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规范

时间:2019-05-14 03:4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路基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路基规范》。

第一篇:路基规范

路基规范.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前 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的需要,1996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该规范施行以来,对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路基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近十年来,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交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较多的山区公路设计施工经验,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精神,修订本规范。新修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在原规范基础上,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填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特殊路基设计等作了重点修订,突出了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以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注重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处理、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设计。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经验,补充完善了路基压实度和CBR强度要求,在第3章“一般路基”中增加了路堤与桥涵构造物连接处理、路基填挖交界处理、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填石路堤和粉煤灰路基等设计技术规定;

2.对高边坡、地基处理、路基病害整治等设计,提出了有关施工监测与动态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完善了路基排水系统设计要求,补充了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仰斜式排水孔、支撑渗沟等排水设施,强化路基排水与边坡防护的综合设计。取消了有关路面排水设计的内容。4.将第5章“路基防护”改为“路基防护与支挡”,新增加了挡土墙、边坡锚固、土钉支护和抗滑桩等支挡结构设计技术要求; 5.新增加第6章“路基拓宽改建”,增加了原有路基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等设计技术要求;

6.将原规范第6章“特殊路基”改为第7章,在该章中新增加了软土地区路基、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采空区路基、滨海路基、水库路基等特殊路基设计技术要求;完善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多年冻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风沙及沙漠、雪害、涎流冰等特殊路基处理技术要求。

本规范及其条文说明是根据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及工程实践经验而编制的,规范颁布后,请各有关单位将使用本规范中所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编:430052),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楼

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吴万平廖朝华 汪继泉 丁小军 张留俊 王秉纲 王选仓 胡长顺

邓卫东 唐树名 陈晓光 傅应华 王家强 袁光宇 张嘉翔 周相略 台电仓 胡 炜 李 萍 祝海燕 郑 治 席元伟 马 磊 刘 健 刘亚楼 李 浩

目 次 总 则 1 2 术语 2 3 一般路基 4 3.1一般规定 4 3.2路床 4 3.3填方路基 4 3.4挖方路基 7 3.5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8 3.6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 8 3.7挖方高边坡 12 3.8填石路堤 15 3.9粉煤灰路堤 17 3.10路基取土 17 3.11路基弃土 18 4路基排水 19 4.1 一般规定 19 4.2 地表排水 19 4.3 地下排水 20 5 路基防护与支挡 22 5.1一般规定 22 5.2坡面防护 22 5.3沿河路基防护 24 5.4挡土墙 26 5.5边坡锚固 45 5.6土钉支护 51 5.7抗滑桩 52 6 路基拓宽改建 54 6.1 一般规定 54 6.2 原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 54 6.3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 55 6.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原有路基的拓宽改建 56 7 特殊路基 57 7.1一般规定 57 7.2滑坡地段路基 57 7.3崩塌与岩堆地段路基 60 7.4泥石流地区路基 61 7.5岩溶地区路基 63 7.6软土地区路基 64 7.7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 69 7.8膨胀土地区路基 70 7.9黄土地区路基 73 7.10盐渍土地区路基 76 7.11多年冻土地区路基 78 7.12风沙地区路基 80 7.13雪害地段路基 82 7.14涎流冰地段路基 85 7.15 采空区路基 86 7.16滨海路基 88 7.17 水库地区路基 89 附录A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 91 附录B 监测内容与项目 92 附录C 多年冻土公路工程分类 93 附录D 黄土分区图 94 本规范用词说明 95 附件:《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96 1总则 97 3一般路基 98 4路基排水 109 5路基防护与支挡 113 6路基拓宽改建 125 7特殊路基 126 总 则

1.0.1 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路基设计。

1.0.3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1.0.4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5 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0.6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1.0.7 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当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深度超过30m时,宜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案比选。1.0.8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1.0.8规定。表1.0.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1/100 1/50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

1.0.9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时,应对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1.0.1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校核、修改和补充。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3楼

1.0.11路基工程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1.0.12路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术语

2.0.1 路基 subgrade 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

2.0.2 路床 roadbed 指路面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及下路床(0.30m~0.80m)两层。

2.0.3 路堤 embankment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m~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2.0.4 路堑 cutting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2.0.5 填石路堤 rockfill embankment 用粒径大于40㎜、含量超过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

2.0.6 CBR(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率表示。2.0.7 压实度 degree of compaction 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2.0.8 路基设计标高 height for design of subgrade 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则为设置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标高;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可与新建公路相同,也可采用路中线标高。设有中央分隔带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2.0.9 特殊路基 special subgrade 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2.0.10 湿陷性黄土 collapsibility loess 在自重或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下沉现象的黄土。2.0.11 红粘土 laterite 碳酸盐类岩石在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后形成的褐红色粉土或粘性土。2.0.12 高液限土 high liquid limit soil 液限(100g锥试验)超过50%的细粒土。

2.0.13 膨胀土 expansive soil 含亲水性矿物并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特性的高塑性粘土。2.0.14 盐渍土 saline soil 易溶盐含量大于规定值的土。

2.0.15 多年冻土 perennially frozen soil 冻结状态连续多年的温度低于0℃且含冰的土。2.0.16 滑坡 landslide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2.0.17 崩塌 rock fall 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倒塌、倾倒或坠落的现象。2.0.18 泥石流 debris flow 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的间歇性洪流。2.0.19 岩溶 karst 可溶性岩层被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各种地质现象和形态。2.0.20 挡土墙 retaining wall 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

2.0.21 抗滑桩 slide-resistant pile 抵抗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的横向受力桩。

2.0.22 土钉 soil nailing 在土质或破碎软弱岩质边坡中设置钢筋钉,维持边坡稳定的支护结构。

2.0.23 预应力锚杆(索)prestressed anchor 由锚头、预应力筋、锚固体组成,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张拉力以加固岩土体使其达到稳定状态的支护结构。一般路基

3.1一般规定

3.1.1 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改建公路设计时,还应收集历年路况资料及当地路基的翻浆、崩塌、水毁、沉降变形等病害的防治经验。

3.1.2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

3.1.3 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当山坡高陡或稳定性差,不宜多挖时,可采用桥梁、悬出路台等构造物;

三、四级公路的悬崖陡壁地段,当山体岩石整体性好时,可采用半山洞。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4楼

3.1.4 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满足1.0.8条的规定,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沿河路基废方应妥善处理,以免造成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沿线构造物、农田、房屋等不良后果。

3.2路床

3.2.1 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3.2.1规定。表3.2.1 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项目

分类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 级 公 路.三、四级 公 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 路 填方

路基 0~0.3 8 6 5 ≥96 ≥95 ≥94 0.3~0.8 5 4 3 ≥96 ≥95 ≥94 零填及

挖方路基 0~0.3 8 6 5 ≥96 ≥95 ≥94 0.3~0.8 5 4 3 ≥96 ≥95 / 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2)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3.2.2 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3.2.3路床加固应根据土质、降水量、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深度、加固材料来源等,经比选采用就地碾压、换土或土质改良、加强地下排水、设置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措施。

3.3填方路基

3.3.1填料选择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2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3 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表3.3.1的规定。表3.3.1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填料最小强度(CBR)(%)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 级 公 路 三、四级 公 路

上路堤 0.8~1.5 4 3 3 下路堤 1.5以下 3 2 2 注:1)当路基填料CBR值达不到表列要求时,可掺石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处理。2)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4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考虑振动液化的影响。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3.3.2压实度

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路邸压实度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m)压

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 级

公 路 三、四级 公 路

上路堤 0.80~1.50 ≥94 ≥94 ≥93 下路堤 1.50以下 ≥93 ≥92 ≥90

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2)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3)路堤采用特殊填料或处于特殊气候地区时,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路在保证路基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

3.3.3 细粒土填筑时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

3.3.4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1 当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3.4规定。表3.3.4 路堤边坡坡率 填料类别 边坡坡率 上部高度

(H≤8m)下部高度(H≤12m)

细粒土 1∶1.5 1∶1.75 粗粒土 1:1.5 1∶1.75 巨粒土 1∶1.3 1∶1.5 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边坡形式宜用阶梯型,边坡坡率应按第3.6节的规定由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并应进行个别设计。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3.3.5 地基表层处理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5楼 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2)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规定。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

三、四公路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5 在稻田、湖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当为软土地基时,其处理措施应符合第7.6节规定。

3.3.6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过渡段长度宜按2倍~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

3.3.7护肩路基

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3.3.8砌石路基 砌石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砌石内、外坡率不宜陡于表3.3.8规定。

表3.3.8 砌石边坡坡率

序号 砌石高度(m)内坡坡率 外坡坡率 1 ≤5 1∶0.3 1∶0.5 2 ≤10 1∶0.5 1∶0.67 3 ≤15 1∶0.6 1∶0.75 3.3.9护脚路基

当填方路基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护脚高度不宜超过5m,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予防护或加固。

3.4挖方路基

3.4.1土质路堑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4.1规定。表3.4.1 土质路堑边坡坡率

土的类别 边坡坡率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 1∶1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1∶1.5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 胶结和密实 1∶0.75 中 密 1∶1 注:黄土、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挖方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第7章有关规定确定。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其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第3.7节确定。3.4.2岩质路堑 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分析方法予以检算。

边坡高度不大于30m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按附录A确定岩体类型,边坡坡率可按表3.4.2确定。

表3.4.2 岩质路堑边坡坡率 边坡岩体类型 风化程度 边坡坡率

H<15m 15m≤H<30m Ⅰ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1~1∶0.3 1∶0.1~1∶0.3 弱风化 1∶0.1~1∶0.3 1∶0.3~1∶0.5 Ⅱ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1~1∶0.3 1∶0.3~1∶0.5 弱风化 1∶0.3~1∶0.5 1∶0.5~1∶0.75 Ⅲ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3~1∶0.5 弱风化 1∶0.5~1∶0.75 Ⅳ类 弱风化 1∶0.5~1∶1 强风化 1∶0.75~1∶1 注:1)有可靠的资料和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2)Ⅳ类强风化包括各类风化程度的极软岩;2 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表3.4.2范围的边坡等,边坡坡率应按第3.7节有关规定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6楼 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3.4.3 当挖方边坡较高时,可根据不同的土、岩石性质和稳定要求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边沟外侧应设置碎落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0m;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

3.4.4 边坡坡顶、坡面、坡脚和边坡中部平台应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各种地表排水设施构造尺寸按第4.2节确定。

3.4.5当边坡有积水湿地、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地下渗沟、边坡渗沟或仰斜式排水孔,或在上游沿垂直地下水流向设置地下排水隧洞以拦截地下水等排导设施。

3.4.6根据边坡稳定情况和周围环境确定边坡坡面防护形式,边坡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

3.4.7当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和不良地质地段路堑边坡,应按第3.7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路基高边坡个别处理设计。

3.5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3.5.1 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应符合第3.3节、3.6节有关规定。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

3.5.2 半填半挖路基中挖方区应符合第3.4节、3.7节有关规定。

3.5.3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对挖方区路床0.80m范围土质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基。

3.5.4 当地表斜坡陡于1:2.5时,应进行填挖间路基稳定性分析,其最小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规定。当路基稳定性不够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在路堤边坡下方设置支挡工程。3.5.5 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和岩土性质,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除在边沟下设置纵向渗沟外,应在填挖之间设置横向或纵向渗沟。

3.5.6 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宜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岩石地段过渡段可采用填石路堤。

3.6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

3.6.1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应贯彻综合设计和动态设计的原则。应在充分掌握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填料来源及其性质的基础上,综合进行路堤断面、排水设施、边坡防护、地基及堤身处治等的设计。当实际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设计,确保路堤稳定。

3.6.2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或地面斜坡坡率陡于1:2.5的路堤,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对重要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

3.6.3高边坡路堤与陡斜坡路堤的地基勘察应查明地基土的土质类别、层位、厚度、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地下水埋深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获取设计所需的物理力学指标。其工程地质勘察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

3.6.4路基填料应满足第3.2.1、3.3.1 条规定,路堤压实度应满足第3.2.1、3.3.2 条的要求。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高路堤的差异变形。3.6.5高路堤边坡形式和坡度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车辆荷载和工程地质条件等经稳定分析计算确定。高路堤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平台上应加设截水沟。

3.6.6高路堤稳定性分析的强度参数应根据填料场地情况,选择有代表性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路堤填土的强度参数、值,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轴不排水剪试验获得。试样的制备要求及稳定分析各阶段采用的试验方法详见表3.6.6。当路堤填料为粗粒土或填石料时,应采用大型三轴试验仪进行试验。分析高路堤的稳定性时,地基的强度参数、值,宜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获得。分析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时,应结合场地条件,选择控制性层面的土层试验获得强度参数、值。可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轴剪的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当可能存在地下水时,应采用饱水试件进行试验。

表3.6.6 路堤填土采用的强度指标 控制稳定 的时期 强度计算方法 土 类 试验方法 采用的 强度指标 试样起始状态 备 注 施工期 总应 力法 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 直剪快剪

、填筑含水量和填筑密度。当难以获得填筑含水量和填筑密度时,或进行初步稳定分析时,密度采用要求达到的密度,含水量按击实曲线上要求密度对应的较大含水量。任何渗透系数 三轴不排水剪 运营期 总应

力法 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 直剪固结快剪、同上 用于新建路堤的稳定性分析。任何渗透系数 三轴固结 不排水剪

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 直剪快剪、同上,但要预先饱和。

用于新建路堤边坡的浅层稳定性分析。任何渗透系数 三轴不排水剪 渗透系数小于 10-7cm/s 直剪快剪、取路堤原状土 用于已建路堤的稳定性分析。任何渗透系数 三轴不排水剪 3.6.7路堤稳定性分析包括路堤堤身的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等内容。1 路堤的堤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宜采用简化Bishop法进行分析计算,稳定系数Fs按式(3.6.7-1)计算。(3.6.7-1)

图3.6.7-1 简化Bishop法计算图示 式中: —第 土条重力;

—第 土条底滑面的倾角;

—第 土条垂直方向外力;

Ki依土条滑弧所在位置分别按(3.6.7-2)和(3.6.7-3)计算。当土条 滑弧位于地基中时

(3.6.7-2)式中: —土条 地基部分的重力;

—土条 路堤部分的重力;

—第 土条宽度;

—地基固结度;

、—第 土条滑弧所在地基土层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

当土条 滑弧位于路堤中时

(3.6.7-3)式中:、—土条 滑弧所在路堤土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

其余符号同前。

2006-6-23 16:38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7楼

(3.6.7-4)

式中: —第土条 滑弧所在土层的内摩擦角。滑弧位于地基中取地基土的内摩擦角,位于路堤中时取路堤土的内摩擦角。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可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分析计算,稳定系数Fs按以下方法计算。

(3.6.7-5)

(3.6.7-6)

图3.6.7-2 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图示

用式(3.6.7-5)和(3.6.7-6)逐条计算,直到第n条的剩余推力为零,由此确定稳定系数。式中: —第 个土条的重力与外加竖向荷载之和;

—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倾角;

、—第 个土条底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

—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长度;

—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倾角;

—第 个土条传递给第 个土条的下滑力。

3.6.8路堤稳定性计算分析得到的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所列稳定安全系数。

表3.6.8 推荐的稳定安全系数

分析内容 计算方法 地基情况 计算采用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及强度指标 安全系数 路堤的堤身稳定性 简化Bishop法(式3.6.7-1)按表3.6.6确定 1.35 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简化Bishop法

(式3.6.7-1)地基土渗透性较差、排水条件不好 取U=0,地基土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1.20 按实际固结度,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1.40 地基土渗透性较好、排水条件良好 取U=1,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1.45 取U=1,地基土采用快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1.35 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 不平衡推力法

(式3.6.7-5)采用直剪的快剪或三轴剪的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确定。1.30

3.6.9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第3.3.5条规定,当地基分布有软弱土层时,应按第7.6节规定,做好地基加固设计。当路堤稳定系数小于表3.6.8的稳定安全系数时,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措施。3.6.10路堤稳定性监测设计 路堤施工应注意观测路堤填筑过程中或以后的地基变形动态,对路堤施工实行动态监控,观测的项目参照附表B—2选定。设计应明确观测的路堤段落、观测项目、观测点的数量及位置等,确定稳定性观测控制标准,说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3.7挖方高边坡

3.7.1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3.7.2边坡工程勘探宜采用钻探、坑(井、槽)探与物探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必要时可辅以硐探。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并应查明下列内容: 1 地形地貌特征; 岩土体类型、成因、性状、风化程度、完整程度、分层厚度; 3 岩土体天然和饱水状态下物理力学性能(如重度、强度参数、等); 4 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特征、组合关系、力学属性、与临空面关系; 5 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不良地质现象的范围、性质和分布规律; 坡顶邻近建筑物的荷载、结构、基础形式、埋深及稳定状态。3.7.3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 岩体抗剪强度指标宜根据现场原位试验确定。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的规定。当无条件进行试验时,可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及表3.7.3-1和反算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表3.7.3-1 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结构面类型 结构面结合程度 内摩擦角(?)粘聚力(MPa)

硬性结构面 结合好 >35 >0.13 2 结合一般 35~27 0.13~0.09 3 结合差 27~18 0.09~0.05

软弱结构面 4 结合很差 18~12 0.05~0.02 5 结合极差(泥化层)根据地区经验确定 注:1)表中数值已考虑结构面的时间效应。2)极软岩、软岩取表中低值;

3)岩体结构面连通性差取表中的高值;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8楼

4)岩体结构面浸水时取表中的低值; 岩体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可按表3.7.3-2确定。表3.7.3-2 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结合程度 结构面特征

结合好 张开度小于1mm,胶结良好,无充填;张开度1~3mm,硅质或铁质胶结 结合一般 张开度1~3mm,钙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表面粗糙,钙质胶结 结合差 张开度1~3mm,表面平直,无胶结;张开度大于3mm,岩屑充填或岩屑夹泥质充填 结合很差、结合极差(泥化层)表面平直光滑,无胶结;泥质充填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于起伏差;

分布连续的泥化夹层;未胶结的或强风化的小型断层破碎带 边坡岩体性能指标标准值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对于重要边坡应通过试验确定。岩体内摩擦角可由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按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乘以表3.7.3-3所列的折减系数确定。

表3.7.3-3 边坡岩体内摩擦角折减系数

边坡岩体特性 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 边坡岩体特性 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 裂隙不发育 0.90~0.95 裂隙发育 0.80~0.85 裂隙较发育 0.85~0.90 碎裂结构 0.75~0.80 5 土体力学参数宜采用原位剪切试验、原状土样室内剪切试验及反算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6 土质边坡按水土合算原则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宜采用三轴试验土的自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按水土分算原则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宜采用土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3.7.4边坡稳定性评价 边坡稳定性评价宜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进行。2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应考虑边坡可能的破坏形式,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规模较大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宜采用简化Bishop计算; 2)对可能产生直线形破坏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面解析法进行计算; 3)对可能产生折线形破坏的边坡宜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

4)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配合采用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分析及锲形滑动面法进行计算;

5)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宜结合数值分析法进行分析。3 边坡稳定性计算应分成以下三种工况:

1)正常工况:边坡处于天然状态下的工况;

2)非正常工况Ⅰ: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的工况;

3)非正常工况Ⅱ:边坡处于地震等荷载作用状态下的工况。边坡稳定性验算时,其稳定系数应满足表3.7.4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否则应对边坡进行支护。

表3.7.4 路堑边坡安全系数 公路等级 路堑边坡安全系数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正常工况 1.20~1.30 非正常工况Ⅰ 1.10~1.20 非正常工况Ⅱ 1.05~1.10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正常工况 1.15~1.25 非正常工况Ⅰ 1.05~1.15 非正常工况Ⅱ 1.02~1.05 注:表中安全系数取值应与计算方法对应。

3.7.5根据不同的岩土性质和稳定要求应将边坡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坚硬岩石地段边坡可不设平台,其边坡坡率可调查附近已建工程的人工边坡及自然山坡情况,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综合确定。

3.7.6边坡防护设计应根据边坡地质和环境条件、边坡高度及公路等级,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的综合措施,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并采用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3.7.7应设置完善的边坡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及时引排地面水和地下水。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应符合第3.4节的规定,各种排水设施构造尺寸按第4.2、4.3节确定。

3.7.8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挖方高边坡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设计应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监测的内容包括:对边坡不稳定的范围、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地下水、爆破振动等取得定量数据,供设计分析;对锚固系统、挡土墙等加固措施的受力、变形等进行量测,验证其是否达到预期的作用,如未达到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9楼

边坡工程监测项目应考虑公路等级、支挡结构特点和变形控制要求、地质条件,根据附表B—

1、附表B—3选定。监测周期应根据公路等级、支挡结构特点、地质条件确定,对于高速公路重点高边坡,监测周期应为公路建成营运后不少于一年。

3.8填石路堤 3.8.1一般规定 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应用于路堤填筑。用填石料修筑公路路堤,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好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保证填石路堤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具有可供铺筑路面的坚实基础。3 填石路堤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具施工。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石路堤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采用强夯或冲击式压路机进行施工的填石路堤,其压实层厚与质量控制标准可通过现场试验或参照相应的技术规范确定。3.8.2填石料的分类

根据石料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按表3.8.2将填石料分为硬质岩石、中硬岩石、软质岩石。表 3.8.2 岩石分类表 岩石类型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MPa)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石 ≥60 1. 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类

2. 硅质、铁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3. 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类。中硬岩石 30~60 软质岩石 5~30 1. 凝灰岩等喷出岩类;

2. 泥砾岩、泥质砂岩、泥质页岩、泥岩等沉积岩类; 3. 云母片岩或千枚岩等变质岩类

3.8.3 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并符合表3.8.3-1~3.8.3-3要求。表3.8.3-1 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密度(kN/m3)孔隙率(%)上 路 堤 0.80 ~1.50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 23 下 路 堤 > 1.50 <=6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5

表3.8.3-2 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密度(kN/m3)孔隙率(%)上 路 堤 0.80 ~1.50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 22 下 路 堤 > 1.50 <=5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 24

表3.8.3-3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密度(kN/m3)孔隙率

(%)上 路 堤 0.80 ~1.50 <=30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 20 下 路 堤 > 1.50 <=40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 22

3.8.4 填石路堤的质量控制

1.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合控制。

2填石路堤压实质量以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3.8.5 在填石料表面填筑土、粉煤灰等其它材料时,填石料顶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在其它填料填筑前,填石路堤最后一层的铺筑层厚应不大于400㎜,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50㎜,其中小于0.05㎜的细料含量不应小于30%。在必要时,宜设置土工布作为隔离层。3.8.6 填石路堤可采用与土质路堤相同的路堤断面型式,填石路堤的边坡坡率应根据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的地质条件确定。易风化岩石与软质岩石用作填料时,应按土质路堤边坡设计。在路堤基底良好时,填石路堤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8.6规定。表3.8.6 填石路堤边坡坡率

填石料种类 边坡高度 边坡坡率

全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硬质岩石 20 8 12 1:1.1 1:1.3 中硬岩石 20 8 12 1:1.3 1:1.5 软质岩石 20 8 12 1:1.5 1:1.75 填方边坡较高时,可在边坡中部设边坡平台,平台宽度1m~3m。中硬和硬质石料及以上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风化的石料,码砌石块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mm,石块应规则。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0楼 填高小于5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m,填高5m~12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5m,12m以上填高的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2m。

3.8.7 填石路堤稳定性验算与沉降计算 对于软弱地基上的填石路堤,其设计结构形式应与软土地基处治设计综合考虑,并应进行稳定验算和沉降计算。填筑路堤在采用风化岩石和软质岩石时,应考虑浸水后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加等不利情况。

3.9粉煤灰路堤 3.9.1一般规定 粉煤灰路堤系指全部采用粉煤灰(纯灰)或部分采用粉煤灰(灰土间隔)填筑的公路路堤。2 用粉煤灰修筑公路路堤,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好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保证粉煤灰路堤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能使用大型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取换填或其他固化措施。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等于0.05g地区的粉煤灰路堤,应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防。3.9.2粉煤灰 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堤的粉煤灰烧失量宜小于20%,烧失量超过标准的粉煤灰应作对比试验,分析论证后采用。设计粉煤灰路堤应预先调查料源并作好必要的室内试验,掌握粉煤灰材料的工程特性。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执行。3.9.3 设计参数 粉煤灰使用前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2 应通过试验测定粉煤灰的内摩擦角 和粘结强度。粉煤灰的渗透系数、压缩系数、毛细水上升高度宜通过试验确定。3.9.4路堤横断面设计 粉煤灰路堤的边坡和路肩应采取土质护坡保护措施。应根据施工季节和当地降雨量的大小,决定是否在土质护坡中设置排水渗沟,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渗沟淤塞。粉煤灰路堤上路床范围应采用土质填筑,也可与路面结构层相结合,采用石灰土、二灰土等路面底基层材料作封顶层。粉煤灰路堤底部应离开地下水位或地表长期积水位500mm以上,否则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厚度不宜小于300mm,隔离层横坡不宜小于3%。粉煤灰路堤的挡墙结构,应按第5.4节设计,并在墙体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反滤层。3.9.5 对于高度在5.0m以上的路堤,应验算路堤自身的稳定性,其抗滑安全系数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9.6 压实度标准应在表3.2.1、表3.3.2基础上通过试验规定。

3.10路基取土

3.10.1 路线外集中取土坑的设置,应根据各地段所需取土数量,并结合路基排水、地形、土质、施工方法等,作出统一设计。

3.10.2取土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土坑至路基之间的距离不得影响路基边坡稳定。2.桥头引道两侧不宜设置取土坑。

3.兼作排水的取土坑,应确保水流通畅排泄,其深度不宜超过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并应与桥涵进口高程相衔接;其纵坡不应小于0.2%,平坦地段亦不应小于0.1%。

3.10.3对取土坑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绿化措施,避免水土流失。

3.11路基弃土

3.11.1 路基弃土堆设计应与当地农田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并注意保护林木、农田、房屋及其它工程设施。

3.11.2 应合理设置弃土堆,不得影响路基稳定及斜坡稳定。

3.11.3 弃土堆应堆放规则,进行适当碾压,并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绿化措施。3.11.4沿河弃土时,应防止加剧下游路基与河岸的冲刷,避免弃土阻塞、污染河道,必要时应设置防护支挡工程。桥头弃土不得挤压桥墩,阻塞桥孔。

4路基排水

4.1 一般规定

4.1.1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应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以及特殊路基地区(段)的其它处治措施等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4.1.2 路基排水设计应遵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原则,并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

4.1.3排水困难地段,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4.1.4施工场地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各类排水设施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1楼

4.2 地表排水

4.2.1 路基地表排水设施设计降雨的重现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15年,其它等级公路应采用10年。各类地表排水设施的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排水流量的要求,沟顶应高出沟内设计水面0.2m以上。

4.2.2 路基地表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蒸发池、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等,应结合地形和天然水系进行布设,并做好进出口的位置选择和处理,防止出现堵塞、溢流、渗漏、淤积、冲刷和冻结等现象。

4.2.3 地表排水沟管排放的水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水源、养殖池。4.2.4 边沟 边沟断面形式及尺寸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及汇水面积等确定。边沟沟底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3%。困难情况下,可减小至0.1%。3 路堑边沟的水流,不应流经隧道排出。4 边沟有可能产生冲刷时,应进行防护。

4.2.5 截水沟 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m。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水沟。截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设置位置、排水量、地形及边坡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截水沟的水流应排至路界之外,不宜引入路堑边沟。4 截水沟应进行防渗加固。

4.2.6 排水沟 将边沟、截水沟、取(弃)土场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时,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与其它排水设施的连接应顺畅。易受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视实际情况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4.2.7 跌水与急流槽 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时,宜设置跌水或急流槽。跌水和急流槽应采取加固措施。急流槽底的纵坡应与地形相结合,进水口应予防护加固,出水口应采取消能措施,防止冲刷。为防止基底滑动,急流槽底可设置防滑平台,或设置凸榫嵌入基底中。4.2.8 蒸发池 气候干旱且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沿线的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汇集地表水。蒸发池边缘距路基边沟距离应以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安全为原则,并不应小于5m,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得小于湿陷半径。池中设计水位应低于排水沟的沟底。蒸发池的容量应以一个月内路基汇流入池中的雨水能及时完成渗透与蒸发作为设计依据。每个蒸发池的容水量应根据蒸发池的纵向间距经水力、水文计算后确定。4 蒸发池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加固措施,蒸发池的设置不应使附近地面形成盐渍化或沼泽化。

4.2.9 油水分离池 路基排水沟出口位于水质特别敏感区,且所排污水水质不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所规定时,可设置油水分离池。油水分离宜采用沉淀法处理。污水进入油水分离池前,应先通过格栅和沉砂池。油水分离池的大小应根据所在路段排水沟汇入水量确定,并保证流入分离池的油水能有足够的时间分离或过滤净化。4.2.10 排水泵站 路基汇水无法自流排出时,可设置排水泵站。排水泵站包括集水池和泵房。2 集水池的容积,应根据汇水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况等因素确定。3 水泵抽出的水,应排至路界之外。

4.3 地下排水

4.3.1 进行地下排水设计前,应进行野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测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获取有关水文地质参数。

4.3.2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包括暗沟(管)、渗沟、渗水隧洞、渗井、仰斜式排水孔、检查疏通井等。地下排水设施的类型、位置及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并与地表排水设施相协调。

4.3.3 暗沟(管)暗沟(管)用于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暗沟的纵坡不宜小于1%,条件困难时亦不得小于0.5%,出水口处应加大纵坡,并应高出地表排水沟常水位0.2m以上。寒冷地区的暗沟,应作防冻保温处理或将暗沟设在冻结深度以下。4.3.4 渗沟(井)渗沟、渗水隧洞及渗井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

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水隧洞、渗井。渗沟的埋置深度按地下水位的高程、地下水位需下降的深度以及含水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等因素考虑确定。渗沟的排水孔(管),应设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处。截水渗沟的基底宜埋入隔水层内不小于0.5m。边坡渗沟、支撑渗沟的基底,宜设置在含水层以下较坚实的土层上。寒冷地区的渗沟出口,应采取防冻措施。渗沟、渗水隧洞及渗井的断面尺寸,应根据构造类型、埋设位置、渗水量、施工和维修条件等确定。渗沟顶部和底部应设置封闭层。渗水隧洞衬砌结构尺寸由计算确定。填石渗沟最小纵坡不宜小于1%,无砂混凝土渗沟、管式及洞式渗沟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5%。渗沟出口段宜加大纵坡,出口处宜设置栅板或端墙,出水口应高出地表排水沟槽常水位0.2m以上。渗沟及渗水隧洞迎水侧可采用砂砾石、无砂混凝土、渗水土工织物作反滤层。边坡渗沟、支撑渗沟应垂直嵌入边坡坡体,其平面形状宜采用条带形布置;对于范围较大的潮湿坡体,可采用增设支沟的分岔形布置或拱形布置。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的填挖交界路段和低填方路段应设置渗沟,保证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4.3.5 检查、疏通井 深而长的暗沟(管)、渗沟及渗水隧洞,在直线段每隔一定距离及平面转弯、纵坡变坡点等处,宜设置检查、疏通井。

检查井内应设检查梯,井口应设井盖,兼起渗井作用的检查井的井壁,应设置反滤层。4.3.6 仰斜式排水孔 仰斜式排水孔用于引排边坡内的地下水。仰斜式排水孔的仰角不宜小于6°,长度应伸至地下水富集部位或潜在滑动面,并宜根据边坡渗水情况成群分布。仰斜式排水孔排出的水宜引入路堑边沟排除。

2006-6-23 16:39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2楼 路基防护与支挡 5.1一般规定

5.1.1 各级公路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5.1.2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

5.1.3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满足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和耐久;结构类型选择及设置位置的确定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养护;结构材料应符合耐久、耐腐蚀的要求。

5.1.4在地下水较为发育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地下排水措施的综合设计。在多雨地区,用砂类土、细粒土等填筑的路堤,应采取坡面防护与截排水的综合措施,防止边坡冲刷破坏。

5.1.5 防护支挡结构应与桥台、隧道洞门、既有支挡结构物协调配合,衔接平顺。

5.1.6 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边坡临时防护措施,边坡临时防护工程宜与永久防护工程相结合。

5.2坡面防护 5.2.1 植物防护 1 植被防护

1)选用草种应根据防护目的、气候、土质、施工季节等确定,宜采用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叶茎矮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

2)种子的配合、播种量等的设计应根据选用植物的生长特点、防护地点及施工方法确定。3)铺草皮适用于需要快速绿化的边坡,且坡率缓于1:1的土质边坡和严重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草皮应选择根系发达、茎矮叶茂耐旱草种,不宜采用喜水草种,严禁采用生长在泥沼地的草皮。

4)植树适用于坡率缓于1:1.5的边坡,或在边坡以外的河岸及漫滩外。树种应选用能迅速生长且根深枝密的低矮灌木类。公路弯道内侧边坡严禁栽植高大树木。2 三维植被网防护

三维植被网适用于砂性土、土夹石及风化岩,且坡率缓于1:0.75边坡防护;三维植被网中的回填土采用客土或土、肥料及含腐殖质土的混合物。湿法喷播

湿法喷播适用于土质边坡、土夹石边坡、严重风化岩石的坡率缓于1:0.5的路堑和路堤边坡及中央分隔带、立交区、服务区及弃土堆绿化防护。4 客土喷播

1)客土喷播适用于风化岩、土壤较少的软岩、养分较少的土壤、硬质土壤,植物立地条件差的高大陡坡面和受侵蚀显著的坡面。

2)当坡度陡于1:1.0时,宜设置挂网或混凝土框架。5.2.2骨架植物防护 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植草护坡

1)适用于缓于1:0.75土质和全风化的岩石边坡。当坡面受雨水冲刷严重或潮湿时,坡度应缓于1:1。

2)应视边坡坡度、土质和当地情况确定骨架形式,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框架内应采用植物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3)当降雨量较大且集中的地区,骨架宜做成截水沟型。截水沟断面尺寸由降雨强度计算确定。多边形水泥混凝土空心块植物护坡

1)适用于坡度缓于1:0.75的土质边坡和全风化、强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并视需要设置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

2)多边形空心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厚度不应小于150mm。空心预制块内应填充种植土,喷播植草。锚杆混凝土框架植物防护

1)适用于土质边坡和坡体中无不良结构面、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

2)锚杆采用非预应力的全长粘结型锚杆,锚杆间距、长度应根据边坡地质情况而定。锚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3)框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5,框架几何尺寸应根据边坡高度和地层情况等确定,框架内宜植草。

5.2.3 圬工防护 1 喷护

1)适用于坡度缓于1:0.5、易风化但未遭强风化的岩石边坡。2)喷浆防护厚度不宜小于50mm,采用的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10。3)喷射混凝土防护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4)喷护坡面应设置泄水孔和伸缩缝。2 锚杆挂网喷浆(混凝土)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3楼

1)适用于坡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分开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2)锚杆应嵌入稳固基岩内,锚固深度应根据岩体性质确定。

3)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厚度不应小于100mm,亦不应大于25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 mm。3 护坡

1)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坡度缓于1:1.25的土(石)质路堑边坡。干砌片石护坡厚度不宜小于250mm。

2)浆砌片(卵)石护坡适用于坡度缓于1:1的易风化的岩石和土质路堑边坡。浆砌片(卵)石护坡的厚度不宜小于250mm,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护坡应设置伸缩缝和泄水孔。3)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护坡适用于石料缺乏地区的路基边坡防护。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在严寒地区不应低于C20。

4)铺砌层下应设置碎石或砂砾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4 护面墙

1)护面墙适用于防护易风化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石或较破碎岩石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边坡不宜陡于1:0.5。护面墙类型应根据边坡地质条件确定,窗孔式护面墙防护的边坡不应陡于1:0.75;拱式护面墙适用于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上部需防护路段,边坡应缓于1:0.5。

2)单级护面墙的高度不宜超过10m,并应设置伸缩缝和泄水孔。

3)护面墙基础应设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埋置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冰冻地区,应埋置在冰冻深度以下不小于250mm。护面墙前趾应低于边沟铺砌的底面。5.2.4 封面、捶面 1 封面

1)封面适用于坡面较干燥、未经严重风化的各种易风化岩石边坡,但不适用于由煤系岩层及成岩作用很差的红色粘土岩组成的边坡。抹面防护使用年限为8~10年,高速公路路基边坡不宜采用抹面防护。

2)抹封面厚度不宜小于30mm,表层可涂软化点稍高于当地气温的沥青保护层。捶面

1)捶面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0.5、易受冲刷的土质边坡或易风化剥落的岩石边坡。使用年限为10~15年,高速公路路基边坡不宜采用捶面防护。2)捶面宜采用等厚截面,其厚度不宜小于100mm。

5.3沿河路基防护 5.3.1一般规定 沿河地段路基当受水流冲刷时,应根据河流特性、水流性质、河道地貌、地质等因素,结合路基位置,选用适宜的防护工程类型、导流或改河工程。冲刷防护工程顶面高程,应为设计水位加上波浪侵袭、壅水高度及安全高度。基底埋设在冲刷深度以下不小于1m或嵌入基岩内。当冲刷深度较深、水下施工困难时,可采用桩基、沉井基础或适宜的平面防护。设置导流建筑物时,应根据河道地貌、地质、水流特性、河道演变规律和防护要求等设计导治线,并应避免农田、村庄、公路和下游路基的冲刷加剧。在山区河谷地段,不宜设置挑水导流建筑物。5.3.2植物防护 植物防护适用于允许流速小于1.2 m/s~1.8m/s的季节性水流冲刷,用于冲刷防护的植物防护应符合第5.2.1条的有关规定。经常浸水或长期浸水的路堤边坡,不宜采用种草防护。2 在沿河路基外的河滩上植造防护林带,树种应具有喜水性。5.3.3砌石或混凝土护坡 砌石或混凝土护坡适用于允许流速2 m/s~8m/s的路堤边坡。用于冲刷防护的干(浆)砌片石(混凝土块)护坡应符合第5.2.3条的有关规定。浆砌片(卵)石护坡厚度应按流速及波浪的大小等因素确定,并不应小于350mm。护坡底面应设厚度不小于100mm反滤层。

5.3.4 护坦防护适用于沿河路基挡土墙或护坡的局部冲刷深度过大,深基础施工不便的路段。5.3.5 抛石 抛石适用于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的路基边坡或坡脚以及挡土墙、护坡的基础防护。抛石一般多用于抢修工程。抛石边坡坡度和选用石料块径应根据水深、流速和波浪情况确定,石料块径应大于300mm,坡度不应陡于所抛石料浸水后的天然休止角,厚度不应小于所用最小石料块径的两倍。5.3.6 石笼 石笼防护适用于受水流冲刷和风浪侵袭,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或沿河挡土墙、护坡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过大的沿河路堤坡脚或河岸。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4楼 石笼内所填石料,应采用重度大、浸水不崩解、坚硬且未风化石块,块径应大于石笼的网孔。

5.3.7浸水挡土墙 浸水挡土墙适用于允许流速5 m/s~8m/s的峡谷急流和水流冲刷严重的河段。浸水挡土墙设计应符合第5.4节的有关规定,并应注意浸水挡土墙和岸坡的衔接。5.3.8土工膜袋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土工膜袋适用于流速为2 m/s~3m/s的沿河路基冲刷防护。土工膜袋可用于替代干砌块石、砂浆块石等修建堤坡堤脚,构筑丁坝、堤坝主体,还可以用于堤坝崩塌、江河崩岸险情的抢护。5.3.9丁坝 丁坝适用于宽浅变迁性河段,用以挑流或减低流速,减轻水流对河岸或路基的冲刷。2 丁坝长度应根据防护长度、丁坝与水流方向的交角、河段地形、水文条件及河床地质情况等确定,垂直于水流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不宜超过稳定河床宽度的l/4。用于路基防护的丁坝宜采用漫水坝或潜坝,丁坝与水流方向的交角以小于或等于90°为宜。当设置群坝时,坝间距离不应大于前坝的防护长度。丁坝间的河岸或路基边坡所能承受的容许流速小于水流靠岸回流流速时,应缩短坝距,或对河岸及路基边坡采取防护措施。5 丁坝的横断面形式和尺寸应根据材料种类、河流的水文特性等确定,坝顶宽度根据稳定计算确定。

5.3.10 顺坝 顺坝适用于河床断面较窄、基础地质条件较差的河岸或沿河路基防护,调整流水曲度和改善流态。2 顺坝与上、下游河岸的衔接,应使水流顺畅,起点应选择在水流匀顺的过渡段,坝根位置宜设在主流转向点的上方。坝顶宽度应根据稳定计算确定,坝根应嵌入稳定河岸内不小于3m。漫溢式顺坝,应在坝后设置格坝。

5.3.11改移河道 沿河路基受水流冲刷严重,或防护工程艰巨,以及路线在短距离内多次跨越弯曲河道时可改移河道。主河槽改动频繁的变迁性河流或支流较多的河段不宜改河。改河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应与原河床顺接。为防止水流重归故道,宜在改河入口处加陡纵坡并设置拦河坝或顺坝。新河槽断面应按设计洪水频率的流量设计。3 改河河段的防护设计应参照第5章有关规定进行。

5.4挡土墙

5.4.1一般规定 挡土墙类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冲刷深度、荷载作用情况、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按表5.4.1规定选用。

表5.4.1各类挡土墙适用条件 挡墙类型 适用条件

重力式挡土墙 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地区的路肩、路堤和路堑等支挡工程。墙高不宜超过12m,干砌挡土墙的高度不宜超过6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应采用干砌挡土墙。半重力式挡土墙 适用于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的地下水位较高或较软弱的地基上。墙高不宜超过8m。

悬臂式挡土墙 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墙高不宜超过5m。扶壁式挡土墙 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墙高不宜超过15m。锚杆挡土墙 宜用于墙高较大的岩质路堑地段。可用作抗滑挡土墙。可采用肋柱式或板壁式单级墙或多级墙。每级墙高不宜大于8m,多级墙的上、下级墙体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平台。

锚定板挡土墙 宜使用在缺少石料地区的路肩墙或路堤式挡土墙,但不应建筑于滑坡、坍塌、软土及膨胀土地区。可采用肋柱式或板壁式,墙高不宜超过10m。肋柱式锚定板挡土墙可采用单级墙或双级墙,每级墙高不宜大于6m,上、下级墙体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平台。上下两级墙的肋柱宜交错布置。

加筋土挡土墙 用于一般地区的路肩式挡土墙、路堤式挡土墙。但不应修建在滑坡、水流冲刷、崩塌等不良地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墙高不宜大于12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宜大于20m。当采用多级墙时,每级墙高不宜大于10m,上、下级墙体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平台。

桩板式挡土墙 用于表土及强风化层较薄的均质岩石地基、挡土墙高度可较大,也可用于地震区的路堑或路堤支挡或滑坡等特殊地段的治理。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5楼 在勘测设计阶段,应对挡土墙地基基础进行综合地质勘察,查明地基地质条件和地基承载能力。设计中应分析预测挡土墙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定必要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植物措施;在施工阶段应采用合理施工方法,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相邻路基段的不利影响。3 挡土墙可采用锥坡与路堤连接,墙端应伸入路堤内不应小于0.75m,锥坡坡率宜与路堤边坡一致,并宜采用植草防护措施。挡土墙端部嵌入路堑原地层的深度,土质地层不应小于1.5m;风化软质岩层不应小于1.0m;微风化岩层不应小于0.5m。应根据挡土墙墙背渗水量合理布置排水构造。具有整体式墙面的挡土墙应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挡土墙墙背填料宜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砂砾、碎(砾)石、粉煤灰等材料,严禁采用淤泥、腐殖土、膨胀土,不宜采用粘土作为填料。在季节性冻土区,不应采用冻胀性材料做填料。路肩式挡土墙的顶面宽度不应占据硬路肩、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基宽度范围,并应设置护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护栏设计应符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及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5.4.2荷载 本规范采用以极限状态设计的分项系数法为主的设计方法。2 挡土墙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采用的一般表达式:

(5.4.2-1)

(5.4.2-2)

式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表5.4.2-1的规定采用;

——作用(或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

――挡土墙结构抗力函数;

――抗力材料的强度标准值;

――结构材料、岩土性能的分项系数;

――结构或结构构件几何参数的设计值,当无可靠数据时,可采用几何参数标准值。表5.4.2-1 结构重要性系数 墙高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以下公路 ≤5.0m 1.0 0.95 >5.0m 1.05 1.0 施加于挡土墙的作用(或荷载),按性质分列于表5.4.2-2。

表5.4.2-2 荷载分类

作用(或荷载)分类 作用(或荷载)名称 永久作用(或荷载)挡土墙结构重力 填土(包括基础襟边以上土)重力 填土侧压力

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

墙顶与第二破裂面之间的有效荷载 计算水位的浮力及静水压力 预加力

混凝土收缩及徐变 基础变位影响力

可变作用(或荷载)基本可变作用(或荷载)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 人群荷载、人群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 其他可变作用

(或荷载)水位退落时的动水压力 流水压力 波浪压力

冻胀压力和冰压力 温度影响力

施工荷载 与各类型挡土墙施工有关的临时荷载 偶然作用(或荷载)地震作用力 滑坡、泥石流作用力

作用于墙顶护栏上的车辆碰撞力 荷载效应组合

作用在一般地区挡土墙上的力,可只计算永久作用(或荷载)和基本可变作用(或荷载),浸水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g及以上的地区、产生冻胀力的地区等,尚应计算其它可变作用(或荷载)和偶然作用(或荷载),作用(或荷载)组合可按表5.4.2-3进行。组合 作用(或荷载)名称

I 挡土墙结构重力、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填土重力、填土侧压力及其他永久荷载组合 II 组合I与基本可变荷载相组合

III 组合II与其他可变荷载、偶然荷载相组合 表5.4.2-3 常用作用(或荷载)组合表

注:1)洪水与地震力不同时考虑;

2)冻胀力、冰压力不与流水压力或波浪压力同时考虑;

3)车辆荷载与地震力不同时考虑; 挡土墙上受地震力作用时,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6 用于具有明显滑动面的抗滑挡土墙,荷载计算应符合第5.7、7.2节的有关规定。泥石流地段的路基挡土墙,应符合第7.4节的规定。浸水挡土墙墙背为岩块和粗粒土(粉砂除外)时,可不计墙身两侧静水压力和墙背动水压力。墙身所受浮力,应根据地基地层的浸水情况按下列原则确定:

1)砂类土、碎石类土和节理很发育的岩石地基,按计算水位的100%计算。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6楼

2)岩石地基按计算水位的50%计算。作用在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可按库仑理论计算。应进行墙后填料的土质试验,确定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当缺乏可靠试验数据时,填料内摩擦角 可参照表5.4.2-4选用。表5.4.2-4填料内摩擦角或综合内摩擦角(°)填料种类 综合内摩擦角 φ0 内摩擦角 φ 重度

kN/m3 粘性土 墙高H≤6m 35~40 ―― 17~18 墙高H>6m 30~35 ――

碎石、不易风化的块石 ―― 45~50 18~19 大卵石、碎石类土、不易风化的岩石碎块 ―― 40~45 18~19 小卵石、砾石、粗砂、石屑 ―― 35~40 18~19 中砂、细砂、砂质土 ―― 30~35 17~18 注:填料重度可根据实测资料作适当修正,计算水位以下的填料重度采用浮重度。10 挡土墙前的被动土压力可不计算,当基础埋置较深且地层稳定、不受水流冲刷和扰动破坏时,可计入被动土压力,但应按表5.4.2-5的规定计入作用分项系数。车辆荷载作用在挡土墙墙背填土上所引起的附加土体侧压力,可按式(5.4.2—3)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

(5.4.2—3)

式中: ——换算土层厚度(m);

——车辆荷载附加荷载强度,墙高小于2 m,取20kN/m2;墙高大于10 m,取10kN/m2;墙高在2m~10m之内时,附加荷载强度用直线内插法计算。

作用于墙顶或墙后填土上的人群荷载强度规定为3kN/m2;作用于挡墙栏杆顶的水平推力采用0.75kN/m,作用于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采用1kN/m。

——墙背填土的重度(kN/m3)。挡土墙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除另有规定外,常用作用(或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5.4.2-5的规定采用。

表5.4.2-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作用(或荷载)分项系数

情况 荷载增大对挡土墙结构起有利作用时 荷载增大对挡土墙结构起不利作用时 组合 I,II III I,II III 垂直恒载

0.90 1.20 恒载或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的主动土压力 1.00 0.95 1.40 1.30 被动土压力 0.30 0.50 水浮力 0.95 1.10 静水压力 0.95 1.05 动水压力 0.95 1.20

5.4.3 基础设计与稳定性计算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e0可按下式计算:

(5.4.3-1)

式中:Nd——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力组合设计值(kN/m);

Μd——作用于基底形心的弯矩组合设计值(MPa)。挡土墙地基计算时,各类作用(或荷载)组合下,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式中的作用分项系数,除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 外,其余作用(或荷载)的分项系数规定均等于1。3 基底压应力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时,(5.4.3-2)位于岩石地基上的挡土墙

时,(5.4.3-3)

(5.4.3-4)式中: ――挡土墙趾部的压应力();

――挡土墙踵部的压应力();

――基底宽度(m),倾斜基底为其斜宽;

――基础底面每延米的面积,矩形基础为基础宽度B×1(m2)。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对土质地基不应大于B/6;岩石地基不应大于B/4。基底压应力不应大于基底的容许承载力 ;基底容许承载力值可按现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当为作用(或荷载)组合Ⅲ及施工荷载时,且 >150kPa时,可提高25%。4 挡土墙宜采用明挖基础。基底建筑在大于5%纵向斜坡上的挡土墙,基底应设计为台阶式。基础位于横向斜坡地面上时,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满足表5.4.3-1的要求。

表5.4.3-1斜坡地面基础埋置条件

土层类别 最小埋入深度h(m)距地表水平距离L(m)较完整的硬质岩石 0.25 0.25~0.50 一般硬质岩石 0.60 0.60~1.50 软质岩石 1.00 1.00~2.00 土质 ≥1.00 1.50~2.50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冻结深度小于或等于1m时,基底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并应符合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m的要求。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7楼

2)当冻结深度超过1m时,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25m,还应将基底至冻结线以下0.25m深度范围的地基土换填为弱冻胀材料。3)受水流冲刷时,应按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冲刷深度,基底应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4)路堑式挡土墙基础顶面应低于路堑边沟底面不小于0.5m。5)在风化层不厚的硬质岩石地基上,基底一般应置于基岩表面风化层以下;在软质岩石地基,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m。挡土墙的滑动稳定方程与抗滑稳定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1)滑动稳定方程:

(5.4.3-5)

式中: ——作用于基底以上的重力(kN),浸水挡土墙的浸水部分应计入浮力;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kN);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kN);

――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kN),当为浸水挡土墙时,=0;

——基底倾斜角(°),基底为水平时,=0;

――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墙前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可按表5.4.2-5的规定采用; ――基底与地基间的摩擦系数,当缺乏可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5.4.3-2的规定采用;

表5.4.3-2基底与基底土间的摩擦系数μ 地基土的分类 摩擦系数μ 软塑粘土 0.25 硬塑粘土 0.30 砂类土、粘砂土、半干硬的粘土 0.30~0.40 砂类土 0.40 碎石类土 0.50 软质岩石 0.40~0.60 硬质岩石 0.60~0.70 2)抗滑动稳定系数 按下式计算:

(5.4.3-6)

式中: ――作用于基底上合力的竖向分力(kN),浸水挡土墙应计浸水部分的浮力;

――墙前被动土压力水平分量的0.3倍(kN)。7 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方程与抗倾覆稳定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1)倾覆稳定方程:

(5.4.3-7)

式中: ――墙身重力、基础重力、基础上填土的重力及作用于墙顶的其它荷载的竖向力合力重心到墙趾的距离(m);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2)抗倾覆稳定系数 按下式计算:

(5.4.3-8)在本规范规定的墙高范围内,验算挡土墙的抗滑动和抗倾覆稳定时,稳定系数不宜小于表5.4.3-3的规定。

表5.4.3-3抗滑动和抗倾覆的稳定系数 荷载情况 验算项目 稳定系数 荷载组合I、II 抗滑动 1.3 抗倾覆 1.5 荷载组合III 抗滑动 1.3 抗倾覆

1.3 施工阶段验算 抗滑动 1.2 抗倾覆 1.2 设置于不良土质地基、表土下为倾斜基岩地基及斜坡上的挡土墙,应对挡土墙地基及填土的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其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25。5.4.4重力、半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 构造要求

1)墙顶宽度,当墙身为混凝土浇筑时,不应小于0.4m;当为浆砌时,不应小于0.5m;当为干砌圬工时,不应小于0.6m。2)应根据墙趾处地形情况及经济比较,合理选择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坡度。

3)衡重式路肩挡土墙的衡重台与上墙背相交处应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提高该处墙身截面的抗剪能力。

4)半重力式挡土墙应按弯曲抗拉强度和刚度计算要求,确定立壁与底板之间的转折点数。端部厚度不应小于0.4m,底板的前趾扩展长度不宜大于1.5m。设计计算

1)重力式、半重力式挡墙的作用(或荷载)计算,应符合第5.4.2条的规定。

2)重力式、半重力式挡墙应满足第5.4.3条基础设计与稳定性计算的规定。

3)重力式挡土墙、半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身材料强度可按现行《公路砖石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必要时应做墙身的剪应力检算。

4)重力式挡土墙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在某一类作用(或荷载)效应组合下,作用(或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可按公式(5.4.4—1)计算。圬工构件或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按表5.4.4-1采用。

(5.4.4—1)

式中 ——作用(或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8楼

——作用(或荷载)的分项系数,按表5.4.2—5采用;

——第i个垂直恒载的标准值效应;

——土侧压力、水浮力、静水压力、其他可变作用(或荷载)的标准值效应。

——荷载效应组合系数。

表5.4.4-1圬工构件或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 圬工种类 受力情况 受压 受弯、剪、拉

石料 1.85 2.31 片石砌体、片石混凝土砌体 2.31 2.31 块石、粗料石、混凝土预制块、砖砌体 1.92 2.31 混凝土 1.54 2.31 荷载效应组合系数 按表5.4.4-2采用。表5.4.4-2荷载效应组合系数 值 荷载组合 ΨZL I、II 1.0 III 0.8 施工荷载 0.7

5)挡土墙构件轴心或偏心受压时,正截面强度和稳定按下列公式计算。

计算强度时:

(5.4.4-2)

计算稳定时:

(5.4.4-3)式中: ――验算截面上的轴向力组合设计值(kN);

――重要性系数,按第5.4.2条采用;

――圬工构件或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按表5.4.4-1取用; ――材料抗压极限强度(kN);

――挡土墙构件的计算截面面积(m2);

――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按公式(5.4.4-4)计算;

――偏心受压构件在弯曲平面内的纵向弯曲系数,按公式(5.4.4-6)采用;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可采用表5.4.4—4的规定。

(5.4.4-4)

式中: ――轴向力的偏心距(m),按公式(5.4.4-5)采用;

――挡土墙计算截面宽度(m);

挡土墙墙身或基础为圬工截面时,其轴向力的偏心距 应符合表5.4.4-5的规定。

(5.4.4-5)

式中 ――在某一类作用(或荷载)组合下,作用(或荷载)对计算截面形心的总力矩 ;

――某一类作用(或荷载)组合下,作用于计算截面上的轴向力的合力()。

(5.4.4-6)式中: ;

――墙高(m);

――与材料有关的系数,按表5.4.4-3采用。表5.4.4—3 取值表

圬工名称 浆砌砌体采用以下砂浆强度等级 混凝土 M10、M7.5、M5 M2.5 M1 值

0.002 0.0025 0.004 0.002

表5.4.4—4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系数ΨK 2H/B 混凝土构件 砌体砂浆强度等级 M10、M7.5、M5 M2.5 ≤3 1.00 1.00 1.00 4 0.99 0.99 0.99 6 0.96 0.96 0.96 8 0.93 0.93 0.91 10 0.88 0.88 0.85 12 0.82 0.82 0.79 14 0.76 0.76 0.72 16 0.71 0.71 0.66 18 0.65 0.65 0.60 20 0.60 0.60 0.54 22 0.54 0.54 0.49 24 0.50 0.50 0.44 26 0.46 0.46 0.40 28 0.42 0.42 0.36 30 0.38 0.38 0.33

偏心受压构件除验算弯曲平面内的纵向稳定外,还应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非弯曲平面内的稳定。

6)重力式挡土墙轴向力的偏心距e0应符合表5.4.4-5的规定。表5.4.4-5圬工结构轴向力合力的容许偏心距e0 荷载组合 容许偏心距 I、II 0.25B III 0.3B 施工荷载 0.33B 注:B为沿力矩转动方向的矩形计算截面宽度。

7)混凝土截面在受拉一侧配有不小于截面面积0.05%的纵向钢筋时,表5.4.4-5中的容许规定值可增加0.05B;当截面配筋率大于表5.4.4-6的规定时,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偏心距不受限制。

表5.4.4-6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钢筋牌号(种类)钢筋最小配筋率(%)截面一侧钢筋 全截面钢筋 Q235钢筋(Ⅰ级)0.20 0.50 HRB335、HRB400钢筋(Ⅱ、Ⅲ级)0.20 0.50 注:钢筋最小配筋率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5.4.5悬臂、扶臂式挡土墙设计计算 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等,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其它未列内容应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2 构造要求

1)立壁的顶宽不得小于0.2m,底板厚度不应小于0.3m。

2)扶壁式挡土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配置于墙中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19楼

3)扶壁式挡土墙分段长度不宜超过20m。每一分段宜设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扶壁。3 设计计算

1)悬臂、扶臂式挡土墙应满足第5.4.3条基础设计与稳定性计算的规定。

2)挡墙作用(或荷载)的计算应满足第5.4.2条的要求,计算挡土墙实际墙背和墙踵板的土压力时,可不计填料与板间的摩擦力。

3)计算挡土墙整体稳定和墙面板时,可不计墙前土的作用;计算墙趾板内力时,应计底板以上的填土重力。

4)悬臂式挡土墙各部分均应按悬臂梁计算,作用(或荷载)分项系数应按第5.4.2条的规定采用,基底应力作为竖向荷载时,可采用竖向恒载的分项系数。5)扶壁式挡土墙的前趾板可按悬臂梁计算,后踵板可按支承在扶壁上的连续板计算,不计立壁对底板的约束作用;扶壁可按悬臂的T形梁计算;顺路线方向立壁的弯矩,可按以扶壁为支点的连续梁计算。

6)作用于扶壁式挡土墙立壁上的作用(或荷载),可按沿墙高呈梯形分布(见图5.4.5a),立壁竖向弯矩,沿墙高分布(见图5.4.5b),竖向弯矩沿线路方向呈台阶形分布(见图5.4.5c)。面板沿线路方向的弯矩,可按以扶壁为支点的连续梁计算。

(a)(b)? 图5.4.5 荷载及弯矩分布 5.4.6锚杆挡土墙设计计算 锚杆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等,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其它未列内容应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锚杆应符合第5.5节的规定,锚固所采用的紧固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构造要求。

1)肋柱和墙面板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肋柱式锚杆挡土墙的肋柱间距,宜为2.0m~3.0m。肋柱宜垂直布置或向填土一侧仰斜,但仰斜度不应大于1:0.05。3)每级肋柱上的锚杆层数,可设计为双层或多层。锚杆可按弯矩相等或支点反力相等的原则布置,向下倾斜。每层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宜控制在15°~20°之间,锚杆层间距不小于2.0m。

4)肋柱受力方向的前后侧面内应配置通长受力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5)多级肋柱式锚杆挡土墙的平台,宜用厚度不小于0.15m的C15混凝土封闭,并设置向墙外倾斜2%的横坡度。

6)墙面板宜采用等厚度板,板厚不得小于0.3m。预制墙面板应预留锚杆的锚锭孔。3 设计计算

1)作用于锚杆式挡土墙上的作用(或荷载),应符合第5.4.2条的规定。

2)当为多级墙时,可按延长墙背法分别计算各级墙后的主动土压力。3)肋柱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用于肋柱上的作用(或荷载),应取相邻两跨面板跨中至跨中长度上的作用(或荷载);(2)视肋柱基底地质构造、地基承载力大小和埋置深度,肋柱与基底联接可设计为自由端或铰支端,肋柱应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其内力值及锚杆处的支承反力值。

(3)肋柱截面强度验算和配置钢筋时应采用内力组合设计值,其作用(或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第5.4.2条的规定。

(4)采用预制肋柱时,还应作运输、吊装及施工过程中锚杆不均匀受力等荷载下肋柱截面强度验算。

4)装配式挡土板可按以肋柱为支点的简支板计算,计算跨径为肋柱间的净距加板两端的搭接长度。

5)现浇板壁式锚杆挡土墙,其墙面板的内力计算,可分别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取单位宽度,按连续梁计算。竖直单宽梁的计算荷载为作用于墙面板上的土压力;水平单宽梁的计算荷载为该段墙面板所在位置土压力的最大值。

5.4.7锚定板挡土墙设计计算 锚定板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等,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其它未列内容应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钢拉杆锚固所用的紧固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2 构造要求

1)肋柱、挡土板、墙面板、锚定板、肋柱分离式垫块基础及肋柱杯座式基础、板壁式锚定板挡土墙帽石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肋柱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2)肋柱式锚定板挡土墙的肋柱间距,宜为1.5m~2.5m,每级肋柱高度宜采用3m~5m。肋柱应采用垂直或向填土侧后仰布置,仰斜度宜为1:0.05,严禁肋柱前倾布置。肋柱须预留圆形或椭圆形拉杆孔道,孔道直径或短轴长度应大于拉杆直径。3)肋柱下端应设置混凝土条形基础、分离式垫块基础或杯座式基础,基础厚度不宜小于0.5m,襟边宽度不宜小于0.1m。

4)肋柱受力方向的前后侧面内应配置通长受力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5)多级肋柱式锚定板挡土墙的平台,宜用厚度不小于0.15m的C15混凝土封闭,并设置向墙外倾斜的2%的横坡度。采用细粒土作填料时,路基顶面也宜设置封闭层。

6)壁式挡土墙的每块墙面板至少连接一根拉杆,拉杆直径宜为22mm~32mm。7)锚定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板,肋柱式锚定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无肋柱式锚定板面积不应小于0.2m2。锚定板需双向配筋。

8)拉杆、拉杆与肋柱及拉杆与锚定板连处,必须做好防锈处理。3 设计计算 1)锚定板挡土墙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计算时,作用(或荷载)效应组合中,应按照第5.4.2条的规定计入结构重要性系数。2)作用于锚定板挡土墙挡土板或墙面板上的恒载土压力按图5.4.7分布,其水平土压应力按公式(5.4.7-1)计算。

(5.4.7-1)

式中: ――恒载作用下墙底的水平土压应力(kPa);

――按库伦理论计算的单位墙长上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kN/m);――墙高,当为两级墙时,为上、下级墙高之和(m);

2006-6-23 16:40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0楼

――土压力增大系数,采用1.2~1.4。车辆荷载产生的土压力不计增大系数。

图5.4.7 恒载土压力分布图

3)锚定板挡土墙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可采用“折线滑面分析法”或“整体土墙法”计算,滑动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8。稳定计算时,应按墙顶有、无附加荷载,土压力计入或不计入增大系数的最不利组合,作为计算采用值。

4)肋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用于肋柱上的作用(或荷载),应取两侧挡土板跨中至跨中长度上的作用(或荷载);(2)肋柱承受由挡土板传递的土压力,根据肋柱上拉杆的层数及肋柱与肋柱基础的连接方式,可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 5)拉杆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最上一排拉杆至填料顶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m。当锚定板埋置深度不足时,可采用向下倾斜的拉杆,其水平倾角 宜为10°~15°。

(2)拉杆长度应满足挡土墙整体滑动稳定性的要求,且最下一层拉杆在主动土压力计算破裂面之后的长度,不得小于锚定板高度的3.5倍;最上一层拉杆长度不应小于5m。

(3)未计锈蚀留量的单根钢拉杆计算直径按式(5.4.7—2)计算。

(5.4.7—2)式中: ――单根钢拉杆的直径(mm);

――拉杆的轴向拉力(kN);

――钢筋的设计强度(MPa);可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结构重要性系数。应符合表5.4.2-5的规定;

――主动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表5.4.2-5的规定;

――材料的分项系数,=1.4。

6)锚定板面积应根据拉杆设计拉力及锚定板容许抗拔力,按式(5.4.7—3)计算:

(5.4.7—3)式中 ――锚定板的设计面积(m2);

――锚定板单位面积的容许抗拔力(kPa);应根据现场拉拔试验确定。当无条件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时,可根据工点具体条件,参照经验数据确定。

7)挡土板的设计计算可按照第5.4.6条中挡土板的设计执行。

8)墙面板按支承在拉杆上的受弯构件计算,如一块墙面板上连接一根拉杆时可按单支点双向悬臂板计算及配置钢筋。

5.4.8加筋土挡土墙设计计算

构造要求

1)加筋土挡土墙的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面板宜采用预制件,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厚度不应小于80mm。

2)筋带与面板的连接必需坚固可靠,应与筋带有相同的耐腐蚀性能。

3)加筋土墙面的平面线形可采用直线、折线和曲线。相邻墙面间的内夹角不宜小于70°。4)加筋体的墙面若不是砌筑在石砌圬工、混凝土构件上或地基为基岩时,均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40m,厚度不小于0.20m的混凝土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对于土质地基不应小于0.60m。5)对可能危害加筋土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或防水措施。设计水位以下宜做成石砌或混凝土实体墙。季节性冰冻地区的加筋体应采取防冻胀措施。

6)斜坡上的加筋体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护脚,加筋体面板基础埋置深度从护脚顶面算起。7)非浸水加筋土挡土墙,当基础埋深小于1.25m时,宜在墙面地表处设置宽度为1.0m,厚度大于0.25m的混凝土预制块或浆砌片石防护层,其表面宜做成向外倾斜3%~5%的排水横坡。

8)加筋土挡土地墙的基底不宜设置纵坡,可做成水平或结合地形做成台阶形。

9)多级加筋土挡土墙的平台顶部应设不小于2%的排水横坡,并用厚度不小于0.15m的C15混凝土板防护;当采用细粒填料时,上级墙的面板基础下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厚度不小于0.50m的砂砾或灰土垫层。(见图5.4.8-1)。

图5.4.8-1平台与垫层横断面图

10)在满足抗拔稳定的前提下,采用的拉筋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高大于3.0m时,拉筋最小长度宜大于0.8倍墙高,且不小于5m。当采用不等长的拉筋时,同等长度拉筋的墙段高度,应大于3.0m。相邻不等长拉筋的长度差不宜小于1.0m;

(2)墙高小于3.0m时,拉筋长度不应小于3.0m,且应采用等长拉筋;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1楼

(3)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带时,每节长度不宜大于2.0m; 11)双面加筋土挡土墙的筋带相互插入时,应错开铺设,避免重叠。12)加筋土挡土墙顶面,宜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帽石。2 设计计算

1)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应进行内部稳定计算和外部稳定计算。外部稳定验算应符合第5.4.3条的规定。建于软土地基上的加筋体应作地基沉降计算。地基下可能存在深层滑动时,应作加筋体与地基整体滑动稳定验算。

2)浸水加筋土挡土墙设计应按下列规定考虑水的浮力:

(1)拉筋断面设计采用低水位浮力;

(2)地基应力验算采用低水位浮力或不考虑浮力;加筋体的滑动稳定验算、倾覆稳定验算采用设计水位浮力;

(3)其他情况采用最不利水位浮力。

3)筋带截面计算时,应考虑车辆、人群附加荷载引起的拉力。筋带锚固长度计算时,不计附加荷载引起的抗拔力。

4)加筋体内部稳定验算时,土压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当 时

(5.4.8-1)

当 时

(5.4.8-2)

(5.4.8-3)

(5.4.8-4)式中: ――加筋体内深度 处土压力系数;

静止土压力系数;

――主动土压力系数;

――第i单元筋带结点至加筋体顶面的垂直距离(m); 5)作用于墙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按下式计算:

(5.4.8—5)

式中: ――加筋土填料作用于深度 处墙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

——车辆(或人群)附加荷载作用于深度 处墙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

——加筋体顶面以上填土重力换算均布土厚所引起的深度 处墙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 6)加筋体活动区与稳定区的分界面可采用简化破裂面,简化破裂面的垂直部分与墙面板背面的距离 为0.3H,倾斜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 为。见图5.4.8—2。

图5.4.8-2简化破裂面图

7)附加荷载作用下,可按沿深度以1:0.5的扩散坡率计算扩散宽度。加筋体深度 处的附加竖直压应力,当扩散线的内边缘点未进入活动区时,;当扩散线的内边缘点进入活动区时,按式(5.4.8-6)计算。

(5.4.8-6)式中 ――车辆或人群附加荷载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m);

――加筋体计算时采用的荷载布置宽度(m),取路基全宽;

――加筋体深度 处的荷载扩散宽度(m)。

――加筋体的重度,当为浸水挡土墙时,应按最不利水位上下的不同分别计入; 8)永久荷载重力作用下,拉筋所在位置的竖直压力按式(5.4.8—7)计算。

(5.4.8—7)

式中 ――在 层深度处,作用于筋带上的竖直压应力 ;

——加筋体上坡面填土换算等代均布土厚度(m)。9)一个筋带结点的抗拔稳定性按公式(5.4.8—8)验算。

(5.4.8—8)

计算筋带抗拔力时,不计基本可变荷载的作用效应。式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表5.4.2-1采用; ―― 层深度处的筋带所承受的水平拉力设计值(kN);

―― 层深度处的筋带所承受的水平拉力;

――在 层深度处,面板上的水平土压应力 ;

――加筋体及墙顶填土主动土压力或附加荷载土压力的分项系数,按表5.4.2-5采用;

――永久荷载重力作用下,层深度处,筋带有效长度所提供的抗拔力(KN);

――筋带抗拔力计算调节系数,按表5.4.8—1采用;

――筋带结点水平间距(m);

――筋带结点垂直间距(m);

――填料与筋带间的似摩擦系数,由试验确定,无可靠试验资料时,可参照表5.4.8-2采用;

――结点上的筋带总宽度(m);

――筋带在稳定区的有效锚固长度(m)。表5.4.8—1筋带抗拔力计算调节系数 表 荷载组合 I、II III 施工荷载

1.4 1.3 1.2

表5.4.8-2填料与筋带之间的似摩擦系数 填料类型 粘性土 砂类土 砾碎石类土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2楼

似摩擦系数 0.25-0.40 0.35-0.45 0.40-0.50 注:1)有肋钢带的似摩擦系数可提高0.1;

2)墙高大于12m的高挡土墙似摩擦系数取低值。

10)筋带截面的抗拉强度验算应符合式(5.4.8-9)的规定:

(5.4.8-9)

式中A――筋带截面的有效净截面积(mm2);

――筋带材料强度标准值(MPa),按表5.4.8-3采用;

――筋带材料抗拉性能的分项系数,各类筋带均取1.25;

――拉筋材料抗拉计算调节系数,可按表5.4.8-3采用;

表5.4.8-3 筋带材料强度标准值 及抗拉计算调节系数 材料类型(MPa)

Q235扁钢带 240 1.0 I级钢筋混凝土板带 240 1.05 钢塑复合带 试验断裂拉力 1.55~2.0 土工格栅 试验断裂拉力 1.8~2.5 聚丙烯土工带 试验断裂拉力 2.7~3.4 注:1)土工合成材料筋带的,在施工条件差、材料蠕变大时,取大值;材料蠕变小或施工荷载验算时,可取较小值。

2)当为钢筋混凝土带时,受拉钢筋的含筋率应小于2.0%; 3)试验断裂拉力相应延伸率不得大于10%。11)筋带有效净截面面积A的规定:

(1)扁钢带。设计厚度为扣除预留腐蚀厚度并扣除螺栓孔后的计算净截面积。

(2)钢筋混凝土带。不计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钢筋有效净面积为扣除钢筋直径预留腐蚀量后的主钢筋截面积的总和;

(3)钢塑复合带、塑料土工格栅、聚丙烯土工带。由供货厂家提供尺寸,经严格检验延伸率和断裂应力后,按统计原理确定其设计截面积和极限强度,保证率为98%。12)墙面板应按下列规定设计计算:

(1)作用于单板上的土压力视为均匀分布;

(2)面板作为两端外伸的简支板,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计算内力;(3)墙面板与筋带的联结部分宜适当加强;

13)全墙抗拔稳定性验算应符合式(5.4.8-10)的规定。

(5.4.8-10)式中 ――全墙抗拔稳定系数;

――各层拉筋所产生的摩擦力总和;

――各层拉筋承担的水平拉力总和; 本计算公式中的分项系数均取1.0。

5.4.9 桩板式挡土墙 桩板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等,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其它未列内容应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2 构造要求 1)桩板式挡土墙的锚固桩必须锚固在稳定的地基中,桩的悬臂长度不宜大于15m.锚固桩和挡土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桩的构造可根据第5.7节的相关规定执行。

3)挡土板与桩搭接,其搭接长度每端不得小于1倍板厚。若为圆形桩,则应在桩后设置搭接用的凸形平台。平台宽度应比搭接长度宽20mm~30mm。

4)挡土板外侧墙面的钢筋保护厚度应大于35mm,板内侧墙面保护厚度应大于50mm;桩的受力钢筋应沿桩长方向通长布置,直径不应小于12mm。桩的钢筋保护层净距不小于50mm。

5)当采用拱型挡土板时,不宜用混凝土灌筑,而应当沿径向和环向配置一定数量的构造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0mm。

6)加锚杆的锚固桩应保证桩与锚杆的变形协调。3 设计计算

1)桩板式挡土墙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计算时,荷载效应组合中,应按照第5.4.2条规定计入结构重要性系数。

2)滑坡路基上的桩板式挡土墙按滑坡推力和土压力的最不利者作为计算荷载,桩的重力可不计入。

3)作用在桩上的荷载宽度可按其左右两相邻桩之间距离的一半计算,作用在挡土板的荷载宽度可按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4)桩的内力应按第5.7.3条的规定,采用地基系数法计算。

5)桩在前地基岩层结构面的产状、倾角为向坡外倾斜时,应按顺层滑坡验算地基的稳定性及整体稳定性。

6)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可按支承在桩上的简支板计算,其计算跨径 为: 圆形桩(5.4.9—1)矩形桩(5.4.9—2)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3楼

式中: ——圆形桩的桩中心距离(m);

——矩形桩间的净距(m);

——挡土板的板厚(m);

7)路堤中的锚杆桩板式挡土墙,应避免填料下沉所产生的锚杆次应力。锚杆的设计应符合第5.5节的规定。

5.5边坡锚固 5.5.1 一般规定 边坡锚固设计时,应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资料,鉴别边坡的破坏模式,确定边坡不稳定程度及范围,对锚固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锚固的型式应根据边坡岩土体类型、工程特征、锚承载力大小、锚材料和长度、施工工艺等条件确定。2 边坡锚固设计应具备如下资料:

1)与锚固工程有关地形、地貌及边坡总体布置设计;

2)岩土体类别、主要构造的产状、各种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及地下水发育程度; 3)锚固工程所涉及部位岩土体的抗压强度、岩土体的、值,以及可能失稳的结构面的、值和胶结材料与被锚固介质的粘结强度; 锚杆材料可根据锚固工程性质、锚固部位、工程规模选择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精扎螺纹钢筋或普通预应力钢筋。有条件时,宜优先采用无粘结钢绞线。4 锚固边坡排水设计应符合第3.7.7条的规定。5.5.2锚固边坡稳定性评价 锚固边坡稳定性评价应符合第3.7.4条的规定。2 边坡锚固前后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应相对应。对锚固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时,锚作用力可简化为作用于坡面上的一个集中力,也可简化为作用于滑面上的一个集中力(见图5.5.2),并取二者计算的锚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小值作为锚固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

图5.5.2 锚作用力的简化

5.5.3设计锚固力应根据边坡不稳定力(下滑力)确定,按式(5.5.3-1)计算。

式中: —设计锚固力(kN);

—下滑力(kN);

—滑动面内摩擦角(°);

—锚杆与滑动面相交处滑动面倾角(°);

—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

5.5.4预应力锚杆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预应力锚杆可用于土质、岩质边坡加固,其锚固段应置于稳定地层中。2 硬质岩锚固宜采用拉力型锚杆,土质及软质岩锚固宜采用分散型锚杆。3 锚杆体截面积应按式(5.5.4-1)计算。

式中: ——锚杆体截面积(m2);

——安全系数,按表5.5.4-4选取;

—锚杆体材料抗拉强度标准值(kPa)。锚固体的承载能力由注浆体与锚孔壁的粘结强度、锚杆与注浆体的粘结强度及锚杆强度等三部分控制,设计时取其小值。

1)预应力锚杆宜采用粘结型锚固体,地层与注浆体间粘结长度应按式(5.5.4-2)计算。

式中 : ——地层与注浆体间粘结长度(m);

——安全系数,按表5.5.4-4选取;

——锚杆设计锚固力(kN);

——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取1.00,对临时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取1.33;

——锚固段钻孔直径(m);

——地层与注浆体间粘结强度(kPa)。粘结强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当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可参考表5.5.4-

1、表5.5.4-2选用。表5.5.4-1 岩体与注浆体界面粘结强度特征值 岩体类型 粘结强度frb(kPa)极软岩 135~180 软岩 180~380 较软岩 380~550 较硬岩 550~900 坚硬岩 900~1300 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M30;)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 3)岩体结构面发育时,取表中下限值;)表中岩体类型根据天然单轴抗压强度fr划分:fr<5MPa为极软岩,5MPa≤fr<15MPa为软岩,15MPa≤fr<30MPa为较软岩,30MPa≤fr<60MPa为较硬岩,fr≥60MPa为硬岩。

表5.5.4-2 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土体类型 土的状态 粘结强度frb(kPa)粘性土 坚硬 32~40 硬塑 25~32 软塑 15~20 砂土 松散 30~50 稍密 50~70 中密 70~105 密实 105~140 碎石土 稍密 60~90 中密 80~110 密实 110~150 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M30;2)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 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4楼

2)注浆体与锚杆体间粘结长度应满足式(5.5.4-3)要求。

式中: ——注浆体与锚杆体间粘结长度(m);

——安全系数,按表5.5.4-4选取;

——锚杆体与砂浆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取0.60,对临时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取0.72;

——锚杆体材料直径(m);

——注浆体与锚杆体间粘结强度(kPa);

——锚杆体根数(根)。

粘结强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当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可参考表5.5.4-3选用。表5.5.4-3 钢筋、钢绞线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fb(MPa)锚类型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 M25 M30 M35 水泥砂浆与螺纹钢筋间 2.10 2.40 2.70 水泥砂浆与钢绞线、高强钢丝间 2.75 2.95 3.40 注:1)当采用二根钢筋点焊成束的作法时,粘结强度应乘0.85折减系数; 2)当采用三根钢筋点焊成束的作法时,粘结强度应乘0.7折减系数; 锚杆总长度由锚固段长度、自由段长度及外露段长度组成,各部分长度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确定锚杆锚固段长度时,应分别对锚杆粘结长度Lr和Lg进行计算,实际锚固段长度应取Lr和Lg中的大值,且不应小于3m,也不宜大于10m; 2)锚杆自由段长度受稳定地层界面控制,在设计中应考虑自由段伸入滑动面或潜在滑动面的长度不小于1m,且自由段长度不得小于5m; 锚杆设计时安全系数的取值应符合表5.5.4-4的规定。表5.5.4-4 预应力锚杆锚固体设计安全系数 锚杆破坏后危害程度 安全系数

锚杆服务年限≤2年(临时性锚杆)锚杆服务年限>2年(永久性锚杆)危害轻微,不会构成公共安全问题 1.4~1.6 1.6~1.8 危害较大,但公共安全无问题 1.6~1.8 1.8~2.0 危害大,会出现公共安全问题 1.8~2.0 2.0~2.2 注:1)如果在土体或全风化岩中,应取表中较高值。

5.5.5预应力锚杆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应力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和锚头构成,锚头由垫墩、钢垫板和锚具组成。2 锚固段内的预应力筋每隔1.5m~2.0m应设置隔离架。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临时性锚杆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5.5.6防腐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对锚杆腐蚀环境的调查试验,选择适当的防腐方法; 2)永久性锚杆宜进行双层防腐;

3)不处在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和临时性锚杆可采用简单的防腐方法;

4)锚固段、自由段及锚头的防腐方法应考虑在锚杆施工及使用期都不会损伤其防腐功能。5.5.7全长粘结型锚杆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锚杆应按轴心受拉构件设计,其所需锚筋面积,应按式(5.5.7-1)计算:(5.5.7-1)式中: ——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m2);

——荷载安全系数,可采用2.0;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

——普通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kPa)。锚杆长度包括非锚固长度和有效锚固长度。非锚固长度应根据边坡滑裂面的实际距离确定。有效锚固长度应根据锚杆的拉力,按公式(5.5.7-2)计算,对采用粘结料的粘结型锚杆,还应按公式(5.5.7-3)验算锚杆与粘结料间的容许粘结力。有效锚固长度不宜小于2.0m,也不宜大于10.0m。(5.5.7-2)式中: ——锚杆有效锚固长度(m);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

——锚孔直径(m);

——地层与注浆体间粘结强度(kPa);

——安全系数,可采用2.5。(5.5.7-3)式中 ——锚杆钢筋根数;

——锚杆钢筋直径(m);

——注浆体与锚杆间粘结强度(kPa);

——考虑成束钢筋系数,对单根钢筋β=1.0,两根一束β=0.85,三根一束β=0.7。3 杆体材料宜采用Ⅱ、Ⅲ级钢筋,杆体钢筋直径宜为16~32mm; 4 钻孔直径不宜小于42mm,也不宜大于100mm; 杆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水泥砂浆时不应小于8mm,采用树脂时不应小于4mm; 6 长度大于4m或杆体直径大于32mm的锚杆,应采取杆体居中的构造措施; 5.5.8锚固边坡坡面结构设计 锚固边坡坡面结构形式应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岩土性、边坡高度、施工方法,并结合岩体结构、结构面产状、风化程度和地貌形态以及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坡面结构形式及其适用条件宜按表5.5.8的规定选用。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5楼

表5.5.8 坡面结构常用类型及适用条件 结构形式 适用条件 备注

格子(框架)梁 风化较严重、地下水丰富、软质岩、土质边坡 多雨地区梁宜作成截流沟式 地梁 软硬岩体相间、土质边坡

单锚墩 硬质岩、块状或整体性好的岩体 2 格子(框架)梁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梁截面可采用矩形或T形,截面宽度不得小于0.30m;

2)梁单元形状可采用矩形或菱形。当采用矩形时,梁单元尺寸不宜小于3m×3m;当采用菱形时,梁单元尺寸不宜小于5m×3m; 3)梁的设计宜分单元进行;梁内弯矩、剪力按框架梁或连续梁计算。梁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计算,荷载分项系数为1.3,附加安全系数为1.23; 4)梁内主筋应分单元配置通长钢筋;

5)梁底嵌入坡面岩体内深度不宜小于0.20m;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3 地梁与单锚墩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用于地梁与单锚墩的荷载,应按两地梁或两单锚墩中至中的距离计算; 2)地梁与单锚墩截面可采用矩形或T形,截面厚度不得小于0.30m;

3)地梁弯短、剪力应根据梁上锚的根数,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地梁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计算,荷载分项系数为1.3,附加安全系数为1.23; 4)单锚墩设计应根据锚力大小,满足岩体承载要求,并配置适量的构造钢筋;

5)地梁与单锚墩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地梁宜嵌入坡面岩体内不小于0.20m。5.5.9锚杆试验与监测设计 在锚固工程施工初期,应进行预应力锚杆锚固试验。锚杆试验包括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锚杆验收试验的数量可按工作锚杆的5%控制,当有特殊要求时,可适当增加。锚杆试验内容及要求应符合《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的规定。预应力锚固工程应根据对于边坡工程和滑坡整治工程的重要性和实际条件,对预应力锚杆的工作状况和锚固效果进行施工期和永久运行期的原位监测。

1)施工期监测,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目的。可按附录B—3选择监测项目,施工期监测的断面,应设置在锚固区的关键部位;有条件时,宜同永久监测相结合。

2)长期监测应以锚固区域的整体稳定和锚杆预应力保持为目的。可按附录B—3选择监测项目,长期监测至少应设一个观测断面,一个观测断面上至少应设置三个观测部位,长期监测宜从锚杆施工期开始。

5.6土钉支护 5.6.1一般规定 土钉支护适用于硬塑或坚硬的粘性土、胶结或弱胶结的粉土、砂土、砾石、软岩和风化岩层等挖方边坡的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但在下列土体中,不宜设置永久土钉支护: 1)标贯击数N<

9、相对密度Dr<0.3的松散砂土; 2)液性指数大于0.5的软塑、流塑粘性土;

3)含有大量有机物或工业废料的低强度回填土,新填土以及强腐蚀性土。

4)在塑性指数大于20和液限大于50%且无侧限抗压强度<50kPa的粘性土中修建土钉支护工程时,应通过现场的土钉抗拔试验,检验土体的蠕变性能。土钉支护的设计应特别重视水的作用与影响,必须在地表和支护内部设置适宜的排水系统以疏导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对于永久性土钉支护的设计,应考虑长期使用过程中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对土体抗剪强度的不利影响。边坡地下水较发育的挖方边坡不宜设置永久土钉支护。3 土钉支护设计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工程调查,收集场地周围已建工程及本项公路建设工程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查明支护周围已有构造物、埋设物(管线等)和道路交通等周边环境条件与施工场地条件,当地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与周围地表水体的给与排泄关系,地层、地质、构造和岩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潜在腐蚀性。土钉支护工程应进行土钉的基本抗拔力试验,试验数为工作土钉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5 塑性指数 和液限 的粘土中的永久土钉支护应进行蠕变试验,试验数不少于3根。6 应根据边坡工程的重要性和实际条件,对土钉的工作状况和支护效果进行施工期和永久运行期的原位监测,监测项目可按附录B选定。土钉支护边坡的水平位移不得超过0.3%H(边坡高度)。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6楼

5.6.2结构构造 土钉支护宜用于高度不大于18m的边坡防护 ,当土钉支护与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边坡高度可增加。边坡较高时宜设多级土钉支护。多级边坡的上下级之间应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宜小于2.0m,每级坡高不宜大于10m。土钉长度包括非锚固长度和有效锚固长度,非锚固长度应根据墙面与土钉潜在破裂面的实际距离确定。有效锚固长度由土钉内部稳定检算确定。土钉间距0.75m~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5゜。土钉钉材宜采用Ⅱ、Ⅲ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8 mm~32mm,钻孔直径宜为70mm~100mm。土钉钢筋应设定位支架。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临时支护不宜小于60mm,永久支护不宜小于8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喷射混凝土面层应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 mm,间距宜为150 mm~250mm。6 钻孔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宜低于20 MPa。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压力宜为0.4 MPa~1.0 MPa。土钉必须与面层有效连接,可采用外端设钢板或加强钢筋,通过螺丝端杆锚具或焊接。8 面层应设泄水孔,泄水孔后应设无砂混凝土板滤层。边坡渗水严重时应设置仰斜式排水孔,角度宜仰斜5゜~10゜,长度比土钉略长。混凝土面层在长度方向应设伸缩缝。永久支护的面层底端应插入地表以下200mm-400mm。如面层由预制混凝土件构筑,则需设置专门的基础。当土钉被用于腐蚀性土质、雨水较多的地区边坡支护,或土钉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到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对土钉进行防锈处理。可根据情况选用聚乙烯、聚丙烯塑料波纹套管或环氧涂层钢筋。

5.6.3设计计算 土钉支护的结构计算包括支护的内部整体稳定性验算,外部整体稳定性验算和支护面层以及面层与土钉的连接计算。土钉支护外部整体稳定性验算可按第3.6.7、3.7.4条的方法计算,对于土钉挡土结构,可按重力式挡土墙第5.4.3条的要求,进行土钉加固土体的整体滑动、倾覆和基底土承载力的验算。土钉内部整体稳定性验算可采用圆弧法,假定破坏面上所有的土钉只承受拉力且均分别达到最大设计拉力值。内部整体稳定性验算的安全系数可取1.25~1.30,考虑地震作用,安全系数可折减0.1。混凝土面层可按以土钉为点支承的连续板进行验算;土钉钉头与混凝土面层的连接,应按钉头作为面层的支点,将侧向土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支点反力作为钉头应能承受的拉力。面层与钉头的连接处尚应验算混凝土的局部承压能力。

5.7抗滑桩

5.7.1一般规定 抗滑桩设计之前,应对边坡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确定主滑方向、滑面位置、边界条件、岩土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抗滑桩的设置必须保证滑坡体不越过桩顶或从桩间滑动,不产生新的滑坡。抗滑桩宜设置在滑坡厚度较薄、推力较小、锚固段地基强度较高的地段,确定桩的平面布置、桩间距、桩长和截面尺寸时,应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4 可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或抗滑桩与明洞、排桩等组合使用。5.7.2结构构造 抗滑桩截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桩的截面尺寸应根据滑坡推力大小、桩间距、锚固段地基横向容许强度等因素确定,桩最小边宽度不应小于1.25m。在主滑方向不确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圆形截面。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地下水有侵蚀性时,水泥应按有关规定选用。3 抗滑桩井口应设置锁口,桩井位于土和风化破碎的岩层时宜设置护壁,锁口和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抗滑桩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净距不宜小于120mm,困难情况下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80mm。当用束筋时,每束不宜多于3根。当配置单排钢筋有困难时,可设置2排或3排。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不应小于60mm。纵向受力钢筋的截断点应按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计算。6 抗滑桩内不宜设置斜筋,可采用调整箍筋的直径、间距和桩身截面尺寸等措施,满足斜截面的抗剪强度。

2006-6-23 16:41 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7楼 箍筋宜采用封闭式,直径不宜小于14mm,间距不应大于500mm。抗滑桩的两侧和受压边,应适当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宜为400mm~500mm,直径不宜小于12mm。桩的受压边两侧,应配置架立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16mm。当桩身较长时,纵向构造钢筋和架立筋的直径应加粗。5.7.3设计计算 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有滑坡推力、桩前滑体抗力和锚固段地层的抗力。桩侧摩阻力和粘聚力以及桩身重力和桩底反力可不计算。滑坡推力按7.2节规定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确定。2 桩前抗力可按桩前滑体处于极限平衡时的滑坡推力或桩前被动土压力确定,取小值。3 抗滑桩上滑坡推力可采用矩形分布或梯形分布,当滑体为极松散的土体,可采用三角形分布。桩底支承选用自由端,嵌入岩石较深可选用自由端或铰支。抗滑桩的锚固段长度应满足桩侧最大压应力不大于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的要求。6 滑动面以上的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滑动面以下的桩身变位和内力,应根据滑动面处的弯矩和剪力,采用地基系数法进行计算,根据岩土条件可选用“K法”或“m法”。地基系数K、m可根据试验资料和地区经验、工程类比综合确定。7 抗滑桩的混凝土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进行计算,其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抗滑桩桩身按受弯构件设计,当无特殊要求时,可不做变形、抗裂、挠度等项验算。路基拓宽改建

6.1 一般规定

6.1.1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应根据原有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的发育情况,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保证拓宽改建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6.1.2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前,应搜集原有公路的地基及路基勘察设计、竣工图和养护等方面的资料,调查拟拓宽改建公路目前路基的稳定情况,并对原有路基和拓宽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测试,查明原有路基的填料性质、含水量、密度、压实度、强度和稠度状态,查明原有路堑边坡地质情况、现有防护排水措施及边坡稳定状态,查明拟拓宽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新拼接路基或增建路基对原有路基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

6.1.3公路路基改建设计,应注意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拓宽的路基与原有公路路基之间保持良好地衔接,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减小拓宽路基与原有公路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防止产生路基纵向裂缝。

6.2 原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

6.2.1 原有公路路基调查应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勘探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在搜集原有公路的地基及路基勘察设计、竣工图和养护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原有路基现场调查测量,根据原有公路的路况进行分段,并应选择代表性断面,对路面各结构层、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及地基土进行勘探试验,钻孔深度和取样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有关规定。按照新建路基的要求,进行拓宽改建路基范围的地基勘察。原有路基勘探孔与拓宽改建路基勘探孔宜布设在同一路基横断面上。调查原有路基支挡工程基础形式、地基地质条件和使用状况,必要时,应对支挡工程地基进行勘探试验。

6.2.2 原有路基填料试验项目 原有填方路堤和挖方路段路床土应进行下列试验:

物理性质试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土粒相对密度、粒径组成、液限、塑限等; 力学性质试验:重型击实、CBR、固结试验、直接快剪等; 原有路堤和挖方路段路床土应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计算出下列指标: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压实度、平均稠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

6.2.3 原有路基现场测试

根据原有公路的路况,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老路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弯沉、承载板测试,确定其回弹模量。各项测试均应符合《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的有关规定。6.2.4 原有路基分析评价 根据调查、测量、试验和水文分析资料,确定原有路基高程能否满足第1.0.8条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规定。

第二篇:5 附录A(路基规范2006)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A.0.1对执行规范条文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稍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采用“可”。

A.0.2条文中应按指定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

如非必须按指定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可参照„„”。-88-

第三篇:路基水稳层规范要求(xiexiebang推荐)

路基水稳层规范要求

一、有哪些水稳层

1、车行道结构30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2、非机动车道结构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3、人行道结构4、15cm4水泥稳定碎石

二、组成材料要求

1、水泥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进场报验复验水泥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

2、碎石质量要求①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②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21.5mm(方孔筛)。集料最大粒径必须限制,粒径愈大,施工机械愈易损坏,粗细集料愈易离析,平整度愈难。③且碎石中0.5mm以下石屑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7。④塑性指数应符合下表要求(重点控制):

液限塑性指数<28<9⑤对于碎石厂中已筛分的不同粒级的碎石应进行配合,使配合后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级配范围(重点控制)。

通过下列方空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59.54.752.360.60.075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

三、施工前水稳料试验

1、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见检验技术P189~P190,要提交水泥剂量、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混合料配合比资料

2、标准击实试验要提供混合料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资料

四、技术要求

1、弯沉值:

机动车道顶面验收弯沉值(1/100m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43.6非机动车道顶面验收弯沉值(1/100m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66.62、压实度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其压实度为98(重点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试测,不合格,马上通知再压,否则过水泥初凝期。

3、七天浸水抗压强度机动车道为3.5MP。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5MP。现场取料,立即送样。

4、施工控制

1、应事先分成3~4个大小不同的粒级,然后再与水泥一起集中机械拌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碎石具有相应的级配,并保证水泥粒料强度不产生大的变化。

2、配料准确计量设备进行计量标定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哦的含水量、水泥的比例(重点控制)。

3、拌料均匀,水稳料应摊铺均匀,洒水拌合均匀。

4、应严格控制基层厚道和高程,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5、清理表面松散集料,否则影响粘结。

6、最佳含水量碾压时,达到压实度要求。

7、增大压实功能,以减少基层裂缝,一般压6~8遍。

8、浇水养护,露白就浇,持续7天。

五、验收实测项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P34①、压实度:代表值98,极值94。检验频率:每200m每车道2处。检测方法:钻芯。②、厚度:代表值允许偏差-8mm,合格值允许偏差-15mm。每200m每车道2处。钻芯。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每200m双车道测2处×10尺④、无侧限抗压强度:

2检验频率:每2000m或每班取13组试件,为一组。检测方法:在工地现场取拌合的混合料试料,按要求制备7d强度试件。机动车道3.5MP,非机动车道2.5MP。《评定标准》P152。

第四篇:路基验收报告

重庆XXXXXXXX道路工程(一期)一标段

K0+260~ K0+360 路基验收报告

重庆XXXX监理公司 第XXXXX项目部 20XX-XX-XX

一、工程概况

重庆XXXXXXX道路工程为大学城南北走向的一条重要干道,起点位于XXXX南线与连接线的交叉口,向南与重大南路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本标施工段为重庆XXXXXXXXXX道路工程(一期)一标段,即为XXXXXXXX设计研究院20XX年XX月编制的重庆XXXXXX道路及排水工程-XXXXX施工图设计

道路设计标准为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7米,全线共有港湾式公交停车港2对。设计行车速度: V=50Km/h

二、此次验收部位

XXXXXXXXXXXXXXXX道路工程(一期)一标段K0+260~ K0+360段路基路床。

三、执行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0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四、施工及监理情况

1、路基基底处理过程

(1)路基经过水塘和水田地段,根据规范和施工的需要,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进行填筑。

(2)经过稻田,池塘,河沟地段的淤泥或潮湿土深度大于2m的部分,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片、块石排淤层高于水面或淤泥层1m,且经碾压密实;抛投片石的最

短边尺寸大于30cm,抛投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然后在其上铺设碎石反滤层,厚度50cm,再行填土分层碾压。

2、本次验收的K0+260~K0+360段机为动车行驶的挖方路段,幅宽27米。

五、路基质量检验情况

主控项目

1、K0+260~K0+360段上路床铺装找平,基底岩质为页岩,粗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铺装找平,其自检压实度和弯沉结果如下。

该段路基压实度应检测6点,实际检测6点,合格6点,合格率100%;该段路基弯沉值应检测5点,实际检测5点,合格5点,合格率100%;一般项目

1、K0+260~K0+360段

平整度应检测10点,实际检测10点,合格9点,合格率90% 纵断面高程应检测5点,实际检测5点,合格5点,合格率100% 路基宽度应检测4点,实际检测4点,合格3点,合格率75% 横坡应检测20点,实际检测30点,合格25点,合格率80% 中线偏位应检测2点,实际检测2点,合格2点,合格率100%

六、K0+260-K0+360段路基质量评定

经重庆XXXXX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西部检查所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合格(资料后送),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率平均值达到89%,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规定及质量评定标准,K0+260~K0+360段路基评为:合格。

重庆XXXX监理公司

第XXXX项目部

20XX.XX.XX

第五篇:路基汇报材料

南 昌 轨 道 交 通 1 号 线 瑶 湖 定 修 段 工 程 路基工程子单位验收 质量自评报告

项目负责人: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南昌路基交通1号线瑶湖定修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 年 四 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南昌路基交通一号线瑶湖定修段工程总承包项目

2、工程简介

瑶湖定修段位于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东端,从艾溪湖东站(原紫阳大道站)双线接轨。布置在紫阳大道以南、尤氨公路西侧,氨厂家属区北侧地块内。瑶湖定修段路基工程线路起讫里程为:jk0+000至jk1+100。本项目填土石方约80.74万 m3,其中挖土方14.3万m3,挖淤67891m3,填方59.61万m3(含ab料17336m3、填砂53504m3及换填a料68441m3、桥背过渡段5691m3)。基底处理部分地段采用换填a料进行处理。碎石道床路基基床分为表层及底层,表层厚度0.4m,底层厚度1.1m,总厚度1.5m。定修段内所有碎石道床线路路基基床表层材料采用ab组填料(0.4m厚ab组填料加0.1m中粗砂夹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路基基床地层采用1.1m 厚普通土填筑。路堤基床以下a、b、c组填料。部分地段(jk0+775~jk1+050)因考虑工期要求,现将填c类土变更为填砂。路基排水主要分为路基站场内横向排水和纵向排水。基防护主要为浆砌片石护坡及混凝土护肩。

路基子单位工程设计说明如下:(1)地基处理

路基工程地基处理主要分为现场杂质土及坑塘软土挖除,挖土方14.3万m3,挖淤67891m3。坑塘挖除部分采用换填a料进行处理。

(2)基床以下路堤

本工程分站场区级轨道区,轨道区路基基床以下路堤普通土填筑,部分地段(jk0+775~jk1+050)因考虑工期要求,现将填c类土变更为填砂。

(3)路基基床

路基基床分为表层及底层,表层厚度0.5m,底层厚度1.1m,总厚度1.6m。场内所有路基基床表层材料采用ab组填料(0.4m厚ab组填料加0.1m中粗砂夹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路基基床底层采用1.1m 厚普通土填筑,局部段因前期变更采用中砂填筑。(4)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主要分为路基站场内横向排水和纵向排水。路基股道间排水槽距离线路中线不足2.5m处,纵向排水草改为横向排水槽。排水沟槽及检查井做法按照铁道部通用图贰站(01)8011图集施工。纵向排水沟及横向排水沟沟身采用c20混凝土,横向沟槽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纵向排水槽采用高强符合盖板。(5)路基防护

本标段路基防护主要为浆砌片石护坡及混凝土护肩。路基护肩采用c20混凝土,顶面宽度50cm,厚度40cm,路基边坡采用满砌m7.5浆砌片石护坡,厚度30cm。路基子单位工程开工时间:2012年10月1日,完工时间:2014年4月20日。

(6)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南昌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化学工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单位:南昌市质量检测中心 施工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7)监督单位

质监单位:南昌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监单位:南昌市建设行业安全管理监督站(8)主要施工验收规范及施工依据 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 2)试验、检测所遵循的技术标准规范 ; 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82-2005;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 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6)《铁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 10118-2006; 7)贰站(01)8011水沟图集;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施工图设计交底会议纪要; 10)南昌市、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公司下发的有关质量规定、评定表格。

3、本次验收质量自评范围

本次验收质量自评范围为南昌轨道交通一号线瑶湖定修段路基子单位工程。本子单位工程包含地基处理、基床以下路堤、路基基床、路基排水、路基防护5个分部工程。

二、分部工程验收情况

三、合同完成情况及设计变更情况

我单位已完成路基子单位工程所有项目,路基子单位工程设计变更主要为:

1、路基按照《1号线一期工程瑶湖定修段有关技术问题》【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地铁建设分公司(108)号会议纪要(2012年12月12日)】的相关要求,将清淤换填渗水土变更为清淤换填a料;

2、瑶湖定修段附近无大量土源,运用库、检修库整体道床及结构桩基区域填筑质量要求高,运用库、检修库整体道床及结构桩基因雨季施工又难以保证填土质量,按照总体工期要求,该区域土方填筑施工须在2013年7月以前完成。经讨论,采用换填中粗砂方案,有利于确保路基填筑质量,同时较普通土方填筑更适应雨季施工,且较改良土更经济。为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同时为桩基及时施工创造条件,建议将运用库、检修库整体道床及结构桩基区域由c类土变更为填砂。

四、质量管理情况

1、施工原材料检测及施工试验检测

①原材料检测 篇二:路基换填报告

路基换填报告

致中国?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开发办公室 *********道路k0+500~540、k0+660~760段路基,原设计清表0.5米后就进行路基填筑,该段路基原为农田,由于长时间雨水侵泡,施工单位进场清表0.5米后发现其基底土质较软,无法达到承载力要求。我单位对上述两段路基进行检查后为保证工程质量,建议对该两段路基进行处理并报告建设单位联系相关方现场确认。后经建设单位、地勘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确认,各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对k0+500~540段整幅和k0+660~+760左侧(10~40米宽)进行换填处理,所增加工程量根据现场基底土质情况按实际计算。*******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2.4.18篇三: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宝汉高速公路宝鸡至陕甘界(bp10)路基桥梁工程 k77+400~k77+500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了全面展开路基砂砾填筑施工,我标段在k77+400~k77+500段进行了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该断内原地面平坦,该段路基最低填筑高度为米,路基最高填筑高度m,路床顶宽度26m,路基底宽度44.5m。本段路基试验段预计填筑总方量为m2。路基土方全部利用砂砾进行填筑。

根据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部从2009年4月18日至2009年5月30日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土方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施工总结如下: 一.试验准备

在本标段路基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bpj5驻地办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路基试验段在路基填前碾压及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遵守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路基试验段的整体施工,并获得了宝贵的路基填筑试验数据。

1、技术准备

① 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表(包括填料的标准的击实,含水量,颗粒分析等)。② 测量资料(导线点测量记录,水准点测量记录)2.现场准备

① 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已到位,试验段的协调工作已做好;② 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已到位;③ 已打通通往试验段的施工便道,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④ 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全面、准确,我部计划在试验段每20米设置一个断面,共5个断面,每个断面中线1个点,左右两侧13米各设置1个点。二.试验的目的

1、确定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

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

3、确定适合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4、标高、边坡、平整度、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

5、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如下: 1.取料场

为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我部多次考察及取样试验,最后在k58+000左侧1500米河滩地取用砂砾进行填筑,运至试验段的距离为25km。

① 取料时,首先采用推土机推除表层覆土,适用填料采用挖掘机挖装,自

卸车运输至试验段。

② 开挖时结合取料场原有地形,取料后坑底整理平整,作业面不能有积水,回填地表耕植土后,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

2、试验路段总体施工方案是:

① 用推土机将试验段填筑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30cm内的草皮、树木、树根、草根和表土予以清除,用装载机配合运输汽车将表土运弃到千阳立交区,同时通过调查填筑范围内无水井、水渠、管路、文物、原地面软弱状况等情况。在清表完成后用洛阳筑路220振动式压路机对原地表进行碾压,按频率进行检测,合理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

② 填筑时先放边线,立出施工标尺,松铺厚度初步选定38cm。根据自卸汽车每车运量18m3及松铺厚度确定方格边长为6米,并用石灰将方格线划出。③ 推平、碾压时采用的方法:

砂砾:推土机(t140)粗平→平地机(py190型)精平→压路机(洛阳筑路220型)静压→压路机(洛阳筑路220型)振压→压路机(洛阳筑路220型)静压收光;

④ 压实度:压实度检测以灌砂法为主。每次检测压实度时每2000m2需检测8个点。

五、试验总结

1、确定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6%;

2、松铺厚度38cm及压实系数1.135(详见附件1);

3、确定合适的碾压方式和碾压速度; i、碾压方式

先静压→弱振→强振→静压。先静压1遍,再弱振1遍,检测压实度,强振1遍,再检测压实度,然后逐次增加强振遍数(2遍、3遍、4遍……),并检测压实度,从面取行压实数据,合格后再静压1遍收光。ii、静压速度应控制在2~4km/h,弱振速度控制在1.5~3.5km/h,强振速度控制在1.0~2.0km/h。

4、路基参数的确定(详见附件2)93区碾压组合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遍→静压1遍。

5、标高、边坡、平整度、横坡等的测量控制方法;

标高、平整度、横坡等在过程中加强控制。上料前用标尺标出上料厚度,上料厚度按照路基横坡、松铺厚度等要素进行严格控制。在推土机粗平过程中采用测量标高的方法控制平整度、横坡等,在平地机精平过程中采用测量标高和3米直尺检测的方法控制平整度、横坡等。路基边坡在每填筑3层后,用全站仪放出路基边线,然后在加宽50cm的情况下用灰线标示出坡口线,再用坡度尺测量出标准断面,标准断面按每10米一个断面,最后用挖掘机修坡,修坡时人工配合完成。每层填筑完成后,均进行标高、平整度、横坡等检测,以便及时调整。

6、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最佳机械组合:(每个工作面)

① 挖掘机:试验时在取料场设置2台挖掘机,用于装料,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② 运输汽车:试验时投入运输汽车6辆,平均每辆汽车装车时间为10分钟,来回路途各用30分钟,共计单车每趟循环时间70分钟。采用6台汽车综合到场时间为11~13分钟。若按照每层1691m2(长100m×宽44.5m×厚0.38m),每车装18m3,上满一层需要94车,需要时间1034~1222分钟,因此应增加运输汽车在10辆以上。

③ 推土机:配置2台t140型推土机,粗平共用时间为240分钟,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④ 洒水车:配置1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⑤平地机:配置1台py190型平地机,平整共用时间为50分钟,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⑥ 压路机:配置1台洛阳筑路220型压路机,碾压时间为120分钟,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⑦ 装载机:配置2台50型装载机,主要用辅助粗平,修整边角等,能够满

足施工要求。

每个工作面合理施工需要设备表

每辆运输车上加焊间距为20cm×20cm的筛网。

8、完工后各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六 试验结论

通过本试验段的施工和总结,我部认为可以用此方案指导全标段路基砂砾填筑施工。篇四:路基开工报告

泉厦高速公路a7合同段

开工报告

工程名称: k446+000~k448+820.065段填土路基 编 号:qseb23g/1/21-04b 计划开工日期:2008年3月30日

计划完工日期:2008年10月31日

泉厦高速公路扩建工程a7合同段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一公司泉厦项目经理部

二oo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监表2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采用)

承包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一公司 合同段:a7 监理单位:厦门路桥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

监表2-2 进场人员报验单(采用)

承包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一公司 合同段:a7 监理单位:厦门路桥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转载于:路基汇报材料)国家高速公路网沈海线泉州至厦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 监表26 进场设备报验单(采用)

承包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一公司 合同段:a7 监理单位:厦门路桥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

国家高速公路网沈海线泉州至厦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

监表25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单(采用)承包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一公司 合同段:a7 监理单位:厦门路桥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 篇五: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

一、路基试验段的目的

1、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2、含水量的增减方法;

3、确定平整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4、确定挖土、运输、平整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

5、确定每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二、试验段的准备工作

1、试验段选在k49+860~k49+983.25段。该段全幅进行了清理与掘除,且填前碾压合格。

2、按路基设计标高计算出填土宽度,在此基础上每侧加宽0.5米,以保证路基有效压实宽度。实测右幅填筑宽度20.8米,左幅宽21.4米。在以下桩号打上中心桩和边桩:k49+870、k49+900、k49+930、k49+960。

3、试验段用土为k53+200右侧土场。经取样进行土的物理力学试验:重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1.85g/cm3,最佳含水量12.9%;颗粒分析为细砂土,试验资料附后。

4、试验室仪器满足现场检测需要和规范要求。

5、机械设备投入:路基试验段所需和拟用的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具体设备见附表f-4。

6、人员配备:路基试验段所需的人员见附表f-3。

三、试验段进程和概况:

在k49+860~k49+983.25松铺厚度30cm,进行碾压试验。试验施工从5月2日上午至5月4日碾压检测完毕,共用3天时间。五天内天气均为晴天,气温15~27℃,风力2~3级,适宜土方施工。

四、试验段施工程序及方法:

1、k49+860~k49+983.25段,长123.25m,松铺厚度为30cm。清理掘除、填前压实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本试验段采用施工机械:yz14b、yz18振动压路机各一台、40t拖式压路机、py180平地机一台、宣化t140-1推土机一台、12m3洒水车一台、现场检测试验仪器一套、水准仪一台。

2、施工放线:

上土前按图f-2布点分布测量1~12#点高程,并在中心桩、边桩上挂距地面30cm的红线。按每车土18m3计算,可铺面积60m2,本幅总面积为5496m2,共需90车,考虑前后顺延垫土,拟运92车,按7排×13行平均分布,洒灰线,划方格。

3、铺土洒水

上土前,在基底均匀洒四车水。上土时,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土,现场由专人指挥车辆卸土于方格中,然后用推土机推平。推土机排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精平。在已平整好的试铺段按f-2图布点位置上洒上1~12#白灰点,测量平均松铺厚度为29cm,再使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闷料。

本试验段上土时间为5月1日7:00~19:30。

4、碾压:

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10月28日下午1点开始初压,即用yz14b振动压路机静压,行走速度控制在1.4km/h范围内,压完用时2小时。完成后经检测,其平均压实度90.6%,含水量12.2%。复压用yz18振动压路机振压,ⅰ档行车速度控制在1.2~2.5km/h范围内,振动频率为35次/min,行走时错轮0.3m,碾压后压实度为92.1%,含水量为14.3%。现场情况表明,90区已合格。但表层土受振动后,变松散,需静压,且含水量较低,因此再次洒水。针对表层松散的现象,决定用14b光轮压路机静压,现场表明,表层变密实。5月4日晚yz18压路机振压第二遍,行走速度3.5km/h,振动频率35次/min,行走时错轮0.3m。振压第二遍后,再用40t拖式碾压机碾压一遍,使表层密实。经检测,压实度为94.2%,含水量12.5%,因此93区已碾压合格。5月5日上8时,使用40t拖式碾压机碾压第三遍,行车速度4km/h,振动频率35次/min,行走时错轮0.5m,再用yz18压路机静压一遍,经检测平均实度为96.1%,平均含水量为12.3%。

5、检测和小结

每遍碾压完成后按图f-2布点位置检测压实度和高程。详细数据见附表。

从碾压遍数和压实度检测数据来看,砂性土要碾压合格,必须保证土的含水量不低于最佳含水量-2%,详见《右幅试验段压实度检测汇总表》。

本段平均松铺厚度29cm,压实后平均厚度为25cm,松铺系数为1.16,.详见《试验段标高测量表》。从实测数据分析,在第一遍振压后,压缩量较大,以后压缩量逐渐减少。

从自检资料和监理抽检资料看,本试验段路基整体已压实,各项数据均达到了规范要求。本试验段实现了从90区碾压至95区的目标,因此试验是成功的。

五、施工方法总结

1、铺土厚度

试验段填筑材料为细沙土,属于无粘性土,内聚力小,抗剪能力差,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位移。试验段实际施工表明,在振动压路机振动作用下,表层3-7公分内的土层均处于松散状态,在此以下,则处于紧密状态。因此松铺厚度不是越薄越好。从不同深度所取环刀检测密实度结果看,表层25cm下也处在压实范围内。同时,黄土的渗水性较差,光在上部浇水是不能保证下部含水量的,需要在上土前浇水。综合分析,为充分发挥机械最大工作能

力,建议松铺厚度为30cm,压缩系数为1.14~1.18,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为25-26cm.2、含水量对压实度的影响 从试验数据分析,若含水量较小,沙土很难密实,且含水量越高越易压实。沙土由于无保水性,自然状态下含水量较低,而且浇水后蒸发很快,因此现场施工需大量洒水,保证施工现场土的含水量不低于最佳含水量,以保证质量和工程进度。

3、机械配合与最佳碾压遍数(优化施工方案)①90区 在保证含水量的条件下,初压用yz14b压路机静压一遍,行走控制在3.0km/h范围内。复压用yz14b压路机振压一遍,(一遍指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0.5m),速度控制在3.8km/h范围内。要保持压实均匀,不漏压。对于压不到边的边角,应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因为振压后表层不密实,因此最后一定要用yz14b或yz20b静压一遍,以保证路基整体密实。

②93区 在保证含水量的条件下,初压用yz14b或yz20b压路机静压一遍,行走控制在3.0km/h范围内。复压用yz14b压路机振压三遍,或用yz20b压路机高频低振幅振压二遍,(一遍指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0.5m),速度控制在3.8km/h范围内。保持压实均匀,不漏压。终压也要用yz14b或yz20b静压一遍。

③95区 在保证含水量的条件下,初压用yz20b压路机静压一遍,行走控制在3.0km/h范围内。复压用yz14b压路机振压四遍,或用yz20b压路机高频低振幅振压三遍,(一遍指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0.5m),速度控制在 3.8km/h范围内。保持压实均匀,不漏压。对于压不到边的边角,应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终压仍用yz14b或yz20b静压一遍,以保证平面平整和密实。

下载路基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路基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路基安全措施

    路基施工确保安全的措施 一、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为指导,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组织施工。做......

    路基验收报告

    西藏自治区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三通一平场内道路三标段 K0+000~ K2+673.228 路基验收申请报告 西藏正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路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1......

    路基环保

    路基施工环保水保交底 第一、临时工程环保水保措施 临时工程与设施是永久性工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永久性工程完工后应移去、拆除,其所占用的区域应进行清理、复耕恢复原貌。......

    路基总结

    路基工程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工程共计长度3.78公里,本段路基地基软土、水塘较多,填方数量大于路堑挖方,借用土石方20余万方;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类型有:抛填片石、骨架护坡......

    路基会议纪要

    关于开展集团公司管内隧道、路基工程质量 专项整治会议纪要 为贯彻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开展铁路隧道、路基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的通知》(铁总办函[2013]11号)、《集通铁路集......

    路基工程交验

    宁安A1标路基交工验收组织部署 目前我项目管段路基施工逐段成型,为确保路基完工后顺利进行路基的交工验收,特制定宁安A1标路基交工验收方案。 一、项目部交工验收组织机构组......

    路基开工报告

    贵州省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 第20合同段 (K74+200—K81+555) 路 基 工 程 开 工 报 告 中铁十局集团二公司水盘高速20合同段项目部 二00九年六月 贵州水盘高速公路第20合同段......

    路基交工验收报告

    贵州六盘水—盘县高速公路项目第十七合同段 桥梁工程交工验收报告 (ZK65+400~ZK66+403 与YK65+400~YK66+402.478) 一、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第十七合同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