二、制订制度

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尤其是老师的垂范。为此,我们要求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为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学校决定让教师带头,充分发挥“身教”作用,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为此,特拟了一份《关于教师参加升旗仪式的要求》,《要求》规定:

1、无特殊情况,每位教师都必须准时参加升旗仪式。

2、升旗仪式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必须按指定地点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杜绝随意走动、交头接耳。《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指定了每位老师应站立的地点,特别强调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必须放在仪式前后,而在仪式过程中则应注重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另外,我们也充分发挥了“礼仪班”学生、文明学生、“小雷锋”的示范榜样作用。我们定期表彰“礼仪班”、文明学生和“小雷锋”,让他们优秀的事迹去感动、教育广大的学生;同时,我们还让他们在升旗仪式时站到主席台上去,接受表彰的他们总是那么自豪地挺立在台上,整个升旗仪式的过程都显得那么专注,而学生们正可以领略他们的这种精神风貌。

三、改革讲话

发挥教育作用

传统的升旗仪式形式比较单

一、模式化,比较强调升旗仪式的庄严和神圣,所以整个升旗仪式一般都是让领导讲话或者让老师发言,很少有机会看到学生出现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而且讲话的内容显得空、大、远,不切合实际,学生感到这样的升旗仪式跟他们无关,自然更谈不上有兴趣了。为此,我们从讲话内容到讲话形式,乃至讲话人的确定,都作了相应的改革。第一,精选升旗讲话专题,注重内容的生成性。我们要求升旗讲话有专题,有计划,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时效性,更要有教育性,还要有科学性。特别要求能结合学校、年级组、班级、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主题月活动及各类节假日、纪念日自己撰写讲话材料,以弘扬学校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揭露问题,正面引导,使国旗下讲话成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撰写好讲话稿之后,必须及时填写《红旗畅想曲——国旗下讲话》记载表,并于前一周周五之前上传至FTP空间,以确保科室负责人进行质量把关。目前,《红旗畅想曲——国旗下讲话》已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之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

第二,以“自荐为主,推荐为辅”确定讲话人,体现参与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或班级主动报名,并邀请一些领导或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特殊贡献或成绩的老师来参与。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还与考评挂钩,给参与讲话的老师或指导老师适当加分。同时,在保持升旗仪式庄重、神圣性的前提下,我们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升旗仪式的主导者,让他们自己确定主题和形式,自己主持升旗仪式,自己写发言稿,自己写宣誓词,自己编排节目上台表演。

第三,不断创新讲话形式,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原先常常采用单一的讲话,形式枯燥、单调,一成不变。由于学生的加入,有老师就与学生合作采用现场采访试、故事串讲式等,也有老师直接指导学生用诗歌朗诵式、表演式等,还有老师更是别具一格,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文明学生的表彰、“礼仪班”标志的授予仪式、各级各类学生竞赛获奖证书的颁发等等,不仅使讲话显得生动活泼,更赋予了讲话实质性的内涵,体现了学校、年级组和班级的特色,发扬了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现在,我校的升旗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可以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无制度走向有制度。因而,升旗仪式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姚凹学校

第四篇:让升旗仪式真正发挥教育作用

规范升旗仪式

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然而,每次升旗仪式上,我们总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人站得歪歪斜斜,礼行得零零落落,还忙着窃窃私语;老师们呢,有的在检查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有的在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有的也趁此机会与同事谈公事或是联络感情。这样的升旗仪式不仅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教育作用,而且学生那种轻视、随便的态度甚至也是对国旗的一种玷污。

为了使升旗仪式显得庄严、隆重,以维护国旗的尊严,教育学生尊重和爱护国旗,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我们学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升旗仪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并以此为切入口,强化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积极开拓少先队工作新途径和新领域,真正发挥了升旗仪式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明确意义

强化礼仪规范

首先,结合校首届读书节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积极活动,明白其重要意义。我们专门印发了跟国旗相关的资料(比如《国旗法》)、故事(《绣红旗》等),利用班会课、晨间谈话、国旗下讲话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国旗法》,让学生真正熟知国旗、国徽的涵义及国家性质,并学会正确地唱国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五星红旗的故事、诗篇,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手段了解国家大事,让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和党旗的意义,从而理解体会升旗仪式之所以如此庄严神圣的缘由。

第二,结合“礼仪实小”系列教育活动,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为真正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学生存在的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庄的不良习惯,逐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层发展,我校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推出了“礼仪实小”系列教育活动。其中要求学生升国旗仪式时,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强调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针对这样的要求,各中队还开展了队列、行队礼等行为训练,强化了升旗仪式时的礼仪规范。

二、制订制度

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尤其是老师的垂范。为此,我们要求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为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学校决定让教师带头,充分发挥“身教”作用,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为此,特拟了一份《关于教师参加升旗仪式的要求》,《要求》规定:

1、无特殊情况,每位教师都必须准时参加升旗仪式。

2、升旗仪式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必须按指定地点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杜绝随意走动、交头接耳。《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指定了每位老师应站立的地点,特别强调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必须放在仪式前后,而在仪式过程中则应注重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另外,我们也充分发挥了“礼仪班”学生、文明学生、“小雷锋”的示范榜样作用。我们定期表彰“礼仪班”、文明学生和“小雷锋”,让他们优秀的事迹去感动、教育广大的学生;同时,我们还让他们在升旗仪式时站到主席台上去,接受表彰的他们总是那么自豪地挺立在台上,整个升旗仪式的过程都显得那么专注,而学生们正可以领略他们的这种精神风貌。

三、改革讲话

发挥教育作用

传统的升旗仪式形式比较单

一、模式化,比较强调升旗仪式的庄严和神圣,所以整个升旗仪式一般都是让领导讲话或者让老师发言,很少有机会看到学生出现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而且讲话的内容显得空、大、远,不切合实际,学生感到这样的升旗仪式跟他们无关,自然更谈不上有兴趣了。为此,我们从讲话内容到讲话形式,乃至讲话人的确定,都作了相应的改革。第一,精选升旗讲话专题,注重内容的生成性。我们要求升旗讲话有专题,有计划,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时效性,更要有教育性,还要有科学性。特别要求能结合学校、年级组、班级、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主题月活动及各类节假日、纪念日自己撰写讲话材料,以弘扬学校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揭露问题,正面引导,使国旗下讲话成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撰写好讲话稿之后,必须及时填写《红旗畅想曲——国旗下讲话》记载表,并于前一周周五之前上传至FTP空间,以确保科室负责人进行质量把关。目前,《红旗畅想曲——国旗下讲话》已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之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

第二,以“自荐为主,推荐为辅”确定讲话人,体现参与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或班级主动报名,并邀请一些领导或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特殊贡献或成绩的老师来参与。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还与考评挂钩,给参与讲话的老师或指导老师适当加分。同时,在保持升旗仪式庄重、神圣性的前提下,我们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升旗仪式的主导者,让他们自己确定主题和形式,自己主持升旗仪式,自己写发言稿,自己写宣誓词,自己编排节目上台表演。

第三,不断创新讲话形式,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原先常常采用单一的讲话,形式枯燥、单调,一成不变。由于学生的加入,有老师就与学生合作采用现场采访试、故事串讲式等,也有老师直接指导学生用诗歌朗诵式、表演式等,还有老师更是别具一格,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文明学生的表彰、“礼仪班”标志的授予仪式、各级各类学生竞赛获奖证书的颁发等等,不仅使讲话显得生动活泼,更赋予了讲话实质性的内涵,体现了学校、年级组和班级的特色,发扬了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现在,我校的升旗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可以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无制度走向有制度。因而,升旗仪式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诸暨市实验小学

郦泺静

第五篇: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

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

中青法律一班

大学校园是一个供较高一级的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汇集了全社会各方面的人才、专业知识和其它丰富的教育资源,各种文化在这里汇集,蓬勃发展,青年学生在此学习专业知识,健全各方面的品质,放飞梦想,步入社会。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主要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因而大学生所崇尚的价值观、所追求的价值理念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为了让大学校园更好的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而服务,有必要让廉洁文化进入大学校园。

文化从大的角度讲,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活动在观念形态中的存在方式。廉洁文化是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洁的特殊性与文化的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洁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廉洁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当包括廉洁内容,廉洁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其内涵可分三个方面:一是精神层,包括廉洁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对廉洁的认知程度等;二是制度层,包括廉洁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三是物质层,包括廉洁教育场所、廉洁文化遗产、廉洁主题景观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保留了大量宝贵的廉洁文化,自古就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说法,这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崇高品质。关于廉洁从政,中国历史上也出了不少清官,如魏征、杜甫、包拯、岳飞、于谦、海瑞等,这些人千百年来至今仍为人传诵,他们因品德高尚而成为社会的楷模,这种廉洁的品质也成为民族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一代代后世子孙将其薪火相传。新时期,在不同战线上也涌现出了不少清正廉洁的官员,如孔繁森、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郑培民等,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严格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然中国也不乏贪官,各级机关都出现过腐败分子,由于监管体制不健全,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所以腐败问题成为困扰党和政府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在大学生眼中,腐败问题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当一个人对一种不好的现象不再强烈反对时,这就会降低对不好现象的警惕性,从而增加了接受坏的现象并误入歧途的可能性。当代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大,思想也非常活跃,所以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也呈现多样化,那么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建设廉洁文化,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用廉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洗礼和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大学生品德,引导大学生追求积极高尚的价值取向,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

为了引导大学生追求清正廉洁的人生理念,促使社会形成讲廉洁的风气,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项举措,以校园为平台,以文化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教育,更能够取得成效。

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国家公务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完善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体系,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形成一种清正廉洁的政治空气。其次全社会不管是团体组织如公司,还是个人都应自觉抵制腐败行为,营造出一种崇尚廉洁的社会风气。至于学校,因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抓住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各种活动,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途径营造出一种崇尚廉洁的校园风气:一要健全组织机构。在自觉发挥党组织和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的同时,应建立学生自律组织,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要把廉洁文化纳入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教学工作一起考核。三要创新工作方法。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促进校园文化向纵深发展,引导青年学生关注时政,自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应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崇高的价值观念,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学习中兢兢业业,在作风上清正廉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堂堂正正的人。

清正廉洁,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品质的问题,它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当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能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那么这个社会才能健康的发展。政府廉洁,则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企业廉洁,则效益提高、税收增加;个人廉洁,则奉公守法、品德高尚。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其在将来的工作中不管是从政还是从事其他行业,都能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勤于公务,做一个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人。

岳飞说:“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可大治矣。”当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呼唤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能一般地看廉洁文化,不能以老眼光看廉洁文化,不能以个人好恶看廉洁文化。要站在新的制高点,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从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逻辑联系上来思考,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新的力度看待和推进廉洁文化进入大学校园。

下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桥梁和纽带作用

    党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桥梁和纽带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则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系列党课 掌握要点:人心向背决定一个党的兴衰成败。8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分公司支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各位同仁,大家好!党的基层组织存在于社会之中,直接受社会的决定和影响,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必须要......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促进和谐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促进和谐的作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系列党课掌握要点: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促进社会和谐是......

    怎么让广播体操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怎么让广播体操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提起广播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多年的广播操的锻炼经历。多年来我对于广播操的印象是简单、大众化,对于这种健身......

    让导语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

    让导语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 成功的上好一堂课,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妙用导语是至关重要因素。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

    让教育技术真正走进农村学校课堂

    让教育技术真正走进农村学校课堂近年来,在党中央、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下,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限制,导致交通不便、信息落后,......

    让对话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讲述讲解

    让对话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科学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教育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语文作为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也必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