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州12349便民服务平台简介
常州12349便民服务平台情况汇报
(2010年7月30日)
常州12349便民服务平台是由常州市、钟楼区两级政府全额投资,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外包”的思路进行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市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解决生活难题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同时也是常州市2010年60项重点工程之一的“爱老助老工程”数字化为老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钟楼区民政局牵头成立非盈利性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社区服务信息化中心,专门负责平台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及财务事宜,通过“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有序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稳步推出各项服务内容,服务范围立足钟楼,辐射全市,并加强与相关公益性组织的合作,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一、基本架构
1、呼叫平台。申请开通了民政系统专用公益号码“12349”短号电话,开发相关数据库和软件系统,接受语音接入等呼叫服务,为居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派工、紧急救助、电话转接等各类服务。
2、网站平台。建立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并开通网络QQ、服务投递信箱、网络贴墙、短信服务等信息交互工具,为各类公共事务、生活服务、商务服务等提供网络信 息发布和查询平台。
3、结算平台。在上述两大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入网服务发展情况及市民实际需求,逐步推行电子结算系统,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在线结算服务。
二、管理、运行模式
1、管理模式。一是成立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项目实施,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对项目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督查。二是成立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由区民政局牵头成立非盈利性单位——钟楼区社区服务信息中心,负责平台投资及财务事宜,承担平台资产(相关设备、网站域名、电话号码资源等)管理人义务,根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要求,制定并落实具体工作计划,对平台信息内容和服务效能进行有效监管。
2、运营模式。以钟楼区社区服务信息中心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下设办公室、运营部、公共事务部和财务部等部门,具体负责市场推广、加盟机构签约管理、人员招聘培训、一卡通发放、财务结算、日常维护等业务,并对平台开发和完善提出技术要求。
三、服务内容
1、事务类。依靠行政系统的互动,将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呼声、意见和建议,及时移送政府相关部门。
2、服务类。依托加盟企业,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低价、2 快捷、有偿的生活类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有养老为老服务、家政服务、维修服务等,逐步引入商品配送、医疗保健、专业咨询等其他各项社区服务内容。
3、咨询类。借助12349服务热线及中心网站,利用数据库及相关职能部门政策等,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四、作用与意义
1、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长期以来,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同时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通过信息化服务平台,可使居民足不出户,通过电话、网络就能享受到政府配置的公共服务,实现市民、企业、政府“三赢”局面,促进和谐社区、和谐常州建设。同时通过网络,政府可以听民声、知民情,提高政府为民服务能力。
2、引导、规范服务行业健康发展。通过政府搭建的信息化数字平台,委托市场化企业专业化运作,将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对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对其服务质量、收费进行监督、跟踪,引入退出机制,确保信息平台所提花的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可通过与行业协会的协调、合作,对加盟企业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和引导,推动服务业健康发展。
3、缓解日益增长的养老为老供需矛盾。常州已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养老为老服务要求高,需求量大,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是老人们首选的养老形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平台,依托现有的社区居家 3 养老站点、网络,整合政府、社会及市场相关资源,完善养老、助老、扶老的运行机制和体系,可大大缓解日益增长的养老为老供需矛盾。
第二篇: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简介
*****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简介
为给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快捷、透明、便民、高效的优质综合服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街道办事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大厅于***年**月正式建成投入启用。
便民服务大厅按照公开、规范、廉洁、便民的办事原则,推行“一站式”亲情服务。大厅突出低柜台人性化设计、全开放式办公,总面积***余平方米,设有计划生育、招商办证、司法信访、社区城管、民政社保、值班领导共六个窗口,由相关科室派一名工作人员进驻大厅集中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各窗口工作人员一律挂牌上岗,接受群众咨询和监督。每个窗口都配有一台高配置的液晶电脑,实行自动化办公,建成了上联区政府信息中心、下通各社区的宽带网络。同时,大厅内还配备了触摸式电子屏,印制了《服务大厅办事指南》,将审批内容、办理程序、申报条件与材料、办理方式、承诺时限进行“五公开”,使前来办事的群众对各项办事程序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将优化发展环境,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我们坚持以制度管人、对内规范管理、对外树立形象,制定和完善了各类事项审批、窗口管理、值班考勤、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十几项管理办法;大力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结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事制度;实施“一条龙”配套服务、广泛、深入地开展延时服务和伸延服务;加强日常督查和协调,成立管理督查领导小组,对服务大厅工作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件情况、服务质量及廉政情况,对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及时指正,全面保证了服务大厅工作的良好、高效、规范运转;同时,还设立了党员监督岗、党员先锋岗,设岗定责,公开承诺,亮身份,作表率,突出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优质服务塑造良好形象。
大厅自投入使用以来,以解决影响辖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以方便辖区单位,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式,有效地完善了服务网络,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在机制上改变了以往居民办事楼上楼下科室难找的状况,形成了“能办事、会办事、快办事”的工作局面,受到了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三篇: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简介
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简介
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是常州市政府、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重点规划和扶持,由常州市新北区政府以及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江苏省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5.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将于2011年底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承担全市生物医药类初创企业的孵化任务,为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输送优质企业,同时也是常州市留学生创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孵化器将坚持“一切为了创业者,提供一流服务,创服务名牌” 的方针,为进驻企业提供物业管理、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中试、项目申报、创业投资等服务。常州市生物医药孵化器将以服务常州生物医药产业为基本方向,力争通过5年努力,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覆盖新药创制全过程的软硬件服务能力及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从而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国家级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计划分两期建设。I期建筑面积35431㎡,可入驻企业60余家。孵化器内建有省内第一家通过认证的民营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开放式公共分析检测平台、万级标准洁净实验室、标准孵化单元(含试验及办公用房150-300m2/户)、纯化水站、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II期将建成符合GMP标准的化学合成、制剂、诊断试剂中试生产车间(加速器)、专家公寓、健康中心等设施,届时将形成一个可同时入孵120余家企业的生物医药社区。
第四篇:常州鸿基口腔简介
位于同济立交桥旁边的鸿基口腔是中国江苏省首家引进韩式口腔护理理念的医疗机构,作为江苏省首家中韩口腔护理修复交流基地,常州鸿基口腔医院中韩专家汇聚,技术强强联合,成为有亚太地区强大阵容的中韩国际口腔护理明星专家团队。鸿基口腔每月都有韩国专家来院坐诊授技,中国专家也会定期去韩国学习掌握最新口腔护理技术,常州鸿基口腔医院与时俱进,开拓出新的局面,已经由请进来到走出去,发展到本土化的成熟体系,满足市民对口腔健康的的愿望,无疑这又是韩国口腔护理在国内整形发展里程中的一个巨大创举。
作为中韩高端口腔护理基地,常州鸿基口腔医院权威专家对口腔护理已经有能力做精、做细、做透每一部位、打造常州市顶级精品口腔护理中心,这也是韩式口腔护理理念的经典之处。常州鸿基口腔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现代化口腔治疗专科,集预防、保健、治疗、美容、修复为一体。由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业口腔队伍,配合一流的诊疗设施、专业的消毒体系、领先的治疗技术,我们坚持“无痛、无交叉感染”的口腔治疗新理念。常州鸿基口腔是值得您选择的口腔护理专家。
鸿基口腔是经常州市卫生局批准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设立的口腔专科机构。汇聚国内十余位顶尖口腔专家、教授,提供北美标准的牙医服务。巨资引入欧美、日韩高端口腔技术设备,选用国际先进的口腔产品,开展从口腔护理、治疗、正畸、牙齿美白、种植全套全系的口腔服务,致力于提供完整、高端、尊贵的口腔健康和美丽维护服务。德国CEREC 3D一小时全瓷牙设备、德国KAV0种植机、韩国的奥齿泰种植体、美国BEYOND炫冷光牙齿美白设备、法国进口的超声光纤洁牙设备、无痛麻醉仪、氧气/笑气镇静设备、显微镜根管治疗设备、芬兰进口微焦低辐数字全景X光机设备、并拥有一流的消毒供应室及德国进口多次预真空灭菌设备。
常州鸿基口腔医院环境舒适诊疗技术位居同行前列,被39健康网评为“受欢迎口腔护理
医院”,曾参与 “第60届世界小姐大赛指定口腔护理机构”、“中国首家中韩合作口腔护理医院”、“国际模特专业口腔护理定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口腔护理心理咨询中心”、“常州市天宁区平安单位”“江苏省最受欢迎口腔护理中心”、“常州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受到同行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赞誉。
第五篇:常州大学简介2014年
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是一所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创办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正式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历经三十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设有武进校区和白云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拥有建筑面积超过50万㎡。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9亿元,纸质图书140多万册,并与进驻常州科教城的数百家知名大学、大院、大所的研究机构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6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8000多人,设有15个二级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怀德学院。
学校学科建设提档升级,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
以来,先后取得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工程领域和1个艺术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6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以及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1个省优势学科,2个部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工程中心。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类,16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4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9部省级精品(重点)教材,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4项省级及以上高等教学成果奖。在第1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6年,学校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学校拥有一支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0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60人(其中,教授16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88%(其中,博士学位近40%)。1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3人获“江苏特聘教授”,2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为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7人(其中,中青年科学家1人、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5人)、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4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3人。在2014年《中国大学评价》中,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列全国本科院校第148位。学校连续四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科研实力增势强劲,“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不断彰显。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863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6项,三大检索论文469篇,申请发明专利495件、授权215件,全年经费到款超过1.6亿元。“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5项。“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积极为国家支柱产业、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与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与国内40 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3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1个、市级工程中心17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5个,产学研基地156个,校企联盟178个。学校技术转移中心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为首个国家级平
台。学校被省政府评为“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校,三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同时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优秀合作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快推进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进程。学校以中外合作、学术交流以及科研合作为重点,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开展合作办学,同时与美国、日本、俄罗斯、芬兰、瑞典、德国、英国、西班牙以及泰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先后获得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2014年增设了泰中“2+2”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接收外国留学生人数增长了56%。
学校以“责任”为校训,形成了“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常大精神。同时,学校得益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以及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深厚地方文化底蕴的孕育,夯实了教育教学的基础,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45000余名具有“大工程观导向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为特色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科技精英和管理骨干,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地提升。学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
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外国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以及“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并多次荣获全国和江苏省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还被授予“全国绿化400佳单位”和“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称号。
目前,学校正处在继往开来、乘势而上的大好时期,全体师生员工大力弘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常大精神,着力提高教学品质与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构建内涵式发展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建西太湖校区和靖江校区
二零一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