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与启示(北京书面用稿)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与启示
重庆市政府农办副主任 谢金峰 博士
重庆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战略思路,统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探索创新,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基本做法
主要做法是推进“五个一体化”:
(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直辖十年来,我市按照“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重心由城市向农村逐步转移。十年来,全市续建和新建成大中型重点水源工程17座,基本建成4个大型灌区和25个节水灌溉示范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0万亩,解决了289.3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122.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2007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10万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已经达到75%,行政村公路通达率93%。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扎实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覆盖率由21%提高到了32%。加强土地整治,着力改造中低产田土,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共改造治理土地356万亩。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农村户户通电和城乡同网同价。通讯事业发展突飞猛进,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100%。
(二)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调整农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达到1428.6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469亿元,分别是直辖前的2.9倍和1.6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比直辖前净增加2030元,比上年增长22%。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以土地流转为突破,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性文件,通过放活流转形式、放宽承接土地经营对象、盘活农村多种土地资源、保障各方权益等措施,促进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了15.1%。坚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立足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大产业,全市初步建成了300万亩优质柑橘、年出栏2000万头商品猪等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产业基地,全市已经建成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的总规模达到了1315万亩。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已达到237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家。着力打造百个区域性中心城镇和经济强镇,乡镇企业和农村商贸流通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技 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移民培训、扶贫培训等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培育了“富侨保健”、“石龙技工”、“三峡服装”等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劳务品牌。积极开展与市外政府间劳务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对口支援省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连续多年向新疆输送短期拾花工,在市内开展渝西片区区县与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区县劳务对口支援,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现已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748万人,超过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进城务工农民管理服务试点,在13个区推行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式”管理,在主城区试行“农民工公寓”的建设与管理,对农民工首次在城镇购房实行税费减免,落实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就近入学的待遇,城乡就业制度基本实现了接轨。
(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全面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所有区县实现了“两基”目标,提前一年完成“普九”任务,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三峡移民子女、农村退役士兵等五类人员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政府资助、免收学费,并给予生活费和住宿费补助。大力建设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体系,积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截至2007年底,全市80%的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被救助人员达到 45万人。加快建立农村低保、农村特困户最低救助、农村养老保险等制度,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全覆盖。目前,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家庭达到32.31万户、71.85万人,15万农村五保户实现了财政供养,45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五)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制约。我市于1994年实施了“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准入条件的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2003 年开始,我市启动实施了新一轮以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二元结构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登记管理制度,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称为“重庆市居民户口”,放宽了一系列户口迁移限制。
二、主要问题
回顾我市直辖以来统筹城乡发展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较大差距,对统筹城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尚有较大差距。尽管近年来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且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的速度仍然落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速度。尽管从直辖起就把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作为重庆发展的一大战略,但是并未建立起一套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或有约 束力的政策,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呈现出时增时减、时起时伏的特点。
二是建立统筹城乡的体制机制尚有较大差距。城乡户籍管理、城乡就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尚未从实质上根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制上的城乡不平等依然广泛存在,农业农村农民的弱势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三是建设统筹城乡的行政管理体制尚有较大差距。直辖以来,我市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将管理层次由五级减少为三级,市政府机构由直辖前的54个精简为46个,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减少了23%。但是,在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方面并没有打破城乡分割的局面。
三、几点启示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还较低,能力还不强,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我们还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创造新方法、探索新途径、力求新突破,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要注重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地区 的好经验、好做法,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努力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二)必须加快经济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发展是解决我市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没有产业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无本之源。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发展经济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切实解决好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着力改善民生。一是要做到规划先行,突出整体性和先进性。按照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市场流通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编制城乡建设规划,尤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问题作超前考虑,并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二是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现阶段尤其要注重挖掘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要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作,调动多方参与,形成优势互补、突出特色、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新格局。要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实施质量安全、名优品牌战略,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竞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城乡流动,产业发展城乡联动,消费市场城乡一体,人口流 动城乡融合。三是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数量众多、分布广阔,是大中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农村二三产业的“聚集区”,是实现农民兼业的“首选地”,是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城市资本进入小城镇,同时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适度鼓励城里一部分有钱人到小城镇兴办产业或居住,聚集人气,力争把小城镇建设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聚集区和镇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区,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第一接口、成为农民变市民的第一平台。
(三)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统筹需要经费,改革要付成本。我认为统筹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重点在农民,农民的重点在增收,增收在重点投入。我们必须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加大向基础产业、弱势领域、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投入的力度。要真正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激励机制,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该提出刚性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确保财政税收、金融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的比重逐年提高。对粮食生产和主要畜牧产品生产建立长期补贴制度,并给予政策性保险支持,建立农产品产销过程中质量、数量和价格的监测和预警体系,确保农产品供应这一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四)必须坚持理顺体制关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当前,影响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而二元结构的根源又主要在于体制的问题。体制问题的核心是政府权力分散,部门职能交叉,行业利益分割,工作形不成有效的合力。要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精简政府机构,理顺部门职能,强化上层监管,增加基层权力,有效整合各行业、各部门的力量,形成统一步调,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建立覆盖城乡的高效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机制,更好地开展组织、协调和监督,增强统筹统揽能力。
(五)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领导是关键。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实践,把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总要求,在谋划发展思路中遵循,在编制发展规划中体现,在推动发展进程中贯通,在实现发展目标中展示。加强领导的关键是要确保各级干部真正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核心内容,考核评价的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上要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篇:重庆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做法
重庆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做法 及其对广州的启示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和户籍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探索创新,有效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重庆市的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39.9%提高到48.3%。
一、重庆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做法——推进“五个一体化”
(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直辖十年来,重庆市按照“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重心由城市向农村逐步转移。十年来, 重点加大农村地区“五通”工程建设,解决了289.3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122.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07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10万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93%。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农村户户通电和城乡同网同价。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100%。
(二)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调整农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达到1428.6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469亿元,分别是直辖前的2.9倍和1.6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比直辖前净 1
增加2030元,比上年增长22%。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以土地流转为突破,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性文件,通过放活流转形式、放宽承接土地经营对象、盘活农村多种土地资源、保障各方权益等措施,促进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了15.1%。坚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立足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大产业,全市初步建成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产业基地,全市已经建成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的总规模达到了1315万亩。着力打造百个区域性中心城镇和经济强镇,乡镇企业和农村商贸流通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移民培训、扶贫培训等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培育了“富侨保健”、“石龙技工”、“三峡服装”等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劳务品牌。积极开展与市外政府间劳务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对口支援省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全市现已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748万人,超过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进城务工农民管理服务试点,在13个区推行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式”管理,在主城区试行“农民工公寓”的建设与管理,对农民工首次在城镇购房实行税费减免,落实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就近入学的待遇,城乡就业制度基本实现了接轨。
(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全面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所有区县实现了“两基”目标,提前一年完成“普九”任务,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三峡移民子女、农村退役士兵等五类人员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政府资助、免收学费,并给予生活费和住宿费补助。大力建设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体系,积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截至2007年底,全市80%的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被救助人员达到45万人。加快建立农村低保、农村特困户最低救助、农村养老保险等制度,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全覆盖。目前,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家庭达到32.31万户、71.85万人, 15万农村五保户实现了财政供养, 45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五)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制约。重庆市于1994年实施了“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准入条件的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2003年开始,重庆市启动实施了新一轮以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二元结构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登记管理制度,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称为“重庆市居民户口”,放宽了一系列户口迁移限制。
二、重庆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做法对广州的启示
(一)必须打破重城轻乡观念,消除对“三农”的制度性
歧视。
当前,由于农村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国民经济比重份额较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不大,我市仍有部分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的不良后果认识不足,仍存在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想,一定程度抵消了对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执行力度。当前,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广州已具备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因此,广州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分割体制,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和现代文明成果。
(二)必须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实现城乡同步发展。近年来,广州农村地区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均低于城市地区。当前要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一是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按照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市场流通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编制城乡建设规划,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二是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现阶段尤其要注重挖掘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发展都市型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进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三是要高度重视中心镇建设。不仅要为中心镇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并且要加大财政投入,将中心镇建设成为区域特色经济中心、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城乡管理体制创新示范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充分发挥中心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三)必须改革城乡利益分配体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必须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加大向基础产业、弱势领域、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投入的力度。要真正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激励机制,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该提出刚性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确保财政税收、金融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的比重逐年提高。对粮食生产和主要畜牧产品生产建立长期补贴制度,并给予政策性保险支持,调动农民种粮和养殖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农民收入。
(四)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及政策支持体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 城乡二元分割结构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障碍。经过改革开放30年后,广州受到环境与资源的双重制约,首当其冲是土地问题。当前,广州急需通过城乡一体化来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部分矛盾与问题。通过打破二元户籍结构、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和探索放开农用地流转,则可最大限度匀出新的发展空间。当前应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建立覆盖城乡的高效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机制,逐步试点取消城乡因户籍差异而造成的城乡之间人为的壁垒,从至少五方面突破当前城乡二元制结构:探索放开农村土地流转管制;
逐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分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功能定位及建设整治问题;逐步实现城乡社保、教育及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核心内容,考核评价的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上要得到充分的体现。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重庆市以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112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88.6亿元,增长4倍。2007年农业增加值增长9.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3715元和3506元,增长18.5%和22%。2007年6月,重庆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
第三篇: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思考
近几年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打造全省最好县市,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奋斗目标,凝聚发展合力,狠抓工作落实,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城乡统筹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其主要作法如下:
一、做大财政蛋糕,筑牢和谐基础。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
财政增收是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反映。××市把壮大财政收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根基来抓。一是加速增强综合实力。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全民创业,全市经济总量高幅增长。2005年,全市gdp比2000年接近翻一番,经济总量由2001年占宜春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到2005年底接近四分之一;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99亿元,增长31.6%,增幅高出宜春市9.57个百分点,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收入完成4.18亿元,增长41.4%,增幅高出宜春市23.97个百分点,地方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52.3%,比去年提高3.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分别占宜春市的25.84%、22.99%,分别比2004年提高1.88和3.8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都实现了比2002年翻一番的目标,其中洛市镇和尚庄街办突破4000万元,分别完成4088.88万元和4075.08万元; 8个乡镇街办突破1000万元。二是积极培植各种财源。坚定不移地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工业园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壮大支柱财源;加大农业投入,稳固基础财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兴财源;努力增加地方收入,壮大可用财源。三是坚持依法和谐征收。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组织收入,建立税收征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收入增长机制。加强对税基的调查,摸清税基现状,强化分析预测,加强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建立协同有效的护税机制,优化征收环境,提高征管水平,形成全社会依法治税的共识和合力,营造依法诚信和谐纳税的社会氛围。
二、推动新城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支撑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新一轮区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城市的竞争,是城市化水平的竞争。××市按照“规范操作,完善功能,配套服务,优先安置,聚集人气”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个更强更好的平台。新城区建设面积已达7.7平方公里,投资规模达3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2.2%。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新城区“三纵六横”路网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和雨、污水排放系统,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和中心区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城市功能配套。在新城区的办公大楼、医院、学校、幼儿园、电信、消防、商店、超市、宾馆、酒楼、汽车站、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配套设施不断增多,其中总投资2亿元的××国贸广场主楼达32层,为全省县级市最高楼。加快公交建设步伐,正在进行新区主干道公交站台建设,增开了新城区公交车辆,便捷新、老城区交通,带动了新城区人流、物流。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新区所有在建、待建和新建项目,坚决做到无规划不设计,无报建不开工,无质监不验收。切实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坚持“先报批,先审批,后开工,后建设”,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制度,坚决杜绝“三边”工程、“半拉子”工程。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把城市日常管理的重点放在社区,坚决查处违法违章建设,从源头上整治市容环境;全面推行物业管理,做到“建一块、管一块、活一块、美一块”。坚持把市场能解决的问题推向市场,打破公共事业政府包揽、垄断经营格局,将市政设施养护、绿化管理和卫生保洁经营权“捆绑拍卖”,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开,激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四是不断聚集新城人气。做到以功能聚集人气,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以环境聚集人气,加快了新区的环境建设;以政策聚集人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在新区购房,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到新区办公;以产业聚集人气,大力发展新区第三产业,鼓励和引导个体工商户来新区经商创业;以活动聚集人气。多在新区举办文化体育商贸活动。目前,进入新城区购地的部门、单位33个,其中已完成搬迁15个,其余的单位在不久将全部搬迁,商品房建筑面积(在建和拟建)达200万平方米以上,共有1.5万多套房子,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优美的新区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市民落户新区。到2007年
新城区常住人口将达5万人以上。
三、狠抓“三农”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市顺应这一趋势,强抓机遇,全面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和要求,扎实推进
新农村建设。一是强化富民举措,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市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共带动农户8.6万户。我市与素有“世界鸭王”之称的河南华英集团联合兴建的××华英禽业有限公司已于2004年10月投产,总投资1.1亿元,是目前长江以南最大的鹅鸭加工企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投资2亿元在××兴建江西圣迪乐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计划二年内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计划投资7000万元,预计2006年底可竣工达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力推广金优463及抛秧、旱床育秧等良种良法。积极发展粮食加工转化,引进了2个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粮食深加工项目,总投资分别为1.2亿元的江西恒天实业公司和1.8亿元的金丰啤酒项目。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市林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目前,已完成外业勾图面积64.7万亩,占总面积的41.3%。二是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按省示范敬老院的标准,新、扩、改建全市所有敬老院。目前市福利中心和16个乡镇新建、扩建的敬老院全面通过质量验收。新福利中心占地5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入住老人和婴儿300人。启动农村教育网点调整,针对我市中小学校布点散、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三集中”布局调整,即“农村完小逐步向中心区集中、农村初中逐步向集镇集中、农村完中逐步向城区集中”。从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效益。三是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市着重抓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工程项目建设和开展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四是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市把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作为“全民创业,富民兴市”的重要工作来抓,完成乡村公路改造301.8公里,12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拉通20个尚未通路的行政村,完成危桥改造7座360延米。五是美化家园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围绕“群体有韵、单体有性、整体协调、个体相应、经济适用、突出特色”的目标,加速推进以旧村改造为重点的硬件设施建设,着力美化“家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全市所有建制镇都完成了建设总规,平原200人以上、山区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对10个重点示范村实施了“三清”、“三改”、“三配套”,基本达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用水净化、庭院洁化和环境美化”的六化标准;对110个重点村实施了“三清”、“三改” ;对国省道、新梅高等级公路沿线173个自然村进行了环境整治;完成了1403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全市拆除旧房和附房854幢,规划新建414幢,硬化道路和巷道2.1万米,兴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1360 只,修建厕所45座,兴建垃圾池56只。六是维护群众利益,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全力抓好农税改革和减负工作,认真执行免征农业税政策,严格按照“两个不折不扣”和“三个不准”的要求,全市免征农业税及附加4006万元,对每个村增加转移支付补助1万元。合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进一步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整合派出所警力,集中开展严打整治、大村庄重点整治活动。加强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实行110、119、112三台并轨和110处警队、交警巡逻队和派出所警力三警联动,增加治安卡点,从而增强了整体防控能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充分发挥维稳信息员的作用,集中开展农村不稳定因素专项排查、浙赣铁路沿线不稳定因素排查、农村用水纠纷排查等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及时解决了一批影响基层稳定的矛盾纠纷。
第四篇:关于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调研报告
转载日期:2012-7-18 21:29:00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李沛霖
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并且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四年过去了全国人民仍然在探索着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时至2007年6月7日,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希望重庆能给中国开创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有人说重庆就是中国的缩影,一个“大城市”+“大农村”缩影。的确是的,31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仍占73.6%;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4:1,大于全国和西部的城乡落差;都市区,渝西区和三峡库区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为3:1.6:1,大于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落差。城乡二元化问题如此的严重,完全就是一个中国的缩影。试验区成立伊始,各方对重庆寄予厚望,希望这个试验区的改革能给中国寻出一条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的出路。时至一月余过去了,试验改革启动了没有?有何进展?有何创新?带着疑问,我们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一行人踏上了前往重庆的调研征程。
根据重庆市发改委规划,重庆将从公共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市场体制,行政体制等6个方面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所以我们选择了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外经贸局,美心集团,铜梁县民政局,铜梁县养老院,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白市驿镇清河示范村,白市驿镇花圃实验基地,南岸区政府,南岸区新合医疗结算中心,社区卫生医院等地方作为调研地点。并通过实地参观,座谈,咨询,与群众交谈,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等方式进行调研,并主要是运用了理论研究与实际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惊喜
经过为期一周的调研,笔者认为重庆至少在以下这几方面做出了较快的发展,有效的改革或是有益的创新。
1.基础设施建设。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重庆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高楼大厦和在建的高楼鳞次皆比,随处可见,高架桥飞天横架,无一不显示着重庆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多么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正如《纽约时报》的记者这样描述道:“在重庆,到处可见新的高速公路、新的大桥、拔地而起的高楼,很多时候,新的景象倒不会让你感到惊奇,反而是很偶然地见到城市旧貌的痕迹时,你会吃惊。”重庆的基础设施一个很大的特点还体现在交通上。二十年前中国有一路流行的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确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先行条件。从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来看,重庆是一个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的直辖市,市域通达时间需要8个小时,远远超出了主城的直接辐射范围,时空距离大,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就会递减。鉴于此,重庆市提出了“一小时经济圈”的构想。指以主城为核心,通过兴修高速公路,在交通1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西部地区最大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由24个区县组成。这些区县包括:主城9区、双桥、长寿、合川、涪陵、永川、江津、万盛、璧山、綦江、荣昌、南川、大足、潼南、铜梁、武隆。“一圈”是实现“加快” 和“率先” 的“火车头”,着力打造“一圈”, 是从根本上解决“两翼”问题,加快建设“重要增长极”、“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需要。重庆将发挥大城市对大农村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培育和形成一个具有较强辐射和集聚功能的核心经济区域。做好“一小时经济圈”的规划和建设,把“磁场”扩大,增强聚合辐射能力。在从重庆到铜梁的路上,笔者看到货车来来往往,一片繁荣景象,这明显是一种大城市对小城市的带动。有了畅通的道路,货物才有了出厂的条件,农作物也才有更多的进入市场的可能,城乡交流的容量也将随着道路的宽敞而扩宽。正如重庆市外经贸局的接待人员所说:“所谓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们只
有尽可能的发展,才有能力带动农村的发展。”
2.城乡区域功能建设。重庆在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功能和发展方向明确,东部都市区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领先发展;西部新城区以拓展发展空间加速城市化进程为重点,加快建设。对城乡一体化重点区域进行科学布局,统筹编制杨谢石黄都市区,华岩新城区,九龙园区,西彭园区,白市驿花卉示范区“五大片区”规划。
我们参观了号称“农村建设试点”,“都市后花园”的白市驿镇。成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的这个契机使得白市驿镇发展很快,积极搭建着产业发展载体。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推进农村工业的集约化和集群化发展。突出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争创一批特色品牌,不断壮大花卉苗木,名优水果等优势产业规模。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特色农产品进入商社集团所属超市。白市驿成功审创了一个白市驿国家级花卉苗木示范区,引入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力建设花卉城和农科城,着力搭建现代农业产业载体。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休闲业,巴渝风情园,陶然居,天赐温泉等一批重点项目。(农家乐)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园被确定为全市首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参观时还不到周末,但是农家乐度假村里的热闹景象以足以证明都市后花园的魅力,显示着这个原本远离城区的地方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度假人群,越来越多的财富也将随着人流的到来而来到这里,都市后花园影响日益扩大。
除了农家乐,白市驿镇还有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居住区――清河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起来的这个一平方公里的小村子,是一个以明清风格的古城建筑为特色,看起来非常干净清爽并且整齐的居住区。在这个百姓自己出30%,国家出70%的钱建成的新农村居住区里,老村长告诉我们:清河村已经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人均纯收入由3年前的1100余元增至3960元。新修公路1.8公里,人行水泥便道10090米,集中式垃圾坑10个,集中式污水处理池8个,铺设下排管道820米,农户房前屋后绿化美化6万多平方米,2550人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90%,完成改厕580户,其中沼气池式卫生厕所50户,60%以上农户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同时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卫生意识,形成群众自觉关心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大改观。参观末了,老村长还用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骄傲地告诉我们:“我们这里将会一年比一年好,明年大家再来还会再变一个样儿。”
3.企业参与的公共设施建设。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里提供公共设施服务,那是政府的责任,似乎与企业无关。就算企业建立一些公共设施也只是在自己公司附近,以吸引顾客为目的。重庆出现的美心洋人街似乎打破了这种惯例。美心洋人街面积4万平方米,由美心集团出资6亿人民币打造。集小吃街、酒吧街、游乐园、休闲公园、欧洲风情园等功能为一体。进入美心洋人街好像走进了一座神秘美丽的童话王国,充满着异国情调。还有以清明上河图以题材建成的宋朝小镇。多元文化汇集,让人饱览众相,大开眼界。是一个让市民们休闲娱乐,特别是小孩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好地方。在洋人街消费很便宜,吃一个小碗凉面才一元钱。不过最重要的是洋人街风景区是完全免门票的!这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即便是身无分文的穷人也可以来观光游览,旅游不再是只有富人才能拥有的享受。穷人经济学似乎在企业身上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是一个成功企业回馈社会,造福社会的完好典范。而且企业也更加名声大震,赢得了好声誉,人们心中都记住了这个能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好企业。对于政府,企业和市民来说这是一件共赢的事情,修建公园不再只是政府的负担,企业赢得声誉,市民获得福利,政府赢得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4.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在我们参观的和城乡民生问题有关的地区和单位里,南岸区新型城乡合作医疗
是比较有意义的。在重庆南岸区是一个人口多,财政比较宽裕的区。2007年7月1日,南岸区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简称“新合”)率先在全市启动,城市低收入群体、下岗待业人员、农转非人员以及农村居民,每人每年交纳10元,就可加入“新合”,符合条件的这部分人的孩子、老人也都纳入了医保范围。这一举措扩大了参保范围,把以前没能纳入医保的边缘贫困人群也纳入其中,参保居民全年累计最高可补助15000元。参合居民因病需要就诊的,必须先到镇级定点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需要转院的严格按照就诊流程,实行逐级转诊。如果不按照此程序的,其医药费用不予补偿。据悉,2007年南岸区将力争实现城市低收入群体、下岗待业人员、农转非人员以及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共20余万人受益。南岸这一做法为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的城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宝贵参考。南岸区政府拿出1000万元,对贫困居民进行医疗补贴。为贫困居民提供免费或优惠医疗服务的是南岸区政府,医院是政府实施救助的平台。并且通过公开招标,实行多元化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模式,在全区划出了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区红十字会,每季度定期与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财务结算,补足医院为贫困居民付出的减免医疗费。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最优配置。据南岸区区长介绍,南岸区还将通过信息技术把社保,医疗,卫生,民政四大机构的职能整合,形成一个平台,将所有居民情况纳入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各部门的联络,降低政府办公费用。南岸区区长坚定地告诉我们,虽然在新合实施后的半个月里所有的医院都出现了利润大幅减少甚至亏损,但是新合仍然要坚持下去。并且城乡统筹尽量靠近,城乡不必分开,不必两套。也许只有一套做法在实施的时候才能真正消除城乡差别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站里,一个躺在青竹椅上挂吊瓶的老奶奶微笑着告诉我们:“卫生服务中心进入社区真是好啊,方便还便宜。”希望不久之后,不管在城市的社区还是农村的社区,都能看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踪影,在服务中心里能看到居民们满意的微笑。
二.无奈
城乡统筹,做为一个世界级的难题,确实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听到看到了许多的无奈。
铜梁县民政局局长的无奈:虽然我们尽了力,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铜梁县财政收入不多,我们的社会保障还是不够,离市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南岸区政府的无奈:有很多农民农转非以后,就拿着政府补给的钱开始闲着,游手好闲,不去工作,如何劝说这部分人去工作,是我们的一大难题„
行路难,行路难!城乡二元发展这是一个在世界上延续了多年的难题,中国国情特殊,要实现城乡统筹,改革任务非常艰巨,改革任重道远。重庆亦是如此!诸多的问题摆在重庆政府和重庆市民的面前,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等待着所有人的努力。
结束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我们感慨良深。不过正如《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中所写“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我们既不能坐等中央优惠政策的照顾,也不能依靠中央部门资金项目的支持,唯有直面挑战,在统筹城乡的体制和制度上攻坚。”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庆城市繁华的建设和交通,农村欣欣向荣的生产劳作,医疗保障的进步,产业的飞速发展,市长向全世界公布的纳策邮箱„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重庆的活力和希望。希望重庆不负众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之路。
第五篇: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秦代红
成都从2003年开始统筹城乡发展。这项工作涉及到各个领域,涉及到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领导方法、体制机制、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不是一个简单的变革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农村市场的经济化,二是城乡社会的公平,三是城乡居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和管理。最终目标在城乡发展中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关键是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个人的关系的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保护好、尊重好、发展好农民的各项权利,包括农民的财产权、农民接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对过去的体制进行改革,这就需要有政府的力量,才能打破原来二元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条条框框。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成都七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于经济市场化的问题
从2008年开始,成都市进行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的核心只有四个字:还权赋能。党和政府各项规定、法律法规规定了各项权利,该给农民的还给农民,包括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民权等等,方式是从2008年开始对这些权利实行政府买单,建立登记系统,在法律层面保障权利的落实。
在这个过程中,又搭建了成都产权交易所实施平台,如果需要,农民手中的权利就可以在交易过程中实现它的价值。政府只是搭建平台,不强迫农民必须做这件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怎样保护好耕地呢?对于耕地保护问题,我们有这样一个基本认识:保护耕地是全社会的责任,不应单单由农民来承担。因此,在继续进行改革的同时,从2008年开始成都市每年从财政中拿出28亿元来保护耕地。成都市有600多万亩耕地,一般耕地是400元,其中360元给农民,只要你有承包地,不管流转不流转,耕地保护在你头上,你就永远拿着这个钱。这个钱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的,或者男的达到60岁,女的55岁以上,可以直接取钱;第二,我们希望农民能用这个来作为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根据我们的测算,成都市如果买城乡居民社保,最低档是每年700—800元,家中有一人有两百亩地就可以不出钱就有养老保险。
我们还完成了对农业的瓜分问题,完善了风险问题,对重庆的主要农产品建立了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建立了流转担保体系。考虑到农产品流转之后,一旦经营失败,存在该由谁来买单的问题,所以建立了产权流转的担保体系。如果你要留住土地,农民给业主,业主要交一部分担保金,在过渡期之后利息全都给业主,一旦你亏损,就由产
权担保公司对农民承担损失。对于市场风险,相当于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农户出一点,分摊风险。
关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的推进,经过七年逐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保险、教育、卫生等体制。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还有一部分人居住在农村,这部分人怎么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是个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我们进行了村级公共体系改革,改革有五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建立分类供给机制,村级公共服务应该有什么内容,这些内容该由政府、事业主体还是个体承担,我们对每个村进行了分类。三是形成了一套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机制。所有钱的使用都要符合三条规定,首先不准拿来罚,不准拿来私分,不准拿来还债;其次这个钱怎么用,不准两委说了算,还要村民委员会也就是村民说了算;还有一条是人才队伍机制,有了钱之后,群众就通过这个机制购买服务。两年多来,成都市2000多个村的每个村,通过把有钱办事和民主意识有机结合,钱财的使用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关于管理民主问题
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农村产权改革,催生了农民民主意识的产生。举例来说,成都有个县过去承包经营权没有规划,地也没有规划,现在地要固化了,没地的人怎么办?所以首先要找一个集点,哪些人可以参与分地。集点出来以后,有的老百姓说,我怀了娃娃怎么办?他们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形成一个方案,以2008年4月30号下午5点为界,经乡镇以上的医院证明你怀的小孩是七个月以上,就可以参加这次调节。对于土地承包,谁都不能随意动,但都是承包人,都是共同的群体的利益,对地的调整就有权利了。
这个办法怎么操作?直接靠农民来做。我们概括起来就是农村产权改革完全由农民做了主,村级公共服务改革、财政下乡由农民决策,用这种形式来调动农民的民主意识,调动了之后,通过资金项目的使用,把这种民主意识长期延续下来。农民要学会使用民主意识的权利,维护自己应得的利益,这是一个根本的东西。为此,我们构建这个体系时,形成了两会加一委,两会就是村民大会和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相当于执行机构。
第二个治理机制解决的问题是自己组织或者经济组织的群体,村上没有村集体经济,就靠市场行为,靠合作社,根据群众自愿的要求,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群众自愿组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市场主体。
(作者为成都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第13期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