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画里泸溪 幸福家园(修改)
泸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解说词
画里泸溪,幸福家园
【黑底字幕】
这里,是中国盘瓠文化的发源地;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流放地;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笔耕地;是“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的保存地……
这块历史悠久、文化馨香的土地,正应着时代的节拍,踩着激昂的鼓点,以意气风发的姿态奋勇向前,一幅优美的时代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
【推出片名:画里泸溪,幸福家园】
泸溪地处湖南省西部、湘西州“南大门”,碧波荡漾的沅江穿境而过,巍峨连绵的武陵山藏幽叠翠,这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神秘的地方,也是一个梦想与希望交织的地方。
泸溪始建于梁萧鸣凤三年,至今1300多年。这里,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战国时代的古城墙、古墓群,明清时代的窨子屋建筑,浦市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山谷叠翠,溪流纵横,汀洲奇巧,“十里画壁”美丽神奇、沿江风光带风光旖旎,县城白沙被誉为中国年轻的“氧吧县城”,武溪天桥山被列为省
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神秘的傩面具、杨柳石雕、菊花石雕,有风情浓郁的踏虎凿花、苗族跳香、瓦乡山歌等民族歌舞、乡土文化,让它更添神秘。全县156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5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0万人。泸溪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县,也是五强溪移民库区县、革命老区县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
近年来,泸溪县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优”发展战略,按照“推进五大工程,打造五个泸溪”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出后发赶超、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亿元,同比增长1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增长31%;实现财政收入5.8亿元,增长90.5%。泸溪先后荣获全国平安畅通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平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泸溪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显魅力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片花字幕:实力泸溪,工业经济舞龙头】
一座座齐整的标准厂房,一块块规则的绿地花坛,一幅幅火热的施工场面,眼前的武溪工业园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武溪工业园的出现,宛如横空耸起了一座新城。
从2006年开始,泸溪坚持“厂房标准化、厂区园林化、管理现代化”的原则,先后投资1.8亿元,规划建设武溪工业园,目前园区达到7.1平方公里,完成土地储备3080亩,园区骨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同时,坚持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先后引进了盛基公司20万吨不锈钢、鑫丰公司10万吨锰合金、金昊公司1万吨微细铝粉等一批项目,2011年园区招商引资达到3.9亿元,实现工业产值72亿元,武溪工业园被评为全省第一批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示范区。全县“一园两区”的工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即: 武溪工业园、金旭工业小区、浦市经济开发区,浦市经济开发区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正在抓紧筹建当中。
泸溪注重扬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的思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锰、锌、铝等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以椪柑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以青蒿素、绿原酸为主的生物制药“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县电解锰、电解锌、微细铝粉产能、椪柑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10万吨、3万吨和4.5万吨;全县规模企业达到53家,涌现出了金旭公司、鑫兴公司、金瑞公司等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
对泸溪工业的发展走向,县长向恒林显然胸有成竹:“就是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以招商引资
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促进工业集群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推进实力泸溪建设。”
近年,泸溪成功推广了硫酸余热余压循环利用、电解锌废渣综合利用等项技术,金天公司被受权制定微细铝粉国家标准;蓝天公司攻克了多原料生产电解锌技术,成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金旭集团氧化锰转化生产电解锰技术研发成功,成为“行业首创、国际领先”。2011年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3.4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20.6%;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泸溪多次被评为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县。
【片花字幕:特色泸溪,农业产业放异彩】
深秋时节,这里的村村寨寨、坡坡岭岭,到处都是“橙黄橘绿,硕果压枝”的丰收景象。这里果香弥漫,歌声飞扬。
“神山神水出神果,泸溪椪柑美名扬。”椪柑是泸溪农业的一张“名片”,“泸溪椪柑”先后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湖南名牌农产品、国家安全放心食品等一系列称号。央视“激情广场”、“欢乐中国行”栏目组先后走进泸溪,扩大了“泸溪椪柑”品牌影响,拓展了销售渠道,“泸溪椪柑”畅销俄罗斯、乌克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泸溪被誉为“中国优质椪柑基地重点县”、“中国椪柑之乡”。截止2011年,全县椪柑发展到30万亩,基
本形成“两水两线一环”的种植格局,椪柑年产量20万吨,年产值2.7亿元,全县有6万多农民通过种植椪柑实现了脱贫致富。
泸溪坚持以产业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近年叫响了“泸溪椪柑”、“浦市铁骨猪”、“兴隆场玻璃椒”、“解放岩生姜”和“五里洲无公害蔬菜”五大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椪柑为主导,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农业产业形成了“众星拱月,星罗棋布”的种植格局。
“浦市铁骨猪”种质资源场创建于2009年,现存栏“铁骨猪”526头,资源场每年可实现产值400万元。目前,“浦市铁骨猪”通过了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认证,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兴隆场玻璃椒”以红亮透明、辣味适中、香脆可口而成为市场的“香饽饽”,产品畅销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值逾亿元,成为继椪柑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解放岩生姜”、“五里洲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000亩、3000亩,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9.94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平纯收入3647元,增长16%,泸溪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片花字幕:魅力泸溪,城乡面貌展新姿】
眼前,沅江如一条蓝色的缎幅,把白沙轻轻环绕;红瓦、白墙、高楼,阳光下的白沙犹如在蓝色缎幅上呈摆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走进白沙,这里街道整洁干净、车辆停靠规范、门面经营有序,风景宜人,空气清新。
近年来,县城白沙按照“拓展城市空间,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思路,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大力实施“开发杨柳溪、建设六车道、拉通绕城线、新建大码头、开发屈望村、规划刘家滩、打造双子城”城市建设战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抓狠城市绿化、美化,实施了涉江楼、辛女广场、橘颂塔等一批地标性工程,县城绿化覆盖率达28.7%,人均拥有5.7平方米,白沙初步形成了“游沅江、看画壁、走大道、观县城、享文化”的旅游格局,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文明县城。原省委书记张春贤视察泸溪期间,高度称赞白沙是“洁净美丽、管理有序、社会和谐”的城镇。
抓中心城镇建设同时,在农村大力实施清洁工程和整脏治乱绿化行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今年的整脏治乱绿化行动当中,整合资金52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6座、垃圾池340个、果皮箱2084个、垃圾车45辆,清除卫生死角379处、规范广告牌400个,拆除摊棚556个,涌现出了一批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武溪上堡村就是其中之一。
走近武溪上堡村,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铺展眼前:构型新潮的房舍掩映于绿树丛中,干净的自来水引到千家万户门口,沼气烧水、做饭,使用十分方便,展现眼前的是一幅“山上果林青翠,圈中猪儿肥壮,农舍难见炊烟,桌上饭菜飘香”的
动人画卷。
目前,泸溪拥有象武溪上堡村这样的新农村70余个,浦市马王溪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片花字幕:幸福泸溪,人民生活更和美】
干净的村道蜿蜒入村,道旁绿树掩映、风景优美。村间道路硬化是泸溪实施的一项重要的为民办实事工程,仅2011年全县完成村间道路硬化12.2万平方米,惠及34个村,彻底改变了农村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使农村走上了幸福的大道、希望的大道。
近年,泸溪坚持以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为抓手,以解决群众行路难、读书难、就医难等“八难”为重点,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扎实推进幸福泸溪建设,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个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新泸溪正在孕育和发展中。
教育事业大发展。每年财政预算安排300万元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近年完成校舍建设12.4万平方米,目前正抓紧筹建白沙第三小学;大力实施每人每月1200元的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以及绩效工资制度,不断提升教师工资待遇;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县一中的普高教育文化、县职中的职教文化和县幼儿园的幼教文化三张“校园文化”品牌,泸溪高考应届生本科上线万人比连续8年居全州第一,并先后荣获“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全州推进教育强县先进县市”等荣
誉称号。
卫生事业大提升。近年完成4个中心卫生院、14个乡镇卫生院、200所村卫生室建设,县医院业务综合楼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当中。乡镇医院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全面推行,有效解决了群众住院难、看病贵的问题。2011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6.36%、87.5%,仅新农合发放补贴资金4451.75万元,使全县24万农民受惠得益。
社会保障大提速。近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00栋,开工建设廉租房4182套,解决了群众“住房难”问题;饮水安全工程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解决了3.03万群众的饮水难问题。低保、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机制不断健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标准进一步提升,2011年,城镇居民和农村低保每人每月分别提升到177元、65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2.7%、90%,基本实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困有所济。
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民生问题逐步解决,这里的人们居住得更舒心,生活得更开心,工作得更顺心。一曲优美的《我的泸溪,我的天堂》,唱醉了巍巍巴斗山,唱甜了悠悠沅江水,也唱美了泸溪人民的笑脸。
【片花字幕:平安泸溪,社会和谐大提升】
2011年,泸溪开展了春季严打整治活动,突出以打击盗窃犯罪、扫黑除恶为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共破获盗窃案件63起,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泸溪每季度都要开展这样的严打整治活动,始终对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一直以来,泸溪坚持把平安稳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臵来抓,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开展争创全国平安县活动,提升了“平安泸溪”建设。在城区安装了400个“110”报警点,在县城白沙安装了全方位的电子眼,构建了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监控网络。同时,着力创新安全防范机制,注重群防群治,在城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在农村推行“邻里相望,十户联防”工作机制,提升了城乡安全防范水平,特别是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受到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的肯定和推介。
坚持抓安全生产不放松,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大力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突出城区、厂区、校区、项目区、水域区,深入开展“五区”整治行动,出台了《整治“四乱”分类处理办法》、《关于违规违法建筑的处臵意见》等规章制度,先后8次开展集中整治,拆除违法违章建筑363栋,过去乱建、乱挖、乱占现象有明显改观,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仅2011年,全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09亿元,同比增长19%。
春华秋实。2006年以来,泸溪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2010年荣获“全国平安畅通县”,先后获得全国“四五”普法、“五五”普法先进县,民调综合测评显示,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显著提升,对当地党委、政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使泸溪成了投资的洼地、兴业的福地、居住的宝地,2011年全县招商引资10.12亿元,同比增长26.5%。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县委书记杜晓勇满怀豪情:“照这样的势头,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工业增加值达到58亿、财政收入达到7.5亿元,将不成问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大幅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将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路子将基本成型。”
武陵腹地、沅水岸边,泸溪有如一轮火红的朝阳,正冉冉升起……
第二篇:诗中的绿色 画里的家园
抒感恩情愫诵温暖诗篇
—广州市华师附中番禺学校举办诗文吟诵会
4月19日,是广州市华师附中番禺学校的开放日。晚上19:30,学校体育馆里,激情似火,书声如歌,荡气回肠,余音绕梁。2013年读书节诗文吟诵会就此拉开帷幕。由语文科科长何新芳、朱敏老师策划、全体语文教师精心指导、编排的听觉盛宴,迎来了8年华诞。
张贵和校长等校领导观看了晚会。
我校实施文化育人战略,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便是贯彻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活动。其中由语文科承办、由何新芳老师历任总导演的系列主题晚会--诗文吟诵会,已经成为传播经典名著的艺术平台,亦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独特品牌。
本次晚会的主题是:感恩。全场由四个部分组成:感恩的心,寸草春晖,桃李芬芳,家国之恋。
本届诗文吟诵会由陈彦颖、叶子昕、庄博然、陈一鸣同学担任主持人。在麦志强副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之后,伴着《万泉河水》悠扬的的旋律,晚会拉开了序幕。
现场声音:
“因为感恩,才有了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有了真挚的友谊,因为感恩,才让我懂得了生命的芬芳。”由 初一(1)班封晴、关清尹、黄静涵同学表演的《感恩》首先诵出了晚会的主题。
“孝道是儿女对父母的一声问候,责任是赤子对祖国的坚强誓言。” 由杨立志老师创作、高一年级蔡露、陈彦颖、桂文郁、李金健等同学表演的《我们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2013年感动中国的十张最为真诚、善良而美丽的面孔。
“我是黎明之前凝成的露珠,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的美容师。”由初二年级应霙、许文玥、谢依庭、郭敏丽、陆婷、陈炯颐表演的《雨珠、露珠、泪珠》为我们生动地传地递了大自然无声而丰富的感恩之情。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由初二年级牛志钰、戚思远表演的艾青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深情地告诉我们:养育之恩重于血缘之情。
“我一次次登上枝头,一次次展开双翅,一次次竭尽全力。”由初二年级李泽慧创作的、初二年级表演的《鹰之歌》回答我们一个神圣的人生命题:是谁鞭策我们成长,是谁教会我们飞翔。
“你的背部不再直挺,你的眼里为何充满期望”。由初二(8)班罗婕 创作、罗婕、朱慧琳、罗宓、叶兆丰表演的《我才发现,我的爸爸老了》为我们动情诠释了深重如山的父爱。
“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由初一年纪叶子昕、叶一飞、林颖茵、黄芷彤、王钲浩表演的泰戈尔的作品《金色花》为我们演绎了一家美好圣洁的天伦之乐。
“面对学生们的座位,老师 您已经把45分钟了站成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由初一年级申诗云、华素心、李晨、刘臻尧表演的《老师,您一生都这样站着》表达了莘莘学子对辛勤园丁的崇高敬意。
“在无数平凡和不平凡的职业中,我拥有宝石般闪亮的职业。”由初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表演的《我骄傲,我是一个老师》由衷表达了自己敬业爱岗的幸福和自豪。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由初一6班骆奕璇、龙朗滢表演的戴
望舒的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倾诉了一个赤子对祖国的无悔忠诚。
“然而,童年的流水和月色,渐渐变味。故乡发展了,环境也变差了。爷爷,也变了,变老了。”由初二1班刘桐创作、初二年级表演的《回不去的故乡》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眼前故乡淡淡忧伤。
“我来到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说,有着朝圣者的荒漠古道和矗立挺立于心中的神女雪峰。”由高二年级王一真和庄雪铭表演的《寄自高原》引领我们飞向高原,徜徉拉萨,亲吻蓝天。
“水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叩响千年不老的梦。”初一年级卿乃侨、陈悦江、张嘉琪等表演的《烟花杏雨,醉梦江南》再现了一个令人魂牵梦绕、心醉神迷的诗画江南。
“这是我的梦,这也是我的梦,这是我们的中国梦”由何新芳老师、广州画家家长吴立女士以及梅柏君、冯萌同学朗诵的《中国梦》诉说了华夏昨天的故事、今天的奇迹,并纵情宣誓:明天,我们一定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在祖**亲那温暖的怀抱里,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艰苦和困难。”最后,由初一年级张泽锴、卿乃侨等表演的大合诵《祖国颂》发出了共同的心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在对祖国深情感恩的颂歌声中,晚会圆满地拉下了帷幕。
第三篇:画 教案(修改)
画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先不急着上课,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提一个小要求,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如果你知道答案了,就举起你的小手,那么我就知道你猜出来了。
2.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此处应当注意,范读)3.师:你们猜出来了吗?(视举手情况而定,举手多则齐报答案,举手少的则指生回答)
生:画[板书课题]
师: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谜底就是画的呢?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诗的题目就是——画。我们先来把这首诗的题目来读好,师范读:画,生跟读(两遍)
二、读课文,识生字
1.下面请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对照生字表把生字宝宝圈出来,读一读,难读的多读几遍,读好了就坐端正。
2.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老师刚才听几个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发现有这么几个生字宝宝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第一个PPT出示“近”,出示生字卡片,谁能读好它?(指生读)这是一个前鼻音(范读、指名读齐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1.加一加:斤加走之儿;2.其他方法:这是你的方法,真不错)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偏旁是走之儿的字?(过,送)你能给近找找朋友吗?(指生答,生答完后齐读生字卡后的词语)第二个PPT出示“听”,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正音,你看,这个听跟刚才的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出示:近和听)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斤像小耳朵,口在旁边认真听,老师看看现在谁听得最认真,给听找找朋友(指生答,答完齐读词语)第三个“声”,指生读,师正音,声是后鼻音,再指生读,齐读。声是“士字头”而不是土,跟老师一起读,士字头。你能给声找朋友吗? 第四个“惊”,(指生读)惊也是——后鼻音,来,把它读好,(指生读)惊是什么旁?(竖心旁,板书)跟老师一起说,竖心旁,生跟读。你知道哪些竖心旁的字吗?(慌,怕、快等,板书)
4.这几个比较难读的生字宝宝我们先把它们拿下了,那么这首诗肯定难不倒你们了,请一个小朋友先来试一试。(关注读音、断句、句号逗号的停顿等)谁觉得自己也能读得跟他一样好,或者比他更好?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请大家翻开课文第59面,看一看课文中的这幅画。一边欣赏画,一边在读读我们这首诗,想一想,每一行说了什么。指生答(板书:山、水、花、鸟)2.课文中有没有这几个字?那你可以在这几个字下面画上小三角,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了这些景物。
四、精读课文一二行 PPT出示前两行诗
1.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两行诗,你有什么发现吗?(有两对反义词:远-近;无-有,板书)(识字:远、无)我们先来认识两个生字,第一个,出示生字:远 指生读,远是整体认读音节(跟师读)。我们怎么记住它?(元加走之儿)我们可以给远找哪些朋友? 出示:无,指生读,无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无让你想到了哪个字?(天)天和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出示“天”、“无”)指名说不同,你说得很对,天字的一捺变成了竖弯钩,就成了无。给无找朋友。
2.认识了这两个生字宝宝后,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远处有什么景色。
4,远处有什么?(山,出示山的照片)你看着这张照片,再跟书上的这幅画比一比,觉得照片上的山跟我们看到的山像不像?(像;不像:你可以下课以后慢慢欣赏,仔细看一看,一定能发现这幅画的美。)你再仔细看看画,能不能看出山的颜色来?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5.这句也有一个字音老师想提醒大家,出示色字生字卡片,谁来读一读,正音:平舌音。再指生读,齐读。记住色(指生答,巴字头上一把刀)。
6.那么近处呢?有什么?(水,出示文中的画)水流动的时候有什么声音呀?(哗哗哗)那么我们也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一听——你听到声音了吗?(没有)没有,既然没有声音,我们为什么会想要去试着听一听呀?(说明这幅画,画得太好了,山和水就跟真的一样!)7.指导朗读: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行诗,注意节奏。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五、指导书写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那刚刚学的生字你们是否还认识呢?出示学过的生字,按前后鼻音,平舌音来排列,指名读,齐读。
大家读得真棒,最后我们还要来练练写字的本领,出示“人”“火” 1.我们仔细看人和火字,你发现了什么?(1)跟入字很像,入字捺出头,人字撇出头(2)人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火,我们应该怎么写?笔顺:一点二撇三撇四捺
注意观察火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强调点的写法 师范写,生书空,并在书上练习,师巡视,强调书写姿势。展示,评议,生修改 板书:
1.画
山
远-近
水
有-无 花
鸟
问题:1.生字卡片出示时不用遮住拼音
2.不是所有的生字都需要组词、记形。记形方法一两个就好,不用太多
3.“远看山有色”不用出太绕的问题,上课时卡在这里了,其实只要教师带过就好,“你们看我们看到的山是朦朦胧胧分不清它的颜色,但是在画中有了颜色。”
第四篇:幸福家园工作总结
岢岚县儿童幸福家园工作总结
岢岚县儿童幸福家园从2015年3月启动至今一直开放,其间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儿童到园情况
期间累计到园活动的儿童达到1000多人次,到园参加辅导的志愿者30人次,儿童到园后主要是进行假期安全教育4次,暑假作业辅导35次,开展绘画、音乐、美术特长辅导40次,惠及儿童50余人,开展 舞蹈、课外书阅读、手工制作、游戏等课外活动20次,惠及儿童180余人。
二、主题活动开展情况
1、六一儿童节期间,为了迎六一儿童节展演活动,特请辅导员李爱华老师 组织40多位孩子的舞蹈队在家园利用课余时间和星期天培训,为节日献上了《最炫小苹果》、《亲亲茉莉花》。聘请志愿者音乐老师张海波组织儿童为节日排练120人大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同一首歌》。为迎接省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工作,我园围绕帮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掌握一技之长的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和第二课堂由美术教师贾巧梅辅导“折纸”、“泥塑”、“绘画”、“ 撕雪花”等活动。孩子们的作品摆满了书架、贴满了墙,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及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2、丰富的假期活动。暑假期间,儿童幸福家园邀请消防队和交警队的叔叔们为孩子们上了暑假安全教育课,我们的辅导员程俊青老师对儿童进行了《安全知识讲座》,同时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多彩的游艺活动。主要组织孩子们开展了跳绳比赛、转呼啦圈比赛、跳棋比赛、练乒乓球、健美操训练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也体验到了校园般的快乐。另外幸福家园还对留守孩子们的假期作业情况予以高度关注,为了使家长们减轻负担,帮助孩子们辅导暑假作业。
3、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儿童幸福家园还利用孩子在园内活动期间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孩子习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每逢传统节日,志愿者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节日的由来、节日的美食、节日的特点等相关知识,不仅丰富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孩子们探讨兴致,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取得成效
在省、市、县妇联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给予我们“儿童幸福家园”财力、物力、人力上的大力支持。才使我们做到措施到位,保障有力,办公用品,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家园工作才能顺利圆满地开展。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和那些愿意加入家园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015年12月
第五篇:《画里阴晴》教案
《画里阴晴》教案
一、课 题:画里阴晴
二、课 型:新授课(2课时)
三、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学习借鉴作者的艺术观点——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借鉴外国文化。
能力目标:把握文章中运用的比喻、引用、衬托等修辞手法。
学习本文起、承、转、合的独特行文结构;了解作者如何自然地引入话题,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接受艺术信息,感受艺术之美。
四、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艺术贵在创新;学习文章的写作艺术。
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在画作中体现它的创新思想的;将创新理念迁移至学习生活中来
五、突破方式:
六、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个人对天气的感受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阳光明媚的晴天,有人喜欢烟雨蒙蒙的雨天。不知道在坐的各位同学对天气的阴晴有什么样的感受,大家一起来谈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晴天,为什么喜欢雨天。(学生谈论,发言)
看来大家对阴晴都有自己的见解。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他对阴晴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复习旧知
(图片展示大量东西方画作,感受东西方画作的异同)
(三)新课讲授:
1、作者及作品简介
吴冠中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他30年代在杭州艺专开始学画,国画、油画兼学,后留学法国,在西方艺术的中心一一一巴黎,专攻西洋画,50年代初毅然回国。早年醉心于石涛、八大,后又热衷于塞尚、梵高。在学中又学西的矛盾中,要走出自己的路子,要走出合乎民族特色的路子,是他奋斗的目标。他自己说:“我的水彩画,其实就是水墨画的变种。“他用西洋水彩,但追求的是中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因之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走了多年的酸、甜、苦、辣的历程,至80年代初期,他的油画就更接近水墨画写意了,“油画中搀进了水分,是受了水彩画的影响“,他从70年代中期开始作水墨画,几十年的艰辛终于找到了得心应手、风格迥异的新的形式,从此后他就很少画水彩画了。他的作品影响着当代中国美术的走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梳理文章字词,整理各段大意。(请同学回答)
明确:第1自然段:由“默看细雨湿桃花”起笔。
第2自然段:承上赞美湿的景色格外有韵味。
第3自然段:转而说明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景色的因由。
第4自然段:综上所述,借用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作比喻,说明阴和晴两种审美情趣可以并行不悖。
(2)探寻文章中心(学生讨论)
明确:在层层铺垫、步步蓄势的基础上,正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换言之,即艺术贵在创新。
(3)阐释文题
明确:以“画里阴晴”为题,既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又隐含了作者的观点:阴晴可以同画,中西应该合璧,艺术在于创新。同时,这样的文题又突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开阔眼界,以本文为引子,接受更多关于绘画的知识积累。文章思路很有特色,起、承、转、合,既传统又实用,可引导学生仿写。
3、课堂小结
作者采用起、承、转、合的传统方法来安排文章段落,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明白,一目了然。第1自然段由“默看细雨湿桃花”引起话题;第2自然段紧承上文,说湿的景色有不同一般的欣赏价值;第3自然段转而说明特别喜欢画阴雨天的景色;第4自然段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要中西兼用、阴晴兼画,创造一种新的绘画方法和技巧。至此,文章完成了它的论述。
第二课时
细读研习
3、分析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找出描写宜兴春雨的句子。
明确:“雨洗过。。默看细雨湿桃花”在这里,引用了“默看细雨湿桃花”的诗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起笔,引起话题。
(2)
这句中哪个字最为关键?
明确:湿。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二段是通过“湿”这个词语衔接起来的,这样过渡显得自然,紧凑。第一自然段说“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第二段紧承上段,说“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正因为“湿”使本不协调的红土和绿竹协调了起来。
(3)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湿”带给人的这种美的享受呢?
明确:不是。主人就因为下雨而感到遗憾。所以雨景在普通人的眼里和画家的眼里是不同的。在普通人的眼里,湿和雨景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画家的眼里就不一样,用课文的话来讲就是“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却格外地有韵味。”
(4)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这句话采用了衬托的手法,突出了雨后大自然的美好怡人。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衬托中的反面衬托也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以客体衬主体,这两种修辞容易相混。我们辨析这两种修辞时,应抓住它们的特点。对比的特点是“比”,使两种事物的美与丑,是与非更加分明,清楚。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将“战士”和“苍蝇”加以对比,使“战士”更加高大,可敬。“苍蝇”更加显得鄙夷,可憎。而衬托的特点是“衬”,以客体衬主体,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例句中就是以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来反面衬托雨后大自然带给人的清爽宜人的感觉。
(5)作者这种对湿景的感受是不是他自己所独有的呢?
明确:不是。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张志和的〈〈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而且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苏轼的〈〈饮湖上。雨后初晴〉〉中也有对湿景的描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就是以湿、淡为特点。在这一点上和作者的审美观是一致的。
4、阅读课文第二段,(学生思考,讨论)
(1)“湿”改变了哪些色调?给画家怎样的感受?
明确: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含蕴着墨色了。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雨的诗句?(提问)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5、分析第三段
(1)
课文中提到了几种绘画技法。
明确:①中国画简称“国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各有特色。在世界美术领域,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中国画主要包括两种画法:水彩画、水墨画。
水彩画:用水彩绘成的画。水彩是用水调和后使用的绘画颜料。
水墨画:指纯用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②油画:是西方绘画最重要的画种之一,采用油画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绘制作品
。油画强调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创造,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画布、画刀、上光油、画框等。(介绍印象派大师作品)
(2)
西洋油画家对阳光和阴雨的感受和表现与作者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朗读第三段思考这个问题。)
明确:西方油画家崇尚阳光,“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色彩感受,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来表现。而作者却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
(3)那是不是意味着作者就是画中国的水墨画,而不画西洋的水彩画呢?
明确:什么是水墨画?详见注解。什么是水彩画?详见注解。作者早年是留学于法国既画过水彩画也画过水墨画。在实际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是既不盲目追随西方画法,有不局限与传统的技法,是二者之间的变种。这是作者自己的创新。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
6、分析第四段
(1)
为了表明自己的创作风格,作者在第五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阅读第五段找出这句能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
明确:数十年来。。都不很合用。也就是说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套用老的办法,而是应该不断的创新。艺术贵在创新。这是文章的中心。
(2)
作者在这段中用了一句古语来说明自己的创作风格是兼容中西画法,创造出新的画法。是哪一句?
明确:“人们喜欢晴天。。可以兼得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作者在自己的绘画中同时融汇了中西方两种绘画技法。可以两者兼得。
(3)
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暗引和比喻。鱼和熊掌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意说两种美味不可兼得,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可以兼得。比喻既借鉴西方技法又承袭传统绘画技法,创造出一种新的画风。
(4)最后一句话是不是表明作者对自己的立场产生了动摇?
明确:不是。作者终生追求的就是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这样说是用幽默诙谐来表现他的自谦。
7、随堂练习
请说出下列句子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1)古树老干黑得像铁。
(2)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
(3)中国画家……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
(4)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的有韵味。
(5)就这一眼,满院子里边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6)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提示:要注意各种修辞方法在句中的标志。
答案:(1)是比喻,(2)(3)是引用,(4)(5)(6)是衬托写作手法。
解析:(1)句是比喻句,其标志就是比喻词“像”;(2)(3)句是引用,其标志是引号;(4)(5)(6)是衬托,(4)句是以湿衣服不舒服衬托湿景的有韵味,(5)句是用针掉在地上来衬托院子里的鸦雀无声,(6)句以活得无意义的人来衬托活得有意义的人。
8、总结
中心论点是艺术贵在创新。墨守成规、盲目模仿,都是没有出路的,是层层铺垫,最后才点明文章开始,作者由一句诗引入了话题,第2自然段承接第1自然段表明作者的审美看法:湿的景色格外有韵味,接着作者说自己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而不喜欢西方过分追求色彩的风景画。在层层铺垫、步步蓄势的基础上,正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我感到生活中每次表明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换言之,即艺术贵在创新。他的创新体现在,既继承了传统绘画技法,同时借鉴了西洋画法,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
本文论述的是艺术创作的重大原则问题,却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仅从中外画家对“阴”和“睛”的不同感受、不同主张、不同表现着笔,从选材上深得散文小中见大的“三味”。结构上则娓娓道来,收水到渠成之效。语言上力求平实通俗,少用绘画术语;却又不失鲜明和生动。如第1自然段对江南春雨的描绘,寥寥几笔,意境全出。全文末尾“定居”和“落户”的比喻,幽默中透出智慧。
八、参考资料:
九、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十、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