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先争优和下乡住村活动督查方案
关于对全市“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和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进行督查的方案
为掌握实情,发现问题,推动工作,决定对全市“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和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督查内容
这次督查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查看全市“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引深情况、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二是督查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开展情况。“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在每个县(市、区)随机抽查3-5个县直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查1-2个村、1-2个乡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市直机关随机抽查8-10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在每个县(市、区)实地查看不少于6个点,必查县委书记、县(市、区)长包村点,随机抽查县直单位“一把手”,1-2个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包村点。
(一)“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引深情况
1、各级领导对活动开展是否重视?是否对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是否有引深活动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3、是否进行过创先争优理论研讨,并着手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4、各基层党组织是如何开展活动的?党员对这项活动是怎样认识的?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5、群众对这项活动是否了解?有什么评价?
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目前活动开展情况不理想的地方和单位的具体情况,查明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同时要发现一些活动开展好、成效明显的典型。
(二)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1、是否对8月18日中央、省、市视频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落实?
2、领导对活动的开展是否重视?是否对活动进行了专题动员部署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3、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对活动是否了解?是否采取了“三亮三比三评”等有效措施开展活动?目前活动成效如何?
4、党员对这项活动是怎样认识的?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5、群众对这项活动是否了解?有什么评价?
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目前尚未开展活动或活动开展情况不理想的地方和单位的具体情况,查明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同时要发现一些活动开展好、成效明显的典型。
(三)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开展情况
1、落实袁纯清书记致全省领导干部《公开信》和市委安排部署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情况等。
2、县乡两级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成立领导机构的情况。
3、建立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台账情况,重点查看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包村名册,包村五年增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
4、推进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包村增收活动采取的主要措施、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重点督查有哪些亮点做法和先进典型。
5、是否建立了督查制度,对本地开展活动督促检查情况。
6、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正职住村天数和开展工作情况,重点查看领导干部《民情日志》。
二、督查方法
这次督查时间紧、任务重,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1、实地查看。督查组要对随机抽取的单位、行业、乡、村要现场查阅资料,包括印发的相关文件、建立的活动档案、召开会议记录、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文件等资料。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仔细查看党员示范岗等设置情况,实地观察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服务态度和质量如何,就地走访前来办事的群众。
2、召开座谈会。每个县(市、区)实地查看结束后,要召开由县(市、区)、县直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乡镇、村干部及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各级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分析存在问题原因。
3、听取汇报。听取各县(市、区)创先争优活动主要负责人和干部下乡住村联户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办公室主任对本地开展活动情况的汇报。督查组在听取汇报后要结合督查情况进行点评、反馈。
三、时间安排
这次督查,时间定于10月26日—11月3日。10月26日上午开会安排。听取督查组汇报时间另行通知。
四、分组情况
这次督查共分5个组,每个组3人,共15人。人员从市直机关、县(市、区)组织部和部机关抽取。(督查组名单附后)
五、督查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一定要沉下去,深入到现场查看情况;要虚心听取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掩饰,不护短,不能走马观花。所有随机抽取到的单位和村一定要去,不能因为怕远,仅靠听汇报而不去现场。
2、讲究方式方法。不拘泥于方法,方法服从质量。怎么能了解到实情,怎么能发现和掌握问题,就采取什么办法。
3、注意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要求,轻车简从。
4、形成工作报告。督查结束后,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工作报告,重点汇报各地各单位开展活动的亮点、问题和建议。同时每个县(市、区)要报回3个以上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和5张以上反映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成效的照片(附电子版,同时简要注明照片内容)。
附:调研组分组名单
中共临汾市委组织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督查干部下乡住村汇报材料
代县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 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进展情况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县对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进行督查,这是对我县工作的支持和关注,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督促。
开展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是推动农村经济翻番、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干部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提高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根据市委的安排和要求,我县的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群众得实惠,干部变作风”为目标,扎实有效的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队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与包扶乡村干部、群众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使我县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我县的这几项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代县辖5乡6镇,384个行政村,2010年末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行政村有199个。从2011年起,我县在开展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中,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开展“抽千人、近万户、解百题”大调研活动,县委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全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声、理民事、解民忧;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小康目标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中,2011年末全县贫困村都实现了人均收入增长20%;今年全县开展千名干部下农村、进农户,帮助农民办实事、增效益活动,加大了帮扶力度,大上一批项目,再加上风调雨顺,农作物增收,2012年全县的贫困村人均收入超过去年的增长幅度。今年全县共安排117个县直单位、1000名领导干部开展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
二、开展情况
(一)单位定点扶贫和干部下乡住村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省市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我县为深入扎实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确保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
展,县委、县政府于3月22日在县委大会议室召开今年的定点扶贫工作大会,全面总结了我县2011年定点包扶和干部下乡住村工作,安排部署了我县2012年的定点包扶和干部下乡住村工作。县委下发了三个文件,安排部署了县委工作队的组建,县委从93个县直单位抽调291名领导干部组成93个农村工作队,包扶我县11个乡镇的93个贫困村;同时,对30名县处级领导和42个企业包扶贫困村也进行了安排。
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5649.85万元,共计实施13个大项277个小项;开展农技培训46期,受益群众达到3800余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5万余份(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60余人,慰问特困户、孤寡群体、贫困学生538人。
(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开展情况
在全县干部下乡工作会议结束后,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到包扶村组织所包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召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座谈会。通过广泛联系群众,接触群众,对走访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包村领导现场办公,积极为农民群众送技术、送人才、送信息,全力发展集体经济,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在全县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中,30名县级领导共计住村384天,共组织开展基层组织活动137次,组织开展大谈论
115次,制定发展规划30个,新上项目23个,调处矛盾、纠纷112起,现场办公 次,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15个,形成调研报告30个,落实帮扶资金1428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开展。
(三)千名干部下农村活动开展情况
2012年7月份,根据《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印发〈忻州市“万名干部下农村、进农户,帮助农民办实事、增效益”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县印发了《关于开展代县“千名干部下农村、进农户,帮助农民办实事、增效益”活动的通知》,对全县千名干部下农村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全县领导干部深入开展“下基层、转作风、办实事”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下乡住村、进村入户办实事,到群众中去,形成了“问题在一线解决,责任在一线落实,发展在一线体现,干部在一线成长”的良好作风,有效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全面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
在全县千名干部下农村动员大会结束后,各单位立即召开会议,从人员、财务等各方面保证领导干部下农村、进农户活动的顺利开展,30名处级干部、117个单位的620名干部和11个乡镇的350名干部全部到村开展工作。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千名干部下农村活动中,千名干部共组织开展基层组织活动583次,组织开展大讨论312次,制定发展规划157个,新上项目126个,帮助农村解决实际问题672项,形成调
研报告157个。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达3500多万元。
三、取得实效
通过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全县领导干部克服了形式主义,真正扑下身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全县农民群众心齐气顺,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形势和谐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一年来,我县通过开展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实现了“三个明显转变”、“三个明显提高”、“三个明显改善”、“三个明显加强”。
(一)实现了“三个明显转变”。一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发生明显转变。全县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坐在老百姓炕上“拉家常”,使广大领导干部感受了生活,贴近了百姓,了解了民情,帮助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二是领导干部作风发生明显转变。领导干部在下乡住村期间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作,换便装,穿布鞋,亲身体验了农民的生活,农村的落后,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困难;下乡住村领导干部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提高了自身的素质,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干部形象。三是农村不稳定因素发生明显转变。下乡住村领导干部把服务群众、促
进和谐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信访接待站”的作用,协助村“两委”构建信访网络,疏通信访渠道,积极化解农村各类矛盾。自活动开展以来,下乡住村领导干部解决群众提出的有关政策、法律等方面咨询407个,提供致富信息162条,调处矛盾纠纷254起,上访事件13起,督促落实群众提出的田间道路维修、转移农村劳动力、学校安全隐患等问题131个,一大批事关群众贴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有效制止了一批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了一方稳定。
(二)实现了“三个明显提高”。一是村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贫困村村民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1015元增加到现在1421元,优种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扩大干鲜果种植6000余亩;人均粮食产量由2010年的589公斤增加到现在的602公斤。二是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在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中,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村情民意,共调整村支部2个,村委会1个,调整后的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带领村民奔小康的能力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心清气正、和谐共事,村党支部真正成为群众的“领头雁”。三是村域经济发展后劲明显提高。在下乡住村领导干部的帮扶下,新高乡水果玉米基地和加工厂的建成,阳明堡镇肉鸡养殖基地的建成,聂营镇、滩上镇育苗产业的扩大,雁门关乡养猪、养羊、养鸡、养牛大户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使村域经济发展后劲非常喜人。
(三)实现了“三个明显改善”。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打井、修渠、铺路、建校等新上的一大批项目,使包扶村的农田水利、通村公路、农电低改、人畜饮水、维修学校、村级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二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打井12眼,维修旧井13眼,修渠166.5千米,解决了4个村2100多人的吃水难问题,新修通村公路304.4公里,改建校舍5所,对8个村进行了农电改造。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用电难、农田灌溉难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三是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内环境污染得到了全面治理,新建了垃圾池,改造了厕所,安装了路灯,绿化了村道河堤,种植了花草树木,荒山种植了经济作物或进行了绿化造林。使部分贫困村的山绿了、水清了、路通了、业兴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四)实现了“三个明显加强”。一是科教兴村工作明显加强。广泛开展村民道德、文化、法律教育和科技致富培训,组织开展捐学助学活动,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加强。举办了农技、法律、创业等培训40期,培训人数达到3800多人。二是劳务输出明显加强。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和各级工作队把劳务输出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一项长期性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创新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积极推动劳务输出由劳动力型向技
能型、由零散型向组织型、由季节性型向长期型转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60人,劳务创收近亿元。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明显加强。农家书屋的建成,远程教育信息的覆盖,文化舞台的兴建,农村文艺团队的组建,逐渐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农村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四、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按照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开展,及时调整了干部下乡工作领导组,由郝江陵县长亲自担任干部下乡工作领导组组长;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还建立了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了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及时召开会议。县委、县政府年初召开全县单位定点扶贫和干部下乡住村工作会议,对这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让全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单位定点扶贫和干部下乡住村活动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党的宗旨,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党的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锻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县纪委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根据省市干部下乡住村会议精神,县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单位定点扶贫和干部下乡住村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推进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对该项活动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丰富,即建好一个强硬“两委”班子;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培养一支科技队伍;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帮办一些民生实事;帮助上一个好的发展项目。通过制定方案,使县乡两级干部明确了工作任务,确立了帮扶增收方向,确保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取得实效。
四是超前排查摸底。领导干部下乡之前,县委就对各包扶村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将各包扶村的基本情况,以表格形式印发到每个领导干部手中,为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
(二)采取有力措施,有序开展工作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县领导实行包村,机关干部建立包村联系点,规定每月至少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不少于2次。全县30名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117个县直单位领导,分别派驻到11个乡镇的157个村,全部到岗到位,开展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县委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完善制定了下乡制度、考勤请销假制度等,使住村领导干部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操作有规程,行为有准则。另外,县委给每位包村领导下发了民情日记本,每月按时检查,做到
当月事当月结,确保事情解决在当前。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根据排查梳理出的突出问题,针对每户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围绕农业现代化、“一村一品”,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全力推进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四是深入排查调研。全县下乡住村干部通过召开会议、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调研摸底。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全县“新五个全覆盖”工程,并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具体措施,住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注重宣传推广,强化督导检查
一是自开展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以来,包扶村群众自编自演身边的事,大力宣传干部下乡的相关情况,通过板报、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营造了全面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是县委通过出版《下乡简报》及时上报全县领导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开展情况,县电视台、新闻办就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活动及时跟踪报道,对干部群众进行专访,积极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特色做法、取得成效,全力营造了以领导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氛围。
三是由县委牵头,抽调纪检、组织、农业、扶贫等单位
人员组成督查组,定时督查,随机抽查,各乡镇每月定点定时汇报,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引导、激励领导干部带着责任、带着热情真抓实干,在包村增收活动中有所作为,县委制定了严格具体的考核管理办法,将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活动作为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明确考核内容,严格考核标准,激发了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我县领导干部住村包村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
五、存在问题
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县的贫困面较大,扶贫形势依然严峻。二是少数单位对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不够重视,对此项工作持应付态度,进村次数少,住村天数少,投入资金少。
三是部分单位下乡工作人员,大局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真正安心住村开展工作,工作漂浮,措施不力。
四是在帮扶方式、方法上还不尽科学,缺乏创新,捐款捐物只是杯水车薪,无力实施较大的项目。
五是部分贫困村、贫困户难以转变观念,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扶贫工作的配合不够积极。
六、今后工作的方向
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开展是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也是沟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更是制定农村正确决策的依据。可见,深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意义十分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和安排,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抓调研,找问题;重帮扶,解难题”为主要目标,继续组织全县领导干部深入农村、联系农户,在转变干部作风的基础上,服务农村,立足优势,大上项目,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扎实推进我县单位定点扶贫、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深入开展,使领导干部下乡住村活动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
第三篇:下乡住村文件方案
中共临汾市委办公厅
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干部下乡住村
联户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党组、党委:
经市委同意,现将《关于在全市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临汾市委办公厅
2010年1月12日
关于在全市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 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快推进我市“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市委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具体实施方案为:
一、目的意义
组织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是省委和市委二届八次会议作出的决定,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顺利启动我市“十二五”规划,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的具体措施。目的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加深与群众的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增强求真务实的作风,克服形式主义,深入基层,了解民意,扑下身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排忧解难;增强敢闯敢干的作风,敢于解决农村的复杂矛盾,勇于带领农民发展新的产业,创新致富门路。总之,要通过这个活动,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以新的作风和形象投入“十二五”规划的建设中去。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干部变作风、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以正在开展的“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为抓手,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农村、联系农户,察民情、听民声、理民事、解民忧,激发党员干部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为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带头作用。
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的参加单位范围为市、县、乡三级党政群机关和有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与扶贫点、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点统一安排,统筹兼顾。市直单位有扶贫点的,一般作为本单位的下乡住村联系点,一包三年;没有的,要确定一个较为落后、问题较多的村作为下乡住村联系点。确定到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点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点住村联户,一般不再参加扶贫点的活动。各县(市、区)的住村联户单位和村由各县(市、区)安排。市、县两级确定住村联系点时,要确定那些比较落后、问题较多、班子不力的村,一般不要交叉。乡镇干部要继续做好包村工作,确保每个村都有包村干部。在时间安排上,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乡住村原则上不少于5天,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乡住村原则上不少于7天;市直、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每年下乡住村原则上不少于7天,其他班子成员每年下乡住村原则上应在10天左右。
三、活动内容
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与定点扶贫工作、新农村结对帮扶工作相结合,主要内容是“六个一”:
(一)创先争优,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以“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要帮助提高农村干部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要帮助引导农村干部在干事创业,开创新的产业上下功夫;要引导、教育、帮助农村干部坚持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民主办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凝聚力;要指导农村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对年轻干部和“两委”主干的培养,提前做好换届准备工作。
(二)转变观念,组织一次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大讨论活动。组织党员群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为目标,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素质大提升,调动党员群众干事创业上项目的积极性。
(三)理清思路,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住村单位和干部要以发展为主要目标,组织所在村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市 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帮助所住村查找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力争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步伐。
(四)突出重点,帮助上一批好的致富项目。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部门和行业优势,帮助所住村立足本地实际、围绕主导产业找准项目、发展项目,积极为农民群众送技术、送人才、送信息、送生产资料,努力使集体经济有大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五)联系农户,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干部到村要广泛联系群众,接触群众,每个领导干部要定点联系1-2个贫困户。要给群众广泛宣传、讲解“十二五”规划目标,宣传党的有关政策,随时随地听取群众意见,体察民情民意,关心群众疾苦,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所住村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解决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群众的知心人。领导干部要帮助结对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导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六)认真总结,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通过下乡住村联户实践锻炼,促进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一步转变,结合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的目标要求,在履行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 上定思路、定目标、定措施,认真总结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实践经验,形成一个好的调研报告。
四、组织领导
这次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是一次任务明确、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活动,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作保障。
1、加强组织指导,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市委成立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领导组及办公室,与市委下乡办、市新农办合署办公,负责对全市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各县(市、区)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要在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带头包联难点村、重点村和矛盾突出村,联系贫困户,要确保完成下乡时间,真正为联系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减少文山会海,减少各种应酬,确保下得去;要坚持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不能走马观花,不能摆花架子;要学习发扬“右玉精神”,争当沈浩式的好干部,全身心办好“六个一”。
2、结合实际,制定工作任务。所有单位在一、二月份,都要对所联系村的情况吃透摸准,按照“六个一”的要求,把今年要办哪些事、解决哪些问题、什么时间完成、措施是什么制定出来,结合农村的“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向群众公示。根据任务的要求,对下乡住村联户的领导干部(主要是班子成员)所承担的任务、完成的时限、下乡住村的大致时 间都要定出方案,分别上报市、县下乡住村联户活动领导组办公室,以便督查和考核。
3、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下乡住村,就是为了给群众办事,必须保持安全、务实、简朴的原则。市级四大班子成员下乡,要减少陪同,不得高接远送,不得插彩旗,挂标语。其他领导干部下乡一律不准给下面打招呼,不准让县上领导和本系统人员陪同,不准让农村提前准备接待;在农村召开会议不准摆水果和烟,吃饭不准专程到县城或乡镇,吃饭要交生活费;不准索要农牧产品,不准提额外特殊要求。凡违犯上述要求的要通报批评,严重的要依纪处理。
4、强化督查考核,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市委成立下乡住村联户督查组,按照各单位上报的“六个一”活动内容和每个干部的下乡时间安排,一季度对下乡住村联户活动进行一次督查。各县(市、区)也要定期进行督查,督查要深入农村和农户,广泛听取群众的反映,对干部下乡住村和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通报。要大力宣传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的好事例、好做法、好干部,对一些好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宣传表扬。
5、抓好拓展延伸,相互协调支持。要结合部门特点和行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改进作风主题活动,可将活动范围延伸至社区、学校、国有企业、科研院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同时,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奋斗。
第四篇:下乡住村工作总结
大宁县邮政局下乡住村工作总结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关于百人进百村下基层宣讲促发展活动的实施,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我局于2011年7月25日对太古乡后腰村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调研和百人进百村宣讲,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民情调查,撰写民情日记,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太古乡后腰村位于大宁县西部,为行政村单位,有2个自然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430人,占地面积有2455多亩,其中耕地面积有581亩,退耕还林面积1554亩,小杂粮及经济作物320亩。
二、农村党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的基本情况:该村共有人口430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有党员9名。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其中有
困难党员4名。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支部委员共计4人,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人。
3、村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村委会班子成员,基本上能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的问题
1、整个村委会的班子素质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化程度低;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却忽视了理论学习;③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高。
2、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缺乏后继人。①班子都是年龄老化,这一点都普遍存在,要得到重视,但是有村委会班子在换届选举中虽然吸纳了新的年纪小的成员,但是目前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②村委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有脑的年轻人都把目光放在发展经济上,真正意义服务农村工作的没有几人,但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③年轻党员的政治意识淡薄。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够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服务意识差,接待意识淡薄;④农村干部的待遇低。工作的环境艰苦,任务又繁琐。村干部的待遇太低,不少的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甚至干脆不管。
四、农村党员情况
农村的党员很大一部分都已年老,多病,行动又不方便,有的受政府补贴,其中流动的党员不是特别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党员外流难已掌握,有的党员意识淡薄,不够重视转接关系,不开党员证明信。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回来后又不与党组织主动联系,切成了自由党员;②党员不能够按时缴纳党费,基数又难已把握;③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难;④组织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五、农村经济社会状况
马家窑村主要是玉米、小麦、豆类作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农民的主要收入也就靠卖玉米、卖豆类为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为905元左右。
在教育方面。现在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做生意,小孩上学的地方远在离本村十几公里和几十公里的坦达村和道教村,每到星期天学校食堂放假,学生只得回家很不方便。
六、热难点的问题
1、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基本以看电视为农民唯一的文化娱乐,希望重视和扶持乡村的文化生活。
2、农民以种地为主,希望扶持通往沟里种地的公路。
3、农村的治安状况相对安全,风气有所好转,犯罪现象明显减少,邻里之间关系也比较和谐,给人们日常生活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祥和。
4、杏树果实不是优良品种,希望通过科技手段从新嫁接。
七、百人进百村宣讲情况
1、宣讲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宣讲了县委书记刘奎生在中国共产党大宁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宣讲了政府县长樊宇在大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总之,在下乡驻村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县委要求全方位开展了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为该村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要求全力抓好下乡驻村和包扶工作,争取在为三农服务中做出新的贡献。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下乡住村联户活动汇报
cc局
关于下乡住村联户活动情况的汇报
“下乡住村联户”活动是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亲民爱民的重要工程。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活动开展以来,教科局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下乡住村联户活动深入扎实开展。c
一、c村基本情况
窑渠村地处c县c川,c镇中段。现有村民2c7户,共1c8人。其中参合人数1c2人,领养老金的1c1人,享受低保的6c人,8c岁以上的5人。人均收入1026元,耕地面积1896亩,退耕还林面积为1946.6亩,粮食补贴:小麦750亩、玉米1100亩、杂粮46亩。苹果栽种面积860亩,其中成园200亩、幼园660亩,核桃670亩。饲养牛188头,猪500头。
二、高度重视,集中安排部署
(一)根据中共c县县委【2011】c号文件《关于在全县干部中开展下乡住村联户活动的通知》要求,3 月 10 日,c科局召开了“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动员会议,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了文件精神和《联户干部工作“八 规范”》。在认真学习理解惠民政策的同时,对难以把握和有疑问的地方,集中联系咨询相关业务单位,努力做到把政策吃准吃透,做到准确理解,灵活应用。同时,制定了《c局“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实施方案》,对“住村联户”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和指导。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的 “下乡住村联户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日常工
1作调度、信息交流、评议考核等工作。确定了帮扶对象:ccc
(二)为深入开展好“下乡住村联户活动”这一民心工程,使活动真正联出真情,联出实效,我局对下乡住村联户干部提出了明确了要求: 一是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群众意识,自觉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帮扶群众工作本领,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帮扶群众。二是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对走访时间、次数、走访内容、走访干部工作作风、工作纪律等做出了具体要求。三是要求真务实解决问题。对走访过程中群众提出的问题、困难和要求,特别是关于环保 方面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做出解释,以解决问题的实效取信于民。
(三)制定cc村三年发展规划。针对c村的村情,c局和镇政府共同研究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一是完成新农村建设、土地调整、整体规划、土地平整,建房30户。(县底)二是改善教学条件,完成cc小学暖气安装、大门改造、教室粉刷、院子硬化。三是完成石家沟800亩干果林(核桃)整地、栽植任务。四是完成c新农村建设、土地调整规划建设。五是完成老果园改造、大平大整土地300亩。六是完成两村新农村配套工程,道路硬化、绿化、文化广场建设。七是完成巷道硬化2000米。
三、目标明确,扎实开展活动
(一)了解帮扶对象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活动安排部署,第一时间进村走访联系。向村民递交了“联系卡”,与村民座谈,了解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cc,现年84岁,残疾军人,家住一孔土窑,有耕地3.5亩,儿子精神失常,女儿在cc小学代课。cc现年58岁,全家3口人,现有耕
地30余亩,女儿在外务工,收入5000余元。cc,全家5口人,家住3孔土窑,三个女儿都在上学,种植日光温室大棚两座,有耕地3亩,年收入10000余元。cc印,全家5口人,有耕地10亩,儿子外出务工,年收入4500元。cc,全家7口人,有耕地6亩,果园3亩,年收入7000余元。cc,全家3口人,有耕地3亩,苹果幼树200余株,年收入5000余元。cc,全家2口人,家住土窑3孔,有耕地20亩,年收入10000余元。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班子成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可行的帮扶计划,协调住建、民政、扶贫、发改等单位先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依托的产业基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干鲜果林和大棚蔬菜种植。深入的走访调研,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加强了与村民之间的联系。
(二)注重方式,提高帮扶效率。所有联户干部做到了“三注意”,即注意群众心理、注意说话分寸、注意群众感受,用 春风化雨般的语言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实施了走访纪实制 度,统一为每名联户干部配发了“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日记本”,联户干部将走访时间、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反映的 问题、意见建议等,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的“参考书”。各联户干部对收集到的群众反映问题,当天都及时上报到联村负责人手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三不漏”,即不让问题“漏传”、“漏转”、“漏办”。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报镇党委政府争取在第一时间解决。对于解决问题的结果,联户干部当日及时反馈给群众。
(三)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做好事。cc村主要农产品是大棚蔬菜、苹果、核桃等,这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今年4月份,cc局领导班子成员邀请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窑渠村,指导村民进行果树修剪和农药喷洒,免费发放蔬菜种植技术宣传手册,收到了预期效果。
现在正值苹果、蔬菜成熟收获季节,局领导班子深入窑渠村,亲自下地干活,帮农民采摘苹果,联系货主,装箱存货。特别是现任局长cc,积极联系外地蔬菜货主,预定了窑渠村的大棚白菜。针对村民反映的危房改造、办学条件、道路硬化等问题,局领导班子成员与镇政府和村委会商议后,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配合镇政府对cc村投入330万余元完成新农村建设移民30户,解决改造危房160户、改善办学条件,完成cc小学暖气安装、完成cc干果林800亩整地栽植、完成村巷道硬化2000米,部分工程现已完工。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条件艰苦,缺乏深入基层的扎实工作作风。接触群众较少,不十分了解群众,对于涉及到农村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只能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想法,很难帮助彻底解决。
(二)消极回避矛盾,不想做群众工作。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把群众的位置摆正,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
(三)住村联户干部全面掌握农村政策、农业生产和实用技术的较少,在指导农民生产方面存在有不足。
五、下步工作打算及改进方法
(一)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首先必须从心底里视群众为亲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我们要充分发挥这次“下乡住村联户”活动的优势、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矛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群沟通主渠道的定位 职能和运作方式。真正把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怀着赤诚之心、赤子之心,主动和群众接触、主动与群众交流、主动向群众问需,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二)真心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民利、造民福,真心实意排民忧、解民难,尽最大努 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才能真正感召群众、凝聚 群众。
(三)紧紧依靠群众。要坚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甘当学生,问需于民,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觅得良策,真正使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要善于向群众学习,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帮扶群众。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