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3:1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

第一篇: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

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省委办发„2009‟85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市委发„2011‟17号)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县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服务功能建设,夯实基础设施,壮大社区服务队伍,创新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建设和谐**发挥基础作用。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为目的,以社区居民满意为标准,认真开展和谐社区建设,让社区居民在社区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建设中实现自身发展,真正把加强社区建设工作变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2.完善功能,夯实基础。着眼完善社区功能,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工作条件,改进社区管理服务,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3.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必须服从服务于社区管理,以社区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自然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实现社区资源共有、共建和共享。

4.政府主导,共同参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设施建设、财力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尊重社区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

5.扩大民主,和谐共享。坚持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依法维护社区居民的政治权力和民主权力。

6.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立足社区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三)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县四个社区均建设为和谐社区。城市和谐社区的标准是:

1.居民自治。社区居民在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中当家作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程序完善,形成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成为“民主社区”。

2.管理有序。社区居委会依法管理,各类组织体制合理、职责明确、民情反映、民主协商、矛盾调处等各种机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居民遵纪守法,社区单位共驻共建,成为“法治社区”。

3.服务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齐全、服务机构完备、服务队伍健全、服务内容多样、服务手段创新,能为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满意服务,成为“惠民社区”。

4.治安良好。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社区秩序井然,居民群众安居乐业,成为“平安社区”。5.环境优美。社区内建筑、设施、能源、绿化等符合环保要求,环境卫生整洁,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生态社区”。

6.文明祥和。社区居民崇尚学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遍开展,文化生活丰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人际交往诚实守信、和睦相处,成为“人文社区”。

7.信息共享。社区通过信息数字化平台,最大限度与单位部门及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使社区管理更加有效,文化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全面,成为“数字社区”。

二、完善社区组织体系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新建居民区的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健全党组织网络,积极推行“把支部建在楼宇”、“把党小组建在单元内”,实现党的活动和工作全覆盖,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指导社区内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推进社区党组织成员“两推一选”(上级党组织、党员和居民推荐、社区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把熟悉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德才兼备、密切联系居民、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选拔到社区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逐步推行社区党员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委员。

(二)加快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全覆盖。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资源配制和人口规模管理幅度等因素,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科学设置社区居民委员会。非封闭型管理社区,应重新调整划分。加快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矿企业所在地、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组建工作。新建住宅区居民入住率达到50%的,要及时成立居民小组或由相邻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实现社区居民的全员管理和无缝隙管理。

(三)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调整充实社区社会保障、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设置,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社会保障、治安保障、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残疾人康复与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社区矫正等各类下属的委员会和组织,切实增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探索建立公益性岗位安排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机制,选好配强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积极开展楼院、门栋居民自治,推动形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系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新格局,促进建设和谐社区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进一步放宽和降低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落实备案制度,培育、发展、规范社区服务类、慈善类、公益类、管理类、教育类、文体类等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部门对口培育、社区居委会牵头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居民群众,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功能。社区社会组织要率先开展居民医疗保险费征收、就业再就业登记、环境卫生整治、残疾人权益保障等服务项目,深入开展爱心超市、一对一帮困济弱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倡导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文体活动。

(五)健全规范社区服务组织机构。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体、其他社区服务组织、驻社区企业和单位积极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组织体系。县组织、人社、民政部门会同沙河镇进一步界定社区职能职责,制定完善社区服务准入制度,规范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应由乡镇、县直部门单位承担的职能职责,确需社区协助配合完成的,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随人走”的原则,通过签订协议、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的方式,有偿委托社区服务组织承担。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对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的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要积极支持、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三、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一)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突出社会保障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困难户、优抚对象等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逐步建立健全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设施完备、服务网络健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会化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二)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进社区。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要求,整合政府部门在社区的办事机构和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建设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推行以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公共服务模式,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社区延伸和拓展,方便社区居民,使居民在社区享受到快捷、便利、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大力开展社区自助互助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大力倡导开展社区公益服务、志愿者服务、群众性互助服务活动。采取奖励、补贴、委托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扶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工作,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和社区自助互助服务的有效对接互补。

(四)积极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建立社区服务社会化引入机制,扶持、培育和发展贴近社区居民的服务项目,整合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资源,推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公园、体育馆、学校等公共服务单位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文化、体育健身、医疗服务等场所。鼓励和扶持社区内及周边有关单位和实体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互利共赢的原则,提供多方位社区服务。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和个人开发餐饮购物、公交物流、医药保健、家政中介等社会服务。对非赢利性社会服务项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降低开办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对赢利性商业社区服务项目,工商、税务等部门要落实优惠政策,促进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支持社区开展自主性服务,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四、改善社区基础设施

(一)着力解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中组部等10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民发„2005‟85号),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会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建设,每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满足社区正常办公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县财政局、审计局会同沙河镇对建设资金来源、产权归属和使用管理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将公共服务设施、治安防控配套建设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同步建设。县住建局要按照规定的配套建设指标对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批准。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使用,应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及沙河镇人民政府的意见。未按规划要求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不能通过验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要按规定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无偿提交所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使用。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供暖、水电、天燃气、电信等费用按照居民使用价格标准收取。

(二)重点抓好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坚持新建、改建、扩建相结合,统筹规划、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着力建设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重点推进“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沙河镇政府要规划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要整合办公、服务用房等设施,设立综合性服务站。各类社区服务设施要尽可能整合资源,整体建设,集中使用,综合利用,一室(场)多用,一体多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有线电视网络、电话系统,优化整合政务信息、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困难救助、民政优抚等政府服务信息,大力开发法律服务、家政物业、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社会资源信息共享服务,推进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社区。加强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自动化、现代化建设,加大对社区信息化办公硬件的投入,满足社区信息化办公的需求,力争到2013年,城市社区达到标准化信息办公目标。实现各项管理、服务与辖区居民住户的网络对接。着力建设县政府相关部门和沙河镇政府、社区三级综合性社区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提高社区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大力改善社区公益设施。加强社区公益设施建设,拓宽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沟通渠道,建立和完善解决社区内道路、垃圾、污水、供暖、供水、供电、供气、节能环保等实际问题的良性互动机制,推进社区实现“净、绿、亮、美”。提倡采取共驻、共建、共享、共管的方式,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突出抓好社区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工青妇组织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活动场所建设,合理规划布局一定面积的居民室外活动场所和健身路径,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娱健身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五、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一)配齐配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按照因事设岗、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通过依法选举、公开招聘等方式,配齐配强社区居委会及其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委员会专职工作人员配置5以上人,纳入编制范畴,工资由县财政统发。辖区人口较多、社区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可适当增加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社会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鼓励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以及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与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逐步实现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需要,增加并且稳定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承担社区专项工作。

(二)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招聘人员工资福利不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基本工资、生活补贴、各项社会保险所需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积极把优秀社区居民委会成员和工作人员培养发展成党员,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对工作成绩突出,居民满意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和工作人员,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和推荐担任社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积极为他们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三)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和服务激励机制,广泛动员社区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参加志愿者队伍,优化志愿者结构,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创新邻里互助、单项服务、包户服务、设点服务、定时探望等志愿服务形式,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到本社区居民人口的5%以上。

(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培训规划,纳入全县干部培训整体规划,丰富培训内容,创新改进培训方式。鼓励支持社区工作人员立足岗位、自学成才、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工作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沙河镇党委、政府、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和谐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指导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综合协调和服务。组织、宣传、综治、人社、计生、建设、卫生、文化、公安、司法、教体、科技等部门,要根据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对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发改、财政、商务、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进一步完善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共建活动,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驻区单位联建责任。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机制和社区工作议事机制,定期研究资源共享、社区共建有关事项。驻区单位要将文体、教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积极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要进一步明确驻区单位在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激励考核机制。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要把驻区单位履行社区建设责任情况纳入创建条件之中,主动听取社区和社区居民对驻区单位的意见建议,把驻区单位履行社区建设责任纳入对部门单位考核内容。

(三)完善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和谐社区建设投入机制,将和谐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保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社区工作人员生活补贴以及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和群团组织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等必要的经费。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民间组织以多种方式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建立县财政保障社区工作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确保社区工作正常运转。社区要建立社区经费专帐,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要建立居务公开制度,及时向社区居民公开资金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增强工作活力。引导驻社区单位、物业机构和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建立健全共建机制、协商机制和指导监督机制,发挥各级各类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重视解决城乡结合部、新建小区、沙河镇“村改居”的社区管理缺位问题,实现社区组织、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在搞好对城镇户籍居民服务的同时,发展完善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服务。社区居委会在做重要决策时要广泛征求居民群众和驻社区单位的意见,积极推行重大事项民主协商和投票表决制度。健全居务公开制度,规范居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社区内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公益事业规划要听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意见,保证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积极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和社区正常生活秩序。

(五)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和谐社区共建机制,政府各部门、驻社区各单位要主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共建活动,并确定一名负责人作为和谐社区建设联络员,各部门、驻社区各单位每年至少要为结对共建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办2至3件实事,共建情况与单位创先评优结果相挂钩,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谐社区创建的良好氛围。健全完善和谐社区示范考核评价体系,分级指导,分层创建,落实标准,促差推优,努力使创建活动成为落实各项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推动全县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开展。

第二篇: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

指挥社区

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工作,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就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加强以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社区治安为重点的社区工作,是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客观需要,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建设和谐社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和要求,以社区党的建设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导向,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社区文化为载体,以社区稳定为基础,以社区居民满意为标准,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创造安居乐业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努力增进居民生活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居民主体。充分发挥居民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扩大居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3、共驻共建。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在社区建设中的的积极作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三)总体目标。

1、居民自治。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比较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比较健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畅通,切实在基层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2、管理有序。社区内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及社区民间组织职责明确、制度完善,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和活动;民主协商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共建机制、民情民意反映机制等健全完善,运转协调。

3、服务完善。社区服务的主要功能完善,各项服务的制度、机

制健全,服务质量较好,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4、治安良好。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健全,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治安状况良好,社区井然有序、和谐稳定,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5、环境优美。社区内垃圾和污水处理、能源利用等符合环保要求,环境整洁,绿化达标;居民卫生习惯良好,普遍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文明祥和。社区学习氛围浓郁,文化生活丰富;邻里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家庭和睦幸福、互敬互爱;居民知荣辱、爱家园,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1、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新时期的社区党建工作,要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履行好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扩大党的工作在社区的覆盖面。不断加大在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

3、加强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把熟悉城市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德才兼备、务实清廉、实绩

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员及时选拔到社区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

(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加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

1、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

2、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扩大居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3、拓宽居民民主自治渠道。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居民代表在了解和掌握民意方面的作用,及时倾听居民意见要求,反映居民利益诉求。

(三)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增强社区服务管理能力。

2、提高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对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的整合、升级,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3、开展社区共建活动。驻社区单位应大力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并鼓励和引导本单位职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1、健全社区安全防范网络。建立健全社区警务室,加强社区综治工作站、物业保安和群防群治队伍等社区综治队伍建设。

2、完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居民群众的愿望,排查和调处人民内部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初发阶段。

3、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为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障流动人口参与民主自治的权利,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五)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1、推进社区文明创建活动。以倡导文明新风、满足文化需求、普及科学精神、融洽人际关系为目标,扎实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

2、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全民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动,满足社区居民求知、休闲、娱乐等需求,努力培育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精神,努力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六)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加强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进一步做好垃圾处理和节水、节电等工作,着力整治社区乱建房、乱停车、乱发小广告等行为,维护社区环境整洁有序。

2、开展社区环保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引导居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动员和组织广大居民参加义务植树、种草、护绿、义务打扫环境卫生等劳动,共同建设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态型社区。

四、建设和谐社区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体制。加强对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并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期限、工

作经费,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防止社区“行政化”倾向。

(二)加强社区建设规划。加强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和重点,分步实施,实现社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社区建设的布局规划,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三)加强社区组织阵地建设。社区工作服务用房总面积按不少于350平方米配置。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操作规程,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两推一选”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

(五)加大公共财政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统筹解决社区开展工作必要的工作服务用房和配套设施。鼓励驻社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的资助、捐赠,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第三篇:区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

中共***市***区委 ***市***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和省、市关于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全面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加快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党和政府在城市执政的重要基础。建设现代化和谐社区,是推进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全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下,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组织在服务居民、协助政府进行社会基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区正处于打造“三大中心”,促进和谐发展,努力开创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对于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居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以深化实施人文社区工程、建设“五型社区”为载体,进一步规范社区管理,增强社区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全面开创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二、结合区情实际,全面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各项工作

(一)深入实施人文社区工程,积极推进“五型社区”建设。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将建设现代化和谐社区与实施人文社区工程和创建文明城区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设置创建载体,完善指标考评体系,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创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进一步充实人文社区工程内涵,继续开展星级人文社区创建活动,促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均衡发展。围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对我区的工作要求,积极落实针对性整改措施,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积极开展全区首批“青年文明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大力开展“民主法治型社区”、“服务型社区”、“学习型社区”、“平安型社区”和“生态型社区”建设,积极创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优质、平安稳定、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和谐社区。重视发挥家庭在和谐社区创建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开展和谐家庭创建、邻里守望互助活动等,搭建各类活动和参与平台,实现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楼道和谐,不断推动社区和谐。

(二)精心组织社区换届选举,加快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围绕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居民为主体、社区各类组织共同 参与、共同创建和谐社区新格局的目标,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社区选举的相关政策,精心组织做好社区自治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保障社区居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按照直接选举的要求,选举产生新一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成员代表大会和共建理事会,选好配齐社区居委会成员。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策作用和社区共建理事会协商、议事、监督和共建职能,有效推进社区共治;巩固完善社区民主制度,扎实推进基层廉洁工程建设。逐步扩大社区民主听证会制度适用范围,使之成为解决社区纠纷、宣传政策、实行自治的重要的民主制度。深化居务公开制度,进一步界定公开的范围、程序和监督机制,在有条件的社区推行网上居务公开;规范社区工作制度,促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制订完善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建立起考核档案索引制度,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完善部门工作社区准入制,保障社区自治职能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三)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结合我区实际,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快社区服务发展的政策意见,以社会化、个性化为导向,延伸公共服务,强化社区功能,推动社区服务上新水平。通过整合资源和项目,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不断加强社区服务站(所)建设,逐步将其打造成为社区便民服务的平台和政府公共服务的窗口。以“爱心无界、共享文明”为主题,深入实施“爱心超市”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实现统一标志、统一管理,着力打造爱心服务品牌。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社区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 %以上,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 %以上。深入开展以爱心编织站等非正规就业服务组织和“ABCD”就业管理服务模式为代表的再就业服务工作,使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对象实现充分就业。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使之在强化社区功能、开展社区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开展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平台和品牌。加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对接联动的网络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社区服务利益驱动机制,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独资、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投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加快推进社区商业发展,重点打造“演武天地”社区商业中心,力争成为我区首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进一步加强引导,规范社区放心示范店和放心早餐工程。

(四)大力推进全区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创建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区。建立健全以街道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的为老服务体系,把为老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优化3C分级为老服务标准,使老年人根据不同情况得到无偿、低偿以及市场化的服务,并形成相对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培育、推广服务示范点,使用全区统一的标识和称呼,制订行业内部规范,建立居家养老经常化考核制度,形成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经常性补助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根据需要继续增加专职为老服务人员和为老服务志愿者,建立有相当数量和较高 质量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并逐步引入民间组织专业服务队伍。加强区、街道、社区三级为老服务网络建设,选择1-2个有条件的街道启动建设集中养老(残)福利院,通过几年努力,争取每个街道按规定建立一所福利院。积极推进24个居家养老一级点的规范化建设和48个二级点建设。加强对市场力量的整合,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市场力量进入居家养老服务行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担为老服务项目,推进中心向企业或非营利性机构发展,努力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五)积极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质。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培养和配备全科医生,完善双向转诊、分级医疗和技术协作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努力实现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相关信息的共享;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完善精神卫生工作网络,深入开展精神病线索调查,提高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水平;落实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的要求,继续做好卫生监督进社区工作;继续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培训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由于角度调整等原因,内容比较单薄,有待职能部门调整充实)

(六)逐步完善新型社区教育体系,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以“发展内涵、创新载体、提升层次、打造品牌”为主题,深化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整合区域内人力、物力、场地等资源,建立区级社区教育师资库,完善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利用《***区社区教育网》,开辟网上课堂,让更多的市民有机会参与享受社区教育。开展适合我区社区建设的本土化、特色化、人文化的区域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打造***社区教育品牌的一个新的有效载体。出台学习型社区建设精品社区标准、学习型团队评估标准、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评估标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标准等,建立并完善社区教育考核评估体系,使学习型社区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5年努力,90%以上的社区要建设成为学习型社区。不断提升“四点钟学校”建设水平,增强这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的影响力。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七)大力开展社区文体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施文化阵地建设工程,主动配合建设好市民文化广场、***书城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加快推进“两馆(区图书馆、文化馆)一站(街道文化站)”达标建设,争取再创建5个市级社区文化宫、1个省级社区文化示范点。实施群众文化普及工程,挖掘和整合群众文化资源,开展“***区十大文化亮点”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共建联谊会作用,提高文化资源共享水平;举办好第六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继续开展“百场歌舞(电影)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百姓艺术”公益行动,不断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水平。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加强精品文艺创作。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加强社区体育事业发展,构建大众体育服务体系。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开放力度,加强对农民工法律知识、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适合外来人员心理需求的文化活动,引导他们提高自身文明素质。

(八)深化平安社区创建,着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大局出发,全面深化建设“平安社区”工作。进一步规范社区综治警务室建设,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形成有效的社区维稳、治安、公共安全自我管理机制。逐步推进老式住宅小区的准物业管理,修订完善准物业管理政策,使全区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率达到80%。完成32个老式居民小区的数字监控系统建设,1998年以前建设的老式住宅小区电控防盗门安装率达80%以上,到2010年达 %以上。加强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区工作,开展“调解能力提高年”活动。深化帮教安置工作,加大社区矫正工作力度,共同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工作,为他们提供就业、求学、计生等服务,扩大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住院保险,逐步解决养老保障。全面推广明楼街道林家社区流动人口自治管理经验,为农民工展示自我创造公平、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维权救助机制,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努力形成理解、关心、保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九)加大生态社区建设推进力度,美化和优化社区人居环境。继续做好老小区整治扫尾工作,对演武巷104号B楼、荷花一村1-10幢等8个地块实施改造,彻底解决低洼积水问题。继续推进可再生资源回收实事工程,新增若干个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扎实推进社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老小区绿化的升级改造、家庭节水系统改造暨节水型家庭建设工作。启动非管道煤气用户的管道改造,做好社区无障碍 设施改造试点工作。在探索“数字城管”与“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有效形成执法部门与社区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由于角度调整等原因,内容比较单薄,有待职能部门调整充实)

三、落实保障措施,积极营造加快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的良好环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区及各街道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完善社区建设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等工作机制,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和分工,强化街道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直接领导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合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社区建设专项工作督查制度,定期研究、督促、落实社区建设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制订和谐社区建设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推进***社区发展的和谐社区评估体系,把建设和谐社区的成效纳入考核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内容,切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到2010年,95%以上的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认可度较高的和谐社区。

(二)扎实推进社区党建,积极构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新格局。以社区党建为重点,扎实开展“双百工程”,有效整合与党建工作相关的各种资源,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机关单位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单位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结合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进一步拓宽选任渠道,通过“公开招聘一批、下派充实一批、结对帮带一批、考察后备一批”,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优化社区党务工 作者队伍结构。以“五个好”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创建5个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社区,进一步夯实基础、培育特色,抓好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由于角度调整等原因,内容比较单薄,有待职能部门调整充实)

(三)注重发挥社区规划作用,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科学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努力形成新建社区统一规划、建设和验收的工作机制,使社区布局更加合理,社区规模更为适度。统筹安排好社区服务、文化、卫生、教育、综治等基础设施,加强“三室三站两中心一校一场所”建设,进一步完善“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十分钟卫生服务圈”“十分钟文体活动圈”,做到布局合理、完整。对办公、服务、活动用房面积尚未达标的社区,通过调动各方力量和多种途径增加用房面积,努力达到规定标准,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继续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年内在5个社区设立电子公告栏,开展15个社区居委会的网站建设。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社区财力保障和增长机制,并确定每年核拨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无物业管理小区和困难小区。逐步完善社区经费拨款方式,推行以奖励、项目经费补助等形式的拨款方式,有效调动和激发基层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现基层队伍素质的新提高。全面贯彻落实市有关文件精神,建立专职社工档案资料库,切实保障专职社区工作者待遇,进一步规范专职社工队伍管理。继续开展统一招聘工作,建立起专职社区工作者后备人才库。规范对专职社区工作者的管理,推行“选聘分离”的社区管理体制。制订出台社区工 作者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实践基地的作用,开展社工技能大比武活动,强化专职社工培训教育;认真组织专职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促进专职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专职社区工作者接受学历教育,争取到2010年,全区专职社区工作者大专学历以上的达到85%以上。重视培养社区工作骨干,通过三年努力,培养一批社区工作者骨干和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骨干。组建社区工作者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凝聚、创新和奉献作用。大力弘扬新时代社工精神,着力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规范社区工作者考核制度,形成以社区居民评议为主、群众满意为标准、奖优罚劣的评估机制。

(五)强化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研讨,实现社区工作新提升。积极创新、勇于实践,以优化社区工作环境、强化社区功能、提高社区凝聚力为目标,加强社区组织、队伍和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撤村建居社区引入专职社区工作者参与社区管理,逐步完善撤村建居社区管理体制,有效促进农民市民化。积极探索社区物业管理的新路子,整合业主代表与居民代表资源,有效促进基层管理与服务上新水平。积极开展社区建设经验总结、理论研讨与课题研究,计划编辑《***社区发展轨迹(暂名)》丛书。开展东部新城社区发展模式课题研究,适时举办***社区建设专家论坛,不断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实现社区工作的新提升。

第四篇:镇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我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制建设,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全市第二批城市和谐社区示范社区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敦民发【2014】24号)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社区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特色的现代化城区目标,坚持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根本,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提升服务为重点,以设施建设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不断深化和谐社区建设,激情干事,创新谋事,特色成事,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截止2015年,我镇8个社区要普遍达到和谐社区的建设要求,至少有1-2个社区跨入全国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行列,进一步提升社区认同感,进一步增强社区亲和力,进一步彰显社区活力,实现和谐社区建设。

二、建立和谐社区建设组织保障机制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坚持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制度,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将社区中离退休人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流动人口中的党员,纳入到所在社区党组织的管理中,同时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两推一选”,把熟悉城镇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德才兼备、密切联系居民、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提拔到社区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尝试以公开推荐方式产生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其他委员候选人,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书记差额选举的办法。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要求,切实抓好和谐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社区按照岗位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严格抓好落实。认真做好镇居领导结对联系社区工作,镇居领导定期深入社区倾听社情民意,开展调查研究、统筹解决问题。正确处理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自治管理的关系,明确镇属各部门与社区的职责,着力强化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三)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院协管会、楼栋单元小组等居民自治组织体系,进一步畅通社区组织联系居民、服务群众的组织渠道。完善居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会、居民论坛等民主制度,加快推进社区居委会依法直选进程。推进居务公开、财务公开,完善社区听证、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制度,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和属于居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须提交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科学划定新建居民小区、旧城改造、城郊村“村改居”区域的社区范围,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确保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不留空白地带。

(四)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管理。按照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社会救助、慈善、文体、科普、治安、维权、调解等各类民间组织。确保每个社区有两个以上群众文化文体、社区服务、维护权益、捐赠类社区类民间组织,一个以上能较好的承接政府社会事务的专业性社区民间组织。进一步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充分发挥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积极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三、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一)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施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重点推进“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各社区要整合办公服务用房等设施,设立综合性社区服务站。使之成为承接便民服务、文化教育、社区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站,同时尽可能整合资源、整体建设,集中使用、综合利用,做到一室多用,一体多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构建政府公共服务网、社区管理服务网、便民利民服务网相互衔接、资源共享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各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继续协助政府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最对生活保障对象的受理、调查、申报等服务工作,做到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充分有效发挥低保评议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低保评议小组成员的政策解释工作,及时抓好对低保边缘户进行走访调查工作,确保做到应保的一个不漏。二是社区进一步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助老服务和谐系统为应急的养老服务体系。截止2015年年底,将全镇居家养老服务纳入统一管理,在已建成的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再建成4个,完成全镇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工作。加强对日照中心的监督和管理,优先把老年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及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开展社区救助,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推动民生创业、社会互助、慈善救助、医疗教育配套完善。进一步全面落实临时救助、社区医疗救助和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及时有效地给予救助,以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所需。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宣传引导作用,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规范建设。

(三)推进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组织网络,为有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失业人员提供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在社区建立起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技能培培训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面对面的社区就业服务,促进“4050”人员、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充分就业。整合社区安全保卫、卫生清洁、公共环境绿化、公共设施维护、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下岗人员就业。

(四)完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一是社区配合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切实搞好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工作。二是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年内组织开展2次“阳光计生服务卡”已婚育龄妇女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扎实开展节育措施落实活动。继续对计划怀孕夫妇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优生检查和指导服务。年内确定2个居委会,作为“生殖健康进家庭”行动示范点,力争全镇育龄妇女规范的生殖健康检查覆盖率达到50%以上,育龄妇女规范的生殖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截至年底,社区计划生育合法生育率达到95%以上。

(五)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和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镇居志愿者服务组织网络。广泛动员社区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参加志愿者队伍,优化志愿人员结构,壮大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开展“我为名城做贡献”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假日学校、社区团支部青少年队伍和治安巡逻、绿化保洁、文化体育等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围绕楼院卫生保洁、扶贫济困、法律科技服务、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服务项目内容,每个社区创建1-2个志愿者特色服务品牌。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志愿者“卫生日”、“奉献日”活动,以社区慈善服务社为活动载体,半年开展一次大型扶贫帮困实践活动,并积极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教育引导更多的干部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营造文明祥和、居民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四、推进文明社区建设

(一)完善社区文化教育功能。一是开展“全民学习周”活动。“知书”才能“达理”,才能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树立文明形象。以“快乐学习、全面提质”为主题,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全民学习周”活动,活动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开展,对市民开展科技、法律、文化、卫生保健等知识培训讲座,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二是充分发挥街道文化站在社区文化特色队伍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做好社区文化队伍的选拔、培训、辅导工作,每个社区拥有1支30人以上的文化特色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群众参与率达到80%以上。切实搞好道德、科教、文体、法律、卫生、人口计生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学习型居民、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

(二)全面加强社区环境管理。一是坚持落实环卫保洁的长效机制,每月28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对城区所有单位的办公楼、住宅楼、平房顶进行全面“回头看”,集中组织清理垃圾死角、非法小广告,清理各居民楼院、楼道、地下室积存的垃圾等。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每周在全镇职工例会大会上,对执法监督情况进行通报点评,对检查中的整治情况和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纳入年终考核。二是在“五一”和“十一”等重大节日前后,将集中进行大整治活动,从楼顶、平房顶、楼院楼道、立面墙壁到各个路段,进行地毯式的、三维立体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行、乱泼乱扔等突出问题,全面净化城市环境。三是不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在职党员、直管党员、中小学生等队伍深入主要路段和主要干道、居民楼院、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消灭卫生死角,保持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四是开展居民家庭和小区楼院卫生评比活动。严格制定评比办法和标准,在社区楼院每季度开展一次家庭卫生评比活动,对评比出的“文明家庭”给予物质奖励,打造干净整洁的楼院卫生环境。五是加强环卫宣传教育。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环卫宣传专栏和曝光台,在市政广场、电信局门口等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环卫法规知识,组织志愿者团队,继续在城市各单位、中小学校和城郊乡镇深入开展“维护环境卫生,创建美好家园”专题宣讲活动。

五、加强平安社区建设

(一)健全社区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完善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体系。加强“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在建成的小区逐步推行技防监控系统,预防盗窃等治安案件发生。坚持落实“一区一警双保安”的社区警务战略,组织社区百人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坚持落实划区包片巡逻制度,形成群防群治的防范网络,使治安防范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到2015年,社区技防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建居民小区技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强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依托社区警务室,建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完善和强化街道、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设,到2015年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95%以上。

(三)健全社区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制订完善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自然灾害、消防等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公共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居民防灾避险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做好社区交通安全宣传,及时发布各类交通信息,提高居民文明行车、文明行路的自觉性,实现路畅民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镇政府成立“和谐社区创建”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李向忠同志任组长,邹佳辉、陈长水、刘大泉任副组长,各社区书记为成员。各社区也要成立组织机构,认真负责抓好工作措施的落实。领导小组成员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抓好落实,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发动。各社区要采取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借助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和充分利用社区黑板报、市民文明学校等阵地,加大对和谐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把和谐社区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绿化模范城市创建结合起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舆论氛围,在全镇上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充分学习借鉴兄弟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不断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及时总结和谐社区建设的新经验,为社区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七、严格督促检查。

(一)健全和谐社区建设考核机制。制定和谐社区建设考评测评标准,考核工作由镇社区建设考核小组组织,采取部门检查和社区居民问卷调查方式,居民问卷数量为社区内居民的5%至10%,问卷回收率要达到80%以上。

(二)完善社区居委会考评制度。以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参与率和满意度作为评价居委会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考评办法,由街道社区建设考核小组负责统一组织,综合考评居委会在居民自治、便民服务、社会治安、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考评和评议结果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工资、补贴挂钩,达到服务有导向、工作有标准、管理有要求的目标。

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关于构建和谐社区实施意见

关于构建和谐社区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现就构建和谐**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和谐**区,是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和民主民权民生协调发展的**区,是全区人民各尽所

能、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区,是社会活力与效率勃发、公平与正义彰显的**区。构建和谐**区,是**区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当前我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而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下,提出构建和谐**区的奋斗目标,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区委提出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和谐**区,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论断,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形成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同时也表明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是指导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次区委提出构建和谐**区的奋斗目标,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策的实际行动,也是加快实现区委提出的“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全区人民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二)构建和谐**区,是保持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全区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随着实行土地确权、粮食直补政策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而导致占地拆迁范围的不断扩大,引发出一批信访和集体上访事件;“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机制还很脆弱,就业再就业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与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不相适应,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社会道德水平亟待提高,与“人文奥运”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等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如能得到妥善解决,就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倒退。为了创造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全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必须加快推进构建和谐**区的步伐。

(三)构建和谐**区,是全区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共同目标

在现阶段,全区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区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力军,是实现“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决定力量。同时,各类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群体等社会阶层,也是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建设者,是我们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实现区委提出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把全区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在区委、区政府的周围,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力量支持,形成全区人民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创造**区的美好未来而共同奋斗。

二、构建和谐**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构建和谐**区的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加强区委统一领导为前提,以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为主体、以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为保障,以促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民主政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得到维护、人际关系诚信友爱、社会创造充满活力、社会秩序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重点,大力推进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持续协调发展,加快实现构建和谐**区的奋斗目标。

(二)构建和谐**区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区,涉及到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健全民主政治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等各方面工作,与全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经济利益、民主权利息息相关。在具体工作当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逐步推进。构建和谐**区,虽然是全区人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但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之上,它是一个受经济基础制约的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的总体

情况和综合实力的增长而逐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3、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之间的关系,力求整体推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务求实效。构建和谐**区是一项实实在在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区人民长期奋斗才能得以实现。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要发扬“同心向上,科学创新,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区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和谐**区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效果。

三、做好构建和谐**区的各项工作

(一)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保持经济超高速、跨越式发展

保持经济超高速、跨越式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构建和谐**区的物质基础,是解决构建和谐**区面临众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最近,以“两轴、两带、多中心”为基本思路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我区正处在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北京市近期重点建设的新城之一,将成为首都现代制造业中心、空港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为构建和谐**区创造物质条件。一是大力发展临空经济。要抓好天竺出口加工区建设,着力吸引一批出口型企业入区发展,培植壮大一批出口型企业;抓好空港工业区、林河工业区和金马工业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驻;加强空港物流基地和李桥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积极争取空港物流基地得到市政府批准设立,力争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李桥保税物流中心(A型)早日得到批复;尽早启动国门商务区建设,抓紧完成规划方案,并力争尽快报批,着力吸引一批国内外航空企业、金融企业及中介机构总部入驻。二是加紧建设一批大项目。要积极配合国家贸促会和首都钢铁公司,抓紧完成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和首钢冷轧项目的报批工作,争取早日启动首钢冷轧项目和新国展中心建设;抓好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突出抓好汽车及零部件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北京现代第二工厂项目尽早开工;要加紧工作,力争北务印刷产业基地、杨镇科技产业基地成为市级开发区项目。三是加快发展都市型工业。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服装、纺织、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扩大燕京啤酒、牛栏山白酒、鹏程食品、牵手饮料、顺美服装等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四是加快引进一批休闲度假项目。为把我区建设成为首都的国际交往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成一批高档宾馆、饭店、健身、娱乐、旅游、度假等服务设施,健全完善**区新城的配套体系和服务功能。

(二)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就业是民生直本。构建和谐**区,必须首先解决扩大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问题。没有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就没有占全区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和谐,就构建不成和谐**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靠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第一,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重点抓好以顺鑫农业为龙头,以汇源、牵手、光明、绿顿等大型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的产业带建设,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中心;继续壮大以种猪、种羊为龙头的籽种产业,着力构建籽种生产中心;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强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农业观光休闲中心;以顺鑫石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顺鑫首联绿色物流中心为重点,搭建高效便捷的农产品流通平台,着力构建农产品物流中心。通过建设“四个中心”,达到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第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必须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要首先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依托,加快杨镇、北小营、马坡、后沙峪、牛栏山、高丽营等小城镇建设,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领域解放出来,使他们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农产品的消费者,从而带动农业人口增加收入;同时再进一步发展城镇二三产业,不断满足农业人口对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大程度地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小城镇建设与二三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第三,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民就业的支持力度。要制定相关政策,对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办法进行支持,促其稳定发展;对于农民自主创业、并能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小型企业,要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方法进行扶持。通过上述举措,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第四,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的发展亮点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不断扩大就业领域,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就业稳定性。要继续实行区级奖励、镇级补贴、个人适当负担、享受低保人员免费培训的鼓励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形成“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提升就业质量”的长效机制。

(三)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我区改革发展的成果

构建和谐**区,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充分享受全区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要继续深化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广大群众的后顾之忧。根据目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占地拆迁范围不断完扩大的实际情况,要积极研究构建面向农村失地农民的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加大各级政府资金支持的力度,适度提升统筹层次和筹资水平,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面,把这一解决“三农”问题、关心群众疾苦的善事做好。二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扶贫济困的工作力度。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发挥其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尽快建立“**区区慈善总会”,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的办法筹措资金,对社会困难群众施行住房、医疗、家庭生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救助。要继续坚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提高保障覆盖率。三是,继续坚持“一助一”帮扶制度。要加大区直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对低收入村和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扶贫济困,关注民生,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全区的民主化进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促进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区的重要保证。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到“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搞好经济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秩序监管”方面来,把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让它们承担起政府不应承担的职能,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充分发挥它们协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关系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监管,确保它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要继续大力推进全程办事代理制,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网上办公,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2、坚持民主决策,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要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建立健全集领导、专家、群众于一体的民主决策机制,强化重大事务决策前充分论证、重大决策实施前向社会公示等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以保障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推进基层人民民主,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履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职能,减少社会矛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提高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要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处理问题,树立政府公正、严明、高效的执法形象。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和考核任免制,树立诚信政府形象。

4、推行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健全以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公共信息网站等为核心的公共信息发布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依法行政的透明度,促使各级政府强化科学决策、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树立自信、务实、廉洁、开放的政府形象。逐步探索对重大决策执行结果的监督评估机制,促使政府廉洁行政、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要坚决贯彻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政府组成人员向人大述职制度、接受人大代表质询制度,强化人大监督职能。要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强化对各级政府的社会监督。要建立健全以经常性审计、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和重大支出向组织报告制度为核心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利用公共权力侵犯公共利益的腐败行为发生,督促公务人员尽职尽责地为社会服务,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五)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区,需要全区人民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较高的文明素养和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就难以构建和谐**区。

1、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心向上,科学创新,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区精神,是全区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共识和优良品德,是构建和谐**区强大的精神动力。要以知**区、爱**区、建**区为核心,利用广播电视、**区网城、户外公益广告牌等多种传媒,通过举办区情报告会、征文比赛、演讲活动、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区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群众自觉传承和弘扬**区精神,成为全区人民构建和谐**区、创造**区美好未来的精神支柱。要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中显现出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交代给群众,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起到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发展的作用。同时,要切实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2、切实加强社会道德建设。要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培养全区人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新风,为构建和谐**区和迎办2008年奥运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好范文版权所有

3、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区的重要基石,必须逐步推进以个人诚信为基础、以企业诚信为重点、以政府诚信为主导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民主监督为重点,推进政府信用建设,引领社会诚信新风。要以建立“企业户口”、实行企业公示制、企业不良记录查询为主要环节,逐步建立企业信用约束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督。要拓展企业信用约束机制,加快建立专业性的社会成员诚信评估机构,制定诚信评定指标,构建个人诚信评估体系和失信处罚的有效机制,促使社会单位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起诚信、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4、深入开展民主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以学习宣传《宪法》、《行政许可法》、《国务院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广泛开展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有效引导广大群众正确处理享受权利与应尽义务的关系,树立依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用理性合法方式表述利益诉求、任何人都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活动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国家实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原则的严肃性,自觉做到知法守法。

(六)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随着全区改革发展的强力推进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种利益矛盾增多,这是深刻变革中难以避免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敢于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办法,形成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决不能让矛盾发展起来而影响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决不能影响构建和谐**区的发展进程。

1、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目前,我区显现出来的社会矛盾主要来源于基层。因此,增强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带头廉洁自律,是减少社会矛盾的关键。各基层单位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规章制度,实行依制治企、依制治村。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坚持重大事项提交村民(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的制度,根据绝大多数群众的意见进行民主决策,使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步入民主化、规范化轨道,从源头上避免社会矛盾发生。

2、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要建立健全基层治保会、民调会、信访调处小组等工作机构,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群众制度,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及早消除矛盾隐患。要继续坚持各级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做到接待一件解决一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3、加强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要继续坚持矛盾排查调处制度,对于可能在未解决好村级干部待遇、征地拆迁、就业安置、土地纠纷、干群矛盾等方面发生越级集体访的敏感地区和重点问题,要及时进行排查调处,确定化解矛盾的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早化解矛盾。要继续贯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区直部门和各镇的协调配合,形成处理矛盾的整体合力,防止发生越级上访。

4、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处理社会矛盾,要坚持依法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要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不依法到接待场所反映问题、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和以信访为名煽动群众闹事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

5、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构建和谐**区,需要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环境。要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一办、两所、三支队伍”建设,巩固充实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切实提高基层治安防范水平。要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坚持露头就打、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的打击方针,将那些影响群众安全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入室盗窃、诈骗、双抢等侵财性案件以及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流动人口流窜犯罪,作为长期打击的重点,为构建和谐**区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七)坚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整洁优美的生存环境

构建和谐**区,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矛盾尖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将难以实现。

1、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加强我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把全区人口总量控制在80万之内,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切实保持全区的低生育水平,加大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力度,着力解决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问题。

2、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要正确处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与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全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留足土地利用空间;大力节约土地资源,积极盘活存量,切实把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转变到内涵挖掘上来;抓紧制定农村土地和农民住房及宅基地的管理办法,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盗采和经营砂石资源的行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的节水意识,抓紧研究制定农村用水管理办法,以加强对农村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全过程控制污染;结合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限制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的发展;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建材,严格执行新的建筑节能标准,新上项目建筑设计要确保节能达标;实施雨洪利用和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节水型**区。

3、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要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和植树造林,下大力量抓好潮白河森林公园、两河四路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同时建设一批生态村镇和生态社区,确保全区绿化覆盖率逐年稳步提高,营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要以控制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线,以防治煤烟型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扬尘污染为重点,加大大气环境的治理力度,确保全区二级和二级以上天数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要以改造城中村、拆除违法建设、清理整治户外广告和非法小广告、整治道路环境和农村环境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全区整体形象,为城乡居民创造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八)激发全区人民的创造活力,调动广大群众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好范文版权所有

构建和谐**区,必须激发全区人民的创造活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活力,这是构建和谐**区的重要基础。

1、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机制和环境。要抓紧制定《**区区贡献突出人员奖励办法》,对为全区经济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教师、科技工作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进行重奖,以调动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要建立人才引进、评价、使用、保障机制,吸引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来**区创新创业,并在户口、子女入学、政治待遇、经济利益等方面给予特殊关注,充分释放他们的创造活力。要尽快制定为全区作出重要贡献的劳动和价值能够得到社会承认与尊重的相关政策,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率参与分配,使各类劳动者、各种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要保障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必须为全区各类劳动者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机会。一是推进用工制度改革。要以“公开、公正、公平、择优”为原则,以双向选择、分级竞聘为核心,加大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改革,实现员工队伍的动态优化,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二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调整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为重点,以强化政绩考核评定、推进干部异地交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为主要环节,加快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构建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和用人环境。三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要以开放市场领域、打破行业垄断、统一准入待遇、规范准入标准、简化准入程序为重点,加快行政审批和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为各类企业家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加强对构建和谐**区的领导

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而又面临诸多社会矛盾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建设全区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新**区,是对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加强对构建和谐**区的领导,扎扎实实地推进构建和谐**区的各项工作。

1、把构建和谐**区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构建和谐**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全区人民长期奋斗才能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构建和谐**区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党委政府和社会团体紧密配合、齐抓共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及时掌握和解决在构建和谐**区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总结构建和谐**区的好经验和有效做法,提高驾驭构建和谐**区的本领和能力,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果。

2、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为加快推进构建和谐**区的发展步伐,区委、区政府将加大对各处级单位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力度。要抓紧研究制定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于一体的干部政绩考评体系,以促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好构建和谐**区的各项工作,保证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3、要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构建和谐**区的各项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切身利益、民主权利、创造活力、道德素养密切相关,主要做的是以人为本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千方百计地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达到化解社会矛盾、理顺思想情绪、激发工作干劲的目的。要创新工作方法,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以自身良好形象带领群众完成构建和谐**区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区委提出的“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而共同奋斗。

下载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意见(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5篇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和谐社区建......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的基本平台,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来源: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时间: 2009-11-25 10:54 民发〔2009〕1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意见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十二五”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

    推进党支部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加强我镇党支部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1、党支部要结合本支部的实际,......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2006年1月17日)《实施意见》共分九个部分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三、千方百......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关于大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和连片建设两大工程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今年我区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特制定......

    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充分调动我局力量,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和谐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步伐,从而形成和谐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