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移动公司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移动公司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所谓核心能力,简单而言在经济活动中有绝对的优势之处。然而企业必须满足3个测试才可以称为核心能力:
(一)它对顾客是否有价值?
(二)它对企业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优势?
(三)它是否很难被模仿或复制?这三个测试确实很难识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识别和确认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
移动,联通,电信是我国通讯行业的三大支柱。它们具备各自的优势和能力,联通计费准,克服服务态度好,资费相比移动低,电信网速好,信号好,通话质量清晰,与这两家相比,移动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在众说纷纭中移动又是如何占领者如今市场的呢?它又有哪些核心能力让它从2000年正式挂牌成立发展至今呢?
从顾客选择角度而言:电信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端客户,然而移动的客户的的确确是从低中高端全面占领。正如移动公司所说的,价值创造就是服务与业务领先,企业创造市场获得客户资本增量有两种方法:“领先用户法”和“导向客户法”。“领先客户法”就是指假设一个产品或服务将在未来市场上流行,现在就对其有强烈需求,并能从解决方案中获益的厂商或用户。“导向客户法”就是指要超越客户的强烈需求。然而移动很好的利用了这两个方法占领了中国的大市场。在领先用户方面,“神州行”系列卡的推广,就是把握了众多领先用户的特别需求而及时推出了这项乎服务。使得“神州行:成为移动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再如,由于SMS卡的大量普及,一部分客户开始了追求更加的丰富多彩的,支持文字,音乐,色彩等多媒体信息服务,中国移动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市场信息,随后就推出了“动感地带”的服务,这也是“领先客户法”的体现。导向顾客方面明显的是GPRS的推广。早在移动未挂牌成立前,移动在1999年,它就开始搭建GPRS实验。直到2001年7月才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试商用业务,前后酝酿两年之久。而如今3G时代已全面普及,移动又率先提出4G服务,让每个顾客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活。我个人认为这对客户
是有价值的,而且这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所以我觉得这是移动的核心营销能力。
移动的三个发展阶段
1987年11月18日,第一次TACS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广东省建成,标志 着中国移动通信的起步。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始模拟移动电话下调主要采用模拟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到1992年,是中国移动通信的起步期,期间技术不成熟,基础建设不完善,发展缓慢,使用费高昂。
1992到1997年,是中国移动通信的成长期。在成长期,入网费、通话费及手机的费用逐步下调。众多大型国际手机厂商进入中国。1994年3月,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是第一家。同年7月,中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国性国有大型电信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成立。
1998年至今是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期。电信资费、手机价格、入网费和通信费用进一步下降。2000年4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从中国电信分离出来,正式成立。
MDCC移动开发者大会精彩荟萃
智能硬件 移动开发 产品体验 粉丝经济 社交游戏
GSM的发展和CDMA的兴起为国内手机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同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政府对国产手机的政策扶持导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成为消费者的共同诉求。
中国移动的价值链
在价值链分析中,价值这个概念是从用户角度定义的,即用户对企业提供 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并愿意接受的价值,如果用户愿意支付的价值超过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成本,那么企业就有盈余或盈利。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其自身的一系列作业之中,如采购、生产、服务、销售等,这些作业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消耗了一定的成本。波特将企业的价值作业分成两部分:基础作业和
辅助作业。前者由从投入到产出的转化、交换和售后服务直接构成,是产品或服务再实质上的创造,它包括:进货后勤,生产运营,出货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辅助作业支持基础作业,由企业员工来完成。它包括:基础架构(包括了行政管理、财务、法律、计划和会计制度等),原材料采购、供应品及其他消费品和资产的购买,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必须从基本价值链着手分析。每一个基本类型都可以分为一些相互分离的价值活动。定义有关价值活动要求将技术上和经济效果上分离的活动分解出来。一市场营销来说,其广义的智能必须进一步细分为一些活动:广告宣传、促销、营销渠道等等。价值活动分解要适当,其基本原则是:
(一)具有不同的经济性
(二)对标岐立异产生很大的潜在影响
(三)在成本中比例很大或所占比例在上升 中国移动采用的是差异化战略,也即差异化战略。很多企业往往仅从有形产品或市场行为的角度看待岐异性,而看不到价值链中的任何一种价值活动都可能产生岐异性,都是独特性的潜在来源。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一些间接活动如网络维护与扩容优化,可能比促销、广告等直接活动对岐异性做出更多的贡献;一些只占总成本一小部分的价值活动也可能对岐异性有重大影响。另外其歧异性也来源于上游和下游,如营销渠道也是歧异性的一个重要方式。
中国移动的价值链体系特点
中国移动从提供语音业务开始,到现在业务单元(SBU)共有三种:(一)语音通信(二)通过短信、拨号或GPRS方式的增值移动数据业务如手机银行(三)固定及移动互联网 并且随着新的哪怕是少数的市场需要,适时提供3G业务又会发展出第4个新的SBU。中国移动的价值链体系有以下特点: 由于中国移动提供的多种业务联系极为紧密,所以SBU在基本价值链上极为相似。(一)由于上游的设备及服务供应商不同,下游的用户群部分重叠或差别极大,提供业务的技术和方式又相对独立,所以各SBU在纵向产业价值链上相对独立;(二)由于有许多共享的价值链活动,各SBU又存在横向的紧密关联。对这些特点随后都会加以分析。因此中国移动的各个业务单元及独立又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再加上之间的横向关联,组成了“产业价值链矩阵”。
中国移动通信的核心能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对中国移动实施计划和财政单 列,信息产业不对其实行业务指导,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分别纳入国家通信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年度综合计划。
从企业实力上看,在世界通信产业中名居第18位。已于72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个运营商开通了自动漫游,其所拥有的“全球通”“神州行”著名服务品牌享有着很高的用户知名度。
从设备能力上看,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其容量与规模前所未有。CMCC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采用他们提供的世界最先进移动通信设备,构造器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满意度服务的移动通信网络。在建设GSM主网络的同时,中国移动建设了功能强大的支撑网络:计费系统、网络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营、业务顺利开展。
此外,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除基本话音业务以外的新业务和数据业务的需求,构建了短信息平台、语音信箱、智能网、CMNET数据网、WAP平台、GPRS无线分组网等业务平台,是业务种类日趋丰富,移动市场不断得以拓展。中国移动业已建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GPRS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9.6kb/s~170kb/s无线数据业务,使第二代的GSM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讲迈进了一大步。因此,中国移动与同行业相比,有着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它难以被复制或替代,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身份认证能力:中国移动的核心能力标签
3G、全业务运营、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随着技术发展和政策变化,中国移动面对的业务领域和竞争态势近几年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既能看到远方更深更广的蓝海,也能看到海上迎面驶来的更多更强势的对手。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移动上下都在寻找并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图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获得更大的胜率。在众多能力中,用户身份的认证能力绝对是中国移动的特色能力和核心能力,值得大力发展。理由如下:
(1)身份认证是刚需,具有普适性(2)无论是网络接入还是业务访问,无论是自有的飞信、MM业务还是互联网上的微博、淘宝,都需要先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才能提供后续服务。(3)中国移动的身份认证能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中国移动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移动所拥有的全球运营商中最大的六亿用户资源;二是中国移动在每个用户终端中部署的SIM/USIM卡和后台MSC、SGSN、HLR/HSS共同构成的高安全身份认证体系;三是中国移动用户认证能力与用户个人身份的紧耦合性,用户随身携带装有SIM卡的终端,并且一SIM卡一用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三点综合,可以说中国移动的用户身份认证能力无人能及。身份认证能力可开放、可扩展、大有可为
互联网领域的认证能力开放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多年,从早期标准制定已发展到目前的大规模实施阶段,Google、Facebook、QQ、新浪、支付宝都通过这种方式聚拢了大量互联网应用,提高了用户粘性。
运营商认证能力的开放已成为业界热点,3GPP近年内在SA1、SA3成立了多个Work Item推动相关标准的成熟,运营商有迫切的需求将自己的认证能力推向互联网,提升自身价值,实现智慧运营。
基于用户身份认证能力,还可以派生出更多能力和应用场景。如,基于现有认证能力可以实现面向业务的密钥服务能力,为业务平台与终端之间建立可靠的安全通道,为业务提供机密性保护、完整性保护。进一步还可以提供DRM即内容保护能力,为数字内容的安全、可控分发提供支撑。由此发散出去,可以引申出更多能力。
就目前而言,身份认证还没有真正成为中国移动能够运营并向外提供的能力,一是自身认证功能还处于各自为战、相互割裂的状态,没有整合成一体化的基础能力,二是目前还没有支撑其成为开放能力的网元和接口。
为了推动身份认证能力的形成和推广,需要做以下工作:
研究跨网络、跨终端的统一认证机制。使得用户在各类接入网络下、各类终端形态上,均可享受一致的用户体验;使得业务开发者在面对各类网络和终端环境时,均可通过一致的接口使用身份认证服务。
建设一体化的身份认证中心,作为纵向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融入现有网络和业务架构中,为自有业务和第三方业务提供服务。有了上述工作基础,身份认证能力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移动在未来竞争中的又一柄利器,助公司争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结语:移动研究院业务所的家庭产品研究室前期对跨网络、跨终端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供了面向各类接入网络、各类终端的统一认证技术方案,并完成了包括认证平台、终端中间件等在内的原型系统开发,验证了方案可行性,为用户认证能力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第二篇:移动公司企业文化知识
企业文化知识
(一)填空(10题)(请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
2、中国移动的企业使命()。
3、中国移动的愿景()。
4、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内涵体现了承担()和追求()的优秀品质。
5、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6、“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是一种以()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
7、“臻于至善”源自《大学》,是一种以()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
8、“做信息社会栋梁”要求中国移动要作为行业的()而不是跟从者,作为专业技术的()而不是后觉者。
9、中国移动的企业责任观是: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反映了企业对()、()、()的三重责任。
10、中国移动的公益慈善理念是:()。
(二)单选题(10题)(将答案代号填写在括号里)
1、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
A 阐述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B我能C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D沟通从心开始
2、中国移动的企业使命是:()
A 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B表达了“我们信仰是什么”C 创无线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D 移动信息专家
3、中国移动的企业愿景是:()
A 阐述我们的事业是什么B表达了“我们要做什么”C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D 做国际一流通信企业
4、中国移动对客户的承诺是:()
A 做为客户提供卓越品质的移动信息专家。B 做最具价值的创造者。C 服务最优秀 D 客户为根 服务为本
5、中国移动对投资者的承诺是:()
A 做最具价值的创造者 B 为股东负责 C 实现效益最大化 D 市场份额最大化16、中国移动对员工的承诺是:()
A 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B 为员工服务 C 促进与企业的和谐 D 以人为本
7、中国移动对合作伙伴的承诺是:()
A 成为引领产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B 公平竞争 C 合作共赢 D 互利互惠
8、中国移动对同业者的承诺是:()
A 成为促进良性竞争、推动共同发展的主导运营商。B 互联互通C 科技奥运,自在移动 D 公平竞争
9、中国移动对社会的承诺是:()
A 做优秀企业公民。B 做好公益慈善工作C 承担社会责任 D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0、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由()构成A责任和卓越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 D 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
(三)多选题(5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将认为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责任”和“卓越”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B、中国移动实施企业责任管理,努力打造“最受尊重的产业领先者”形象。
C、中国移动的卓越品质意味着企业规模庞大、效益突出.D、卓越的运营体系、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是中国移动打造卓越品质不可或缺的驱动元素。
2、关于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观,可以理解为:()
A、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观是: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B、中国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三重底线是:经济、社会和环境。
C、中国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与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D、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做好通信服务。
3、关于“正德厚生”的正确解释有:()
A、沟通从心开始是正德厚生的最好诠释。
B、“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是一种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责任”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
C、“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指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要求、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表达了个体对自身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责任意识。
D、“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4、关于“臻于至善”的正确解释有:()
A、“臻于至善”源自《大学》,是一种古已有之,奉行者甚重的事业理念,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
B、“臻于至善”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是一种对完善、完美的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宣示了中国移动争取成为公认成功典范的自我定位。
C、“臻于至善”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制度、精神和政治内涵。
D、“臻于至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按照事物内在的标准力求达到极致的境界。追求至善至美是中国移动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内在驱动。
5、关于企业文化建设,错误的说法是:()
A、企业只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就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B、企业文化是由高层领导制定,员工的责任是记住其中的内容
C、优秀的企业文化由企业之外的优秀人物制定,由部分优秀员工执行。
D、只要把优秀企业的文化复制过来就意味着完成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
(四)判断(5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括号内打“√”,误者在括号内打“×”)
1、卓越的运营体系、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是中国移动打造卓越品质不可或缺的驱动元素。()
2、优秀的企业文化由企业之外的优秀人物制定,由部分优秀员工执行。()
3、核心价值观阐述了“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
4、使命表达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原因。()
5、愿景说明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企业在一定阶段内期望达到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
答案:
一、企业文化(30题)
(一)填空(10题)
1、(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2、(创无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会栋梁).3、(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4、(责任)(卓越)
5、(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
6、(责任)
7、(卓越)
8、(引领者)(首倡者)
9、(经济)、(社会)、(环境)
10、(至诚 尽性 和谐 共享)
(二)单项选择(10题)(CCCAAAAAAC)
(三)多项选择(5题)
1、ABD2、ABC3、BCD4、ABD
(四)判断题(5题)√×√√√
5、ABCD
第三篇:移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中所有员工共有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企业特点和市场对企业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保持数十年的竞争优势。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要想成为有灵魂的企业,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就要创造出一种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近年来,我分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省、市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在市公司党支的正确领导下,持续完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以员工满意为出发点,以客户满意为立足点,以社会满意为回馈点文化发展战略。将企业的文化建设思路确定为:服务企业中心任务,强化团队和服务两个文化,提升客户、员工和部门协作三个满意度,完善管理监督、传播培训、通报沟通恶化效果评价的四项机制,推进制度、示范、人才、知识、品牌五项工程。并形成了领导重视、员工参与、经费支持、组织机构实施的企业文化实施体系,提出了协作、分享、精细、理解的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深入传播和践行“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文化理念。
一,工作思路
服务一个中心:坚持服务企业中心任务;
强化两个文化:强化“团队文化”和服务文化”,同时深化“关爱文化”;
提升三个满意:着力提升“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和“部门协作满意”;
完善四项机制:通过加强“管理监督”、“传播培训”、“通报沟通”和“效果评估”四项机制建设,完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二、建设主题:【协作·分享·精细·理解】
按照企业文化建设“六维模型”(团队文化、服务文化、关爱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以“协作·分享·精细·理解”为主题,以建立高效能的团队和有效提升客户感知为目的,着力强化“团队文化”和“服务文化”、继续深入开展 “关爱文化”,推动企业软实力的提升。
在团队文化建设方面,围绕快乐的团队、创新的团队和协作的团队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创学习型组织,作知识型员工为” 主题,鼓励员工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人人创新。
在服务文化建设方面,以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技能、培养服务理念为核心构建客户满意的优质服务体系。
在关爱文化建设方面,围绕思想、情感、安全、生活、身心“五关爱”,积极构建员工关爱的长效机制。
1、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加强分公司各班组间、班组与分公司之间横向和纵向的沟通与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以提升“班组间、班组与分公司之间、班组内部、后台与班组之间的协作满意度”为目标,通过增进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各班组间的合作和相互服务意识,努力打造高效运营新团队;另一方面要通过倡导团队内的分享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今年主要着手打造班组文化建设,通过班组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班组内各成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以不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优化组织工作氛围。
2、加强“服务文化”建设
以“便捷服务、满意100”活动为主线,深入理解客户需求,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以塑造优秀服务文化,推动卓越运营体系建设的进程,有效提升客户感知。
3、深化“关爱文化”建设
逐步建立员工关爱的长效机制。树立“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从帮助员工成长、关注员工心理、关爱员工生活、关心员工健康四个角度,通过制度完善、流程理顺、团队建设等措施,全方位深化“员工关爱工程”“eap”工程,引导员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激情工作。
三、工作举措
(一)、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文化传播培训体系
员工是企业的基本队伍,也是企业文化最大的传播主体和承载主体,只有广大员工接受、认同了企业价值观、理念和精神,才能使优秀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真正的文化。所以我们应首先结合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向员工传播企业文化。为此,我们应做到:
一是建立企业文化培训师队伍。分公司培养各班组长可在本班组内进行文化传播的培训师,培训师要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及时更新、开发企业文化培训课件,确保企业文化能够传播到每位员工。分公司将根据时间安排组织企业文化大讨论、企业文化演讲、企业文化知识竞赛、优秀案例征集和巡讲等活动。持续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培训,并将员工企业文化培训作为长期工作来抓。要将企业文化培训内容纳入到员工岗位培训计划,尤其是对新进员工及派遣制员工的企业文化理念培训。
二是建立内部企业文化宣传阵地。分公司利用宣传栏、移动周刊、短信、彩信、书籍等形式,进行常态化的企业文化宣传。用以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公司战略方针、企业文化建设信息、优秀事迹案例、经营工作亮点等内容,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三是强化企业文化外部传播。要以做优秀企业公民为己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服务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突出教育和环保主题,广泛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推动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办公室联合市场部要有计划地在主流媒体,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内涵、员工奋斗精神以及企业承担责任的企业公民行为等内容,向社会传播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市场部要通过对外营销活动、典礼仪式等进行文化渗透,促进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文化交流,拓展与高等院校的联系机制,联合开展文化研究,推动中国移动企业文化案例的对外传播,实现文化营销。
(二)、继续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在分公司有效落地。
企业文化落地,就是要让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和意识,使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并且转化为全体员工的“无意识”习惯。这不仅仅要求我们做好培训工作和对内对外的传播工作,而且要做好班组间、班组与分公司之间横向和纵向的沟通与协调工作,特别是领导示范作用。2011年我们将强化团队文化和服务文化,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团队文化建设(全体员工用正确的心态对待这一工作)。分公司机关职能各部门,要积极参与“示范点”的创建活动,以身作则推进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推动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渗透,在制定安排各项制度工作时,要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形成企业文化建设齐推共进的格局。
二是服务文化。服务文化要通过开展主题服务活动,提升企业整体服务水平,以塑造优秀服务文化,推动卓越运营体系建设的进程。
1、广泛开展各类“服务文化”推广传播活动,提升全员服务意识。认真开展“便捷服务、满意100”活动,增强各级管理者对一线服务情况的感知,推动其积极发现并解决服务关键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服务文化大讨论”、“前台后台交流互动”等活动,增进前后台的沟通理解,提升前台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后台员工的支撑意识,推进一体化的服务流程和体系;对外开展“走进中国移动”、“客户接待日”、“行风评议在移动、“服务评选和意见征集”等客户体验和互动活动,增进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贴心的服务。
第四篇:企业战略管理核心能力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也就是说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是由企业在长期运行中,将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和能力进行特殊的整合、升华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所产生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竞争从来都是激烈无比的。企业要更好地生存、做长寿企业,就必须找到一根能撬动市场、赢得竞争的杠杆——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所以说构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分析企业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行业一流水平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1、能够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2、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
3、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纽带,也是一种或几种核心能力的食物体现。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判断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一种能力要想成为核心能力,必须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是有价值并不可替代的;从竞争者的角度出发,是独特并不可模仿的”。
1、有价值的能力。核心能力给顾客带来的应是核心的价值。
2、独特的能力。是指那些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极少能拥有的能力。
3、难于模仿的能力。是其他企业不能轻易模仿建立的能力。
4、不可替代的能力。是指那些不具有战略对等资源的能力
二、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1、主营业务分析。可运用主营领域明确程度、主营领域市场占有率及其行业排名、主营领域收益占总收益的份额等指标对主营业务进行分析。
2、核心产品分析。
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有形连接,是决定最终产品价值的部件或组件。分析指标和方法包括:核心产品的市场 份额、知名度、美誉度、行业延展度、销售收入增长度及未来市场前景预测等。
3、核心能力分析。
核心能力具有动态性,昔日的核心能力今天可能已退化为一般能力。企业为了具有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不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获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不同企业在不同的竞争力方面较为突出侧重是不同的,由于在一些方面较强,一些方面较弱,但经过较好整合与协调处理,体现出的是整体竞争力较强,表现出了强烈的本企业竞争力特色。这也正好显示出了为何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易模仿的特性。
三、打造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上。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当下中国企业的一个历史重任。那么,如何构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1.从自身做起,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从企业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充分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
竞争中的作用,要重视、关心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要集中公司优势资源来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身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各方面与同行的差异优势。在扩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优势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与满足用户特殊效用与需求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恰恰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第三,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发挥,而其能否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打造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与打造提供制度保证。企业的不活和竞争力不强是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第五,塑造独有的企业文化。
“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惟独不能模仿的是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对员工的激励,使他们为此而奋斗,成为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2.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打造核心竞争力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联盟有助于一个企业向另一企业学习专业、管理等能力,有助于两个企业的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可通过企业兼并与整合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与整合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与整合,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与整合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第三,培育大量的、忠诚于本企业的稳定顾客群体。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我们的企业都要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有动态意识。
随着时间推移,核心竞争力由于缺乏有效的提升而可能贬值,造成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乃至消失。造成核心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一是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员可能会渐渐游离出去。而人才的流失尤其是大型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到大规模扩张的紧要关头,往往不为人所察觉。对此引入人力资本管理概念是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企业应通过设计如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将有用人才吸引并长期留住。应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国际科技、文化、经济交流的管理制度,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二是如果较多员工由于个人行为而改变企业统一制订的组织管理制度(如招聘措施、薪酬、升迁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下降。如果高层管理者不进行监督,保证这些单独的变化与总的核竞争力项目方向一致,久而久之,核心竞争力就会被侵蚀甚至消失殆尽。
企业核心竞争力=决策力×支持力×执行力
企业决策力
是企业组织辨别市场机遇和陷阱的能力。它也就是企业组织有机体的脑力。只有当企业具有强大的决策力时,才能保证企业与时俱进,把握住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哪怕是细小的变化,并且能对这种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不仅如此,这种反应还必须体现这种变化的趋势。
支持力
是企业的资源支持能力。它也就是企业组织有机体的财力。它表现为企业所积累的资源规模和质量状况,是能为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提供支持的能力。只有当企业具有强大的支持力时,决策选择的余地才广阔,面对市场机遇才不会仅仅是嗟叹。即使天降甘露,也只有早备好了能收集甘露的瓢盆缸罐才有意义。
执行力
则是保证决策贯彻实施的能力。它也就是企业组织有机体的体力。只有当企业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时,机遇才能最终变为现实。瘫子要有一个瞎子背着才能走出密林。执行力也就是这能背着瘫子走出密林的瞎子。
第五篇:google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Google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0911061206杨婕
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Google 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指出:“完美的搜索引擎需要做到确解用户之意,且返用户之需”。Google 致力于成为这一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尽管 Google 已是全球公认的业界领先的搜索技术公司,但其目标是为所有信息搜寻者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
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从直观的意义上讲,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因此核心能力概括起来可见其特性,即主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一、二个或多个环节上具有明显优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并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核心能力通常由洞察预见能力和前线执行能力构成。前者能使企业发现或找到能够创造的一流优势的业绩或模式,来源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创新,并能引发一系列的发明。企业开发这种能力需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子。后者是因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会由于前线人员的工作质量而发生变化,从而要求前线人员有极大的工作执行能力和创造能力。
近日,由互联网实验室完成的《互联网领袖企业全球化能力评价研究报告》进一步披露,谷歌(Google)在无论是在现有的扩张能力、赢利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还是在未来的发展潜力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表现,其综合能力为世界第一。
Google因互联网而诞生,因互联网而存在,因互联网而荣耀。在整体沉沦的互联网企业中,在周围同行纷纷避走网络业唯恐不及的时候,Google专注,Google执着,这使它成为一种信念的化身,成为用技术改变人们生活的一个实例。无数搜索引擎一时风光,最终却在商业的诱惑下放弃了自己的技术立场。Google是华尔街和纳斯达克最津津乐道的网络股之一,但公司就是不上市。Google创始人布林和施密特与投资人进行过无数次会面,Google陈述了自己并不急于上市的理由。
施密特就说,Google从其他同行那里吸取了两个教训,第一个就是不要过早上市,第二个就是要集中精力于搜索业务。“一些网络搜索公司总是试图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他们几乎把自己的本行都忘记了。不过,正是由于他们‘不务正业’,Google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Google的管理层非常关注赢利。网站给员工营造了宽松的工作氛围,但在某些方面,它又很抠门。公司使用已经废弃的硬盘组装自己的服务器,在雇佣员工方面也采取了谨慎态度。施密特认为,如果没有盈利,就不能说自己是真正的企业——这与当时。com潮流格格不入。
有足够的盈利使得Google能够抵挡住另一个与。com泡沫相关的缺陷:过早的IPO.施密特有句名言:我们不需要上市,不上市我们的日子也不错。保守的作法,确保了Google能始终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