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4 03:2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方案》。

第一篇:广西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方案

广西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推动我区全民健身工作再上新台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的决定》(桂发„2011‟37号),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组织网络,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逐步建立起具有广西特色、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发展探索经验、提供借鉴。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将长远发展与近期实施措施相结合,整体规划与重点攻关相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规章制度,发挥理论支撑和专家指导的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机制。

统筹城乡,突出特色。坚持把示范创建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提高广西城镇化水平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相结合,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从满足基层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具有广西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保证基本,惠及全民。积极探索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普及、均等的有效路径和方式方法,调动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多方兴办、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通过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个人的作用,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共享建设成果。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任务。

1.组织实施具有广西特色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根据广西区情,制定《广西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全面构建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体系,明确建设内容和标准,建立公共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2.推动政府依法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实现全民健身“六纳入”,即推动各级政府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作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政府部门目标管理体系,纳入“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考评体系,不断扩大“纳入”范围,促使“纳入”政策向基层延伸,体现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

3.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市、县(市、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制定、执行建设标准,支持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打造各地独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通过示范创建工作,带动广西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发展。

4.整体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和组织建设,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体现便民、利民、惠民宗旨。

5.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以管理和服务为核心,在管好、用好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全民健身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推进服务创新、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二)重点内容。

1.建立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以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骨干,以城乡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为基础,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前列。整合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的整 体效益。

2.建立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组织支撑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各级体育总会、行业体协等体育社团组织,形成体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各类体育协会和团体指导专业发展的全民健身服务组织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体育志愿、国民体质监测、业余体育骨干四支队伍,为全民健身提供人才支撑。

3.建立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体系。完善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反馈机制及全民健身服务内容和量化指标,明确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主体、方式、渠道。公共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服务机构实行经常性开放和免费服务,实施体育惠民工程,群众体育活动常态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引入市场元素,推动全民健身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丰富全民健身服务内容。

4.建立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经费保障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改进投入方式,建立稳定高效的公益性体育事业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要按政策要求足额用于全民健身工作。鼓励全民参与、自筹经费、量力而行参与全民健身。制定和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

5.建立全民健身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建立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团及体育惠民项目工作考核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体育社团的服务标准和评估标准,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全民健身服务能力和水平。

6.建立全民健身成果资源共享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形成推动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针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形成课题成果,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四、工作步骤

(一)成立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体育工作的副主席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人民 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自治区体育局局长担任,成员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民委、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农业厅、文化厅、卫生厅、审计厅、外办、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体育局、安监局、统计局、旅游局,广西博览局,自治区新闻办、侨办、法制办、总工会,团区委,自治区妇联、残联、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南宁铁路局,自治区国税局,南宁海关,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武警广西总队,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日报社,广西电视台,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有关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体育局。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自治区体育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各项创建工作和协调工作;负责指导各市、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的全民健身工作;汇总材料,研究总结、宣传推广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落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2.中直、区直有关部门。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相关工作,协助指导创建过程中涉及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

3.各市人民政府。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创建工作,在创建标准上可适当增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内容。

(二)成立示范区创建工作专家委员会。

审定示范区创建方案、标准和课题研究体系,对创建工作进行咨询和技术指导,协助开展示范区建设和课题的评估、验收等工作。

(三)创建周期。

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周期为五年,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2011-2012年,试点阶段。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市、县(市、区)、示范单位试点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2013-2014年,推广阶段。全面开展示范创建工作。

第三阶段:2015年,总结阶段。完成示范区创建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西部地区或民族地区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命名“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

(四)创建步骤

1.准备发动阶段(2011年1-6月)。

(1)研究制定创建方案和创建标准。

(2)向国家体育总局汇报创建工作情况,请求给予指导、支持。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5年7月)。

(1)启动示范创建试点工作。

(2)全面开展示范创建工作。

(3)制作宣传资料,加强信息报道。

(4)定期督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5)自查自评,邀请专家指导创建工作。

(6)邀请国家体育总局工作组检查指导。

3.整改验收阶段(2015年8月-10月)。

(1)根据组织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整理材料,做好迎检验收准备。

(3)成立自治区检查验收组,对创建工作进行验收。

4.总结阶段(2015年11月)。

(1)根据检查验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实施整改。

(2)对创建工作进行总结,整理、归档资料。

(3)向国家体育总局报告创建成果,召开示范创建总结大会。

(4)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命名“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的重要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各级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全面规划和组织实施本地区全民健身工作,加强监督、指导和检查,促进本地区全民健身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明确责任,协调联动。加强协调是创建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各自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步骤和各阶段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分工负责,狠抓落实,推动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三)层层发动,营造氛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通过开设专栏、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报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增强公民健身意识。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广西体育节、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节庆、体育活动,因势利导,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要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引导各类人群自觉参与创建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体育健身、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

(四)健全机制,强化督导。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自治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建立督查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对创建工作进行督导,定期检查通报,表彰先进。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本地区开展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附件

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创建标准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强城乡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健全体育组织网络,丰富社会体育活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方面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雪炭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径工程”等体育健身工程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并与当地人口和地域条件相适应,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初步形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100%的地级市建有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和一个体育公园;100%的城区建有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50%的县和县级市建有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馆、一个田径场和一个体育公园;50%的街道建有一个小型全民健身广场、一片笼式多功能球场;50%的乡镇建有一个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一个小型全民健身广场;100%的社区建有一片多功能运动场地、一条健身路径;50%的行政村建有一个室外篮球场、一个室外乒乓球场(配备两张乒乓球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准按照《广西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执行。

——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体育场地设施等不断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至少有一个体育活动场所。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和全区所有市县级业余体校的体育设施,通过安全开放条件的改造,100%实现对外开放;全区各类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二、全民健身组织支撑体系建设方面

——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力争全区市、县(市、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及少数民族、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学生等人群体育协会。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各级政府及其体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行使领导、监督、协调、管理全民健身工作职能。加强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各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推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加强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街道文化体育活动机构建设,落实专(兼)职人员具体抓好体育工作。

——建有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或监测站,配备经过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和较完善的体质测试仪器,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晨晚练点)登记注册,规范管理。

——建立各级集指导、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考核、评审和管理。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6万人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广泛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组织体系,立足基层,示范推广活动与日常健身指导服务活动有效结合,推广实施多元化服务项目,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

三、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方面

——广泛组织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观念普遍增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城市居民达到2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区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显著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

——自治区体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全区性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20次,市级体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全市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15次,县级体育部门每年组织的本区域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10次,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每年组织本区域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8次。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4次。

——办好广西体育节、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广西城乡万人气排球赛、广西“红水杯”绣排球赛、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支持和培育各地独具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

——体育行政部门所属公共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广西体育节等重要节日期间,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优惠或免费开放。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进一步提高。

四、全民健身经费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民健身工作领导机构作用充分发挥。

——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管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听取汇报研究工作至少两次(包括党委、人大、政协把全民健身工作列为议题的会议),全民健身工作列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

五、全民健身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建设方面

——建立并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建立起政府及其体育部门、体育社会团体、体育惠民项目工作考核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体育社会团体的服务标准和评估标准,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

——实行全民健身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将全民健身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考核指标。

六、全民健身成果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方面

——全民健身成果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全民健身的课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七、其他方面

(一)民族体育方面。

——实施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建设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区域。以南宁市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服务中心,对全区各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重点建设以百色市、来宾市、崇左市为中心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区域,以河池市、贺州市为中心的瑶族、仫佬族、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区域,以柳州市、桂林市为中心的侗族、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区域,以防城港市为中心的京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区域。

——建立健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发动社会积极参与保护,重点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制度保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宣传推广机制、产业运作机制。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系列保护传承活动。举办花炮、抛绣球、板鞋、陀螺、射弩、绣排球等项目赛事,策划民族体育大联欢、书画展、摄影展、文艺演出等活动,打造民族体育欢乐节、炮龙狂欢节、花炮节、山歌节等品牌节庆和运动会。

——建设一批民族体育特色之乡、民族体育传承馆。培养一批民族体育传承人。开展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建设一批民族体育示范学校。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博物馆,利用科技手段,将文字的、声音的、线条的、实物的、姿态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料进行整理、保存。

——夯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础设施。设计建造符合少数民族习俗、特点 的场馆设施,突出民族特色。建设一批高水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重点建设南宁珍珠球和毽球、柳州花炮、桂林射弩、北海板鞋、河池陀螺、广西民族大学龙舟、河池学院独竹漂等项目训练基地,配套体育设施和器材。

(二)全民健身对外交流方面。

——全民健身对外交流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组织举办各类全民健身对外交流活动,特别是经常举办与东盟国家的赛事、论坛、访问等交流活动。

——把广西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集聚区、中国—东盟体育文化交流实验区。

(三)全民健身服务业方面。

——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发展以体育表演、健身培训、体育中介、会展等为主的体育服务业。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

——各级体育部门建有一支体育市场行政执法队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创建工作方案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创建

工作方案

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目的意义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对规范农业示范区发展、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经严格对照农业部相关要求,我区现代农业发展从定位规划、主导产业、建设规模、基础设施、科技水平、运行机制等六方面均基本达到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条件。区政府高瞻远瞩,紧抓当前良好机遇,整合全区资源,决定从今年开展申报创建工作,这对于推动全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三化”同步进程将具有重大意义。

二、工作内容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阶段主要有几下几项工作。

1、组建申报创建工作班子,根据区政府文件要求,创建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副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2、开展多项调研,制定更加详细的工作方案,委托具有相

关资质的单位开展我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题规划,并由权威部门审定发布(示范区获批后由省农委主持开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可以此为基础进行修编)。

3、由区委或区政府出台一系列关于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加快推进生物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方案》等,为申报创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4、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与帮助,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5、整合农林牧渔资源,聚积各种优势、提升工作起点,查找薄弱环节、突破制约瓶颈,加大推进力度、完善机制措施,有序开展申报创建相关工作。

6、在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建档的基础上,收集完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影音资料),科学编制申报书,形成一套能展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成就的申报材料。

7、国家农业部发布申报通知后,按要求及时申报,协调好部、省、市相关部门关系,争取早日通过认定。

三、进度安排

3月:组建申报创建工作班子,开展多项调研,制定详细工作

方案,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开展我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题规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项目支持。

4-8月:规划审定发布,协调好部、省、市相关部门关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农林牧渔资源,有序开展申报创建相关工作,收集完善相关证明材料,科学编制申报书,形成申报材料。

9-10月,按农业部要求申报,争取早日通过认定。

四、经费预算

(略)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第三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

附件1: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10年文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建立若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探索“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工作方式,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文化部、财政部拟将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以下简称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充分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调动各地政府的积极性,集成、整合、提升“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二、基本做法

(一)按照创建标准要求,确定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性意义的地区和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二)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相结合,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我国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的具体实际,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设工作,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具体解决方案,形成一系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手段和措施,努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制度设计研究是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度设计研究成果是示范区(项目)验收的前置条件。示范区(项目)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成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基地,深化推动课题研究,使之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研究应紧密结合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进行,为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之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

(三)与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和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评估定级工作相衔接。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内容展开,着重推动突出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通过规划管理和创建过程,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有序推进。鼓励地方探索经验,形成典型和特色,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和工作要求与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和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评估定级等工作有机统一、相互衔接。

三、创建原则

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既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又有近期实施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措施,既有整体规划,又有重点攻关,集中力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结合实践,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引领和专家的指导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机制。

统筹城乡、突出特色。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从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密切结合当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注意城乡统筹城乡,探索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保证基本、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方法,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加强合作、共建共享。按“政府组织,专家指导,公众参与,多方兴办”的工作方式,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作用,共同参与示范区(项目)建设。

四、创建类型和申报基本条件

(一)创建类型。

1.、“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形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广覆盖、高效能,为构建基本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建设经验。2.、“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某一方面、某一构成要素进行探索,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组成方面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建设经验。

(二)申报主体。

示范区的申报主体:地级市(区)人民政府(含省直辖的县级人民政府)为主。

示范项目的申报主体:地级市(区)文化管理部门(含省直辖的县级文化管理部门)为主。

(三)申报基本条件。

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申报基本条件为:文化工作基础较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制度设计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的综合示范带动作用。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申报基本条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较好;在某一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对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形成较为成功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五、重点任务和重点创建内容

(一)重点任务

1.、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具有地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状况,在分析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重点,提出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规划和目标,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力争取得有全国示范意义的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建立符合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以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3.、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人、财、物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与考核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激励机制等。

4.、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加强以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软件”建设,在“管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二)重点创建内容

1.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服务人口制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示范区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置率和覆盖率、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率等指标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先进水平。整合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服务,使公共文化设施整体效益得到发挥。

2.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资金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公共文化专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和聘任制度,公共文化专业人才、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健全。加大投入力度,改进投入方式,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设备配置标准(含公共图书馆购书费标准),按照标准落实资金,配备技术设备并培训技术人员。建立公共文化远程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的人、财、物得到基本保障。

3.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反馈机制,以及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服务内容及量化指标,明确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主体、方式、渠道并已经落实。公共文化机构实行经常性开放和免费服务,有针对性地设立和实施重大文化惠民项目,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先进水平,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市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可以从市场招标购买,把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转变为市场的“大循环”。

4.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组织指导专业发展与行业自律、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

5.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建立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实施,制定并实施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和评估标准(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公众评价机制及“公共文化服务居民满意指数”),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6.建立制度设计成果资源共享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加以宣传和推广。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六、创建标准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用地指标、评估定级标准等为遵循,制定具体创建标准。

在《创建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形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标准》,对各个创建单位进行审查验收。

七、创建周期

创建周期为2年。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示范区(项目)申报、创建、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命名颁牌。2012年、2014年、2016年分别公布第一、二、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命名名单。

八、创建示范区(项目)评定程序

创建示范区评定采取地方人民政府主动申报的办法,经省级文化、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由文化部、财政部批准确定。

创建示范项目评定采取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主动申报的办法,经省级文化、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由文化部财政部批准确定。

(一)申报。根据创建示范区(项目)申报基本条件,参照文化部、财政部制定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采取逐级上报的方式申报创建示范区(项目)。每批每省申报创建示范区候选名额不超过2个,申报创建示范项目候选名额不超过4个。

(二)评审。文化部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各地申报的创建示范区(项目)进行论证和初评审,提出创建名单。

(三)确定。文化部、财政部根据评审结果,考虑区域、结构、代表性等综合因素,确定“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名单并公示。

(四)验收和公示。列入资格名单的创建单位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开展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两年后,文化部组织专家委员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标准》,对各个创建单位进行审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将最终名单在媒体公示七天。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创建资格命名和授牌。

(五)命名和授牌。通过验收和公示的创建示范区(项目),经文化部、财政部审批同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授牌。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文化部、财政部将定期对已通过验收命名的示范区(项目)按照与时俱进修订的创建和验收标准进行复查,对后续工作后续保障不力、有明显退步、在一定期限内经整改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示范区(项目)予以摘牌,撤消其示范区(项目)资格。

九、工作机制

(一)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为加强领导,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文化部、财政部领导任组长,两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统筹指导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主要职责是:

1.制定创建示范区(项目)申报条件和标准; 2.审查批准创建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项目;

3.指导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协调解决示范区(项目)创建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4.对示范区(项目)创建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决定有关奖惩。

(二)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办公室 工作办公室设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负责示范区(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汇总各地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对各创建示范区(项目)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向文化部提出创建国家级示范区(项目)建议名单;

2.受领导小组委托,指导各创建示范区(项目)开展工作;

3.组织开展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业务和管理培训;

4.推动各地区之间、各创建示范区(项目)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研究总结、宣传推广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经验。

(三)专家委员会

为统筹指导示范区(项目)创建和制度设计研究工作,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审订创建示范区(项目)评审标准和课题研究体系;

2.、受领导小组的委托,对各省(市、自治区)申报的创建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项目进行评审和实地考察,提出意见;

3.、对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进行咨询和技术指导; 4.、协助开展创建示范区(项目)和课题的评估、验收等工作。

(四)地方文化、财政厅(局)

负责统筹本省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对本省申报的创建示范区(项目)进行审核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向文化部、财政部统一申报,并负责督促指导本省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十、激励机制

(一)通过验收的创建单位,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授牌。

(二)为了鼓励和调动地方创建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给予补助和奖励。

第四篇: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有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省市全民健身计划、建设体育强县,加快推进我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根据《XX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保障措施,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动员有力、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为实现二次创业、XX再起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县政府的主导作用,明确政府主体责任,把建设示范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解,倒排工期,责任到人,确保示范区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编制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为民、靠民、不扰民为工作基调,真正使广大群众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运动健身和健康生活的新期盼、新需求。

坚持协同推进。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各方力量,在全社会营造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居民全员参与建设示范区的浓厚氛围,激发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实现共建共享。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达到《XX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意见》所规定的目标,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实现全县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二、实施步骤

第一步(2019年1月—2019年5月):宣传发动阶段,确保示范区创建开好局起好步。

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深入调研分析,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制定体育设施发展规划,召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明确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确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第二步(2019年6月-2020年12月):建设发展阶段,确保建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

按照标准,明确时间节点,集中精力与财力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达到场地健全、设施到位、功能齐全,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健身赛事活动,不断壮大社会体育健身组织,提高群众健身科学指导水平,把XX县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

第三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巩固提升阶段,确保全民健身活动上水平,争创全民健身模范县。

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持续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快乐体育、和谐体育、民生体育,形成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叫响全民健身示范区品牌。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

1.优化健身场地布局。规划形成“中心区、环城带、全域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构建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网络体系。“中心区”为县城主城区,按照保障8万人口运动健身需求,改造提升现有主城区体育场馆、新建西部城区大型场馆,形成以县城中心场馆、体育公园为基础,城区街道各健身场地为网点的城市体育场地设施中心区;“环城带”为以环城水系为依托,打造环城水系8个健身场地,滨河带状公园健身场地,沿线建设健身步道、骑行道、驿站、水上运动场、公园、广场等,形成各种公共体育设施带;“

全域网”为除主城区健身场馆设施外,各镇、社区、村庄、新农村建设室内外小型体育设施,实现县域体育设施全面覆盖。(县发改局、县自规局、县住建局、县教体局、各镇)

2.实施综合型体育场(馆)建设。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座综合型体育场,包括体育馆、游泳馆、滑冰馆、足球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弥补我县没有综合体育场馆的空缺,进一步改善体育竞赛训练条件,提升承办大型活动和大型赛事的能力水平。(县发改局、县自规局、县住建局、县教体局)

3.推动体育公园(广场)提升。到2020年,建成2个特色鲜明的体育公园和健身广场,实现民众健身场地优化提升,增强群众对健身设施与场地要求的获得感。(县住建局、县教体局)

4.加强社区(居住区)健身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全民健身设施需求,加强对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体育设施的管理,对居民住宅区配置的全民健身器材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人,建设完善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让群众健身更加便捷。(县住建局、县教体局)

5.突出特色项目场地设施建设。到2020年,重点建设一批太极拳、广场健身操舞、滑冰、滑雪、水上运动基地等健身休闲设施,美丽乡村闭合圈全县健身步道长度力争达到300公里,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场地、篮球场地建设,带动和促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完成一个室外滑冰场、一个室内滑冰馆、三个社会足球场建设。(县住建局、县

文广旅局、县交通局、县教体局、各镇)

6.丰富体育场地类型。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落实体育生活化乡镇建设标准,每个镇建成一个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设施齐全,不断改善城乡健身条件和环境,努力构建县、镇、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建全民健身设施要求,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设施。充分利用农村空闲地,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县住建局、县教体局、各镇)

(二)加强体育组织建设

7.全面推行“4+X”体育组织建设模式。建立健全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4个协会,至少建设10个以上运动项目协会。(县行政审批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

8.大力发展行业人群体育协会。鼓励发展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引导民间自发体育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在行政审批部门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及群众自发性体育组织,体育社会组织数量不少于30个。(县总工会、县行政审批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

9.推进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加强健身站点(晨晚练点)、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等基层文体组织建设,加大对基层体育组织、民间体育组织、网络组织进行引导扶持。2020年底,扶植建成健身站点100个。(县教体局、县文广旅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民政局、各镇)

(三)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10.打造特色赛事活动。充分发挥我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太极拳特色优势,举办太极拳竞技活动;大力挖掘以六步拳为代表的多个武术拳种,支持举办表演赛、联谊赛、对抗赛、邀请赛等,推动体育竞赛与文化表演相结合,打造XX品牌项目。(县教体局、文广旅局、各镇、县武术协会)

11.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经常性体育活动和重大节日体育赛事并重,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加强职工体育活动,鼓励各镇加强体育赛事品牌创新,培育一批社会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业余精品赛事。打造5个以上特色品牌活动,规模在500人以上;各镇每年至少举办4次以上体育活动,行政村每年至少举办2次以上体育活动。(县总工会、县教体局、县文广旅局、各镇)

12.加大冰雪运动普及力度。大力推进群众性冰雪运动“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镇村、进社区、进家庭),确保每年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增幅在30%以上。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开展冰雪运动项目比赛活动,创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培养和输送冰雪后备人才。(县教体局、县文广旅局、各镇)

(四)加强科学健身指导

1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壮大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再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和志愿服务水平。(县教体局、各镇)

14.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立足体校结合,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建立稳定的国民体质监测专业队伍,深入镇、社区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和运动健身指导。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健身健康指导。(县教体局、县卫健局)

(五)完善信息服务保障

15.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基础设施统计制度,推动建设电脑网络及手机移动设备的平台,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据库或工作台账,将经费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社会组织、品牌赛事、群体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国民体质监测、健身器材免费维修等基本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为群众提供全面的健身服务信息清单。(县教体局、县文广旅局、住建局、各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创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督导检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为示范区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二)落实资金保障。

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所需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消费补贴等途径,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优惠政策,多措并举,确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到位。

(三)创新体制机制。

要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完善市体育局、县政府共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广泛参与、群众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动力活力。

(四)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手机平台,广泛宣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动员全社会支持参与示范区建设。强化典型示范,总结推广示范区创建的经验做法,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健身、健康人人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监督考评。

各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县政府对示范区建设中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跟踪督查,并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整体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实施方案落地落实。

附件:1.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领导

小组名单

2.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指标

体系及任务分工。

3.XX县2019-2020年体育工作重点建设项目占

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

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XX

县政府副县长

XX

县政协副主席、政府办公室主任

XX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财政局局长

成 员:XX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XX

县委编办主任

XX

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XX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

XX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

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XX

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

XX

县行政审批局局长

XX

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XX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XX

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XX   县民政局局长

XX

县残联理事长

XX

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XX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XX

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局长

XX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XX

县总工会副主席

XX

县电视台台长

XX

XX镇书记

XX

XX镇镇长

XX

XX堡镇镇长

XX

XX铺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附件2

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及任务分工

项目

序号

创建标准与指标

任务目标

责任单位

一、组织管理

完成《全民健身

完成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政府文件印发,组织实施。

政府办

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政府文件印发。

教体局

“三纳入”工作全面完成。

“三纳入”工作全面完成,即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办、财政局、发改局

政府牵头成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机构。

政府牵头成立XX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

县政府

制定出台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育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新建小区和居住区健身场地“四同步”保障政策。

制定出台XX县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育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新建小区和居住区健身场地“四同步”保障政策。

县政府、财政局、民政局、行政审批局、住建局

二、经费投入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预算额指用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财政预算资金。

足额列入用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示范区建设任务的财政预算资金。

财政局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预算额在财政总预算中比例。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预算额在财政总预算中比例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加大。

财政局、教体局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预算实际完成率。经费与项目对接达到100%,经费支出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制定绩效目标并评价

经费与项目对接达到100%,经费支出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制定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评价。

财政局、教体局

比例=本级体彩公益金安排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经费/本级体彩公益金留成总额。

体彩公益金XX县级留成用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资金总额。占比不低于70%。

财政局、教体局

社会资本投入总量。指除政府投入之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投入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总量,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金投入。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并给与政策支持。

财政局、教体局

三、体育

场地

设施

建设

建设“3+X”工程(一个共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全民健身中心,公共游泳馆或公共滑冰馆等)

新建公共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和新建滑冰馆1个或游泳馆1个。

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自规局、教体局

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建设。

改造提升2个体育公园(中央公园、XX公园),改造提升1个健身广场(文化广场)。

住建局、教体局

县级建设健身步道和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

新建6条健身步道、1个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结合县主体功能区、公园、旅游景区和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等新建3处休闲健身设施场地。

交运局、住建局、教体局、文广旅局

建设社区运动场和健康促进服务中心

新建居民区同步建设室内健身室、乒乓球室或棋牌室等室内健身场地,人均室外健身场地同步跟进。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

住建局、卫健局

乡镇建设乡镇工程(多功能运动场),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乡镇工程。室外活动场地配置篮球架、足球门、羽毛球柱等;配置灯光照明设施,配置1套全民健身路径。

新建乡镇工程7个:每个镇至少建成1个1000平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共建成7个。配置篮球架、足球门、羽毛球柱等,配置灯光照明设施,配置1套全民健身路径。

教体局、发改局、自规局、各镇

城市社区建设10分钟健身圈。围绕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根据居民生活范围形成区域公共体育场馆、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和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以及健身俱乐部等为一体的健身圈。

县城小区建设10分钟健身圈。围绕小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根据居民生活范围形成区域公共体育场馆、社区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和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以及健身俱乐部等健身场地设施为一体的10分钟健身圈。

住建局、教体局、行政审批局

室外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县级公共体育场每年免费开放天数不少于230天。场地设施维护管理责任明确,维修更新规范有序。

室外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县级公共体育场每年免费开放天数不少于230天。场地设施维护管理责任明确,维修更新规范有序。场地设施所属单位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人。

教体局、住建局

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不低于60%。

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不低于60%。各单位按照标准开发体育场地设施。

教体局、有关单位

建设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

按照标准贯彻落实建设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县政府、县残联、住建局、教体局

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按照本地区常住人口计算的每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的面积。计算公式: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辖区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年末常住人口。

到2020年,按照我县常驻人口计算的每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的面积达到1.8平方米。

县财政局、发改局、住建局、教体局、各镇

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三荒”(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

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三荒”(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

财政局、教体局、住建局、各镇

四、体育组织

县政府按照职能职责、国家有关要求和当地人事、编办等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量配齐全民健身工作人员。

县政府按照职能职责、国家有关要求和当地人事、编办等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量配齐全民健身工作人员。

县编办、教体局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人员编制。已建成的全民健身中心和其他公共体育场馆要配备适当的管理工作人员,协调解决人员编制。同时,创造条件为各类体育协会和社会体育组织提供办公和活动场地。

已建成的全民健身中心和其他公共体育场馆要配备适当的管理工作人员,协调解决人员编制。同时,创造条件为各类体育协会和社会体育组织提供办公和活动场地。

县编办、教体局、各镇

体育协会数量按照“4+X”的模式:建有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立10以上单项运动项目协会

发展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农民体育协会。

成立运动项目协会:至少再建3个以上单项运动项目协会。

民政局、行政审批局、教体局

巩固提升健身站点(晨晚练点)数量。指区域内群众自发形成、自愿组织、自我组织、依托相对相对固定的体育场地设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定时开展科学健身活动,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益性体育组织的数量。

巩固提升现有102个健身站点,发展一定规模的公益性群众体育组织数量。鼓励区域群众自发形成、自愿参加、自我组织、依托相对固定的体育场地设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定时开展科学健身活动,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益性群众体育组织。

教体局、各镇

体育社会组织数量。包括在审批部门登记的社会体育组织,草根组织等不少于30个。

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以及草根、网络等自发性体育组织。在县级登记备案的体育社会组织数量不少于30个。

行政审批局、民政局、教体局、各镇

打造5个县级品牌特色群众体育活动。规模在500人以上。

至少打造5个以上特色品牌活动,形成届次,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集中展示健身人群风采,培育区域体育文化,增强吸引非健身人群参与体验的能力。规模在500人以上。

总工会、教体局、文广旅局、各镇

五、健身活动

经常性体育活动。各镇每年至少举办4次体育活动,行政村每年至少举办2次体育活动。

各镇每年至少举办4次以上体育活动,行政村每年至少举办2次以上体育活动。重点培育太极拳、滑雪、滑冰、足球、自行车、健步走等户外活动。

各镇

开展足球、冰雪活动

建有业务足球队。根据我县条件开展冰雪活动,鼓励开展生态冰、仿真雪、轮转滑等活动。

教体局

职工体育活动

开展工间操和职工体育竞赛活动。

总工会、教体局

六、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

在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信息系统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到2020年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总数达到500名。

教体局

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健身站点结对子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站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每个健身站点不少于2-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教体局、各镇

七、国民体质监测

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机构数量。建设国民体质监测站,能够经常深入居民社区、乡镇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和运动健身指导。

教体局

国民体质检测与体检同步。为本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体质测试服务。

教体局

国民体质测试人数。县级提供200个以上样本量。国民体质测试建档率100%。

教体局

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辖区内举行的规模超过100人的健身讲座和培训,每年不少于3次。

教体局

八、信息服务

基础数据统计。建立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编制的经费投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监测等6项基本内容的数据库或工作台账。

财政局、卫健局、教体局

全民健身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电脑网络及手机移动设备等,内容包括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健身组织、体育比赛、健身活动、健身指导、体育文化等,功能包括信息查询、场馆预订、学习体验、互动交流等。

宣传部、广电台、教体局

健身器材免费维修电话。设立健身器材免费维修和监督电话。

教体局

体育宣传。在本地媒体刊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相关内容,包括健身场地设施信息、健身指导、比赛、健身活动开展等情况。

宣传部、教体局

九、服务效益

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之和)。

教体局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在体育产业增加值中比例明显增大(指体育组织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中介及其他体育活动的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教体局、行政审批局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2%(指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每次锻炼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例)。

教体局

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95%以上(指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及以上标准的城乡居民比例)。

教体局

十、群众满意度

场地设施抽样调查满度高

场地设施抽样调查满度达到90%以上。

教体局

活动抽样调查满意度高

活动抽样调查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健身指导抽样调查满意度高

健身指导抽样调查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信息服务抽样调查满意度高

信息服务抽样调查满意度达到90%以上。

附件3

XX县2019-2020年体育工作重点建设项目占地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亩)

拟建位置

体育设施和设备

投资估算(万元)

建设

方式

室内公共滑冰馆

县体育馆

滑冰馆及附属工程

380

新建

乡镇体育工程

乡镇所在地

灯光多功能运动场、健身路径

217

新建

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XX

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新建

11人制足球场

XX

标准足球场地及围网

300

新建

5人制足球场

XX

5人制足球场两块及围网

120

新建

体育公园、广场、健身步道

现有场地改建升级

中央公园

智能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二代智能健身路径

180

改造

提升

XX公园

智能健身步道、二代智能健身路径

150

文化广场

智能健身步道、二代智能健身路径

150

第五篇:广西首届自行车全民健身赛策划方案

2006年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

第十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杯 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广西赛区预赛 暨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系列赛策划方案

■赛事背景

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是由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一九九五年访问中国时倡议设立的。他认为中国是“自行车王国”,开展健身性的自行车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于是一项旨在提高中国自行车运动水平和中国人身体素质以及传播奥林匹克运动的自行车赛就形成了,因此这项赛事就被命名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杯”自行车赛。

该赛事是一项全国最高规格的群众性自行车赛事,从一九九六年首届举办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每届均有来自包括香港、澳门等全国一百多个城市和地区参与,成为全民健身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其参与人数之多,赛区范围之广,堪称中国之最。

■活动目的和宗旨

随着广西民间自行车运动的逐渐升温以及人们日益对自身健康的渴求,经由广西自治区体育局及我公司共同计划组织“第十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广西赛区预赛暨2006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系列赛”(简称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系列赛)。

该赛事是以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及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理念,以促进和发展广西的自行车运动为已任,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环保意识、激发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为核心。

此项赛事是广西自治区举办的首届大型全民自行车健身竞赛,它得到了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和众多媒体的关注,同时比赛本身又设置有丰厚的大奖,因此该大型体育赛事必将得到全社会地关心、认可和积极参与。2006年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奥委会

【承办单位】: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南宁市柏慧龙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各地市体育局

有关赞助单位 有关媒体机构

【策划推广】: 南宁市柏慧龙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赛事活动概况

【活动内容】:自行车极限运动表演、自行车公路名次赛、偶像擂台赛、评选自行车宝贝、我的爱车秀、摄影大赛。

【活动范围】: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北海、河池、百色及其所属辖区。

【比赛程序】:统一安排在各地先分别进行选拨赛,决赛在首府南宁进行。【奖项及数量】

决赛:共设14个奖项、获奖人数为

人 选拨赛:各地均以决赛的奖项及获奖人数为标准 合计奖项126项、合计获奖人数20000人

奖金(品)总额:约200万元人民币(包括部分奖品)预计参与人数:12万人 【总赛时间】:三个月 【活动时间】:

1. 报名时间:2006年5月——7月 2. 预赛时间:2006年8月——10月上旬 3. 决赛时间:2006年10月下旬 4. 全国总决赛:2006年11月(待定)5. 赛事活动招商:2006年4月——7月 2006年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

6. 赛前新闻发布会:2006年7月(暂定)

7. 赛事摄影作品评选:2006年11月——12月(暂定)【报名方式】:手机短信报名、指定地点填表或由单位组织报名 【大赛宣传计划】:

1、前期造势:

为烘托大赛气氛,加大比赛的社会影响力,大赛组委会将在比赛前期,推出一系列全方面、轰炸式的宣传计划,力求将本次大赛的气势传及全区。

A、广西各主力媒体将对本次大赛进行全方面、高密度宣传。报纸媒体用大版面对本次大赛进行宣传介绍,并刊登报名表。

B、广西电视台将对本次大赛进行全面的报导及宣传。

C、广西各市主要街道、小区及乡镇,将悬挂多条条幅,对市民的眼球进行全面覆盖。

D、大赛即将开始的时候,将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暨大赛动员大会,主要领导、各协办企业领导、各媒体参加。

2、赛中宣传:

A、主力媒体将在新闻中对赛事进行随时报导。

B、电视台将对大赛各项活动进行追踪报道,并在专题报导中播出比赛赛况和比赛花絮。

C、前述各大报纸媒体将在比赛中以新闻形式和开辟专栏予以报道。

3、赛后宣传:

A、大赛结束后将举行一场大型颁奖典礼,届时,将邀请自行车极限运动表演者。

B、电视台播出部分比赛和各项附加活动录像。

■赞助方式及权益回报

赞助类别一:冠名赞助 赞助名称:副冠名赞助商 赞助金额:人民币168万元

(即相当于在各地市的市场宣传投入如下:南宁20万、柳州15万、桂林10万、梧州10万、玉林10万、北海10万、河池10万、百色10万)

相应回报: 2006年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

一、赛事回报

1.比赛将以赞助企业或赞助企业的指定产品命名(如:第十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XXX杯”广西赛区预赛)。

2. 赞助方将成为“2006年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的协办单位之一,并授予赞助方协办单位证书和奖牌。

3. 邀请赞助方代表出席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新闻发布会并发言,赞助单位的名义在“新闻背景材料”中有所正面突出体现。4. 赞助方代表在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开幕式上致辞。

5. 赞助方作为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的协办单位,可由一位代表出任本次赛事组委会顾问,并将从赛事的报名开始就全程参与到活动中。

6. 赞助方一位代表作为颁奖嘉宾,在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各系列赛结束后为获奖人颁奖并与之合影留念,赛后组委会将照片注释、修饰、整理寄给赞助单位以及所有获奖者。

7. 赞助方单位可以以XXX 杯进行为期1年的商业使用权,并可在赛事中享有如下宣传方式:

a)拥有赛事各主会场中央冠名广告位广告板、横幅各一幅; b)决赛主会场显著位置升放冠名企业的宣传气球、拱门; c)各地赛场一级广告位条幅450幅; d)礼仪、工作人员及赛手服饰广告;

e)本次赛事所有印刷品均出现冠名企业或企业的指定产品名称; f)赞助方可以将自己提供的礼品赠与来宾作为纪念; g)比赛颁奖台背板有赞助方企业或者企业产品的标识。

二、媒体回报

1. 赛事召开之前,大赛组委会将组织新闻发布会,邀请主流的生活、商业媒体参加,发布大赛新闻信息或广告宣传来推广本次比赛,现场将出现赞助方名称或LOGO等其他宣传标志。

2. 大赛组委会将邀请众多媒体通过新闻的形式对本次大赛的报名、正式比赛及颁奖仪式进行相关报道或宣传,在所有宣传中将尽最大可能体现出赞助方大赛“冠名主赞助商”的身份。3. 组织部分媒体专访赞助方代表人(限一人)。2006年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

三、其他

1. 赞助方可在各地市比赛的同时,在主会场进行针对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路演活动。

2. 收集报纸杂志、电视台和互联网对本次大赛中有关赞助方的报道,整理后提交给赞助方收藏。

3. 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下,赞助方如有其他特殊具体要求的,可以协商。

■效果预测

在同类商品(服务)琳琅满目,差异日益缩小的情况下,重塑商品(服务)个性特征,使之鹤立鸡群,这是当今市场营销的一大趋势。而其捷径莫过于“节外生枝”,选择一项外部因素融入商品(服务)之中,比方赞助一项老百姓所关心和喜闻乐见的事情,使之作为商品(服务)本身差异化的特征而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是从根本上获取人们的好感、同情、理解、亲近和尊重,美化和巩固企业形象,增强其差异和特色,使之锦上添花、别具一格的最佳途径,也是创名牌、扩大产品销售的法宝。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必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相信您的判断力;相信您的直觉;做出英明的决定,采取冠名、赞助、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这一盛事,您将会得到立体的、全面的综合的、纵深的、广大的、长期的宣传。参赛者的阳光、健康、活力、青春、动感等一系列特点将在宣传战略中以“感念转移”的形式将这些特点移植至企业身上来。

一项好的比赛往往能吸引社会各界众多人士的极大关注,自行车比赛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非常迅猛的一项体育赛事,在比赛期间会吸引大量群众的现场观看和收看电视转播。而我们国家又是有“自行车王国”的美称,自行车在我们人民群众中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本次全民自行车健身赛是广西举办的第一次大型的自行车赛事,它的特点是时间跨度长、比赛普及面广、奖金回报丰厚、紧扣当前社会热点,所以必将得到政府和老百姓的极大热情关注和参与。商家或企业通过赞助本次自行车比赛,也必将也能收获丰厚地回报!

为企业创造美好声誉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为企业赢得市场占有率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2006年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赛

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公共营销环境是我们的任务; 为企业长期的发展繁荣添砖加瓦是我们的宗旨!

一旦结成合作关系,具体的活动细节将在共同协商下进行细化,另行提供针对合作方面的策划方案。

诚邀各知名企业积极合作,从而与首届广西全民自行车健身系列赛完美结合,借此良机,共造声势,同达双赢。

希望我们的真诚能让您信服;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令您思考;希望我们的友情与合作能从今天开始!

南宁市柏慧龙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二零零六年四月

下载广西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开福区推进长沙创建国家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思考 去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名单,长沙市与青岛、苏州、成都等28个......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为加大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过程的管理力度,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各项工作,现就加强创建示范......

    某某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材料

    关于创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讨论稿〕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精神,加快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推动农业向深度广度......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经验交流材料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经验交流材料☆年☆月,☆景区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年☆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围绕创建首批......

    关于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城区”试点工作申报材料[精选]

    关于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城区”试点工作申报材料 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区域面积6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万人,不仅拥有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三个百年”的历......

    樟坪畲族乡同心民族地区发展示范区创建方案

    樟坪畲族乡同心·民族地区发展示范区 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初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同心〃民族地区发展示范区”,进......

    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共五篇)

    附件1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国家体育总局举行“全民健身日”会新闻发布会

    国家体育总局举行“全民健身日”会新闻发布会 本文转载自健身资料网www.xiexiebang.com 2009年1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在京举行“全民健身日”新闻发布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