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五篇

时间:2019-05-14 03:4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

第一篇: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

1、医院门诊、急诊、住院的首诊医生发现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病例应在明确诊断后天3天内填写《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要求规范、工整、字迹清晰、信息完整。

2、公共卫生科专职人员每周查阅医院病历管理系统,以发现漏报。

3、公共卫生科人员负责对报告卡的收集、整理、核对,并与3天内进行网络直报。

4、公共卫生科专职人员每月5日前将纸质报告卡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公共卫生科做好报告病例的登记工作,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公共卫生科要定期组织相关职能科室督导检查各临床科室心脑血管疾病报告情况,对发现问题的及时反馈、整改。

第二篇:2013年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分析报告

2013心脑血管疾病

监测分析报告

一、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性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县自2000年启动了慢性病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在2009年启动了慢性病死因网络直报,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料,对我县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据我县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脑血管病发病率(140.81/10万)居我县总死因顺位第二位、心脏病(52.19/10万)居第四位,总的来说心脑血管疾病居死因第二位。由此可见,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县除肿瘤外又一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保障居民的健康。

二、目的

为了分析评价疾病发生、流行、控制、预后和预防控制效果、卫生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根据省市有关工作精神,我县近期启动了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报告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2013年全县镇级以上医疗机构病例信息,现将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1.人口资料:总人口采用县统计局2013年年末分性别、年龄别的户籍人口数。

2.病例来源:心脑血管疾病数据来源于我县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报告病例,报告覆盖率100%。

3.监测内容:收集了2013年我县户籍人口中在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的信息,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病种、第几次发病、疾病诊断依据及诊断单位等。

4.诊断标准:心脑血管疾病系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所规定的病例,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以28天为期,按发病例次计算,发病28天后,又有急性发作则按又一新病例登记报告。陈旧性梗死,不作发病报告。

5.数据录入:所有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均由县疾控中心慢病科统一进行ICD-10编码后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

6.统计分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四、质量控制

全县镇区以上医疗单位报告覆盖率100%;县疾控中心慢病科对镇区以上医疗单位上报的心脑血管报告卡进行分类汇总,剔除重卡,保证登记表填写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及逻辑准确性,要求漏报率<2%;定期反馈给各个相关医疗单位,由他们进行随访登记,定期对各科室上报情况进行督查。

五、监测结果

(一)一般情况 1.性别、疾病类型构成

全县2013年共报心脑血管病例数有4039人,男性2117人,女性1922人,分别占52.4%、47.6%。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有627人,男性303人,女性324人,所占总数比例分别为7.50%、8.02%;脑血管疾病患者有3412人,男性1814人,女性1598人,所占总数比例分别为44.91%、39.56%(表1)。

280.88/10万;心血管发病627人,粗发病率52.19/10万;其中男性303人,女性324人,男性粗发病率47.91/10万,女性粗发病率56.95/10万(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统计表 男

类型 人数(人)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合计 303 1814 2117 发病率(/10

万)47.91 286.84 334.76

人数(人)324 1598 1922

发病率(/10

万)56.95 280.88 337.83

人数(人)627 3412 4039

合计 发病率(/10

万)52.19 284.02 336.21

2.脑血管发病情况 2.1脑血管发病分类

脑血管病例包括蛛网膜下出血(I60)、脑出血(I61)、脑梗死(I63)、脑卒中(I64)。2013年全县上报的脑血管病例3412人中,蛛网膜下出血85例,占2.49%;脑出血1060例,占31.07%;脑梗死2264例,占66.35%;脑卒中3例,占0.09%。从发病构成看,脑梗死、脑出血占总脑血管发病的97.42%,说明还有一些轻型病例可能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没有就诊或没有被重视造成一定程度的漏报。而由于诊断水平和调查员水平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类的信息偏倚(表3)。

2.4诊断级别

2013年全县上报脑血管病例中,省市级的诊断单位占1.61%;县级诊断占97.71%;镇级诊断占0.38%;村级诊断占0.29%(图2)。

图2 脑血管发病诊断级别构成村级镇级县级省市级

3.心血管发病情况 3.1心血管发病分类

心血管发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I21-I22)、心脏性猝死(I46.1)。2013年全县上报的心血管病例627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14人,心脏性猝死13人(表4)。

表4 2012年心血管病发病分类

类型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性猝死

合计

发病数(人)

614 13 627

构成(%)97.9 2.1 100

发病率/10万

51.1 1.1 52.2 3.2心血管按月份发病情况

由图3可见,2013年全县心血管疾病高发月份在6月份,高达0.67/10万,最低发病率在3月和12月份,为0.17/10万。

图3 2013年心血管病发病率6.005.00发病率(/10万)4.003.002.001.000.00123456月份789101112发病率

3.3心血管发病诊断依据

全县2013年心血管疾病发病627例患者中,经CT诊断的有320例、临床+理化(生化)诊断的有119例、心电图诊断的有183例、临床及病史诊断的有5例,分别占51.0%、19.0%、29.2%、0.8%。

3.4诊断级别

2013年全县上报心血管病例中,市级的诊断单位占3.5%;县级诊断占90.3%;镇级诊断占1.1%;村级及其他的诊断占5.1%(图4)。

图4 心血管发病诊断级别构成村级镇级县级省市级

4.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全县2013年上报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在2013年内因该病死亡的例数有2318例,粗死亡率为192.95/10万。其中因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有1691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有627人,粗死亡率分别为140.81/10万、52.19/10万(表5)。

表5 2013年全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死因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性猝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脑梗死 未分类脑卒中

合计

死亡数(人)构成(%)死亡率(/10万)

614 2 682 1004 3 2318

26.5 0.6 0.1 29.4 43.3 0.1 100

51.11 1.08 0.17 56.77 83.57 0.25 192.95

顺位 3 4 6 2 1 5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心血管疾病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则保持持续上升,在85~岁年龄组达最高峰;脑血管疾病死亡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75~岁年龄

5.主要发现和建议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县死亡率高,位于居民全死因的第二位,严重危害我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我县必须进行干预的疾病,而这两类疾病的共同致病因素都与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有关。从上述结果看,我县的心脑血管疾病与遗传以及生活方式等行为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我县加强针对这些致病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尤为重要。

另外,在我县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是做好疾病预警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辖区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健康教育、35岁首诊测血压、慢性病人的规范管理工作,加强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登记技术、诊疗技术、规范随访技术对疾病的群防群控以及发展转归有着积极有效地作用。

6.下一步工作计划

(1)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为了分析评价我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流行、控制、预后和预防控制效果、卫生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严格根据省、市卫生部门相关要求,继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并逐步完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制度。

(2)加强人员培训,熟练心脑血管疾病报告流程。为了让所有医务人员了解心脑血管疾病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对各单位慢病医生多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专题培训,让医务人员加深熟悉该项工作并能熟练掌握上报流程,提高报告信息完整率、报告信息准确率和报告及时率,减少漏报率。

第三篇: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病种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病种

1、报告病种脑卒中(排除因外伤性、代谢性、中毒性、肿瘤卒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

•蛛网膜下腔出血(I60):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脑出血:①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I61);②其他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指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I62)。

•脑梗死(I63):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括血栓形成性脑梗死(I66.904)及栓塞性脑梗死(I66.903)•难分类脑卒中(I64):指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已作出脑卒中诊断,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未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记录等)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分类的脑卒中病例。

(脑卒中我国卫生部标准: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2、报告病种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I21.304):心肌梗死28天以内(包括28天)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发作。

•陈旧性心肌梗死(125.210):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8天(不包括28天)后的死亡。

•冠心病猝死(I46.101):其它各种类型冠心病的猝死。

(其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125.101)一般不包括在本病报告范畴之内。心绞痛(I20.902)也不包括在内。)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定义和分型

•冠状动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分为五种类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心绞痛型

—心肌梗死型

—缺血性心肌病型

—猝死型

3、病例和事件区别

•病例报告:报告的是患病的患者数 •事件报告:报告的是发生事件数 •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事件的时间概念:28天(MONICA标准)

4、报告工作流程

•县级疾控机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本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报告本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接受辖区卫生服务

站或村卫生室上报的卡片)

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负责本辖区漏报、补报、死亡补发病)

5、人口统计问题

•户籍人口(建议)

优点:人口资料比较完整

缺点:对人口长期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影响结果

•常住人口

优点:适合人口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 缺点:人口学信息不全,统计分析不利

第四篇: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培训小结(写写帮整理)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培训小结

为有效促进我镇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制度施行,推进我镇慢病登记与上报规范化进程。2016年4月20日,田庄中心卫生院举办“心脑血管事件登记”培训,此次培训乡医17人。

培训就心脑血管工作的组织管理、如何准确填写心脑血管报告项目及登记报告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报告病种、分类和编码、心脑血管登记报告的意义、登记规范的运用以及明确医务工作者易混淆的疾病等内容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现场案例分析演练,确保乡医准确理解授课内容。

通过培训,加强了心脑血管登记工作的薄弱环节让大家对报病过程有了更深刻认识,希望能够通过实际工作来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不断夯实我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的创建基础。

田庄中心卫生院 2016年4月20日

第五篇: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1.由医疗行为自然转归患者造成损害,或两者皆有。

2.临床诊疗工作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鼓励自愿、主动上报全院范围内适用,全院员工知晓率100%,医务人员充分理解。

4.医院鼓励职工主动

5不良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二、名词解释。10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临床诊疗工作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不良事件报告原则是什么?

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

[1987]63号)、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以及医院内相关规定执行。Ⅲ、Ⅳ级事件属于自愿报告系统范围,是强制报告系统的补充,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意义?

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纠纷发生

有利医院进行医疗质量缺陷管理,完善工作流程,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制定相应规范

下载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 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目的: 1、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可有效避免缺陷 2、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是医院进行医疗责任保险的......

    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网络安全事件 报告制度 房木镇中心小学 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和加强房木小学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和评估分析网络安全事件有关情况,协调组......

    虚惊事件报告制度

    虚惊事件报告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作业现场的管理。防止事故重复的发生,强化零事故运动在作业现场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使用于每个作业区虚惊事件的上......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县保健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报告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护理事故,以及影响护理工......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目的 (一)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利于医疗管理部门早期介入、早期干预,将病人的损害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