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实践与拓展-浦东新区总工会(共5篇)

时间:2019-05-14 04:5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潍坊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实践与拓展-浦东新区总工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潍坊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实践与拓展-浦东新区总工会》。

第一篇:潍坊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实践与拓展-浦东新区总工会

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实践与拓展

潍坊社区总工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区别于传统的、体制内的新经济组织正随着社会的成长不断涌现出来。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推进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潍坊社区总工会在拓展工会组织建设和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中,善于争取社区党工委的领导和行政支持,整合利用社区党建资源,提升工作效率,积极有效向基层群众渗透、服务基层工会,从而为“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创造了条件、探索了路径,较好地形成了社区“党工共建”的互动机制和运作模式。目前,辖区总工会已建会的非公企业达1700余家,会员超过2万名,并努力使更多基层工会组织建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社区总工会先后获得“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为及时总结经验,坚持和深化党工共建,充分发挥工会群众组织的政治优势,争取和用好党政赋予的资源手段,更好地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提升工会工作效能与社会影响,潍坊社区总工会组织力量对近年来社区党工共建的运作机制、内容、方法、效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并在基层普遍运用及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潍坊社区开展党工共建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迫切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具有组织体系健全、联系群众广泛、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意愿等特点。因此,加强推进“党工共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密切党与广大职工群众血肉联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深化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的需要。所以,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要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新时期“党工共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党工共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潍坊社区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个以商贸和居住为主的中心城区,辖区现有60余幢商务楼宇,5000余家企业,企业类别多,中小微非公企业占绝大多数。此类非公企业往往通过市场的方式为人们提供获取资源的新渠道,几乎和地区政治及组织毫无瓜葛;成员构成又以年轻白领为主成为新的特征;性质上又有别于传统的体制内组织体系,这给当前社区工会在辖区实地实体型非公企业普遍建会、服务基层组织、职工维权等工作要求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另一方面,正因为现如今中小微非公企业的成员多以年轻白领为主,非党员居多,建制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开展有效的工会活动,在工会日常工作中团结凝聚服务职工群众,为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群众工作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从而使广大年轻白领们先通过工会组织来重新认识党组织,重塑党组织在年轻人中的威信,进而改善党群关系,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这无疑凸显了新时期拓展工会工作建立党工共建机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根据工会组织自身的特点、以及工会工作的模式,调研组认为当前基层工会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辖区基层工会组织资源相对缺少,包括人力和财力资源,也包括广泛意义上的制度和结构性资源。目前潍坊辖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工会建制主要为联合型,工会负责人普遍兼任,企业行政对规定的工会经费拨缴意识淡薄。尽管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保障倾斜,然而基层缺乏相对的职工活动及维权资源依然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基层工会组织最接近群众,受到群众的托付和责难也是最多的,换言之基层工会组织维权服务凝聚的事权和责任是巨大的;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基层组织可利用资源却是相对匮乏的:在财力上缺少经费使工会组织活动受到制约;在人力资源上缺少必要的骨干,基层工会组织无法有效吸引众多的年轻人自觉投身各类活动;基层工会组织在资源获取方面自身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工作自然难以开展。

二是非公企业主管对组建工会存有偏见。因为这些非公企业不仅在性质上有别于传统的体制内组织体系,一方面他们已经不需要接近政治和政党来获取必需的资源;同时这些企业经营尤其是外资企业也并不十分乐意与政治和地区政党搭上关系,对在本企业职工自愿组建成立工会组织似乎有天生的拒斥感。在某种意义上远离政党和行政组织约束,几乎可以和政治、政党毫无瓜葛,表示出对企业组建工会不支持、不配合,使辖区非公企业普遍建会困难重重。

三是白领员工对工会组织情况知之甚少。由于工会服务职工受众面不广、辖区联合性工会组织相对资源和活动少等现状,削弱了工会组织在非公企业员工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平时基层工会面向职工的特色化、长效化服务项目和主题活动相对较少。对传统的活动方式又感到不满,认为传统方式老套、僵硬,完全不符合年轻人的开放特质及时代特征。职工对于工会的基本职责了解不多,职工一旦与企业发生劳资纠纷,一般都不会想到通过工会组织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造成职工维权意识淡薄,工会的维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尽管在目前中国企业中,工会依然是维护合法劳动保障的最佳组织。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三方面原因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于缺少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支持,缺少非公企业务必建立工会组织行政性机制,缺少制度性的有效动员宣传及工会组织影响力不够等因素,导致基层工会组织负责人缺乏主动组织开展活动的积极性。这也提示我们,只有推进基层工会系统全面的规范化建设,争取社区党工委的领导和行政支持,加大保障倾斜和干部能力提升,才能够真正使基层工会组织“建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二、党工共建:拓展工会组织服务凝聚维权功能

(一)建立和完善工作联动机制

潍坊社区党工委积极支持社区总工会独立负责开展工作的同时,注重发挥组织优势,主动协调,双向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规划。坚持把工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等内容列入街道主要工作目标。每年两次专题研究,把工会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体系,与团委、妇联等群团工作同步研究部署。社区党政班子领导通过公开身份、公开手机,普遍与辖区2至3家已建会企业结对;明确社区党工委党群副书记分管工会等群团工作,加强统筹规划,确保社区工会工作有作用地位、有领导分管、有制度保障。二是统筹推进。针对潍坊社区商务楼宇密集、企业众多、新经济组织蓬勃发展,80%企业在商务楼宇内经营办公,从业人员80%是“白(领)、骨(干)、精(英)”的实际情况,以综合党委“两新”党组织架构为基础,进行布点划片,以商务楼宇为突破重点,建立楼宇片块联络指导机制,组建成立大厦工会联合会,普遍对楼宇内各类小微企业实行覆盖,实现多元化的工会组织建设。在组织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中,与潍坊社区文化艺术节、体育健身节、科学普及节和教育读书节等四大节相融合,与社区综合党委开展“八进楼宇“服务活动相结合。三是统筹协调。潍坊区域具有企业类别多、餐饮行业聚集、星级酒店等现代服务业发达。通过社区党工委牵头,召集并定期召开政府、企业、工会“三方“联席会议、社区工会联席会议,依托社区党组织、团工委、劳动监察、司法所等职能部门的力量,借助街道商会、社区综合协调领导小组等会议,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工作互动,拓展社区工会组建信息来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牵头召集社区工商、派出所、房产办、商会、陆管委所属经济服务二分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推进工会组建、维护企业职工权益、集体协商等遇到的难题,形成了社区党建、工建、团建和社区建设管理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二)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潍坊社区在推进工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主动争取党政有力支持来推进各项工作。并在财力、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充分保障,在资源共享上做到“三优先”:

一是经费优先保障。建立工会单独经费账户和专人财务管理。随着辖区工会组织不断扩容,街道对工会经费不足部分给予财政预算补贴拨款,确保工会日常运作有独立办公场所、独立经费审批和独立账户管理。街道还预留资金,用于每年组织工会专职社工健康体检和外出考察学习、年中和年底参与社区层面工作绩效考评奖励、重大节庆慰问等。工会社工每年结合工会条线工作实绩还给予专项奖励,不断激发工会社工的工作热情和活力。二是人员优先配备。街道努力建立一支符合“两新”组织实际的高效、精干的党和工会的人才队伍,在人才资源上共享。近三年,社区工会借助浦东新区工会工作者招聘平台,通过社会化招聘先后增配了5名专职工会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工会专职指导员队伍的力量。因工会“两个普遍”任务完成是硬指标,工作要求高、推进难度大,要圆满完成任务,势必要有一支适应工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会队伍。街道层面保留了原先多名社区党群社工充实工会力量,并不断加强培训,进一步优化了工会专职干部和社工的阅历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工会社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场地优先使用。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体现在服务和凝聚上应是实打实的。近年来,社区党工委在工会规范化建设中给予倾斜和保障,如今工会社工办公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区域,并配有电脑、电话、传真、复印等现代办公设施,为推进工会规范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另外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活动阵地,如党员活动室和“职工之家”等共同使用,实现最大化利用,极大保证了工会各种活动的开展。

(三)发挥组织优势,强化服务功能

社区在探索实践党工共建机制时,并非只有打破党的群众组织边界这一种含义,而是包含着更为广阔和深刻的含义,那就是用党建带动群众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进而在群众中间巩固和发展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政基础。

一是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助推基层工会组建。面对辖区非公企业组建工会难的实际,社区党工委从加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高度来重视对待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并以社区党组织的名义进行建会宣传动员,社区(街道)党工委专门发文《关于加快辖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推进依法组建工会工作的实施方案》,动员辖区非公企业已独立建制和联合建制的党组织及党员所属企业,必须自觉遵守《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带头重视和指导工会组建工作。通过党组织及党员依法普遍建会的积极宣传和支持,使已独立建制和联合建制的党组织及党员所属非公企业建会工作获得了明显推进和发展。同时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要求辖区内有政治身份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四委员(政协、青联、商会、科协)及知名企业经营者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依法组建工会。从而使潍坊地区有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工会建组率党达到70%强。使社区工会 “两个普遍”建设任务年年提前超额完成。二是融合群团优势,凸显功能再造。强化社区党群联建、党工共建机制,打破党组织内部各组织单位之间的界限,将党组织和党所领导的工青妇群众组织融合起来,实现人力和资源上的整合,避免了党组织服务对象与党的群众组织服务的对象大部分重合,有效降低了社区党建及群团活动的成本,实现了功能再造,构建了党群联动的新模式。社区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开展活动充分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动互联的共建特点,如:最近社区总工会根据基层职工需求,不断提升社区工会服务基层工会的深度与广度,面向基层面向职工推出包括文化体育、健康咨询、法律维权、文明创建、慈善互助、继续教育、经济服务等七大类100项免费服务菜单,于是社区党工委主动牵头,街道12个相关部室、18个条线互动配合提出具体服务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无偿提供辅导师资、资源及活动场所,缓解了基层工会职工活动资源不足、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现状。如今社区团组织开展交友活动主动邀请工会参与,社区妇联开展“慧女性、惠生活”--女性形象、家政技能、身心健康、文化赏析等主题活动总不忘通知企业女职工参加。三是党群成效联创,增强党群工作有效性。党群联建、党工共建机制的运作不仅整合了社区各类资源,为基层员工及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了充裕的场地、师资、信息和其他服务类资源,丰富了楼宇白领、职工群众活动形式及强化了职工维权意识。而且通过党群联建、党工共建组织优势的发挥,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影响力,优化了党联系服务群众的环境,在社区和非公企业之间搭好桥梁,做好政策宣传、业务咨询。帮助解决非公企业在经营、维权、保障、诉求、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实现经济效盖与社会效盖有的机统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社区党组织把对企业及员工的关心落实到实实在在服务之中。从而达到融洽党群关系,凝聚企业员工,增强企业活力的积极效果。如社区党政班子成员每人与辖区2-3家企业服务结对,在企业联系服务中主动公开电话,定期走访企业真诚服务,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了辖区企业安商、稳商的良好态势,辖区户管企业近年来每年税收达到50多亿元,实现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社区总工会先后荣获“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

三、党工共建机制的前景分析及挑战

对潍坊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分析,就党建本身而言,党组织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功能重塑似乎更加重要;但是一旦考虑到党建最终的目的在于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重塑党群关系的话,那么党群联建、党工共建机制就必须要从组织内部走出来,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实现党的建设和群众组织建设的良性互动。总体而言,潍坊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实践和探索具有良好的拓展前景。

首先,社区党组织与她的工会群众组织之间、群众组织与群众组织之间可以忽略彼此的边界而相互合作,共同运用社区资源、提升工作效能;针对潍坊辖区两新组织及非公企业相对集中、年轻白领成为非公企业主要成员的具体背景,党群联系的制度正式的回应了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时代所提出来的新课题:打破组织之间的边界,就可以更加简洁有效的整合资源,根据对象开展活动;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相互合作形式助推工会工作,巩固党群关系,扩大党组织在基层及职工中的影响力。因此调研组认为,党工共建机制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对社区工会工作领导的举措,也是积极回应时代课题的满意答案。

第二,在党建资源的整合上,党群联建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党组织及其工会群众组织可以更加高效的运用区域内部的资源;其次从渗透、整合群众方面来讲,现在潍坊社区街道的党组织以及群众组织已然能够比较顺利的渗透和整合年轻人,已经在青年中间树立起威信和凝聚力,党组织和工会群众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也普遍受到青年职工的喜欢,并且积极参加、身体力行。

第三,党群联建制度的弹性。潍坊街道党群联建制度最大的、也是最值得借鉴的特色在于党的群众之间完全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框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根据问题导向和服务对象整合资源,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各自为政、资源分散、效能底下。由于这种无边界的党工共建模式的优点能够针对问题和特定服务对象迅速做出决策和调拨资源。因此党群联建的新模式能够迅速的回应问题,并且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而做不同的策略调整。

虽然,党工共建机制在潍坊社区具有良好的拓展前景,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差异,党工共建整体发展不平衡。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工工作,业主的理解和支持是一个关键条件。有些业主对党工组织、党工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同、重视程度有异。有的心存疑虑,怕失控或者多了监督;有的认为党工工作会加重企业负担,干扰企业发展;有的漠视非公企业党建、工建的重要性,制约了党工共建的全面发展;有的只关注企业利税,不关心党工工作,因此出现了工作力度不

一、工作实效各异的现象,如小型非公企业党工组织覆盖面低于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外资企业党工组织覆盖面低于国有企业。

(二)党工共建与工会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关系处理。《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总则部分都提出工会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要求。这从正面赋予了工会组织更多资源环境和法律依据,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利益,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工会发挥组织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摆正协调好“党工共建”互动互联的关系,就是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找准工会工作在社区党政工作全局中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充分体现工会群众组织的职能定位与政治优势,代表好、维护好职工各方面合理诉求,行使好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职能,增强服务职工的力度和能力。社区党建定位是区域化大党建,其工作面覆盖辖区全体党员及联系服务社区广大群众,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就是要争取和用好党政赋予的资源手段,坚持依法办会,努力为基层工会组织和广大会员服务。达到“党工共建”机制的互利双赢。

(三)非公企业工会的维权职能无法有效行使。工会的基本职能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但由于普遍非公企业建立的工会实际上仍然是(半)行政化的,工会干部多数还是听从行政方的安排开展工会工作,无法正确行使工会的职能。尽管我国工会突出了维权功能,但当企业行政方与职工方发生劳资纠纷时,工会维权似乎又大量地停留在口号上,工会方要么隐匿不见,要么反而与劳动者发生肢体冲突。因此,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如何正确行使工会的维权职能、妥善处理工会与行政方的关系,也是党工共建所面临的问题。

四、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提高和完善

非公企业对于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都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和实践。调研组认为党工共建机制要在潍坊社区继续深入发展,就目前的运行情况而言,至少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得以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一)坚持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工作,正确处理好工会群众组织与党政领导的关系

《工会法》中明确规定,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依照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但是,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而工会是工人阶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而自愿结合起来的群众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在工会和党的关系上,一方面,工会组织必须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组织原则,不能违背。另一方面,工会应在宪法的范围内,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这也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力。将以上两方面统一起来,即工会的一切工作应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行;而一切工作都由工会以自己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是党的重要依靠力量和支持者,是党联结工人阶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工会应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在工会与行政的关系上,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从全局看,企业党组织与工会组织的目标都是推进企业稳定发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必然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分歧,原因是各自的职能和分工不同。尽管当前工会的社会职能比较宽泛,但是工会的基本职能还是维权。因此,工会组织应积极协调好与行政的关系。一旦企业与职工发生劳资冲突,工会应当依法坚定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以抓业主支持为重点,创造全社会重视党工工作的环境氛围

充分发挥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网络,重点宣传党工组织聚人心、促发展、保和谐的作用,积极宣传党工共建示范点、支持党工工作优秀业主典型,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加大各级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工作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引导业主重视和支持党工共建,扩大党工组织的影响力。

(三)在组织内部,需要进一步厘清党组织与各群众组织之间的权责关系

从组织理论来讲,组织内部划分部门和条块,虽然会削弱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可以分明各自的权力和责任;相反在组织内部实行扁平化改革,可以提升效率、节约资源,然而不免难以厘清各自的权责:有功劳大家一道抢、有责任大家一道推。就潍坊街道的党工共建机制而言,打破组织之间的边界固然可以提升工作的效率,更加有效的运用资源。然而这种无边界的模式却也无法避免权责不清的困境。调研组认为在无边界组织内部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这是由组织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忽视这个弊端。调研组认为,可以效仿大部制的原理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对本区域内的组织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其次改革目前的考评制度。调研组认为不论是争夺功劳还是推诿责任,都是为了最终的考评结果,因此或可以根据工作而不是根据工、青、妇组织界别考核;可以根据负责具体事项的人员进行考核而不再考虑这些工作人员出自哪些组织界别。总之,党工共建需要彻底打破组织之间的界限,就需要不光在工作机制和资源调配上,也需要在统一指挥、绩效考核方面同时打破原先的界限、界别之分。这样才可能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更加明晰的划分权责。

(四)在组织外部,需要更进一步整合资源及扩大动员基础和范围。

调研组认为,党工共建机制如果希望收到进一步的效果,党的组织和工会组织希望进一步被企业和员工认可和信任,则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动员的群众范围及整合更多社区社会资源服务企业和职工。我们可以在活动上动员更多的成员来参加,党组织及其工青妇群众组织需要进一步对不同年龄、层次、性别及政治面貌的员工开放,一些活动并没有必要区分党员和非党员的资格。只有不断扩大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范围,才能使得与基层职工群众最大限度的融洽沟通、理解党和组织的方针政策,也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企业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活力。

第二篇:学校与社区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书

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

三方共建协议书

甲方:(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

乙方:(学校)

丙方:(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基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中小学生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甲乙丙三方本着相互支持、诚信协作、共同发展、携手共进的原则,不断强化三方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承担起青少年社区实践指导工作,通过努力不断实现学生与社区的融合。

现就共建“学生社区实践活动”签订协议如下:

一、甲方共建职责:

1、把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牵头做好街道以及学校与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定期了解实践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社区实践工作。

3、不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培训工作。

4、审核学校申报实践活动项目,监督实践活动方案实施和安全保障工作。

5、实践活动结束后做好学生实践活动鉴定,组织学校和实践基

地开展总结、交流评估等工作。

6、每次大型活动发送活动简讯至新闻媒体。

二、乙方共建职责:

1、把共建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德育工作计

划。

2、做好学生实践活动前准备工作,包含活动前思想教育、安全

教育。

3、积极开展组织学生社区实践活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4、在活动前申报实践活动项目申报表,每项实践活动参与人数

在5至15名,每个学生最多只能参加2个项目的申报。

5、每次实践活动需配备一名在校老师作为带队老师,负责学生

在实践期间的生活管理、监督实践活动方案实施和安全保障,如有情

况应及时向实践基地负责人反映。

6、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写好活动简讯发至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

实践指导站,并做好学生实践活动总结与评估及相应的台帐。

三、丙方工作职责:

1、把共建活动作为实践基地的日常工作。

2、确保师生在实践基地活动中的安全,包括培训安全、环境饮

食安全等,设立安全检查制度。

3、提供师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工具,配备部分常用药品以备不

时之需。

4、每次安排一个指导老师全日跟踪管理,每个活动项目应配备

专业人员指导和培训。

5、配合本指导站做好每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

6、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写好活动简讯发至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

实践指导站,各个实践活动做好相应的工作台帐。

甲乙丙三方可进一步开展其他方面的协作和交流,相互提供便利

和条件,在协议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经三方签字后生效,本

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签字:(盖章)

年月日

乙方代表签字:(盖章)

年月日

丙方代表签字:(盖章)年月日

第三篇: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开展“共驻共建”活动

打造社区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区现有三个社区,设党总支3个,党支部9个,党员491人。近年来,**区委针对停止主伐后,区址内居民增多、社区实行扁平化管理改革的实际,以区内三个社区为平台,以“共驻共建”活动为抓手,在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造全方位、全覆盖、开放型党建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工作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区按照“因地制宜、资源共享,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原则,不断探索完善社区“共驻共建”机制。通过“共驻共建”活动,各社区在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升,掌控社会、维护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建立三项工作机制,高位推动社区共建工作

1、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社区“共驻共建”工作运行以来,**区委结合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根据基层实际和工作开展情况,制定了《“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共驻共建”轮值制度》,先后下发了《关于区级领导深入党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关于深化社区“共驻共建”活动的意见》,不断完善“共驻共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和驻区单位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目标、责任和活动形式,促使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工作。

2、建立沟通联系机制,搞好统筹协调。2013年以来,**区将社区“共驻共建”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工作内容,规定各共建单位指定联络员,每月与社区联系会商共建事宜,填写工作手册;每季度召开一次共建工作联席会,由社区党组织负责召集,共建单位负责人和片警、部分居民代表参加,就“共驻共建”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会诊、献计献策,为探索社区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通报情况、交流经验、进行轮值主席交接,使共建各方形成工作合力。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工作动力。一是建立单位责任考核制度,把各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单位党建考评和目标考核,由社区依据单位工作实绩评定考核等次交区委目标考核办备案,作为年终目标考核时评定等次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个人评价制度,将各单位所属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个人考核。单位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时,依据社区出具的《在职党员社区活动情况反馈表》的意见来确定在职党员个人评议等次。优秀等次的党员,在评先选优时有优先权;不合格等次的党员,当年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评先选优。

(二)抓好六项活动载体,找准社区共建工作切入点

1、党建工作共抓,共建示范社区。始终坚持把“党建抓总”作为“共驻共建”工作思路,要求各单位以基层党建工作为龙头,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协助社区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各项制度,带动社区建设全面发展。2014年,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选派到社区的3支工作队积极查找影响和制约社区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撰写调研文章26篇,提出合理化建议60余条,对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党建工作的整体进步。

2、社会治安共防,共建平安社区。实行维稳责任一票否决制度,要求各驻区单位协助社区落实“平安社区”创建目标,建立“联防联治”的社区综治机制,共同组织成立社区治安联防队、看楼护院队、治安信息员队伍、纠纷调解员队伍等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开展司法服务进社区活动,共同建设平安社区。在协助社区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方面,各单位都能指定专人负责。特别是区内的2家物业公司,都在社区指导下建立了居民信息台帐,有人口变更时第一时间通知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

3、民生工程共做,共建和谐社区。全区88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37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直接对社区开展帮扶活动的同时,还注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积极扶助民生、促进就业,共促和谐社区建设。其中,有三个社区联合共建单位组织开展了“暖心助学”工程,共捐资7万余元,帮助92名贫困学生在上学期间每天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枚鸡蛋。东升社区委员李洪波患有卵巢癌,丈夫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女儿在上大学,家中生活十分困难。社区干部与**中学、地税分局干部职工积极主动捐款18000余元,帮助李洪波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前进社区积极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与区就业局、职培校联合开办育婴师、养老护理师等岗位技能培训班5次,仅2015年受益人群就达到600多人,帮助11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再就业。

4、精神文明共创,共建文明社区。以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为契机,组织共建单位配合社区在辖区居民中开展文明教育,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居民素质;协助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投入文化体育设施11套,共同开展文体、科普、娱乐等活动9次,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积极配合社区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和文明单位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不论是全区层面的“省级文明城区”创评活动,还是社区范围内的文明楼院、文化广场、节庆集会等各类活动,只要社区发出通知、提出要求,驻区单位都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予以配合,做好营造宣传氛围或提供场地设备等工作。同时,各社区也转变了“共驻共建”就是“一味索取”的传统观念,在协调辖区单位抓好各类创评工作中,积极予以指导,主动提供上门服务,进一步融洽了与辖区单位的关系。

5、环境卫生共管,共建绿色社区。建立了驻区各单位协助社区建立环境卫生保障长效机制。利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时机,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和居民参加环境卫生清理、植树绿化等活动,努力提高居民卫生意识,抓好庭院和小区的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共同建设绿色社区。区环城路富苑酒楼门前两处马葫芦一到夏天就散发熏人臭味,热力公司出材料和车辆,团结社区组织12名在职党员以义务劳动的形式,利用两天的时间修建了一条50延长米的下水道,解决了两处马葫芦的污染问题。几年来,共建单位帮助小区绿化687亩,种植绿化苗木2.8万余株,集中清理环境卫生7次,清理垃圾230余车。

6、综合资源共享,共建服务社区。由于**区林场所大部分居民搬迁,冬季办公地点只有值班室取暖,使得活动阵地面积相对狭小,无法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场所。**区将实现资源共享作为开展“共驻共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全区12家林场所与社区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社区向林场职工开放图书阅览、党员电教、文体活动等场所11处,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资源整合、物尽其用,避免了重复投入建设。如东升社区与距局址140公里的二皮河经营所签订协议,将党员活动室和一间办公室向经营所职工开放,经营所在社区就可以组织开展活动,不用像以前需要组织人员到场所,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发挥三大主体优势,激发社区党建工作活力

1、注重发挥各单位在“共驻共建”工作中的职能信息优势。各单位作为“共驻共建”工作的主体对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和信息优势,当好榜样、做好示范,履行好“共驻共建”各项工作职责。近年来,**区社区“共驻共建”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区各单位为社区提供帮扶资金达10.5万元,捐助实物折合金额约7万余元。除了传统的“给钱给物”以外,各单位主动与社区党组织协商,不断拓展“共驻共建”工作领域,以“六个共建”为依托,在协助社区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组织社区文体活动、抓好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做好扶助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2、注重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源优势。**区委要求社区党组织充分整合辖区党建工作资源,把“共驻共建”工作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东升社区与辖区祥晟物业公司开展共建活动以来,一方面,社区党组织主动联系,选派得力人员担任党建联络员,经常指导祥晟物业公司党支部做好日常党建工作;另一方面,物业公司党支部也积极支持社区各项工作,其负责人主动提出,经社区党组织认定的贫困户,可以减免除物业费,获得辖区居民群众的一致赞誉,成为社区居民口口相传的“免费广告”。

3、注重发挥党员群体在社区“共驻共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优势。一是健全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区在职党员中全面推行登记报到、设岗定责、活动记录和情况反馈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一方面对在职党员个人特长、所在单位和认领岗位等情况进行公示,将在职党员置于群众监督下;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情况反馈、结合民主评议等措施,将在职党员置于制度约束下。通过上述措施,有效调动了在职党员在居住地社区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等党员的作用。按照区委对于扩大党组织覆盖提出的“三个覆盖、五个延伸”要求,各社区加大组建力度,2013年以来新组建社会组织党支部5个,在非公企业中派出10名党建指导员,使许多处于游离状态的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纳入组织管理中,并在维稳宣传、环境卫生、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前进社区退休党员马长山,积极支持社区党建工作,经常为社区党组织献计献策,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成为社区居民党员中的先进典型。三是结合实际设置载体,逐步规范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方法和形式。社区根据辖区实际,合理设置救助服务、便民服务、政策宣传、法律咨询、治安维稳、环境整治、文化娱乐等服务岗位,由在职党员自行认领。社区依据在职党员报到数量、认领工作岗位情况,结合居民中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实际,将社区工作人员与在职党员、居民党员混合编组,通过开展“党员志愿奉献日”、“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以及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联系户、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共驻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建设服务型社区起到了推进作用,以“共建”为核心的工作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共建参与单位存在“缺动力、合力差”的问题。有的单位对“共驻共建”活动缺乏充分认识,认为搞共建出钱、出点义务工就可以了,有应付了事的想法。而且只是单向和社区做些共建活动,与其他单位没有协作意识,有些活动开展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团结社区签订共建协议的单位有30多个,而经常开展活动的只有半数左右,其他的单位一年内只开展几次活动,“共驻共建”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2、共建活动主体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社区党组织积极召集共建单位参与共建活动,而共建单位存在被动等待的情况。有的单位甚至连参加共建联席会议都不主动,社区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既没有主观能动性,也影响了其他单位参与共建的热情。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比如到前进社区报道的党员有196人,主动领取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的只有145人,因此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虽然热情很高,但有一种唱“独角戏”的感觉,陷于“孤掌难鸣”的困境。

3、共建活动内容存在“老套路、不新颖”的问题。一提到搞“共驻共建”活动,不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是想着去走走困难户、鳏寡孤独,想着搞搞楼道卫生、小区绿化,没有其他想法。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区开展的“共驻共建”活动,有60%多的共建活动都是带着现金、生活用品走访慰问困难户。究其原因还是区委推进全方位共建力度不够,有些共建单位也没有深刻理解区委实施《意见》的内涵,对活动开展谋划不全面。

三、思考与措施

“共驻共建”活动,是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实践活动,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高,并持之以恒开展下去。

(一)提高认识,营造“共驻共建”氛围。

驻区单位是开展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好社区“共驻共建”工作,一方面要重点抓好宣传工作,从强化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意识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共驻共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共建美好家园、共育文明之花”的共建思想,使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建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要通过不同层面上的会议,使驻区单位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典型。培育一批有活力、有特色、有成效的“共驻共建”典型单位,并通过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导驻区单位、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建。

(二)围绕需求,开展“共驻共建”活动。

社区党建是“总抓手”,涉及社区建设各个方面,内容很广泛,要抓好这项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找准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共同关心事务的结合点,多做社区单位想做而没有做、不便做或做不到的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生动性和有效性。一是开展方便快捷的服务。在服务中,不应搞面面俱到,而要从驻区单位、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积极开展活动。二是形成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要从加强对居民群众的教育入手,与驻区单位密切配合,营造社区良好的人文环境,用先进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社区阵地,逐步提高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营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与维护社区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三)创新载体,激发“共驻共建”活力。

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必须立足社区实际,不断创新载体,增强“共驻共建”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其有效性,以达到相互联动的目的。一要搭好奉献载体。党员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主力军,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到“共驻共建”活动的成效。随着党员分布情况发生的新变化,党员在社区的活动越来越多,无依托、不规范、盲目性大的状况也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通过组建“党员社区活动小组”、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活动,找出一条有效的管理途径,引导党员自觉奉献在社区。二要完善组织载体。充分发挥区委直管社区的优势,建立健全相应机构,并充分发挥其沟通、协商、议事的作用,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要抓实活动载体。社区“共驻共建”必须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结对共建活动为依托,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活动载体来付诸实施,使驻区单位与社区由过去“点上的接触”转变为“面上的结合”。

(四)健全制度,完善“共驻共建”机制。

规范社区党建各项工作,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是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治本之策,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难点之一。因此,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应从制度建设入手,激发社区共建合力,积极推动社区“共驻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一要明确“共驻共建”双方的责任。要制定社区党建工作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社区党员和驻区单位在社区“共驻共建”活动中的地位和职责,为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提供制度保证。二要健全社区党支部相关规章。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建立民主决策制度、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公开承诺制度等规章制度,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要实行联考联评制度。要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群众评议与自我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在对社区党组织进行全面考核的同时,由居民群众对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工作进行评议,要把评议结果作为党建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绍兴市委组织部

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会都明确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市从2008年开始,探索建立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模式,创新党建共建机制,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背景起因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处于城市管理服务的第一线,社区和谐是城市和谐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和社区党员数量的不断扩大,社区群众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单位制“小党建”已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城市基层组织党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市积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创造了以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自主自愿协商、“菜单式”双向服务、“契约化”管理为基本模式的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做法,创新了社区共建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一成功做法得到了中央、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

二、主要做法

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继承了过去社区共建的成功经验,同时又用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诠释了社区党建工作,赋予了社区党建工作新的意义,是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其主要做法是:

1.围绕城市管理服务大局,积极谋划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于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要求,根据城市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和社区居民的新需求,突出优化服务,建立健全党建共建机制,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在工作中,坚持平等自愿、互促互进、贴近实际,主动适应社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趋势,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在充分尊重驻区单位党组织意愿基础上,共同签订《社区党建共建契约》,用契约形式来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齐心协力推进社区党建;引导各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在资源的使用上做到相互整合、相互开放,取长补短、互利互惠,推动社区服务从以往单向模式向社区与共建单位双向互动转变;指导社区党组织根据实际,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为驻区单位提供丰富的服务项目和内容;驻区单位根据社区需要服务的内容,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自主推出顺应社区需求的服务项目,实现服务内容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2.规范五步工作流程,有序开展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工作。社区与驻社区单位以“五约”为基本流程,在逐一沟通的基础上,分步实施。第一步“谈约”。社区党组织通过走访驻区单位、发放《驻社区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等方式,全面掌握驻区各单位情况,了解其签约意愿,并确定签约单位。社区和驻区单位根据各自优势分别列出相互服务项目“菜单”,共同商定契约内容和服务项目。第二步“签约”。社区党组织牵头召集驻区单位召开社区党建共建议事协商会议,按照平等自愿、双向互利原则,与各成员单位签订《社区党建共建契约》、《社区党建共建工作计划》,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具体职责任务。第三步“亮约”。社区党组织将《共建契约》和《共建计划》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邀请居民参与,接受居民监督,提高签约双方的责任感。第四步“履约”。社区党组织和各成员单位根据共建契约和共建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社区党建共建活动;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社区议事协商会议,分析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研究对策措施,同时明确下阶段具体工作任务和举措。第五步“评约”。履约期满后,召开社区党建共建议事协商会议,交流汇报最终履约情况,考察履约效果,并征求改进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的意见建议。同时,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

3.明确四项工作重点,着力提高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水平。坚持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切实增强共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党建工作共促。社区党组织和共建单位党组织定期交流研讨,相互学习、借鉴党建工作做法经验,并共同过组织生活、开展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研究党建难题,共同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二是党建资源共享。各社区党组织利用社区党员群众活动场所、党员服务站、社区党校、远程教育播放站等资源,为驻区单位提供服务。目前,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已普遍成为共建单位党员培训基地。驻区单位也最大程度开放本单位阵地资源,为社区居民开展活动提供方便。如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市水务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分别派出讲师团,为社区党员上科学发展观辅导课。三是社区服务共建。把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党员作为社区和共建单位党组织工作、活动的重要内容,组建党员义务服务队,开展志愿者集中服务,共同联系服务群众。四是和谐社区共创。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共同研究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做到思想工作联做、辖区治安联防、基础设施联建、公益事业联办、群众文化联动、社区发展难题联解、社区活动联搞,共建文明和谐社区。

4.健全“一网三制”体系,确保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持续长效。为确保“契约化”共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健全了“一网三制”,使活动有平台和制度保障。一是构建社区党建共建网络。县(市、区)建立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工作委员会,社区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主导、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共建议事协商会议制度,把驻区单位纳入区域化党建网格,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组织网络。二是建立组织运行机制。制定《社区党建共建议事协商会议章程》,明确社区党建议事协商会议的性质、组成人员、目标任务和运作方式,确保社区党建共建工作权责明确,高效有序运行。三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以社区党建共建议事协商会议为平台,社区内各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和成员单位会议,及时沟通反馈信息,共同解决共建工作中的难题。四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制定《社区党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办法》,县(市、区)委、街道和社区年底各评选一批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逐步建立以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社区党建工作激励机制。

三、取得成效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推广实践,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既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又提升了社区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社区工作内容实现了社区工作由单一管理向全方位服务转变,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社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领域不够宽广、服务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自全市实施“契约化”共建以来,社区、单位开展双向共建服务5000余次,调处矛盾纠纷619余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00余名,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3000余件,其中,帮助1100多名困难居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各地涌现了96345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和互联网信息平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星期三社区服务日”、“社区十分钟服务圈”等服务项目和服务品牌。

二是社区党建资源配置实现了由相对封闭向善借外力转变,健全了社区党建工作体系。通过引入社区大党建理念,社区内的组织、阵地、党员、人才、信息等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和领导核心作用明显增强,实现了社区党建由单位制“小党建”向区域化“大党建”转变,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为基础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三是社区工作机制实现了由封闭运行向共建共享转变,增强了社区自治功能。通过建立健全共建机制、协商机制和指导监督机制等工作机制,社区与驻区单位做到了计划共订、遇事共商、活动共搞、难题共解,目前,全市已有3000余个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1630家单位与167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协议,建立起各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843支,参加人员达5万多人,其中党员2.8万名,社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社区党建,社区自治功能不断增强。

四、几点启示

1.推行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需要有一套健全的共建机制作保障。“契约化”共建社区与单位之间主要是靠“契约”来维持共建工作的开展与深化,但此“契约”没有法律效应,是否实行,仍取决于双方合作是顺畅。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共建机制,促使双方能按约定开展共建。要建立健全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城市党建工作共建协调机制。市县两级层面要统筹安排机关部门参加社区共建活动,确保每个社区都与相对固定的机关部门结对联系,经常性开展共建活动。要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共建的组织运行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等,构建社区共建共享长效机制。

2.推行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需要以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为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管理重心逐步下移,社区不同阶层、群体的需求日益多样,对社区党组织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加强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社区组织服务功能亟需提升。开展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需要社区具备相应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宽社区服务的覆盖面,使社区服务延伸到驻区各单位,使驻区单位发挥自身优势,配合社区开展服务,形成双向互动、多元化的服务格局,真正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推行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需要以提高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依托。随着社区规模日益扩大,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社区党员数量不断增加,以往的社区党建模式、组织设置体系、党员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已与城市化、民主化和党员思想多元化趋势等不相适应。开展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工作,需不断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切实保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效发挥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使社区党建更加贴近中心,党建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推进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

第五篇:学校与社区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书

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

三方共建协议书

甲方:(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乙方:(学校)

丙方:(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基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中小学生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甲乙丙三方本着相互支持、诚信协作、共同发展、携手共进的原则,不断强化三方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承担起青少年社区实践指导工作,通过努力不断实现学生与社区的融合。

现就共建“学生社区实践活动”签订协议如下:

一、甲方共建职责:

1、把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牵头做好街道以及学校与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定期了解实践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社区实践工作。

3、不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培训工作。

4、审核学校申报实践活动项目,监督实践活动方案实施和安全保障工作。

5、实践活动结束后做好学生实践活动鉴定,组织学校和实践基地开展总结、交流评估等工作。

6、每次大型活动发送活动简讯至新闻媒体。

二、乙方共建职责:

1、把共建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德育工作计划。

2、做好学生实践活动前准备工作,包含活动前思想教育、安全教育。

3、积极开展组织学生社区实践活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的重要途径。

4、在活动前申报实践活动项目申报表,每项实践活动参与人数 在5至15名,每个学生最多只能参加2个项目的申报。

5、每次实践活动需配备一名在校老师作为带队老师,负责学生 在实践期间的生活管理、监督实践活动方案实施和安全保障,如有情 况应及时向实践基地负责人反映。

6、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写好活动简讯发至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 实践指导站,并做好学生实践活动总结与评估及相应的台帐。

三、丙方工作职责:

1、把共建活动作为实践基地的日常工作。

2、确保师生在实践基地活动中的安全,包括培训安全、环境饮 食安全等,设立安全检查制度。

3、提供师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工具,配备部分常用药品以备不 时之需。

4、每次安排一个指导老师全日跟踪管理,每个活动项目应配备 专业人员指导和培训。

5、配合本指导站做好每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

6、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写好活动简讯发至宝山路街道学生社区 实践指导站,各个实践活动做好相应的工作台帐。

甲乙丙三方可进一步开展其他方面的协作和交流,相互提供便利和条件,在协议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经三方签字后生效,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乙方代表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丙方代表签字:(盖章)年 月 日

下载潍坊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实践与拓展-浦东新区总工会(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潍坊社区党工共建机制的实践与拓展-浦东新区总工会(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