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精选]

时间:2019-05-14 03:2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精选]》。

第一篇: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精选]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9-10-12 【生效日期】1999-10-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卫生局拟定的《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二日

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整体水平,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我市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市农村实际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对于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任务、防止因病致贫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条第三条 农村合作医疗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实施。要用三年时间,在我市大多数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制度。

第四条第四条 农村合作医疗要坚持民办公助、自愿量力、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科学管理、民主监督。

第五条第五条 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居民享有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领导,把发展合作医疗列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投入一定的专项引导资金给予支持,做好组织、发动、引导、协调工作,保证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健康发展。

第七条第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政府做好合作医疗工作。农业、财政、计划、民政、教育、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并实施分级管理。

第九条第九条 各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职责是:

(一)制定本地区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二)负责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三)负责合作医疗的实施与管理,定期检查和指导;

(四)协调解决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第十条第十条 各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应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汇报工作,并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第三章 举办形式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选择合作医疗的举办形式。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提倡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合作医疗,可以采取乡办乡管或乡办县管等多种形式。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行社会医疗保险。

第四章 资金筹用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合作医疗的资金筹集,采取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农民以户为单位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交纳的合作医疗资金由村民委员会代收。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乡镇和村办企业按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自愿量力缴纳合作医疗资金。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经乡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同意,村集体按一定比例从村公益金中提取合作医疗资金。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有农业的区和各县人民政府按辖区内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以每人每年1元至2元的标准、乡镇人民政府按辖区内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以每人每年2元至3元的标准扶持合作医疗。具体标准由有关区县、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要合理安排使用合作医疗资金,努力节约开支。合作医疗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用于补偿农民医疗费以外的其他项目。要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和经费核算,禁止任何个人、单位和部门挪用合作医疗经费。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保障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权益。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合作医疗的财务管理与核算,按区县、乡镇、村的隶属关系进行分级管理、核算和报表。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合作医疗的帐目要公开。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对合作医疗经费的收缴、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监督、审计。

第五章 补偿方法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要依据合作医疗筹资数额合理确定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一般情况下,对医疗费用的有效补偿比例不应低于人均全部医疗费用的30%;对疾病较重、花费较多的,补偿比例应适当提高。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对参加合作医疗仍不能防止因病致贫的农民,政府有关部门应适当给予社会救济。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各地区要按照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费用的补偿细则,并规定补偿的起付点和最高补偿限额。

第六章 医疗管理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应实行逐级转诊制度。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要配合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各级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合作医疗,与实行合作医疗的管理机构建立医疗关系。

第七章 奖 惩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对合作医疗经费管理混乱、弄虚作假、造成重大损失或贪污、挪用合作医疗经费的,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有农业的区和各县人民政府应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天津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批准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天津市交易所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交易所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市金融办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有关要求,为继续加强全市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规范整改工作,严格规范各类交易所的设立、运营及交易活动,建设依法合规管理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防范市场风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各类交易所设立和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外地交易所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及日常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从事权益类和大宗商品类交易的交易市场或交易中心等的设立和管理亦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交易所,是指经批准在本市依法登记设立,从事权益类交易、大宗商品类交易的交易所。

第四条 交易所监管遵循科学审慎、风险可控原则。大宗商品类交易所应坚持现货贸易,建立满足现货贸易需要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实物交割率。权益类交易所应坚持非公众权益类产品交易,构建场外柜台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各类交易所都应坚持依法运营、规范发展,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天津市交易所监督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由市金融办、天津证监局、市工商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天津银监局、市法制办、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各类交易所的监督管理工作。天津市交易所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负责日常工作。

市金融办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各类交易所的设立、运营及业务活动进行统筹监督管理,负责统计监测、违规处理和风险处置工作。

第六条 各类交易所的设立、运营及交易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各类交易所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监管,严格遵守信息披露、公平交易和风险管理等各项规定,建立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知识和经验相适应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市场风险和交易风险。

第二章 交易所设立、变更、终止

第七条 除需经国务院或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交易所以外,申请人申请设立交易所,须向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提出设立申请。区县人民政府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报市金融办审核,市金融办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征得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书面反馈意见后批准。

新设交易所的申请获得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金融办向申请人出具相关批复文件。申请人持批复文件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我市交易所在外省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外省市交易所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的,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设立交易所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必须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出资人应具有充足的认缴出资能力,出资来源真实合法,无违法犯罪和不良记录,主要出资人具有与所从事交易所业务相吻合的行业背景经验;

(三)资本金规模应与所从事交易产品、交易规模相适应,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

(四)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团队,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团队应具备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并能够满足市场交易需要;

(五)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六)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

(七)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含会员、交易商)应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及相应的投资知识和经验;

(八)有适合经营要求的营业场所和相关设施;

(九)其他相关条件。

第九条 申请人申请设立交易所,应向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交易所名称、注册地及经营所在地、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股权结构等);

(二)工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出资人协议书;

(五)章程草案;

(六)股东资信证明和有关资料;

(七)拟任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八)拟进行的交易产品、交易方式、会员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登记结算、信息发布等制度安排;

(九)交易及运营风险评估及控制方案;

(十)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交易所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报交易所监管部门批准:

(一)变更交易规则或新设交易品种;

(二)交易所分立或合并;

(三)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一条 交易所下列事项发生变更的,应报监管部门备案: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经营范围;

(三)变更注册地;

(四)变更组织形式;

(五)变更注册资本;

(六)变更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

(七)变更股权;

(八)修改章程;

(九)其他应备案的事项。

第十二条 交易所因解散而终止的,应当成立清算工作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交易所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得损害参与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市金融办在终了后组织对各交易所经营情况进行检查,交易所应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下列材料:

(一)业务经营报告和经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后的财务报表;

(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报告及决议材料;

(三)交易产品、交易制度、会员管理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风险评估报告;

(四)第三方机构对交易所交易资信的监测报告;

(五)其他相关材料。

第三章 交易所运营

第十四条 交易所应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科学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大宗商品类交易应坚持现货交易模式,不得从事期货类业务;权益类交易应坚持非公众、非标准、非连续交易模式,不得从事证券类业务。

第十五条 交易所交易各方的交易资金须存储在监管部门认可的第三方存管机构开立的专用资金账户。交易所不得侵占、挪用账户资金。

第十六条 交易所手续费构成和收费标准应当经专业服务机构进行评估,并报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第十七条 交易所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市场交易风险防范制度,制定防控措施和办法,严格防范和妥善处置交易风险。

第十八条 交易所应建立规范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和先进适用、运行可靠的电子交易系统,妥善保护交易所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备份措施,确保电子交易系统安全稳定。

第十九条 交易所的交易产品入场交易前,应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产品风险评估。

第二十条 交易所要加强对会员和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有效规范会员和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交易所会员不得违规发展下级交易商,不得违规代理交易。交易所对会员和中介机构的违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第二十一条 交易所应当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设定适宜的入市门槛,对投资者入市资格进行审查,严禁不符合入市资格的投资者入市交易。定期对投资者进行市场风险提示,开展投资者教育,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交易所经营管理人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直接或变相操纵市场交易及交易价格;

(二)直接或间接参与本交易所上市产品的交易;

(三)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二十三条 交易所应建立规范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参与者平等获取真实、准确和充分的信息。交易所要建立客户信息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客户交易信息。

第二十四条 市金融办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方式依法对交易所进行检查,交易所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章 交易所第三方服务

第二十五条 各类交易所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资金清算结算、产品交割物流、交易数据存储及法律鉴证、贸易融资等后台服务逐步剥离,按照服务类别分别建立统一的交易所后台服务机构,提供规范安全的后台服务。市金融办应加强对后台服务机构的监管。

第二十六条 交易所交易各方的交易资金清算、风险准备金管理等业务,应交由市金融办认可的清算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并在商业银行开立专用资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

第二十七条 大宗商品类交易所须按照交易合约办理商品交收。交易各方的产品交割应交由合资格交割物流服务机构组织合理的交割服务,并确保交割安全。

第二十八条 交易所应按照监管部门规定的数据报送方式,及时向合资格交易数据服务机构报送交易数据。

第二十九条 为交易所提供资金存管和资金汇划业务的商业银行,应为在我市设立并具有服务能力的法人银行或分行。交易所的开户银行须向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交易所的权益产品登记、托管应在监管部门认可的登记托管机构办理。

第五章 交易所风险防范

第三十一条 交易所应制定风险提示和风险教育制度。通过培训和风险提示等方式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

第三十二条 交易所发生诉讼、系统故障、大额投资等影响正常交易和存续经营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三条 市金融办应根据监管需要委托专业机构对交易所进行综合信用评估,对交易所的经营环境、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进行综合评价。交易所发展会员和特别会员,要委托合资格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第三十四条 交易所应依法履行自律管理责任,对市场管理各环节和交易各方实施监督管理。完善内控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交易违规行为及突发事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第三十五条 交易所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监管部门应对交易所交易进行有效监控,对发现存在交易风险或市场风险的交易所及时进行风险预警。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交易所,市金融办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施行前发布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第三篇:县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管理办法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开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作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管理的原则指导意见》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

第三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原则是:

1、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2、政府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

3、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及以县为单位统筹的原则。

4、解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重点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原则。

5、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大病统筹基金与家庭医疗账户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6、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适度保障的原则。

第二章 参加对象及其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 除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外,凡户口在本县内的常住农业人口均可自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第五条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者享有以下权利:

1、享受规定的医药费用优惠和补偿。

2、享受规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3、监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4、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建议和意见。

5、检举投拆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及干扰破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和事。

第六条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者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1、以家庭为单位按时按要求足额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承担的资金。

2、遵守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规章制度。

3、积极配合医疗卫生单位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4、监督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县委办、政府办、卫生、财政、民政、计划、计生、扶贫、广电、药品监督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

1、组织、领导、实施、监管、考核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长期规划、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2、制定和组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方案、发展规划、计划和各项管理制度;

3、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预、决算情况。

4、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和乡镇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实施奖惩。

5、筹集、使用、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督促实施医疗服务质量监督工作。

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责及奖惩办法另文下发。

第八条 设立柞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同时挂“柞水县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的牌子),作为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事业单位性质,经费全额预算,正科级建制,编制9人,隶属县卫生局管理。其职责是:

1、执行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收集、报告、解决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的问题;

2、经办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业务工作。

3、负责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4、编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预、决算方案。

5、检查、审核定点医疗机构的收费情况和服务质量。

6、协调相应的配套服务,收集、分析、反馈合作医疗信息和统计资料。

第九条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设立乡镇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和村级合作医疗工作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乡镇确定1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办公,业务上直属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管理。

办公室职责:

1、组织、宣传、协调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收缴、上解农民交纳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3、监督本辖区医疗机构合作医疗制度执行情况和农民报销资金落实情况。

医疗卫生机构职责是:

1、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咨询、宣传工作。

2、承担辖区农村合作医疗的业务工作。

3、统计、反馈及报告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信息;

第十条 成立由县卫生局、县级医疗机构临床学术权威组成的县农村合作医疗技术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农村合作医疗各种医疗方案及标准。

2、检查与评审全县各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

3、调解与仲裁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与参合患者,各定点医疗机构与县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及参合农民与县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与医疗相关的纠纷。

第四章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与管理

第四篇:天津市乡村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乡村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意义)

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乡村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乡、村庄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三条(规划依据)

乡村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区域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庄规划。

第四条(许可制度)

本市乡、村庄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建设乡村建设工程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的指导工作,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审批部门负责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具体管理工作。第五条(许可主体)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申请主体为建设单位或个人。镇、乡人民政府负责接收建设单位或个人报送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申请材料,报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申请。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审批部门负责受理、审查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申请,作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决定,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在乡、村庄规划区范围内使用原有宅基地建设平房住宅的,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审批部门可以委托镇、乡人民政府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六条(设计服务)

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应为建设单位或个人做好规划管理服务工作,制定乡村建筑设计导则。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第七条(许可内容)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位置、用地范围、用地性质、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要求。根据管理实际需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内容也可以包括建筑风格、外观形象、色彩、建筑安全等的要求。

第八条(申请要件)

在本市乡、村庄规划区内建设村民住宅项目,申请人应向镇、乡人民政府提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1、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报表;

2、平房住宅建设项目需提供房屋用地四至图,简要设计说明或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3份);其他住宅建设项目需提供房屋用地四至图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3份);

3、建设用地相关证明。原址拆建的村民住宅建设项目需提供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同时交验原件;新增的涉及占用农用地建设的需提供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

4、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村委会签署的意见。第九条(申请要件)

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镇、乡人民政府提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应包括:

1、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报表;

2、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地形图(1:500或1:1000),建设工程设计方案(3份);

3、建设用地相关证明,涉及占用农用地建设的需提供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同时交验原件;

4、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村委会签署的意见;

5、相应测绘资质单位出具的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3份(含电子文件)。第十条(上报要求)

镇、乡人民政府应自申请材料齐全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审批部门。

第十一条(审查决定)

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审批部门或镇、乡人民政府应自受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对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应依法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行政审批部门核发的需抄送镇、乡人民政府。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应依法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许可变更)

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不得随意变更。因依法修改规划等原因确需变更的,被许可人应向作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依法按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管理机制)

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区、镇(乡)两级规划管理机制,加强基层规划管理力量,进一步加强镇、乡人民政府的乡村建设规划管理职责,条件成熟的地方将村民住宅的审批权依法下放到镇、乡人民政府。

第十四条(监督检查)

区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乡村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和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监督检查)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镇、乡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拒不停止建设或逾期不改正的,由镇、乡人民政府强制拆除。

第十六条(监督检查)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区乡村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8年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年##月##日。

第五篇: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绿色建筑示范效应,推动我市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应用绿色建筑标准的评价标识管理工作。

第三条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和《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物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评价标识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其中,一星级、二星级由市建设交通委负责审定,三星级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审定。

第四条 天津市建设交通委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工作。下设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绿建办”,设在建筑节能和科技处),具体负责一星、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评审、管理和三星级绿色建筑组织申报,以及工作日常相关管理工作。

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1

委”)设在天津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内,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技术咨询和技术评价工作,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第二章 申请条件和材料

第五条 评价标识本着自愿与推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申报,由建筑物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申请,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可共同参与申报。

第六条 申报评价标识的建筑物应符合城市建设基建程序及建设管理相关规定、标准,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与智能化系统建设等方面效果显著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

(二)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体现绿色建筑特色,采用适合于绿色建筑的技术、工艺与产品,施工质量、运营管理等具有较高的水平;

(三)当拟选用的绿色、节能技术与产品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可依据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并经市建设交通委组织专家进行审定。

第七条 根据不同的评价阶段,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两类,其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是对完成施工图设计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进行标识评价,标识有效期为两年;“绿色建筑评价2

标识”是对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一年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进行标识评价,标识有效期为三年。

第八条 完成建筑施工图设计,并已经通过审图机构图审并备案的工程项目。可以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含申报声明);

(二)工程概况说明。包括地理位置、建筑类型、总平面图、结构形式、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示范面积、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如果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类,应分别注明各类建筑面积和示范面积);

(三)由有资质的设计或咨询单位出具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策划报告书及相关模拟计算文件;

(四)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包括工程项目投资概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概算和资金落实情况等内容;

(五)效益分析报告。包括绿色建筑示范效果预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前景分析等内容;

(六)工程建设进度计划与安排;

(七)项目承担单位资质证明文件(包括建设单位和科研、设计、高等学校等技术支撑单位的实力情况介绍);

(八)工程立项批文和开发企业资质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九)对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还应出具改造方案及实施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述文件一式二份,并附光盘一份。

第九条 已通过工程备案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工程项目,可以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含申报声明);

(二)工程概况说明。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工程投资、开发与建设周期、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的说明;

(三)依据国家与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设项目作出的自评报告。主要应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行管理等方面;

(四)反映工程概况并附文字说明的工程主要部位的彩色照片;

(五)其他相关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备案验收报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开发企业资质证明材料、申报项目的业主委员会或使用单位出具的用户意见等;

上述文件一式二份,并附光盘一份。

第三章 申报和评审

第十条 绿色建筑评价分为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其4

中:形式审查由绿建办负责;专家评审由天津市建设交通委从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中随机抽取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

第十一条 绿色建筑评价按以下程序进行申报和评审:

(一)申报单位从天津建设网(www.xiexiebang.com)下载“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并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二)绿建办负责受理评价标识申请,并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三)对于未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由绿建办提出形式审查意见,申报单位可根据审查意见修改申报材料后,重新组织申报;对于通过形式审查的绿色建筑项目,由申报单位委托专家委进行测评并出具测评报告。

(四)天津市建设交通委组织专家评审组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项目进行实地查验,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对申报材料和测评报告进行评审,经质询、讨论和评议,最终确定评审意见。

第十二条 评审意见应达到专家评审组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员同意通过并签字认可。

第十三条 评审过程中专家如对提交的材料提出疑义,由专家评审组进行核查,并向专家委提交书面核查报告。

第四章 公示与颁证

第十四条 通过评审的项目应在天津建设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天。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的项目持有异议,均可在公示期内以实名方式书面向绿建办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由绿建办负责核查处理。

第十六条 对有异议而且无法协调解决的项目,由绿建办向申请单位说明情况并退还申请材料。

第十七条 经公示后无异议的项目,对于达到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由天津市建设交通委审批确定、予以公布,颁发证书和标识,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对于申报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由天津市建设交通委审核,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公布、颁发证书和标识。

第五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八条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单位不得弄虚作假或者为牟取成功申报而与相关评审人员私下接触。违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申报。

第十九条 评审委员本人必须参加评审会议,不得委派代表出席或写出书面意见委托他人到评审会上代读。第二十条 评审委员和核查小组人员必须秉公办事,廉洁自律,严禁收受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礼品、礼金。违者将视6

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评审委员或核查人员资格的处理,并将违纪行为通知本人所在单位。

第二十一条 对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若发现其工程质量安全或技术与产品存在重大问题或隐患,天津市建设交通委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核实后提出书面报告,经由原批准单位批准取消其标识资格。

第二十二条 证书和标识应按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试行)》使用,如出现违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规定的其他类型建筑,可参照本办法开展评价标识工作。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天津市建设交通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下载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维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天津市专用卡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推荐)

    天津市专用卡资金管理办法(试行).txt心是自己的,干嘛总被别人伤......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敷衍旳青春 总昰想太多 怨,只怨现实太现实╰⌒﹏为什么在一起要两个人的同意丶......

    天津市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津政发〔2005〕046号)(合集五篇)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津政发〔2005〕046号 【发布日期】2005-06-08 【生效日期】2005-06-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农......

    农村合作医疗

    论文关键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 药价 政策 疾病预防论文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具体的地方条例、政策落实情况及广大参合户的反映,是具有......

    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

    天津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天津市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的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并把它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

    天津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修订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软科学研究是以解决我市科技、经济、社会......

    天津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