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提升路政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提升交通路政工作水平
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九次全会精神。
2、扎实推进中原经济区主体区建设,做好交通路政管理工作。
教学对象:党员干部 教学地点:五楼会议室 教学方法:现场讲座
教学时间:第一阶段为调研准备阶段(现在—4月下旬)
第二阶段为集中授课阶段(5月—6月下旬)
第二阶段为总结评比阶段(6月—7月)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主题
这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九次全会精神,我所组织工作会议,研究安排我所党的建设工作。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所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创先争优活动呈现良好态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继续推进,实施人才发展规划有了良好开端,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所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了所正确发展方向,维护了我所的和谐稳定,有力推动了我所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持续科学发展。近年来我所党的建设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所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我所的领导;必须围绕中心,服
务发展大局;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体制和所工作机制,突出党支部对党小组工作的统一领导,着力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和整体合力。
2011年是中国共产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党建工作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今年我所党建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围绕服务科学发展,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以路政管理和治理超载超限为重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落实作为根本要求,领导干部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九十周年。
二、讲授、论证,阐述主题 一、十七届五中全会主要精神
(一)胡锦涛同志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首先,报告指出一年多来集中力量抓的六件大事:一是精心组织和成功举行首都阅兵、群众游行等60周年国庆庆典系列活动。二是多次对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研究部署。三是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确保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四是及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五是重点研究部署推进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六是决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次,其他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是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四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五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六是做好对台工作和港澳工作;七是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八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后,胡锦涛同志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中央关于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中央“十二五”建议的主要精神。《建议》共12个部分56条。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二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六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七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八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十是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三)温家宝同志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建议(讨论稿)》的说明。温家宝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从五个方面对《建议(讨论稿)》作了说明。一是关于“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二是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是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四是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五是关于“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
(四)胡锦涛同志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一是关于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发展的主线以及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二是关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关于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国际的、完全正确的,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三是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从“五个方面”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历 2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正确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必须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需要大家共同来做。四是关于做好当前党和国家工作。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继续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期趋势,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的特点,努力增强我国参与能力;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切实摸清发展潜力、优势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症结,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科学依据。要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着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主要精神
(一)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重点汇报了省委常委会今年以来抓的四件大事:一是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二是着力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三是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四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抓的五项工作:一是努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是着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四是切实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五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经济开放度仍然偏低,经济增长下滑风险仍然存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凸显,发展空间亟待拓展。三是粮食连续增长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渠道不多,“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四是社会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急需解决,一些社会矛盾有所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突出挑战。五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依然存在薄弱环节,有的领导干部尚未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 3
任意识、为民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不善于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唯书唯上比较多、独立思考比较少,行政命令用的比较多、市场经济手段用的比较少,节会活动应酬比较多,抓大事谋大事比较少,对自己的职位想的比较多、对为民负责想的比较少等。
(二)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要内容。郭庚茂省长在《建议》的说明中指出,今后五年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攻坚意识,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建议》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革开放,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明显推进。主要任务是: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撑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中原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建议》还阐述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以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重大任务和保障问题,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主要内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着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纲要》指出,在战略定位上: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在总体目标上: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成就、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在战略布局上:以郑州和与之毗邻城市为核心区、以全省18个省辖市为主体区、以联动发展的周边地区为合作区,融入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互动联动,构筑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主题功能互促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在战略支撑上: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支撑体系、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四)卢展工书记讲话的主要内容。卢展工指出,要坚持“四个始终”:始终紧紧扭住发展,始终注意保持清醒,始终着力民生民心,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必须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必须保持清醒、应对挑战;必须明确目标、砥砺奋进。
各位党员同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省八届十一次全会
上指出,要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原经济区是区域经济的概念、总体战略的概念、载体平台的概念,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对河南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历届省委班子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不懈探索的重要成果,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抉择,是凸显河南地位、服务全国大局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要准确定位、主动融入,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统筹协调、全面推进。
卢展工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推动“十二五”发展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强保证;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真正转到科学发展上来、转到为民上来,转到站位全局上来;要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善于按规律办事,善于抓难事,善于运作;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要切实树立对人民负责的形象。
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紧密围绕市四届十一次全会上,黄兴维指出,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河南振兴中发挥应有作用。今后五年,南阳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瞄准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两大任务,坚持“四个重在”,继续实施“四个带动”,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打造豫鄂陕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当好区域合作的前锋,为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奠定坚实基础。工作中要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发挥一个作用,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改革 5
开放为动力,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发挥连南启西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狠抓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坚持“两轮驱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四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在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在扩大开放上实现新突破。五是持续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南阳。要进一步解决好突出的民生问题,再接再厉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是坚持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要加快形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提升新格局,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黄兴维强调,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到发展的第一线,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自觉肩负起引领加快发展的政治责任。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进一步转变作风。各级干部作风要硬,作风要实,雷厉风行,只争朝夕,大干快上,为顺利实现南阳 6
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设更加富强、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新南阳而努力奋斗!
我们路政所党支部就如何做好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根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重在”,努力提高我单位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推动交通路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成分多元化、公众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社会大背景下,政府的行政执法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人性化执法正在诸多环节中体现出来,对公路执法队伍、行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贯彻落实“四个重在”对工作思路、工作状态和管理方式、执法手段进行调整与完善,使路政工作保持健康、稳定、快速的运行态势成为我们路政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
在召开的全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公路路政管理、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共同确定了下阶段路政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公路保护法规体系,建设一个高效运转的路政管理体制,塑造一支能打硬仗的路政执法队伍,树立一支清政廉明、务实高效、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路政执法人员新形象。
重在持续,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有持续发展的意识。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单位这些年在国
家实行成品油税费改革前所取得的显著成就,都是靠聚精会神顽强拼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在改革发展大潮波澜壮阔,形势发展催人奋进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慢了不行,不发展更不行。积极发展提升路政管理水平来保障公路畅通,除了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辛勤劳动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依法治路。而强化公路的路政管理,就要有一个健全的公路管理法律保障体系,以规范公路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行政法规,同时更要有一个关系理顺的管理体制和执法体系。
交通部在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交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的基础上,相继颁布实施了《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以及《关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超限运输审批许可行为的通知》,并结合路政管理文书的规范和应用,进一步规范了交通行政许可行为,提高了审批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规范了执法程序,并逐步建立了执法监督考核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廉政勤政和依法行政。
按照国务院立法计划安排,《公路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目前,交通部正在征求各部委意见,近期将正式上报国务院颁布实施。随着《公路保护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法律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路政管理工作将得到进一步的促进。
河南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地方公路事业的现实状况,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法规和条例,这些地方条例是《公路法》的细化和补充,有着更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更加明确了路政工作的执法职责。
目前,全国有15个省市制定了公路管理条例,19个省市制定了路政方面的管理条例和管理规定,13个省市出台了高速公路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涉及范围涵盖超限运输、路政赔(补)款、内业管理、处罚程序、法律文书、非公路标志、占用挖掘公路用地等诸多方面。这些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有着更强的针对性,以更加具体的方式对路政管理内容及目标任务作出了明晰要求。所以,要用长期发展的目标来干好我们路政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每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2、提升服务水平。
提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从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发展阶段的跨越。从本质上说,提升是新的发展状态、发展模式、发展机制的出现,着力提升水平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我们单位工作水平和能力的迫切要求。
提升发展的“动力”何在?思想解放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也是实现提升的“总开关”,科学发展的实践就是解放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自觉地解放思想,转变思维、转变观念,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切实解决加快路政所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
我们路政所从体制转换后成立不到二年,正是提高素质、树立新形象,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所以我们要不断增长新的业务知识,提升我们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就我们工作而言,我们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大有提升水平和能力的文章可做。譬如我们的治超工作,还要进一步落实抓好、完善好绩效考核制度、及平时考核和年终考评制度。要牢记使命,要紧紧围绕我所的工作重点,工作大局,围绕单位跨越式发展的工作部署,要大胆创新、扎扎实实、理直气壮地做好路政工作和治超工作。要长效治超,筑起坚固防线。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按照统一部署,搞好配合和协调,按照市、区政府关于对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工作精神,联合公安、运管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通过这次联合治超活动,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路政管理工作,路政管理工作地位得到提升;进一步健全了机构,明确职责,在全省、各地市区分别成立了治理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办公室,从而增强路政管理工作的协调力度和有效性;锤炼了队伍,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一规则,合理布局,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超限超载检测站,逐步形成全国性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对超限超载车辆实行长期、有效的监控检
测”的要求,各省以交通部《全国治超超限超载检测点布局规范研究》为基本框架,以地市区现有的治超检测站点为基础,结合地区公路网络的实际情况,纳入全国性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目前,标准化、规范化检测站点建设的试点工作已在各地推广开来。
从我们治超工作开始,到我们购置了治超检测设备的先进性和路政管理维护的推土机。特别是在治超现场,在路政人员的示意下,一辆辆车有序通过检测车道,显示牌亮出检测结果时,被检测车辆的“体重”、车牌号等有关信息会同步反映到检测站的电脑里面,如果出现超限超载,与电脑联网的打印机自动打印“明细单”,执法人员则当场按单作出相应的处理。
对比审视近年来各地出台、推行的一系列制度、举措,人们欣喜地发现文明执法、人性执法正在诸多细节中显现出来。创新理念决定治理效益的提升,注重细节决定管理效能的落实。围绕李盛霖部长在今年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治超队伍在交通系统内部整合解决,逐步纳入路政执法队伍序列,治超经费列入养路费预算管理支出范畴”的要求,各省逐步将治超管理纳入路政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河南省为了落实经费,保障治超,省财政厅、交通厅又联合下发文件要求从2006年到2008年,各市连续三年,每年从汽车
养路费地方切块资金中安排不低于实际切块包干资金总额2%的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专项经费。在集中治超工作开展三年之后,交通部提出了下一步目标,要求在加强源头治理和路面执法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治超长效机制。
3、统筹全局。
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重在统筹,是谋划全局、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加强统筹是谋划全局,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做到统筹兼顾也是提高路政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路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多、范围广、体现在具体的各项工作之中,贯穿于公路的全过程。着力于统筹交通路政的工作,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要围绕中心,二要注重协调,三要形成合力。在所班子带领下,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整体规划及长远发展,发挥优势,推动路政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要站在全局看问题,要跳出小圈子看全局。不能顾此失彼,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众人拾柴火焰高,形成整体合力,聚大家之智慧,使各方面工作形成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上级党委赋予的工作任务,完成我所既定工作目标、整体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的实现。“敬礼、齐步走”……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命令,操练场上一列列精神抖擞、规范统一的执法队员迈着强劲有力的步伐,做着整齐划一的手势。这是我们卧龙区路政所公路路
政管理人员经常在演练场上看到的精彩展示,有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路政队员的体现,正是不断提高的管理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路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精神所在,才造就出我们文明管理道路安全的“守望者”。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度、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激励和约束机制已初步形成,有效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明创建为载体,以培训教育为基础,不断推进路政管理“人才强路”战略,倡导建立学习型队伍,统筹全面考虑整体工作,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我所还建立健全了路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了“十一五”路政执法人员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方案,使教育和培训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以“执法为民”为宗旨的教育,自觉加强警示教育和自身修养,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奉献、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建立以全面加强路政管理能力建设为基础的自身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提高队伍素质。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建设,以创建学习型队伍为切入点,不断激发创新潜能,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我所正在制定路政执法行为规范,以进一步促进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责任制和岗位追究制。抓
紧建立和完善路政执法人员选拔、任用、考核、监督制度体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奖有惩、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并通过抓好培养、交流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路政执法队伍的文化层次和学历水平。逐步适应路政管理工作的需要。
4、服务人民。
重在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发展为了人民。具体到我单位,就是为了车主业户搞好管理和服务,离开了这个根本,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做普通的一员,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进一步增强服务人民的意识。为民,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是党的宗旨意识的根本体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2009年国家金融冲击中,中央提出“三保”的重要措施,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具体到我们单位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路政的各方面的工作,就是服务于社会需求,服务于交通发展,服务于正常工作的开展。在做好“三个服务”中,实现我所的健康和稳定的持续发展,提升路政的品牌。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特别走在我们卧龙区农村公路上,一块块漂亮的标志牌像一张张导游图,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指明行驶的方向。
每到一处,驾车人首先看到的是规范、醒目、美观的标志牌对豫宛大地风土人情的展示。这是我们交通部门投入十几万元在全区农村公路设置的公路交通标志,这让来到南阳的人们享受到交通为旅游带来的便捷服务。
从道路管理到便民服务,再到公路辅助设施的规范管理,无处不在的服务意识,无不彰显出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和建设,公路行业的行政执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加强依法治路的同时,路政管理部门开始更多地让人性执法从形式走向实质,从抽象理念走向具体细节,这些举措得到公众的认同。我们路政管理部门,经过治超攻坚战的磨炼,在绿色通道、文明样板路建设中,在路政管理经常巡查中,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文明创建为中心,以净化、优化环境为宗旨,以完善出行服务设施和安保工程设施为落脚点,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行业文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从另一方面来说,路政管理部门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不断拓展服务理念。在文明样板路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文明管理为中心,以优化服务、优化环境为宗旨,以改进服务功能和安全保通工作为落脚点,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行业文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营造了一个“畅洁绿美”的行车环境,树立了“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新服务观。
我所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把人性化管理服务理念贯穿到整个路政许可的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公路路政许可过程中加入了对公路附属设施人性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如在公路两侧埋设管线许可中,要求公路用地两侧管线必须安装阀门,以免造成公路以及设施维修带来的诸多不便。给农村居民出行创造良好的便利。三、四者的关系及如何做好四个重在。
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持续
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升是在持续基础上的不断超越,统筹是实现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的重要方法,为民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
1、坚持“四个重在”,就要大兴求实之风。
“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难就难在如何提高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把握各项工作的自身规律党员干部要在“求”上多花心思、在研究规律上狠下功夫,做到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不违背客观规律。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工作现状,要充分理解上级领导要求和所领导的工作安排,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要实践证明有效,就要大胆地往前走,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力戒一阵风、得过且过,要使工作更务实、更扎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路政所能不能发展,不在于说,而在于做。很多事情,讲起来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讲过的事情首先要做,发展的成效、工作的实效都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要出实招,下实劲,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2、党员干部就要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
要忠诚履职,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任何时候都忠诚党和人民的交通事业、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要带头示范,抵制各种腐蚀诱惑,“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继续发扬思想好、作风好、形象好、能力强的工作精神,以更加严格的自我要求、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加严明的组织纪律,维护和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要提升素质,立足于学,立足于做,立足于实,立足于效,让运作更加规范严谨、不断提高履责能力。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推动着我们不断思考新的发展问题,不断创新发展举措,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在当前及今后交通路政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四个重在”和“四个带动”更加注重提高务实服务、强化管理、改革创新,一定能够继往开来,创造新的历史,实现最终的宏伟目标。
努力提高我单位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推动交通路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成分多元化、公众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社会大背景下,政府的行政执法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人性化执法正在诸多环节中体现出来,对公路执法队伍、行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贯彻落实“四个重在”对工作思路、工作状态和管理方式、执法手段进行调整与完
善,使路政工作保持健康、稳定、快速的运行态势成为我们路政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公路路政管理、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共同确定了下阶段路政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公路保护法规体系,建设一个高效运转的路政管理体制,塑造一支能打硬仗的路政执法队伍,树立一支清政廉明、务实高效、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路政执法人员新形象。
第二篇:党课材料 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
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 力争在涧西经济发展中有更大担当
时 间: 地 点: 授课对象: 授 课 人: 职 务:
任何一次大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思想的启蒙、理论的指导和文化的呼应。适逢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大跨越之际,省委指出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我们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是顺应中原经济区发展大局而成立,是涧西经济建设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积极推进集聚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为集聚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加大文化投入,活跃民众文化生活,凝聚人心,提升整体文化素养,推进集聚区精神文明建设是此次文化建设的主题。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市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和提升整体文化素养,实现凝聚干事创业之心,展示干事创业之才为目标,努力使集聚区在涧西经济建设中有更大作为、有更大担当。这次文化建设活动,要集中时间,在四月份就开始了调研准备阶段,六月份集中授课,全体党员建立学习笔记,主要学习内容有十个方面:一是学习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二是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三是学习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四是学习省委卢展工书记在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的讲话精神和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五是学习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六是学习思想道德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七是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广泛开展研究性文体活动;八是推进科技文化发展,培养文化市场主体,扩大文化投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九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属于本土文化的高层次人才;十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文化建设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集聚区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全体党员参加举办文化建设论坛,共议集聚区文化建设发展举措,最后归纳总结出集聚区文化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制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让文化建设围绕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重点项目建设,改进社会管理手段,努力使集聚区经济建设提速,后续项目跃进,社会和谐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顺利实现。因此这次党课围绕集聚区文化建设我讲四个方面:
一、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
增强文化自觉自信是卢展工书记把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来的。所谓文化自觉,就是在文化发展上的觉悟和觉醒,懂得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员是集聚区文化建设中的带头人、践行者,没有文化自觉,很难有行为自觉。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党员对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是集聚区文化建设能否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必须作为重心来抓。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支部党员要深入学习布置学习的十项内容,研读重点,结合“何平九论”、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十八谈”,解放思想;结合集聚区文化建设实际,调查研究,勇于探索,发表文化建设意见。群众对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是文化活动文体能否踊跃投入的关键所在。没有广大群众对文化自觉自信,就没有文化活动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此次文化建设的推进,要重在宣传教育,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广大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达到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注重文化育人
文化建设的精髓在于教育人、引导人,提高人的科级文化、思想道德和公共文明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我们集聚区属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城乡差别、文化素养差别、干部水平领导方式、发展方式等差别十分明显。我们成立时间不长,千头万绪抓发展,根本在抓人的文化素养提升、才能发挥,抓人才、用人才当务之急。经济建设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上来,集聚区冠名先进制造业中的“先进”更突出这个意义,所以育人是集聚区的战略问题,是跨越发展的战略问题,作为党的组织要有深刻认识。
这次文化建设活动中,我们要把培训党员、培训干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培训计划已经初步拟定,要按培训计划分批组织参加,力争让我们的带头人在这次活动中从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到执政能力,管理经济、发展经济的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最基本的是要能够满足集聚区发展的用人之需。
三、要坚持文化惠民
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讲是造福于人民。集聚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公益性、基础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加强辖区内文化建设。各党支部要利用现有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突击乡村文化站,农村书屋、板报、健身舞点、社区建设点等活动设施,组织广大民众参加的各种文化活动。让有利于广大群众体魄健康的体育活动,有益于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创潮流,形成自觉。在文化建设上的投资再多也不算浪费,哪个支部能够最先实现群众活动场所满足、活动形成吸引、群众参与广泛,我们要总结经验,大力表彰,物质扶持,逐步形成集聚区特色文化。
四、实现文化聚心功效
文化建设要与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有机结合。保持清醒状态,提升思想举措、激发动力活力、彰显特质特色、加强领导引导。要在此次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活动中,让我们的领导观念、领导方式、领导作风适应总体目标的实现。切实克服“庸、懒、散、软、浮、躁、怨、疲”的不良作风,只有领导执政能力和反腐倡廉水平提高,凝聚心才有可以凝聚的中心。我们要下大功夫、大气力研究科学发展观在集聚区贯彻落实的思路规划、举措,带领群众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让集聚区真正在涧西经济中发扬举足轻重的作用。让我们的集聚区形成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产业、先进个人的凝聚区。
第三篇: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学习总结
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
主题党课活动学习总结
根据市直单位组织开展“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主题党课活动的通知,我单位党支部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主题的党课活动相关事项,通过这次讲党课活动,宣传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全厂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推进我单位的发展实现新跨越做出积极贡献。并按照局人事科具体要求,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安排。为把学习贯彻“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主题党课活动组织好、实施好、开展好,我单位认真学习文件,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学习贯彻“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主题党课活动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专人负责,落实相关具体工作。
二、采取多样形式,确保党课质量和效果。
1、印制文字材料,以摘抄笔记形式,将授课内容整理成文字材料,供学习者摘抄使用;
2、组织讨论,将党员干部分成若干讨论小组,对本次的主题党课学习活动谈谈个人看法,联系个人工作实际,在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为党课活动取得实效奠定实践基础,确保党课讲的有实效、有新意、有针对性,从而达到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的目的。
三、结合工作实际,稳步推动主题党课阶段性工作。我单位现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厂干部群众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善于把握规律,开拓创新精神。通过党课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党的纪律的全面内容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的部分内容;通过上党课,使全体党员对科学发展观与权力观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学习,广大党员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普遍认为只有在实战中自觉坚持“权力来自于人民”、“行使权力为人民”的权力观,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确保了我单位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通过主题党课活动的开展,我单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凝聚力得到了加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进一步提高,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单位将继续组织党员干部,扎实开展学习主题党课活动,把党员干部的学习引向深入,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单位发展的实际,大胆创新,务实工作,为创造我单位“和谐、文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自管理提升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将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信息化在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一、完善方案,优化保障
为了实现“细化方案,专项整改、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集团将管理信息化提升与集团“十二五”规划紧密结合,通过完善实施方案、优化保障措施,确保管理信息化提升工作目标清晰可衡量、整改措施细化可执行,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完善方案
在管理提升活动第二阶段开展之初,集团开展了专项工作“回头望”和复查复诊工作,全面梳理并分析掌握了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短板和瓶颈,编制了《西电集团2013-2015年信息化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并组织所属企业编制了各单位的“2013-2015年信息化滚动规划”。确立了“以两化融合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建设目标,使管理提升活动与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优化保障
集团通过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和对标分析方法、开展信息化导入准备工作、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等举措,积极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1、对标先进,明确目标。集团积极借鉴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多家中央企业就集团管控、ERP等系统的建设应用进行了专项对标。通过深度对标、学习调研、实地考察等手段,充分剖析企业自身管理信息化全过程、各环节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找准关键点,在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也为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
2、落实责任,确保投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纳入集团投资管理,统一协调落实各种资源,保障持续投入。同时建立了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投资管理制度与流程,规范了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为了保障建设资金、配套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的足额到位,集团信息化项目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不但确保了建设资金按时到位,还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3、明确思路,协同推进。集团以“2个阶段(信息化建设阶段、深化应用阶段)、2层机构(信息化管理部、业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通过各部门、各环节的相互协调配合,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4、优化机制,加强管控。集团通过优化机制,有效保障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效果。一是推行企业总信息师(CIO)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在核心企业设置了总信息师岗位;二是组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室,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标准、产业实践中形成的“自主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技术融合等领域研究;三是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优化项目先期策划与导入准备工作,研究编制了《ERP系统导入准备工作指导书》,加强立项审核,坚决杜绝未立项评审而实施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四是优化信息化项目计划管理,建立了信息化月度例会、专题研讨会、项目群会议、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加强过程控制,确保项目实施处于可控状态;五是严格按制度规定开展项目验收管理和后评价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六是加大项目集中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优势,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5、开展信息化水平评价与考核。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集团细化了评价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集团与所属各单位均签订信息化工作任务书,建立了两级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单位经营班子考核评价标准,并由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考核,有效保障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集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两化融合”战略部署,按照“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要求,把信息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紧密围绕管理提升活动主题与工作目标,以“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技术”为抓手,制定了集约化的人、财、物集团管控系统建设及所属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计划,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一)加强集团管控
为了满足集团管控需求,集团重点开展了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营销合同管理系统、电子采购平台、主数据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内控评价系统的建设应用工作,全面覆盖所属全资及控股子企业。畅通的信息流全面提高了集团的集约化人、财、物管控能力,为科学决策,高效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推动精细化运营
按照“试点先行、重点建设,积累经验、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集团将西开有限和西电西容作为ERP系统试点单位,推进子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项目上线后,集团组织召开了ERP专题研讨会议,对试点效果进行了评审,在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ERP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宝光集团完成了ERP系统升级改造,西开电气开展了ERP系统深化应用。目前,集团部分企业已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集成,建立了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企业精益管理能力,也为集团全面推行ERP系统奠定了基础。
(三)优化客户管理
为了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集团积极推进远程客服管理系统建设。目前,西开电气已完成客户数据整理上线、基本流程调试等关键工作,系统已于今年5月全面上线试运行。西电西变、西电西容客服管理系统也已开始建设。通过加强客服管理系统建设,集团将逐步具备快速、高效、准确的远程实时监测能力,同时还能实现在线诊断、指导,及时解决现场设备出现的各类问题,系统掌握产品售后信息,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建立科技资讯平台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集团建立了全球输变电行业专利数据库系统,现已收纳了国内外约1500万条专利,覆盖了输变电、配电和电力电子专业领域。该系统为集团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资讯平台,同时也优化了科技管理方式,提升了科研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创新驱动提供了保障。
(五)确保信息安全
集团对照“商业秘密信息技术防护指引”开展信息安全对标工作,根据对标结构,从基础网络边界部署、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方面,弥补了现有信息系统技术缺陷,进一步强化公司网络安全。
(六)加快数字化制造步伐
集团全面加强了PDM、3D、CAE、MES、CAM等系统建设的推进力度,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在所属企业按计划稳步推进。
随着管理提升活动的深入开展,集团在管理信息化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信息化标准建设仍需进一步规范,集团管控系统仍需进一步深化应用等。下一步,西集团将继续紧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深化应用,把握重点、协同推进,巩固成果、持续改进,不断固化成功经验并构建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全面提升。
第五篇: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_全面提升监狱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升场所管理水平
十堰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孙学明
2012年六月,司法部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应用座谈会,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强调,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国监狱系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信息化技术在监狱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其中重要强调了要把监管安全信息化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应急指挥信息化、安全防范信息化、狱情分析信息化以及生产安全管理信息化,筑牢“四防一体化”的安全防范体系。
以上信息虽然只提到监狱,但是作为在戒毒场所工作多年的干警来说,信息化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近年来,湖北省戒毒系统在司法部、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湖北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戒毒场所(以下简称场所)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尤其在全国场所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局属各单位对数字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都在筹划本单位数字化建设。
一、数字化场所的内涵
所谓数字化场所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和核心,以安防为重点,集监控监听、门禁、报警联动、巡更、对讲、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与指挥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工程。
数字化场所至少包括以下子系统:局域网基础平台(设计总容量最终应达到每个工作人员一个终端);视频监控系统;语音监听系统(含会见、亲情电话监听等);报警联动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广播、对讲系统;所内消费一卡通系统;场所管理一卡通系统;所内无线通信系统;政务、所务公开系统;办公自动化(OA)及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场所门户网站等。上述相关联的子系统完成数据共享和集成应用,实现网络化的集中统一管理。
二、场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全球信息化、场所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从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场所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可以看到,大力推进场所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戒毒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场所信息化建设,一是保障戒毒所充分履行职能、更好地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二是提高戒毒所管理工作水平、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三是实施“科技兴监、科技强警”战略、提高戒毒人民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四是促进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对监狱(戒毒)工作包括监狱(戒毒)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对场所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司法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推进场所信息化作为加强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制定《监狱(戒毒)信息化工作十一五规划》、《全国监狱(戒毒)信息化建设规划》。全国各地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场所信息化取得积极进展,促进了场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国监狱(戒毒)系统的具体表现。
三、场所信息化建设对场所管理工作的作用
现在,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场所信息化建设对场所管理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场所管理水平。
(一)有利于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
实施戒毒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要求民警必须确立全新的监管工作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接受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管教业务等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戒毒工作的需要,迎接数字化监管时代的到来。广大民警在思想观念、管理方法、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要有根本转变,为场所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各地市州所从监管改造到生产管理,普遍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省局局域网开通以后,局属各单位和省局之间的文件信息可以从网上直接收发,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再看看国外更为先进的例子:日本首家“无围墙”监狱将投入使用,届时电子标签将代替监狱警察监控服刑人员。服刑人员会见亲友时,不需要警卫陪同,因为通过囚衣上的电子标签,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日本政府出资,20年内将投入520亿日元用于设备和各项服务支出。新监狱投入使用后,每年可望节省运营成本50亿日元。
可以看出,监所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日常办公的自动化、生产经营管理的网络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费用。随着各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场所信息化必将为我们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传递和更快捷的信息服务。
(三)有利于提高改造质量
戒毒所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对戒毒人员的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犯罪,因此戒毒工作必须以提高改造质量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施场所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在利用好传统改造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对戒毒人员的改造质量。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考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采用网络视频方式聘请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力量对戒毒人员进行远程心理咨询和治疗。
(四)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
戒毒所是社会的一扇窗口,向社会宣传戒毒所,让社会了解戒毒所,勇于接受社会监督,建设一个有利于戒毒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建设所务公开系统,使戒毒人员亲属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戒毒方针政策、所内新闻等动态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而造成信息中断和丢失,消除戒毒人员亲属和社会公众等对戒毒场所产生的误解,从而树立起戒毒所的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各界对戒毒工作的支持。
四、场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场所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所用产品和设备更新换代快,对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条件要求高。我省戒毒系统统一了数字化戒毒所工程核心设备的要求,以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全省视频监控的顺利联网,全省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和设备要求也将实现统一。现就我省监狱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一)继续加大硬件投入力度
严格按照《戒毒所信息化工作十一五规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硬件投入,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争戒毒局域网全面覆盖监区,办公OA系统逐步全面投入运行。各所在场区、会场、仓库重地、交通要道口、有关办公区等重要部位分步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电子监控,将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到更加广阔的领域。
(二)继续加大软件开发力度
重点把已经开发使用的公文处理系统、办公网络系统、成本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相关系统用足、用好、用活。在此基础上,组织攻关开发并启用管教信息系统、警务人事信息系统、工资人事信息系统等相关工作系统,为戒毒工作发展提供更好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撑。
(三)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各戒毒所应迅速成立独立的信息管理及维护的部门,培养一支有责任心、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继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引进一些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将信息技术骨干送出去培训,充实提升信息技术力量。进一步明确专、兼职信息员及其工作职责、要求、奖惩标准、考核兑现的办法。在启用新系统、新现代信息技术时,在配置一批新电脑、一批新手开始使用电脑时,及时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
(四)继续加大规范管理力度
各戒毒所对信息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流程加以规范:包括从电脑配置计划提出、采购、领发到维护、耗材领发、电脑调配、报废,从信息收集、起草到信息报送、审核、校对、发布、归档,从专、兼职信息员得到确定、培训到调整,从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启用到充实、调整、培训,从工作目标、任务、责任、要求到考核、奖惩、兑现等环节。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各项工作责任到人,监督到事,考核到位,不断提高戒毒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水平。
五、场所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戒毒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场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体系、三个信息资源库、十个应用系统。
“一个平台”,即网络和硬件平台。“一个标准体系”,即戒毒所信息化标准体系。“三个信息资源库”,即戒毒管理信息库、戒毒人员信息库、警察信息库。“十个应用系统”,即戒毒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系统、监管及执法管理系统、教育改造系统、生活保障及医疗卫生系统、警察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与劳动改造系统、场所建设与保障系统、所务公开系统、办公自动化和决策支持系统。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计划陆续增加一些新功能,并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断努力。我们回顾场所信息化建设历程,深深体会到:没有一个优秀的、思想开放超前得所领导班子,就不会有场所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没有一支努力为场所信息化建设忘我工作的专业队伍,光靠资金投入和社会参与,就不能很好的结合场所工作实际,也算不上信息化的成功;一个良好的运用环境是信息化成功实施的根本所在,坚持不懈的应用培训和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是场所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前提;应用产生需求,所有系统的功能都因具体应用而实施。“我要做”和“要我做”所形成的信息化将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实施场所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工程,必须舍得投入;戒毒所是政府体系和社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要求戒毒所必须创新管理手段。通过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场所管理水平,场所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戒毒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