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问题分析
毕业论文
题
目: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问题分析 — —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酬薪问题分析
学生姓名: 代依蝶 用户名: qcdaiyidie 所属教学服务中心: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服务中心指导教师: 张卫星
2016年 8月 28 日
0
摘要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薪酬与银行业绩的实证分析、评价薪酬水平的标准和完善其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活动,从而降低两权分离导致的代理成本。但在现实情况下,如果相应的薪酬机制不合理,薪酬不仅不能降低代理成本,反而会成为高管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因而,银行高管巨额高薪是否合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找出银行高管的薪酬变化与银行绩效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揭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提供借鉴。关键词: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1
一、绪论.........................................................................................................................................................3
二、我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现状..........................................................................................................3
三、这种状况的不利影响及形成的原因.......................................................................................................5
(一)这种现状带来的不利影响..........................................................................................................4
(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5
四、面对这种现状采取的策略......................................................................................................................5
(一)深化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逐步实行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制度..............................................5
(二)完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健全高管薪酬约束机制...................................................................6
(三)改进高管考评指标,设立合理激励机制....................................................................................6
(四)提高高管薪酬信息透明度,完善高管薪酬披露制度..............................................................6 结论.................................................................................................................................................................8 引文注释.........................................................................................................................................................9 参考文献........................................................................................................................................................11
一、绪论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企业高管薪酬以惊人的速度攀升,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高管的天价薪酬也备受指责,其合理性日益受到质疑,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事实上,高管薪酬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活动,从而降低两权分离导致的代理成本。但在现实情况下,如果相应的薪酬机制不合理,薪酬不仅不能降低代理成本,反而会成为高管“掏空”上市公司和侵占广大股东利益的一种手段。为此,一些国家相继出台措施,加强对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监管和改革。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防止
①银行业再次出现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过度冒险行为,2009年美联储首次对银行业高管的薪酬提出了监管的要求,此项限薪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于削减银行高管的现金薪酬收入,取而代之的是发放银行的股票,银行高管需长期持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的银行企业改革及金融改革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我国银监会也在2010年3月份颁发了《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其目的在于完善薪酬的约束激励机制,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将银行高管的薪酬与风险相挂钩,通过薪酬的激励约束对银行的稳健经营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抑制银行高管的过度冒险行为。由此看来,商业银行对其高管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已成为提高自身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并进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高管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变得至关重要。高管激励问题贯穿于我国经济改革的全过程,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激励问题作为一个核心和根本的问题同我国的企业改革紧密相连。从2003年开始,中国国有银行确定了股份制改革的方向,银行高级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是银行治理结构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它决定了银行治理结构的核心框架。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人才资源,节约投入成本,提高银行经营的绩效。实行薪酬激励的主要目的是将高管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尽量的协调一致,以减少代理成本。但是,对高管的薪酬激励计划是不是真正能增加股东的财富?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是否存在高管薪酬与股东财富的敏感度? 高管可以通过对公司的控制权影响自己的报酬,一般来讲管理权力越大,租金汲取能力越强,越有可能依靠权力自定薪酬。特别是由于我国经理市场不发达,相关市场不完善,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经理人的权力将会对薪酬的制定起到重要的影响,这种现象是不是在中国银行业也存在? 众所周知,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离不开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是我国银行企业有序经营的内在保证,也是我国银行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以我国银行企业高管人员酬薪的现状出发,研究我国银行企业高管人员酬薪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对我国银行企业的高管层及其员工的薪酬激励水平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探索适合于我国银行企业有效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高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任命的准一级官员,虽然银监会对其准入有年限限制,但在标准和程序上并没有一套符合市场规则的规定,操作方式上是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规定,由下级行党委提名推荐。在这种非市场化机制下生成的高管人员自然不能称为完全的职业经理人,当然也就不能产生具有职业化性质的经理人阶层,使这些高管人员对薪酬激励制度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从而会影响到薪酬激励机制的发挥,更影响到整个商业银行员工的积极性。
银行的薪酬是指银行工作人员为银行提供劳动和服务而获得的经济报酬,其基本形式包括: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工资、奖金和以限制股份、股票期权等形式提供的奖励和以其他形式提供的保险、②福利等物质利益。显然,薪酬激励对于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机和活力,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问题。尽管人才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激励仍存在很多问题,薪酬激励的作用逐渐弱化,要努力找到解决的途径,还是要从分析其现状及问题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高管薪酬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高管薪酬有逐年上涨趋势,薪酬差距较大。
传统计划经济的分配模式就是平均主义,各种人员收入差距小,不能体现其承担的责任、风险,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贡献。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已使中国商业银行的分配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除了
实行结构工资制,收入与业绩相联系,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这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更为明显,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股票期权在收入中所占权重发生了变化。通常情况下,高管人员职位越高,股票期权在其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大,从而使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亦愈加显著。这样容易造成员工与高级管理人员的内部矛盾,对银行的业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差距的扩大,是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承担的责任、风险,付出劳动和做出贡献差异的体现。2010年3月,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在薪酬结构上,对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等进行了规范,对银行高管的延付、支付、扣回都作了严格规定。虽然《指引》并没有提到薪酬限制,但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们的薪金都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利于薪酬激励制度的发挥。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根据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所做的统计分析显示,中国建设银行以1378.0224万元再次位居董事长持股市值第一名;中国农业银行以571.22万元蝉联总经理持股市值冠军;年薪最高的高管出自工商银行,达602.57万元,按2011年年报公布的数字看,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最高年薪只有1万元左右,换句话说,这些公司全体领薪高管的月平均收入也就是区区的几百元,这让投资者对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产生怀疑,以及对其灰色收入、黑色收入、职务消费状况产生猜测。
2.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开始呈现微弱的相关性。
自2011年以来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年报的不断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年薪与公司业绩相关性每年都在加强。在整体业绩与薪酬挂钩的激励机制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近几年亏损的商业银行,因亏损而减少高管报酬的案例极为鲜见,甚至出现股东收益下降而高管报酬大幅度提高的怪事。
3.高管薪酬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最后是中部地区;在增幅上也是同样顺序。这主要和我国宏观的经济政策紧密相关,东部地区大开放,西部地区大开发,而对中部地区却没有太多的倾斜政策。另外,地区生活水平、地区行业分布等也对高管薪酬造成一定的影响,东部地区在住房、交通等生活消费相对来说也是最高的,其他两地区就低得多。
4.高管薪酬与银行规模无显著影响。
一般说来,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越大,高管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股东权益受托责任越大。按照责任与报酬对等的原则来判断,资产规模普遍大于民营控股公司的国有控股公司高管报酬水平偏低,意味着责任与报酬失衡。
三、这种状况的不利影响及形成的原因
(一)这种现状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他给我国各方面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基本状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完全固定工资制已逐步转向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但在不同体制类型的商业银行之间差异较大,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绩效工资比重较高,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工资比重仍较低,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从收入总体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总体水平不高,中外资商业银行员工收入水平有明显差别,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③就收入水平而言的人力竞争力明显处于劣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虽然高于国有银行,但与外资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高管薪酬状况是股份制银行高管薪酬增速较快,与员工薪酬差距逐步扩大;不同股份制银行高管薪酬差距大于员工薪酬差距。在薪酬结构方面,与美日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薪酬结构比较单一,高管的薪酬结构中正规收入有两部分:一是工资收入,二是福利收入,目前还没有一家实行类似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的长期激励机制。而隐性收入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的不足,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中包含着很多不合理的成分,在职消费部分与职务级别相关,并不与工作业绩有直接关联,会加剧利益分配的不公平;灰色收入部分更是与经营者的寻租活动紧密相关,给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道德风险。因此,隐性收入的存在伴随着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不良因素,实际上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扭曲,导致薪酬“二元结构”的出现。
突出弱薪酬激励下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表现,将国有银行与上市股份制银行的一级资本、总资产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作比较,揭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总体的经营状况与其规模上的优势以及市场垄断地位不相符,经营绩效水平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的发展及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通过不断剥离其不良贷款、注入资本金来进行政策支持的结果。如果当年业绩提成报酬过高,容易导致经理人为了获得当期业绩而牺牲公司长期利益的短期行为,损害股东的长期价值。
(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
1.历史原因,企业尚未形成自主分配的主题。
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只是整个社会计划生产和分配的一部分,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所有资源都是有计划实现的。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薪酬制度,主要考虑人的行政级别、资历因素。主要表现为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尽管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但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改革并没有取得④实质性的进展,分支机构不同级别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相当大,这反而掩盖了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弱化了薪酬制度改革的动力。2.薪酬管理配套措施建设滞后。
外部环境对企业薪酬管理影响很大,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度的增长,企业薪酬管理外部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商业银行所有者“虚置”,缺乏一个对经营者强有力的考核激励约束主体。国家至今未出台统一的成熟的年薪制和期权期股的相关规定,各地各企业的做法不一,差距很大,很不平衡。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很不健全,股票市场的表现是缺乏一个成熟、稳健、法制化的股市,期权、期股实行的基础不稳固。企业经营者与党政领导干部界限不清,二者的福利待遇没有明确规定。
四、面对这种现状采取的策略
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薪酬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适当的政策措施,努力解决企业高管薪酬问题,构建银行企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
(一)深化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逐步实行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制度
⑤
当前商业银行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很多,一是健全商业银行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清理整顿工资外收入,三是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四是规范银行经营者收入分配。
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实行市场化薪酬管理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银行高管市场化的薪酬应与市场化的选拔任用机制相配套。要实行与市场化相配套的薪酬制度。当前国资委限定国企高管薪酬不得超出职工平均工资14倍,这是权宜之计,并非治本之策。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体制改革,适当引进其他种类的战略投资者。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体制的激励不足问题,部分是由其特殊的股权结构所决定的,由于是国有控股加上投资主体过度单一化,因而出现了产权主体不明确,所有者严重缺位的现象,并进而导致行政激励凌驾于经济激励之上的薪酬激励体制,所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的股权结构,不仅可以使众多投资者对银行高管的任命与监督起到一定的制衡与约束作用,而且可以强化银行高管的经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二)完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健全高管薪酬约束机制
企业高管薪酬的基本前提是“高风险、高收益”。因此,企业在制定高管薪酬时,应增强高管
⑥薪酬与绩效的关联度,实现企业业绩和高管薪酬付薪效率最大化。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浮动薪酬管理,发挥奖金的杠杆作用,通过浮动薪酬强化业绩导向。二是在短期内可将现金激励递延发放。当然,虽然递延奖金制度有利于股东,但影响了高管的利益,为此,在递延比例和期限方面应参照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这种方式更适用于那些高管薪酬有充分竞争力且高管薪酬与利润密切挂钩的企业,一般企业应谨慎仿效。
对企业高管,不仅要有薪酬激励,还要有制度约束。为此,一是合理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并将风险因素纳入高管薪酬的考核指标体系内。可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安全指标和必要的社会责任指
标,作为评估高管业绩的内容。二是要建立高管薪酬披露机制,使高管薪酬进一步透明化。国家可要求企业在制定高管薪酬标准后,将其薪酬标准交由企业职工审议。这样,不仅避免企业高管薪酬由高管自己制定的弊端,更有助于增加高管薪酬的合理性。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国资委和国有企业高管也应本着对公众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尽快采取措施公布自身薪酬情况,为我国尽早建立公正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和实现高管薪酬公正、公平、公开创造条件。三是健全工资法律法规,使高管薪酬制度走入法制化轨道。要规范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防止其失控,我国应以法制建设为切入点,由国务院乃至全国人大制定法律法规来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对高管薪酬的决定程序进行规范,改变目前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行政考核办法,为职工赋权,大胆引入独立于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全程审计监督机制,使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透明化。
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依赖于股权结构、市场环境和内部组织机构设计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核心仍然在于权力的制衡。银行高管薪酬畸高,与企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因此,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有效防范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商业银行经营者“道德风险”等问题的根本途径。
不仅如此,还要大力推进企业薪酬规划设计工作。企业薪酬设计应当由董事会集体作出决策,并将薪酬设计上报给国资委备案,以实施监控。对商业银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人员结构严格界定,可以包括企业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企业的员工代表、独立董事、外部咨询顾问等,但是不应包括管理层人员,独立董事必须保持相当高的比例。现在一些商业银行董事会虽然设立了薪酬委员会,但实质上形同虚设,仍有不少企业高管自己定自己的工资。(三)改进高管考评指标,设立合理激励机制
目前,国内银行根据银监会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的基本精神,相继建立了本行高管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为客观考评银行高管经营管理绩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实践看,各家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和方法尚欠科学性和全面性,基本采取的是行内纵向指标考评,这种考评指标可以用于年度薪酬发放,但忽视了金融环境等自然状态对绩效的影响,不能突出反映高管的努力水平,也不适用于长期激励计划的薪酬发放上。应调整原有一元型或二元型年薪,改为由基本薪酬、年度奖金、三或五年股权激励计划的薪酬组合,如基本薪酬可以由学历、工作阅历、工作能力及岗位性质等定性考评而定,年度奖金由部门业绩与个人业绩年度纵向考评确定,而长期激励计划应采用同业横向对比与行内的纵向比较相结合确定,基于此,我提出一下几点:
1.要明确界定高管经营业绩考核内容,使其有章可循。
2.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商业银行高管的工作绩效考核应该从不同的侧面,使用不同的指标,以保证考核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高管绩效考核中,要确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增加对工作业绩方面评价的力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对高管进行全面考核,规定各种考核的权重,量化指标定量评分,得出考核成绩;将高管业绩考核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严格兑现,提高可信度。
3.商业银行必须认真执行绩效考评体系,及时兑现与考评结果相联系的薪酬分配方案。4.加强对高管的经常性考核监督,将政府的监督考核和企业内部的业绩考核联系起来。(四)提高高管薪酬信息透明度,完善高管薪酬披露制度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披露模式是在年报中以表格形式披露公司年度报酬总额、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的报酬总额、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独立董事津贴及高管的年薪,这不适应二元型年薪制或长期股权激励型的薪酬制度趋势。建议证监会对薪酬披露的项目内容、格式、基本要求上有更明确、更严格的规范。如在内容上,披露对象是银行中具有决策权力的主管薪酬,披露薪酬内容要求分细目列出基本工资、福利、年度奖金、股票期权以及其他形式薪酬的初始价值,并对与高管薪酬挂钩的业绩考评办法给予说明;在披露基本要求上,应对最高三位或五位高管的薪酬进行披露、制定统一的基本考核指标,保持相对稳定的长期激励计划,并要求薪酬授出时期、实际授出时间与行权时间前后呼应;披露的语言表述必须简单明晰,要求银行更明确地说明高管手中股票的价值;在银行从事特殊投资行为(兼并收购)时,如果导致控制权的变更或责任的变更,必须明确说明其管理人士
从企业并购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董事行为失当而被解雇或罢免有关董事时,如果涉及赔偿安排,应确保该赔偿按有关合约条款厘定。
另外,提高银行高管人员薪酬信息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缓和高管和员工在薪酬高低上产生的内部矛盾。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是接受股东的委托经营管理银行,他们拿多少报酬,为股东创造了多少财富,其薪酬和业绩联系情况,都是投资者应该知情的。加强银行高管人员薪酬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银行高管和员工的内部矛盾。建议我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增加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信息披露内容的要求。
结论
商业银行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行业, 银行业的高管薪酬问题是银行业改革的重要问题, 有效的高管激励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的经营效率, 降低银行业的经营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高管薪酬激励增加了银行的经营绩效。银行高管的权力对高管薪酬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CEO 与董事长、董事分离程度越高, 高管的薪酬水平越低, 高管得到的非正常薪酬越少。高管权力综合指标明显增加了高管的非正常薪酬。因此, 我国银行业要实行有效薪酬激励制度, 以提高银行经营的绩效,同时要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 降低高管的权力, 使高管得到合理的薪酬, 提高薪酬激励的效率。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参考建议:第一,在转型经济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综合经营绩效决定的高管薪酬管理机制,将高管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短期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高管以牺牲公司业绩为代价,来换取监管指标的达标,以维持其现有职位。第二,应该从商业银行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决定权交给市场,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长期股权激励机制。
引文注释
① 史蒂文·克尔.薪酬与激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苟开红.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构成及长期激励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11.
陆岷峰.中国商业银行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J].江苏金融,2008,10.刘晓宇,孙晓峰.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经营者薪酬机制的弊端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11.宋秀贞.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物流科技, 2009,3 陈学彬.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分析[J].金融研究,2007,7. ②③④⑤⑥
参考文献
[1] 陈学彬.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分析[J].金融研究,2010,7.
[2] 许有淑.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分析与构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2. [3] 戴相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4] 孙健,郭少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5] 陈学彬.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分析[J].金融研究,2007,7.
[6] 宋秀贞.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物流科技, 2009,3 [7] Barro J.Pay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 of Bank CEO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008, 8.
第二篇:关于上市发电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上市发电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立辉 李寒芳 谭忠富
论文摘要:对发电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促进高管薪酬对企业业绩的激励作用。以具有代表性的发电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公司所处地区、国有股比例以及公司的成长性等影响高管人员薪酬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假设,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研究分析。证实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与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企业国有股比例和企业所处地区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发电企业;高管人员薪酬;上市公司业绩
厂网分开、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已经基本实现之后,随着电力供应紧张形势的缓解和“竞价上网”的实施,发电企业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因此发电企业必须强化经营管理,打造和提升企业竞争力。高管人员是企业的领军人物,对高管人员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是提升发电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但电力行业是公用事业,原来属于自然垄断领域,电力体制改革之初就曾因行业职工收入太高而饱受批评与攻击。那么,发电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收入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是否对提升公司业绩起到良好作用呢?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寻答案。
不同的理论基础对于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代理理论认为,公司的业绩水平是决定高管薪酬的关键因素,应该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联系起来,以达到有效的激励作用;管理理论则认为公司规模是影响高管薪酬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高管薪酬水平也应该随之上升;人力资本理论则认为人力资本在高管薪酬决定中起重要作用,Jensen和Murphy较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他们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大型公众持股公司的业绩和它们的经营者的报酬有微弱的相关性;李琦通过选取1999和2000年国内各30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计业绩与上市公司高级经理薪酬基本不相关,而公司规模、国家股比例、地理特征对薪酬水平的决定有明显而一致的作用。发电上市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也是电力行业中较早走向公司化、股份化、市场化的企业,其高管人员薪酬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受哪些因素影响、是否合理,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借鉴意义,但目前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1研究对象与假设模型
1.1样本企业
研究对象为截止到2003年底已上市的发电类企业,研究范围为2002~2003年。截止到2003年底,已上市的主营业务为发电(发电收人占总营业收人的50%以上)的企业共有42家。考虑到部分企业是2003年底上市,因而缺少2002年数据,同时剔除一些数据披露不完整的企业,最终研究对象为:2002年38家,2003年42家。
1.2变量说明
变量的选择主要研究了企业的业绩、规模、成长性、所处地区以及我国特有的国有股比例等因素对企业高管薪酬的影响。由于样本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在国有企业“能人经济”模式下,公司主要经营者是薪酬激励的最主要目标,因此本文选择金额最高的前3名高管人员的报酬总额作为薪酬数据。同时因发电上市公司并未普遍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手段,研究所用的薪酬数字并不包括股票期权和股票收人;因高管人员职位消费和隐性收入并未在年报中披露,且不具有正激励作用,故薪酬数据也不包括职务消费和隐性收人。在上市发电企业的经营业绩方面,由于净资产收益率(R0E)是反映股东盈利能力的国际通用指标和杜邦体系的核心,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也是以此为主要指标,因此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业绩指标。关于发电上市公司的规模和成长性,一般用权益装机容量及其增长率衡量比较合理,但因许多公司的装机容量数据未披露,故用总资产及其增长率表征。见表1。
1.3研究假设与模型
假设1: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业绩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按照代理理论的观点,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应该与企业业绩挂钩。业绩水平包括多方面,主要是企业股票价格在股票市场的表现和企业会计业绩。普遍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太强,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除了企业经营状况之外还存在许多其它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此仅考虑企业会计业绩。
假设2: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规模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根据管理理论的观点,公司规模越大,公司管理层级就越多,而各层级之间的薪酬客观上存在差异;规模大的公司相对于规模小的公司,高管人员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要求的管理能力更高。就发电企业而言,改革之前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装机容量大小往往与其行政级别挂钩,也体现到高管人员的报酬水平上。因此,按正相关假设。
假设3: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的成长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成长性影响到企业股票在证券市场的表现,影响到股票价值的增长。股票市场对于成长性好的企业评价较高,因此股东倾向于对成长性好的企业的高管人员支付更高的报酬,以更好激励高管人员。而在电力总体供应形势紧张的现阶段,发电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装机容量的扩大即公司规模的成长。故按正相关假设。
假设4: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国有股比例存在负相关关系。
我国的发电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国有股在上市企业的股本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而言,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有着相对严格的工资等级与标准,因此企业国有股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高管人员所受到的约束程度就越大,高管人员薪酬水平的增长将受到更多的限制。
假设5: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的发电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薪酬水平高。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相对而言要比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快,物价和消费水平普遍更高,东部地区企业薪酬水平也相应高于中西部薪酬水平。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对象中吉电股份和龙电股份地处吉林和黑龙江,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东部,但因这两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和物价水平与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相当,在研究过程当中将其列入中西部范围。
根据以上假设,构建出如下模型,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对该模型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
2相关与回归分析 2.1样本总体描述 表2为2002、2003年各个公司金额最高的前3名高管人员薪酬总额和各研究变量的总体描述性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高管人员薪酬和资产规模在2003年有不小程度的提升。而表征业绩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成长性指标都有所下降。国有股比例略有上升,但是由于其基数较大,3个百分点的变化并不是十分明显,基本上同2002年持平。
2.2模型的相关与回归结果
表3和表4为变量的相关关系矩阵。由表3可见,2002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净资产收益率和地区变量与高管薪酬水平有相关关系,其中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关系显著。
表4显示2003年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地区变量和高管薪酬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5为高管人员2002年和2003年的薪酬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可见2002年的模型对该年的薪酬水平解释程度为25.1%,F值在0.05水平上显著,说明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MP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002年检验结果中各变量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同,但仅有净资产收益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支持假设一,其他假设均未通过检验。2003年的模型对该年的薪酬水平解释程度为14.1%,F值在0.1水平上显著,说明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MP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003年检验结果中除地区变量外其他变量的符号都与预期相同,但也仅有净资产收益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支持假设一。2.3考虑时间滞后因素的相关与回归结果
考虑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确定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前期经营水平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因此,研究中计及了时间滞后因素的影响,以上1的经营业绩指标重新分析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模型中采用的业绩指标为上一的业绩指标,以t一1表示。
表6和表7分别为2002年和2003年考虑到时间滞后因素的高管人员薪酬影响因素模型相关关系矩阵。剔除缺2002年数据的公司,2003年薪酬水平滞后模型的研究中样本数变为4O家上市公司。由表6可见,2002年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表征业绩的上1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成长性指标以及地区因素与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假设一、三、五通过检验。由表7可见,2003年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表征业绩的上1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企业规模以及地区因素与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这样,假设一、二、五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8为对考虑到时间滞后因素的2002年和2003年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可见2002年的模型对该年份的薪酬水平解释程度为11.6%,F值为1.973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MP之间可能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002年检验结果中各变量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同,但仅有上1的净资产收益率在0.1水平上显著。2003年的模型对该年的薪酬水平解释程度为34.4%,F值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MP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003年检验结果中除了成长性指标外其他变量的符号都与预期相同,但除上一的净资产收益率外其他变量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仅支持假设一。
3结束语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3.1薪酬相对合理上市发电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并非高得离奇,相反,其在上市公司中仅仅略高于平均水平。据统计,2002年中国沪深股票市场1221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收入前3名最高者平均年薪14.77万元,2003年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收入前三名最高者平均年薪19.9万元[5,6j。而根据表1,2002年发电上市企业高管人员收入前3名最高者平均年薪为l6.27万元,2003年为20.24万元,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0.2%和1.7%,可见,在总体上市公司中仅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如果年报数据真实并且不考虑职位消费和灰色收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横向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发电上市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总体来说处于合理的水平。
3.2需要增加激励方式
发电上市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激励中,激励手段大多采用单一的现金报酬,而较少采用持股、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在2002年的38家和2003年的42家研究对象中虽有27家上市公司存在高管人员持股情况,但每家公司仅少数几位高管人员持有绝对数量和比例都非常小的股份。薪酬激励基本采取现金报酬的方式,主要包括工资和奖金,激励目标主要是短期经营目标;而股权激励则更注重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的上市发电企业,更应该、也更有条件进行股权激励的尝试。
3.3薪酬与会计业绩相关
在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会计业绩代表的条件下,研究发现,发电企业高管人员薪酬与其会计业绩都具有显著相关性。后来以总资产收益率替代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会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基本相似。
这说明薪酬设计考虑到了以会计指标表征的企业经营业绩因素。按照代理理论的观点,这是1个比较合理的现象。但是如果采用财政部等部门颁布的国有企业经营效绩综合指标,则不具有相关性。
国内外大部分研究都发现企业经营业绩与高管薪酬之间没有关系或仅存在微弱的关系,这与本文的研究结论不同。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来自行业的差异。一般文献研究中,没有按照行业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而不同行业企业其经营业绩、高管薪酬之间差异很大,罗跃龙的研究表明,公司业绩和高管薪酬关系产业类型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结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3.4影响上市企业高管薪酬的其他因素 本文研究的影响发电企业高管薪酬的诸因素中,除经营业绩与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外,其他因素与高管薪酬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由于发电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基本没有披露高管薪酬制定的原则,本文只能采用推断的方法来解释有关结果。
在文献4]、[9]的研究结果中,经营规模被认为是影响高管薪酬的重要因素。因为公司规模越大,经营复杂程度越高,高管人员付出的劳动就越多,因而需要更多的报酬激励。这个结果比较符合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份占主体的大背景。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形成了经营者按级别定报酬的管理制度,而经营者的级别往往与其企业规模和级别挂钩,故企业规模应该成为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之一。
关于公司成长性,对发电企业来说,企业成长性不仅是提高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在连续几年来电力供应偏紧的大背景下,企业和机组规模的扩张就意味着利润的增加、效益的增长。而上市公司成长性有赖于高管人员方方面面的努力与运作,因此成长性理应成为高管薪酬激励中应考虑的因素。对于区域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差距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是1个现实存在。然而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经营规模、成长性、区域因素等均与高管薪酬无关,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上市发电企业薪酬体系正处于改革变动之中,原来的国有企业薪酬标准体系正在被打破,而正在形成的新薪酬体系中以上因素尚未得到体现。部分发电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薪酬制定原则正在从传统的国企岗位技能工资制向与经营业绩挂钩的报酬制度转变,也印证了这一点。
第三篇:2014 高管人员薪酬考核方案
2014 高管人员薪酬考核方案
一、考核人员范围:
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财务负责人。
二、考核方案
上述人员的薪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工资(年薪),每月固定发放;一部分为年终绩效考核奖金,适用本考核方案进行计算。
三、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主要有: 经营指标和履职情况。经营指标总经理占
70%、副总经理占60%、总工程师和财务负责人占50%;履职情况总经理占30%、副总经理占40%、总工程师和财务负责人占50%。
四、考核方法
(一)经营指标(总经理70%、副总经理60%、总工程师和财务负责人50%)考核指标系数的确定:
1、主营业务收入考核指标系数T1的确定:
本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为t1,T1=t1/上主营业务收入
上主营业务收入=1838万元
2、利润总额考核指标系数T2的确定:
本完成利润总额为t2,T2=t2/上利润总额
上利润总额=142万元
(二)履职情况T0
个人履职采用绩效考核表进行,绩效考核平均分为t0,T0= t0/绩效考核总分。绩效考核总分= 100分
方法采用上级评议、自评、下级及员工评议相结合。
(三)年终绩效分配考核指标系数的确定:绩效考核系数T'
总经理:T'=(T1 + T2)∕2×70% + T0×30% 副总经理:T'=(T1 + T2)∕2×60%+ T0×40%总工程师:T'=(T1 + T2)∕2×50%+ T0×50% 财务负责人:T'=(T1 + T2)∕2×50%+ T0×50%5)年终绩效分配额(T)的计算:
年终绩效分配考核只针对上述高层管理人员,根据其职务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所享受的绩效奖金也不一样。见下表:
设定绩效奖金基数为N,N=年利润增加额×30%;年利润减少额×10%作为罚金,并从当年年薪中扣除进行考核。每人年终绩效奖金分配额T为:
总经理: T= N×30%×T'副总经理:T= N×22.5%×T' 总工程师:T= N×22.5%×T' 财务负责人:T= N×25%×T'
五、说明:
1、相关数据以2012 合并会计报表数据为准。
2、本考核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生效。
六、本方案由公司董事会制定并解释。
履职绩效考评表
说明:
1、本考核表共10项考核要素,满分为150分。
2、本考核实行“二次赋值法”,此法适用于主观衡量的考核量表。采用此法,是可以让考核人尽可能客观地去评价这些主观指标,更为精确地掌握被考核人的实际情况,也便于将全体被考核人就同一项考核要素进行对比考核。
3、二次赋值”的具体操作是:考核人对被考核人的第一次赋值为,在“A、B、C、D、E”
中选定一个档级;在第二次赋值时,在选定的档级后的“上、中、下”上再选一个等级。考核组将对应相应的等级进行计分。如对某人某项评定为A级中,单项得分为14分。
4、总分在120(含)-150分为优良级;90(含)-120为较好级,60(含)-90分为合格级;30(含)-60分为尚可级;10-30分为极差级。
5、本次考核实行三种测评加权法。自评占10%,考核组评占30%,上下级共同测评占60%。
第四篇:企业高管人员辞职报告模板
企业高管人员辞职报告模板
【导语】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是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实用文体。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企业高管人员辞职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企业高管人员辞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申请。
来到xx公司两年多了,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过欢笑,有过收获,也有过泪水和痛苦。公司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然而工作上的毫无成熟感总让自己彷徨。
记得您曾说过,工作上如果两年没起色就该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或许这真是对的,由此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尽管我一思考,上帝便会发笑,但这笑带着一丝苦涩,思考的结果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或许自己并不适合软件开发这项工作。否定自己让自己很痛苦,然而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一直让我沮丧,也让我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并且让我确定了这个念头。
或许只有重新再跑到社会上去遭遇挫折,在不断打拼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才是我人生的下一步选择。从小到大一直过得很顺,这曾让我骄傲,如今却让自己深深得痛苦,不能自拔,也许人真的要学会慢慢长大。
能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斑岗位,做好项目开始前的属于自己的所有工作,尽力让项目做到平衡过渡。
离开,目前的公司,离开许多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的,忘不了领导们的尊尊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最后也愿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祝愿公司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篇二】企业高管人员辞职报告
敬爱的XX:
我很遗憾这个时候提出辞职。
可能,我天生不是做管理者的料,我必须承认,在迈为的这一年半里,我做的很失败,我对自己很失望!有人说,在哪跌倒的,就应该从哪爬起来。可是,我没有这个勇气了,我想放弃了。我的`离开,对迈为来讲,应该算件好事,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财务主管会对公司有很大帮助的。
我很感谢公司给我提供的大舞台,感谢领导对我长久以来如此的信任和支持!我想我今后恐怕很难再遇到这么友善的领导了。但是,我恐怕注定是群舞中最不起眼的那个,无法担当领舞的角色,既然如此,为了不拖累公司,不成为公司成长的瓶颈,也为了减少我对自己的失望,我想,我还是离开吧,把这个财务主管的位置空出来给能够为迈为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的人才吧。
当初选择来到迈为,是正确的。我不会忘记领导对我的信任,同事对我的帮助,更不会忘记我婚礼上大家那一张张的笑脸与一声声的祝福,这些将成为我无法磨灭的记忆!现在,虽然我是流着泪写下的辞职报告,可我依然不会后悔——离开,并不代表厌恶,并不代表要舍弃、要忘记!我真心的希望迈为能过成长壮大,希望我们曾将在例会上的那些玩笑能够成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骄傲的别人说“迈为集团财务部最初的建立还有我的一点点功劳呢”!
我愧对公司给我提供的机会,愧对领导对我的信任!所以,我选择离去,一方面,减少对自己的失望,减少痛苦,另一方面,不要成为公司成长的瓶颈!
此致
敬礼!
【篇三】企业高管人员辞职报告
尊敬的朱总:
首先,非常感谢您这一段时间来对我的信任和以及工作上的支持,我非常荣幸的于20XX年6月26日起,担任鑫怡家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营运总监一职,然而我现在因为身体原因却要辞职了。
这几天我认真回顾了我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觉得来公司工作是对我的锻炼和磨练,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一段时间来,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下属对我的支持让我感激不尽。在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中,在工作上我学到很多东西,也给我了发挥才干的舞台,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我此刻的离开,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歉意。
非常感激公司给予了我这样的工作和施展的机会。我向公司提出辞职,主要是因为以前本来就有腰肌劳损的职业病,此次来到鑫怡家后因为工作上的压力和工作时间跨度太长的原因,现在这些病症愈加严重,需要很多时间来调养;严重影响到工作的进度和效率。考虑再三,我决定向公司提出辞职,请您谅解。
我在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得到了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于您的帮助和公司的支持我非常感谢,也希望我们能有再次共事的机会,我会在离职前做好工作的交接,对所有交接的相关事宜做持续性支持。
企业发展之初,主要管理方式是靠人治。当企业十几、几十个人的时候,企业所有情形都能一目了然,问题一句话就能解决,当组织规模扩张到上百人的时候,自己那双眼睛已经远远不够用了,自己所到之处满眼都是问题,而且说个十遍八遍都不管用。这个时候,就是企业需要完善的组织、制度、计划、执行和控制。我们历练了很多孕育期的改革、变故、阵痛。希望以后的鑫怡家用、最适合的机制,发展企业、运作企业。
我很遗憾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只有衷心祝愿公司的发展前程一帆风顺!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团结、为规范公司化管理提高一个台阶,最后想对运营部的每个参与工作的员工说声谢谢,您们辛苦了。
望朱总批准为谢!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第五篇:企业高管人员如何招聘
企业高管人员如何招聘 ?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招聘高层人才的困惑通常有:
企业吸引力在哪?
人才在哪?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老板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如何全过程管理?
一、企业吸引力在哪?
空间、薪资、公司发展前景„„
招高层——通常是挖,一定要找到吸引到对方的关键点,并能给得到。
二、人才在哪?
通过以下三点确定:
1.分析岗位需求,确定目标资源
2.对目标资源细分,寻找合适人选
3.对人选进行细分,筛选适合企业或者能够offer的动的人。
三、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分析出企业需求?
1)企业需求——要求站在企业战略层面来思考,不同企业需要不同的人才。
案例分享:
一个台湾人,他是smt方面的专家,在业界属于高端人才,但有个缺点,脾气很暴躁。没办法和下属相处,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因为一次动手殴打员工,被干掉了。随后他被另外一家大公司招聘过去,那家公司看中的是他的技术,而且那家公司这方面的牛人也很多,那台湾人到新公司之后呢,发现竞争厉害,也就开始注意和人打交道的方式了。这样的人,放到小企业,那他就是害群之马,企业离职率会很高,人心惶惶,但是换到另一个环境,就可以好好改造他。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才,看放在哪里,看你怎么用。对于不同的企业,人才需求重点不同。
需求的确定,以开会的方式集思广益很必要,针对高层人员的招聘开会到底要讨论什么内容,确定什么内容?其实就是讨论岗位的核心要求,个人认为,参加会议的人或部门不要太多,相关部门责任人就可以了,老板一定要在,他要一锤定音。
2)高端招聘60%的内容和精力,要花在需求分析上,需求分析,不仅体现在前期,还在于过程中,和后期,全过程的。
案例分享:
老板某天要求急招一个财务总监,根据公司某时上市的需求,要求很明确:第一、●作过IPO;第二、注册会计师;第三、同行业。核心要求基本知道了,老板的需求也很明确,那●作起来当然也比较快速,引来第一个,是●作过公司上市的,还在名企呆过。基本上要定他了,老板满意了,可候选人不满意了:候选人一问公司的财务状况,就给老板分析上市要求和公司目前的差距,还有公司未来的业绩发展趋势,指出最少四年内,此目标不太可能实现。而他的核心要求是:希望通过帮企业上市,获得原始股。最后没有成功,只能成为朋友了。
关于这个岗位的招聘,老板后来听取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及其他部门负责人的意见,通过开会的形式,专门讨论之后重新明确了要求,而且,开会时讨论很激烈,人力、财务、销售负责人和老板参加会议,其实,销售和财务,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但销售部的人一定要参加,销售和财务的关系最密切。会议讨论后老板的要求变成:前期快速发展中,企业的财务基础不太牢固,从财务基础做起,一步一步做上来的,能切实规范企业财务的,但又能灵活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后来按这个需求招来的财务总监,上下都比较满意,一直干到现在。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
a)根据当前急需的工作内容来确定。就是说当前需要这个人来做什么?立即着手做
什么工作;
b)公司的长远业务要求(比如刚才讲到的上市),根据长远要求,有时需要大材 小用,但一定不能小才大用;
c)该岗位(业务)的客户(广义的客户)的需求;
前面三点,是着眼于对岗位的要求,只有清楚了该岗位要做什么,然后才去匹配人,并不是首先就要求人能做什么?现在很多公司走入误区,首先要求人能做什么,忘记了是岗位对人的要求。
d)根据岗位,然后这个人要怎样的素质,人要有怎样的学历,怎样的工作经历,怎样的工作成就等(不能因人设岗)对人的要求,还要讨论,哪些是硬性指标,哪些是弹性指标。硬性是必须具备的,弹性是可变通的。比如“学历”,岗位要求是“本科”,如果是硬性指标,就只能是本科或以上。如果是弹性指标,就是是否可以放宽到大专。
四、老板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企业需求和老板需求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企业需求——要求你站在企业战略层面来思考
老板需求——要求你站在现实层面来思考
两者一致时,最好;不一致时,要调和;无法调和时,要选一服从。
服从谁呢?如果说你服务于一家比较小的企业,那老板的要求是最高的,因为要不要是他说了算。但是服务于比较大的企业,如华为、中兴,很多时候考虑的就是企业需求。
假如以老板意见为主,要注意:
1、老板的需求是会改变的;
2、老板需求不一定正确,要善于引导。
案例分享:
某某(销售高端人才)出身名门,老板爱才,于是竭力想挖过来。但他忽略了公司现有一个销售总监,是与公司一起成长,业绩增长比较快速的人,只是文化起点低一些。这两个人都十分有性格,很张扬。老板花了很大的代价执意引入,还作了分工:一个管市场,一个管理销售。结果是分崩离析。本想引入一条鲢鱼,没想到是两只老虎。因为老板无法取舍,硬性组合了,结果两败俱伤!直到后来者离开。
究其原因,首先,老板只知爱才,而不知用才、不知企业真正需求的例子。属于典型的因才设岗,没有考虑到团队的整体配置,性格和才能的互补,关键人员之间是否无法相容等问题。而且前面的销售副总也干得很不舒服。
五、高端人才的需求,如何全过程管理(包括前、中、后期)
以招聘工程副总为例:
前期要做的工作:
1、明确工程副总在公司的定位。是副总经理分管工程。还是管理工程的副总工程师。明确定位,一定要和老板亲自沟通。
2、明确工程副总的工作内容(包括工作的环境,权限,权利,遇到的困难)这一点,是要讲给应聘者听的。尤其是苦难要讲清楚,能应聘的都是人才,而且请将不如激将。
3、明确老板对工程副总的期望(这个和工作内容是有区别的)
3.1立即着手解决公司在工程上遇到的瓶颈,遇到的工期滞后的问题。
3.2工程副总,能培养工程部经理,能让部门经理更能全面。
3.3工程副总,现在只是副总,管一个项目。但不久,至少要能管理好三个项目。
3.4工程副总,具有经营管理能力,以后要派驻外地分公司担任总经理,且必须胜任总经理。
以上3.1---3.4是老板的需求。单纯的说,这比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的岗位要求更丰富,超与了工程副总本身岗位要求。但岗位要求是前提。
4、明确公司的发展趋势,发展前途。明确工程副总这个岗位的发展前途,用事业机会来吸引有志之士。
5、明确工程部,对工程副总的期望。(下级部门只能对上级期望,不能提要求的)
6、明确其他部门(设计和营销)对工程副总的设想,期望。
7、最重要:明确这类人一般藏在哪里。或是哪些公司有这样的人?最好建立目标企业库,然后就要定向的去挖,去找。比如如果看上卓越集团的工程总监了,就要去找黄渊明商讨,能不能把这个人让出来。
明确了目标企业有哪些方法可以找到这样的人员?
高端人才需求的中端管理:
具体●作如下:
1、随时跟进老板需求。(是否有变化)需求是会议定出来的。前面讲了会议的讨论主要内容,根据讲的内容来,就能限制老板的天马行空。
2、在老板的需求没有变化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岗位要求。
就是前面刚讲了的3.1----3.4的岗位需求。
3、结合公司能给的薪水,寻找目标公司。
需找目标公司,要根据自己岗位的薪酬空间。工程副总的薪酬从30-100万不等。看
公司的规模。然后把在深圳的一线地产公司,找工程部经理(能找到总工程师,副总,再多钱都愿意),二线地产公司找工程部经理,副总,副总工程师。小地产公司就找:副总,总工程师等。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资源怎么来的?地产公司的名字:可以从建设局找,深圳地产协会找。上市公司,就去证监会的年报上找。
4、面试邀请
面试邀请前,先电话里和要找的人确认清楚,自己的硬性指标(ABC等),符合硬性指标者,邀请面试。这个就是上周讲过的电话面试,不深入讲。记住:是邀请面试,甚至是求贤若渴。切忌礼貌和不必要的手续。高端人才来到公司,前台(做相关培训)要非常礼貌,热情,及时引导到相关的会议室,并送上水。(茶,咖啡。。)
5、面试中:
初试官(不论谁),一定要对应聘者充分介绍公司,岗位的情况(岗位的现状,将来,困难)这样让对方非常清楚的应聘,知己知彼。我一般要花40分钟介绍这些内容。这样来的人,才是冲着事业机会来的。面试时,要给对方充分的尊重。(人家在原来公司就是受到尊重的,来面试反而要给与更高规格的尊重)高级人才一定是充分的双向选择。(诸葛亮人才吧,也不知道考察了刘备的实 力多久,才选择刘备)所以高级人才在面试时,介绍公司,介绍岗位,显得尤其重要。当然要适度忽悠,重点可从发展空间,公司企业文化、福利等情况说明。
高级人才需求管理,后阶段:
1、面试完后,礼送出公司,甚至送出电梯。
2、由于公司的内部流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中要对所有的准录用人才进行随时沟通;
2.1、至少每周沟通两次,一是稳定对方,二是再获得对方更多的信息。面试的沟通,比面试时有效多。有时候由于面试时间关系,沟通不充分。而且高级人才对基层人员都是非常尊重的。由于他们的矜持,也乐意让基层员工帮忙转达自己的意愿。(谁给高级人才做的公司、岗位介绍,就由谁沟通)
3、提醒公司内部,加速高级人才的审批;
4、高级人才面试时,尽可能的储备一人,即可以同时录用两人;但是高级人才不是频繁跳槽的,一般都是定向猎取,就怕别人也在猎取。
5、适当的给准录用人才,施加点压力,当然也给点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