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宁波市民政局(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01:4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宁波市民政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宁波市民政局》。

第一篇: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宁波市民政局

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救灾救济处

谢民亚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细胞,是人口密集、生活要素集中的区域,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首当其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技术的飞速进步,城市化、高科技在为人们带来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各种人为灾害也时有发生,城市面临的各种风险加剧。与此同时,城市要素高密度集聚使灾害常常产生放大效应和连锁反应。近年来发生的SARS、禽流感、海啸、“5.12”大地震、H1N1流感等突发事件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拟从目前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实际出发,解读社区减灾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市社区减灾工作的基本状况,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提出加快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思路。

一、当前我市社区减灾工作的基本状况

社区减灾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怎样实现国家灾害管理权限的下放,打破自上而下的灾害管理方式,实现社区的自主性防灾减灾。我国于2004 年10 月,由民政部启动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减灾进社区”活动,并在北京市崇文区进行了试点工作,上海、青岛等地也先后开展了减灾社区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目前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开展情况来看,通过几年建设,我市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目前全市已有 1 北仑区学苑社区、江东区潜龙社区等16个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这个数量位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我市开展的社区减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近年来,通过对“社区减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将各部门资源优势与基层实践优势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了相互促进、协同作战的共建合作机制,使“社区减灾”形成了鲜明的宁波特色。2009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各级减灾委组织机构,成立了由37个市级部门组成的市减灾委,并马上着手开展工作。在广泛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社区减灾工作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指导思想明确。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宣传教育和强化服务为重点,以整合部门资源,实现共建合作为途径,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形成减灾工作的社会规模效应。二是活动主题明确。即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减灾素质,推进社区减灾能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为居民群众提供避灾、防灾、救灾的减灾服务为主题。三是工作机制明确。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民政牵头、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运作机制;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指导社区减灾工作;街道建立社区减灾活动领导小组,组建社区救灾志愿者和义工队伍,建立治安防灾巡查队伍。四是工作职责明确。市民政局负责对“社区减灾”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和统一督促。各成员单位都明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指导、支持、帮助和支援作用。街道党工委为牵头领导,社区 居委会是具体工作力量,他们根据自己制定的《社区减灾预案》,居民小组长每月要对辖区每个居民家庭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小区负责安全的巡护人员被培训成为减灾志愿巡逻员,实行24小时全方位、不间断巡逻,一旦发生灾情,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处置险情,从而做到职责明确,任务落实。

(二)大力营造社区防灾减灾氛围

社区综合减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首当其冲。为增强社区辖区单位和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各部门不断创新充实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着力营造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一是针对居民迫切需要减灾知识学习的需求,编制社区减灾防灾简报、台历本、发放减灾知识小卡片。比如北仑区学苑社区编辑的社区小报《学苑表情》每期中都刊登一类灾种的避灾知识,并定期增发社区减灾专刊;还专门印制4000份减灾知识台历,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二是针对居民迫切需要提高减灾素质的实际,开展居民应知应会减灾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服务。比如镇海区后大街社区充分得用市民学校、党校、人口学校、老年大学、家长学校等教育阵地,对社区居民开展火灾、触电、台风等常见灾种的减灾知识培训。三是针对营造社区减灾氛围的需要,实施减灾教育进课堂,在中小学开设了专门课程,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和场所,开展减灾教育活动。在宣传过程中,十分注重防灾减灾宣传的群众性,先后组织了10多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减灾书面 知识竞赛活动;北仑区学苑社区代表宁波市参加全国减灾知识电视大赛,并荣获了三等奖。此外,还专门开展了以活跃社区减灾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楼院文艺活动,将发生在社区里的真实灾害事件改编成小品、快板演出,以事喻灾、以案释灾、以艺示灾,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

(三)努力夯实社区减灾工作基础

为推进社区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多措并举,努力夯实社区减灾工作基础。具体做到了“四抓”:

1、抓设施建设。完备的硬件设施,在整个减灾活动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后盾作用。因此,将减灾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之中,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救灾物资上,未雨绸缪、积极筹措,确保救灾物资不断档。各县(市)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都准备了一定数量的帐篷和棉被棉褥,用于救灾物资储备。在减灾设施配备上,每个社区每幢楼内都配备了多个灭火器,在居民楼道设置了紧急情况逃生导向标志,并与学校和相关单位签订协议,落实了若干个临时疏散点和避灾安置场所。

2、抓队伍演练。民政、消防、地震、卫生、人防、气象等部门先后举办多次业务培训,对社区干部和救灾志愿者进行灭火、逃生、抢险、自救和互救等方面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注意社会影响和不扰民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消防演练、防震演练、台风演练,使社区群众熟悉预案,掌握减灾技能。

3、抓服务载体。一是发挥社区救助中心服务平台的作用。在社区,配置救灾设施和急救物品,随时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二是发挥城市街道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将避灾、防灾、救灾知识输入信息系统,便于居民群众及时查询。三是发挥援建的万家图书室平台的作用。购置减灾图书、通俗易懂的图画,让社区居民学习。四是发挥市民学校平台的作用。经常请一些专家讲授减灾知识和市民日常急救小常识,共培训社区居民10多万人次,使居民对灾害有所了解,做到自救自护。对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急救业务。

4、抓长效管理。为了让社区减灾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注重将社区减灾活动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创建“平安社区”活动相结合,二是与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相结合,三是与创建“星级社区”活动相结合,将社区减灾活动融入“平安社区”、“文明社区”、“星级社区”活动之中,实现长期开展、正常开展、有效开展。

二、当前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基层社区的防灾和减灾能力总体还是比较薄弱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具体表现在:

(一)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由于种种原因,社区居民对减灾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率不高,减灾意识淡薄,尤其是立足社区和普通市民的减灾教育未形成有效机制。社区居民在对待灾害发生的观念上,往往存在重灾后恢复,轻灾前防范。在应对紧急灾害处理方面,居民对一些常识性技能的掌握上还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自救能力较低。

(二)社区对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不够。各级党委政府在历次防灾抗灾斗争中已深刻认识到,提高公众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科学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能力,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工作,也因此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各社区由于事务性工作缠身,对“防范于未然”的减灾工作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社区的安全隐患仍十分突出。

(三)社区减灾工作缺乏专业人员。社区缺乏专门的专业人员去切实推动减灾活动的开展,包括对本区域灾害环境的评估,发动居民研讨并形成较完整的社区防灾计划等。在志愿者组织方面,目前志愿服务的项目大都集中在扶贫帮困、日常生活、医疗健康、科技文化、法律援助、心理健康咨询、环保宣传等方面,而缺少发生灾害时有专门救助功能的志愿者队伍。

(四)社区减灾缺少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从全市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都制订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但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有的仅仅是为应付上面的检查而设,纸上谈兵,真正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措手不及。

(五)社区减灾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目前各地的现状是:救灾经费或多或少都已列入财政预算,而减灾经费却没有着落,延缓了社区减灾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加强社区减灾工作的几点思考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灾害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第一时间直接面对灾害,而且要第一时间处置灾害,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上扮演着无法取代的的重要角色,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在最近的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减灾基础在社区,只有社区减灾能力提高了,灾害的损失才能有效降低。”1999 年7 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管理论坛也强调,要关注大城市及都市的防灾减灾,尤其要将社区视为减灾的基本单元;通过增加减灾网络,以建立抗灾社区。2005 年1 月在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上通过的2005 到2010 减灾规划中也把社区减灾列为重要内容。因此,社区的减灾建设是城市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学者的一些防灾减灾论著,也谈到了社区减灾的一些经验,比如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认为社区减灾是指长期以社区为主体进行减灾工作,促使社区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灾害的措施,以减低社区的易致灾性,避免让灾害变成灾难事件。并且除了硬件设施建设的措施外,还必须从居民、社区组织与实施方案等方面着手,通过制度的拟定及居民减灾意识的形成,使社区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灾害研究专家 Beatley(1998)在Cooperating with Nature一书中对于社区减灾有如下描述:减灾社区是指降低居民与其财产遭受自然灾害威胁的机会,并能随灾害做应变的社区。Beatley 同时指出,由于自然灾 害不可避免,所以减灾社区并非指完全避开风险的社区,而是能保护居住其中的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并克服灾害对社区造成的冲击,使损失降至最低的社区。

根据我市社区建设特点以及减灾工作实践,笔者拟提出以下几方面推进社区减灾工作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社区综合减灾领导机构。一项工作能否实实在在取得成效,组织领导是保证。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也不例外。社区把减灾工作做在前头,灾时社区就能做到人心安定,救灾工作有条不紊,群众的损失就能大大减少。但要使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工作做出成效,关键还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制度,各社区要成立专门的综合减灾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有计划地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制订规范的综合减灾工作制度;建立起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开展减灾工作;对社区内的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情况清楚,明确在发生突发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建立起社区综合减灾的档案材料。各社区要把综合减灾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区(村)、平安社区(村)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抓好落实。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完善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其他各项工作密切相关,历年来是救灾部门提前部署、狠抓落实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市自然灾 害救助已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框架。从去年开始,民政部、省民政厅要求把预案修订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村)这一级上。基层社区(村)的预案编制好了,而且编制得实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大大提升灾时的应急处置能力。相对于市级、县级预案,社区(村)这一级预案,要求预案文字简洁,重点突出,结合当地实际、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放在首位,使群众易懂、易记、易操作,要将社区地理位置、重点灾害隐患、基础设施、物资储备、后勤保障、重点地段需转移人员名单、避灾安置地点、救助工作人员名册、联系方式及社区(村)救助机构通讯联络信息等基本情况在预案中体现得一清二楚。

(三)做好经常性的社区减灾宣传工作。去年首个“5.12”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各基层社区也大力参与其中,取得了不少活动成效。但社区综合减灾宣传工作要重在平时,各社区可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社区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灾情信息统计第一手数据来源基层的社区(村),首先是由社区(村)灾情信息员在灾后第一时间上报乡镇(街道),再由乡镇(街道)上报到县(市)区民政局的。因此,国家对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去年出台了具体办法,对灾害信息员有培训有考核,但没有相应的、明确的岗位和工资待遇。建议建立灾害信息员准入机制、考核办法,加强对灾害信息员的培训,提高灾情上报的客观准确和及时性。同时,建议建立灾害信息员岗位工资配套制度,明确灾害信息员工资补贴标准,有利于报灾核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逐步实现救助资金来源和救助手段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要通过社区这一平台,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这将对以政府为主导的救灾工作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六)社区减灾工作要与社区其他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因社区减灾是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新形式,因此要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布置和重复实施的做法,要把与灾害管理相关的消防工作进社区、治安工作进社区、人防工作进社区等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统一以“社区减灾”形式进社区,既形成工作重点,又减轻社区工作压力。

第二篇: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在加速推进我县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在加强城镇管理、服务居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县在社区党建工作中,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有机结合,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把社区党建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大了社区群众自发组织、帮扶、再就业等一系列得民心工程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社区党建工作原有的方式、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亟需加强和改进。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新形势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社区党建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结构形式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社会的结构形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先的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向,人们不再以单位为最终归属,以单位为核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而是以社会为最终依归,在社会这个广阔的背景中安排自己的生活。这种深刻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原先以单位为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必然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因而,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经济的视角来审视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并进行加强和改进,使之适应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

2.社区人员构成变化的影响。社区中原有人员的构成是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随着改革深化、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大批国企职工下岗分流进入社区,从“单位人”变为“社区人”。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涌入,为社区搞活经济的同时,社区人员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员成分的多元化、复杂化进一步加大,居民思想的差异性、多变性、独立性进一步增强,致使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层面增加、构成复杂、需求不一,社区内需要协调和化解的矛盾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并没有相应转变。因此,我们要以现有“社区人”的需求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我县在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积极探索

为迎合新形势下社区的发展变化要求,我县积极转变思路,将社区党建工作从“以单位为本”转为以“以人为本”,把开展社区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落脚点放在“关心人提高人”上,并且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充分依托社区的优势来做好各类人群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

社区作为人们在一定区域内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体,不像企事业单位那样,人员之间具有必然的共同的经济利益关系,也不具有垂直的上下级关系,它更多的是一种横向的联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就需要发动社区内所有的单位、所有的人参与,需要把不同身份、地位的社区成员聚集在一起,汇集成一股力量,共同做好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我县在社区建设中,首先,重点抓好社区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中,坚持“两手抓”。发挥社区各级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开展创建“五个好”示范社区活动来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力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其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工干部相对减少,而思想政治工作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因此,我县积极开拓创新,建立了以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干部分工负责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形成合力,使社区党建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新的内涵。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城镇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多管齐下,精心策划

面对纷呈繁杂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个案,我县从多方面入手,精心组织,开展工作。一是对象上由千人一面变为分类施行。针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中包括各个年龄层次、各种不同职业、各种价值取向的居民,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把“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突出重点”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内容上由原来的偏重纯思想教育变为思想教育和解决问题相结合。社区党建工作依托社区组织满足其成员各种需求的活动来开展,并充分发挥社区组织便民利民、就地及时解决问题的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为民办实事之中,特别是在集中力量解决社区成员要求最集中最急迫的问题,诸如治安不好、环境脏乱、管理无序、生活不便等。同时,社区党组织按照“重心下移、服务社区”和“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三个五”活动,即:“五必访、五必问、五必记”尽其所能帮助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下岗职工再就业、家庭优生优育、老龄人口赡养等。三是方式上改变了以往轰轰烈烈的走形式,变为注重潜移默化、点滴

第三篇: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青州市邵庄镇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来源:青州通讯 作者:蔡相恩 发布时间:(2009-11-6)浏览次数:350

我镇辖92个行政村,辖区面积164.8平方公里,总人口6.83万人。我镇有党员3016名,其中农村党员2468人。有党组织121个,镇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包括五个社区党总支和教育党总支。支部共有114个,其中企业13个,村级党支部85个,村级支部中有联合支部3个。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优化组织设置, 创新活动方式,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邵庄镇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实际,树立“大党建”意识,实施“五化”管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积极打造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农村发展的新平台,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开展社区党建的基本做法

(一)着眼社区服务,创新组织体系。针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实际,邵庄镇本着“因地制宜、便于活动、利于管理”的原则,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及时调整组织设置,围绕“责任到位,信息畅通,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要求,成立了社区党总支,并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吸收各村支部书记加入,各村支部书记定时到社区上班。社区总支书记由副科级干部担任,原管区主任任副书记,各辖区内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社区党总支下设8—27不等的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分2—4个党小组。通过划分成若干个合理规模的网格,实现管理区间、管理对象、管理环节和管理时限全覆盖。根据划分的网格,实行“网格包干”,做到每格定人、每人定责。尤其是明确了网格之间衔接区域的责任主体,避免出现责任重合或责任盲区。其次是搭建平台,建好载体。每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不低于300平方米的办事大厅,配备车辆2部,设立服务大厅、党建活动室等管理服务机构,设立伙房、餐厅、宿舍等配套设施。为了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每年镇财政拨付75万元,确保每个社区每年不低于15万元的办公经费。社区服务中心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使社区党总支可以有效组织本辖区各支部开展各项党建活动。

(二)依托社区服务,加快党建信息化建设。首先完善远程教育平台。针对设备不充足的问题,投资25万元,对原有设备进行全面维护,新购置了42台电脑、50电视,为农村党员教育提供了良好载体。二是加大对党建库建设工作人

员的培训力度。选派专人到上级有关部门学习信息管理、互联网络等相关专业知识,为搞好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持。三是调查摸底,准确输入信息。工作人员深入调查,详细登记全体党人员的学习简历、工作简历、奖惩情况以及家庭致富等个人信息,认真审核后全部准确地输入微机。同时,各基层单位每月向镇信息中心上报一次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及时更新,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实行“属地化”管理,确保党员就近开展活动。党委对社区党建工作负总责,主动联系社区单位党组织,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与群众自治性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把全镇所有的党支部全部归纳到社区,由社区统一组织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党建资源,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的说:“社区党总支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平台,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靠载体。它的建立在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

(四)拓展社区服务,实行 “双重化”管理。各社区都成立了党建工作议事委员会,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议事委员会章程。建章立制,促进双重化管理规范化建设。社区建立在职党员名册,登记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及专长。登记社区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参加社区工作的情况。印制发放社区在职党员责任书,由社区党支部和共建单位共同制定,实现每个党员即在所在党支部,又在社区党总支的“双重”身份。另外,该镇还推行社区党总支与共建单位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协管制。遵循“适时、适度、适宜、有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定岗定责活动,开展社区党员联系弱势群体、流动人口、重点帮教对象,争做模范共产党员,争当五好家庭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文登社区今年共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80多个,报销合作医疗费用10000多元,为育龄妇女查体3000多人次,调处矛盾纠纷36起,救助困难群众220人次,指导硬化农村道路20多公里,建设东郭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

(五)立足社区服务,加强“制度化”建设。按照“党性觉悟高,坚定理想信念;纪律观念强,严守党纪党规;宗旨意识牢,提升服务质量;业务能力精,办事高质高效”的党员目标责任制要求,实行年初有服务目标承诺制,届中有考核督查制,结束有考核奖励制度。并把每个党员的现实表现、政治学习、模范作用发挥等情况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并细分为“带头学习好、联系群众好、参加活动好、遵纪守法好和组织观念好”的“五好”标准。定期进行民主测评,对存在问题的党员,党支部及时予以教育和帮助,使党员的一言一行时刻处在监督之下,让每一名党员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形象,规范言行,让党员时刻站在最前沿,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导航标”。

二、农村社区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党建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广大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认识不高、理解不深,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热情不高;社区党建经费比较紧张,党员集中学习活动较少。

(二)社区党建创新意识不强。目前由于社区工作人员较少,事务性工作较多,难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抓好党建工作,深入探索社区党建发展路子意识不强,工作创新观念不够,阻碍了社区党建的长远发展。

(三)社区服务领域较窄。社区服务项目偏少,层次较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缺乏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社区党员的作用发挥不突出。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的对策措施

农村社区党建作为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惟有创新才是出路,惟有创新才有前途。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才能开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没有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有思路上的创新;没有思路上的创新,工作必定停滞不前。在工作中必须开阔思路,打开视野,创造做法。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自觉把我们的工作放到大背景下去认识、去考虑,切实用创新的思路指导新的实践。要牢固树立“大党建”意识和用发展推动农村社区党建的意识,用新的视角来观察处理农村社区党建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自加压力,挑战自我,创新党建目标。确立一个明确的、具有挑战性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镇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本着“在探索中不断规范,在发展中不断提升”的思路,围绕建设好班子、打造好队伍、完善好机制、创造好业绩、赢得好评价的“五好”奋斗目标,构建作用发挥明显、服务功能健全、管理科学完善、实现共同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方面,对以前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梳理规范,以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用创新的做法、发展的思路去破解各种难题,推动社区党建工作上水平。

(三)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一是在镇一级组建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会员由既热心社区建设,又有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全镇的社区党建工作。二是完善社区党支部功能。把村支部书记、社区机关、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吸纳进社区党支部,确定每周一为集体办公日,支部书记到社区服务大厅坐班,帮助群

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发动社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文明单位等社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围绕党建工作开展交流、研讨。三是在村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小组。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 出发点,积极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基本形成了社区党建的组织网络。逐步建立起以镇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社区党员为主体,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从而实现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共驻共建。

(四)搭建党建工作平台,架起关爱与服务的桥梁。在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的同时,积极构建农村社区“中心+小组”的服务体系。在社区成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下设社会救助组、民事纠纷调解组、社会综治组、文化活动联络组和公益事业服务组等五个党员服务小组,并注重服务功能的彰显和到位,举办党员干部业务、致富技能实用技术等各类义务培训,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绿化、建立村民活动场地等义工服务,不断提升社区组织为民服务功能,形成了干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

(五)抓和谐,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综合功能。

一是高度关注民生,把社区党建融入到关爱群众中。发挥社区党组织网络健全、凝聚力强、可信度高等特点,建立健全门类齐全、服务质量高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社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特别是要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妥善解决好低保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加强服务网点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方便居民生活。面向社区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二是把社区党建融入到“平安社区”创建中,打造安定有序的新社区。切实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区稳定,充分发挥公安、综治、司法、民政、计划生育、综合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公安警务进社区、群防群治进社区、法律服务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文化体育进社区、卫生保健进社区“六进社区”机制,积极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定和谐的人居环境。三是把社区党建融入到特色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搞好搞活“社区文化大院”不断繁荣社区文化,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文化大院和社区内的各种专栏、板报等设施,结合争创“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精心设计和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各种群众性文体、科教、娱乐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设文明社区,促进社会和谐。

(六)转变作风,改进方式、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党组织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找准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从中明确创新的思路,确定创新的目标,拿出新的招法。

(七)从严要求,注重质量,改进管理手段。社区党建要适应城市区域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确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方式,并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施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三是建立考核保障机制。根据每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制定社区干部工作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党组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与社区干部的报酬、奖惩直接挂钩。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好社区干部和专职工作者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青州市邵庄镇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来源:青州通讯 作者:蔡相恩 发布时间:(2009-11-6)浏览次数:350 我镇辖92个行政村,辖区面积164.8平方公里,总人口6.83万人。我镇有党员3016名,其中农村党员2468人。有党组织121个,镇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包括五个社区党总支和教育党总支。支部共有114个,其中企业13个,村级党支部85个,村级支部中有联合支部3个。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优化组织设置, 创新活动方式,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邵庄镇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实际,树立“大党建”意识,实施“五化”管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积极打造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农村发展的新平台,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开展社区党建的基本做法

(一)着眼社区服务,创新组织体系。针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实际,邵庄镇本着“因地制宜、便于活动、利于管理”的原则,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及时调整组织设置,围绕“责任到位,信息畅通,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要求,成立了社区党总支,并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吸收各村支部书记加入,各村支部书记定时到社区上班。社区总支书记由副科级干部担任,原管区主任任副书记,各辖区内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社区党总支下设8—27不等的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分2—4个党小组。通过划分成若干个合理规模的网格,实现管理区间、管理对象、管理环节和管理时限全覆盖。根据划分的网格,实行“网格包干”,做到每格定人、每人定责。尤其是明确了网格之间衔接区域的责任主体,避免出现责任重合或责任盲区。其次是搭建平台,建好载体。每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不低于300平方米的办事大厅,配备车辆2部,设立服务大厅、党建活动室等管理服务机构,设立伙房、餐厅、宿舍等配套设施。为了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每年镇财政拨付75万元,确保每个社区每年不低于15万元的办公经费。社区服务中心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使社区党总支可以有效组织本辖区各支部开展各项党建活动。

(二)依托社区服务,加快党建信息化建设。首先完善远程教育平台。针对设备不充足的问题,投资25万元,对原有设备进行全面维护,新购置了42台电脑、50电视,为农村党员教育提供了良好载体。二是加大对党建库建设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选派专人到上级有关部门学习信息管理、互联网络等相关专业知识,为搞好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持。三是调查摸底,准确输入信息。工作人员深入调查,详细登记全体党人员的学习简历、工作简历、奖惩情况以及家庭致富等个人信息,认真审核后全部准确地输入微机。同时,各基层单位每月向镇信息中心上报一次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及时更新,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实行“属地化”管理,确保党员就近开展活动。党委对社区党建工作负总责,主动联系社区单位党组织,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与群众自治性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把全镇所有的党支部全部归纳到社区,由社区统一组织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党建资源,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的说:“社区党总支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平台,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靠载体。它的建立在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

(四)拓展社区服务,实行 “双重化”管理。各社区都成立了党建工作议事委员会,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议事委员会章程。建章立制,促进双重化管理规范化建设。社区建立在职党员名册,登记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及专长。登记社区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参加社区工作的情况。印制发放社区在职党员责任书,由社区党支部和共建单位共同制定,实现每个党员即在所在党支部,又在社区党总支的“双重”身份。另外,该镇还推行社区党总支与共建单位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协管制。遵循“适时、适度、适宜、有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定岗定责活动,开展社区党员联系弱势群体、流动人口、重点帮教对象,争做模范共产党员,争当五好家庭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文登社区今年共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80多个,报销合作医疗费用10000多元,为育龄妇女查体3000多人次,调处矛盾纠纷36起,救助困难群众220人次,指导硬化农村道路20多公里,建设东郭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

(五)立足社区服务,加强“制度化”建设。按照“党性觉悟高,坚定理想信念;纪律观念强,严守党纪党规;宗旨意识牢,提升服务质量;业务能力精,办事高质高效”的党员目标责任制要求,实行年初有服务目标承诺制,届中有考核督查制,结束有考核奖励制度。并把每个党员的现实表现、政治学习、模范作用发挥等情况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并细分为“带头学习好、联系群众好、参加活动好、遵纪守法好和组织观念好”的“五好”标准。定期进行民主测评,对存在问题的党员,党支部及时予以教育和帮助,使党员的一言一行时刻处在监督之下,让每一名党员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形象,规范言行,让党员时刻站在最前沿,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导航标”。

二、农村社区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党建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广大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认识不高、理解不深,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热情不高;社区党建经费比较紧张,党员集中学习活动较少。

(二)社区党建创新意识不强。目前由于社区工作人员较少,事务性工作较多,难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抓好党建工作,深入探索社区党建发展路子意识不强,工作创新观念不够,阻碍了社区党建的长远发展。

(三)社区服务领域较窄。社区服务项目偏少,层次较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缺乏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社区党员的作用发挥不突出。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的对策措施

农村社区党建作为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惟有创新才是出路,惟有创新才有前途。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才能开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没有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有思路上的创新;没有思路上的创新,工作必定停滞不前。在工作中必须开阔思路,打开视野,创造做法。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自觉把我们的工作放到大背景下去认识、去考虑,切实用创新的思路指导新的实践。要牢固树立“大党建”意识和用发展推动农村社区党建的意识,用新的视角来观察处理农村社区党建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自加压力,挑战自我,创新党建目标。确立一个明确的、具有挑战性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镇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本着“在探索中不断规范,在发展中不断提升”的思路,围绕建设好班子、打造好队伍、完善好机制、创造好业绩、赢得好评价的“五好”奋斗目标,构建作用发挥明显、服务功能健全、管理科学完善、实现共同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方面,对以前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梳理规范,以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用创新的做法、发展的思路去破解各种难题,推动社区党建工作上水平。

(三)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一是在镇一级组建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会员由既热心社区建设,又有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全镇的社区党建工作。二是完善社区党支部功能。把村支部书记、社区机关、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吸纳进社区党支部,确定每周一为集体办公日,支部书记到社区服务大厅坐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发动社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文明单位等社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围绕党建工作开展交流、研讨。三是在村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小组。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 出发点,积极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基本形成了社区党建的组织网络。逐步建立起以镇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社区党员为主体,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从而实现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共驻共建。

(四)搭建党建工作平台,架起关爱与服务的桥梁。在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的同时,积极构建农村社区“中心+小组”的服务体系。在社区成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下设社会救助组、民事纠纷调解组、社会综治组、文化活动联络组和公益事业服务组等五个党员服务小组,并注重服务功能的彰显和到位,举办党员干部业务、致富技能实用技术等各类义务培训,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绿化、建立村民活动场地等义工服务,不断提升社区组织为民服务功能,形成了干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

(五)抓和谐,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综合功能。

一是高度关注民生,把社区党建融入到关爱群众中。发挥社区党组织网络健全、凝聚力强、可信度高等特点,建立健全门类齐全、服务质量高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社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特别是要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妥善解决好低保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加强服务网点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方便居民生活。面向社区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二是把社区党建融入到“平安社区”创建中,打造安定有序的新社区。切实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区稳定,充分发挥公安、综治、司法、民政、计划生育、综合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公安警务进社区、群防群治进社区、法律服务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文化体育进社区、卫生保健进社区“六进社区”机制,积极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定和谐的人居环境。三是把社区党建融入到特色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搞好搞活“社区文化大院”不断繁荣社区文化,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文化大院和社区内的各种专栏、板报等设施,结合争创“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精心设计和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各种群众性文体、科教、娱乐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设文明社区,促进社会和谐。

(六)转变作风,改进方式、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党组织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找准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从中明确创新的思路,确定创新的目标,拿出新的招法。

(七)从严要求,注重质量,改进管理手段。社区党建要适应城市区域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确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方式,并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施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三是建立考核保障机制。根据每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制定社区干部工作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党组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与社区干部的报酬、奖惩直接挂钩。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好社区干部和专职工作者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五篇:对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对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0-1-15)

对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团十六大以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成为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国家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在为我区共青团建设和广大青年自我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临新形势,鲤城团区委结合我区共青团工作实际和工作成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课题,思考对策,以更好地适应变化,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转变。

一、深入摸底调研,分析我区团情

为进一步摸清我区基层共青团建设情况,鲤城团区委班子多次深入基层社区,摸底调研,取得了我区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了全面推进我区团的建设的方向。

1、共青团组织网络逐步成熟。鲤城区是泉州的中心城区,现有国土面积53.37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辖八个街道办事处和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管委会,7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4周岁-28周岁青年22879人,29周岁-35周岁青年8187人,其中共青团员14442万人。全区共有基层团(工)委24个,社区团(总)支部76个,非公企业团组织22个,所有社区与已建团的非公企业都配备了专(兼)职团干部,平均年龄29岁,其中党员62%,女团干46%,60%的基层团干学历大专以上,56%进“两委”。基层团干队伍不断向着年轻化、知识化发展。

2、团的工作机制日益完善。社区团支部以居委会中的青年干部和居委会内有一技之长的热心青年为骨干,广泛吸收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开展各种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凝聚了团员青年的战斗力,延伸了社区团的工作手臂。并以个体经营户和集体经营店为依托,对社区流动团员青年进行管理,有效地发挥了团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使社区团建工作再上新水平。通过探索调动和发挥社区内各单位团组织工作积极性,采取多级联建、警民共建、校街联姻等方式,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共同提高。通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将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社区援助、青年文明号、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统筹规划,共同服务于社区,取得了良好效果。

3、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深入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先后有十七个单位分别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为我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维权服务。通过在社区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积极开展站、队、志愿者一体化的服务活动。积极发挥青年文明号的服务功能,协调社区内各青年文明号创

建单位开展各种便民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高效的服务,建立起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体系。除了日常开展志愿者服务站(队)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外,还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居民楼院开展助残、义诊及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欢迎。鲤中街道东华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被团中央办公厅和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厅授予“重点联系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临江街道伍堡社区通过整合社区各种资源,建立起集健身、文体活动、儿童乐园等为一体的社区青年活动中心,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课余、业余活动场所。

二、把握当前形势,正视新的挑战

经过调研分析,我区共青团工作形成了一些好的机制,发展了一批好的项目,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权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考验。

1、新形势下,团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国家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受到了冲击。在国企,共青团作为非生产系统的群团组织,团组织依靠行政手段获取资源的途径越来越窄,团组织无钱无权,传统的政治宣传教育吸引不了新时代的青年,而资源的匮乏又影响了团服务青年的能力,在企业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在非公企业,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理念,使得企业主不重视共青团工作,部分团组织成为有名无实的“空壳支部”。在社区,部分基层团组织的影响力降低,基层团建涣散,团组织日常开展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与当前青年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不相适应,不能吸引青年参与,更谈不上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出现了有组织无青年、有活动无青年的现象。

2、新形势下,青年的群体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发生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青年作为新思想的代表,思想观念也日趋多元化,行为方式更为自主,更加追求个性;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青少年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承受的升学、就业、生活压力明显加大;三是各地区间青少年群体的流动性明显增强,社会身份变动自由,分类日益复杂,进城务工青年、两新组织青年成为我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小觑,网络与青少年的生活密不可分,虚拟世界已然成为青少年学习、工作、生活的第二空间;五是民间社团和青年自组织等草根团体不断涌现,由于大部分民间团体和青年自组织都是以兴趣为导向,对青少年以及全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就对共青团团结凝聚青年的职能的发挥产生了一定影响。

3、新形势下,团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方面,调研摸底的情况显示,我区各基层社区团支部书记兼职

情况较为普遍,仅有9%的基层团干为专职,这一部分专职团干多为个体工商户,同时从事社区共青团工作。由此可见,我区目前专职且全职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干少之又少,基层团干无法集中精力从事共青团工作,对社区青年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切实需求把握得不透,不能切实服务青年所需,团结凝聚社区青年,基层团建不容易出特色、出成绩。另一方面,新形势下,我区共青团建设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要求,例如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加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等,需要各级共青团干部转变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要使基层团组织切实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就需要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团务培训,提高基层团干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新形势下,团的经费、场地等还不能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区位于中心城区,辖区内区属市民文体活动场所有限,活动场地资源紧张,团属活动场所数量不足,这就导致团开展活动的规模和次数受到了限制,“有活动无场地”的现象时有出现,不利于团的活动影响力的扩大和“两个全体青年”目标的实现。资金不足也是共青团工作中的一个瓶颈问题,越到基层,团的经费越是紧张,这就影响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影响了团对社区青年的组织能力、凝聚能力和服务能力。这就需要加强资源整合,探索与社会共赢的共青团青年工作方式,做到既服务青年,又有益社会,有益支持共青团工作的企业,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共青团活力。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当前形势对团的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团区委将在今后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全面推进我区共青团工作,以更好地服务海西战略,促进鲤城再提升。

1、主动转变职能,服务经济建设中心。(1)进一步发展非公企业团建,以实际行动促进企业利益和青年利益的双赢。举办争当“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岗位练兵”等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学技练功,一方面提升青年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的效益。通过主动寻找企业经济利益和青年工作得结合点,以作为求地位,争取企业支持共青团工作,从而提高非公企业团组织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能力。(2)深化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以争创促进企业共青团建设,促进文明执业行风的形成,在企业尤其是窗口服务业倡导优质服务、争创一流的精神,实现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两个方面有所作为,体现特色。针对当代青少年思想多元化、个性化,维权、就业和成长成才服务需求突出特点,我们在今后的青少年工作中要不断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创新形式,主动去把握青少年的所思、所想、所需、所乐。(1)加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站建设。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进一步研究社区青少年的切实需求,据此来整合资源,提高青少年事务站服务辖区青少年的能力。(2)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关怀社区弱势群体。开展以“助贫、助残、助学、助困”为主题的四助行动,重点关

爱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青少年、贫困青少年、残障青少年等弱势群体。(3)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着力培育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品牌,开展“青少年维权岗”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真正做到“维权优秀、服务优秀、管理优秀、业绩优秀”,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做细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1)积极联系辖区内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及时为待业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信息,充分发挥见习基地培养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2)依托社区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网络、媒体等阵地定期发布用工信息,为待业青年提供最新的招聘资讯。同时依托辖区内的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劳动力市场实际需要,为待业青年提供各种切实有效的就业创业培训,帮助青年掌握职业技能,提高青年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青年就业。(3)通过邀请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举办创业讲座,加强创业小额贷款工作,聘请专业创业导师提供创业流程咨询服务等手段,为有志创业的青年提供一条龙服务。(4)提供创业交流媒介,为有志创业的青年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帮助有创业点子的青年与有启动资金的青年实现合作,达到共赢。

4、主动走进青年,切实加强青年自组织工作。(1)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规模较大、团员数量较多的青年自组织中建团,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2)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培育、扶持、引导、服务工作,帮助其解决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帮助规模较大的青年自组织登记成为正式社团。(3)通过加强青年自组织工作,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来吸引青年,构建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各类青少年组织、社团依次构成向外延展的同心圆的“同心多层”组织架构,不断增强我区共青团的对青年的覆盖面和凝聚能力。

5、培养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队伍。(1)建立健全基层团干选拔考核制度,把思想素质好、能力突出的青年党员和优秀团员更多地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促进基层团干年轻化。(2)积极推进“小康路上团旗红”校居共青团共建工作,加强对挂驻社区的大学生的培训、指导、管理、考核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大力培树典型,推广经验,充分发挥校居共建的作用。(3)加强基层团干培训工作,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共青团业务培训等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团干的综合素质,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进而提升团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6、坚持青年为本的工作理念,创新我区团建方式。(1)依托青年事务站,建立流动团员团支部,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组织”。通过设立“信息服务专栏”、“外来青年通讯录”等,在流动团支部与外来务工团员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外来青年业余生活。(2)加强街企联建、居企联建、居居联建、校居联建、警民共建等,促进资源共享,同时依托各街道团工委,建立资源网络,切实解决部分社区团组织基础薄弱,资金、场地不足,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全面推进我区基层

共青团建设。

下载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宁波市民政局(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宁波市民政局(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建立六大机制 构建和谐计生——关于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

    新形势下加强审判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大全

    新形势下加强审判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法院 杨红英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人民法院作为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司法机关,必须认......

    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标题: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处于反台独、反分裂的前哨,地理位置特殊,社会环境复杂。新形势下**区保密工作如何在“......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队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队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汪少勇 随着政治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法制政工”理念的提出,既包含用法的意识来加强政治工作的落实,也具有以法律手段来维......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队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队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汪少勇 随着政治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法制政工”理念的提出,既包含用法的意识来加强政治工作的落实,也具有以法律手段来维......

    新形势下学生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学生党建工作 符策锐南海校区 [摘要] 本文强调了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成立业余党校,增加学生党支部,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

    加强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安机关职能任务的深刻变化,公安基层基础......

    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乡镇干部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直接决策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担负着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任,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乡镇干部......