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全文

时间:2019-05-14 03:0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全文》。

第一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全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全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

黑政发〔2016〕37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按照国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任务要求,为全面落实《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3—2020年)》(黑办发〔2015〕18号),切实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总书记有关粮食安全论述为指导,坚持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导方向,全面落实国家土地整治相关政策要求,立足我省现代农业建设需求和省情实际,坚持生态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产能标准并重,通过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大力推进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为基础,以土地整治规划和黑办发〔2015〕18号文件为依据,统筹项目区内生产生活、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等用地需求,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土地整治向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建成的大中型灌区、粮食主产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生产区以及贫困地区倾斜,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简政放权,规范管理。坚持法治原则,按照规范管理、明晰权责、优化程序、提高效率的要求,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省有关部门要把权力和责任放到位,把监督和服务抓到位。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和有关部门要依法承接,责权对等,有效司职,严格履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有责必问、有错必究的工作落实机制。

统一组织,合力推进。在省政府统一指挥下,地方各级政府纵向要贯通连接,各相关职能部门横向要沟通衔接,密切协作,建立顺畅工作协调与信息共享机制,凝聚多方力量,用好各方资源,有序有效推进工作任务落实。

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地方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和主导推动作用,把土地整治纳入政府主要工作日程,积极有效推进本地区土地整治建设任务的落实。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民意,保护农民权益,创造条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增进农民福祉。

二、建设任务

(一)建设总任务。要通过土地整治建设耕地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近期到2020年,要完成国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和黑办发〔2015〕18号文件确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并将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二)年度建设任务。各市(地)汇总所辖县(市、区)年度建设计划后统一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上报的年度计划编制全省年度建设计划并据此提出资金分配意见,报省政府批准后,将年度建设任务下达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省财政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按照已批准的资金分配意见,根据年度财政资金(中央新增费补助和省级新增费收入等专项资金)、各地财力、建设任务等情况,将土地整治项目补助资金分批下达各相关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

三、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一)明确管理职责。市(地)政府(行署)是辖区内土地整治工作监督管理主体,负责批准项目立项、评审、调整变更、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相关工作;县(市、区)政府是土地整治项目的组织实施主体,负责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与实施、项目踏查、招(投)标、组织项目实施、把关工程进度质量、资金安全使用、初步验收、后期管护、信息报备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工作;乡(镇)政府负责参与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及后期管护等过程中的政策宣传、发动群众、问题调解、权属调整等协调及组织落实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度建设、标准制定、检查督查、计划指导、绩效评估、行业管理等业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筹措、预决算管理和监督项目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审计部门依据审计管辖权限对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发改、水利、环保等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及具体分工,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专业指导以及做好必要的协调配合工作。

(二)严格项目生成管理。县(市、区)政府根据规划和年度建设任务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地)政府(行署)组织论证批复立项;项目所在县(市、区)政府根据立项批复成立项目建设组织机构或委托相应土地整治机构作为项目法人,依法全面负责项目前期和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后统一纳入项目库管理。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每年组织

对项目立项、入库管理、工程实施、预算执行、依规管理等情况进行督查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

(三)建立项目储备库。土地整治项目应当按照规划任务和计划安排提早准备,入库管理,滚动实施。县(市、区)政府依据规划和年度任务初步选定的项目入县级项目初选库。经过市级专家评审符合要求的项目入市级项目储备库。经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抽查复核符合要求的项目予以备案。根据省政府批准的意见,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结合扶贫帮困、资金到位、建设进度质量以及督查评估等综合情况有序组织推进建设。

(四)建立土地整治专家库。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建立全省统一的土地整治专家库。专家由国土资源、财政、水利、农业、交通、环保、林业、测绘等方面人员组成,主要对项目立项、评审论证、调整变更、竣工验收、重点问题调研等提供专家服务。各地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机抽选专家承担相关工作。

(五)规范中介机构从业行为。土地整治项目勘测、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和工程监理等单位由项目法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从具备从业资质的中介机构中通过合法渠道选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要对服务质量终身负责。各地要加强对土地整治中介机构从业的诚信管理,对中介机构不按规定履行合同的,项目法人有权终止合同,重新选定。

(六)加强招(投)标工作管理。项目法人应公开择优选定符合要求的招(投)标代理机构,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招(投)标,并对招(投)标结果负责。已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地区,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招(投)标应纳入当地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各地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招(投)标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招(投)标中的违规行为。

(七)严格项目施工监管。项目法人与中标施工单位应签订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合同。在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当载明“中标施工单位不得转包、分包工程;施工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施工影响竣工验收的,项目法人应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项目法人有权终止合同,重新组织招(投)标”等内容。对调整变化较大不能按照原设计继续实施的项目,由市(地)政府(行署)组织论证评估后终止实施并清算,剩余资金由省财政部门按规定收回。

(八)强化项目检查验收。各地要加强工程进度质量监督检查,认真组织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经项目法人自验、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组织初验合格后,市(地)政府(行署)要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要加强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验收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和严肃性,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各地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外包”式验收模式,增强项目验收工作的透明度和专业化水平。要加大遗留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力度,妥善解决遗留项目问题。

(九)严格项目调整变更管理。项目调整变更实行分级审批。项目区建设规模、位置、预算及新增耕地未发生变化,项目单项工程变更量所对应的预算金额不超过该单项工程施工费的30%,且项目整体工程变更量所对应的预算金额不超过项目总体工程施工费的20%,由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组织审批,报市(地)政府(行署)备案;项目区建设规模、位置、预算及新增耕地发生变化,项目单项工程变更量所对应的预算金额超过该单项工程施工费的30%,或项目整体工程变更量所对应的预算金额超过项目总体工程施工费的20%,报项目批

准立项的市(地)政府(行署)审批。各地要严格项目调整变更程序,严格掌握标准,严格评审论证,确保项目质量。

(十)加强项目档案管理。项目建设法人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及时进行工程、技术文件、合同、图纸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好资产登记造册。同时,各地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在国家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及时报备。

四、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一)加大土地整治投入力度。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以及项目所在地自筹的相关资金。省级财政、国土资源部门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的同时,各地也应根据承担的年度建设任务和批复的土地整治项目多方筹集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多渠道有效落实。

(二)严格项目资金使用支出。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必须按项目单独设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滞留、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要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不得无故拖延、滞拨资金。

(三)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各级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对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违反规定超范围、超标准使用的项目资金予以追缴。财政部门要组织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审计;审计部门要组织对项目资金支出进行审计。项目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中要载明“以审计结果作为工程竣工最终结算依据和保留适当比例工程款待竣工决算审计后结算”的内容。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各地政府要建立土地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政府主要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妥善协调解决具体问题。要将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要严格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省政府将通过督查、审计等方式对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对未履职尽责、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要进行通报和约谈。

(二)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公告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以及报告备案、审计、问责和廉政管理等规章制度,增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要突出督查制度落实,把部门联合督查与专项督查、业内自查与社会监督、信誉考核与常态管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问题。督查评估情况作为分配年度建设任务、下达项目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项目后期管理。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分业指导、分解落实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竣工后,由项目法人将项目整体移交给项目使用管护单位,即项目所在地乡(镇)、村和农场、林场,也可根据单体工程竣工验收情况边建设边移交管护。项目移交时,项目法人和管护单位要履行交接手续,严格区分建设责

任和管护责任。项目所在地政府要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加强指导,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要严厉打击破坏、偷窃工程设施、设备的行为,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突出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各级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要不断完善土地整治工作相关制度、标准和管理办法,要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各级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要适应工作职能转换,勇于承担责任,确保土地整治工作不挂空挡、不留死角。

(五)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各地要用好用足现有政策规定,认真执行技术标准,及时学习掌握国家和省相关要求,要善于用政策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要积极适应土地整治工作发展变化新情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更新设计理念,依规优化工程内容,完善相关制度,不断解决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问题,确保土地整治工作依法、规范、健康、有序开展。

(六)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及“6·25”土地日平台作用,积极宣传国家和省惠民政策,多展示土地整治工作成果,多总结土地整治好典型、好经验,营造和谐稳定推进土地整治的良好氛围。对无理取闹、恶意阻挠甚至破坏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省直接管理县(市)和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参照市级土地整治相应管理职能。各农垦管理局、森工林业管理局参照县级土地整治相应管理职能。2010年8月17日印发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黑政发〔2010〕72号)同时废止。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28日

第二篇:黑龙江省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 黑政发〔2010〕72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

黑政发〔2010〕72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依法规范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和特点,按照保护耕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耕地增加、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以土地整理复垦项目为平台,充分发挥支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扎实开展田、水、路、林、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二)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土地整治工作要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以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为依据,统筹项目区生产生活、建设发展和生态用地。注重依托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向重点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程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增地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倾斜。二是整合资源,规模推进。项目所在市(地)、县(市)政府(行署)要把土地整治专项资金集中用于项目建设。同时,也可以聚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泥草房改造等各类涉地、涉农资金,坚持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计成效,积极支持撤村并屯建设中心村镇,探索整村推进、集约管理、节约用地、增加耕地的新路子,实现田、水、路、林、村综合发展。三是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土地整治规划制定科学,整治工作推进有序,落实有力。突出以人为本,在项目规划、申报、设计、施工、管护各阶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让农民全程参与建设管理和监督,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四是循序渐进,规范运作。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原则,优先选择有利于保护、新增耕地面积大、适宜划定为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区域和当地政府协调整合推进力度大、基层组织和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作为土地整治项目区。全面落实项目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廉政勤政建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不得通过开垦林地、湿地、草原增加耕地面积。

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目标

(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项目区田间配套水利、土地平整、道路桥涵、输变电、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以及标准化农田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整治活动,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促进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强粮食产能。

(四)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改革。通过以田、水、路、林、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向种田能手、新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支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扩大土地集约利用效益。

(五)调整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各类用地,调整撤并空心村、城边村和布局分散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推动并形成居住相对集中、配套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三、农村土地整治工程规划布局

(六)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各地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时编制本地区土地整治规划(2010年-2020年),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区域布局、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整治规划要做好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等相关行业规划的有效衔接。在各地编制规划的基础上,统筹编制全省土地整治规划(2010年-2020年)。省级规划可以跨行政区域界限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所形成的新增耕地必须纳入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计划管理。

(七)合理有效配置项目资源。除国家和省安排实施的重大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外,各地要根据本级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合理选定并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并做好整治项目区规划,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与布局,落实补充耕地、土地使用标准、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等约束性指标,涉及农房或旧村庄拆迁的,必须符合村镇建设规划,新村庄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上位乡镇规划和标准规范,防止土地整治后村庄继续无序扩张。要根据各地选项和项目规模确定整治资金投向,凡没有项目计划安排的地方,不得擅自出资进行项目勘测和设计。

(八)完善土地整治工程布局。一是三江平原要大力发展规模化水田。发挥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利用已有的灌排水利骨干工程,搞好田间水利设施配套,推进规模化水田建设。同时还要利用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多的特点,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补充耕地能力。二是松嫩平原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发挥该区域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农耕水平较高的优势,实施防止耕地退化的土地整治项目,配套解决抗旱水源,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田抗旱固土能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以区域内各大流域为重点,与水利骨干工程相配套,加快田间配套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集中连片的百万亩以上灌区建设。三是中部山区和丘陵地带要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根据地形地势特点,实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土地整治项目,坡耕地多的地区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丘陵区中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的小盆地要提高水田生产能力。四是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区要以县(市、农场)为单位相对集中,选择村民自主自愿、政府重视、村级班子号召力强、整治类型有代表性、政策整合力度大的乡(镇)、村,整乡(镇)、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五是重点矿区采矿迹地、灾毁耕地和腾退宅基地要进行复垦和整理开发,提高新增耕地面积。

四、规范有序做好土地整治拆旧建新工作

(九)严格土地整治用地指标管理。农村土地整治涉及建设用地的,要符合土地利用计划,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和农村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农村宅基地和村庄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其总量作为周转指标使用,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整治形成的周转指标,在满足项目区建新用地之后,仍有剩余的可作为节余指标,在县域内调剂使用,但节余指标比例不得超过周转指标的30%。严禁以整治为名,片面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防止农村土地无序流向城市。

(十)规范土地整治用地审批。整治项目区内涉及村庄撤并及宅基地整理等拆旧建新用地,在周转指标规模内,实行整体审批,区内的建新地块不再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凡在整治项目区外使用建设用地节余指标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土地整治形成的新的建设用地可不征为国有;确需征收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并给予补偿。

(十一)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凡被确定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区,必须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并坚持局部推进、封闭运行、规范管理、风险可控;凡没有被纳入试点的地区,不得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但不影响该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十二)确保土地收益返还农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将周转指标调剂使用所获收益全额返还整治项目区,专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项目要事先做好成本分析,并对收益返还进行可行性评估,确保整治项目区内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提高。在整治项目区外使用节余指标返还的收益,专项用于整治项目区域内农民生活安置、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部分由项目区所在地政府补齐。

(十三)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拆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顺应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和愿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通过试点示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多村连片、整体推进;不具备条件的,不得以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为名,违背农民意愿搞拆建。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建设用地整治,在整治项目立项实施前必须依法落实房屋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属灭籍,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五、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

(十四)加大土地整治投入力度。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等专项资金,各地要加大对上述资金的收缴入库工作力度。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向农村土地整治,充分发挥资金叠加效应。

(十五)规范项目投资计划审批管理。国家投资的重大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按照国土资源部批复的项目计划和财政部下达的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省投资及利用中央分成下拨资金安排的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计划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根据各地申报的整治项目确定,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黑政发〔2009〕7号)的规定进行审批。国家和省政府审定下达的投资计划,各地必须严格执行,如确需调整投资计划,按照规定进行调整。建立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公示制度,已安排投资计划的项目要在相关媒体上公布。

(十六)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国家和省下拨的土地整治资金必须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不得用于整治项目区域外的工程建设,不得用于水利骨干工程和高压输变电工程投资,不得用于项目规划设计内容外的设备购置,不得用于项目非成本列支,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挪用。各市(地)、县(市)政府(行署)是土地整治项目承担主体,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到位后,项目承担单位要根据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及时拨付给施工单位。各级政府及其财政、国土资源、审计、监察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支出监管。财政、国土资源部门要对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超范围、超标准使用的项目资金予以追缴。省财政厅要组织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进行评审;省审计厅要组织对项目资金支出、使用管理进行全程审计监督。凡没有项目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评审意见的不得通过项目终验。对在财务决算评审和日常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六、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机制

(十七)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土地整治项目由乡(镇)、村自愿发起,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同意。各市(地)、县(市)政府(行署)要及时组织国土资源、财政、发改、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环保等部门进行论证,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下达的项目立项指南统一组织项目申报。省国土资源厅要及时组织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踏查、核实、论证,并根据论证意见纳入省级项目储备库,按照项目立项相关要求和程序立项。

(十八)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土地整治项目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公告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报告备案制、审计制和廉政管理等制度,切实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透明

度。要选聘一定数量技术专家对项目立项、施工、验收等提供评估、论证、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

(十九)规范中介机构从业行为。建立省级土地整治项目中介机构库,面向社会公开选定资质等级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信誉好的项目勘测、设计、监理单位和招标代理机构入库。土地整治项目的勘测、设计、招标、监理工作承担单位从入库的中介机构中公开选定,具体选定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制定。项目勘测设计单位实行质量担保制,因勘测设计存在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扣减相关勘测设计费用。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负责对项目资金运行安全、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理,对工作失职失察的,扣减相关监理费用。市(地)、县(市)政府(行署)要采取公开邀标、议标等方式确定招标代理机构,选定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要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质量负责。

(二十)加强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监管。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必须公开进行招(投)标。对项目承担主体违反工程设计和工程性质要求滥设乱划标段、规避或搞虚假招(投)标、委托无资质单位代理招标、无故拒绝投标、违规发布招标公告或搞歧视性竞标、变相压低标价套取项目资金的,取消其今后申报土地整治项目资格并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根据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和工程性质合理设置工程标段并确定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投标企业出具的投标文件资料,须经招(投)标监审人员查验,对不符合要求的招(投)标行为,监审人员有权现场终止招(投)标活动或废止招(投)标结果。国土资源、财政、监察部门对招(投)标活动进行全程监督,投标单位采取虚假手段骗取中标或未经上述部门确认的中标行为无效。中标结果经监督部门确认后要在全省范围内公示,并报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备案。

(二十一)加大对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监管力度。建立并实行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质量保证金制度。中标的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和预算、工程进度安排及竣工时限组织施工,并出具工程质量保函,交纳规定数额的工程建设质量保证金。因工程施工质量原因不能按期竣工验收的,除责令限期整改并按时完工外,要扣缴相应数额的质量保证金;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要依法追究工程施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二十二)明晰工程项目管理职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项目立项审批和工程建设管理“两权”分离的管理体制。各市(地)、县(市)政府(行署)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协调组织项目申报和工程建设工作,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进度质量、资金安全、新增耕地、后期管护等负总责;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标准制定、专项规划编制、项目筛选立项、可研设计论证评审、工程预算审核、实施方案审核拟定、工程质效评价及验收等项业务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统筹各相关部门涉农资金支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筹措安排国家批准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配套资金,并负责工程项目资金预决算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对整治专项资金使用和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日常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负责对项目承担主体、建设单位以及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依法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农业、交通运输、水利、林业等部门要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全方位提供技术指导,优化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并在市(地)、县(市)政府(行署)统筹安排下,将本部门涉农项目及资金优先投入

到土地整治项目区集中使用。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工程项目实施到位、资金投入管理到位、技术业务指导到位、监督检查督导到位。

(二十三)完善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各市(地)政府(行署)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以及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村(镇)有关人员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初验检查,初验工作要严格依据设计文件和建设要求以及国家和省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省国土资源厅依据省财政厅出具的项目工程竣工财务预决算评审意见组织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各地初验结果进行复核,并对项目建设工程进行终验。项目没有通过省级终验的地方,要责令限期整改,并在3年内不再安排新的土地整治项目。

(二十四)高度重视项目设施管护工作。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竣工后,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新增耕地和工程设施管护责任,结合实际落实管护措施。落实相应管护责任可以作为签订新增耕地承包合同的附加条件,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发包单位有权解除承包合同。项目承担单位所属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定期对管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严禁只用不管、破坏工程设施等行为,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七、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土地整治事关“三农”工作大局,对确保国家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省政府成立土地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省长任召集人,省国土资源、财政、发改、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环保、水利、农业、林业、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土地整治工作组织指导和综合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具体负责土地整治的日常工作。各市(地)、县(市)政府(行署)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整治项目统一实施,整体推进。乡(镇)政府要抓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矛盾调处等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土地整治工作作为政府耕地保护目标重要内容加强检查考核。

(二十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发挥宣传标语、宣传册、宣传栏的作用,加强对土地整治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的宣传,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积极配合和参与土地整治的各项工作。各乡(镇)政府、村组干部要深入到农户,主动与农民沟通,宣传政策,增强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宣传推介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鼓励各地竞相创新创优,营造和谐推进土地整治的良好氛围。2010年8月17日

第三篇: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近日,在全国开展的拆村运动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这场拆村运动的政策背景是,国土资源部2006年推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随着这一政策推出,地方上违背民意的强拆在日益增多,曲解政策现象时有发生,地方的土地财政冲动愈发高涨。问题不在政策本身。他们分别认为,财政体制缺陷不能保证地方政府为民服务、宅基地财产权的不明确、宅基地未能按市场化流转等问题的存在,最后导致农民土地权益被剥夺。现在整个财政体制把乡镇搞得没钱花,而土地收益成为基层政府主要财政来源,所以就要以地生财。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着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侵蚀民权,这一本质性问题。如果不限制某些官员在征地时拥有的无限权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征地拿走差价2万亿新京报:当前以各种名义圈走农民宅基地,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现象,你怎么看?于建嵘:可以看成是,城市对农村的又一次掠夺。新京报:据我们调查,有些地方在劝说农民上楼,但也有采取强制手段的。于建嵘:由于利益冲动,很多地方都把侵占农民土地作为获取利益和政绩的重要手段。有资料显示,近20年来,农民被征地约1亿亩,获得的征地补偿费与市场价的差价约为2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至少有5000万到6000万农民彻底失去了土地,他们有的成为城市居民,但还有近一半没有工作,没有保障,引起纠纷。新京报:土地纠纷的形式有哪些?于建嵘:一是不经农民同意强迫征地,二是补偿过低,三是即使补偿低还发不到农民手中,四是补偿款被贪污挪用。因土地产生的还有其他纠纷,但主要还是因征地和占地引发。新京报:土地纠纷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于建嵘:影响社会稳定。土地问题已占全部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已成农业税取消后,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和焦点问题。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而且土地问题涉及巨额经济利益,也就决定土地争议,更具有对抗性和持久性。沿海地区纠纷突出。新京报:土地问题这个新的焦点,有什么特征?于建嵘:我在社科院就此做过专题研究,是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和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课题组联合做的。首先是,冲突的当事方和以前不一样了。以控告方来说,在抗税的时候,没有一个村级组织参加抗争,都是农民自发进行抗争。现在,村民联名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形式,不过一些村级组织已成为了重要的控告方。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非法征地等争议中,有的村级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表现一致,村级组织有可能成为维权主体。新京报:那被控告的一方呢?于建嵘:也有很大变化,在农民税费争议中,被告方主要集中在乡村两级组织。其中乡镇政府是最主要的被告,市县很少成为被告主体。但在土地问题上,农民的控告对象已到了县、市、省,甚至到了国土资源部。这是过去没有的。新京报:据你们的调查,哪些地方的土地纠纷更严重?于建嵘: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地比较突出。这些地方农民,主要的控告对象是县、市政府,争议多是围绕征地展开。而在中部地区的安徽、河南等地,控告的对象主要是乡镇及村级组织,争议也是围绕侵犯农民土地承包权展开,比如土地分配不公等。新京报:农民因为土地维权的主动性,与以前有什么变化?于建嵘:农民抗税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让政府找不到人,但失去土地的农民会主动走到你面前。农民维权方式升级。新京报:你们的研究方式是通过与农税时期的比较得出的,现在的冲突激烈程度与以前比如何?于建嵘:激烈多了。在税费争议时代,最主要的抗争方式也就是上访、相互宣传等,但在土地纠纷中,农民动辄就到县、市政府部门门口或被征土地上静坐、游行示威甚至到高速公路、铁路上静坐。冲突变得激烈,与警察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农民抗税时,中央是明文规定禁止使用警力的。但在土地纠纷中,我们看到经常有地方政府动用警力对付抗争的农民。新京报:看到过你提的一个说法,说现在农民维权是“以法抗争”,为什么提的是“以法”而不是“依法”?于建嵘:这个我专门写过文章,“以法抗争”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欧博文教授提出的,“依法抗争”是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提出的。“以法”是直接意义上的以法律为抗争武器,“依法”是间接意义上的以法律为抗争依据。“以法抗争”是抗争者以直接挑战抗争对象为主,诉诸“立法者”为辅;“依法抗争”则是抗争者诉诸“立法者”为主,直接挑战抗争对象为辅,甚至避免直接挑战抗争对象。在“以法抗争”中,抗争者更多地以自身为实现抗争目标的主体;而在“依法抗争”中,更多地以立法者为实现抗争目标的主体。新京报:在土地维权中,农民的主要诉求是什么?于建嵘:还是利益,只是要钱,不是要权。土地制度侵蚀民权新京报:但城镇化是必然趋势,如何在城镇化与农民利益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呢?于建嵘:执政者和专家学者,都在寻找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要求国家权力机关加强征地管理,严格控制征地规模,禁止随意修改规划。第二是改进补偿方式,增加补偿,妥善安排好农民生计等。这两个方案也存在问题。新京报:什么问题?于建嵘:这些措施,没有认识清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着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侵蚀民权,这一本质性问题。如果不限制某些官员在征地时拥有的无限权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昌平表示,政府不应在农村拆建中作为经纪人,而地方财政喂不饱诱发牟利冲动,应从财政体制入手让政府为民服务

【访谈】拆与建,必经之路新京报:你在前几年就提出新农村建设应该大拆大建,你为什么那么说?李昌平:我们要发展城市化,要搞新农村建设,当然要盘土地。土地整合后,城镇发展得快,农村也发展得快,这个是必经之路。新京报: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李昌平:上世纪80年代,我还是乡镇党委书记,开始从事村与村换地,中心村和边远村之间换地,节约出来土地办厂,这样乡镇企业才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小城镇格局。随后我也形成了这个概念。新京报:但很多专家认为不该大拆大建。李昌平:我认为,该拆的拆,该建的建。中国要把9亿农民变成只有两三亿农民,要把几百万个自然村变成八九万个中心村,不拆不建怎么可能。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搞公共服务,怎么搞城乡一体化。政府不该借拆挣钱新京报:但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城市化进行强拆。那是否说明你的想法有问题?李昌平:我认为拆建的总体思路、方向是对的,但一些做法错了。新京报:哪儿错了?李昌平:在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中,政府不应该成为经纪人。政府要在这里挣钱,肯定就会产生很多矛盾。新京报:什么样的矛盾?李昌平:比如诸城,政府为挣钱,搞房地产开发,开发商为了挣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所以只要政府想在这里面挣钱,肯定会出现利益分配问题,就会跟农民产生矛盾。新京报: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李昌平:政府只是服务者角色,不能去挣钱,在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关键是政府角色的定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政府下海,农民上楼”,就是批评政府当经纪人,不就跟官员下海一样了。财政体制缺陷成症结新京报:你在农村调研中,有政府甘心扮演服务者角色吗?李昌平:我曾去吉林德惠市调研,当地政府只为农民服务,没有挣钱,还贴钱,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约出很多土地,建了养殖小区,并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农民非常满意。新京报:政府老贴钱,发展能长久维持吗?李昌平:肯定不能,老贴钱,谁还去做呢?这就是中国现在的矛盾,如果基层政府成了经纪人,可能啥事都能做,但也可能啥事都做成坏事;而不挣钱,基层政府又没积极性,啥事都不做。新京报:症结在哪儿?李昌平:财政体制的问题。如果乡镇都有钱花,那可能就不做经纪人,就去做服务了。现在整个财政体制把乡镇搞得没钱花,而土地收益成为基层政府主要财政来源,所以就要以地生财。新京报:那么国土部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本身也没有问题?李昌平:不是占地或者增减挂钩有什么错误。增减挂钩没错误,应该说增减挂钩出台后,我们更应该把这个事做好。现在相反的做不好,就是因为政府的行为变了,变成了经纪人。新京报:应该怎么解决?李昌平:现在中央要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要把政府的定位定准。中央财政要给地方财政一定的保证,那才能让基层政府定位在服务者角色,土地整理才能做好。庭院经济非改不可新京报:有专家认为,让农民“上楼”会对庭院经济、家庭养殖等带来不便,你认为呢?李昌平:集约土地,这是趋势。以后农民家家户户种地将会改变,吉林德惠现在只有5%-10%的人在种地。他们建了现代养殖园,家庭养殖也根本不存在。新京报:是因为庭院经济将不被社会所需要?李昌平:农民也是人,也需要有个人畜分家的居住环境。10年前60%的农户还养猪,现在是只有20%的人在养猪。这就是变化,我估计再过10年,80%的人都不种地了。便于机械化耕种的平原地区,就不会家家户户去种了。新京报:你认为现有的农村体制将要改变?李昌平:可以这么理解。1985年开始,农民进城打工越来越多。所以说小岗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到1985年就已经没作用了。新京报:你认为农村奔小康应该怎么做?李昌平:应该增强集体功能,加强农民共同体的建设,可以搞社区建设和治理。新京报:以前的人民公社就是集体经济,最后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现在这么做,不是开历史倒车?李昌平:这个说法纯粹是一派胡言。邓小平1992年的讲话,说农村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把农民从人民公社里解放出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次飞跃是搞集体经济,搞合作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是最原始最落后的农业,朝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方向走是前进。节余土地收益归民新京报:但为什么现在一些农民不愿意“上楼”,也不愿意交出自己的宅基地?李昌平:这个问题分两方面讲。一是农民内部,各家各户宅基地大小不一,所以矛盾大,拆迁不顺利。二是政府压缩农村宅基地后,收益分配没让农民参与。新京报: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李昌平:压缩出来的地依然应归农民,政府不参与分配,由农民自己来分配,这样问题就解决了。新京报:怎么才能引导或规范地方政府多顾及农民利益?李昌平:中央要让地方政府吃饱,要让地方政府变成公共服务者,而不是让地方政府成为企业。中央要用服务性的政府指标去考核地方政府。

中央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明确和赋予农民宅基地以完整的物权,同时,积极试点,探索宅基地进入市场的流转办法,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一些地方只占地不复垦 新京报:目前一轮“农民集中居住”、“宅基地换房子”的举动,有人称为新圈地运动,你认为呢?郑风田:当然是,不管以什么名目,其核心都是在侵吞农民的宅基地权益,都应该打住,毕竟农民的宅基地不是唐僧肉。新京报:这场圈地运动的动力是什么?郑风田:核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耕地的18亿亩红线又不能突破,于是都打起宅基地的主意。新京报:据你们调研,“农民集中居住”这种做法始于何时何地?郑风田:始于江苏,2001年前后,苏州、无锡等地富裕乡镇出现农民集中居住试验,当时是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后来江苏全省推广。此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做法。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国土部的“增减挂钩”政策?郑风田:这本来是为增加耕地的一项积极措施,但在操作中,由于政策漏洞,农民宅基地权益变相被侵害。新京报:政策存有什么漏洞?郑风田:本该是先复垦,再占地。但由于政策允许先占地,三年内复垦归还,导致了很多地方只顾占地,不按时复垦归还。新京报:各地执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郑风田:有的擅自扩大试点范围,有的违规跨县域调指标等,大多违反规定的最终指向都是农民宅基地。“已出现上楼致穷”新京报:就农民集中居住而言,是利大还是弊大?郑风田:这个是需要仔细分析的,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强制推进集中居住违背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世界银行研究指出,人均GDP小于500美元时,农民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经营土地为主,当人均GDP大于1000美元时,农民土地的商业运作和市场价值才能开发体现出来。新京报:现在我国农民是否合适集中居住?郑风田:目前,我国庭院经济和家庭畜养还是重要收入来源,如果强行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就会妨碍农民的生产生活。新京报:会影响农民收入?郑风田:是的,农民住上公寓楼,收入会减少,支出却在增加,水要买,菜要买,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农民“上楼致穷”的现象。地方不执行中央文件新京报:现在农村居住分散,形成很多空心村,集中居住可以节约土地,这不是好事吗?郑风田:这要因地制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尊重农民意愿。新京报:现在城市用地紧张,农村节余的土地与城市进行增减挂钩,这是否合理?郑风田:这应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简单挂钩。新京报:你认为这是土地收益归谁的问题?郑风田:长久以来,在民间就一直有宅基地继承的传统。某些地方仅仅支付房屋拆迁补偿收回农民的宅基地,造成了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严重侵害。新京报:事实是农民一搬走,宅基地收益归了政府。郑风田: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这里采取的是“置换”,而不是征地,大家是通过置换让自己住得紧凑些,自己做了付出才有了节余的土地。新京报:现行政策对农民权益有无明确规定?郑风田:有,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规定:“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新京报:为什么中央文件无法保护农民权益?郑风田:关键是地方不执行,而农民又不熟悉文件,这样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吃亏的是农民。宅基地补偿普遍不足新京报:现在各地的 “集中居住”等做法中,普遍存在什么问题?郑风田:普遍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宅基地补偿不足。新京报:具体怎么表现?郑风田:主要表现在:一是只对农民“合法确权”的房屋面积给予安置补偿,对超出的面积仅仅按成本价补偿,有的甚至不给予补偿;二是对宅基地不给予补偿,或只给予“合法确认”面积补偿;三是安置房一般还是集体土地产权证,不能直接上市交易,如果要变为可上市交易的房产,还必须补缴一部分土地出让金;四是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得到的补偿与同类同地段的商品房价格相比,与土地拍卖出让的价格相比,差距悬殊。新京报:该怎么解决?郑风田:从国家角度,中央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明确和赋予农民宅基地以完整的物权,给农民发放统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宅基地证书,同时,积极试点,探索宅基地进入市场的流转办法,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圈地风刹不住”新京报:圈地情况能否遏止?郑风田:肯定会有增无减,现在又提出小城镇化,必然又要占用土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不会结束。新京报:该如何保证农民利益?郑风田:在宅基地腾退时土地收益要保证,农民上楼后要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现在很多政府都不解决,顶多给上个社保,也不承诺就业。政府可以引进项目,给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他们也不必进城打工。新京报:有些地方提出“宅基地换保障”,你怎么看待这个提法?郑风田:这不合理,享受社保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不能以牺牲宅基地为前提。不明白的还以为农民真的得到好处占到便宜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部分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会议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擅自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将追责“一把手”会议强调,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 专家说法 用地增减挂钩应明确细则。昨日,针对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国务院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即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试点的方向给予了肯定,但是也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规范。党国英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对增加挂钩试点的管理细则,细则首先应该进一步强调农民自愿原则,同时要循序渐进,明确对农业专业户不能集中居住,要帮助他们建设分散居住点,也方便农机的存放。对于集中居住的农民,党国英建议,社区在基础设施、垃圾处理、市政建设上要完善配套,至少要像居住在小城市一样,不能搞几个村的简单合并。另外,将现在以县为单位进行的增减挂钩试点,扩展到以市为单位。党国英认为,如果相关部门能出台增减挂钩试点细则,可以在细则里进一步明确追责措施。“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上分析,追责措施仍会是以行政处罚为主。”

■ 新闻背景 二十余省市“拆村并居”今年10月份,记者在山东、河北、江苏等地走访,发现一些高层小区在农村拔地而起。山东诸城市取消了行政村编制,1249个村,合并为208个农村社区。诸城70万农民都将告别自己的村庄,搬迁到“社区小区”。在江苏省邳州市坝头村,村庄被整体拆迁,当地建设了数十栋密集的农民公寓,要村民补差价购买。在河北廊坊,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生态文明村的董家务村,如今已成一片废墟,大片新修的村居在铲车下倒塌,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被铲平。如今,像诸城这样的“拆村并居”,正在全国二十多省市进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

问题 强拆强建侵农民利益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要求 严禁违法收回承包地。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规定 不得扩大试点范围。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抓好落实。

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抓好落实。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草案)》。草案明确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性质和业务范围,规定了代表机构开展业务活动的规则,完善了登记管理制度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第四篇: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

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抓好落实。

第五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黑龙江省农业开发用地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黑政发〔1998〕66号)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农业开发用地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98年8月4日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用地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及有关规定,进

一步明确农业开发用地审批权限,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农业开发用地,必须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有关部门按下列规定权限批准:

(一)一次性开发500亩以下的,由县(市)政府批准。

(二)一次性开发500亩至1000亩的,由行署、市政府批准。

(三)一次性开发1000亩至1万亩的,由省政府批准。

(四)一次性开发1万亩至2万亩的,由省土地管理部门审查,省长办公会议审定,报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批准。

(五)一次性开发2万亩以上的,由省土地管理部门审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报国务院批准。

二、省农垦、森工系统所属农场、林业局土地使用范围内的农业开发用地,应当附主管部门意见,按下列规定权限批准:

(一)一次性开发2000亩以下的,由省政府委托省土地管理部门批准,报省政府备案。

(二)一次性开发2000亩至1万亩的,由省政府批准。

(三)一次性开发1万亩以上的,按第一项

(四)、(五)规定的权限批准。

前款规定的农业开发用地,农垦、森工部门一次性开发500亩以下的,由省土地管理部门驻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土地管理机构批准,向土地所在行署、市、县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三、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农业开发用地,须先征求计划、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意见。报国家批准的,还须附有开发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报告和项目设计任务书,依照有关规定提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土地权属文件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规划图等。属

于出让土地的,还须有地价评估报告,土地出让合同书。

四、边境地市县和军事禁区农业开发用地,必须事先征求省军区意见,按规定权限报批。

五、外商投资进行成片土地开发,一律报国务院审批。

六、禁止毁林开垦,不得超过省规定的禁止开展坡度开垦林地。

七、各级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审批。经依法批准的农业开发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用于非农业建设。

八、本规定由黑龙江省土地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下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全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全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某乡人民政府关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意见

    XXX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意见今年我乡被市环保局部列为全市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示范点之一,为扎实、深入推进示范工作,我乡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积极行动,认真......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驻马......

    农村土地整治紧急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现将《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七大工作步骤 1、调查摸底,征求意愿。深入村组、农户家中,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事代表会、村民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宣传土地综合整治......

    关于规范农村土地

    关于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 有序流转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促进我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增加农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关于组织企业赴韩国参加商品展示会的通知 各地(市)外事办公室、有关单位: 近日,韩国忠清北道国际通商室给我办来函称,由韩国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省经济发展遇到多年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

    2005年工作意见(镇人民政府)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