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时间:2019-05-14 03:4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研究开题报告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第一篇: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好坏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部分农民富裕起来,但由于其综合素质不高,所以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或者一味的努力赚钱,没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只给予足够的经济满足,对孩子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或由家里的老人照管,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归到学校和孩子自己身上。由此带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监护缺失,导致生活、教育受到严重影响,表现为厌学、贪玩、等等。

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其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只顾着自己做生意赚钱,经常让孩子帮忙。破坏孩子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家长交友不慎,使孩子也身受其害。家长的大量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在自己的生意和娱乐上了,相对关心孩子的时间就少了。

有部分教师及同学的不接纳,损伤了学生的自尊,逆反心理及渴望得到别人重视的心理,导致他使用不做作业,扰乱课堂纪律等不良行为。而不良行为又导致学习成绩红灯高挂。

由于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缺乏改进自己的意愿。

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采取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即金钱加棍棒,先哄,哄不好就打。也有许多家长缺乏自觉教育子女的意识,随意性很强,或随意打骂,或娇宠无度,或放任自流,由此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种种不良的影响。

农村小学教学点分散,教学设施不齐全,师资老龄化严重,教师流动行太大。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经常出现打乱现象,课上“惹事生非”,干扰老师教学,课下打骂同学。即“问题生”。问题生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的成败。一个好的班级风貌的形成,对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问题生的好坏多少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当然也就是影响着班级孩子德智体各方面的成长。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随着改革春风的热潮,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开放,大部分人群都涌向大城市打工赚钱,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导致了越来越多问题生的出现,直接给农村教师以无形的压力,在这种现状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已经发现并开始予以重视,如韦淑娟的农村小学问题生现状分析与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及在范文网上发表的农村小学生学习教育的现状问题等都提到了问题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现在讲究的不仅是学习成绩好,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要求的早已出现,为我们转化问题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本课题的研究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发现自己的兴趣,进而促进其健康茁壮成长。

3、近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倡导下,国内外许多中小学都开始关注和投入问题生的研究中,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本课题提供了参考资料。

4、本课题主持人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和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本课题研究。本课题组的成员也都从事班主任工作以及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5、本课题的选题切入口小,与班主任工作实际相贴近,而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是班主任,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非常利于开展行动研究。

6、我校有强烈的班级管理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五、理论依据

1、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当今物质早已得到满足,可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1],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及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缺失需要与成人需要的关系,这种思想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2、现今教学新观念

有些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上的缺失日益明显,孩子作为祖国的明天,我们应该也有责任对其更加关注。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六、课题的界定

问题学生:是指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心理有问题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七、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让问题生在良好的班级管理中得到改变,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习惯,尤其是从心理上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上的转变。

2、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对问题生的理解和帮助,引导学生体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实现班级的和谐、心灵的相互融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3、镇领导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为问题生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提高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不仅仅成为良好的教学者、更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八、研究内容

(一)问题生的转化

1、感化

作为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采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方法去传授知识,让学生学在其中更是乐在其中。

2、以心换心

让学生知道,你很关注他,很看好他,多鼓励。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就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二)班级管理的好坏

1、班主任自身的能力方法

管理好一个班级,除了学生的配合,班主任是个关键的因素,因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班级教育教学的核心、灵魂。

2、学生自身的自我管理

班级的好坏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九、研究途径

(一)加强培训学习

1、请专家来我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指导,引领课题研究。

2、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的内容做详细解读,明确分工,并定时培训。

3、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培训,相互学习,通过学习,增强教师对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二)在活动中突出问题生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1、交流探讨课题研究的心得。每月一次交流实施心得,以便反思、改进和总结。

2、学校为课题研究的教师搭建思考的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多读书,多思考,进行论文的撰写、交流、评比并把较高水平的论文作为推广学习的材料,引领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

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教育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我们首先从文献资料研究法来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对问题生与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法

调查了解日常班级中的问题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课题研究前、中以及结题前各调查一次,以做对比分析。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的本质是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它的基本过程是“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循环往复,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始终要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为行动而研究”“为研究而行动”。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转化问题生。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个别突出的问题生进行特别关注研究,并发现其的良好转化,借鉴经验,总结方法,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佳状态。

5、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及时让教师总结与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从而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修整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最终形成相关论文和总结报告。

十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2013年9月4日——10月4日进入课题实施第一阶段,做好了初期调查问卷,并对发现的问题生进行分析研究。

2013年10月5日——11月4日各成员根据分工的不同学段的问题生展开课堂、课外、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观察研究。

2013年11月4日——12月4日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并对本学期的研究进行总结。

2013年12月5日研究成果汇报。

2014年3月4日——2014年4月4日召集学生会全体成员会议,收集学生平时的日常行为表现、思想认识情况。

2014年4月5日——2014年5月4日召集学生会会议。观察问题生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进行了测验。

2014年5月5日——2014年6月4日召开班主任教师会议,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学生有关日常行为、生活习惯的调查问卷。

2014年6月5日——2014年9月4日分散在家进行理论学习。2014年9月5日——2014年10月5日初步完成了探索适合我校实际问题生转化与班级管理好坏之间的关系。

2014年10月5日——2014年11月5日总结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材料、各个阶段的报告。

2014年11月5日——2014年12月4日细化、完善课题材料的整理与汇总。并撰写“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德转化与班级管理好坏研究”的结题报告。

2014年12月5日——2014年1月5日初步完成“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好坏研究”结题报告。并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5年1月6日——2016年2月6日进一步修改、完善结题报告。

2016年2月7日——2017年1月10日再次充实资料,修改并完善结题报告。

第二篇: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研究结题报告版

“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好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部分农民富裕起来,但由于其综合素质不高,所以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或者一味的努力赚钱,没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只给予足够的经济满足,对孩子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或由家里的老人照管,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归到学校和孩子自己身上。由此带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监护缺失,导致生活、教育受到严重影响,表现为厌学、贪玩、等等。

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其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只顾着自己做生意赚钱,经常让孩子帮忙。破坏孩子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家长交友不慎,使孩子也身受其害。家长的大量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在自己的生意和娱乐上了,相对关心孩子的时间就少了。

有部分教师及同学的不接纳,损伤了学生的自尊,逆反心理及渴望得到别人重视的心理,导致他使用不做作业,扰乱课堂纪律等不良行为。而不良行为又导致学习成绩红灯高挂。

由于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缺乏改进自己的意愿。

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采取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即金钱加棍棒,先哄,哄不好就打。也有许多家长缺乏自觉教育子女的意识,随意性很强,或随意打骂,或娇宠无度,或放任自流,由此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种种不良的影响。

农村小学教学点分散,教学设施不齐全,师资老龄化严重,教师流动行太大。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经常出现打乱现象,课上“惹事生非”,干扰老师教学,课下打骂同学。即“问题生”。问题生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的成败。一个好的班级风貌的形成,对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问题生的好坏多少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当然也就是影响着班级孩子德智体各方面的成长。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随着改革春风的热潮,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开放,大部分人群都涌向大城市打工赚钱,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导致了越来越多问题生的出现,直接给农村教师以无形的压力,在这种现状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已经发现并开始予以重视,如韦淑娟的农村小学问题生现状分析与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及在范文网上发表的农村小学生学习教育的现状问题等都提到了问题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现在讲究的不仅是学习成绩好,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要求的早已出现,为我们转化问题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本课题的研究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发现自己的兴趣,进而促进其健康茁壮成长。

3、近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倡导下,国内外许多中小学都开始关注和投入问题生的研究中,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本课题提供了参考资料。

4、本课题主持人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和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本课题研究。本课题组的成员也都从事班主任工作以及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5、本课题的选题切入口小,与班主任工作实际相贴近,而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是班主任,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非常利于开展行动研究。

6、我校有强烈的班级管理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五、理论依据

1、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当今物质早已得到满足,可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1],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及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缺失需要与成人需要的关系,这种思想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2、现今教学新观念

有些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上的缺失日益明显,孩子作为祖国的明天,我们应该也有责任对其更加关注。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六、课题的界定

问题学生:是指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心理有问题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七、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让问题生在良好的班级管理中得到改变,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习惯,尤其是从心理上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上的转变。

2、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对问题生的理解和帮助,引导学生体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实现班级的和谐、心灵的相互融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3、镇领导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为问题生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提高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不仅仅成为良好的教学者、更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八、研究内容

(一)问题生的转化

1、感化

作为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采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方法去传授知识,让学生学在其中更是乐在其中。

2、以心换心

让学生知道,你很关注他,很看好他,多鼓励。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就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二)班级管理的好坏

1、班主任自身的能力方法

管理好一个班级,除了学生的配合,班主任是个关键的因素,因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班级教育教学的核心、灵魂。

2、学生自身的自我管理

班级的好坏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九、研究途径

(一)加强培训学习

1、请专家来我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指导,引领课题研究。

2、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的内容做详细解读,明确分工,并定时培训。

3、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培训,相互学习,通过学习,增强教师对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二)在活动中突出问题生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1、交流探讨课题研究的心得。每月一次交流实施心得,以便反思、改进和总结。

2、学校为课题研究的教师搭建思考的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多读书,多思考,进行论文的撰写、交流、评比并把较高水平的论文作为推广学习的材料,引领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

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教育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我们首先从文献资料研究法来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对问题生与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法

调查了解日常班级中的问题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课题研究前、中以及结题前各调查一次,以做对比分析。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的本质是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它的基本过程是“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循环往复,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始终要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为行动而研究”“为研究而行动”。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转化问题生。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个别突出的问题生进行特别关注研究,并发现其的良好转化,借鉴经验,总结方法,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佳状态。

5、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及时让教师总结与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从而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修整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最终形成相关论文和总结报告。

十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2013年9月4日——10月4日进入课题实施第一阶段,做好了初期调查问卷,并对发现的问题生进行分析研究。

2013年10月5日——11月4日各成员根据分工的不同学段的问题生展开课堂、课外、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观察研究。

2013年11月4日——12月4日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并对本学期的研究进行总结。

2013年12月5日研究成果汇报。

2014年3月4日——2014年4月4日召集学生会全体成员会议,收集学生平时的日常行为表现、思想认识情况。

2014年4月5日——2014年5月4日召集学生会会议。观察问题生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进行了测验。

2014年5月5日——2014年6月4日召开班主任教师会议,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学生有关日常行为、生活习惯的调查问卷。

2014年6月5日——2014年9月4日分散在家进行理论学习。2014年9月5日——2014年10月5日初步完成了探索适合我校实际问题生转化与班级管理好坏之间的关系。

2014年10月5日——2014年11月5日总结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材料、各个阶段的报告。

2014年11月5日——2014年12月4日细化、完善课题材料的整理与汇总。并撰写“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德转化与班级管理好坏研究”的结题报告。

2014年12月5日——2014年1月5日初步完成“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好坏研究”结题报告。并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5年1月6日——2016年12月30日进一步修改、完善结题报告。

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0日再次修改、完善结题报告。

十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全面了解学生。

1、首先通过学生做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态度、爱好。

2、通过家访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成长环境。

3、通过家庭作业、课堂表现来了解学习态度、学习情况。

(二)对症下药

问题生的产生有很多种原因。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化。

1、首先通过找闪光点来及时表扬,以此为契机来转化他们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和自身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以及在学校的表现不同。

案例一:我班同学刘颜豪,学习成绩较差,平时活泼好动,贪玩,玩游戏上瘾。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精神不太正常。所以一直我行我素。但是很有爱心,有一次,和弟弟在奶奶家玩,一不小心把偏瘫的爷爷碰倒在地,爷爷就此卧床不起。需要人伺候。从此这孩子好像一下子懂事了很多。知道自己错了。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提高。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班同学刘苏林,由于父母很早离异,孩子缺少母爱,父亲常年干活,家里的家务活需要自己喝姐姐承担,并且家庭不富裕,很少有零花钱。所以孩子的性格很内向,并且很少和班里的同学一起玩耍。自卑,当我了解情况后我发现他劳动比较积极,就公开选他为劳动委员,从此以后不仅劳动更积极了,作业完成的更好了,和同学的关系也有了好转。

3、家校沟通,齐抓共管。

我班学生曾晓洁,由于是家里的老小,父母非常宠爱,在家里说一不二,孩子贪玩,经常不写作业,每次老师问都说作业写了不知道放哪里了,或者丢了。经过家访,家长了解了情况之后。家长和学校一起督促并监督,完成作业及时表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改掉了撒谎和不写作业的毛病。

第二学期竞选班长,曾晓洁踊跃报名参加竞选,于是我让其当副班长,并以此为契机,调到其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曾晓洁不仅改掉了不写作业的毛病,而且还能以身作则,帮助同学,严格要求自己,事事都冲在前头,做榜样。倍感欣慰。

(三)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

1、首先制定了班级公约,和班级口号、班风和班歌。

2、制定了六一班积分细则。小组之间比赛。

3、并发挥特长,分小组分特长分别设计图书角、阅读之星、植物角、卫生角、作业评比等栏目。

4、并每周开班会公布积分情况,评选出阅读之星 以及作业优秀者。大部分学生的积极被调到起来,起初需要多提醒,多督促,慢慢就形成习惯了,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的小组争光添彩,并能积极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和风采。整个班级的面貌焕然一新。

(四)唇枪舌战的辩论赛

1、以班级为单位,男女双方分别为正方和反方。第一轮进行辩论。第二轮自由辩论。分别评出男女最佳辩手。

2、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进行辩论。最后评选出最佳辩论小组。本次活动学生们的兴趣浓厚,不仅增强小组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锻炼了孩子们的口才。同时让部分问题生也能融入其中。

(五)坚持每日必读,读后必写。

从2016年9月18日开始,五年级一班和六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始终坚持每天读书,并记录自己的读书时间和页码以及书的名字,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从中明白的道理。

经过四五个月的坚持。大部分孩子已经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并且阅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寒假期末检测中有了很大进步,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图一、二:六一班期末检测后准备放寒假的可爱的孩子们,看孩子们个个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预祝2017合家欢乐,大吉(鸡)大利更上一层楼。)

(六)班级活动多样化

在班级里通过结对帮扶,班级公约,作业评比,手抄报,成语接龙,读书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丰富孩子的课堂生活,以此来促进孩子之间的感情。

总之,问题生的转化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转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寻找原因,方法,采取多种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整个班级更优秀。

十三、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师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子课题,有侧重地展开相应的探索与实践,对班级的布置、班干的培养、班风的形成都有明显的成效,但仍没有形成,由于班级工作点多面广,纷繁芜杂,虽各班主任不辞辛苦,浑身解数,仍难以形成很明确的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各年段虽有根据本年段清晰而系统的经验和策略。学校还未建立相应的科学的评估体系,对班级管理尚处于浅显的阶段。

今后要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借鉴,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在创新。加强课题研究引领的力度,提高研究工作的效度,努力形成班级管理的策略。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尽早建立与班级管理并行的评价机制,有力地规范和促进班级管理。

第三篇: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梁山县徐集镇教办课题组

2012年9月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开 题 报 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镇《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是济宁市科研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要想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就离不开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小学教育肩负着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担。“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另外,我镇是有名的“建筑之乡”、全国闻名的“挂车之乡”,基于从事建筑和挂车行业人员比较多,留守儿童也比较多,再加之受思想认识、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困生”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我镇已经意识到学困生对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全国各地已有不少著名专家、学 者有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不少的方法策略和理论研究,但是从中我们并未找到一条真实贴近我镇实际情况的学困生转化有效途径,所以如何转困、脱困,去探索一条符合我镇实际的学困生转化规律,已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背景,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决定开展《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限定在我镇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上。

2、对学困生定义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或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

3、对非智力型学困生定义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会、家庭、学校、心理障碍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

4、本课题预定研究小学语文、数学两学科的学困生,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困生问题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如果能成功找到转化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成功地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既针对目前我们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又将日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结合。在研究实践中寻找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转化学困生模式,既满足于当前新课程的需要,又能丰富基础教育的教学理论。

四、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主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大面积地转化农村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学困生。具体目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非智力、身心素质等)、外部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班级文化等)。

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 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一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并且每个人的最佳智能单元是平等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力是一种潜能,每个人都具备多元的潜能,都具有可挖掘的创造潜力。

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是:(1)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2)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 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3)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

六、实验内容及基本操作方法

1、实验对象:我镇小学学困生。

2、子课题的设计

(1)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2)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通过观察、问卷、访谈、文献、以往经验对各学科学困生进行归类,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转化策略。

3、具体实验内容

(1)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2)造成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对学困生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与家庭结构对学困生的影响等。

(3)怎样在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转化学困生。(4)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5)如何通过密切家校联系转化学困生。

4、基本操作方法

本实验综合采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又侧重个案的研究,建立学困生档案,从外到内,全面深 入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

七、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对象:徐集镇中心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对比对象:徐集镇前杨楼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徐集镇潘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把握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在学困生课题的实施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3)实验研究法:根据以往的教学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精心考虑,提出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对某些策略进行检验或试验,取得相关数据,找出该策略与学困生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达到验证该策略是否有效的目的。

(4)问卷、访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找出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及时地反馈,积累资料,积极做出调整。

(5)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困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

3、实验步骤(即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2012.6—2012.9准备阶段 申报课题,立项、学习有关理论。

第二阶段 2012.10—2012.12调查分析形成方案阶段。调查了解现状,形成方案。

第三阶段 2013.1—2014.2实施调整阶段。

全面实施课题方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第四阶段 2014.3—2014.5总结、结题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情况和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八、课题实验的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张士方 副组长:高 峰

成 员:盛庆喜 杨庆昌

2、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

组 长:杨庆昌 领导组织课题研究与实施

副组长: 杨东孔 组织小学数学实验

仇念章

组织小学语文实验

成员: 吴金凤 组织实验、收集整理材料

张宪勇 小学数学实验 刘春梅 小学语文实验 薛香菊 小学语文实验 李玉荣 小学数学实验

3、指导专家

李升 许鑫 乔卫华 孙霞

4、协作研究成员

黄凤娥 冯恒雨 郭恒亮 杨作海

九、经费预算

第一阶段 2012.6—2012.9准备阶段

申报课题,立项、学习有关理论,经费预算约800元。第二阶段 2012.10—2012.12调查分析形成方案阶段。调查了解现状,形成方案,经费预算约1000元。第三阶段 2013.1—2014.2实施调整阶段。

全面实施课题方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经费预算约3000元。

第四阶段 2014.3—2014.5总结、结题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情况和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经费预算约1000元。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教办领导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以上是课题的具体实施计划,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将尽力完善、完备课题实施计划。

谢谢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莅临指导!

徐集教办课题组主持人 杨庆昌

2012年9月26日

第四篇: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一、社会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造成贫困家庭在物资、经济、精神等方面与社会的差距加剧,给这些家庭的孩子在心理、性格上造成一定的扭曲与缺陷,而社会又缺乏一定的应对机制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家庭背景: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只有老人与孩子留守,有的甚至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也不少。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加上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第三、学校背景: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有着畏难的情绪,他(她)们经常拖欠作业,要老师催交,考试的成绩也不理想;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很多学生上课故意捣乱,而当老师去批评他(她)们时,他(她)们又受不了,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喜欢欺小凌弱,爱与学生吵嘴,打架,没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一系列的现象,大部分出现在学校存在的“后进生”群体当中。这些学生的不良表现在校内外尤为突出。虽经老师多次的教育帮助仍屡教屡犯,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课题的研究融合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既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等理论精髓,以心理学的认知理论,教育学的教法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实验的理论基础。以“会学”代替“学会”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方面,开始探讨由“教书”转变为“教法”。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实验“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基本概念界定

“后进生“,就是指智力因素处在正常发展范围内,由于某些教育因素和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思想、道德、学业水平或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处于落后状态或比较落后状态,并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和特殊教育的学生。

四、研究方法:

1、调查、观察、经验总结相结合;

2、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相结合;

4、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五、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问题的提出

第二、分析探索小学“后进生”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第三、探索出“后进生”心理疾病的预防与矫治的有效途径与对策。

第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互动教育机制,创建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后进生”心理健康发展。

六、参考文献 [1] 王立英.《关于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思考及对策初探》[J].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2] 李巨涛.《论小学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J].黑河学刊.2007年11月 [3] 张海燕,郑传才.《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及其人格理论在后进生教育和转化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7年第10期

[4] 韩素梅.《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与“后进生”转化》[J].科技资讯.2007年第2期

[5] 谌启标,王晞.《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08月

[6] 万玮.《班主任兵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04月 [7]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8]、《现代教育学》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班主任》北京教育科学院主办,2002年第1期 [10]、《中小学德育》广东教育厅主办,2001年第5期 [11]、《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魏书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第五篇: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2015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立项科研课题

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

2016年1月

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李云

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申报的《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于2015年9月经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批准为2015立项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5-ZJXH-13247)。为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现由本人把课题组的研究设想向大家做汇报,敬请各位专家审议和批评指正。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生是国家以后生产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大使命,中职生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的质量优劣,所以他们的成长必须要受到很好的呵护和教育。

中职生处于人生的青年、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迅速变化的阶段。在生理上,身体各项官能发育逐渐完全,这就出现了许多因身体突变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在心理上,情感与思维方式和童年大不相同,出现了诸如叛逆、矛盾的心理。有一些中职生出现问题羞于向家长或老师等请教,日积月累,造成了心理疾病。

从实际情况看,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近年来,市内外中职生违法犯罪或自杀、自残案例的增加,说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研究人员足够的重视。

(二)研究意义

1.农村中职生占比大。农村中职生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开县职教中心9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其他中职学校农村学生比例不尽相同,但都在80以上。因此,中职学校对农村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开展有效干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农村中职生有着与城市中职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农村中职生,大多数属于留守学生,从小受到来自家庭的教育、关爱和引导较少,因此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更弱,更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一些不良心理,严重干扰他们的学习,造成学习心理障碍,成为其健康成长的阻碍。因此,对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3.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查询,还没有任何研究机构或有识之士对“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开展专门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将填补这一空白。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理论依据

1.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规律,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时期。

2.实验教育学

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二)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中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针对中职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和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配置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以上这些理论成果和政策文件,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三、核心概念界定

农村中职生:指户籍和居住地均不在城镇的中等职业学校在读的学历教育在校生。心理问题:由于心理问题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因此,本课题着重研究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如心理障碍、对人恐怖症、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问题。

教育对策: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实际情况而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四、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经查询,与“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相关的研究有267项,其中有专著1本,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有266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供本课题研究借鉴。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是由俞国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2007年6月出版的专著。其中第七章“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有关量表的编制”,围绕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现状、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指导这样一条主线展开,并在最后部分介绍了测量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新工具──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情况。虽然只是把中职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没有具体到农村中职生,但是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是值得本课题借鉴的。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思帆教授和重庆三峡水电学校吴川和老师撰写,发表于《职教通讯》2014 第1期的研究论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以重庆三峡水电学校为例”,在大量调查基础上,得出了五条结论和四个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研究发现来自农村的中职生的比例达到81.1%,印证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的徐广华在《教育天地》(2014年08期)上发表的论文《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厌学情绪明显、自卑心理严重、自控能力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提出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加强组织网络建设、注重区分学生问题的根源、开设心理学辅导课、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核工业南昌高级技工学校的周海泉和海柳娟在《管理实践》(2014年32期)上发表的论文《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一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作为高中阶段受教育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中职学生,普遍在学业、自我认识、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择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北京工贸技师学院机电分院通州校区的杨倩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的李义鹏在《职校科技》(2014年33期)发表的《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一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从学生行为表现中归纳形成心理问题的诱因,通过多个渠道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心理,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辽宁建平县职教中心的纪学青在《职业教育》(2015年02期)发表的《浅谈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一文,针对中职生心理问题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戴李和冯兰在《职业教育》(2015年21期)发表的《浅淡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研究讨论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提出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的王燕在《教育与管理》(2015年21期)发表的《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教育管理对策》一文,通过剖析当前中职生心理问题,探寻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对策,帮助他们形成健康、阳光的青春期心理。

徐州能源工业学校的居晓晔发表的《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教育管理对策研究》一文,探讨了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教育管理策略。

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的王妍发表的《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探析》一文,主要研究了中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亟须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期为中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达到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的曾琼发表的《中职学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女生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研究了相关原因,给出了相关对策。

总之,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的研究很多,但是从成长环境角度具体到“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目前还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过专门研究。

五、本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

(一)本研究的创新

从成长环境角度对中职生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是全新的视角。填补“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方面的空白,为更全面解析、并逐步解决中职生心理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二)重要假设

1.农村中职生与城市中职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2.当前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当前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不足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出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通过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3.通过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合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模式

(二)研究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中职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探索农村中职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3、通过实践,探索符合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4、通过实践,建立符合农村中职生身心特点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新模式,形成一套

有效的成功经验及理论。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确定为重庆市内外的在读中职学生,其中以市内中职生为研究重点。本研究拟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来自重庆市内外中职学校的学生共300人,专业包括电子检测及应用、数控专业、计算机应用、动漫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医学护理、畜牧、电子机械等10个专业,覆盖文科、理科。调研对象年龄范围在14—20岁之间,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50人,城市学生,城镇学生,农村学生之间的比例拟定为1:2:7。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主要思路

问题意识视角。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是现实存在的矛盾、困惑、冲突,是我们原有的知识、经验没有解释、理解和说明的现象,是制约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课题适应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需要,聚焦于现实的问题和矛盾,致力于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开展真正脚踏实地、行之有效的研究。

实践凝练意识。实践凝练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经验和理论产生的根本和源泉,是理论产生的生长点。因此,本课题将充分鼓励老师们对解决中职生心理问题实践中好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升华,使其由感性的、具体的、非理论化的“点”上的做法,经由凝练、提升,概括成能够泛化、迁移、推广的方法论层面上的普适理论。在实践基础上提炼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修正、丰富和完善理论。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课题组将随机抽取不同年级、不同出生地、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并对获取的一手数据运用思辨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了解农村中职生与城市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差异。对老师们针对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进行跟踪访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或成功的案例,然后进行研究、提炼。

2.文献法。即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课题组将大量收集阅读与国内外关于中职生心理方面的论文和专著,借鉴他人研究成果,从中获得启发,分析农村中职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为解决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提供理论借鉴。

3.行动研究法。将教学改革实际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课题组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教育的原则和方案,在本校开展实验,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边执行、边评价、边反思、边修正。

九、研究计划及步骤

(一)课题立项、申报,研究的准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9月):酝酿、调查、论证,确定课题的申报,完成申报材料并向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申请立项。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7年10月):学习、培训、调查、测试、辅导、分析、研究、考察、总结、推广。

2015年9—12月,对课题成员进行分工和培训,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作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2016年1—3月,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访谈。对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2016年3月-2016年11月,对调研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细致客观的分析,撰写“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研报告”。归纳出农村中职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方案,撰写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2016年12月,提炼出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干预的原则,构建起适合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对提出的对策、原则、方案进行试验、验证、修改、完善。

(三)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17年8月—9月):对本项科研的过程成果系统梳理,编辑《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集》。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结题资料,上报结题申请书,邀请有关专家、领导进行结题鉴定,召开结题鉴定会和成果交流会。

(四)成果推广阶段(2017年9月以后):将研究成果在重庆市其他中职学校进行推广。

十、预期成果

(一)成果形式:调研报告、论文。

(二)使用去向:在CSSCI上发表系列论文3篇以上,县级以上学术活动交流2次。

(三)预期社会效益:通过课题的研究及实践,使学生变得自信阳光、健康快乐、意志坚强、不惧竞争,能够适应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和人格健全的劳动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一)研究组织

建立完善的课题网络,健全规范的课题管理机制。为了使课题的研究出成果,成立专家顾问组、课题领导组、主研组,并建立完善课题研究责任制。

1.专家顾问组

姜伯成 重庆市教育科学院院长助理

谭绍华重庆市教育科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姜迪辉 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常务副校长 成员:张建川 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务处主任 廖瑞兰 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教科室主任

负责审定该课题的实施方案,建立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3.课题主研组 负责人:李云

负责课题的人员组织、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撰写开题报告;负责制定课题研究阶段计划,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定期组织召集课题组全体人员进行课题研究、交流,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提出下一阶段研究任务,保障课题研究落实到位;负责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地向科研管理部门逐级汇报,取得课题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负责向市职教学会秘书处提交结题申请和研究报告;课题结题后还要考虑如何应用和推广研究成果。

主研人员:姜迪辉、张建川、李绪寨、廖瑞兰、韦永胜、李双沅、陈善林 认真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先进经验;负责课题设计,完成报告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认真实施课题研究,负责收集和积累研究资料;参与制订每阶段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总结或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报告;撰写课题研究的论文或专题总结负责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的推广;负责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情况及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根据各位参研人员的特长,进行如下分工:

1.李云: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设计,制定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 须上交材料:相关论文一篇

2.姜迪辉,常务副校长,负责课题领导、协调及经费保障 须上交材料:相关论文一篇

3.张建川:教务处主任,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 须上交材料:相关论文一篇

4.廖瑞兰:教科室主任,负责成员的培训工作 须上交材料:相关论文一篇

5.李绪寨:教学督导室主任,负责撰写阶段总结和研究报告 须上交材料:相关论文一篇

6.韦永胜:信息中心主任,负责联络及外宣工作

须上交材料:相关论文一篇

7.李双沅:学科带头人,负责案例收集 须上交材料:相关论文一篇

8.陈善林:课题学术秘书,负责资料收集归档 须上交材料:相关论文一篇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根据各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课题经费管理制度,结合本课题实际,对本课题经费预算如下:

(一)资料费 800

(二)国内调研差旅费3000

(三)小型会议费500

(四)计算机使用费800

(五)印刷补助费 1500

(六)管理费1000

(七)其他1400 合计 9000 总之,我们承诺, 坚决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学会工作和推动职业教育科研的意见》精神和《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认真做好课题的管理和研究工作,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主要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455页

[2]杨晓明,赵立铭.中职生心理健康辅导[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8 259页 [3]祖木热提•吐尔逊.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报告 [J].科学中国人(ISSN:1005-3573)2014 第14期 P255-256 [4]耿晓春,郭爽,张廷艳.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J].才智(ISSN:1673-0208).2011 第20期 P236 [5]杨思帆,吴川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以重庆三峡水电学校为例 [J].职教通讯 2014 第1期 P75-78 [6]彭奇林.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J].教学月刊(ISSN:1671-704X 中学版)2010 第10期 P59-61 [7]张红萍.浅析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J].科教文汇(ISSN:1672-7894下旬刊)2014 第12期 P213-214 [8]王子君.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 第5期 P125 [9]李智鹏.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误区及对策[J].教师(中)2012 第8期 [10] 李琳.《中职学校矫正单亲家庭学生不良心理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 第10期 P279 [11]韦代均.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J].心事 2014 第8期 P140 [12]林贝茵.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运用同伴教育 [J].广西教育•C版职业教育 2010 第7期

[13]李又梅.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中职校生自我意识的影响:对中职校生自我意识调查结果的思考 [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第10期 P202-204 9

下载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研究开题报告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阶段问题生的转化与班级管理的研究开题报告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现状与研究开题报告(合集5篇)

    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现状与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2013年1月,我校《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现状与研究》课题,经忠县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为2012年度“法制安全教育......

    开题报告-班级常规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班级常规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五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开题报告 2010-12-30 班级常规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五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管理与各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研究开题报告

    班级管理与各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长期以来,保姆式教育充斥着学生的管理,日常生活和管理事务都由教师包办,亲自处理纪律、卫生、出勤等,教师的这......

    “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总负责人:贺学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课题背景:油房庄乡位于定边城的东北边陲,总人口近一万,每年新生儿童在80......

    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一、理论依据:1.班级管理理论: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

    小学班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实施方案 鸡东县第四小学 任慧敏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

    小学班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安塞县第二小学课题组李渊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

    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本课题于2014年04月申报。2014年5月被汉滨区教研室批准立项。本课题2014年6月开题。预计2015年6月结束。为期1年。 一、课题的提出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