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我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势在必行
加强我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势在必行
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定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政府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亦多次将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纳入工作重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07〕1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单位关于改革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10〕71号)文件,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次我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改革与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我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目前的现状
我区现有三个乡农技站,其中:桂花园乡农技站实有编制4人,现有占编人员3人,1人为技术人员,2人为非专业技术人员,占编人员中2人从事计划生育工作,1人从事民政工作,农技站站长由文化站站长兼任;横岩乡农技站实有编制3人,现有占编人员3人,2人为专业技术人员,1人非专业技术人员,占编人员中1人接近退休基本没有上班,1人在上海成家,长期在外,只有1人从事农技工作;常青乡农技站实有编制3人,现有占编人员2人,2人都为非专业技术人员。三个乡农技推广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难以得到保障,没有必要的检验检测仪器,服务手段落后。
二、加强我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要求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与农民对口加强技术指导。近年来,由于农业投入品的滥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特别是高毒、剧毒农药的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药监管、农业环境监管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区农业正处于转型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环保和农药监管是当前我区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我区现行基层农技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和建设,是我区农技推广体系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工作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将对此项工作搞得好的县、市、区每个基层农技推广站给予50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务必引起我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大意义,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完成。
三、对策与建议 以(国发【2006】30号)、(湘政办发〔2007〕15号)和(湘政办发〔2010〕71号)文件精神为准绳,紧紧围绕改革和建设二条主线,一是强化职能,二是科学核定编制,三是搞好机构设置,四是加强领导,五是经费保障,六是竞聘上岗,七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八是妥善分流。
第二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开展机制创新 加快推广步伐
近年来,定西市XX区(原XX县)农技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农技中心和省、市业务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立足抗旱防灾,遵循两个规律,以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特色农业服务为宗旨,以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马铃薯、中药材两大支柱产业及旱农技术推广为突破口,适时引进、试验和示范一些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积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技推广机制创新、试行持证上岗、科技培训及旱农技术的整合配套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工作,为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基本情况
定西市XX区地处甘肃中部,是古“丝绸之路”要塞。陇海铁路、312、310国道穿境而过,距省会兰州仅100公里,总土地面积3638.7平方公里,全区辖19个乡(镇),总人口47.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77万人。海拔在1750-2580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420mm左右,蒸发量 1536mm,降雨一般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年无霜期141天,年均气温6.3℃,全区总耕地面积172.27万亩,其中梯田面积136.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4.44亩。
定西市XX区的农技服务体系从1990年开始,按照“提高县级,强化乡级,发展社级,普及到户”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全区25个乡镇农技站,但从1996-2000年,随着管理权限的下放和财政体制改革,全区乡镇农技站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渐出现了管理失控、上下脱节、人员流失及经营亏损等问题,全区的农技服务网络较为混乱。
自然条件严酷、耕作条件较差、科技素质低、资源匮乏是我区的区情,干旱少雨、技术水平低、产业化水平低是制约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1年以来,在全国农技中心、省农技总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以创建区域农技站、建设科技示范场、试行持证上岗、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旱农技术推广、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为主要内容,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技术服务,全面促进了我区的农技推广事业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主要做法
一是抓体制创新,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近年来的农技推广体制创新方面,我们按照“建区站、抓乡站、促发展”的思路,首先是抓了中心区域站的建设工作。针对乡镇农技站存在的管理失控、上下脱节等体制不顺的问题,2001年在原县委、县政府和全国农技中心、省农技总站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原巉口镇农技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巉口农技中心区域站,2004年又相继建成了内官和西巩区站,区站隶属于区农技中心,作为区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区站搞好本区域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和示范点建设工作,做好了区农技中心的业务延伸和补充工作,充分发挥了其区位优势,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步伐。一个方面是促进了职能的相互剥离。首先是将农技人员从原乡镇繁杂的各项中心工作和其他事务中解脱出来,专职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其次是将经营服务部分离出来,通过招标竞争,确定专人承包经营,使其他技术人员从经营服务中抽出身来,专职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第三是区域站人员由区乡两级农技人员实行竟聘上岗组成,保证了人员质量。第四是将区站的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使广大技术人员不再为自己的生存担忧,更加有利于基层农技队伍的稳定,有利于其公益性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示范场的建立促进了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在组建区域农技站的同时,我们在巉口镇的康家庄村、内官镇的内官村和西巩镇的河畔村三个区位优势比较突出的地方建立了三个五十亩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场,通过引进、试验和示范最新、最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通过现场示范,还发挥了其显著的培训作用,使其成为展示我区旱农技术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培训基地。其次抓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2004年我区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主要从乡镇农技站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全面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这次体系改革的有关方案和管理制度,成立了区、乡镇级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领导小组,对乡镇农技站的财产和职能进行界定,以保证这次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改革后各个机构的正常运转;第二是广泛宣传动员,认真学习各种文件和规章制度,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的自觉性;第三是健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明确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指标,把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村入户等工作实绩作为考核主要内容,把农民和基层干部的评价纳入考核体系中,进行严格的综合考核。对区站站长、区站成员、乡镇农技站长的考核由区农业局牵头,区农技中心、有关乡镇负责人、驻村干部、农民代表参加评议,将评价结果纳入考核体系中,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核,乡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则从近年来充实到基层的农业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原有农技人员中选拔,保证了改革后队伍素质的提高;第四是开展竞聘上岗,按照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推行全员聘用制,对落聘待岗人员安排到临时岗位,进行培训提高。通过这次大换血式的体系改革,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完善了农技推广网络,提高了农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促进我区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机制创新,建立起高效、经济、科学的农技推广新机制。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农技推广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在推广手段、推广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革新,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高效、经济、科学的农技推广新机制。首先是建立起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的科技示范场,创新了推广手段。这样形成了以科技示范场为载体的一个集技术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技术展示的平台,更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畅通,有利于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联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一般性技术推广职能的市场化改造。在对科技示范场的管理上,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以个人入股、农户加盟示范的新型的示范场企业化管理模式,即在经营项目上由职工个人入股参与经营,在试验示范项目上采取区站给予物资补贴,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这样形成以农户管理,示范场以物资补贴、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年终按一定的百分比收取有偿服务费的示范场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示范场健康发展,为新形势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探索出一条新途径;其次是推行持证竞争上岗,创新用人机制。从2001年开始在全区农技系统全面推行了农技推广资格认证工作,先后有101名技术人员经综合考核取得相应资格,今年对区、乡镇农技人员进行竞聘上岗,实行全员聘用制,通过公平竞争,进一步优化组合,择优上岗,充分发挥了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量才而用,才尽其能。三是农、科、教密切合作机制。既推广部门的农技人员带着生产中的问题到科研机构参与科技开发,到农业院校进行研修深造,而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则带着课题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验证成果。近年来,我们同省农科院、甘农大、定西市旱农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四是活化农技推广机构内部管理机制。针对新阶段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和特点,制定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人员录用制度和激励机制。根据不同岗位特点,科学合理量化考核指标,把单位民主评议与服务区域内基层干部、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研究成果与一线实践活动成效密切联系起来,把为民服务意识强弱与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合理统一起来,建立相应的奖励处罚机制。五是市场化运作和多种经济成份广泛参与机制。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从“大包大揽、行业垄断、不堪重负”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引导各种经济成份的社会力量,以各种合法方式加入农技推广活动中来,使农技推广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机构的特有活动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围绕满足最广大农民需要的广泛的社会行为。六是开展了区(县)乡连锁经营,创新了推广方法。以区级农技部门为主,乡镇农技站加盟实行农资连锁经营,特别是在农业科技新产品的推广中实行统一供货,统一销售,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进货渠道不畅,经营成本较高的现状,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市场,降低了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
三是创新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对现有农技推广人员实行全员竟聘上岗,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乡镇区域站实行垂直管理,对乡镇站实行双向管理。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淘汰不适合搞推广且顶编占岗的人员,同进强化对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素质。今年对所有农技人员都进行了继续教育,并聘请甘农大、省农科院及国外著名专家进行多次培训和讲座;其次调整了农技人员分布格局,通过建立人员跨级、跨区域流动机制,健全业务考核和工作激励机制,提高一线人员待遇等措施,引导鼓励农技人员到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目前我区三个区域站的站长均由区农技中心副主任兼任,其他职员由中心和乡镇农技站人员共同组成,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四是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创新要积极引入人性化思维,体现农民至上,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利于及时深入细致了解农民的需求,达到农技人员与农民间双向互动,变过去“浮在面上”、“重在线上”为广泛深入点上,使农民“活脑子”、“有点子”、“得票子”,大力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看到样子,摸着路子。积极应用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处理、传播手段,实施远距离广域即时服务,建立农业和农村信息数据库,根据需要随时提供各方面信息,并建立农技110服务网,逐步把广泛培训非常规作为农技推广的主要方式。
五是抓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的旱农技术推广中,我们在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对原有的一些常规技术进行了集成整合,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先后推广了膜侧沟播技术、双垄沟播技术、冬前覆膜技术、稀土材料应用、抗旱保水剂应用、网棚专用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科技新成果20项(次),应用面积达到280万亩(次),总增产粮食5000万公斤,总增产值6000多万元,使我区的科技贡献率达到51 %,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84元,人均产粮458公斤。2004年,重点抓了以马铃薯产业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区农技中心和区站技术人员同时蹲点示范,对马铃薯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服务,其示范点规模大、水平高,在今年定西市第一届马铃薯产销衔接洽谈会上,得到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等国内20多家新闻媒体给予报道,由于农技人员不断技术创新,使XX区的马铃薯走向全国。
六是抓信息网络建设,发挥快捷畅通的优势。为了适应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搞好信息技术服务工作,在全国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通了宽带网,给巉口区站、内官区站、西巩区站也配备了电脑,更快捷、更迅速地从互联网上捕捉有益信息,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筹措资金建设了“XX农技信息网”,通过对外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展示旱农技术,为全面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运行机制打好了基础。
七是抓科技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从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入手,狠抓了技术培训工作。首先是开展资格认证,从2001年开始,对全区农技系统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系统培训,经考试考核有101名技术人员取得农技推广资格证;其次是开展了学历教育,先后有5名大专学历人员取得了本科学历,有30余名中专学历人员取得了大专学历;三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集中综合培训12天以上;四是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聘请上级业务部门专家讲课,区上培训区域站,区域站培训乡镇农技站等形式开展培训。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八是抓技术整合,形成了一整套技术规范。通过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和示范,以及对常规技术的组装集成,形成了“定西市XX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规程”,“定西市XX区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规程”,“定西市XX区专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栽培技术规程”,“定西市XX区优质马铃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为我区的农技推广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和技术保障。
九是抓支柱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在近年来的技术推广工作中,我们遵循“两个规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对我区的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技术保障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费不足。由于资金紧缺,许多业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特别是信息服务等工作需要较为先进的设备,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这些都是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
二是科技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由于技术人员一直处在生产第一线,接触新技术机会少,知识面窄,需进一步提高。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是要紧紧围绕马铃薯等支柱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探索农技部门如何将产前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中的种植技术服务和产后参与流通领域的经营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做好同农户的对接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探索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效益,以增加经济收入,减轻负担。要进行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经营形式的偿试。
三是要进一步探索农技部门在信息化建设及服务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要在设备和技术人员的配备上再开绿灯,将信息资源利用好、服务好。
总之,近年来我区的农技推广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农技推广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当前的农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发展旱作农业和支柱产业为己任,为探索新形势下我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创新农技推广的新机制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农技推广体系
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巴州区玉井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何家美
最近,我作为乡镇基层干部、人大工作者有幸参加了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执法检查。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深入部分乡镇和区农业局及其下属部分单位进行了认真检查。因我长期在乡镇工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情况比较熟悉,便利用检查的有利机会对区、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成效、现状、问题作了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一、主要成效
长期以来,区、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致力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广大农技人员精诚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为推进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较大贡献。一是供应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优良种子等农用物资,有力的支持了农业生产。二是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发展。三是开展了多层次农业科技宣传培训,有力地加快了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四是实施了多项农业科研项目,建立了规模较大、标准较高、效果较好且各具特色的农业种养园区(科技示范基地),起到了辐射带动、典型引路的作用。
二、目前现状
1、机构设置。全区有14个区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单位,49个乡镇(办事处)农技站。
2、人员编制。全区实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433人(不含农经),其中财拨304人,差补39人,自收自支(计划用工)90人。实有人员中,区级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25人,其中财拨155人,差补39人,自收自支31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08人,其中财拨149人,自收自支(计划用工)59人。
3、年龄结构。根据年龄分段统计,在433人中,35岁以下的只有103人,占24%;35-40岁的91人,占21%;40-50岁的153人,占35%;50-60岁的86人,占20%。
4、学历结构。433人中,大学本科13人,占3%;大专143人,占33%;中专、高中247人,占57%;初中及以下文化的30人,占7%。
5、技术职称。全区共有高级职称34人,中级职称154人,初级职称121人。其中:区级有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92人,初级职称62 人;乡镇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2人,初级职称59人。
6、阵地建设。全区有10个乡镇农技站无站址,无办公场地。
7、设施设备。区级农技推广机构除近两年购置有电脑和检测设备外,没有其他设施设备;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任何设施设备。
8、管理体制。区级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上,仍采取的是各业务站独立运作方式。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双重管理,区农业局负责业务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人、财、物。区、乡农技推广机构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性质,基本没有安排推广经费。
三、存在问题
当前,全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三农”的要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队伍不稳、机制不活、保障不力、服务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
1、农技推广未摆上应有位置。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在思想上产生了“农业发展潜力不大”、“搞农业难以发家致富”的想法,自觉不自觉地把农业生产摆在了无足轻重的位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逐渐从党政重点弱化为部门一般性工作,进而在体制设置、经费保障、工作安排等方面未能摆上应有的位置。
2、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一是年龄偏大。乡镇农技站40岁以上136人,占65%。他们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特别是近20%的50岁以上人员,长期在基层工作,形成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精力减退,活力不足。柳林镇农技站站长陈永国说,他现已56岁,先后四、五次向主管部门递交申请,要求辞去站长职务,因缺乏人员至今仍在当站长。二是知识老化。大专以上文化156人,占36%,中专(高中)及以下277人,占64%。具有高级职称只有34人,中级职称154人,加起来才占43%。现有区、乡农技人员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路出征的非专业人员。十多年来,新进入农技队伍的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极少,据了解,十年只进了2名大学生。农技队伍已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在职农技人员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业务培训。据区农技站站长朱永显介绍,他作为站长,87年参工以来未参加任何进修或培训,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导致了新一轮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业务能力下降,更难有效地向农民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三是力量不均。大多数乡镇只有2名左右的技术员,条件较差的边远乡镇只有一名,甚至没有,难以完成繁重的农技推广任务,而条件好的乡镇却多达30余人,造成干的干、看的看,技术力量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
3、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公业务费虽从2009年由人平1500元提高到1800元,但扣除报刊订阅、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费用外,真正能自身支配的钱很少;农技人员除财政直发工资外,福利待遇无法保证,90%的乡镇农技人员靠开展物化服务增加自身收入,抓农技推广的精力不足;农技推广经费一直未纳入财政预算,搞现场、抓推广、抓示范,不仅车费无钱报销,有时还贴上自己的工资。玉井乡农技站站长向刚每年引进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各类新品种,在玉女村三社推广示范基地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以便有针对性地向农民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因无推广经费,每年无偿向农民提供近2000元的种子、农药、肥料款,均靠自己物化服务的收入支付。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存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农技人员情绪低落,纷纷感到“踏错了门,嫁错了人”、“一朝入农门,终身在基层”,付出多,回报少,单位穷,无任何下乡津补贴,工作无激情。
4、服务手段十分落后。大多数乡镇农技站的办公场所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久失修,加之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很多乡镇农技站的办公用房已成危房,现基本无法使用;部分乡镇农技站的办公场所已被卖掉,无处办公,工作打游击。许多乡镇农技站仍处于试验无基地、服务无设备、检测无仪器的状况,导致推广服务手段落后,推广人员仍然靠“眼看、手摸、口说、牙咬”、“下乡两条腿,推广一张嘴”来搞推广,难以单独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
5、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一是部分村社干部重视不够,支持减退,一些农户科技意识淡薄,在村社讲技术课很少有人参加。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青年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均是老、小、病、残,他们既没文化、也不容易接受和掌握新技术。三是部分农户耕作粗放,科技含量较低。现在是会种田的不能种田(均是老人在家),可以种田的不种田(青年全部外出,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基本不回农村,同时也种不来田)。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一些农户怕荒芜土地受人议论,只图种上,种植质量却不高,技术含量较低。
四、对策建议
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广大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必须切实解决目前全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1、进一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若没有积极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切实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抓好抓实。
2、进一步推进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一要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区农业主管部门既要加强对乡镇农技站的业务指导,又要保障有充分的人权、物权、财权,以便对人员进行调配和管理。二要分离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要强化农技推广人员的公益性职能,集中精力抓本质,将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的经营销售推向市场,并严格规范经营行为。三要改革人员流动办法。实行分乡(镇)定编,严禁超标,竞争上岗,整合资源,避免人才浪费;实行城乡交流、乡镇交流,激发工作活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加人员编制,提高新进大学生专业人才比例,增加新鲜血液。四要改革培训方式。通过分期、分批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农技人员掌握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进一步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利用科技下乡、试验示范、以会代训、赶场宣传、巡回辅导、印发资料、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实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率。充分发挥区、乡各农民专业协会的职能作用,使之成为农技推广的新生力量。通过创新,实现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科学化,真正发挥好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
4、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要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将推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证,确保对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确保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5、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功能。一要搞好阵地建设,确保有阵地办公。二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肩负着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职能,必须要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才能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完成任务。三要开展技术承包、联产计酬、统防统治、领办园区等有偿服务,解决农民缺技术、缺劳力、推广难等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二O一O年七月八日
对湘西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改革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谢建华
王汝荣
白应刚
为全面推进我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三农”的基础性作用,由州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州农业、畜牧水产、农机等相关部门,于4月上中旬开展了为期半月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和走访农户等方式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析了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对加快我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我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指县市、乡镇两级为“三农”直接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的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化等公益性职能的事业单位。通过调查,这些单位目前改革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主要是:
1.机构设置齐全但不够科学。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州共设置县乡两级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化等推广机构602个,其中县级161个、区域站9个、乡镇级432个。从机构设置上看,虽全州每个乡镇都设有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但设置不够科学。县级推广机构设置分散,没有设立综合性农技推广中心,且有职能交叉重叠现象;乡镇综合服务站的设置不利于向上争资上项,不利于上下业务对口指导和服务。
2.编制经费虽有但不能保障。据调查统计,全州共核定基层推广人员编制3210人,其中县级1407人、区域站49人、乡镇级1754人。实有在岗人员3338人。全州161个县市级农业推广机构中,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有146个,差额的有7个,自收自支的8个;全州441个乡镇(含区域)站中,属财政全额拨款的有366个,差额的75个。全州农业推广人员工作经费县市之间差异较大,人均在1000-4000元之间,部分县市没有工作经费。
3.人员队伍庞大但不够精干。据调查统计,全州实有在岗人员3338人,本科以上学历246人,大专学历1146人,中专学历1319人,中专以下学历499人,分别占7.7%、35.7%、41.1%、15.5%,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比重低;在编人员中,高级职称61人,中级职称700人,初级职称1278人,初级职称以下1171人,分别占1.9%、21.8%、39.8%和36.5%,中高级职称不足25%,基层农业推广单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推广人才。
4.管理模式多样但不够高效。经调查,全州基层农业推广站目前管理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以县管为主,即人、财、物、事由县农业行政部门管理,乡镇政府仅管日常工作;二是以乡镇管理为主,即人、财、物、事由乡镇政府管理,县市农业行政部门仅负责业务指导;三是县乡共管,即县农业行政部门管理人事和业务,乡镇政府管理财务和日常工作。从调查座谈走访中我们发现,基层站管理模式以县市管理或乡镇管理为主各有利弊,但都不够高效。
5.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但仍滞后。近年来,全州基层站基础设施建设、办公设备配置虽有所改善,但尚有298个属于无站房、无设备、无基地的“三无站”,基础设施、设备、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离“五有”标准(有较好的场所、有齐全的办公设备、有先进的技术服务手段、有一处较好的培训场所、有一定规模的试验示范基地)相距甚远,严重影响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
二、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思考
1.进一步统一改革认识。我们应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发展我州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和解决我州“三农”问题的客观实际出发,进一步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步伐,确保改革与建设任务的落实。
2.进一步明确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鼓励探索、改革创新,要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按照综合建设、分步实施的思路,加强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在管理体制上,要坚持公益性定位,强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指导职责,切实解决乡镇或区域性农技人员服务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在运行机制上,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切实提高为农服务实效;在保障机制上,要对公益性人员编制、事业经费、服务条件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
3.进一步突出建设重点。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中,应突出抓好条件设施等基础建设。要坚持“重点支持县以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兼顾完善县级推广机构”的原则,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建站方式上,鉴于我州农业、畜牧水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尚未整合,可以“节约土地资源、集约建设资金”为原则,采取“分别设站、整合建设、集中办公、协调管理”的方式,引导各行业站的办公场所相当集中,实行办公设施、仪器设备、试验示范基地等设施设备资源共享;二是在投入方式上,应实行“两级投入、一级建设”,即中央和省里承担起建设投入的主体责任,县一级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三是在建设内容上,要侧重于办公场所、仪器设备、交通工具、试验示范基地等四个方面,具体建设内容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由各县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四是在建设标准上,应立足当前、谋划长远,适度提高建设标准,不搞只顾眼前的拼凑工程,切实提高建设质量,全面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础条件。
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起来的,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推广方式等均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这个体系已经明显地不适应。主要表现为推广主体单
一、机制不灵活、经费保障不足、推广与科研教育衔接不紧密等。因此,尽快构建一个高效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至关重要的历史任务。
我国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国务院于2006年8月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农业部于2006年11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意见》(农经发[2006]29号),相继提出了逐步构建“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要求。围绕如何深入贯彻两个《意见》精神,把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落到实处,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认真调研和分析。
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两个《意见》精神,重新整合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统筹、多方协作、优势互补、平等竞争;要以项目为载体,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支持农业科教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农村和农业企业兼职等,实现推广形式的多样化。
关于如何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两个《意见》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各地也有许多成功的试点,如山东省牟平的经验,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如何在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探讨。
一、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必要性我国每年大约产生7OOO项农业科技成果,但转化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由于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被闲置,造成了优质生产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缺乏科技创新注入,生产水平低下。究其原因,就是处于中间环节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仍无根本好转,处于主体地位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无力把科技成果及时扩散到农业生产中去,也没有很好发挥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把当前的两大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主体即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在强化其科研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职能的前提下,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有利于解决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相互脱节的问题,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对强化其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职能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对农业科研单位来说,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缩短了科技成果推广周期,科研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新信息,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推广实践既是科研的延伸和继续,也是新的研究课题产生的源泉。对农业教育单位来说,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科技推广工作,能直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对现代农业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特别是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
二、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可行性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在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人员培养教育方面有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专家优势,具有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可以在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可以利用自身的专家优势,通过多种培训渠道,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愿意并且有能力接受新技术。另一方面,农业教育、科研单位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设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培养农业推广学士、硕士和博士,有条件为农技推广战线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
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具有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经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单一的政府主导的五级推广网以外,正在形成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社会农技推广网络。特别是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已经主动投身到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战场,进村人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奠定了基础。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该院结合黄淮海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建设,高度重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把为全省及区域农业生产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成了1.6万平方米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在全省80多个县建立了210处科技推广服务联系点和50多处推广示范基地,初步建成了遍布全省17个市的推广网络,并辐射到周边省份,全院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年均新增社会效益50多亿元。
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也有国外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主体渐趋多元化,推广形式渐趋多样化。其中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就是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其自身或联合其他机构来完成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工作,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同时成为科技推广的生力军。
三、积极探索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形式和保障机制鉴于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已经广泛参与推广工作并具备明显优势的实际,建议通过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地方法规,制定相关政策,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将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其通过多种形式在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三大推广主体的有效融合。
1.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瞄准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每年选定一定数目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鼓励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参与竞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申报转化推广项目必须有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作技术支撑;实现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机构的有效对接。
2.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等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通过有效运作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使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科研成果进一步熟化;二是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集成创新;三是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四是形成规模优势,进一步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
3.选派科技特派员,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新形势下,把科技、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有效措施。要鼓励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采取创办科技实体等形式,引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深化。
4.鼓励科教人员深入农业第一线,直接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科研、教育单位要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科教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公益性推广服务工作。与之配套,建议在农业科研、教育单位设立一定比例的农业技术推广岗位,在科教人员工作量中规定10%-30%用于基层推广服务(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05年起规定占中层班子任期目标考核的10%),并允许农业科教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农村和农业企业兼职,其合法收入应受保护。
5.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举办农技“110”、网络医院等推广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推广服务,成为农技推广手段创新的一个新亮点。山东省寿光市2006年4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了“蔬菜网络医院”。全市16个乡镇建立了210个站点,菜农和专家可以随时在网上见。网络一端连着菜农,另一端连着蔬菜专家。菜农与专家在网上互动交流,有声音,有图像,不出村就能及时诊疗蔬菜的各种疾病,可谓“民心工程”。
在构建以现有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教育单位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过程中,要积极支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
山东是农业大省、强省,也是最早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农的省份,历来重视科技、教育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国务院“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鼓励地方进行探索和实践”的要求,建议山东省在创新发展思路、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方面先行一步,再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科教兴农更上层楼。
第四篇:农技推广体系材料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近年来,文登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被评为全国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市、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一、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在市级,加强农技推广站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在镇级,设置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农业、水利、渔业等部门职能有效整合,建起了精干高效的镇级农技推广队伍;在村级,依托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设立农技推广服务站,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全面覆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同时,以实施文登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为契机,成立了市、镇两级领导小组,在各村设立科技推广负责人,选定了1000名科技示范户,形成了 “四位一体、上下联动”的格局,为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搭建载体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建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文登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搭
建新品种研发推广平台。以项目工程为抓手,加快示范基地建设,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搭建示范带动推广平台。2010年,先后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苹果提质扩量增效等工程,新建17处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17个、新技术18项。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自主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搭建农户交流推广平台。汇通果品合作社与河南益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高档有机SOD苹果生产技术,在200多户社员中推广种植,有效增强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强化科技培训。积极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大培训活动,每年选送100名技术人员到省农业厅认定的培训机构异地培训5天以上;先后举办了沼气、果业等10多个大型培训班,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授课,培训业务骨干5000人次以上。广泛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入户、赶科技大集等“情系三农”系列服务活动,举办各类技术培训、讲座400多期次,发放技术明白纸15万余份、绿色证书1000个,建立了文登农业信息网建设,开通了科技110服务热线、“农民信箱”,免费培训农民10万余人。
二、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拥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威海市级22家,发展了无公害蔬菜、粮油、中药材等集种、加、销于一体的十大农业产业链条,成为全国最大西洋参主产区之一。
二是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全市获得三品认证农产品达到138个、认证面积33万亩,农产品出口量年均增长10%以上。
三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果业为例,通过实施苹果提质扩量增效工程,优质果率提高30%以上,每公斤均价提高0.6元,亩平均增收2580元,全市果业可年增加产值3.35亿元。近年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三、基本经验
一是理顺体制,健全推广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既是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也离不开编制、人事、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广大群众的配合。因此,我们出台了《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了市级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协作、镇村联动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这是建设农技推广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强化管理,激发工作活力。建设农技推广体系,关键在人员队伍。我们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健全农技推广队伍,确保有人办事、能办好事,并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加大考核督导,细化奖惩措施,充分调动起了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加大投入,确保工作开展。我们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列
入了财政预算,不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做到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切实保障了工作开展。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合作组织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加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五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自查报告
景泰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精神,有效实施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我县以《景泰县201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为基准,迅速组县财政、审计、纪检、人事、编办、畜牧兽医局、农技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农业科技示范县建设项目绩效考评专班,按农业部统一考评标准,对景泰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2011工作进行自查评价。重点对项目组织管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科技示范户培育、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农技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等内容进行了现场检查,电话抽查和资料查询。项目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项目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较好完成了项目的组织协调、检查评比和其它的日常管理;成立了专家组,顺利完成实施方案的制定修订,筛选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完成资料整理汇总。
二、完成了项目要求的体系改革任务,景泰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印发了《景泰县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本着‚服务‘三农’,有利于业务指导、有利于履行职能、有利于调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合理设置,进一步明确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设置。县上设置景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园艺站、农产品质量监测站、绿色食品办公室、农业信息办公室;景泰县农作物种子管理机构,加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牌子;景泰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加挂监测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景泰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两块牌子;景泰县能源办公室,加挂景泰县农业环境监测保护站的牌子;景泰县畜牧兽医局(改革已完成)。乡镇设置了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实行县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领导,以县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三、项目筛选确定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小麦产业主导品种为:宁春15号,宁春39号,宁春4号;主推技术:引进推广先进优秀的标准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播机收。枸杞产业主导品种为:宁杞3号;主推技术:选优质种苗、无公害栽培、配方施肥、配方施肥、病虫害综防。红枣产业主推品种:小口枣;主推技术:选用优质种苗、配方施肥、科学修剪、无公害栽培。猪产业主推品种:杜长大;主推技术:暖棚建设、规范化养殖。
四、项目建设试验示范基地10个,其中小麦产业示范基地3个,枸杞产业示范基地3个,猪产业示范基地3个,红枣示范基地1个。基地试验示范成效明显,经济效益可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五、项目遴选了100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开展示范户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其中小麦产业指导员30名,枸杞产业指导员28名,红枣产业指导员17名,猪产业指导员25名;选拔科技示范户1000名,其中小麦示范户300户,枸杞产业示范户280户,红枣示范户170户,猪产业示范户250名。辐射带动示范户20000户。2011,共开展技术指导员培训350人(次),发放技术手册、技术指导资料450册(份);共培训农民22000人次,其中科技示范户1000人,辐射带动户21000人(次),发放科技教材、资料3万多份,出动宣传培训车辆20车(次)。每个技术指导员全年入户次数达10次以上,指导时间达80天以上,入户率和技术指导覆盖率均达90%以上。
六、通过项目推广实施取得的成效:小麦产业: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24公斤,其中喜泉镇亩产达到433公斤,一条山镇亩产达426公斤,红水镇亩产达410公斤;枸杞产业:项目区 3年以上的枸杞平均亩产达到410公斤,较基础亩产365公斤增产45公斤,亩增收700元,项目区年生产枸杞干 180.4万公斤,年总产值3608万元,纯收益增加308万元;红枣产业:项目区3年生小口枣平均亩产鲜果达550公斤,亩产值达1650元;6年生以上亩产鲜果达1620公斤,亩产值达4860元。辐射带动全县小口枣鲜果单产较前三年平均增产9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270元。项目区年生产红枣鲜果2941、2万公斤,年总产值8823、6万元,纯收益增加661、77万元;猪产业:猪产业建设在三个乡镇的19个村共培育科技示范户250户,其中:芦阳镇培育猪产业科技示范户120户,猪存栏28000头,能繁母猪4100头,培育仔猪15400头,出栏39000头;喜泉镇70户,猪存栏7000头,能繁母猪1400头,培育仔猪7310头,出栏13500头,其中生产三元杂交仔猪10500头;上沙窝镇60户,猪存栏6400头,能繁母猪900头,培育仔猪3200头,出栏9850头,猪产业产值 0.546亿元。
七、完成项目支出100万元,其中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费用30万元。农业科技示范户物化技术补助15万元.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30万元,聘请专家费用5万元,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15万元,技术资料印刷和制度建设等费用5万元。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示范户,看试验基地、组织技术指导员座谈等形式,验收领导小组一致认为,2009景泰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完成了实施方案要求的各项任务指标,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目的,可通过验收。
验收组长:
验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