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2013春)

时间:2019-05-14 03:5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2013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2013春)》。

第一篇:《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2013春)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资料2013年春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亚里士多德)。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C.公共性)。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4.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是(C.欧文)。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威尔逊)。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D.《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B.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B.《行政学导论》)。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C.梁启超)。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D.孙中山)。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A.怀特)。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A.张金鉴)。15.公共行政环境的(A.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1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17.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作者是(B.里格斯)。18.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农业社会)。19.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D.棱柱型)。20.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工业社会)。21.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号(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22.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2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政府职能)。24.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非营利性)上。25.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29)个。26.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27.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8.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划分、公共组织设置、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职权的配置)。D.上述三者,即ABC 29.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A.稳定性)演变而来的。30.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31.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B.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32.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半总统制)。33.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B.瑞士)。34.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D.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35.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B.德)国的地方政府。36.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A.特殊型)的行政区。37.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C.特殊型)的行政区。38.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A.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39.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选任制)。40.由立法机关或其它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A.委任制)。41.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D.委任制)。42.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C.考任制)。43.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A.决策权力)。44.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B.行政道德)的核心内容。45.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C.英国)于1855

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46.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B.部外制)类型。47.部外制是(D.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48.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A.英国)。49.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B.中国)。50.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51.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D.英国)。52.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彷。5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正式施行于(D.2006年1月1日)。54.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A.临时方案)。55.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追踪方案)。56.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C.积极方案),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57.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D.领导决策系统)。58.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准备阶段)。59.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B.实施阶段)。60.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C.纠正偏差)。61.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B.横向沟通)。62.(D.平行)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63.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A.确定评估对象)。64.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A.社会监督)。65.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D.跟踪监督)。66.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C.事先)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67.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C.行政监察机关)调查处理。68.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B.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69.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给予处分。70.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B.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纪处分。71.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党纪处分。72.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D.中央预算)。73.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税法)。7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A.2003年1月1日)。75.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C.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76.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B.30)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77.目标管理方法是(D.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78.从20世纪(C.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二、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B.司法; C.行政; D.立法)三种权力。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B.怀特;C.汤姆森;D.西蒙;E.斯密斯堡)。3.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科学管理时期;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C.X理论时期)。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A.威尔逊;B.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B.魏劳毕;C.怀特;E.费富纳)完成的。6.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B.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C.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D.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E.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7.行政环境的特点是(A.特殊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E.约束性)。8.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9.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A.政治制度;B.政党制度;C.阶级状况;D.法律制度;E.政治文化)。关系;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E.夫妻关系)。10.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47.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A.廉;B.绩;C.勤;D.德;E.能)。教育)。48.机关行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A.参与政务;B.处理事务;E.搞好服务)。11.组织文化包括(A.组织观念;B.法律意识;D.价值观E.道德感情)。49.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A.奖惩教育工作;B.组织12.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A.政治统治职能E.社会管理职实施工作;C.协调控制工作;D.检查总结工作;E.计划安排工作)。能)。50.一般说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大致分为如下阶段:(A.系统实施;B.13.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A.政治系统设计;C.系统维护;D.系统需求分析;E.系统评价)。职能;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E.经济职能)。51.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14.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A.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B.外部性问题;C.公共物策;E.不确定型决策)。品的提供;D.无知和非理性;E.不平等问题)。52.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D.个人决策;E.集体决15.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包括(A.民主职能;C.政治统治职能;E.保卫国家主策)。权的职能)。53.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C.非程序性决策;E.16.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程序性决策)。能主要有:(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D.提5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经验决策;D.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科学决策)。17.按社会制度划分,行政体制可分为(B.奴隶社会的行政体制;C.封建社会55.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括(A.领导决策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信息的行政体制;D.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体制;E.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支持系统;E.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18.以行政权力的划分作为标准来进行分类,可以把行政体制分为(A.中央政56.决策方案一般有(B.临时方案;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E.积极方案)。府体制;B.地方政府体制;D.行政区划体制)。57.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A.准备阶段;C.实施阶段;E.总结阶段)。19.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B.比利时;C.加拿大;D.斯里兰卡)。58.行政实施阶段的环节主要包括(A.行政协调;B.行政控制;C.行政沟通;20.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墨西哥;D.埃及)。E.行政指挥)。21.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有(A.葡萄牙;B.坦桑尼亚;C.奥地利;D.芬兰;59.根据控制的范围划分,行政控制分为(A.微观控制;D.宏观控制)。E.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60.通常有四种信息被领导者用来衡量和评估实际工作效果,它们是(A.口头22.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主要分为(A.自治体地方政府;C.民主集中制地方政汇报;C.个人观察;D.书面汇报;E.统计报告)。府;E.行政体地方政府)。61.行政控制的控制对象有(A.行政工作人员;B.组织绩效;C.信息;D.工作;23.行政区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传统型;C.特殊型;D.发展型)。E.财务)。24.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A.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62.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A.质量控制;B.论;B.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C.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标准控制;C.成本控制;D.程序控制;E.计划控制)。25.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A.梅奥;B.巴纳德;E.西蒙)。63.按沟通的线路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单向沟通;C.双向沟通)。26.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A.非正式组织理论;64.按沟通的信息流向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上行沟通;B.平行沟通;C.B.新型领导能力理论;D.社会人理论)。下行沟通)。27.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B.非正式组织理论;C.65.行政组织中的沟通存在的障碍主要有(B.组织结构障碍;C.心理与语言障权威接受理论;E.组织平衡理论)。碍;D.职位与专业障碍)。28.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A.非政府性;B.组织性;C.非营利性;D.志愿66.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A.层级结构的协调;B.横向部门之间的协性;E.自治性)。调;C.人际关系的协调; E.各种资源的协调)。29.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67.按沟通的确定性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正式沟通;E.非正式沟通)。用;B.监督市场;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68.社会监督的主体是(A.公民个人;B.各民主党派;C.各社会团体;D.新闻30.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减免税收;B.委托公共事务;C.机构;E.政协)。辅导监督;D.补助;E.法律管制)。69.依照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监督可以分为(A.事中监督;D.事后监督;31.下列不属于委任制的优点的是(A.权力集中、责任明确;C.指挥统一、不E.事前监督)。受牵制;D.行动迅速、简便易行)。70.事中监督的主要形式是(C.跟踪监督;E.现场监督)。32.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B.权力性影响力;D.非权力71.下列属于一般行政监督工作报告的有(A.临时报告; B.综合报告; C.性影响力)。专题报告;D.年度报告;E.工作简报)。33.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A.奖惩权力;B.归属权;C.专业知识权;72.一般行政监督中,审查的形式主要有(B.事中审查;C.事先审查;E.事后E.合法权力)。审查)。34.美国学者西拉季和华莱士提出领导者除应具有身体特点特质外,还应具备73.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权包括(A.检查权;B.建议权;C.调查权;D.(A.社会技能;B.智力;C.个性;D.社会背景;E.任务定向)等特质。行政处分权)。35.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A.领导作风理论; B.领导系统模式;C.74.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辅助职权包括(A.对监督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PM型领导模式; D.四分图理论; E.领导方格理论)。询权; C.对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的处置权;E.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36.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B.莫顿;E.布莱克)于1964年提出了领导方格的请求协助权)。图理论。75.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A.工作监督;B.法律监督;D.政治监督)。37.领导作风理论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的极76.行政监督的特点是(A.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B.法律地位的独立性;C.端行为划分为(A.民主式的领导作风;B.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E.专制式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D.监督主体的多样性;E.监督对象的双重性)。的领导作风)三种类型。77.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的类型有(A.权力机关的监督;B.司法机关38.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主要有(A.道德素质; B.文化素质;C.身体素的监督;C.社会监督;D.行政机关的监督;E.执政党的监督)。质;D.心理素质;E.政治素质)。78.舆论监督具有监督机关所不具有的特点,它们是(B.监督方式的公开化;39.下列属于人事行政机关类型的有(A.部内制;B.部外制;C.折中制;E.C.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D.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E.监督效应的及时党统一领导制)。性)。40.人事行政机关实行部内制的国家主要有(A.法国;C.瑞士;E.德国)。79.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公共预算可分为(D.地方公共预算;E.中央公共预41.西方各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之处主要是(A.公开考试、择优录用;B.算)。严格考核、功绩晋升; D.人事分类、依法管理;C.政治中立、职务常任)。80.预算草案审核的主要内容是(A.政策审核;B.体制审核;C.指标审核;D.42.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B.职位分类;E.品位分类)。技术审核)。43.下列实行品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C.法国;D.英国)81.税收的基本特征有(B.无偿性;D.固定性;E.强制性)。44.下列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B.美国C.中国E.日本)。82.按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复杂性来划分,可分为(A.单一税制;D.复合税45.从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形式上来看,大体上有(A.越级晋升制;B.考试晋升制)。制;C.年资晋升制;D.功绩晋升制;E.综合晋升制)。83.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B.定率税;D.配赋税)。46.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A.近姻亲关系;B.直系血亲84.按照税收管理权限,可将税收分为(A.中央税;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D.2 地方税)。中央计划;D.基层计划)。85.在我国,根据国家职能的区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A.国防费; B.行政97.从行政计划的内容上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社会计划;B.管理费; C.经济建设费;D.社会文教费;E.其他支出)。经济计划;C.资源计划;D.国防计划)。86.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A.签订采购合同;B.选择采购方式;C.98.标杆瞄准的类型主要有(A.内部标杆瞄准;B.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C.确定采购需求;D.履行采购合同;E.效益评估)等阶段。行业内标杆瞄准;D.跨行业标杆瞄准;E.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87.法治行政的特点包括(A.法律保留; B.法律优先;C.职权法定;D.依据99.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行政效率可以分为(A.组织效率;B.管理效率;法律;E.职权与职责统一)。C.工作效率)。88.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B.法定程序的审查;C.滥用职权的审查; D.100.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主要有(A.标准比较法;B.公共组织要素评法定权限的审查;C.法定依据的审查)。分测量法;D.行政职能测量法;E.行政费用测量法)。89.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A.技术方法; B.行政程序;E.基本手段)。101.下列属于行政费用测量法的方法有(A.单位费用测量法;B.计件费用测90.行政方法的特点有(A.科学性;B.民主性;C.创新性;D.系统性;E.技术量法;E.人均费用测量法)。性)。102.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A.经济指标;B.效率指标;C.公91.行政基本方法包括(A.行政指令方法; C.法律政策方法;D.经济方法)。平指标;D.效能指标)。92.行政程序的特点主要有(A.稳定性;B.完整性;C.合法性; E.简便性)。103.政府再造的战略主要有(A.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B.后果战略:创93.行政程序从纵向可分为(A.行政计划准备;B.决定计划;C.考核奖惩;D.设绩效后果;C.顾客战略:将顾客置于驾驶员的位置上;D.控制战略:将检查监督;E.执行计划)。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E.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94.按照时间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短期计划;B.长期计划;E.10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模式主要有(A.市场政府模式;中期计划)。B.参与政府模式;C.解制式政府模式;D.弹性化政府模式)。95.行政方法的基本手段主要有(B.行政指令手段;C.法律手段;D。经济手105.参与政府模式的理论基础有(A.参与管理;B.对话民主;D.公民社会;段;E.思想工作手段)。E.承认公共组织中基层官员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96.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地方计划;B.四、名词解释 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34.公务员(中国):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1.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织类型。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17.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人员。与综合性学科。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35.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2.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式。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18.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额。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的总和。19.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36.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3.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20.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务管理。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37.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也包括国际环境。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 4.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和自然状况。21.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38.行政机关档案: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5.具体化境: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和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39.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环境的总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22.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则。23.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以上掌40.行政决策: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7.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公共组织类型 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8.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24.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决定的行政行为。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41.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9.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25.行政领导者: 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险。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42.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平问题。26.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10.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者的制度 行的决策。的总和。27.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43.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1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行政领导者的制度。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12.行政区划体制: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28.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性的决策。划分为若干部分和 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44.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集体决策往往采取少数1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响力。服从多数的原则。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29.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45.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和监督的组织类型。30.人事行政: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14.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46.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31.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47.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15.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政业务的组织机构。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32.人力资源: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48.行政决策参与: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33.国家公务员(西方):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渐变小的组织类型。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16.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国家工作人员。49.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 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50.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72.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73.行政方法: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化;(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6.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51.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52.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53.行政协调: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54.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55.广义的行政监督: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56.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57.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58.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59.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60.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61.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62.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63.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64.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65.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66.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67.行政法规: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68.行政规章: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69.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70.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71.行政赔偿:也叫行政赔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总称。74.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75.战略管理: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76.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77.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78.行政效率: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79.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80.行政改革: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81.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82.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五、简答题 说明:题号上加□的题目另有论述题参考答案。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答:(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2.简述公共行政的作用。答:(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3.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4.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答:(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5.简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答:(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须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4

答: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7.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答:(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8.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及其主要特点。答: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依法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9.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答:(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10.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3)公共物品的提供;(4)无知和非理性;(5)不平等问题。11.简述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答:(1)政府成本过高;(2)政府的低效率;(3)资源配置的低效率;(4)寻租;(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12.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13.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答:(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14.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答:(1)意识形态职能;(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15.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然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1)正确处理政府坏蛋社会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5)正确处理政府坏蛋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16.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答:(1)鲜明的政治性;(2)较强的稳定性;(3)严格的系统性;(4)相对的滞后性;(5)历史的继承性。17.简述行政体制的作用。答:(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3)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4)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5)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18.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答:(1)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2)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25.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答:机能制的优点:(1)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2)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3)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缺陷:(1)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2)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26.简述公共组织部门划分的标准。答:一般按下列三种标准划分公共组织部门:(1)是按管理职能和职能目标来划分行政部门。(2)是按地区划分行政部门。(3)按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同环节划分公共行政管理部门。27.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简述管理层次现代化。38.人事行政专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1)国家公务员职业专业化;(2)人事行政理论专业化;(3)人事行政机构专业化;(4)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39.简述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1)德才兼备原则;(2)知人善任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功绩原则;(5)依法管理原则。40.人力资源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答:(1)人力资源的时效性;(2)人力资源的时代性;(3)人力资源的能动性;(4)人力资源的再生性;(5)人力资源的增值性。41.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答:(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长治久安、(3)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4)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19.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1)政治原则;(2)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3)有利于发展的原则;(4)有效管理的原则;(5)民族自治原则。20.简述公共组织的特点。答:(1)政治性;(2)社会性;(3)服务性;(4)权威性;(5)法制性;(6)系统性。21.简述公共组织的作用。答:(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22.简述完整制的优点和缺陷。答:完整制的优点:(1)有利于一个公共组织或一个公共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政令统一,权力集中。(3)高度自主,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积极性。(4)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反应灵活。缺陷:(1)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筹安排。(2)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3)缺乏全局观仿,只顾局部利益。23.简述分离制的优点和缺陷。答:分离制的优点:(1)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资源整合,团结协作,统筹兼顾。(2)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3)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调部门职能。(4)有分有合,集中集权与分权的优点。缺陷:(1)多元领导有可能造成下级无所适从。(2)人与事分离,不利于对公务员的领导和使用。(3)难于协调,容易出现文山会海。24.简述层级制的优点和缺陷。答:层级制的优点:(1)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权力关系清楚,有利于领导和指挥,有利于提高效率。(2)责任明确,有利于监督。(3)行政目标统一,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绩效考评。(4)有利于推行决策。缺陷:(1)如果层级过多,信息传递缓慢或失真,造成决策失误。(2)节制严格,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3)容易出现家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答: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从中央到地方的数额。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28.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29.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2)监督市场;(3)中介作用;(4)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5)监督政府。30.简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答:(1)补助;(2)减免税收;(3)委托公共事务;(4)法律管制;(5)辅导监督。31.简述行政领导的作用。答:(1)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2)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3)行政领导贯穿公共行政的全过程;(4)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32.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答:(1)合法权力;(2)奖惩权力;(3)专业知识权,又称为专家权;(4)归属权,又称关系的权力。33.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种类。答:(1)政治责任;(2)法律责任;(3)行政责任;(4)道德责任。34.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答:(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公共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35.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由哪些方面构成? 答:(1)政治素质;(2)文化素质;(3)道德素质;(4)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36.简述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答:(1)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2)人际关系的能力。(3)技术能力。37.简述人事行政的特点。答:(1)法治化;(2)专业化;(3)职业化;(4)5

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断开发和培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造就一支优秀公务员队伍的重要途径。42.简述机关行政的特征。答:(1)机关行政的事务性;(2)机关行政的综合性;(3)机关行政的时效性。43.简述机关行政的作用。答:(1)发动作用;(2)枢纽作用;(3)保障作用;(4)效率作用;(5)联系作用 44.简述机关行政的主要内容。答:(1)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的管理;(2)会议管理;(3)公文与档案管理;(4)行政经费管理;(5)机关总务后勤管理。45.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答:(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3)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营利性;(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46.简述行政决策的作用。答:(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2)行政决策主导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47.简述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答:(1)科学预测原则;(2)信息原则;(3)可行性原则;(4)满意原则;(5)成本效益原则;(6)公平与民主原则;(7)法制原则;(8)实现公共利益的原则。48.简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答:(1)领导决策系统;(2)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3)专家咨询系统;(4)信息支持系统。49.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答:(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50.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 答:(1)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2)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3)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具体决策目标;(4)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目标;(5)针对组织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51.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 答:(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52.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答:(1)综合性;(2)目的性;(3)具体性;(4)强制性;(5)灵活性。53.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答:(1)忠实决策的原则;(2)迅速有力的原则;(3)创新灵活的原则;(4)计划安排的原则;(5)政监督的内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关联的机制;(3)从形式特征方面。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性”的监督活动;(4)从价值特征方面。揭示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配置效益”和“效率与质量均衡性”的监督。62.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答:(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2)监督对象的双重性;(3)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4)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5)法律地位的独立性。63.行政监督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监督主体依法行使监督权,不受其他机关、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74.简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答:(1)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不同;(2)规范人们行为的范围和程度不同;(3)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75.简述法治行政的特点。答:职权法定;(2)法律保留;(3)法律优先;(4)依据法律;(5)职权与职责统一。76.简述行政立法的原则。答:(1)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2)依法立法原则;(3)民主立法原则;(4)科学立法原则。团结协作的原则。54.简述行政执行的作用。答:(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3)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4)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55.简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答:(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3)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56.简述行政指挥的原则。答:(1)统一指挥原则;(2)法定权威原则;(3)果断有力原则;(4)准确权变原则;(5)合理授权原则。57.简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答:(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2)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3)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4)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58.简述改善行政沟通的途径。答:(1)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2)明确沟通目的,建立沟通的规章制度,使行政沟通规范化;(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进行信息的核查和监督。59.简述行政协调作用。答:(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 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60.简述行政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答:(1)依法协调的原则;(2)统筹兼顾,顾全大局的原则;(3)求同存异,动态协调的原则;(4)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61.简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行政监督。答:(1)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2)行 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活动所需的人员、经费、技术手段和信息等不受任何监督对象的制约和影响。64.简述行政监督的原则。答:(1)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3)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5)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6)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65.简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答:(1)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2)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3)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66.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 答:(1)执政党的监督;(2)权力机关的监督;(3)行政机关的监督;(4)司法机关的监督;(5)社会监督。67.社会监督有效性具有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答:(1)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即政务公开;(2)社会监督必须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68.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 答:(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4)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5)以权力制约权力。69.简述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答:(1)政治监督;(2)法律监督;(3)工作监督。70.简述舆论监督的特点。答:(1)监督方式的公开化;(2)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3)监督效应的及时性;(4)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71.公共财政具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政府是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2)公共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3)公共财政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72.简述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答:(1)将资源配置于无法按付费原则经由市场配置的公共部门;(2)将资源配置于具有自然垄断倾向而不宜由市场配置的非竞争性商品和行业;(3)将资源配置于具有高风险,且预期收益不确定,但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4)将资源配置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私人部门无力投资的基础产业和部门。73.简述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答:(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2)调节部门及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关系;(3)调6

77.我国行政立法要求处处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1)人民权力至上;(2)人民政治参与;(3)个体权利为重点;(4)权利救济。78.行政法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2)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3)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4)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79.简述行政规章的基本特点。答:(1)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特定行政机关,即有权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机关;(2)行政规章的制定根据是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授权;(3)行政规章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制定;(4)行政规章具有法的属性。80.简述行政方法的内容。答:(1)基本手段;(2)行政程序;(3)技术方法。81.简述行政方法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作用。答:(1)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2)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3)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证;(4)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5)科学行政方法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6)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82.简述标杆瞄准的类型。答:(1)内部标杆瞄准;(2)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3)行业内标杆瞄准;(4)跨行业标杆瞄准;(5)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83.简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答:(1)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2)行政效率是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3)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84.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答:(1)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降低公共行政的投入和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公共利益;(2)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行政目标的达成度;(3)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组织的各种要素组合的科学合理程度;(4)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行政活动的社会效益的大小。85.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答:(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86.简述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答:(1)行政费用测量法;(2)行政职能测量法;(3)标准比较法;(4)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87.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答:(1)经济指标;(2)效率指标;(3)公平指标;(4)效能指标。88.我国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平等原则;(3)公平分配的原则;(4)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89.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答:(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90.简述行政改革的原则。(论述题24)答:(1)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91.简述行政改革的取向。答:(1)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2)以精简机构为取向;(3)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4)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5)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92.简述行政改革的阻力。25 答:(1)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2)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3)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4)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5)用人唯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93.简述行政改革的动力。答:(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2)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3)社会演变的要求;(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94.简述行政改革的对策。答:(1)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2)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3)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4)制定进行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5)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6)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95.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对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1)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2)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3)公众参与制定政策;(4)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也要充分研究不利条件,充分估计这些不利条件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所起的负作用。

六、论述题============================ 1.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答:(1)公共行政是政府对国家的治理。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善政才有善治。可以讲,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公

共行政,就会造就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状况。(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公共行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高宗旨。这不仅是政府存在的基础,也是政府存在的目的。(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良好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保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公共行政的魅力就在于管理出效率,管理出速度,没有一个高效、民主、公平的政府,社会就不可能在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公共行政学是国家公务员的基础专业学科。身为公务员,必须学习并掌握公共行政学。2.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答: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的关系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输出与输入的关系。首先,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其次,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如果公共行政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也就是政府求同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那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所谓适应公共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管理必须符合特定的公共行政环境向它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如果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即使再先进的行政管理也不可能有管理成效。再次,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由于社会革命或社会变迁,公共行政环境发生了变化,公共行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且不说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公共行政必然发生质变,就是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的不同时期,由于发生了较大的社会变迁,公共行政也是不同的。最后,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公共行政的能动作用是研究公共行政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共行政可以利用公共行政环境提供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合实际的公共行政目标,确立科学的行政关系。3.试析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答:第一,政府成本过高。政府的经济基础是国家供给的财政,而其行政成本很难量化,很难计算,政府往往希望多办事情,扩张权力,扩大管理范围,这样就追求扩大财政预算,而效益却无法确定,正因为成本与效益分离,往往会出现行政成本过高的现象,造成浪费。第二,政府的低效率。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过多,成本高,效率低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政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制定公共政策的影响,制定出低质量的公共政策。因为政府部门人员素质不高,公共政策执行部门执行不力等,没有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等,这些都是造成政府低效率的主要原因。第三,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资源配置领域,因为信息不完全,政府的配置效率比市场低。第四,寻租。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条件下,寻租者为了从政府那里得到某些资源或某领域经营的特许权或开发权,甚至垄断权而花遇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进行寻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寻租者在政府的庇护下获取高额利润,消费者付出了高昂7 的代价,政府付出了政治成本,社会付出了道德成本。第五,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市场经济只能造成社会贫富不均,财富分配不平等。只能依靠政府进行再分配,以便使社会财富相对公平。但是政府通过强制力进行再分配也可能出现另一种不公平,就是政府利用强制力将富人的财富转移到穷人的手中,或者将穷人的财富集中在强势集团的手中。政府失效也是经常出现的,不能用一个失效的政府去管一个失效的市场。4.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然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在政府的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第一,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政府职能,归根结底是政府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政府存在的价值是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第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政府与市场两者的基础不同,价值也有差异,因此两者在各自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互相代替的。第三,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准则,因此必须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然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有自主权和自决权。第四,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事业单位是我国比较特殊的现象,凡属政府财政供给的实体单位都可以叫事业单位。这些年来,政府对它们进行了改革。事业单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是单位制,尽管进行了一些进行改革,但成效甚微。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第五,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的概念十分广义,企业和事业单位是社会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是指除了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第六,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在任何社会中,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公民离不开政府,尤其是现代社会,许多事情公民更无法离开政府,必须靠政府予以解决或给予帮助。5.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答: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划分。因此,行政体制是相对于国家的立法体制和司法体制而言的。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行政体制,须从如下方面着手:(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它涉及到中央政府的权力划分与配置,涉及到政府集权与分权的程度,涉及到政府组织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权力划分与配置;(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6.试述行政体制的作用。答:第一,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各类行政组织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使国家公务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这样才能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第二,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科学的行政体制是促进社会高速、全面发展的体制保证。第三,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是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的有序的规范的管理,可以为大批的德才兼备的行政领导者和优秀的国家公务员的涌现提供有利的条件,为年轻的国家公务员的茁壮成长创造一种氛围。第四,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依法保证行政权力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行政程序的运行以及协调各种关系,是行政体制科学化的必要条件。公共行政法制化是民主行政的前提,行政体制的科学化将为民主行政提供保证;第五,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人民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为政府能够确保他们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不受侵犯。7.试述公共组织的特点。答:公共组织是公共权力的载体,与私人组织相比,有其独有的特点:(1)政治性。政府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国家,是国家进行政治统治的主要机关,是管理各种公共事物的主体。政府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其政治的合法性服务的,公共行政必须执行国家的政治意志,执行政治决策,不可能是中立的。(2)社会性。无论任何性质的国家的公共组织,都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公共组织在行使管理公共事物职能时,都是为了全社会服务的。(3)服务性。任何国家的公共组织,从管理公共事务的角度来讲,它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它不仅要保证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还要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4)权威性。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权威,没有权威就不会进行管理,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起着其他任何组织无法起到的作用。这种权威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必要条件。(5)法制性。公共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有很强的法制性。公共组织的法制性主要表现在依法设置机构和依法行政上。(6)系统性。行政组织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巨系统,也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在行政系统内,公共组织的权力关系和结构方式都层次分明,统分有据,纵横相连,浑然一体。8.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答:第一,政府进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组织和管理国家的各种公共事务。第二,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另一种公共物品是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政府最基本的作用。第三,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尽管政治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很快,但是,具有主权的国家依然存在。第四,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定目标,进行规划,制定政策予以规范和引导,进行宏观调控。第五,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新技术与高效率,而为社会提供公平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如果没有社会公平就不可能有社会稳定,没有社会稳定也就不可能有发展。9.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答: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从中央到地方的数额。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准则,不宜过多。管理幅度的划分是行政目标的分解,是行政管理职能的扩大,也是一种行政分权。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10.试述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的重要作用。答: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政治与行政是国家生活中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与政治领导相比,行政领导主要是执行性的,它依据国家的法律,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来组织和领导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行政机关干部内部事务的管理,离开了行政领导,政治领导也就无从实现。第二,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公共行政是由许多组织和人员共同进行的管理活动,为保证行政活动的协调和统一,必须有统一的意志和指挥,这就需要行政领导。第三,行政领导贯穿公共行政的全过程。一般而言,行政领导是推动他人去做,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来表现的,这符合管理的特征。因此,行政领导是一种具有管理性质的社会活动,公共行政过程与行政领导过程是交叉的。第四,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从公共行政的社会效益来看,效益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行政领导的决策活动。从公共行政的效率来看,效率的高低也有赖于行政领导的组织,指挥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成败的关键,对公共行政的效能会产生决定性影响。11.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他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答: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是承担国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的,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者的真正属性。12.试述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答: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如下能力:(1)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包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指挥、协调与监督能力,应变能力,应变能力等。(2)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激励人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3)技术能力。行政领导者没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就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技术能力是影响力,是行政领导者取得直接权力的重要能力。13.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答:(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8

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管理有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监督等环节,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整个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行政决策开展的,都是为了落实行政决策的目标和标准进行的。(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的全过程。行政决策不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而且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也主导和左右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行政决策水平如何,会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是否有生机和活力;行政决策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行政管理成效的高低。(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必须通过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政府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决策转换为行政决策才能真正得到落实。14.试述行政执行的作用。答:行政执行在行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为:第一,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行政决策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作出的,及时正确地将决策付诸实施,行政决策才具有实际意义,政府的工作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完成。第二,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最终必须由行政执行来检验。第三,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行政职能是政府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内容的总概括,是公共行政活动的实质和方向的集中反映,因而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因此行政执行不仅仅是行政职能的具体表现,更是行政职能得以实现的必要形式。第四,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行政执行不仅仅是行政机关的任务,也是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因此行政执行的情况和效果能够检验和衡量公共组织的设置是否合理,行政领导者与一般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否得当,具体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工作是否得力等。行政执行的效率和效果也直接影响公共行政的效率和效果。15.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整合其工作目标,避免和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保证行政执行的一致性,就必须有高度统一的行政指挥。第二,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在执行系统中起着导向的核心作用,行政指挥的角色扮演的如何,决定了行政执行的效率和质量。第三,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行政指挥必须了解实施行政决策的客观环境和工作环境,充分认识执行决策的限制条件,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坚持决策标准的前提下,灵活地贯彻执行决策目标,不能以任何借口降低决策标准,更不能修改和篡改行政目标。第四,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可以极大地统一部属的思想和意志,激发部属的士气,增强其责任感,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行政执行工作增添活力和动力。第五,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政策制定之后,负责执行的行政领导者是决定因素,行政执行的过程就 是把行政决策具体化的过程。行使监督权;第三,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16.试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其它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实事求原则 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答:行政指挥的原则有:(1)统一指挥原则。就是要尊重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证据一方面,行政指挥主体只能对其直属下级发布命就要充分收集和掌握证据,使违法违纪案件的处令和指示,一个下级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理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确保案件质在一般情况下,多头指挥和越权指挥的情况是不量;调查研究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环节,是了允许的。另一方面,指挥主体所发出的指挥命令解真实情况的基本途径和方法。(3)在适用法律应保持稳定统一,协调一致。(2)法定权威原则。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和实施这一机关行政在授予行政指挥者一定的行政职位的原则,在行政监督工作中的要求是:第一,任何同时,应明确赋予其相应的法定权力,包括指挥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法律保护;第权、命令权、审批权、奖惩权等,并规定统一的二,任何监督对象都必须履行法定义务,遵守法几率和制度。(3)果断有力原则。行政指挥者必律和行政纪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和行政纪律的须意志坚定,信心十足,雷厉风行,百折不挠,特权;第三,一切违反法律和行政纪律的行为都处境不变。推动各项工作要坚定有力,迅速及时。必须受到追究,任何监督对象都不能例外。(4)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行政改革:(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4.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行政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行政改革必须从系统的高度认真地看待和研究每个步骤及其各项措施,在改革之前,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切实找到行政系统遇到问题要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4)准确权变原则。行政指挥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实际实施行政决策。既不能改变决策目标,降低决策标准,还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5)合理授权原则。在行政执行中进行的行政授权,是指挥者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执行部门,以便下级部门在指挥者的监督下自主地开展执行工作。17.试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答: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2)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3)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4)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18.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有:(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19.试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行政监督。答:(1)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即法定监督主体;法律、政策授权的行政监督主体;委托监督主体。(2)行政监督的内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关联的机制。(3)从形式特征方面,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性”的监督活动。所谓整体性,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方法和技术多样化,二是行政监督的双重性,三是行政结果的综合性。(4)从价值特征方面,揭示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配置效益”和“效率与质量均衡性”的监督。20.试分析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它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它有以下三点基本含义:第一,依法监督;第二,自主

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这是行政监督机关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5)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行政监督机关必须把履行职责同要达到的目的统一起来。(6)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和要求,是做好新时期行政监督工作的基本保证。21.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答:行政监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公共行政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有依法、廉洁、高效地开展工作,才能维护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行政监督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力地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第二,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行政监督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和任务就是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维护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正确实施。第三,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先决条件是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监督机关通过惩治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维护政治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监督。22.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答:(1)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都必须讲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都必须讲效率,不讲成本、不讲效率的政府是没有的。公共行政首先必须确定行政目标,行政目标必须符合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公共行政活动围绕行政目标展开。(2)行政效率是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行政的高效化,是公共行政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如果不采用适应这些发展和进步要求的行政制度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有大幅度地提高行政效率,才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23.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答: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9

问题之所在,进行全面深入的行政诊断。第二,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任何改革就意味着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行政改革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前提,不要引起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更不能发生大的社会**,所以行政改革在打破行政系统的内部平衡之时,其所造成的社会不平衡应以保持社会相对稳定为限度。第三,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行政改革应该以民主、公平、效率、服务等观念为先导,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体制创新。第四,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行政改革不是人为制造的运动,而是形势的需要和社会推动的必然结果。行政改革不是人治的继续,不是长官意志的拼图游戏,而是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和国家发展的大问题,所以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规范之下进行行政改革,确保改革成功。第五,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行政改革就是对政府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再调整,也就是重新确定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进行行政改革就要理顺和摆正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理顺这些关系就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不转变,这些关系也无法摆正,无法理顺。26.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答:行政改革的动力有:(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2)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3)社会演变的要求;(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27.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答:(1)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2)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3)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①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②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③公众参与制定政策; ④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4)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5)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6)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第二篇: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

公共行政学

一、单项选择 1.称之为 “人事管理之父” 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欧文)2.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 是(A.威尔逊)3.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 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D. 《行政之研究》),它标志 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4.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 教学家马克斯· 韦伯提出(B. 官僚制理论),因而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 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 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6.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 《公共行政生态学》 于1 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B.里格斯)。7.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农业社会)。8.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 工业社会)。9.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10.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 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 是(C. 《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1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政府职能)12.政府为公众眼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

(C.非赢利性)上 1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 英国)国,后 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1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B.美国)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 府组织形式。1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 制是(C.半总统制)。16.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B.瑞士)。17.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D. 自治体地方 政府)体制。18.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B.德国)国的地 方政府。19.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 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 特殊 型)的行政区。20.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C. 特 殊型)的行政区。21.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A.行政职 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2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 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A. 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23.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D. 英国)2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 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D.2006 年 1 月 1 日)。26.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 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

第三篇:宪法学期末复习题

宪法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民定宪法是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2、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现各民主党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4、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的代表机关即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并规定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只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集中同意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6、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选举为人民代表机关代表或某些国家领导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的被选为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某些国家领导人员的权利。

7、特别行政区是指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

8、私营经济是指私营企业,它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9、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10、国家机构是指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二、填空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行政法规和

2、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4、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5、每一选区可以选出数名议员的选举制度称为

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即自治区、。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和道德建设。

8、中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中国权。生存权是中国的首要人权。

9、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机关,是

10、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1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1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连续任职

14、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宪法性文件、权威学者的著述。

1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三、判断题。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2、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

3、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选举。(×)

4、特别行政区与一般的行政区域不同,具有特殊性。但在遵守宪法上,是与一般行政区域

一致的。(×)

5、人民的民主选举制由资产阶级首创,而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

6、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

犯。(×)

7、在各国的国籍法中,通常有两种取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取得国

籍,另一种是继有国籍,即因加入而取得国籍。(√)

8、我国国旗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确定的。

(√)

9、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和根本地位的是1996年美国的《人权宣言》,马克

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概念。(√)

10、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它形式进行转让。(×)。

11、根据宪法,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

与计划生育法》。该法于2002年9月1日起实行。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律。(√)。

12、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选举。(×)

13、如果是自治区,那么自治机关应当是自治区人命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

而自治区下设的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则不是自治机关。(√)

14、私营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私营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这是他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本质区别。这里所说的私人,是若干人,而非一人。(×)

15、《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分别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基层

人民政府的关系作了规定。(√)

四、选择题。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B三部宪法C四部宪法D五部宪法

3、按国家权力归属不同,近现代国家主要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C)

A君主立宪制B议会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总统制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

A3年B5年C6年D8年

5、宪法规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有(BCD)

A国家主席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ABC)

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民族乡

7、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CD)

A中央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世界著名的(D)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宪法,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和二元议会制的共和政体。

A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魏玛宪法

9、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ABCD)

A预防性审查B事后审查C个案审查D宪法控诉

10、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B)

A没收B征收C征用D并给予补偿

1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

A共产主义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

C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2、在奴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即(ACD)

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贵族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

13、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应当(ABC),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A分工负责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

14、在总统制国家中,(ABC)

A总统是国家元首B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

C总统是政府首脑D总统对议会负责

15、宪法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有(ABD)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五、简答题。

1、简述宪法的作用。

答:1)宪法对于组织和规范国家权利的作用;

2)宪法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作用

3)宪法对实行法治的作用

4)宪法对经济的作用

5)宪法维护国家的统一

2、简述宪法规范制裁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答:1)公民对政治过程的监督是宪法制裁的重要表现形式,构成宪法特有的制裁模式,如

选举过程、罢免制度、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等。

2)近代宪法大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的违宪行为规定了追究责任以至

罢免的权利。

3)一些国家实行违宪立法审查制度,通过司法部门或特别机关,对违宪的法律、法规

予以撤消或宣布无效。

3、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P70

答:1)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3)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

4、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

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

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利机关的统一体系。

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5、简述我国公民平等权的内容。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男女平等;3)民族平等

6、简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

1)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群众性的社会组织,不同于国家政权组织和其他政治、经济等社

会组织。

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一个具有自治性质的社会组织。

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基层性的特点

7、简述国家主席的职权。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2)任免权

3)外交权

4)荣典权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职位的补缺

8、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

2)人事任免权

3)国家重大问题的决定权

4)监督权

5)应当行使的其他权利

六、论述题。

1、试述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的意义。P167

答:第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都是构成一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离开了这些条件,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发展。

(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时甚

至是极其重要的。

(3)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和延缓的作用;

(4)地理环境的优越与否及自然资源的多寡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潜力,并直接影响到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分布,并且是造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5)而一定社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其增长的速度和人口的分布也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

民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2、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P108

1)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2)改进和健全候选人的提名办法

3)将人民代表的必备素质法律化,并坚持按照人民代表的素质要求,确立正式代表候选人

4)改进和完善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办法

5)健全对人民代表地监督机制

6)除了继续坚持按地区选举的制度外,还可以探索辅之以按界别选举与其他方式产生部分

代表的办法,使民主的选举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试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1)享有权利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

2)现行宪法确认并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范围很广泛

(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203

1)公民享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

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

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三)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1)现行宪法在确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时,是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现状,来确认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内容以及物质保障问题的。

2)现行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注重法律保障和实际的物质保障,因为任何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

(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公民享有权利和应尽义务是统一的2)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

3)权利和义务的彼此结合。

4)权利和义务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第四篇:会计学期末复习题

会计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会计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主要目的的核算和管理活动。

2.(全面性)是指会计对所有纳入会计核算控制范围国内的经济合同,进行完整的…..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然相等)。

4.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借贷金额不等)

二、多选题

1.会计基本只能是(反应、监督)。

2.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的循环、资金的周转、资金的退出)。

3.下列费用能计入产品成本的有(分摊的保险费、计算提固定资产折旧、直接生产、制造费用)

4.下列项目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有(买价、采购运输费、运输涂中合理损耗)

三、判断题

1.2006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标志我国会计以国际会计的趋同。√

2.企业在选择会计和运算会计应实质重于形式的选择。√

3.企业购进材料时应向购货方交纳增值税,应计入所购商品的成本。×

4.谨慎性要求企业应商估资产和购入低估负载和费用。×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前题?会计的基本假设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答:(1)会计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对社会再生过程中的资金运算进行核算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手段。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资金运算,会计是随着生产和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必须对会计核算和控制的空间范围,时间界限、会计对象、计量手段进行限定,会计职能在一定的范围中运算,对一定的对象进行核算。因此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前题。

(2)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3)相互依互关系、相互补充关系,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决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没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没有现代会计。

2.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有哪些区别?答: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收付实现制以实收,实付为标准。

3.企业应如何设置账户?答:为了序时连续系统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的增加减少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根据会计法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薄开设账户。账户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一定的格式。

4简述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答: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会计对象内容、科学分类,两则口径一致性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是为了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是去了设置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的区分,是互相通用的。

5.材料采购成本包括哪些内容?答:买家和采购费用:买家是企业采购材料时,按照发票价格所支出的价款;采购费用是材料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供应单位运达企业所在地的运费、装卸费、包装费、仓储费,将此之外还包括税费,进口关税费,增值税。

6.试述利润形式,利润分配的内容?答: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分配:按国家规定,提出盈余公积金,然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弥补损。

7.简述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及理论基础?答:资产:由过去的交易,事项,由企业在某特定时间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的资源,资产应当按照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上的列式。

负债:反映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预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去时义务,负债应当按照流动负债或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式。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反应企业在某一定特期,股东或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总额,它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率,分项列式,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

8.财务报表的构成体系?

答: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

基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报表附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是为了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报表的内容对以上这些表的列式项目的文字描述和明细资料)

第五篇:教育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选题

1.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B、《理想国》;C、《大教学论》;D、《学记》

2、集体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理想国》;D、《教育漫话》

3.、《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体现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C、提倡启发性教学;

D、主张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4、一般来说,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5、在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发展“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斯宾塞

6、“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

A、孔子;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斯多德

7、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斯宾塞;C、杜威; D、洛克

8、“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

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话》D、《民本主义与教育》

10、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本主义与教育》D、《教育漫话》

二、判断题: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T

2、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大学堂。F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T

4、学校和教师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F

6、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F

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T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T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单选题

1、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发展;

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积极要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不相关 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判断题

1、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F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4、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F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人的社会活动。简答题:

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2、学校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④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答:生产力水平制约着①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②人才培养的规格③教育结构和专业素质④教育内容和手段 论述题:

1、你认为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2、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答:⑴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②领导权与受教育权③管理体制

⑵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①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②为维护政治经济制度传播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③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创新政治理论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单选题:

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规范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学校教育;C、遗传素质;D、社会教育

2、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

3、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实用知识,而智能的发展则无关紧要,这一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

4、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5、在人的身心发展动力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韩愈

判断题:

1、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T)

2、遗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F)

3、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F 名词解释:

1.人的发展: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经验的丰富和知识的增加而发生的身心变化过程,特别指向积极方面发展的过程。简答题:

1、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①教育的影响具有系统性;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③教育有专门的组织者;④教育可自觉调控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2、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①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深刻;③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孟母三迁”的典故体现了影响人发展的哪一种因素?这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答:⑴体现了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⑵作用:①环境是人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②环境推动和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4.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答:①遗传②环境③教育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论述题:

1、根据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学校教育应如何“帮助少年起飞”?

2、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3、简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①发展的顺序性②阶段性③差异性④不均衡性⑤互补性⑥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四章:教育目的

单选题:

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2、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多选题:

判断题:

1、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一致。

2、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F

简答题:

1、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对教育有什么作用? 答:⑴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总规定,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⑵对教育的作用:

2、什么是教育目的?制定其依据主要有哪些?

答:⑴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①人的智力、体力、才能、志趣等都应得到全面的发展。②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③实现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人全面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⑵实践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①现实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②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论述题:

1、有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考高分,就是办学质量高,于是以创建名校为目标,狠抓智育,以考分为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优劣和教师的教学。结果少数尖子生上去了,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般化水平。由于学习的压力致使不少学生出现了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试析:这种办学思想和做法是否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单选题: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A、教书育人;B、献身教育;C、廉洁从教;D、为人师表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创造性的运用教育规律

3、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C、相互促进 D、教学相长

4、师生关系在人格层面上的特点是:

A、授受关系B、相互促进C、民主平等D、长善救失

判断题:

1、为人师表首先是言传,其次才是身教。F

2、除了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更需要以高尚的师德来感染学生。T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T

4、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平等的关系。T

简答题:

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2、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答:①师生间的心理关系——相互尊重;②师生间的工作关系——教学相长;③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

3、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哪些?

答:①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③情境的复杂性,④显效的长期性

4、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答:⑴职业道德:①正确的动机②热烈的情感,主要是爱③坚定的意志④良好的性格

⑵业务素养:①合理的知识结构②良好的能力结构 论述题:

3、人们赞美教师职业,时常形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梯”,教师是“红烛”。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1、试述现代教师职业专业化条件。第六章:课程

单选题:

1、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2、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卢姆;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

3、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学校课程;B、选修课程;C、地方课程;D、必修课程

4、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5、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学校课程;B、选修课程;C、地方课程;D、必修课程

6、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 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 C、社会、知识、儿童; D、社会、生产力、教育制度

7、根据课的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A、探索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综合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判断题:

1、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T

2、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3、教学大纲就是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的重要文件。F

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5、学校课程可以完全满足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需求。

6、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而编写。T

7、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主要是指向受教育者的非预期性目标的。

8、我国的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F

名词解释:

1.课程:广义上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2.课程计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3.课程标准:描述了一个社会或一种教育体系规定学生在不同年纪、不同学科领悟应该获得的成绩、行为及个人发展,以使学生为丰富完美的生活做好准备。

简答题:

1、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2、简述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3、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4、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5、课程计划的内容?

答:①课程内容和科目的设置②学科顺序③课时分配④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论述题:

1、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试述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第七章 教学

单选题:

1、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班级授课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

A、实习法;B、参观法;C、演示法;D、读书指导法

3、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

A、单一课和综合课;B、新授课与巩固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理论课与实践课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煤体;D、教学研究

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生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

6、教师帮助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主要靠:

A、发挥口语优势,进行生动阐述; B、用体态语营造氛围,感染学生; C、组织学生反复记诵,切己体验; D、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实际体验

7、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课外辅导C、课外作业的不知与批改D、上课

9、中学理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实习法C、练习法D、实验法

10、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小组教学B、个别教学C、复式教学D、课堂教学

判断题:

1、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T

2、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T

3、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F

4、“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F

5、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F

6、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T

7、教学是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T

8、讲授法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讲话的多少。F

9、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T

10、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二者有机统一。T

11、讨论法的特点是教师问学生答。F

12、备课时教学的起点和前提,因此备课在上课前就全部完成了。F

13、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

14、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而言的。T

15、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名词解释:

1.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活动。2.教学原则: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或指导原理。3.教学设计: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5.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特殊的时空环境中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的教学诸要素结构形态及活动方式。

6、教学策略: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采用多样的手段和策略,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简答题:

1、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①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什么是教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答:⑴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主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活动。⑵教学过程的特点: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统一;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③教学过程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④教学过程是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统一;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双主体)

4、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②讲授既要系统完整,又要重点突出;③讲授要有启发性;④要注意语言技巧;⑤结合教学内容,恰当配合板书和教学媒体。

5、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⑴优点:①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②有利于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⑵缺点:①妨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②缺乏灵活性;③不利于因材施教;④学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

6、我国教学过程理论? 答:①明确教学目标②激发学习动机③感知学习材料④理解学习材料⑤巩固知识经验⑥运用知识经验⑦教学效果检查、测量与分析。

7、教学过程的实质? 答:⑴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有指导的认识。

⑵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8、教学原则的体系? 答: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直观性原则④启发性原则⑤系统性原则⑥因材施教原则⑦巩固性与创新原则⑧循序渐进原则

9、教学方法的分类?

答:⑴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读书指导法④讨论法 ⑵以直观感知为主: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⑶以实际训练为主:①实验法②练习法③实习法 ⑷以欣赏活动为主:欣赏法

1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①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②上课③作业的布置与批改④课外辅导⑤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 答:①理念科学②目标明确③内容正确④语言清晰⑤方法得当⑥积极性高⑦组织得当⑧效果优秀。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启发性教学原则的理解以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2、试论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过程。

第九章 德育

单选题: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是:(07初中)

A、评价法;B、榜样法:C、说服法;D、锻炼法

2、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07初中)

A、班主任工作;B、团队活动;C、学科教学;D、课外校外活动

3、无论是德育内容还是德育方法,其切入点都是:(05小学A)

A、学生生活世界存在的问题; B、严格要求; C、学生科学世界存在的问题; D、学习榜样行为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05高中A)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D、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现代德育要:(05中职A)

A、加强道德知识学习;B、加强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 C、回避现实中的假丑恶; D、加强教师的权威

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这是一种:

A、德育基本规律;B、德育基本途径;C、德育主要方法;D、德育主要原则

7、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是:(05中职B)

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实际锻炼;D、谈话法

8、态度的核心成分是:(05中职B)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

判断题:

1、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活动方式的总和。(2、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的情境或问题。

3、小学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5、德育应充分地让学生认识社会的真善美而尽量回避假恶丑。

6、德育过程中应该少将德育的“享用”功能。

7、德育应该强调无私奉献的价值理性,少讲或不讲德育的“享用”功能。

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三个主要成分。

9、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10、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

11、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

12、德育只有利他性,没有利己性。

13、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来的。

14、陶冶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15、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错)

名词解释:

1.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简答题:

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07初中)

答:①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②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③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④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07初中)

3、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04小学B)

4、什么是学校德育?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05小学B)

5、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答:

论述题:

1、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04高中)(04中等职业学校)

2、试论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

单选题:

1、班主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的是:(07初中)

A、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帮助后进生改正错误; D、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2、衡量一个班集体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04初中)

A、有没有浓厚的氛围;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

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

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04初中B)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4、马卡连柯认为,班主任最主要的工作是:(05中职B)

A、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B、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C、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D、做好优秀学生的培养工作

5、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05中职B)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08初中A)

A、班主任B、班干部C、学生会D、班长

判断题:

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2、班主任必须适应学生的个性,而不能让学生适应自己的个性。

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

4、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5、马卡连柯提倡的平行管理,就是指通过对个体的管理去影响集体。

6、班主任要适应学生的个性,而不能让学生适应自己的个性。

简答题:

1、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2、根据马卡连柯“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班主任应如何处理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的关系?

3、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下载《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2013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2013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学期末复习题

    中 医 学 单 选 题 1.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春秋时期属:A、孕育阶段B、奠基阶段C、分化融合阶段D、临床发展阶段E、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2.首先确立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

    1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 治疗疾病的一部分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 2道地药材—具有地区特色,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产量宏丰、......

    证据学期末复习题

    《证据学》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这一规......

    保险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 1.李某为自己投保了保险金额为5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投保信息中告知其职业是某公司综合部秘书。在公司改制中李某下岗,为生计在一保洁公司应聘了高层清洁工,在保......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1.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不可能亏损 C.必然获得最小的亏损 D.若有利润,则利润最大;若有亏损,则亏损最小 2.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

    公共行政

    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之建设法制政府 经过多年的改革,从总体上看,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管理职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直接从事和干......

    15教育学期末复习题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第一章:教育发展的背景 1.思考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家庭结构变换对教育的挑战? 答:(一)全球化:(1)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教育的同化(2)全球化要求缩小民族国家之间植......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压缩版)

    社会保障学 一选择题: 1、社会保障之所以被称为“减震器”,是因为它具有(稳定功能)功能。2、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保障法》)。3、从层次上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