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用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天辰云 的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市委和教育局,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我校提出以打造和谐校园为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组织和落实各项学习活动和整改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收集意见,重视整改。
1、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仍需继续强化。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德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严抓严管,我校教师遵守市教育局的《五条禁令》都能充分认识到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严重性,都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在下一阶段,学校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组织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对年轻教师,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培训力度,组织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开展经验交流会,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确保一个都不落伍,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
2、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受网络媒体、社会不良风气以及独生子和单亲家庭等多方面家庭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小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薄弱,同时,学生的敬师爱师观念,感恩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极个别学生出现道德认识模糊,道德判断错位的现象,缺乏羞耻心和廉耻感。
根据这些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并对特殊个案进行跟踪研究,积极走好家长思想工作,取得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共识。同时,也要加大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科学发展观调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创优校园环境,以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陶冶人;凝聚校园精神,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激励人;搭建活动平台,以丰富的校园活动文化塑造人,强化制度建设,以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鞭策人,从而促进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创新形式,深入科学发展观调研。
为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我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现状,掌握和整理好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的第一手材料,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
1、落实好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和家长对和谐校园建设情况的意见和看法,对学生和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给予高度重视。
2、举行教师的提升工程,进行了为期3周的语文教师课堂质量工程复验工作。副校长沈秀芳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做了总结。
3、组织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了解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和谐校园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关系,提高广大教工参与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的积极性。
4、全面开展问卷调查,在四月初开展了,科学发展观答卷、教职工征求意见,家长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意见,对我校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让科学发展观调研工作做好有的放矢,稳步推进。
三、统一认识,组织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的科学发展观调研工作,成立了科学发展观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分管责任。
1、组织到位。根据我校情况,成立了以校长党占斌、书记朱淑静、副校长王瑞琳、沈秀芳为组长的,德育、教学、总务三大部门。党支部及时开展好各项学习交流活动,书记朱淑静做了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讲座。鼓励党员教师积极发表学习体会,以四个党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4.22日进行)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2、统一认识。为统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学校于3月20日及时召开教职工动员大会,传达上级行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文件精神,明确了创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调研工作目标和任务,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还充分利用标语、橱窗专栏、校园网,党建博客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科学发展观调研氛围。
四、总结经验,推广做法。
(一)坚持质量立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
1、完善德育管理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我校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即通过营造“处处是德育环境,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时时有德育机遇”的氛围,实现“不拘一格育人”的目标。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模式推行、德育学科渗透和德育科研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索,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建立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德育工作队伍。在德育网络建设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会、协商。家长学校每年授课2次,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与能力。班级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辅导员一学年对学生进行普访,并经常进行电话家访和面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分管政教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教处——年级——班级的层级管理系统。在德育队伍建设中,以班主任辅导员为核心,协同科任教师、后勤管理人员组成全员育人格局。
2、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创一流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力。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学校加大力度落实新课程改革实验,大力开展课堂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先后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建立了实验教师教研常规制度、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检查评估制度、激励制度,使实验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落实。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构建具三大教学模式:语文的“创设情境——自主感悟——探究创新”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数学的尝试实践——启发理解——归纳运用的发展型教学模式;英语的活动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学校已成为青铜峡地区课改示范性窗口学校。另外,我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继续组织送教下乡活动,组织优秀课改实验教师下乡送教讲学。学校还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促教之路”,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围绕教师专业化成长。
3、树立创新服务意识,锻造一流领导集体。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领导干部是关键。建设和谐校园必须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我校领导班子带头开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上走在全体教师的前面,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各部门的行政工作,真正实践“执政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首先,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带动全体教职工,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尊重教师,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淡化权力意识,增强民主意识,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其次,每一位班子成员要作风正派、事业心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做到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在各项工作中为教师做出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影响人、凝聚人,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使之内化为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前进动力。同时班子成员也要相互尊重,以诚相见,各尽其职,合作互助,维护班子内部的和谐团结。第三,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要做到以理为先,以身立范,以德育德,以廉带勤,以品格取信教师,充分发挥领导的非权力因素的影响,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情感、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4、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们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责任心强、深受社会、同行肯定和家长欢迎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把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学校制定了以“三不、三要”和“四个第一”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公约规范。在教师中开展“树教育新风,塑教师形象”活动,内强育人素质,外树师德形象。开展“十佳班主任”评选,树高尚师德榜样,立模范教师形象,使学校教师得到社会群众的高度评价。学校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一方面,学校狠抓专业学习,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建立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做到“四个一”,即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每年每人订阅一本以上教育教学杂志,每天上网浏览教育信息半小时以上,每半学期检查一次学习笔记。另一方面,学校大力推进名师工程,走名师强校之路。学校制定《市二小各项制度汇编》,开展“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教学能手”评比和“三课比赛 ”(说课、上课、评课比赛)以及基本功比赛、论文评比等,使教师队伍迅速成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还通过继续教育、派区级教学骨干到省内外考察学习、参加全国性高水平的科研研讨会等培训形式,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和教科研能力,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此外,学校还坚持实施党员教师结对子听课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验收课和优质课等课堂教学交流,组织教师进行演讲、三笔字、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提升了专业素质。
(二)落实依法治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青铜峡二小办学16年来,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国家宪法,学校一切工作坚持做到“以法治校,依章治校”,在大事小事上都依法依规,处处以法为行为准绳,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公开化、合法化。成立青铜峡市二小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教职工代表,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三)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和谐校园建设的窗口。
建设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学校内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为此,我校首先整顿学风,严谨教风,形成良好校风。通过对广大同学进行爱国主义理想教育,大张旗鼓地表彰优秀学生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大力开展校园“学习之行”、“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评选活动,建立文明监督岗,树正气,压歪风,使学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在教师中通过一批青年教师的典型带动,以及开展各项业务竞赛活动,树立严谨科学的教风,形成了“文明、乐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其次,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大搞校园绿化活动,扩大校园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质量。积极开展“美丽的校园,我们的家”等活动,师生共同努力,净化、绿化、美化我们的学校。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及教室、宿舍、板报等阵地,悬挂名人名言,浓厚文化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教育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文化园地。
通过科学发展观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以发展创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努力争当青铜峡市小学教育的排头兵,把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开创青铜峡二小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为教育强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调研文章:领导干部如何带头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实施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各级领导干部把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作为一种领导素质来提高,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一、在提高认识中强化贯彻落实的自觉行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单位的发展建设,对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决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跟上新要求。否则,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点子,缺乏运用政策和机制自我发展的能力,本单位建设的重任就难以完成。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把强化学习摆在突出位置、付诸于行动。一要端正态度。强化“学为履职、履职必学”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学习科学发展观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的理解认识,并把这种要求转变为自身进步的主观需求和自觉行动,从而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努力为能力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二要把握重点。领导干部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很多,当前最紧迫的就是要按照胡主席的要求,下大力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创新理论、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技素养和管理能力。三要提高质量。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学风,坚持研究式的学习方法,把学习与研究解决本单位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统一起来,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二、在思维转变中谋求贯彻落实的创新思路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领导干部应着力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思维定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懈怠情绪;重当前轻长远、单打一的发展观念以及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单位实际,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化、层次化,避免一把尺、一般粗、一刀切的现象,推动本单位建设创新发展。一要提升理论思维层次。理论思维层次越高,领导工作才更有计划性、预见性,决策才更科学,更符合本单位建设实际。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找准科学发展观要求与本单位建设实际的“结合点”,牢牢把握本单位发展的特点规律,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二要提升战略思维层次。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战略全局观、综合效益观,自觉从国家建设全局思考和筹划,把本单位建设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来设计,使本单位建设符合国家发展的总体要求。要高度关注国家安全内涵的新变化,把握好本单位建设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不断强化“联合”、“融合”和“整体”意识,把本单位建设看作一个整体,不厚此薄彼、避重就轻,避免出现影响本单位整体建设的“短板”。三要提升创新思维层次。敢于冲破传统模式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坚持把拓宽思路、务实创新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自觉运用以人为本、质量效益、统筹兼顾等科学理念分析本单位建设形势、谋划工作。要具前瞻性,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上级的指示精神有机结合,探索新规律、拿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抓好工作落实。
三、在实践锻炼中增强贯彻落实的具体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实践中,要自觉以本单位建设为镜子,认真反思和查找在素质能力上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着力提高领导本单位现代化建设的能力素质。一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科学决策意识,学习现代决策理论,掌握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努力提高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要注重调查研究,摸准情况、抓住本质、把握规律,分析问题既要见微知著、静中见动、虚中见实,防止“拍脑门”决策、“跟风头”立项;又要统筹兼顾、汲取经验教训,借鉴历史、着眼现实,使每一个决策方案,都建立在严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真正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党内议事规则和程序,集中集体智慧,确保决策科学。要强化法制观念,坚持党性,坚持按制度、规定办事,防止违法决策。二要提高科学领导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增强抓工作落实的科学性上下功夫。首先突出重点。工作指导上,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突出重点方向、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实施层次领导。领导干部必须善于统揽全局,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影响本单位建设的“瓶颈”上,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正规的工作秩序和落实到位的良性循环。第三搞好分类指导。遵循本单位建设的规律,把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统一起来,区分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努力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三要提高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制约本单位发展老问题的同时,要善于发现新形势、新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正确处理机关与基层、“硬件”与“软件”、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研究和预见性思考。要针对信息数字化、指挥控制自动化、完成任务要素一体化、工作力量联合化和保障集约化的实际,下功夫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实现能力素质由单一型、经验型向复合型、科学型跃升,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优势。特别要牢固树立与战略机遇期相适应的战略发展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攻关、集中突破,真正做到以突破“瓶颈”推动整体发展,以解决难题带动整体推进,以局部跃升促进整体建设。
第二篇:政协提案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政协提案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做好新形势下政协提案工作的调查报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做到以上几点,必须广泛发扬民主,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提案是参加政协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协助党和政府密切同各族各界群众的联系,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渠道。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10月份通过参加市政协提案工作会、召开委员座谈会、走访委员等形式,对我区政协提案工作进行了调研。结果如下:
一、提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区政协自二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委员提案576件,立案463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关全局,尤其是经济建设、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提案数量较多,大部分提案站在全局的高度,有情况分析,有具体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政协委员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提案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有关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463件提案已全部办复完毕,提案人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一)提案质量明显提高。我区政协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委员素质,保证提案质量。通过换届后召开新委员培训会,邀请专家作报告,组织委员参加视察调研,召开知情通报会,发放委员学习资料等形式,使委员知情明政,了解区情。几年来,我区广大政协委员积极运用提案履行职能,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提案,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提高,为我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提案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区委、区政府领导把提案办理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每年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提案办复工作,对办理质量和时限提出明确要求。实行区长领办制度,分管区长亲自参与办理,亲自审核把关,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走访委员征求意见。政府办公室把提案办复作为督察内容,一抓到底,使有些难于解决的提案得到落实,发挥了提案的作用。
各承办单位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的规定要求,把办理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来抓,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阅件,确定专人负责办理。对反映准确、建议可行的提案积极采纳落实。注意办前、办中、办后与委员沟通,保障了提案办理的有序进行。有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带着委员提案中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写出有问题有分析有改进措施的调研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办理工作。
(三)提案服务质量明显加强。我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区委、区政府、承办单位和委员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搞好协调服务。加强了提案的跟踪督办和催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点提案采取召开主席会议,实地视察的方式进行督办,促进了重点提案的办理落实。加强提案委员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同时,利用新闻媒体,政协网站等渠道,充分发掘提案的宣传素材,在电视台开办“提案追踪栏目”,对重点提案办理过程进行跟踪报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群众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我区政协提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提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我区来看,由于委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或工作岗位的局限性,对我区的政策情况掌握不够全面,调查研究上存在困难,有些提案质量不高;提案征集面较窄,参与提案的委员人数有限;有的提案没有围绕我区工作中心,具体事多,小事多;有的不是一事一案,而是一事多案,致使承办单位不好确定,难以操作落实。
(二)提案办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承办单位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基本保证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答复率为100%。但是部分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认为委员提出提案是因为本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好,指出了部门工作的缺点;有的是把提案办理工作看成是给本部门添麻烦,致使办理工作中存有敷衍塞责,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对提案内容涉及到多个承办单位的,在办理过程中存在不协调,不沟通,各答复
各的现象,造成同一提案出现不同的答复结果,或互相推诿扯皮,影响了办理的落实和效果。
(三)提案的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协提案委的服务工作仅限于对提案征集、立案、交办、督办等常规性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与政府部门、承办单位和提案人缺少沟通协调,使提案在办理和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提案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形势对提案工作的要求。
三、对我区提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结合我区提案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做好提案工作的自觉性
政协提案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载体,一条协助党和政府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全国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意见》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承办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政协干部对提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通过开展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编发学习宣传资料、新闻媒体办专题栏
目、跟踪报道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优秀提案、承办部门对办理提案的重视和效果,不断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营造各方面关注重视支持提案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二)努力提高提案质量,切实履行政协职能
提案要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提案本身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提案才能发挥提案的真正作用。提高提案质量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委员学习培训。提案委员会要继续加强对委员政治理论、提案知识的培训指导,特别是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委员的头脑。对委员在撰写提案中存在的问题要帮助协调沟通,指导委员撰写出高质量提案。二是加大提案征集工作的力度。提案委员会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公开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使提案涉及内容更广更全面。特别是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观察事物,分析情况,选择提案题目。三是加强对委员提案的指导。在提案审查过程中,对那些选题有价值,但建议不具体、表达不准确的提案,要主动联系提案人,帮助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与提案人当面沟通,说明不立案的原因。四是加强提案的宣传力度。通过武清电视台、政协网站、政协工作通讯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宣传全国及市、区的重要会议精神、区领导重要批示、提案交办工作、重点提案督办活动等;利用电视台《提案追踪报道》栏目,对质量较高、社会关注、经过办理产生实效的提案进行追踪报道,扩大委员参与提案的热情。(三)加强协作,切实提高提案办理水平
提案委员会要加强与承办单位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提案办理工作进展情况,加大跟踪办理和督促检查力度,做好提案者和承办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积极推动提案的落实。要宣传承办单位认真办理提案的好经验、好做法,特别是办理后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案,提高社会各界对提案工作的认知度。
(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提案工作的活力
提案委员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推进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是在工作思路上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当前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用创新的思维拓展和充实已有的形式、方法和内容,特别是在提高提案质量和拓展服务领域上创新。二是在办理工作机制上创新。协商是人民政协基本工作方法,提案办理工作要在协商上下功夫,创新办理机制,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建立提案办理、考核等办法,在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提案办理工作。三是在工作制度上创新。提案委在坚持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对以往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要适应新形势对政协工作要求,研究制定相适应的新办法、措施和规章制度,保证提案工作沿着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前进。
第三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文 章来 山 课 件 w w 5 k J.om 7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调研主题:如何在现有生源条件下,探索、提高教学质量。
调研目的: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
调研过程: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马克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为了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科学发展教育教学工作,推进减负增效工作。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学生得以科学发展。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过重的课业负担阻碍了学生的科学发展,教师素质的不足也将阻碍学生的科学发展。因此,学校迫切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全面、发展地对待学生,同时科学的发展教师素质,以推进减负增效工作。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减负”减的是学生的负担,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科学发展;“减负”的真谛应该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减负”的真功夫应该体现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减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教学。教师则应“增压”——增加信息量、增强素质教育的能力、增强责任心和爱心。没有教师的“增压”,学生的“减负”就有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在减负增效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承担了艰巨而沉重的任务。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校越加注重教师素质的科学发展。唯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学生才能得以真正的科学发展,减负增效工作才能得以有效推进。
第二,科学发展学生素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学生的科学发展,教育组织工作应该为学生的科学发展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个性发展。为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从思想根源上帮助学生科学发展,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狠抓学生学习成绩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上,忽视了对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的思想教育,这无形中引导了学生的思想意识、言语行动,导致出现了部分学生素质不够文明、思想态度不够端正等一些问题。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来说是不利的。我们应该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运用科学发展的眼观来教育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应该以德育为先。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与能力素质共同得以良好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科学发展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更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教师科学发展了,学校才能科学发展,教育事业才能科学发展。
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提升教师素质,在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同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为广大教师创设了和谐的、具有浓浓人文关怀气息的工作环境。
在科学提升教师素质上,学校很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在“高度”上着力,以提升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比如组织教师开展职业道德活动,倡导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同时学校也很重视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在“精度”上提高教师素质,比如大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力推进校本教研,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每周召开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周活动等。而且学校重视广采博收,要求教师向“宽度”上发展,倡导教师多读书学习,拓宽知识面,比如学校建立了一整套的网络学习、办公系统供教师们学习、备课;学校为教师们订制了丰富的文化营养,鼓励广大青年教师通过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多读教研文摘、多读“五谷杂粮”来提升自身素质。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十分重视建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并创设了具有浓重人文氛围的校园活动环境。比如学校组织了拔河比赛、教工跳绳、乒乓球比赛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广大教师的身体,而且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校园和谐氛围、增强了教师们的幸福感,使广大教职工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高效工作。这些无不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气息。
第四,创新机制,优化环境,采取切实措施抓好人才兴校强校战略的实施。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要优化人才环境,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提供广阔舞台;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要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切实保证人才强校战略的组织实施。
调研总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文 章来 山 课 件 w w 5 k J.om 7
第四篇:残联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残联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免费文秘
网免费公文网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展开及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使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新的突破,寻找与发现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近期我县组织人员进行了残疾人生活就业情况调查摸底,以新形势下**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梳理出了“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并根据”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及残疾人事业
主体活动的逻辑总结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为今后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一)**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我县各类残疾人47923人,涉及13万家庭人口,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中视力残疾4560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听力残疾5040人,占%;言语残疾3504人,占%;智力残疾5731人,占%;肢体残疾25776人,占%;精神残疾3312人,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属一级重度残疾人占全部残疾人的16%;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属二级残疾的占33%;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就业的,属三、四级或聋哑残疾的占51%。
(二)**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县残联拥有十余名专职工作人员,分管组联部、康复部、就业部、教育部及办公室事务,各尽其职。为推进
康复工作,去年建成康复中心,进行专业残疾人康复训练,开办了聋儿语训班,聘任两名专业语训教师,很好地训练了聋儿的语言能力,对我县残疾人职业专业化、康复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县残联下分设15个乡镇残联,全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办公设施、通讯设备,配有专职干事、康复员,共同协调工作。县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今年来我县加大了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白内障无障碍县”工程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县完成手术426余例,手术脱盲率100%,脱残率98%,基本实现无障碍县的目标要求;实施“助听工程”免费为74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耳膜制作、配发数字式助听器;实施“助行工程”,助残日期间,县残联组织5个小组将100辆轮椅、手摇三轮车分别赴十五个乡镇,直接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实施“安居工程”,县残联本着“穷中选穷”的原则,确定
对马集、仲山、孟姑集、黄垓、梁宝寺5个乡镇的2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开展“短信助残,支持残奥”活动。完成捐款11万多元,对于踊跃捐款的个人和单位给予了通报表彰;实施“医保工程”,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残疾人就医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福利企业(我县有2处,规模较小)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创业以及残疾人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安排,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生活状况和0—6岁各类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扎扎实实的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经过3个月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项数据汇总、分类、存档、分析,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劣势,残疾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残疾人在康复、就医、生活等方面需要救助人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与扶残助残的形式单
一、救助资金不足之间形成很大矛盾,造成残疾人奔康步伐较慢。200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中央开展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强调人权、人民的利益,残联的工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同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残联工作应该注重实践调研,了解基层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情况,分析残疾人需求,发现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寻找新环境、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十七大精神,努力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十七大的三民政策应辐射到农村的残疾人群体,并且这个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照顾和重视。可以说,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任重道远。经过调研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扶助意识、理论水平仍然薄弱,
第五篇:农机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农机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化水平
区政协
近年来随着全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自XX年国家实行农机补贴以来,在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全区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热情逐年高涨,五年间全区使用国家和本市农机补贴资金1643万元,年均递增23.5%,XX年6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100个农机化示范区之一。今年全区使用国家和本市农机补贴资金620万元。五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共补贴农机具2553台套,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全区农机化装备水平。目前全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2860台,与之配套的农机具 4290台套,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 104.3万千瓦,百亩耕地拥有机械动力达到77.6千瓦。如何把这些机械有序地组织好、利用好,使其更有组织、更快捷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对此我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认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这种民间服务组织整合农机资源、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
一、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农机服务组织大致分两个形式:
一是以户为主体的服务组织:①一般农机户:是指拥有1-2台拖拉机及相应配套的农机具,农机固定资产在15万元以下,能够在满足自有农田作业需求的基础上,为周围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他们大多以提供单项作业服务为主,目前全区有一般农机户9907个,这些农机户拥有的农机是占全区总量的 78.2%。②农机大户:是从一般农机户发展起来的专门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经营个体,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通过购买多种农业机械,雇佣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耕、耙、播、收、运输等农机作业服务,其农机固定资产在15万元以上,目前我区共有这样的农机大户125户,这些农机大户拥有的农机具占全区总量的15.6%。
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区目前共有7个,分为两种类型:①农机户入股合营型:这类合作社以农机大户为主,吸纳多个农机专业户以劳力、技术、资金和农业机械等入股而形成。他们是学兵农机专业合作社、维春农机专业合作社、远拓农机专业合作社、孝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凤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如大良镇学兵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机大户唐学兵为龙头,联合周边四个村的农机户,以农机具入股组建的股份制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农机固定资产达到232万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台,联合收割机10台,秸秆还田机15台,播种机10台,旋耕机 12台,激光平地机1台,“三夏”、“三 秋”雇佣15名机手进行作业,年作业面积可达到2万亩以上,主要为周边乡镇提供粮食生产一条龙作业服务,年纯收入28万元。②村户联合型,是由村委会牵头,依托村集体原有服务队,将全体村民组织起来成立的股份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村集体以农机具、资金、房产等入股,村民以土地或自有农机具入股而形成。这种形式发挥了集体与个人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区域化种植的实现,同时通过为村民在耕、种、收等几个主要环节上提供服务,增强了集体服务功能,改善了干群关系。如石各庄镇敖南村的德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统一管理,将全村326户农民吸收为社员,实现了全村4000多亩土地作物品种的机械化作业统一管理。
这些农机服务组织活跃于田间地头,形成了农户生产经营离不开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服务既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又是新技术的使用者、传播者,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是缓解了劳动力转移后的农业生产后顾之忧。随着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和城区二三产业转移,这就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的开展扩大了我区农民使用农业机械进行作业的范围,使他们能够用较少的费用、时间和精力打理所承包的土地,有效解决了劳动力转移 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矛盾。
二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激光平地技术等,使先进农业技术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玉米收获机从无到有,近两年迅速增加,目前玉米收获机保有量155台,玉米机收水平达到25%,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57.2万亩,机械化水平达95%,全区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5万亩,占粮耕地面积的40%。
三是扩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带动了农机流通和销售、农机维修和配件供应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农机户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收入。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机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区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但总体来看,还处于软低层次,滞后了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其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在全区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中,个体经营的农机户较多,处于一种松散自发的状态,且多数农机具严重老化,难以按照农机化作业标准完成服务,这就造成了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农业的 标准化生产难以实现。
二是作业服务领域有限。目前由于经营规模偏小,全区农机作业服务的领域仍局限在粮食作业的机械化生产上,缺乏向其他农作物生产上的扩展。根据XX年的抽样调查,100个农机户中,均为小麦和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等生产环节的服务,缺少向产后加工环节的延伸,而且大多数农机户只能开展单项作业服务。
三是运营管理水平还不高。由于我区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队伍中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真正懂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且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不足,因此,导致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低,经营效益难以提高。
三、几点建议
提升全区农机化服务的组织水平,是农民的需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而提升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从体制上、机制上改变农业服务小而散服务能力不高的关键是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07年7月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们要依法推动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加快发展。
1、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纳入到全区新农村建设内容中,各级领导要重视,乡镇政府有人抓,职能部门加强指导。
2、要切实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现实 问题:一是区财政要配套资金,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其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装备水平,特别是要在农民亟需的设施农业机械方面,提高补贴比例。二是有关部门要开展农民购机小额贷款、贴息等业务,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三是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用地上给予支持。
3、要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定各项作业标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依标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