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资料总结

时间:2019-05-14 03:2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资料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篇: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资料总结

《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资料

化学与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

彭梦杰

0815020219 第二章、流体流动与输送

1、连续性假定:化学工程中所研究的液体流动规律,不论是液体分子的微观运动,还是流涕在生产装置内的整体机械运动,它都是由无数流体质点所组成的连续介质,因此可以取大量流体分子组成的微团为流体运动质点,并以这样的质点为研究对象。

2、理想流体:无黏性、在流动中不产生摩擦阻力的流体。

3、相对密度:物质密度与4℃纯水密度之比,用符号d表示,量纲为一。

4、平均密度:各组分密度与其相对体积分数乘积之和。

5、流体静力学方程应用:U行管压差计、微差压差计、液位计、液封。

6、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管任意横截面积的流体量为流量。

7、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在导管内流过的距离称为流速。

8、流速的选择:建设投资费用和运行操作费用综合考虑经济流速。

9、稳态流动:在流体流动系统内,任一空间位置上的流量、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参数,只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10、层流:管中流动流体的质点只沿管轴方向平行流动,而不作垂直于管轴的径向扰动。(或称滞留)

11、湍流:管中流动流体的质点相互扰混,使六题质点的流动速率和方向呈现不规则变化,甚至形成涡流。(或称紊流)

12、黏性:流体流动时,往往产生阻碍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的流动特性。

13、黏度:一般由实验测定,与压强关系不大,但受温度影响。液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单位1P=100cP=0.1Pa·s=0.1N·s·m-2

14、运动黏度:流体黏度μ与密度ρ之比,符号用ν表示,单位m2·s-1

15、边界层:壁面附近流速变化较大的区域,u=0~99%u,流动阻力主要集中在此区域。

16、主流区:流苏基本不变化,u≥98%u,流动阻力可忽略。

17、稳定段长度L:流体流动从管道入口开始形成边界层起直到发展到边界层在管道中心汇合为止的长度。

18、边界层分离:当流体通过曲面(圆柱体表面、球面等)流动时,则出现边界层脱离固体壁面的流动现象。还通常发生在管道截面突然收缩或扩大,突然改变流动方向,以及流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等处。

19、形体阻力:由于固体表面的形状致使流体流动时产生漩涡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20、流速分布:一半管中心处的流速最大,越靠近管壁流速越小,紧靠管壁的流速等于零。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一半。

21、不可压缩流体:

22、直管阻力:又称沿程阻力,是流体沿直管流动时因摩擦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23、局部阻力:流体通过管路中的管件、阀门时,由于变径、变向等局部障碍,导致边界层分离产生漩涡而造成的能量损失。

24、摩擦系数:1N流体在管道中流经一段与管道直径相等的距离所造成的压头损失与其所具有的动压头之比。

25、相对粗糙度:ε/d为管壁绝对粗糙度ε和管径d之比。量纲为一。粗糙度的大小并未改变层流的速度分布和内摩擦规律。

26、当量直径:①非圆形管道:流道横截面积的4倍除以流体浸润周边的长度;②套管环隙:外管内径与内管外径之差。③当量直径越大,阻力损失越小;圆管阻力损失小于方管。

27、流体流量的测量: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前者阻力损失较大。

28、离心泵工作原理:先将液体注满泵壳,叶轮逆时针高速旋转,将液体甩向叶轮边缘,产生高的动压头,由于泵壳液体通道设计成界面扩大的形状,高速流体逐渐减速,由动压头变为静压头,所以液体流出泵壳时具有高压。在液体被甩向叶轮边缘的同时,叶轮中心液体减少,出现负压,则常压下液体不断补充至叶轮中心处,于是,离心泵叶轮源源不断输送液体。

29、气缚:离心泵启动时必须先使泵内充满液体,这一操作过程称为灌泵。如果不进行灌泵,泵内充满空气,则由于空气密度太小,造成的压差或泵吸收入口的真空度很小而不能将液体吸入泵内的现象。30、避免气缚:①吸入管应不漏入空气②在吸入管底口安装底阀,不能使停电时泵内液体流出③不用于输送因抽吸而沸腾汽化的低沸点液体或高温液体。

31、扬程:泵对每牛顿重力的液体提供的能量,也称压头。单位m。

32、流量: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液体的体积,又称送液能力。即为体积流量,单位m3·s-1.33、轴功率: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直接传递给泵轴的功率,用P表示。轴功率大于有效功率Pe。离心泵的效率一般在50%~70%之间,有些大型泵可以超过80%。为泵选电动机时,考虑泵在超负荷运转以及机械传动功率,而计入适当的安全系数,配用电动机功率应大于轴功率。(轴功率越小,安全系数越大)

34、离心泵特性曲线:①流量增加,泵的扬程减小②流量增加,轴功率增大③随着流量的增加,离心泵效率先增加,达到峰值后反而下降。

35、高效区:由于输送条件的种种限制,往往不能保证泵在最高效率点下工作,于是将最高效率的92%区域规定为泵的高效区。

36、气蚀:提高泵的安装位置,叶轮进口的压强(离心泵的入口压强稍微大于输送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可能降至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引起液体部分汽化,含气泡的液体进入叶轮后,因压强升高,旗袍立即聚集,气泡的消失产生局部真空,周围液体以高速涌向气泡中心,造成冲击和振动。尤其当气泡的聚集发生在叶片表面附近时,众多液体质点犹如细小的高频水锤撞击着叶片,;另外,气泡中心可能带有些氧气等对金属材料发生化学腐蚀作用。泵在这种状态下长期运转将导致叶片过早损坏的现象称为气蚀。

37、离心泵在产生气蚀条件下运转,泵体振动并发出噪声,流量、扬程和效率都将明显下降,严重时,吸不上液体。为避免气蚀现象,泵的安装高度不应太高,以保证叶轮中各处压强高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u12HgHsHfH2g38、泵的安装高度:其中s称为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用(pap1)/g表示,也就是所谓的最大安装高度。第二项为吸入管路上的流体动压头,当较小时,Hg较大,故吸入管管径常大于压出管管径,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吸入管路中的流体动压头。第三项Hf为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为了减小阻力损失以增加泵的安装高度,在吸入管路上应尽量减少管件和阀门的个数。输送液体温度越高,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就越低。

39、泵的性能判定:①扬程②送液能力(体积流量)。

40、离心泵的类型:水泵(B型、D型、Sh'型)、耐腐蚀泵(F型)、油泵(Y型)、泥浆泵(P型)。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通过关闭出口阀门的方式调节。

41、往复泵:主要由汽缸、活塞、排气阀和吸气阀组成,排气阀和吸气阀均为单向阀(膨胀体积过大)。分为单动和双动往复泵以及三联泵等。其流量调节方式为旁路加阀。

42、往复泵的压头与流量无关,它只受泵体和输液管路承压能力的限制,适用于输送压头高且流量比较大的液体;对于输送高黏性液体,其效果也比离心泵好,但不宜输送腐蚀性液体和夹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

第三章、热量传递

43、传热分类:包括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在传热进行时,物体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仅随位置变化的传热过程称为稳态传热。传热过程中,温度总是由温度高的物料传至温度低的物料。

44、传热的基本方式:按传热机理划分为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运动或分子振动来传递热量。热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只能发生在流体中。只要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就会振动而向外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当波长为0.4~40um的电磁波被投射到另一物体上,能够呗该物体吸收变成热能,故把这一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热射线,由于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黑体)

45、传热过程:将热量由壁面一侧通过壁面传到壁面另一侧的过程称为传热过程。

46、间壁式传热的三个步骤: 热流体对壁面的对流传热、间壁的热传导、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也就是“对流-传导-对流”串联的复合传导方式。

47、面积热流量q:表示通过固体单位传热表面积热流量的大小,也称热流量密度。定义为qA。

48、热流量:在数值上与传热量相等。但意义不同。热流量与传热面积和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成正比。

49、热流量计算公式为KAtm,传热量的计算公式qA,K为总传热系数,tm为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q为面积热流量。前者适用于流体,后者适用于固体表面。50、等温面;指某一瞬间温度场中具有相同温度值的点组成的面,是平面或曲面。

51、温度梯度: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率以沿与等面垂直的方向为最大,这一最大变化率的极限值称为温度梯度。

q

52、傅里叶定律:

dTdTdnq为面积热流量,λ为导热系数,dn为温度梯度。负号表示热流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

53、导热系数:qdTdn,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温度梯度为1K·m-1时,经过单位到热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它是物质导热能力的标志,数值越大,表示物质导热能力越强。①气体导热系数最小,液体居中,固体(绝缘材料除外)导热系数最大②在固体材料中金属材料导热系数最大10-100,建筑材料次之0.1-1,绝缘材料最小0.01-0.1。

54、固体的导热系数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结构、密度、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除水、甘油的导热系数岁温度升高而增加外,其它液体导热系数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导热系数在很大压力变化范围之内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静止的气体导热系数值很小,其导热性能差,但对保温很有利。



55、热流量Φ:TAT传热推动力R热阻,热流量正比于传热推动力,反比于热阻。热阻与导热系数、传热面积成反比,与壁厚成正比。

56、传热有效膜:假设由一层厚度为δ的静止流体膜所具有的热阻,恰好和拟考查的对流传

热过程的热阻相当,则将该静止的流体膜称为传热有效膜。定义

,并且α与R互为倒数关系。(α实际不存在)

57、流体:分为液体、气体、蒸气三种。其中蒸气的传热膜系数最大,液体的传热膜系数最小,气体居中。

58、当流体呈湍流流动时,α值随着Re的增大和层流内层的厚度减薄而增大。强制对流时流体的速度高于自然对流,故前者的传热膜系数较大。

59、间壁两侧流体间传热的总热阻:等于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的热阻与间壁传热热租之和。60、K值:提高K值通常应改善传热膜系数较小一侧流体的传热条件。

61、清垢:常用机械法、化学法(酸碱处理)、溶剂法(或专门配置的表面活性剂处理)。62、流体流向:并流(冷热流体在间壁两侧以相同的方向流动)、逆流(冷热流体在间壁两侧以相反的方向流动)、错流(冷热流体在间壁两侧彼此呈垂直方向流动)、折流(冷热流体之一在间壁一侧只按一个方向流动,而另一侧的流体先与其做并流流动,然后折回与其做逆流流动,如此往复)。

63、在相同K值的条件下,未完成同样的热负荷(Φ相同),采用逆流操作,可以节省传热面积;或在传热面积相同时采用逆流操作可以提高热流量。此外逆流操作还可以减少加热剂或冷却剂的使用量。并流操作只适用于在加热热敏材料时防止温度差过大的场合。

64、多层列管式换热器;由于流道变窄,流速增加,传热膜系数增大,对传热有利,但是流速增加使流体流动的沿程阻力增大,工业多用2~4程。

65、强化传热目的:减少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少传热器的体积和质量;提高换热器得换热能力;使换热器在较低温下工作;减少换热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

66、强化传热途径;增大传热面积;增大平均温度差;增大总传热系数(减小热阻——加大流速、清除垢层)。

第四章、传质分离基础

67、传质过程: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的混合体系中,若有浓度梯度存在,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该移动过程称为传质过程。

68、分离过程:机械分离与传质分离。机械分离的对象是非均相的混合物料,利用该混合物中组分间的密度、尺寸等物性差异将其分离,包括过滤、沉淀、离心分离等。传质分离过程是针对各种均相混合物料的分离,包括气体吸收、液体精馏、液液萃取。

69、常见的传质分离操作:蒸馏、吸收与解吸、液液萃取、吸附、干燥、膜分离、热扩散。70、传质机理: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分子扩散是由物质分子的微观随机运动而产生的扩散,分为等物质的量反向稳态扩散和单方向扩散(属于稳态扩散,也称通过停滞介质的扩散)。依靠流体内部漩涡的强烈混合而引起的物质传递过程称为涡流扩散,湍流流体与两相界面之间物质的传递既有分子扩散也有涡流扩散,合称对流扩散。

71、Fick定律:NA,0DABdcAdl,NA,0为组分A的分子扩散通量,即单位时间内,组分A通过与扩散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物质的量,DAB为扩散系数,是物质分子扩散的属性。

72、等物质的量反向稳态扩散:扩散发生在气相混合物内或两组分性质相似的液相中时,A相和B相的传质系数相等。

73、对于体系中仅发生单纯的分子扩散而没有物料的主体流动存在下,组分的传质通量和其分子扩散通量相等。

74、双膜理论:①呈湍流流动的两流体接触面的两侧,分别存在着流体的有效膜层,溶质以稳态分子扩散形式通过这两个膜层,膜层的厚度岁流体的流动状态而变化②两流体间的传质阻力都集中在两个膜层内,膜层以外的两相流体主体,不存在浓度梯度③在两相接触的界面上,两相都达到平衡状态。

75、气液相际传质步骤:组分A从气相主体以湍流扩散方式达到气膜边界,分压为p;再以分子扩散方式穿过气膜层达到两相的界面,分压为pAi;在界面上组分A不受任何阻力溶解与液相中,浓度为cAi,并与气相pAi呈平衡;接着组分A又以分子扩散方式穿过液膜层达到液膜边界,浓度为cA;最后组分A以湍流扩散方式转移到液相主体。

第五章、吸收

76、吸收 :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在混合气体中加入某种溶剂,使气体中的某一或某些组分向液相转移,实现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操作。

77、吸收操作流程:富油贮槽-吸收塔-冷却器-换热器(泵1-回收溶剂)-泵2-解吸塔(-洗油贮槽)-冷凝冷却器-液体分层器-分离。

78、吸收分类: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79、相律:F=C-Φ+2,C为独立组分数,Φ为相数,F表示影响因数,即自由度。

80、物质的量的比:

YA气相中溶质A的物质的量惰性组分的物质的量(气相),XA液相中A溶的质物质的量吸收剂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比与摩尔分数间的关系为液相XAxAyAYA1xA 1yA

81、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平衡状态时的气液组成,说明要使气体在溶液里达到某一浓度,液面上方必须维持该气体一定的平衡分压。同一物系,在相同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平衡分压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82、气体分类:易溶气体(氨气)、中等可溶气体(二氧化硫)、微溶的气体(氧气)。微溶气体与液体接触时需要液面上方分压较大,易溶气体与液体接触时需要液面上方分压较小。并且易知加压与降温有利于吸收,升温和减压有利于解吸。

83、亨利定律:在总压不大(小于5MPa)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溶质的平衡分压与

*p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AExA(E为亨利系数,单位Pa);气相组成用平衡分压,液相组成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亨利定律为

p*AcAH,(H为溶解度系数,单位molm-3Pa-1),二者关系为

EHM;溶质在气相和液相中的组成均用摩尔分数表示,mEp(降低温度和增大*y亨利定律为AmxA(m为相平衡常数,量纲为一),二者关系为总压都可使m值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xxyy84、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利用相平衡判断传质过程的方向(AA或者AA,即发生吸收过程);利用相平衡判断传质过程的极限(x*A,1,maxyA,1m);分析传质过程的推

**yyyxxAAAAAxA越大,表示传质过程的推动力,并判断过程进行的难易(与动力越大,则传质速率越大)。

85、吸收速率方程与传质系数: kG 为以气相分压差为传质推动力的气膜传质分系数molm2s1Pa

1 kL 为以液相物质的量浓度差为传质推动力的液膜传质系数mols KG 为以气相分压差为传质总推动力的气相传质系数molm2s1Pa

1 KL 为以液相物质的量浓度差为传质总推动力的液相传质系数mols 它们存在以下关系式:NAkGpApA,iNAkLcA,icA

**NKppAGAA NAKLcAcA

1111H1传质总推动力传质速率KGkGkLH KLkGkL 传质总阻力

吸收速率吸收过程的总推动力吸收过程的总阻力 吸收速率吸收系数推动力

KyKGpKY

KGp*(1YA)(1YA)当YA很小时,KYKGp KLcM*(1XA)(1XA)当浓度很稀时,KXKLcM KxKLcM KX11KkG 86、气膜控制:对于易溶性气体(HCl、氨气等),溶解度系数很大G说明传质过程的阻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气膜层中,称为气相阻力控制或气膜控制,这类气体只要扩散到相界面,便立即溶解于液相。此时应增大液流量,增大液膜湍流程度。

1HKkG 液膜控制:对于难溶性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溶解度系数很小L说明传质过程的阻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液膜层中,称为液相阻力控制或液膜控制。此时应增大气速,以减薄气膜厚度,提高传质速率。

*YAy*1YYXAAA87、气相组成以物质的量比、液相组成以物质的量比表示,又则亨利定

*AxA律表示为XAmXA*YA1XA 11mXA 当溶液浓度很低时,XA很小,11mXA*YmXA A≈1,则88、低浓度气体吸收特点:低浓度(摩尔分数小于5%~10%)气体的吸收过程,由于被吸收的溶质含量低,可以忽略溶解热的影响,吸收过程可作等温处理,同时由于全塔的混合气体量与液体量变化小,因此在全塔范围内传质分系数范围内平衡线斜率变化小,传质系数

kG、kL可视为常数;若在操作条件变化

KG、KL可视为常数处理。因此可以物料衡算、吸收速率和气液相平衡原理为依据,建立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有关参数方程,从而分析、解决吸收过程的实际问题。

89、逆流吸收过程的操作线方程:取塔的任一截面到塔顶对溶质做物料衡算,单位时间内有:qn,BYAqn,cXA,2qn,BYA,2qn,cXA一截面上相遇的气相组成YA整理得:

qn,Cqn,Bqn,CXAYA,2XA,2qn,B表明塔内任YA与液相组成XA的关系,作图得操作线方程为直线,在气液平衡线上端。

①操作线下端为塔顶状态,是全塔范围内气液组成的最低点,称为稀端;上端为塔低状态,是全塔范围内气液组成的最高点,称为浓端。

②操作线上任意一点M,与气液平衡线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截面以气相浓度差表示吸收过程的总推动力,与气液平衡线的水平距离即为该截面以液相浓度差表示吸收过程的总推动力。操作线与平衡线距离越远,表明实际状态偏离平衡程度越大,吸收过程的推动力越大,吸收速率将越大。

③吸收操作线方程是通过物料衡算得出的,它只与气液两相的流量和组成有关,与系统的平衡关系、操作温度、压强及填料结构等因素无关。

④进行吸收操作时,填料层内的任一截面上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总是高于其接触的液面平衡分压,所以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上方;反之,解吸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

90、影响吸收剂选择的因素:溶解度(吸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应尽可能大,对其它组分的溶解度应尽可能小)、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敏感(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大,平衡分压小;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迅速下降,平衡分压能迅速上升。有利于吸收剂的再生或者溶质的解吸)、挥发性(吸收剂应有较低的蒸气压,减少吸收过程中容积的挥发)、黏度(低黏度,有利于物质的传送和液体的输送)、腐蚀性(腐蚀性小,降低设备的制造和维修费用)、低毒性、不易燃烧、价格低廉等方面。91、吸收剂用量的确定:当吸收剂用量减小时,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塔底状态点向右移动,塔底排出液组成增加,但传质推动力减小,吸收速率降低,达到指定分离要求所需的塔高必须增加。当吸收剂用量减小到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时,即

*XA,1XA,1,塔底出塔液体与进塔气体达到平衡,此液相浓度是理论上能够达到的最大浓度,但是由于此时传质推动力为零,达到指定分离要求的塔高为无穷高,即设备费用无限大,实际不可能实现,仅表示一种极限

qn,Cq状态,该状态下的液气比称为最小液气比,用n,Bmin表示;相应吸收剂用量为最小吸收量,用qn,C,min表示。最小液气比的确定与平衡线形状有关。根据操作费用与设备费用的综

qn,C合考虑,实际采用液气比为

qn,Bqn,C1.2~2.0qn,Bmin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吸收率η提高,最小液气比增大,所需要的吸收剂用量将增大。

92、体积传质系数:KYa称为气相体积吸收系数,KXa称为液相体积吸收系数,单位均为molm3s1.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在单位推动力作用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填料层被吸收的溶质的物质的量。93、传质单元数NOG:当吸收塔内两截面间的浓度变化等于这个范围内的传质推动力时,NOGHHOG 这一区域就称为传质单元。传质单元反应了吸收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反映了工艺方法和操作条件对吸收过程的影响。94、填料层高HOG:表示完成一个传质单元浓度的变化所需要的填料层高度,是吸收设备性

HOGqn,BKYaS 能优劣的反映,反映了设备结构和气相流动条件等因素对吸收过程的影响。95、气相传质单元数*YA,1YA,1YA,1NOG:

NOGYA,1YA,2YA,m 式中

YA,mYA,1YA,2YlnA,1YA,2,并且

*YA,2YA,2YA,2

*YA,1mXA,1*YA,2mXA,2(对数平均推动力法)NOG mqn,BYA,1mXA,1mqn,B1ln1mqn,BqYmXqn,CA,2A,2n,C1qn,C(数学分析法)96、吸收塔的调节与分析:吸收操作的效果通常以吸收率η和出塔气体浓度

YA,2表示。实际中,气体入塔条件和工艺要求已经给定,通常调节方式有:吸收剂的用量、进塔的浓度和吸收剂的温度。具体操作为:降低吸收剂的进塔浓度

XA,2,降低吸收剂的温度、增大吸收剂的流量。

97、常见解吸操作:气提解吸法(气提法-常用载气为空气、氮气与二氧化碳等气体)、提馏法(以水蒸气为载气)。

98、多组分吸收:关键组分:全塔范围内均有吸收;轻组分:靠近塔顶的几级被吸收;重组分:主要在塔底附近吸收。

第六章、精馏

99、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将液体部分汽化,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则各组分在两相中的相对含量不同,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高于液相中的该组分;而液相中的难挥发组分也会高于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

100、精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的性质,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相结合的操作后,就会使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越来越高,而液相中难挥发组分的含量也会越来越高,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01、精馏分类:从分离混合物组分的数目分为双组分精馏和多组分精馏;从操作压强分为常压精馏、减压精馏和加压精馏;从加入混合液中物系的特性分为共沸精馏、萃取精馏、溶盐精馏和反应精馏;从操作方式分为间歇精馏和连续精馏。最常见的精馏操作是多组分精馏。102、气液平衡:气液平衡关系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时,其组成在气液两相间的分配关系。因为精馏过程是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常用组分在两相中偏离平衡的程度来衡量传质推动力的大小,故气液平衡关系是阐明精馏原理和进行精馏计算的理论依据,最直观清晰的表达方式为气液平衡相图。103、气液平衡相图:①恒温下表示压力与组成的p-x-y图②恒压下表示沸点与组成的t-x-y图③平衡时气液两相组成的x-y图。最常用的相图是后两种。

104、t-x-y图:上曲线为t-y线,表示平衡温度t和气相浓度y之间的关系,称为饱和蒸气线或露点线;下曲线为t-x线,表示平衡温度t和液相浓度x之间的关系,称为饱和液体线或泡点线。上曲线和下曲线将t-x-y图分成三个区域,饱和液体线下方为液相区,表示未沸腾的液体;饱和蒸气线上方为过热蒸气区,表示过热蒸气;两曲线之间的区域称为气液共存区,表示此区域内气液两相共存。

105、对角线x=y:是利用图解法精馏计算的参考线。对于大多数互溶的混合溶液,当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易挥发组分浓度y总是大于液相易挥发组分浓度x,所以平衡曲线距离对角线越远,说明该溶液越易分离。

106、理想溶液:溶液中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和相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完全相等。

107、拉乌尔定律:理想溶液中,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溶液上方某一组分的蒸气压与溶

**1xA,pA、pB分别为组分A、ppxppAAABB液中该组分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即、**ppB在平衡气相中的分压A、B分别为纯组分A、B的饱和蒸气压。xA为相平衡时液相中组

pAp*xyAAApApBpApB。分A的摩尔分数,对应气相中组分A的摩尔分数为108、挥发度:指物质挥发的难易程度。纯液体的挥发度是指该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在同一温度下,蒸气压越大,表示液体液体越易挥发,而在溶液中,因各组分之间相互影响,使每一组分的蒸气压都比其纯态时低,因此混合液中某组分的挥发度用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之比表示,即ApAxA、BpBxB。109、相对挥发度:由于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定义相对挥发度为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A与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B之比,用α表示,即为ApAxApyAxAyAxBy1xAA1yAxA整理得BpBxBpyBxByBxA,对于双组分理想溶液可得:y到:x11x称为气液平衡方程。x-y相图可由此方程作出。Α值大小可用来判断混合液能否用蒸馏方法分离以及分离的难易程度,α值越大,两组分间的挥发度差别也越大,越容易分离,此时气液平衡线离对角线也就越远。若α=1,表明气液组成相同,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该溶液。

110、平均相对挥发度:当温度变化时,相对挥发度可取操作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值,即m122。

111、精馏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在精馏塔顶部装有冷凝器,使最后达到塔顶的气体全部冷凝,冷凝后的液体部分作为产品,部分返回塔内,称为回流;在精馏塔底部装有再沸器,使达到塔底的液体部分作为产物,另一部分则被加热汽化,上升至塔中;这样将气液两相在精馏塔内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就可在塔顶气相中得到较纯的易挥发组分,在塔底液相中获得较纯的难挥发组分,从而达到分离均相混合物的目的。112、精馏流程:连续精馏包含精馏段(加料板以上部分)和提馏段(加料板以下部分,包括加料板)。间歇精馏只有精馏段。

113、精馏段作用:利用回流液将上升气体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冷凝下来,所产生的冷凝热同时使塔板上的液体中易挥发组分部分汽化,对上升蒸气起到蒸馏提纯的作用,从而在塔顶得到较为纯粹的易挥发组分。

114、提馏段作用:利用上升蒸气使物料和精馏段回流液的混合液中易挥发组分逐步汽化,利用汽化的吸热,使上升蒸气中的部分难挥发组分冷凝下来,在提馏段内从上到下难挥发组分含量逐层升高,起到提取难挥发组分的作用,故在塔底得到较纯的难挥发组分。

115、恒摩尔流假定:恒摩尔汽化与恒摩尔溢流。前者指除了加料板以外在没有中间加料或出料的情况下,每一层塔板上升气流的物质的摩尔流量相等,但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蒸气的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后者指除了加料板以外在没有中间加料或出料的情况下,每一层塔板下降液流的物质的摩尔流量相等,但精馏段和提馏段下降液流的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满足上述假定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混合物各组分的摩尔汽化热相等;精馏塔各部分保温性能好,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在各层塔板上液相显热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116、理论塔板:根据恒摩尔流假定,由气相部分冷凝所放出的潜热恰好补偿液相部分汽化所需的潜热,使塔板上的温度保持不变。如果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充分接触后使得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达到了平衡,则其气液组成应符合气液平衡关系。这种塔板称为理论塔板。117、回流比:精馏段内,下降回流液的流量

qn,L与馏出产品流量

qn,DR之比,即为

qn,Lqn,D。

118、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组分的摩尔分数,yn1R1xnxDR1R1,yn1为第n+1层板上升蒸气中易挥发xn为第n层板上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xD为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R为回流比。根据恒摩尔流假定,qn,L为定值,在稳态连续精馏过程中,qn,D与xD均为定值,因此回流比R也固定不变,所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直线方程。

ym1119、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qn,Lqn,Fqn,Lqn,Fqn,Wx'mqn,Wqn,Lqn,Fqn,WxW,y'm1为提

'xm馏段中第m+1层塔板上升气体的摩尔分数,为提馏段中第m层塔板下降液体的摩尔分数,xW为塔底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根据恒摩尔流假定,qn,L为定值,在稳态连续精馏过程中,120、'qn,Lqn,W与xW均为定值,所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直线方程。,'qn,L关系式:'qn,Lqn,Lqn,F为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qn,L为精馏段下降回流

1液的流量,qn,F为加料板上的进料流量,δ为进料状况参数。当进料量为1kmolh时,提馏段内的液体流量较精馏段内液体流量增加值即为δ,因此δ值又称为进料的液化摩尔分数。

y121、进料方程:1xxF1又称δ线方程,是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当进料状况和组成一定时,其为直线方程。

122、逐板计算法:假设各层均为理论塔板,故由塔顶第一板下降的回流液组成x1与该板上升蒸气的组成y1符合气液平衡方程:

y1x1y1x111x1;1y1求出x1由变形式

y2R1x1xDR1R1求出,直后,第二层塔板上升蒸气的组成y2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到xnxF,表明第n层为加料板,可作为提馏段第一板,故精馏段理论塔板数为n1,以后逐板向下计算,操作关系应改用提馏段操作线方程:y'2qn,Lqn,Fqn,Lqn,Fqn,Wx'1qn,Wqn,Lqn,Fqn,WxW'xxW为止,由于塔底再沸器内,直到m气液两相可视为平衡,因此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塔板,提馏段的理论塔板数为m1,故精馏塔所需的理论塔板数为mn2。

123、回流比的选择:回流比有两个极限值,上限为全回流,下限为最小回流比。124、全回流:指塔顶上升蒸气冷凝后,全部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无产品取出,qn,D0,R回流比qn,Lqn,D,此时两条操作线都与对角线重合,全塔无精馏段与提馏段之分,并且操作线和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大,传质推动力最大,故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最少,用Nmin表Nmin示。此时xD1xWlg1xxDWlgm(双组分),m为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且mN12N,当塔顶、塔底的相对挥发度相差不大时,α值可近似取塔顶和塔底相对挥发度的几何平均值

m1N。全回流操作时,qn,D0,无实际意义。由于全回流操作在每一块理论塔板上气液两相的传质推动力都最大,在精馏的开工时常采用全回流操作尽快达到稳定平衡。此外,在研究塔内流体力学性能或测定填料塔的等板高度时也采用全回流。

xD125、最小回流比:当回流比R变小时,精馏段操作线的截距R1逐渐增大,两条操作线的交点向平衡线靠近,理论塔板数逐渐增多,当回流比减小到两操作线交点落在平衡线上时,理论塔板数增加到无穷多,此时的回流比称为最小回流比,用Rmin表示。它是确定适宜回

yyxyRmin1RminDR1xDx。yx。流比的依据。此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为min整理得

126、适宜回流比:从操作费用与设备费用综合考虑,确定总费用最少时的回流比即为适宜回流比。通常有R1.1~2Rmin。(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设备费用先减小后增大,操作费用逐渐增大,总费用先减小后增大)。对于较难分离的混合物,采用较大的回流比;若为了减少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用量,则应选较小的回流比。

127、进料状况:①温度低于泡点的冷夜,δ>1②处于泡点的液体,δ=1③温度介于泡点与露点之间的气液混合物,0<δ<1④温度处于露点的饱和蒸气,δ=0⑤温度高于露点的过热蒸气,δ<0。当进料组成、回流比和分离要求一定时,随着δ值的减小,提馏段操作线与精馏段操作线的交点逐渐向左下移动,提馏段操作斜率也随之增加。128、板效率:单板效率、总板效率(即塔板效率)和点效率。

129、单板效率:又称默弗里板效率,用实际塔板上气相或液相组成变化与理论塔板上气相

EML或液相组成的变化之比。以液相组成表示:组分的摩尔分数。

xn1xn*xn1xn*yxn,为与n呈平衡的液相中易挥发130、总板效率:用达到相同分离效果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之比表示,即为

ETNTN。总板效率既反映了塔中各单板效率的平均值,又体现了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接近的程度。

Rmin131、间歇精馏:最小回流比

xD,1yFyFxF,xD,1为操作开始时馏出液的组成。

132、多组分精馏原理:若取多组分混合液中相对挥发度相差较大且相邻的两个主要组分为关键组分,则其中的易挥发组分称为轻关键组分,不易挥发组分称为重关键组分。在精馏时,比轻关键组分更易挥发的组分将全部进入塔顶馏出液中,比重关键组分更难挥发的组分将全部或接近全部进入釜残液中。

133、共沸精馏:向共沸溶液中加入第三组分(0为称夹带剂或共沸剂),若该组分能与原有溶液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形成共沸物,且这种新共沸物的挥发度显著高于或低于原有各组分的挥发度,则新共沸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与原料液组成不同,可采用普通精馏方法予以分离。

134、萃取精馏:向原料也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萃取剂或溶剂),通过该组分的萃取作用改变原有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135、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①萃取剂比共沸剂容易选择,但萃取剂用量大,选择范围窄且大多数有毒②萃取剂的沸点通常比原有组分高许多,在萃取精馏过程中基本不汽化,能耗少③萃取精馏中,加入萃取剂的量变动范围大,故萃取剂的操作范围较宽,容易控制④萃取精馏不宜采用间歇操作,共沸精馏可以采用间歇操作⑤共沸精馏操作温度比萃取精馏低,更适宜热敏性物料的分离。

136、传质设备:填料塔与板式塔。填料塔适合分离易气泡物质、有腐蚀性的物料和热敏性物质,而板式塔有利于分离聚合或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料。

137、填料塔的填料特性:比表面积ζ-单位体积填料层所具有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其值越大,气液间传质面积越大。孔隙率ε-单位体积填料层所具有的孔隙体积称为孔隙率。填料的孔隙率大表示气液通过的能力大,而气体的流动阻力小,一般在0.45与0.95之间为宜。138、等板高度:指与一块理论塔板分离能力相当的填料层高度,以符号HETP表示。填料的传质效率越高,等板高度越小。

139、液泛:当气速增大到某一数值时,由于上升气流与下降液膜间的摩擦阻力增大,开始阻碍液体的顺利下流,使填料层内的持液量开始随气速的增大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拦液现象。开始发生拦液现象时的空塔气速称为载点气速。超过载点气速后,如果气速继续增大,随着填料层内持液量的不断增多,而使塔内发生液泛,此时填料层内液体不能及时流下开始出现局部积液,压强急剧升高,气流出现脉动,大量液体被气流带至塔顶,致使塔的操作极不稳定,开始发生液泛现象时的空塔气速称为液泛气速。液泛气速是填料层正常操作气速的上限。实验表明,当空塔气速处于液泛气速与载点气速之间时,气体与液体间的湍动剧烈,气液间接触好,传质效率高。故操作气速应控制在液泛气速之下,影响液泛气速的因素有填料性能、流体物性与液气比。

D140、填料塔的直径:

4qVu,u为适宜的空塔气速,约为液泛气速的50%~85%。

第二篇: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1至1-4绘制出下图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答案:

1-5至1-12指出下图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计算各机构的自由度。

1-5解 滚子是局部自由度,去掉 n=6 pl8 ph1 F=3×6-2×8-1=1 1-6解 滚子是局部自由度,去掉

n8 Ph1 F=3×8-2×11-1=1 l11 P1-7解 n8 Pl11 Ph0 F=3×8-2×11=2 1-8解n6 Pl8 Ph1 F=3×6-2×8-1=1 1-9解 滚子是局部自由度,去掉

n4 Pl4 Ph2 F=3×4-2×4-2=2 1-10解 滚子时局部自由度,去掉右端三杆组成的转动副,复合铰链下端两构件组成的移动副,去掉一个.n9 Pl12 Ph2 F=3×9-2×12-2=1 1-11解最下面齿轮、系杆和机架组成复合铰链

n4 Pl4 Ph2 F=3×4-2×4-2=2 1-12解 n3 Pl3 Ph0 F=3×3-2×3=3

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2-1 试根据2-1所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a)40+110<90+70 以最短的做机架,时双曲柄机构,A B整转副

(b)45+120<100+70 以最短杆相邻杆作机架,是曲柄摇杆机构,A B整转副(c)60+100>70+62 不存在整转副 是双摇杆机构

(d)50+100<90+70 以最短杆相对杆作机架,双摇杆机构 C D摆转副

2-3 画出题2-3图所示各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10.如题10图所示四杆机构中,若原动件为曲柄,试标出在图示位置时的传动角γ及机构处于最小传动角min时的机构位置图。

解:min为AB2C2D时的机构位置。

11.在题11图所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构件1为主动件,构件3为从动件,试在图中画出该机构的极位夹角θ

解:如题11解图所示

12.如图12所示四杆机构中,若远动间为曲柄,试标出在图示位置时传动角γ及机构处于最小传动角min时的机构位置图

解:min为AB1C1时机构位置

第3章

凸轮机构 14.设计一个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型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已知凸轮顺时针方向转动,基圆半径r0=25mm,从动件行程h=25mm。其运动规律如下:凸轮转角为0°~120°时从动件等速上升到最高点;凸轮转角为 120°~180°时,从动件在最高位置停止不动;凸轮转角为 180°~300°时,从动件等速下降到最低点;凸轮转角为 300°~360°时,从动件在最低位置不动。(μlμs0.001m/mm)

齿轮机构

4-2 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a=160mm,齿数z1=20,z2=60,求模数和分度圆直径。

(1)a=(d1+d2)/2=(z1+z2)m/2=160 解得m=4(2)d1=mz1=4*20=80;d2=mz2=4*60=240

轮系

5-1 在图所示双级蜗轮传动中,已知右旋蜗杆1的转向如图所示,试判断蜗轮2和蜗轮3的转向,用箭头表示。

5-2 在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1=15,z2=25, z2=15,Z3=30, z3=15 z4=30,''z4'2(右旋),z560,z5'20(m=4mm),若n1=500r/min,求齿条6线速度v大小和方向 解:(1)求传动比i15

i15n1z2z3z4z5200 n5z1z2'z3'z4'n5500/2002.5r/min

n5n2.5r/m in5'(2)求v6, d5mz54*2080,齿轮5'周长d5 '''v6v5'n5d5'628mm/min0.628m/min10.5mm/s

顺时针转动方向指向右。

5-3 如图所示轮系中,已知蜗杆单头且右旋,转速n1=1440r/min,转动方向如图所示,其余各轮齿数为:(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2)z240,z2'20,z330,z3'18,z454,计算齿轮4的转速n4。(3)在图中标注齿轮4的转动方向。

(1)定轴轮系(2)n4z1z2'z3'n1z2z3z41201814408r/min

403054(3)n4方向

齿轮传动

11-16.在图中画出作用在斜齿轮3和锥齿轮2上的圆周力Ft,轴向力Fa,径向力Fr的作用线和方向

答案:

11-17.如图所示为三级展开式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传动布置方案,为了减小轮齿偏载和试轴上的齿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请用图表示应该如何变动该传动的布置方案。

(1)使输入轴和输出轴上的齿轮远离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减小偏载(2)使Ⅱ、Ⅲ轴上各对齿轮轮齿螺旋线方向相同,可使其轴向力方向相反

答案如下:

11-18.一对直齿锥齿轮传动如图所示,轮1主动,转向如图所示,试在图中画出轮1所受各分力的方向,并写出轮1和轮2各分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1)各分力如图所示(2)Ft1Ft2,Fr1Fa2,Fa1Fr2

蜗杆传动

3.如图所示为一斜齿圆柱齿轮-蜗杆传动,小斜齿轮1主动,已知蜗轮轮齿螺旋线为右旋,转向如图所示。试在图中标出:(1)蜗杆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及转向

(2)大斜齿轮轮齿螺旋线方向,要求大斜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能与蜗杆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

(3)小斜齿轮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及轴的转向

(4)蜗杆轴(包括大斜齿轮)上各作用力的方向,画出受力图(各以三个分力表示)。

答案如下;

14-9.仅从轴的结构设计考虑(不考虑轴承的润滑及轴的圆角过渡等问题),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并改进。

1轴与轴承端盖不应接解 ○2应有调整垫片 ○3缺少圆周固定,应加键连接 ○4传动件一侧应有肩环固定 ○5与轮毂配合段轴颈长度应比毂长小1mm-2mm ○6轴承安装距离过长,应加一轴肩 ○7轴段挡圈固定,轴颈应缩进轮毂1mm-2mm ○

滚动轴承

16-9 指出图中所示轴系结构上的主要错误并改正(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

1应有调整垫片 ○2 缺少挡油板 ○3与轮毂配合段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小1mm-2mm ○4应为角接触球轴承 ○5轴承安装方向错误 ○6端盖和轴之间不应接触,要有间隙 ○7应加密封圈 ○8轴承不能轴向定位 ○9缺少轴向定位,加轴肩 ○10键连接应完全伸出轴承端盖,且距端盖有一定的距离 ○

1箱体上与轴承端盖接触面应有凸台,减少加工面积 ○2应有调整垫片 ○3缺少挡油板 ○4同一轴上的键应在同一母线上 ○5与轮毂配合段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小1mm-2mm ○6轴承外圈过定位,内侧肩环取消 ○7端盖和轴之间不应接触,要有间隙 ○8应加密封圈 ○9轴承缺少轴向定位,采用套筒定位 ○10轴端挡圈固定,轴颈应缩进轮毂1mm-2mm ○11传动件应在箱体中间 ○

第三篇:2012公共基础复习资料

公共基础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2:(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臵检验机构。3:(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

4: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6: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逾期不予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公告后经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业,限期整顿)

7: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查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8:(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国家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9: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授权)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认证机构进行质量认证工作。

10:地方检验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审查。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设臵(计量监督员)。12: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

13:在质检机构等级评定中,公路工程综合类与水运工程材料类各设(3)个等级。14:现场评审所抽查的试验项目,抽取的具体参数应当通过(抽签)决定。15:符合专家组评审组建的规定是(3)人。

16:评审专家(从质检机构建立的试验检测库专家库中)选取,有利害关系的不得进入。17:质检机构依据《现场评审报告》及(检测机构的等级标准)对申请人进行等级评定。18:质检机构的评定结果,公示期不得少于(7 天)。19:等级证书有效期为(5)年。

20:等级证书期满后,检测机构应该提前(3 个月)向原发证机构提出换证申请。21:换证的申请,复核程序按照本方法规定的等级判定程序进行,并可以适当简化,在申请等级评定时已经提交过并且没有发生变化的材料可以不再重复提交,两种说法(都正确)。

22:换证复核以(书面审查)为主。

23:换证复核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该责令其限期(六个月)内进行整改。

24: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发生变更的,应该在(30 日)内向原发证机构办理变。25:检测机构停业时,应该在(15 日)日内办理注销手续。26:(1)质检机构依照本方法发放等级证书,并且不允许以任何名义收取工本费;(2)级证书遗失或者污损的,可以向原发证质检机构申请补发。上述说法正确的是(2)。

27:等级证书(不可以租借,不可以转让)。

28:取得等级证书,检测机构可以设立(工地临时实验室)。

29:检测机构依据合同承担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务,不得(转包、违规分包)。30: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该由试验检测工程师担任。31:试验报告应该由(试验检测工程师)审核、签发。

32:质检机构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33:质检总站(不定期)开展全国检测机构的比对试验。

34:实际能力达不到等级证书能力的检测机构,质检机构应该给于(整改期限)。

35:重新评定的等级低于评定等级的检测机构(1)年内不得申报升级。被注销等级的(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36:因为违反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被注销考试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2年)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

37:(质检总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甲级、公路专项类和水运类及结构类甲级评定。38: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不由质检总站负责的(发布试验检测工程师和实验员考试通知,审查报名考试者资格)。

39: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不由各省级质检机构负责的(建立并维护考试合格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40: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设(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试验检测员设(专业科目)。

41: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地基与基础)不是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和实验员考试的专业科目。

42: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试验检测工程师应该通过公共基础科目和(任意一门专业课)的考试。

43: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从事试验检测工作(两年以上)且具有相关的专业(高级职称)的考生可免除公共基础科目。

44: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每个考生可报考多个专业,单科考试成绩(2 年)内有效。

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申请检测员考试的必须符合的条件的是(中级相当于中级(含高级技师)以上的工程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6:下面是关于申请试验检测工程师的考生,需要满足的相关专业学历的年限要求的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专业技术工作 7 年以上)。

47:(省质检站)根据当地报名的情况拟定考试计划在统一的时间内由(省质检站)组织集中考试。

48: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并且在(1 年)年内不得再次报考。49:检测人员证书格式由(质检总站)制定,(省质检站)应将获得检测人员证书者纳入检测人员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50:采用计算机考试的应使用质检总站规定的专用程序,(当场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当场确定考生成绩。

51:试验检测员应当通过(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52:中专毕业报考工程师,必须在(12)年以上。

53:双学士学位研究生申报工程师,需毕业(4 年)年以上。

54:实验室应该(每周)彻底清扫一次,空调应该(每季度)清扫一次。55:带电作业应有(2)人以上操作,并且采取地面绝缘。

56:技术负责人不在时,应该由(质量保证负责人)可以代替行使职权。57:质检机构人员配臵根据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不得少于(20)% 58:对重要的检测项目岗位应该配臵(2)人。

59:凡使用精密贵重的大型的检测设备,必须取得(操作证书)。

60:取得等级证书的检测机构必须在每年的(12 月底)将当年的检测工作情况报告。61:计量基准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等。

62:工作基准经与主副基准校准,其目的是不使主副基准因频繁使用而丧失原有的(准确度)。63:计量器具定义为复现量值或被测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量具仪器。

64:检测事故发生(3)天内,由发生事故部门填写事故报告单,报告办公室。

65:计量标准器具的准确度(低于)计量标准,是用于检定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66:工作计量器具是工作岗位上使用的,不用于量值传递而是直接用于(测量)对象的量值的计量器。

67:计量是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

68:实验室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标准为(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69:参考标准值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

70:现场评审是为了对(提出申请的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进行验证所作的一种访问。71: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72: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有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73:质量手册是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和质量实践的文件。74: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联系的参数,表示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75: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联系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76:量值溯源等级图是一种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关系。

77:法定计量单位是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要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的计量单位。78: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基准、标准或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进行比较,其目的是考核量值的(一致性)。

79:检定的目的是全面检测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合格)。80:一般要求计量标准的准确度是被检者的(1/3---1/10)。81:一般来讲,检定与校准相比包括的内容(更多)。

82:校准也称检校,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操作,即被校的计量器具与高一级的计量标准相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的全部工作。

83:CMA 是(中国计量认证)的英文缩写。

84:有 CMA 标志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85:校准结果即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以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86:检验是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87: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程序构成其(质量体系)的所有文件。88: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工程记录属于(技术)记录。89:实验室所有的记录应予以安全保护和(保密)。

90:实验室技术记录应包括负责抽样的人员、从事各项检测和校准的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

91:实验室应将原始观察记录、导出数据,开展跟踪审核的足够信息、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92: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周期通常为(6个月)。

93: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的执行管理层根据预定的日程和程序,定期的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检测和校准活动进行评审,典型的周期为(12 个月)。

94:在某些技术领域,如(无损检测)中要求从事某些工作的人员持有个人资格证书,实验室有责任满足这些专门人员的持证上岗要求。

95:实验室检测和校准方法的过程并指定(具有足够资源的有资格的)人员进行。96:检测和校准方法的确认通常是(成本)风险和技术可行性之间的一种平衡。97:校准实验室对所有的校准都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98: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检测和校准相应的规范要求。

99:用于检测和校准并对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处设备和软件均应加以唯一性(标识)。

100:实验室应具有安全处臵、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101:检测和校准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发生致使检测和校准结果的(失效)调整。

102:实验室应具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和校准的有效性,所得数据的记录方式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

103:检测结果通常应以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形式出具,并且应包括客户要求的说明检测或校准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的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

104:报告和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和校准(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的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105:对于校准实验室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确保实验室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 SI)。

106:校准实验室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与相应测量的 SI单位基准相连接,以建立测量标准和测量仪器对(SI)的溯源性。

107:实验室应有校准其参考标准的计划和程序,参考标准应由(能够提供溯源的机构)进行校准。

108:原始记录如果修改,作废数据应画(两条水平线),将正确的数据填在上方。109:原始数据应该集中保管,保管期不少于(2)年。

110:检测结果校核者必须在本领域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检测人员担任,且校核量不少于所检测的项目的(5%)。

111:长期不通电的电子仪器,每隔(三个月)应通电一次,每次通电并不少于(半小时)。112:a 为生产者风险,a=1-L(p0),β为消费者风险,一般aβ取值为(0.05;0.01)。113:绝对误差的定义为(测量结果一真值)。

114:当无数次重复性试验后,所获得的平均值为(真值+系统误差)。

115:相对误差是指绝对与被测真值的比值,通常被测真值采用(实际值)代替。116: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

(一)位小数。117:42000,若有 3 个无效零则为 2 位有效位数,应写为(42*103)。118:将50.28修约到个位数的 0.5 个单位得(50.5)。119:实测值为16.5203,报出值为 16.5(+),要求修约到个数位后进行判断,则修约值为(17)。

120:四位数字12.8、3.25、2.153、0.0284相加,结果为(18.23)。121:计算 2162=(4665.6*10)。

122:下例(变异系数)特征更能反应样本数据的波动性。123:采用摆式仪测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甲、乙两段路的摩擦摆值的算术平均值为56.4、58.6,标准差分别为4.21、4.32,则抗滑稳定性(乙>甲)。

124:(标准差)反应样本的绝对波动情况。

125: 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出现了m次,则mn称为事件A的(频率)。126:计量值的概率分布为(正太分布)。

127:对于单边臵信区间,在公路工程检测和评价中,u为(保证率系数),取值与公路等级有关。

128:(精密度)用于描述随机误差。129: 3倍标准差法又称为(拉依达法)。

130:当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2倍标准差时,则该测量值应(保留但需存疑)。131:采用3S法确定可疑数据取舍的判定公式({Xi-X平}>3S)。132:格拉布斯法根据(顺序统计量)确定可疑数据的取舍。

133:根据格拉布斯统计量的分布,计算出标准化统计量g在指定显著性水平B下,确定判别可疑的临界值(g≥g0(β,n))。

134:当相关系数r(=±1)时,x和y之间符合直线函数关系,称x与y完全相关。135:绘制直方图,当数据总数为50-100时,确定组数一般为(6-11)组。136: 在数据表达方法中(表格法)是基础。

137:采用图示法表达数据的最大优点是(直观)。

138:(试验检测数据记录)表包括的内容有试验检测项目,内容,试验日期,环境条件,试验仪器检测设备,原始数据,测量数据,结果分析,参加人员和负责人。139:采用图示法绘制曲线时,应顾及绘制的曲线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的平方和)最小。140:采用经验公式表达数据在回归分析中称为(回归方程)。141:经验公式法表达数据的优点是(紧凑扼要)。

142: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最小二乘法)确定的回归方程偏差最小。

143: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当所有的测量数据的(偏差的平方和)最小时,所拟合的直线最优。

144:检验所建立经验公式的准确性时,若发现代入的测量数据中的自变量所计算出的函数与实际测量值差别很大,说明(确定的公式基本类型可能有错)。

145: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回归方程Y=ax+b的常数项,正确的计算公式是(b=Lxy/Lxx,a=y平-bx平)。

146: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是(r=Lxy/∫LxxLyy)。

147:相关系数的临界值可以依据(显著性水平β和测量组数 n-2)在表中查出。

实验室对30块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试验,分别测定了其抗压强度R和回弹值N,现建立了R-N的线性回归方程,经计算Lxx=632.47,Lxy=998.46,Lyy=1788.36,相关系数的临界值r(0.05,28)=0.361,检验R-N是相关性(r=0.9388,r>0.361,R-N之间线性相关)。

149:引用误差是相对误差的简便实用形式,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使用,通常引用误差表示为(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

150:某仪表的精确度等级为R,则(引用误差为R%)。151:仪表一般尽可能在满刻度的量程(2/3)使用。152:抽样标准是指抽样检验采用(随机抽样)。

153:从批中抽取的(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成为样本单位。154:样本的定义是(样本的单位全体)。

155: 抽样方案中N为批量,n为批量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数,d为抽出样本中不合格品数,c为合格判定数,若(d≤c),则认为该批产品合格。

156:批质量是单个提交检查批的质量,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

157: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的定义是批中所有不合格品数总数除以(批量)再乘以100。158:合格判定数定义做出批合格判定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159:抽样程序指使用(抽样方案)判断样批合格与否的过程。

160:某产品的批量 N=10,不合格率 P=0.3,抽检的方案为n=3,c=1 时,合格的接收概率 L(P)=(0.466)。

161:由于抽样检验的随机性,将本来合格的批判断为拒收的概率这是对(生产方)产生不利。162:本来不合格的批,也有可能误判为可接受,将对(使用方)产生不利,该概率称为第2类风险或使用方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

1: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2:生产者对抽查检验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结果之日 15 天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3: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向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销售活动的情况;对当事人违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现场实施检查;查阅、复制当事人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不符人身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4: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要求其改正;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的资格)。

5: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查询;向产品的销售者查询;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6: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可以撤销期检验资格认证资格)。7: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违反规定向社会推荐、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可以(由其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违法收入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依法给于行政处分)

8: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得拨付工程款;建设单位不得进行竣工验收)。9:监理工程师应该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的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11:检测机构等级 是依据(检测机构的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水平;主要试验检测设备的配备情况;检测人员的配备情况;试验检测环境)等基本条件对检测机构进行的能力划分。

12:公路工程检测专业分为(综合类;专项类)。

13: 省质检总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乙、丙级;水运工程材料类乙、丙级;水运工程结构类乙级;水运工程结构类丙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14:检测机构可申报上一等级的评定的条件是(已被评为丙级、乙级;被评为丙级、乙级需满一年;具有相应的试验检测业绩)。

15:申 请 公 路 水 运 试 验 检 测 机 构 等 级 评 定,应 向 所 在 地 省 质 检 总 站 提 交 以 下 材 料(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评定申请书、申请人法人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通过计量认证的应提交计量认证的证书的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书和聘用关系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所申报的试验检测项目的典型报告(包括模拟报告)及业绩证明;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16: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分为(受理;资格审查;现场评审)。

17;专家评审组应当向质检机构出具现场评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现场考核评审意见;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分表;现场操作考核项目一览表;两份典型试验检测报告)。

18: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申请书和等级证书由质检总站统一规定格式,等级证书应当注明检测机构从事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的(专业;类别;等级;项目范围)。

19:换证复核的重点是(核查检测机构人员、仪器设备、试验检测项目、场所变动情况;试验检测工作开展情况;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执行的情况;违规与投诉情况)。

20:换证复核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当责令其在6 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规定条件的检测机构(根据实际达到的试验检测能力条件重新做出评定;注销等级证书)。

2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大型水运、高速公路项目验收、质量鉴定检测质检机构应当委托通过计量认证的并具有(甲级资质;或相应的专项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承担。

22:检测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档案制度保证(档案齐备;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内容清晰、完整、规范)。

23:质检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查阅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检查相关的事项和资料;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本办法规定试验检测行为时,责令即时改正或限期整改;进入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

24:质检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检测机构有违反本规范行为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列入违规记录并予以公示;不再委托其承担检测业务)。

25:现场总体考核中,评审组成员分别进行专项考核,分为(材料初审时发现的问题;对环境安全防护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实验室总体布局、环境设备管理状况)。

26:按现场评审计划分工,评审组成员分别进行专项考核,分为(材料组;硬件环境组;技术考核组)。

27: 档案材料组通过对档案和内业资料的查阅考核申请人的业绩、检测能力、管理的规范性和人员状况,查阅内容包括(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书;所有强制性试验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和试验检测报告;试验检测项目适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现行有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收样、留样和盲样运转记录)。

29:硬件环境组通过现场符合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逐项核查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运行使用状况申请材料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管理状况,核查仪器设备的购货凭证,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检定校准证书;试验检测场地是否便于集中有效管理;样品的管理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9:现场操作考核方式包括(考核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通过提问和问卷,随机抽查检测人员)。

30:质检总站为通过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工作的组织和监管部门,负责(确定考试大纲建设和考试题库,指导监督各省的考试工作;确定考试合格分数线,组织对检测工程师的考卷评判,核发检测工程师证书;制定有关考试工作管理规定并监督落实,建立并维护考试合格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31:各省质检机构为本行政区区域内考试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考试计划,报质检总站核备;发布试验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考试通知,审查报名考试者资格;组织实施考试,负责监考,承担相应的考务工作,组织对检测员的考卷评判;核发检测员证书,负责动态更新和维护考试合格检测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32;公路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考试专业科目包括(材料,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

33:水运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考试专业科目包括(材料,结构;地基,基础)。34: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的方式是(计算机考试;纸质试卷考试)。35:采用纸质考试试卷的应(题库中随机抽取;经专家审查后组成试卷;人工阅卷)。36:参加公路水运工程的考生应向省质检站提供以下材料(公路水运申请表;本人学历、职称及身份证原件;本人学历、职称身份证复印件;近期小两寸标准照片4张)。

37:下列正确说法(考试作弊者当场取消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当年内不得再次报考;替考、扰乱考场秩序、提供假资料者,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两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38:对已经取得试验检测证书的人员,经查实有弄虚作假骗取考试资格的违规替考的人员(取消其证书资格;2 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39:实验室管理制度中规定,工作人员不得在恒温室内(喝水;用湿布擦地;吸烟;开启门窗)。

40:实验室需要专柜保管的有(操作手册;原始记录表;说明书)。

41:下列选项中是试验检测中心办公室的岗位职责是(负责安排检测计划,对外签订检测合同;文件的收发及保管;检测报告的发送及登记;样品的收发保管及验后处理)。

42:检测资料室的岗位职责有(保存抽样记录、样品发放记录及处理记录;保管产品技术资料、设计文件、图纸及其他资料;负责保管检测报告,原始记录;保存全部文件及有关产品质量检测的政策法令,法规)。

43:仪器设备室的岗位职责有(制定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周期表并付诸实践;计量标准器具的计量检定及日常维护保养;大型精密仪器值班及日常维护保养;全部实验检测仪器的设备及日常维护及保养等工作)。

44:试验检测中心主任的岗位职责有(主管中心的人事工作及人员培训、考核、提职、晋级;考核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使之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批准经费使用计划,奖金发放计划)。

45:试验机构资质要求检测部门(人员;仪器设备;机构)均应有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46:质检机构负责人应具备的资格(工程师以上职称;具有10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验;精通所管辖的业务)。

47:施工企业工地实验室分为(标段实验室;中心拌和站实验站;工点试验点)。

48: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制度(是质检机构的最高实物标准,只能用于量值传递,必须使用时,须经检测中心领导批准;有仪器设备室专人管理;保存环境必须满足其说明书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证书,且使用后应做记录)。

49:计量检测中发现仪器设备损坏应进行维修,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应按检定结果贴上(合格(绿);准用(黄);停用(红))标志。

50: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评审依据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51:认证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于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52:认可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某一机构;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53: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有两个或多个试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评价)。

54: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保证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称为质量管理。

55:质量体系是指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资源)。

56: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承诺)使相关的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57: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的均匀和很好的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臵;评价测量方法;给材料赋值的材料和物质)。

58:计量基准是指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的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

59:根据计量基准的地位、性质和用途通常分(主基准(一级);副基准(二级);工作基准(三级))。

60:主基准也称原始基准或国家基准,用来(复现;保存)计量单位作为统一全国的计量值的最高依据。

61:计量器具定义为复现量值或测量转换成可直观的指标值或等效信息的(仪器;量具;装臵)。

62:计量标准器具的作用是(检定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63:计量器具按法律地位分类可分为(社会公用的计量标准;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

64:计量是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概括起来,计量工作具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65: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而进行的(科技;法制;管理)活动。

66:标准不确定度的定义为,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有(A 类;B 类)不确定度评定。

67:溯源性概念中使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参考标准通常是(国际计量基准;国家计量基准)。

68:量值溯源要求所有同一特性的测量应满足(测量单位必须一致;实现这个测量单位的科学原理,程序也必须一致)条件。

69:量值传递包括以下(比对;检定;校准)。

70:检定是由(法定计量部门;其他法定授权组织)为确定和保证计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的工作。

71:检定及验证,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法定要求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出具鉴定证书)。

72:量值的传递指的是一个物理量单位的提高各级基准、标准及相应的辅助手段准确地传递到日常工作中所用的(测量仪器;量具)以确保量值统一的过程。

73:有 CMA 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检定;产品性能分析),具有法律效力。

74:要取得CMA认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能力测试;可靠性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CMA认证。

75: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的内容有(计量检定、测试设备性能;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76: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实验室应该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独立)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77: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维持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独立;程序)和指导书制定成文件。78: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应在质量手册中予以规定,总体目标应该以文件的形式写入质量方针,声明质量方针至少包括质量体系目标和(实验室管理层对良好的职业行为和客户提供检测和校准服务质量的承诺;管理层关于实验室服务标准的声明;要求实验室所有与检测和校准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与之相关的质量文件 并在作中执行这些这些政策和程序;实验室管理层对遵循本标准的承诺)。

79:建立识别质量体系中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和分发的控制清单或等同的文件控制程序的目的是(易于查阅;防止使用无效文件;防止使用作废文件)。

80: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所用程序文件应确保(在对实验室有效运作起重要作用的所有作业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授权版本;定期审查文件,必要时进行修正,以保证持续适用好满足使用的要求;及时地从所有使用和发布处撤除无效或作废的文件或使用其他方法确保防止误用;出于法律或知识保存目的而保留的无效文件,应有适当的标记)。

81:实验室制定的质量体系文件应有唯一性标识,该标识包括(发布日期和修订标识;页码;总页数或表示文件结束的标记;发布机构)

82: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内容,除有要求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评审客户的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外,还有(应该保存包括任何重大的变化在内的评审记录;应包括被实验室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对合同的任何偏离均应通知客户;工作开始后如果需要修改合同,应重复进行同样的合同评审,并将所有修改的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的内容。

83:检测和校准的分包规定,当实验室由于未预料的或程序性的原因需将工作分包时,应分包给合格的分包商,以下属于未预料的或程序性的原因是(工作量;需要更多专业技术;暂不具备能力;通过长期分包代理或特殊协议)。

84:质量记录应包括(来自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纠正措施的记录)。85:记录控制包括(质量记录;技术记录)程序。

86:如可能,实验室对每一项检测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其目的是(以便识别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或校准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

87: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正确的处理(每一错误应该划改,不可擦除掉;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样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88:对实验室检测报告所含意见及解释负责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以及所进行的检测方面的足够知识;制造被检测物品、材料、产品等所用的相应的技术知识已使用或使用方法的知识;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知识;所发现的对有关的物品材料优先使用的偏离程度的了解)。

89:检测和校准的方法应该优先使用(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发布的最新的方法。90:实验室应对(非标准;实验室设计(制定)的;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标准;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应于预期的用途。

91:检测和校准方法的确认可以包括对(抽样;处臵;运输)程序的确认。

9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作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线)。

93: 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控制时,实验室应确保(由使用者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应被制成足够的详细的文件,并对其适用性进行验证 ;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维护计算机和自动软件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提供保护检测和标准数据完整性所必须的环境和运行条件)。

94: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的检测和校准所要求的所有(抽样;测量;检测)设备。95:出现以下情况的设备应停止使用(曾经过载或处臵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

96: 实验室控制下的需要校准的所有设备,只要可行,应该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的日期;再次校准的日期;失效日期)。

97: 实验室对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臵应做到(实验室应有用于检测或校准物品的运输、接收、处臵、保护、存储、保留或清理的程序;实验室应该具有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标识系统;在接收检测或校准物品时,应记录异常情况或对检测或校准方法所述正常条件的偏离;实验室应有程序和适当的设施避免检测或校准物品在存储处臵和准备过程中发生退化丢失或损坏)。

98: 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的有效性,这种监控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包括的内容有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及(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99:实验室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报告每一项检测校准或一系列的检测或校准的结果,并符合检测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100:结果通常应以(检测报告;校准证书)的形式出具,并且应包括客户要求的说明检测或校准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的方法中规定要求。

101:报告和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或校准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或误用的可能性,需注意(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编排尤其是检测校准数据的表达方式,并易于读者理解;表头需尽可能标准化)。

102: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下列(当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情况需要在检测报告中列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

103:如需要对校准结果进行解释时,除应至少列出的要求外,校准证书还应包含的内容有(校准活动中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条件;测量不确定度和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或条款的声明;测量可溯源证据)。

104:当包含意见和解释时,实验室应把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制成文件与检测报告,意见和解释应被清楚标注,且包含的意见和解释可以包括下列(关于结果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声明的意见;合同要求的履行情况;如何使用结果的建议;用于改进的指导意见)。

105: 对检测实验室,当测量无法溯源到 SI单位或与之无关时,与对校准实验室的要求一样,要求测量能够溯源到适当的测量标准,如(有证标准物质;约定方法;协议标准)。

106:下例(样品丢失或损坏;检测方法有误、造成检测结论错误;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发生人身伤亡)情况属于检测责任事故。

107:检测事故按经济损失的大小,人身伤亡情况分成(小事故;重事故;重大事故)。108:真值有(理论真值;相对真值;标准真值)。

109:根据误差表示方法的不同,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10:(系统误差;过失误差)的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111:误差的来源有(装臵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112:按误差的性质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113:消除误差可以从以下(改进或选用适宜的测量方法来消除误差;用修正值消除;在测量过程中随时消除)方面来考虑。

114:固定系统误差消除或减弱的方法有(交换抵消法;代替消除法)。115:变化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有(对称测量法;半周期偶数测量法)。116: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量有(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117:表示数据的集中位臵的特征量有(平均值;中位数)。118:习惯上,通常采用字母(A;B)表示随机事件。119: 样本数据按其性质可分为(计量值;计数值)。

120:质量检测工作中,绘制直方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图的形状(判断质量是否稳定;质量分布状态是否正常;预测不合格率)。

121:直方图在质量控制中的用途主要有(估计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率;考察工序能力;判断质量分布状态;判断施工能力)。

122:概率分布曲线的形式很多,在公路质量检测和评价中,常用的分布有(正态分布;t 分布)。

123:下列(强度;长度;质量)检测数据属于计量数据。

124:常用的可疑的数据的取舍方法主要有(3 倍标准差法;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125: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可采用(3 倍标准差法;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狄克逊法)。126:测量数据常用的表达方法(表格法;图示法;经验公式法)。

127:如果某一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 r 小于临界值 r(β,n-2),下列说法(说明试验的误差可能很大;说明回归方程的函数类型可能不正确)成立。

128:肖维纳特法虽然改善了拉依达法,但存在着(当n--≦时,肖维纳特系数kn--≦,此时所有的异常值都无法舍弃;肖维纳特系数与臵信水平之间无明确的关系)问题。

129:格拉布斯法判定可疑数据取舍,需要从以下(标准化顺序统计量;判别可疑数据的临界值;显著性水平;测量组数)参数。

130:绘制直方图需要分析和整理数据,应确定与绘制直方图相关的(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特征值。

131:常用数据的表格有(试验检测数据记录表;试验检测结果表)。

132:图示法的基本要点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图形时,以横坐标为自变量,以纵坐标为相应的函数;坐标纸的大小与分度的选择应与测量数据的精度相适应;坐标轴应注明分度值的有效数字、名称单位,必要时要标明试验条件,文字书写的方向与相应的坐标轴平行;曲线应平滑,不能用折线绘制)。

133:将双曲线 1/y=a+b*1/x 化直,需要作(Y’=1/Y;X’= 1/X)变换。

134: 经验公式法中的常数,一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端直法;最小二乘法;平均法;图解法)。

135:相对误差分为(相对真误差;示值误差;引用误差)。

136:引用误差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应用,其目的是(为减少误差计算麻烦;为划分正确度等级的方便)。

137:适用于公路工程的随机取样的方法有(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138:路基路面现场随机取样的方法主要包括(测定区间(或断面)确定方法;测点位臵确定方法)。

139:路基路面现场确定测定区间或断面,首先需要选择检测的路段,它可以是(路线全程;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

140:一个抽样方案中应该有(样本大小;合格判定数)。

141:依据抽样检验评定原理,公路工程也按合格率计分,但对(压实度;弯沉值;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路面结构层厚度)应采用数理统计法计分。

142:质量检验按检验数量分类有(全数检验;抽样检验)。143:按检验人员分,质量检验可分为(自检;互检;专检)。

144:抽样检测可以按照(检验特性值的属性;抽样方案制定的原理;检验次数)进行分类。145:按抽样方案制定的原理分类,抽样检验可分为(标准型抽样方案;挑选型抽样方案;连续生产型方案;调整型抽样方案)。

146:按检验次数分类,抽样检验可分为(一次抽样方案;二次抽样方案;多次抽样方案)。147:一次抽样方案有(样本大小;不合格判定数;合格判定数)。

三、判断题

1: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2: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可以另行复抽查。(×)

3:省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臵检验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化进行检验。(√)

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5: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查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6: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在本行政区内可以组织监督检查。(√)7: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授权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认证机构、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8: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任意抽取(×)

9: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规定综合甲级持有试验检测人员证书的总人数不得少于 28 人,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的人数不得少于 12 人。(√)

10:评审专家由有质检机构从报名的专家库中抽签选取,与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不得进入专家评审组。(×)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设臵计量监督员。(√)

12:建设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行为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的 2%以上4%以下的罚款。(√)

13: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公路工程综合类与水运工程材料类各设 4 个等级。(×)14: 质检机构的评定结果,应当通过交通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 天。(√)

15:等级证书有效期为10年。(×)

16:等级证书有效期满,检测机构应提前6个月向原发证机构提出换证申请(×)17: 在申请等级评定时,即使已经提交过并且没有发生变化的材料也必须重新提交。(×)18:换证复核以专家现场评审为主。(×)

19:现场评审所抽查的试验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当覆盖申请人所申请的试验检测各大项目,抽取的具体参数应当通过抽签决定。(√)

20:换证复核合格的,予以换发新的等级证书,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当责令其在6个月 内进行整改,整改期内不得承担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试验检测业务(√)

21: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或者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3个月内到原发证质检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22:等级证书遗失或者污损的,可以向原发证机构申请补发。(√)23:对于特殊情况,等级证书可以临时借用。(×)

24:取得等级证书的检测机构,可以设立工地临时实验室。(√)25: 检测机构依据合同承担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当工作范围太大时可以按规定转包。(×)

26:试验检测报告可以由试验检测员审核,签发。(×)27: 实际能力达不到等级证书能力等级的检测机构,质检机构应当给予注销等级证书的处分。(×)

28:重新评定的等级低于原来评定等级的,检测机构一年内不得申报等级。(√)29:被注销等级的检测机构,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30:违反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被注销考试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1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

31:省级质检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甲级,公路工程专项类和水运工程材料类及结构类甲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32:质监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活动监督检测制度,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查处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33:质监总站不定期的开展全国检测机构的比对试验。(√)34: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检测员考试设有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

35:在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中,试验检测工程师应当通过公共基础和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

36:在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中,从事试验检测工作两年以上且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的考生可免试公共基础科目。(√)

37:省质监站根据当地报名的情况拟定考试计划,在统一的时间内组织集中考试。(√)38: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并且1年内不得再次报考。(×)39:省质监站将获得检测人员证书者纳入检测人员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40:要求试验检测员应当通过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41:带电作业应由3人以上操作,并且在地面采取绝缘措施。(×)

42:如果计量器具准确度引起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社会公用计量基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43: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30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44: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应取消其使用资格,并要求其改正。(√)

45:对产品质量的问题,消费者只能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46: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不实的,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

47: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48: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监理规范要求,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4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检查职责时,有权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50:检测机构等级主要是依据试验检测设备的配备情况对检测机构进行的能力划分。(×)51:省质监站负责乙丙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52:检测机构可申报上一等级的评定的条件是:已被评为丙乙级;被评为丙乙级需满一年,具有相应的试验检测业绩。(√)

5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分为初审和现场评审。(×)54:核查检测机构人员、仪器设备试验检测项目场所的变动情况是换证复核的重点内容。(×)

55:公路水运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大型水运工程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验收的质量鉴定检测,质监机构应当委托通过计量认证并且具有甲级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56:按现场评审计划分工,评审组人员分别进入材料组、硬件环境组、技术考核组。(√)57:按现场操作考核包括考核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和通过提问和问卷随机抽查检测人员两种方式。(√)

5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考试中对于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当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59:对已经取得试验检测人员证书的人员,经查实有弄虚作假骗取考试资格的,违规替考等违反考试纪律的人员将取消其证书资格,并在 2 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60:实验室需要专柜保存的有:操作手册和原始记录。(×)

61:计量基准是利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等。(√)

62: 根据基准的地位,性质和用途,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基准。(×)63:副基准直接或间接与国家基准比对,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但不能代替国家基准使用。(×)

64:基准本身正好等于一个计量单位。(×)65:主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都必须经国家批准。(√)

66:工作基准的目的是不使主副基准因频繁使用而丧失原有的准确度。(√)67:计量标准器具按等级分类为 1 级、2 级、3 级标准砝码。(×)

68: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省级以上的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立的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依据并对社会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正作用的各项计量标准。(×)

69: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是省级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立的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的各项计量标准。(√)

70:认证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71:实验室评审是为了评价、校准实验室是否符合规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而进行的一种检查。(√)72:现场评审是为了对提出申请的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进行现场验证所作的一种访问。(√)

73: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综合水平的一种方法。(×)74: 单个或一组人员,依据测量结果,知识经验文献和其他方面的信息提供见解和作出解释,称为质量控制。(×)

75: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76:质量管理指确定质量方针,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77:质量保证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78:程序,即程序文件,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79:纠正指返修,返工或调整,涉及对现有的不合格所进行的处臵。(√)80:程序也称为过程,是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81:量值溯源指自上而下通过不间断的校准而构成的溯源体系。(×)82:SI 基本单位为: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热力学温度(开)、物质的量(摩尔)、发光强度(坎)等7个单位。(√)

83: SI是国际单位的通用符号,目前国际单位制为 7 个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其单位符号分别为m、kg、s、A、K、mol、cd。(√)

84:我国选定了若干非SI单位与SI单位在一起,作为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他们具有不同的地位。(×)

85:溯源性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里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标准。(√)

86:计量是现代度衡量,计量比度衡量更确切、更广泛、更科学。(√)

87:公认约定或法定的计量单位、计量器具、计量人员、计量检定系统、检定规程等是保证计量值准确一致的基础和依据。(√)

88:计量检定系统即量值传递系统。(√)89:溯源性是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90:比对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基准、标准或计量工作、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所进行的比较,其目的是考核量值的误差。(×)

91:检定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操作,即被校的计量器具与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相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的全部工作。(×)

92:校准不具备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属于计量管理范畴。(√)93:校准主要是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其结论是合格(或不合格)。(√)

94: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以自行规定,检定的依据是检定规程,任何企业和其他实体是无权制定检定规程的。(√)

95:校准和检定一样,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96:校准结果通常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

97:量值的跟踪是指测量仪器制造完毕,必须按规定等级的标准逐级进行校准,同样,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按法定规程定期由上级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发给检定证书。没有或失效的,该仪器的精度及测量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98: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他各类实验室必须取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 认证。(√)

99:凡属省级以上的检测机构,才能够从事检测检验工作,并允许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 标记。(×)100: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有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人员、设施,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检验方法,检验样品的处臵,记录证书和报告、检验的分包等 13 个要素组成。(√)

101:校准实验室即可以是从事实验室校准工作的实验室,也可以是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

102:有证标准物质是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的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

103: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 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 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104:质量手册应该包括或注明含技术程序在内的支持性程序,并概述质量体系中所用文件的构架,应界定技术管理层和质量主管的作用和责任,包括确保遵循本标准的责任。(√)

105:实验室以控制其构成其质量体系的而建立和维持的程序文件必须由内部制定。(×)106:凡作为质量体系组成部分发给实验室人员所有的文件,在发布之前应由授权人员审查并批准使用。(√)

107:如果实验室的文件控制制度允许在文件再版之前对文件进行手写修改,则应该确定修改的程序和权限,修改之处应该有清晰的标注,签名缩写并注明日期,并尽快发布。(√)

108:对实验室能力的评审,应证实实验室具备了必要的物力,人力信息资源,且实验室人员对所从事的检测和校准具有必要的技能和专业技术,---为客户提供检测和校准服务的合同,可以是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

109:实验室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将工作分包时,应就其所有分包方的工作对客户负责。(×)110:实验室应对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监控,以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活动是有效的。(√)111: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放。维护和清理质量记录的程序。(×)112:实验室所有记录应清晰明了,并以书面文件存放好,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应规定记录的保存期。(×)

113:实验室应有程序来保护和备份所有存放形式存储的记录,并防止未经授权的浸入或修改。(√)

114:实验室开展跟踪审核的信息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均属质量记录。(×)115:技术记录时进行检测和校准所得的数据和信息的积累,他们表明检测和校准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规定的过程参数。(√)

116:技术记录可包括:表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核查表、工作笔记、控制图、外部和内部的检测报告及校准证书、客户信函,文件和反馈。(√)

117: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擦涂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118:决定实验室检测和校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员、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设备、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臵。(×)

119: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和校准,包括被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适当时还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和分析检测,和校准数据的统计技术。(√)

120:实验室选择检测和校准的方法,必须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最新的方法。(×)121:实验室应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的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

122:在某些情况下,检测方法性质会妨碍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严密的计量学和统计学上的有效计算,这种情况下,实验室至少应努力找出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且作出合理评定。并确保结果的表达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

123: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通常不考虑被检测和校准物品预计的长期性能。(√)124:构成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的方面有,所用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检测或校准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等。(√)125:应保存对检测物品或校准具有重要影响的每一设备软件的记录,所有校准报告和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设备调整验收准则和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维护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

126:对停止使用的设备应隔离以防止误用,或加帖标签标记以清楚的表明该设备已经停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校准或检测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

127:由于某些原因,若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返回后仍可以正常使用。(×)128: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有程序确保其所有备份(例如计算机软件中的备份)得到正确的更新。(√)

129:实验室应具有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标识系统,物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识。(√)

130:当对物品是否适合于检测或校准存在疑问时,或当物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对所要检测或校准规定得不够详尽时,实验室应该在工作之前询问客户,得到进一步的说法,并记录下讨论的内容。(√)

131:检测结果只能以书面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形式发布。(×)

132:除非实验室有充分的理由,否则每份报告或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标题;实验室的名称或地址;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唯一性标识等。(×)

133: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除应至少列出的要求外,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对检测方法偏离增添检测,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

134: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报告结果时应注意,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硬拷贝也需有页码和总页数,实验室作出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建议,不得部分复制和全文复制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声明。(×)

135: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对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除应列出的要求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抽样日期、抽取的物质、材料或产品的清晰标识。(√)

136:许多情况下,实验室的检测报告通过与客户对话来传达意见和解释也许更为恰当,这种形式简单方便无需记录。(×)

137:当检测报告包含了有分包方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分包方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

138:某些校准目前尚不能严格按照SI单位进行溯源,这种情况下校准应通过建立对适当测量标准的溯源来提供测量标准的可信度。(√)

139:实验室检测的参考标准在调整之后均应校准。(×)

140:检测事故发生后3天内,由中心负责人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作出处理。(×)

141:真值,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测量客观存在的实际值,因此,通过精密的测量可以得到。(×)

142:测量数据误差的来源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143: 在误差分析中,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误差越大,则准确度越低。(√)

144:相对误差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虽然能够表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但不能表示测量的精密程度,因此,通常采用绝对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145:当测量所得的绝对误差相同时,测量的量大者精度高。(√)

146:系统误差可以消除,过失误差明显的歪曲实验结果,可以利用一定的准则从测得数据中剔除,因此,在误差分析中只考虑随机误差即可。(×)

147:随机误差出现的误差数值和正负号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完全可以掌握这种误差的统计规律,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已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148:系统误差有一定的规律,容易识别并可通过试验或用分析方法掌握其变化规律在测量结果中加以修正。(√)

149:人们通常采用的消除误差的方法是用来消除系统误差。(√)150:将:830修约到百位数0.2单位,得820.(×)151:将:1158修约到百位数,得12*102。(√)15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应进一。(×)

153:修约:13.465,修约间隔为1,正确的做法是13.465——13.46——13.5——14(×)154: 修约值报出值15.5(-),到个数位后进行判定,修约值为15。(√)155:在测量或计量中取有效数字的位数的准则是对不需要标明误差的数据,其有效位数应取到最末一位数字为可以数字,对需要标明误差的数据,其有效位数应取到与误差同一数量级。(√)

156:测量数据:0.005020的有效位数有2位。(×)157:在数据的修约规则中,0为多余数字。(×)158:三位数字:2.5、3.88、0.357 相加结果为 6.42,结果中第二位小数称为安全数字。(√)159:乘积 4.231*0.02*1.5672=0.13262。(×)160: 对数运算,结果所取对数位数应比真数的有效位数字位数多一位。(×)161:表示精度一般取一位有效数字已足够了,最多取两位有效数字。(√)

162:在所有的计算中,常数 e ∏和因子∫2 等数值的有效位数可认为无限制,需要几位就取几位。(√)

163: 在质量检验中,总体的标差一般不宜求得,通常采取样本的标准差。(√)

164:极差可以反应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计算十分简单,但由于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仅适用于样本的数量较小,一般n<10情况。(√)

165:样本的平均值即为真值。(×)

166:随机现象的每一种表现或结果称为随机事件。(√)167: 随机事件的频率和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通常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反复试验把其频率视作概率的近似值。(√)

168:一组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标准差就越大,其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偏差就越大。(×)169:绘制直方图的步骤为收集数据-数据分析与整理、确定组数、确定组界值-统计频率-绘制直方图。(×)

170:绘制直方图的过程中,确定的组界值应与原始数据的精度一样。(×)

171:正太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总体标准差δ愈大,曲线低而宽,随机变量在平均值 u 附近出现的密度愈小,总体偏差δ愈小。(√)

172: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一个概念。(×)

173:如果测试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高,则其精确度高,这也是我们在检测工作中力求达到的目标。(√)

174:肖维纳特法是根据顺序统计量来确定可疑数据的取舍。(×)175:一元非线性回归可以用过坐标变换转化成线性回归问题来处理。(√)176:只要是规范给定的经验公式,就能广泛地适用于任何实体工程而无需怀疑。(×)177: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应首先主观判断去掉那些不理想的数据。(×)178:采用3S进行数据的取舍,当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2S时,则该测量值保留,但需存疑,即使在生产,施工或试验中发现存疑数据变异时,仍不能舍弃。(×)

179:采用经验公式法建立公式的步骤,绘制曲线-分析曲线—确定公式的基本形式=曲线化直-确定公式中的常数-检验确定的公式的准确性。(√)

180:采用图书法绘制的曲线,应使曲线两边的点数接近与相等。(√)181:根据测点绘制曲线时,应将测定用折线连接成较光滑的曲线。(×)

182:相关系数r是描述回归方程线性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r越接近1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好。(×)

183:在一般的工程测量中,真值也可以用测量值代替,这时,相对误差称为示值相对误差。(√)

184:引用误差=Δx/Xb,为基准值或基值,称为引用值,可以是仪表的量程也可以是测量的Xb下限或其他值。(√)

185:引用误差是相对误差的简便使用形式,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应用。(×)186:批量是指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通常以 N 表示。(√)

187:按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被检测的路基横断面时,不用随机数表中C 列中的数。(√)188:从批中抽取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189: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称为样本大小,通常用 n 表示。(×)

190:抽样方案中 N 为批量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数,d 为抽出样本中不合格的品数,c 为不合格判定,数若 d≥c 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应拒绝接受。(×)

191: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192:为判断每个提交检查批次的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称为逐批检查。(×)

193:回归判定数和不合格的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 结合在一起,称为判定组数。(√)

194: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195:质量检验按性质可分为验收检验和生产检验两大类。(√)

196: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类,抽样检验分为计数抽样方案和计量抽样方案。(√)197:P0 为接收上限,P1 为拒绝下限,对 P≤P0的产品批次尽可能高的概率接收,对 P≥P1 的产品批次尽可能高的概率拒收,P0、P1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第四篇:计算机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导论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软件的生存周期?分为那几个阶段?软件的开发模型有那几种?

软件是计算机程序.规程以及运行计算机系统可能需要的相关文件和数据。软件从功能定义开始,直到它最终被停止使用的全过程称为软件的生存周期。分为三阶段:定义阶段.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有五种开发模型:1.瀑布模型 2.原型法模型 3.螺旋模型 4.构件组装模型 5.第四代技术模型.二.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表现?产生原因是什么?软件开发三种估算模式是什么?

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被称为“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表现有四种:1.软件的开发生产率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求2.开发的软件产品往往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差太远 3.软件产品质量与可维护性差 4.软件开发的进度计划与成本的估算很不准确。软件开发三种估算模式有:1.自上而下估算 2.自下而上估算 3.参数模式估算

三.什么是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杂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系统是为满足某一部门中多个用户多种应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组织、存储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的应用程序。

四.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列出常见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主要有五个功能:1.为数据库定义 2.数据库存取 3.数据库运行管理 4.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6.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

常见的关系数据库有:SQLserveroraclesybase

五.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在局域网中的常见类型有几种?

计算机网络是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联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或协统工作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引用拓扑学中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线关系的方法,把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有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常见类型有五种:1.总线结构 2.环形结构 3.星形结构 4.树形结果 4.网状形结构

六.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网络协议是为保证网络结点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

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

七.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病毒由几部分组成?病毒是怎样传播的及传播方式?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病毒由三部分组成1.引导部分 2.传播部分 3.表现部分。病毒通过电子邮件,附带病毒的.JPG图片文件.网页.即时通信软件(QQ MSN)当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之后,病毒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此时病毒程序已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传播部分和表现部分均直接与系统接触,从而控制或干扰系统正常工作。

八.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其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源。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加密,使网络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使网络服务正常有序。有五个特点,分别是可靠性 可用性 保密性 完整性 不可否认性。

九什么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的作用是什么?

防火墙是位于两个信认度不同的网络之间的软件或硬件设备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络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有三个主要作用1.是网络安全的屏障 2.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 3.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访问进行监控审记。

第五篇:《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安徽工程大学教学大纲

(一)《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电气18本

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平面力系约束反力的求解 第二章

1.轴向拉压的内力和应力求解 2.轴力图的绘制

3.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及变形计算 第三章

1.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2.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强度计算,绘制扭矩图 3.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计算 第四章

1.梁的弯曲内力计算,绘制弯矩图 2.弯曲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五章

1、按照运动副特性运动副分类 2.机构运动简图概念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计算机构自由度

第六章

1.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及判定

2.平面四杆机构运动特性(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3.机构当出现死点位置时,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避免或克服

4、平面四杆机构设计(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设计)第七章 1.凸轮机构分类

2.凸轮机构从动件常见运动规律及运动特性(冲击)3.平底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4、当凸轮角速度及从动件运动规律已知时,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关系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学大纲

5.凸轮轮廓设计 第八章

1.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与向径关系,基圆压力角

2.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原因是传动比不变。

3.渐开线齿轮啮合条件(正确和连续啮合/直齿圆柱和斜齿圆柱)4.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应在什么面上。5.范成法加工齿轮及根切现象,基圆直径与齿根圆直径关系 6.齿轮参数和尺寸计算 第九章 1.轮系分类 2.周转轮系分类

3.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区别 4.轮系计算 第十章

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至少掌握4种)第十二章

1.螺纹功用,连接螺纹常用旋向 2.螺纹联接基本类型及运用场合 3.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 4.螺纹防松办法 5.键的功用 6.普通平键工作面 第十三章 1齿轮的失效形式 第十四章

1.蜗杆传动功用及常用主动件

2.蜗杆的导程角为γ,模数为m,蜗杆分度圆直径为d,直径系数为q 之间的关系,蜗杆传动的标准参数和基本尺寸在中间平面内确定 3.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4..蜗杆传动的自锁性含义

5.蜗杆传动传动比,转速及转向确定 第十五章

1.V带中主要承受负载的部分 2.打滑和弹性滑动区别

安徽工程大学教学大纲

(一)3.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准确不变的原因 4.影响带的承载能力因素 第十六章

1.轴的承载情况轴的分类 2.轴的刚度措施 第十七章

1.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最大的区别 第十八章

1.滚动轴承一般所组成

2.代滚动轴承代号(类型代号3.5.6.7.N 内径代号d≥20)3.角接触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取决于

4.滚动轴承寿命及基本额定寿命 其他

1.油的粘度与温度有关系 2.机器中各运动单元和制造单元

3.轴及轴上零件常见设计错误(能指出)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面授辅导 考核方式:考勤和考试

下载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资料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资料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动画基础 复习资料

    《动画基础》课程复习纲要 理论部分: 1、什么是动画,动画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它是艺术与科学的高度结合,成为各领域竞相追逐的热门专业,也给喜爱动......

    运营基础复习资料

    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 采用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制度 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安全,即系统在无故障地正常工作......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

    关于基础会计课程2011秋季学期期末复习有关要求的说明 基础会计是一门老课程,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相关教学要求近几年来是一贯的,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依然按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

    物流管理基础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1.集装箱:集装箱是进行散、杂货及特殊单元组合的大型容器性工具,又称“货箱”“货柜”。集装箱实际上是一种流动的货舱,属于一种现代化的装卸运输工具。这一术语不包括车辆和一......

    化学工程★

    3.1 概述 1反应器开发的主要任务 2反应器内流体流动的特性 •理想反应器和非理想反应器 •几个重要概念•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特征主要指反应器内反应流体的流动状态、混合状......

    汽车运用基础复习资料

    1.汽车的商业保险有基本险和附加险两部分,其中基本险分为车损险、三责险、全车盗抢险和车上人员险。2.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四大部分组成。3.汽车的行驶阻......

    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判断题

    二.判断题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即目标、部门和关系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

    党建基础复习资料5则范文

    1.“三会一课”的内容是: 支部党员大会 、 党支部委员会 、 党小组会 、 上党课。 A.支部党员大会 B.党支部委员会 C.党小组会 D.党课 E.党委会 2.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